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语文的教学特点

初中语文的教学特点

时间:2023-07-27 16:23: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语文的教学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语文的教学特点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教学质量

从2001年开始,我国新一轮的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初中语文新课改的最终目的在于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下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究如何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正确理解语文实践能力

通常,我们所谓的实践能力,往往是进行课外活动所具备的能力,而语文实践能力则不同于其他实践能力,语文本身是一门人文社科类的学科,语文实践能力不仅仅是指能够进行课外活动,更是能够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诸如,教师在讲解《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可以安排学生在早读课上对课文进行朗读和背诵,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多多练习课后习题,或者是进行一系列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其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进,逐渐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地将自身的方法和知识融合到实际教学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当一味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应当多鼓励学生课堂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自信地表达自身的想法。除此之外,在现代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地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充分地利用语文教材,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木兰诗》的讲解中,可以先让学生自行朗读课文,然后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朗读,之后,提出自身的疑问,或者是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谈谈自身的感想和理解,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或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模拟,以此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重视初中生的实践能力训练

初中语文新课改的最终目的在于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对语文教学中初中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是极高的,但是,这里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其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其他各种能力的基础所在,其中逻辑思维能力是整体实践能力的关键。当然,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是指人们能够通过语言来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态度的一项综合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能够通过一种自然并且能够掌握的规律来进行问题思考的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强化训练主要是指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因此,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中心,不断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自己眼中的闻一多先生,再经过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来进行成果展示,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发展,如何有效地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特点,来有效地实施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更好地增强初中生对初中语文学习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已经成为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关注的核心,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日益地重视初中语文教学的综合性,而初中语文的综合性教学其本质在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有针对地开展教学活动,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全面地统筹知识和实践的关系,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有了系统的理论知识,那么现阶段的重点在于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尽管语文是一门人文社科类的学科,但是仍然应当重视语文的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地掌握了一门学科。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开展更多的素质教育培训,全面地重视学生自身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在实践中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 语文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不断地受到挑战。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方法,凭借其新颖的形式、文字音像相结合等优点,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效率。这对于解决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信息量小、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以及学生交际能力难以培养等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且防止了教师在板书时因为字体的差异而造成学生识别文字困难等问题的产生。而且多媒体技术可通过对现实环境的模拟从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造出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在这种十分美妙的环境下,学生们会感到耳目一新,通过朗读、表演节目以及舞台剧的编排等形式可使学生得到比较真切的体验,并积极地进行思考。这些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交往能力的培养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初中语文中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进而对初中语文整体的教学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教师的地位

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中,课堂上授课的主体是教师。虽然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能够渲染课堂的气氛,但是教师的教学被多媒体取代,减少了充满激情的朗读,降低了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认知程度,削弱了学生情感的体验与抒发,老师与学生间的思维交流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2.多媒体的滥用,导致了信息的流失

文学语言具有情感性、含蓄性、隐喻性、模糊性、象征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多媒体的滥用会导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过于侧重课后的劳动,播放多媒体则会占去比较多的课堂时间,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的苍白,无法完全表现出语言传导的内涵和真实性。

3.教师缺乏开发的意识,自主创新的能力比较差

初中语文老师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差,在制作相关课件的过程中,大部分直接从网上下载,没有加入教师自己的情感与理解,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致于忽视了语文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导致了教学的效果不理想,甚至会适得其反。

三、解决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所产生问题的措施

初中是学生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之一,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思维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决定了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因此,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上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减少不良的影响。

1.依据初中语文的教学大纲,遵循相关的教学规律

要尊重语文学科的相关特点,依据相关特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大纲上做到不缩水,并严格控制使用多媒体的时间。要将多媒体的应用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区别对待。教师的教学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和任务,不能够单纯地追求课堂操作上的简单而舍弃了我们教学上的重点,进而违背了教学规律。因此,只有遵循初中语文的教学规律,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明确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发挥学生的关键作用

语文教学主要的对象是学生,而接受教授信息的更是学生,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学生的身上,并充分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得到一定的教育与进步。作为语文教学过程重要的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有益处,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尽量全面并有所针对。

3.教师提高自身技能,不断强化开发的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将语文课件制作与学生特点结合起来,使用各种相关的软件,制作多维、立体的语文教学课件,增加语文课件的可视性与动感,并结合教学环节安排、教学理念等多种因素,从而制作出高质量的初中语文课件。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新途径。在初中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充分地将学生的特点与多媒体结合起来,可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丰富了教学活动,并对学生形成了强大的推进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初中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瑰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其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语文的整体教学效果。目前在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还存在有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阻碍了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语文阅读能力也属于一种交流、沟通方式,主要指处理文字的能力以及接收信息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想要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大部分都是通过阅读的方式获取,比如看杂志时、和其他人签合约时都会要求当事人阅读、分析,因此阅读能力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因此,为了使初中生能够尽早适应社会,更快适应工作环境,语文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后,对初中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构建有效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高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师思考的重点。目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低下,普遍存在低效现象,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

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积极探究科学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

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当前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观念。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内心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主动性。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积极营造良好的自主阅读氛围,让学生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提高阅读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爱上语文、进而喜欢阅读,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2)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自主阅读的全过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全面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会产生一些疑问,这些问题和疑问仅靠学生自己很难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的阅读思维更科学合理,同时,教师采用积极灵活的阅读策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学生阅读的自信心,使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2.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实行探究性阅。

读教学在应试教育影响下,阅读教学方式以学生认知为教学目的,违背了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因此,教师要以小组合作为基础,不断改变阅读教学的方式,实行合作探究式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去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W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性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进行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在这种阅读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提高,实现了阅读效率的最大化。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了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了团队意识。

3.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

语文新课改提出了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性。当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新策略。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在符合阅读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充分体现语文阅读教学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进一步促进了学生阅读教学效率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4.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目前,虽然初中语文教材中广泛涉猎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但相比于我国浩瀚的传统文化海洋,只能成为九牛一毛。这就要求初中生的阅读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之上,而是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全面拓展阅读视野。从小说到诗歌,从散文到戏曲,要尽量多地涉猎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优秀作品。如小说《项链》,诗歌《再别康桥》等,不同文体有着不同的风格特征,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在这其中,教师要定期组织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并对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知道什么该读不该读,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能够加强阅读教学的针对性,为构建高效阅读课堂创造良好条件。

知识在于不断地积累,阅读需要不断地坚持。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实施灵活、科学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再加之教师民主的教学观念,就可以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自我国于2014年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以来,核心素养培养日益得到了大众的关注。各阶段教学纷纷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作为重要教学指引,初中语文教学亦不例外。为突出学科教学特点,发挥教学价值,初中语文教师需先明确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内涵,选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实现教学目的,达成预期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素养是对个人道德水平、综合能力之反映。为培养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人,国家于2016年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对学生需具备的主要素养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践行国家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普通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核心素养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做出了如下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虽然该标准是针对高中语文制定的,但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言,教师同样可以借鉴。毕竟,各阶段语文教学的总体育人目标是统一的,只是在具体教学中各具侧重罢了。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落实好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不仅获取语文知识,还能获得能力品质的同步提升,更为适应社会新形势、新环境,积极健康地成长。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注重知识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属性及培养目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之重要目标,学生其他语文素养的生成都是基于语言能力而获得的。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需要教师关注课文,通过字、词、句等语言文字的教学,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例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精彩语句,分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感受独特表达方式,如多感官互通、拟人手法的运用等,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2.加强情感渗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强调“三维”目标,其中情感目标是重要内容。落实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体现的作者情感,使学生获得感悟,实现情感共鸣,这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之重要方式。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深刻理解文章主旨,进而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情感,获得启迪与感悟。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要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教学《老王》一课时,引导学生感受老王善良的品质,使其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正视生活中的苦难,积极拥抱生活。通过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渗透,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第5篇

1)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较为呆板,缺乏必要的灵活变通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特征,它是为了培养并提高学生将来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即用于培养与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课程。然而,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往往有些死板,刻意追求固定的教学模式,反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灵活性与主动性。这主要是因为不少语文教师在花费大量心血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没有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无法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及时适当地调整教学进度。

2)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有些过于庞杂,反而影响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充分注意到该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它主要是向学生教授母语知识与应用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较为晦涩难懂的书面语或文言文。但是,初中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时候,片面追求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与多元化的视听效果,反而让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教学情境当中。长此以往,反而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有语文教师甚至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多媒体教学而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的资料,大大浪费语文课堂教学时间。

3)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时间过长,反而导致学生眼睛的疲劳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它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进行交流对话的桥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鼓励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充满热情地阅读。一些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会通过投影仪来帮助教学。这就使得学生的眼睛经常会出现视觉疲劳的现象。有时也是因为语文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课件,从而使得学生几乎整堂语文课都是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下完成的,大大增加了他们的眼睛负担,反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与效果。

2.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具体应用策略

1)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把多媒体课件与传统语文教学方式有机融合在一起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并不代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就是毫无用处的。实际上,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文教学服务,并不是矛盾的关系。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而传统教学方式也具有很多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与功能,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互补教学。事实上,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就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帮助教师把教学内容更好地呈现给学生的方式,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的即时性以及师生间交流的情感性等仍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二者的有效且充分的融合,将有利于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姿。

2)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来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

根据语文新课标中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该体现出一定的综合性特征,强化与其他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与自主探究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就应该以此作为制作的依据,把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制作的基础,并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合理的应用。当然,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避免把自己变为多媒体技术的操作员,而是应该合理把控好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应用进度,把学生的知识反馈与备课思路完美结合在一起,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助。这就是说,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对多媒体课件的适度、适时应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独立主动的思考,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

3)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提高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有效性

第6篇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语文 高校课堂 媒体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因其知识系统较繁杂、系统考察偏向灵活等特点,备受教育学界研究人士的高度关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机制显得尤为关键,便于学生更快捷地提高学习效率、掌握知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由于改革标准的基本需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其兴趣爱好,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设置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化的课堂教学监管模式,营造“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教学氛围。此外,依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规范内容,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形成良性教学监管机制,具备辅助n堂教学效果的功效。基于现代教育理论研究,为学生构建高效教学课堂,为其引进三维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学研究学术领域的重要评定指标,具备实践综合意义[1]。

一、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活动的设置是为高效课堂服务的,依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及个性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导入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探究心理的目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备课环节,明确教学活动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教学过程的多元化、趣味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探究活动,避免教学过程中的尴尬局面(鸦雀无声式、讲解无人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2]。以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纪念白求恩”教学内容为例,明确本次教学的重点内容――阐述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倡导学生学习其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经由“论点分段――剧情介绍――简介写法――分析特点”教学步骤,让学生结合读、练、写等步骤,完成教学内容。结合初中生的猎奇心理,教师利用“整体感知课文”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展示白求恩的影视片段及图文资料,提出“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负责的具体表现”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带着情境问题找寻课文答案,探究本篇文章的写法及表达内涵;依据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情感及技能目标,邀请学生上台挑选自己喜爱的片段并大声朗读,重点分析某一片段所表达的实际内容及个人情感,在阅读、阐述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及逻辑功能;结合课后练习习题,创设课文情景小短剧表演方案,合理安排学生群体团队,以白求恩同志为参照原型,自编自拟现场模拟剧本,最终由教师做出点评意见及总结内容,为课堂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便于保障课堂教学流程的高效性特征。

二、提出针对意见,创新教学方式

为确保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效果,针对性教学意见对其具有直接影响,适时找准课堂内容切口处――重点内容及其教学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创新教学手段,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案要务。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学方案,在山东教育出版社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课件内容中,教师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明确传统教学手段的滞后性(如何有效避免教学尴尬局面及恶劣影响),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度及兴趣,拟定本单元知识点荟萃资料集(围绕教学重点、注意事项、辅助教学手段等),明确提出改进传统教学机制的针对性意见。具体教学过程如下:摒弃传统教学的老套机制,从文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环节入手(以“酒楼会有倾听控诉”、“客店送行”等环节深入鲁达自身性格特征),采用“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查找文章中描写鲁达拳打镇关西的动词及趣味特点,开展思考练习活动:鲁提辖“三次消遣郑屠”的原因,紧接着转入角色模拟活动,并辅助教案练习内容,完成整篇文章的讲述任务,快速激发学生的动脑、动手思考效益,辅助课堂教学[3]。

三、鼓励学生参与,注重媒体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参与者,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急需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对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以山东教育出版社的《小石潭记》教学内容为例,在正式上课之前,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用文章作者柳宗元的其他作品《江雪》的图文、视频资料,并匹配相应的教学音乐,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转而进入作者生平事件探究活动,并简要介绍本篇文章的撰写背景及主要内容,利用教学课件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作品与此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记”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你还了解其他与此相类似的作品么?紧接着开展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让学生结合原有的知识体系,明确其他作品名称及其写作事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情境,开展分组朗读课文及快速背诵课文活动(逐词排句、看图猜章节),转用现代作品创作辅助教学手段(结合所学内容及课文知识点,为前往小石潭考察做好准备活动,设计一段导游词或广告语),为学生提供“人人参与、共同创作”的教学氛围,积极带动学生融合教学内容,具备快速便捷、高效拓展的教学特点,值得引荐于实践教学。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与教学辅助手段、学生实际情况、教育大纲要求等因素具有直接联系,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便利特征,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便于实现课堂教学设置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媛媛.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学周刊,2015,05:62.

第7篇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目标,在现有的语文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整合。教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育要求下,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能自主的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实践活动的形式是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主,提倡实践活动要能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结合社会实际并且满足社会需求。教学内容是以语文学科为基础,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包含历史、科学、人文等科学知识和文化道德。教学的效果是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兴趣爱好、创新和协作意识等。 

二、开展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意义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身所具有的教学特点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学内容既包括物质层面、又包括精神层面,既有助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智力的提高。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也是内心情感、意志、信念的升华和强化,这是一个外部提高和内部深化的教学过程。这种内外部结合教学的方式,会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创新和突破。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所有的知识全部依赖于教师的传授。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语文课堂的氛围压抑,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中,彻底将传统的模式打破,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多是各自为战,只注重自我学习的提高,却忽略了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而现代社会对团队合作意识非常重视,拥有团队合作意识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分组完成教学任务的形式,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脱离“语文”的基础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以语文课为课程的出发点,在语文课的基础上再拓展其他的学科。但是在现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中,语文教师对于实践活动的认识有些偏颇,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普通的实践活动混为一谈,忽视了语文的特性,这样就会违背语文实践活动课开展的初衷。 

2.综合性不强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另一个强调的特性就是综合性。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综合性贯彻的还不够。有的语文教师简单的将综合实践活动当做课外活动,只是局限于某一种形式。比如,有的教师在开展“这就是我”这一单元的教学时,一直采取演讲的形式开展,这样就会使得综合性无法体现。 

四、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建议 

1.明确课程目标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与现阶段的学生学习内容相结合。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第一单元的实践活动是“我爱文学”,语文教师要找到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并寻找其中的契合点作为教学目标,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进行教学。 

2.合适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语文教材给教师的教学留下了很大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只是确定了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建议,并没有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符合教学目标,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走进图书馆”这一实践活动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学习,可以选择“图书馆的作用”“图书馆如何运行”等作为自己的教学内容。 

3.丰富的教学方式 

为提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不要将教学方式僵化。教师要善于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比如在“模拟科技新闻会”这一实践活动单元中,教师就可以使用视频教学、小品教学的方式,丰富课堂内容。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德育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的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一、了解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21世纪的今天,初中生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中的各种诱惑让我们的学生迷失自我。特别是在农村的学校,由于家长外出打工,导致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缺乏家庭的教育,各种各样不良的现象时时在发生。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是农村学校的主要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智力,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其产生明确的人生信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德育工作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

其次,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在追求知识的时候,却疏忽了道德的教育。前些年的大学生相残事件如今仍历历在目,犹如一把利刃,深深地刺痛了我们这些教育者的心。《三字经》中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让我们明白:孩子的品行完全是从后天获得的。可以说,教育环境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他的崇高使命就在于培养一个完整无缺的人,而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更应具备德育观念,时刻准备把德育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中去。

另外,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有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其思想教育是完全可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只要语文教师做到既“受业”又“传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依靠文学的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在培养学生情操上做文章,就能够让语文的道德情感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1.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文教材有着自己的特点: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生动的语言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利用课本,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例如,在教学《展示华夏文化魅力》《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等这类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时可以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背影》《故乡》《散步》等这类亲情类的课文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在教学《紫藤萝瀑布》《错过》等这类哲理性的课文时,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2.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乐于助人、严己宽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这些优良传统已经渐渐淡忘。特别是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养成这些优良作风尤为重要。语文教材正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体现,如《多收了三五斗》《柳叶儿》《多一些宽容》等。

3.人生观教育

第9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互动教学 有效互动

教学不是将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师生间的心灵沟通与平等对话,让学生接受和认可好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与平等对话需要师生互动来完成,互动式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初中语文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实行互动式课堂教学,担当起提效减负的重任理所应当。为此,笔者对语文互动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为课改的深化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初中语文教学低效互动的表现

仔细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互动,由于观念的偏差、行动的盲目、人事的局限等,导致了课堂互动中出现了很多虚浮和无效的互动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互动实质失真。所谓互动实质失真就是在教学形式上徒有其表,只是为了响应课程改革的号召。师生间的互动应该是一种情感的碰撞,整个课堂气氛是和谐的、活跃的。然而实际课堂教学之中并非如此,教师为了刻意与学生互动而语气显得生硬,亲和力明显不足,很难完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目标。这种包装出来的师生互动教学成了形式主义,背离的互动的本质。其次,互动方法的缺位。课改以后,教师“满堂灌”或“满堂问”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少见,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互动教法。然而,这些方法固然是好,但并没有取得如人所愿的质量与效果。

二、初中语文教学低效互动的原因分析

初中语文互动教学低效的表现,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理解互动教学的内涵,将课堂搞得热闹非凡,并标榜为“有效互动教学方法”,其实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并没得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再次,有关互动评价缺失衡量的基准。教师的一句话、一句评价会对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采用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方式会大大改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速增长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在实际语文教学之中,教师的评价并没有与互动教学同步起来,个人情绪在课堂上的表现仍然很多,如对一些优秀学生褒奖过多,而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常常采取消极、否定的评价。教师将个人情绪反馈给学生,对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是一种不合理、不公平的教学评价。

三、初中语文教学有效互动的追寻

1、营造民主和谐的互动氛围

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一定要有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进行初中语文互动教学的第一步。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有独立的人格,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都享有足够的表决权和话语权,都需要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所以教师要转变自己总处于绝对权威地位的想法,善于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的和谐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有彼此敞开心扉,真诚交流和沟通,才能讲互动式教学顺利的开展下去,实现共同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相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交流、沟通、探讨、总结,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加速了知识认知、理解和运用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是充满跳跃性的色彩的。

2、创设必要的互动情景

在课堂中,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得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某种社会情感。学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于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品维品质,丰富思想情感,提高学习效果。如,在教学《刻舟记》时,教师可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佛印、苏轼、黄庭坚等角色,表演课文中的内容。表演完毕后,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通过实行互动教学,学生既可深刻体会课文角色,也可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总之,在语文课堂中,情景的创设是学生情感的催化剂,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奠定基础。

3、灵活运用互动方法

“教无定法”教学不能恪守某种固定的教学策略,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特点,制定更灵活、更机动的互动教法,以体现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常用的互动教学有讨论法、问题探究法、激励评价法等。这三种方法不能说谁好或谁更好,只能说每种有每种的优点,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运用才能体验它们的精髓。如在小说这一单位,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小说的偏好程度分成武侠组、言情组等若干个小群体,让他们利用报刊、网络等媒介查询参考资料,然后各抒己见,表明群组的观点和看法。显然,利用群体讨论法可以更好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只要能建立轻松和谐的氛围,只要能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只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单一教法或多种教法配合都是可以的。

总之,追寻初中语文教学有效的互动,教师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己的主导地位进行正确定位,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相信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交流机会,让学生在互动教学中逐步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10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加深,在各年级的教育教学模式中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学习到基础的语文文学知识,还要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在中学生的语文教学当中推行群文阅读教学必不可少。而构建合理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素质和阅读材料的内容,结合课内外多种阅读材料,创建一个良好的群文阅读模式,为中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以求达到现阶段的教学要求。

一、传达正确的阅读方法

学生在群文阅读开始时往往掌握不到正确的阅读方法,一股脑地用力阅读,这样对于理解阅读材料当中的内容相当不利。因此,教师在其中要注意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向学生传达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手段。在需要粗略阅读时选择简单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解剖;需要详细阅读时就带着疑问进入阅读材料中进行分析阅读。让学生根据当下需要的不同选择最适当的阅读方法,提高群文阅读的效率。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

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也要注意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课内外结合”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让教师从以往的教学主导者变成了现在的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其中仍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和学习新时代的教学要求,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群文阅读当中,因此,教师也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素质,跟上教学时代的潮流。

三、多种阅读材料相结合

“课内外结合”群文阅读最看重的就是多种阅读材料相结合的教学特点。在中学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当中,虽然课文中本身的阅读材料已经符合当下的需求,当仍需要教师完善和加强群文阅读的材料。课外的阅读材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课内阅读材料来说也是一种补充和说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材料的内涵。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素质选择适当的课外阅读材料,并结合课内材料来完成群文阅读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构建中学生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对于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着显著的成效。“课内外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接触和阅读到了更多的学习材料,并且通过团队的学习力量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教师在其中要注意传达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且在引导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学习和完善自身的教学素质,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在“课内外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更好地完成新时代的教学任务。

第11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作为一种基础工具,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能否熟练掌握并运用,这是语文学科教学成败的关键。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工具性的教学特点,这应该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接受。然而,从当前语文教学与语文研究领域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其中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以课堂为中心,就课堂论教学,就课堂论质量。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课堂教学原则上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如何改变当前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如何让课堂教学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服务。语文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如果不在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上,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则始终是一句空话。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决定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培养与提高中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为我国老一代语文教育家倡导并身体力行,夏丐尊先生的孙女夏弘福的文章《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夏丐尊、朱自清》(见《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3期)就提到,这三位语文教育家反复强调“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理解是必要的,但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这些话归结起来即是视语文为一种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工具应该掌握并熟练运用,掌握并熟悉语文这门工具,就可以达到人际社会间思想交流这一目的。当然,这种交流可以表现为口头的、书面的,还可表现为手势语言。中学生学语文,目的在于通过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学习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因此,口语表达的学习与训练,书面语言表达的学习与训练,亦即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应视作中学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来抓,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单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有限的时间与范围内,面对各种类型的学生,语文教师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难让数十名学生个个张口,人人动笔。课堂这一教学形式用得好,当然可以调动起部分或大部分学生积极思维,也可通过范文导读,给学生某些借鉴,但单靠课堂这一教学形式,满足千千万万青少年口语表达、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需要,这无疑是天方夜谭。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缓慢,误区之一即把课堂语文摆在重要地位来推崇、实践,其结果,以讹传讹、误人误己。

    拙著《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见《中学语文》1994年7-8期,《教与学》1994年第9期)就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性质、任务作了探讨,提出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并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课程教材研究所庄文中先生近日在《关于制订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思考》(见《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3期)一文中就高中语文的性质提出再深入认识的思考,其思考是基于“当前”,要制订与初中教学大纲(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相衔接的面向21世纪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庄文中就高中语文性质的思考表述为两点:“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由这两点思考,庄文进一步提出了高中学段语文的教学要求:

    1.具有较敏捷的语文交际能力和较高的语言素养;

    2.具有较强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3.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4.具有初步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5.具有独立自学语文的能力;

    6.具有与语文相关的文化常识。

第12篇

【摘 要】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很多语文任课教师在作文课上都显得力不从心。这主要是因为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可实施性比较强的作文教学方法,今天,我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来谈一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该如何做。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作文可以说是众多的语文知识点中最令师生头疼的内容。关于如何写好作文,怎样写作文,我们的很多任课教师也都在不停地进行探索,然而其中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也把作文课看作是语文学习之路的拦路虎,面对作文课,面对作文题目,很多学生无从写起,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写,最终导致很多学生只要一见到作文就头疼。我想这也是我们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经常遇见的情况。今天,我就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我们的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该怎样来做。希望可以给广大的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

(1)我们的教师在实施作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的兴趣以及自信心,让学生在面对作文课时有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进而为学生学习写作奠定基础。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首先要有良好的兴趣。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现状,学生写不好作文、不爱写作文的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或者认为写作文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面对这种状况,我们的教师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要首先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和信心。

(2)我们的教师在实施作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之前的准备工作,进而为写好作文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对学生最为全面的考察。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的写作技能,还要求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说,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最为关注的就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和训练,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语言表达,我们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写作准备阶段的素材积累以及写作完成之后的修改定稿。这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帮助的。初中阶段的学生在作文方面需要牢固掌握好这些基础的写作常识,这样才可以为今后的更高水平的写作奠定基础。这也是我们进行写作的必要的知识储备,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我们的教师在实施作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做到说真话、写真情,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

文如其人。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会这样说,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身心思想发展的培养。作文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切不可人云亦云、盲目地进行写作,这样的作文并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作文教学也是最能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利武器,我们在初中阶段的三维目标之一也是可以通过作文教学来实现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其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学生在进行作写作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事情进行认真思考,总结其中的生活哲学,并对此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4)我们的教师在实施作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教学联系起来,善于将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作文教学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并不是与其它教学孤立的,我们要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吸取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进而帮助我们的作文教学朝着一个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阅读教学以及口语交际教学。学生通过学习阅读教学中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作文的结构、思路以及取材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作文写作。其次,口语交际教学是训练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的,是和写作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结合这两种知识的学习,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把握作文教学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地将这三种教学融入起来,为我们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教学提供基础。

(5)我们的教师在实施作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将我们的作文写作形式丰富起来,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倡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写作。

现阶段,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我们的教学之中。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开始采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的指导。其中,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有利地吸收网络技术的优势。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一些平台发表自己的作品,进而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这也是扩大我们的写作形式的有效方法。我们的初中生面对这一新的写作形式,一定会充满乐趣,也会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也就可以顺利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