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时间:2023-07-27 16:22: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第1篇

语文这门课程是干什么的呢?简明的说是学语言的。既然是学语言的,就和语言学有关。而且涉及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如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文字学、修辞学都密切相关。若再问,学习语言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具体指两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语言,二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二者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语言理解的作用。

对语言的理解,由于人们的需求和目的的不同,实际上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就一般而言,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基本上是对语言所表达意义的理解,主要是对语言内容信息的提取。但是,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理解,就比一般意义上对语言的理解要复杂多了,它要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识字,了解某些语言知识,形成比较敏锐的语感,它还要在理解语言的同时积累语言和学习运用语言。这样说来,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理解,它所关注的就不仅仅是语言所提供的有关内容的信息,它还应该关注语言本身,关注有关语言形式的信息,语言的审美信息,语言知识的信息。要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言语的表达效果,并适度地了解语言的一些表达方式和体会语言的美。特别是对那些经过修辞的言语,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这些言语是在文从字顺的基A上对语言更高层次的运用;它更讲究表达效果,力求最佳表达效果,在准确表达内容的同时,更注重表达的形式,争取做到内容与形式比较完美的统一。比如,在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有这样一句话,“正像人们说得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是说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很多。显然,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式,更为明显的是:“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表达效果要比“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很多”好得多。这正如人是马,衣是鞍。一个人穿一身款式陈旧、面料低廉、色调单一、做工粗糙、且不合身的衣服,与穿一身款式新颖、面料考究、色调和谐、做工精细且得体的衣服,给人的感觉会一样吗?更何况衣着装束是极富个性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的着装能将自己的身材相貌的优点加以最大化的扩张,那就说明这个人不仅会穿,穿得明白;而且穿得很美,能穿出个性化。一个人能穿出美,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在美的基础上又能穿出特点来,应该说是近乎完美了。“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作者选用夸张的手法,目的无非是故意通过“言过其实”、“夸大其词”以收到“鱼多”的更佳的表达效果。这一表达效果之好可以从两方面去概括,一是最大限度地突出了“鱼多”的特征,并将“鱼多”这一对读者并无多大情趣的事情说得蛮有情趣;二是将“鱼多”这个带有概括、抽象化的所指形象化了,“海”的一半是多少,想来想去,虽然依旧是深不见底、辽阔无边,毕竟还是有“形”可想,有“象”可现;于是,由于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就使那本来索然无味的“鱼多”之意变得令人回味不绝,且不由得生出许许多多的联想和想象。

二、语言运用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运用语言要比理解语言更难,特别是书面语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理解语言的要求要高于、要大于对运用语言的要求和范围;

语文课本所编选的课文,是言语的海洋。各种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言语,丰富多彩,应有尽有。那些经过选词、炼句,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言语,是语言中的精华,这些言语,或经过千锤百炼,或妙手偶得,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些言语是语文教学中最可宝贵的资源。

随着年级的增高和所接触文体、语体的增多,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所面对的语言形式也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不断地增多,而且增速比较快的是那些特殊的、经过了修辞锤炼的言语。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因为学生不能总停留在记叙平白、形式简单的语言的学习中。面对那些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言语,有关修辞的一些问题也就摆在了语文教学的面前。对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及其有关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如何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加以体现,它们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一直争论不休。不管承认不承认,也不管敢不敢面对,有关修辞的内容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内部的事情,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面对这样的事实,脱离小学生的实际提出过高的要求固然不可取,采取躲闪回避或置之不理的态度和做法也不可取,而在语文教学中反对谈修辞问题则更不可取。

三、画龙点睛、提升魅力的作用

语文教学内容纷繁复杂,上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语文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种类型的课,如识字课、汉语拼音课、阅读课、习作课,虽然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麻烦,但难处最多的、麻烦最大的怕是阅读课。阅读课难上,上好阅读课更难,阅读教学见真功。一位语文教师的真功夫,会尽显于他的阅读教学中。在阅读课上,完全可以看出一位语文教师语言文字的修养,看出他的文化底蕴,看出他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第2篇

一、语文知识量的平衡

知识量平衡的问题不仅在于保持各学段之间分配的平衡,在课堂中所占比例的适度,同时应确定知识“显”、“隐”之间的比例以及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在数量上的平衡。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此处知识量的问题应当是有效知识量的平衡问题,新课程对追求知识系统性、完整性的批判,其实质在于批判知识在构建学生语文能力方面的无效性,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转向多半是由于无力承担培养语文能力的重任而由结论走向了过程,但是由此而提出的所谓积累、感受、领悟等也并非是以放弃知识为代价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只是由显性呈现转向了幕后支撑。但是即便是处于幕后的知识也存在有效性的问题,否则便是无效的积累、无用的体验。

语文教材的同心圆编排容易导致知识分配的不均衡,一条“根据语境理解关键词句”可以从小学一直讲到高中,当然其中有深广度的差异,但是如果各学段选择不当就容易流于低水平的机械重复,特别是初高中阶段语文知识中有效知识的缺失使语文教学不得不转向体验与感悟为主,究其原因,有效语文知识量在中学阶段的相对不足应是原因之一。因此,保持知识量在各学段的适度平衡亦应纳入教师的选择视野。

知识应在课堂教学中占多大的比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新课程对语文实践的提倡已经使知识退避三舍,而在实践中更放大为教师不敢讲知识,对语文知识的误解已经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成效。诚然,语文的特殊性使其可以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抛弃知识,靠积累、靠多读多练也可以提升一定的语文素养,但语文教学效率会有所折扣,而且知识在语文素养中的定向、迁移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应考虑与语文实践的平衡,也应与具体的学情、教学目标、知识内容、教学方法等相结合予以确定。

新课程中语文知识产生了由“显”在场到“隐”在场的转向,对积累、体验、感悟的张扬使显性的语文知识量大幅“缩水”,知识由语言理论走向了言语实践,以语感为代表的隐性的知识在新课程中支撑着语文教学,语文课程的特殊性使得知识的“隐在场”成为可能,但是以语感等形式的教学不可能完全地代替语文知识完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显性语文知识的过量造成了知识与实践的脱节,而隐性知识的过量又使语文教学的效度降低,因此应当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二者之间的比例,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达到最佳平衡点。

就有限的课堂来说,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是一对矛盾。强调宽泛的知识面从根本上限制了语文课程,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只停留于表面上的理解,有时只是偶尔一两次的运用(比如在考试中),之后便很快忘记,知识无法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强调知识的深度可能会促进长时记忆和知识的迁移,但是对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可能会是个挑战,同时会削弱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能力。但在目前语文知识深度欠缺的状态下,对知识的深度进行适当的偏移应当是对知识深广度平衡的修正。

二、语文知识结构的平衡

语文知识结构的失衡,不仅与语文知识系统内部的不平衡相关,而且与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相关。知识系统的失衡放射到教学中会在客观上导致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不平衡,语文能力片面发展,教师教学价值的偏向也会人为造成学生语文能力的结构性失衡。

对语文知识类型而言,语文知识系统一直是以知识的陈述性状态存在的,程序性与策略性知识的不完善也同样折射到了课堂教学中。而语文课程中听说知识的匮乏与读写知识的发达已使教学“瘸腿”现象严重,更遑论所谓发达的读写知识除却知识“繁杂”、“陈旧”之弊,由于其内部的不平衡所导致学生能力失衡的状况也已彰显。比如阅读教学,鉴赏性阅读知识的发达已经遮蔽了“先天不足”的批判性与生成性的阅读知识,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知识结构平衡的问题,那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仍将会仅仅止于“理念”而已。

教师受语文教学改革中“揭弊”的影响,其转向的教学价值观会直接反映在知识选择中。比如语法知识的被淡化、词语教学的被挤出、逻辑教学的被删减、修辞教学的被冷漠以及语音、文字教学的断层等等无不显示着特定教学价值观下知识的失衡。就语文课程改革本身来说,现实的弊端不能直接作为改革的依据,在对现实弊端进行修正的同时,不应忘记对现实优势的考量。在课程知识选择中,教师应权衡知识在语文能力结构中的作用,慎重取舍,避免知识结构的大幅摇摆,避免从一极走向另一极。

三、语文知识价值的平衡

语文素养理念的提出使知识不再仅仅以内容及类型的方式存在于语文课程之中,知识的价值性存在也正日益受到关注,而知识价值不平衡正是语文性质问题之争的一个缩影。之所以“工具性与人文性”问题在新课程标准已有定论的情况下仍有争论,其原因之一应在于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知识价值平衡与偏移的选择定位不准。

第3篇

关键词:“六书”理论; 历史演变; 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2

“六书”理论以《说文解字》为载体,其历史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创立期、中兴期、鼎盛期、新时期。我们发现,在前三个时期中,“六书”理论在识字教学中均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近代以来的新时期,“六书”理论在识字教学中发挥的有效性却在逐渐降低。面对当前识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主张以“六书”理论为视角,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一、“六书”理论的历史演变

(一)创立时期――东汉

东汉时期,班固、郑众、许慎分别列出了“六书”的具体名目。三家具体名目依原来排序罗列如下: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汉书・艺文志》)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郑玄注《周礼》)

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许慎《说文解字・叙》)[1]

三家的说明,虽然名称和次序略有差异,但基本内容还是一致的。其中,许慎不仅说明了“六书”的名称,而且还对每一书下了定义,并列举了例字,影响最大。他对“六书”传承、阐发和运用的成果――《说文解字》是“六书”理论的物质载体,在后世绵延不断,久远流传。正因如此,我们有理由说,东汉时期是“六书”理论研究史上的创立期。有了理论基础,“六书”开始应用于识字教学中,并在其后长时期成为我国古代识字教学最主要的方法。

(二)中兴期――宋元明

在“六书”理论的研究史上,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在整理研究《说文解字》方面最典型最具影响的代表是徐锴、徐铉,史称“大小徐”。他们无论是以私家著述还是官刊本的形式,校理或传注了载有许慎“六书”理论的《说文解字》,从而,为研究“六书”学说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中的徐锴还首开阐发“六书”之风,并创“凡六书为三藕也”之说。[2]王安石的《字说》,尽管一概用会意说形声字,自多穿凿附会之说,但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对“六书”的研究是有所裨益的。王圣美“右文说”着眼点也在形声字,提出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世称“右文说”。[3]

“六书”理论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有的是继续性的,继承和整理了文字学的已有研究成果;有些是开创性的,丰富了古文学研究的理论宝库。这一时期学者们的继承与创新,丰富了“六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六书”在识字教学中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三)鼎盛期――清

清代是我们所说的“六书”理论研究的鼎盛期,主要体现在:

一是“六书”性质的突破。继杨慎“经纬说”之后,戴震对“六书”进行了“体”“用”的分类,提出了“四体二用”说。他认为,象形、指事、会意、谐声“四者,书之体止此矣”,转注、假借“所以用文字者,为字之用”。二是“右文说”研究在这个时期有新的发展。清代学者发明的“以声为义”、“声近义通”、“因声求义”等训诂方法都是在宋代“右文说”的启发下做出的;对于语源学的研究,“右文说”更是提供了重要门径。三是转注研究,在清代可谓星光灿烂。戴震创为“互训说”。其弟子段玉裁力倡其说“转注犹言互训也”。王筠也指出:“故转互为注,遂为转注之律令矣。”朱骏声创为“词义引申说”。其转注是“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也就是词义引申。将身创为“立部属字说”。许宗彦、孔广居,张行孚、陈醴等学者均从之,并谓“此真转注之的解也”(孔广居《说文疑疑》)。“立部属字说”与“互训说”不仅在清代二分天下,今亦有从其说者。转注研究绵延到晚近,章太炎曾创为“音转说”,也是一主要派别。[4]

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们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继续对“六书”进行系统地总结与阐发,有些对汉字形体演变规律的探讨虽然很有创见,但在“六书”理论上却没有多少创见。因此,我们说,清代的“六书”理论研究没有多少新的突破。

(四)新时期――近代以来

近代以来,传统“六书”理论研究处于一种新的时代氛围之中,具有一种全新的面貌和气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传统“六书”性质的研究。学者们仍有坚持“六书”为“造字之本”者,有继续“四体二用”说的研究者,还有对其进行现代文字学意义上的研究和当做教学条例、识字方法研究的。他们的见解,自成其说,颇有益于现代文字学理论系统地构建与完善。[5]

二是对“六书”各“书”的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字学家对形声转注和假借的研究倾注了不少热情。在对“六书”进行的总体分类上,有“四体二用”之说,还有将“六书”分为“形系”和“声系”或“尚形”和“尚声”的。

三是对汉字基本类型及结构的研究。上世纪30年代,唐兰第一个开始批判传统“六书”,提出了关于汉字构造的新理论――“三书说”,即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书说”之外,汉字结构类型的分类特点,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詹勤鑫提出的“新六书说”。他将汉字结构类型分为“比传统六书更加明确”的六类:象形、指示、象事、会意、形声、变体。[6]

“六书”理论虽然在这一时期的研究视角有所突破和创新,但是它在识字教学中的地位却开始下降,“六书”不再是最主要的识字教学方法。加强“六书”理论的研究和探析,对于发展文字学和在识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六书”理论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蒙养之时,识字为先”。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它与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都有密切的联系。儿童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之后,就为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7]

(一) “六书”理论在古代蒙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张志公先生总结的传统语文教育的识字教学经验中,集中识字便是最重要的一条。而决定集中识字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便是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特点,这样,“六书”理论在蒙学中的作用便凸显出来。

“六书”理论一提出来,就一直被汉字研究学者奉为圭臬,成为汉字研究的准绳,并历代沿袭,逐渐形成了我国古代以识字教学为核心,按照汉字结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的语文教学系统。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六书”的规则教给儿童,一般先教独体字,再教合体字,清人王筠在《教童子发》中说“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纯体既识,乃教以合体字。又须先易讲者,而后及难讲者。能识两千字乃可读书。”历史证明,这种识字教学方法卓有成效,历经千年而不衰。

古代蒙学集中识字阶段的识字量以2000字左右为宜。“三、百、千”三本书合起来,单子在2000字左右,刚好达到初级阅读所需要的基本识字量。“六书”理论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古代蒙学的识字效率。中国按照汉字结构分类集中识字的传统教法,起源于西周。六书教学方法的大盛则在小学发达的东汉、魏晋时期。可以说,从西周开始出现的“六书”理论,支撑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小学识字教学,并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二)“六书”理论对当代识字教学的启示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万丈高楼平地起”,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它不仅决定语文学科的后继学习,也影响着其他科目的学习效率。统观目前的识字教学,不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学生的识字兴趣极差,识字教材大多采用随文识字和分散识字,缺乏必要的系统性。

针对目前识字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回归、借鉴传统“六书”可能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1.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针对部分小学教师文化素养不深、专业水平不高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对小学语文教师普及古代汉语常识,特别是以“六书”为中心的文字学方面的知识。

众所周知,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为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古老的汉字之所以能几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是因为它与汉语、汉文化至今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既能反映文化,又与文化相互依存,还能伴随时代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结构。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古代字形讲述古代文化,既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字义,又有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避免写错别字。例如:小学生往往容易将“礻”(示) 和“衤”(衣)相混淆,教师只要向学生强调凡是从“礻”的字均与祭祀有关,凡是从“ 衤”的字均与衣服有关,这个问题就轻轻松松地解决了。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还能掌握一系列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

2.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上生字课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很有必要结合“六书”理论制作精美的课件,教师配以生动形象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多媒体教学。

有些古文字就像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生字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古人造字充满智慧的联想和想象,既方便了汉字的产生,又方便了后人好认好记。所以,“六书”应该成为现代识字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如在教“吠”字时,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会意字,是“狗”与“口”合形而生意,而且突出了“口”,是狗张大嘴在叫,正好是“吠”(狗叫)的意思。

普通的识字方法是把汉字拆开来看,拆开来学和记,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字的趣味性丧失,认字成了枯燥的机械劳动,自然难有好的效率和效果。汉字是充满趣味的,形意同位,美如图画的。进行汉字教学,教学生识字记字,应该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字的字源,知道汉字书写形式的流变,懂得“汉字六书”理论中包含的种种道理。只有这样,教学才可能更有效果,学生才可能对汉字发生兴趣,从而学好汉字。

3.从识字教材角度看,针对当前常见的小学语文教材生字表中的生字排列缺乏内在联系的现状,很有必要在教材后再附录一个以“六书”作为关联的集中识字的新生字表。现在小学所用的几个版本的识字教材从总体上来说是非常不错的,紧跟时代步伐,融德育与智育为一体,密切学生课内与课外的生活。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教材中的生字表顺序基本是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排列的,生字之间缺乏必要的、系统地联系,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记忆。纵观古代识字教材的范本“三、百、千”,在古代蒙学的识字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原因就是这些识字教材言简意赅,容量丰富,其内容包括天文、博物、历史、人伦、教育、生活各方面,从“六书”理论和韵语化角度集中识字,在当时流传甚广。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古代识字教学的经验,按照“六书”理论,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对语文教材中原有的生字表重新分类汇总,根据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新的生字表,与原有生字表相结合,供教学参考。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不能过分拘泥于“六书”,对于一些字型、字音发生了很大变化,无法从“六书”角度来分析的字,老师应及时结合其他教学方法来教学。正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字因人而异,才能使“六书”识字法真正达到使学生受益、教师省力的效果。

指导教师:耿红卫

参考文献

[1] 董志翘 杨琳.古代汉语(上册)[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91.

[2] [5]韩伟.“六书”研究的历史演变[J].山西师大学报,2004,(1):124,126.

[3] 韩伟.试论宋元时期的六书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3):79.

[4] 韩伟.论六书研究的历史分期及其学术蕴含[J].深圳大学学报,2007,(5):129-130.

第4篇

关键词:孔子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践行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忠实信念,他在确定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对如何开展教育教学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自学教育等,对今天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良好的借鉴作用。

一、因材施教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又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由此可见,孔子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根据学生的先天禀赋、智力差别以及性格特点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今天的语文教学,用的是同一本课本,课堂上一般也不作一对一的教学,这使得部分语文基础比较差、性格比较内向、理解力比较弱的学生难以理解老师所讲解的内容,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就可能导致“明者愈明,惑者愈惑”的状况,最终违背了“有教无类”的教学初衷。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必须深入浅出,并且注重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课余可以对部分后进生进行“诲人不倦”式的辅导,使后进生意识到,老师并没有忽视他们,反而更重视他们,之后老师还要用言传身教培养后进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对于部分优秀学生,教师可以建议其在完成课文的学习之余,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经典佳作,特别是四书五经等国学典籍,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修养。

孔子对自己的学生非常了解,所以他才能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施以教化,扬其所长,克其所短,发挥其最大的优势特长,使其成才,各有收获。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教。有的学生音质较好,普通话标准,笔者就经常让他朗读课文,甚至领读;有的同学写得一手好字,笔者就让他帮着抄写名言警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潜能;有的学生比较自卑,不敢发言,笔者在课堂上就经常请他回答问题,给他讲一些励志故事,鼓励他大胆展现自己,增强自信;有的学生表现欲较强,笔者就让他担任语文课代表,以充分发挥该生的优势等等。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安排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取得进步。

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今天的语文教学,同样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譬如在对字、词的理解上,可以运用《说文解字》和《文字学》中的汉字“六书”造字系统对学生进行启发。如“羁”字,该如何理解呢?当学生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时,教师可以提问:这个字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代表什么意思?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求解,得出结论:原来这是个会意字,从网(罒),从革(皮革),从马,合起来表示用皮革制成的网络来把马络住。

对于讨论式教学,在《论语》里随处可见孔子与其弟子就仁、政、礼、义、孝、道、德、学、中庸、言行、耻、信、志、直、勇、修养、君子、富贵、生死、鬼神、天命、苦乐等问题,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展开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对今天的语文教学同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当教师讲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为什么陶渊明会跑回去种田?从这首诗看,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还有哪些类似的田园诗?”教师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同时,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一些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回答,也可以让其他学生来回答。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孔子还有许多非常独到的教学方法,如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方法依然可以运用于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见右表)。

三、“默而识之”

中职院校的语文课教学属于文化课基础教学,有着区别于理科教学的学科独特性,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还比较重视课文背诵,但越到初、高中(中职)阶段,要求背诵的篇目就越少。诚然,这与人的大脑发育有关——小学生属于机械记忆,高中(中职)生属于理解记忆。但笔者认为,这种语文教学思想是错误的。

孔子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竭力主张“默而识之”“多见而识之”,并认为“温故”才能“知新”。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延续了孔子这种教学方法,十分注重让学生诵读,要求学生从小便要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然后用一生的经历和思考去理解、消化和吸收。这种背诵的方法,使学生受用一生。因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上,虽然教师自身应吃透文本,但无需全部灌注给学生,否则这种做法将会是一厢情愿,最后事与愿违——学生无需动脑,思想僵化,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用其毕生的教育经历阐述了沾溉后人的先进教育思想,孔子的教学方法、对背诵的高度重视及其卓越的教学效果,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必须用辩证的观点,对孔子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加以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教学实践赋以新意,以期古为今用,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第5篇

【关键词】朱自清;诵读教育;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中图分类号】A

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教授和民主斗士。他不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古典文学和语文教学等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和建树。他对语文教学的研究无疑是他诸多贡献中最为突出的方面之一。朱自清先生长期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一直奋斗在语文教学第一线,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教育理想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生,叶圣陶先生称“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就语文教学方面说, 他真是个全才”。朱先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国文教师普遍重视阅读与写作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他以自己长期的教学体验为基础,结合一些更早期的教育大师对诵读作用的研究,撰写了《论朗读》、《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论诵读》等多篇文章来批判这种忽视诵读的语文教学态度。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依然普遍存在“动笔多于动嘴,读写多于听说”的现象,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而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明确规定:“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朱先生的对诵读教育的重视态度与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研究他的诵读教育观对提高中学语文教学中诵读教育的水准具有很深刻的借鉴意义。

朱自清先生明确了诵读教育的概念,区分了朗诵和诵读的差异。诵读教育的概念并不等同与诵读。黄仲苏先生认为“诵读”这两个字,诵为“读之而有音节者”,所以诵就是有音节的读。朱先生将黄先生所理解的诵读改称为朗诵,相对地,他认为诵读是一种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的能力的教学过程。朱先生认为,鉴别朗诵运动和诵读教学的方法是看这一活动的出发点是否是语文教学。他说,朗诵运动“始终不以语文教学为目标,语文教学实际上也还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朗诵是艺术,听众在欣赏艺术。诵读是教学,读者和听者在练习技能”。所以诵读是语文教学范畴中明确的教学方式,与兴趣性、艺术性的朗读有本质的不同。朱先生通过对诵读的定义明确了诵读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诵读教育的原则。重视诵读教育,可以增进学生对所读文章的理解,并提高其写作水平,也就是所谓的“听说读写”四者的相互增益作用。同时诵读教学必须围绕这一目的展开,否则诵读就会变质为朗读,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这说明诵读不同于朗读,不必过于重视学生诵读文章时的节奏、语气等艺术性的指标,而应关注于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是否能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层次结构,并掌握文章的构思技巧和写作手法,给后续的阅读与写作课程中对文章内容的欣赏与写作技巧的运用的教学起到预理解和初步把握的作用。

朱先生在与同时代的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黎锦熙等先生进行交流以后,认为诵读对口语的效用“是我们容易忽略的”。魏先生和黎先生强调这一问题,主要是针对当时国语在台湾地区不普及的难题,通过诵读文章来代替训练较为困难的“说”的过程,逐步提高初学者的口语能力。朱先生认为在国语较普及的大陆地区,由于“语言是活的,老是在成长中,随时吸收新的词汇和语式来变化它自己,丰富它自己”,不断地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有利于国语的不断更新。所以,诵读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是在培养基础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对于中学及以上水平的语文教学而言,更多的作用体现在口语词汇的更新上面,为汉语的与时俱进提供土壤。

同时,朱先生认为诵读教育有利于学生语法水平的提高。他引入了先生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概念。认为相比较魏黎两位先生所关注的台湾地区的国语普及问题,大陆地区更存在“‘学的国语’虽然也在成长中,却似乎慢些”的现象。这一问题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也普遍存在,即学生的语法知识不足,不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表达,都存在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法的难题。语法问题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并不能及时意识到错误的存在,这使学生的自我纠错存在很大困难。同时语法问题种类繁多,且十分常见,使老师对语法错误的纠正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朱先生认为,文章是否存在语法问题,可以通过诵读文章是否“上口”来判断。朱先生说,文章要的是“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读起来顺口。这里是顺口第一;顺口自然顺耳,而到了顺耳,自然也就顺眼了”,“白话文像这样不能完全上口,我们的‘文学的国语’是不能成立的”。可见诵读对提高学生语法知识的作用在于它具有便捷而全面的诊断能力。文章通不通顺,读一读就知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朱先生提倡建立“诵读的标准”。他虽然不同意诵读的“音乐化”,认为这样会使诵读变为吟唱,丧失诵读过程中注重文章意义的特点。但是他也承认“诵读虽然该用说话的调子,可毕竟不是说话”,为此,朱先生为诵读的过程确立了两个必要的标准。首先他认为“诵读第一要口齿清楚,吐字分明”,要做到诵读“字字清朗”。这一方面是为了记清每个字、词和句式,巩固自身的文学基础。另一方面,如果做不到吐字分明的话,就很难做到在诵读过程中正确地断词断句,这对于理解语句结构、把握文章内容是不利的。朱先生提到的第二点是要灵活地根据文体来确定诵读的形式。他举例说“诵读口语体的白话文,…,应该就像说话一样”。同时他又说“诗是精炼的说话,…,用说话的调子读文言,不论是诗是文,是骈是散,自然还要差很多”。不同文体的一个明显的差别就在于它们与平时说话的方式的差异有远有近,诵读它们也就需要详作区分。比如对文学性、音乐性很强的诗词歌赋等,完全的口语化诵读是极其困难的,在其中加入吟唱的成分不仅可以方便诵读,也可以体现出这些文体的美学特征,有利于学生感受其结构性和艺术性,从而增加对该文体的认知。

朱自清先生的诵读教育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点是准确描述了诵读的定义,主要是区分了诵读和朗读,明确了诵读的主旨是注重了解和写作;第二点是全面概括了诵读的作用,除了其主旨作用,诵读另有普及汉语、提高语法和把握文体等效用,朱先生把这一问题提高到发展“文学的国语”化的角度来看,可见没有诵读的语文教学根本就称不上是对一种语言的学习;第三点是简要确立了诵读的标准,即要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诵读方法,原则上是要加强文学的口语化。朱先生的教育理念虽然是根据他对时期的国语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内容,但是他所研究的大部分问题在现在依然存在,这使我们学习这位文学大师和教育名家的诵读教育观具有很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悼念朱自清先生》,《国文月刊》,1948年第71期。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6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移植;对策

大学语文作为通识课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按照自己所学专业或所担任的专业课程来讲授大学语文,于是就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师经常犯的毛病:专业移植。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专业移植”现象的表现

(一)随意选择教学内容,破坏教材编排体例

大学语文教材往往容量很大,内容很丰富。而大学语文课每周只有2~4节,可供教师选择的余地很大。于是教师常常按照自己的专业,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来上课。这种情况更多发生在新进教师或兼职行政人员身上。新进教师,尤其是非师范专业的新进教师,因为还没有完全掌握课堂教学规律,缺乏必要的教学技能,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掌握还没有经验,所以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或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完成教学任务。而兼职行政人员往往有很多其他的工作任务,上课也无非是完成职称评定要求的工作量而已,他们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利于轻松完成教学。对于多年担任专业课的教师来说,驾驭课堂是不在话下的,但他们往往会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研究课题上,不愿在此花费过多的时间。于是,古代文学教师就完全选择古代文学作品来讲,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文学课老师就全选小说、散文来讲,作家生平、作品分析、社会意义、历史地位一一道来;语言课老师就说文解字,教师讲得风生水起,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大学语文全书选文数量确实远远超过课时量。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陈洪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下称陈洪版)为例,全书有选文67篇,其中现代文26篇,古代文16篇,诗歌21首,西文汉译4篇。再如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陈思和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下称复旦版)分十二单元,每单元五篇文章,共有选文60余篇,涉及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以及文章写作知识。这样的排列和容量保证了教师充分的选择自由,又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这样的内容是需要组合的,比如陈洪版现代文、古代文、诗歌、西文汉译的比例是26:16:21:4,具体到一个学期,按每周2节课安排,相应的比例也应该是8:3:4:1。也就是说,对于同一文体,具体课文可作一定选择“。大学语文课程不同于中文专业课程,它要面对全体学生;它不是简单的写作训练,也不是文学体裁和文学史知识的压缩本,更不是思想文化的启蒙讲堂,甚至也不应画地为牢地界定为纯粹的文学鉴赏;而应该是程度不同地包含了上述内容。”[2]如果只选择单一文体,显然是违背选编者意图的,且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达不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二)违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肢解课文

还有的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正确理解,没有重点难点,没有教学目标,一味追求课堂上的“和谐”,甚至取悦学生,投其所好。于是正史野史、大报小报、网络影视剧一起上,追求“三点”式教学:看点、笑点、兴奋点,唯独没有重点。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一下课却什么也没有了。有一位教师上《李鸿章办外交》一文,两课时,共80分钟,用了70分钟介绍李鸿章其人逸事,最后十分钟才点出本次学习的内容是《李鸿章办外交》。讲张爱玲的《天才梦》时,由于对张爱玲的情史非常感兴趣,最后将本课演绎成了“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由于学识与功夫不到家,教师对所占有的资料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无法迁移运用,作通盘考虑,因而也就不能提炼概括,只有不加选择地用许多无序的原始资料与知识来填充课堂与学生的头脑。这样的讲解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且容易哗众取宠,引发不良学风。

(三)脱离学生专业需要,一面千人

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需求。外语专业的学生学学语文更注重的是母语与外语在表达方式、语言习惯上的对接,希望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加强自己的专业运用能力。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一般来讲文化底子薄,又比较重视专业而忽视文化学习,他们希望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使自己在理解歌词、理解专业艺术知识等方面有所收获。“有很多理工科学生,他们专业能力很强,但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却相对薄弱一些,其中不少学生还存在完成实验报告和毕业论文的困难,即使勉强写出来,也往往是条理不通、词不达意。”他们“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语言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文学修养方面的提高”[3]。由于大学语文教材是面向所有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所以并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要,它没有考虑到各专业的特殊性,也没有考虑到各专业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比如,目前国内尚没有一本专门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也缺乏对艺术类专业学生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所以学生认为学学语文对专业学习作用不大。其次,教材内容偏重古代、忽略现当代,与学生存在时代距离,这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进而厌学。再次,现行教材思想素质教育的倾向太过明显,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文学性,而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教材中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几乎为零,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自然也就缺乏学习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学语文教师能够利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可选择的特点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及时增补一些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内容,大学语文应该还是会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的。但非常遗憾的是,负责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还在继续漠视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继续对文化底子薄、文化学习兴趣差的学生讲着自己熟悉的高深的“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字学”“修辞学”等。就这样,大学语文彻底地被学生“抛弃”了,大学语文教师也彻底地被学生“拉黑”了。

二、转变大学语文教学中“专业移植”现象的对策

(一)明确目标定位,找准重点难点

为什么要在非中文专业学生中开设大学语文课呢?学界对此的表述各不相同,但各方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帮助修课学生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要达到大学语文的这个教学目标,不是某一门古代文学课或现代汉语课所能承担的,所以“大学语文课程所体现的这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文章及文学作品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各类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2]。前一个目标是隐性的,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见效;后一个目标是显性的,可以立竿见影。笔者认为,这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大学语文教学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出阶段性目标,甚至具体目标。具体到每一节课,可以体现为教学重点难点。比如外语等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文化底子较为扎实,可以把汉语的知识与汉民族的文化等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对于艺术类的学生,知识的传授可立足于“精简、好懂、有用”的原则,把能读懂一般现代文,能文从字顺地表达情感,能写简单的应用文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对于理科的学生来说,应把提高实用写作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大学语文教师只有真正理解这一宗旨,才能胜任大学语文课的教学。

(二)提高综合素质,力求共同进步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通识性课程,它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所以负责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不仅应是一个“专家”,更应该是一个“通人”。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文化知识,还要有语文教学论的相关知识,掌握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兼课教师多是“各自为阵,专业移植”。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该搭建一个供大学语文教师交流的平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经常性地开展一些集体备课、专题讨论、公开教学等教研活动,使大学语文教师也有学术前途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还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与同行切磋交流,扩大自己的视野。

(三)加大考核力度,促进成长成才

“无专业、无考核、无检查”的“三无政策”是造成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移植”现象的又一客观原因,这一原因又引发了教师主观上的不重视。所以,如果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把教师教学大学语文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明确新进的中文教师必须先上好大学语文课才能进一步上专业课,那么这些政策势必引发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进而引起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四)巧借“专业优势”,指导开展课外活动

根据大学语文教师经常由“文学课教师”“汉语课教师”“写作课教师“”普通话教师”担任的特点,故可借助社团、学生会等团体力量,经常性地开展针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语文活动。比如非专业的“朗读比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汉字书写比赛“”微信微博写作赛”“辩论赛”等,由大学语文教师担任指导、评委。这样既可以营造大学语文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大学语文教师在活动中了解学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学生也可以通过比赛得到锻炼,逐步形成语文能力。

(五)自编校本教材,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在目前没有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发挥团队优势,结合本专业的需求,结合各校文化特色,自编大学语文校本教材。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学生学习,进而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韩世姣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建波.加法与减法的辩证法———兼谈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修养[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3(3).

第7篇

关键词:“三结合”;“三利用”;课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033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这套初中语文教材,有不少教师认为难教,教学时间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所说:“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所以,寻求适应这套教材特点的教法,向课堂要质量,是笔者始终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并尝试运用“三结合”与“三利用”的教法,不但使教师感到易教、课时轻松,而且使学生感到易学、容易接受。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三结合”的教法

即从备课到课堂,始终将课文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课后习题”相结合,充分把握新教材编写的特点。

1. 结合训练重点:在语文教材中,“训练重点”往往提得很精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须在教师充分备课的前提下,才能把训练重点在教学中落实下来。以第一册《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为例,本课训练重点是:(1)生动的、有条理的说明事物;(2)读书摘要。

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如何“生动”的说明事物。开头一段用了“次第”、“翩然”等优美的词语及拟人笔法,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第二段则用拟人手法,如布谷鸟唱“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更有特色,说得更加生动。

其次,要理解如何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前三段说明的顺序是什么。显而易见,第一段以“春、夏、秋、冬”的时序来说明,第二段举的三个例子是以“耕、种、割、插”的农事活动先后为序,第三段则是物候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是从古代到近代。可见各段落里面的句序讲究条理性。

而“读书摘要”,实质上就是对语言信息进行筛选,把文章的重点或主要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由于学生初学编写读书摘要,要求不要过高,指导学生围绕课文“练习”的一、二小题,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波浪线,然后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这种由浅入深的练习,学生就不会觉得“读书摘要”茫无头绪了,也逐渐培养成习惯。

2. 结合预习提示:如果把课文内容比作一把锁,那么“预习提示”便是这把锁的钥匙。“预习提示”中包含文体、文学、篇章、读写听说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阅读的思路和基本方法,利用工具书理解或掌握生字、词。“预习提示”的文字学生几乎都看懂,但如何抓住提示中的关键词关系着学生能否真正地全面地领会“提示些什么”。例如《大自然的语言》的“预习提示”中,第一段只有两句话,笔者让学生默读并思考它给我们提示些什么,引导他们明确第一句话中“比作”一词,既提示了本文标题采用的是比拟的修辞手法,又回答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再读第二句话,启示他们回答句中的“具体生动”、“条理分明”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写作特点;而句中的“说明了”又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文体是说明文;末句的“特征、成因和意义”又提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平时的反复训练后,我的学生几乎都入了“读懂预习提示”的门。这样,讲究了教法,也让学生懂得了学法。

3. 结合课后练习:“课后练习”如何处理,是教学的一个技巧,却往往被忽视。我在教学中,首先打破先讲课文后处理练习的陈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灵活处理,有的则置于课前,结合在预习中,或纳入布置给学生的自学提纲中。又如《大自然的语言》的练习一,这一题给出了段落大意,只要求划分段落,理清层次,明确本文的条理性。笔者首先是让学生读题,并回答从哪一段到哪一段是说明该问题的,二是让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这样也为做“读书摘要”作过渡。练习五的第1小题,则是揣摩一个分号和一个句号的用法,这一练习有助于区分这两种标点的不同用法,当堂揣摩解决。这种穿针引线的教法,既有利于对句子的理解,有益于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二、“三利用”的教法

即利用工具书、多媒体和《中学生助学丛书》。

1. 利用工具书:工具书是“自学的好帮手”。教师都离不开工具书,何况学生。学生的主要工具书是字典和词典。课文里的生字词,要教会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解决,而且必须养成习惯,这就是一种能力。在课文“预习提示”里有使用工具书的要求,在课后练习题里也有不少训练题。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首先给学生作一些趣味性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使用工具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使用工具书的兴趣,同时还要落实使用工具书的任务。

2.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五彩缤纷”的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古语有:“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笔者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为学生营造五彩缤纷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这篇说明文时,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故宫的格局及其作用,对去过故宫的孩子学习这篇课文很简单,但对没去过故宫的孩子要让他们想象故宫雄伟壮丽的外观,布置精美的内景,和谐统一的布局是很难的,为此笔者在课文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以“旅游”形式,让学生看故宫的视频,了解故宫的各个部分及功用,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空洞的想,积极性也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 利用《中学生助丛书,初中语文练习册》。这本练习册,是唯一的省编与现教材配套使用的中学生助读读物。其内容简明扼要,练习部分按教材课文或选段精心编排适量的练习题,作为教材习题的补充和扩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或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如何使用,则是一门艺术,也是教法和学法的问题。笔者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利用助读读物的方法。这主要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或课堂使用,或课外练习;或集中使用,或分散使用;或利用训练丛书处理教材,理解教材,或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使用,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而且,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或间断穿插利用“练习册”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既可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又避免了课堂的单调、乏味的形式,克服学生疲劳或不耐烦而做小动作、开小差的现象。

第8篇

高攀(1991―)男,汉族,重庆綦江人,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汉语言文字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字学。

(西南大学重庆400700)

摘要:课堂提问是授课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一种惯用的教学技能,也是实现课堂学习目标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节课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研究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对语文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有效提问;现状;方法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不仅体现着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智慧,更有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均衡而全面发展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人文性较强的语文课,提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提,提问的质量如何,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然而,现状却是绝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提问都是低效率的,甚至是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方式较单一。提问时总是喜欢点名叫举手的同学站在座位上回答问题,或学生集体回答的情况比较多,很少采用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就算偶尔小组交流讨论,也多流于形式,整个课堂听起来轰轰烈烈,似乎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其实这其中不乏滥竽充数者。

(二)提问目标不明确。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对课文的重难点把握不够造成的;另外,对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存和认知水平不了解也会造成提问针对性不强的遗憾。

(三)提问内容局限于“死“知识,缺少活力。主要是指教师课堂提问时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了记忆类和简单理解类的知识上,对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和其它语文能力培养的探究型、开放型问题提的比较少。究其原因,一是这类问题所能参考的教学资料相对比较少,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因而在既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又要契合教学重难点,同时考虑到教学目标的综合压力下,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设计出有水平的问题;二是因为开放型问题往往答案也是开放的,需要更多的课堂时间去思考,使得课堂的节奏很难控制。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更倾向于提问“死”知识,既利于教师课堂操作,又可以让学生在成绩检查时“效果”明显,但是从长远来说,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四)学生回答问题后没有及时的反馈或反馈力度不够。很多教师在处理学生提问或不同意见时,或怕耽误自己的教学进度,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就简单的让学生坐下,然后说出自己的答案;或想避免因自己不会解决导致尴尬等而让学生课后讨论,都没有给予学生及时有力的反馈。如果长久这样,就很容易挫伤学生主动思考、质疑的积极性。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让课堂提问有效率呢?洪松舟、卢正芝认为,有效提问的场所在课堂,提问有效与否的关键在教师。“有效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生成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并对提问及时反思与实践的过程。”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几个策略:

(一)课前精心预设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要做好关于有效提问的一切相关准备。语文教师设计问题时,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水平和思维认知特征,对问题类型、提问目的、问题难易度和层次性等做充分的预设。问题本身的难度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应该让学生处于都能回答,但是要回答的精准又要动脑子的状态。例如,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面对刘兰芝这样贤惠的媳妇,焦母为何不能容他?

2.刘兰芝再嫁后身价为什么反而更高了?

3.你赞成焦、刘二人自杀的观点吗?怎样评价焦、刘二人。

(二)提问目的要明确、有针对性

教师在提问之前要明确问题设置的具体目的,不仅要钻研教材,预设问题本身,更要研究学生,对不同问题类型所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决定课堂提问效率的关键。例如,我在分析《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中爆发的环境描写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林黛玉进贾府走过了哪些地方?

2.在她拜访贾府的过程中,人物出场顺序的安排有什么特点?

3.这篇文章中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

(三)提问对象做到有层次、多元化

教师在叫学生回答问题时,一方面要做到随机性、多元化,使每个学生都保持有随时被抽到的心态,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不要光叫到那些自愿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那些不愿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也要给他们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增强课堂的参与感。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提问时也要有难度的层次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四)把握恰当的提问时机,提问方式灵活多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是课堂有效提问的前提,然而要使提问收到好的效果,把握准确的提问时机和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提问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刚开始上课,学生的心思还没回到课堂上,思维还不够活跃时,教师可以及时提一些简单的知识型问题以唤醒其记忆,既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又有助于激活其思维,为新课的开始做准备;当学生思维高度活跃时,可以多提一些探究型或评价型问题,即有助于分析和理解文本内容,又能强化学习兴趣,训练思维能力;当临近下课学生思维由转入低潮时,多提一些强调性、总结性和非教学性问题,既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防止学生喧闹、打瞌睡等行为的出现。

(五)及时给予积极反馈和有效评价

教师要认真的观察和倾听学生的回答,从学生的回答中,准确地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正确地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回答错误或不够准确的学生,教师既要对其主动思考和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给予肯定和鼓励,但也要讲究说话技巧,在不挫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前提下,委婉地指出错误,鼓励其通过再次思考做出答案。当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教师也要给以及时肯定的提示和反馈。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是有价值的,是被关注的,在以后的课堂中,他们才不会失去回答问题的信心和消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第9篇

论文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升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学习方式。本文通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的科学探讨,多角度、多层次地阐释了在高中阶段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曲本质内涵及其潜在价值。

语文综合性学习旨在全面开发和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和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内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这种发展的落脚点都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

(一)注重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听说读写各种要素的综合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编辑、版面设计、制作个人网页和演示文稿”,而且要激励学生“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用于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同时,语文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注重听说读写各种要素的综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相互穿插、彼此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促进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

(二)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是语文学科与跨学科内容的综合

语文的综合性“绝不是语文与文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等的相加式的总和,也绝不是语言文字与语言学、文字学、社会学、词汇学、修辞学、文章学、写作学、阅读学等等的配伍式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利用语文、科学、艺术以及脑科学、思维科学、心理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和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师生通过一系列言语活动和言语实践,共同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三)重视学生言语实践,是语文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内容的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视学生的言语实践,鼓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查、走访专家、实地考察等活动及时内化课堂学习中所学的语文知识及语文技能。通过“参观考察本地的山水风光、动植物资源、说出见闻和感受,调查方音、方言、谚语、俗语,调查和整理民俗风情、民间传说,调查考察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写出调查报告,给有关的报刊投稿”,使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是语文教学与做人教育的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与写作,注重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优化思维品质、提升审美境界和人格品味。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注重学生情商与智商的开发与培育。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在言语实践中培育学生的言语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潜在价值

(一)适应学生整合知识技能的内在需要,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能力的实质是概括化、系统化了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统整、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统整、科学智慧与艺术智慧的统整,注重语文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语文学科内在逻辑体系的积极构建以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的互补和交融。同时。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融会贯通,不仅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准确掌握和语文技能的娴熟运用。而且“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潜能,旨在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应突出自主、合作、探究之间的内在整合。在三者之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和核心,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拓展和延伸,是自主学习的两翼。自主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元认知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由学生自行设计主题和组织专题活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开发,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对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激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地阅读与写作。

(三)利用一切有益于语文教学的资源,提升学生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主要在“学习空间上。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语文课程内容的整合。”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很少有纯语文学科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必须综合地运用文章学、文艺学、美学、哲学和教育学、生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知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软化”学科边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跨学科的、网络式的、平等对话的、流动鲜活的语文课程体系。

(四)倡导活学活用,旨在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言语能力是在“言语——语言——言语”教学模式的多次重复和循环实践中逐渐生成与发展的。教师应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听、说、读、写、思、问、做的时间、场合和条件。只有当学生将教材内容在言语实践中内化为自己丰富的言语营养时,学生的言语能力才会逐步提高与渐次发展。因此,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课内外书籍,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丰富的言语营养。还要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亲身去体验语文,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文,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0篇

作为一名从事基础学科建设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大力倡导新课改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具备什么样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师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丰厚的知识和文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键就在于语文教师自身的学养、自身的文化积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语言学知识

现代汉语方面: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汉语的系统知识,懂得汉语的声、韵、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系统,懂得一定的词汇学,懂得词的构成与规则,了解词的基本义,掌握辨析词义的方法,掌握词语的感彩。熟悉汉语语法学和修辞学知识。古代汉语方面,应初步了解一些比较常见的文言知识,能为学生在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二)文字学知识

根据小学汉字教学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应从一定程度上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与体系等,了解汉字的历史功能与发展前景,为更好地教学汉字打下基础;熟悉汉字的各种笔画、笔顺、各种结构与形、音、义的关系;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识字习惯;懂得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熟悉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三)文章学知识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小学语文教学的大量内容是文章的读写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学习与精通文章学。首先要掌握文章本身的构成规律,熟悉文章的主旨、质料、结构、表达、语言等要素,了解它的内部联系。具有一定的阅读学知识,懂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同时,还得学习一定的写作学,掌握写作基本理论知识,能对文章的写作与批改做切实而有效的指导。

(四)文学史知识

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如果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史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语文教学的目的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是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潜移默化的从教师身上受到影响,有时不知不觉中从教师身上受到的影响效果强烈而持久,可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提高自身能力素养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能力素养要求不仅包括一般能力,如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正确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合理的板书设计能力等,而且包括反映新要求的特殊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把教学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这将很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愉快和高涨的学习情绪,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使学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就会乐学、爱学,这也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

(二)具有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在新课程中,出现了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三)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一种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丰富的知识海洋中自主探究,寻求答案,提高学习能力。

(四)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素养最重要的是有引导创新意识,其核心是推祟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小学语文教师具备创新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创新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意识,鼓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激活想像力和创新思维。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懂得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

在一些调查中,学生列举的他们所喜欢的教师特征,幽默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学生喜欢幽默感强的老师,因为这样的老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学生可以从他身上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东西--他的睿智,他的风趣以及他的对世事别具一格的洞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善用幽默能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使人相处得更融洽,使彼此的关系更和谐。课堂上,教师如果能运用幽默的话语,委婉的提醒,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会达到批评的目的。例如:有一位教师在看到有学生伏在课桌上打瞌睡。他就停止了讲课,用诙谐的语言讲道:"听说有一个小企鹅,在跟师傅垒巢时,总是爱把头和长长的脖子贴到地面上呆一会。它师傅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小企鹅回答说:'我是对师傅的礼貌。'由此我深受启发,有的同学上课总喜欢把头贴在桌子上,可能也是出于对老师的礼貌吧!"话音刚落,学生哄堂大笑,那个睡觉的同学在笑声中被惊醒,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又如,在听到有学生在讲悄悄话时,老师可以巧妙地说:"听,两只蜜蜂在嗡嗡地叫呢!"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也能听出老师的言外之意。这样随机的幽默马上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融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享受快乐。

四、小学语文老师必须真诚求真、锤炼思想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学科,是为学生的生命奠基的重要学科。科学是求真的,人文是求善的,因此我们信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定是真诚的,课品如人品,会影响学生一生。我们要上真实的课,要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我们听课,常会听到一些假课,学生在课堂上对答如流,教学各环节"上演"得环环入扣、天衣无缝。但是学生却没有任何长进,无非是为了显示教师的"教学才华"无辜而虚假地当了一回陪客。课堂教学不同于舞台表演,看重的是一个过程。看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智慧地引导学生。

"我们教师不必刻意追求完美,而是应该尽心尽力地把课上好,追求一份真实。"著名语文教研员周一贯老师如是说,"还课堂以真实,允许不完整。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探索,充满了尝试,也充满了失败的过程。我们老师不必和自己过不去,崇尚自然才是人性化的追求。"

第11篇

摘 要:小学生汉字纠错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耐心的教导,循循善诱。从细微处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错别字;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81-01

小学生错别字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共性话题。我任多年的语文课,在学生们作业量增大的同时,我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错别字太严重。总是混淆形近字,形音字,甚至写成错字。比如把“琴”字下面的“今”写成“令”;把“终身不再弹琴”写成“终身不在弹琴”;把“不在话下”写成“不再话下”……所以,我一直做小学生汉字纠错能力的培养。

冷静审视目前小学生的错别字现状,我们会发现情况不容乐观。作文写作中,很多学生文采飞扬,辞藻华美,词汇丰富,但唯独错别字却有“一箩筐”。大量错别字直接影响了小学生交流、表达和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也对语言文字学习起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错别字已成为制约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和语文水平提高的瓶颈。帮助学生努力纠偏纠错,帮助学生使用正确规范的汉字,势在必行!

解决错别字的几条具体办法:

1、自主识字: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急于讲出某一课生字的特点及识字的方法,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要充分利用直观的汉字教材造成新奇、诱惑,引起学生主动探求汉字特点的兴趣,并逐渐培养起辨析汉字的能力,从而掌握识记的方法。(1)自主发现联系:汉字是意音文字,有“字形藏理,字音通意”的总规律。了解了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可以避免错别字的产生。如出示“跑、跳、踢、跨”,朗读后讨论发现了什么,借助动作演示,学生发现这些字都与“足”有关,让学生从中悟出形旁可表意。如教学“清、请、情、晴、蜻”一组字,让学生通过朗读、观察,发现其共同点是都有表音的声旁“青”,加上不同的表意形旁构成,从而让学生认识形声构字规律。(2)自主发现差别:当学生遇到难于辨别的细微特征时,这些特征就是区分不同事物的关键特征,这时加强辨别的最好方法是,突出关键特征加强对比。如教学 “戌、戍、戊、戎”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后,要在每个字的关键部位用彩笔标出,在学生辨别后,要及时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反馈,对于由于能力问题而产生的错误辨别不能随意批评,而应该鼓励引导进一步辨别,鼓励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得出正确的答案,并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探索的方法。平时多讨论“你是怎么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形近字的?”“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个部分?”。辨别后还可以编成顺口溜来加强记忆。平时还要多开展比一比,评一评“辨字高手”等活动。

2、自主纠错:(1)发现方法:形别字从读音入手,如作祟(suì)不是作崇(chón溃;音别字从意义上加以判断,如“不计其数”意为数目多得无法计算,不是无法记忆或记录,当然不能写作“记”;义别字之间不能混写的主要原因是约定俗成,如“丰富多彩”不能写作“丰富多采” ,像这种只能“死记硬背”了。(2)合理竞赛: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可以改变传统做法,不对错别字一一圈出,也不要写范字,但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引导自主发现,自主改正,可以批示“发现地雷,请立即进行扫雷行动”“扫雷结果汇报”,这样不但不会给学生消极的心理暗示,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加强记忆。在同学之间开展竞赛活动,互挑对方各项作业中的错别字,然后将这些错别字的规范字记录到专用的本子上,记录的方式鼓励个性化,比如在关键部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加上提示语,页面装饰……这样的作品一定要给展示的机会,并及时反馈评比。这种纠错的竞赛活动要扩展到社会生活中去。比如开展寻找课外积累错别字的活动,让学生平时查看报刊杂志,在家庭、学校附近的广告牌、商店招牌上寻找错别字,找到后主动帮助主人改正。每月评比“火眼金睛”“汉字小卫士”还可以在“美化汉字角”张贴他们的照片,介绍事迹,展示成果。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规范汉语的责任感而且提高了纠错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观察领悟、鉴赏激趣: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说一说这个字每一个笔画、部件分别写在田字格哪里才显得好看,写时应注意什么,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在哪,关键部分可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如“春”在记字形前先引导学生想一想,春天有些什么特征(阳光明媚,天气暖和,植物开始生长),学生悟出“春”字的下面应是 “日”字,这样就不会写成“目”字。编顺口溜“春天到,太阳暖”以加强记忆。也可以讲汉字的造字故事给他们听,如光字上面为什么是小字头,因为它是根据小儿手拿烛台的样子造字的,这样学生就不会误写成学字头了。教师的范写也比较直观,也是最直接的指导,要引导学生看清每一笔的运笔方法。教师的书写要力求美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汉字的美,激发写好字的内在需求。要经常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学的书写,学会评价。评价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学习过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纠错能力、鉴赏能力,还可以激发兴趣,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4、循序渐进、强化训练:写字按描摹---临写--背帖默写循序渐进。临前要求学生认真读帖,思索字形特点,看准主要笔画起收的位置。临时要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临完后还须与范字比较,找出差距再临,再比较,再临……直至达到形似,形成技能。鼓励学生背帖默写,并展示成果。练字时还要注意创设安静的环境(如播放轻音乐),使学生保持平和的心境。练字不能贪多求快,而是贵在持之以恒。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影响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教学别是易写错的字要让学生不断练习、强化。强化可以在造词造句中进行,在作文中进行,在其他学科作业中进行,“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时”。通过发展性评价,开展各级各类书法竞赛,给学生表现的舞台,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同时也促进学生良好品格和意志力的发展。

控制小学生的错别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耐心的教导,循循善诱。从细微处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12篇

关键词:教学理念 学科建设 学案生成 高效课堂

理念是引领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旗帜,而教学理念则是指引学校教师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和教改的原动力。

一、教学理念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1.教学理念的界定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教育价值追求。是校长在一定教育思想影响下,融进自己和集体对教育方针的理解,结合本校实际而形成的有校本特色的办学、治校、育人的指导思想。是形成自己的办学模式、育人目标、育人途径、育人方式的灵魂,是制定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基本依据,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核。

与办学理念不同,教学理念是学校教师对学科教学价值的一种认识,是教师对教学观、课程观、人才观的一种心向。它是由教育的外部环境决定的,但反作用于教学环境,对教学环境起一定能动作用的一种思想和观念。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对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的影响很重要,因为它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受教学理念支配。通俗地说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如上海建平中学的“合格加特长,规范加选择”的教学理念和北京四中提出的“四重”教学理念在全国中学教育界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句话,教学理念是学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影响下,融进自己和集体对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认识,结合本校的办学理念而形成的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2.我国中学教学理念的研究现状

“教学”历来是课程中的基本概念之一,由此而产生的看法和不同前提条件派生出了不同的教学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传授教学的经典解释;“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观,与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一致。而新课程对教学的表述是: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表述,超越了以往的教学观,赋予了“教学”新的含义。它给人启迪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继续讨论的空间。弄清楚了教学的含义,我们也就容易了解目前我国中学教学理念的一些现状。从当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来看,各地的中学都在寻找着适合自己学校教学的一些先进教学理念,以便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而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探寻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多彩的教学手段,这些都是教学理念实施的最好证明。有些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国中学教学理念研究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新局面。北京四中、上海建平中学、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等学校的先进教学理念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学科建设

1.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先进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呼唤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只有深刻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才能有效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观的转变。构建学校的先进教学理念,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健康发展。

(2)注重生成性教学观。改革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构建“生态课堂”“高效课堂”为目标,建立现代课堂教学模式。

(3)树立多样化的课程观。充分体现课程设置的个性化,使课程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统一。如北京市第四中学的办学理念是打造精英教育,因此提出了“四重”的教学理念,即“重基础、重精髓、重自学、重方法”。其中“重精髓”就符合这所学校的实际。

2.用先进教学理念引领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也是先进教学理念的研究者;学生是教学的受益者,也是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教师乃至学科组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对学校整体教学理念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能动作用。在角色的定位上,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也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中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分析,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和手段,并强调情感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注重学生对表面知识的获得,而更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更加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这样教师自己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经验型教师,而是新型的创造型教师,也就会形成符合时展需要的崭新教学观。北京市第四中学在“大气铸成大器”的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在学科建设与教师教学观的形成方面成就突出,备受教育界的青睐。如刘长铭校长对语文教师就倡导做“大气之师、智慧之师、传道之师”,提出“学养厚重是语文教师的根本”。

开展校本研究是提升教师教学理念的必由之路。调查显示,我国教师的典型教学观可分为五类:传授型的教学观、应试型的教学观、能力型的教学观、态度型的教学观、育人型的教学观。而这五种教学观,各有其优缺点,但都基本上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做辅助,教师的先进教学观还需要经历一段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和建立起来。新课程实施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教师提升教学理念。只有通过开展校本研究才能缩短与先进理念的差距,逐步形成正确的教学观。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倡导教师做学者型教师,福建建瓯一中也是通过走校本研究之路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普遍提升的典型实例。

3.用先进教学理念引领学科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与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要让学生从教学中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因此,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课程体系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社会文明时展的要求,即教育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存在的意义。为此,课程体系建设整体思路是在遵循这一教学理念的前提下,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以及选编教材。如大连八中的学生自主选课制度,学生上课走班制度,就是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真正实现了课程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有效统一。北京四中的选修课开设就体现出为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如其重视传统文化与国学课程的开设,像文字学、易经等课程就很有品位,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培养兴趣奠定了基础。

(2)坚持校本特色的教学理念,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要求,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坚持教学研究和课程创新,逐渐从单一的教学向综合教学延伸,形成自我特色的教学理念。如上海建平中学的校本课程建设就是在“合格加特长,规范加选择”的教学理念引领下形成的“套餐式”的课程体系。还有如模仿焦点访谈、模仿联合国的活动类课程等都是很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了,即被教师与学生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就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正是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形成的正确课程观。

三、践行先进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践行生成性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

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思维是一种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在发展之前就存在的思维模式。生成性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诚的态度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心向与学生就相关课题进行平等对话,并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感受、兴趣与需要等及时作出价值判断及对教学行为与思路作出机智性调整,以使教学对话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关注表现性目标,关注具体的教学过程,关注教学事件,关注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关注教学过程的附加价值。其旨意在于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个性发展,从而激活学生心中的正能量。

践行生成性教学要注意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理念。

(1)重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学大纲和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和专家、学生乃至家长共同构建新课程的设计者。”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开放的课堂和生活积累。因此,教师要变口若悬河的讲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活动。在教学环节上,要鼓励学生去体悟,去质疑,去探究,要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观察,去演练。山东潍坊市开辟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2)重表现。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调适学生的学习心理,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张扬个性。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组织的机智来施展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渴望成功的心向。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敢想敢说、敢与别人有不同看法的课堂环境。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哪怕是一丁点的优点和成绩,重视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这样他们才能逐步消除学生的自卑感、服从感,勇于探求,发挥潜能。上海市闸北中学就因为其“成功教育”的理念而闻名于教育界。

(3)重互动。要构建多向互动性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学中的各种因素积极互动,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交流,从而获得素质生成。多向互动性的教学结构,体现在师生、生生、组组之间的交流、质疑、探讨。这种多边性的合作交流形式,可以挖掘学生的二次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可以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中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发展,以达到思维碰撞、思想喷涌、精神充盈的课堂理想境界。杜郎口中学原本是一所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家长失望、濒于被兼并的中学,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使它焕发生机,影响全国,这正是先进教学理念的力量所在。

2.践行有效性教学理念,构建“学案式”高效课堂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解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人们研究的热点。有效性教学的基本理念是:①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②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③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④需要教师具备反思的意识。有效性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学案式教学就是对有效性教学的实践,当前在全国各地名校中实验的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认同。

学案式课堂教学,就是以导学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实现学生自己学习、谋求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已有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建构知识,获取认知规律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学案不是教案,“学案”是相对于“教案”的另一概念,突出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它是以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和发展学习能力为主线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方案,“学案”教学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

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的基本程序是自主学习――课堂互动――精讲点拨――达标检测――归纳总结。它包括学什么、怎样学和如何用等问题。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交流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案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案式”课堂,是把学生如何学作为关注的重点,是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学案式教学是有效性教学理念的体现,对克服少、慢、差、费,实现高效课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苏省洋思中学的“堂堂清”理念正是建立在学生的充分自主学习基础上的。东庐中学推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也走出了一条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新生之路。

当前,我省上饶中学探索实验的“学案生成教学法”课堂教学正是以上述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创制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旨在体现我校“夯基础、重自学、抓过程、求方法、提素养”的“十五字”学校教学理念,通过学案这一载体,践行生成性教学和有效性教学理念,切实实施新课程,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努力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