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22: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责任审计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国家治理;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也在不断地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责更加的繁多和明确。国家的审计的思想必须从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审计的职能,细化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逐步的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覆盖面,完全的展现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
一、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和意义
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的探索起步,到后来的发展推广,再到最后的深化发展阶段,经济责任审计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出发,已经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了我国的独特的一项审计制度。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决策的制定奠定了有效的基础,同时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也在经济政治层面上,为国家和人民大众服务做出了贡献。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的发展,防止。
二、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1.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不合理
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不合理体现在经济责任的审计的作用主要用于监督干部的权利工作,旨在治理腐败,防范。这一定位导致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不能完全的发挥致使经济责任审计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限制。实质上,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主要是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地进行党风廉政建设,但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不能仅仅局限在党政上。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大目标是满足治理国家的需要,协调各部门的发展,通过事先预防,事后警告和问责等方式来积极推动国家建设过程,而这往往是极易被忽略的。
2.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不完善
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不完善表现在不能明确界定问责的目标。依据我国在阶段的基本情况来看,国家对于职能部门的领导的权利和义务的界定没有明确的划分也没有明确的界定其相应的经济责任。一般来说,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应该参照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书来进项考核来评价领导干部的责任,以此来确定个人的责任。但是由于责任的分工不明确,或者责任人的双重职务导致了审计责任的内容缺乏明确的范围,给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困难。
3.经济责任审计标准不明确
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问责体系存在漏洞,使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无法对相关部门或者机关的权利进行有效的制约。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问责的焦点和核心不明确,导致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难以明确,难以找到责任人也难以确定责任人该负何种责任。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标准不明确性还表现在审计结果的运用和责任的落实情况。即使是明确了责任人和审计结果,在落实责任的过程中,由于审计部门不具备影响干部任职和职责的权威,审计的结果具有时效性的限制,归责受到了拖延和阻碍。种种的障碍不仅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也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应对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对策
1.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定位
国家治理的主要对象是政府部门。此外,社会和市场也是国家治理的目标。合理定位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功能需要充分认识国家治理的目标,不能仅仅将眼光放在政府部门的整治上,要充分的协调国家治理的对象的关系,统筹兼顾,保障各个部分都能有效的工作,紧密互动,避免出现权利滥用的情况,达到对国家的经济进行综合的治理的目的。推动国家经济审计发展的动力就是协调各个对象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合理定位经济责任的审计功能,不仅能保障经济责任审计的正常进行,也能确保国家治理进程的有效推进。
2.细化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国家治理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国家经济和国家政治以及国家文化的诸多方面的综合审计。为国家进行综合的经济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政治和文化中涉及了经济的因素,经济领域也包括了政治和文化的概念,三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经济审计的内容应当在今后的审计过程中明确的指出。在今后的经济审计过程中,明确责任人应当履行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打破传统的审计的模式,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下的政治和文化因素,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明确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维护国家治理秩序的稳定。
3.制定详细的经济责任审计标准
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应当根据实际的审计情况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标准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审计的质量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效率。制定适当的经济责任审计标准有助于国家治理政府和市场,合理的配置市场资源,分配政府职能权利。选择经济责任审计标准还有助于降低审计过程中的风险,为国家制定合理的经济审计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应当具有先进性,与时代相结合,打破形式主义,突破传统局限,以维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为目的,结合实际的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分出层次,督促部门领导在职权范围内工作。
四、总结
总而言之,国家治理角度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做到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尽量避免审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积极调动审计相关的部门协调工作,共同参与。依据国家实际的情况,制定适当的审计的标准,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体系结构与制度,优化经济责任审计的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戚振东,尹平.国家治理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创新研究[J].学海,2013,(2):129-135.DOI:10.3969/j.issn.1001-9790.2013.02.017.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风险导向; 国家治理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3-0111-02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性及有关经济活动负有的责任进行审查,评价监督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履行,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权力监督和制约功能(刘家义,2012)。经济责任审计意见恰当与否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以及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和选拔任用等。有效地防范控制审计风险是经济责任审计功能发挥的关键前提。借鉴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开展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健康发展。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殊性
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内容、目的、审计结果运用等方面,与财务报表审计有诸多不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具有层次性。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除了对审计事项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审计风险或者说审计判断风险外,还包括审计结果运用导致的政治、社会等风险,即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包括审计判断风险和审计结果运用延伸风险,这就使防范与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意义更为凸显。
二是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内容的多样性。经济责任审计区别于传统其他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需要在审计事项的基础上进行责任界定。领导干部责任界定不当直接影响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仍是一个难点。相关规定操作性不强,现实情况也比较复杂,更需要借助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不仅包括鉴证风险,还包括责任界定风险。
三是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两者对“重要性”概念的运用不同。财务报表审计风险是指没有发现重大错报的风险,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查处领导干部权力误用滥用事项,因为权力的运行需要安全合规有效,错误或舞弊没有重大与否的区分。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产生除了现代审计的抽样审计技术等一般性的审计风险原因外,还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的特殊性。经济责任审计产生于我国特定的制度环境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转型时期,是我国政体国体及其权力运行性状下的特殊产物,是权力安全运行自律和自控的机制设计,是现行干部管理体制实践总结的制度完善,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在审计内容上主要围绕权力运行,即以权力运行为主线进行的审计评价,区别于以资金为主线的财政收支审计以及以认定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为内容的财务报表审计。权力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过程,是在特定环境下权力人作出的应激行为,由于决策场景难以复原、决策所具有的主观心理过程、认知的有限理性等因素导致对于权力运行的合规有效性判断存在错误风险。
二是审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局限性。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业务,着眼于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权力运行为主线展开,围绕权力运行确定审计内容、收集审计证据、作出审计判断以及进行责任认定。权力运行的合规有效评价涉及大量的非财务事项审查评价,而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主要强调的是财务事项审查评价,对非财务信息等专业要求尚未建立标准或缺乏系统化的理论知识,由此导致审计人员在专业判断时会面临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的风险。
三是经济责任审计事项的特殊性。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规规定了审计的内容,涵盖了单位运营管理如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以及领导干部自身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等,审计内容复杂,审计范围广泛。同时,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时间较短,而审计对象或审计业务时间跨度可能很大,这种特殊的经济责任审计组织方式导致审计风险的因素较为广泛,既包括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领导权力,还包括企业行业运行、业务管理等。
三、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及内容
将风险导向审计基本思想引入经济责任审计中,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及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审计准备阶段。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是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环节。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目的是综合分析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风险因素,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将有限的审计资源集中在高风险领域,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风险评估的审计程序包括观察、询问、分析性程序等。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估,要着重从权力运行舞弊机会、权力运行舞弊压力和领导干部个体特征等角度分析评估领导干部权力运行违规无效率风险。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分析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国家宏观环境、企业行业发展体制机制等中观因素以及领导干部个体认知因素,性格、压力因素等。风险评估信息来源包括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被审计单位职能职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被审计单位发展战略规划等。风险评估中,要特别注意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财务人动情况、完成各项业绩考核指标情况,在对权力安全有效运行的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确定重点业务领域,即风险高发领域。实务中,风险评估还要从权力运行安全有效的角度特别关注被审计单位职责、内部控制健全、“三重一大”等。
二是审计实施阶段。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落实审计实施方案、获取审计证据、作出审计结论等。现场管理是影响审计实施阶段工作效率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审计现场管理是审计执行主体为规范审计外勤作业、提高审计现场工作效率、防范审计风险、保障审计质量目的而形成的一整套控制程序和措施,主要包括对审计现场工作的组织、审计资源的分配、现场信息的沟通协调、进度掌控等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易茜,2007)。通过经济责任审计现场管理,有效地组织协调审计工作、明确任务分工、科学规划、团队中审计人员的良好协作、畅通的信息反馈与沟通、审计组长正确的战略决策等能够提高现场审计效率,防范审计风险。有效的现场管理,还要求按时完成项目进度。项目实施中,审计组将审计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内容分解为若干细项,同时将核定的工作日分解量化到每一项工作,并确定对应的审计人员,制定审计项目现场工作进度表,通过现场工作进度表开展针对性管理。同时,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要加强对外聘人员的调配和管理。通过与外聘人员签订审计责任承诺书,对有关廉政、保密责任等明确告知,加强对外聘人员的业务复核,有效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三是审计终结和责任评价。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最终产品,涉及对领导干部、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等的信息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转为现实风险的重要证据。在审计终结阶段,要做好与被审计单位的充分沟通工作,要贯彻风险意识,特别是在审计证据整理、作出审计结论和发表审计意见时,要充分考虑证据的充分适当性、审计判断的合理谨慎性、责任评价的合法合理性。
不当的责任评价与认定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风险源。要克服传统经济责任审计责任评价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的缺陷,树立责任评价风险意识,在重事实、重标准、谨慎评价等基本要求基础上,敢担当,负责任,主动评价,通过责任认定,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力监督和制约功能。同时,要采取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如采用故障树、作业价值链等责任认定方法,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撰写必须要以审计证据为支持,客观公正地评价,特别是要注意对领导干部的成绩评价与审计发现问题的逻辑一致性。审计报告的审理审核工作是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要重视报告审理,由第三方专人审理,建立审理责任追究制等,确保审计报告质量。对于审计发现的线索、问题等审计小组要通过讨论会等形式及时沟通交流,对于审计权限不能够查实的问题,要通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司法部门等开展审计调查。
【参考文献】
[1] 刘力云.中国特色政府审计的模式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2-11(10).
[2] 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72.
[3] 秦荣生.审计风险探源:信息不对称[J].审计研究,2005(5):6-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建立责任政府的需要,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为传统内容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不能满足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同绩效审计相结合已经成为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内在要求。绩效审计过程中还存在着审计力量不足、缺乏合理的效益性目标界定、缺乏准确的评价标准、经济责任审计结合绩效审计上还有瑕疵等问题。在分析了两者结合的重要性之后,笔者给出了让二者有效结合、共同服务于审计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机关不但要发挥“经济卫士”和“政府谋士”的作用,还要发挥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建立责任政府的需要,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为传统内容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不能满足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已经成为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建立责任政府的需要,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为传统内容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不能满足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同绩效审计相结合已经成为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绩效审计过程中,还存在着审计力量不足、缺乏合理的效益性目标界定、缺乏准确的评价标准、经济责任审计结合彻绩效审计上还有瑕疵等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十分重要。
1绩效审计视角下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仍处在探索与建设的时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对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及质量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常常无法收到有效的结果[1]。目前,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1.1审计力量不足
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繁重,特别是在政府换届期间,各部门的人动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不得不应对集中下达的众多审计任务,这就很难保证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能够有效的完成。另外,从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无法达到行业性质的需求。被审对象往往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因此从事审计工作要具有很高的要求与政策性,从审人员往往责任重大,需要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其政策水平。我国从审专职工作人员相对较少,能够全面掌握经济责任审计要点、准确界定经济责任、作出客观评价的专职人员更为紧缺,在审计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审计评价无法切中要害,审计的深度和广度达不到要求,未能提供高水平的审计评价等现象。从事经济责任审计的专职人员的知识层次、实践经验、理论素养、敬业精神均亟待提升[2]。
1.2缺乏合理的效益性目标界定
从审计的目标来看,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为上级部门、监管部门及人事部门考察与任命干部提供科学的评价根据。然而在实施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从审人员往往能够很容易地认定干部任期的微观经济效益,对于宏观经济效益的确定却十分困难;能够准确地认定干部任期的经济效益,对于社会效益地却难以作出准确评价;能够全面地认定干部任期的当前经济效益,对于长远经济效益却不易作出客观的评定[3]。无法有效全面地对党政干部工作期间的各类效益进行评估,往往会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性降低。
1.3缺乏准确的评价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对财政资金使用中的监督大多集中于总量监督和结构监督两个方面,而忽视对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监督。经济责任审计不能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所以应赋予绩效分析和评价的新内容。由于绩效审计的对象往往会有很大差别,对被审对象的效益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所遵循的标准也会有很大差别,难以实现统一标准。首先,现有的审计体系制度不够全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现有审计体系仅仅要求从审人员对经济指标、经济决策、财政财务收支、廉洁自律等内容监督,局限于经济责任的内容,然而,对具体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制度未作规定。我国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执行力强的审计理论体系。其次,工作绩效信息往往具有多元性、差异性等特点,使得信息的准确获取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需要对其所承担的社会管理责任、政治责任、机关效能建设责任等工作绩效进行评价。
1.4经济责任审计结合绩效审计上还有瑕疵
近年来,经济责任审计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绩效审计的一些思路和理念,有一些部门和领域开展的也还不错,但两者在结合上还有瑕疵。绩效审计涉及被审计对象任期所处部门经营管理和经济情况的许多领域,牵扯到的事务繁多,涵盖范围广阔。然而,现有审计体系关于绩效审计的内容仍处于建设过程中。例如,对行政事业单位等非营利性组织的绩效评价范围较小,仅对资金闲置、挤占挪用等问题提出了审计要求,而对决策失误,损失浪费等问题缺乏更深层次的查处,审计揭示和探讨的问题缺乏广度,应涉及单位业绩成效的管理,甚至政府的服务宗旨和服务部门任务的定位等更加有深度的问题[4]。从审人员应掌握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应对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克服审计评价标准不一的困难,以实现对审计目标全面、广泛的绩效审计。同时,审计工作组应建立完善的专业人才结构制度,以满足审计项目要求。然而,我国从审人员在绩效审计这一方面存在着很大不足:其一,从审人员缺乏良好的社会科学教育,调查或评价工作经验较少,对被审计政治领域缺乏深入的了解;其二,虽然我国开展审计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但审计人员长期从事就账查账工作,很少涉及绩效审计工作,缺少绩效审从审经验,这也是影响开展绩效审计工作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5]。
2绩效审计的科学性及二者结合的重要意义
绩效审计要求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得以有效落实,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通过绩效审计,不仅可促进党政领导干部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制度,解决民生问题,提高社会服务,且有利于精神文明公平公正建设,使得领导干部更加关注医疗、教育、社保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有效的绩效审计,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为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地遏制“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这类不良的社会现象。审计工作主要是对责任主体部的金融活动和效益的评估,对我们的经济责任进行准确的评价是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键问题。绩效审计要按照有关规定和准则,采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监督其财政收支和相关经济行为的效益,通过有效的分析提炼,进一步监督及评估被审单位或项目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及合理性,给出改进意见,提高效益。另外,绩效审计的开展是制衡领导干部权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它是对经济、效率、效果的一个综合评价。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绩效审计的目的就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促进资源管理者或经营者改进工作,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
3绩效审计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改善途径
3.1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新常态下,新生事物也是需要更多的人力去解决,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十分重要。必须要按部就班有计划,有足够的力量进行及时的领导干部审计,避免出现审计调查解决问题的审计工作组力量不足的情况,一些财政金融的收入和支出都少的部门,或者没有金融资源配置和行政审批机关权力的部门,一些质量问题较少的行业,开展专项审计就可以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相关的范围之内的授权审核,通过现有的审计可以更清晰地验证,具体授权范围内的具体事务的领导干部和检查、评估、宣传,在任期间可以安排特别审计调查。建立和完善各级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重要的是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机构,让熟悉审计政策,有一定级别的干部从事这项工作。为了尽快适应发展需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力量。
3.2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
在拟定和制定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审计部门和纪律检查和监督以及组织和人事部门必须在协作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方案的制定,研究拟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和法规的定义,来保证实现经济责任审计效率和公正性。经济责任的范围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部门之间的财务责任的领导干部是非常不同的。负责定义和评价应坚持定量和定性的标准,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政府部门的本质差异,企业和机构之间的评估标准来确定领导干部。在实践中,这样做只要根据评价评分量化方法,可以确定本次审计评价更准确,直接使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此外,需要设置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使用国有资产和金融资本。
3.3让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真正发挥有效作用
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就是对领导干部有一个制约,这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本质问题,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让经济责任审计真正成为监督和制约干部的手段,就要加入“绩效”这个东西,有了绩效,才能真正让经济责任审计发挥作用,否则,经济责任审计只能是走形式,无法发挥它的全部作用。各级组织部门要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干部任用条例的有关规定,坚持“先免职、再审计、后任用”的措施,在决定干部离任或有调整意向前,先免除其领导职务,再委托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形成之后,领导和组织和人事部门审计结果来参考和评估,决定是否对其继续任用,当然这在现行体制内还是一个假设。但是,组织和人事部门要去思考,如果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经济责任尚不清楚或不研究不作为,没有约束的行为,一律不认可,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也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之前任命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干部任命前系统结合。对于在表面背后产生的经济财务收支不平衡和无效率的经济责任问题,应该全面地分析,得出问题的原因“,谁的孩子谁抱走”,属于主管机关部门负责的,属于所属单位单位负责的,负责前任领导应当负责的,都应该有一笔清楚的账,不可以笼统地归咎于当前一任的领导。
3.4尽快将绩效经济责任审计“写入法律”
“绩效”的概念起源于企业,但是现在在我国行政部门中逐渐开展,我们的行政管理人员也应该逐渐树立起绩效的意识。很多同志对绩效还存在着误解,其实绩效在我国也不算是新生事物了,现在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开展绩效审计也是恰逢其时,既然《审计法》和《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要求对所在单位财政收支进行审计,那我们就应该把绩效的理念引入到这里去,但是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约这个行为,所以,将其写入法律就成为了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尽快把规章制度建立起来。
作者:房松达 周子元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传德.台湾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启示[J].审计月刊,2015(11).
[2]王晓光.政府绩效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选择[J].西部财会,2015(11).
[3]谭文超.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综述[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1).
1.1、会计责任概念
会计是一个管理活动。这一点,可以从管理的定义以及会计职能的发展来证实。发展至现代会计,职能伴随着管理形式的发展不断拓宽,涉及到预测、计划、决策、监督、控制、激励等各领域,致使会计不是被动地适应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而是通过提供会计信息,能动的影响决策的行为。所以,对会计责任的研究从会计产生之初的会计本质上升到了会计目标的研究。会计行使其职能,是为了达到以下目标:①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②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信息;③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从企业角度出发,会计责任就是在统计先关数据时,能够分析且预测出将影响企业经济的事例,保障公司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稀缺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可以说会计责任是会计工作从事着应该要承担的责任。现今,在审计过程中,被审单位的会计责任主要针对会计目标展开:①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有效运营;②向企业外部各方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③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承担起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监督的责任。
1.2、审计责任的概念
审计的内容和目标是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而制定的,与当前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他会随着当前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相关制度,经济的发展而改变其自身的内容。例如在审计这项概念刚产生时期,审计的主要内容目标主要是差错防弊,通过对公司会计科目的详细审计来评价受托经济的完成情况。审计的外部关系人主要是股东;再接下来审计的目标变成判断信用状况。在审计方法上,引入抽样审计,对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行审计,其外部关系人也发展为股东、债权人,接着变为对报表的可信性发表意见,要求不仅对资产负债表,而且要对利润表进行审计。
就现今的发展现状来看,审计的责任主要是针对注册会计师这个职位而言,其负责的主要内容就是审计报告,该会计师自身的依照相关的法律条规为出具的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计报告,要保障该设计报告真实有效,合法,同时还要公布审计的单位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是否能够反映当前的财务状况,是否能够正确的反应该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在审计完成后,出具专业的审计报告表,且注明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合法且真实。
2、供电企业会计责任及审计责任的现状
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讲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混淆,根据相关调查,也分析了存在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如下:1)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强,专业素质不高,还存在因为相关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受不了诱惑,然后为了能够满足自身的利益,在面临“肚子”与“面子”的激烈冲突与矛盾时,选择了肚子,放弃了面子,当然,还存在一些客观原因,例如:环境、法律法规,在法律方面的责任标注不明确,也是导致混淆的原因,有大环境下的资本市场、经济政治和法律的走向、公众的认识度,也有小环境下的公司治理机制与管理层的有效管理。
3、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要点
3.1、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明确规定。首先要明确相关领导在供电企业相关活动的责任和义务,了解其职权范围,了解其资产收益和损失的具体情况,这样在审计的时候可以根据领导的任职范围,再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判断该领导在做出重大决策的适合是否合法,且符合当前供电企业的发展运营现状,是否符合供电企业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这样在审计时就能够准备的区分出该事件的合法性,决策在执行的时候是否被人执行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好责任,也能起到监督作用。
3.2、要控制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关系到对供电企业领导干部和部门的工作评价,所以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做到公正和真实地反映供电企业领导干部和各个部门在经济工作中的经济责任,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所以经济审计工作也就需要一个完善和正确的审计程序来确保审计质量。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一般程序审前、审计方案、审计内容以及审计取证、审计报告等各环节的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审计工作者认真负责地去完成,这样才能够确保审计质量。
3.3、注意提高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在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提高审计的效率,要在领导干部离职程序结束之前完成审计,让领导干部能够在规定的时候离职。所以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国家和供电企业各类法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改进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通过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来保证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速度。
4、供电企业任期经济审计工作方法
4.1、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前的准备.在开始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审计工作人员制订好审计方案,成立审计专案组,选派合适的审计人员,确定需要完成的审计任务,还有需要听取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在其任职期间的工作自述,对供电企业内部的工作计划、
总结和会计报表等其他一系列资料进行查阅,审计工作者要在审计开始之前详细了解需要进行审计的供电企业的单位的基本情况、业务的范围和财务收支状况。审计工作者要事先找好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对每一个参加审计工作的人员进行明确的工作分配和对审计工作的日程进行安排,确定最后完成的期限。 4.2、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通过审核、观察、监盘、询问、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去获得可靠和真实审计证据,同时要做好对审计工作的过程的记录工作,每一个审计工作报告都需要留有底稿,这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与被审计的部门和领导交换相互的建议。审计过程中要保证整个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能因为出现各种突况就取消或者延迟整个审计工作,同时要对被审计的部门和领导干部进行客观和真实的评价,不能带有私人的。
4.3、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总结.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总结主要是需要向供电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提交一份审计工作报告,让管理层能够正确了解被评价的领导干部和部门,这样就为以后电力企业在管理人事活动过程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所以总结报告需要审计人员真实地将审计的结果反映出来。
关键词:建设项目; 投资效益; 审计
0.引言
投资者选定一个项目进行投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预期的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者的受托经济责任。由于企业管理者的受托经济责任逐渐由财务责任向经营责任、管理责任扩展,从而使效益审计成为合乎逻辑的必然产物。本文根据我们多年来从事建设项目投资审计的实践拟就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概念、特点、必要性以及如何搞好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等进行探讨,希望和广大同行进行切磋、交流,以促进投资效益审计的进一步发展。
1.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概念、特点及必要性
1.1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概念及特点
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经济型、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检查和评价。效益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经济性,就是以少的投入取得好的经济效果;效率性,就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效果性,就是指产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与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比较,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审计对象同级化、多极化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是上级审下级,比较单一,容易开展。对于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来说,审计对象同级化、多极化了。以我们中国石化公司为例,由于投资及投资项目实行集中化管理,使得投资效益审计对象除涉及建设主管部门外,还涉及到计划、财务、法律事务、物资供应等部门和各个分子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等。
(2)审计期间延伸到未来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项进行审计,而投资效益审计不仅仅对过去事项进行审计,而且还要采取恰当、可行的方法对项目的未来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
(3)审计关注点发生根本性变化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关注点是真实性、合法性,而投资效益审计的关注点是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风险性。
(4)审计方法增加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常用的直接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分别是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等,投资效益审计除了要运用这六种常用审计方法外,还要使用分析、判断、预测、推理等方法。
(5)审计依据和标准不确定性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依据和标准是会计制度、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单一、比较明确。投资效益审计的依据和标准不尽相同,随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的变化而变化。
1.2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目前,在建设领域许多项目前期工作草率,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实不深,甚至出现了为了项目可批而进行可研的现象。概算、工期、预期效益等关键性指标失去了刚性,一些耗资巨大的生产性项目建成之日便是亏损之时。
(1)投资效益审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节约型社会是实行科学决策,不搞重复建设的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把好工程质量关。保障工程质量就能避免财力、物力、人力的浪费,就是最大的节约。近年来,在基本建设中,一些人把质量观念、责任意识抛到了九霄云外,以至于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之风蔓延,造成了大量豆腐渣工程;另一方面,由于决策失误,离开实际需要搞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造成人、物、财力的极大浪费。事实证明,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效益审计,建立决策失误“问责制”以及严格的工程质量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切切实实把好质量关,是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 (2)投资效益审计有利于真实反映建设项目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我们在日常的工程造价审核中发现,施工单位脱离实际虚增工程量、高套预算定额、材料重复计算、虚列费用等问题比较普遍,这会加大投资项目的工程成本,损害建设单位的利益。采用“高套定额”的办法进行工程结算,可以避过业务水平较低或者工作不认真的审核人员的审核,为施工单位带来更多的货币收入,但却损害了建设单位的利益,也不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另外,在对建设单位的投资专项审计中也发现,部分建设单位借改扩建之机,将一些与项目无关的内容列在项目之中,增加了工程成本。
(3)投资效益审计是检查和评价企业管理者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需要
企业的投资决策是由企业管理者做出的,既关系到建设项目当前的效益,又会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开展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就是要确定建设项目所占用和耗用的经济资源以及所带来的收益,检查和评价管理者做出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能否增加企业的价值,继而考核其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4)投资效益审计可以遏制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
由于投资活动本身的复杂性所造成的监督困难,使得建设领域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绝对的权力必然带来绝对的腐败。通过投资效益审计,可以强化责任意识,约束对于投资权力的滥用,从而有利于防止经济犯罪、反腐倡廉。??
2.如何搞好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
2.1实现三个转变
(1)从真实、合法性审计逐步向投资效益审计转变
随着建设单位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检查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建设领域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有所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适时将投资效益审计从以真实、合法性审计为重点转向以合理性、效益性为重点,即逐步过渡到投资领域的效益审计,是当前摆在我们审计工作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政府治理的概念、特征及所采用的治理机制,将政府治理与政府审计相结合,对政府审计在政府治理中的特殊地位进行分析。然后针对目前我国政府治理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部分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已导致或可能导致的危害。最后,对政府审计在政府治理中起到的具体作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政府审计 政府治理 公共受托责任
政府在国家治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政府审计是政府治理系统中的内生监督控制系统之一,政府治理的需求直接推动了政府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政府治理的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府审计的方向。2008年,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政府审计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这一观点,对政府审计在推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进行深化,更加明确了政府审计在政府治理方面的重要性。本文将对政府审计在政府治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论述,探索政府审计服务于政府治理的具体方向和主要途径。
一、政府治理特征与机制
(一)政府治理的特征
纵观西方各国,在政府治理过程中所选择的模式各不相同,但其目的却都是为了提高国家的生产力及竞争力,推动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从政府治理这一概念入手,可以得出政府治理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治理主体不只限于政府。政府虽然是国家的行政机关,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是国家唯一的权利行使者,更不意味着只有政府可以治理公民、机构及社会组织等。政府治理应该是来源于政府,但不仅限于政府的治理。
第二,治理过程中的互动性。在传统的政府治理概念中,权利的运行大都是由上而下的,即政府利用权威和相关的政策,对全社会实施管理。但在现代的政府治理概念中,政府的治理应是双向的,即政府在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同时,社会也对政府进行监督,双方通过合作互动的方式实现治理的有效性。第三,治理范围的广泛性。这一概念主要是通过政府治理的第一个特征,即治理主体不只限于政府而得出的。由于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从而导致了治理的范围也不只限于传统的治理范围,从而所涉及的治理对象也要宽泛许多。第四,治理结果的有效性。政府在治理的过程中强调治理的成本及绩效,将提高效率与控制成本进行结合,实现治理结果的有效性。
(二)政府治理的机制
政府治理主要强调的是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因而,政府治理的目的是解决政府公共事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当这类问题转化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时,应寻求恰当有效的治理手段并建立合理的机制来解决问题。在目前,政府常用到的机制主要包括:(1)问责机制。问责机制说到底就是向谁问责、谁来负责问责的问题,很显然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所以是由人民负责问责,而政府部门有义务向行使公共权利的人民来解释并接受质询。(2)公开机制。信息的透明有利于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也是公众对政府实施监督的一个重要的来源。(3)参与机制。由于治理主体不再只限于政府,因此为了扩大民众、机构及社会组织等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必须建立健全政府的参与机制,拓宽参与的渠道,提高民众的参与热情,实现对政府工作的有效监督。(4)监督机制。监督机制在一个企业的治理中至关重要,同理,在政府的治理机制中,监督机制是否有效的实施,对政府治理的效果影响深远。监督主要包括对主体、对治理过程及治理结果的监督,在政府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审计是一种专门的监督手段。因此,在政府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审计在政府治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政府治理的基础,更是直接推动了政府治理的完善与发展。
二、政府审计在政府治理中的特殊地位
要对政府审计在政府治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首先要明确政府治理的基础是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也是审计产生的首要前提。受托关系的存在实质上是一方关系人对另一方或其他关系人负有的履行受托责任,受托责任关系也恰是审计产生的目的。
政府,是一个机构复杂且分工细化的组织。基于公民与政府之间存在的特殊的委托与受托关系,促使了政府受托责任的产生,为了更好地促使受托人履行责任,必须要制定一种恰当的方法对受托人进行约束,并协调双方的矛盾,这也是政府审计产生的目的。换言之,公民与政府的委托-受托关系决定了政府审计存在的必要性,奠定了政府审计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政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对政府治理过程中的责任履行情况和对其提供的责任履行报告的独立评价的工作,是由政府审计来完成的。在我国现行的治理机制中,应将“政府―市场―社会”三个部分综合分析,并分类进行治理,即国家权力机关、社会自治组织和市场企业单位分别遵循各自的法律与规则进行治理。其中,政府治理措施的实施也必须考虑到社会与市场的因素,这也丰富了政府审计的内容。因此,目前的政府审计除了要对政府进行监督与控制,还应解决政府与社会、市场间的问题与矛盾,如:公民与社会的权利保护矛盾,资源在市场中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等。
政府审计具有独立、客观、专业的特性,在政府治理中,审计还担任着信息公开、公共预算监督及行政绩效考核与评价的工作,是政府治理的重要保障。政府审计部门在实施审计工作时也具备专业性和强制性的优势,在进行行政绩效审计、责任审计时,也可以提供充分的依据。在政府进行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审计部门除了要对政府的财政报告、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外,也要对政府受托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审计。而政府所承担的受托责任也可以简单分为经济责任与非经济责任,如政府稳定、社会公平等就属于受托非经济责任,这些责任也会随着政府治理的发展逐步纳入政府审计的范围中。见下图。
三、我国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政府治理进程中,随着治理阶段的不同,所出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阻碍了政府与社会之间信息的交流,还降低了政府的办事效率。目前,我国政府治理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
(一)信息不透明
在我国的政府治理中,因为政府和工作人员的信息不透明,社会各阶层及公民无法及时地获取政府的信息,导致了信息的滞后,无法对政府治理实施有效的监督,政府审计的“免疫系统”的作用也不能得以很好的体现,更严重的则会滋生贪污、腐败等不良后果。
(二)成本与效率的不一致
在我国,对政府的治理实质上是一种高成本的活动,但政府资金的大量投入所产生的效果却无法与其投入的成本成正比,即政府在投入大量成本的同时,所产生的收益不尽如人意。在政府治理中,政府对治理成本的盲目性导致对治理成本计量、预算及配置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政府在提供某项服务时,无法准确地计算出这期间包括间接成本、资本成本、管理费用在内的所有成本等,由于成本的盲目计算,也导致了治理的效率不高。
(三)权力滥用
在传统的政府治理中,治理的方向往往是单向的,是自上而下的治理,这就产生了政府官员权力的集中,社会民众的“顺从”,有悖于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因此,这一社会现象也恰恰说明了我国的政府治理缺乏很好的参与机制。事实上政府的作用有限,如果政府在治理的过程中加入社会的力量,也就有效地抑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膨胀”,提高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力。
(四)政府逐利导致地方保护问题
2013年9月8日,在访问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的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观点的提出将经济利益与环境的保护联系到一起,指明了在我国政府治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因过高的重视利益而导致的地方环境问题的现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性,也更加丰富了政府审计的内容。
四、政府审计在政府治理中的作用
基于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委托-受托关系具有广义的范畴,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内涵与实质,政府治理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政府审计作为政府治理的主要手段,在政府审计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政府审计与政府治理间的紧密关系。善治是政府治理的最终目标和最高要求,其中所包括的内容有行为透明,效率与效果,责任性,合法性等。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绩效目标,加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观念以及对法律政策的遵守,都将成为政府治理的善治目标实现所依托的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审计在政府治理中所起到的作用包括四点。
(一)提高政务的透明度,增强对信息的监查监管力度
在政府治理过程中,政务透明度是决定政府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政府治理目标的基本要求。政务的透明要求能够可靠、完整、及时地向民众提供政府活动的信息,以反映政府真实的财务状况和政府活动真实的受益与成本。政务透明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度的透明,会计信息的透明及指标数据的透明,政府审计可以通过对政务透明度及相关政策执行的监查,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防范规避财政风险。
政府审计也有利于政府信息的公开,有效减少了的行为。如果政务的公开仅仅是满足公民对信息量的需求而忽视了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则容易对公民产生误导。因此,在信息的筛选与监查过程中,必须保证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与信息的真实性。
(二)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政府的绩效审计
目前,在我国现行的政府治理中,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责任方,在社会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同样,政府的“低效率、少作为”会对政府治理的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政府绩效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成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鉴于政府治理的目标,应当全力提高政府治理的效率与效果,必须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政府绩效审计。具体的流程为:首先,应建立绩效目标,并以此为导向,为绩效审计评价确立正确的方向与合理的依据。其次,应设计绩效评价体系,对所提供的经济指标与数据进行全面整体的分析,并兼顾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应构建绩效监督系统,在进行政府审计的同时,调动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的相关资源,完善政府绩效监督系统。最后,应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并逐步形成公正、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
(三)建立责任政府,深化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理论与我国实际所联系的审计制度的创新,完善对政府的监管,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反腐倡廉和党风建设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因此,推动建立责任政府、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的治理进程中肩负着重大的作用。
深化政府的经济责任审计,应确立经济责任目标,并与经济责任报告相联系。以经济责任目标为导向,以经济责任报告为依据,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明确政府内部各个部门的分工及责任,对经济责任进行分别划分。有效利用经济责任的审计结果公告,使全社会对政府的经济责任进行有效监督,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政府的责任观念,建立责任政府。
(四)推动社会公平,提高公众对政府的认可
促进社会公平,使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利,都具备发展的机会,也是政府进行善治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其中民生民本的审计,包括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住房公积金等专项资金的审计,也间接地推动了社会的公平。公众对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的认可,也会减少政府治理的障碍,反之,公众对政府活动的不满,也会阻碍政策的实施。因此政府审计对于缓解政府与公众的矛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深远。
五、结论
政府审计不仅是政府治理的基础,更直接推动了政府治理的发展与完善,对于实现政府的目标,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及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政府机关要正确面对政府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坚定反腐,提高政府透明度、加强问责机制、促进良治善治,从而实现政府的治理目标。Z
参考文献:
1.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72.
2.蔡春,朱荣,蔡利.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理论分析与实现路径探讨[J]审计研究,2012,(1):6-11.
3.吴勋.绩效审计实施瓶颈、技术支撑与治理机制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3): 26-2.
4.李坤.国家治理机制与国家审计的三大方向[J].审计研究,2012,(4).
5.唐建新,古继洪,付爱春.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基础与作用路径[J].审计研究,2008,(5).
6.尹平.“免疫系统”论的理论贡献和对审计事业的创新引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9-13
7.秦荣生.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与我国政府审计改革[J].审计研究,2004,(6).
8.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3-9.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中运用效益审计的方法还没有固定的模式,经济责任审计如何与效益审计相结合,在此作一番探讨。
(一)确定效益审计的目标与标准。在选择经济责任效益审计目标范围时,应围绕责任者任期国家财政资金投入、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重点关注项目决策和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等,主要把握重点审计、专项审计和局部审计三个方面的内容。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选择两种方式:一是以结果为重点的方式,主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效益或取得了什么结果,有关要求或目标有没有达到。在这种方式下,要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业绩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并将所发现的情况与既定规范以及审计标准进行比较;二是以问题为重点的方式,则主要关注问题的确认和分析,一般不参考事先确定的审计标准,在这种方法下,缺点和问题是审计的起点,而不是审计的结束,审计的主要任务是核对所述问题的存在性,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原因。选用效益审计标准与财务审计标准有所不同,并且不同的地区、时期及不同类型的单位,审计标准各异,并随着技术进步、管理改善而不断变化。因此,在选择审计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时,根据审计标准的相关性、全面性、先进性、合理性等总体原则,形成多层次、相互补充的评价体系。一要根据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规定及有关的经济规律、经济理论等来选择评价经济活动合理性的定性标准;二要结合被审计单位的计划目标、技术经济定额、业务标准、各种指标和有关的数字,用于评价经济效益高低的定量标准;三要对特殊的项目和目标,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审计标准。
(二)实施过程选用的方法。效益审计是一个广泛的现实的工作,搞好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效益审计,就必须根据具体项目的目标,选择采取一些可行的审计方法。审前调查要制定好审计实施方案。在经济责任效益审计项目计划确定后,接受该项目任务的审计组,组织审计人员开展审前调查。首先搞好信息采集,根据被调查对象整体的现状,有选择的走访有关部门及同行业单位,采集调查对象整体的有关信息;其次,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的实地调研,进一步熟悉被审计对象决策程序、管理途径、财务制度、生产工艺及业务流程,梳理出效益审计中应掌握的关键控制点,使审计人员尽快进入被审计事项角色。最后,审计组通过审前调查与分析有重点地选择效益审计的内容,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现场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在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效益审计的需要,灵活选用调查法、访谈法、利用文献资料和公共数据、利用被审计单位拥有的数据资料、案例研究等五种不同取证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谈话了解、资料评估、案例剖析等途径取得效益审计所需要的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同时,审计人员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对象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以便对审计事项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案例研究的结果可以用来证实已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佐证通过其他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且研究案例的过程也是经验积累的过程。
(三)效益评价选用的方法。经济责任审计中选用效益审计评价方法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有用的信息,所以整个审计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收集、分析、评价并得出审计结论的过程,具体的操作技术方法有两大类:第一类是信息收集技术。主要沿用传统财务审计的五种方法:一是采用实地观察法。对整个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布局情况加以观察,了解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看其功能的发挥,并获得对组织的整体印象,如对存货、设备状况进行实地观察,注意发现是否有多余积压、废弃等浪费现象,对项目、工作场所进行实地观察,可以了解项目的运作流程。二是面谈。向有关人员分别提问并获得回答,采用口头询问同时做文字记录的方式。三是座谈会。它是一种多元式的面谈,在召开座谈会前,可以事先将有关调查表提交给被审计单位,以便他们有时间做些准备,并选择相关人员参与座谈。四是调查问卷。当涉及的人员或单位很多,以致无法进行必要询问时,可以采用调查问卷法。对于受益面较广的资金支出,比如工程投资、扶贫资金等公众资金,比较适合这种方法。五是审阅法。审查阅读被审计单位或项目有关的文件资料,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第二类是信息分析评价技术。对已取得的证据,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进行加工,以形成新证据。主要包括:一是比较分析法,就是将实际情况与一定的基准进行对比的方法,其中基准可以计划、预算、标准、历史、同行等。二是因素分析法,对事实进行分析找出成因。三是统计抽样法,适用于总体比较庞大的审计事项,同样也需要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辅助。四是量本利分析法,这是一项决策技术,原理是根据产量、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最佳投资方案。五是净现值法是运用货币的时间价值概念,将不同时期的收益与支出全部转换为同一时点上的货币价值,进行比较作出的结论的方法,这也是一项决策技术。将上述方法取得的证据,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效益审计述实评价的依据。
[关键词]国家审计;国家治理;全球性风险;控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001
[中图分类号]F239.44 [文献耸堵]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0-02
0 引 言
“天下未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社会实践证明:会计审计越发展,国家政治越文明。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对提升国家治理的作用不言而喻。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使全球风险日益凸显,并使其渗透到了国家的各个领域,对国家的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全球性风险控制的视角,探讨在此背景下我国国家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应对全球性风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1 全球性风险及其对国家治理提出的要求
1.1 全球性风险的概念及类别
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风险报告》对全球性风险进行了界定:“所谓全球性风险,是指那些可在长达10年的时间跨度内,对若干国家和行业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的重大事件”。该报告将31项主要的全球性风险划分为5个类别,即经济风险、环境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社会风险以及技术风险。每一类全球风险都对我国国家治理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1.2 国家治理的内涵与范围
我国的国家治理先后经历了统治行政、管理行政和服务行政3种模式,其内涵也呈现出了复杂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国家治理不仅是一个结构性系统,更应是一种持续的互动,在我国当代的社会实践中,国家治理体现为以党和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并存,以维护稳定为核心价值,注重经济、社会、文化、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国家制度体系。
1.3 全球性风险控制对国家治理的要求
全球性风险控制要求国家治理致力于满足经济活动的需要,降低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重要目标,维护生态平衡,降低人为环境灾害发生的概率;完善国家体制机制,有力打击腐败和犯罪,打造高效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关注公共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培育公民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公共精神,抑制社会功能的失调;完善通信网络,提高公共部门信息化水平,在信息化社会中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保障信息安全。
2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2.1 国家审计的概念及特征
国家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独立检查会计账户,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行为,是对公共权力长效监控的机制,是对公共受托责任履行结果进行评价、鉴证与监督的制度安排。我国国家审计的目标不仅仅是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运行,还应致力于推动实现良好的国家治理。
2.2 国家审计提升国家治理的理论依据
2.2.1 免疫系统观
刘家义审计长于2008年首次提出“免疫系统观”,该观点立足于国家治理的需要来认识国家审计的本质和定位,其认为“国家审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一个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2.2 公共受托责任观
公共受托责任观点认为,国家审计产生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因此,其根本目标是促进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切实有效履行。杨时展也曾指出,审计工作的精义在于受托责任。我国国家审计作为促进政府全面有效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一种监控机制,发挥作用以推进国家治理更是义不容辞。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传统官僚体制已经被新形态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治理模式所取代,公共部门正浮现出一种新的典范。随着这一理论而产生的PPP模式等行政管理模式,更是要求国家审计模式要紧随公共部门治理模式的变化而变化。
2.3 国家审计提升国家治理的作用机制
(1)经济资源配置:国家审计通过配置公共资源、运作公共权力来管理和调控社会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国家善治。其关键在于明晰政府与市场的效率边界,通过对权力结构的优化和权力边界的明晰,建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机制,有效降低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交易费用。
(2)环境污染遏制:国家审计中关于自然资源环境领域的审计,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目标,使国家治理在促进节能减排以及资源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3)政治协同治理:国家审计借助其法定性、独立性、专业性等独特优势,能够及时防范国家治理可能发生的各项重大风险,进而搭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类单一治理机制的互动桥梁,使三类单一治理机制有效协调。
(4)社会价值指引:审计理论和实践中相关构成要素所体现的关乎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正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过程和结果等之间复杂关系的一种合理性评价,因而能够推动国家治理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的指引作用。
(5)信息技术安保:由审计机关收集并评估证据,且以判断信息系统能否有效保护信息资产安全的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审计应运而生。国家审计通过对公共部门的信息系统安全进行审计,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治理实现信息技术安保的功能。
3 全球性风险控制下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职能的要求
3.1 国家审计在经济领域中的职能
国家审计应发挥其专业特长,对财政预算进行评价,促进社会公众对财政预算进行监督、对财政预算的执行报告进行鉴证和评价,进而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推动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落实。国家审计应运用自己的独立地位,发挥专业优势,对市场中资源配置的突出问题进行充分披露和反映,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财政收支进行审计,有利于督促政府依法履行职能、提高公共资源使用的效率,使其更好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
3.2 国家审计在环境领域中的职能
国家审计在环境领域的职能主要表现为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有效遏制。国家审计工作应通过加大对环保资金、治污项目、水利建设、林业建设等,与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经济活动的监督,制约盲目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3.3 国家审计在政治领域中的职能
在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网络前,国家审计的制度评价事实上担负着弥补国家审计在政治领域中功能性缺失的重任。因此,审计机关应密切关注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合情况,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进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会对行政官员产生极强的震慑作用,可以预防腐败的发生。国家审计可通过法律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发挥其推动建设法治社会、服务国家治理的职能。
3.4 国家审计在社会领域中的职能
从国家治理的需求方面看,高质量的信息为实现政府有效问责、遏制官员腐败、改善公共资源配置,以及保障相关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奠定了基础。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信息和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国家审计才能实现对权力的问责,进而降低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的信息风险,得到社会公民的重视和信任。有效发挥国家审计的信息属性,推动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培育公共精神。
3.5 国家审计在技术领域中的职能
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审计是国家审计的一个分支,它是专门针对公共部门信息系统安全而实施的审计,可以确定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是否设置了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以识别技术风险、防范各种安全威胁,从而使其信息系统在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下运行。
4 全球风险控制下国家审计推进国家治理的发展路径
4.1 经济层面
强化对国家财政的审计,特别是预算执行审计,这有利于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还预算监督权于人民。审计机关应全面推进政府绩效审计,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计机关尤其要特别关注专题绩效审计,将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拓展到政策、决策、运营、管理、风险等宏观层面,消除专题领域决策中“信息孤岛”的效应,进而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绩效管理水平。在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审计中,国家审计机关应高度重视审计处罚等执法手段,在审计监督职能中的作用和效果,准确把握审计处罚的力度,建立具有强大威慑力的审计声誉机制和结果问责制,切实保障审计结果的落实。
4.2 环境层面
应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审计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建立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开展环境治理审计,促进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治理审计应包括水污染治理审计、大气污染治理审计、废物管理审计、气候变化应对审计等。开展以生物多样性审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生态系统审计,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
4.3 政治层面
应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规制建设,整合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资源和力量,扩大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的途径及方式,由此提升政治信任、实现善治。审计机关要重点关注各项宏观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利用国家审计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独特优势,强化整改问责制,实行追责问责制度,使其监督职能落到实处,解决审计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屡查屡犯”等问题。
4.4 社会层面
应进一步发挥审计机关在村居审计中的主导作用,对涉及农村财政资金的项目进行审查,开展村居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维护基层民主。着重开展基本服务领域的审计,审计机关应强化与民生职能部门的合作,推进民生资金审计,确保民生资金安全、完整;推进民生政策审计发展,确保惠民政策得以落实。
4.5 技术层面
国家审计机关应大力推行信息化审计和公共部门ERP审计,实施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审计这一新兴审计类型,以评估各政府机构的IT安全制度是否适当、有效,其计算机硬件、软件是否得到了适当保护,以及其操作系统是否能安全并有效的运行,从而提高运用信息化审计技术识别风险、查核分析、评价判断的能力,进而提升公共部门各项服务的技术水平,有效控制互联网数据信息带来的技术风险。
5 结 语
本文分析了全球性风险给我国国家治理带来的要求与挑战,从国家审计的本质、目标和模式三个角度,阐释了国家审计作用于国家治理的基本依据,并基于经济资源配置、环境污染遏制、政治协同治理、社会价值指引,以及信息技术安保5个方面,阐述了国家审计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以应对全球性风险的作用机制,分析在全球性风险的大背景下,我国国家审计的职能框架以及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国家审计参与提升国家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更是一个“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的过程,我国的国家审计更需要在不断尝试中进步,在试错中前行。
主要参考文献
[1]蔡春,朱荣,蔡利.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理论分析与实现路径探讨――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的视角[J].审计研究,2012(1).
[2]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
关键词:铁路、多元经营、内部审计
1影响铁路经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来,铁路多元经营企业通过创新管理体制,一批规模化、专业化较强的多元经营企业(集团)已初露峥嵘,实现了由分散多头管理向资产管理、系统管理的转变;实现了由行政管理向行使出资者管理职能的转变;实现了由过去的管理重叠向集中管理的转变。这些深刻的变化,使审计工作更加复杂,也为铁路多元经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客观条件。影响审计工作质量有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审计目标是否明确。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既定方向和预定结果。审计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开展,目标的偏差将导致审计内容、手段以及技术的偏差。
其次是审前准备是否充分。审前准备是审计部门在实施审计前,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搜集审计资料,编制审计方案,选派审计人员等。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审计实施效果和质量。
还有,要预估被审计对象情况的复杂程度。铁路多元企业,行业多样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深化,被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化。
最后就是审计人员素质及审计技术、方法的局限性。复合型审计人才较少,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对职业的关注程度还存在一定差距;审计技术方法落后,从而严重制约着审计职能的发挥,最终影响审计工作质量。
因此,重点把握铁路多元经济审计工作的要素,就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审计工作,使审计工作不断完善,再上新台阶。
2加强对铁路多元经济审计作用的深入理解
首先,监督是铁路多元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要保持多元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体现深化重组改制工作的成效,审计监督是一个必要和有效的形式。对多经企业的审计监督应从企业的财务收支,重点资金、部门和经济活动,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监督。通过监督和对问题的揭示,促使企业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提高效益。
其次,充分发挥审计的服务作用。审计可以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对政策的理解把握,在企业重组、改制、撤并等经营决策中为领导决策层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同时,对于一些领导关注的焦点问题、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企业经营中的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审计的形式进行调查了解,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使企业的管理决策层能够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第三,可以通过实施“经营业绩”和“财务收支”等审计项目来确定和评价企业第一管理者的经营绩效和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为做出筹资、投资、分配等财务决策提供基础分析依据和相关资料,可以较好预防和降低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起到“预警”作用。
3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把握五个环节,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首先,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是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审计工作是一种团队性的工作,个人水平素质起重要作用,但不是绝对的,要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抵御审计风险。把审计人力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审计项目计划结合起来,使之最优化。
二是在改进审计方法上下工夫,不断改进审计工作方法,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确定审计目标既要善于从大局出发,紧紧围绕促进铁路发展宏观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来确定具体的审计目标,同时,也要考虑有利于促进各单位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提高效益,从而更有效的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三是要学习国际先进的审计理念。传统内部审计理论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管理、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等职能。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得鉴证和咨询服务,其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得经营。”这完全不同于传统理论上的“独立评价功能”论。
审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是由“审计立项、审计方案制定、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跟踪整改”,这五个环节构成,缺一不可,在此重点谈谈如何把握这五个环节。
3.1把握审计项目的针对性,抓好审计立项环节。目前大多对审计立项不够重视,考虑收缴的多,重视立项工作的少;临时动议的多,统筹考虑的少;从局部考虑的多,从全局考虑的少。这些都将影响到审计的最终效果。
3.2把握方案的可操作性,抓好审计方案制定环节。认真搞好审前调查,对其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初步测评,摸清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环节,并认真分析取得的资料。切实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审计方案特别要明确重点资金、重点单位、重点问题,方案的制定要力求细,使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3.3把握提高审计的准确性,抓好审计实施环节。在审计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审计人力资源。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以资金运动为主线,在审计中要善于抓住疑点,特别是对审计发现的一些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线索,要查深查透,将有问题的资金来源、使用结果等环节全部查清,切实做到过程清楚、事实准确、定性适当。
3.4把握提高报告的实用性,抓好审计报告环节。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的最终体现。在审计报告方面,要考虑如何对审计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归纳和分析,形成整体概念。因此,要保证报告有比较详实的审计内容。要结合实际,改进报告的结构,集中反映那些违法违纪“金额大”、对损益“影响大”、性质恶劣“危害大”的问题。要把着力点放在主攻审计报告的作用及效果上。
3.5把握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抓好跟踪整改环节。审计跟踪是确保审计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跟踪整改机制制度到位,跟踪的重点到位,跟踪措施到位。
4不断探索铁路多经审计工作的创新意识
只有探索不断创新的思路,审计工作才能有质的飞跃。审计的目的不仅仅是查问题,更主要的是查出问题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献计献策,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因此,铁路多经审计要从过去以查错纠弊为主,逐步转移到以评价、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益,提供服务上来。通过开展管理审计、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帮助企业挖潜增效,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对企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审计调查,帮助企业对症下药,实现“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审计宗旨。
要努力探索铁路多经审计工作思路的创新。思路创新是以观念创新为前提的。同时借鉴和学习国际最前沿的审计理念,实现风险导向开型审计。风险导向促进了内部审计向增值型审计的转变。在内部审计日常管理工作中引入风险导向,使审计工作转向了高风险部门和高风险业务,审计工作更加高效,也更加符合管理层需要;风险管理渗透到审计项目实施中,以风险为导向引导项目的方案设计和程序执行,增强了审计人员的风险审计意识,提高了审计成果的质量,切实发挥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改进等方面的作用。
要努力探索铁路多经审计工作方法的创新。要从财务账目的“表象”切入企业管理和经营活动的“内象”,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从而使“扩大审计领域,加大审计力度,提升内审层次”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必须坚持整体理念。内部审计必须把自己摆在总体管理的位置上,为全局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建设。
要努力探索铁路多经审计工作手段上的创新。就是应用现代化手段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积极应用审计软件开展审计工作,提升工作质量。搞好审计信息化建设,利用现有的办公网络,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审计手段现代化和审计信息共享的目标。
这种情况在施工企业存在的情况更是明显,结合我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1、未确定的收入。
2004年施工企业开始按照《建造合同》进行帐务处理,但是施工企业的生产特点以及各种因素,使施工企业并没有完全而彻底地执行,因此在审计中遇到了很大的障碍,我们现在说的未确定的收入,包括标外工程、委托、洽商、设计变更、变更设计、材料差价、材料量差等原因形成的待建设单位审批的工作量收入;以及未确认的机械租赁收入、拆、安装、运输机械的收入、焊接费用收入等。这些未确定的收入,能否结算回来,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的解释,招标文件中也没有明确的列示,往往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收入概念,可是对于内审工作来说,恰恰对离任者的经济评价起到关键的作用。
如何确认这些收入,确认多少,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业务能力都是一个考验,当然还要掌握建设单位的确认标准和态度等。
首先要制定确认未确定收入的几个原则,这样就能够在审计实施阶段把握一条标准线和更加有的放矢:
(1)谨慎性原则,在审计实施阶段,对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已施工但是建设单位尚未批准的未确定的收入,没有建设单位的认可证明材料,审计时该收入将不予采纳。但是在审计报告经批准尚未下发以前,被审计单位从建设单位取得了认可该部分收入的证明材料,可以调整确认该部分收入,修改审计报告。
(2)客观性原则,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为这些未确定的收入而发生的所有成本,无论如何列支,都必须在审计时确认为成本。因为这部分成本无论收入取得与否,均已发生,无法逆转。
(3)追认性原则,在审计实施阶段,未确定的事项影响了被审计单位的盈亏结论,一个施工项目的结算往往要跨几个年度,待被审计单位完成该项目的结算后,再行对当时审计时的未确定事项一一确认。在后续的审计重新认定时,对于审计实施阶段的一个在建项目的未确定事项,涉及到原未确定事项实现后的划分问题,做如下规定:能够按工程节点或工程项目划分清楚的,按工程项目进行确认收入和成本费用;不能够按工程节点或工程项目划分清楚的,按完工百分比(即审计时前任领导完成的甲方确认的工作量除以最后的结算量)来分劈这部分未确定收入的结算额。
其次,在审计实施阶段,对被审计单位有证明资料表明能取得未确定收入,必须进行初步估算该未确定收入的能够回收数额,并且深入考证证明材料的效用性和把握性。
例如,我们在对某电力工程项目经理部的任期审计时,该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大约进行了56%,但是审计实施时已经报电厂批准的工作量为合同价的35%.由于电厂要求提前合同工期2个月,项目经理部采取了加大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等措施。当时,项目经理部拿出了一份会议纪要,是建设单位召开的动员大会,投资方(大股东)的总经理的报告中提出,如施工方能提前合同工期一个月奖励500万元,二个月1000万元,依次类推。该项目部拿出这么一份会议纪要,按照审计时的工程进度,比原来的网络进度提前了1个月,因此他们要求确认奖励收入500万元。
当时,我们审计组认真研究了会议纪要的每个细节。在报告中,奖励的条件就是提前合同工期这么一个要件,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和合同,还有招标文件联系起来看,在合同中明确的表明了合同工期的截止日期,这份会议纪要只是起鼓动干劲的激励作用,没有法律效力。从公司法的角度看,即使总经理同意了会议纪要的内容,但是还必须有股东会通过后才有效力。因此,尽管当时施工进度提前了一个月,我们也没有确认收入500万元。
又例如,在审计一个项目部时,该项目部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价差和量差的预算资料已经装订整齐,尚未报送到建设单位。并且能够查阅到建设单位为调整材料差而发的文件,从会议纪要中必须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时间段的概念,一是调整材料的范围。必须掌握两个具体的必要条件:一是购买时的材料发票,一是标准的出库领用单。
审计组用这份会议纪要中限定的条件和要求,对该项目部报送建设单位的预算资料进行了检查,把不符合要求部分进行了剔除。通过审计的实施,被审计单位及时按审计要求进行了整改和完善,重新整理了一份预算资料,不仅挽回了经济损失,而且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当然,审计组对材料差的认定是按初始的资料进行了估算。
2、未确定的成本费用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另一个难点就是对未确定的成本费用问题如何去确认,同样会影响最后的经营评价结果。这里所说的未确定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未结算的分包工程款、已使用未办理出库入库手续的材料、未统计结算的机械台班、应摊未摊的其他直接费、应结未结的间接费用等。本来这些成本费用的支出很容易可以确认的,但是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资金状况较差、施工地点比较分散等原因造成了这些未确定成本费用的存在,而且由于单位的个体差异(领导决策、经营管理)使这种未确定的成本费用不仅数额大,而且拖延时间较长,给企业的盈亏状况造成了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在审计实施阶段,必须把这些费用从前任领导的任期内划定一个界限,分清责任,明确盈亏,因此如何确认这些未确定的成本费用也就成了关键所在。
2.1未确定的人工费,主要指分包工程尚未结算的部分。在审计实施阶段,对于分包结算尚未完成而预估的成本,必须有分包合同、预付款证明、工程部门的签证单,经审计人员进行估算后可对该成本予以采纳。
分包工程部分发生的人工费,一般占到总成本的25%,因此在审计时必须给以特别的关注。在施工过程中,对分包结算不及时,平时只是以预付款的方式给付工程款,所以在审计时就很难确定,前任领导在任期间发生的分包结算到底有多少,虽然可以通过分包合同看分包范围、工程签证单,但是仅有这些还是不能完全确定分包结算的数额。我们采取的确认方式一般遵循如下原则:一是依据分包合同确认完成的工作量,如果分包范围内的施工任务完成,那么该部分的分包成本就可以计取;二是根据完成合同工期的百分比计算。
例如,某施工队伍与被审计单位签定了一份劳务分包合同,工程价款2150000元,并且规定了明确的施工范围,合同工期10个月,截止到审计时,被审计单位已付施工队伍工程款850000元,已施工时间为6个月,受建设单位的设备到货影响及图纸滞后等原因,实物工作量只完成了45%.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如何确认施工分包成本,按照合同规定的分包范围排查,几乎所有的工序都没有按施工网络进度结尾,属于开口等的状态。尽管只完成了实物工作量的45%,但是实际的成本投入已经发生了,因此确认发生的成本时应该按合同价款的60%考虑。
三是根据预付款的数额确认分包成本。有些时候,工程中断时间很长没有复工,在审计时确认分包成本没有办法依据上述原则,只有按预付款的数额确认了。
2.2未确定的材料费,主要指施工过程中已投入使用,而尚未办理入库出库手续的材料。为了强化材料管理,督促各单位加强材料成本的会计核算,在审计实施阶段,对于预估的材料成本,必须有物资采购合同、办理了出库手续,并对该批材料进行了暂估入库。否则,审计人员将对该材料成本不予采纳。
2.3未确定的机械费,主要指施工过程中已发生,而尚未办理结算的机械费成本。在审计实施阶段,对于租用的机械预估成本时,必须有机械租用协议、台班费结算单、预付款证明等资料,经审计人员估算后可对该成本予以采纳。
2.4未确定的其他费用,主要指施工过程中已发生,除上述三项费用以外的其他直接费用,包括临建费用、水电费用、二次搬运费等。对于这些费用的确认,有证明资料的按证明资料确认;没有证明资料的,按已经发生的该部分费用的月平均值计算预估费用。
审计通知书送达的例外规定
修订后的《审计法》第三十八条,在原有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的基础上,增加规定了审计通知书送达的例外情形,即:“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理解本条规定,应当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在正常情况下,审计机关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属于特殊情况下的例外规定,不得随意扩大范围。
第二,修订后的《审计法》对特殊情况的范围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有待于修订《审计法实施条例》时进一步明确。我们认为,这里的特殊情况仅限于办理一些紧急审计事项或突击审计事项。根据《审计署关于贯彻落实修订后审计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在下列三种特殊情况下,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一是办理交办的紧急审计事项的;二是发现被审计单位涉嫌严重违法违规需要突击审计的;三是其他不宜提前三日送达审计通知书的。
第三,遇有特殊情况需要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的,审计机关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办事,即应当事先获得本级人民政府的批准,履行书面的审批手续。
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
修订后的《审计法》第四十条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要求将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并强调“审计组应当将被审计对象的书面意见一并报送审计机关”。
本条这几处修改的理由是:第一,将原《审计法》规定的“审计报告”改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主要是为了与“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相区别;第二,要求将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一并报送审计机关,是为了保障被审计对象的意见得到审计机关应有的重视,从而保证审计结论更加客观与公正。
理解本条规定,应当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不同于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根据修订后的《审计法》,将审计报告分为两个层次: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和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其中,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是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就审计结果提出的书面报告,虽然在要素和内容上与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基本一致,但反映的是审计组代表审计机关提出的初步审计意见。它是形成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的基础。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后,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它是审计机关对外出具的审计法律文书,是审计结果的最终载体,反映的是审计机关的最终审计意见。因此,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和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二者在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第二,本条所指“被审计对象”,包括被审计单位和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修订后的《审计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为了保证审计评价意见的客观与公正,保障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陈述权和申辩权,审计组的审计报告除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外,还应当征求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意见。
第三,根据本条,结合审计署6号令和《审计署关于6号令贯彻执行中若干问题的意见》(审法发〔2005〕48号)的规定,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的编审程序如下:
一是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起草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落款为审计组,由审计组组长签名。
二是审计组组长应当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核,重点关注报告的要素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客观真实,是否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重大问题。
三是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经审计组组长审核后,审计机关应发出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将审计组的审计报告送被审计对象征求意见。该审计报告封面上不予编号,并注明“征求意见稿”字样。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意见,并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对于被审计对象的意见,审计组应当认真进行核实,并作出书面说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审计机关送交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的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中包含有审计查出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处罚建议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等内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又明确告知了被审计单位享有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意见的权利,因此,审计机关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环节实际履行了《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处罚告知程序,审计机关在对被审计单位作出审计处罚决定前不需要再另行发文告知。
四是在征求完被审计对象意见后,审计组应将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被审计对象的书面意见、审计组的书面说明以及其他有关材料,一并提交审计机关审议。
出具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
修订后的《审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从而取消了“审计意见书”,将“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确立为审计机关对外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法律文书。
本条修改的理由是:第一,为了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有必要将“审计意见书”改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作为对外发表审计意见、公告审计结果的载体,建立起我国的审计报告制度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第二,规定审计机关要研究“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是为了进一步督促审计机关要重视被审计对象的意见,从而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
理解本条规定,应当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自2006年6月1日起,各级审计机关均不再出具审计意见书,代之以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
第二,审计机关应当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出具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根据本条,结合审计署6号令和其他有关规定,审计机关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
一是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及相关材料进行全面复核,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书面意见进行认真研究,提出书面复核意见。
二是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在复核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的基础上,代拟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还应当代拟审计决定书;对审计发现的依法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纠正、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责任人员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还应当代拟审计移送处理书。此外,需要对被审计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作出较大数额罚款的处罚决定的,还应当代拟审计听证告知书,履行《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听证告知程序。
三是法制工作机构应对审计组所在部门代拟的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等进行复核,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书面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出具复核意见书。
四是法制工作机构复核后,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将代拟的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法制工作机构的复核意见书以及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书面意见,报送审计机关分管领导,由审计机关召开小型审计业务会议或者审计业务会议审定。会后,审计机关应指定专门部门根据审计业务会议决定,修改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和审计移送处理书。
一、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解析
在指标体系设计上一般有两个倾向:一个是过于简单,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被审单位的整体财务状况;另一个是过于繁杂不利于使用。为尽量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将指标分为四类,每类又分为核心指标和参考指标两种,这种分类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加以取舍。
第一类:盈利能力指标
营业成本比率(核心指标)
公式:营业成本比率=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解析:营业成本主要包括材料、生产设备折旧及一线员工人工费用,此指标主要用来衡量被审单位的成本控制能力从而反向揭示其盈利能力。业务性质相同或近似的公司营业成本比率越低则表明其盈利能力越强,在同业竞争中越处于优势。
主营业务利润率(核心指标)
公式: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解析:指标揭示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水平,注意由于不同时期或不同行业间主营业务税率不同可能影响主营业务利润率的计算结果,对此要分析使用。
人力资本利润率(核心指标)
公式:人力资本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当年人力资本成本×100%
解析:当年人力资本成本包含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人工成本以及当年培训费、研发费等人力资本投入。指标揭示公司人力资源投入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是本单位的特色指标,由于高科技企业主要利润由人力资本创造,在营销费用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利润率可以揭示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本指标在不同年度的对比可以揭示人力资本投入和利润产出的关系。
经常性总资产收益率(核心指标)
公式:经常性总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解析:揭示当年平均总资产产生的经常性净利润,本指标由于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较一般意义上的总资产收益率更具客观性、可比性。
销售净利率(辅助指标)
公式: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解析:指标揭示销售收入创造净利润的水平,之所以作为辅助指标是因为净利润数值形成可能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大,对指标的使用者有一定的误导性。如常见的非经常性损益因素有: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变更、存货记价方法的变更、其他业务利润、各类减值准备的增减变更及营业外收支较大的变化等。
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辅助指标)
公式: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固定资产平均净值×100%
解析:指标揭示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适用于制造业等实物资产对利润贡献较大的行业,在我所在部门只作辅助指标。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高的企业表明其盈利能力更强,固定资产减值的风险较小。
净资产收益率(辅助指标)
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
解析:本指标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过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可能是由于公司使用了较高的财务杠杆,导致在较低净资产的情况下产生了较高净资产收益率,但由于负债较高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使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考验。故仅把此项指标作为辅助指标使用。
第二类: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核心指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解析:揭示公司利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指标小于1时表明公司无法用流动资产偿还即将到期的短期负债,只能举新债或出售长期资产。指标过高表明公司财务政策保守,缺乏必要的弹性。
速动比率(辅助指标)
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值]/流动负债×100%
解析:速动资产不含预付账款(因为预付账款最终形成存货)、存货及其他应收款。
现金比率(辅助指标)
公式: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100%
解析:揭示公司利用现金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过高表明资金闲置,利用效率不高;过低有短期债务风险。
第三类: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资本充足率(核心指标)
公式:资本充足率=所有者权益期末数/总资产×100%
解析:一般来说资本充足率越高公司偿债能力越强,经营就越安全,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有息负债率(核心指标)
公式:有息负债率=(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计息长期付款)/所有者权益×100%
解析:由于有息负债将会产生利息负担减少公司利润,故经营者应首先考虑降低有息负债率,这对公司实现盈利有重要作用。
第四类:现金保障能力指标
营业收入现金保障倍数(核心指标)
公式:营业收入现金保障倍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解析:指标揭示一定会计期间内收到现金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比例,指标越高表明现金回收效率越高,现金持有量越有保障。
利润现金保障倍数(核心指标)
公式:利润现金保障倍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净利润×100%
解析:指标揭示一定会计期间内获得现金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比例,指标越高表明现金回收效率越高,现金持有量越有保障。
综上所述:四类指标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不宜割裂开考察;但是在四类指标中也是有重点的,盈利能力指标是整个体系的龙头,因为经营者的工作目的就是要为投资人(所有者)带来投资回报(当然也要考虑社会责任),同时偿债能力最终也是要靠持续的盈利来保证的。
二、正确使用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使用财务分析评价指标的前提,是被审单位的财务账项正确,即财务账务处理正确,财务报表编报正确,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