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23: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开展各项旅游活动的载体.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各项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经验缺乏、加上旅游者自身安全意识淡漠以及对旅游安拿问题研究相对滞后等诸多原因,旅游资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稀之宝的敦煌壁画和雕,面临风化剥落的威胁;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的汉白玉浮雕、铜制品,遭受酸雨的侵蚀;一些曾扬名灭下的苏州园林和庭院,正从地图上消失;举世闻名的云南石林,也越来越受到人为的破坏……与此同时,旅游地传统的民风民情文化逐渐被异化、冲淡或消失等等.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即使在一定程度上能更新但也不能恢复原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一旦被毁将就水远失去,旅游资源安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关注.因此,深入旅游资源安令研究,加强旅游资源安全管理,对旅游资源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分析和预测旅游资源安全系统存在的危险、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
1.1旅游资源的定义国外把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s),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而在我国,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具体界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表述.但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的是:“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涵盖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类型.
1.2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生产资料,是旅游活动最基本的载体.换句话说,旅游资源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稳定,旅游资源安全的内涵和意义深远.谷树忠,等人(2006)在综合各种解释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安全”的基本定义,所谓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这个概念揭示了资源安全的本质,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鉴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旅游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可以获得稳定的旅游资源供给,同时旅游资源基础难以依存的生态系统处于良好或免遭不可恢复破坏的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旅游资源需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上保证持续、稳定的供给.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需考虑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各地区在旅游开发利用时,做到有一定的旅游资源赋存量或储备量,以备及时、持续的利用.二是人们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保证旅游资源基础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对外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以维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平衡.此外,我国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去分析和探究旅游资源安全的本质内涵.如:从经济学观点来看,是指其对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具体来说是指旅游资源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在旅游生产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的占有和使用过程,以及原始提取、加工改造中,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可利用范畴的延展或局限;在旅游资源分配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所获利益的再分配问题;在旅游产品交换中的资源安全,是指旅游产品在市场流通渠道中的畅顺;在旅游资源消费中的资源安全,是旅游者对作为旅游产品载体的旅游资源的占用与消耗.消费结构越合理,旅游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对资源的破坏越低.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旅游资源安全是指是在生态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基础之上,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破坏其难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观念,运用科技创新方法,维持生态系统与人文环境的动态协调,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并且有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利用.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安全的内容丰富,需要深入探讨.2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的“天一人一机\"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通过对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我们将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旅游资源安全状态应由生态子系统(天)、行为子系统(人)和保障机制子系统(机)三大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2.1生态(天)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是天然禀赋状况,是旅游资源安全的基础,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基本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主要由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结构、质量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等组成.一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种类、结构的多样性增加了旅游资源供应的安全性,也满足多样性的旅游需求,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开发利用的成本越低,利用效率越高,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开发,所以旅游资源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数量做保证,某种程度上说,数量越多越安全;另外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抵御自然等灾害能力越高,则安全的保证程度越大,反之资源短缺、脆弱,安全的可靠程度就低.保证旅游资源的生态子系统的安全,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在数量、种类、结构等方面平衡,实现旅游资源的自我更新和恢复.
2.2行为(人)子系统行为子系统是人类的行为对旅游资源安全影响的直接作用力,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以及旅游者行为等构成.旅游资源安全问题的很大方面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开发商在景区的大量建设、过度开发;旅游企业过分商业化、舞台化,扭曲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旅游者外来文化对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的冲击等.旅游资源的行为子系统的安全,就是树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观念,防止n-目开发、重复建设、模仿跟风;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防范经营过程中造成生态破坏;严厉禁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减少旅游者的“碳足迹”.
2.3保障机制(机)于系统旅游资源安全的保障机制子系统主要为生态、行为子系统的安全提供组织制度和物质技术保障,它由安全管理组织、安全政策制度、安全资金技术、周边礼区保障、事故保险等方面内容组成.安全管理组织是整个旅游资源管理的组织保证;安全政策制度关系到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有力执行;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支撑;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离不开剧边礼区的支持;旅游资源安全保险是规避、化解旅游资源利用过程中遇到风险的有力手段.保障子系统的内容共同为旅游资源安全的提供安伞保障.在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生态子(天)系统安全为旅游资源安全提供皋本保证;行为(人)子系统安全决定于行为作用力的正负,正向作用力可以减少旅游资源发利用中的损失,是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重要推动.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是为旅游资源安全的生态、行为子系统提供管理支持、资金和技术等保障,是生态子系统和行为子系统安全的重要调控.3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1旅游资源安全的研究现状关于资源安全的评价研究成果较多,如王礼茂(2002)分析了影响资源安全5个主要因素(资源本身的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运输因素、军事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14项指标,初步组成了资源安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姚予龙、谷树忠(2002)研究了资源安全的机理,阐释了资源安全的经济学含义;梁亚红(2008)。在明确影响自然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资源因素、政治因素、运输因素、经济因素、军事因素、技术进步和资源替代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含有资源禀赋状况、资源开发状况、资源进口安全、政治安全因素、经济安全因素、运输安全因素、军事安全因素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自然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较为全面.然而,国内外关于旅游资源安全层面的研究不多,学者大多是探讨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安全『口J题产生的原凶12-14~,认为主要南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造成;另外,我国还有些学者针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进行_r评价,如曹新向(2006)¨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米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构建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周国海(2009)¨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应用压力一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表征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它较好地反映了自然,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研究都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不乏有启示意义.3.2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系统分析,以及参考已有的相关文献,同时按照层次分析法的结构,提出旅游资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共分三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共23个指标,其中生态(天)子系统包含8个指标,行为(人)子系统包含9个指标,保障机制(机)子系统包含6个指标,具体见表1.
3.2.1生态(天)子系统指标构成生态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判断其对日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总量,反映了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总量越多,可利用的空间越大;②旅游资源品质,反映了资源的价值和抵御灾害的能力.资源价值高,往往旅游资源的品质、等级也高;同时品质好的旅游资源,保护的压力越大,对整个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影响较大;③旅游资源结构,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结构多样,利用空间越大,越利于生态的平衡;④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概率高,对整个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和资源安全的破坏程度越大;⑤植被覆盖率,影响了生态的自我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性;⑥旅游资源承载力,反映资源容量的大小,容量越大,破坏程度越小;⑦旅游资源的退化速度,资源生态系统有进化过程,但是退化速度过快,直接影响生态的自我更新和生态平衡;⑧工业“三废”排放量,目的地工业企业排放的“三废”,造成的酸雨等物质对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3.2.2行为(人)子系统指标构成行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来衡量旅游者、开发商、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和资源保护意识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包括:①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合理的预留储备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旅游资源综合利用率,利用率越高,使用价值和程度越高,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③景区新增建设面积,影响了植被覆盖率和生态系统平衡;④本地居民人口增长率,人口增加,资源需求量增加;开发利用和破坏的机会加大;⑤旅游接待人次增长率,接待人次增加,对旅游资源的需求量越大,影响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⑥本地文化异化现象,文化异化对本地文化是一种破坏,不利于文脉的传承;⑦游客行为,文明的出游行为,对资源安全有利;反之,给景区景点造成破坏和环境污染;⑧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反映了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⑨本地居民资源保护意识,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影响到旅游资源安全.
3.2.3保障机制(机)子系统指标构成保障机制子系统的评价指标是用于衡量保障措施和手段对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状况的作用大小,包括:①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制度,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使用和保护越合理,旅游资源越安全;②管理人员的结构,管理组织结构合理,职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资源越安全;③资源安全教育和宣传情况,宣传教育以提高旅游资源保护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较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④资源保护的资金技术投入,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不是越大越好,不投入也不利于保护,关键是科学的支配资金和利用技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的限制条件越多,门槛越高,开发的难度加大,直接减少了对旅游资源的破坏;⑥旅游资源保险状况,保险是化解和规避自然灾害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灾害防范有利.
3.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旅游景区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权重的赋值.通过旅游景区管理者、旅游者、院校专家们组成德尔菲小组,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两两互判,构造判断矩阵,然后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使用yaahp0.5.2软件进行计算,分别计算出准则层、因素层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使用软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评价因子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中,行为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的权重值分别为:0.3528和0.3771,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生态子系统的权重值为0.2702,说明先天的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禀赋,是旅游资源的一种生态进化和演化过程,而后天的人为因素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和破坏显著.三个子系统的各自指标权重情况:生态子系统各指标中,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影响相对较大,权重值为0.1592;工业污染物排放对旅游资源直接造成破坏,权重值为0.1179;退化速度是衡量资源安全的破坏速度,权重为0.1179;旅游自然的禀赋状况,如总量、品质、结构等影响也不小;植被覆盖率和资源的承载率也不容忽视,其权重值分别为0.1015,0.1122.在行为子系统中,根据权重值可以分成三层面,其一是本地居民的资源保护意识和行为,分别为0.1433,0.1199和0.1226,对旅游资源安全的影响较大;其二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旅游资源的储备率和综合利用率权重值分别为:0.】199和0.1147;其三是新增因素的影响,有新增建设面积、新增加的本地人口和旅游人次以及本地文化异化,这些方面也是旅游资源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保障子系统中,资金技术的投入和教育是重要的保障措施,其权重值为0.1948和0.1884;制度规范、管理队伍和利用的条件相对也比较重要,分别为0.1649,0.1704和0.1595;从目前看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险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权重值为0.1221,但是未来旅游资源安全保障的一项有力措施.4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管理的策略通过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的内容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确定,可以了解影响旅游资源安全的因素及其程度.为更加全面加强旅游资源的安全管理,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本文提出如下相应的策略:4.1加强生态(天)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对于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安全,要求在旅游资源数量、质量、结构、承载率、抵御自然灾害和文化旅游资源“文脉”的传承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结构的合理性和“文脉”的永续传承,维护旅游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可持续性的旅游资源需求.具体措施有:①在旅游资源数量上,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总量进行摸底,统计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各自的数量,建立旅游资源档案,并调查分析旅游资源的状况,正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需加强管理;对于尚未利用且濒临灭绝的旅游资源,加强保护、做好档案记录,使其自然进化;对于新发现的旅游资源,既要保护也要科学转化利用,维护旅游资源数量的多样性.②在旅游资源质量上,按照《中国旅游资源等级评价办法》,对目的地旅游资源等级进行评定,并依据等级采取保护措施.③在旅游资源结构上,既要保护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更需重视,以维持旅游资源的协调.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能够稍微复原;而人文旅游资源破坏,将永远消失.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合理的“舞台化”等方式,让人文旅游资源得以永续传承.④对于旅游资源的承载率,在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时,需要依据国家标准计算出旅游环境容量,为防止旅游高峰期因旅游容量超载导致事故发生和资源受损.⑤自然灾害是造成旅游资源危害的最重要的因素,为此,需针对在自然灾害中经常受损的旅游资源,通过安全技术构筑安全防护拦,强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⑥文化旅游资源是易损资源,虽然文化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一旦不注意保护,亦易失传.根据文化资源的等级申报相应级别的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确定好相关传承人,使人文旅游资源的“文脉”得以传承.
4。2加强行为(人)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加强行为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序,促进游客养成文明的出游行为,促使目的地旅游企业规范经营,增强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的文化认同.行为子系统管理的具体措施:①要贯彻执行土地、城建、林业、园林、水利等部门对资源开发利用行政许可,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准人门槛,健全科学的旅游资源使用审批.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方案需连同有关部门认证,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序.②规范目的地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旅游管理部门树立科学的经营观,注重长远利益,引导旅游企业守法经营,严格禁止盲目跟风、模仿,重复建设给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同时在限制旅游景区内企业的数量,在经营期间强化环保观念.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一再影响了资源的安全,景景点垃圾成堆、废气物难以处理,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致使物种灭绝,毕态失去平衡.为此,倡导文明出游,“低碳”出行,减少“碳足迹”,景区适当给文明出游的旅游者予奖励.④旅游者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着装礼仪等,目的地居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有的产生了“异化”和“崇拜”现象,甚至“文化冲突”等行为.为此,目的地需设立文化体验区,让游客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使其了解文化渊源,不断增强主客双方的文化认同.
为切实推进旅游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根据市安委会《关于推进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11号)精神,结合我县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40号)为主体内容,以落实旅游安全法律法规为重点,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旅游行业安全事故防控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旅游行业安全事故防范的组织协调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和科学治理能力。
二、工作目标
通过试点工作,落实旅游安全管理责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完善旅游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有效防范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旅游经济安全、有序、健康的发展,为我县实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供坚实的安全工作基础。
三、工作内容
(一)加强旅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机构。委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旅游局、旅游集团公司指定具体科室,负责行业监管工作;各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点)按照法定要求设立安全管理科室或落实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景区(点)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各安全组织机构要分别根据自身的职责和管理要求,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三是健全和完善旅游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健全和完善以“企业为主,行业监管,综合联动”的旅游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形成“相关部门联合抽查、主管部门重点检查、企业内部全面自查”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制。四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层层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落实、谁负责”的原则,认真抓好责任落实。
(二)建立旅游景区(点)安全设施评估体系
加强对旅游景区(点)安全设备设施管理,根据我县景区(点)安全管理的着重点,确定安全评估体系6个评定项目:(1)危险地带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防护栏、水上拉网等)是否齐全有效;(2)消防、防火等设备(重点是室内旅游点消防设备,森林公园、风景区等防火设备)是否齐全、完好、有效;(3)闭路监控系统是否设立并正常运行;(4)游览游乐服务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交通工具、交通设施、游乐设施、水上游乐设备以及地面防滑处理、无障碍设施等)是否符合安全规程;(5)特殊旅游项目的安全设计、评价、验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6)安全警示标志标识设置是否合理。以各个项目的基本情况、现状评估、整改要求等为基本指标,建立安全评估体系,同时落实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责任人,确定整改完成时限。
(三)强化旅游企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加强旅游饭店消防和食品安全督查考核。一是落实职能管理。落实安全生产的目标管理,明确责任,充分运用行业管理职能,坚持做到非星级饭店安全工作与评星挂钩,星级饭店安全工作与星级复评挂钩。二是强化日常监管。宾馆饭店是否定期对员工进行年度安全工作教育及培训,是否制定应急安全处置预案或方案,宾馆饭店的消防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监控系统、公共疏散通道、公共聚集场所、服务区域内紧急疏散标志及消防器材等设施设备是否合格和存在安全隐患,进行定期检查。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食品原料的进货渠道和制作加工规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预防,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加强旅行社安全规范经营。一是规范用车。旅行社必须用正规旅游车队的车,严格禁止使用“黑车”。二是健全“一团一报”制度。旅行社凡组团用车,须向旅游行业部门申报用车计划。三是规范食宿。定点的社会饭店必须具有一定资质,禁止到不具备经营资质的社会饭店食宿。四是严格管理驾驶员。导游员与驾驶员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坚决防止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行车,坚决防止旅游交通事故发生。五是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坚决打击无资质运营的旅行社进行非法经营,杜绝扰乱经营秩序和影响生产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
3、深化旅游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建设。以创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为契机,深入开展旅游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一是以旅游企业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旅游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改和安全隐患动态监管为核心,以强化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和自改的主体责任为抓手,逐步健全全县旅游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二是对旅游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全程管理,对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有效监督,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对体系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针对旅游企业不同类型特点,搞好分类指导和定期督促检查;四是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效果的落实,对安全隐患排查、报送、整改不力的企业,要依法严肃查处,并公告处理结果。
(四)健全重大节庆期间旅游安全社会联动机制
积极运用“5·19”、“5·20”旅游日积累的安全工作经验,进一步健全重大节庆期间安全社会联动体系建设。一是细化检查,建立节前安全检查制度。重大节庆前,主动组织协调公安、安监、消防等有关部门对各旅游景区(点)的旅游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指导景区增设安全标示,加固防护设施,对各个环节进行安全评估,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责任分解,督促整改;二是加强重大节庆期间的旅游交通安全管理。对全县干线公路路况、桥梁的通行状况进行详细、全面的专项检查,对景区重点路段、重要节点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更新缺损标志标牌,保证旅游公路的安全畅通;三是全员发动,提高重大节庆旅游安全保障能力。在通信保障、交通状况、景区设施、应急处置等诸多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完善工作预案,全社会发动,并做到人员的“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确保人员到位、物资到位、组织到位。
(五)推进旅游安全信息化预警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和完善旅游安全信息化预警体系,推进旅游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一方面,做好旅游安全信息基础工作。逐步完善各旅游景区(点)建立旅游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保护机构和人员,改进安全设施设备。旅游主管部门依据对旅游目的地的气象、水文、地质等旅游安全状况的评估,向旅游者前往目的地旅游的安全信息;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移动通信渠道作用。加强对主要旅游景区安全监测,逐步实施对旅游团队的全程监控,利用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渠道及时旅游安全提示和预警信息,特别是对旅游设施和旅游区可能出现危险的情况,向旅游者提供相应的资料和信息,做出明确的警示,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推进旅游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一是制定完善旅游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明确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应急救援措施、应急救援程序等相关内容;二是建立应急救援人员和完善设备。设立医疗室,有专职医务人员,备日常药品,急救箱,急救担架等器材和设备;三是落实应急救援演练。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四、工作步骤
县旅游行业安全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分四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4月1日-5月15日)。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拟定工作要求。
第二阶段(5月16日-6月30日)。摸清安全现状,梳理工作重点,提出具体措施。
第三阶段(7月1日-9月30日)。分解落实责任,实施具体措施,建立工作制度。
第四阶段(10月1日-11月30日)。总结经验,自查整改,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旅游行业安全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牵头,旅游局、旅游集团公司安全组织机构认真抓落实,旅游企业和景区(点)全力配合,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强化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层层确立“谁主管、谁负责,谁落实、谁负责”的责任机制。
(二)认真组织,明确分工。围绕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进行细化、量化,实施过程要有项目、有行动,做到项目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完成时限落实,确保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到位。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一、我国风景名胜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没有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层次低,没有相关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有的风景区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的需要,临时抽调各部门人员组成检查队伍,安全检查工作走马观花,不仔细不深入,对安全隐患识别能力低,不能采取有效的整治和防范措施。
2、消防设备设施投入不足,消防器材过期失效。相当多的风景区为了达到原生状态风貌,建立了许多木质结构建筑,如山顶供游人住宿的小木屋、度假区等,配备的消防设备设施数量不足,缺乏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消防水压不达标,灭火器过期失效,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
3、索道与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职责不清。一些风景区内的游乐项目是由个体户或私人公司承包经营,如高空索道、蹦级、山地车等,承包商的逐利性而忽视安全管理与投入,导致部分特种设备设施没有定期检验,设备超期服役,操作规程不规范,工作人员没有持证上岗等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景区与承包商就互相推卸责任。一些风景区兴起的漂流项目,使用的橡皮船不符合国家标准,没有配备足够的救生艇和救生员,导致多件游客受伤溺水事故。
4、安全标志不健全、不规范,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由于风景区接待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旅游者,所有安全标志应按照国际规范制作和悬挂,但有些风景区安全标志只使用中文文字,对于外国游客起不到警示作用;在一些危险地带如湖泊沿岸的风光带、瀑布观赏处、上山坡度较大地段,没有设置警示牌、防护栏,导致有的游客失足落水、溺水、迷路甚至失足坠崖。
二、解决风景名胜区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第一,针对风景区内旅游者流动性大的特点,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可以配合治安管理机构在车站、码头、旅馆等旅游者集散地设置安全宣传栏和发放安全宣传手册,或在事故频繁的偏僻景区地段设置安全宣传橱窗与告示牌,提醒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注意事项及突况下的应急措施;也可在导游图等旅游宣传册上介绍风景区的安全保障情况和旅行注意事项,以提高旅游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保证旅游者在风景区能享受安全、愉快的旅行。
第二,对于风景区内的居民,一方面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普法教育,例如通过宣传橱窗、广播电视、幻灯片等方式进定时定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对经济较落后风景区内的民坚持不懈地开展“旅游脱贫”、“旅游致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加深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经济功能的认识,使依靠旅游业发家致的观念和意识深入人心,并且重点阐明旅游安全对于地方旅游业的重要性,以及风景区安全的旅游环境与他们切身利益的密相关性,发动当地居民自觉维护风景区的治安环境,并将这项工作与治安管理部门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相配合,形成多渠道、层次、长时间的旅游安全保护网,这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做法与单一的行政管理方式相比较明显更具广泛性和实效性。
第三,在风景区旅游旺季到来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反营销宣传活动。与一般的促销宣传相反,这类旅游宣传从减少旅游求方面着眼,通过降低风景区旅游旺季的高峰流量,将此时的游客量控制在风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饱和范围之内,以此来减轻景区巨大的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压力。这种宣传策略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属于实施降级营销,即在需求超饱和时减少或抑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其中,宣传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该宣传策略,具体可以进行如下操作:通过大众宣传媒介(电视、广播、报纸等)向潜在的旅游者陈述已经发生的旅游超载现象及其引起的后果,并预测当年旺季可能出现的游客流量和载情况,从而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决策行为。国外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与建议对旅游者的策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从控制旅游需求着眼进行旅游宣传,既可以保护风景区的资源和环境,又能有效地缓解风区的旅游安全保障压力。
第四,风景区的旅游宣传机构与当地治安管理部门加强在法制与安全宣传方面的合作,同时争取景区内其他各部门广泛理解、支持和参与,在经过各方充分讨论、协商之后,制定统一的风景区安全宣传工作计划,明确各自在这项共同工作中的责任角色。在目前绝大多数风景区尚无一个权威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各项事务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借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或成立非设性协调机构的做法,采取“明确职责,密切配合”的协同工作方式,由各部门共同负责风景区的旅游安全宣传工作。例如,结合全社会经常性开展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旅游宣传机构与当地治安管理部门通过协商可以进行合理分工:风景区旅游宣传机重点负责对风景区内的旅游管理人员和相关旅游从业者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与紧急应能力;当地的治安管理机构则负责风景区内居民的法律常识普及工作,以及对旅游者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同时,将这两面的工作有机地结合与协调,形成双管齐下的局面。这种分工合作在宣传的声势和效果上明显好于某一部门单枪匹马的宣活动,由此也逐步改变以往风景区旅游安全宣传工作难以协调统一的状况。
第五,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监控,并大力营造旅游安全文化氛围。节日期间客流量大,要增派人员加强疏导,防止发生拥挤踩踏和其他群死群伤事故;载客较多的交通工具,要加强维修和检查,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妥善安全人员轮班轮休,防止麻痹大意和过度疲劳引发事故;在风景区入口、索道电梯、乘车场站入口等醒目位置悬挂安全标语、设置安全警示等。另外鼓励基层员工向游客宣讲安全知识,并充分利用风景区旅游服务系统如车载电视。
网站模块DMS项目拓展方案
一、XX旅游网简介
“XX旅游网 xxx.cn”(以下简称“网站”)是由XX市信息产业局、XX市旅游事业局、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集旅游资源推荐、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站,网站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为了更好的宣传XX的旅游资源,网站于xx年xx月开始投入建设,xx年xx月正式验收并投入使用。主要从“食” “住” “行” “游” “购” “娱”六大旅游要素来宣传XX旅游资源,并在后台建立了电子政务部模块从而提高旅游局与各旅游提供商之间的信息交换。
主要分为以下类:
XX旅游信息
政策法规
电子商务
招商引资
旅游工具箱
投诉处理
旅游影集
旅行社推荐
黄金周上报
行业资料上报
黄金周统计报表
到目前为止,网站通过运行已取得良好的宣传及应用效果的主要有以下几大模块:
一、旅游资源信息服务
·XX概况和旅游景点:对XX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民俗风情、人文景观、民族节日等全面的介绍。
·旅游常识: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旅游投诉、国内外旅游常识。如:XX旅游管理条理、旅游用品的选择、旅游保险、旅游中怎样解决突发事件、如何选择旅行社、旅游安全注意事项等。
·网上电子地图:在网上提供XX全境矢量化电子地图和在其基础上的旅游资源和设施,方便用户查询定位旅游景点、宾馆酒店等旅游资源和设施。
·自助旅游:用户选择旅游景点后,提供合理的旅游线路、行程安排、相关旅游设施介绍等信息。
·网上广告:在网站上促销广告、介绍新的旅游线路和旅游热点。
·交通信息:全面介绍XX各种交通设施和线路及交通信息(航班、火车、长途汽车时刻表)。
·购物指南:介绍XX的购物场及购物行情。
·旅游工具箱:天气预报、旅游投诉电话公布、救援电话、本地公共设施等。
·旅游影集:各旅游景区、景点、酒店、宾馆、旅游企业的图片预览。
二、电子政务
·旅游机构:对旅游局及各下属旅游局(县级)和企事业单位的介绍,包括旅游局简介、机构设置、职能分工、服务电话等。
·政策和法规:公布国家和地方旅游的政策法规和政府公告。
·旅游投诉:受理网上旅游投诉案件,由XX市质量监督管理所处理并回复。
·网上公务:各种旅游行业培训的网上报名及成绩的查询。
三、互动交流
·开通BBS版块:增强网站与广大使用者之间的交流。
通过以上各个版块的宣传和应用,有效的宣传了XX的旅游资源;提升了XX旅游的知名度;切实的为各个旅游企业带来利润;加大了旅游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力度。
但网站在运行中,设计中原有的“电子商务”这一功能始终无法很好的应用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原有的电子商务设计方案即现在所运行的模式不能提供有效的旅游企业和网站的连接方案。旅游企业产品信息的是由网站工作人员,这就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及可调性。而无法使客户满意。
其次,现在所运行的模式无法保证通过网站形成的交易信息的不可抵赖性,交易双方都不通过受法律保护的CA认证。这就无法使产品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形成放心的交易。
第三,在没有大量客户的初期供应商不提供好的价格,而没有好的价格就不能吸引游客产生大量的客户群。由于网站现在没有进行市场化运行,在没有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网站现有的电子商务模式是很难解决的。
第四,缺乏营销经费的问题。网站的运营、营销经费是很高的,现处于公益性质下的旅游网站缺乏营销经费,在当今旅游网站泛滥的网络中很难脱颖而出。
第五,缺乏运营人力的问题。网站信息的采集、编辑、上传、管理以及电子商务模块中的信息、产品价格、产品预定的维护和操作是由旅游局网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完成,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难于真正有效运营系统。按照网站目前的运行模式很难提供有效的服务。
第六,网站缺乏知名度的问题。由于网站没有进行市场化操作及建设完成后宣传资金的投入,而无法被大部分Internet的用户所认知。这也就无法满足产品供应商所要求的高点击量和广告效应,企业也就不愿意在网站上其产品信息。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XX旅游网现有的“电子商务”模块一直无法得到很好的应用。
二、系统拓展
为了进一步加强网站对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开展我市旅游产业的电子商务,加强旅游主管部门的管理力度,增强与其它旅游目的地的交流,防止“闭门造车”的思想,我局拟定采用国际上旅游信息化最先进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管理系统(Destination Management Systems)简称DMS,对网站现有的模块进行拓展改版。
1、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的定义
DMS,是在旅游目的地主管机构领导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为了全面整合目的地旅游相关信息、资源和旅游供应商,达到营销目的地、为旅游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实现有效的电子商务服务等而设计的计算机体系。与其他旅游系统不同,DMS是以目的地为核心,全面地横向整合目的地吃、住、行、游、购、娱的信息。在DMS基础之上,旅游目的地主管机构可以进一步设计满足目的地旅游信息化长期发展的信息规范和标准,最终形成旅游目的地信息管理体系(DMX),从而极大地促进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
2、DMS和一般旅游网站的区别
一般的旅游网站不考虑目的地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没有提供企业系统和这些网站对接的有效办法,也没有提供和DMS整合一体的企业网络营销系统方案,因此这些旅游网站往往沦为信息孤岛;而DMS把企业营销系统和目的地网站的整合放在重要的位置,提供了有效的旅游企业网络营销解决方案和企业系统与DMS的对接办法。
一般的旅游网站没有考虑通过多种渠道立体营销目的地旅游资源;而DMS仅仅把网站当作营销渠道之一,同时通过各种其他方式(如短信、触摸屏等)向旅游者宣传营销XX旅游。
一般的旅游网站只是通过网站被动提供旅游者信息,等待旅游者发现其网站;而DMS可以通过OTA等标准的网络系统接口向其它网络系统传递XX旅游信息,通过不同的系统主动向全世界的旅游者宣传XX的旅游资源。例如:XXDMS通过OTA等标准向Internet上使用OTA等标准接口的网站提供XX的旅游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字,帮助这些旅行社设计生动活泼的XX相关的线路,激发旅游者到XX来的旅游冲动。
一般的旅游网站没有充分考虑为旅游企业服务;而XXDMS把为目的地的旅游企业和一切为目的地旅游做出贡献的外地企业的服务看成是DMS成功之本。
一般的旅游网站不考虑行业管理;而XXDMS把服务和行业管理、行业规范结合起来,把XXDMS变成XX旅游局各部门有效的管理工具。
一般的旅游网站和XXDMS的运营模式往往不同,XXDMS不会和目的地其他旅游企业形成竞争,而是提供他们有效的工具,让他们做得更好。
3、XXDMS的设计原则
XXDMS将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以服务于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为核心设计系统,使系统成为旅游者最佳信息中心、省市旅游企业的有效工具和政府服务于民的具体表现。同时系统将具备以下几点:
实用性:实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解决企业和目的地政府网络营销难,销售成本高的问题;2)解决旅游者不能有效查询省市旅游全面信息和以最佳性价比购买旅游产品的问题。
先进性:先进性表现在:1)采用先进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直销旅游产品;2)采用先进的技术构架,保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可连接性和可扩展性。
适应性:系统的适应性指:1)采用适合旅游业特点和当前省市旅游业现状的技术和商业模式;2)适应不断发展的旅游信息化的需求。
深刻性:XXDMS将和旅游企业的宣传营销系统或网站相结合,将触角深入到企业内部,使省市旅游局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实现行业管理和规范市场。
公平性:XXDMS将公平对待省市每一个合法经营的旅游企业,为他们提供有效的网络宣传、营销和销售工具。
关联性:XXDMS和其它城市DMS有机结合,形成互为支持的整体架构。
可持续发展性:XXDMS将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基础,在充分了解国内外旅游和技术发展的前提下,设计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平台。
4、系统达到的设计目标
商业目标:
满足先进的DMS经营理念: XXDMS将参考国内外DMS的运营模式,采用最能满足XXDMS、旅游者、旅游企业和当地政府需求的DMS模式和经营理念。
满足旅游局通过电子手段向国内外客源地有效营销省市的目的。同时为市旅游局提供一个通过服务实现行业管理的平台。
XXDMS将满足先进和切合中国国情的商业流程,把收益管理、国内外营销渠道、电子商务和客户关系管理等与企业内部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XXDMS建成后是一个标准化的开放系统:在技术上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开发的系统,同时也一定是标准化的系统。将遵循OTA、IFITT的国际旅游信息化规范开发系统,保证系统国际性的同时,也确保旅游企业可以方便地接入DMS;
先进的数据“物流”体系:XXDMS将采用“Distributed Web Services”,保证数据可以通过XML等形式有效地进行交换,提高系统的开放性;
XXDMS应成为省市最有效的旅游网络营销系统: XXDMS将通过多种渠道营销省市旅游,特别是通过不同的外文渠道(外文网站和外文XML信息服务)、触摸屏等营销省市的旅游资源。XXDMS成为省市旅游最有效的网络营销渠道,加速拓展国外市场;
XXDMS将成为是最有效的网络销售渠道:如何最有效地通过网络销售以目的地为依托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是旅游界当前面队的重要课题。XXDMS将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与其它省份、地区DMS紧密合作,采用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实现网站、手机预定等有效的立体网络销售。对于旅游者,XXDMS将是提供“最佳性价比”的销售渠道之一。
技术目标:
可扩展性:XXDMS应满足国际旅游相关标准,可以低成本地通过互联网和XML接入其他满足国际标准的系统,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经济性:在满足全省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依托XXDMS,同时采取可以阶段性投资的技术架构;
安全性:系统应包括:1)全面的权限管理;2)数据完整性管理;3)配合硬件防火墙等符合安全标准的网络安全管理;
关联性:XXDMS将在旅游行业标准的框架下建设,保证和XXDMS紧密相联;
适应性:旅游行业业务流程复杂多变,旅游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不一致。系统应该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保证可以吸纳更多的供应商加入DMS平台,同时保证XXDMS能够与时俱进地发展;
可共享性:可以通过Web Services 将旅游信息和其它网站或系统共享;
可查询性:用户可以对系统内各种数据进行全面有效的查询;
界面友好:采用常规的、友好的界面设计,降低用户的进入障碍。 例如,文档的查询就可以采用和Google类似的界面设计。
操作目标:
数据的访问:采用分页、排序和表格统计等表现方法。
用户和用户权限管理:可以方便地管理不同种类的用户。
系统监控和管理:提供必要手段对系统进行监控,保证系统24小时正常运营,如果遇到问题,能够及时预警。
数据库管理:可以方便地管理数据库以及备份和恢复数据。
5、DMS的用户
旅游者:浏览XXDMS的任何一个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
DMS会员:旅游者可以免费注册成为XXDMS的会员,软件将通过先进的技术让会员享受更高质简便的服务;
DMS旅游供应商:所有通过市旅游局审核通过的旅游供应商在签署“DMS使用合同”后都可以成为XXDMS旅游供应商;
政府主管机构:旅游局的信息中心、市场处、行业管理部门等都将成为DMS的用户,不同的部门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从而方便管理机构与提供商之间的管理交流。
三、网站拓展后的运行
随着网站模块拓展后的正常运行,随即会出现诸多问题,如:网站每年的运行费、设备的更新费、特约稿件的稿费、形象宣传费都将出现,为了充分发挥XX旅游网这个有利平台,把网上酒店预定、票务预定、旅游行程预定、旅游车辆预定等电子商务功能发挥出来,拟定将XX旅游网进行市场化运作,从而使得网站能够在资金方面做到收支平衡并产生盈利效益。
网站DMS系统的赢利点包括:
旅游营销服务费:DMS运营机构将面向全国和全世界营销目的地旅游企业,并向企业收取适当的费用。同时,政府也会投资DMS,配合政府宣传目的地;
旅游产品的网上预订:DMS是单体宾馆饭店等以目的地为依托的旅游企业最佳网络营销和销售渠道。DMS运营公司可以销售目的地旅游产品,如宾馆饭店、旅游线路等,并收取适当平台使用费。 由于DMS商业模式是旅游供应商的工具,不是中间商,同时运营成本大大低于携程之类的网上旅行社,DMS运营商可以采取收月费的办法收取平台使用费;
其他旅游相关广告:DMS是目的地最重要、最全面、最权威和最公正的目的地信息系统,其广告特别是旅游相关的广告效力是极大的。 随着DMS的发展, 其不仅服务于游客,而且将有效地服务目的地居民,这会进一步提高DMS的广告效力;
ASP平台使用费:DMS可向不同的供应商出租电子商务的平台使用权,供应商可自己信息、产品价格和营销材料等,通过DMS运营机构审查后;
信息服务费: DMS可以为经营省市旅游的旅游企业或企业网站提供信息环境,减少企业网站信息的维护并收取费用。台湾旅游经营公司就是通过向台湾旅行社提供大陆的旅游信息来盈利的;
服务器托管:由于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许多旅游企业不具备服务器的使用环境。DMS运营公司可以为企业维护服务器。 山东旅游局信息中心在DMS没有投入运营前的最大经济收入就是旅游企业的服务器托管;
关键词:旅游危机;恢复管理;会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043-02
1 关于旅游业危机管理
由于旅游危机事件的不确定性,经常在危机已经发生以后,我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我国旅游危机管理的发展起步晚,实际应对危机能力不强,在危机发生时,尚存在一些管理上的不足,更不用说是当危机紧急事态得到遏制后,危机的恢复工作更得不到重视。殊不知危机虽然过去,但危机带来的损害仍然会在潜在旅游者的心中保持一段时间。危机事件的平息,并不意味着危机管理的终结――作为危机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恢复管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同危机预警、计划、实施一样,恢复管理也决定着整个危机管理的成败。
2 会泽旅游现状及近年出现的旅游危机简介
会泽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乌蒙山主峰地段,率属于曲靖市,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会泽历史是一部3000年采矿、冶炼,造币、京运的历史。因铜商文化而兴,人文底蕴深厚,县内文物古迹众多,现存会馆、宗祠、寺庙108余座,会馆文化别具一格。同时,会泽自然风光优美,诸如滇东北规模最大的高山草甸――大海草山,雨碌大地缝,大桥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均以其特色景观已在周边地区有一定知名度。
2005年8月5日,位于云南省滇东北的会泽发生了5.3级地震。因为地震,已准备就绪定于8月20日到9月20日举办的第四届会泽“钱王之乡”旅游文化节取消。直至2008年9月才继续进行第四届“钱王之乡”旅游文化节。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会泽县旅游接待游客70.33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4.31亿元。2010年会泽遭遇特大干旱,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
3 旅游危机恢复管理对策
危机后的恢复管理,对旅游业的重振起到关键性作用。笔者认为加倍努力,采取以下措施来消除旅游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3.1 进行旅游危机管理效果评估
全面调查和检讨危机管理中的得失成败,为恢复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第一,评估危机源。事实上就是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危机源是如何产生的?当初对它的分析是否正确?今后如何归避危机源的再度出现?第二,危机预警。前期的预警工作是充分、及时的吗?基于预警的危机评估是科学的吗?如何改进和完善危机预警体系?第三,计划的实施与调整。计划确定的原则是否得到有力贯彻?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克服的?还有哪些缺撼?
会泽的2005年的地震已经在发生前就预测到了,只是事后从地震工作预报的准确性角度进行了说明。同样遭遇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和2010年干旱时,没有作出相关的旅游警告,提醒游客近期内进入会泽旅游可能会面临的潜在问题,以及在这期间旅行的一些注意事项及相应自救方法等。这些不足之处便是我们应该总结反思的,以便在今后类似危机事件发生时,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3.2 进行“超积极”沟通,塑造形象
以2005年会泽地震为例,地震发生后,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电视、报刊都从灾情、救助等方面报道了这一事件。但几乎没有从旅游的角度提及旅游目的地情况,比如地震对旅游景区的破坏程度如何,人们能否安全进入及相关注意事项。地震后,政府取消了第四届“钱王之乡”旅游文化节,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旅游危机过后,加倍努力,积极沟通尤其关键。第一方面,在诚实透明的基础上,准备充足的信息通过宣传片的形式向媒体展示旅游目的地震后情况。同时向人们传递这样的信息:危机让我们更珍惜身边的人和事,让我们暂时放下手边的工作,和亲人朋友走进大自然,走进会泽生态旅游景点。第二方面,邀请一些知名人士重返会泽考察旅行,并对此进行连续报道。可以策划邀请省市级政府官员进行红色旅游,向他们展示危机过后的恢复情况。首先因为媒体十分关注政界名流的行径,曝光率肯定很高,那么会泽的上镜率也就随之上升;其次政府官员亲临当地旅游,无形中增强了旅游者对会泽的信心;最后乘机可以争取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用于景区的修复,增加沟通方面的预算等;第三方面完全可以继续第四届会泽“钱王之乡”旅游文化节。只不过将举办时间进行调整。比如震后一个月,或是100天,用纪念日的形式吸引媒体重返会泽,提升会泽旅游地的形象。
3.3 加强灵活多样的宣传促销
危机之后,另一个重点便是策划宣传促销。每一次碰到相应危机事项,会泽并没有把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和旅游形式、内容改革创新作为复苏旅游的重点。这也是其2009年至2010年旅游收入只是持平,没有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改善这种状况:
(1)进行市场细分。旅游的动机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应该借助于会泽的特色旅游资源,开辟具有抵御冲击能力的市场。比如针对有专门兴趣的特定旅游者,开展特色旅游。这类旅游者更有经验,不容易被危机吓倒。会泽就有这样的优势开展科考旅游(探究水城汉墓群与“夜郎王国”之谜和黑颈鹤的保护)和“会泽映像”摄影大赛(古城、会馆、大海草山和雨碌大地缝等)。
(2)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在价格不变的情况,可以考虑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比如提高服务质量,赠送景点等。或者将单一的服务方式提升到全程关爱服务。如提供接待专车、卫生健康专家,专用餐厅,经过严格卫生检查系统的设立等,提供更多的产品附加值来保障游客的安全。
(3)将目标转向最有希望的市场。到2010年“把会泽建成省级优秀旅游县”的目标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周边地区的旅游者更加熟悉会泽,对会泽旅游恢复情况获知更快,更愿意进入目的地。如何策划有效的目标市场,让当地旅游复苏,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比如说商务旅游,就能更容易走出危机的恐慌,比较快速地进入目的地。怎样争取省内各种类型的商业活动承办权,让商务旅游带动其他旅游活动的重振。
3.4 审视安全保障程序
在危机结束后,首先需要重新审视安全保障系统。以保证其依然到位,但是不要以明显的方式进行,不要导致目的地的负面形象。不要让安全问题处理的“口舌之争”吓到旅游者或妨碍旅游的复苏。然后,通过奖励先进和建立旅游者投诉服务等方式,鼓励提高服务质量。
会泽只靠检查景区景点、接待服务设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接待和娱乐设施责令进行整改,是远远不够的。首先,要审查整个旅游产业链安全措施的安全性,并将检查结果与以前所做的旅游安全保障基本情况记录相比较,看看有什么地方还做得不够,哪些应加强安全管理。第二,要对当地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安全保障培训,以备危机时能从容应对。另外,建立在旅游行业的公共安全和私人安全机构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例如地方警察和饭店保安之间要有经常化的沟通和交流。第三,利用各种渠道对公众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旅游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3.5 调研客源市场对你目的地的感知
要针对主要客源市场,周详设计对客源市场的调研内容,采用多种形式与潜在游客进行沟通,通过研究潜在的旅游者和调查你的贸易伙伴,确定他们是否作好旅行的准备,并了解他们对你目的地的感知和理解。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宣传促销部门,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印象。为了扭转这些感知,知己知彼是至关重要的。调研的内容,方式和准确把握主要客源市场的态度,便是调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会泽来说,周边地区是其主要的客源市场。我们应该深入研究,通过调查表和访谈等形式来了解他们对震后会泽的印象,并了解他们在什么时间和什么情况下准备进入会泽旅行。针对调查结果,作出相应的营销计划,及时进入市场宣传。
旅游业是个非常朝阳而又敏感的行业,任何一种情况(强烈地震、森林大火、政治动乱、战争……)都会严重危及到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旅游业。特别在危机结束以后,很多旅游企业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放松了警惕,不重视危机的恢复管理,导致旅游目的地在潜在游客心中的负面印象长期得不到改善,直接影响到该地旅游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重视旅游危机的恢复管理会使旅游业迅速反弹,在很短的时间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参考文献
[1]邹统钎.旅游危机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邓冰,吴必虎.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4,(1).
国务院总理9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补短板工作力度,依靠改革开放推动发展升级和民生改善。
会议指出,要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聚焦脱贫攻坚、灾后重建和中小水利治理加固、重大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新产业新动能培育等重点领域,注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优化政策“配方”打好组合拳。
一要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工程项目,围绕着力补短板、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等,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二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更好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抓紧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三要创新融资方式,统筹盘活沉淀资金。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按照市场化运作和可持续的要求,以易地扶贫搬迁等为重点科学合理使用专项建设基金,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水利薄弱环节、城市防涝设施建设等投入。四要制定进一步扩大开放利用外资的措施,加快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试点新经验,出台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五要建立补短板项目推进奖惩机制,对工作不力、进展滞后的要予以督促问责。
加大补短板工作力度,既带动扩大合理有效投资,又增加有效供给,对稳增长、增后劲、促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国办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
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
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防控网络更加完善,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可比口径残疾发生率在同等收入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
《行动计划》提出:一是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孕前健康检查率、产前筛查率分别达80%、60%以上。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达85%以上,干预率达80%以上。二是着力防控疾病致残。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地方性疾病致残,加强慢性病和精神疾病防治,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控制和消除重大地方病的县(市、区)达95%以上。三是努力减少伤害致残。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伤亡人数均下降10%。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6%。四是显著改善康复服务。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和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率达80%以上。
《行动计划》旨在进一步加强残疾预防工作,有效减少、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住建部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
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
住建部9月6日“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要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根据房地产市场分化的实际,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同时,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
方案提出,要建立全国房地产库存和交易监测平台,形成常态化房地产市场监测机制。土地供应方面,要实施住宅用地分类供应管理,完善和落实差别化税收、信贷政策。此外,要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
监管方面,要加强市场监管,加快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序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强市场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对建筑、房地产等企业和人员的监管,依法查处和曝光违法违规行为。
方案将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有利于加快住房城乡建设法治建设。
保险资金可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
加强内控管理,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
9月8日,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标志着保险资金可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
《监管口径》要求保险机构投资港股通股票应当遵循审慎和安全原则,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配备专业人员,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保险机构直接开展沪港通股票投资应当具备股票投资能力,不具备股票投资能力的保险机构应委托符合条件的投资管理人开展运作;二是明确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起设立的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港股通试点股票;三是明确保险机构应当将投资港股通股票的账面余额纳入权益类资产计算,并明确了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起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投资沪港通股票时,在账户开立、投资交易、清算核算等环节的要求。
这有利于保险机构借助境内和境外两个市场,优化资产配置结构,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十年规划印发
建设200个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9月6日联合《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分段提出两个目标:一是到2020年,一批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基本建成,我国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国家。二是到2025年,我国以生态旅游协作区、目的地、线路和风景道为主体的总体布局基本确立,成为世界生态旅游强国。
《规划》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划分为八个片区,并提出将在此基础上培育20个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200个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形成50条跨省和省域精品生态旅游线路,打造25条国家生态风景道,形成点线面相结合、适应多样化需求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
《规划》是未来十年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将有利于推动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银监会设立金融业债权人委员会
支持困难企业扭亏、脱困、发展
银监会近日《关于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有关工作的通知》,创新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下称“债委会”)。《通知》明确了债委会的性质、职责和工作原则及议事规则等,提出了实施企业金融债务重组的相关要求。
强化品牌建设提升行业素质推进旅游产业化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就如何做好我镇旅游工作做表态发言,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这次全县旅游工作是在全县上下聚集合力抓发展、创新实干求突破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加快旅游业发展寄予的厚望,更加坚定了我们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我们将主要围绕“巩固平台、开发景区,壮大三产、促销宣传,规范管理”的目标,以融入与“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圈为突破口,以“茶叶节”为平台,全力加快旅游业发展。为此,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握机遇,坚定信心。国务院首个加快旅游发展意见的实施、省委、省政府启动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和池州市“一主两翼”旅游发展战略的推进,为我们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历史机遇;县委、县政府按照“内抓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外抓飞地建园培植财源”发展思路,保护石台青山绿水,确立旅游产业主导地位,为我们加快旅游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牯牛降景区经营权成功收回,为我镇调整品牌景区经营模式,明确产权机制,整合优势资源,做强旅游产业提供了升级“蓝本”;县委、县政府按照县城围绕旅游建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县城建设,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高,为我镇发展旅游业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二、加大投入,强化支撑。一要加快县城建设。按照县城围绕旅游建的思路,以建设彰显山区特色的小城市为目标,坚持“一河、两山、三环、四区”规划格局,大力实施“主城改造、新区开发、组团提质”三大工程,加速县城建设,提升形象,凝聚人气,进一步提高县城的美誉度。二要狠抓旅游项目建设。推进四星级宾馆落地建设,实施旅客换乘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启动秋浦休闲广场建设,争取缘溪公路改造工程、杉山公路列入建设计划,力争部分项目当年开工。三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整合各类资金,加大景区道路建设,提高景区的快速通畅性,分期分批建设停车场、旅游道路、旅游公厕和环保设施。四要加强旅游软实力建设。要以争创“国家旅游强县”为载体,着力推进景区创a,继续开展特色“农家乐”示范户创建活动,完成市级“农家乐”示范点建设。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以“三清四改”为抓手,促进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挖掘特色,壮大三产。一是加大景区开发力度。以地方特色旅游元素为依托,加大景区开发力度,形成特色旅游产品体系。重点搞好“一山、一河、两洞、两区”即“杉山、秋浦河、蓬莱仙洞、慈云洞、贡溪山水风景区、黄崖风景区”建设,着力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体系,促进仁里旅游业的大发展。二是做强旅游经济。高海拔地区和深山区要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打造特色蔬菜经济区,发展壮大茶叶、高山蔬菜、珍珠菜等为主的有机绿色食品,开发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旅游商品;景点周边地区要发展绿色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城郊型农业观光区,围绕市民的吃、住、游、购、娱的消费需要,实现增收;鼓励发展农家乐,进一步扩大土鸡、土猪、土菜等“土”字牌有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规模。
三、强化宣传,打响品牌。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搞好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宣传、促销,对于提:请记住我站域名高我们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扩大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从政府和旅游企业两个层面制定方案,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按照“发展大旅游、培育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指导思想,积极参加各项旅游推介活动,积极协助做好茶叶节活动,不断扩大我镇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要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作用,政府网中的旅游信息和旅游资讯网要经常更新宣传内容,积极筹办好石台仁里“农家乐”旅游服务推介网站,全方位宣传仁里的旅游品牌和形象。要结合外出招商引资,走出去宣传,外商考察时,引进来宣传,进一步加大仁里对外宣传力度。
四、加强管理,促进规范。一是加大旅游行业的管理力度,配合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健全旅游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旅游运输、安全、价格、市场秩序、公共 卫生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制度,加快旅游紧急救援和旅游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确保旅游安全、平安、和谐发展。二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深入开展诚信旅游活动,以人性化的服务为方向,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文明景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三是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服务员、导游员、讲解员“三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谢谢大家!
【关键词】长江游轮企业 风险管控 创新 举措
1.引言
长江游轮旅游从20世纪60年代诞生后,已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的到来,重庆市政府提出将重庆打造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长江游轮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不断满足中外游客休闲观光旅游需求,长江游轮纷纷升级换代,高档、豪华、多功能、大型化已成为长江游轮的发展趋势,重庆旅游投资集团于2010年斥巨资打造了7艘五星级豪华游轮——长江黄金系列邮轮。但随着长江三峡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游轮企业运营的风险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长江干线航运险情频发,事故时有发生。目前,长江游轮企业中仍存在风险管控意识薄弱、风险管控举措不完善等问题,在国际国内的竞争形势下,挑战日趋严峻。因此,研究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长江游轮企业风险分析
风险,在现行国家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被定义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游轮企业风险是指由于游轮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导致企业偏离预定目标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其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将不可避免地对经营管理活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只有尽可能地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或由此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正常运作及发展。结合游轮旅游的特性,长江游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投资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和安全风险等。
2.1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由于项目不确定因素导致投资报酬率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风险。游轮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首先,游轮本身的造价较高,目前一般一艘普通内河游轮造价约为4000--5000万元人民币,有的甚至超过8000万达到1亿元,长江黄金邮轮作为目前世界内河最大最豪华的游轮,其造价已超过1.8亿元/艘。其次,作为水上酒店,游轮经营成本较高,每年油耗成本、码头停靠费、维修费和游轮上蔬菜、各种肉食、饮料、酒类等餐饮消费品等各种日常开支较大,一般一艘200人的大型豪华游轮每年各种消耗大约为1500万元人民币,而一艘长江黄金邮轮每年各种消耗大约为3500万元人民币。巨额投资也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分散投资风险,构建多样化的游轮产品体系,对于游轮企业减少聚集投资带来的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2.2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因管理人员失误或变更而导致管理纰漏,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由于长江游轮企业是一个特殊行业,长时间在内河航行,大部分时间是一个独立于岸上的小社会,其管理工作相对复杂,不同于一般陆上企业,不仅包括岸基部门管理和游轮酒店管理,同时还要注重游轮酒店与岸基部门的协作、沟通。目前部分长江游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少必要的风险管理意识,与岸基部门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作,风险管控缺乏组织性、系统性以及监督评价机制。因此,需要强化风险管控意识,注重管理人才培养,防止重才轻德倾向,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尝试将经营业绩和管理者长期利益挂钩,防止经营者短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人力资源问题导致的经营管理风险。
2.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因国家宏观政策发生变化、经济危机、企业不良竞争以及传染疾病等原因导致价格波动、客流量骤减而产生潜在损失的风险。长江三峡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乘船游览的大峡谷,是我国最早向国际市场推出的两条黄金旅游线路之一。但随着近年三峡游轮旅游的快速发展,豪华游轮迅猛增加,目前在渝鄂两省市涉及长江三峡旅游的游轮公司有10余家,共有豪华型游轮50余艘、客位1万多个,其中长江黄金系列邮轮7艘、拥有客位3500多个。目前,长江游轮旅游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旺季船位紧张,一票难求,淡季运力过剩,市场竞争激烈,而随着“国八条”、“三公消费”等政策的出台,加之国际国内游客数量、结构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供需结构矛盾日益突出,组客压力巨大,市场风险明显加大。
2.4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原因导致危险、危害事故发生、造成严重损失的风险。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主要是指游轮驾驶人员和游轮服务人员因操作不当、服务不到位等造成事故发生的风险。游轮作为特殊的水上酒店,为客人提供从登船到离船整个航次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性旅游项目等服务。除了要保证客人在船期间人身安全和饮食安全以外,还要确保客人上岸游览的安全。自然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主要是指因自然环境不规则变化产生的现象所导致危害经济活动,物质生产或生命安全的风险。长江游轮由于长时间在内河航行,须经过不同的地理区域和气候地带,且所穿越的高山峡谷地带环境复杂、气象多变,随时都可能遇上狂风暴雨、雷电、大风、礁石等人力不可抗衡的自然因素。这种自然风险对游轮企业的安全运营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图1所示,2013年上半年,长江交通旅游发生多起安全事故,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安全形势异常严峻。
图1 2013年上半年长江交通旅游事故情况统计图
3.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是指通过识别和分析游轮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优化风险评价和控制技术,以最少的风险管控成本有效控制和处理风险,从而达到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运营顺利进行的过程。如图2所示,此过程可概括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四个阶段。
图2 风险管控过程
风险管控作为现代化管理的组成部分引入到长江游轮企业,已被作为重要措施应用在企业的管理中,主要通过内部控制来减少和规避风险,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是,目前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去发觉和研究。当前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3.1风险管控意识淡薄
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各长江游轮企业都将市场开拓作为运营重点,企业决策层也将公司效益最大化作为首要目的,忽视对风险的预测与研究,或对风险的发生存在侥幸心理。另外,由于游轮水上作业的特殊性,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多数游轮企业忽视安全管理体系要求,部分员工缺乏上岗培训,导致一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风险麻痹、隐瞒或延迟上报,从而导致意想不到的事故发生。
3.2风险管控制度不完善
游轮企业的高层领导是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主要领导主体,在风险防范与控制中负有主要领导责任。高层领导行使风险防范与控制决策权。由于一些游轮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内涵缺乏清楚的认识,在进行内部管理时没有建立规范化的内控操作程序,管理和企业人员的工作透明度不高,存在一人办事、一人了解的现象,很多游轮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一纸空文或形同虚设。许多风险案例证明,因决策失误而导致的风险比一般的经营风险更为严重。
3.3风险管控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
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实施评价,可以检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是否合理;检验其实施的效果是不是能达到最初确定的目标,也是对管理手段和风险控制进行再一次检验与监督。确切的说是保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制能够完好的实施的一个保障体制。长江游轮企业大多是现代公司,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党委“四套班子”,但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上就缺少这样一种再管理和双重控制的意识和体制,对内部风险控制的总体效果进行持续监督,对内部风险控制系统进行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另外,岸基人员缺少一线工作经验,对游轮面临复杂多变的风险缺乏全面认识,评审制度一成不变,缺乏合理性。
3.险管控环节信息不对称
面对游轮旅游市场瞬息万变的形势和游轮航行复杂多变的环境,“一体化”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各部门协同作战的能力,有效防范管理风险。由于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制度建设起步晚、基础弱、监督管理的方法不够先进,不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导致了企业监察力降低,致使企业内部管理“闭门造车”、各干各的。同时每艘游轮均为独立单元长期航行在水上,和岸基部门的联系存在滞后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时很难发挥作用。
4.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创新举措
针对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风险管理形式和其业务的特殊性,必须坚持从安全、市场、管理、服务这四个维度来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保障长江游轮企业的安全运营和目标实现。
4.1以安全为基,完善制度体系
安全运营是游轮企业经营的根本。近年来,各行各业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尤其是水上交通事故和险情不断发生,长江干支流上火灾、搁浅、触礁、翻船等其他险情也时有发生。游轮作为旅客观光旅游的休闲地,安全工作目标务必以“安全事故零目标”为先,因此必须针对长江游轮企业的安全工作制定具体的措施,防范安全事故:一是规范船用设备操作流程,定期检查和保养;二是树立全员风险意识,让每位员工时刻警惕风险的存在;三是完善内控制度体系,细化并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四是标本兼治,抓好安全隐患整改;五是突出重点,切实开展安全主题活动。作为长江游轮企业中的龙头企业——长江黄金邮轮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落实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大力推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项行动,制定了160多个安全体系文件,制定并下发30期安全预防预控措施,实现企业安全主体责任A级达标,层层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及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确保船舶安全运行,并创下近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的佳绩。
4.2以市场为本,拓展营销渠道
为顺应时展,以长江黄金邮轮为代表的五星级邮轮逐步开创内河豪华游轮旅游市场。长江三峡虽然拥有较好的游轮旅游发展资源,但长江游轮企业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组客压力大等挑战。因此,为了长远发展和风险规避,应整合长江三峡市场,整体联动营销,渝鄂两省联手,力争多家共推市场,利用“社-船-景”联动,打造三峡游轮旅游品牌,引导低档游轮逐步退市,提升三峡游形象。此外,一方面政府要利用激励、奖励等手段指导、督促三峡游轮市场,加强政策性引导。另一方面,三峡游轮企业在政府的推动下,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共推共护市场,避免恶性竞争。例如,为了规避市场风险,降低淡季成本,可实行同档次游轮滚动发班,避免行业间打“价格战”。最后,各游轮企业要积极拓展营销渠道,激励组客商开拓市场并实行兜底销售;深度拓展二消市场,丰富游轮在船活动;不断创新游轮旅游新型产品,开发“深度游”、“巡环游”等个性产品和特色产品。
4.3以管理为纲,强化内控标准
有了制度并不等于就能防范风险,再好的制度若不执行等于一纸空文。有效管理是企业得以高效运作的有力保障,长江游轮企业对风险管控的监督应体现持续性和全面性。为了规避管理风险,长江游轮企业应提高内部控制能力,强化内部控制标准,坚持“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充分认识到检查落实制度是控制风险的关键。一是建立企业风险控制环境,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通过游轮到港的定期检查制度,调动安全、机务、财务、人力、供应、酒店、稽核等相关部门,并将其纳入考核体系,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二是建设内部信息化平台,通过设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制定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培养企业员工,提高员工素质,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增收节支,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内部风险控制。三是优化管理流程,以旅游标准化建设为大纲,结合邮轮驾驶、轮机、导游、酒店服务四大体系,明确岸基和游轮每个岗位的职能,使上、下道工序能自动地相互检查或检查更多的工作,从而达到既协调运转又相互监督的目的。四是加强监督和评审,不断地在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内部风险控制的总体效果,通过组建相对独立的稽核部门,配备称职和得力的专业人员,对内部风险控制系统进行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并直接向董事会或监事会报告工作。
4.4以服务为要,提升专业品质
优质服务是游轮企业得以长效经营的生命线,对长江游轮企业的综合发展和风险规避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提升服务质量规避游轮企业风险,要做到“用心塑造,用心服务”。坚持定期定岗培训,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以标准化建设为大纲,不断提升游轮酒店服务管理水平;以特色化经营为手段,努力打造长江新型旅游目的地;以文化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游轮酒店的工作及生活氛围。以导服体系为例,随船导游既是游轮上的讲解员,又是游客行动的指挥员和三峡旅游的营销员,更是游轮旅游的宣传员,应以三峡自然风光、文化历史传承、游轮特色三部分内容为主,形成一个高质量的宣传营销音画合一的解说词,用心塑造、用心服务,将游客的情绪、兴趣、雅致充分调动起来,搭建企业和旅客良好交流的桥梁。目前,长江黄金邮轮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以创建五星级游轮为载体,依托专业酒店管理公司,通过友好合作、分工协作,实施团队管理专业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质量精细化,逐渐成为长江游轮企业中的新典范、新标杆。
5.结语
长江游轮企业作为水上交通旅游服务业,在面对当前严峻的安全形势以及复杂多变的风险因素,应该认清形势,坚持内外部管控到位、安全认识到位、体系执行到位、市场拓展到位、服务品质到位。只有做到了这样,长江游轮企业才能从容应对目前的安全形势,从真正意义上规避风险,从而为长江游轮旅游业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丽萍.企业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6)
[2]刘丽萍.企业风险管理措施及内部控制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9).
[3]吕笑.如何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国际商务财会,2010,(9).
[4]姚崇峦.浅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财会,2009,(11).
[5]常桂彬.航运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关键词:北京自助旅游 优势与机遇 问题与障碍 对策与建议
自助旅游是游客完全自主地选择和安排旅游活动,且没有全程导游陪同的一种旅游方式。与其他旅游活动相比,自助旅游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自主性,表现为时间的自主性、活动的自主性、消费的自主性等等。自助旅游追求“张扬个性、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在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被人们接受,并成为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也是旅游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一、北京发展自助旅游的优势与机遇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北京既是一个享誉世界的文明古都,又是一座充满生机的现代都市。迷人的自然景观、灿烂的历史文化、伟大的建设成就为北京发展自助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北京的1700余处自然及人文景观中,名山、森林、草原、溶洞、温泉、湖泊等自然旅游资源不一而足,皇家园林、名人故居、祭坛寺庙、帝王陵墓等名胜古迹彰显着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鸟巢、水立方等现代建筑则赋予了这座城市更多的时代气息。
(二)便捷的交通条件
北京处于“京津冀旅游经济圈”的核心位置,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不仅拥有全国最大的空港和铁路枢纽,还有多条向四面呈辐射状的国道和高速公路,与密集的城乡道路共同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加上多样化的交通工具,为居民出行提供了快捷舒适的城市交通服务。优越的交通条件使北京成为我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也对北京自助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不仅让游客享受到出游的方便,而且大大节约了花在路上的时间。
(三)广泛的客源市场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旅游支出在社会公众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2007年北京人均GDP首次突破7000美元,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2%和32.1%,旅游已成为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而距离近、费时少而又自主、灵活的自助旅游更是受到人们青睐。据调查,北京94%的家庭不愿受旅行团的约束,倾向于选择自助旅游方式。而且,国内尤其是周边地区旅游人数的快速增长,也为北京自助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客源市场。
(四)丰硕的奥运成果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北京的城市形象和国际知名度,对北京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有力的、全面的推动作用,不仅带来了规模可观的人流、物流与信息流,而且巩固和增强了北京旅游市场的软硬件条件,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管理理念更加先进,服务水平迅速提升,从而为北京自助旅游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以“奥运场馆游”为代表的体育旅游又为北京的旅游资源增添了一笔丰厚的旅游财富。
(五)适时的假日改革
国家于2008年对假日制度进行了调整,新方案保留了春节和国庆两个“黄金周”,并形成了新年、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五个为期三天的“小长假”,新的假日方案无疑会进一步促进以短途为主的自助旅游的发展。在北京,人们逐渐接受并开始习惯双休日和公休假日的外出旅游,特别是以家庭为单位自驾车前往北京郊区已经成为主要的出游方式,而且出游时间也一般在3天以内。“小长假”的适时推出,正好迎合了北京人的口味。
二、北京发展自助游的问题与障碍
(一)相关配套服务落后
北京自助旅游一直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但与之相关的配套服务则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很多景区缺乏档次齐全的餐饮和住宿设施,通讯和金融服务落后,紧急救援体系简陋;停车场的建设滞后并缺乏有效疏导和应急预案,使旅游旺季的停车成了难题。此外,部分景区的无人导游系统尚未健全,缺乏明确的路标指示,标示内容也不详尽、不准确,极易误导旅客。第二,景区管理不到位,乱收费、乱停车、乱扔垃圾、争抢游客现象时有发生。第三,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很多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二)自助旅游信息匮乏
各种旅游信息的收集对成功地完成一次自助旅游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在旅游信息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游客能够快速、全面获取自助旅游信息的途径有限,信息主要来自网上、旅游手册和景区宣传材料,其中还有很多是以自助游记等形式出现的,不系统也不完善。第二,自助旅游相关信息内容不充分。旅游网站大多是旅行社线路的宣传和产品的推广,许多自助游的景区、景点并没有涵盖其中。有关旅游目的地的信息不够全面,例如。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景物的详细介绍、去旅游景点的方便线路等往往没有提供或者不具体。不同网站的旅游信息存在出入,甚至出现错误。第三,游客信息反馈机制欠缺,具有互动性的在线咨询和游客需求调查几乎是空白。
(三)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自助旅游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2008年9月6日,4名游客在门头沟灵山游玩时,突遇大雾和雷雨天气,4人被困12小时后才得救;9月30日,北京五中分校任老师一人前往门头沟妙峰山进行户外活动时失踪,救援人员搜索了一个多月仍无下落。造成自助旅游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旅游者缺乏对旅游目的地的详细了解,一味追求探险的乐趣,到一些尚未开发的区域进行自助旅游危险系数极高。第二,缺少专业的自助旅游指导和培训,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往往不知所措,应急和处理的能力明显不足。第三,某些旅游地远离城区、地点偏僻、路况复杂,也会给紧急救助带来极大的不便。
(四)生态环境遭遇破坏
近年来,随着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旅游景区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凸显出来,在一些景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到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许多热点旅游景区都存在超负荷运营、超容量游览的情况,尤其在“黄金周”、“小长假”和旅游旺季更加突出。第二,一些开发者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目光短浅,缺乏持续发展的意识。第三,旅游者素质偏低,肆意攀折植被、随意丢弃垃圾,破坏了景区的生态环境。第四,自助旅游者比较分散的特点也不利于对其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尤其是“背包族”的探险旅游,有可能对景区的景观、植被和水质造成破坏。
三、北京发展自助游的对策与建议
(一)抓住机遇开发特色自助游产品
全市应统一布局,深入挖掘旅游资源,通过整合协调,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北京自助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一是抓住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契机,推出融入奥运理念的自助旅游特色产品。二是依托北京丰富
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发主题鲜明的自助旅游精品线路,如“世界文化遗产游”、“古都新貌观光游”、“周边地区的山水游”、“名人故居瞻仰游”、“京郊农家体验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三是完善“北京散客中心”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内容,使之成为以自助旅游为主,提供快捷交通服务、方便中外游客短途出游的首选旅游企业。四是充分发挥北京的龙头作用,联合北京周边区域,实行“资源共享、客源共享”,联合打造以北京为中心的精品自助旅游圈。
(二)提高自助旅游的配套服务水平
针对北京自助旅游配套服务落后的现状,应在借鉴国外成功旅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北京自助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建成具有北京特色的自助旅游服务体系。一是加快相关服务设施的建设。重点搞好餐饮、住宿、停车场的新建与改造,形成功能完善、档次齐全、安全卫生的吃、住、行、游环境;进一步改善通讯、金融、救援、维修等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游客多样化与多层次的需求。二是建立健全无人导游系统,加强景区内标牌、路牌管理,纠正不清晰和有歧义的标识,对指引、介绍、警示等重要信息应采用双语书写并规范英文译法。三是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杜绝不良竞争,加强自助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扭转服务拖后腿的局面。
(三)建立通畅的自助旅游信息网络
有关部门应大力推动旅游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改变目前自助旅游信息匮乏的现状。一是充分利用网络的快速性、互动性和强大的检索能力,建立权威信息的网站,确保自助旅游信息的丰富性、准确性、及时性,并能实现在线咨询功能,使旅游者在出游前就可以掌握出游目的地的各种相关信息。二是应加紧建设“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汇总全市重点的旅游景点信息,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景区介绍、旅游咨询、交通信息、出游指导等服务,并在繁华商业区、市内旅游景点等游人聚集地区设立免费信息咨询亭,解答游客问题、发放自助游手册等。三是引入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及时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和现阶段自助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障碍,以便及时改进服务。
(四)加强北京自助旅游的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北京自助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并完善自助旅游风险管理机制。一是政府等有关部门应及时天气、地质灾害等警示信息和景区危险指数,并向旅游者推荐一些比较安全的旅游线路,作为自助旅游者出游决策的参考。二是设立自助旅游的专业培训机构,在旅游者出游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技能训练和自我保护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三是强化安全措施,定期检查景区的环境与设施安全。在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景区,实行自助旅游者登记制度以强化风险管理。四是完善关于自助旅游者的保险体系,将自助旅游者的潜在损失降到最小。
关键词:长春;旅游;发展;舒适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085-02
旅游产业的发展极具潜力,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鸿篇巨作《大趋势》中预言到:电子通信、信息技术和旅游业将成为21世纪服务行业中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作为“无烟产业”和“朝阳产业”,备受政府青睐的旅游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然而,尽管政府大力支持,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长春旅游发展又该如何展望前景,如何抢占市场份额。从长春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和现代旅游市场要求出发,长春旅游的发展战略不能简单地复制其他旅游景区的竞争模式,而应该以旅游舒适化为核心实施发展战略,打造适合自我兼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一、长春旅游以旅游舒适化为核心实施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一)长春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至2007年,长春市旅游资源共有330处,其中人文旅游资源265处,自然旅游资源65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可概括为“四区一带”,即中心城市综合旅游区、双阳自然风光旅游去、农安辽金文化旅游区和第二松花江沿江旅游带。其中,中心城区重点开发“四大板块”,分别为生态板块、殖民遗迹板块、影视文化板块、产业旅游板块。长春客源市场分布,长春市国内客源市场以吉林、辽宁、黑龙江为主,境外客源市场以亚洲为主,尤以日、韩最为突出。长春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长春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旅游市场日趋繁荣。开发重点旅游资源、建设特色旅游产品以及发展节庆会展和文化活动等工作卓有成效,如皇宫复原工程、莲花山滑雪场建设工程和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等建设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长春旅游的发展。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行业服务体系和营销管理体系,长春旅游知名度日渐提升。三桥五路工程、畅通工程和地铁建设工程,近200家旅游行业单位,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促销活动等有力地促进了长春旅游的发展。长春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现代旅游对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需求多样化,随着人数不断增多,文化程度不断提高,旅游经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旅游经历的新奇性和异质性,旅游者不仅仅只满足于传统旅游服务项目,愈发探新求异,因而顾客需求市场机制需动态化管理。与此同时,各个旅游景区竞争激烈,国内旅游景区为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分流旅游市场客源,竞相打造种类繁多的旅游品牌,却无法避免旅游项目同质化等问题,世界知名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产生的示范效应使得旅游项目的生产周期迅速缩短,新奇性大大降低。在旅游市场竞争环境日趋严峻的情形下,长春旅游战略发展计划的选取和实施任重而道远。
(二)现代旅游市场要求
近年来,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且随着社会经济进步,虽然出现众多新型的市场营销理念,任何行之有效的营销理念都无法避免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根本目标。在旅游市场中,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理念也是各个旅游景区发展战略的核心。在约翰·A·托马斯所列举的18种旅游动机中,从希望观察别的国家人民是怎样生活、工作和娱乐到希望体验某种异性或浪漫生活,从希望访问自己的祖籍或出生地到希望考察历史等等,旅游者根据这些动机产生的旅游需求用货币、时间和精力消费旅游,所希冀的是通过等价交换得到优质的旅游产品。无论形式如何,旅游实质上都是旅游者追寻内心舒适,满足旅游者需求的过程。长春旅游发展,不仅要优化旅游资源等硬件设施,还要完善旅游服务等软件设施,彰显长春旅游资源特色,最大限度上满足旅游者的舒适化需求,打造不可替代的长春旅游。
二、长春旅游舒适化发展战略
(一)旅游营销舒适化
旅游营销不仅仅是推广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需求,促进行业发展的手段,更是发掘地域物质文化,传播行为文化,弘扬精神文化的重要渠道。旅游营销的目的之一是帮助旅游者深入了解地域旅游文化,是旅游者接触旅游目的地的第一门户。
旅游营销舒适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旅游者能够高效便捷地得到关于旅游的丰富真实的信息,并以在线互动等形式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以满足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全面需求。作为旅游营销舒适化的形式之一,旅游信息化是把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购物环境等与旅游有关的信息整合起来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让经营管理人员和旅游消费者能轻松便利地获取这些信息,不仅包括传统的旅游旅游资源介绍、旅游服务购买,还包括新兴尚未普及的旅游呼叫系统等。
旅游信息化相对于旅游服务而言,是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以旅游网站为例,旅游信息化可将一站式地为旅游者提供完整信息和在线购买服务,降低旅游者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旅游信息化相对于地域文化而言,是快速有效传播文化的新兴现象,旅游的本质是文化,而旅游前期的准备工作更是一种体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过程,是旅游目的地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的广阔舞台。
根据《长春市旅游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长春自2004年全面构建集电子商务、行业管理、旅游服务、企业应用为一体,“高效、快捷、通透”的大型旅游信息网络工程—金旅工程。虽然长春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但是仅就旅游信息化而言,尚未形成完整且强大的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和旅游呼叫系统。长春旅游营销舒适化还应下足工夫,要形成分类齐全,剖析深入的关于旅游目的地及各旅游景区、景点的详细介绍,其中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全过程的旅游攻略,要形成为满足旅游者差异需求提供策划咨询服务的在线互动服务系统等等。在旅游信息中,还原给旅游者一个真实完整的长春,使其身未行而心先至,高调传扬长春地域文化,集中旅游者的目光和注意力,用细致到巷角的地域特色文化激起旅游者的旅游兴趣,用体贴到行程点滴的旅游信息服务动员其踏上长春之旅。旅游营销舒适化是长春旅游特色化发展战略的第一层次。
(二)旅游服务舒适化
广义的旅游服务不仅指旅游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还应包括旅游产品中所购买的,贯穿于食、住、行、游、购、娱全过程的全部服务。旅游服务舒适化作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可打造为旅游目的地的独当一面的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的范围非常广泛,在现实条件下,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用,并由此产生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的因素和条件,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旅游者消费旅游离不开旅游服务,愉悦的旅游过程甚至可以弥补旅游资源观赏性的不足,因而高水平服务质量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手段。由于旅游服务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中,旅游服务舒适化是在旅游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中得以体现。在研究消费者心理及其行为模式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关于旅游产品的设计,以旅游者行为理论为指导,设计者可以根据当前旅游者的消费特点以及今后旅游者可能的消费行为趋势设计相关的旅游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试产需求,例如在景区旅游线路设计方面,对旅游者兴奋度曲线、疲劳度曲线以及关注点变化的研究,成为成功设计线路和行程,实现游客心理满足的重要依据。剖析一些较为成功的旅游产品设计案例,旅游产品中的旅游服务贴近旅游者的消费特点,人性化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是这些旅游产品的特色和吸引旅游者的亮点。
旅游服务舒适化的主要内容是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行业服务体系提供餐饮服务、住宿服务、出行服务、景区服务、购物服务和娱乐服务等各项服务的功能服务(帮助游客解决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种种实际问题,使客人感到安全、方便和舒适的服务)和心理服务(让顾客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旅游服务舒适化是旅游者享受旅游的必要条件,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长春旅游基础设施和行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应加大建设力度,使长春旅游在优越旅游资源基础上留住更多旅游者的脚步。长春旅游服务舒适化的进程可在于:餐饮服务、住宿服务和娱乐服务等适应专家消费时代(消费者消费经验日益丰富、消费行为日益精明、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要求,出行服务提供旅游景区内代步工具如电瓶车的便捷和景区间旅游专线的畅通,购物服务提供旅游商品质量与价格的可信保障,景区服务提供高质量旅游资源和专业化导游服务和人性化提示信息等等。旅游服务舒适化是长春旅游特色化发展战略的第二层次。
(三)旅游资源舒适化
旅游资源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舒适化的主要内容是开发旅游资源时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原则,以满足旅游者猎奇心理。旅游者消费旅游不是仅仅对单个旅游资源感兴趣,其消费目标是形成体系的区域化旅游资源。明庆忠指出,旅游景区系指由多个相对独立的旅游景点组合而成的较大的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在旅游景区得到充分体现,旅游景区正逐步成为旅游产业中最核心的构成要素。旅游景区舒适化涵括旅游资源舒适化,丰富了旅游资源舒适化的内涵,不仅更能吸引旅游者,同时也有利于旅游目的地的整体规划。旅游景区舒适化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营销
在当前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过程中,旅游市场营销不仅要迎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更应主动去引导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因此,在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指导下,景区规划可以针对目标市场心理特征设计出一套引导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化被动为主动,实现景区的成功市场推广。旅游景区应关注从“以人为本”角度进行景区旅游产品、项目的选择以及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的配置。追求个性化是现代旅游者的特征之一,旅游景区应能够识别不同的旅游者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为其推荐具有吸引力的景点。
2.旅游景区数字化建设
在旅游景区数字化建设系统,旅游者能够接触到的是管理服务终端系统中的信息系统、电子导赏系统、游客呼叫中心和营销拓展层面系统中的电子商务平台、虚拟旅游平台。景区数字化建设增强系统联动,加大数据共享,实现景区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景区内部与外部的双重控制,创新服务形式,提供优质服务。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景区可以实现远程服务虚拟服务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服务,如现在较为流行的电子商务服务就是景区数字化最基础的应用形式之一,以及网络预订、远程订票、虚拟观光和在线咨询答疑等服务方式都是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下,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出来的,对于景区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景区数字化建设是规范景区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使景区在经营管理决策、服务流程、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立标准化体系,增强营销能力,获取竞争优势。市场信息是旅游景区营销的主要媒介,景区数字化可扩展营销渠道,降低营销成本,提高潜在旅游者的认知效率,创新性市场扩展能力,多元化游客服务。
3.旅游景区形象塑造
根据USP法则(找出产品本身独具的利益,然后以足够强大的声音说出来,而且要不断地说),在旅游景区的形象定位中,旅游景区形象的USP就是旅游景区自身的“独特点”,包括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区位、旅游服务和接待设施等各方面的独特之处,并根据其独特点进行产品设计和旅游形象定位。由于旅游景区的不可移动性,旅游景区的市场营销实质上是旅游形象的市场营销,在区域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成功的旅游形象能使旅游景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长春旅游产业培育打造了汽车、冰雪、消夏、雕塑、电影、遗迹等特色旅游品牌,同时中国长春冰雪旅游节、中国长春消夏节等品牌节庆活动大幅度提高了长春市旅游产业的国际国内知名度,奠定了长春“滑雪之都·消夏名城”的城市旅游形象,长春在全国旅游市场的位次逐年上升。日前,长春旅游产业着力打造以“大长白山生态旅游圈”为主题的区域旅游品牌。加强长春与吉林、延边、长白山的区域旅游合作,在产品设计、市场推广、行业管理及政策措施方面寻求合作共赢的渠道,努力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长春旅游景区舒适化发展较快,却也还是不尽完善,要从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旅游供给与营销双重角度推出创新新颖才能促进长春旅游发展,将长春打造成按照旅游者的意识分类中的可选类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舒适化是长春旅游特色化发展战略的第三层次。
三、结语
旅游产业运作是一种区域经济的商业化经营,是经营城市的一部分,长春旅游发展可作为长春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以道路建设为例,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交通,不仅方便旅游者的旅游出行,更重要的是极大地便利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出行。长春旅游发展从旅游营销、旅游服务和旅游资源三个角度完善并实施旅游产业舒适化发展战略,不仅是发展旅游产业自身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建设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马勇,李玺.旅游景区规划与项目设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2]陆均良,杨铭魁,李云鹏.旅游信息化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肖星.旅游策划教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乘客信息系统(PIS)、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C931.6文献标识码:A
乘客信息系统概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式也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成为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的城市新地标。在这其中,乘客信息系统(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 )作为轨道交通的信息“窗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PIS主要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通过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车站和车载显示终端为媒介向乘客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控制中心子系统(含备用中心子系统)、车站子系统、车载子系统、网络子系统(有线网络和车地无线子系统)等部分。
PIS采用存储信息和即时信息相结合的播放方式,为乘客提供候车、换乘、到站、时间、新闻、气象、商业等信息。其中存储信息包括播放时间表、版面布置、影视资料、动画等。即时信息包括列车到达时间、新闻、警报等,由控制中心实时发送到车站播放控制器。随着PIS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所提供的信息将有利于乘客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引导,更加安全、便捷的乘坐轨道交通。
乘客信息系统信息概述
PIS终端显示屏幕可根据要求划分为多个区域,不同区域可同时显示不同的各类资讯,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不同区域的信息可采用不同的显示方式,以吸引更多的观众。播出的版面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而随时进行调整,各子窗口可以独立指定时间表,通过时间表的控制,每一子窗口可以单独用于显示列车服务信息、乘客引导信息、商业广告信息、一般站务信息及公共信息、新闻、天气、通告等,同时也可对某个信息进行全屏播放。
PIS的信息按形式可分为列车服务信息、紧急信息、乘客引导信息、公共信息、站务信息、节目信息和商业信息等。了解PIS信息的规则和频率,将有助于制定更实用的策略来应对各种威胁。
列车服务信息
首末班车时间、下次列车到站时间、已到站列车发车时间倒计时、终点站到达时间信息。
列车的目的地信息。
列车的阻塞等异常信息。
列车换乘信息。
特别的列车服务安排信息。
紧急信息
火警通告等。
列车阻塞、临时停车等故障通告。
乘客引导信息
动态指示信息。
逃逸、疏散方向指示。
公共信息
时间、日期信息。
票务信息。
公益广告、公告信息。
天气、空气指数、新闻等信息。
公共交通汽车接驳信息。
站务信息
站务警告信息。
通告(如线路服务中止信息等)。
安全提示信息。
旅游服务信息。
寻人、寻物启事。
地面交通指引信息。
节目信息
电视节目(新闻、科教、财经报道、体育战况等)。
宣传短片。
娱乐短片。
商业信息
商业广告信息、商业宣传信息。
财经资讯、实时沪深股票。
PIS最终是面向乘客的服务平台,因此本系统的安全最终体现为信息的安全。由于PIS信息的安全等级有高低之分,在制定和处理相关信息的安全问题时要加以考虑。
乘客信息系统中的安全问题
按传统计算机网络划分,PIS的系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硬件(设备)安全、软件安全、网络安全、数据信息安全。
而针对PIS自身的特点,又可划分为平台安全和数据信息安全。
平台安全
PIS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系统,因此继承了计算机所具有一切安全威胁。
硬件安全威胁:设备损坏、恶劣的运行环境、偷盗、断电;
操作系统安全(终端与本地用户环境的保护)威胁:病毒、木马、黑客渗透等;
应用安全威胁:非法访问、假冒、重放、抵赖;
网络安全威胁:破坏数据完整性、传输过程中被未知的人读取、数据来自未知的源地址或不能到达预定目的地。
数据信息安全
PIS信息的安全主要包括信息内容制作、信息内容审核和信息传输的安全。
信息内容的制作:制作软件随意登录、制作内容恶意篡改、素材来源不清;
信息内容的审核:审核步骤忽略、未进行实时监控;
信息传输的安全:数据传输中未加密、传输数据的完整性未验证。
乘客信息系统防护措施
针对PIS中的安全威胁,我们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而技术上的进步与创新只是防护措施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部分还是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因此,PIS的防护措施可分解为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技术措施
定期为客户端系统安装漏洞补丁包或安装软件,从而有效杜绝计算机因系统漏洞造成的损失。其定时任务还可以制定客户端查、杀计算机病毒、定时关机等功能;
系统涉及的计算机等设备均安装可靠安全的防病毒检测软件,提供高性能的防护能力,保护网关、服务器和工作站的安全;
病毒检测功能;
恶意攻击检测功能;
控制中心的病毒检测工具支持在线的升级维护功能;
在系统的程序加密保护部分,采用AES算法进行加密和解密,并专门针对程序软件被改动增加监测功能;
系统用户密码经过加密保存在数据库中,采用MD5摘要算法(不可逆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同时在比较密码时都只对密文进行比较,而不是比较明文。
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在系统的安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使有了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如果管理的力度不够,也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系统的安全方案应特别强调不能忽视安全管理,并提供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能够设定系统控制访问规则,用户对系统的操作、访问和控制必须符合规则要求;
能够把系统中各个最小的独立操作设定成独立的权限单元,不同的权限单元可以组合成为权限组,如系统管理权限组、广告管理权限组、管理权限组等;
实现权限组的添加、删除和修改操作;
实现权限组的树状分层定义,如设置系统管理员组为一级权限组,其子(二级)权限组可能包括中央控制中心系统管理员组、分线控制中心管理员组等,分线控制中心管理员组下面又包含地铁各线路的分线控制中心管理员组,如此类推,实现权限组按照树状层级分解结构定义和管理;
实现按照权限分配规则设置本系统数据的访问和操作权限(包括对数据的读取、存储、、更新、修改、下载等),以保证不同子系统数据的独立性,并实现有效的访问控制,保证数据的合法访问和操作;
分配不同权限组下的用户,实现对权限组合的分配;
实现按照权限组、用户、地点(中央、车站)等维度查看系统全部权限的设置;
系统自动生成权限分配统计报表,以供检查和备案;
对权限增加、删除和修改操作有完整的日志记录,以便跟踪检查。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会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来缓解交通拥堵所带来的压力。而PIS作为轨道交通的“信息窗口”会得到更多的机遇与发展,当然,各种威胁与挑战也会应运而生。因此,PIS安全必须依靠不断创新的技术进步、自身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加强等措施来保障。同时要加快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创新,从而使PIS能安全可靠地为广大乘客服务。
参考文献
[1]【韩德玉】城市地铁交通中PIS软件应用【A】2008全国LED显示应用技术交流暨产业发展研讨会文集【C】2008.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族地区开发模式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共有56个少数民族自治区,2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地处偏远山区、牧区以及高寒地区。这就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其赖以存在的基本物质基础,即范围广阔的农村,而其原始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明、自然与历史遗存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景观以及淳朴厚重的民族风情的存在,又进一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其在开发乡村旅游方面却是具有显著优势,而如何把这种潜在优势转变咸现实的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汉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技术落后、资金紧缺、人才奇缺的情况下,旅游业的发展所要求的服务档次、接待规模以及施标准很难达预期的标准,旅游业运作过程卜分艰难。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的条件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如下问题:旅游开发所需资金不足,接待能力和开发规模有限;当地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体系不健全,旅游业产品供应不足,市场经济发展落后;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配套接待设施条件难以达到规定标准;民族地区自我积累能力不足,人均收入水平低下导致商品流通滞后;教育培训严重缺乏,导致旅游人才缺U较大,旅游接待和服务的质量难以向国际标准看齐;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2.政策依赖性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无论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还是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等-系列工作,都需要政府来主导参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对地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因此旅游业才被很多地方政府列为优先扶持产业或主导产业。为了尽快开发民族地区经济,当地政府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参与旅游开发经营,以出让土地、景点等资源和各类优惠政策作为对外引资的条件,而对当地少数民族具名的补偿主要采用核算的土地出让金的形式的方式,同时也忽视了当地少数民族居民自身发展能力的培养。
3.乡村旅游内需不足。目前我国比较成熟而且市场效益较好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是利用大都市客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是考虑可以充分利用了都市郊区相对城市良好的独特的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一般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位置应以旅游者自驾车大约l小时能到达的范围为准,那么这种距离是最优的,比较适宜采取城乡互动的旅游开发模式。但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依托周边大中城市的庞大旅游市场开发乡村旅游不具备条件,缺乏有力的市场支撑。基于以上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内需不足,难以吸引足够的外地游客。而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具有较多的较高级别的风景旅游区和流量相对集中(向游客,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一定的优势,即使没有景区的支撑,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依托原始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明、自然与历史遗存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景观、靠边疆(或边区)的特殊区位以及淳朴厚重的民族风情,开发特色乡村旅游,形成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区,吸引游客。
4.出游成本高。从地理位置上看,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目的地随着与大中城市距离增加而逐步衰减,大部分的出游目的地市场集中于距大中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牧区、边疆和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难以进入。这是自然条件形成的。而且从历史上来考证,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境内各民族很少进行迁徙,除了因扩张和征战而进行迁徙从而与汉民族发生融合的部分少数民族,这是这种自然文化特征,从而形成了较为封闭的地理人文环境。所以少数民族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加上交通和通讯不便,游客出游成本相对较高。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创新模式
1.产业链本地化。根据乘数理论,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乘数效应大小决定了区域旅游产业链的发育程度。产业链越长,则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也越大,旅游业通过产业关联能带动更多的部门,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反之,则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就比较小。所以,以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优化配置上下游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使旅游收益留在本地,有效安置当地居民的就业,是提高旅游效益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旅游开发的时候,最大化当地群众的利益是第一原则,只有遵循这一原则,将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作为共同体,才能为当地居民所接受。所以,只有实施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本土化战略,才能有效地带动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并最大化当地群众的利益。
2.经营者共生化。经营者共生化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工共生模式,在该模式中,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同时提供不同类别相等级的旅游产品吸引不同(阿旅游市场,他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依存,避免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共同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另一种是合作共生模式,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合资合作开发乡村旅游,利益共享,比如天龙堡的合作模式。广西上林县新东村是实施“经营者共生化”模式的典型代表。上林县新东村开发乡村旅游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很好地处理了外来者合本地业户的关系一以互补代替竞争。新东村的“鹅和鸭农庄”的投资者是外来户,其目标市场是在广西的中高档次入者。“鹅和鸭农庄”占地二干多亩,是广西富有特色的名胜农庄休闲处,它的“鹅和鸭”取名来自英国著名的“鹅和鸭”酒吧,其投资者融合了迪斯尼风格和中国苏州园艺以及广西为代表的南方风格,是高档乡村俱乐部的雏形。该农庄里有迷你高尔夫球场、跑马场、卡丁车场、游泳池、彩弹射击场、射箭场、沙滩排球场、棒球发射场,以及儿童游戏的蹦蹦床、攀岩、滑梯等游乐设施,还将建成保龄球馆、壁球馆、儿童乐园馆。由于“鹅和鸭农庄”的成功经营,提高了新东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给新东村带来了滚滚客流,特别是“鹅和鸭农庄”开展大型活动时,当超过农庄的接待能力时,很多客人被分流到新东村当地民俗户进行接待。“经营者共生化”是一种本地业主和外来者互惠双赢的安排。
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保障平台建设
1.健全政府管理机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采取有效的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调整、监督、指导和管理手段和方法,乡村旅游地政府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切实有效制定出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制度或条例,在规划审批、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虽然在内部,乡村旅游是由一家一户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但从游客市场和社会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全局利益和整体形象。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西欧那个广大游客的利益、当地经营户的利益出发,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制定相关法令法规,使乡村旅游的运作向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如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等,保护乡村旅游资源,避免旅游资源遭受生态环境和景观开发性的破坏。
2.强化服务规范。要提高乡村旅游接待的整体服务水平,就必须强化旅游服务意识,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加强对旅游知识的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反映了当地旅游接待的征途服务水平。增强旅游知识培训,有利于旅游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有利于与游客进行直接交流。二是加强对服务规范的培训。乡村旅游能与其他类型的旅游产业向区隔的原冈在于它以“特色”吸引人,但这种特色的前提条件是规范服务:因为没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服务,特色也就不复存在。目前乡村旅游市场上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各地政府部门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强化这方面的培训,以规范的服务来引导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三是强化经营知识的培训。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从业人员外出学习、考察,扩大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加强对全体农民的旅游经营知识的培训,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含量。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文化开发可以结合实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乡村意象是乡村在常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其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其次注重产品性和知识含量,提高产品安全性,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方法。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使旅游者体验返朴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旅游者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旅游者寓教于乐的需要。再次是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民族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有着反映我国千年的传统文化、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雅的乡村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