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的概念

金融危机的概念

时间:2023-07-27 16:23: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危机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危机的概念

第1篇

——以T市H区政府为例

 一、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从整体经济到实体企业的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世界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带来的严峻考验,出于保障经济形势平稳的需要,中央政府已经习惯于在宏观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各项政策调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特殊形势下更会采取强有力的政策调控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如何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正确贯彻落实好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将其快速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从微观层面直接帮助企业克服各种困难,创造和抓住机遇,使企业在确保生存的同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和实际的课题。

本论文试通过研究分析在金融危机形势下,T市H区政府如何贯彻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符合自身实际的政策措施直接扶持企业发展,及其取得的经验和效果进行概括总结,力争具备一定的指导性。

研究解决上述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现实意义方面,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全球性大范围的经济波动对我国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地方政府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等特殊形势,采取何种政策措施帮助企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将会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对其进行研究总结尤其重要;二是中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地方差异巨大,中央政府的决策部署必然突出指导性和原则性。当中央宏观调控政策逐级传达到地方后,地方政府在实际落实上级指令的过程中,必然会结合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定适应自己区域特定情况的操作办法,调度区域经济,在金融危机等特殊形势下直接扶持企业发展。那么,总结概括一套符合地方实际、适应地方政府操作的有效的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操作办法,现实意义十分巨大。

在理论意义方面,我们可以发现,研究国家层面经济调控政策的研究非常集中,而对地方政府如何在微观层面扶持企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的不多,更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地方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本文即尝试从上述角度进行研究,力争为相关理论的形成做出一些贡献。同时,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指导下地方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是应对危机的非常举措和直接干预手段,政企在金融危机特殊情况下联系十分紧密,明显有别于我们普遍倡导的政企分开等发展方向,由此将会引出金融危机形势下对政企关系的重新界定。

 

二、论文基本理论、核心概念及相关文献综述

由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必然从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职能角度出发,因此本文以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相关理论为支撑,并作为概念框架来分析。

本文研究的基本范畴是由政府经济学研究衍生的,具体指金融危机特定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如何从微观角度发挥服务企业职能。核心概念包括:政企关系、地方政府、扶持企业等。

通过有目的地查阅相关文献,我们认为,国外与国内从宏观角度研究把握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文献比较丰富,成果比较丰硕,特别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分析社会转型期如何理顺政企关系的文献很多。同时,结合地方政府职能和施政特点,从微观角度研究其施政过程中如何具体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文献较少见,更少有对社会主义国家地方政府如何采取非常措施扶持企业发展的研究,没有一套具备较强操作性的规范实施办法,更没有形成具备一定借鉴意义的相关理论及概念。对此,本文在克服相关文献较少的困难,尽量搜集查阅相关资料的同时,更多地采用联想推理、逻辑判断、数字比较等方法对涉及问题进行原创性思考和分析研究。

   

三、论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本论文研究思路(逻辑进程)主要是:首先,概括总结金融危机形势下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和方法。其次,结合上述背景分析,以T市H区政府为实例,综合分析研究基层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的目的、实际操作办法及其效果。最后,试归纳总结出具备一定借鉴指导性的、符合地方政府施政特点的金融危机等特殊形势下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思路办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除经济学基本方法论外,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定量统计分析法、试验方法等研究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行调研,掌握企业需要政府提供的服务其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并通过准确的统计数据分析,对企业在接受政府直接扶持后生产经营效果变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得出结论。

    本文具备以下特点:一是选题原创,比较符合时势,具备较强现实意义,创新性总体较强;二是论文纵向跨度较大,从宏观经济走向、中央政府调控到地方实体企业发展形势、地方政府措施都需要阐述,从政府经济学相关理论到地方政府对促进经济、服务企业的施政尝试都需要分析研究,分析的层面、角度较多;三是研究方法涵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四是以顺应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形势的有代表性的地市级行政区为研究实例,采用资料真实客观、鲜活;五是提出观点、得出结论在当前具有较强的借鉴性、实用性、推广性。

 

四、论文基本框架结构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选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理论贡献

1.2.1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2选题研究的理论贡献

1.2.2.1金融危机特殊形势下对政企关系的新界定

1.2.2.2对地方政府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操作办法进行总结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创新点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整体架构

第二章 政府与企业关系概述

第一节 研究政企关系重要性

2. 1.1 研究政企关系的理论意义

2.1.2 研究政企关系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节 政企关系基本概念和理论

2.2.1 政企关系研究的历史脉络和趋势

2.2.2 政企关系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三节  我国政企关系特点

2.3.1 我国政企关系的复杂多样性

   2.3.1.1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2.3.1.2政府与三资企业的关系

   2.3.1.3政府与中小企业的关系

2.3.2 我国政企关系的发展变化性

   2.3.2.1改革开放前政企关系发展特点

 2.3.2.2改革开放后政企关系发展特点

   2.3.2.3金融危机特殊形势下政企关系特点(比照美国凯恩斯主义)

2.3.3 改善我国政企关系的途径

第三章 中央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第一节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

3.1.1 政府宏观调控的历史演变和现实必要性

3.1.2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

3.1.3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趋势

第二节 21世纪初全球性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影响

3.2.1 21世纪初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到来

3.2.1.1 金融危机的起因及发展趋势

3.2.1.2 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3.2.2 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影响

3.2.2.1 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3.2.2.2 金融危机也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第三节 中央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

3.3.1 金融危机形势与我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分析

3.3.2 中央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宏观调控的具体政策(财政、就业等)

3.3.3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及发展趋势

第四章 金融危机形势下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实例分析—以T市H区为例

第一节 地方政府施政特点概述

4.1.1 地方政府施政环境特点

4.1.2 地方政府施政方式特点

4.1.3 地方政府落实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式及效果

第二节 T市H区区域发展背景概况

4.2.1  T市H区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定位(具备滨海新区特殊背景)

4.2.2  T市H区区域快速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金融危机形势下T市H区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实践

4.3.1 金融危机对T市H区企业发展的影响

4.3.2  T市H区政府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4.3.2.1 扎实开展基层调研并制定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实施方案(从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角度,结合区域发展规划)

4.3.2.2 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从政府经济调节职能角度)

4.3.2.3 努力扩大内需消费(从政府经济调节职能角度)

4.3.2.4 潜心打造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公平环境(从政府市场监管职能角度)

4.3.2.5 全力保障企业人员就业、分配和生活水平稳定(从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角度)

4.3.2.6 利用政府优势直接扶持企业发展(分为正常服务和特殊政策措施方面)

4.3.3  T市H区政府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过程中的特点和创新

4.3.4  T市H区政府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观察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措施的归纳总结

5.1.1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遵循原则

5.1.2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具体操作方法

第二节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相关问题展望

5.2.1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的发展趋势

5.2.2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的相关理论研究

结束语

第2篇

但这次则全然不同。各种指标表明亚洲的经济正在恢复正常,甚至是复兴。在西方,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经济危机已经见底并在一定程度上回升,但人们仍然看不到其对世界经济复苏的意义。尤其是美国,人们一直在期望美国能够做领头羊。危机发生之后,全世界各国都用不同的方式来“拯救”美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考量,因为人们意识到,如果美国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也会进一步影响本国的经济。但至少迄今为止,美国并没有能够扮演此种角色。

与美国相比较,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复苏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中国这次本身并没有金融危机,但深受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在承担各种国际责任的同时,动用一切尽可能的力量来复苏自己的经济。

兼有金融与经济杠杆

西方国家在拯救经济危机过程中往往只有金融杠杆,而缺少经济杠杆。但中国政府却能同时用金融和经济两种杠杆来拯救危机,因为它存在着庞大的国有经济体。

结果是显见的。这些举措不仅带动了本身的经济复苏,而且也带动了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回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和中国经济体紧密相关的经济体大都开始出现增长的势头。而中国的这种复苏势头又对西方经济体产生积极作用。如果说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作用仅仅限于亚洲,那么这次中国的作用超越了亚洲而对全球经济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人们发现,德国和法国的经济转好就和它们对中国贸易的增长有很大的关联。

中国的经济表现令西方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不过,事情还并非仅仅是中国的经济角色问题,从深层次看就是中国的发展模式问题。

提出“中国模式”的概念已经有很多年了,中国政府本身在这方面一直做得非常小心翼翼,并没有公开接受或者反对这个概念。中国模式本身仍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并且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这种模式最终是否成功,还有待检验。但是站在外部的角度,人们对中国模式则不这样看。

曾经宣称西方民主是“历史的终结”的美国学者福山(FrancisFukuyama)这些年来一直在修正他的观点。之前他把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提升到道德化的高度。但是“第三波”民主浪潮的反复和中国的崛起都表明“历史的终结”的观点已经受到很大的挑战。最近,福山注意到,尽管亚洲的印度也在崛起,并且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一个更有效率的中国。

开放的政治制度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表明,政治制度的发展是开放的。尽管中国还被外界称为权威主义的体制,但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正在发展出符合其自身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政治体制。

中国政府现在唯一的意识形态就是民本主义,努力把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中国政府也努力提高政府过程的透明性,并建立各种机制使官员对人民负责。中国政治体制尤其在危机期间表现出高效率,无论是处理四川地震还是应付这次金融危机,相对于其他政治体系,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

中国和其他一些政治体制这些年的发展表明,民主的政体不见得能够有效服务于公众,而中国的体制也不见得不能为人民提供有效的服务,重要的可能不是大的制度构架,而是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政策。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感受和认知的这些变化对中国模式来说的确是个机遇。这里既表现为中国的硬力量,也表现为软力量。硬力量主要指的是中国的经济力量及其产生的客观外在影响,这是外界所能亲身感受得到的;软力量,就是人们对中国能够产生的经济影响力的主观认知。(很显然,这里的软力量是外界对中国的自觉的认知,是基于硬力量的影响力之上的,这和中国有关方面正在大力推动的软力量是很不相同的概念。)

机遇与挑战

金融危机考验了中国的发展模式,而中国在应付这次危机中的表现又提升了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变化的产生又是对中国模式的极大挑战。挑战的核心就是中国模式的可持续问题。对可持续性的挑战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两个方面。外部方面的挑战指的是,当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核心力量的时候,世界各国的经济外交政策都会把中国作为其头等议程来制定对华经济政策和战略,从而给中国造成莫大的外部压力。内部挑战主要指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困难。

中国模式是个统称概念,因为中国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模式。早期简单地把经济增长主要是GDP的增长作为最为重要的指标。尽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导致了无穷的问题,例如收入分配、社会正义和环保压力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应付,那么中国经济模式就很难持续。因此,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政府努力寻求发展模式的转型,可持续性、环保和社会公平成为了新模式的主题词。

转型机会的流失

从发展模式的转型来说,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个很好的机会。从宏观上来说,中国可以对自身的混合经济模式充满信心。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淘汰了很多落后的产业。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开始建立内需型消费社会。内需型社会无疑是中国今后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最重要标志,即从世界大工厂转型成为世界消费者。

但是,有很多因素正在导致这个机会的流失。现在中国的经济复苏是政府庞大刺激计划的产物,是大量投资驱动的。银行的大量贷款是否会导致大规模的坏账?中国政府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花了大量的力气才把坏账处理好,如果这次大规模的投资再次导致大量坏账的出现,那么就无疑会出现内生型的金融危机。在刺激内需方面,政府主要还是通过各种金融和经济的举措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但更为重要的一个消费社会所需要的制度基础还是缺失,就是说在社会保障、卫生和教育改革等方面,进步并不很大。

第3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启发式教学;外汇模拟;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23-02

收稿日期:2010-02-18

作者简介:邓晓霞(1971-),女,重庆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对金融衍生产品有了新的认识,而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的快速衰退加深了经济学者对预测及防范金融危机的思考。特别是金融危机首先引发关键货币汇率的巨幅波动导致全球汇市的大跌,并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使我们对金融危机的危害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国际金融这门课程就是以外汇汇率为线索,对国与国之间的国际收支、外汇市场交易、外汇风险、货币危机及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制度等进行研究。在金融危机造成巨大损失的背景下,要求中国高校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一般理论的讲述下更要注重模拟实践教学,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去启发学生对贯穿整个《国际金融》课程的汇率的积极的关注,思考怎样把汇率理论与实际汇市操作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变动

国际金融学,也称为开放的宏观经济学,是在国际贸易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型学科,是世界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金融不仅与一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紧密联系,而且涉及到一国的宏观经济的平衡和稳定,涉及到国际经济金融的协调和合作。因此,国际金融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学科,它以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为研究对象,既要说明国际范围内金融活动的主要问题,又要阐述国际间货币和资本运动的规律。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极大消极影响的背景下,我们应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要体现货币危机理论在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本次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等的教学内容形成了冲击。它暴露了当前国际金融理论的缺陷,对这部分教学内容需要探讨,提出一定的修正和补充意见。

中国高校国际金融教学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包括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外汇汇率、外汇交易、国际金融市场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这是整个国际金融课程的基础,在这部分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特别是对于国际收支的广义定义与外汇汇率的基本概念要讲解清楚,对于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下买入与卖出汇率的表示要通过例题来分析,学会正确判断和运用。

2.国际金融理论。包括国际收支的调节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开放经济的均衡和调控理论、国际储备理论、国际货币合作理论、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理论。其重点在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和汇率决定理论。但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理论的形成机制要加强分析,并指导学生结合英镑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等了解货币危机理论,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国际金融制度与政策。包括外汇管制和货币自由兑换、汇率制度的选择、外汇市场干预、金融政策的国际协调、国际货币体系、区域国际货币一体化、国际金融组织等内容。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国际货币对金融危机的传导作用来认识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收益和损失,并讨论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和进程,使学生充分认识一国金融政策在国际经济背景下的协调,了解克鲁格曼“三角悖论”的原理。

4.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等。如今金融市场的交易量伴随金融衍生产品的迅猛发展而急剧扩大,同时也加大了交易的风险,从而导致了金融资产的极大损失。在这部分内容介绍中要加大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产品做重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金融衍生品的“双刃”作用。

5.国际金融实务。包括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等。这是国际金融实践教学的重点。实行外汇模拟交易,将使学生真正感受外汇市场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和收益,并形成自己的风险控制理念。

总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必须对以往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现状,学会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二、《国际金融》教学方式的改变

课程内容的变化往往伴随教学方式的改变,枯燥的满堂式灌输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种方式的结合。

1.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于关键概念、核心理论以及分析问题的主要方法等均设计分层次的、逐步深入的甚至是具有学科前沿性的问题,积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式教学。对于已经发生的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等实践性问题主要运用案例式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识、理解程度。

3.研究式教学。本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利用学习的国际金融知识研究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尽早介入科研活动。

4.小组作业式教学。对于像分析中国的国际收支问题、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中国的国际储备适度规模及构成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小组作业,在各个小组内部推行目标分工,并综合形成PPT结论,在课堂上讲解分析结果并回答其他组同学提问,在讨论中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深入分析。这样不仅考察了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水平,并且促进了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5.双语教学。为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本课程应积极推行双语教学,推动学生与国际接轨。因此要编写课程的双语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和习题集等。

三、《国际金融》外汇模拟实践教学的推动

国际金融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通过实践平台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在我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加入了外汇模拟交易实验平台的教学,学生通过在线模拟炒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了模拟实战练习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很多同学在模拟过程中,切实理解和掌握了汇率的变动影响因素,并根据国际经济情况对一国货币走势进行了判断与买卖操作,并且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单纯的理论学习为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取得了以下进步:

1.认清了标价方法。对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及美圆标价法有了深切的体会,知道在哪种标价法中价格高低代表的含义以及该选用哪个价格进行买卖报价。通过操作确实明白低买高卖的原理。

2.锻炼了投资心态。学生在模拟炒汇过程中,逐渐摸索出市场涨跌互现的规律,知道要心态平稳,顺势而为。如果所买进的货币贬值了,不必过早杀跌,而要等待反弹时机出货,尽量减少损失。如果确实心急,也可以寻找第三种货币来做交叉盘,寻求解套良机。

3.培养了一定的投资理念。学生在模拟交易中终于明白投资中心态是最重要的,多数同学明白了在投资中要避生就熟,自信则赢。只炒自己经常涉及的熟悉货币,不要去碰冷僻或相对陌生的货币,这样比较清楚它的走势,容易掌握介入和抛出的时机。

4.加强了对理论的认识。学生在外汇模拟交易中根据所学影响外汇汇率波动的理论来指导模拟交易,在宏观经济指标变动下考察汇率的变动,思考理论指导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反过来提升了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

5.丰富了学生外汇投资的经验。通过外汇模拟交易,学生在交易中总结了一些好的投资经验:比如,要带着真实的交易心态去做模拟交易,从中总结交易技巧。不能只靠运气,要在交易中摸索规律;对决定交易的因素要作记录,从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决策方案;顺势操作,勿逆势而为。要善用停损单设立止损位降低交易风险。发现错误决策要当机立断止损出局,不要犹豫。在对情势判断不清的时候,要保持半仓操作,不要满仓,要留有余额,以减少交易风险等。

总之,通过模拟炒汇,学生对金融市场风险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理解了风险控制的概念。这对于他们将来个人从事投资理财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艾洪德,徐明圣.新形势下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4).

第4篇

关键词:影子银行体系;传统商业银行体系;子体

“影子银行”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才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新的概念,2007—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世人认识到在传统商业银行的体系之外,还隐藏着一个复杂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这个体系在监管者的眼皮底下以惊人的速度创造出了难以计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渗透进整个金融体系并最终无可挽回地导致了一场灾难。

现在普遍认为监管当局和经济学家们对影子银行可能造成危害的“忽视”或“恶意忽视”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在金融市场高度繁荣的遮掩下,影子银行体系悄然膨胀并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金融体系结构,到危机爆发时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影子银行体系已颇具规模,它在监管之外行使着银行的职能,削弱了央行的宏观调控能力,给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造成极大的隐患。

危机爆发时,中国金融体系由于高度监管以及衍生品发展不成熟等原因而并未受到冲击,但时隔短短两三年,在中国银监会提出的当前我国银行面临的三大主要风险中,“影子银行”风险竟也在列。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是在中国这样对传统商业银行有着审慎、严格监管的金融体系内仍然存在着催生影子银行的土壤,影子银行仍然可以游离于监管之外并且迅速发展壮大。

一、国外影子银行的概念以及机制

在2007年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年度会议上,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保罗·麦考利(Paul McCulley)将那些在商业银行体系之外行使银行职能的各类金融机构概括为“影子银行体系”。随后,“债券大王”格罗斯(Gross)又将利用高杠杆运作的金融机构体系称为“影子银行体系”,而纽约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鲁比尼(Roubini)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完善。有的学者指出学术界对于影子银行体系概念的界定有一些差异[2],有的观点将其概括为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还有一些观点认为影子银行是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金融机构。在实际中,概念上的差别已归于统一,“影子银行体系”已经成为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当局工作中的正式概念,2010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将影子银行定义为:除接受监管的存款机构以外,充当储蓄转投资中介的金融机构[3]。

近几十年来,尤其是《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实施以来,金融监管和法规方面的变动催生了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资产证券化以及再回购协议等金融创新工具并且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而这正是维持影子银行体系运作的三个主要部分。其中,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从传统商业银行处获得零售存款,从而在传统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开辟了资金通道;资产证券化将传统银行的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达到了规避监管的目的;而再回购协议则为证券化产品在金融机构间的交易提供了便利。这三个部分互相配合便构成了影子银行运作的简单机制,在这一机制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其中,源源不断地创造出各种复杂的产品和交易,形成了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

在影子银行体系中,主要的参与者包括大家所熟知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结构投资载体(SIV)、特殊目的法人主体(SPE)以及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这些机构运用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基础的金融模型来设计产品、为其定价并进行风险管理,由此创造出的金融创新工具从最初的证券化到后来日趋复杂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信用违约互换(CDS)、担保债务凭证(CDO)、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以及再回购协议。这些结构性产品和信用衍生品的增长速度令人咋舌,而且在金融危机爆发前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以最典型的美国金融市场来说,美国的商业银行2007年表外贷款的资金量占表内贷款资金量的比率已超过60%,而1980年这一比率还只是零;而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报告,美国影子银行整个体系的资产在2007年达到最高峰的20万亿美元,但当时整个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才大约10万亿美元,在危机爆发前影子银行体系已经能够与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相抗衡。另外,金融创新工具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例如担保债务凭证在2007年年初的未清偿金额就已经达到近2万亿美元,而信用违约互换作为运用最为广泛的信用衍生品之一,至2007年末,其全球市值至少可达到45~62万亿美元。

其实影子银行不仅仅指具体的金融机构或金融创新产品,它是机构与产品不断结合的产物,单纯的概念阐述还不足以让人对影子银行形成具体的认识,只有当某项交易发生或某种工具得到应用时,才能使人真正了解影子银行所涵盖的范围之广。另外,人们对影子银行体系的认识还存在一个误区,即影子银行体系是相对脱离于传统银行体系而存在的,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影子银行所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业务,而且还涵盖了银行机构内部的业务,例如最早就是商业银行通过设立结构投资载体这样的表外工具来规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监管的。事实上,单单从银行内部或外部来界定影子银行体系是不够准确的,这一体系必须在横跨银行机构和非银行机构、沟通传统商业银行体系内外部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转移风险、规避监管和获得巨额回报的目的,也许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正是金融监管对影子银行疏于防范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

第5篇

关健词:脆弱性;不良贷款;羊群行为理论

   

一、金融脆弱性的概念

    脆弱性fragility)是fragile的名词形式,英文解释是easily damaged or broken,delicate , not strong and healthy , weak。在西方的文献里“金融脆弱性”一词一般使用financial fragility。由Minsky,Hyman P.(1964}1995)等文献,我们可以总结出金融脆弱性一词的定义:金融业固有的高负债经营特征使金融业易受到监管的疏漏、道德风险、经济周期波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冲击导致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企业破产、物价飞涨或通货紧缩、失业等的一种性状。Minsky , Hyman P.对金融脆弱性提出了如下两个假定:加速的产量增长导致企业负债增长,以进一步扩大产量,与此同时,银行提供了信贷扩大的需求性贷款,由于在经济高增长时期,大量的投机性借款增加,金融的强健(robust ) 性恶化,导致了脆弱性,这是Minsky,Hy—manP.(1964、1995)关于金融脆弱性的第一假定。债务支付的困难与导致不稳定的金融体系进入一个债务紧缩过程,从而导致一个经济衰退的商业循环。这是Minsky,HymanP.(1964、1995)关于金融脆弱性的第二假定。可见Minsky,HymanP.关于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原因主要是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来解释的,即使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也存在金融脆弱性。

与其它概念一样,金融脆弱性一词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从封闭条件到开放条件,决定金融不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多,金融脆弱性一词的外延也自然扩大。正如LUIZFERNANDOR. DE PAULA;ANTONIOJOSE JR. ( 2000)等文章提出了外部金融脆弱性的定义,外部金融脆弱性是指由于国际收支失衡、汇率高估等原因可能导致汇率贬值,从而可能引发货币、银行危机的一种金融状态。

    二、关于金融脆弱性与银行不良贷款研究的综述

    国外有关银行不良贷款的讨论一般在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文献中。

1.马克思关于货币经济不稳定的论述

在古典学派的论著中,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一个自然与和谐的社会秩序。相反,对于马克思来说,资本主义经济失内在不稳定的。经济不稳定有一些货币与金融方面的问题。下面是马克思对货币与金融不稳定分析中可以确认的3个层次。

第一,在简单商品流通条件下,经济不稳定的可能性纯粹产生与货币的社会功能。马克思在这方面的论点同他对于货币与其他商品直接的交换能力垄断性的解释是非常一致的。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功能必须意味着,“只要没有人购买,也就没有人能卖。但谁也不会因为自己已经卖出,就一定要马上去购买。”(马克思,1867,第209页)萨伊定律的原始形式断言,商品的供给总能产生一个相等的需求(隐含商品间进行直接交换的假设),而这对于货币经济来讲完全是错误的。的确,在货币经济中,销售和购买本身的对立形式“意味着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在简单流通中充当支付手段的功能,也能造成货币危机(这里实质为信用危机)的可能性。只要因为某一特殊支付的违约而导致一连串的反应,并造成“不论由什么引起的机制的总失调”的时候,一系列的互相联系的支付承诺以及“对它们进行清算的人为制度”就会中断。在这样的情况下,商品必须以“亏本”的价格出售,以便获得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对于商品的所有者来说,艰难资金品市场的灾难必然导致“信用体系突然转变成货币体系”。

第6篇

何世红:中国的银行业虽然已经过了承诺开放的年限,但还没有走向像美国银行业的开放程度,自由资本化的道路还没有进行。虽然我们的工行、中行、招行等也感染了次贷银行,也有一些损失,但这并不会伤害我们几家金融机构的机体。我们金融市场体系是可控的。不像美国和欧洲地区那样,完全失控了。

《新周刊》: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会在哪些领域?

何世红: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现在像瘟疫一样传染到各地,对全球经济影响很大。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在一些大宗商品贸易中会有一些损害。现在很多地方的领导,在金融危机还没有波及到他们的时候,就已经不知所措了。我建议他们要有一个平常心来面对。

现在全球各个国家都在灭火,在为他们的银行业绞尽脑汁。这个金融危机对中国非常有利,我们可以借助这次金融危机实现我们的崛起。

《新周刊》:金融危机对中国利好?何世红:是的。我们本身拥有将近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是我们一个优势。如果我们拿出一部分到美国去救市,那美国今年可能会缓和一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外汇储备,作为跟美国谈判一个很好的资本,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资本。

现在的局势跟一个半月以前的局势完全是两个概念,美国现在救市的行为,多么希望人民币参与进来,多么希望我们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快点去帮助它救援。

另外,从目前的情况看,人民币很可能成为未来国际结算一个很重要的货币,成为国际结算的几大货币之一。

《新周刊》:在这次危机中,第二大货币体系欧元区是怎么应对的?

何世红:在欧元区,很多国家已经不认同美国的体系了。他们在美元的压力下,慢慢也在排斥。在这些年美国的强权政治、强权贸易和强权货币之下,欧洲一些国家一直在等着美元的倒下。就像这次一样。美国要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欧洲一些国家都在喝着波尔多的美酒在祝贺。

在欧洲的国家里,只有英国和美国保持着较好的关系,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已经基本上和美国离心离德。他们希望有机会在危机中抢到机会。一夜之间,危机突然波及到欧洲去了,他们才开始担心。前段时间,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很多国家召开小会议,希望联合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甚至还想把中国、印度、巴西拉进来。他们其实一直希望美国出问题,借机改变世界金融体系的格局。

如果他们和俄罗斯联手,可能这个世界的金融格局很快就会改变了。但俄罗斯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国家。卢布以后会不会成为强势货币,这也是很值得观察的。

《新周刊》: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的货币有什么优势?

何世红:其实人民币已经成为一个强势的国际货币了,这跟我们遍布全球的华人、机构和贸易分不开。人民币在全球已经崛起了。人民币的优势在于,不管是美国、欧洲或者亚洲地区,我们都有很大的贸易基础,这对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是个天然的优势。

未来还要加强人民币在国际能源结算方面的话语权,特别是在能源市场的输出方面,要争取人民币的结算权力。

《新周刊》:当人民币成为一个强势货币以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第7篇

王华庆博士在繁忙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已出版多部有份量的学术专著。前不久,他给我寄来了新著《金融创新理性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我读完后发现,这是一本内容扎实、逻辑缜密、新论迭出的学术力作。

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全世界的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美国的金融创新与危机的关系问题,很多研究者干脆将危机的最终原因归因于金融创新,王华庆博士在《思考》一书中通过对金融创新定义的源流梳理以及对本次金融危机成因假说的全面介绍分析,明确提出,在本轮次贷危机中的美国金融创新是“过度金融创新”,是建立在衍生品工具创新基础上的畸形金融创新,这种创新通过高杠杆率在危机的引发和传染上发挥了作用,因为金融创新放大了流动性的易变性,但是,绝不能因此就把金融创新当成本轮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思考》指出:次贷危机有其复杂的深层次原因,并不是金融衍生品惹的祸,金融创新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金融创新使货币金融因素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得以放大,对金融危机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能简单地把金融危机归结到金融创新上,不能因为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就否认金融创新的价值,更不能因噎废食,抑制和停止金融创新(《思考》第111页)。在这里,我之所以引用华庆博士的话起因于10月26日上午我参加银行业协会的年度银行家高层论坛时发生的一件事。

10月26日的银行家高层论坛有两个讨论模块――(1)创新与转型;(2)创新与监管。我被聘为第一模块的5个发言嘉宾之一。当主持人问我如何看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国际活跃银行创新差距问题时,我说了些不算很恰当的话,大意是:中国的商业银行总体上创新能力太低,到基层看看基本都是吃饭喝酒垒大户的传统业务手段,无论从人才还是创新意识方面说,现阶段中国的商业银行主要任务应是模仿性创新即以向国际的先进经验学习为主。从目前看,创新应在规避监管方面多下功夫。我讲完后,台上的另一位嘉宾立即作了一个针对性的发言,大意是:中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上也大有可为,不可一味学西方,这次金融危机就是衍生品创新引发的;中国的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时也不应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因为监管是商业银行不该规避也规避不了的云云。

上面提到的这件事说明在金融理论界,在有关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原因问题上人们的认识还是无法形成统一意见,而我在发言中之所以表现得不恰当,一是低估了中国银行业界的创新能力,二是将规避监管创新作为当前创新的重点方向容易引起监管部门人士的不良心理反应。

其实,1990年诺奖得主默顿早在80年代就深刻指出,金融创新的基本动力有二:一是规避监管,二是规避税收。如果我们到商业银行去调研一下会发现,这两个规避也是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在严格监管和货币紧缩背景下进行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的基本动力来源。王华庆在《思考》一书中对规避监管式金融创新着墨不多。但他总结了一条规律性线索,即80年代以规避监管型创新为主,到了90年代,美欧等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则从顺应接受金融创新者转变成了金融创新的主动推动者。我认为,他总结的这个监管当局态度演变线索对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有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从目前阶段说,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到底处于何种位置,是金融创新的强力压制者、顺应接受者还是主动推动者?

《思考》是近年来中国有关金融创新问题的一部力作,它不仅对金融创新的基本概念、理论源流、与危机的关系、国际货币制度基础以及着眼于避免危机的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而且还令人惊异地预言了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方向,即“最大的危机可能源自于美元低利率的全球套息交易在世界范围内引发泡沫并破裂”(见《思考》第192页)。没有人知道下一次危机何时爆发,但所有人都知道金融危机迟早会有下一次和N次,在这知道与不知道之间最了不起的当属谁能说出下一次危机因何而起了,谁说准了,谁就是又一个鲁比尼。

因为王华庆博士现在的本职工作就是银行监管,《思考》一书最后一章以“金融创新与微观和宏观审慎监管”结束。我对书中最后所引IMF研究报告中的一段话印象尤为深刻:“假设金融监管是有效的,那么未来的金融体系是一个更简单、更安全、高成本的金融体系,增长缓慢但更稳定,危机较少。金融体系有着较低的杠杆,较少的利润,但储蓄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更真实。这个新体系可能看起来不是那么具有创新和动态发展,但其提供的金融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家庭和公司的需求”(见《思考》第215页)。

中国的金融体系距离IMF描绘的这个新体系距离还有多远?中国的金融监管者和金融实务工作者怎样为建设这样一个新体系贡献力量?无论谁,只要对这两个问题感兴趣,就应该先读一读王华庆博士的这本新著。

第8篇

【关键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后金融危机;趋同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又一次得到了印证。由美国次贷危机肇始并于2008年演化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为全球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成立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研究了金融危机成因和应对措施后,倡议建立一套全球统一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并希望G20各成员国及地区加快会计准则趋同步伐。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肩负了这一重要任务,并不断致力于其制定的IFRS的完善。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欧盟、中国、日本等国家纷纷表示,支持趋同大势,并将逐步舍弃本国的会计准则,而采用全球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尽管这是一个漫长而又困难的过程,但是各国的会计准则的确会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以欧盟和美国两个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趋同现状进行浅析,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以便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有所启示。

一、采用IFRS的代表性国家介绍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区域经济合作最为紧密的国家间联盟,也是世界上最早积极表态支持与IFRS接轨的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欧盟对IFRS采用了一种“审议选择”制度。首先,由欧盟成员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报表编制和使用者、会计职业组织代表组成的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对IASB新或修订的IFRS进行分析,提出欧盟是否采用该准则的建议。其次,由高层次独立专家组成的准则咨询审议组(SARG)对EFRAG的建议进行审议并提出意见。最后由欧盟成员国代表组成的欧洲会计监管委员会(ARC)根据EFRAG和SARG的意见,向欧盟委员会相关部门建议是否采用该准则。欧盟委员会就此作出决定并报欧洲议会批准。履行这些程序后,该准则即成为欧盟所采用的IFRS的一部分。欧盟对IFRS采用的这种“审议选择”制度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方面避免了高额的准则制定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此维护欧盟自身利益,争取主动权。

欧盟还坚持以积极的态度处理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一方面敦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采用IFRS替代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另一方面对与IFRS等效的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予以认可。2008年11月,欧盟决定自2009年起至2011年年底前的过渡期内,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计准则,即不需要根据欧盟境内市场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财务报表。中欧会计等效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认可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有效实施的事实,降低了我国企业赴欧盟上市成本;另一方面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等效起到了促进和示范作用。

二、拟采用IFRS或与之逐步趋同的代表性国家介绍

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会计程序委员会”(CAP)、“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三个阶段,由CAP的“会计研究公报”、APB的“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以及FASB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共同形成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主体。2002年10月29日,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IASB的合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双方正式达成了《诺沃克协议》,表明了相互趋同的立场。2006年2月,FASB和IASB联合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名为“IFRS与美国GAAP在2006—2008年的趋同路线图”。在这份备忘录里FASB与IASB重申了为世界资本市场建立高质量和通用会计准则的共同目标,进一步细化了《诺沃克协议》中首次提出的目标和原则。

2010年6月,FASB与IASB共同了《关于承诺会计准则趋同和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进展报告》。该报告回顾了双方在趋同工作方面的进展,并针对当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调整了双方拟在2011年6月前完成的重要项目议程。由此可见,美国希望通过FASB与IASB开展合作来消除差异,推动两者会计准则的趋同。2010年12月23日,奥巴马政府任命莱斯丽·赛德曼为FASB主席。赛德曼在就职声明中称将力求与IASB协调,大举修改美国企业财务报告标准,消除美国企业目前遵循的会计准则与世界其他多数企业遵循的IFRS之间的分歧,计划在2011年6月前完成与全球会计准则之间的“趋同计划”。此举将为SEC拟在2011年提交的《美国企业全部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议案打下基础。

三、我国与IFRS趋同的政策建议

基于欧盟和美国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作出的努力和成就,财政部于2010年4月2日正式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提出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持续趋同的目标。但是,由于会计准则与IFRS协调的经济利益是巨大的,又由于各方面的限制,我国会计准则与IFRS还存在很大差距,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我国应积极借鉴欧盟和美国的经验,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兼顾国际惯例的会计准则。为此,我国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构建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是会计准则趋同的必要前提条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理论中最实用的部分,不包括会计思想、会计思想史、不同的会计观点和学派等等(葛家澍,2005)。由于概念框架是制定和评价会计准则的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一套相互关联的会计基本概念体系,可以引导前后一贯、内在一致的会计准则的产生,因此,要使各国会计准则趋同,作为制定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或原则体系的趋同是十分重要的(汪祥耀,2006)。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陆续制定出了概念框架:FASB了系列《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是以FASB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基础形成的;英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是参考IASC的概念框架制定出来的。我国也于1992年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会计准则,虽有巨大进步但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2006年,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下称“基本准则”)作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尽管修订后的基本准则的确比原来的基本准则更加完善也更符合国际惯例,但是两者不管在性质定位上还是结构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基本准则无法替代概念框架,在条件成熟时我国还是要构建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二)促使会计计量模式的趋同,是会计准则趋同的核心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伊尻雄治(YuriIriji)曾经指出,会计计量是会计活动的核心职能。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也认为,传统地看,初步地看,和会计这个名词最贴切的性质,或者说,会计的本质属性,首先在于会计计量。因为同一种会计事项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方法,将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会计结果,进而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当今国际会计界在计量模式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了公允价值,并且普遍认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和驾驭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会计准则体系发达和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深化,在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协调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公允价值的应用问题。我国应该继续密切关注国际相关方面的动态,加强与IASB的沟通,积极开展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研究,为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提供借鉴。

(三)追求与IFRS形式上的趋同,是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要求

实质与形式相比较,我国似乎一直都倾向“实质重于形式”的观点,甚至曾有一段时间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工作陷于停顿并恢复采用企业会计制度,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只要采用与IFRS相同或类似的会计处理方法,采用会计准则还是会计制度的形式并不重要。然而,随着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会计准则及其产生的会计信息将面向国外使用者,若我国不采用符合国际惯例的表达方式,而一味符合所谓的“中国特色”,那么将很可能极大影响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认可度。

(四)改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借鉴IASB的“应循程序”

2002年5月IASB公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前言》阐述了IFRS制定的应循程序(DueProcess):首先,工作人员结合《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确定与审核相关问题,接下来与国家准则制定机构交换看法,准则咨询委员会(SAC)建议是否可列入议程;其次成立咨询委员会就该项目向IASB提供建议;再次公布讨论稿征求意见(其中IASB至少8票同意),公布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包括结论基础),考虑收到的意见(有必要的话举行听证会、实地试验),接下来IASB投票(至少8票同意);最后正式公布准则。可见IASB制定IFRS的应循程序具有很强的透明性和可操作性。由于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趋同是会计准则趋同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我国应该充分借鉴IASB的“应循程序”,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五)及时关注IFRS进展情况,积极主动参与IFRS的制定过程,争取更多的发言权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国对IFRS的进展关注很不及时,对IASB制定准则的参与度也不够,这导致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滞后性,客观上失去了主动权。欧盟和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它们都不是被动地接受IFRS,而是主动争取IASB的控制权。在实现全球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中,我国也要随时关注IASB的工作进度,跟上IFRS制定工作的节拍,积极参与IFRS的制定与修订过程,充分反映我国各利益团体的呼声,扩大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影响力,尽量保持与IFRS时间上的趋同,在国际会计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9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 破灭

中图分类号:F8371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3-0048-06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和蔓延

2007年2月美国爆发了次级贷款违约危机、信用紧缩所引发的金融危机风暴。美国第二大 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 Corp)宣布破产,拉开了美国次 贷危机的序幕。20多家次级贷款金融公司宣布遭受严重损失,损失金额达到1.3万亿美元 ,次级贷款业旋即宣告崩溃。由于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美国股市出现了大面积的、剧烈的下 跌,金融危机爆发。

2007年7月,持有大约100亿美元住房次级抵押支撑的大型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家对冲 基金发生巨额亏损而陷于破产。2008年7月10日,美国最大的两家房屋抵押融资公司房利美 (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出现巨额亏损,其股票分别急剧下滑17.7%、10% ,跌到近20年的最低点。8月,美国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康特里怀特金融公司动用银 行信用额度115亿美元,引起市场大面积的恐慌不安。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一些重大的金 融企业公司,如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雷曼兄弟公司、摩根斯坦利公司、贝尔斯登公司、美 林集团、花旗集团、国家金融服务公司、美国国际集团,以及英国北岩银行、法国巴黎银行 、荷兰国际集团和冰岛的三大银行等皆因严峻的信贷紧缩陷入困境,面临着被接管或者倒闭 的形势,甚至出现了国有化现象。为稳定金融市场,缓解金融危机及信用紧缩带来的严重社 会经济问题,美联储先后大幅度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见图1),最新数据显示已降至0~0.0 6% ,又加速了美元的贬值(见图2),无疑是雪上加霜。为制止股票价格的暴跌,防止美元的 再度贬值,缓解金融危机,稳定金融市场,欧美国家实施各种救市措施,一系列的救市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的发展,但金融市场中的信贷紧缩现象仍然很严重,以美国为 主的金融市场,仍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势必会影响到实体经济,所以美国金融危机演化为经济衰退或经济危 机的可能行很大。首先,从美国来看,美国的经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明 显放慢,GDP值的增长率,2007年只有2%,2008年预计不会超过1%;美国的失业率,从2007 年3月到2008年8月,由4.4%上升到5.58%;2007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4.1%,创下自199 0年以来的最大涨幅,超出了美联储认为可接受的2%上限,目前仍高居不下;2008年美国公 布的CPI和PPI数据均显示通胀形势远较预期严重,1月份CPI和核心CPI环比分别上升0.4%和0 .2%,按年率分别上升了4.3%和2.5%,而PPI和核心PPI的环比则分别上涨了1%和0.4%[ 2]。 房地产泡沫危机产生的房地产价格下跌导致居民财产贬值、能源价格上涨以及信贷紧缩危机 ,美国房屋抵押贷款机构陷入严重资金短缺以及资信危机。而这种趋势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在 加剧,必将拖累美国经济的增长,加剧经济危机爆发的风险。再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受金 融危机和美元贬值的影响,世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造成了全球性通货膨胀。作为全球性重 要大宗商品的石油和粮食价格近几年来更是大幅度地普遍上涨,以至于引发了全球性的石油 危机(见图3)和粮食危机,进而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世界经济正面临着最严峻 的挑战和世界经济衰退的爆发。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美国金融危机以及蕴涵在其中 “看不 见的手”的经济理论的支撑。

美国金融危机背后的新自由主义“幽灵”

1.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透视

从经济角度来看,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近30年来新自由主义经济 政策指导下的消费拉动方式、金融自由化、资本的金融化。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历来重视通过消费拉动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例如,亚当•斯密的消费 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C.哈伯勒提出来的财富效应(the Wealth Effect)认为人 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以及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消费拉动经济是城市享乐生活的高度 世俗化,即奢侈消费、超前消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自从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是软弱无力,缺乏动力,在新自由 主义的经济政策指导下,加大投资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消费,以求经济增长,而美国 政府采取措施的后果却是恶性循环。美国政府采取降低利率、促进消费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 ,格林斯潘主导下的的美联储,将银行利息降至1%,无限量向金融机构放贷。相对应的是,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美国社会的储蓄率不断下降。上世纪70年代最高,国民储蓄率的 平均水平为10.3%,80年代降至7.6%,1990年降为5.5%。2005、2006年居然为负数,2007年 为0.5%”[3]。“在利率等经济政策的支持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产阶级 家庭 进入到一个超前消费的时代”[3]。还有,采取 一系列措施打击工人的力量以及降 低工人 的实际工资水平(至今都未恢复到上个世纪70年初期的水平)的做法,如直接打击、瓦解工 会组织,解除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监控,劳资关系市场化,等等。由于工会力量的衰落, 劳动者的收入无法得到保障,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失业率长期高居不下,社会贫富差 距急剧拉大。为了生活,工人就要付出更多的社会劳动时间增加收入和消费能力,并且大量 借债消费。

工人劳动时间和实际收入的反差,以及美国新自由主义价值观念中的超前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的推动,个人追求财富的驱动,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the Wealth Effect)[4] 大大 刺激了借贷消费行为。美国的家庭消费不是因为拥有巨大的财富能力,而是建立在依靠借 贷、依靠消费拉动方式促进经济持续的繁荣,收入会继续增加,房地产价格将不断上涨的幻 觉之上。 短期来看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繁荣,但政府与民众背上了难以想象的沉重债务包袱 。 金融市场的房价、股票随着人们虚的消费能力而大增,造成人们拥有大量财富的海市蜃 楼景象,又进一步刺激了借贷行为,美国家庭的欠债大大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90%和家 庭可供支配收入的130%。美国家庭以房产做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就高达9000亿美元 之巨,随 着房地产泡沫危机和次贷危机的发生,大约有900万户的房产值不抵债,150万户的房产将被 金融机构收回、拍卖,这将会给美国的家庭消费造成巨大的冲击。作为美国经济推动力的个 人消费在美国的GNP中的比重超过70%,对经济的贡献率为80%左右,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 反映出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方式无疑是新自由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失败。据统计,美国的GNP 为十三四万亿美元,而债务总额已高达50万亿美元,其净外债总额由1999年的7662 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2.6万亿美元,中国为5190亿美元,日本为5930亿 美元。美 国几乎是靠举外债过日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势必会给美国经 济以沉重的打击,经济的衰退现象越来越明显。

美国在二战后,由于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实行了严格的金融监管政策(如《巴塞尔协议》 ),金融市场虽说危机不断,但总能自善其身。而上个世纪70年代中叶以来,几乎每隔十年 就爆发一次大的金融危机,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时有发生,冲击力度不断加大。而究其原因, 则是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自由化)政策。金融部门在全球化的现代 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有力监管是必要的,这正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 的教训和经验。新自由主义一贯主张小政府、大经济(或大市场)理念,认为金融市场具备 自发的纠错能力,政府的监管是低效的、甚至多余的,让金融市场自由运行,资金的配置才 是最有效的,金融市场才会更有效地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美国国会在上个世 纪的80年代通过了解除对金融业的两个严管法案以及废止了金融分业经营法案(1999年)。 1994年美国国会出台了《跨州银行法》, 在美国金融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正是在新自由主义理论指导下,美国实施了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政策,其具体表现为:金融市 场日益开放,趋于国际化;利率渐趋自由化;金融机构业务综合化;金融工具多样化;政府 对金融体系的直接控制作用下降,一些政府金融机构面临收缩、取消或私有化的处境。结果 是金融市场失去监控、信息的非对称化、行业的信用丧失、行业欺诈盛行等。在金融运作过 程中,金融机构体系为获得丰厚利润 ,冒险采取各种措施,向低收入或者无收入、甚至没 有偿还能力的人群、家庭发放按揭贷款,以按揭抵押债券、债务抵押凭证、信用违约掉期等 形式转移风险,严重的信贷紧缩现象发生,金融市场危机爆发了。继上个世纪末的东亚金融 经济危机到2002年的安然事件,再到现在的雷曼兄弟公司以及各大金融公司的破产来看,都 无疑又一次证明了新自由主义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弊病,新自由主义金融自由化政策这个“ 万能的法宝”变成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的“紧箍咒”。

那么爆发这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危机,而房地产市场泡沫危机是金 融化危机的一般症状。资本的金融化的基础就是房产泡沫。“虽然2000年股市的巨大跌幅似 乎昭示着严重的经济衰退的到来,但房产泡沫减轻了企业遭受的损失,阻止了更广泛的经济 紊乱的发生――这使2001年的经济仅经历了一个相对轻微的衰退”[5]。美国的 金融分析 师斯蒂芬妮•庞贝伊形象地将其称为“巨大的泡沫转移”,“即住房抵押市场的投机性泡沫 奇迹般地弥补了股市泡沫破裂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5]。自此以后,美国房 地产市场的投机性盛行,住房抵押贷款和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急剧增加,房屋价格猛升,2007 年的房地产价 格比1995年上涨了70%(见图4),在当时美国房地产总价值(21万亿美元)中有8万亿美元 的泡沫成分(相当于总价值的38%)。在随后而来的房地产市场恶性循环中,按揭贷款政策 起到了推动作用,几乎无原则性的信贷扩张,使次级按揭贷款大量出现,其比重由2000年的 560亿美元剧增到2008年第一季度的1万亿美元之巨,房主的偿还压力越来越大,几近崩溃的 边缘。“危机是以金融市场突然发生逆转趋势为标志的”[5],次级按揭房贷的金 融化使 投机演变成了危机。按帕利的金融化理论来看,“(资本的)金融化可能导致经济容易陷入 债务型通货紧缩和长期衰退状态”[5]。这又再一次证明了新自由主义金融自由化 政策的 失败。美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在新自由主义的漩涡中苦苦挣扎不出,不仅拖累了本国的 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还拖累了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的发展面临着 危险和艰难的考验。

2.新自由主义社会角度透视

再从社会的角度来审视这次金融危机,美国一直崇尚的新自由主义生存方式无疑是另一个重 要的源头。这次金融危机的源头并非仅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指导下的消费拉动方式、金融 自由化、资本的金融化的作用,而是美国社会运转机制中隐藏着的更深的东西,即美国传统 价值观的堕落和新自由主义的生存方式出现了问题。

我们知道,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来源于盎格鲁.撒克逊价值观,具体表现就是新 教价值观,即崇尚劳动、勤俭持家、清心寡欲,以及美国信条(American Creed):个人权 利、法律面前的平等和个人事业(Individual Enterprise)观念。自20世纪70年代中叶, 新自由主义在美国国内的经济领域确立了主导地位,其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改 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传统新教价值观变得日益衰微,个人自由至上主义盛行,大胆冒险 精神肆意,加上政府对这种新自由主义观念的倡导,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这个国家处于狂热 的提前消费、肆意消费的漩涡中。如前文的经济分析所示,美国人在新自由主义生存方式的 消费观念驱使下,美国人的欠债几乎与GNP持平,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人们拼 命追求空前的财富和享乐、过度浪费资源(占世界5%的人口却消费世界30%的资源)、精神 空虚、享乐主义至上。那么,肆无忌惮的提前消费、贷款消费、投机取巧行为就很正常了, 金融危机的爆发就自然而然了。美国贪婪的资本主义本性充分暴露了其给世界带来毁灭性影 响的必然趋势。当危机来临时,美国并不想深刻反省本国新自由主义生存方式带来的危害, 反而是变本加厉地攫取更多的金融资本、经济资源,把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极度的、不负 责的新自由主义生存方式,势必会给世界社会经济带来危害。这场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将 会可能持续两到三年的时间,世界经济将会备受煎熬。

结论与展望

从上述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尤其从这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影响来看,我们得出新自由主 义是不可持续的。上个世纪的东亚金融经济危机中,受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生存方式影响 最典型的国家日本至今都没能从这一泥淖中挣脱出来,经济社会秩序的恢复缺乏回天之力。 继上个世纪的东亚金融经济危机后,再一次有力地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灭。这次金融危机 会不会终结美国主导的超强时代呢?“美国金融危机的扩散效应和冲击波在不断加剧。虽然 目前来看,此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世界经济动荡会否超过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还难以定 论,……目前金融危机向全球扩散,对各国都产生冲击和影响,但性质是不同的, 对美国的冲击是根本性的,关系到经济是继续增长还是衰退的问题,而对其他国家影响则是 有限的,更多的是经济增长的压力加大”[6],而这种经济增长压力的负荷一旦随 着金融 危机全球化的加深,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就会在世界局部地区或全世界范围发生。无论从美 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来看,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经济政策无疑宣告了新自由主义 自身的破灭。

挑战即是机遇。这次金融危机带给世界两大重要契机:一是国际金融和经济体制的重构,全 世界将抛弃美国新自由主义主导的盎格鲁.撒克逊经济模式,以及美国一国超强的形式,由 世界主要国家共同制订和协调金融和经济政策,建立新的国际体制、秩序,来应对未来的新 挑战;二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尤其中国科学的、可持续的、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和东南亚发展模式,极有可能取代美国的发展模式,即过度放任的新自由主义市场体制将被 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主导型的模式所取代。

所以,我国应该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最广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从科学的、 可持续的、和谐的发展观出发,制定出保护金融和经济安全、稳定物价、加强金融衍生品风 险控制、减少国际依赖、扩大内需和消费、提高人民收入、降低社会贫富差距的政策措施。 在国际上,尤其在国际金融市场、对外经济发展中,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始终以符合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在国际上有所为、有所不为。

注释:

[1]所谓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其实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的 经济滞胀危机下,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 标的思潮。内容主要包括:减少政府对经济、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推行促进消费、 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

[2]省略/html/2008.03/866595.htm.弱势美元助推商品牛市

[3]省略.美国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必然结果

[4]这一概念是C.哈伯勒提出来的。财富效应(The Wealth Effect),又称实际余 额效 应。财富效应是指由于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或下跌),导致金融资产持有人财富的增长(或 减少),进而促进(或抑制)消费增长,影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MPC),促进(或抑制 )经济增长的效应。简而言之,就是指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使用“财富效应”概念对房屋价格上涨 现象对促进业主增加消费的作用和经济股市泡沫现象的危害做了阐释。

第10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计量模式

一、引言

2007年8月,美国的次贷危机突然爆发,全球经历一场百年难遇的金融风暴。早在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利率调低到1%,创45年来最低水平,导致美国住房价格急剧上升,银行发放大量的住房抵押贷款,住房抵押债务对收入之比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此后每年都有经济学家警告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必将破灭。此次危机发生后,许多重量级的金融机构都受其波及陷入破产或被收购的窘境。 先是次贷危机的源头――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被美国政府接管,其后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贝尔斯登、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因收购谈判“ 流产” 转而申请破产, 而后,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 从投行转型为传统的银行控股公司。很快这场在美国本土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向世界蔓延,各国股市纷纷大幅下挫,工厂大量倒闭,失业人口剧增。冰岛这个曾被授予“世界最富裕”的国家竟然在饱受着“国家破产”的争议。在这场危机中,“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属性,饱受批评和指责,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公允价值对这场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公允价值,英文为Fair Value,亦称Market Value,或Mark to Market。所谓公允价值,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财务会计的发展动向看,公允价值会计极可能取代沿用了几百年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成为21世纪的最主要计量模式。但今天的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即公允价值原则在市场高涨时,由于交易价格高而容易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值的高估,市场低落时,则交易价格往往造成相关产品的低估,从而引发危机。

二、美国公允价值现状及其问题

20世纪80年代美国2000多家金融机构对其金融工具交易采取成本计量模式,在陷入财务危机前,还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因此,许多投资者认为,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不仅不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误导了投资者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判断。为此,他们强烈呼吁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重新考虑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是否适合于金融机构。在此期间,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和金融界围绕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争论不休,SEC力荐使用公允价值而金融界坚持要求继续使用历史成本。而FASB不肯轻易表态。但20世纪80年代后期存款储蓄行业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彻底改变了FASB的态度和立场。从90年代起,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就开始对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的问题展开积极讨论。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出现,在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引起强烈反响。以SEC和投资者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将极大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使会计信息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且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联邦储备委员会、财政部和金融界为代表的反对者则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对现行会计模式(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极端背离,不仅缺乏可靠性,而且将导致金融机构的收益产生巨大波动,促使金融机构的贷款决策短期化。

FASB明显转向SEC的立场,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公允价值会计向前发展的财务会计准则。至今,FASB颁布的与公允价值会计有关的准则包括: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等将矛头指向美国会计准则,认为第157号要求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在市场大跌和市场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导致金融机构过分对资产按市价减计,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的恶性循环之中,对加重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认为,如果银行不必按市值给其资产定价的话,金融危机就会消退。

在巨大的政治和企业压力下,SEC在9月30日针对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的会计处理方式了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仍然坚持第157号准则的原则,并未暂停公允价值的使用,只是要求企业在为资产确定其公允价值时,如果该类资产缺乏活跃的公开市场交易,则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其公允价值。同时需要更多地通过对价格下滑时间长短、跌幅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判断,以及借助内部估值模型和假定条件,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三、我国公允价值形成的历程及现状

我国在公允价值的运用方面可谓一波三折。简而言之――“先用后弃,禁而又用”(见表2)。经历三个阶段:

1.1998年:“公允价值”首度引入。同年6月,财政部《债务重组》中,首次引入“公允价值”概念且作为非现金资产计量基础。相继又颁布《投资》、《非货币易》准则,将其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此新观念在历史成本计量界,使人耳目一新,对推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健全发展无疑意义重大。

2.2001年:会计准则修订与公允价值全面回避阶段。由于我国要素市场不成熟,以其为基石的公允价值往往难以获得。加上监管机制不健全,据统计仅1999年发生近60起大的利用债务重组粉饰利润的事件,涉及金额高达80亿元。发生了郑百文、阿城钢铁债务重组,深万山与控股股东非货币易等借助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这与财政部的初衷背道而驰,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引发会计信息信用危机。同年财政部重新修订了《债务重组》、《非货币易》、《投资》等具体会计准则,颁了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淡化了公允价值问题。

3.2006年:公允价值再次引入并加以全面推广。同年,财政部正式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及非货币易方面谨慎采用公允价值。谢诗芬在2004年指出“回避公允价值是行不通的,因为公允价值不仅仅是一个会计理论和实务问题,更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取得国际社会对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问题。”刘玉延在2005年4月16日至17日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召开的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会计准则专题研讨会上指出“今年完善会计准则体系,主要是在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更深层次上,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充分协调。”由此可见,正视公允价值才是我国会计理论的主流。至此,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研究和运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就再次在具体准则中使用。

注:“有”―代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无”―代表没有采用。

四、我国公允价值运用中的影响、现实障碍及解决思路

1.从长远上看,公允价值计量能较好的反映企业的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体现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统一,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的协调。但短期内,由于其实施需要一个衔接过程,难免引起资本市场的波动。

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其引发的债务重组等非经常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非同一般。以2006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为例,按要求调整了留存收益,幅度超过20%有74家,除5家调减外,其余均调增。2007年更甚,ST长控得益债务重组,影响损益达2.85亿元;丽江旅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0%~100%,主要来自于公司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新动力”基金带来短期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岁宝热电、东方集团、两面三刀面针等利润大部分来自投资收益。

2.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实施运用上所遇到的障碍

(1)目前缺乏健全、成熟、有效的市场经济环境。

(2)公允价值的认定缺乏应有的技术支持。

(3)公允价值体系尚不健全,执行与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4)从业人员素质水平成为推行实施的直接障碍。

3.针对公允价值计量遇到现实障碍提出解决思路

(1)健全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

就我国市场环境而言,建立充分竞争的生产要素交易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工具交易市场,同时打破行业垄断,主要是金融、电信、能源等行业,允许非国有资本进入金融、保险等领域,引入充分市场竞争机制,构建完整、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2)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构建其运用的制度基础,防范抑制违法行为,加大监管力度;一方面建立公允价值指导理论,实务的公允价值准则和应用指南。一方面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立法,对违法行为规定明确具体的惩治措施,如提高会计造假的违规机会成本使其拟获取的违法收益难于弥补其机会成本,并督促做从业人员在法规框架内进行估计、判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3)加强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执业水平,提高相关分析判断能力,并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监管部门定期检查制度,对滥用公允价值的企业和人员进行严格审查,给违法者以刑事及民事处罚,大大提高“违法成本”。

2008年的这次金融危机下,投资人的信心受到打击从而抛售债券,进而造成债券价格的新一轮下跌。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很容易就陷入交易价格下跌――提取拨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必须继续加大拨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造成的,但追根究底,此次危机还是在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对金融衍生物无限制的“打包”造成的信用过度泛滥造成的。综上所述: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未来发展方向。任何一个国家要跟上国际会计发展的步伐,溶入国际经济一体化,都必须主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否则难以和其他国家形成“共同语言”。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要不要公允价值的问题,而是如何应用公允价值的问题;从公允价值国外的应用情况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经历了从金融工具到非金融工具,从表外披露到表内确认的过程。因此,我国在公允价值应用方面既不能完全排斥,也不能追求一步到位,应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逐步推进;公允价值准则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分层推进的过程。一般是先修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将公允价值纳入计量属性体系,然后修订具体准则并规范具体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最后制定专门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我国虽然修订了会计基本准则,并将公允价值纳入计量属性体系,但在具体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相对较少,今后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修订具体准则,在条件成熟时,推出专门的公允价值准则。

参考文献:

[1]邹小平 吕跃金:对美国《SFAsl57―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评议及借鉴[M].山东商业会计,2007第1期

[2]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M]会计研究,2006.5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网.[EB]mof.省略/kjs

第11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返城农民工 就业 生活 调查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049-03

一、引言

2008年,我国约有2.3亿农民工,其中外出人员约有1.3亿。受金融危机影响,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业,农民工成为公认的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群体。在此情况下,城市中的农民工的就业和生活现状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我们分别在2009年6月和2010年3月对南京返城农民工进行了两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为主要方式,以期对比研究金融危机对南京返城农民工就业和生活现状在不同时期的影响。

本次调查对象包括在业和待业群体,在业和待业农民工比例基本维持在1∶1,男女比例为2∶1。主要选取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区域,分别为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安德门劳工市场和栖霞区劳动大厦。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每期400份问卷。第一期回收35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06份。第二期回收345份,其中有效问卷297份。两次调查的问卷有效率在87%左右。

本次调查前,我们基于大量文献提出假设: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影响甚为严重,一年后情况将会有所好转;但是,基于实地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一年后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和生活现状并没有得到好转,反而有更加严重的趋向。这与目前大家认为的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逐渐减弱的观点并不相符。基于此点,我们也提出改进农民工就业和生活现状的建议和策略。

二、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

农民工问题,这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因此对于文献搜索,我们也是以国内的研究为主。另外,学术界对于农民工的概念界定也是众说纷纭,以下我们选取了几种主流的看法:

中国农民工维权网对农民工的定义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而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它兼有农民与工人的双重身份。社科院专家李培林对“流动民工”作了如下界定:在地域上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较发达地区的流动;在职业上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流动;在阶层上从低收入阶层向比其高的职业收入阶层流动。

结合以上说法,基于本次调查研究的地点和调查对象,我们所指的农民工是指不具有南京城市户口,同时具有以下特点的群体:一是在第二、第三产业中务工的农民;二是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以在城镇务工所得为主要谋生手段及生活来源;三是工作生活居所不稳定具有流动性,其生活工作居住总是随着务工场所的变化而改变。

对于金融危机对返城农民工就业和生活现状影响的观点也有很多,我们认为主流的为以下三位专家的观点:危朝安(2009)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扩散,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也是。我们国家农业农村经济受很大影响,尤其是农民工就业。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徐小梅(2009)则认为:外需市场大幅度萎缩,出口下降,直接影响到我国外向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而这些企业正是农民工最集中的地方,因而大量农民工被迫提前回乡谋求出路。刘开明(2009)在《工会理论研究》中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受打击最大的是中国的出口制造业,而承受最大痛苦的则是数千万的失业农民工。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及生活影响较大,使找工作难,返乡潮增大,留城农民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变差。

三、数据分析

我们利用EXCEL软件对一期回收的306份和二期回收的297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主要是从性别、年龄和学历角度来进行分析;通过4个指标在两期调查中的变化来体现金融危机在不同时期对农民工就业维度和生活维度这两个维度的不同影响。这4个指标分别是:找工作难度,对现在工作的满意程度,工作时间变化,目前最担心的问题。以下是对这4个指标在两个时期数据变化的具体分析:

1.2009年以来找工作难度分析。

从性别角度分析,在下半期的调查中,女性被调查者的情况有所好转,上半期中有50%的女性被调查者认为找工作困难了,下半期中只有30%的女性被调查者认为找工作困难了。

从年龄角度来分析,各个年龄段的被调查者认为找工作难度基本不变的比例均有上升。

2.对现在工作的满意程度的分析。

从年龄角度分析,农民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有显著变化,下半期调查的不满意程度相对于上半期明显增加。年龄越大,对工作满意程度越低。

从文化程度角度分析,满意程度基本不变,农民工学历越低,对现有工作越不满意,大专以上农民工对现有工作的满意度最高。

3.2009年以来工作时间变化的分析。

从性别的角度分析,相对于上半年,认为工作时间变多的男性调查者比例增大,认为工作时间基本不变的女性比例大幅增加。

从年龄的角度分析,30岁以下的被调查者中,多数人认为工作时间基本不变,而3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多数人认为工作时间变长。

从学历的角度分析,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农民工中,多数人认为工作时间变多,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农民工,多数人认为工作时间基本不变。低学历的农民工从事技术含量偏低的体力劳动的可能性更大,在金融危机下,失去工作的风险更大,因此他们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作为企业继续雇佣其的交换条件。

4.对目前最担心的问题的分析。

从年龄角度分析,最明显的一个现象是相对于上半年的调查,各个年龄段对于拿不到工资的担心均有大幅上升。从文化程度的角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最担心的是失业找不到工作;不同学历的被调查在前后两期的对比中,对于拿不到工资的担心均显著上升。

四、结论、建议和展望

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我们从总体上得出一个结论:金融危机对农民工的影响仍然没有减弱,对农民工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并且导致了更为严重的现象。这体现在以下方面:(1)下半期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的找工作难度增大。(2)下半期调查中,农民工失业时间增长。(3)下半期调查中,农民工对技术的关注度增大,且对技术关注度的增量与学历成正比例关系。(4)下半期调查中,年龄较小农民工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持续性较大。(5)相比于上半期的调查,农民工对工资问题的关注度显著增加。

五、解决策略

1.加大公共工程建设,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在从安居工程、医疗文教、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到铁路、公路等交通工程建设,到灾后重建,以及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持等,都将直接为农民工增创大量的就业机会,可以为农民工就业带来新的契机。

2.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返乡农民工创业可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农民工在乡自主创业后,可以减少外出农民工的数量。对于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创业积极性不高,创业资金不足,创业环境差、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等问题,政府应提出相应的举措,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3.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对于农民工的需求量十分大,扩大内需,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农民工就业的问题。

4.完善农民工择业服务机制,加大中介结构的监管力度。政府方面,加大农民外出务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以此来完善农民工择业服务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农民工通过中介机构的广告来获得工作。但是,根据很多农民工朋友反映,中介机构贴在墙上的广告几年来就没变化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民营企业私自延长工时或是降低工资,这些变化并没有在广告上体现,致使许多农民工上当受骗,对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幅下降。正是政府部门对于中介机构的疏于监管,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才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必须对农民工的择业服务机制进行整改,才能有效解决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

5.设置更多的农民工技术培训机构,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调查发现,现在的农民工普遍技术含量不高,且他们对于技术的重视度在逐渐提高,非常希望能够参加一些技术的培训。但在工作初期,农民工多半没有金钱和条件去寻找私人技术培训机构进行技术培训,因而输出地、输入地政府和企业都要加大投入,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免费农民工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工由纯粹的劳动力输出向技术输出转变。

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展电视或报纸的技术宣讲专栏、编印创业知识读本、开辟创业技术咨询热线、分类定期组织现场参观等方法及途径,来提高农民工的技能。

6.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为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进行更大程度的覆盖,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农民工健康服务,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关心农村留守儿童。

六、展望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本次调查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选取了南京的返城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对于金融危机对其他地方农民工就业和生活的影响,我们将纳入进一步讨论的课题中。实地调查中,我们深刻地了解到金融危机对南京返城农民工就业和生活现状影响的严重性,期望我们的成果能为社会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一份参考。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级课外研学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0917)

参考文献:

1.农民工概念的理性思考.詹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2.徐小梅.金融危机下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影响及解决对策.消费导刊,2009(4)

3.吴文婧.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9(5)

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就业形势、对策和建议[R].2009.2

5.张巧玲.农业部副部长: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影响在继续.科学时报, 2009.3.13

第1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激励;核心员工

1.激励概述

1.1激励的涵义

激励(Motivation)既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又是一个管理学概念。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人类行为自我激发的精神状态,激励则是对动机的启发和刺激;而管理学家认为,激励是促使实现组织目标并满足个体愿望而努力的一种策略和意愿。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职能,是根据某个具体目标,为满足人们生理及心理的愿望、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通过有效地启迪和引导人的心灵,激发人的动机,挖掘人的潜能,使其充满内在的活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一种管理活动。简洁地说,激励就是持续地激发人们的行为动机,使其心理过程始终保持在激奋的状态之中,维持一种高昂的热清。

1.2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激励机制的内涵就是构成这套制度的几个方面的要素。根据激励的定义,激励机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诱导因素集合,(2)行为导向制度,(3)行为幅度制度,(4)行为时空制度,(5)行为归化制度。

2.核心员工的内涵及特征

2.1核心员工的内涵

员工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员工对于企业都具有同等重要性,有些员工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成员,有些员工是企业的普通职员,还有些冗余员工则是企业的包袱。核心员工作为企业的关键人才,虽然所占比例很少,但却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企业核心员工是指员工队伍中拥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源泉的关键技能、在重要岗位上任职、具备很强的企业忠诚感、并为企业的经营和成长做出突出贡献的那部分群体,也可以称为企业关键员工或骨干员工。核心员工是企业的精英与骨干,对企业的目标和经济效益影响很大,他们的可替代性较小,替代成本较高,是企业的稀缺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核心作用,一旦离开企业在短期内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来代替。

2.2核心员工的特征

简单地说,核心员工就是你最看重的、最难以寻找的、不可缺少的、最难以替代的、保证公司经营策略成功的关键人物。根据核心员工内涵的界定核心员工通常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核心员工拥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源泉的关键技能;(2)核心员工在重要岗位上担任职务;(3)核心员工具有强烈的企业忠诚感;(4)核心员工为企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3.金融危机下如何激励企业核心员工

3.1薪酬激励

金融危机给企业薪酬变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机遇。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的影响力大幅增加,这种增加来源于外部劳动力市场给员工所制造的心理压力,员工拒绝薪酬变革方案的后果极有可能是几个月找不到工作,基于外部环境所带来的谈判优势,企业推进薪酬变革(包括减薪)往往会遭遇较小的阻力。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薪酬变革,削减非关键和支持性岗位的数量,将这些人的预算在薪酬及激励政策向核心员工倾斜,从而提高核心员工的薪酬水平,提供给核心员工对外富有竞争力、对内公平的薪酬。如可以建立特殊奖励计划(包括特殊贡献奖等),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即使业绩没有完成,对于成绩表现依然优秀的核心员工进行特殊(额外)的奖励,体现企业对于核心员工的重视。也可以重新设定薪酬体系和结构,减少员工固定工资的比例,降低刚性成本;增加奖金的激励方案,增加柔性成本,从而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企业效益下滑的局面,还可以起到有效激励员工的效果。

3.2环境激励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的核心员工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行为上都会出现一些恐慌,如有些核心员工可能情绪很低落,没心思工作;而又有些核心员工显得很怨愤,对企业处处抱不满的态度,甚至不服从上司的安排,消极怠工等,有的核心员工甚至会开始谋划自己今后的去路;有的核心员工会对企业失去信心,从而影响核心员工的工作士气,降低其工作效率。因此,企业要为核心员工营造一个积极、进取、安全的环境,从而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具体说来,首先需要与员工积极沟通,让员工充分了解公司的现状,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使员工产生疑虑。其次,企业要及时提出改善方案,稳住员工的心态。要出台一些有利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既为员工鼓舞士气,树立信心,也为企业文化的巩固和企业凝聚力的增强进行一种造势。

3.3能力激励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核心员工现在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既要考虑现在的企业能不能继续干下去,万一哪天企业倒闭了,他得另谋生路,又要考虑离开这个企业后,他自己能干什么。所以,企业必须提供给核心员工一个不断成长的企业环境,让他在企业不会觉得自己落伍了,即使将来换一个工作环境也不用担心自己胜任不了。企业可以通过培训满足核心员工这方面的需求。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核心员工的能力,为他们能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及从事不同岗位工作打好基础。当然,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造成的培训资源的紧缺,企业可以考虑削减外部培训投入,调整企业培训计划,把一些可以通过内部讲师传授的课程纳入企业的计划。忙时打仗,闲时练兵,利用好这个时期加强对核心员工的培训,等到经济形势好转的时候,企业就有足够的人才资源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3.4成就激励

如果员工在公司里没有成就,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即使领着丰厚的薪水,他们也会考虑离开,寻找自己能够开心的工作,所以成就激励是员工激励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成就激励。首先是组织激励。在公司的组织制度上为员工参与管理提供方便,这样更容易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要让核心员工更多地参与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遇到的许多难题的解决中来,越是在企业处于困境中,越需要所有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共度难关。其次是目标激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原来的一些发展目标可能无法实现或一些计划要延缓执行,但是企业不能因此就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还是应该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为核心员工设定一个较高的目标,向他们提出工作挑战。这种做法可以激发核心员工的斗志,激励他们更出色的完成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