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

时间:2023-07-27 16:22: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

第1篇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市场协调机制政府协调机制

一、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环渤海地区是由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所组成的广大区域。我们知道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特别是扩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会造成种种负面影响,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就必须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别是扩大)进行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目标应是尽力减缓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趋势,防止引起我国经济发展秩序混乱和诱发社会动荡,同时,通过加大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扶植力度,争取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逐步努力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使区域形成相互依赖、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经济统一体。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减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本所在,而且,也为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同时,又可以继续发挥发达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增强国家的经济总体实力,为通过区域合作来帮助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其次,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可以有效地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区域协调机制的设计有两种可选择的类型:一是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即通过集体谈判缔结条约或协议,组成一个紧密的组织来进行区域合作。这种协调机制具有法律强制性,更有利于推进区域紧密型合作,但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二是非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即采取集体磋商形式,组成松散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协商机构,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颁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规定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构建区域生产要素流动机制,积极培育一体化的资本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和旅游市场等;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整合机制,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的市场化整合,建立城市经济区生产协作网络,促进区域产业体系的形成;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监督和保障制度体系并贯彻实施;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配机制,建立共同的融资平台和合理的税收模式,提高经济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保证发展中的公平;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共享机制,保证文化教育、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规范政府行为,是非制度化协调机制运作的关键。非制度化协调机制事实上就是由相辅相成的两种机制所构成:一是市场机制,就是发挥充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政府机制,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正确定位,转变职能,增强地方政府之间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地方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改变政府主导结构调整和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的状况,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着力点转移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来,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发展中介组织,制定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东北区域性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改革对各地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努力消除行政和制度。现行的对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反映了地方政府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的现状。而地方政府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不利于改变经济粗放增长方式、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严重趋同以及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要改变对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以利于消除区域协调发展的壁垒。

第三,调整税费关系,搞好公共财政建设。传统的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使地方政府倾向于建设“生产型”财政。而公共财政是“社会型”财政,建设公共财政有利于提高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四,建立区际监管组织,适当调整公共政策。地方政府要逐步调整和减少以获得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为主要内容的竞争,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建立区际监管组织,维护统一市场,保护区际竞争。

第五,完善法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必须加强立法工作,以法律手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以法治维护市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政府协调机制探讨

经济学理论和历史事实证明,“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种手段、两种机制。市场协调是基础,政府协调是补充,它以市场协调为对象,弥补市场失灵。两种协调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级政府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首要的是要从总体上注意以下从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通过培育产权清晰的市场主体,促进区际间商品交换和要素流动。

第三,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控制区域经济差距。

第四,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顺畅运行。

第五,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从我国50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中可以看出,政府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作为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区域经济政策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一要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二要依据地方已有的产业发展条件和基础。

第二,重视欠发达地区、特殊困难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是要注重解决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业相对落后、地理环境条件相对闭塞等问题,加强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欠发达地区对外联系的通道;二是要选择一些临近交通线且有一定基础的城镇或资源富集区作为“增长极”,并通过它们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第三,建立关于地区发展的法律体系,以便为各级政府实施地区发展计划提供法律依据。避免随意性、主观性和陷入无休止的讨价还价,避免用政策代替法律,维护地区发展政策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第四,注意中央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协调性。在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应注意中央和地方的协调。地方的局部利益服从国家的总体利益,并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还可以从微观、宏观和中观三个方面来考察。

在微观层面主要在于:政府的制度安排影响所有制结构和产权结构在区域之间的差异。国有企业在各地的分布比例与各地所有制结构、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要发挥“市场协调”区域经济的作用,就必须确立产权的合法地位,实现公平、公正的“人格化”产权,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

在宏观层面主要在于:政府的再分配行为不当,不仅不能抑制区域差距的扩大,反而会加大差距程度。只有通过建立公共分级财政,实施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才有助于抑制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平衡普遍存在,并构成区域间竞争的基础,人为强化或消除区域差距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从长期趋势看,只要能够实现充分竞争的资源配置和要素的充分流动,区域间投资的边际成本就会趋于平均化,人均收入也会趋于平均,就有可能达到区域发展的平衡。但是,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假如区域经济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则会导致区域间经济、社会的矛盾扩大,从而延缓发展,甚至发生停滞和倒退。政府行为要尊重市场规律,不能通过“办企业”干扰市场竞争的有效领域,而应当通过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区域间市场主体的竞争公平化,实现区域之间的“竞争效率”。

在中观层面主要在于:地方政府行为几乎可以影响到所有资源和要素的空间流动。如果有明确、一致的行为边界,就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否则,狭隘的地方利益就可能膨胀,使市场信号发生扭曲,误导资源和要素的空间流向。尤其是地方政府动用行政资源,限制外地商品销售、限制人力资源流动等行为,会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必须建立在事权与财权的法律性划分上,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与作为中央人的角色之间,需要达成新的均衡。而这个过程,最终要通过发展政治文明来实现。

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政策导向应该是:

第一,促进区域内部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受经济体制改革区域推进的影响,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一,这是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差异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区域之间一致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在相同的体制环境中,各个区域才能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区域之间也才能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二,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应从体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使要素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作用下在各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第三,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干部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竞争与分工。通过竞争,可以有效地发挥市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导和选择作用。并通过市场供求与选择作用,引导各区域发展自己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于产品市场中实现区域之间的产业合理分工;其二,区域之间产业发展合作。即,通过在组织形式上把有关区域之间的相关产业联结成一个整体,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和效益。其三,区域之间产业转移。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选择、互惠互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产业转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政府在信息提供、信贷、产权变更、职工安排等方面要给予相应的支持,使产业转移更为有序、合理。

第四,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协调区际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经济区域等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合作各方平等参与,按投入份额大小分享利益、承担风险。目前,我国还缺少鼓励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的法规和政策,在合作中存在利益分配不公,正当权益缺乏保障,进而引起种种利益冲突等问题。所以,国家应及时制订和实施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使区域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达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第五,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企业跨区域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企业跨区域发展在实现本企业扩张的同时对所涉及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刺激和推动作用,并能够密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目前,企业跨区域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信息不畅、利益分配不规范、投资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环境不配套等多种问题,对此,国家应及时地提供政策上的服务和支持。

第六,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方面包括,扩大中央在欠发达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对外交流的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在欠发达区域布局有区域意义的重点建设项目;引导外资投向欠发达区域;增加对欠发达区域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科技开发方面的投入;适当进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予欠发达区域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统计局综合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小康进程加快――黑龙江省“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情况》(上下篇)[J].统计与咨询,2006.1

[2]张立昌:《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02

[3]侯言增:《以科学发展观推动 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实践,2005.07

[4]尚锡枕文尚卿:《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主体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2

[5]王一鸣李爽曾智泽:《“十一五”时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

第2篇

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4]科技是发展区域经济和低碳经济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手段,低碳背景得以快速发展,其需要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环境的污染,以及采取新能源使用,充分运用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手段,最终实现防止碳污染、碳排放,进而有效阻止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变暖,努力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生态文明。[5]低碳经济的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机制的方向之间的矛盾。对于区域经济低碳发展主要存在几个大致方向,有的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机制是通过采取高新技术和新手段进而进一步提升自然能源的利用效率。[6]

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机制的特点模式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内生机制的形成具有其特殊的历史阶段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7]发展中国家可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趋势更多的是依靠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等诸多原因。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在持续,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来说,都具有更多的挑战,必须紧紧依靠区域经济发展强烈的内生机制的促动。如何加快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有的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扩大需求来实现内生机制的完善,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引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在全球低碳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根据有关国际统计机构出具的报告显示,未来的世界将更多地采取低碳能源、低二氧化碳等一系列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完成替代化石能源发展模式的过程,进一步提升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和完成。诚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采用和实行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更是涉及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变化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受到国家环保政策的影响,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以及企业加快绿色发展意识的强弱影响,等等。所有的内生机制的形成和改变均围绕着成本———收益的基本模式来展开的,都受到市场因素的调节。[9]特别是在每一次经济发展的危机之后,这种调整和调节作用将会在更深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得以凸显,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进而助推新的产业产生,全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10]

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机制的对策建议

第一,建议树立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强烈理念。从加快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入手,更加重视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特别是注重区域经济内生机制的培养,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紧紧围绕促进自然生态文明的目标,大力推行低碳经济,重点发展清洁生产、绿色经济、低碳排放等新型工业,重新审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11]

第二,建议积极发展绿色科技,促进创新手段的应用。当前,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低碳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内生机制的优化,已经产生着催化剂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全球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应该积极适应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内生机制。建议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牢固树立新时期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鼓励和引导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增加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成分,进而增强内生机制。

第三,,建议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助推低碳技术快速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够及时将最新的低碳技术引入当地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成为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能够有效带动内生机制的优化提升。建议企业积极采取最新研发的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促进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坚持节能环保的发展原则,进一步提升对于资源循环利用的程度,切实完成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逐渐改变那种通过粗放的发展模式,多向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拓展。通过最小能源消耗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鼓励和引导当地的传统企业开展产业升级改造,积极采取新型的工业生产模式,指导工业企业进一步注重生产领域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最可能采取清洁能源,进而促进低碳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循环利用效率。

作者:黄琳单位: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第3篇

一、经管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一)经管类高职教育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优秀管理人才

区域经济发展既需要具有开拓型的、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需要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管理人才。因此,经管类高职教育一定要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区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得经管类高职教育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对于管理人才的需求相符合。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传播先进管理技术是经管类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经管类高职教育可促进区域管理水平提升,首先,经管类高职教育传授的技能应该是比较先进的,传播技术,开发技术,在实习实训中使用推广先进技术都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先进管理技术在区域生产中使用,对区域管理水平提升做出贡献。其次,经管类高职教育要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提供劳动力支持,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在区域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促进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通过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企业产业升级创造条件。因此,经管类高职教育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这种对市场的灵敏反应,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有利于劳动力就业和市场的发展。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经管类高职教育和企业的合作更密切,同时,经管类高职教育也和市场的联系更紧密,这不仅有利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还有利于经管类高职教育就业率的提升。

(二)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也会影响到经管类高职教育的就业率

经管类高职教育的发展,还直接影响着区域投资环境的好坏,对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许多地方都在开展竞争,加强投资环境建设,对投资环境努力进行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投资环境评价中,彰显了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环境的重要性。在改善教育文化环境方面,经管类高职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管类高职教育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技能型人才,还能够为企业产品研发提供帮助,帮助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在不同的阶段,无论是资源配置,还是区域产业结构、工资待遇等都会发生变化。在早期发展阶段,技术传播主要靠师傅带徒弟个别传授、技艺传承,到快速发展时期,随着专业分工的日益深入,应用型人才需求增加,这就为经管类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不断扩大的经管类高职教育规模,区域企业的数量和发展水平,对区域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例如,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具有发达的经济,经管类高职教育发展速度逐年加快,中西部地区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经管类高职教育发展速度也不如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从总体上说,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影响经管类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同时,也影响到经管类高职教育的就业率。比如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直接影响着区域对于社会劳动力吸纳能力,进而影响到高职学生的就业。如果区域经济有迅速的增长,就会让一些知名企业慕名而来,到该区域入驻。同时也会扩张对企业投资规模,并大大提高对于人才的需求。并由此保障高职就业率,促进经管类高职教育发展。如果区域经济增长缓慢,就会对区域企业的发展形成阻碍,并对高职的就业率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区域经济环境下经管类高职教育发展型式的确立

由于区域的范围有大小之分,既可以指发达地区这样大的区域,也可以指省、市、县等中小区域,因此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环境下的发展型式,可供研究的角度很多。除了上面所述的大区域外,还可以研究一省、一市或一县等中小经济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发展型式。由此可见,确立职业教育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型式,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应考虑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涵盖初等、中等和高等职教、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不应追求体系的完善,而应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职教体系。第二,职业教育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所占比重较大,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应重视初等和中等职教的发展。第三,职业教育类别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三次产业的结构趋于现代化,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职业教育的类别、专业设置上应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而在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应更多地为农业服务,主要面向第一、二次产业培养所需人才。如果类别失衡,势必造成人才的流失和浪费,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利。第四,市场化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虽需要借助政府和民间的力量,但最根本的是要引入市场机制,让职业教育机构主动寻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市场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只有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职业教育才能真正融入地方经济的发展,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

三、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经管类高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管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不准,服务区域经济意识不强

经管类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归根到底就是为社会生产服务,为社会提供所需技能型人才。而社会生产所需人力资源多少,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直接影响着经管类高职教育的规模和水平。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均衡性,这也直接导致区域经管类高职教育发展不均衡。如果经管类高职教育不注重现实环境,课程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背离,就会影响到经管类高职教育的发展。还有,经管类高职教育类型特色不鲜明。大多数经管类高职教育主要是以课堂学习为教学形式,许多高职院校对知识传授非常重视,有着比较显著的学科知识痕迹,而这些完全不符合经管类高职教育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当前,许多经管类高职教育把学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片面强化学生简单技能训练,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变成学生从事简单技能的顶岗工作。导致学生思维和逻辑训练严重不足,并且知识积累过于单薄。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不强,也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之一。当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将服务对象设定为区域企事业用人单位,同时,也没有认识到自身的社会服务作用,没有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对于自身人才培养、科技开发以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导致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不够,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需求脱节,与区域产业对接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办学和专业设置方面,必须要对接区域经济发展。设置专业一定要考虑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是,从目前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来看,普遍存在不具备较强的针对性,随意设置专业设置的现象,例如,会计、电子商务等几个专业是许多地区经管类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率比较高的专业,由于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想脱离,导致这些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率较低,并且存在较大的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另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后,一些等新兴专业,严重匮乏管理技能型人才,所以急需一批专业技能型人才。由于高职院校缺少优势特色,专业设置跟不上时展步伐,导致经管类高职教育发展不能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同时,也对经管类高职教育的就业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从目前经管类高职教育发展现状看,经管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无法对区域经济发展给予满足。经管类高职教育毕业生专业技能、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等都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长此以往,导致高职学生低工资、高跳槽率的问题发生。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堪忧。经管类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不深入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区域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二是办学活力不足,专业设置适应行业企业需求能力不强,自我调适机制不健全,三是尚未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体制,企业参与经管类高职教育积极性不高。企业参与合作开发课程很少,导学生顶岗实习作用很弱,经管类高职教育无法与区域经济发展达到良好对接。

四、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的经管类高职教育发展战略

经管类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形式,所以,高职院校在办学上,需要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原有的封闭式模式打破,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人才培养之路。首先,经管类高职教育一定要树立区域经济相互理念,形成“政校行企”互惠联动机制,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其次,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现代经管类高职教育体系,走开放办学之路。与区域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积极探索共建之路,按区域产业岗位设置专业,为当地支柱产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区域产业岗位是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进行优化的依据,随着近些年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一些新的就业岗位随之产生,所以,经管类高职教育要明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调研和预测区域产业岗位工作,优化专业结构,使专业结构同步于区域的经济结构。同时,经管类高职教育要走内涵发展道路,专业建设坚持“产业一岗位一能力一课程”模式,培养区域产业不可替代人才。产业是高职办专业的基础,良好的产业背景直接影响到高职办学特色。专业设置要与区域产业相对接,根据区域产业岗位的要求建设专业,同时,从自身实际和学生需求出发,拓展课程,设置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现受教育者职业取向的多元化,突出经管类高职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五、结语

第4篇

【关键词】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使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代化建设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有着紧密联系,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是,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的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使经济秩序遭到破坏,人民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分散性、广泛性,在区域经济基础较差的地方,受到政府权力影响,会造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情况出现,致使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严重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工资增涨幅度较低。市场经济体制下,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城市的社会保障机制存在很大差异,致使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给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受社会保障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得不到政府的有效支持,致使人力资源配置得不到优化,给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造成极大影响。社会保障机制和人们的经济收入有着最直接联系,区域经济发展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影响,导致全国各城市劳动者的工资涨幅较低,致使社会发展矛盾不断增多,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环境污染程度严重。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早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耗了大量自然能源,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多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导致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得不到有效创新,给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忽略环境保护和安全设施建设,造成资源过度浪费,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严重影响非公益制经济的企业形象,给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二、促进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良好发展的策略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策略有如下几点:

(一)注重社会保障,完善管理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非公有制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创新区域经济的生产力,扩大区域经济就业范围,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支持,有利于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根据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想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良好发展,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使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例如: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工资增长机制,保证劳动市场供求平衡,使工资增长和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步伐,从而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二)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发展水平。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使我国经济市场变得更加丰富,满足了人们生活需要,对于促进区域经济长远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区域人才向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提高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质量,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例如: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加大非公有制企业的招聘力度,政府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鼓励高科技人才加入到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中,促进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最终达到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给非公有制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三)注重宏观调控,促进和谐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政府必须注重宏观调控,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督,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执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督,完善安全配套设施,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从而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例如:国家采取的多项优惠政策,加强东部经济和西部经济的联系,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变小,最终达到非公有制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利于区域经济生产力不断创新,提高区域经济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现代化建设中,采取有效策略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才能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向着国际化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武甲强.新时期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2]唐振富.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0(2012~2013)[C].:,2013:12.

第5篇

民营企业发展滞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又制约民营企业发展。总面积61.9%为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的贵州较为典型,这里以该地区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的相关数据为例论述民营企业与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机制。

(一)民营企业发展滞后影响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发展

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滞后体现在民营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业聚集少、从业人员素质低等方面。

1.民营企业规模差距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规模差距首先表现为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总量少,比重低。截至2011年底,贵州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36.9%,低于全国约21个百分点,四川、重庆等省份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均超过50%,在西南4省份中,贵州民营经济总量最少,比重最低;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指标相比,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7~2011年的5年间仅提高5.6个百分点,增速缓慢。规模差距其次表现为生态脆弱地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数量少,产值低。截至2011年底,生态脆弱的贵州喀斯特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9个,仅占私营企业数的3.5%,95%以上为中小企业;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数量为1129个,产值为1214.36亿元,分别是云南的87.9%和74.3%、四川的15.9%和10.2%、湖南的13.7%和10.1%、浙江的5.0%和5.3%。考察2009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家,东部地区具有绝对优势,有405家,占比81%;西部地区34家,占比6.8%。

2.民营科技企业差距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科技民营企业与其他地区民营科技企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总量少,比重低,研发投入少。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绝大多数分布在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业中,初级产品加工所占比重大,深加工产业比重低。大多数民营企业产品开发与创新能力差,科技含量低,研发投入少。2011年贵州民营科技企业研发经费为3.2亿元,占当年全省GDP的比重仅为微不足道的0.056%。2011年贵州研发经费支出36.3亿元,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64%,低于全国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1.84%,更是远低于北京的5.7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排名倒数第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经费投入为27.52亿元,仅为四川的26.3%、湖南的15.1%、浙江的5.7%。

3.民营企业产业聚集差距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商贸、餐饮、娱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医药、特色食品等优势资源方面也有一定集中,如制药业、遵义辣椒加工业、仁怀白酒业、六盘水煤及煤化工业、开阳磷化工业等已逐步形成产业聚集。但喀斯特地区民营企业制造业整体上仍然呈散沙状。虽然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并针对民营企业提供各种配套便利设施,想法设法引导民营企业实现产业聚集。这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小规模的民营企业聚集。但由于规模过小,企业之间关联度不高,难以形成分工效应,聚集效应的优势尚未显现。

4.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差距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与其他地区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差距主要表现在学历、职称和技术等级结构上。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学历较低,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比重低;具有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比重低;高级技师和技师占比低。无论是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还是职称结构和技术等级结构,均呈现出低端化。

(二)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制约民营企业发展

民营企业发展滞后,既有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但又不单纯是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表象在民营企业身上,实质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和文化思想观念落后的综合反映。

1.生态脆弱地区的区位地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制约民营企业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经济贫困、社会封闭,无疑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产生种种不利的影响,如生态脆弱地区的山地特征导致交通闭塞、基础设施难以跟进企业发展,生态脆弱地区恶劣的地理条件、“三不沿”的地理位置以及由此导致的薄弱的经济基础均会制约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发展。首先,地区相对恶劣的地理条件,如占总面积61.9%的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地区,“地无三尺平”,山地和丘陵占地92.5%等,自然条件造成该地区社会闭塞和经济贫困。由于地理区位偏僻,交通、通信状况较差,信息闭塞,几乎与世隔绝,该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十分闭塞落后。其次,从整体地理位置看,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一般地处“三不沿”(不沿江、不沿边、不沿海)地区,基础环境硬件设施薄弱,交通设施、通讯设施等受区位的制约相对落后,造成整个社会经济闭塞。最后,生态脆弱地区地理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园区建设相对滞后难以形成聚集效应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地理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而喀斯特地区园区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民营经济聚集发展。由于受自然条件、资金条件、土地瓶颈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园区建设投入大,推进难度大,资源配套设施建设尚需完善,聚集效应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2.生态脆弱地区的人才缺乏制约民营企业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经济贫困对民营企业影响最严重的就是人才缺乏,民营企业主和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会进一步制约民营企业发展。首先,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缺乏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普遍缺乏。熊彼特将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家的任务是“创造性地破坏”;刺激企业家创新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创新能给企业家带来丰厚盈利的机会,特别是创新在短期内能带来超额垄断利润;二是创新的成功能凸显企业家的才能,满足追求成功的欲望,这种欲望、事业心或“荣誉感”是企业家积极进取的内在冲动力,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主大多趋于保守,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较为欠缺。其次,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缺失,这也是制约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区位条件、工资条件、住房条件、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层次人才总量少、比重低、人才发展空间小,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难以引进、且容易流失等,由此导致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缺乏、研发能力不足、科技创新滞后等困境。

3.生态脆弱地区社会封闭制约民营企业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社会封闭导致思维观念狭隘、缺乏创新、企业主素质较低、信息闭塞等。首先,思想观念上的桎梏制约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思想观念上的桎梏首先应追溯到生态脆弱地区传统的历史文化。在地缘关系和历史传统的影响下,生态脆弱地区“以商为末”的传统文化对民营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比较明显,如较为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较弱,思想观念守旧;冒险精神缺乏,满足于小富即安。其次,思想观念上的桎梏还表现为对民营企业的认识偏差。没有认识到民营企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认识较晚,迟迟未能落实到行动之中。这表明生态脆弱地区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还存在一定的歧视,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认识还存在一定偏差,涉及到扶持民营企业时行动上表现得较为消极和迟缓。

二、民营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带来区域经济的迅速崛起,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民营企业解除桎梏和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适宜的经济平台,如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

(一)民营企业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民营企业对地区就业、反贫困、增加地方产值、发展特色产业、稳定经济增长等方面均有重大作用和意义。为了清晰呈现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占比与人均GDP的相关性,对各地区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和地区人均GDP的数据进行整理。各地区民营企业就业人数与该地区人均GDP呈较强的正向变化关系。从三大区域整体而言,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大区域的民营企业就业人数与人均GDP呈正相关。民营企业就业人数按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次序排列,人均GDP也呈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次序排列。从各个地区来看,基本上也呈现出较强的正向相关。无论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各地区民营企业就业人数与该地区人均GDP折线图的走向和形状极为接近,表明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此外,民营企业对欠发达地区反贫困以及增加地方产值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学界较为一致的认同。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民营企业发展有反作用

随着区域经济规模扩大,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能够吸引人才资源、资本等要素流入,促进区域技术、知识、经验的交流和增加。区域经济增长带来生产要素可得性的提高,使得民营企业获得生产要素的交易成本降低,民营企业发展的生产要素约束得以放松,从而改善了民营经济生产要素配置,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群形成、人才与资金的获取。区域经济发展得好,可在基础设施建设、软环境建设、推动创新创业、产业聚集引导等方面有所作为,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更高质量地发展;反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也会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

1.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生态脆弱地区由于地质地貌导致交通十分不便。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无力完善成本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脆弱地区难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原因之一是劳动力供给首先在数量上受到限制,缺乏供给弹性。究其根源,在于生态脆弱地区难以在短期内改变这种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久而久之,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分布日趋不合理,市场经济不发达,市场容量偏小等。这也成为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反之,区域经济发展得好,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较为完善,能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高,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高,投资者必然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效益好的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必然导致生态脆弱地区资金投入水平低下。

2.区域产业聚集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具有正向的外部性,使得整体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和企业交易成本得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得好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软环境建设更适宜投资。无论是从硬件设施还是从软环境上看,投资成本低,投资效率更高,工业园区建设更为完善,能更好地吸引民营企业实现产业聚集,而产业聚集对民营企业具有正外部效用,有利于民营企业获得生产信息、技术和经验等,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3.区域人才与资金的获取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对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集群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源流动是促进地区知识溢出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伴随着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流入。这也意味着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要素和资金要素的约束得到放松,能够较容易地得到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力资源流入和资金流入带来的好处。生态脆弱地区绝大部分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偏小,缺乏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难以有效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人才和资金。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匮乏,难以引进,引进之后难以留住,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难以形成;自身资金不足,信用评级难,贷款额度小甚至难以贷款。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力资源流入和资金流入有利于打破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瓶颈和融资瓶颈。此外,区域经济发展得好,对民营企业创新创业资金上的支持可能性更大;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得好,思想观念开放,更能包容创新和创业的失败。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区域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域投资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离不开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又称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而制定的旨在促进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控制区域间差距过分扩大、以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的总和。政府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目的,是纠正市场机制造成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的某些缺陷,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两个相互关联的总目标。区域经济政策从其所采取的政策手段来看,它主要包括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外贸政策等。区域财政政策作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从指导资源宏观配置、产业空间布局的实施、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等多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就区域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域投资政策等区域财政政策进行初步的探索,以就教于同行。

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区域税收政策,是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政府经常实施的一种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在政府希望经济需要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收部门对全部企业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区域税收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税收通过影响投资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它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选择性税收政策来实现的,即有重点、有选择地运用优惠或限制性的税收措施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某些突出问题,可以强烈地体现某一阶段政府的经济政策意图。正确运用税收政策可以对区域均衡发展起积极作用,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差别税收政策,限制发达区域的过度膨胀和鼓励落后区域的快速发展。

税收是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它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由于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并不会给制订有关政策的中央政府带来额外的财政负担,这种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中央政府财政能力较弱的国家往往成为最重要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如果中央政府想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或减缓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速度,就可以实施相应的税收政策,从各方面改善企业发展外部条件较差区域的投资环境。从这一点看,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应是一项临时性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很难成为象国家区域财政政策那样的具有长期性国家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不同的税收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和投资吸引力。一般说来,税收优惠宽一些,税负就轻,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高;反之,税收优惠严一些,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就要低一些。显然,要改善落后区域的投资环境,加快这些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央政府在统一税法的前提下,应当对经济发展落后区域尽可能多给一些税收优惠。如果在经济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实行同等优惠政策,这样会不利于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形,前者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后者宽,对后者更是“雪上加霜”。税收政策在用于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控时,主要是对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国家希望经济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务部门对全部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国家税收政策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它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责。除了区域税收优惠外,同时还可以实行行业税收优惠。通过行业税收优惠落实对区域的优惠,扶持落后区域有关产业的发展,推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行业税收优惠相对于区域税收优惠而言,能在不破坏行业内市场公平竞争的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同一行业实行相同税率,有利于公平竞争。但由于各地产业结构不同,行业间的差别税率往往能表现为区域间的税收差别。对落后区域主要行业的税收优惠能促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又不影响行业的公平竞争。

第二,税制结构对区域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国政府如何选择主体税种和实行什么样的税制结构,对地方经济和财力的影响不同。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在广大落后区域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是,自然资源丰富,企业效益低下,管理落后。如果政府税收采用以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这些区域的税源就比较充裕,税收收入不受企业成本费用高低影响,有利于保证落后区域的财政收入。这些收入对于增加当地公共积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当地各项事业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经济落后区域企业负担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采取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有利于减轻落后区域企业的负担,因为商品劳务税、资源税属于间接税、转嫁税。采用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地方政府既可以从中取得稳定、可靠的收入,而且纳税企业又可以将税款打入商品、资源产品价格向购买方收取,自己不用负担税款。显然这种税制使经济落后区域从中受益。通过这种税制能起到调节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之间的财政利益的作用。

第三,税收政策在贯彻国家的产业倾斜政策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均根据本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确立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优先发展顺序,并通过建立有利的税制结构来予以保障。国家对不发达区域基础产业倾斜的税收政策有利于缩小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转移支付政策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区域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它是最主要的区域补偿政策,也是世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践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它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上能够转移和调节区域收入,从而直接调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状况。转移支付是政府把以税收形式筹集上来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福利和财政补贴等费用的支付上,以便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财政转移支付的目的是使贫困地区能够达到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水准,即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均等化,这一标准是全国公共服务和公共投资的最低标志。因此它是促进各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平衡各区域财政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只负责援助那些低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而不负责已高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以使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所承担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的职能。中央政府没有必要去追求市场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必要去援助那些大大超过全国公共服务最低标准的发达区域。中央政府对不发达区域的援助目的是促进和帮助这些地方政府实现中央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它的钱只能用于人力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方面。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和由富裕区域向贫困区域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无论是纵向转移支付制度还是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其实质都是“抽肥补瘦”。一般性补助转移支付量过大,财力平调过多,既挫伤发达区域的积极性,又会使不发达区域产生依赖性,将损害整个国家的发展动力和效率。因此,转移支付更多的是专项转移支付和分类转移支付。尽管它们同样会导致效率的损失,但相比而言更加公平和合理。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应该加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抑制区域间差距的过分扩大,调整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横向不平衡,促进地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为落后区域的经济起飞创造条件,达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目的。可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种重要的援助手段,对不发达区域改善社会公用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转移支付制度能促进一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的人民能享受到大体平等的公共服务,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一,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日趋扩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缓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实现社会公平是财政分配的重要职能。公平不仅仅指个人收入方面的公平,还包括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方面的平等权力,如义务教育、公共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这些服务如果只靠当地政府来解决,或者在财政体制中缺乏这种社会公平的机制,就必然出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要很好地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必须有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一种富裕地区援助贫困地区的长期稳定的机制,实现我国各区域人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大体平等。

第二,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中央财政来说,可以通过长期努力多集中一些财政收入,提高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并通过对地方政府不同形式的补助,贯彻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意图,增强财政资金的边际使用效益,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建立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更可以使中央财政从与各省博弈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宏观调控。对地方财政来说,可以在划清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的基础上,通过分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弥补贫穷地区由于财力不足所带来的财政功能不足的缺陷,并使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转移支付,落后区域永远是发展不起来的。

第三,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正确调动地方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使地方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由于缺乏规范的转移支付的办法,地方政府往往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同中央财政的讨价还价、以及在“关键时候”采取不正当手段如突击支出或突击收税等方面,而懒于发展区域经济。这些不正常的增收和多支,不仅造成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导致了政府行为的错位,给市场发出错误的信息,使供求平衡产生波动。在税收方面长期存在的政出多门、随意减免、乱开税法口子的混乱现象,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区域将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与其他区域攀比,以及“跑部向钱”上面,而且确实得到了实惠。这种现象很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弊端,使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严肃税法,提高税收的征收管理水平,真正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从而配合中央政府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显然,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区域投资政策是具有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投资决策权的中央政府习惯于实施的一项区域经济政策。国家的投资在各区域之间的分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极大,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国家投资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全国的经济布局:一是由国家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诸如解决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供水、住宅等方面问题,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为工业化、城市化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在一些重点区域建设和布局一批工业企业,以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际经济相对均衡发展。可见,财政投资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加快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加大对落后区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可以提高其经济实力,加快发展速度,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

区域投资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证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目标可归结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间的共同富裕。区域投资为实现其目标提供了保证。调整重大生产力布局,支持和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也需要政府适当进行投资。可以说,没有投资的实现,就没有区域生产力的发展,其他变量的增加和改善也就难以实现。不仅如此,区域投资还具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作用。投资既然是生产能力的生成活动,就必然包含着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因此,投资的作用对象是多重的,它同时对人、财、物等诸要素及社会各方面产生影响,一方面对它们提出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对它们提出质的配合。政府通过对落后区域投资,兴建一些重大的投资项目,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刺激作用来增加一些区域的经济实力和这一区域的社会总产出,提高落后区域固定要素集中程度,增加流动性要素的潜在边际生产力,吸引流动性要素的进入,而且能够改善区域的产业结构。

区域投资是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如果区域投资能充分地体现区域生产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就能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的既有成就,投资效益就会有很大提高。不仅如此,区域投资的规模和投资方向还决定着区域各产业的固定资产拥有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再生产结构。区域投资方向合理,就能适时地促成新兴产业兴起,加快某些薄弱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内部结构的改善,从而建立起产业间新的比例关系,逐步改变和不断调整区域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可见,投资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种主要比例关系的协调,有助于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也就是说中央政府能够利用它们在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上的投资决策权,选择一部分区域作为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的重点投资区域,通过它们所属的投资机构注入建设资金来促进这些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具有耗资较大、工期长、利润低、见效慢等特点,地方政府和企业往往无力独立承担其中较大规模的项目。正因如此,中央政府可以从财政总收入中专门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负责对基础设施中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铁路建设、电力工程等项目的投资。政府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方面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通过财政投资分配,直接为不发达区域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当然,单纯依靠中央政府的财政投资尚难以满足各区域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要求,为此,政府还可以考虑从金融政策方面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予以倾斜。例如,可以成立与项目相联系的股份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以拓宽资金融通的范围和渠道,或通过财政政策供给引导外部区域的技术、人才等资源流入不发达区域,间接为之提供服务,对不发达区域的市场和资源配置形成弥补作用。

投资在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情况。在计划经济国家,不仅是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全部来自财政投资,大部分生产性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也来自财政投资,中央政府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大的投资决策权,因而国家区域投资政策往往成为这些国家所制订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计划经济国家而言,市场经济国家的区域投资政策的力度要小得多,生产性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一般都来自私人机构,即使这方面的政策被纳入了国家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也仅仅是起引导投资的作用,而缺乏有效的实施手段。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生产性项目的投资开始来自市场,中央政府的国家区域投资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也开始弱化。

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作用都将重新予以明确和具体定位。规范体制环境,引导企业主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划分上的逐步明确和规范化,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其投融资环境比较好,投融资渠道比较广泛,政府管理机制比较灵活,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强,有利于把中央的宏观调控与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结合起来。相应地,西部内陆地区投融资环境虽比不上东部沿海地区,但也要积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配合中央的宏观调控,充分利用国家的区域投资政策,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2]刘雅露。缩小地区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魏后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政策[j].经济纵横,1994,(3)。

[4]朱小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调控政策选择[j].经济评论,1999,(4)。

[5]江世银。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3)。

[6]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j].理论前沿,2003,(12)。

第7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运行机制政策措施

区域经济与行政区域经济

(一)区域经济与行政区域经济的含义

区域经济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总称。

历史上私有制的出现、国家的产生以及国家内部行政管理区划的细分,是区域经济产生的根源。私有制的出现、国家的产生以及国家内部行政管理区划的细分,使原本没有禁锢的经济活动被设置了人为的限制,限制了经济活动的区域。经济活动首先受到国家疆土的限制,跨国经济活动还受到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军事、经济等一系列关系的影响。而国内经济活动则主要受到行政区划、行政权力和利益划分、资源分布以及市场条件等限制,这种区域限制到了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阶段,并对以后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封建社会形成了诸侯经济,经济活动被严格地限定在狭小的行政区域内,经济活动内在的资源配置关系、商品交换关系、技术交流关系等一切联系都被行政区域割裂开来。显然,这种人为决定的管理区范围内的经济,不应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区域经济,而是一种行政区域经济,即地方经济。

(二)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

区域经济是历史形成的以行政区域为中心的地域性经济活动。地区行政行为对区域经济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利益往往左右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速度和总体发展水平。区域经济是依赖行政区域内的资源和市场的经济。由于受到地方经济政策、法规的约束,区域内的重要经济资源和市场往往受到严格的行政保护,区域间的资源流动和市场开放程度都因地方本位利益而受到了较多的限制,从而使得区域经济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身的资源和市场谋求相对合理的发展。所以,区域经济是局部资源垄断和地区性市场垄断经济,也是相对封闭的经济。区域经济是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由于受区域内自身经济、技术、人才资源实力的局限,所以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三)经济学意义上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域经济的本质决定了经济规律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难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经济效益不高,缺乏经济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于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利用不同区域资源和市场,具有一定吸引辐射范围的经济学概念上的更具活力的区域经济,成为各种经济主体日益强烈的要求,并最终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当代经济学中,按照地理特征、资源体系、市场体系之间的某种联系,把以某一地理特征、某一资源链或某一市场链为内容的自然经济区域或区域性市场定义为区域经济。这种经济学意义上的区域经济,是经济活动内在经济规律的要求,是区域经济摆脱行政经济的尝试,是争取经济自由的一种呼声和努力。

区域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以经济区域板块为特色的经济格局正加速形成。在众多经济圈中,只有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进入2005年以后,长三角、珠三角的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投入、高能耗、低技术、低效率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长三角以制造业基地的区域特征而崛起,且低端制造业占较大比例,其竞争力主要依赖于低成本的土地和劳动力;珠三角以外向型高新技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的加工型产业为主导,经济的内生性不强,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在严控土地、紧缩银根、资源约束日益凸显的宏观调控中,在国内外的双重竞争压力下,造成了经济增长的减缓。

(二)三大区域经济圈的运行机制分析

中央政府通过改革开放的特区政策所给予的鼎力支持。无论是珠三角的深圳、珠海,长三角的浦东开发区,还是天津的滨海新区,无不享受着中央的特殊经济政策,方方面面都体现着中央政策的关怀。可以说,三大经济圈是由中央政府主导设计、规划和扶植的特殊经济区域体系。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三大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三大经济区域发展的历程也证明:其崛起受益于中央政府给予的特殊经济政策;而其经济出现向下拐点的相当重要的因素也是其特殊政策效力的递减。

世界工厂转移的历史机遇。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上述经济区域优厚的对外经济政策、廉价的土地、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所形成的低廉成本以及庞大的商品市场,成为世界工厂或车间搬迁的主要目的地。因此,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承接了发达国家产业价值链的大量中低端项目,从而奠定了区域经济的产业基础。可以说,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经济是在外资集中投入下以外资为纽带而形成的经济区域体系。

固有的工业、贸易基础。三大区域经济圈都有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相对发达的工业、技术、人才、资金和国际贸易基础。而且,因存在经济关联关系而易形成经济上的联姻。因此,三大区域经济圈的形成有着传统的历史渊源关系,相当的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的文化传统,加上传统的协作关系,不容易形成依赖式跛足经济,容易形成均衡利益并保持区域经济合作的稳定。

大型城市和城市群在三大区域经济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型城市或城市群集中了当时国内最优质的工商业资产、最雄厚的金融资产、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最优秀的经济建设人才、最有价值的商品市场、最发达的基础设施……引进的外资与技术设施又集中在这些大型城市或城市群中。这使得大城市或城市群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远远超过其它地区。

区域经济运行机制模型及完善策略

(一)区域经济均衡利益机制模型

区域经济不管在哪个层面上运行,其本质都是一种逐利的经济行为。经济主体都要在得到利益的前提下付出代价,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可以带来双赢的均衡利益是区域经济运行的核心机制。这种利益可能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政治利益,但经济利益是区域经济运行的最基本的诱因,因而是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的内核。

发展区域经济意在打破行政区划所造成的经济割据,而经济割据的解除还要靠行政体系内部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调动地方发展区域经济的能动性,这是区域经济运行的最主要的非经济保障机制,包括政府政策的融合和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可持续的资本投入等。

确立区域经济运行的载体来加固和拓展区域经济的发展领域,是区域经济运行的又一机制性要素。区域经济是地区间资源与市场的整合与融合,这种整合与融合需要一个按照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产业或产业群。这些跨区域的产业或产业群,用资金、设备、产品、利润把两个地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条剪不断的区域经济纽带,区域经济才会真正形成并持续发展下去。因此,如何根据地区间的资源和均衡利益,设计、建立一条能够实现区域经济运行目标的产业链或产业群,是区域经济运行机制中的关键支点。这种政府引导下的以均衡利益为基础的产业化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可以用图1来表示。

(二)完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的策略

1.建立区域经济均衡利益发掘和评估系统。科学发掘地区间共同的、可实现的利益,是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关键环节。为此,建立区域经济均衡利益发掘和评估系统是重要的一件工作,该系统的建立可以是地区间共同设立的研究机构,也可以是由若干学术机构组成的网络化研究体系。

2.建立政府促进体系。包括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财税政策等)、完善区域经济法制环境、建立协调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等。制定动态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区域经济运行最关键的机制要素之一。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合作圈中有一大缺陷,是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滞后,造成区域经济中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引进中低端技术设备、资源消耗过大、经济效益萎缩、区域经济圈的发展可持续性差。因此,根据不同区域资源、市场、社会发展特点,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引导区域经济、消除区域经济法规政策障碍、减少区域经济盲目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消除体制也是政府促进体系的关系环节。中部地区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又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中部的失落从客观条件上看难以解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宏观战略政策的倾斜不够。这说明现行体制不利于在区域经济中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主体,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活力的新型经济管理体制,消除计划经济阴影,是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策略之一。

3.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提供强大资金支持。目前区域经济中出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各地区都缺资金,都想从对方得到资金。因此,解决区域经济运行的资金问题是保障区域经济运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除了寻求政府支持,科学利用外资是区域经济运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4.调动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中,区域经济的主体不是政府组织,而应该是不同层次的经济主体—企业。市场经济中,没有企业参与的区域经济,就很难保持持久、活跃的发展动力。在区域经济运行中,科学引导企业资本流动,调动和保护产业资本参与区域经济运行的积极性,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之一。新晨

5.注重区域间城市群在区域经济中纽带作用。城市、城市群和次级城市群是最活跃的经济体系。区域经济中城市及城市群的作用已经日益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借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都市经济圈。通过建立城市、城市群或次级城市群间的经济合作,建立城市与城市群间的交通网络,就会在这一网络中集聚各种要素资源,最直接地形成沿交通网络的新生经济带,区域经济也就水到渠成了。

6.学术推动的纵深化是促进区域经济运行的一项有效措施。学术界应在资源调研、市场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区域经济运行的政策研究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学术界不应停留在讨论层面,而应组织多学科专家、学者,有针对性地对国内主要的区域经济圈,进行系统的资源调查、产业链设计、市场开发、均衡利益评估以及区域经济圈的学术规划,真正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务实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第8篇

关键词:地方政府;经济能级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体制及制度创新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改变经济政治格局的大趋势。目前,全国区域经济已进入到协同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内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区域合作越来越紧密,其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规模不断增大,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重要的经济区域。如何顺应这个大趋势,破除地方行政壁垒,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地方政府管理经济所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地方政府调控区域经济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调控区域经济的原因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利益进一步强化,要求各级政府拥有经济调控职能。在集权体制下,地方利益问题并不明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因素不断强化,中央与地方的利益格局也进人了一个调整时期。同时,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也产生了一系列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为,妨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鉴于这种情况,地方政府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调控职能,一方面调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区域经济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协调、稳定地发展。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固有的自然条件差异将长期存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各级政府拥有一定的经济调控职能。我国地域广阔,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都存在着地理条件、原材料及矿物资源、运输条件、气候条件等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是市场本身可以消除的,而且这些差异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长期影响。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和公共服务缺乏也要求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经济调控职能。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经济建设和公共事业的投人不平衡,偏重生产性和盈利性的设施投入,对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因此,无论是克服市场失灵,还是增加公共产品提供,都要求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干预。但是,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只能是间接的、辅的,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

二、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区域经济合作的价值在于,区域内各个地方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及区域整体利益的需要,定位自身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以实现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的共赢。但在现实中,由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关注更多地表现为对本辖区经济指标的关注,因而地方政府往往对那些“热线产业”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而忽视宏观的经济效益。

2.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统一市场分割严重。近年来盛行的地方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地方政府问的原料大战、价格大战、市场封锁现象时有发生,国内市场被严重分割。从表面上看,地方保护主义提高了本地区企业的生存能力,增加了本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本地区的社会稳定。但从长远来看,因地方保护主义所导致的市场分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危害是极大的。

3.政府间恶性竞争,区域公共服务缺失。区域一体化、社会信息化、市场无界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很多原属各地方政府的内部社会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变得越来越“外部化”。

(二)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间关系不协调的原因

1.行政性分权带来的利益分化。1978年以来,中央政府开始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大包干制,对地方政府进行了以下放财政权和税收权、投融资权和企业管辖权为核心的行政性分权,大幅度地扩大了地方政府的经济权限,从而在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利益主体方面形成了两个独特的层面——企业主体和地方政府。但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刚刚发育、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为了有效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只有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地位,以形成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竞争格局,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

2.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将政府的经济职能从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变为以经济手段为主,辅助以法律和行政手段。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助于资源在市场的配置下自由流动,有利于区域大市场的形成,从而让地方政府从相互之间的不协调中解脱出来。

3.利益分配不平等。地方政府利益主体地位的加强,使得各地方政府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通过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区域合作从而得到额外的比较利益。在现实的区域经济中,不同地区间的不平等交换和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导致这种因分工形成的经济利益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往往是不均等的。

4.地方政府间竞争机制不完善。中央向地方放权,目的在于促成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格局,激发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科学、有效竞争机制的缺乏,使得原本美好的愿望转向了其有害的一面。

第9篇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区域性经济在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并且逐渐成为核心经济的支撑单位。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格局,东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是我国四大主要的经济发展区域,由于四个区域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人口基数、自然环境等一些因素都有所差异,因此导致四大区域经济出现了偏斜状态,并且逐渐拉大了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距离。

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主要存在的问题

区域经济问题与一般的社会经济问题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由于区域经济会出现空间、时间上的倾斜,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要将区域性经济单独列举出来,并且称之为区域经济问题。落后病、萧条病、膨胀病、迟滞病是我国区域经济最为主要的四个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区域性经济。

(一)落后病

落后病就是指一个区域的经济从未有发达过的区域性问题,这种问题的主要特点就是区域内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过低,当地经济产业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均落后全国其他区域,当地的科学、教育、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人民收入和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较低,这种问题主要会出现在我国西部地区。

(二)萧条病

萧条病是指一个区域中的经济曾经辉煌过一段时间,但近期经济却陷入困境所患的区域病。其主要的表现为当地主体经济的地位逐渐下滑或者被取代,整体的经济框架设计不合理,经济增长速度较为乏力,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主要的发病区域在我国东部区域的经济带。

(三)膨胀病

当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到瓶颈阶段时就会出现这种病症。病症的主要表现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和产业过度集中,地区经济产业的规模逐渐膨胀,生产与生活的人均成本直线上升,从而导致区域内的综合竞争力直线下降。从我国的经济整体上来看,这种病症主要出现在我国东部地区或一些国内经济发展大省。

(四)迟滞病

迟滞病的主要表现为区域内的经济、科学、生产、教育等上升空间受到阻碍,当地现有的产业机构不适合目前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效果不明显。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我国一些区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当地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这种病症主要发生在我国的中部六省。从我国经济的整体上来看,主要的问题就是我国四大区域经济的差距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被拉大,区域经济之间缺乏互动性和交流性。

二、协调我国经济全局,优化我国区域经济问题

纵观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经济类型都会出现相应的经济发展问题,各国面对经济发展问题都提出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有的提出经济改革、有的完善该国的经济体制,有的建设成熟的经济发展框架。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相关政府部门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多种经济协调方案,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让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经济有了空前的发展机会,已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状况较为复杂,区域经济的协调措施只不过是为区域经济确定了发展方向,要想改变目前的经济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建政府区域经济管理机制,增强国家政府对区域经济的控制力

1、设立区域经济相应的管理机构,在区域经济层面的基础之上为了保障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发展,从而建立相应的管理单位,主要的工作就是为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制定相应的方案,提出具有建设性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和经济布局,调整行业、企业、区域之间的经济格局,协调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利益纠纷,从而保证让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2、在区域内划分出标准经济的位置和问题经济的位置,我国的区域经济没有准确的标准经济和问题经济的划分,并且缺少一种目标较为长远的经济发展框架,区域经济的划分非常的笼统和简单,再加上多种要素长时间的变动,很难保证国家相关政策落实到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对于问题区域经济划分的问题,国家政府主要确定了贫困地区的界定,不存在经济萧条区域、膨胀区域和迟滞区域,因此区域倾斜政策很难制定相应的条款和真正落实到实际当中去。

(二)统筹规划问题经济区域,协调我国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根据我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我国四大区域经济进行发展联动,从而制定以下发展战略:

1、创建区域经济内官方协商沟通机制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想要得到创新和重组,仅凭单一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需要其他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综合联动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够让本地区域经济和全国整体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创建区域经济内官方协商机制,就是通过沟通的形式,让区域内的各个经济个体协同发展,从而让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在确定了单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和自身的优势后,确定经济个体的层次,结合周边的产业分工,实现区域经济互帮互助,创建经济错位发展的机会。

2、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内的合作模式根据我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和经济现状的实际情况,可以创建一些极为松散的经济合作区域,在我国已经有一些较为成功的合作典范,例如: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域。泛珠三角区域以“珠三角”为区域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逐渐向周边进行辐射式的扩散,整个覆盖范围几乎覆盖了半个中国。这种松散式的合作区域的建立,我国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进一步得到加强,从而实现经济上的优劣互补,全面促进各区域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

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优势 资源优化配置 区域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优势

1、区域经济优势的定义

区域经济优势,是指经过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比较体现出来的本区域所具有的适合某些特定生产发展的比较优势条件,如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所具有的更好条件。具体来讲,区域经济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等)。

2、区域经济优势的特征

(1)区域经济优势存在于区际联系中。一个区域通过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和比较,就会逐渐发现自身具有的经济优势,所以区域经济优势不是只就自身而言的,而是经过不断地区际联系和对比凸显出来的。区域经济优势的存在离不开区际联系。

(2)区域经济优势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一个区域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会逐渐显现,然而只是确定了自己的经济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各种优势、致力于将优势发挥至极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3)区域经济优势是一种动态的优势。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地激烈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也会随之不断的变化而不是保持一成不变。只有保持区域经济优势的动态变化,持续最大化动态的区域经济优势,才能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3、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的条件

(1)确定区域经济优势。依据以下几条原则:建立在比较利益原则的基础上;要符合区域宏观布局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综合分析评价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所有有利与不利条件。

(2)分析利于区域经济优势发挥的资源。根据所具有的区域优势,分析要推进这种优势的发展和扩张所需要的资源,即区域具有哪些优势资源,进而可以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

(3)优化区域优势资源配置。在明确了区域经济优势和区域优势资源之后,要根据区域本身的特征和发展阶段优化配置优势资源,争取以最少的优势资源消耗换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将优势资源合理配置在效用最大的用途上。

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资源配置、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1)资源配置的内涵。资源指的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人力、财力等各种要素的总和。由于对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面对人类需求时资源总显得相对稀缺,这就要求人们需要合理配置现有的相对稀缺的各种资源,以最少资源消耗获得最大商品和劳务产出为目标进行生产。资源配置,就是指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进行比较进而做出选择。

(2)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资源优化配置,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规律而不是人的主观意志,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实现资源配置,也就是说,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和“理性经济人”自由选择,根据价值规律自动调节需求和供给双方的资源分配,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优胜劣汰,进而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根据上述资源配置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不难得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间合理分配资源。依据帕累托定律,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指的是在各部门或个人之间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的状态,即使重新配置资源都不能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好,同时也不会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

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因此,区域资源的配置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区域资源配置能力是由资源的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以及配置效果等组成的。

2、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1)推动区域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一个区域要想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就要合理利用所拥有的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稀缺资源,争取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需要高新科技的应用,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动整个区域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引导区域按照市场需求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产需衔接。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可以将有限的区域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根据市场的供求状况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方向,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市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关系到区域经济效益的整体发展,按照市场需求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产需衔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顺应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区域必然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作为外部的强制力,促使区域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根据市场竞争状态优化优势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区域强化经营管理、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和增强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最大化区域经济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具体的产业或项目而言,就是优化利用资源为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优化区域资源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依靠市场运行机制,针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有效地对区域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调节,同时也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只有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区域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对区域优势资源利用进行合理性分析

资源的合理性分析,包括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有偿性、科学性、经济性及综合性等的分析。对区域内各项资源尤其是优势资源的利用,都要经过充分的合理性分析,确定如何配置各项资源才能尽可能的发挥出区域优势,实现最优效益,确保区域内每项资源都能够得到最有效、最科学、最经济并且最合理和最持久的利用。

2、区域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

区域内的资源是共享的,即便是不同产业部门间的资源,也可以依据各自的优势和需要来组合各部门间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最优生产。资源的共享性要求以最大化区域优势为原则和前提,把区域内相对稀缺的资源综合起来,根据资源本身的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产业间优化配置各种可利用的有限资源,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整体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3、不同经济成分间的资源配置

区域中可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这就需要协调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尽管经济成分不同,却可能需要同样的资源和要素。除了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自动形成资源分配,也需要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需要,对有限的优势资源进行统筹和规划,以促进区域经济最优发展为目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和政府相结合,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发挥优势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的必然要求。

4、区域产业部门内资源的最优配置

前面提到不同产业部门间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那么在同一产业部门内部,更是需要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一个区域的经济优势大小取决于对区域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发展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掘自身所具有的潜力和优势,在区域产业内根据资源的特点的市场需求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尽管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却是区域的资源优势和资源的配置。这二者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并最终能够形成区域自身独特的竞争力。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区域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内涵和作用,具体介绍了通过最大化区域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和过程,对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位,各区域都在为如何加速经济发展努力奋斗,如特色经济、绿色经济、红色经济等等都是为了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实际上,每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都会具有的独特的一些优势,如自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知识优势或是资本优势等。区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这些优势,扬长避短,合理分配优势资源落实市场需求,将优势努力发挥直至最大化,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走向稳定、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蒋满元、唐玉斌: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假定的区域竞争力形成机制解释[J].财贸研究,2005(2).

[2] 安虎森:有关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些思考(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

[3] 孟庆红:区域特色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基于区域优势的理论分析与政策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3(9).

[4] 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 宋德勇、李金滟:区域优势产业:区域产业研究的新思路[J].当代经济,2006(5).

第11篇

金融服务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思路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把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研究,保证金融创新能够作用于地方经济,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每一项成功的金融服务创新机制,都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实惠和收益。金融发展过程中针对前瞻性和全局性的创新,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引导服务模式转变,为区域经济发展根本性好转营造良好的条件。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创新需要形成互动机制,不断增强金融支持力度,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创新增强对金融改革会产生动力支持。从当前的情况看,在经济相对落后地方,金融生态环境都不是很好,当前需要改善落后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保证金融服务战略思想形成,对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互动交流中需要政府给予配套支持,这样金融创新才能不走弯路,起到积极的效果。

(一)金融服务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中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坚持金融法规和政策,按照行业发展的特点制定正确的措施。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业务创新,整合银行的优质资源,分层次推动金融服务自主创新工作不断前进。促使区域经济和银行收益能够形成良性互动。金融服务创新需要正确定位,一方面的微观金融服务创新,另一方面的宏观金融制度创新。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推动金融工作不断前进。

(二)金融服务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机制金融服务创新需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要求的信贷管理办法,积极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当前需要发挥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实现金融服务创新,为优质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银行当前要不断拓展信贷投入渠道,培育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结构,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过程中需要坚持便捷化原则,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制定金融服务战略,形成良好金融互动机制,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积极发展个人资产业务,全面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需要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启动国内市场的各项政策,积极推动金融消费,全面控制金融风险,实现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过程中需要整合客户信息,全面做好客户信息的细分工作,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对跨部门、跨产品、跨系统的个人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制定符合客户信息发展要求的业务规则,保证客户信息形成关联,全面提升资源信息共享水平。金融机构需要加大网店建设力度,根据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网店。保证客户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在标准化业务分流中,全面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效益。

金融服务与区域经济相互发展的举措

加强银信合作,共同促进区域发展。信用社是县级机构的主力军,垄断着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发挥着信贷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但农村信用社受科技落后、汇路不通、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制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国有银行要利用产品和科技资源优势,多方位加强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推广信贷新品种一是瞄准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积极寻求上级行支持,加快有条件承诺函的办理速度。二是对已经成熟的建设项目,灵活运用项目储备贷款和流资搭桥贷款及时跟进。三是对银行重点支持的客户,进一步推广长期贷款分期偿还、整贷零还、循环贷款等新品种,大力推介非回购保理、法人账户透支、委托贷款等新业务,支持发展壮大。四是积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二)实现从“融资”到“融智”的功能性转变面对客户不断增强的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加的对金融知识和投资理财咨询服务的需求,应及时推出知识服务。一是利用多种形式宣传银行的业务,尤其是新兴业务,增强客户对银行业务的认同度。二是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银行要利用人才、信息、科技资源等优势为企业计划投资的项目提供评估测算等“融智”服务,制定投资理财方案,帮助企业地把握投资机会,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三是针对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客户与国外贸易增多,但对国际金融知识知之甚少的现状,为客户提供国际金融方面的知识,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三)创新金融服务实践证明,不断创新服务,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工作中,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大金融创新研究和创新工作的推广力度,提高支持地方经济和自身发展的能力。一是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通过主题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员工转变观念,不断增强创新责任意识,更加坚定地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全行发展的原动力和经营转型的着力点。二是要加大创新投入,保证自主创新资金需要。三是要加强创新研发机构建设。四是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营造企业创新文化氛围。

作者:马启顺单位:新密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第12篇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内很多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在改革进程中,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牵绊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一直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我国各个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选择是走城市化道路。同时,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志凯:都市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与经济空间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

[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 杨云彦: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