时间:2023-07-27 16:22: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经济发展;特性;对接关系
自1991年“八五”计划批准实施以来,国民经济得以飞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在80%至lOO%之间的范围内浮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为满足社会进行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高等学校教育的规模不得不持续扩大,为此国家于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2003年第一批扩招政策下的大学生人数达212万,之后逐年递增,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致使现阶段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的影响予以解决。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大学生有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可供选择,同时大学生就业又反过来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对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对接关系进行研究,可以给目前高校教育以及发展经济提供一定意义上的理论依据。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特性
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表现出新的时代特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就业观念、大学生就业心理以及大学生就业定位三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就业观念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总体而言,计划经济时期,社会提倡共享精神,人们不过多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得以,而是以国家经济建设为己任,因而此时期的大学生就业多以建设祖国、奉献社会为目标;市场经济时期,社会追求经济发展,人们开始刻意关注经济效益,大学生就业开始以白身发展和利益得失为择业标准。因此,现阶段的大学生择业时因过多关注眼前利益而甘当大城市的“蚁族”,而大城市就业岗位的有限便致使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同时,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和外企等也被大学毕业生视作“铁饭碗”,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致使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问题。
二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竞争形势的加剧而发生一些变化。大学生就业时,因种种因素变得不自信,甚至开始质疑自身能力,难以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是,大学生就业定位因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而出现偏差。在经历残酷的高三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致使多数大学生将眼光停留在各种活动上,而忽略了为未来职业生活积累社会工作经验,因而在毕业就业时因准备不充分或不能正确把握就业市场形势而人云亦云,难以正确进行自身就业日标的定位。
二、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对接关系
根据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特性可知,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对接关系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上,即经济发展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就业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两个方面。
1.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经济发展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就业需求、就业流向以及就业择业范围三个方面:一是,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下,对大学生就业的需求也不同。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增长表现为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对人才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生产和服务类人才。二是,无论是地域上的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还是城市规模上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均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在大学生就业时,经济收入往往是大学生择业的重要指标之一,物有所值思想下,大学生的首选是自身价值的实现,白此才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因而在就业时大学生通常情况下选择大城市或发达地区,造成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就业难现象,而中小城市或落后地区却出现职位空缺现象。例如,上海、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快速,可以给大学生提供较多的工作岗位,因而造成大学生就业流向的“东部化”现象。三是,经济发展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范围,如“热门职业”现象。
2.大学生就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表现在促进经济发展、减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以及提升核心经济竞争实力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作为社会劳动力中的储备力量,往往是最具创新活力、具备先进科学技术的人力群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大学生通常是社会劳动力中的高素质劳动力,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第二,社会追求的是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以此实现经济的顺利转型,因而需要稳定的外部发展因素。大学生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社会不公平造成的心理平衡现象,可以避免一些不和谐甚至是犯罪现象的发生,因而大学生就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市场型转型。第三,国家实行经济转型的主要日的在于核心经济竞争实力的提升,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方针,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挥作用,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的管理方面。作为科技学习和贯彻实施的执行者,大学生是科技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科技发挥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就业可以全面贯彻“人才兴国、科技兴邦”的发展方针,可以有效促进核心经济竞争实力的提升,进而全面推动经济发展。
三、结束语
日前,随着扩招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大学生规模逐步扩大,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在2014年全国大学生人数达727万之多,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需要及时予以解决,否则,容易给大学生造成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定位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因此,研究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对接关系,是改善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必然选择,是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参考文献:
[1]李钛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U]商业经济,2014
参照企业战略规划理论,可以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划分为战略思想、目标、重点、措施和基本阶段等内容。战略思想统领整个战略规划,发挥着基础性、引导性和指领性作用,对于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重点的把握、战略措施的选择以及战略阶段的划分具有重要作用。战略目标是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具有统领全局和宏观指导的作用。战略重点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战略重点实施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战略措施是反映战略思想、实现战略目标、保证战略重点的主要策略和措施。战略阶段是基于战略过程的阶段划分,不同的战略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各战略阶段的有机衔接组成战略实施过程。虽然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理论、思路和知识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使得战略规划在内容、形式和表现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1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本质,也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这种结果也可以视为是二者有机互动的过程体现。不论是结果体现还是过程体现,都必须借助特定、固定的信息符号,这些特定化、固定化的信息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限体现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信息网络体系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否则只能说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地方特点,也就是区域性,没有区域特点的战略规划必然不会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其次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背景条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组成经济环境的各种要素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复杂性,且各种经济环境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元,只有系统梳理和规整这些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才能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也要树立动态观点来考察和分析这种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对于各个地方而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方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且这种差异又是别的地方所难以模仿的地方,可以说是特质,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能够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力,甚至塑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力。与企业组织相类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也拥有固有的资源,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发展品牌、发展理念、发展历史等,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资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被量化。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决定现代农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甚至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价值指向和行为方式。
尽管如此,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相互支持的,也有的时候表现为相互妨害、摩擦和冲突。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态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有形资源,都会制约和影响现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抑制各种资源的负向作用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负向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面影响,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意见建议很可能是战略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2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将其置于战略管理的理论视野中加以审视,战略规划的是一个静态的阶段或者说是战略思想转化的结果体现。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不能够停留在静态层面,必须使其具有一定实践指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战略规划的内在作用。可以将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概括为战略实施。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战略实施是战略规划实践的过程,也是战略规划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样,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也是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并非可以随意进行,它通常需要细致分解战略规划目标和任务,有效规整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内外环境资源,充分调动和增强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力和竞争力。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这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只有将这些发展目标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基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需要来设置战略目标体系,使得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目标能够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有序的关系链。在战略目标的统摄作用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结构层面和职能部门之间能够形成畅通有效的沟通纽带和交互机制,有利于进行目标落实程度、任务完成水平的交流对话。经过分解、落实、协调、整合的动态过程而催生的战略目标体系一旦形成,就具备了较强的实施能力,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者:段觉平单位:湖南宁乡县黄材镇人民政府
【关键词】循环经济 空间分布差异 优化措施
为了扭转陈旧的经济发展观念,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将成为政府的工作重心,因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然而中国地域广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就导致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不平衡。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差异
循环经济是人们在生产和消费行为中倡导的新规范。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寻求资源的可再生或者可循环利用。根据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并结合适当的评价方法,能够了解到现阶段中国循环经济的建设成效。
我国各省(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循环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时空约束,具有空间的分布差异性,因此表现出发展阶段和发展区域的相对性。按照空间尺度划分,循环经济的评价可以分为国家、区域、城市等多种尺度。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城市尺度的评价,然而,在辽宁省率先提出了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后,省级尺度成为中国循环经济的主要评价层面。
中国地域广阔,自然和经济基础不同,区域文化差异巨大,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也不尽相同。笔者以省为单位,研究省级行政单位(包括直辖市、自治区)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对不同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分析和评价。中国各省(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如下:
一是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前十位的地区除外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上海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最好。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的第二产业所占比率不高,经济比较发达,绿色经济建设比较到位。
二是位于中东部地区的工业大省排名靠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不理想。尤其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的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要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宁夏、贵州、内蒙古、山西、和新疆五个省(自治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程度特别高,其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贵州、宁夏排名比较落后主要是山西的工业污染造成的,新疆则是由于资源、能源不足,而生产投资又少消耗较大导致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也普遍较高,发展状况比较理想。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并不理想,水平较低。尤其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西部地区,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城市发展能力欠缺,发展速度缓慢,区域整体循环经济发展能力也较弱。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评价一个地区的循环经济建设情况需要根据循环经济的评价体系进行,本文从生态、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对各地区的循环经济建设状况进行评价。以下我们依据国内知名学者研究探索提供的分析思路,加上现阶段已更新的数据,研究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程度划分各省(区),可以看到:
一是地区之间循环经济发展能力差异显著,循环经济发展能力不同的地区平均值之差很大,循环经济发展能力地区分布不平衡。在不同水平的循环经济发展能力的地区中,处于控制地位的循环经济发展能力较弱的地区占到各地区总数的一多半;
二是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内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能力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循环经济发展能力较弱的地区集中在中、西部地带,是东部循环经济发展能力较弱地区数目的三倍;而循环经济发展能力比较强的地区在中国的东部经济地带分布表现比较集中,比中、西部的两倍还要多。
这种数据分布说明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地区之间不平衡,地区间的循环经济发展能力差异显著,而且循环经济发展能力较弱的地区比例偏大,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化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虽然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循环经济空间发展非常不平衡。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着许多困难,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一是建立新的国民生产总值考核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革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保障。要大力推行绿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摒弃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选择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
首先,要更新观念,改变GDP至上的政策方向,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包括绿色的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等,坚持低污染、低耗能、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或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念。其次,改变传统GDP统计方式,要在核算的过程中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损失,实现一种真实的统计核算。最后,将绿色GDP核算得出的结果与传统GDP核算结果进行对比,促使人们改变观念,积极寻求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方向,推动循环经济在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挑战;措施
经济发展事关一国国力,经济发展强大稳定,则国力强盛,反之则国力衰弱。所以,发展经济是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在2014年5月,在考察河南的过程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增强经济建设发展的自信心,并从当前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着手,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所以,必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保持清晰的认知,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并且贯彻执行。
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所谓“新常态”,其既表现出了“新”,又表现出了“常”,即经济发展面临全新的趋势,并将持续这一趋势。根据大多分经济学家的观点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表现出了以下几个十分显著的特征。一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将逐步回落趋稳,前几年两位数的增长趋势将成为过去式,到2020年为止,我国的经济增速将回落至7.5%,并且将保持在7.5%左右。二是将会逐步减少宏观政策对经济的调控,只要经济的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在7.2%及以上,将不会采取非常规的刺激措施,尽量保证经济发展符合市场规律。三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经济增长点将逐步发生改变,民间投资将逐步增加,和政府投资持平,甚至是超过政府投资。国内消费不断上扬,超过贸易出口成为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四是工业化进一步深化转型,加强对服务业的倾斜和扶持,优化整体经济结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符合经济的发展规律。五是经济增长将逐步摆脱货币推动的形式,对房地产等存在经济泡沫的行业予以控制,降低各类经济风险的滋生和萌芽。
整体上来说,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内容包含了以下几个放米娜。首先,经济增速逐步回落,市场就业持续偏紧将成为常态。在经济模式和结构不断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形式更加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必将受到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影响,整体出现回落趋稳的状况。同时,我国行业的变化调整,也将逐步优化市场就业情况,导致就业偏紧。其次,物价不断抬升,通胀压力进一步放大将成为常态。随着经济发展,物价的提升水平逐渐明显,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更加明显,对社会造成更大的经济压力。再次,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阵痛相生相伴成为常态。在优化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对应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和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将长时间的共存。最后是风险明显化将成为常态,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不同行业之间的交互将会更深,风险的相互影响将会更加明显。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挑战
随着各种新情况逐步成为常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各种挑战,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大的要求和挑战。不论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还是经济增速回落趋稳,遭遇的经济挑战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财政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以及转化,是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房地产、融资平台以及影子银行等方面。虽然这些行业从表面上看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是其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这就导致不同行业之间的风险产生了共性,最终可能交织产生一个风险循环,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负面阻碍。
其次,非贸易部门的效率是“新常态”下值得关注的重点,尤其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各类非贸易部门,资源配置欠妥、管控不到位等问题甚为突出,这就给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如果这些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纠正,就难以实现非贸易部门整体效率的提升,进而拖慢经济发展的速度,还会削弱经济发展的动力。
最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不断对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保持其发展的活力。但是,在诸多领域出现产能过剩以及高风险等问题之后,给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开拓形成了难于预估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经济发展新理念得到广泛共识之后,传统经济行业如何发展已经成为重点问题。
三、“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国家层面
经济发展的好坏和国家层面的政策具有直接的关联,具体说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相关工作。
第一,对融资平台加强监管和分类清理,并且构建完善的行业制度对其进行合理的惩处。对具有地方债发行能力的地区而言,国家应该加强相应的监管工作,并且落实相关政策的执行,避免地方债出现违约的情况,确保社会稳定。对不具备这一能力的地区,应该对其及时进行处理和清除,避免对地区经济稳定形成打击。
第二,创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打破垄断对经济发展的限制。比如可以加快基础产业的革新和转型,并且将某些领域放宽准入标准,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给经济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
第三,以服务行业作为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加快对内和对外开放,在医疗、文化、教育以及体育等方面深化开放,加大对国内民间资本的支持,尤其是在外资和国内资本之间,应该优先对国内资本予以考虑,巩固国内资本的发展。
(二)企业层面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其实经济发展的关键,想要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发展高速高效,需要企业从三个层面加强相关工作。
首先,增强人力资本的累积。21世纪是人才的时代,人才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还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基础。因此,我国需要逐步放开生育政策,避免对公民的正常剩余权利构成侵犯。与此同时加大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投入,实现累积人力资本的目的。
其次,深化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和实施,加强对民企进入垄断行业支持,并对竞争机制进行调整,给民企创造一个更加公平良性的竞争环境,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再次,必须加强科技投入,逐步实现科技大国的转型。摒弃传统的依靠人力维持经济增长的落后形式,逐步转型为依靠科技创收和发展的经济模式。
最后,在企业进行改革和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必须给予足够的支撑,不仅要在制度政策上体现出对企业改革转型的支持和引导作用,还需对企业的改革转型进行全面管控,最大程度避免风险的出现,确保经济发展稳定快速。
(三)政策方面
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要素,每一个政策不仅代表了国家意志,还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现状。所以,在政策上必须正视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对“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实行转换,使其符合当前经济增速回落的客观情况。其次,在宏观政策中需要加强对定力的强调,并且加重底线管理,以便能够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最后,宏观调控工具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创新,结合经济“新常态”创新出更加符合实情的调控工具,提升宏观调控的力度。
结束语: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以及相关工作,因此,必须对“新常态”的特征和内容形成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挑战进行辨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健康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莹莹.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4,66:38-45.
[2] 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1:15-20.
一、资金流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机理
一个地方的金融活跃程度、资金流量大小是衡量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资金在地区间的流动,实质上是资金及其所带动的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从而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资金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资金的流动数量上,其次表现在资金的流动效率,合适的资金流动格局可以推进经济发展进程。同时,我们不能因此夸大资金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就总体而言,资金需求应该是由经济总体发展状况决定,而不是反过来由资金供给多少来控制经济发展的状况。资金合理流动,经济才能合理发展,资金如果停止流动,那么所有经济活动都会被迫停止,所以资金流动虽然没有直接创造GDP,但是却是经济发展的剂。
那么,从量化的视角看,支付系统资金的流量与经济增长速度有没有关系呢,如果有的话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二者的影响机制与影响程度如何?本文将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株洲当地实际,用计量的方法实证研究支付系统资金流量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
二、模型建立与数据说明
(一)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种可能:(1)二者相互促进;(2)单向影响,包括两种方向;(3)两者不存在互动关系。本文首先假设二者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并根据计量方法来验证这一假设。
在计量方法选择上,本文选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验证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与经济增长的具体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具体分为三个步骤:单方根检验,检验样本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协整检验,得出时间序列间的协整关系;在VAR模型中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二)变量与样本选择
日常生产生活中,由企事业单位发起的货款给付而形成的转账业务、消费行为形成的转账付款以及银行间跨行别跨地区的资金调拨等资金转移行为均需通过支付系统完成,可见,支付系统资金流量的数据信息在反映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中,我们选择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亿元)和支付系统资金流量(MF,单位:亿元)这两个指标的2010-2013年季度数据进行分析,来衡量经济增长与支付系统发展的关系,其中,支付系统资金流量包括流入量和流出量,以这二者之和作为整体。
三、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经济社会是由无数微观主体的组合而成,各个微观主体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能引起经济的波动。由于各种因素,在某些特殊时期,市民、公司的消费和生产活动都比较频繁,需求比较高涨,经济发展迅猛,迅猛之后便会回落。经济发展速度的这种起伏带来了资金流量的随之变动,支付清算的资金流量也会有所波动,故时间序列存在非平稳性。在传统的回归分析中,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可能会导致“伪回归”问题,因此,本文在计量时,首先对时间序列的数据实施了平稳性检验,即单位根检验。由表2可知,GDP和MF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二)协整分析
以上单位根检验证明,株洲地区GDP及支付系统资金流量都是一阶单整的,符合协整的必要条件。本文对株洲市GDP及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两个变量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分析,即先建立回归方程,再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在时间序列上是否平稳。
四、结论
(一)经济发展是拉动支付系统资金流量增长的源动力
采用株洲市2010-2013年GDP与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两个指标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如下:协整分析表明,株洲市经济增长与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两者同方向变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经济增长与支付系统资金流量间的关系表现为单方向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确实拉动了当地支付系统资金流量的增长,但支付系统资金流量的增长并没有实现对经济增长同等的推动效应,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支付系统资金流量并不是其中主因。
关键词:经济发展 电力消费 聚类分析 关联分析
相关文献综述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研究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关联模式,可以更好的了解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及电力消耗状况,从而可以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对经济、电力行业的协调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研究人员和学者对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进行了多个角度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结论。相关的定量研究主要包括时序序列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两种方法。林伯强(2003)、朱天星等(2010)应用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得出了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均衡关系、电力消费到GDP单向因果关系,而王海鹏等(2005)的研究则认为,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
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相关的研究方面,林卫斌、苏剑(2010)研究了我国2008年下半年以来发生的经济正增长而用电量负增长的特殊背离现象,并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不同步的重要因素,但是二者的背离程度无法从产业结构的变化得到完全的解释。潘雄锋、李良玉(2009)研究表明,我国电力消费强度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各产业电力使用效率的提供,其中工业电力消费强度的下降是总体电力消费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一研究结论也体现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张琳等(2008)应用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对我国2001~ 2006 年30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电力消费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力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份,其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上述研究中,对我国经济总量GDP与电力消费总量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时,得出的研究结论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双向因果关系的差异。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回归分析可选取的样本数据量过小,估计效果不够理想,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同时在长期内,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整也对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产生影响。因此,从总量上研究二者的关系会导致一定的局限性。
当应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的局限性,但仍不能有效处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阶段差异、周期差异及宏观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能较好的解释二者的关联关系。Squalli J(2007)对OPEC 的11个成员国的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得出二者类似的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该研究指出应按各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特质分别进行研究,而不是盲目地进行统一的分析。我国各地区的基础设施、资源禀赋不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周期也各不相同,张珍花、刘安琪(2011)通过研究指出了泛珠江三角洲九省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白雪梅、赵峰(2011)采用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论指出1997-2008 年间我国省区经济差距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地区间的差异主要源于东部地区内部的差异及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因此,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考虑我国各地区的自身经济发展特点。
方法设计与指标选取
(一)方法设计
数据挖掘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以便发现有意义的模式和规则的过程。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功能,分析时不需要传统计量分析模型所依赖的各种假设,对复杂、多样化的样本数据有较高的适应能力。本文将分二个步骤综合应用数据挖掘的聚类分析功能和关联分析功能,设计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应用聚类分析识别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的基本特征。聚类分析是一种非监督的模式发现方法,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只是按照某种相似性的度量,将样本数据划为多个分组,每一组表示一个类。并要求同一个类中样本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类中样本间的差异较大,即相似的样本划为一类,不相似的样本划分到不同的类中。聚类分析结果中的每一类代表了一种模式。
本文假设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状况在每年均表现为某一个具体特征;一个地区可逐年表现为相同或不同特征,也可间隔、反复出现同一特征;不同地区在同一年内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的特征。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每一地区可按时间先后顺序呈现出其特有经济发展规律的特征序列模式;地区间的特征序列在时间上可能会出现重叠或滞后,这也更符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各地区每一年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均作为一个样本,若有m个地区,时间期限为n年,则可由m×n个样本构成聚类分析的数据集。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若干类,每一类就代表了一种具体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的典型特征。
应用关联分析发现特征的序列周期性。关联分析是寻找在同一个事件中出现的不同项的相关性,是为了挖掘出隐藏在数据间的关联规则。比如在购物篮应用中,应用关联分析获得顾客在一次购买活动中所买不同商品的相关性。如果同一事件中各个项的出现在时间上具有先后关系,则称为时序关联分析。
根据步骤1识别的基本特征,可以得到各个地区在n年内按年表现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特征序列。有m个地区,则对应m个特征序列。每一个序列表示一个事件,序列中的一个特征表示一个项。应用时序关联分析可以发现具有强时序相关性的特征序列,这些特征序列就表示了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蕴涵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的变动规律和趋势。根据相应的变动规律和趋势,可以掌握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综体状况,也可以预测某地区未来的变化趋向。
(二)指标选取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指标变量应涉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电力消费等方面,综合相关研究文献所使用的指标,本文选取人均GDP、第一产业GDP占比、单位GDP电耗共三个指标,由于电力消费水平与地区的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主要围绕GDP设计相关指标。人均GDP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所处的阶段,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该指标表现为由低到高的变化规律;第一产业GDP占比指标体现了经济结构状况,通过这一指标的变动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在地区经济发展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变化过程中,该指标一般表现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单位GDP电耗可以从总体上反映了GDP产出的用电效率,该指标可以直接体现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转型政策在近几年的实施效果,该指标的高低也能够从侧面反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阶段。
关联模式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了1999~2009年连续11年的相关数据,其中我国各地区的GDP、第一产业GDP等数据来源于“国研网区域经济数据库”,各地区各年的电力消费数据来源于“中宏产业数据库”。
由于地区的电力消费数据缺失,因此在样本中剔除该地区,保留了我国其它所有的省及直辖市,共30个地区。其中,海南省1999年的GDP数据不完整,只保留该省2000~2009年数据,其它地区数据区间仍为1999~2009年,由此导致的数据区间不一致,对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不会产生影响。关联模式分析中使用的指标数据包括人均GDP(aveGDP)、第一产业GDP占比(wiGDP)、单位GDP电耗(eleGDP),这三个指标全部可以由上面的数据计算得到。
(二)聚类分析识别典型特征
样本数据集包含30个地区、11年的329个样(除海南省1999年的样本数据),应用SAS企业数据挖掘平台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聚类准则,自动分为10类,每类包含的样本数、地区数、年限数如表1所示。根据SAS聚类分析结果,三个变量aveGDP、wiGDP和eleGDP在聚类分析中的贡献度(Importance)分别为0.784、1.00和0.756,表明变量选取合理,聚类结果理想。
表1显示出11年间31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可以划分为10类,每一类代表了一种特征。其中1、2、5、6、10等五类包含的样本数较多(不少于26个样本),每一类所涵盖的地区也比较多(不少于6地区),并分布到各个年份中(均为11个年份),3、4、7、8、9等五类包含的样本数较少(最大为14个样本),涵盖的地区比较少(最多为3个地区),也只包含部分年限。
表2详细列出了各地区各年度在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方面所属的类别特征。如1999年共29个地区(不含海南)总体表现为9个特征,特征9在本年度中未出现;2009年30个地区表现为7个特征,特征3、7、8未出现。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同一时间截面上,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特征呈现多样性。
同时,根据表2的数据按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自1999~2009年间,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区先后经历了6、2、9三个特征阶段。尽管在同步性上不完全一致,但阶段先后和特征趋向是相近的,这说明了三个直辖市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其区域发展的个性特点,也具有发展进程及阶段的共性。同理,宁夏、青海、山西表现为相近的模式;甘肃、贵州也相似。海南地区较最为特殊,前9年的特征均为8,该特征也是海南独有的,其它地区未出现过此特征,到了最后一年表现为5,这一结果体现了海南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关联方面的特殊性。黑龙江地区在研究期内其特征保持不变,其特征始终为1,表现出其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的稳定性。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聚类结果较好的解释和呈现了我国各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方面的基本特征,也体现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某些地区滞后的特点。
(三)关联分析发现特征序列模式
根据表2所列出的各地区特征变化序列,文本将采用关联分析方法继续研究其中蕴含的序列模式。表2中一个地区(一行)表示关联分析的一个事件,所有事件包含的项种类只有10类,即特征1~特征10。每一事件是由多个项按时间先后组成的特征序列。
根据SAS时序关联分析的数据要求,需要把表2的数据重新整理,一个样本表示一个地区某一年度的特征值,分别用area、year、class表示地区、年度、特征值,样本数为329。在进行时序关联分析时,area设置为id变量,year设置为sequence变量,class设置为target变量。
关联分析的部分结果如表3所示。为了简略,表3只列出了支持度大于30%的关联规则。例如,关联规则“5 ==> 1”拥有36.67%的支持度和91.67%的置信度,说明该规则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由于关联分析实验的数据量较小(共30地区表示事件、10个特征表示事项),同时各地区特征序列中连续重复出现相同特征的情形比较多(详见表2),在研究期间内,有1个地区(黑龙江)的特征序列仅由1种特征(特征1)组成,22个地区的特征序列由2种特征组成,6个地区的特征序列由3种特征组成,1个地区(内蒙古)的特征序列由5种特征组成,各地区在时序上没有形成明显的阶段变化特点。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关联分析无法发现更长的关联规则链。因此,本文进一步应用SAS挖掘分析平台的链接分析工具,对各地区的特征序列进行分析,试图对潜在的变化规律进行更加全面的识别和展现。图1显示了链接分析建立的有向链接路径。图中10个结点表示了10种特征,边及边的方向表示了两个特征的先后关联顺序,边的粗细表示了链接次数的多少。表4具体列出了前、后结点及链接次数。
根据图1和表4,可以得到51629或5129等链接路径,并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部分关联模式,用于判断和预测某些地区未来可能的变动趋势。例如,参照这一链接路径和表2显示的特征序列,则可以预测河南、湖南、吉林、江西、四川等地区在未来的几年内存在向特征6变化的可能。
结论
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明显高于大开发前,与全国和东部地区增长幅度之间的差距,亦呈收敛态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也纷纷呈现出与地区实际相匹配的经济发展历程。
由于地区差异及发展战略重心不同,各区域在横向上表现为不同的经济发展形态及特征,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水平不同;在纵向上又表现为区域经济自身发展历程的趋同性,从第一、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加大,随着经济规模的增长,电力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因此研究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在发展过程中表现的阶段性,以及按时间先后形成的前后阶段关联模式,可以更好的了解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及电力消耗状况,近而更好的把握和预测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及电力消费水平,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强电力行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完善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搜集了包含我国30个省、市行政地区1999~2009年连续11年的329个样本数据(除海南省1999年的样本数据;由于地区的电力消费数据缺失,样本中不包含地区),这些样本包含了30个地区、11个年份的人均GDP、第一产业GDP占比、单位GDP电力消耗等指标数据。其次,应用SAS企业数据挖掘平台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聚类准则,按10类进行归类识别,把各地区、各年份的经济发展状态划分为10类,三个指标变量均达到了较高的聚类贡献度,说明聚类结果较好地识别了各地区、各年份的经济发展特征;聚类分析的实际结果也显示出,在同一时间截面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特征呈现出多样性,符合论文分析的基本假设。再次,应用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蕴含的序列模式,选择地区、年度、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值作为分析变量,建立329个样本,应用时序关联分析建立了关联规则,确定地区经济的前后阶段关联情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SAS挖掘分析平台的链接分析工具,对各地区的特征序列进行衔接,建立了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有向链接图,使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规律得到更加全面的识别和展现,从总体上揭示了我国东、中、西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格局及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11)
2.朱天星等.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0)
3.王海鹏等.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间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5(3)
4.林卫斌,苏剑.经济增长、结构变化与电力消费—为什么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不同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2)
5.潘雄锋,李良玉.我国电力消费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7)
6.张琳等.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30省市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2)
7.Squalli J.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Bounds and Causality Analyses of OPEC Members [J]. Energy Economics,2007,29(6)
8.张珍花,刘安琪.我国泛珠江三角洲内地九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岭回归分析法[J].经济问题, 2011(4)
[论文摘要]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战略利益的无风险或低风险的状态,表现为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没有受到严重损害,使得经济危机的风险因素处于可以控制的状态。基于此定义,可以设计出国家经济安全的两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不同的权重确定方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地定义国家经济安全概念的内涵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条件。国内已有的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方式,混淆了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经济稳定以及产业安全、区域经济安全等概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再度成为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由于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着混淆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经济稳定等不足,使它不能在国家关于经济安全的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混淆三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因首先在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方式不准确,这直接影响了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和两级评价指标的选择。
一、对已有定义方式的比较分析
学术界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尚未有定论,大致可以分为状态说、能力说等几大类。能力说侧重于动态评价,状态说侧重于静态评价。动态评价优于静态评价之处在于,它不仅着眼于今天,而且着眼于未来;不仅评价现在的能力,还可以评价未来的能力即潜力。缺点是能力只是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的手段而非国家经济安全本身,因为有无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或能力大小,还要通过国家经济安全的状态来检验,具有强大的能力,只是具备了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的可能性,不等于国家经济就安全了。例如,人们曾经认为美国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是最强的,但2007年,美国却不能预测和阻止次贷危机演变为全面的金融危机。当然,从静态上说,能力表现为状态;从动态上说,状态也是一种能力。例如,现在国家经济安全的良好状态是实现未来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之一。但未来国家经济安全是否良好,仍然不能用手段来证明。
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不仅是物质力,也包括变可能为现实的主观力,因此,评价能力难以得到比较全面的客观数据的支持,许多指标只能依靠主观打分。例如,关于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一个国家经济抵御国内外各种干扰、威胁、侵袭的能力,一个国家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1]的定义,其中,第二、三个指标就很难主要运用客观数据进行评价。而状态作为结果,大部分可以用客观指标来反映,从而使建立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更为容易,更能作出比较精确的判断,而这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过程。例如,当我们对若干时间点的国家经济安全状态进行连续测度时,就可以得出某个时期国家经济安全变化的走势图,从而把握其实现或者受损的规律。但是,过程说依然以状态说为基础,因为每个测度点都是对这个时期国家经济安全状态的评价。
二、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再研究
虽然传统的状态说在国家经济安全定义方式上比较科学,但它在定义内涵的选择上却因为过于宽泛而缺乏可操作性。例如,状态说的多数定义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破坏和威胁的状态”[2],或者“指国家的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内外诸要素的安全”[3],这就把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内涵混淆起来了。没有国家经济发展的确没有经济安全,然而仅仅有了经济发展,并不等于就有了国家经济安全。把国家经济安全等同于国家经济发展,其结果是,许多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换个名称就可以变成国家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反之亦然。这种概念的混淆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评价的准确性。
国家经济安全也不是国家一般的经济利益不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破坏和威胁的状态,而是重大特别是根本经济利益没有受到破坏和威胁的状态。赵英认为:“能够提到国家经济安全层面来认识,并由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甚至采取强硬手段予以支持的,只能是国家经济利益体系中的重大国家经济利益。”[4]雷家骕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指一国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的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5]因此,如果把一般经济利益受损也列为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国家经济安全研究就会因为漫无边际而不得要领,或者因为负担太重而影响其主要功能的发挥。
重大特别是根本的国家经济利益主要是指那些事关一个国家的经济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利益,而能够对它们构成严重威胁的莫过于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受损和经济危机发生这三个主要方面。
1.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把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区分开来的重要一级评价指标。由于国家属于上层建筑,使得国家经济安全风险不仅来自于生产力领域,而且首先是一个生产关系问题。郑通汉认为:“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是个制度问题”[6]。
西方制度经济学家在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时,也按照他们的价值观,把“自由在未来不会遭受侵害”[7](P96)作为一个重要标准。经济制度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结构和表现形式,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方式。国家经济发展属于生产力领域,它涉及经济体制而不涉及经济制度。
2.经济
经济是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反映,对内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自主制定权、经济活动的管辖权、重要资源和战略产业的控制权等,对外主要表现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平等制定权、国际市场的自由利用权等。
首先,经济是把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区分开来的又一种一级评价指标。因为当一国经济受到侵害时,该国经济往往仍然在发展甚至因为外资大量涌入而出现一时的繁荣。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史以及西方《剑桥中华民国史》关于1927年到1937年是中国“黄金十年”的说法,主要根据就是这十年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但这十年恰恰是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大买办资产阶级相互勾结疯狂掠夺中国的十年,中国不仅经济而且政治都受到了严重侵犯,其间先后发生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的“”和“”。20世纪80年代的拉丁美洲国家依附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盲目引进外资发展经济,一度取得了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但却付出了经济受到较大损害的代价。这些情况表明,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安全,如果一国经济受到严重损害导致经济不安全,就迟早会影响经济发展。
其次,把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独有的一级评价指标,也有利于把国家经济安全与区域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区别开来。因为区域经济作为一国的地方经济,它的安全一般不涉及经济问题;非战略产业安全较少涉及经济问题,战略产业安全涉及经济问题但不能独自维护它。例如,应对国际经济禁运和封锁就非某个具体产业或企业力所能及,它属于国家经济安全甚至国防安全的范畴。再如,粮食和石油在产业安全的视角下,主要是一般商品,但在国家经济安全的视角下却主要是公共品甚至是国防公共品。
3.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风险状况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独有的一级评价指标,因为经济危机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暂时中断。经济危机风险状况指标还把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稳定区别开来。国家经济出现不稳定并不等于经济出现危机。从两者产生的原因来看,导致经济不稳定的因素相对要多一些,但烈度要小;导致经济危机的因素相对要少,但烈度却要大许多。在两者的应对手段上,治理经济不稳定主要靠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法律等措施,而治理经济危机则主要靠宏观调控中的计划、行政等措施。在实现机构上,国家经济稳定主要靠宏观经济部门,而国家经济安全除了宏观经济部门之外,还需要有政治、外交乃至国防部门参加。
因此,国家经济安全在内涵上指的是一个国家经济战略利益的无风险或低风险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没有受到严重损害,导致经济危机的风险处于可控状态。这一定义及一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再选择,使我们能够较好地把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经济稳定以及区域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等区别开来,从而为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再选择奠定基础。
三、国家经济安全二级评价指标的再选择
除了定义方式和内涵方面的原因外,国家经济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容易与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相混淆,还同经济安全状况和经济危机风险状况下的二级评价指标与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之间存在着联系有着直接的关系。
下面分别展开分析。
1.经济安全状况下的二级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1)经济方针政策的自主制定率。它可以测度一国自主决定本国经济发展方针的状态。
(2)重要国际经济组织的投票权重。它可以测度一国是否能够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定。
(3)重要海峡无危险通过率。它可以测度一国自由利用国际通道的程度。
(4)重要资源的外资勘探率和开采率。它可以测度一国有效掌握自己重要资源的状态。
(5)战略产业中的外资比重。它可以测度一国有效掌握自己战略产业的程度。
(6)被歧视性反倾销率、被歧视性反补贴率、对外投资的非国民待遇率。它们可以测度一国自由利用国际市场的状态。
上述指标中,有效掌握本国战略产业的指标似乎与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中的垄断程度指标相重合,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较大的不同。因为反垄断规范的对象不仅是外资企业,也有内资企业,维护的是国内市场的竞争秩序,而国内市场竞争秩序与国家经济安全不是同等的概念。因此,尽管美国先后颁布了《谢尔曼法》、《克莱顿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哈特·斯考特·罗迪诺反托拉斯改进法》等反垄断法,但仍然于1988年通过了修正《1950年国防生产法》第721条的《艾克森-弗罗里奥国家安全法案》,2007年又通过了《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
再如,自由利用国际市场的指标似乎与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中的进出口和投资、引资指标相重合,但细分下去仍然是不同的。国家经济安全中的“自由利用国际市场”主要不是从进出口和投资、引资数额方面来评价,而是通过被歧视性反倾销率、被歧视性反补贴率、对外投资的非国民待遇率等二级评价指标来判别的。而自由利用国际通道的二级评价指标更是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中所没有的,因为从一般的进出口额上分析问题,能否自由利用国际通道的因素已经被抽象掉了。
也可以考虑将有效掌握自己的重要资源、有效掌握自己的战略产业、自由利用国际市场这三个指标合并,设立GNP(国民生产总值)这个综合性指标。该指标作为一国国民在本土内外的所有产值,可以较好地反映外资对该国重要资源、战略产业的控制情况以及该国国民在国际市场遭受歧视的情况,而GDP指标在这里是无能为力的。2.经济危机风险状况下的二级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1)GDP负增长率。因为经济危机本质上是生产过剩的危机,GDP负增长是其最重要的表现。
(2)采购经理指数、失业率。这两项指标可以进一步测度经济危机对企业和就业的损害程度。
(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率。这也是经济危机的重要表现,因此,扩大对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成为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
(4)财政赤字率。经济危机爆发后,政府采取各种扩大公共开支的措施,势必造成或者加大财政赤字率。相对于前几个指标虽然有时滞性,但财政赤字率提高却是经济危机发生后的普遍现象之一。
(5)通货膨胀率。财政赤字率增加、税收减少,一般会促使政府采取通货膨胀的措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一些已无利率可降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实行的所谓“定量宽松”政策,就是实施通货膨胀的委婉说法。
(6)物价指数。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虽然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后者是前者最为直接的结果。(7)金融资产缩水率。在全球化时代,虚拟经济迅速膨胀,经济危机越来越表现为金融危机,因此,金融资产缩水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危机的最重要现象之一。
(8)贸易收支赤字率、资本收支赤字率。这两项指标对一些加工贸易型的国家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的程度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9)外汇资产安全率、外债偿付安全率。这两项指标可以测度经济危机对一些外向型国家的损害程度。
虽然上述评价指标与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有一些重合,但是它们之间的阈值是不同的。如果说经济发展的阈值是“微起微落”,经济稳定是“小起小落”,那么,经济危机则表现为“大起大落”。因此,在指标方向设计上,经济发展基本上是正指标,经济稳定以正指标为主,而经济危机则以负指标为主。另外,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除了重合指标外,也有许多经济危机所不具有的评价指标。
四、小结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通过对国家经济安全定义和评价指标的再选择,可以将国家经济安全的两级评价指标体系概括于表3。
在表3的基础上,还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1.国家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完整性与全面性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完整性指的是面面俱到,全面性指的是涵盖了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方面,但不是方方面面。表3中的二级评价指标不能说应有尽有,却涵盖了国家经济安全评价的主要方面。未来应根据国家经济安全实践的需要,进一步补充能够提高主要评价方面精确度的指标,但不应该追求面面俱到,因为“预警指标过多,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延长预警周期,难以及时预警,而且还会降低预警效率,降低预警的可行性,难以达到预警的目的”。[9]
2.国家经济安全的两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如何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
现在大致有两种确定多指标权重的方法:
第一,两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不同的权重确定方法。第一级评价体系的指标少,可以采用主观赋值法特别是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它们之间的权重。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未开放条件下,内源性风险大于外源性风险;在开放条件下,外源性风险则要大于内源性风险。因此,俄罗斯1996年10月公布国家经济安全指标体系时,由于既没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深深陷入苏联解体后的经济危机中,因此,24个指标中只有6个是外源性风险指标,其余都是内源性风险指标。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各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各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经济中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政府相关部门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为基础,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具体表现,结合我国基本国情,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和雇佣劳动者的关系,以期能促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
全球经济化;发展模式;经济支柱;劳动者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主要以计划经济为主,缺乏生产积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推进,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引进了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理念,逐渐转变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重工业为主导逐渐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放宽政府管辖范围,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如私营企业等,转移部分基础工业,如在中东地区建立加工厂等,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位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主要潮流,主要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投资、金融全球化[1]等方面,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全球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方面,各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变革国内经济发展体制,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比如中国,实行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第二方面,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高科技产品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推进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第三方面,跨国公司的建立,它促进了各国间经济交流,将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及表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随着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经济全球化性质逐渐变化,如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规模逐变大,各国之间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流日益频繁,比如港口城市的出现,就是贸易全球化的产物,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各国投资企业拓宽了投资渠道,将眼光放到国外,力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换来最大的经济效益,比如中外合资企业等;金融全球化,构建了全球的金融机构体系,增加了各国之间资金来往,比如国际货币的出现。
三、经济全球化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联性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劳动者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协调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全球化,需要提升劳动者素质,理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
1.雇佣劳动者素质要求高,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分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能够进一步优化配置,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基础劳动力需求多,人力投入较大,很多发达国家将这些传统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基础性劳动力素质不高,比如一般的劳动力只能在生产流水线上做最简单的零件设备,不能参与技术开发。劳动者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然会面临被先进技术淘汰的威胁。企业要提供多种进修渠道,让劳动者深入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表现,通过举行员工培训等方式,引进先进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管理理念,树立员工面对市场风险的信心,比如跨国公司可以成立金融小组,收集、整理全球经济资料,分心最新发展形式,制定适合企业的营销战略。
2.传统工业转变发展模式,雇佣劳动者面临失业威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统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之间的关系,开始转变传统工业“粗犷型”发展模式,整合重工业企业资源,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2],提升科学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比如零部件生产企业引进机器实现生产自动化。
3.加大雇佣劳动者收入差距,增加社会动荡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发达国家将劳动力需求大、污染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依旧掌握最核心的生产技术,获得的经济效益大,反之,发展中国家投入劳动力数量多,获得的经济效益较少,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矛盾,同时也加剧了基础型劳动力和技术型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社会公平的问题突出,国家如果不重视收入差距问题,可能导致无产阶级奋起反抗,增加社会动荡因素。我国只有增强经济全球化适应程度,大力发展国内经济,以内需带动经济发展,以宏观调控手段维护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国家差距,提升国际综合实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各国只有不断发展经济,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赢得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与雇佣劳动者之间关系密切,它能减少基础劳动力的使用,增加技术型劳动力的需求,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不想面临失业威胁,劳动者只有在经济全球化中不断提升自己适应能力,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经济发展思路。同时国家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孙寿涛.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对雇佣劳动者的影响[J].研究,2014(,8):84-92.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争视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探究
一、前言
从整体上来看,区域发展是具有国际性普遍意义的问题,然而,区域经济差异又成为普遍经济现象。所以,区域经济发展,关于地方政府竞争进行探究具有以下几点价值:(1)在将和地方政府竞争进行比较研究后,能够使中西部地方政府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差距,进而切实提高政府核心竞争力;(2)在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地方政府核心竞争通过比较和分析,能够有效控制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差距,从而迫使他们找寻新发展途径;(3)各个地方政府竞争,能够使民族更加团结、社会发展更加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由此看来,地方政府竞争,有利于控制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二、地方政府竞争界定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深入发展,尤其是在实施分税制度后,地方政府竞争更加显著。将地方政府作为主导,追求辖区利益成为地方政府关系的一个具体体现,然而,此种体现不只是纯粹的竞争关系,是经济主体间的一种竞争。在文章中,地方政府竞争指的是将地方政府作为主体,为人民提供相高质量的服务与公共产品,不断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只追求辖区经济利益,但是却完全忽略了实现国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竞争行为。
三、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现状和特点
1.基本现状
(1)GDP差距。结合有关部门的数据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三大地区人均GDP增长速率没有任何显著差别。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要比其它地区增长速度快得多,而且此种区域增长率差距都是非常大的。在实施改革开放后,因我国各地区经济都有明显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最快是为东部沿海地区。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结合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三大区域差距依然存在,并且这种差距依然在持续扩大。特别是在实施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分别占东部地区的75%、66%;由此看来,东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相对较大。直到现在,东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依然在逐步扩大。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特点分析
(1)不平衡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由动态发展分析,指的是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有些地区增长速度较快,然而,有些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则是非常慢的;然而,由静态来分析,指的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来说,则都是由上述两方面原因所造成的。
(2)多样性。由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予以分析,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东部和西部地区差距十分显著,再加上,此种差距依然在持续扩大;另外,由区域内部发展分析,各个地区省际经济不能同步发展,因此,必然会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因各个省份、自治区特殊性,导致此种差距集中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各种指标上。这样一来,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多样性趋势发展。
四、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分析,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这一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例如: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结构等。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生较大差距的多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得出的结果,事实上,地方政府竞争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平衡与产生较大差距的一个根本原因。进而对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地方政府竞争、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机理进行深入探究。
五、有效控制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措施
1.利用中央政府权威有效规范地方政府竞争
为能够将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我国中央政府部门要制定强有力的政治权威,对其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居民提供更多公共物品等方方面面开始左手,从而更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
2.加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交流与合作
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分析,传统的基础设施发展落后、经济结构不够科学、发展能力偏低的现状未彻底改变,因此,很难缩小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针对此现状,我们只能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加强中部和西部地区交流、沟通与合作。
六、结束语
总体来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地方政府竞争力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而我们只有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从而不断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予以规范,这样一来,才能有效控制与缩小各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费太安:制度变迁中主体类型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12(4):34-36.
[2]张继良 张 奇:基于空间经济学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差距研究[J].统计研究,2009,7(12):94-96.
关键词:经济形势;宏观;宏观经济;走向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01701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以及其经济活动的总体活动简称为宏观经济,简单来说也就是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总体活动。然而,由于一个国家内外经济状况的不断变化,并为了能够实现国民经济活动与发展的稳定增长的态势,就需要采取宏观经济政策,也就是以政府为主体,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国民产出水平、稳定物价、低失业率等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是针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而采取的相应的对应措施,因此,下面笔者就根据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相关分析。
1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下的经济形势进行探讨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相对健康,主要在于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长期平稳且快速发展的状况,这种经济发展状况也正好符合了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准。具体来看,我国的GDP、财政收支、投资于对外贸易等实现了长期的快速发展,且从增长数据判断来看,其增长的速度也较为合理,也形成了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国家。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后革命时代”。所谓“后革命时代”,指的是未来的经济革命时期。“后革命时代”首先表现为以“和平、和谐、共同发展”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强调经济发展为时展的主旋律。其次,“后革命时代”着力于生产关系的转变,提高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与优化。因此,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已经做好准备,逐渐走向经济发展的“后革命时代”。
当前的“后危机时代”即将过去,从当前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全球的经济复苏的势头仍在持续,基本上已经实现了金融危机的渡过,虽然目前也存在着一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但从整体的发展形势来看,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后危机时代”也即将过去,逐渐开始走向新的宏观经济发展道路。
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双重并存”阶段。一般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要渡过三个阶段:首先是建设阶段,其次是发展阶段,最后是消费阶段。然而,当前的“双重并存”阶段指的是我国的东部地区已经发展到了“发展与消费并存”阶段,而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仍处于发展的“建设与发展并存”阶段。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存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没有实现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并伴有其他的经济问题。
2简要分析我国目前经济状况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处于平稳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并逐渐走上“后革命发展”时期,但在这些良好的经济信号下,仍存在着一些经济问题。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优化。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来看,主要依赖于我国的外贸出口与投资,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经济增长依赖于外贸出口则体现了我国国内的消费不足,尤其其个人消费,而较大数量的投资就会造成本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从此以往,就会造成外汇积累较大,国际收支与国际贸易出现双顺差,从而增大了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存有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性发展的弊端,需要通过调控手段,逐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健康化。
当前我国的经济调控政策存有局限性。宏观调控主要是在市场经济中,通过政府采取经济、行政以及法律手段来对经济的运行进行有关调节,该手段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从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然而,从我国具体的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的经济调控政策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某些领域难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其次,宏观调控表现为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且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最后,宏观调控需要较为专业的知识作为基础,一旦调节出现错误,就使经济出现更为严峻的问题。就业率低与通货膨胀形势严重就业率低、通货膨胀形势严重是目前我国人民能够切身感受的经济问题。就业率低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据调查显示,2009届大学生的就业率仅仅只有百分之二十三。而目前我国出现通货膨胀与经济过热的经济状况主要原因在于“流动性过剩”,也就是“钱多资少”,人民币的投放速度过快。这种情况不仅对造成劳动成本上升,物价上涨,还会使人民财产流失,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发展不平稳问题凸显。正如前文提及,我国目前处于“双重并存”的经济发展阶段,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中西部。另外,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也十分严重。总的来说,在这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依旧面临着许多挑战欲风险,且伴随着诸多不确定的、不稳定的国内、国外因素。
3就我国经济形势的宏观走向进行相关探究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推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改善目前经济形势的重要措施,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防线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以下笔者就我国经济形势的宏观走向进行有关探究。
以积极态度逐渐走向“后革命时代”经济发展道路。“后革命时代”是以和平发展、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是逐渐完善市场经济发展与提高生产力的时代。所以,为了走向“后革命时代”就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当前的和平时代,努力将中国经济推向未来,推向现代化。其次,注重经济发展途径的创新型,转变滞后的、不合理的经济发展结构,不断加强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与改进,并实现市场经济主体的生产要素的创新,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未来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最后,合理利用投资、消费、出口三个经济拉动力,通过调整投资、消费、出口的比例从而利用者“三驾马车”拉动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步上“后革命时代”健康发展的路子。
合理利用宏观调控政策,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主要依赖于三种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为了使我国走上健康、稳定发展之路,就需要合理利用这三种手段,借助于价值规律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区域予以调解。首先,要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一方面不断将城市的有力资源注入乡镇发展,另一方面乡镇应该不断优化农业的生产要素,实现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从而在加强城乡联系的基础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另外,对于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也应该遵循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将东部的技术、资金资源引入中西部,带动中西部的经济发展,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协调、平衡。
坚持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的经济体系,其主要是指在这种体系下的生产、销售等市场经济活动完全主导于市场的价格机制,并通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作用力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果。因此,在我国政府调节经济走向的同时,还应该利用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将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整形结合起来,从而在这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共同的作用力下,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完善与改革,推进我国经济走向有活力、有生命力的未来经济发展之路。
总的来讲,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存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不断完善与调整的过程中,仍面临着国内、国外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所以,为了能够推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与健康发展,就需要立足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不断探究目前存有的经济问题,以实现我国宏观经济走向的准确判断,从而在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借助有行与无形之手,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走向新的健康、创新发展路程。
参考文献
[1]王碧峰,周传龙.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03).
【关键词】 “东亚奇迹”;东亚模式;局限性;机遇
20世纪60到90年代,东亚经济保持了近代经济史上难得一见的高速增长,有学者将东亚的近代化进程总结为“东亚模式”,并认为这种模式具有积极意义。而也有学者对东亚模式持否定态度,认为劳动和资本是有限的,高度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对待东亚模式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一、东亚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东亚模式是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下的外向型发展的经济模式,是战后日本首创,继而由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其他国家模仿并加以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若干基本原则和方式的总称。基本特征总结如下。
(一)实施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
东亚国家希望通过高储蓄、高投资率的方式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目标明确、干劲十足,实现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目标。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资金基础。
(二)推行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管理体制
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是东亚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正因为有了政府的作用,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才能实行赶超型发展战略,总体竞争力还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才有可能发展外向型经济。这就要求政府不断提高决策的质量,保证大局。
(三)坚持出口导向战略
积极促进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这对东亚经济的迅速增长起了推动作用。
二、东亚模式的局限性
东亚模式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不可否认的作用,但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东亚模式也有其局限性。
(一)过分追求高增长,忽视了可持续发展
东亚模式发展到后期,某些经济领域或部门发展过快而出现不平衡发展时产生了“泡沫经济”,并发展到相关经济领域或部门难以承受时开始破裂,导致经济的某些领域出现紊乱或衰退。
(二)对外资的过度依赖,有损于经济自主性
东亚模式过分依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少数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出口依赖,大力鼓励出口,但产品较为单一,产品结构上互补性较弱,带有明显“依附性发展”的内在缺陷;投资依赖,对后工业国投资的依赖成了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唯一来源。
(三)外延式增长,生产力水平提高有限
东亚经济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工业化道路。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间,“四小龙”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条工业化道路已经日渐穷途。
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经济增速整体下行趋势明显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阶段整体下行趋势明显,具体见表1。
从历史经验来看,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依旧保持较高态势,即便2012年以来经济增长出现下滑,但是外部影响因素并不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是趋势性的,是中国内部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造成的。
(二)结构转型发展障碍因素多
1.对“东亚模式”的路径依赖惯性
中国工业化初期选择了“东亚模式”作为阶段性目标模式,并且是中国工业化历程中一次成功的经济结构转型。中国加入WTO已有15年,中国的市场经济也在发展,旧有的惯性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成为阻碍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
2.内外需求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外需偏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c:一是外贸依存度高,仍旧在50%以上,远高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外贸依存度在30%以下);二是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弱化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不利于央行宏观调控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内需不足。主要表现为:投资需求增长迅速,消费需求不断下降;消费支出中政府消费率偏高,居民消费率偏低。
3.人口、资源红利减弱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相对短缺、环境相对脆弱。近年来,在开放“二胎政策”以前,我国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但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逐渐下降,劳动力成本提高。同时,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狐妖还是依靠大量投资来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必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并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4.产业升级难题
现阶段,我国产业升级的方向主要为由低端制造业为主的二产业转向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的产业升级的难题。一是缺乏升级动力。二是缺乏升级环境,国内缺乏高端化的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支撑。三是缺乏有效的手段。对于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政府既缺乏有效的市场预判,又不能及时的治理监管手段。
四、东亚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一)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一个关键环节。东亚模式告诉我们,适当的政府干预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关键在于政府干预的力度、所干预的范围等问题。首先,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宏观调控措施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明确政府职能和职权范围,简政放权,激发企业主体的活力。
(二)努力向“中国创造”转变,发挥后发优势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高新科技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培养科技人才,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扩大内需,探索内需主导、外需并重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发展模式需要由依赖外资与外贸转向依靠国内资本与国内市场,同时也要积极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保持外贸出口的稳定、健康增长。要果断地转向内需主导型经济,建立以国内需求为基础与外需相协调促进全面发展的新发展模式。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0-01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其中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大部分都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由此引发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化进程缓慢。近几十年来,虽然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多对生态伦理缺乏认识,导致了生态自然的严重破坏。2.环境资源问题严重。一方面,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另一方面,我国的气候日益恶化。3.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严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二是对出口经营效益的影响;三是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4.生态环境意识淡薄。一方面,人民群众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缺少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5.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够协调。主要表现为:区域生态破坏严重;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大;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大气环境、水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低劣等等。6.经济增长方式仍属于粗放型增长。表现为:产品质量较差,技术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低等等。7.资源型工业经济带来严重的环境压力。资源型工业发展能带来巨大的机会,同时其经济结构对环境也会产生巨大的压力,资源的开采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8.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不力和执法不力。许多地区缺乏相应的环保管理机构,缺少相应的专职环保人员,环保部门的监察执法力量薄弱,缺少较好的措施以推进环境污染整治工作。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当代社会的两大主题,如何看待和处理两者的关系,事关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生态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保护需要加大投入,加强生态保护使各项经济指标全面提升;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生态保护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可以给生态保护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巩固生态保护的成果。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只有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发展经济、妥善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才能使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当人类违背客观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就会激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道路的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强调可持续性,意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2.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途径
第一,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生态理念。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通过多种途径普及环保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大力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以及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
第二,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加强监督和排查工作。各级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各级领导要依法承担起改善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的责任,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在制定重大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上,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既要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注重环境保护;既要讲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既要讲价值规律,又要推行循环经济;既要讲经济指标,又要注重环境指标;既要重经济建设,又要加大环保投入;既要讲质优价廉,又要倡导绿色消费;既要追究经济责任,又要建立环保问责制。
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保工作宣传力度。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建立循环生产新模式,不断运用综合性的预防战略,努力改进产品设计,改变生产工艺,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工艺和生态工业链园区,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此外,还要动员社会公众,积极投身环保事业,通过宣传不断强化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意识。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做到不破坏生态、不污染环境,勤俭消费。重复使用,反对铺张浪费、挥霍资源。有计划、有目的、有安排地要求公民通过绿色社区、环保协会、研讨会、咨询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为环保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第四,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一要建立协调有效的环境管理机制;二要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的落实;三要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另外,要实行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办法,推动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因资源开发给周围群众带来经济损失。
第五,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环境,集中力量解决环境问题。集中力量研究当前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加快先进环保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逐步形成环境保护技术研发体系;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化进程,逐步规范环保产业市场;积极推动环保设施运营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要集中精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文明发展与协调稳定功能,解决影响环境质量和日常环境生活质量的突出环境问题。
总之,要想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就要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走循环经济之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困难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探索出一条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的道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