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专业实训课

专业实训课

时间:2022-03-03 19:03: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专业实训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专业实训课

第1篇

关键词 技能实训课;微课;酒店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172-02

1 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学习软件的开发和优化,给自主学习者的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提供了硬件保障,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轻松地通过网络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微课就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上出现的一种崭新、对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的授课形式。

微课程(Micro-lecture)创始人,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指出,微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其构成要素有“教学内容支持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时间一般持续1~3分钟”“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利用网络工具”“学习者自己构建所需的知识”。如今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国内的“微课”是“微课程”本土化的一个概念,认为“微课”是以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一般10分钟左右),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焦建利,2013)。微课具有快餐化、实用化、多样化、聚焦化、智能化和趣味性等鲜明特点,适合网络平台的共享和传播,非常符合学生碎片化学习、移动终端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2 微课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技能实训课程

针对酒店管理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开况,本课题组在海南省各个高职学院进行一系列的调研,发现海南省不少高职院校的酒店技能实训存在诸多不足,而结合本课程开发的微课能优化该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

微课解决高职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 由于基础差、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实训技能没有理解透彻,他们需要在课外加强、深化学习。教师以微课的形式把某些实训项目要点的讲解、操作流程等视频分享到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反复观摩、学习,达到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课后消化、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微课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资源,教师在教授某个实训项目之前先播放微课视频,使操作要领的讲解更加直观、清楚,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视频中的操作进行师生或生生之间的实操训练。

微课能弥补实训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 实训是专业技能的实际训练,专业教师必须有较好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行业知识才能胜任实训任务。而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大部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有限,不少教师长期在校承担理论教学工作,没有行业挂职锻炼经历,缺乏行业实战能力;有些教师虽然从企业转型过来,但是离开这个行业多年,很少再接触行业知识,以至于实践经验时过境迁,很难适应课程需求。

学校跟实习酒店合作,邀请行业人员加入实训课程教学。教师把实训课程的难点、要点整合出来,邀请合作单位的培训人员根据这些知识点,利用酒店真实的工作环境、设备进行讲解和操作示范,最后专业教师把这些视频制作成微课。酒店培训人员现场的专业讲解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每个操作要领,他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会更加准确、规范。

微课可以弥补实训室设备简陋、功能不健全等不足 一般来说,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课是教师在校内实训室中模拟酒店的工作场景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的培训。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只是模仿酒店的一个局部功能,软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全,部门系统管理功能不健全,比如前厅实训室只有一张柜台、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几部挂钟而已,打印机、复印机都没有,更别说前台办理入住系统了。在这种实训室内教师无法进行真实的岗位模拟教学,只能虚拟讲解实训步骤,学生凭着想象进行操作,无法体现实践教学的实效。

微课视频录制的时候可以到酒店采景,利用酒店真实的工作环境、设备、操作系统的软件为实训的背景和辅助工具,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背景音乐和场景图片的设计,烘托现场气氛,使授课内容更加丰富,表现形式更加真实、生动。

微课可以弥补实训教学资源匮乏、实训教材内容滞后的不足 除了实训室中的硬件设施要真实化,教学中所需的软件资料也要丰富多样,带有职场性,比如酒店服务中出现的案例、酒店行业的管理文化等,都是实践教学的真实的案例教材。而大多数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软件资料只有一本课本、一套课件,只有极少数的学院购买了前厅的“西软”操作系统。此外,目前各大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教材内容滞后于酒店行业发展,与世界一流酒店的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酒店业内的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问题以及一些新的管理理念没有被及时纳入实训教材中,难以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微课教学可以延伸和拓展课堂知识,充实教学资源、更新教材内容。教师通过学习,搜集相关资料,把案例、行业文化、先进的操作技术和管理理念等糅合到微课堂中,使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

3 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程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设计的原则 实训课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以典型的工作场景为学习背景,以岗位职责为实训项目和教学线索,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和外语应用能力。微课的实质是利用网络平台以共享、便捷、有趣的方式来学习行业知识和操练行业技能。实训课程中的微课教学设计应符合以下开发原则。

1)实用性。实训课程中的微课教学是针对酒店岗位操作中某些技能要点、知识点的补充和拓展,是帮助学生更好解决未来工作岗位中的难题,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实操性比较强,所以讲授的知识点要集中、易懂,重点突出,方便学生在实训室操作;同时,微课要做到短小精悍,流畅下载和观看,符合当下学生的学习时间碎片化和学习移动化的需要。

2)行业性。酒店实训课程的微课是针对岗位中的技能操练而制作的视频,视频中的背景是酒店中真实的工作情境,微课的主题和内容都应该以酒店中常见的真实案例为素材。微课的教学目标指向要明确、内容要鲜明,具有较强的学习指导性和行业针对性。

3)趣味性。为了打破传统实训课授课方式的单一,主讲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师讲解的幽默和生动。在考虑高职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动画、动漫的形式呈现行业工作场景,以模拟仿真的形式展示生产过程等,把课程内容串联起来,使之鲜活而形象。

微课设计步骤 微课的设计与实施步骤包括微课选题、微课教学过程设计、制作微课课件、视频拍摄与后期制作、微课教学反思与评价等。其中选题和教学设计是最重要的。实训课程的微课教学设计应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突出实操性和行业性。以酒店前厅办理入住登记为例的微课设计如下。

首先,设定场景,提出问题。视频展示涉外酒店前台工作场景,客人走到前台开始办理入住酒店,接待员迎上说:“Good morning, sir! Welcome to ×× hotel. What can I do for you?”客人说:“Yes, I’d like to check in, please!”Flas呈现两个问题:

How will the receptionist help the guest checking in?

What are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the guest that the receptionist will check?

其次,激发学生思考,带着问题继续观看这段客人办理入住的视频。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记下与这两个问题的相关的信息,接着小组讨论、交流信息。

再次,教师采用课件讲授法,介绍前台办理入住手续的操作流程、需要核对的客人信息以及所需的办公设备。同时,Flash课件展示问题的答案,学生对比自己的笔记,查漏补缺。教师再次播放微课视频,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操作要点。

最后,Flash课件把checking in对话中的功能句子拆分出来,学生熟读这些句子,为接下来的技能实操活动积累语料。

这段微课视频的教学设计看似简单,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生动、有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师的讲解要简单明了,练习活动的设置要活泼、多样,其中可以穿插一些背景音、动漫、图片、漫画等;同时,课件的制作要精美、独特,具有启发性。

4 微课制作的技术保证

整合素材 制作微课需要的素材格式有视频、课件、音频、图片、动画等。不同学科的微课课程制作的格式是不一样的,但都以方便、实用、实效为基础,力求生动、活泼、有趣。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技能实训课程的微课,其以酒店真实工作场景中拍摄的岗位技能操作视频为主要素材,配以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图片和文字等。根据微课制作的需要,准备的素材有些是原始的,有些是经过原始素材生成的二期、三期素材(统称为生成素材)。比如课件是原始素材,但是利用oCam等录屏软件,主讲人对着课件边操作边解说,把课件和录音制作成视频,这个视频就是生成素材。酒店拍摄的实景视频需要把音频分离出来降噪,如果降噪后音频生成素材的质量不合格的话,就需要在录音棚里重新录制。

后期制作 原始的、生成的素材都准备好了以后,微课就可以进入后期的制作了,常用的软件有Adobe Premiere或Corel Video Studio。为了让学生下载微课更流畅、快捷,微课一般采用流媒体格式,不采用高清格式视频,视频分辨率按照4:3为好。建议视频类的微课不要采用1080P高清格式,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 都可以,以保证微课在容量上的“轻小”,方便移动学习,并与现有大多数显示设备相匹配。

5 结束语

在微时代,高职教育提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大力开发微课教程,相对于传授理论知识点的微课,技能实训课的微课开发有更多的工作要做,不但要开展教师微课培训,学习微课的应用原理、设计理念,从技术层面学习录制方法和相关软件的应用,以及后期编辑、加工等技术,提升教师的微视频制作水平,还应该加强与合作单位的实践教学合作,邀请行业人士的加入,充分利用酒店的硬件、软件资源,制作出优秀、实用的技能实训微视频。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6-67.

第2篇

[关键词]:建筑水电专业管工实训基础理论课程 教学内容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TM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配套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新机具不断更新,但很多管道工程施工的教材、教学方法仍较为陈旧,如塑料管U-PVC、PP-R在给排水方面的运用已经很广泛,逐步替代原有的镀锌钢管、铸铁管,而现在的很多教材对这方面的介绍仍然较少。

作为建筑水电职业技术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有效途径,使我们的学生一走出课堂,到了施工现场就能够尽快适应用人单位需求。故如何上好管工实训这门课,对学生能否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通过实训掌握技能,通过实践巩固理论,在反复练习中达到熟能生巧以适应工作岗位需求起很重要的作用。

基础理论课程

在管工实训之前,要求学生学好扎实的基础理论课程。根据管道工国家工种教学大纲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管道工,须识读管道施工图纸,根据管道施工图纸进行计算、下料,掌握各类管材、管件、设备的安装方法,完成建筑各系统管道工程安装,在施工现场具备管道施工安全知识、职业操守。

《建筑识图》、《管道识图》、《管工基础》、《建筑给排水工程》、《管道工程施工技术》、钳工实训、焊工实训这几门课程作为管工实训的专业基础课程,需在较靠前的时间开设,使学生在进行动手操作时,已经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实训教学内容

将实训教学内容分为六大课题,如下:

课题一管工常用量具、工具、机具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管道安装必须严格按照管道施工图样进行下料施工。学生需要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如钢卷尺、水平仪等。在管道安装与维护中,一些工具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如管子台虎钳、管钳、管子铰板、钢锯、管子割刀等。管道安装与作业中常用的机具有电动套丝机、试压泵、弯管器、热熔式连接器等。

课题二认识各类常用管道材料、掌握其加工方法

常用的管道材料包括金属管道如不锈钢管道、铜管、衬里管道等;非金属管道如PP-R管、PE-X管、U-PVC管、等。学生应了解各类不同管道材料的切割、连接、煨弯、调直等的加工方法。

课题三常见管道设备、仪表及阀门的认识与安装

学生应了解各管道设备如水泵、水箱、气压罐等;仪表如压力计、流量计、温度计、液位计等;阀门如闸阀、截止阀、蝶阀、止回阀、减压阀、安全阀、排气阀、疏水器等的工作原理、安装与维护方法。

课题四建筑各管道系统的预制与安装、简单故障处理

学生应掌握建筑各管道系统如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建筑消防、建筑中水、建筑热水、建筑采暖、建筑通风的管道预制与安装。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机率,应该使学生的专业技术全面化。

课题五卫生器具的安装

在建筑进入室内装修时,作为水电专业的学生应该了解卫生器具如各类洗脸盆、大便器(槽)、小便器(槽)、盥洗槽、浴盆、淋浴器、洗涤盆等的种类、规格、材质,掌握卫生器具安装及其注意事项,能够按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完成。

课题六管道试压、清洗、保温与防腐

学生应熟悉室内给水、排水、采暖、消防管道系统,掌握室内给水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准备、试验过程、冲洗与消毒;室内排水管道系统的灌水试验注意事项、试验过程;室内采暖管道系统的试压试验准备、试验过程、水冲洗过程、保温方法;熟悉防腐涂料的组成,掌握管道的防腐施工。

实训教学方法实施

目的明确,准备充分

目的明确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入每个课题时,都要集中讲解,向学生介绍它在工程实际的运用,学好它的重要性,强调操作安全。让学生有对该课题有完整认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如在利用钢锯进行管子切割时,重点要求学生注意站立姿势、锯片垂直管子截面及两手具体用力点的方法,学生一上手时,就会立刻想到操作注意事项,避免养成错误习惯。

准备充分才能保证实训教学完整无漏失。准备的内容包括材料准备和师资准备。在进入实训课程之前,需将实训需要的材料、工具、机具准备齐全,如果机具资源相对短缺,可以采用互补方式,让几个小组同时进行不同任务,完成后交替使用。如进行管子连接加工时,有多种机具同时投入使用,分为管子铰板、电动套丝机、热熔式连接器、电熔式连接器几组,每组四至六人,保证机具的使用率,促进学生团体合作。为了上好实训课,我校还特别外聘经验丰富的水电施工员黄老师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将他多年的经验为学生讲解实训要点。一些常犯的错误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毛病都会在讲解时事先提出,这样大大提升学生的听课热情,让学生认为“学的都是有用的”,增加学生动手积极性。

讲解示范

根据不一样的课题内容,讲解示范的方式也大不相同,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常见管道设备、仪表和阀门的认识与安装,偏重于认识。可以在一一讲解后开放设备、仪表和阀门的展台,让学生亲手摸一摸、翻一翻,有备份的仪表或阀门,可以让学生拆开,观察内部构造。而卫生器具的安装,则可以采用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安装操作过程。

实习教师在进行示范时应该注意动作到位,步骤应放缓,逐步讲解操作技巧。如利用管子铰板进行手动套丝时,根据管子大小调整板牙尺寸是比较有难度的。讲解时,可以分别做出尺寸较大与尺寸较小以及正确操作后的三个螺纹管子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分组布置任务,反复模仿练习

针对每个课题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定小组长,布置对应的课题任务。分组时教师应注意学生搭配,尽量使每一组中都有基础较好,学习较认真,组织和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这样的分配有利于在每一组进行任务时,较认真的学生能够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指导同组成员完成任务。

实训课要求学生根据实习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模仿,不断操作,并学会从操作过程中总结经验。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老师需要来回巡视指导,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正。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能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深化并加强理解理论知识。

考核评价

为了避免学生在实训过程有三分热度的情况,应该对每个课题都进行成果考核。成果考核包括小组任务评价,个人操作的正确性、安全性评价,对材料的利用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价。这样的考核评价,有利于加强学生操作的责任感,对实训的材料不会滥用,实训操作过程中仔细用心,每完成一个操作步骤都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比较,学会分析问题,从问题中总结经验。

实训报告及心得体会

在每一个实训课题操作结束后,实习教师需要对实训过程的情况做出总结归纳,对一些操作共性的问题要再三强调,尤其安全方面;要求学生根据实训内容及操作进行心得总结,及时写好实训报告。让学生学会总结自己在操作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学会思考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才能不断进步。

四、结束语

管工实训这门课程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更明了学习理论知识的运用,掌握真正的实践操作,自己动手,使其进入工作岗位时能更快地适应要求。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实践课程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一些教学方法也可以进一步深化讨论,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以上观点仅为笔者拙见,偏颇之处难免,请多多指正。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筑类管道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试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第3篇

摘 要 实习实训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关键环节,也是对该专业学生思想品质、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检验。因此,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并努力实现实习实训与教育教学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 实习实训;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154-02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是一门技能课,也是重要的必修课。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目标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优秀幼儿教育工作者。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要在不断加强声乐技能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实习实训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实习实训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关键环节,也是对该专业学生思想品质、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沈阳市旅游学校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实习实训环节,为了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在建校之初就创办了两所幼儿园,作为学前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在本市及外埠相应开辟多家幼儿园作为实习实训场所,以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需求。学校本着高度重视、充分准备、强化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与各个实习单位密切配合,在学校教师和实习单位教师的共同帮助与指导下,努力提高教育实习实训质量,确保实习实训工作的圆满完成。

1 结合专业方向进行教学,重视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与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中不仅要解决“怎么唱”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要解决“怎么教唱”的问题。为了适应社会对幼儿教师的技能要求,必须充分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并且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其技能的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培养的是幼儿教师,因此,不要把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当成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只重视培养学生专业的声乐演唱技巧,而忽略了学生就业所面向的群体需求。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培养的学生不应该只能是很好地演唱艺术歌曲,还要会唱并且会弹唱幼儿歌曲。

目前,如果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完全摒弃传统声乐教学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在学生的声音训练上已形成一套体系,应该继续传承,在此基础上再融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声乐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优秀幼儿教育从业人才。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以会弹唱幼儿歌曲为教学目标。怎样才能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演唱幼儿歌曲,并且正确处理和把握歌曲内容是教学的关键。教学中一定要按照正确的声乐教学方法进行训练,并且能正确运用呼吸、共鸣、咬字等歌唱技巧,这些是声乐学习的基础,必须要重视。另外,丰富的文化知识是学唱声乐不可或缺的条件,歌唱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唱出声音,更重要的是表现出情感,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是否透彻、深刻,直接影响到歌唱的艺术性。具备较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音乐修养,才能正确表现出歌曲的内涵和风格。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同时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质量是毕业生就业的生命线,着眼于全方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以能力为本位,学前教育就是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为基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施。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把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查找并进行视听,使学生在课前对声乐作品有初步的认知;组织各种声乐比赛,锻炼和提高她们的声乐表演能力;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幼儿歌曲演唱观摩活动,培养她们声乐教学的实际表现能力。通过以上各项活动的开展,促进学前专业声乐教学工作,为实习实训奠定基础。

2 注重实际训练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主要承担实体教学、模拟实践、教育科研三项职能。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专业教育教学实训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整体实力,培养具备满足社会需求的基本技能及教学技能的优秀幼儿教师,建设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专业发展方向为基点的具有示范价值的实训体系。

沈阳市旅游学校以辽宁省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以“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为原则,2016年重新翻建学前专业实训场地。新的实训场地功能齐全,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堪称一流。其中全景幼儿园的建设可以说独具匠心,为学前专业更上一个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大大满足了学前专业教学实训的需要。

学习声乐的过程,有教师的“教”,也有学生的“学”。这种教学过程多靠教师的指导,但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只要依赖教师就可以使学习进步得到保证,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因为声乐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歌唱,学唱进步的关键在善思考、勤动脑、多练习。在教学中注重学习与训练相结合,声乐教学更多的是强调自我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多动脑筋、善于总结,并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会唱会教的幼儿教师。教师也要在学生实际训练中不断总结完善,使其更快地提高专业能力,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3 配合实习进行目标教学

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为幼儿园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实习成为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习是学生从“学者”到“教者”角色转换的预演,实习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是完成实习工作的前提条件。为此,围绕实习开展声乐教学,带领学生对幼儿歌曲进行学唱、分析、弹唱,对歌曲进行艺术加工再创造等技能训练,使她们在实习中能独立完成幼儿歌曲的教唱,成功驾驭课堂,胜任幼儿音乐活动课程的教学工作。

在声乐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歌唱和表演能力外,还要培养她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为期一年的实习中让她们真正体会到知识应用的重要性。在实习工作中,音乐教学活动是幼儿教师技能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本校教师和实习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去完成音乐活动示范教学观摩课是非常必要的。课前准确掌握歌曲的内容,并能熟练弹唱,广泛听取指导教师、实习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并进行各项环节的指导检查,帮助学生完成备课准备工作;课上通过给幼儿弹唱、表演及其他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喜欢并且和教师互动,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课后总结经验,实习教师和指导教师针对上课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提高教育实习能力。通过教育实习,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幼儿园教学实践,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检验了课堂教学的成果。

以大班曲目《娃哈哈》为例,这首歌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新疆少数民族歌曲,情绪活泼、欢快、热烈;让幼儿掌握八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特点;此歌曲适合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演唱。围绕这三个基本特点,帮助学生设计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写出活动教案。在导入新课环节中,以新疆富饶美丽,盛产哈密瓜、葡萄,以及民族服装的特点等入手,通过视频、挂图等手段,引导幼儿,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对学习歌曲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幼儿用欢快的情绪学唱歌曲,用铃鼓、三角铁敲打八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在学唱后期,结合新疆舞蹈的基本元素“脚垫步”“转手腕”等肢体动作进行表演,使幼儿在学中动、教师在动中教。最后达到既会唱又会跳,载歌载舞地表演歌曲《娃哈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4 结语

总之,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习实训这一教学环节,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声乐歌唱技能,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为学前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徐锦.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校内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华人时刊,2014(11).

[2]王勇,程玉蓉,黄果.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园校共建实训基地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14):

第4篇

【论文摘要】中职学校培养的目的是输送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而中职生职业能力的高低决定其就业之路,因此,培养中职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课程的实训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在实训教学中培养、提升和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1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具体职业活动时所需具有的能力,它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方法能力包含了独立思考、分析判断与决策、获取与利用信息、创新和独立制订计划的能力等。社会能力则包含了组织协调、人际沟通、语言与书面表达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意识等。

2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2.1利于学生学会从业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所以要求中职生必须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所需要的实际能力,学会从业和做事。近年来,中职毕业生中相当一部分职业能力低,不能胜任从事的工作。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教会他们从业的能力和做事的本领,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

2.2利于学生学会生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岗位呈现出新型性、替代性和不稳定性,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以稳定的心理素质来应对职业的变化与更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走向社会、面对现实、完善自我,以及锻炼自己承受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提高适应及承担风险的能力。

2.3利于学生学会创新

当今时代是竞争激烈、人才辈出的时代,不断创新是其鲜明的特征。从业者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乐于学习、积极思考,使他们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勇于创新、勇于创造的能力。

3在实训教学中培养、提升和强化中职生的职业能力

众所周知,专业课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型,而实训教学是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实训教学中培养、提升和强化中职生的职业能力?笔者试图通过在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实训教学中构建实践环节的3个平台来解答这一问题。

3.1搭建实训实习平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由于学校扩招,入学门槛降低,中职生的基础普遍较差,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头脑灵活,好奇心强,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搭建实训实习平台,让学生在这一平台中得到充分的技能训练,使他们在就业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是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这2年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的需要,以及进一步培养机电类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的职业能力、培养参加全区和全国技能大赛的选手而开设的,教学内容融合了光电控制、气动控制、plc控制、变频器控制等技术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和巩固,专业技能得到综合的训练及实践运用。

3.1.1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要求学生能识读机械图纸和掌握机械安装工具及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能绘制电气原理图并按图接线,能读懂气路图并连接气路,能根据要求设置变频器参数,按控制要求编制plc程序并调试。而学生这些专业能力的培养最终需通过实践环节的技能训练来实现。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是应用技能竞赛设备——亚龙yl一235a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来进行实训教学的。该装置配置了生产实际中典型的皮带输送机、机械手、圆盘和分拣装置,承载了真实的生产性功能。它把机电类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现代企业需要的技术都融入装置中,职业性特点十分明显。因此,在这门课程的实训教学中,教师应按专业能力形成的规律采取“以项目为载体,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一般功能到特殊功能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分3个阶段来组织实训项目和规划工作任务。

基础实训阶段:首先带学生到实训室观看实训装置,让学生感性认识实训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元器件的组成。然后进行单一部件的拆装实训项目,包括圆盘、皮带输送机的安装与调整,机械手、分拣装置的安装与调试等工作实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际生产中典型部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安装调试方法。接着进行单一部件的plc编程实训,按照任务书中的控制要求,学生利用实训装置配置的plc进行编程,分别实现对圆盘供料、机械手搬运工件、皮带输送机送料、分拣装置分拣工件的单一部件的控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plc编程的方法、技巧和应用技术。

强化实训阶段:这一阶段是把2—3个单一部件进行组合,实现简单的组合控制功能。如:圆盘+机械手,人工落料+皮带输送机+分拣,圆盘+机械手+皮带输送机,机械手+皮带输送机+分拣等。

综合实训阶段:这一阶段则是把整个机电一体化装置所有部件进行组装和调试,并实现对整个设备的多种功能、多种工作方式的控制。

通过上述3个阶段的实训,学生从易到难,逐步了解和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术,专业技能得到了充分训练,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3.1.2学生方法能力的培养

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让2~3个学生组成任务小组,在拿到教师发给的任务书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和分析工作任务,搜索相关知识和信息,制订好完成任务的计划。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任务完成后,学生对自己完成工作的情况进行评定,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整个任务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掌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任务这一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方法能力得到培养。

3.1.3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任务小组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分析讨论工作任务,并将制订好的工作计划用电子版的形式上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认真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小组长根据指导教师审核后的工作计划,给小组成员布置任务。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小组长负责沟通、协调和指挥小组成员进行工作。任务完成后,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整个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分析,汇总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总结。这样,每位学生在组织协调、人际沟通、语言与书面表达、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意识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培养了一定的社会能力。

3.2搭建技能比赛平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创新,使职业教育发展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局面。为了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部提出定期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要求。每年3月份,广西中职学校的技能大赛开幕,选拔出优秀选手代表广西于6月份参加全国的技能大赛。为了迎接广西中职学校的技能大赛,选拔出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于每年的1l一12月份,从班级到系部,利用校内自动化实训室举办各层次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项目的技能比赛。通过宣传动员、培训辅导、初赛决赛、评分点评、表彰奖励等方式,让学生以较高的热情积极参与技能比赛。学生以2个同学组成团队参赛,由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的任课教师负责指导参赛学生根据该项目的比赛规则,精心设计比赛内容、认真准备和参与比赛,并将学生的比赛成绩作为该课程的实训考核成绩计入期评成绩。通过多层次的比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锻炼了学生计划组织、交流沟通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3.3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实训教学不应局限于校内实训室,应“走出去,请进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这2年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公司、海信电器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的协议,企业派出技术人员到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指导教师,培训学生,举办各种讲座,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了解企业的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也安排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让学生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要求参加工作实践,了解企业机电设备,获取实际工作经验。在实习期间,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培养了他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对岗位、职业的感情,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同时,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强化。

3.4实训教学改革成效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实训教学中,通过搭建“实训实习、技能比赛、校企合作”3个平台,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培养、提升和强化,让实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这2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学生得到了许多企业的青睐,就业率大幅提高;2010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派队参加广西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的比赛,获得了1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第5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 高职

一、前言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近些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因为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性人才,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要想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那么必须参加实训课程。因此,实训课程建设质量的高低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很有必须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研究。

二、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一些实用性的人才,那么相关的实训课程在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当中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近些年来,我国开设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院校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相关专业技能,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建设实训课程并且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虽然实训课程在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与完善,但是在建设的过程当中仍然还 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实训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介绍。

(一)实训课程所包含的内容不系统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虽然已经设置了相关的实训课程,但是这些实训内容几乎都以比较分散的形式存在的,分布于多门相关课程当中。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大部分还主要以单项性实训为主要实训模式。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过程当中在现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训内容相对于理论内容来说占据的比例还非常的小。第二,实训的内容深度不够,非常的简单,不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三,实训内容的不规范性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总之,实训课程所包含的内容不系统以及采取固定的训练模式都影响了实训课程的建设。

(二)综合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开设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院校为了更加明显的突出实训的特点,也开设了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训课程。综合性实训课程的开设虽然对实训课程的建设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综合性实训课程所设置的内容还比较分散,在系统性方面还有待提高。第二,综合性实训内容的层次与国外相比还比较低。第三,综合性实训课程在规范化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小。第四,采用的实训模式还是比较固定的,灵活性方面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授实训课程的教师专业素质比较低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要想通过实训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在实训课程的讲授过程当中,必须有一个专业素质比较高的教师。讲授实训课程的教师所接受的理论方面的教育还是比较多,参加的实际培训相对来说还比较少。因此,从事实训课程教授的教师专业素质的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程的建设。

三、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程建设所遵循的原则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在实训课程建设方面虽然采取了比较多的措施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建设的不合理性,至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去及时的认识清楚,以此来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因此,我们在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程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实用性与仿真性原则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对相关实训课程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遵循的两个首要原则就是实用性以及仿真性的原则。实用性以及仿真性原则在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程建设过程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实训的特色,即使实训所设置的内容与真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一定要尽可能的做到实训内容具有较好的仿真性以及实用性。实训内容在进行设置的过程当中,要采取一些措施尽可能的让实训内容与实际情况相接近。总之,实用性以及仿真性两个方面的原则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实训课程设置当中必须遵守的。

(二)完整性与动态性原则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对实训课程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除了要必须遵守实用性以及仿真性两个重要原则之外,还必须遵守完整性以及动态性的原则。动态性原则是为了提高实训内容的复杂程度、系统性以及层次性。大部分实训内容都采用静态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实训内容在很大的程度上显现的非常的单一,层次性比较低并且系统性也比较差。除了要遵循动态性的原则之外,还要遵守完整性的原则。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进行实训课程的建设过程当中,一定要对设置的实训内容进行充分的考虑,以此来保证实训内容的完整性。与此同时,在保证实训内容具有较高的完整性之外,实训内容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总之,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进行实训课程的建设过程当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于若冰.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建设的途径探索[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3).

[2]梁秀文,郭玉梅.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7(8).

第6篇

关键词:财会课程;专业设置;问题分析;解决方法

中职学校在招生并轨的政策实施后,中职学校的生员危机不断加剧。面对黯淡的生员境况,各地中职学校为了走出困境,在各方面进行了调整,包括调整课程设置,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中职学校财会专业课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基础文化课没有完全退出中职课程计划

中职学校基础文化课包括令许多来中专学校就读学生在初中就望而生畏的数学、语文、外语等。这三大基础课在有的中职学校占的比重甚至超过了专业课。最为典型的就是那些办对口升学班的中职学校。有的职业高中,就是靠对口升学班,维系着生源。对于一些中职学校开财会专业的,只开对口升学的《基础会计》一门专业课,学生一年考不上,第二年接着考。索性其他专业课干脆停开。那些没能考入高校的对口升学班的学生,毕业后仅混了一个财会专业的中职毕业证,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却没学到多少。

2.专业课的选择上存在问题

有的中职学校,对部分专业课时开时弃,如《审计》课。这多是因为现在的中职学生素质低,连会计专业课都没学好,何谈《审计》。也有的学校是因为诸如《审计》课专业教师缺失,而导致这样的专业课不能连续开课。

3.专业课选开的次序和衔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财会专业的一些课程的开选是有一定次序性的。先开哪些课,继之以哪些课,实训课怎么开,开多少,这都是要讲究科学性的。有的学校在学生没有学好《基础会计》或者《财务会计》计算机相关课程之际,就给学生上《电算会计》课,显然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4.实践技能课更是问题多多

(1)实训内容对象单调

实训内容对象单调,账务环节缺失。例如,有的财会教师只是让学生做陈述式的业务做会计分录;有的甚至都不做登账训练,当然不做报表更是常有的事。账、证、表是会计实训关键环节,片面强调及有意无意缺失都是不应该的。

(2)缺少会计岗位实训

岗位实训的缺失,是全国性问题。不但会计专业这样,其他专业也是如此。有的中职学校顶多在出纳岗位上简单实习一下。

(3)缺少外聘社会实训教师

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缺少来自企业或有直接工作经验的外聘实训教师。这方面也是其他专业存在的问题。聘请来自企业的财会工作者,不仅因为他们是经验丰富者,更在于这些教师能把企业的实际情况向学生及学校进行传递,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毕竟会计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训面临很多困难,尤其是企业很不情愿接收学生到企业财务室去实习,会以各种借口拒绝。如果学校能经常聘请企业财会人员到校指导,可弥补财会专业学生难以进行社会实践的缺憾。

(4)缺少校内实训环境

既然财会学生到社会实训有困难,学校就应该在校内提供模拟实训室。但有的学校连在校内实训的场合都难提供,更莫论模拟实训室了。这也是学校对实训课程的重视不够,当然也存在经费投入问题。

(5)行业会计涉及少

这方面也是全国中职财会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的中职学校财会专业,大多以工业会计作为讲授、实训的行业对象,有的学校兼讲一下流通企业的会计,或者是非经营性单位会计。其他行业涉及得很少。这一方面是认识不够,同时也与缺少谙熟各个行业的教师有关。

二、解决策略

1.减少基础文化课的课时和课程比重

数学、语文、外语这样的基础文化课,开得尽量少些,或者更激进一些,数学干脆砍掉,语文课改开《应用文写作》,外语课可开些《商务英语》等实用英语课。若减少数学、语文、外语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多接触专业课内容,会让新入学的中专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稳定他们的学习情绪,推动财会专业教学正常稳步进行。

2.对口升学的学校要照顾学生

毕竟考入上级学校的中专生较少。面对对口升学落榜的中专生而不愿意再次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及时补充财会专业课程和实训内容尽量补救。

3.专业课的选择要因情况而定

像《审计》《管理会计》等专业课,若学校课时充足,在学生能够接受且教师不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开设这些课程。否则,不如放弃这样的课程,多增加一些实训技能课。

4.要深入研究财会专业课的相关性

把握好专业课的开设次序问题。哪些课该先开,哪些课后开,开多少课?这些都要心中有数。

5.尽量鼓励教师多涉及行业性会计

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学校教师深入不同行业的企业,去实践学习,以取得行业会计的实际经验。当然,能够外聘不同行业的企业人员来校讲学更为可贵。

6.下大力气研究并解决会计实践、实训课问题

(1)点钞课、珠算、小键盘训练这些基本技能课程,应尽量早开,而且要做到每学期都跟随训练,训练课时不必太多,但不能停歇,以巩固训练成果,以避免荒废。

(2)实训内容或实训对象尽量与实际财会工作靠拢

教师要保证会计实践环节、实训内容、实习对象与实际一致或相近。如,财会工作的证、账、表环节不要缺失;原始凭证的格式要尽量用实际的;实训内容的设计上要尽量用原始凭证来反映,所以要尽量避免陈述式的实训对象。要让学生掌握通过接触原始凭证而读懂业务信息。

(3)学校要重视学生岗位实训

要给财会专业建立实训室,在实训室进行教学和实训(尤其是岗位实践),就会让学生增加学习兴趣,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熟练操作打下基础。

(4)有条件的学校多聘请企业实践教师来校授课或指导实践

没有条件的应鼓励校内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深入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然后将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传授给学生。然而,有的学校不但不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实践,反而处处给利用业余时间到校外授课或指导会计的教师制造障碍。我想,这样的学校如此处理,是缺乏眼光的表现。

第7篇

一、专业实训课的意义

当前在中国大专院校中,培养适合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应用人才,专业实训课成为最主要的具有实践性质的教学环节。特别是旅游业发展所需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专业实训课成为最有效和最根本的途径。

学生借助短时间的实训,对社会、对旅游专业的需求状况等进一步了解与认识,从而加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还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旅游专业学生在校内外实训过程中,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对旅行社、景点、主题公园以及各大宾馆酒店进一步了解,对这些工作中所必须接触地点的面貌与常规工作运行,积累专业知识。此外,实训课还能够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从事旅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的教学内容,要全面的覆盖旅游业各个相关的岗位,并且对各个岗位所要求的学生应具备的劳动技能重点突出。

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中涵盖:重客房铺床、餐厅摆台、烹调基本功、轻服务模拟接待、设备保洁训练以及模拟厨房管理等。但是教学中重视操作训练,却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考核的内容不合理,而且考核项目不完备等等。往往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时间严重脱节现象。

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灵活的运用模拟餐厅服务、模拟客房服务以及模拟导游服务等相关的服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在学校中就锻炼和掌握较高的服务技能。但是旅游教育部门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式,尚未实现理论与时间的紧密联系。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中,在科学理论指导方面往往较为匮乏,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2、重视操作训练,轻视素质培养。

中国旅游业朝着国际旅游市场进军,因而急切需要建立一支具有国际服务水平的员工队伍,以保证服务水平符合国际旅游的高标准。一般国际旅游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并不是要求他们具备一流的操作技术,但是却要求他们在观念上进行改变,接受国际旅游业的服务规范与管理思维,养成良好的服务一是、专业理论素养与职业道德。然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重视学生操作训练,对学生素质培养却没有给予重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3、实训课教学设备相对落后,不能跟上新形势发展需要。

新形势下,旅游专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但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在教学设备方面依然保留原有的体系,不足以满足眼下旅游业发展需要。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必须重视这一点,通过改革和完善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与国际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建立模拟接待服务训练场地,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服务技巧的重要意义,意识到工作人员心理与顾客心理存在的差异性。在这种专业实训中,明确掌握规范化的服务用语的重要性,学会体谅顾客的消费心理,提供职业微笑、热情周到等的服务,让服务更加规范。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改善专业实训课教学的管理体质。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最为重要的是:教学计划、设施条件、教师、学生以及管理制度等五方面。合理的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建立教学管理体制以满足旅游业发展需求变化的人才市场,是实训课教学改革的最根本的目标。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当从改革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的教学计划着手,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对“考教分离”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立足当前学校基本现状,进行有效的改革。

(二)加强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当前,即将毕业参加工作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他们所必须具备的。因此,在他们参加工作之前,需要有必要对他们的职业技能进行训练,调整他们的职业心理,以更快更好的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适应工作岗位。对此,在实训课教学中,首先要从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操作水平以及职业道德,让学生具备市场所需的“说、写、做”的能力,与爱岗敬业的良好工作素养。其次,实训课考试应当引进符合旅游行业的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从整体上来提升专业实训课的组织和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最后,不断加强实训课中模拟服务、模拟餐厅以及模拟客房的训练,积极引进与国际旅游水平接轨的硬件设备,为学生创设与工作氛围相近的学习环境。

(三)制定更加科学规范的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应遵循理论教学与实训课相结合的原则,在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国家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标准相结合,参考各类竞赛规则,以此来衡量和评估学生及教学目标,依据旅游人才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变教学内容。

四、结论

第8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训课;改革

专业实训课是目前我国大专院校以培养适合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也是旅游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最有效的、最基本的途径。通过短期的实训,学生将进一步了解社会对旅游专业的需求状况,加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校内外实训,学生将会进一步加深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了解旅行社和景点,主题公园及各大宾馆酒店的一般面貌和常规工作运行过程,积累专业感性认识;可以训练学生专业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旅游业也必将加快其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与国际水准接轨的步伐,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为了获得毕业实习和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所必备的“实战”技能;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专业实训的学习_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专业实训.努力掌握和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的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改革势在必行。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专业实训课的教学目标应该适应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专业实训课的教学内容,首先要比较全面地覆盖旅游业的有关各个岗位。其次要突出各岗位所要求毕业生具备的基本劳动技能。目前,专业实训课教学中存在下列情况:重客房铺床、餐厅摆台、烹调基本功,轻服务模拟接待、设备保洁训练、模拟厨房管理;重操作训练,轻素质培养;考核内容不合理,考核项目不完整,教学重点不适应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待进行改革。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l、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中,由于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能够模拟餐厅服务、模拟客房服务、模拟导游服务等相关的服务知识,而且在校练就的服务技能还应高于旅游业现行的服务水准。但是,与此紧密相关的旅游教育部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却基本未变,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特别是实训课教学,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不能适应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

2、重操作训练,轻素质培养。我国旅游业进军国际旅游市场,首先要有一支具备国际服务素养的员工队伍,旅游教育行业责无旁贷首先要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其实,国际旅游市场并不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具备一流的操作技术,但却要求他们从观念上接受国际旅游业的服务规范和管理思想,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专业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无量的培养前途。但是,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课“重操作训练,轻素质培养”的倾向却不是个别的现象,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3、实训课教学目标跟不上新形势。旅游专业在新形势下应有培养学生的新型目标。举例来说:如果专业实训课中缺少使用外语服务用语进行模拟接待训练这一环节,就是一个“培养目标”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国际旅游从业人员使用规范的服务用语是最基本的职业技能之一,因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必须突出这项教学训练。学生通过模拟接待服务训练可以解决两个问题:(1)体会到语言服务技巧的重要性;(2)体会到员工心理与顾客心理可能存在差异。这样,学生就会明确他们为什么要掌握规范的服务用语;为什么要体谅顾客消费心理,提供包括职业微笑、主动、热情、周到为内容的规范服务,并配合教师完成训练计划,达到教学目标。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改革建议

1、改善实训课教学管理体制。实训课教学管理涉及五个要素:教学计划、设施条件、教师、学生和管理制度。处理好这五个方面的关系,建立适应旅游人才市场变化的教学管理体制是实训课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应从改革实训课教学计划人手,完善实训课的教学条件,落实“考教分离”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考教分离”的实践课考试制度,可以成为我们立足校情、坚持改革的有效途径。我校虽然已经实行了“考教分离”的实践课考试制度,但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待于完善。

2、加强职业素养的培育。即将步入旅游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做好就业前的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心理调整,才能较好地适应旅游市场的管理氛围。我认为,应该做以下工作:(1)搞好专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操作水平和职业道德。也就是要具备符合旅游市场需要的“说、写、做”的能力和敬业精神。(2)实训课考试应积极引进、严格执行该行业的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从整体上提高专业实践课的组织水平、教学水平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职业道德水准。比 (3)强化模拟服务和模拟餐厅、模拟客房管理训练。

3、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计划。本着理论课教学与实训课相结合的原则,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训课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应该结合《国家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标准和各类竞赛规则来制订和实施。以此来衡量培养的学生是否达标,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并依据旅游人才市场变化规律,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重点。

总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既要有大胆创新的精神,又要根据木学科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紧紧把握影响旅游专业实训课教学管理的基本要素,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作用,才能做到课堂教学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9篇

任务2:模拟工作角色的设计在模拟物业服务中心的实训活动中,除物业中心经理岗由专业教师轮流担任外,其他办公室岗位设置皆由学生担任。岗位设计量有:物业中心主任、行政助理、物业助理、前台接待和区域管理员。在实践中应明确各岗位职责:物业经理———指导学生开展工作;物业主任———统筹安排下属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召开工作例会;行政助理———负责每天登记及统计出勤,办公室物品借还登记及会议记录;物业助理———检查楼宇巡查员的工作情况,负责统计工作检查表并汇总;前台接待———负责办公室清洁、接待来访人员、工作单的交收;区域管理员———负责每天检查校园的环境卫生情况、楼宇设施损坏情况等,并根据学校需要随时增减检查项目。各岗位按需要安排人数,学生分批排班,分小组定岗轮流参与模拟物业管理实训活动。任务3:模拟工作任务的实践除服务中心作为主要实训基地外,将校园划分为若干工作区域:教学大楼A\B座、教学大楼C\D座、办公楼岗、艺术楼(E楼)岗、烹点楼(F楼)岗、商外楼(H\G楼)岗、图书馆楼岗、宿舍楼岗、校园公共区域岗。各岗位人员分别按要求开展物业专业实训活动。实训工作内容与企业实际的物业服务管理内容尽可能接近。如:(1)负责校园日常管理巡视检查;(2)负责校园教学设备及房屋设施、设备等报修、维修接待、下单安排,跟踪和回访,并定期向主管校领导汇报情况;(3)负责校园绿化、清洁质量监控;(4)负责学生模拟实训的岗前培训工作;(5)负责对校园物业管理模拟服务中心各岗位工作的检查监督;(6)负责校园物业管理模拟办公室内部行政事务、文档的管理;(7)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各项有偿服务。经校长办公室批准同意的相关收费标准和有关管理规定,及时向师生通知收取及催缴相关费用,定期公布相关费用收支情况。在实训过程中,设计工作流程,让参加实训的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

模拟物业服务中心的实训实践活动

模拟物业服务中心自运作以来,在物业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批分组加入到校园模拟物业管理的实训活动中来。实训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清洁卫生检查、楼宇建筑巡查、设备设施巡查、一般设备维修和清洁卫生实操等方面。以其中一个阶段的工作情况为例,主要进行的实训活动如下:(1)清洁卫生检查:进行23天次卫生巡检,共记录地面有污渍、积水、垃圾等问题940个。(2)楼宇建筑巡查:发现地面开裂,墙面抹灰层、部分天花板受潮脱落等问题若干。(3)设备设施巡查:有专项检查记录11张,发现问题约101个,如走廊灯具开关异常和消防栓有破损等。(4)一般设备维修:参与检查教学楼A、B、C、D楼洗手间的洗手液盒及部分门开关、挂钩的维修工作3次,参与学生54人次。(5)清洁卫生实操:结合专业课程,组织学生操作清洁器械,进行学校公共区域的清洁实操活动。如“摘星之手”雕塑广场东侧的清洁工作,面积约为400平方米,学生20人工作约2小时;学校游泳池边清洁,面积约为150平方米,学生18人工作约2小时;办公楼前地面清洗,面积约为10平方米,学生3人工作20分钟。(6)举行工作例会,开展知识分享、经验交流、工作评估与总结。

模拟物业服务中心实训活动取得的成效

模拟物业服务中心的实训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直接验证和支持项目课程改革成果。第二,在专业教学方式上的成效。模拟物业管理实训活动是专业课教学的延伸。传统的专业教学活动,大部分局限在教室进行,教师讲、学生学,存在理论与实操的脱节,甚至是纸上谈兵。而借助模拟办公室,学习方式可灵活选择。如在项目课程物业助理服务、物业设备维修与管理等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校园模拟物业管理实训实践活动,实训工作的内容,就是专业课学习的内容,课堂上的教学项目,可以在模拟活动中通过任务引领、小组协作、成果检验等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一一完成。第三,在课型创新上的实践。课型,泛指课的类型(或“模型”),是课堂教学最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结构和程序。中国大百科全书对课型的的定义是: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或者按一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等来划分的课的类别。课型是一种结构,即一种以教材为文本,在某一课时内,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法,按程序规律编排起来,具有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结构。传统上经典的课型有“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在实践中,传统课型现已不适应中职教学的实际需要。现时的职教课型大致有: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课型。这些新的职教课型,可以借助模拟服务中心这一实训场地,开展实践,尝试创新,在新一轮的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2.学生实训的成效学生通过参加实训活动,在每一次的模拟工作活动中,将整个校园变成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学校就是学生实训工作的基地。这有利于学生应用课堂上所学专业知识获得技能,在工作态度、职业素养以及协助配合等方面也得以提升。在仿真的工作情景中,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经验的积累,以及达成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的目标。3.对校园后勤管理的帮助与提升模拟物业服务中心的工作是对学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有力支持,学生的人数优势、参与工作的频率,在各个方面都大大节省了学校总务的人力,提升了工作效率,推动学校总务管理的水平的提高。

关于校园模拟物业管理实训活动的探讨

校园模拟物业管理活动开展以来,虽已取得很多的成果,但由于学校环境的特点和条件所限,在实训中必然也存在一些局限。今后仍需在以下各方面加以探讨:(1)专业课的教学与校园模拟实训活动可更紧密地结合,让学生能真正地在“做中学”、“学中做”,发挥实训场地与实训活动的最大价值与效益。(2)加强项目课程与课型研究等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挖掘实训活动更丰富的内涵,提高学生实训的效果。(3)在实践中不断检验,适时修改模拟活动的模式。如可随时调整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提高工作的实效性。(4)在学生培养方面,重视岗前培训环节,特别要注意抓好骨干学生的培养。如“服务中心主任”(学生担任)的选拔与培养;引入激励机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奖励表现优秀者等等。(5)建立定期的学生岗位轮换制度,拓展模拟工作的内容,丰富学生参与模拟物业管理实践的内容,增添工作的新鲜性。(6)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实训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平台,同时也是专业教师学习的平台。专业教师也应积极参加培训,有必要时更要走出去学习,以提高指导与管理学生的方法和水平,与企业接轨。在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很多,而积极进行教育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技能就是其中重要的举措。在物业管理专业的项目课程研究实践中,通过在校园建立模拟物业服务中心,创设仿真的工作情景,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模拟的物业服务与管理的实训活动,对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实操能力,提升项目课程下教与学的有效性都有着良好的促进意义。

作者:郑东旭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第10篇

一、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类院校实训课程还是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际意义上的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师生重视理论的教与学,轻视实训课的教与学。实训教师本身对实训的重要性认识也有偏差,实训教研活动便少甚至鲜有开展,课前备课不足。

(二)实训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高职院校对学生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加强的过程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一般做法仍是针对所开设课程进行相应的实训教学,不同课程间的实训教学缺乏连续性,不能体现整体工作流程,不能使学生将所学课程联系起来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不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

(三)实训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讨论、案例教学、演示教学项目、教学参观、工作角色扮演、模拟等。其中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所占比重较大,部分具有多媒体教学条件的院校采用了演示教学法,但教学方法整体上比较单一, 这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很难直接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实训教学过程模式化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多以以单项型实训为主,实训内容简单难度小,不规范,过分强调实训教学过程模式化标准化,学生的依赖性较强,不能独立完成各个交易环节的内容,实践能力提高较慢。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始终停留于理论认识时期,不会真正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综合技能训练内容较少,实训存在不系统、层次低等问题。不少人存在只要有一个好的实训软件,甚至包括能自动对学生进行操作评价的软件就能搞好实训教学的认识误区,其实,模拟实训软件往往存在角色过程简单化、片面化,操作上也存在机械性的弊端。

二、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实践初探

学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以培养技能为目标,以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课堂为载体,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 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按照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层层推进的教学思路展开教学内容,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

(一)高职院校要重视综合实训

高职院校重视实训教学不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要落实到行动中去,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都要担任一定的实训教学工作。注重实训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培养,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实际,了解实际业务操作情况。走出去的同时,还得请进来,筹措经费,聘请著名企业的专家参与实训教学的讲授工作,或是集中开办讲座讲学,也是行之有效的可行方法。压缩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课时甚至开课门数,切实保证综合实训实践教学的课时。

(二)创造逼真的实训环境

实训环境的仿真性是每一个实训室建设都应追求的主要目标。实训环境的仿真性要求实训室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尽可能与实际的业务环节吻合,包括办公环境等,以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实际的业务环境,要通过一些细节化的场景布置,营造工作氛围,使学生在模拟训练中体会实战的乐趣。例如内蒙古财经学院职业学院实训中心银行保险仿真实训室建成于2011年5月,本实训室主要为金融保险专业学生提供一个专业技能实践平台。实训室设有六个模拟银行窗口,每个窗口配有电脑、扎把机、点钞机、平推式票据打印机、磁卡读卡器、密码小键盘各一套,教师可以把每个上课的班级设置为一个支行,把每个学生设置为一个柜员,可以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统计和评分。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扮演银行、保险公司操作人员和客户两种角色,来学习银行的储蓄业务、对公业务、信贷业务、业务、特殊业务以及保险公司的投保业务、理赔业务等,使学生有一种学习如工作的感受。

(三)加强实训教学教师对学生实训指导引导工作

要想上好实训课,教师要像理论课那样认真备课、备大纲、备计划,还要备软件。要力争使实训课教学丰富多彩,教学手段多元化。要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及兴趣点,因材施教,授课教师远非简单地坐在教师机前来个人机对话那么简单,实训教师应努力营造逼真氛围,合理组织学生,分配角色以及角色调配交换,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老师要在实训现场做适当巡视,关键点在每次实训结束前留出时间做适当的讲解,同时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及时总结,老师做必要的点评。实训教师还要加强实训纪律,杜绝上网聊天看视频玩游戏现象,营造良好的实训氛围。

第11篇

(一)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认为,实训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解决实训问题而创设一个有效的实训系统,而创设这样一个系统,需要用系统理论来指导。实训设计时应统筹学校各专业实训需要,进行统一规划,建立实训系统,并运用系统理论对实训系统的各个要素、结构和功能进行整体研究,揭示实训要素直接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以期达到最佳实训效果。

(二)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将实训设计看作是为了促进学习者能力培养而进行的设计。学习理论提供了能力形成的条件和一般过程、特点,提供了学习动机形成条件和发展过程及特点。这些对实训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训设计理论均是建立在学习理论之上的。

(三)科学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训手段已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为实训系统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了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以“练”为中心设计,主要围绕学生的“练”而展开,其核心内容包括实训环境的设计和自主训练策略的设计,而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为实训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支持。

二、经贸类专业技术课实训设计内容及预期目标

经贸类专业技术课是指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务操作的课程。该课程的实训按实训功能分为对课程的全面综合实训和训练单一技能的单项实训。单项实训较简单,实训设计只要能满足掌握特定技能即可。综合实训主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标准化规范化的业务操作能力及业务的熟练程度,使之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在较短时间内胜任工作、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本课题主要研究经济管理类专业技术课综合实训。经济管理类专业技术课综合实训设计内容主要包括:1.实训与实验、实践、实习及见习在培养、训练学生能力上的区别;2.经济管理类专业技术课实训的特征及与理工类专业技术课在实训设计上的区别;3.如何确立经济管理类专业技术课实训的实训目标;4.如何根据实训目标确定具体的能力目标及选择能达到上述能力训练目标的实训项目;5.如何评价实训效果;6.专业实训整体规划与课程实训设计间相互关系;7.实训设计所要求的物质条件、空间、经济成本的可行性。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是:建立充分发挥经济管理类专业技术课功能的实训项目类型,设计能达到实训目的、科学、操作简便的实训程序,选择与实训项目类型及实训程序相匹配、学校具备实训条件、成本较低的实训载体及根据实训目标设计适宜的实训组织形式。

三、经贸类专业技术课实训设计方法

(一)实训设计

1.确立实训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奈特(Knight)和瑞莫斯(Remmers)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实验得知,如果参与实验者能够认清学习目标,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若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则学习动机和兴趣都处于较低水平。职业教育实训目标应具体、明确、便于理解,最好能使学习者理解实训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学习目标的诱因性将大大增强。影响课程实训目标选择的因素有:(1)专业实训项目整体规划。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不同,学科教育可以以一门课程科目来进行实训的规划设计,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其必须以专业为单位进行实训项目整体规划及建立实训基地(中心)。课程实训目标必须与专业实训目标相协调,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2)职业岗位约束。职业教育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某一所职业院校的一个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不一定完全一致。学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市场需求、自身的师资和设备等条件,选定其中几个职业岗位作为人才培养岗位。如一个地区国际贸易货物出口运输主要通过海运,那么在国际货运实务海洋运输、航空运输、陆路运输、国际多式联运四项主要业务中,应选择海运业务能力培养作为实训目标。(3)人才培养能力目标。职业教育实训始终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因此在确立课程实训目标前,先要确立该课程人才培养的通用能力目标和专业能力目标。

2.选择实训项目

课程实训项目是根据专业服务的职业岗位、能力领域、单项能力及技能推演出来的,但并不是推演出来的所有技能训练、任务实训、项目实训、岗位实训项目都成为实际教学计划中的实训项目,因此,要根据实训目标,进一步研究确定哪些实训项目最终被列为教学计划中的实训项目或任务。

3.分析实训对象

研究确定实训对象的认知能力、年龄结构、知识水平及组织形式。

4.设计实训系统

根据实训目标要求、实训任务需要、实训对象特征,研究确定实训类型、实训程序、实训载体、实训组织及实训设备及场所。(1)实训类型。研究确定实训类型中的技能实训、任务实训、项目实训、岗位实训,哪种组合是最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技术课综合实训的实训方法,以取得最佳实训效果。影响实训类型选择的主要因素有:①实训方法是否符合实训内容;②所选择的实训方法是否能够满足实训课程预期达到的实训目标或要完成的实训任务;③实训方法是否符合学习理论原则;④实训方法是否适合实训对象(学习对象的认知、年龄、知识水平及组织可能性);⑤实训条件和实训时间是否能满足所选择的实训方法;⑥实训方法是否符合教师。(2)实训程序。设计适合实训方法的实训程序。(3)实训载体。分析研究该课程的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对象、实训条件及实训成本,选择实训载体。(4)实训组织。遵循能力形成不同阶段的特点,设计实训组织形式。比如模仿阶段和熟练阶段要求不同的实训组织形式。(5)实训设备及场所。分析研究实训设备及场所的设计、布置原则及方法,完成上述实训任务的物质条件、空间、经济成本的可行性。

5.评价实训效果

明确评价目的,建立评价指标,获得评价信息,做出价值判断,以完善实训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二)实证研究

按照上述实训设计方法,设计《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实训,确立其实训目标,选择实训业务,分析实训对象,设计实训系统,评价实训效果,选择2011级国贸专业200名学生、2012级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100名学生作为实验样本,进行2个学期实验。主要研究结论:

1.学生理解实训的价值和意义,学习目标的诱因性大大增强。

将货代企业实际业务资料和教师编撰的模拟业务资料分别让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学生对前者的学习积极性高于后者,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于成绩“好”的学生。

2.职业教育实训目标不能太高,实训项目选择应具体、明确,便于学生理解。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一线操作型技术人才,目前我国高职生源主要来自高考第四批和中职生,绝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积累较少、理解能力较弱,实训目标不能定得过高,实训项目不能太复杂,完成实训项目不能过多依赖分析判断,否则很难达到实训设计目标,实训效果较差。同时实训项目选择应具体明确,主要便于训练学生业务操作能力。

3.实训项目与实习项目具有不可替代性。

实训系统设计中容易犯的错误是将实训与实习不加区分,实验证明,实训系统设计要将实训与实习区分开来。实习项目与实训项目一般不能相互替代。目前盛行的花巨资将实训中心设计成仿真职场环境,甚至是企业环境的微缩版,实际上属于实习项目,实训效用很低。如国际货运实务课程要训练学生多项国际物流业务操作能力及一些特殊情况下货运业务的处理能力,学生在半年实习期内不可能在各种类型的物流公司实习,也不可能接触到特殊业务,但教师可以搜集到相关业务资料、案例,列入实训项目,反复进行训练直到掌握。

4.实训系统设计应考虑经济成本。

第12篇

但是,现行的普通高校金融教育体系并不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工作经验等因素越来越成为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羁绊,而高职教育强调实践、实训、实操教学环节,恰巧弥补了普高的不足。

高职院校的金融与证券专业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开设的,其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处于不断的修改完善之中。如何建设好金融与证券专业,使之具备自身的特色,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思路出发,笔者认为在进行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建设。

1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建设

1.1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要注重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因此,应该形成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作保证的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成为服务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的经营管理与服务一线需求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2在教学环节上,应该按照“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实践实习”的培养周期来安排教学。

理论教学强调“必需、够用”,注重学生认识、分析经济金融形势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强调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利用专业实训室,为学生创造仿真的银行业务操作、证券投资分析、理财业务处理等工作环境;专业课程均安排相关的实训,配备专职的实训指导教师,保证实训课正常开课;按业界标准进行综合职业技能测试考核,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相应岗位的参观实习,提高学生对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认识及适应能力。

1.3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金融与证券专业应该实行“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在“产、学、研”结合方式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请进来”,即聘请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各金融机构或企业的领导及业务人员为兼职教师,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或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并对专业建设予以指导。

二是“走出去”,即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专业教师和学生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实训,身临其境感受岗位职责及要求。

三是积极争取学院的支持,加强专业实训室建设。良好的实训实习环境为本专业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四是校企合作、互惠互利。一方面,加强校企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专业教师积极为金融机构提供知识技术咨询,承担其科研课题,参与企业技术攻关与项目推广。

2课程体系特色建设

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应该遵循“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根据培养服务金融领域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以及“模块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实用型为目标的理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并建立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2.1理论教学体系设置

金融与证券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由基本素质与能力课、职业(岗位)群基础与技能课、专业核心能力与认证课、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课、职业发展能力课构成。

2.1.1基本素质与能力为所在院校其他经济类专业共同开设的必修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基本素质。

2.1.2职业(岗位)群基础与技能课以应用为目的,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强调“应知、应会”部分的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同时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1.3专业核心能力与认证课为本专业必修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证券市场基础知识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证券业务综合模拟实训、银行经营管理与信贷实务、银行会计、个人理财、银行业务综合模拟实训、保险原理与实务、专业核心能力(银行、证券、会计)考证培训。专业核心能力与认证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重点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课内实训、独立实训和综合实训课时占该部分总课时的50%以上。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锻炼其业务操作能力,增强岗位适应能力。

2.1.4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课,通过生产性实习或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毕业答辩以及专题讲座来实现。

2.1.5职业发展能力课的设置是为了拓展和延伸专业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学生未来持续发展的需要。主要包括国际金融、金融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风险管理等专业限选课,还包括学生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及未来发展等因素,公共选修的相关课程,该类课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实践教学体系设置

实践教学是锻炼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工作适应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金融与证券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应积极拓展实践教学渠道,建立了由入学及毕业教育、军事训练、基本技能训练(课内实验、独立或综合实训)、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内容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