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

时间:2023-07-27 16:22: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

第1篇

(一)儿童文学教育中所包罗着的情感价值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一致

儿童有自己丰富多彩的小世界,不同于成年人的思想,拥有自己的身心特点--充满了奇思妙想。而儿童文学教育作品是为儿童创作的,贴近儿童的想法,便于儿童的把握。其既有一般文学的形象,又有符合儿童的诸多特点,充分考量了儿童的自我吃透力以及审美力。在语文课本中无论是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故事以及儿童小说,其题材、主题、人物、情节都符合儿童的审美观,其日常教育题材与儿童文学教育作品相似,其日常教育的效果能达到一致性。由于儿童文学教育是美的文学,长期阅读能形成美的感触,与观赏语文课本一样能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儿童文学教育作品作为儿童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启发,为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学习打下了文字观赏的中心要素。

(二)儿童文学教育作品与小学语文教学同样具有文学教育的地位

儿童文学教育是以特定的受众群体定位,表现出本位思想的同时,越来越出现出儿童文学教育与其他文学相比的特殊性。这不但仅是思想启蒙需求,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统一要求,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融合下存在的产物。儿童文学教育作品的展现是为了增强儿童的文学思想,逐渐形成切合自身的文学感触以及审美特点,这一点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相一致。两者都处于对特定人群的思想情感和文学观赏能力的增强,又具有相同的教育目标。因此,儿童文学教育作品的学习与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上的地位是一样的,都是从儿童的心理接纳水平体现,在儿童的把握领域内培养儿童的文学观赏能力以及美学价值观的从而加强。

二、儿童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儿童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容忽略的主要作用,包括教育作用、娱乐作用和审美作用。儿童文学教育中蕴含了多样性的哲理,具有较高的培育意义,长期阅读儿童文学教育作品能够让学生获取心理的愉悦,启迪同学们的智慧,调动同学们的想象力,促进学生身心的正常拓展生长,这与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儿童文学教育的语言生动形象,粗浅易懂,具有较强的乐趣性,能够给予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自动融入作品中,获取快速增长的阅读经历,综上所述学生将会踊跃主动地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更为关键。此外,儿童文学教育还具有美学特征,学生在阅读时会感触到文字之美、人文之美、社会之美,全面有效增强了同学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程度,学生会从领会美、察觉美逐渐转变为观赏美、创造美,进而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教学理念。

三、儿童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对策

(一)活络运用多种儿童文学教育教学措施

一般来说,儿童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可分为儿童诗歌、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多个类别,对于各自的体裁选用的教学措施也应有所差别,这样方能确保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举例说学习诗歌《村居》这一章节时,教师先要充满感情地朗诵诗歌,而后让学生说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接下来剖析“趁”“醉”等文字运用的巧妙之处,最后将类似的诗歌作了对比学习。这样同学们的脑海中就会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对诗歌的把控会健步增加、精辟,并由衷感触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与此同时,同学们的诗歌素养也会得到较大水平的提高。

(二)注重儿童文学教育欣赏

儿童文学教育欣赏是由阅读引发的一项活动,是通过自己的想象使故事角色越来越饱满,通过了解深挖故事更值得探讨的意义,对艺术形象从事更直观地刻画。小学语文老师应提高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研究,了解中外儿童作品的高速发展史和必须选择,多阅读一些儿童文学教育作品,增强本身的欣赏能力,这样方能做好学生文学的领路人、精神的导师。举例,在学习《小松鼠找花生》?@一章节时,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带动小学生仿效小松鼠的神情和动作,对增强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要求有效融合使用儿童文学教育作品,带动学生感触文学作品的真实情感,丰富学生学习主动踊跃性和能动性,对增强教学程度。

(三)精确把控儿童文学教育的文体特征

儿童文学教育的文体形式主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儿歌、戏剧和寓言故事等,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求明确地知道各种文体的形式特点,充发放挥儿童文学教育作品的艺术性,对增强同学们的语文素养。举例,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章节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懂得释异乡生活的孤单,让学生通过词句来感触诗人对亲人的恋念之情,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同时,在阅读课文时,小学语文老师应该选用诵读、念唱的措施,让学生体味诗歌细读的乐趣性,对增强学生学习语文主动踊跃性。

(四)融入同学们的现实状况

儿童文学教育与有着显著的差别,在课堂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根据教学的实现,融入同学们的现实状况,符合展开教学活动,对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举例,在学习《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一章节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同学们的认知法则和心理特点,充分展示主人公对自由、友谊、公德的发奋,以造就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增强同学们的各方面综合素质。

第2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语文教学;作用;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只有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基础,才能更好的进行语文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改变和进步,但儿童教学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并没有减少,反而在逐渐增加。关于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对今后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将有有重要意义。

一、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

小学语文课本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而在小学语文课本所收录的文章中,有绝大多数来自于儿童文学。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发展规划中,实现学生的基本识字能力,阅读能力,简单写作能力是主要的教学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借助大量的适合儿童学习的,简单易懂又生动有趣的文章作为辅助,在这样的情况下,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其创作目标就是满足小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追求,所以儿童文学的内容是在充分分析小学生的需求之上创作出的,因此,儿童文学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历史中,儿童文学作为教科书中课文的主要来源,也即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已经有几十年了,可以说从小学语文教学开始的时候,儿童文学就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成为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也是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一。

二、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

我们知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泛的开展课外活动也是教学方式之一,由于小学生刚刚进入校园,他们对于传统的课堂教课方式的接受能力还不是很高,这样,通过在语文课上开展大量的课外活动就可以让他们获得放松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儿童教学就可以知道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活动的开展。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活动的开展的知道作用是体现在很多内容上的,比如,儿童文学中有大量的童话故事,在语文教学的课外活动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些童话故事进行表演,这样,既丰富了课外活动的内容,也增加了学生所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于儿童文学中作品的理解,可以说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因此,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活动的开展提供知道也是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三、对儿童文学的阅读有利于教师理解小学生的内心世界

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存在着很多的不同,正因为如此,教师往往很难掌握学生的心理想法,这样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就变得很困难,可以说,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内心世界,知道学生们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才能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儿童文学的作用发挥了。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就可以更好的保持一颗童心,这样与学生的距离就会拉近,就可以更好的与学生交流,进而获得学生所想;另一方面,在儿童文学中,对于儿童世界的描写一般也是非常正确和到位的,只是描写方式可能采用了拟人之类的手法,但这并不影响小学语文教师的理解,所以,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视觉看待学习内容,语文教师的教学开展才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此,对儿童文学的阅读有利于教师理解校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之一。

四、儿童文学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帮助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不管是识字还是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讲,其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能够写好作文。小学生刚刚接触语文,对于语文中写作的技巧掌握的并不是很好,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拟人、比喻、排比之类的写作方法,因此很多时候,小学生的作文更像是流水账,没有太多修饰和手法的运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儿童文学就可以很好的发挥作用了。儿童文学中多是简单易懂的童话故事,这些内容看似简单的故事讲述,但实际上包含了所有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方法,小学生在读这些文学座屏的过程中,会很自然的记住这些手法,这样在写作中的运用也就变得很灵活了。所以说,儿童文学对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这也是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之一。

五、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提供更多材料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单是依靠课本中的语文知识,很难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时也很难满足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课外阅读的内容选择不是随意的,只有那些健康的,并且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和理解的内容才能成为课外阅读的材料,而儿童文学正是这样的一种儿童读物,所以儿童文学的存在就为教师课外阅读的任务布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可以为小学生选取合适的儿童文学,保证这些儿童文学的内容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同时能够帮助小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因此,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提供更多材料也是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六、结束语

除此之外,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还有很多,比如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等。总之,儿童文学作为与一门专为儿童量身订造的文学艺术,与专门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自然是分不开的,只有理解了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才能实现这些作用的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问题;对策

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我国教育机制也在不断改革,在此背景下新型的教学模式儿童文学应运而生,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儿童文学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从而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儿童文学的文体把握不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文章的题材各种各样,一些授课教师并没有全面掌握相应儿童文体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对几种题材完全不一样的文章却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变得机械化。比如,在教师解析童话题材的文章时常常对文章中的内涵无法充分流露出来,而只是对文体中一些简单的比喻、虚幻等特点进行分析,忽略了文体真正蕴含的美感,失去了学习童话课文的虚幻性,使整篇文章学起来没有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2.儿童文学的美学把握不足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美的地方,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用单一的教学策略给学生灌输固定知识,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时候发现美,真正体会课文存在的美学特点,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仍然有一些教师不能揣摩小学生的心理,而是用成人的思维进行讲解,文章中的美感没能表达出来,学生难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内容,甚至会导致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3.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不高

小学语文对学生以后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坚实的语文基础不仅可以直接提高语文成绩,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具备的文学素养有严格的要求。但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情况并不乐观,一些学校的语文任职教师没有教学经验,自身素质不高,对儿童文学方面的知识没有掌握透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较低的文化素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对策

1.抓住儿童文学课文的文体特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儿童文学文体的构成进行全面分析。儿童文学不仅包括儿歌、童话;还包括儿童寓言、儿童故事、儿童科学等题材。首先,作为教师,只有对这些文体系统的构成有了全面了解,才能进行精彩的讲解。其次,教师应对多种文体进行归纳总结,认识儿童文学题材的独特性,在形式、语言等方面表现出存在的差异。如,儿童科学与成人科学两者都是文化类文体,在事物的科学性上不谋而合,但是儿童科学对事物蕴含的科学真理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各种现有资源体现出不同文体具有的特色,给学生做出醒目的示范。

2.抓住儿童文学课文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比更根本、更自然、更纯美,小学语文课文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美学特质,不仅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还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表现出的神态、语言等行为动作,引领学生去感受课文的美感。如,学习《妈妈的爱》这篇课文时,在“夏夜打扇”“雨中送伞”这几个具有生活情趣的短句中,教师应根据儿童天真的心理去思考、去解析,激发学生感受课文中的儿童情感,把学生引领到“情景交融”的氛围中。

3.提高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发展,教师作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引领者,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学素养。一方面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儿童文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也应对儿童文学的审美、认知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掌握,并对不同的题材采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进行表达。学会揣摩儿童心理,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综上所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的结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积极采取明确具体的教学模式开展儿童文学教学,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珊.试论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6(17).

第4篇

随着新课改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寻找出能够有效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提高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一、目前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认识到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儿童文学上的关注度也不足,这样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教材多选于儿童文学的现象了,这样也就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1.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儿童文学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教育的初始阶段,在理论与审美上也与目前的小学生心智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2.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儿童文学中的功能与价值等内容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样也就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由于小学语文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这样在对儿童文学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作品选择过于狭窄。因此也就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语文课堂对于儿童文学没有足够的重视

儿童文学中的各类素材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在实际中,很多语文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儿童文学的实际作用。

1.由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忽视了儿童文学中的审美与美学,只是将儿童文学作为教课的素材之一。尤其是注重对字词句等内容的详细讲解,这样也就没有将儿童文学中的美解析出来。

2.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成人化的方向讲解文学作品。因此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就被抑制了。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过于的僵硬与枯燥,这样也就忽视了儿童文中的趣味性了。

(三)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量

现如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积累已经选用了一些较为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供学生品读。但是从实际上来说,儿童文学还是相对较少,这样就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且在教学中,所安排的课程相对较多,这样学生就很少有时间来阅读了。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儿童文学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一直站在活动中的引导位置,保证活动能够顺利的进行。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

1.教师要摆正自身的儿童文学观,具备一定的审美与精神追求。找准切入点,结合各个阶段中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

2.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尽可能的搜集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感受儿童文学中的乐趣。并提升自身对儿童文学的赏析能力,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3.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范围,增大阅读量,掌握优秀的儿童文学风格,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儿童文学的认识,从而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二)联系好儿童文学中的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活动

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理解儿童文学,这样才能够发现儿童文学中的趣味性,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要不断结合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视野来看待教学内容。同时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要深入掌握儿童文学中的特点,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在教导学生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向学生讲解儿童诗歌,并引导学生理解好诗歌的意义,这样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感情的朗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同时教师还要做好引导工作。就目前来说,小学语文中的教材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因此在内容上时十分有限的,这样也就很难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3]。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要不断找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儿童文学作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结语

第5篇

一、儿童读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儿童读物是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的重要来源。小学教育是对儿童的教育,儿童读物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可以吸引儿童阅读,从而有利于小学生从中汲取精华,有利于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儿童读物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使小学教育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标教学改革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读物中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形成较好的语感,使学生可以独自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可以得到情感和情操上的审美享受,从而更好地发挥个性,使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和满足。因此,儿童读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次,儿童读物也是小学生主要的课外读物。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包括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也包括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阅读鉴赏作品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升,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想情感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再次,在小学教育中,必须要对小学生开展一些必要的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也必须要有丰富的材料。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儿童读物本身包含的内容比较多,题材比较多,体裁上也比较丰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不断的开展课外活动,包括儿歌的朗诵、故事会、戏剧话剧表演等等,这些课外活动对语文教学会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最后,儿童文学作品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特点以及儿童性格特征等情况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有利于教师走进小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使教师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更加容易亲近学生,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教师。因此,小学教师要不断通过儿童读物使自己保持一颗童心,使自己更加具备作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儿童读物

首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利用儿童读物,发挥其对小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儿童文学素养,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儿童文学的内涵,建立起正确的儿童观,在教学中不断满足小学生精神以及审美需求。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断提高自身对儿童文学的感悟能力以及鉴赏和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拓宽自身的儿童文学视野,增强自己对儿童文学的感性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对学生的认知能力。

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把握儿童读物的美学特征与文体特征。儿童读物所体现出的美学特征就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儿童情趣。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独特、思想上比较单纯、感情也比较真挚,儿童情趣具有相对性,儿童读物可以对小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并且优秀儿童读物所包含的内容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善于将儿童情趣作为突破口来进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童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抓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对促进小学语文教育非常有利。要想抓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必须要了解儿童文学在文体系统的构成以及分类。比如,儿童读物中包括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戏剧等文体,儿童读物在语言、形式、风格上都与成人的读物不同,儿童读物韵律强、富有音乐美,儿童容易接受,这种教育方式也有利于学生情感上受到感化,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以及创造力。

作者:罗华中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太窝乡中心小学

第6篇

1、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课堂重要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在教材内容中,儿童文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容量也非常多,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据教育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新课改之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已经占据教材内容的六成,相对以往的教材内容有了大幅上升。由此,我们发现,儿童文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其发挥的作用更是无法预估。打开当今小学语文教材,《最后一课》,《皇帝的新装》等传统优秀文学作品仍然保留其中,当然也增加许多新的优秀文学作品。语文教学不仅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同时还具备很强的教育意义。在文学作品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亲情,真诚、感恩等多方面的教育,同时也可以理解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等不健康的心态,能够自觉地远离不健康的东西。所以,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同时还将丰富的做人道理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使语文课堂更加充满教育意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并不断提高审美意识。

2、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

语文教学和文学作品天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是学生丰富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学生广泛涉猎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扩展视野,还可以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读写能力。近几年,文化领域有大量不健康文化侵入,加上很多家长忙于工作,疏忽对孩子的关心,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这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断下降,同时,学生的课外生活被一些不健康的垃圾文化占领,这就更加不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提高,同时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小学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开展的基础,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没能打好扎实的基础,这对今后的学习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教师和家长必须重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适时推荐适宜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进而领悟深刻的人生道理,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儿童文学可以辅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不仅具有一般的教育功能,还具备审美教育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审美观,但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容量很少,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但儿童文学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儿童文学主要通过文学艺术来打动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让学生获得理性的认知与感性的体验,进而受到教育和熏陶。儿童文学作品树立了无数的英雄少年形象,在少年儿童的心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对青少年儿童性格的培养及今后的人生发展都起到极为深刻的影响。此外,儿童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具有多元化的审美特征,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图像为孩子们在文字领域中营造一个充满文学气息和艺术美的环境,让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都能体会到生活乐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如何实现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

1、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确立正确的、现代的儿童文学观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脉动和文化发展的前沿及现代化的儿童文学观念,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特点不断深化发展儿童文学的精神内涵。教师要对那些能够满足儿童心灵和精神的儿童文学题材进行全面地了解,能够站在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阐述。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必须明确三点。第一,儿童读者是精神独立的个体,需要有独特的精神需求及审美续期,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教育能力,认知能力三者相结合的儿童文学素养。第二,儿童文学是文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需要采用文学艺术语言进行表达,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第三,儿童文学主要针对儿童,在文学体系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必须以这些特殊性为主要依据和标准,培养自身能够适应儿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动作表达方式。教师还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儿童文学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提高对儿童文学的审美能力及感悟能力。小学语文对儿童形成正确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广泛涉猎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从作品中不断汲取营养,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各种儿童文学作品,不能完全根据个人喜好在题材阅读上发生偏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养成儿童健康的价值观,同样可以拓宽教师的感性和理性认知,提高教师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师在大量阅读作品之后,才能够深入儿童内心,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这更加有利于实现教师同学生的交流,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

2、深入了解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和文学特征,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主要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者是艺术性。和相比较来说,儿童文学作品更多的是提到真善美,强调生命最本真的状态,其独特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单纯的思想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把握住儿童的兴趣、抓住儿童文学美学特征的本质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发掘文学作品中的兴趣。儿童情趣总是微妙地渗透在文学作品当中,主要通过儿童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神态表现出来,教师需要利用好这些内容对儿童进行知识和美学的引导和灌输。例如,《白雪公主》的故事有非常漂亮的插图和优美的文字,不仅视觉上向学生传递了美的特征,故事语言也极尽完美,让读者欣赏完作品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此外,故事本身就传递着一种真爱、善良、友谊的真谛,让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体会到真善美,沐浴着美的阳光,沉浸在爱的世界。抓住儿童文学课文的文体特征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儿童文学文体系统的构成及分类情况。由于儿童文学文体形式独特,其划分也更加细致,有儿歌、儿诗、童话、儿童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戏剧、儿童科学等多种体裁形式。教师应该了解这些文体形成的内外部因素,恰当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其次,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在形式、语言、风格特征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如儿童文学的儿歌、诗歌与的诗歌类似,都讲究语言的音乐美,但儿歌和儿诗对语言的音乐美的要求更高。同时,在儿童文学文体系统内部,二者也有明显区别:从侧重点上看,儿歌侧重于“歌”,儿诗侧重于“诗”。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凸显各种文体的特色,以实现个性鲜明的文学引导。

3、保持童心的重要性

第7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激发

一、儿童文学为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材资源

新课标规定语言课要“致力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的教育总结目标为:语文要“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而儿童文学的作用和功能就是帮助儿童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它与我们中小学的目标是一致的,为社会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才。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为促进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材资源。

近代以来,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的重要的位置,据不完全统计,在小学语文中教材中,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诗歌、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诗、科技文艺等,占有大约85%以上的比重。儿童文学最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最容易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九年义务教学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教学做了明确规定:小学语文要贴近儿童生活,课文类型应以童话、寓言和故事为主,建立起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大纲所要求的课文类型都是儿童最常见的文体。以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为例,入选课文3209篇,其中儿童文学作品就有264篇。由以上得出儿童文学正在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资源。

此外,由于儿童文学语言的简洁规范,富有一定的儿童情趣,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材料,是进行美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有望实现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二、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师得力助力

(一)儿童文学帮助教师认识儿童

儿童文学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专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可以知道儿童文学作品中可以反映出儿童的内心需要,透过儿童文学作品可以看到儿童的内心世界。因此,儿童文学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儿童,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儿童的想法及快乐,进而在儿童文学中找到适合小学语文开展的方法。儿童文学中反映的生活情况以及说话方式、行为思维、心理感受等都是从儿童角度的真实反映。教师看了儿童儿童文学之后,会更加明白儿童的想法、言行、心理、兴趣爱好等。通过了解儿童文学作品,了解作家的创作思想,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儿童的内心距离,距离的缩短,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儿童,把握儿童的内心需要,从而制定更好的教学策略,赢得良好的教学反响,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儿童文学唤醒教师逝去的童心

语文教学所教的是一帮小学的可爱孩子,因此童心很重要。只要拥有孩子般的童心,才能更好的融入儿童,让学生喜欢。儿童文学会使教师早已逝去的“童心”,再次被唤醒,使其像儿童一样有一颗纯真、童趣的心灵,进而在教语文时,能像儿童的伙伴一样,被学生喜欢,使自己在可爱的学生面前,更加可亲。用童真的方法去了解语文,再用儿童所喜爱的方式去传授知识,使语文教学在儿童中的教育作用得到完整实现。

(三)儿童文学使教师更具魅力

每一位教师在学生面前都有其自身形象,对小学生而言,教师的形象是其外在(相貌、举止、衣饰)和内在(师德、性格、学识)等组成。富有形象魅力的教师应该有性格魅力:多才多艺、童心童趣、幽默感、热情和爱心等,还应该无所不知:天文地理,远古未来,人类与大自然的林林总总,高科技尖端技术等等,而且这些最好能以故事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因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直观、具体的事物(形状、颜色、声音、形象等)仍易于引起他们的兴趣……甚至醉心于那种对他们距离很远的东西。”儿童文学中的故事儿童文学中的故事、童话、科学小品、科幻等无疑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当这些源源不断的从教师口中流出来的时候,自然会使教师对学生形成较强的形象魅力。

三、儿童文学是小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通过阅读儿童文学,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逐渐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

儿童文学本身拟人化的形式,故事化的情节,丰富的语言容易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儿童对故事是永不厌烦的,由于故事的吸引,学生自会去寻找故事之源。语文学习兴趣对一个人语文学习及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文学与其他形式的语文学习材料相比,能够更好的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二)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思维力

儿童文学中,童话是特殊的幻想文学故事,它可以描绘社会现实也可以传达科学新知。童话以幻想为特征,童话对于小学语文的作用正是童话的特征“幻想”所带来的,“童话的幻想打开了通向另一种生活的窗子,那里有一种自由的无谓的力量存在着和行动者,幻想着更美好的生活。”童话中幻想都是作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在生活中受到某种启发创作,学生阅读童话能使其获得身心人愉悦,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儿童文学体裁的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既有故事性,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又有突出的幻想色彩,能够引起儿童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三)通过阅读儿童文学,提高儿童审美素养

巴金曾说过:“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一种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培养儿童爱的感受,接受美的熏陶上有独特的功效,儿童正处于求知欲望强烈,易于接受外界影响的阶段,他们的接受能力强,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认识世界。优秀的儿童文学以更贴近儿童的语言表达,以丰富的知识内容吸引着儿童,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儿童从小接受这种美的熏陶,会对其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及审美能力产生积极的作用。凡是文学作品都应该是美的,没有美就没有文学。儿童文学是文学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同样依循美的规律,使作品充满各种形态的美,并且由于是为了孩子而创作的,所以更是强调了艺术的美。通过儿童文学培养孩子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及审美素养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 蒋风.中国儿童文学史[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10.

[2] 王泉根,赵静.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10.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21-01

儿童文学是小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在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学习的热情,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率最主要的因素,学生难以表现高昂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进行知识的汲取,对学习效率的提升造成了直接的影响。通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需要重视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一)学生没有参与积极性

大多小学生认为阅读很枯燥,没必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这样的认知导致学生无法在阅读学习中表现出积极性。小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很少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这样很难有效丰富知识储备。这些问题对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阅读效率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小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比较薄弱,教材包含许多具有丰富情感的文章,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从而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影响了学生知识的丰富以及能力的提升。

(二)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素养

在师资教育体制中,一个问题就是儿童文学师资不足,大多数教师很少会选择儿童文学课程,缺乏儿童文学素养,这样就会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缺乏正确的分析,也缺乏发现优秀作品的能力。这样在儿童文学教学中,教师很难体现出教学的有效性。

二、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优越性

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生阅读的主要文献,在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摒弃传统的阅读形式,让学生采取有效的形式进行阅读与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在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其中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故事,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从而带动学习效率的提高。小学生理解能力较为薄弱,所以很难对教材中一些文章的主旨有正确的了解,这样学生就会失去思考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协助进行引导,使学生可以有正确的思考方向,从而可以继续进行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一些建议

(一)教师需要培养儿童文学修养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师资力量较弱,一些教师缺乏文学修养,导致对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因此提高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针对性练习,从而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教师的文学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教师将儿童文学作品讲评得更加丰富生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采用新颖的教学形式

在教师固定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很难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形式,采取新型且更受小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

在讲解《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学生的扮演,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活跃讲课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在讲解《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放飞风筝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这篇课文内容是学生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努力实现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各自的理想写在风筝上,然后放飞自己的风筝,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树立并追求理想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深刻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快乐成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弱,导致学生不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影响成绩和能力的提高。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摒弃传统的阅读形式,让学生采取有效的形式进行阅读与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但是一些教师也需要加强儿童文学修养,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协助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与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儿童视野 运用

一、前言

近些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视野”这个词已经并不陌生了。所谓“儿童视野”,就是要求教师们在课堂中,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学会换位思考,揣摩学生这个年龄段(小学为6~12岁左右)的儿童心理,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改善课堂的知识传播方式,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学习质量。“儿童视野”的推广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所以现在对于“儿童视野”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少相关的调查与研究发现,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教案教法中已经有了许多能够体现“儿童视野”的部分。那么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进行“儿童视野”研究,究竟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呢?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视野”。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视野”推广的目的

(一)“儿童视野”的运用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

小学教师与学生的年龄一般差距较大,在学生面前,教师往往是一种严肃的长辈形象,是难以理解的“大人”,这样往往在无形中给师生之间的沟通加上了一层围墙。然而如果教师试着用儿童的思维去看一些问题,站在儿童的视野来面对师生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有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年龄差,从而有利于在课堂上进行和谐的师生互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比较能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拉近师生关系,使我们的课堂更加融洽。

(二)“儿童视野”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时下对于教学贴近实际的倡导呼声越来越高,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同样应该如此。我们在平时的备课中,不能一味地像以前一样,把教师当作课堂的教学中心,应该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提高学习效率为己任。

利用“儿童视野”,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这样有利于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找到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同时也考虑到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接受能力,而不能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

(三)“儿童视野”的运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虽然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很少看到错一个字抄几十遍或者几百遍的现象,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布置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要了解学生还是未成年的孩子,心灵比较脆弱,不能随便说重话,要理解他们容易受伤的心灵,不能随意当众批评。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心理压力过大,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儿童视野”

(一)提升教师本身的素质,拓展知识面,深入了解“儿童视野”的内涵

首先,教师要广泛涉猎中外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领会文学的知识文化内涵。尤其注重儿童文学方面的阅读,以此揣摩儿童心理,体会童心童趣的美好。

其次,教师还需广泛阅读关于“儿童视野”教育方面的书籍,学习特级教师的授课经验和经典的语文教案,学会借鉴他人新颖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自身的教学技能。同时,教师还应该与时俱进,多多了解时下社会的发展,阅读与语文方面有关的期刊杂志,让自己与学生跟上时展的脚步,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二)学会在课堂中运用“儿童视野”,实现师生互动

作为一名21世纪的语文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这三个方面,更应该重新衡量自身的能力,端正自己的态度,既要做好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要放下长辈的架子,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在平时的课程主题设计上,要多多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想,不能偏离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只选教师自身认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

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授课形式要灵活多变,要敢于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模式,站在学生的角度,寓教于乐,带领学生一同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重视“儿童视野”的运动,集中研究与讨论

教师在进行“儿童视野”教学研究的时候,不应该采取“闭门造车”的方式,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在遇到教学问题时应该多与领导、同事们交流。在平时教研组的讨论会中,可以适当留出一定的时间专门来分享近期的经验,为彼此的课程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审视与反思自身的问题,吸取他人在教学方法与教案设计的优点以及长处,真正做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结语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发挥探索与研究的精神,善于反思自己的不足,积极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努力总结实际经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有关“儿童视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聚智慧于细节,从一点一滴入手,展现小学语文课堂应有的魅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小学语文课堂一定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张阿龙.小学语文课程视野中的儿童文学及其教学[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2]孙建国.论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导刊,2009(11):57-59.

[3]靳梅.小学语文课程视野中的儿童文学及其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63.

第10篇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童文学选文的价值

1.体现的文学价值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基本的审美功能。对于尚不具备是非明辨能力的小学生来说,其品德的培养绝大部分来自外界环境的激发和影响,所以小学语文教科书在选取文学作品时应该充分衡量选文在审美方面的功能,也就是说,应该选取主旨鲜明的文学作品,易于让孩子们领悟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与此同时,应与儿童不同时期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特点相结合,让那些人生哲理与美好的品德隐含在简单易懂的故事中。首先应让小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生命力,领悟作品里所蕴含的人类和自然界无尽的坚韧、包容;其次,对于那些较为典型的文学作品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塑造,这主要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在作品创造时应塑造品质优秀、性格良好的典型人物,让人物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性格特点有助于学生的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小学生的率真和单纯是与成人最大的区别,其身心发展不成熟,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人物有利于小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2.体现的个体价值

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是人本理念的核心,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意识,丰富其人生经验。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文学作品中涵盖大量想象的成分,例如神话童话、寓言故事以及传说等,能够让儿童的想象力得到发展,同时,能够更为有效地开展开放性学习;其次,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孩子们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其生活经验有限,而文学作品能较为生动、形象地反映特定环境下具体的生活经验,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人物不同的人生经历,会产生一些感悟,进而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此外,孩子们在阅读这些儿童文学作品时还能获得很多乐趣,阅读能够带来愉悦感,阅读不但使读者的灵魂得到滋养,而且读者的思维也可以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拓展,能有效训练孩子们的想象能力与叙述性思维。

3.体现的社会价值

儿童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首先体现在能帮助小学生形成美德,小学阶段是儿童性格塑造和美德形成极其重要的时期,文学作品的引入能给小学生灌输诸如勤劳善良、坚强勇敢等传统美德;其次,培养其科学文化素养,一个人不仅要有良好的性格,还要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于高年级同学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恰当地引入一些科普类的作品,既可以是科学知识,也可以是科学家的趣闻轶事和成长故事,帮助其树立科学理想和培养科学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童文学作品选择的注意事项

1.选文应注重生态的儿童观

在社会快速发展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儿童早熟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儿童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并不断地完善,儿童智力的发展随之加快,儿童懂得的东西更多,思维呈多元化发展。加之社会的生存压力较大,家长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学习班、补习班占据了儿童大部分本应游戏、玩耍的时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上应该注重生态的儿童观。生态的儿童观尊重儿童在这一时期应有的状态,让他们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也就是说,在教材的选文上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具备儿童的特性,符合儿童的审美属性、思维特点以及表达方式等,让他们去体会其中的乐趣,感受到快乐。

2.注重选文的多样性

首先,要注重体裁的多样性。教材中的儿童文学题材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各类体裁所占比重要合理。而现行教材中戏剧、谜语故事、幽默文学相对较少。就目前我国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来看,研究和创作儿童文学的队伍日益壮大,儿童文学的体裁不断完善,数量不断增加,为我们的教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次,儿童文学蕴含的文化应该具有多元性。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较大,注重文化的多元化,以此来拓展儿童的知识面,接受多种文化的熏陶,让他们从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学作品中去吸收营养。小学语文教材要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教材的编写人员在对待外国文化的时候,视界要更为开阔,姿态应更具包容性,对于传统和现代的关系要处理得恰到好处。

3.在选择文学作品时要加强各方面的合作

编写小学语文教材并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不单是教材编写者的任务,还需要语文教育界等各方人士的共同参与。具体来说,包括教育部门的专家、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人员、教育心理学的相关专家、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者和作家以及一线的语文教师等。现阶段,参与教材编写的人员当中主要是儿童文学作家和理论研究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语文教师参与得不够。儿童文学作家和理论研究者长期以来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人员在各自的领域工作,鲜有交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的相关研究和进一步整合日益受到重视和加强,从事儿童文学研究的人员中有不少的人已经从单纯研究儿童文学逐步转向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进一步的整合。

三儿童文学选文的几点教学建议

第一,要让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把儿童文学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自身具有一定的素养,才能提高儿童文学教学的效果和效率。第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出现一些小问题是难免的,对此教师应从课本出发,以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为依据,从多个角度采用发散思维对选文加以解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第三,小学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教科书中的缺陷自觉弥补的意识。比如说,当教师或是学生发现教科书中的选文在人物塑造或叙述环节出现缺失,可采用设计课堂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进行补充,这样既可重新发现选文真实的意义,还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科学、合理地引入儿童文学作品,凸显了语文这门课程在文学、个体、社会等方面的价值。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美德的影响,并能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增添乐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教学和选文缺陷的处理,让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付宇婧.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作品选文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4

[2]梅媛.小学语文教科书之儿童诗选文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

[3]夏静.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选文研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9):4

〔责任编辑:庞远燕、汪二款〕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视野;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126-01

一、小学语文的特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有以下:

1.基础性。小学语文知识的学前启蒙和正规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这一时期获得的语文知识,应对促进学生今后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基础性的知识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

2.人文性。从学科联系和学科德育的角度看,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首先关注的是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是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特别是对他们人文情感的熏陶。

3.部分工具性。我们说语文只具有部分工具性,首先是因为语文学科的所有领域和所有语文产品确实并不都有工具性。语文这个工具常常仅限于语文形式或语言文字材料这一半。

二、儿童视野

什么是儿童视野?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视野指通过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理解世界和感受世界,表现为带上儿童的经验,关注儿童的关注,快乐儿童的快乐,幸福儿童的幸福,它常常具有感性、直觉、逻辑性不强、纯真、亲近自然等特点。

三、儿童视野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专家说:“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建国以来,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改革小学阅读教学,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说,儿童文学界和小学语文教育界长期缺少沟通和对话,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视野的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在平日的教学中,太关心语文,不够关心儿童。我们太关心教法,不够关心学法。所谓的“填鸭式的教学”仍然在很大范围内出现,讲台也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因此需要教师们转变理念。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都是以成人的视野去看待问题,也已成人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儿童视野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具体有:儿童文学具有穿越时空的精神生命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显著地位;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有一定的德育价值;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教有的工具价值;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有人文价值。

四、如何以儿童视野进行小学语文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性,并且要了解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1.了解儿童的特性(1)学习的特点。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短暂;尊重、热爱教师,可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学习动机简单,易受挫折,也易受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主要是为了得到家长、教师的表扬。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知识经验积累;独立思考能力开始发展;已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

(2)认知的发展。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2.理解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要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儿童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儿童本位的立场使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之间,有着各个层面的共同性。

儿童文学是关于语言的艺术。文学本质上是关于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儿童文学,因为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对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儿童文学的语言必须把简明、规范和鲜明、生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这样才能吸引儿童,让他们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

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各国的儿童文学当然也具有意识形态性,但同时也反映一些共同的国际主题,如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和平、国际理解、种族和解,儿童文学比其他种类的文学更适宜表现,也更能表现这些主题。《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陶冶性情、增进美感,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掌握儿童文学于小学语文教育

(1)儿童文学教育与儿童母语能力的形成。我们的母语教育就是激活儿童语言潜能的一个过程。怎样激活呢?当然要用最契合孩子的方式。而只有在儿童文学这里,孩子们才能找到最适合他们的语言,也就是说能够有效地激活他们语言方面的本能。

(2)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资源的缺失。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数量不足,文体局限。民间文学缺乏、幻想文学缺乏、幽默文学缺乏和动物文学缺乏。

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进入教材的数量不多。进入教材的儿童文学作品质量堪忧。

第12篇

【关 键 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增趣提效;趣味性;活力;作文难点

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体系中一直以来居于核心地位,但随着语文学习枯燥、低效感的蔓延及外来语学习热浪的紧逼,其核心地位其实早已名存实亡。汉语阅读热情持续消减、写作水平不断下滑已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甚至于一度掀起拯救汉语的运动。处于热点中心的教育界,从观念、内容、方法、手段方面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多次的改革,但语文学习的枯燥、低效仍没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回顾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儿童文学在1920年由“国文”到“国语”的改革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它不仅推动了文与语的合一,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童学习的兴趣与效率,从此儿童文学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赫伯特·里德在《今日之艺术》中指出:“我们从原始人(以及儿童)的最早的艺术表现中所得到的艺术之本质,较之于从文化最发达的时代的苦心经营出来的智慧艺术品中得到的更多。”[1]由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可从基础教育的起点——小学语文教育开始,重视、落实儿童文学的阅读,解决语文学习枯燥、低效的困境,从根本上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

一、借助其欢愉性,建构汉语教学的趣味性

高尔基说过:“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现行的三大版本教材在第一学段都编入了不少篇目的儿童文学素材,人教版72篇(首),北师大版56篇(首),苏教版16篇(首),[3]但为什么欢愉的教材变得枯燥了呢?王金禾在《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中指出了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应有的儿童文学素养;二是课堂教学不能抓住儿童文学的特征进行教学。[4]但究其根本原因,是小学语文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的急功近利与对知识性识记以外其他语文能力的忽视。当下,在无法撼动评价体系的条件下,只要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儿童文学阅读的新鲜感和完整性,如儿歌《柳树醒了》、童话《月亮的心愿》,故事《乌鸦喝水》[5]等儿童文学的韵律美、意蕴美、情节美,其浓郁的趣味性仍可给语文课堂注入活力,使学生在趣味的牵引下愉快地完成阅读,并逐步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借助第一学段丰富的儿童文学教学资源时,只需教师尽量少讲、少分析,把时间与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自主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适宜地引导学生不断地从节奏、意蕴、情节等儿童文学特有的欢愉性切入教材,这样,学生既能在充分的阅读中享受儿童文学作品本身所具备的充满愉悦性的审美情趣,又能掌握文学类文章阅读的一些基本技巧,语文课堂就既能自然活泼起来,又能较好适应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在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构建起汉语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可以更长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搭建其交流平台,增强汉语阅读教学的活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在教学中耗时最多,表面上也适合用“量”来评价的阅读教学,教师却死死守着每册教课书的二三十篇课文,对课外阅读教材及阅读篇目或点“目”为止,或置之不理。为什么呢?一是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把阅读仅仅地理解为“读”,所以阅读变成了朗读,变成了堂上百花齐放的诵读与点评;二是对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理论,迫于急功近利的“分数考评”压力不敢实施,而是采用堂上过量分析、讲解的方式来“提升”学生阅读答题的套用能力。

其实,在当下师生都无法挣脱分数羁绊的前提下,通过搭建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交流平台,可以让教师慢慢由前台转到后台,从而自然而然地变革教学方式,使阅读由“读”回归阅读。譬如,儿歌适合朗诵与游戏:现在课堂教学常用的方式是诵读乃至背诵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知汉语的节奏与韵律美及积累应试所需的语言材料。如,将教师讲解儿歌内容的时间缩短,加入设计的儿歌游戏,这样儿歌的学习可自然延展到学童的课外娱乐生活中了。堂上游戏平台的搭建,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不仅加强了学童对语言材料的识记,而且也加深了学童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语文学习发展为语文生活。这样做虽然会增加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工作量,但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及课程的活力都可得到提升。又如,学生们非常喜欢的童话、故事等儿童文学作品适合讲述与表演:当下已有不少教师在单篇作品中运用学生讲述与表演的方式来调节讲析为主单调的阅读教学方式,虽效果不错,却比较费时且受益面有限。其实童话与故事可用全册集中分组交流教学的方式,来解决时间与受益面的问题。堂上讲述与表演平台的搭建,不仅仅是训练了学童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在活动中检测学童的阅读水平与矫正学童的阅读误区,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童课外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散文适合自主阅读与体悟:当下常用的方式是讲读结合。其实,儿童散文一般比较清新、浅近,教师只需点拨一下,可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体悟与交流读后感。堂上阅读体悟与交流平台的搭建,不仅可节省大量的堂上时间,而且有助培养学童专注阅读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童自主学习与交流、探究能力的形成。

搭建各种儿童文学学习的平台,可促使教师更多地从台前走向幕后,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教学设计,从整体上、根本上动摇以教师为主的阅读教学方式的传统,把时间与空间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搭建起语文课与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的通道,[6]从而解决困扰各层次教育者的“学生读书少及不爱读书”的问题。

三、回归其审美特质,促进作文教学难点问题的解决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学生怕写老师难教,因而写作教学不仅枯燥而且低效。学生为什么“怕”呢?一是写不出来;二是“写不好”。其实儿童文学可以帮师长们找出原因与方法:“写”不为心声,不是自然而为的,所以写不出;“好的评价”来自成人标准,不是孩子能理解的,所以写不好。要解决写不出的问题,其实教师们首先要像儿童文学作品一样回归儿童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智与情感特点,提出合理的写作要求:写心声,语言自然(稚拙)。对于还“写”不出心声的第一学段的学生“说”出心声,其实已是“写”了。这其实就体现了李吉林老师所说的“提前起步”的作文教学理念的“提前”了,这种“提前”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意识提前,为第二学段的作文教学做好铺垫,并不是简单地将三年级的作文写作要求提到二年级甚至一年级下学期,使不少学生在这种要求的压抑下写不出作文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书写困难的解决,学生或急中生智或背水一战,“写不出”的问题会得到缓解,但随之而来的“写不好”的问题却更为普遍、更难解决。真的有那么多的孩子写不好吗?其实,其中不少的作品我们用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去评判,则充满童真之趣。比如,有一个孩子写自己学琴时等待老师时的无聊心情,他不断地如实重复叙述他看到一个又一个学生来了,爬上楼梯,老师还没来,只好在走廊等,这样重复叙述了三四次。当然老师的评语是“重复啰嗦,应写出每个同学不同的细节。”这样的要求其实等同于福楼拜对莫泊桑的要求。站在非语文教师角色读这段文字:第一次叙述觉得“平”;第二次感觉“烦”;第三次有点想笑;第四次忍俊不住。回味整个片段很有荒诞派小说关于“无聊”情绪表现的艺术效果。教师们重温一下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7]就会发现有不少孩子的习作是写得很不错的。由是作文的问题,还不不仅是“分”的问题,还来自于成人对儿童的了解与尊重的问题——以适合孩子的标准判断他们的行为,包括写作活动,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作文教学的问题。

对于孩子们来讲,有趣的语文课堂才会有效。儿童文学是孩子们的文学,他们喜欢它。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在语文学习中让孩子们读自己喜欢的书,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能写的语言。

参考文献:

[1][7]黄云生主编.转引于《儿童文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12:28;P23.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3]许湘云.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4]王金禾.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