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健康教育讲座心得

健康教育讲座心得

时间:2023-07-27 16:22: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教育讲座心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健康教育讲座心得

第1篇

资料与方法

近年来科室糖尿病患者每天在院人数15~30人。糖尿病患者的急剧增多,也督促我们不断探索适合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以下问题:①糖尿病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大部分护士习惯用“卫生宣教”代替“健康教育”,缺乏从患者的行为及态度转变上予以考虑;②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普遍不足,采用一对一的个别教育方式不容易实现;③基层医院糖尿病就诊患者文化水平偏低,以中老年患者、农村患者居多,理解与接受能力受限;④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低,特别是在未出现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前;⑤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多数为城乡居民医保患者,经济状况及报账比例的原因让大多数患者住院时间短,不能在住院期间接受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

方法:针对以上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我科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模式,其内容如下:①采取集中教育方式为主,个别教育为辅的健康教育模式。②建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糖尿病专科医生与1名糖尿病专科护士,以及科护士长组成。③每周固定时间、地点开展1次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讲座。讲座形式多样,包括多媒体健康知识讲授,疾病咨询,患者之间互相交流心得,指导胰岛素注射技能等。④健康教育对象包括:住院患者或其家属、本科护理人员,以及院外主动参与的患者。院外参与的患者来源主要是通过采取在社区等地方张贴讲课海报。海报内容为:讲课时间、地点、课程安排、鼓励参加讲课的方式(对每1位来参加健康教育讲座的非住院患者免费监测一次指尖血糖)。⑤对近期出院(1个月内)的糖尿病患者采取电话联系方式提醒或督促其参加每周的健康教育讲座。以后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及课程安排选择听课时间。⑥糖尿病专科护士通过问卷调查判断患者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程度。对未建立良好遵医行为的未住院患者仍采取电话联系的方式,鼓励、督促患者参加健康教育讲座,逐步改变其对疾病的态度与行为。⑦对行动不便的糖尿病患者及理解能力差的患者,除督促其家属参加讲座外,主管护士可采用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方式。

结 果

这种健康教育模式的推广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积极主动参加健康教育讲座的糖尿病患者由每次10~30人,上升至每次30~80人。健康教育惠及的人群范围不断扩大,参加的人员有医务工作者、住院患者及其家属、以及非住院患者。①提高了科室护士的糖尿病健康专科知识水平,使其在工作中能更恰当、更有效地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②集中教育方式不仅节省了护理人力资源,还解决了由于护理人力资源不足而致健康教育不到位的情况的发生;③患者由于处在一个良好而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更乐于接受宣教知识,更容易从对疾病的态度及行为上开始转变,提高了遵医行为;④糖尿病患者不再因为经济原因致住院时间短而不能接受完整、系统的健康教育;⑤课程的安排利于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听课时间;⑥对未建立良好遵医行为的患者进行追查与督促,使健康教育不再流于形式。

讨 论

通过以集中教育为主,个别指导为辅,以及严格的过程控制的方式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培养了糖尿病患者对待疾病正确的态度与行为,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第2篇

今年中国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仍然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那么关于活动的心得感想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艾滋病日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主题活动总结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主题活动心得1目前导致启东艾滋病毒传播的社会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人口流动,如劳务输出等;吸毒、、等高危行为的存在;健康教育不够及市民自我保护意识差;性病医疗市场混乱,如治疗性病的黑诊所等。

业内人士指出,一般而言,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后最长可达15年潜伏期。最终病毒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各种不治之症直至死亡。据调查,艾滋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20~49岁。他们既是主要的家庭劳动力,又是主要的社会财富创造者。患有艾滋病后直接造成收入的减少和巨额医药费用的增加,并由此带来家庭生活困难和孤老赡养、孤儿抚养等社会问题。

市民无需谈“艾”色变

“艾滋病因防治尚无有效药物和疗法被称为‘超级癌症’,但市民无需谈‘艾’色变。握手、拥抱、咳嗽、打喷嚏,共用办公用具、劳动工具、被褥、钱币、电话、厕所,一同劳动、工作、用餐、游泳、洗浴和蚊虫叮咬等都不会传播艾滋病毒。”市疾病控制中心主任施益辉介绍,“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办法是预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最有效的手段。”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市疾病控制中心将在文峰广场进行防艾宣传活动。下阶段将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市疾控中心对部分高危人群进行hiv检测。

施益辉同时指出,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参与预防和控制,更需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构筑防艾网络。目前,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已被确定为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同时,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和肝癌研究所在收治入院病人时都将hiv抗体的检测列入必查项目。

娱乐场所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地带。施益辉建议,各相关部门要对全市200多家各类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健康体检,重点检测hiv等性传播疾病方面的项目。对酒店、宾馆、歌厅、发廊等娱乐场所要100%免费发放安全套,此法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推广。同时,要对艾滋病人宽容、共济,尊重病人,对艾滋病人进行必要的救助,最大限度减少其给人类带来的“二次伤害”。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主题活动心得2下午,学校来了些志愿者,说是要给全校的学生讲关于艾滋病的事情。来跟我们班讲的人是阿七姐姐和阿俊哥哥。

“同学们,你们知道艾滋病的英文简称吗?”阿俊哥哥问。我们都摇摇头,说:“不知道。”“好,那样阿俊哥哥写给你们看!”阿七姐姐笑着说。阿俊哥哥在黑板上写下了“AIDS——艾滋病英文简称”。我连忙拿起笔和本子记了下来。“那你们知道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简称吗?”阿七姐姐问。我们还是摇摇头,说:“不知道。”然后阿俊哥哥又在黑板上写下了“HIV——艾滋病病毒英文简称”。

后来,阿七姐姐和阿俊哥哥又给我们讲了许多知识,还问了我们问题,答对或问问题就得1个小黄牌,到最后要看谁的小黄牌多,谁就得礼物好。他们给我们讲了Tc:Tc是人体里的“防护墙”,它可以使我们不被病毒进入身体,基本上除了HIV可以打垮Tc外,其他的病毒都不可以打垮Tc。

他们还给我们讲了艾滋病从哪来:在世界上已经有数千万人患有AIDS。AIDS是从非洲黑猩猩的身上发现的,AIDS是从非洲黑猩猩传到人类。因为有些人类要干体力活,由于黑猩猩非常强壮,所以人们就从它深上提取血液,才会染上AIDS。他们也给我们讲了:如果有个妈妈患有艾滋病,然后她生出的孩子也会有艾滋病。

他们还给我们讲了艾滋病传播的途径:1.血液传播。2.性传播。3.母婴传播。4.正常人去咬有艾滋病的人出血。他们讲了传播艾滋病的条件:1.病毒数量多。2.很好的质量。3.体液交换使病毒进入人体。4.如果喝艾滋病患者的3升口水才会传染。

到后面就要送礼物啦,郑磊得了4张小黄牌,得了一个放眼镜的;黄道龙得了3张小黄牌,得了一个预防艾滋病的帽子;马帅和书庆庆得了2张小黄牌,也都得了一个预防艾滋病的帽子。这次我们不仅认识了艾滋病,而且有些同学也获得了礼物。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主题活动心得3我们又迎来了今年第一个12月1日第_个,世界艾滋病宣传日活动,为了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宣传活动,我院经过精心筹备,周密安排,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为主题,副标题是,全面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的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宣传活动情况作小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是搞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首要环节,是全面提高群众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关键所在,基于这一认识,我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宣传工作,并成立了以中心分管院长为组长,传防科等人员为组员的宣传小组,具体负责12、1艾滋病主题宣传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宣传小组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保证了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广泛宣传

今年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为主题,副标题是,全面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为了做好今年的宣传教育工作,我中心动员各层领导,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宣传效果,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对这次宣传活动进行了部置,12月1日上午在集镇农行门口设放咨询台1个、横幅1条,发放纸质《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单150张,同时邀请了有院长带领院领导班子亲自参与宣传,将今年的艾滋病宣传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在12月1日下午到村卫生室巡回,查看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情况。在这次宣传活动中,全镇共开展了讲座5次、发放宣传单300张、悬挂横幅1条、,现场接受宣传教育的群众近200余人,有效的提高了群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识。通过这次宣传活动,把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传授给广大群众,让他们进一步了解艾滋病,提高了对艾滋病自愿咨询的认识,都能够自觉自愿来我中心咨询,宣传活动气氛热烈,群众纷纷索要宣传材料,认真阅读,积极参与。

三、取得的成效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虽然通过我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宣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普及,使广大群众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有了进一步明确的认识,但与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防治的任务还非常繁重,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坚决遏制艾滋病在我镇的传播和蔓延,为维一方稳定和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主题活动心得4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主题仍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艾滋病已成为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我国已步入艾滋病的快速增长期,据专家估计,我国有HIV感染者达84万人。目前仍无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对艾滋病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预防,因此宣传教育至关重要。为此,在院团委的领导下,我们以世界艾滋病日为契机,以今年艾滋病日主题为口号在校园进行一次艾滋病宣传活动。为了搞好艾滋病防治宣传周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我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方案和计划,成立了遏制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小组,校领导亲自挂帅,明确职责,协调各方面力量,狠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活动真正做到了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

二、内容及方法

1、开展全校师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2、举办预防艾滋病板报展览活动;

三、主要工作

1、为了有目的、有教育意义、科学地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按照上级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全校19个教学班,由政教处配合教务处统一安排课程,先由健康教育教师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然后讲明班主任本学年需要完成健康教育的部分。

每周安排0、5课时为健康教育课。

2、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共进行2次有关知识讲座,内容包括:

(1)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对人类危害的普遍性、长期性及毁灭性。

(2)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与HIV感染者区别;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毒的体外消毒方法。

(3)艾滋病预防原则:洁身自爱、拒绝,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4)同情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告知同学们目前全人类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我们要关心他们,如果歧视,只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

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利用广播、板报、展览、讲座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们提供青春期性教育,预防吸毒和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一些学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如何倾听,促进同学们交流过程,尊重别人,学会如何与人亲密相处,学会如何拒绝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诱惑,提高自尊,将其学到知识融入预防艾滋病中去。为了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学校组织放映有关录像、片子有《艾滋病基本知识》、《逼近中国人的艾滋病》、《拒绝、珍爱生命》等。

总之,开展以学校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全民宣教,是预防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最有效手段,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方法。通过活动,教师和学生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知道了对待HIV感染者、艾滋病人不应歧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今后,我校将在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艾滋病预防工作的长效机制,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力争为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主题活动心得511月30日上午,以“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为主题的大学预防艾滋病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学校校区文华活动中心举行。启动仪式总结如下: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向本次活动的成功举行表示祝贺。他指出,作为教育部、国家卫计委开展学生艾滋病防控试点的高校之一,大学长期以来积极探索预防艾滋病普及教育与干预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学校防艾教育工作的覆盖面与针对性,在与卫生疾控部门搭建联动机制的保障下,落实开展具有学校特色“六个一”健康教育模式。通过骨干教师团队和学生防艾宣传总队两支队伍的构建,使全校防艾教育工作朝着层次化、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他强调,艾滋病预防工作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贯彻落实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希望学校各部门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继续深化落实防艾教育,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工作方针,利用学校多学科优势,强化防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多角度探究疾病传播模式与阻断措施。通过师生、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努力,将艾滋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为助推健康中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第3篇

   心理健康心得感悟1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对心理教育又有了新的的了解,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赵教师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这次培训中以及对于未来的一些所思所想。

   通过学习,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4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经验可以参照、但决不能照搬。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借鉴经验、勇于创新是我们需要的工作态度。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一届学生也都具有新的时代特点,我们必须能沉进去,也能跳出来,不能为过去的经验所累,不能为过去的思想所束缚。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则需要我们将每一批学生都当作第一批学生,用最初最真最深的爱与热情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并在工作中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让我们的学生能在大学校园这一沃土上健康愉快地成长成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需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更需要有足够的爱心与智慧;既需要广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成熟的思想、淡泊的心境;更需要忠于本职、甘于寂寞、勇于奉献,把握时代的脉搏,贴近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心理健康心得感悟2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阻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

   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但只要学会时刻调整就可以了。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发展更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积极乐观地生活,保持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了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院环境等。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句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灵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心理健康心得感悟3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己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顺应学生的天性,允许他们彰显自身的个性。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情操,充实中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中学生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全校上下要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使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

   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多次主题班会及团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第4篇

【关键词】 社交网络; QQ群; 爱婴论坛; 孕期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转变和健康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特别是优生、优育,渴望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1]。在目前有线和无线网络迅猛发展的影响下,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借助我国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的网络技术,经社交网络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因此,笔者所在医院产科尝试通过社交网络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待产期指导、哺乳期传授等指导工作,更好地为本地区的孕产妇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

1 社交网络平台

互联网从最初的收发电子邮件,到后来的BBS,再到现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网络应用软件百花齐放,最终形成“社交网络”,也就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搭建社交应用平台。通过互联网这一载体,把有共同目标的民众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具有某一特点的虚拟团体。

1.1 定义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社交网络含义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2]。

1.2 主要表现形式及特点 国外著名的社交网络产品有Facebook、You Tube、Digg、Mini-feed、Twitter。在国内有特色的产品有QQ群、新浪微博、腾讯朋友、人人网等。据最新的《国内SNS用户特性研究报告(2009)》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主要SNS网站的用户经过最近一年的快速增长,已经发展成主流应用。SNS在国内发展呈现“全民渗透”的特点,女性活动用户较去年增长明显,其中21~25岁用户是国内SNS活动用户最集中的群体,总体接近六成[3]。这个年龄层次的用户,恰好也是医院孕期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群体,为孕期健康教育开展网络平台提供了群众基础。

2 笔者所在医院社交网络在孕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为了给予孕产妇更人性化、更便捷的综合服务,在科室领导的支持下,孕期健康教育中心从2009年7月开始创建腾讯QQ群,共管理5个超级群,拥有1800多名会员。为了拓展健康教育范围、提供更多服务内容,从2010年7月开始筹建《番禺爱婴网-谈儿说女》论坛,当前注册会员800多人,发贴 8000多条。

2.1 QQ群的应用情况 QQ群的最主要特色是使用方便,能实现即时通讯,利用聊天方式实现彼此之间的交流。参与孕期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孕产妇及家属。学员参加孕期健康教育课程的时候,会被告知群号,让其通过审核后成为群会员。群管理员由孕期健康教育中心老师、产科护士、助产士以及会员的志愿者担任。会员对于感兴趣的孕期知识与育儿话题可以在群里通过聊天方式发表,信息传播速度相当快,高峰时段一分钟发言甚至超过50条。

2.2 爱婴论坛的应用情况 论坛栏目设置了9个专题:医院资讯、讲座活动、群友聚会、宝宝相册、生育知识、孕产问答、产房直播、育儿话题、母婴用品。网站管理员由孕期健康教育中心老师、产科护士、助产士和论坛志愿者担任。产科护士版主负责每周更换新内容,把上课通知、孕产知识、多媒体教学视频在网上。同时,对于网上的提问,安排专业产科护士和助产士回答,碰到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时,请教专科医生及时解决。论坛版主保证网上健康宣教的活跃性,适当组织投票、讨论等互动节目。网站技术人员负责监督网站运维状况,及时处理广告及不健康内容,定期管理域名和空间状况,统计访问人数等,保障服务器正常运行。

3 社交网络在孕期健康教育中的效果分析

3.1 社交网络应用的特殊性 社交网络作为医院开展孕产妇健康教育工作的补充,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特殊性。(1)能保护患者私隐。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患者不必担心个人身份的暴露,使个人隐私得到充分保护,尤其是一些敏感性的问题,如产后性生活及生殖与避孕问题,这些课题往往在现实的讲座中无法深入讨论。(2)突破时空限制。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上班时间长,有些学员甚至抽不出时间来医院参加健康讲座。利用社交网络,能够通过论坛上的资料和视频自学,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与专业医务人员和其他学员分享心得[2]。(3)信息传播速度快。学员在QQ群和论坛上的求助信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其他有经验的妈妈和专业医生、护士的回复,使问题能够及时解决。(4)节约资源。医院可节省开支,减少书面通知和电话预约的次数[1]。

3.2 社交网络对孕期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 社交网络建设是医院和孕产妇双赢的项目。正确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可使医务人员和孕产妇及家属达到最大限度的互动和沟通,并能提高孕产妇对分娩的理解程度,让准爸爸准妈妈们了解孕产期的各种生理变化和可能出现的病理改变,提高自我监护的能力,使孕妇安全渡过孕产期,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和新生儿护理,养育聪明健康的宝宝,有效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3-4]。经过一段时间的普及教育,本区孕产妇及家属对医院提供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甚至有其他地区的孕产妇申请加入。

3.3 利用社交网络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与展望 通过社交网络程序进行公益性健康教育,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需要有专人进行普及推广。最近智能手机的大发展和不断普及,为孕期健康教育的宣传提供难得的机遇。如何提供更全面的普及教育,是下一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网络孕期健康教育,领略无形的价值,设专人专职管理,设定回答相似问题的模块,减少庞大的工作量,随时了解信息动态,控制不良信息传播,杜绝负面影响[1]。

参考文献

[1] 吴秀娥,邱彩凤.网络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学报,2007,12(14):76-77.

[2] 王方刃,洪凡.利用Internet 资源开展健康教育[J].医学信息,2001,2(14):75.

[3] 范植容,陈红宇,丁永艳,等.孕妇学校规范性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与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6,13(1):64-66.

第5篇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4(b)-0129-03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GDM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不仅可以增加孕妇发生早产、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还可能导致分娩时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等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威胁母婴健康[1]。由于G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健康教育和日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提高对GDM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发生[2-3]。该研究通过对4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于孕32~34周行75 g糖耐量试验(OGTT),满足空腹血糖≥5.1 mmol/L,1h血糖≥10.0 mmol/L,2 h血糖≥8.5 mmol/L中任意一条即可确诊;所有孕妇均为单胎初产,产检资料齐全,愿意配合该研究。排除标准:孕前患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除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即孕前已诊断为糖尿病或者有糖耐量减低的情况。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孕前BMI、孕期体质增量、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规律的产前检查,并发放相关GDM保健手册,指导患者自我学习管理。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①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帮助患者深刻理解GDM的发病机理以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鼓励患者规范控制血糖。②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定期检测血糖,一般情况下1周内隔天监测1次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必要时可每天监测。③由专业的营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饮食,在控制好血糖的情况下,同时保证孕期营养的需要。④指导患者规律适度运动,增强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⑤饮食和运动干预后,血糖仍不达标的情况下可使用胰岛素治疗。⑥定期开展GDM保健讲座,促进GDM患者互相交流治疗心得。

1.3 观察指标

围产期结局:剖宫产率、妊娠期高血压、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及产后伤口愈合情况。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孕前BMI、孕期体质增量、入院时的空腹血糖、孕周、孕产次、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 两组患者孕期遵医行为的比较

观察组定期血糖监测、适当规律运动、严格饮食控制,按时产检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妇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围产儿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组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肺炎、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妊娠期患者伴随各种代谢紊乱,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心理情绪不稳定,使血糖控制变得更加复杂。若治疗不当,常可导致妊高症、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黄疸等不良妊娠结局,威胁母儿健康[4]。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在合理降糖治疗的同时,促使患者接受正确的糖尿病保健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改善患者妊娠结局显得尤为重要[5]。

第6篇

【摘要】 目的 评价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探讨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从银川市48个社区随机选取4个社区,在每个社区中以自愿为原则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社区为基础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通过集体讲座的方式对对照组45例患者进行两次群体饮食健康教育,干预组49例除了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群体健康教育外,还进行个体化的饮食健康教育。采用健康教育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调查表及血糖变化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实施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对饮食治疗的知识、态度及行为都有明显的改善,知识、态度、行为及KAP总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均远大于0.8,分别为1.86、1.21、1.29及1.67。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7.0±1.9)mmol/L vs(8.7±3.2)mmol/L,P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防治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1]。在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中,饮食治疗是重要的部分。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时除了需要专门营养师,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综合治疗措施中的核心,它能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技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本研究通过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以饮食治疗为主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并且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从而探讨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为社区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从银川市48个社区随机选取4个社区,在每个社区中以自愿为原则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已在县级及以上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在社区建档完全;自愿参加。符合标准的有94例,将所选患者以社区为基础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通过集体讲座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两次群体饮食健康教育,主要讲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症状、饮食治疗的基本措施、并发症、低血糖以及饮食治疗的原则;糖尿病饮食的有关知识、利用血糖生成指数选择食物、科学的烹调方式和科学的进食方式。

1.2.2 干预组 干预组除了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群体健康教育外,在干预期间还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饮食健康教育,一对一的饮食治疗知识的辅导,并针对个体纠正饮食中存在的不良习惯;由社区医师组织2~3次小组讨论,就饮食治疗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进行交流。

1.3 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表,对饮食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知识包括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症状、治疗的基本措施、并发症、低血糖处理以及饮食治疗的原则等。态度包括糖尿病可否控制和预防以及是否有信心控制血糖等。行为包括血糖、血压以及体重的监测、进食速度、吃油腻食物以及甜食的情况等。

1.4 统计方法及分析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录入,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为α=0.05。

标准化效应指数[2]分析评价健康教育效果。计算方法:以净得分分析为基础(t检验),即在干预前后,干预组得分的差值减去对照组得分的差值,以判定干预的净得分或净效果是否为零。标准化效应指数不但能显示健康教育效果的改进程度,还可以用于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一般标准化效应指数大于0.25时可认为教育有意义;当标准化效应指数为0.3时教育效果较小;为0.5时教育效果可视为中等;为0.8时,教育效果可视为较大[3];成功的健康教育,标准化效应指数大于1.17[4]。

标准化效应指数=净得分/联合标准差

净得分=得分增长值干预组-得分增长值对照组

联合标准差=(标准差干预组得分增长值+标准差对照组得分增长值)/2

2 结果

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对有关糖尿病知识、态度及行为都有明显改善,知识(K)、态度(A)、行为(P)及KAP总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均远大于0.8,知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最大,为1.86;其次为知、信、行总分(KAP),为1.67,见表2。表2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标准化效应指数 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实施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见表3。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

3 讨论

健康教育以其“知、信、行”的过程,通过行为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来提高广大群众的认知水平,达到促进其改变不良行为,保持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目的[5]。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糖尿病防治以及饮食治疗的有关知识,提高认知能力,从而产生通过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控制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的信念,进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有效地控制血糖。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患者的知识(K)、态度(A)、行为(P)得分及KAP总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分别为1.86、1.21、1.29和1.67,均大于1.17。说明本次饮食健康教育是成功的,患者糖尿病有关知识的增加,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态度改变,进而改变了以往的不良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个体化健康教育,通过知、信、行的过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干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6]。由于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群体健康教育,一般只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但是由于文化水平、职业、病程及对知识理解程度等诸方面的差异,能否由掌握的知识改变态度进而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差别也很大。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职业、理解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及社区医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就近、及时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已成为趋势。

综上所述,在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同时,对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群体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知识,改变以往的消极态度,从而改变不良行为,达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2-210.

[2] 汪宏莉,霍卓平,余小鸣.应用标准化效应指数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2):1508-1509.

[3] Michael T,Herbert JW,GR,et al.Effectiveness of Teenage Health Teaching Modules.[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1991,61(1):26-30.

[4] David B,Ralph R,Elaine F,et al.Summary of Findings of th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Evaluation:Health Promotion Effectiveness,Implementation,and Costs[J].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1985,55(8):316-332.

第7篇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8篇

心理培训的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沙坪坝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仅7天,但在我的心理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相信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心理健康教育我还处在初步的学习、摸索阶段,但我相信它肯定能帮我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难题。只要我不懈地努力,一定会迎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灿烂明天!

在培训学习中,聆听了教授与从事心理工作一线老师的讲座,他们都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在培训学习中,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我的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第9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方式方法

特殊教育针对的群体是特殊学生,与普通学校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于特殊学生的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当今社会,道德品质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德育工作也成为学校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然而,特殊教育学校目前的德育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其实效性,是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正面临者的一项迫切要求。为了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充分发挥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特殊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研究,努力提高德育质量。以下是笔者对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的理解。

1转变育人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应重视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学校要想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转变育人观念,特殊学生虽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但那些敷衍教学的做法是错误的,特殊教育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转变育人观念势在必行。学校要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加强与改进学生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思想,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特殊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发展当作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严格实行素质教育,成绩与品德共举,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才能从根本上落实德育工作,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加强常规管理,落实德育工作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思想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要落实到学校日常的教学中,从点滴进行渗透,促进学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特殊学生往往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辨别是非能力差、表达能力差、缺乏自信等等,因此,心理容易发生一些变化,但不易被发现,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学生的成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应加强常规管理,认真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学校要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学校的纪律标准,利用常规班级督查,考核班级考核学生。长期下去,学生定能不断内化,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修养。其次,学校可以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节庆日、“公民道德宣传日”等时机,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传统文化讲座等多样的形式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对加强学生思想品德起到积极意义,同时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的理解。此外,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特殊学生往往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侵害和欺骗,因此学校应重视法制建设工作,力求做到预防为主,警钟长鸣。学校要做到定期开展法制与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组织防震演练和消防演练,并要求学生们写出心得体会,正确引导学生加强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珍爱生命”的意识,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学校应定期进行校园安全检查,对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器械等进行评估检查,确保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安全设施齐备,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在校的安全。

3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对于特殊学生来说,父母是他们依赖的港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联系、配合,才能相辅相成,事半功倍。因此,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培养,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学校教育应如何实现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呢?第一,为适应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可以定期举办家长接待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老师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促进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了解。首先,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全方位了解学生,促进双方在教育方法上达成共识,更好地认识到在学生德育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德育教育的成功贡献力量。其次,带领家长在学校进行参观,通过旁听学生上课等形式,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优缺点,从而引起对孩子发展的重视,增强自身责任感。此外,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让优秀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让优秀学生家长介绍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引导家长正确地引导孩子,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成才。第二,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实践活动。开展学生在家庭中的理财、做家务、走访亲友等活动,例如“今天我当家”、“走亲访友讲礼貌”、“我是家务小能手”等主题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写出心得或实践报告,从而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体会打理家庭事务的不易,达到指导学生的家庭实践锻炼的目的。最后,学校可利用校园网站,开辟家长专栏,或建立家长交流群,为家校联系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中来,吸纳家长的有益建议,并向家长说明学校的德育教育要求,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完善,从而形成一股合力,使学校德育向校外延伸,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格局。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进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许多方面仍有待完善,所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实行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切实落实德育教育,实现伟大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苏峰;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西兰特殊教育服务政策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2014;

[2]罗来纲;普通高中学校有效德育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3年4期;

第10篇

一个思路:全局工作要深化、具体工作要实化,运行机制要创新化,工作绩效要成果化。

三个目标:

1. 采取“集中培训+网络学习+二级传导”三线推进的培训模式,通过“构建学校和谐的与网络”专题培训,深化理念,提升技能,促进德育领导及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成长。

2.在初步形成校本德育特色的科研模式基础上,总结经验,注重引领,整体推广。

3.以心理教研会为依托,以示范课为载体,全面提升我县心理健康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三个转型:

一、德育科研的转型

由xx——xx年度开展的关于《全教科xx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和谐德育体系”》实验研究的初步尝试与摸索阶段,向xx年度和谐德育“xx”规划重点课题的全面推广阶段转型。

在过去的五年科研研究基础上,xx年度,教研室将通过宣传、指导、典型经验介绍等多种手段,以点带面,面上推广,在全县中小学范围内全力做好“xx”和谐德育课题研究的申报及开题工作。

二、培训对象的转型

由对班主任的培训转型为对德育领导及班主任的培训。

1.以往的培训对象为基层学校骨干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师,本年度,为了大力推进德育队伍建设工作,促进德育工作者专业成长,努力发展德育特色,坚持推进德育工作创新,教研室将把培训对象重点确立为学校德育主管领导上来,立足德育科研,以“如何构建学校和谐德育网络”为主题,采取辅导讲座、交流研讨、答辩质疑等方式对我县中小学校德育领导及部分优秀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注重对集中培训后的二级传导落实情况的管理,做到有序、有效,有成果。

2.结合我县中小学校德育领导、班主任“六个一”创建活动,开展德育领导及班主任论坛,为德育队伍的成长提供平台,促进交流,实现优秀资源共享。

3.为了促进德育领导的专业成长,开展《xx县中小学德育领导才、能大比拼活动》。评选活动以全县中小学德育领导为申报对象,以设计一个以某一年级学生为对象的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现场演讲以及特长展示为评选内容,分别予以量化打分,并按参赛领导比例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

三、心育渠道的转型

以往的心育管理模式是以培训及心理主题班会评选活动等为载体,本年度教研室将以心育教研为依托,以示范课为载体,通过观摩、研讨等双向交流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1.在xx年度心理健康“十佳”教师评选基础上,组织开展《xx县xx年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教学研讨大会》,研讨大会采取示范课展示、现场说课、教研员评课以及专题辅导等方式,旨在提高我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素养,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2.以“和谐、阳光、快乐、健康”为主题,在全县中小学范围内开展优秀心理主题班会评选活动,预计在xx年上半年教研室组织开展优秀心理主题班会展演暨颁奖大会。

3.本年度,教研室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班主任阳光评语征集活动,并将优秀评语汇编成册,在教师中广泛推广。

其他工作:

1.明确工作目标,强化视导,注重引领。

3月中下旬及9月份教研室将采取听课、座谈、查阅材料、现场查看、指导反馈、问卷调查六种方式,对县城及农村10所学校进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视导检查。

2.精心建设德育网站,搭建德育教研平台。

(1)整体规划,强化管理,重点关注网络培训及网络教研的参与度。

(2)鼓励学校、教师撰写教育管理经验性文章、教育叙事及教育心得,注重资源共享。

(3)对发表的文章要严格把关,使其内容健康、具有可操作性或长效教育意义。

3. 加强管理,注重学习,努力提高工作能力。

(1)继续本着和谐融洽的管理原则,服从进修学校的管理大局,努力工作,注重部室内的常规管理与人员之间的团结和谐。

第11篇

目的观察家属同步持续健康教育在癌症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癌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采用调查问卷及电话随访的方法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率、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用药依从性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上,观察组整体生活质量及功能量表评估优于对照组,症状评价两组除了呼吸困难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同步持续健康教育能提高癌症患者疼痛管理质量。

关键词:

疼痛;健康教育;家属同步;依从性;生活质量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约30%新诊断癌症患者、30%~50%正在接受抗癌治疗的患者、70%~90%晚期癌症患者合并疼痛[1]。疼痛可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个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其整体生活质量下降[2]。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成人癌痛指南明确指出健康教育能带领家属及患者走出疼痛误区,增加疼痛相关知识的了解及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往疼痛健康教育模式重视患者单方面,忽略了家属的参与,在规范化疼痛治疗过程中,家属未能做到辅助督促作用,存在着部分患者私自减少服药次数或用药剂量、不按时服药或自行改服其他止痛药物等现象,导致疼痛无法理想控制。因此,探讨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来提高癌症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是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要课题。同步健康教育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对患者及照顾者的健康教育,患者及照顾者同步接受疾病知识宣教及康复指导[3]。本研究实施家属同步持续健康教育方法对肿瘤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纳入标准:在本院肿瘤内科住院、符合癌症诊断标准并伴疼痛患者,入院时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alratingscale,NRS)≥4分;患者及陪护家属意识清楚,有阅读能力,沟通无障碍;患者与家属自愿参与调查,知情配合;接受规范化疼痛治疗患者。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或意识不清无能力交流的患者及家属;患者及家属不同意入选研究对象;住院期间死亡、转院的患者。选择2015年5月至10月符合纳入标准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6~81岁,平均年龄(55.3±2.5)岁,平均住院时间(15.5±1.3)d;中度疼痛28例,重度疼痛12例;小学及初中学历18例,中专及高中学历14例,大学及以上学历8例;选定接受教育的观察组陪护家属中,配偶21例、子女13例、父母5例、姐妹1例,其中女性家属26例、男性家属14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55.8±2.7)岁,平均住院时间(14.9±1.4)d;中度疼痛27例,重度疼痛13例,小学及初中学历20例,中专及高中学历13例,大学及以上学历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均>0.05。

1.2疼痛健康教育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由疼痛教育小组成员评估实施疼痛健康教育,小组人员包括医生2名、护士5名,每人分工岗位职责明确。首日接待患者予发放疼痛教育手册,根据住院日程、患者病情、个体差异等进行个体化癌痛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制定建立“疼痛健康教育档案”,档案内容包括院内教育及院后教育。院内健康教育培训方式采用多形式,包括口头宣教、317护健康教育平台、健康教育视频、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晨间课堂、交流心得会等;院后健康教育采用热线随访、微信方式,疼痛小组人员在患者出院后每2周随访宣教1次。健康教育干预时间终止于患者再次入院、转院或出院后2个月。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属同步持续健康教育方案。选取1名长期陪护患者的家属,经同意后参与癌痛管理。家属分组:向家属说明同步健康教育的意义及要求,将40例家属分组,分4小组,每组10人,选出1名为人热情、组织能力强的家属为小组长。小组人员互留电话号码、组建家属沟通微信群咨询交流,小组长负责组员定期参加健康教育活动。家属培训方法:建立“家属教育档案”,包括接受教育家属基本资料、知情同意书、培训记录单、随访记录单。家属培训内容与患者院内健康教育内容相同,并鼓励家属与患者同时一起参加专科知识培训,让患者培训时也能够得到家属的照顾,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获得精神安慰。每周三下午开办家属专题讲座,内容有如何早期发现癌症、家庭系统支持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督促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等,每次讲座1h左右,每次培训后均要家属在教育档案记录培训项目。每周五下午举办小组式家属访谈,家属总结反馈患者本周疼痛控制情况、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等方面与疼痛教育小组人员交流,对错误认知给予纠正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另外通过访谈交流,疼痛教育小组人员对家属进行专科知识掌握情况评价,针对薄弱处予以加强。

1.3评价方法与标准

采用调查问卷及电话随访的方法对癌痛患者的疼痛评价、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进行调查。

1.3.1疼痛

采用NRS对患者疼痛进行动态评估,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评定标准判断疗效:无效(NR)为与入院时比较无变化;轻度缓解(MR)为疼痛较入院时减轻,但仍感明显疼痛,睡眠受干扰,NRS评分为4~6分;明显缓解(PR)为疼痛较入院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能正常生活,NRS评分为1~3分;完全缓解(CR)为完全无痛,NRS评分为0分。疼痛缓解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4]。

1.3.2用药依从性

疼痛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在患者干预后1周、出院后2周及出院后第2个月随访调查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主要从患者是否遵医嘱按时规律服用止痛药和是否自行调整止痛药剂量2项指标进行评价,依从性项目以“是”与“否”判断,符合2项为完全依从,符合1项为部分依从,符合0项、私自更换药物或自行停药为完全不依从[5]。

1.3.3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由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所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CTQLQ-C30)[6]在患者干预前后来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5个功能量表(躯体、角色、认知、情感及社会功能),3个症状量表(疲乏、呕吐、疼痛),6个单一症状量表(呼吸困难、腹泻、失眠、纳差、便秘及经济影响),整体生活质量量表及功能量表得分高低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而单一症状量表及症状量表得分与其呈负相关。EORCTQLQ-C30量表共30条目,其中29、30条目分7个等级,根据其回答选项,计为1~7分;其他条目分4个等级,从没有、有一点、较多至很多,评分1~4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分为等级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见表2。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见表3。

3讨论

3.1家属同步持续健康教育能提高癌痛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癌痛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尤其是肿瘤姑息治疗的重用组成部分,疼痛管理应达到“A4”目标,即优化的镇痛、优化的日常生活、最小的副作用、避免不恰当的用药。疼痛目标管理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三方共同协作来实施药物联合非药物治疗。但疼痛管理受很多方面的影响未达到目标控制,其中患者用药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初诊治患者、老年患者、低文化水平患者由于知识掌握少、沟通交流能力低下更容易导致其用药依从性低下。研究表明[7-8],家属在患者用药过程中的监督程度与患者的依从性关系密切。疼痛治疗从住院延续到院后,家属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家属的认知理念会影响到患者用药依从性,所以同步家属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家属同步接受健康教育,有效提高家属及患者的知识掌握度,让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动态监督患者的用药情况,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反馈患者对止痛药物的需求及顾虑,及时发现错误的服药行为,予以制止纠正,给患者更好的照顾与督促,患者依从性越提高,疼痛缓解效果越好。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家属同步持续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觉,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的困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身状态,导致生活质量低下。规范化的疼痛治疗需要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本课题家属同步持续健康教育方法,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疼痛健康档案,同步对家属实施教育,让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三方能够得到更好的交流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的现状,使患者在疼痛规范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专业的咨询和处理,使患者和家属专科理论同步提升,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家属的照顾能力得到提高,家属学习运用心理疏导技巧法,安慰抚摸,倾听分享感受,鼓励患者把不愉快的情绪倾诉发泄,维持患者的稳定心理状态,使患者感受被家人关爱,心理舒适度提高,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在生活质量上,观察组整体生活质量及功能量表评估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症状评价上,两组除了呼吸困难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方面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家属同步持续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萍,刘玮,孙丽秋,等.晚期肿瘤病人疼痛控制状况及其生活质量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13-16.

[2]柳丽娜,周秀敏.病人及照顾者同步健康教育在恶性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5):457-458.

[3]周洁,王璐,杜雯.叙事医学在癌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4):386-390.

[4]何佩仪,龚小云,陶彩豪,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治疗效果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5,46(1):55-56.

[5]黎银焕,周燕斌,黄琬玲,等.肺癌患者睡眠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23):1874-1877.

第12篇

现今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人格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如何渗透人格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探索的问题。下面谈谈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的粗浅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以学生为本,做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合作伙伴,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为学生营造融洽和谐的、容易产生自信和兴趣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时克服胆怯、自卑的心理,体验成功,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二、在德育管理中渗透人格教育

德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学校德育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在德育工作中渗透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有:(1)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体现人文精神。为学生创设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是渗透人格教育的前提。(2)班主任在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信任、关爱学生,创设亲切、安全、平等的沟通氛围,要非常注意自己说话的技巧,注意谈话的艺术,要改变过去学生站、听,教师坐、讲的谈话形式,要专注地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支持学生一步一步地矫正自我。尤其是对问题生的教育,更要慎重,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注重自我修养,提高人格魅力

教师人格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影响源,正所谓性格产生性格,人格产生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能令学生处处学习、事事模仿,因此,教师要严于律己,自信、敬业、进取,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人格楷模。我校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的人格对学生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班里学生的作业书写工整,深得其他任课老师的赞扬;从她的班选的学生会、团委干部都具有班主任的工作风范;凡是她管理的班级,考试成绩都很优秀,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比赛活动成绩都是最优秀的……她自己每年都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学生离校后,她的人格品质还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产生着长久的榜样作用。

四、指导家庭中的人格教育,优化家庭育人氛围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人格成长的关键影响源。心理健康教育的许多事实告诉我们,问题学生的后面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学校应通过专家讲座、家长会、家教经验交流会、家访、印发人格教育资料和培训等多渠道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了解人格教育的意义,掌握人格教育的技巧,以自己的言行和家庭氛围影响子女,保持与学校教育一致,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熏陶、浸润下健康成长。

回顾我多年的教学生涯,现实有力地证明:人格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以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为己任,为祖国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健全人格的新世纪的接班人。

(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