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解读

小学语文教学解读

时间:2023-07-27 16:23: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教学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教学解读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关键语句;解读;理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阅读”方面对此有明确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应关注关键语句的教学,通过对关键语句的疏理分析,归纳出关键语句的解读方法,为关键语句教学提供帮助,促进学生的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和能力。

一、练习朗读,揣摩语言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确,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的主要方法,通过朗读不仅能领略字里行间的内涵,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语感、丰富审美体验和语言积累。《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不应以教师对关键语句的标准解读代替学生自身独特的阅读体验。小学语文对学生朗读方面的最高要求是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学生要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就一定要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当然,在解读关键语句时,重视学生独特的朗读体验与发挥教师的作用并不矛盾,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教师的引导必须是清晰、可操作的。类似于“同学们要读出感情来、注意语气语调”这样含糊不明的引导是不可取的。同样,教师的评价也应明确具体并尽量采用积极性评价。在朗读形式上,教师应基于关键语句的特点选择多样的朗读形式,如齐读、指名读、自由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朗读体验中更深入地解读关键语句。例如:《小摄影师》一文,课后习题提醒我们,体现列宁对小男孩喜爱的语句是本文的关键语句,而列宁对小男孩的关怀爱护、和蔼可亲主要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表现的,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朗读来读出人物的感情、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立足原文,联系生活

立足原文即解读关键语句时,要结合关键语句所在的语言环境来确定语句的内涵和表达效果。关键语句存在于文本当中,故在分析语句时不能孤立分析。《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个学段“阅读”方面均有“联系上下文”的要求。而学生在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解读关键语句的思想内涵和表达技巧的同时,还关注到了关键语句运用的语境,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正确运用语言文字。例如《桂林山水》最后一段有这样的句子:“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解读时,如果能联系上文,学生就会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漓江水的静、清、绿与桂林山的奇、秀、险交相辉映,更好地领会作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赞叹,既画龙点睛地概括了全文,又与首句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遥相呼应。

同时,一些关键语句尤其是含义深刻的语句往往表达含蓄凝练,发人深省。但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将关键语句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赋予语文课堂生命的活力,提高学习效率。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在生活中寻找教育,为了生活而进行教育”的教学理论,由此可看出生活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源泉和方法。所以学生在解读这些关键语句时不仅要联系上下文,还要结合生活实际。例如在解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这句话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人历经磨难,但他们身残志坚,不向厄运低头,仍然努力活出精彩的人生,而我们拥有健全的体魄,就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

三、结合背景,深入理解

我们常说做人要“将心比心”,阅读文章也是一样,我们要站在作者、时代角度去分析文章,这样理解才会更准确深入。解读关键语句的过程就是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将语句所渗透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充分内化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可让学生认识到作者写作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从而增强对文本的亲切感和真实感,走进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这就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句表达效果奠定了基础。

第2篇

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编写编排,并且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寓言、童话故事和儿童诗歌。这些作品浅显易懂,富有趣味性,便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将儿童文学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主要是因为儿童文学符合儿童的审美观念与认知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非观念淡薄,因此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思想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儿童文学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观念的主要方式之一。为此,教师要尽早发现儿童文学的价值,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发挥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儿童文学具有启发性。儿童文学中的价值观念可以熏陶学生的个人价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科兴趣等;第二,促进教育价值的实现。儿童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性,它不仅能够起到启蒙教育的作用,更能拓展出启发性教学。由此可见,儿童文学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育大有益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儿童文学作用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对儿童文学的重视

要想发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要加强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的重视,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教师在儿童文学方面的修养。例如,教师在平时自觉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文学有全面的认识与掌握,从而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能够根据班级学生的阅读情况,选取恰当的作品,顺利开展语文教学。另外,学校要定期开展儿童文学学习活动,促进教师增加儿童文学积累。第二,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开设相关的、能够增强教师儿童文学修养方面的课堂,引导未来的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的特点进行了解,帮助教师对儿童的心理以及发展规律等进行认识,进而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言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语文教学的水平与质量。第三,学校的积极倡导。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积极倡导语文教师发挥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增强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的重视,从而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1]。

(二)利用儿童文学的特点促进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要想发挥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语文教学的开展。儿童文学的美学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作品的理念及艺术手法上。作品通过对人类最初的审美、思想等进行描绘,给予儿童充分的想象空间,进而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这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儿童文学中的美,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与解读,然后将其体现在教学之中[2]。例如教师在讲解《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将文章对细节的描写进行着重讲解,让学生从细节处发现学习的乐趣,并且对儿童的内心进行解读。第二,抓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首先,教师需要对儿童文学的文学体系进行研究掌握,在了解了儿童文学的体系以后,才能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儿童读物,发挥儿童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其次,对儿童文学的分类方法等进行全面掌握,然后根据本班学生的阅读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当的方法,将其应用到教学之中[3]。例如,儿童文学的艺术性、趣味性、思想性、寓教于乐性,教师在对儿童文学中的儿歌进行解读时,要看该作品侧重的是歌还是歌中所体现的事,根据儿歌的侧重点不同,教师在教授时应该引导学生区别关注,差异对待。如果儿歌侧重点是歌,那么教师就应该侧重歌曲俏皮、可爱、欢快的一面,与学生共同感受欢乐;如果儿歌侧重的是歌词,教师就应该将歌词所反映的教育寓意放大,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由此可见,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采用适当的方式与手段,发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升小学生的文学思想修养,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健康长远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作者:把红强 单位:甘肃省永登县城关小学

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数字图书馆;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3-0072-02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将数字图书馆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和资源。它通过科学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处理和存储,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更好地满足了现代语文教学的内在需求,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1 数字图书馆为小学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空间

数字图书馆呈现出开放式的、资源共享式的状态,它利用存储空间小、信息集中而安全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对资源进行存储和利用,它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丰富的知识资源和信息,使学生在数字图书馆的阅读领域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不局限于时间、空间的阅读和学习,利用数字图书馆强大的搜索功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需求,实现知识的资源共享和利用。

数字图书馆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教学资源中心,它可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创设优良的语文学习氛围和环境,在这个数字化平台之上,学生可以无须担心资源缺乏问题,只需要进行自主的、开放式的、个性化的学习。在数字图书馆之中,它包括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学生和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和对话,从而拓展学习思维,提升学习效率。

2 数字图书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运用实践

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参与,创建了小学语文师生互动平台 数字图书馆整合应用于小学语文,有利于转变原有的单向教学传输状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辅助者。借助数字图书馆功能可以有效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对话与交互。在这个平等的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电子浏览室,实现对小学语文知识的采集和利用,并通过网络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和看法,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互动式学习。

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促进课程改革 新课改和标准之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突破教材和文本的限制和禁锢,要拓展学生的视野,转变照本宣科式的固定教学思维和方式,借助于数字图书馆平台,有利于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利用,可不受场地、环境的限制,增加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信息量,学生可通过数字图书馆查阅学习资源,成为学习资源的主动搜集者和开发利用者,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师通过这一平台,方便地通过自主学习和管理的方式,实现与学生团队的合作,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数字化平台,实现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从而真正展示出丰富的大语文学习观和教学观。

注重与生活的关联,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化解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改革进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方式,要以学生为语文阅读学习的主体,突显出学生的自主阅读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探究性阅读行为,唤醒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的经验,产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吻合的情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出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兴趣和体悟,从而实现对语文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文本内容之中,不能简单地、表象地对语言进行阅读,而要深入到文本的核心和内涵,探索作者深入生活、体悟生活的心境,并在学生将文本阅读与自主生活体验相链接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思考和积极思维。

数字图书馆可以突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利用其强大的数字化检索功能,实现对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呈现出开放式的、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既有的生活情感体验,运用既有的生活化知识,实现对小学语文课程的独特解读。

整合数字图书馆资源,实现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阶段。运用探究式的、自主创新式的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和整合数字图书馆的语文教学资源,将其融入学生课前预习,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学生视野,锻炼思维,更好达成课程目标。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自主查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源素材,结合课程,对课程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知识要点形成良好的认知,有利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情感内容和知识难点内容进行深入讲解,突破难点、加深理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如在教学《趵突泉》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体悟,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数字图书馆查找和搜索相关的文章、图片、诗词等资料,这些资料要与济南的趵突泉密切相连,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济南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认识和了解趵突泉中“大泉”和“小泉”的特点,感受和体验趵突泉的美,激发学生的爱美之情。

开阔学生视野,增强课外阅读能力 数字图书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开阔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丰富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思维能力,学生可以交流和分享电子图书、网络期刊、社会新闻等网络资源。学生的语文阅读通过数字图书馆得以延展和丰富,不局限于任何时间、地点,有助于提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数字图书馆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注意要点

要把握好数字图书馆与教师的关系 数字图书馆具有突出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对数字图书馆能否有效应用有很大影响。

要把握好数字图书馆与语文教材的关系 数字图书馆应当是语文教材的辅助资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以教材为中心的基础上,注意发挥数字图书馆的辅助作用,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数字图书馆的整合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语文探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数字图书馆整合应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整合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从而丰富小学语文教学资源、构建师生互动的良好平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素琴.数字图书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201.

[2]尚学林.数字图书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学周刊,2014(4):64.

第4篇

[关键词]:教学效率 合作探究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建设具有开放、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它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满足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要求。

一、自主求知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应用

自主求知是合作探究的首要环节,是合作探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采取的初步内容。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是小学语文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仅仅是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指导者与帮助者,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语文的学习,让学生自主的听、说、读、写,在听的过程中做到认真、仔细,在说的过程中做到通畅、流利,在读的过程中做到边读边思考,在写的过程中做到真情实感,在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自主地去体悟学习内容,主动的探究学习知识,依靠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共同实现自主求知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求知一方面要确保学生拥有自主求知的时间与空间,避免教师的讲解占据学生自我感悟、自我体验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感知来引导学生质疑、讨论、评价相关的知识内容,将学习的权利真正的还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与能力,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课堂学习等详细明了的方法解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效率。

二、互动合作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应用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主要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与分工,形成相互之间的互动学习,它是合作探究的一种基本形式与路径。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要综合考虑三方面的内容。

其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这决定了小学生接受语文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如果小学语文教的内容与方法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则这种教学必将是一种失败的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学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其二,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目标。小学语文的教材编写都是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它有着一定的课程目标,教师需要仔细的研读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将抽象化的目标具体化为不同的子目标,实现目标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明了小学语文所要传递的内容与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表达语文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对于小学语文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

其三,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也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考虑到自己教学的特点。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活泼开放的教学风格更易于学生接受,因此,教师要将学生的特点与自身的教学风格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地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要科学地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实现合作学习的目的,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在讨论与合作中获得知识,在相互帮助获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潜能的挖掘与发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质疑探究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应用

探究性学习是合作探究教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基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或者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中选择合适的专题内容进行探索,通过小组学习合作的方式来讨论、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知识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让学生中在合作探究中不断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节课时,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谁在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到的天有多大?为什么要用坐井观天作为题目?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边阅读边思考,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合作,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是让学生具有质疑的精神,教师要鼓励学会对语文教学中的内容进行积极的质疑,对于不懂、不会抑或不能理解的问题及时反映,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与合作来回答学生在语文内容方面出现的质疑,做到让学生能够全面的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中的方法与技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合作探究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时要充分的考虑学生、教材及教师等各方面的问题,使得合作探究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效果,既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又能够满足小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要求,做到教学与学习之间的双向满足。

参考文献:

第5篇

摘 要: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发展,其教学模式也逐渐从“满堂灌”转变为“留白”的设计过程,让原本的小学语文学习知识从“粗”变“精”,给予学生最大的时间与空间。“留白”设计,让学生更进一步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地学习与思考,从中思考、体会、学习以及掌握小学语文的乐趣与知识,有效地培养了其小学语文综合素养,从而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留白”设计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留白”设计的解读

笔者认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逐渐转变教学职能,增强教学内外需,利用教学实践以及经验总结,让教师能够尽可能地规划整个教学过程各方面,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与交流时空,大大缩减了教学上的主导与组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笔者认为,正是留白给学生留下了独立思考、独自体验、自我陶醉、自由想象的时间与空间。巧妙的留白可以发展学生自觉体验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激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可以丰厚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因此,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留白”设计给予学生学习、思考并理解语文中的识字、内涵以及运用,既能体现教师优秀的语文教学语言,激发与引导小学生对于问题的形成、提出、思考以及解决,又能构建课堂教学中恰当的时空去联想、思考与探究学习,从而丰富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知识与运用,最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简述小学语文课堂“留白”设计

本文以人教版第五册《放弃射门》教学为例,其教学内容本身亦存在精妙的质疑,即作者对富勒竞技场上两次主动放弃射门的解读,可提出以下质疑,如:“同学们,如果您是球队教练、队友、看台球迷或正在关注比赛的某人,你的反应、感受以及情感是如何表达的?”如此质疑,给予学生留白,对于其不同角度的思考与审视,直接地传达了学生在课堂中情感的流露以及学习的交流。之后教师再次提出质疑:“到底该不该放弃射门呢?”给予学生充裕的时空去思考,从中领悟一个美好的词语,那就是——人性美,让学生不仅去欣赏文章中的文笔、作者的热情以及竞技中的可贵“放弃”行为。因此,通过2次质疑与“留白”设计,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与探究无限的学习空间,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飞艺.小学语文课程组织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刘梅芳.《放弃射门》教学设计[J].新课程:上,2013(04).

(作者单位 和林格尔县第一小学)

第6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低效;原因

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教育外部的,社会的原因,也有教育内部的,自身的原因。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我们不能总是怨天尤人,要多从自身找找原因。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多种思潮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铆足了劲对阅读教学进行探索,也许是为了出“新”,为此出现了许多本末倒置的现象,导致阅读教学出现种种问题。

一、课件滥用充场面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错又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时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尤其是公开课,许多教师都认为不用课件就不是一堂好课,有些地方赛课,不用课件就评不上奖。在课件热闹的氛围下,无论哪一级别的公开课,只要有条件的就一定会用课件,而许多课件无非起到了小黑板和挂图的作用;有些课件做得花里胡哨,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复习课文中的词语,一位教师利用课件将其做成各种各样的鱼,教师点击之后就出现一个词语,然后请学生读词语。请问教师如此兴师动众有必要吗?不就是读词语吗?直接读不就行了吗?简单问题又何必如此复杂化?在平常阅读教学中,不用课件或少用课件就能达到同样效果的,还是应该不用或少用课件。毕竟制作课件成本较高,既费时又费力。

另外,小学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重视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学生的阅读、品味、理解、感悟产生独特体验。课件使用不当,反而有碍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课件只能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应成为充场面、讲排场的手段。课件只有有利于解决阅读教学的重难点,实实在在为学生服务才能显出它的价值。

二、活动花俏迷人眼

由于语文新课程对跨学科的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画、唱、跳、演等等,可谓是十八般武艺全用上,煞费苦心,弄得人眼花缭乱。好好的语文课变成了表演课,课堂是变得热热闹闹、学生也学得“不亦乐乎”了,可这样的语文课还姓“语”吗?学生的语文素养能提高吗?

如理解“高耸、低陷”“山峰、山谷”这几个词时,让学生拿出笔在纸上画一画,再在图上标一标,无需多言,学生便能一目了然,像这样省时又高效的学科间的整合才是必要的。学科间的整合也应注意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开展和语文无关的活动,阅读教学将失去自我,成为表演的舞台。语文教学是要开展一些活动,但是花架子、和语文学习无关的活动不应充斥我们的课堂。

三、不甘冷场放声读

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朗读之风盛行。教师采用自由读、分组读、齐读、对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为了表现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教师花大力气引导学生放声读。尤其是公开课,教师生怕课堂静下来出现冷场,于是读大多采用出声读的形式,“书声琅琅”成了他们课堂值得炫耀的亮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理解。”默读有助于学生用心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学习课文,放声朗读一般来说放声朗读应出现在刚接触课文或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后。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后再放声朗读是为了通过有胜于言体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要想真正进入文本、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默读,对高年级学生尤其如此。让学生学会静思默想、让课堂暂时“冷场”吧!

可以说,默读能力对于生活在信息量与日俱增的现代社会中的学生来说比朗读更重要。现代人必须善于默读,善于在默读中思考、比较、鉴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呼唤默读教学的回归,让学生学会静思默想,让学生成为富有文化底气的读书人。

四、作业被挤出课堂

虽然上级三令五申要为学生减负,但小学生仍普遍感到课业负担过重,这与我们的阅读教学有一定关系。有的教师唯恐学生这里不懂那儿不能理解,于是一些自认为是精华的句子左分析右讲解,放弃了让学生背诵积累的时间,低年级的孩子写字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导致一些孩子的字间架结构不正确,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教师开始布置作业。这作业便成了孩子可见娱乐的“死对头”,它占去了孩子玩耍放松的大好时光。虽然孩子人在教室写作业,可心早已飞到了教室外。学生的作业由此造成了字迹潦草、正确率低下等后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穿插几分钟做作业的时间,或在课堂上留几分钟写作业的时间,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写字作业一定要在课堂上完成,在教师的行间巡视下完成,让每一个孩子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课后就留给孩子们多看看自己想看的书吧!

五、教师无视学生阅读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要牢记小学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我们肩负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亮丽的底色,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回归本质吧!

参考文献:

[1]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秘书处编著.《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第4页

[2]杨再隋.呼唤本色语文[N].中国教育报,2005-12-23(5)

第7篇

首先,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本次培训的内容。7月20日,学员报到,领取培训资料。共有600多名学员,分别来自安庆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开发区以及八县的小学骨干教师。下午,举行开班仪式。7月21日,开始分班授课,有小语班、小数班、英语班、美术班、班主任班、信息技术班和学前教育班7个班,我参加的是小语班的课程。

我们每天两门课,每半天一门课。第一天上午是一位具有古典美的老师给我们上《教学简笔画》,让我们知道课文中动植物以及人物等原来可以那样只选取一个面来画。紧接着下午,一位风风火火还忙着招生任务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按课表她应该给我们上《新课标》,但她说因为课件没做好,所以先给我们讲《教师专业成长讲座》,这才让我们知道她是我们培训期间的主要培训教师之一。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我们跟她学了几个专题:为什么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于漪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新课标的内容。后面的那么多天,我们陆续接触了其他几位培训教师,有年轻的女计算机教师,有斑白头发满腹经纶的小语教老师,还有两位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桐城实验小学的特级教师。

在这里,我着重就小语教老师的课程给大家做个汇报。

一、语文到底教什么?语文姓“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乃是培养学生系统地学习汉语,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语言活动能力。

1、语言训练的概念、内涵

语文是语言和言语,语文课既要进行语言训练——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又要进行言语训练——发展学生的言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语言体系不是学习语言的目的,而是为了进而自觉地不断提高言语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的根本就是言语。也可以说就是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训练。

2、语言训练的依据

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如果说西洋语言的特点是“法治”,那么汉语言的特点则是“人治”。从心理学角度说语言是一种技能(即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这是由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

3、语言训练的内容、重点、根本

语言训练的内容不仅是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语感的训练,还应包括情感态度的培养和语言学习习惯的养成。根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需要,应着重进行几种语言品格的训练,即语言完整性的训练,语言条理性、系统性的训练,语言具体性、生动性的训练,语言明朗性的训练,语言准确性的训练,语言构造的训练和语言速度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把“形成良好的语感”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可见,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言训练的重要任务,也是语言训练应达到的境界要求。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和正确理解力。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多,动之以情的形象感染少,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变成了干巴巴的几条筋。重视语感培养有助于扭转这种现状,既能充分体现语言训练的“个性”,又能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语感训练可以从4个方面抓起:培养语言的准确领悟感,培养语言的流畅舒适感,培养语言的情味品用感和培养语言的形象再现感。

4、怎样进行语言训练?

首先,树立科学的语言训练观;其次,确立“时时”“处处”皆语言训练思想;最后,科学地进行语言训练。

二、语文该怎样教?

1、小学语文教学规律

(1)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两者的关系是“鱼到水里”、“鸟到林里”(陶行知语),只要我们植根现实,面向生活,语文学习就有广阔的天地。

(2)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一部分,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民族先进文化与民族优秀品质的过程。

(3)语言与思维训练同步。学与教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类相互作用的活动,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和智慧的活动,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和性格的活动,换句话说,在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这两类心理活动过程中转来换去,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才能紧密结合,学习效果才好。

(4)语言积累有助于语感的培养。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的时候,除了要丰富他们的语言形式的积累、言语内容的积累外,还需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的积累、情感体验的积累,如此,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5)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言语的实践。听、说、读、写是言语实践的基本方式,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即听、说、读、写的技能才能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

2、小学语文教学的模式

教学模式主要由六个方面构成: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师生作用;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可以分为愉快教学模式和语感教学模式。

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在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重视教法研究,朗读法、背诵法、自学法、练习法、讲读法、谈话法等是常用的基本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林林总总,数量可观。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整合是必要的,它可以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艺体学科、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当然,在原有的教学方法上更需要创新和发展。

4、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策略一词,意谓计策谋略,最早见于军事领域,后应用于教育。教学策略是现代教学论研究的新课题,至今没有统一的概念定义。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指的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计策、谋略。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纵向(结构)成分来看,它包含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策略、教学方法策略、教学过程策略、教学评价策略等;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横向(内容)来说,它包含了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策略、写话与习作教学策略、口语交际指导策略、综合性学习指导策略等。依据教学目标和有效教学活动进程,我们相应地将有效教学策略分为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即小学语文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在培训中,我发现,每一位专家,每一个讲课的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而这些心态正是我们一般教师没有做到的。我们很少谈论教书的乐趣,而是经常在一起抱怨,说明我们这样的教师是存在职业倦怠的,是需要培养良好心态的。所以,我想,平时工作虽然平平常常,但也要轻轻松松、快快乐乐。

接下来我想从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结合本次培训的心得,谈谈我个人的感想。受专家的启示,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发展,走向教师的专业化:

一、在教学中追求和学生一起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一个班的学生就是拥有一笔财富、拥有一块实验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片天地和学生共同成长。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而是几十个“世界”。教师的任务就是认识并熟悉这些“世界”,培养并发展这些“世界”。所以教师不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从事什么活动,都必须意识到“我是教师”,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置于“教育者先受教育”的位置上,在正确分析和判断教育情境的基础上,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使心理与现实相适应,保持心理平衡,以便较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以阅读教学为例,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不是简单的对话,意味着相互碰撞和共同建构。所以我们在课前一定要有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不能过分信赖教参。那么在课堂中就要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因为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他们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的情感反应。这些都是文本所期待的,但是又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因为学生的理解有时是片面的、错误的或者存在不正确价值观导向的,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地进行提示、启发、讲解、引导,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不仅仅是交流,还要有提升。我觉得我们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这种对话,就会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得到自我发展。而教师这种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专业化素质也只有在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

二、从教学反思中获得发展

教学反思在《走进新课程》一书中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有人曾说:“教30年书不一定成为名师,但是,认认真真写3年教学反思,不是名师也有名啊!”可见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我觉得写教学反思也是一种“对话”,是我们与“走过的日子”对话,与收获和困惑对话。在写反思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这种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自我、获得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善于反思,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从反思中获得发展。

三、以书为伴,在读书中发展

第8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环节,读和写是最基本的两种语文能力,两者相互影响和渗透,提高读和写教学的融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从两个角度阐述读和写教学的融合,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读和写;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阅读是吸收知识的过程,就像蜜蜂采花,而写作则是一个酝酿和加工的过程,像蜜蜂对蜂蜜的酿造,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构成了小学语文的基础能力。两者的有效结合也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反映到实际教学中就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融合。

一、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和阅读心得的学习习惯

读书笔记和阅读心得是良好的阅读方式,古往今来历代名家都非常重视读书心得和读书笔记的书写。读书和阅读不做笔记会减少读书的收获,而善于书写读书笔记和阅读心得的人能够更好地整理和消化书中的知识。为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读书笔记和阅读心得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让其养成写读书笔记和阅读心得的学习习惯。从而在进行阅读后能够良好地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阅读后的感受,孩子的读书笔记和阅读心得也能够提升层次,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提升其写作能力。

二、做好课堂小练笔,融合读和写训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课堂上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但是有些教师的读和写训练往往流于形式,一方面不能反映出写作训练的特色,另一方面学生体会的过程不够充分。为此要从两个角度提升课堂质量:一方面是加强读的质量,引导学生在读中去思考和反思,提高读的深度才能够写出高质量的阅读心得,为此要结合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订阅读训练目标,低年级注重句式,中年级注重段落,高年级注重思想,从而提升阅读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就是提升写的指导,在课堂上有意地指导学生去模仿写作,模仿课文的修辞特点、写作思路等,例如,《火烧云》阅读中让学生写一小段文字,说明一件事物,并尽量应用排比、比喻两种修辞方法。具体要结合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进行,即学生是否能够在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

总之,读写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认识到两者结合的重要性,使读写教学相互渗透和影响,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及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孙雯.在“读”与“写”之间寻找平衡[J].教书育人,2014(3):60.

第9篇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方法;有效阅读;自主阅读

阅读有着广泛的作用,如:通过阅读进行信息的获取、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等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一直都是核心环节。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是自主学习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把自主能力渗透到其他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阅读教学的实施是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和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就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一些探讨。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促使学生智力发展的首要条件,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易于被外在事物所吸引,通过阅读可以让他们认识更多的事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进而把这种乐趣转化为自主阅读的动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1.给导入加入兴趣

在阅读初始就要让学生对要阅读的文本感兴趣,进而让学生想要阅读。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渴求阅读的愿望。如: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通过艺术引入,可以让学生充满遐想、想要阅读、乐于阅读等等。

2.给文本内容加入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喜欢直接的感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已有经验选择文本,让文本更贴近学生,给文本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设疑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着很好的作用,通过设疑激起学生内需矛盾,让学生急于得到解答,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想要读。设疑一般可以在以下几处进行:在平淡处巧设疑问,有些文章初一看并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在平淡处巧设疑问,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秘,从而让学生主动阅读;在文本深层意蕴处巧设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层挖掘文本的隐含意蕴,引导学生深度探究、阅读;与新旧知识对比处巧设疑问,运用已有知识解读新知识,能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乐于自主阅读。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只有学生掌握了良好的阅读方法,才能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更好地解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阅读质疑能力

知识的获取离不开对知识的质疑和答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在阅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答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习到知识。

2.培样学生信息概括能力

信息概括能力是促使学生有效整合文本信息,得出新的认识的能力,这对有效阅读极其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概括,提供阅读有效性。

3.培样学生信息推理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进行知识迁移,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在

旧知识的基础上加上对信息的概括促使学生形成新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推理补足文本省略或是隐含其中的内容,让学生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

4.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阅读,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

力。第一,让学生能够根据阅读的目的自主选择阅读方法,如:为了获取信息而读、为了娱乐而读、为了欣赏而读等等;第二,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如:默读、朗读、通读、跳读、交叉式阅读、精读、细读、略读等等,要引导学生能够根据文本类型和阅读目的而选择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三、创设开放性的阅读环境,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开放的阅读环境,强调学生行为自主,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自主解读,让学生在平等、自主的阅读平台上,实现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1.个性化解读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应是一个富有个性活动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借助已有的经验进行解读,这种解读是学生自我灵魂的写照,是具有独特个性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自主阅读。

2.创造性解读

阅读文本不仅仅是解读,还要在解读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而小学文本十分丰富,教师要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文本,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地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地体现出自主性,才能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能够提升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这也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重要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地致力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有效教学及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概述

(一)有效教学的概述

所谓的有效教学,实质上指的是实现教学理论认知、教学实践活动为一体,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共同参与,科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有效教学就是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突出教学成效。教师能够通过测试、考核学生,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掌握情况有所了解,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同时,有效教学要控制好教学时间,突出教学的时效性,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完全掌握和消化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之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持续、稳固提升的目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课程有效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能够科学引导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概述

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较大。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价值、情感、文化素养,并且能够为其他课程教学提供重要工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一定的认知、实践等综合能力,进而起到提高小学整体教学成效的目的[1]。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注重理论和实践综合教学,以此为小学生知识体系完善、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途径

由于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需要从提高有效教学层面入手,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掌握有效教学的经验和方法,笔者通过概括、?结,提出以下几点可行策略:

(一)科学设定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根据学生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在满足学生学习、课堂教学的前提下,科学设计教学目标。从而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言交际能力提供基础保障。同时,科学、合理设置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目标,整个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勇于探索、努力创新,实现情感与价值目标,培养小学生语言、道德素养及感恩、爱国等良好品质。

(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勤学思考、实践运用,改变传统以教师、书本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转型为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探索,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和求知欲[2]。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教师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结合课程内容,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转变学生被动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能力,不仅培养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而且要达到培养学生完全掌握方法和技能的目的。同时,改变传统的“学会”“要我学”为新型的“会学”“我要学”,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为主,多采取“满堂灌 ”的方式,学生扮演的角色为“聆听者”,其地位十分被动。如此一来,教师所讲的课本内容及知识,学生只能通过被动的“听”来掌握,这种教学模式下,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成效不显著。因此,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大教学模式、方法创新力度,运用多元化、多样性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混合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环节要丰富多彩,突出针对性、特色化和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够得到提高,才能认真学习、积极探索,领会学习要点、掌握重点知识。同时,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思维能够得以扩散,想象力得以激发,进而会作用到学习效率之上。比如: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操作、智能化平台,教师利用投影仪、幻灯片、ppt课件的方式向学生进行详细讲解、认真解读,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探索能力的目的[3]。

(四)构建科学、可行的教学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是否有效,需要运用科学、可行的教学评价指标予以检验和衡量。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评价不仅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之后,而且要贯穿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始终。也就是说,教学评价不能局限在教学活动之后,还需要在教学之前、教学当中有效评价。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是否健全、完善和科学、可行,直接关系到有效教学的检验成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除了需要开展有效教学评价工作之外,还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小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互动反思,以此确保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第11篇

新课标倡导的是学生在开放、自主的环境下进行探究式的学习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之前“授之与鱼”的教学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之前单一的、主观的教学模式变为较为灵活的、客观的模式,并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灵活的使用教材,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力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多了,合作学习多了,使用多媒体多了,让学生收集资料多了,鼓励学生多元解读多了……教师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改革中最主要的领军者,语文教师应采取何种措施面对此种改革呢。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式虽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合作、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也逐

渐应用到课堂中,但认真观察可知,某些课堂为了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大多带着表演的形式在教学,其本质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的有效性得不到显著的提高。以下通过介绍新课标下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建活跃的教学气氛等教学要求,让我们教师把握好其要求,对自己提出一套具有特色的有效的教学对策有很大的意义。

1、创设教学情景。

小学生因为其年龄等特点,认识理解事物的能力较差,但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教师应抓住这些特点,尽量创设教学情景,让小学生在情景教学中掌握知识,以提高学习效率。在创设教学情景中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来教学,多媒体能再现生活中真实的情景,让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就会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达到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说明教师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自觉有意识的进行学习。要想达到此目标,教师应依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安排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并寻找小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渐渐的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真正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放松自己,善于思考,多提问,多与其他学生及教师交流,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经研究表明,课堂的有效性越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特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了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课程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学好语文,为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深入分析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特点,有利于提出新课程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应采取的措施。以下简要的介绍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的突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突出、教育唯独扩展的突出三个特点。

1、人文内涵的突出。

将新课标下的语文与其它自然科学类得课程进行比较不难看出,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更加突出的是人文内涵,强调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努力吸收我国民族文化的智慧。语文课中有大量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和比较主观的色彩的内容,因此语文课中提倡的是师生平等,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情感与创新的理解。

2、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突出。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已经具备了较为基础的语言心理机制,这有利于小学生熟悉我国民族文化背景,在此有利的条件下,教师也相应的为小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的突出,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育唯独扩展的突出。

新课程下要求的语文能力是在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高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出发的。课程目标较之前更具备包容性、可操作性、前瞻性,这些目标相应的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同时它的纵向与横向结构体现在知识、过程与阅读、综合性学习等。

三、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采取的措施

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且语文是更好的掌握母语有关知识的基础,所以为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抓好小学语文教学。以下粗略的论述了为提升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应采取的提供丰富的教学形式、营造开放、探究教学氛围等几项措施。

1、提供丰富的教学形式。

丰富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表演中获得乐趣。如教师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看图,观看相关视屏,并结合生活实际,通过组织小学生分角色表演等,调动小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营造开放、探究教学氛围。

开放教学气氛能让学生主动探究,从而发现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如在讲解课时,可以先设问学生,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问题。

3、相信学生的能力。

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情感也会不同,学生在描述各自的感受时,教师应给予鼓励。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76-01

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当前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因素

1、小学语文教学理念落后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落后。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上仍然存在师生一问一答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及学生完全放任自由教学模式。如果小学语文教师长期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授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怎么能得到有效提高呢?

2、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不够准确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教材中的文章又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读、 写等语文基本功训练都是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的文本实现的。所以,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对教材文本理解就出现了偏差,甚至是错误,那么对学生的授课也只能是停留在表面了,更谈不上对学生学习的正确引领和辅导了。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现在的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不够科学,比如喜欢教学内容全面,自己想什么都教,也想学生什么都学,根本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及理解能力进行合理取舍。这样的教学设计听起来好像是对学生负责,其实往往教学效果是相反的。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不能集中精力去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能给学生预留思考时间,是很难达到教学效果的。

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呆板,缺乏灵活性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互动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童趣及激情的课堂。但是目前的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存在语言太过于成人化,教学方式也太单一,教学节奏过慢或过快,师生之间的交流贫乏,不注重激发学生课堂的主动权和主体性,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学课堂提问设计不合理,缺乏灵活性等等问题。都会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语文课堂的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这个突出特点出发,然后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对教材文本要从整体上准确把握,然后再从小学生的实际需求考虑来选择适合小学生理解和把握的教法和策略,使学生真正能掌握小学语文涉及的必备知识,并且对这些知识要消化好,使其成为学生日后学习和生活必备的工具。另外注意的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尽力体现出人文性,要把这种人文性全面渗透到平时的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依靠自身掌握的知识和自己平时的阅历来体味和感悟教材的文本,尽力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来理解和鉴赏教材所涉及的优秀文本,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感及美感,这样就可以慢慢实现语文课堂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融合的目的。

2、仔细分析和研究小学语文教材,形成明晰的教学思路。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语文教材,然后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地教学方法。要想使小学课堂教学更有效就必须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形成明晰的教学思路和设计出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务必要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3、积极营造适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氛围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务必要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使师生都能在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实现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这样的和谐课堂氛围中可以使小学生的天生个性得以张扬,也会使学生产生非常愉悦的心理,从而会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潜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发出来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会得到提高。

4、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预设课堂练习及课堂思考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课堂练习及课堂提问,这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将不同的问题贯穿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果教师能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预设课堂练习及课堂思考题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有效活跃课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预设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本课重点内容,真正达到训练的目的。其次要尽力使题目新颖,形式要多样活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都普遍存在好奇心,并且有好动的特点,他们在思维的时候也是喜欢借助声音及色彩等。另外孩子的集中注意的时间一般持续最长也就是二十分钟,所以教师要是能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并且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就一定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为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声像同步和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从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进行有效训练,当然同时也就实现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