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23: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增长走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二季度,经济增长分别为7.4%和7.5%,上半年经济增长为7.4%。与上年四季度7.7%的增长比较,低开稳走到特点比较明显。经济增长的这一特点,一方面反映了在经济转型期间,增长下行的压力始终较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宏观调控在稳增长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经济增速换挡,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改变,集中反映在市场需求约束增强和成本水平提高。这些变化促使企业必须努力从过去“有没有”的标准转向现在“好不好”的标准,必须从低水平、低成本扩张,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这种转变如果形成企业退出-就业压力加大-金融坏账增加-消费、投资需求收缩-企业订单减少、退出企业增加的循环,则经济增长就会出现持续下行态势。这表明转型升级可能引起结构性震荡,产生经济下行压力。此外房地产开始进入转型调整期,引起了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更为直接地形成了经济下行压力。
针对经济增长下行态势,今年3月份以后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措施。从第二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这些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从投资方面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平稳提高,制造业投资增速6月份也有提高,这些都有效抵消了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的影响,使投资增长开始由落转稳。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17.3%,较1-5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改变了增速持续下降的态势。从出口方面看,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0.9%(以美元统计),改变了一季度负增长的情况,6月当月出口同比增长7.2%。出口增长呈现低位回升态势。与消费持续平稳增长结合,投资、出口需求的这些变化,使工业增长率在5、6月份出现了连续回升,支持经济增长由落转稳。
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正处于关键时期,引起经济下行的因素仍然比较多,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比较大。但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预计将继续发挥明显效果,外部经济环境预计大体平稳,因此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态势大体平稳。
决定下半年经济增长走势的首先是投资。其中最主要的是基本设施投资与房地产投资的走势。目前铁路投资规模有明显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地下基础设施投资也开始启动;面向民间投资开放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规模在万亿元左右,后续影响预计将继续发展。综合看,基础设施投资在下半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长,增长率可能达到25%左右。房地产投资增速目前仍然在下降中,但预计降幅将趋于收窄。随着货币金融政策的调整和按揭贷款发放条件的改善,以及大城市房价基本平稳的影响,预计买房预期将逐步发生改变。这就会支持买房需求释放。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483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0%,降幅比1-5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预计这一态势未来还会逐步发展,特别在大城市会比较明显。此外,受出口和基础设施投资影响,制造业投资大体呈平稳增长态势。综合这些情况,预计下半年投资增速可以保持17%左右。
下半年出口增长预计大体平稳。尽管欧洲经济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势头减弱,但受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影响,预计下半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我国支持出口的各项政策正在进一步完善,支持出口的效果预计会更加明显。综合这些情况分析,预计下半年出口增长将略高于上半年,全年出口增速可能达到5%左右。
在就业形势和居民收入增长总体平稳的支持下,预计下半年消费将继续平稳增长。综合需求方面因素的分析,预计下半年经济将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增长增长率可望保持在7.5%左右。
自然资源禀赋作为物质生产活动的必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基础。但是资源的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却是非常复杂的。“资源诅咒”的现象由来已久,近现代以来的案例较多,研究也非常广泛。
通常情况下,良好的资源基础会促进经济增长。早在1962年,英国著名经济历史家约翰·哈巴谷(John Habakkuk)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他看来,美国丰富的资源极大提高了生产率,并直接导致了美国19世纪的大繁荣。与此类似,挪威成功实现了对丰裕自然资源的管理,从而实现了经济长期稳定和发展。
但在现实中更常见的情形是,资源富裕国家的经济增长反而落后于资源贫瘠的国家,即资源存在“诅咒”效应。经济学家阿兰·盖尔伯(Alan.Gelb)等人都论证了这一结论的存在。此后,这一问题的研究者们分别从经验数据的角度证实了“资源诅咒”效应在不同国家之间以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存在。
关于“资源诅咒”作用机制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对投资的挤出效应,即丰富的资源提供了持续的财富收入,从而降低了居民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也缺乏投资动力。其次,对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资源丰富的国家可能会忽视对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再次,对创新活动的挤出效应,资源的财富效应会吸引对初级部门的关注,从而抑制其他行业的创新活动,使经济发展缺乏科技效率和技术推动。最后,对良好制度的挤出效应,即资源富集会增加通过非生产性活动获得资源租金的激励,经济增长因缺乏制度保障而受到阻碍。
资源诅咒并非牢不可破,挪威就是受益于丰富资源并使经济得到健康发展的典型。要避免落入“资源诅咒”的陷阱,需要建立科学的资源开发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计划和资源租金使用制度,同时积极培养多元化产业结构,并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鼓励创新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源、人力、创新和制度保障。
俄罗斯和国际油价
俄罗斯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大国,也是生产和消费大国。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2年底俄罗斯探明石油储量119亿吨,占全球份额的5.2%,在世界各国中排名第8位;探明天然气储量33万亿立方米,占全球份额的17.6%,居世界第1位。尽管资源量位居前列,但俄罗斯能源部依然表示,其潜在资源储量还远高于探明储量。
巨大的资源为俄罗斯带来了巨额的石油红利,以2012年为例,布伦特原油均价达到111.67美元,仅石油出口一项为俄罗斯带来1882亿美元的收益。
尽管,俄罗斯因石油获益,但能源收益却成为其国民经济中最不稳定的因素。苏联解体以后,因石油价格低迷,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但经过数年调整后走出先抑后扬的势头,并在近几年高油价时代实现快速增长。
具体表现为:从1992到1996年,俄罗斯经济紧缩的势头得到遏制,并在1997年实现微弱增长,但1998年金融危机使当年的经济总量再次下滑,1999年出现一定的恢复性增长。2000年,俄罗斯经济实现了10%的增长,并从此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此后到2008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6.5%。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俄罗斯经济出现较大幅度紧缩,2010年和2011年重新回到4%以上的增长,2012年则为3.4%。
俄罗斯宏观经济的波动性到底是由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政治上普京治理有方?或是国际市场资源产品价格上涨推动?抑或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造成的呢?
尽管答案对于人们观察俄罗斯的直观影响上十分清晰,但从这期间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价格走势变化来分析石油资源对俄罗斯宏观经济发展的财富效应,研究油价波动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研究该国经济增长质量,判断未来经济增长走势,具有数量级上重要意义。
笔者通过回归分析法,对这一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短时间内国际油价波动对俄罗斯经济增长产生正面的影响,具体是:当国际油价在当期增长1%,将导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在下期提高0.113%;如果在某一期间国际油价增长20%,将会直接拉动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在下一期大幅提高2%以上。
反过来,俄罗斯经济增长将会带来国际油价的下行,也就是俄罗斯经济增速放缓或者萎缩将促使未来国际油价的上涨,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俄罗斯经济增长对国际油价的依赖。
从俄罗斯到山西
从不同角度对俄罗斯经济增长与国际油价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考察期间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波动与国际油价变动方向一致,国际油价变动是俄罗斯经济增速波动的重大单一原因,是预测俄罗斯经济增长的重要先行指标。
同时,俄罗斯维持经济较快增长不只是需要较高的国际油价,更需要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2011年和2012年国际油价在高位徘徊但当年涨幅相对缩小,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也明显放缓。
虽然研究表明俄罗斯不存在明显的“资源诅咒”现象,但其经济存在结构性缺陷,经济增长已经表现出过度依赖于石油天然气资源及其价格的特性。随着石油资源金融属性加强和世界市场形势变化,其价格波动日趋加剧且难以预测,俄罗斯经济增长趋势明显缺乏稳定性,而一旦油价大幅下跌,资源财富减少,俄罗斯经济将会重新陷入衰退。
因此,俄罗斯存在陷入“资源诅咒”陷阱的风险,而其在更长期内的“资源诅咒”效应和未来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
国际石油均价在过去几年涨幅巨大,近期表现出高台站稳的迹象,同时由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对石油的有效需求放缓,地缘政治影响因素也得到较为充分的表现。因此,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国际油价将难以出现持续大幅上涨的情形,国际油价上涨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将大幅减少,预计俄罗斯经济平均增速将显著小于2001-2008年间的6.5%。
虽然经济增长不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但当前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发展对我国长期的改革发展和复兴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而石油天然气资源禀赋在俄罗斯经济增长中的角色可为中国部分省市提供重要启示:对资源行业的过度依赖会导致经济增长随着资源价格的波动而剧烈波动。
关键词: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物价水平;Johansen检验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出,政府制定与实施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在经济政策中,货币政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自货币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以来,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中心课题。大部分国外学者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了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使得社会可投资资金不断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市场流动性增加,也会推高物价水平。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所作的研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货币经济增长理论未必适用于中国。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政策的独立性逐渐加强,这使得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显。同时,货币政策作为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究竟如何,这对我国未来货币政策的制定和经济增长走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模型的设立
三、样本与数据选择
根据前面所建立的实证研究模型,本文选择GDP、CPI及M1分别作为经济增长、社会物价水平与货币政策的衡量指标。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减少样本的异方差现象和方便变量之间的比较,本文对GDP、CPI和M1分别取对数。
考虑到CPI基期的调整问题,本文选择的研究期限是从2000~2012年。同时,为了研究的充分性,本文所选择的研究数据为季度数据。由于CPI与M1均为月度数据,因此本文对CPI采取月度算术平均数处理,对M1进行月度的加总处理。
四、实证分析过程
本文的实证分析主要是以协整检验为中心展开,在进行协整检验前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在协整检验后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一)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Phillips-Perron检验来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见表1。从检验结果来看,GDP、CPI及M1原时间序列数据的Phillips-Perron检验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原时间序列数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平稳。因此,本文通过对数据的一阶差分序列数据进行Phillips-Perron检验,发现其检验值小于临界值,说明一阶差分序列数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
(二)Johansen协整检验
通过前面的单位根检验可知,GDP、CPI与M1的一阶差分序列数据为平稳的,因此符合协整检验“非平稳”和“同阶单整”的假设。目前,协整检验的方法主要有E-G两步法和Johansen检验,本文采用统计性质更优的Johansen检验。
1.M1与GDP之间关系的检验
2.M1与CPI之间关系的检验
(三)Granger因果检验
从协整检验可知,M1与GDP、CPI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分析这三者的因果关系。从检验结果来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M1不是引起GDP的Granger原因”和“M1不是引起CPI的Granger原因”,表明M1是引起GDP与CPI的原因。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研究结论。(1)M1与GDP存在着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当M1每增加一个单位时,GDP就会增加0.933个单位。(2)M1与CPI也存在着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当M1每增加一个单位时,CPI就会增加0.016个单位。(3)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也可发现,M1是引起GDP与CPI变动的原因,而GDP与CPI也是引起M1变动的原因,M1与GDP、CPI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1]张丽丽,彭国富.中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1(06).
[2]杨一.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01).
有韧劲的消费者
虽然中国实际 GDP 增长跌至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但消费在过去两个季度的表现已经超出了预期。之前业内普遍担忧失业增加和收入减少会导致消费增长疲软,但当2009 年一季度实际GDP 增长率回落至10年以来最低的年同比6.1% 时,中国消费者却依旧出手大方。数据显示,2009 年一季度城镇家庭人均消费同比增长了9.6% ,农村家庭增长了9.3%。虽然这一增速低于2008 年二季度的18% ,但增长仍较为平稳(见图1)。
在近几个月,消费的韧性以及一些消费相关产品销量的猛增让笔者印象深刻,这是家庭消费复苏的初期征兆,与近来更广义的经济复苏相吻合。
以下是显示消费持续走强的部分指标:今年4 月份名义零售同比增长了14.8%,实际增长率则维持同比16.7% 的高位(见图2)。从实际值来看,零售增速远高于1999~2007 年期间11% 的平均值。乘用车销售近来表现意外强劲,4 月份年同比增长了37.4%;住房销售也出现反弹,销售面积年同比增长了39%。同时家具和装潢材料的销量也猛增,表明近期的购房者很多都是自住而不是投资。在高端市场,中国女士们仍然出手大方,今年4 月份化妆品销量同比增长了18.2%。服务业方面,2009 年一季度航空客运量同比大幅增长了14.6%,而包括所有交通方式在内的客运量增长了8.1% 。2009 年一季度寿险保费在去年同期增长62% 的基础上又年同比增加了10.7%,表明中国家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持续强劲。2009 年一季度消费者贷款在去年同期增长32%的基础上又同比增加了16% ,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对信贷的巨大需求。3 月份手机用户数量年同比增长了23.3% ,宽带互联网用户增长了16.7% 。
如何解释中国消费者的韧性?我们相信这与仍属高速的收入增长大有关系,而作为坚实后盾的家庭储蓄也功不可没。尽管较2008 年的近期峰值有回落,但2009 年一季度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同比提高了10.2% ,农村家庭的现金收入提高了8.6%。同时中国的家庭存款占GDP 的比例现在仍达到81%,因此即使遭遇经济困境,中国民众仍然有所依托。
预期消费强劲增长
支持消费增长的两大主要因素包括就业和收入。
先说就业,经济周期对新增非农就业量的影响显然很大,预期经济放缓将导致今年的非农就业增幅显著缩小。但根据历史数据推算,预期今年非农就业人数应该会净增长300万人~500 万人,笔者将新增非农就业量归功于政府的4 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经历了2008 年后期的裁员潮后,中国企业近来已经开始重新招聘,这与近期的经济复苏征兆相一致。据国家统计局称,2009 年前两个月城镇就业人数增加了160 万。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显示有更多的企业在扩大员工队伍:继连续六个月低于50 这一强弱分界点之后,就业分项指标于4 月份再次突破50。
再说收入,在非农就业人数正增长的情况下,城镇家庭收入不太可能下滑。农村家庭的收入增长也与非农就业增长相关,因为其现金收入现在越来越多地来自于非农工作岗位。因此,随着今年后期经济加速增长,城镇和农村家庭的收入增长可能都会有所提高。除了就业增长以外,财政转移支付也将增加家庭收入。例如,政府今年将投入120 亿元用于提高1200 万中小学教师的薪酬水平(平均每位教师增加1000 元);在2009年和2010 年约5000 万企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也将每年提高10% ;年初7400 万低收入者拿到了一次性补贴(100~150 元/人);今年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提高了约15% ,这也是政府在努力增加农村家庭的收入。
经济刺激政策有助于促进消费
面对经济势头的迅速恶化,政府在2008 年11 月份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近期数据表明一揽子计划正开始重新激活经济。政府采取了很多非投资性措施让长期经济更多转向消费拉动型增长。
鼓励住房和汽车销售的政策
政府出台了鼓励房地产和汽车消费的政策,因为这两类产品会对总体经济产生更大的溢出效应(例如推动家具、家电、装潢材料的销售,增加旅游、娱乐和餐馆消费)。政策包括下调交易税或印花税,降低首付比例和按揭利率。住房、乘用车、家具和家电销量最近都有上扬之势,说明政策效果已开始显现。
降低预防性储蓄
庞大的预防性储蓄是阻碍中国家庭更多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点已得到了普遍认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在过去几年里已采取了相当数量的措施来扩大中国的社会保障覆盖面。例如,在过去两年里政府显著提高了农村人口参加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尽管覆盖面仍然有限。自2004 年以来政府用于社会福利的财政支出也增加了20% 以上,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已上升至14% 以上。
减少基础设施瓶颈
阻碍中国家庭消费更快增长的另一个不那么为人所知的原因是:基础设施支持不足,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例如部分地区缺乏可靠的电力供给,导致了农村家庭不愿意购买家用电器。另外,农村缺少零售店也让农村家庭不方便购物。更糟糕的是,公共交通缺失让农村家庭很难去城市购物。中国消费者协会2007 年对农村消费者的一份调查显示,很大一部分农村家庭(30-60% )对农村地区的消费设施感到不满意。在我们看来,这类基础设施瓶颈明显制约了农村家庭的消费。
为减少农村地区瓶颈,政府宣布了各项措施,比如开设更多零售店、扩张及改善电网和通信网络、并建造清洁的饮水系统。例如商务部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项目,发放政府补贴增加农家店的数量。另外4 万亿元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包括的很多基础设施项目也帮助减少了制约农村消费的基础设施瓶颈(例如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的电网和清洁用水工程),并为消费的长期增长铺平了道路。
可能出台的后续政策
除了上述政策以外,必要情况下政府或许会出台其他措施来进一步促进消费。新的政策如果得到实施的话,今明两年的消费增长可能会更加好于投资者的预期(见表1)。
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中国的消费增长并不低
有人批评中国的消费增长过低,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实际上,中国家庭消费的名义增长率根本不低。在过去10年里,平均年同比增幅达到10.9%,而同期日本和美国仅为0.4% 和5.5%。
家庭消费一直是主要的经济增长引擎
消费占GDP 的比例下降不是因为消费增长疲软,而是因为投资增长异常强劲。在1983~2007 年期间,家庭消费的名义年增长率平均达到15.1%,但投资(资本形成总额)增长却更是高达18.5%。
虽然占GDP 的比例下降,但家庭消费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引擎。在过去20年里,它实际上是中国实际GDP 增长的第二大贡献因素。
消费占GDP 的比例呈U 型走势
发展中经济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时,其消费占GDP 的比例下降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这是有理由的。直观的看,对于发展中经济体而言,在其家庭收入水平仍然很低时,大部分收入都被用来购买满足生存需求的物品(例如食品、服装和住所)。剩下来可以储蓄的收入很少,这转而导致投资很少。然而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开始超过满足生存所需的水平。因此,他们可以储蓄更多收入以换取未来的利息收益,这为投资活动提供了更多资金。所以,消费占GDP 的比例下降,而投资比例上升。
当收入提高到一定水平时,家庭会在今天更多消费和为将来进行更多储蓄之间找到平衡。换言之,他们会发现一个均衡点,在这一点上今天消费的边际效用相当于投资/储蓄所带来的所有未来收益的(折现)边际效用。超过这个均衡点的话,家庭或许更愿意今天消费,而不是为将来储蓄。此后,我们将看到消费占GDP 的比例开始上升,而投资比例开始下降。换句话说,随着收入的增长,家庭消费占GDP 的比例可能会呈U 型走势。在过去100年里,诸如美国、日本和韩国等更发达的经济体都出现了这种U 型走势。
“不平衡经济增长”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实际上,鉴于去年宣布了巨额经济刺激计划而且工业化和城镇化仍在进程中(中国还有超过7 亿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预期消费占中国GDP 的比例在未来10年里将继续下降。这暗示“不平衡经济增长”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尽管如此,很多观察人士或许对中国的不平衡经济增长过于担心了。目前最重要的事实是中国消费增长强劲而且未来10年可能会维持这种强劲态势。只要这点得到证实,投资者就应该更多关注中国消费的显著增长潜力(还有待挖掘),而不是过于担心“不平衡经济增长”。
具备高增长潜力的领域
尽管消费增长在2009 年可能会有所放缓,但其长期增长潜力依然未改。
两个因素孕育了中国消费增长的巨大潜力:收入水平较低并且收入增长迅速。收入水平较低意味着大多数中国家庭依然有许多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或称潜在需求)。收入增长迅速则暗示:受中国家庭购买力不断提高的支持,这种潜在需求能够迅速转变成实际需求。
2008 年中国的人均 GDP 仅为 3200 美元,而韩国为 16700 美元,日本38800 美元,美国 46800 美元。即便是从购买力平价(PPP)来看,2007 年中国的 人均 GDP 也仅为 5083 国际元(世界银行按 2005 年不变国际元衡量),而根据相 同的衡量指标,韩国为 23399 国际元,日本 31689 国际元,美国 43055 国际元。
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均 GDP 在过去30年里一直在快速增长。根据名义人民币来衡 量,过去30年里人均 GDP 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14.7%,过去20年里为 15.5%,过 去10年里为 12.5%。即使用不变的购买力平价来衡量,过去10年里的平均 增长率也达到 8.9%,而日本为 1%,美国 1.9%,韩国 3.9%。
鉴于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的自发性需求正在急剧增长,并且可能会继续处于快速上升通道(见图3和图4)。事实上,中国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正在开始“起飞”。例如,用每千人拥有的汽车量相对于人均GDP 做散点图,并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日本和韩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中国现在接近于汽车需求可能会起飞的点位。简单的计算表明:假如中国遵循韩国和日本的发展路径,那么到2030 年其汽车拥有量可能会达到每千人600 辆,而2008 年仅为30 辆。考虑到2008 年中国人口高达13 亿,这意味着到2030 年中国可能会拥有7.8 亿辆汽车,非常接近目前全球行驶的汽车的总量(约9 亿辆)。其他许多消费品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以下是笔者认为具有较大消费增长潜力的部分领域。
一是农村。中国的农村地区居住着7 亿多人口,并且多数消费品的渗透率依然较低。例如尽管平均而言几乎每户中国城镇家庭都拥有第一台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但只有一半不到的农村家庭享有这些奢侈品。但是随着农村家庭收入的增长,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可能会在未来10年出现井喷。
即使是在城镇地区,一旦考虑到收入差距悬殊这个问题,耐用消费品的渗透率也不像平均拥有量数据所暗示的那么高。平均数据掩盖了许多高收入家庭拥有多台耐用品而不少低收入家庭一台没有的事实。城镇家庭的空调拥有量就是个例子。许多其他消费品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表明即便是在中国的城镇地区,消费增长也远未结束。
二是中西部地区。中国13 亿人口中的60%都居住在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都很低,这些地区的家庭不太富裕,导致他们的消费水平也较低。然而,由于近年来政府已经在调动更多资源来发展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已经开始在赶超东部地区。2008 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实际GDP 增长率均在19 年里首次超过东部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消费也出现强劲增长。这是由于制约中西部地区消费的基础设施瓶颈正得到解决。
三是服务业。服务业在中国的 GDP 以及家庭消费中仅占很小份额,其中一个原因是许多服务甚至在10年前都还无法享受。即便时至今日,与其他国家相比,许多服务产品的渗透率依然相当低。举例而言,尽管近年来人寿保险的保费快速增长(过去九年的年增长率约为 30%),但中国的人寿保险渗透度和保险密度依然远远低于其他亚洲邻国。
一、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来看,中国经济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虽然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并没有受其制约,仍在险境中求发展。我国未来宏观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大趋势:
(一)金融体系趋于成熟
近年开,我国的金融体质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一方面,外国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相继被引入,小股东的权益保护机制也得到加强,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开始向海外扩张。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我国的监管部门采用的监管手段和措施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人为对金融市场的干预越来越科学。例如在控制房地产信贷时,中国政府已经开始认同金融机构在自有资金方面的比例标准或者最高负债指标。更多的金融机构能够进入更广阔的实体领域开展业务。
(二)增速放缓下的经济转型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成为共识,2010年以来的季度GDP增幅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11.9%,下降到2012年第四季度的7.9%,2013年第一季度也仅为7.7%。此轮经济增速放缓,政府并没有出台刺激计划。而是坚持经济结构的调整,从重规模到重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民生和社会公平。
(三)“十二五”明确政策导向
我国开始进行由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到发达国家水平的转变。“十二五”规划为未来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到2015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要由目前的43%提高到47%;城镇化率要由目前的47%提高到51%;科研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要由1.8%提高到2.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新的五年规划嵌入了至少五个相互关联的重要转换环节:由于劳动成本上涨,全球经济市场份额已达到足以限制进一步扩张的程度,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放缓不知何时是尽头,因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或供应链条结构会有所调整;从投资、出口到国内消费等方面重新实现需求平衡;接纳快速城市化的人口,确保实行的激励措施能最大限度实现社会变化的有序进行;建立必要的机构以实现包容和机会平等;在维护全球稳定,保持经济增长及可持续发展,包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承担国际责任。
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对证券投资的影响
宏观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促进证券市场本身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众多新的投资机遇。下文将从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以及证券投资机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1.市场规模将加速扩大,层次更加多样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优秀中小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上市,从而补充证券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小企业在我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证券化是未来经济转型中关键一环。另外,市场中的投资机构,产品种类和渠道种类都会更加丰富,从而满足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
2.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加强国外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表明,机构投资者最终会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而我国近年来的发展也开始验证这一点。QFII、券商、保险公司、基金等大规模进入证券市场,逐渐成为市场行情变化的主导。随着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加深,投资者将有机会选择境外的投资机构进行投资,同时也能投资海外的机会。
3.证券产品种类更加丰富随着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投资领域的开拓,各类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丰富的证券产品族,以满足各类投资者的各色投资需求。客户方面将更加注重理财和保值。在产业方面,农业、服务业和新兴产业都期待更多的金融创新。4.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凸显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政府不再进行刺激和扶持,实体经济更加需要金融市场的支持。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新兴的融资平台和渠道,将为企业的转型和创新提供助力。证券投资等金融服务将与人民生活、工作和发展产生更加紧密联系。
(二)证券投资的新机遇
中国经济增长决定了不同产业的发展,也间接影响证券投资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增长方式与影响机制也将不断改变,而相关证券投资机会也会发生一定转变。证券投资者需审视我国经济增长走势,把握市场机遇,洞察投资导向,不断发展自己。未来的投资机遇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领域:能源领域。目前该领域还处于初创期,整个产业链中的投资空间较大。新能源行业覆盖广泛,包括煤电一体、风电、核电、新能源汽车等。因此,对于该行业的一些能够降低成本的工艺、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或极具特色且能够广泛商用的民用产品,都是具有投资的机会点。民生领域。新农村建设将带来三方面的投资机遇: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企业及服务于农村消费的企业、技术或产品。从更长远看,城镇化带来的城镇消费潜能的爆发,将为众多面向县及以下区域的企业带来机遇。科技领域。通信与互联网领域是科技方面投资的热点,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传统产业的变革,以及新兴的产业带来的新产品和服务,极具投资潜力。其中移动终端应用将带来众多投资机会。
[关键词]广西蚕业 经济增长 因素分析 展望
一、广西蚕业经济发展概述
1、第一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2001年
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广东引进杂交桑“沙2×伦109”并大力推广,使广西的亩桑产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个时期的桑园面积一直徘徊在20万亩左右,这一时期特别是1994年以前我国蚕价都是国家定价;直到1995年中央指导下允许省级政府在中央政府中准指导价格的基础上上下浮动10%,这个时期,我国蚕茧价格基本实现由过去政策主导型价格向市场主导型价格过渡,蚕茧的收购价格基本体现了蚕茧价值。这个时期,广西全区蚕种场在蚕种生产中,大多数蚕种场都是只重视增加制种量,以多销售蚕种来提高经济效益,而在加强蚕种生产管理、计划生产、产销平衡、提高质量、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方面则重视不够。因此,蚕种生产的经济效益仍不高。
2、第二个时期:2000年~2007年
2000年,广西产茧量为2.9万吨,名列全国各省区第七位。2005年,产量达到14.9万吨,超过江苏,名列全国首位,之后连续五年稳居首位。2007年再创新高,产茧量达到20.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5.9%,世界的18%,超过世界第二大蚕业大国印度,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级蚕茧生产基地。抓住“东桑西移”战略机遇,多方努力,成效明显。2004年,这一时期结合广西实际,政府颁布了《广西蚕种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行业发展法律法规,蚕种生产和经营严格执行许可证制度,加大蚕种市场监督管理力度,保证蚕种质量安全。增加投入,不断扩大和完善蚕种场的基础设施,努力提高蚕种生产综合能力。2007年可生产原种12万张,一代杂交种500万张,基本形成了安全生产、足量供应的新格局。
3、第三个时期:2007年至今
为巩固在广西全国蚕业第一大省区的地位,加快和推进蚕业强省区建设步伐。2007年,广西全区桑园面积、养蚕量、产茧量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产茧量约占全国的1/4。广西桑蚕生产自2000年步入快车道,蚕茧产量每年在全国排名上升一位,2007年,广西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分别达到202万亩和20,5万吨,广西蚕茧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这一时期尽管蚕业生产规模数量上去了,仍存在着基础设施滞后、蚕业人才缺乏、市场秩序不规范、产业链延伸不够、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质量效益跟不上等问题。为突破蚕业发展“瓶颈”,广西政府引导实施,2009年,广西蚕茧平均价格为22.13元/公斤,蚕农售茧收入38.26亿元,同比增长约35%。全区养蚕农户82万户,年养蚕收入超万元的有17.74万户,其中,年养蚕收入超5万元以上的有5560户。企业方面,广西现有持证茧丝加工企业78家,自动缫丝机24万绪,年生丝产量约1.6万吨,约消化全区蚕茧总量的70%,生丝等级达4A到5A级,部分达6A级。
二、影响广西蚕业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
1、关系蚕业经济增长核心因素――收购价格
回望2009年至2010年的茧丝行业进展过程,茧丝价格长期高位运行,也许可以用“没有最高,只要更高”这么一句虽然老套,但的确形象的话来形容,整个2010年茧丝行情是在经历了着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丝价自从2009年年末攀上20万元大关后,今年便一路继续维持高位上行态势,到2010年12月中旬已经突破了40万元大关。40万元的丝价在茧丝行业的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商品价格的高低走向是判断一个行业发展状况优良或是恶劣的依据之一,但是价格收购价格和收购成本的影响力大小的顺序并不能真实反应该自变量的影响力;收购价格高低的影响力大小的顺序也不能完全反应该自变量的影响力。因为收购价格指示对养蚕收益的提高有绝对的影响,收购价格可以直接提高养蚕收益。所以要发展蚕业,提高养蚕效益,必须稳定蚕茧的收购价格,切实利用市场机制维护蚕农自己的利益。
2、关系蚕业规模经济关键因素――发种量
发种量对养蚕收益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较小,增加发种量会通过其他因素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养蚕收益,一方面是因为发种量增加了,产茧量却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增加了蚕茧生产成本,进而降低养蚕收益:另一方面是在国内外市场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发种量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供大于求,造成收购价格下降,进而影响养蚕收益。因此,蚕茧产量对养蚕收益的相关系数都次于其他因素。说明在一定的收购价格条件下,产茧量越高,养蚕收益也会越高,但是在一定的发种量下,蚕茧产量和当地的饲养水平有关,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下,不会大幅度增长,故其影响养蚕收益的效果也次于收购价格。
3、广西蚕业经济是否能良性增长关于――蚕茧产量
蚕种生产企业经受了连续两年大幅亏损的巨大考验,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受创严重。相比于蚕农,金融危机对蚕种企业造成的伤害要深远得多。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和国内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得到巩固。蚕桑产业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产业运行质量明显改善。产业形势开始好转,蚕种需求量迅速增加,而蚕种企业生产水平的恢复速度跟不上需求的增加速度。在这种明显速度差的存在前提下,2010年全国蚕种产量依然达到了6.18%的上涨幅度,这是各地蚕种企业克服自身困难,努力保证产量的结果,也为蚕茧产量的显著增加奠定了基础。
三、现行广西蚕业经济发展机遇和展望
1、市场机遇带来产业经济新格局
2010年,包括蚕茧在内的多数农产品价格多次轮番上涨,接连不分你我的前后在刷新各自领域的历史高位,“油你涨”、“蒜你狠”、糖高宗”、“豆你玩”等带有调侃性质的网络新词不断出现,大家都是农产品,凭什么你涨了我就不能涨,虽然茧、丝是小的商品品种,和民生消费的联系不如其他农产品紧密,但也在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中跟涨。所以,现在农产品价格用周期性波动理论难以解释,更可能是轮番性上涨,一轮接一轮,一个产品接一个产品。“大家涨才是真的涨”――茧丝价格如此高调也就显得是那样的自然与有底气。蚕茧的收购价格不断上涨,在客观上使农民受益,特别是在蚕茧收购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广西,蚕农直接从一路走高的售茧价格中受益,种桑养蚕积极性高涨。
2、政策动力充沛下的“东桑西移”战略
由于受到劳动力成本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土地资源日趋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蚕桑业发展日渐萎缩。为了重新振兴我国蚕桑业,并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计划,国家果断提出了“东
桑西移”的发展战略。由于我国具有蚕桑业发展的悠久历史,并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特别是我国南方蚕桑业的某些生产模式,对指导现今“东桑西移”的蚕桑业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3、内需消费增长激活市场动力
据海关统计,金融危机对其消费能力的影响有限,今年许多生产高档丝绸产品的出口企业订单充足,不降反升,经营状况良好,丝绸产品出口已连续三年负增长,国外大多数丝绸经销商库存已基本得到消化,具备了加大进货量的潜力;同时,国内市场蚕丝被和装饰用绸等耗丝量较大的家纺产品消费增长依然向好,国内消费市场空间具有较大刚性。
4、“两个市场”的有利、不利因素分析和展望
2010年是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也是茧丝绸行业继续回升向好的关键之年。综合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看,明年茧丝绸行业面临的形势将会更加复杂难测,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经济复苏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市场方面的有利因素:2011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整体上仍然保持稳定增长势头,GDP增长加速,投资结构优化,出口明显回升,内需保持旺盛。在宏观经济继续向好、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纲要、财政政策积极助推之下,衣着类和家纺类产品需求消费实现加速增长,也有利于丝绸相关产品内需市场的增长。
(2)不利因素:货币政策紧缩方向调整,行业资金压力逐渐增大。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显著,可能对长期深度依赖出口市场的丝绸行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2010年蚕茧收购价格创下新高,如果不对蚕农加强信息引导,合理安排生产,种桑养蚕规模与原料需求不匹配,将导致新一轮价格暴跌,不利于茧丝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
对下游丝绸企业来说,综合成本不断上涨对企业经营利润的压力将更加突出。如果企业产品议价能力得不到提高,“茧丝倒挂”情形不排除再次出现的可能,行业运行环境压力未减,企业大面积亏损的现象可能又将重现。
(3)国际市场方面的有利因素:进入2010年后,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后实现触底,并呈现景气度回长趋势,为2011年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10年国际市场整体以恢复为主,行业出口在2011年或将整体上将呈向好回升走势。主要市场商业库存订单增加的趋势明显,尤其是丝绸出口已连续4年下降,商业库存已处较低水平,补库订单将为丝绸出口增长注入较为强劲的短期增长动力。在库存需求带动下,预计明年上半年丝绸出口将呈较快增长走势,但随着订单市场真实需求还原,下半年行业出口增速或将有所放缓。印巴市场需求成为支撑出口的重要力量。2008金融危机之后,随着欧美订单的“退潮”,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丝绸进口量占中国丝绸出口量比例越来越大,且由于宗教、民族、气候等因素关系相对稳定。今年下半年印度通过国有公司进口2500吨免税生丝的消息将于2011年有进一步的落实措施。
(4)不利因素:各国、区域贸易保护主义依然存在。即使是丝绸主要进口国之一的因素,也在进口免税生丝的同时,继续在2010年着发起针对真丝绸缎的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欧盟的REACH法规对丝绸等纺织品设立进入的暗“门槛”,也属于国际贸易的技术性壁垒。丝绸主要出口市场国虽然经济出现回升,但仍不同程度地面临着高失业率、债务危机、通货紧缩等问题的困扰,其市场消费需求抑制因素并未明显减少。因此,主销市场经济复苏形势尚不明朗,而且丝绸行业外需启动明显晚于其他行业,预计丝绸商品出口将呈现缓慢复苏态势。
四、总结
2011年,茧丝绸行业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呈现良好的复苏态势。但各类不确定因素依旧存在,特别是过高的茧丝价格可能会对刚刚兴起的国内丝绸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宏观把握行业运行方向,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正确把握行情趋势,需要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和企业共同发挥智慧与协作精神,防止行业的再度大起大落,让丝绸这个古老的行业继续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余勇.打造“蚕业强省”:广西桑蚕成就惊人[J].中国纤检,2010.5
[2]黄鹂.“东桑西移”工程的生态学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08.
一、全球经济失衡只是经济学家的幻觉吗?
2005年美国贸易赤字再次创出历史新高,为7258亿美元,占GDP的5.8%。目前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总额相当于全球主要顺差国顺差总额的四分之三。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美国经济的失衡称之为全球经济失衡。全球经济失衡本身并不是一种新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因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持续恶化(占GDP的比例最高超过了3%)而诱发了第一次全球经济失衡。众所周知,最终以“广场协议”的签署、美元贬值得到了解决。此轮失衡始于90年代,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从1996年的1202亿美元升至2004年的6659亿美元。与此相对应,美国的净对外债务余额(即海外净资产为负数)从3600亿美元升至25610亿美元。更为严重的是,美元的实际汇率在2002-2004年大幅贬值以后,其经常账户逆差不仅没有改善,而且持续恶化;2005年在经常账户逆差创出新高的同时,美元汇率却稳中走强。汇率作为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的一个主要手段失灵了。
日益恶化的经常账户收支状况与美元汇率、经济增长走势的脱节引发了人们对全球经济失衡真实性的质疑。2005年两位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暗物质”假说(Hausmann,Sturzengger,2005)。他们的基本看法是,全球经济失衡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他们算了这样一笔帐:1980年美国的海外净资产为3650亿美元,投资收益为300亿美元。1980-2004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累计45000万亿美元,按理说美国的海外净资产应该为-41000亿美元,但统计显示美国的海外净资产只有-25000亿美元(为了方便说明问题选择了25610亿美元的近似值)。这两者之间的差额(16000亿美元)可以看成是美国对外投资的资本收益。
如果对海外债务每年支付5%的利息(美国国库券的利率),那么美国2004年应该支付2100亿美元利息。实际结果如何呢?统计显示,2004年美国仍然有300亿美元净投资收益,和1982年相等!这意味着美国在免费使用这45000亿美元的债务。如果不考虑这16000亿美元的投资收益,那么可以说美国根本就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经常账户赤字!现在美国仍然是债权国!
以300亿美元净投资收益为前提,以5%的利率为标准推算,美国现在应有6000亿美元的债权。那么,官方统计中的25000亿美元债务与6000亿美元债权之间的差额就被称之为“暗物质” 。“暗物质” 是借用天文学的一个概念,表示能够创造收益但看不到的一种东西。
“暗物质” 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美国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可以在东道国融资借款。它们没有反映在美国的海外直接投资统计内,但却能给美国带来投资收益。这相当于美国企业出口了一种Know-how(技术诀窍)。第二个来源是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国的债务源于其他国家对美元有强大的需求,这等于美国以债务形式向世界出口了流动性,本质上是美元的铸币税收益。第三个来源是流入到美国的投资收益率远低于美国对外投资的收益率。这种差别收益相当于美国向世界出口了一种保险。由于这种“暗物质”的存在,人们对所谓全球经济失衡的担忧完全是杞人忧天。
二、全球经济失衡是否可持续?
无论全球经济失衡是否只是一种幻觉,但国际收支统计显示,美国不断扩大的经常收支逆差必须有赖于外部资本的不断流入来弥补。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趋势是否可持续。乐观派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贸易逆差和全球经济失衡还会持续相当长一个时期(Dooley, Folkerts-Landau和Garber,2003;2004)。其逻辑是,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条件下美国与西欧、日本的关系相似,目前的全球经济仍然划分为“中心”(美国)与“外围”(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国家。“外围”国家推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此需要钉住“中心”国家的货币,低估本币汇率,其结果是对“中心”国家贸易顺差增加。进而再把外汇储备重新投入到“中心”国家。这就是90年代以来支撑全球经济增长的“双循环”机制。由于“中心”国家具有资本市场优势,它可以从“外围”国家吸收短期资本,同时输出长期资本(对外直接投资)。只要亚洲、拉美新兴市场经济没有从“外围”阵营中“毕业”,这种循环就不会出问题,美国的贸易逆差就可以持续下去。这种机制也被称之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
悲观论则不接受上述逻辑(Blanchard等,2005; Eichengreen, 2004; Obsfeld, Rogoff, 2004)。
其一,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环境不同,目前并不存在一套完整的固定汇率机制。“外围”国家并不是一个利益和行动一致的共同体,任何国家都没有义务使本国货币与美元保持稳定的关系。庞大的国际游资对汇率市场的冲击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即使“外围”国家愿意保持与美元的稳定关系,面对国际游资的冲击也可能无能为力。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具有排他性,而目前欧元的出现至少是对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一种可替代的选择。近来,为对抗美国,伊朗着手筹建石油交易市场,宣称将以欧元作为石油的计价货币就是一例。
其二,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正在诱发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从根本上来说,经常账户不断恶化源于美国的低储蓄率,但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都把它归结为外部世界的不公平贸易政策,并要求新兴市场经济调整对美元的汇率。
其三,即使美国愿意接受目前的“双循环”机制,国际金融市场是否愿意永远接受美国不断扩大的经常账户赤字还是一个未知数。近年来,东亚某些国家政府官员每每谈及调整外汇储备的构成时,都会引起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
其四,与美国相对应,贸易顺差国能否承受不断扩大的对美贸易顺差和美元储备也在成为一个风险来源。为维护本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顺差国中央银行需要不断地买进美元,从而以外汇占款的形式增发货币。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经济大多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以这种形式增发货币客观上也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反过来一旦需要紧缩货币政策时,这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包袱——本国货币政策失灵。
无论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有多大,调整的必要性有多充足,但迄今为止的事实是,失衡本身并没有阻碍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强劲增长。这就为乐观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此,我们还需要看一看目前全球经济与美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机制。
美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上述的“双循环”机制: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私人消费需求。在2000年之前支撑美国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证券市场繁荣的“正财富效应”。证券市场的泡沫崩溃后,房地产市场繁荣成为支撑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而房地产市场繁荣主要得益于低长期利率。“9·11”事件以来,美国短期利率已经从1%提高到4.25%,同期美国的长期利率却几乎没有变化,一直维持在历史低水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外国资本源源不断流入美国,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的流入。这些资本的流入又来自于它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以这种“双循环”为基础,美国经济与亚洲经济共同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2005年的一个新变化是美元汇率在连续下跌之后开始止跌回升。这要追溯到全球石油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油价上涨扩大了美国的贸易赤字,美国仅对opec国家的贸易赤字就从2002年的200亿美元左右上升到2005年的近800亿美元。另一方面,石油出口国又把增加的石油出口收入回流到美国资本市场。伴随大量资金流入石油输出国家,他们并没有像前两次石油危机阶段那样大量用于消费,而是更多用于储蓄。这部分储蓄回流美国成为支撑美元走强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这种“双循环”为基础的美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增长要得以持续,需要每一个环节都要运转良好。而全球经济失衡处于循环的核心位置,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担心的原因所在。
三、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及其调整的方向
一、*年一季度*经济运行特点
1、经济发展继续保持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局面
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993亿元,增长11.5%,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一是财政收入增势强劲。一季度,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155.8亿元,增长31.1%,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大大高于生产总值的增幅。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8.6亿元,增长28.l%。尤其可喜的是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37.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5.2%,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好水平。二是工业效益大幅提升。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40亿元,增长6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64.5%,同比提高21.6个百分点。三是重点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一季度,全省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188.2亿元,增长30.1%,高出全省平均增长水平5.9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636亿元,增长34%;实现利润25亿元,增长50%;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60%、65%、62%。
2、工业拉动效果明显
我省经济维持在高位运行,得益于我省工业的持续较快增长,工业对经济的拉动效果非常显著。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4.6亿元,增长24%,同比加快2.6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985亿元,增长37%,同比加快3个百分点。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正在显现。一季度,全省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2亿元,增长34.1%;上交税金36.6亿元,增长38.8%,有30个园区上交税金增幅在50%以上。
3、开放型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支撑作用显著
一季度,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72家,增长29.3%;实际利用外资6.57亿美元,增长23.6%;进出口总额17.47亿美元,增长57.2%,是去年同期增幅的2.1倍,其中出口9.77亿美元,增长42.7%。在全民创业政策的带动下,全省非公经济快速发展。至3月底,全省个体和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分别增长21.27%和26.94%。从工业领域看,非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180.5亿元,增长35.9%,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1.9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9.6%。其中,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93.2亿元,增长40.5%。
4、消费需求趋于旺盛
经过多年消费增长乏力的状况后,去年以来,我省消费市场明显升温,在我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的拉动作用下,*年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6亿元,增长15.9%。其中,农村市场消费增速加快,实现零售额187.7亿元,增长15%,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我省经济增长的内在需求逐步被激发出来。
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国际经济形势:
在经历了4年高增长后,世界经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可能进入温和调整周期。从全球看,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在加快,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高速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国需求放缓的负面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基础尚好。但美国经济持续减速,全球股市动荡,油价潮起潮落,世界经济调险进一步积累。据*年1月18日的《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年的3.8%下降到*年的3.2%,全球贸易增长由10.1%减缓到7.7%。总体而言,*年世界经济仍可能保持较快增势,但也面临较大的调险。
1、美日欧经济增长此落彼涨
美国经济,温和放缓。美国经济去年4季度增长2.5%﹐低于调整前的3.5%。*年美国经济继续放缓,住房和制造业持续低迷。IMF预测,今年美国经济的增长率将由去年的3.3%降到2.2%;日本经济,消费反弹。据日本政府1月底预测,*财年日本个人消费有望增长1.6%,远高于*财年的0.9%;欧元区,随着失业率下降和经济活动回升,区内消费转强,商业投资回升,复苏渐趋平衡,经济增长可望由区内需求带动。
2、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平稳
雷曼兄弟预计,*年亚洲(日本除外)经济将放缓到7.8%;拉美宏观经济稳定且持续好转。美洲开发银行报告预测,*年拉美地区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增速在4.8%至5%之间;随着国际市场石油天然气价格的下降,独联体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波斯湾6国GDP增速也将下滑至6.5%;IMF最新《非洲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年非洲经济增速预期为5.9%;金砖四国继续成为世界经济亮点。巴西经济迈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年增长2.9%,市场预测今年GDP增长3.5%至4%。由于油价调整俄罗斯经济有所放缓,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减弱到6.1%,贸易顺差也将减少到1000亿美元。印度经济增长走高但也出现过热信号。
3、世界经济调险大增
第一、房地产泡沫使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大增
美国最大房屋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预测,美国房市今年将持续疲软,新房销售减少7.1%,现房销售减少8.1%,房价上半年会继续走低。据预测,如果房价下降2%到3%,*年美国GDP增速将只有2.2%;如果房价下跌9%,GDP增速将降至0.5%。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多次警告美国经济存在陷入衰退的风险。联合国《*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也指出,*年世界经济将因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衰退减缓0.5个百分点。
第二、全球资产泡沫大增,投机资本猖獗,面临较大调整,金融风险增大
大量利差交易的热钱推高了全球股市、楼市以及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全球资产泡沫大增;投机资本猖獗导致风险在全球传导。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的发展速度很快,热钱在全球猖獗投机。对冲基金通过购买国际市场上的虚拟金融衍生产品,使流动性过剩在全球传导。亚洲等新兴市场是对冲基金“热钱”的主要输入地。对冲基金兴风作浪,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全球股市走牛以及一些新兴国家出现货币金融危机等,已经引起包括G8在内许多机构和国家的关注,提高对冲基金透明度、限制其投机性的呼声日高。
第三、国际油价波动剧烈,但仍将维持在高位运行
从供应角度看,剩余产能较低、下游的炼油能力瓶颈决定了石油供应紧张,石油不可能回到廉价时代,随着全球经济增幅放缓,今年的国际油价也不太会涨至去年的水平。预计*年石油均价将在每桶60美元~65美元之间,下限在50美元~55美元的区间波动。当然,不排除恐怖袭击、地缘政治冲突或恶劣天气等意外事件重新推高油价。
国内经济形势:
1、我国经济继续在高位运行
*年一季度,GDP达到5028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7526亿元,同比增长2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9%。最近,摩根士丹利、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经合组织等各大经济研究机构预测,普遍认为*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多数预计我国*年GDP增速在10%左右。
2、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加快
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带来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加快,沿海发达省份已经开始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转型。传统的制造业和加工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
3、消费结构升级,国内需求趋于旺盛
2003年开始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由此带来的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工业化、城市化也加大了国内需求的增加,内生需求趋于旺盛。
4、国内经济面临紧缩调控风险
由于房地产价格虚高、金融贷款投放过多、投资过热、物价上升等一系列的经济过热形势,国家又可能由相对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转向紧缩调控,采取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
5、国际收支不平衡,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连续几年的贸易顺差,是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严重失衡,这都为我国的贸易、金融等带来一系列影响,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国家又可能采取调控出口产品结构、实行配额出口、取消或者降低出口退税等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对外贸出口以及相关行业带来一定影响。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并存风险增大
由于投资过热所带来的一些食品、原材料价格上涨,使经济逐步向过热转变趋势加大,通胀风险增大。同时,由于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所带来了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盛,产品积压,又同时面临通缩风险,国家政策回旋余地变窄。
总体而言,*年我省所面临的国内经济形势看好。国家为促进中西部发展所采取的金融、财政税收、国债等一系列的优惠措施,都为我省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我国经济调险也在加大,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经济形势跟踪监测和风险防范。
三、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回落过快
自*年4月份以来,我省投资增幅出现逐步回落的走势,从当月的38.2%下降到12月份的25.0%,回落了13.2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回落了3.5个百分点;全年新开工项目增长8.1%,比上年回落了16.3个百分点。*年1-3月,我省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26.2%,比上年同期的35.8%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位居中部六省末位。为了抑制经济的过热,国家在最近几年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在此影响下,我国多数省市均出现了投资增速回落的情况。但是,我省作为欠发达省份,正处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目前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回落的速度显然过快,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2、利用外资增速下降
随着各省对外向型经济的关注度提高,各省利用外资竞争日益激烈。目前,我省利用外资明显受到冲击,特别是在中部地区,由于中部各省都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近年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我省利用外资增速下降的势头比较明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年1-3月,我省实际利用外资由上年同期的5.32亿美元增加到6.57亿美元,累计值由中部第一位降至第四位,后退了3位,河南、湖南累计值分别为8.73亿美元和7.59亿美元,分列第一、二位。中部省份利用外资竞争加剧,我省引资形势严峻,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扭转。
四、对*年上半年我省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
根据国内外经济研究机构对我国整体经济形势的分析,结合*的实际,在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判断上半年我省经济仍然将保持在高位运行。预计,今年上半年,我省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GDP增速可达12%。其中,一产增速6.5%,二产增速16.8%,三产增速10.5%;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达23.2%;投资增速继续趋缓,预计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6%;消费稳步提高,预计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8%;预计出口有所放缓,进出口总额增速38%,实际利用外资增速23%;财政总收入增速31%;考虑到工资调整等因素,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13.6%。
五、政策建议
总体判断,我省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存在,全年可以保持较快增长。但必须高度关注可能出现的投资减弱的状况,避免导致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同时,要着力在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投资适度增长
积极组织项目,加大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力度,争取国家在我省重大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投资有所增长。辩证看待房地产业发展,在确保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的同时,继续鼓励房地产投资企业增加商品房供应,推动房地产投资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全面清理行业准入门槛,鼓励民间投资发展。
2、广开渠道,积极引进内资、外资
年内围绕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组织若干次大型对外招商引资会。围绕已有的引进项目,制订配套项目引资规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引资工作。内外资并重,在内资引进和外资引进中,实施同等的所得税、土地、软硬件基础环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3、进一步扩大内需,启动消费需求
积极落实好国家一系列惠农措施,确保农民负担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收费减免政策的落实,要加大督查力度。特别是利用好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带动农民增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表明,根据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家庭每期房贷还款金额都将挤占70%的当期消费支出。因此,要加快落实省直单位住房补贴的发放,大胆探索国有企业、机关单位和社会公众新型合作建房的途径,努力缓解住房压力对消费需求的抑制。
在Romer(1986,1990)开创的内生增长理论中,他将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动力,建立了一个“技术变迁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而技术进步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者最优决策的结果。此后,Lueas(1988)指出在开放经济中,技术创新是由“干中学”等因素内生决定的;人力资本的存量对于“干中学”的吸收能力至关重要,并决定了经济的增长率。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解释发达同家持续的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是,Pack(1994)、Grossman和Helpman(1994)对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重新审视表明,内生增长理论无法解释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间OECD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的事实;对于一些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等)在20世纪最后30年经济飞速增长并向发达国家收敛的现象也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此后众多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解释,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Caselli和Coleman(2000)提出的,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不同。经济增长的源泉并非主要来自自主创新的前沿技术,而是来自采用处于发达国家技术前沿后面的技术;也就是说,南于技术创新的成本很高,发展中国家通过自身研发实现的技术进步非常有限,主要是通过模仿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各种形式的技术扩散来实现技术的提升。因此,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得到的技术扩散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从而向发达国家经济收敛。
Fagerberg(1994)在梳理和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各国或各地区间经济增长率的巨大差异概括为“技术”,这一“技术”的涵义是广义的,可以具体分解为三个因素:一是来自国外或周边地区的技术扩散,二是自身技术知识的积累,三是利用技术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的增长。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后两个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第一个因素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那么,国际技术扩散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是否会改变经济增长的路径呢?这是世界范围内所有国家探究本国经济增长潜力、预测未来经济增长走势时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之一。对于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扩散是否会显著地提升本国的技术水平,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最终实现向发达国家的靠拢,无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有必要对国际技术扩散和经济收敛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国外对国际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的研究现状
对国际技术扩散和经济收敛的讨论起源于Krugman(1987),他建立了一个两地区两部门模型,并假定只有高技术部门才能够受益于国际技术扩散引致的生产力进步。研究表明,如果各国的高技术部门具有不同的初始生产力水平,各国的经济增跃路径取决于技术扩散的程度;若技术扩散的程度较低,各国之间的经济趋于发散,随着技术扩散程度的加深,各国之间将出现收敛的趋势。Grossman和Helpman(1991)、Howiu(2000)则进一步将技术扩散分为国际技术扩散和区域性技术扩散,前者加速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收敛,而后者则加剧经济增长的发散。
Van de Klunder和Smulders(1996)在Krugman(t987)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非对称的两地区两部门的内生技术增长模型,假定“单向的技术扩散”,即只有落后国可以从领先国获取由于国际技术扩散带来的技术进步,但领先国却不能从落后国吸收技术溢出。理论模型的结果显示,专业化分工形成的“锁定效应”是落后国与领先国经济发散的主要原因,如果落后国可以提高本国高技术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就可以实现向发达国家的经济收敛。Goodfriend和McDermotl(1998)同样研究了技术外溢和增长部门市场份额之间的交互作用,再次证实了国际技术外溢的程度对于各国经济收敛与否的重要作用。
Barro和Sala-1-Martin(1997)构建的理论模型与上述学者不同,他们将国际技术扩散的过程动态化,使技术领先国的遴选由于技术扩散成为一个动态过程。技术落后国通过模仿和学习领先国的先进技术实现经济向领先国的靠拢,但是在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条件下,技术创新的数量减少。模仿的成本增加,造成技术落后国的经济增长减缓,最终实现条件收敛。因此,国际技术扩散对于经济收敛的影响是动态的,收敛是条件性的。将扩散过程动态化处理的还有Detragiache(1998),得到的结论也与Barro和Sala-I-Martin相近,技术落后囿与技术领先国的经济经历了一个先收敛再发散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条件收敛取决于初始时的模仿成本和收益。
除了国与国之间存在经济增长差异,一同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Giannetti(2002)沿用了Krugman(1987)和Lucas(1988)的假设,在参考Gross―marl和Helpman(1991)、Rivera-Batiz和Romer(1991)以及Young(1991)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两国家两部门模型,除了得到与Van de Klunder!和Smulders(1996)以及Good,lend和McDermotl(1998)类似的结论――国际技术扩散加速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收敛――之外,该模型还得到了如下扩展结论:若一国内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换不对称,国际技术扩散将恶化各地区之间经济发散的状况。Acemoglu和Dell(2009)结合了Romer(1990)、Grossman和Helpman(1991)以及Aghion和Howitt(1992)创建的内生技术变化模型,融入Acemoglu(2009)建立的国际技术扩散模型,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他们严格区分了国与国之间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别,并将技术、人力资本、地方性公共产品差异和制度性因素包含在内。理论模型的结论与Gian-nettl(2002)略有不同,他们认为:跨国的专利技术扩散通过改变一国的技术生产效率影响该国与其他国家的收入差距;但一国内各地区间的差异更多地取决于当地公共产品的可获得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等地方政策,而与国际技术扩散的关系不大。
理论模型的发展推动了实证研究的开展,但由于部分数据的不可获得性、指标构造的困难性以及理论模型的复杂性,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且相对于理论模型而言略有简化。Bloom等人(2002)使用1970年~1990年62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在允许长期各国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tity,简称TFP)稳态水平不同的情况下,由于国际技术扩散,各国以约每年1.8%的速度向其各自的稳态收敛,即技术扩散形成了各国的“条件收敛”。
Giannetti(2002)、Acemoglu和Dell(2009)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Giannetti(2002)对1980年~1992年10个欧盟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印证了理论模型的上述结论。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发现,一国内专业化传统生产部门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专业化先进生产部门的地区,专业化先进生产部门的地区间存在趋于一致的经济走向,这与模型的扩展结论相吻合。Acemo。glu和Dell(2009)收集了2000年以后11个西方国家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平均对数偏差指数和泰尔指数来衡量发展差距,结果发现无论采用何种指数,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都小于一国内地区间的差距,而国与国之间的差距主要是由国际技术扩散引起的,这一结论也与其模型预测相符。
三、国内对国际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的研究现状
同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出现的,因此研究成果比较有限,研究结论比较统一,都认为国际技术扩散可以显著地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
林毅夫等人(2004)构建了一个国际技术扩散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允许在长期各国的TFP存在差异。随后,利用41个国家1970年~1992年的跨国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估计,模型采用了五种不同的设定,分别包含技术选择偏离、地理位置和政府质量的不同组合。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设定下,国际技术扩散都能够显著地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且这一影响力度相当稳定。李平和随洪光(2006)设计了一个不同的国际技术扩散下的经济收敛模型。模型中包含最终产品生产、中间品生产和研发三个部门。模型的突出特点在于假定一同兼具技术扩散国和技术吸收国的双重角色,从而引入扩散国和吸收国的互动机制。进一步地,他们将国际技术扩散对于吸收国生产力的作用分解为两个方面:其一,技术扩散直接增加了吸收国的技术存量;其二,技术扩散提高了吸收国的研发生产力。上述两方面都与一国相对于世界的技术存量有关,因此均衡分析的结论有二:第一,在小国经济条件下,若存在完全的技术扩散,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将最终收敛于统一速率;第二,在大国经济条件下,若存在完全的技术扩散,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将向大国的增长速率收敛。
还有一些学者借鉴了国际技术扩散和经济收敛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技术扩散和区域经济收敛进行了研究。比如,赵自芳(2006)基于Van de Klundert和SmuIders(1996)以及Desmet(2000)的理论分析模型,构造了一个两区域两部门的模型,分析两种技术溢出途径――技术学习和技术引进――在区域经济收敛中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给定一定的传导路径(一般指具有流动性的要素市场)和技术吸收能力(主要指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本及产业的关联性),技术溢出在区域经济收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作者还利用东部地区的数据对上述结论提供了经验支持。再比如,夏万军和纪宏(2007)认为相比地理距离而言,技术溢出与经济结构距离更相关,因此将技术溢出假定为不同经济体问相似度的正函数引入Solow模型,建立了一个新的区域经济收敛框架。理论模型推导表明,在经济结构和技术相同的前提下,技术扩散会使区域经济走向收敛。实证方面,皮永华(2008)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动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扩散问题,发现上海地区的技术创新对江苏和浙江地区存在明显的扩散效应,并且这种技术扩散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收敛。
四、影响国际技术扩散对经济收敛作用机制的因素
上述学者在建立国际技术扩散和经济收敛的理论模型时,对影响这一作用机制的现实影响因素往往加以抽象和限制,目的是使模型简化易懂,但这样的处理方式降低了模型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因此,另一部分学者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发掘和讨论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上,不断完善理论模型,使之更具解释力。
(一)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的影响方式和传播途径是显而易见的。Sachs和Warner(1995,1999)的地理位置假说表明,地理位置和气候会作用于交通成本、农业生产率、贸易政策等,对技术扩散直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Gallup等人(1999)也发现,处于内陆的国家,由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交通成本高于沿海国家,或者热带地区国家由于气候恶劣等原因,技术扩散的速度较慢,经济增长也相对迟缓。
(二)吸收能力
在探索为何有些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为何有些国家在特定时期会赶超成为新的技术领先国、而为何有些国家始终处于落后的境地时,Abramovitz(1986)提出的“社会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指出人力资本的限制是吸收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Lucas(1993)以及Acemoglu和Zilibotti(1999)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技术领先国创造的技术要求劳动力的熟练程度较高,当技术扩散到技术落后国时,非熟练劳动力可能无法掌握该项技术,因此劳动技巧和技术之间的这种不匹配会导致国际技术扩散无法激发落后国的经济增长,使领先国与落后国经济的越发分散。Borensztein等人(1995)则将这一效应命名为“门槛效应”,意即只有当落后国的人力资源达到并超过某一特定的“门槛值”时,才能吸收国际技术扩散的溢出,实现向领先国的收敛。
(三)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对于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作用,学术界早已达成了共识:适度的垄断和竞争对国际技术扩散具有积极的作用。Schumpeter(1942)和Arrow(1962)分别从垄断和竞争的角度在理论上分析了市场结构对于国际技术扩散的作用和传导机制,Scherer(1970)和Davies(1979)则从经验研究中证实了理论的预测。随洪光(2009)将这一结论进一步深入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对均衡的分析,他发现若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结构是相同的,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各国在国际技术扩散的进程中将取得技术进步的一致性,最终各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将收敛于统一的速率,而这一均衡增长率取决于市场的垄断竞争程度。
(四)政府干预和技术选择理论
在宏观经济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不可忽视。比如Vande Klundert和Smulders(1996)的分析表明,政府的政策即使是临时性的,如暂时的税收变化、补贴变化、关税变化等,都会对技术扩散影响经济收敛产生作用。再比如,Basu和Weil(1998)认为资本存量相对较低是影响技术落后国吸收技术扩散的一个障碍;Rosenstein―Rodan(1943)和Prebiseh(1959)则提出政府采取重工业优先发展、实行进口替代、提高储蓄率等政策,可以加速资本积累进程,提高技术扩散的速度,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然而有些学者提出了不
同的看法,其中以Lin的技术选择假说最具代表性。
Lin(1994,1999,2003)的技术选择假说建立在Atkinson和Stiglitz(1969)提出的适宜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的基础上。该假说认为一个国家的最优经济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发展战略背离了最优的技术选择,不但这些产业无法自力更生,而且必然会出现造成资源配置扭曲的经济政策,这将影响该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是否向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收敛。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以促进要素禀赋的结构升级为目标,采取遵循比较优势的适当的政府干预,才是向发达国家收敛的最佳途径。林毅夫等人(2004)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上述观点。
另外,Kaufmann等人(1999)的政府质量假说还认为除了政府干预的措施会影响技术扩散对经济收敛的作用,政府本身的产生、运行和更替、政府政策的执行有效性等因素也不容忽视。
五、简短的分析评述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针对国际技术扩散和经济收敛这一研究领域,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现有文献,从中归纳出如下特点:
1 虽然研究国际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文章日益彰显,但是学术界对国际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对经济收敛作用机制的探讨却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才兴起的。我国学者的研究更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因此现有文献数量非常有限。
2 在理论研究文献中,虽然大部分研究都沿袭了Krugman(1987)和Lucas(1988)的假设,但在模型的设定上各有侧重,从更广泛和更深入的视角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得到的结论较为一致:国际技术扩散能够显著影响经济收敛。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部分数据的不可获得性、指标构造的困难性以及理论模型的复杂性都给实证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障碍,造成实证研究形式较为简化,方向较为单一,范式较为类似。因此可以说,在这一研究领域,理论研究远远超前于实证研究。
3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有所不同。研究范式上,国外学者多从理论模型创新人手,在各自的模型中提出有别于他人的符合现实世界的假设,建立各有侧重的理论模型,再由理论模型推动实证研究的发展;而国内学者则先从借鉴和拓展国外学者已有的理论和实证模型人手进行验证,原创性的理论创新较少。研究方法上,国外学者多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而国内学者以扩展Solow模型的分析方法为主。另外,国内学者对于国际技术扩散和经济收敛影响因素的讨论较少。
4 学者们在各自的理论框架中提出了国际技术扩散影响经济收敛的可能因素,这些因素侧重点各不相同,涉及经济系统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地理环境、人力资本、市场结构、政府角色、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可以预见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也有所不同,而现有文献并未对这一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国内对于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在理论模型上有所创新。作为国际技术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国际贸易对中间产品生产的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而中间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可以直接提高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改变经济增长的路径。因此可以在中间产品生产的国际技术扩散机制上有所突破,建立新的理论模型。
2 在研究方法上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ynamic stochastie general equilibrium,简称DSGE)的分析方法。由于USGE模型将整个经济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系统中各主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并且刻画了系统中各因素的动态演变过程。进一步地,DSGE模型为使用校准方法进行模型参数计算和政策模拟提供了基础。此外,近年来宏观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已经在估计DSGE模型参数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可以使用贝叶斯方法在模型一阶最优条件的基础上估计出模型中的参数。因此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使用DSGE的分析方法系统刻画国际技术扩散对经济收敛的影响。
笔者认为,江苏模式和浙江模式都是历史的产物,三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两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劣势也发生了变化。只有准确地把握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发展实质,动态地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形成持续不断的发展优势。
本文试从历史视角,对两种模式的变迁及背景、主要特点及增长表现、面临的问题和转型发展等问题作一分析论述,以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两种模式的变迁和背景条件
江苏模式、浙江模式的代表分别为苏南的苏锡常和温台地区。实际上,这两种模式发展至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条件和模式变迁,我们大致可以把改革开放以来的整个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3年改革开放初期,突出的背景特点是短缺经济,除了人多,物品十分匮乏。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担责任制的推行实施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释放,转移到工业和商业领域,中国的东南沿海开放地区获得了经济发展的先机。
在这个阶段,浙江经济凭借吃苦耐劳、敏感的商业意识、勤奋和敢冒风险的创业精神,立足浙江,走向全国,以商(市场)兴工。通过各类小商品市场的兴建,搞活流通,拾遗补缺,带动了个私企业、乡镇集体企业的快速发展。当时浙江著名的小商品市场有许多,包括温州永嘉桥头的钮扣市场、乐清柳市的低压电器市场、台州路桥的小商品市场,当然还包括至今仍然名扬四海的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和绍兴柯桥的轻纺市场等等,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由浙商投资的大量小商品市场。其中,以“市场+工场”和前店后厂的温台个私企业发展模式或“温州模式”,最为人注目。
这个阶段的江苏经济,以苏南经济为主要力量,利用其较好的工农业基础,承接上海等大城市的产业和市场辐射为契机,依托集体经济,大力兴办乡镇(村)集体企业,带动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当时著名的苏南(苏锡常)模式。
第二阶段:1994-2003年,物品的供求关系由原来的短缺特征逐渐转变为过剩,中央提出“抓大放小”,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大量国有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实行改制,沪深两地证券市场快速发展,人口的流动性增加,开放力度加大,全国各地的商品意识得到普遍激发,工业制造业得到快速增长。
在这个阶段,浙江随着国有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形成了以股份制和私营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以出口贸易增长为契机,通过市场细分和专业集群,依托“市场+订单”,形成了许多专业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或“块状经济”,凭借低成本的价格优势,外向型经济取得快速发展。
这个阶段的江苏经济,通过“吸引外资+集体企业改制”,依托上海和科技园区建设,大量引进外资,促进了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双驱动发展动力。
第三阶段:2004-2012年,中国加入WTO使得进出口贸易剧增,各地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货币供给量和投资连续高速增长,国有企业投资增大,形成了“竞争性领域竞争过度,垄断性领域垄断加剧”的格局。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和油价等大幅攀升,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地方政府之间的GDP政绩竞争博弈加大,产能出现大量过剩,环境污染加剧,增长矛盾凸现,导致了制造业企业各项成本的大幅增加,国际竞争力下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需求持续萎缩,进一步加剧了对国内外向型经济的负面影响。
在这个阶段,作为制造业大省,浙江受到成本上升、竞争加剧和国际需求减少等的多重挤压,民营企业利润率普遍下降,在房地产市场、矿产、股权投资和民间借贷等等高利润回报的诱惑下,为数不少的民营资金陆续介入这些领域,在2010年前的温台地区形成了较为普遍的“实业+投资”模式,以实业为依托,信贷资金和民间借贷为杠杆,通过跨地区跨行业投资获利;此外,还有不少企业为求经营多元化而介入到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领域。
这个阶段的江苏经济,尽管也受到国内外经营环境恶化的负面影响,但其依托于规模更大、占比更高的大中企业,更多的土地资源和更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更加多样化的经济类型和市场选择,更加强大的政府作用,内外资企业共同发力,获得了更加稳定持续的增长力。
从上述三个阶段两种模式的动态演变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浙江经济的增长发展,日益依靠民营经济的力量和市场环境,并对国际市场形成较大的依赖;江苏经济则形成了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两种中坚力量,对内外市场的依赖比较均衡。
两种模式的特点和经济增长表现
浙江模式主要依靠民营经济,全民性、草根性强,政府干预较小,市场化程度较高。优点是产权清晰,对市场的敏感性强,分工专业,应对灵活,对外的渗透力强;缺点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多数从事层次偏低的传统制造业,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稳定性差。
江苏模式主要依靠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政府的影响较大。优点是企业的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经济的内、外向性比较均衡,稳定性较好;缺点是受政府政策和外资的影响大。
对于这两种模式,有人又把江苏模式称之为“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和“能人经济模式”,把浙江模式称之为“小政府模式”和“小狗经济模式”,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以人均GDP水平、GDP增长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变化作为主要指标来观察这两种模式在三个阶段中的增长表现,可以发现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这两种各具特点的经济的影响。
显然,在2003年之前的两个阶段,虽然江浙两省的经济都取得了快速增长表现,但浙江在人均GDP水平、GDP增长率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等方面的表现相对更好一些;而进入第三阶段之后,江苏在人均GDP增长、GDP增长率上的表现更为稳健持续,但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表现上仍然逊色于浙江(图1、图2、图3、图4)。
如何理解这两个经济发达省份在三个历史阶段中的增长表现差异?
笔者认为,前两个阶段浙江经济的增长表现,主要得益于浙商的创业精神、市场化程度和产权清晰的民营机制;其中市场化程度,既包括浙商对于国内外市场网络的建设,也包括市场意识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这几个方面,使得浙江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形成比较明显的优势,获得发展先机,但这些比较优势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半段国有企业、乡镇集体企业的大量改制推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减弱(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观察,浙江在进入21世纪后就已经出现了多个指标的回落现象)。
在第三个阶段,江苏经济持续增长的表现,主要得益于前一阶段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转型和外资企业大力持续引进,以及更加广阔的区域空间拓展纵深(苏南、苏中、苏北)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使得投资增长继续保持较快态势。而浙江不仅原有的比较优势不断减弱,而且民营中小企业“小、低、散”的特点和粗放扩张模式,日益受到区域土地等自然资源、能源、环境等等的约束,在生产制造成本上升和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等多重因素的挤压下,工业制造业投资增长动力减弱。另外的一些企业,因为房地产和楼市的不景气,或者受联保的牵累等等,出现较大的财务风险。尽管存在争论,但进入21世纪后“国进民退”的现象是比较明显的,这也对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浙江不利。两省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增长的背离,说明浙江居民在这个阶段投资渠道和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投资的减弱和浙江民间资本的分流状况。
两种发展模式面临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结合前面两部分的分析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就可以比较全面地理解和判断江浙两省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里的经济增长走势,以及各自面临的问题及主要矛盾。
总的来看,随着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与江苏相比,浙江原有的许多优势正在减弱消失,特别是民营经济在体制和机制上的优势;原有的劣势却在不断显现,特别是在产业结构层级和企业的规模数量,以及区域内部拓展的纵深空间和资源约束方面。这不仅导致第三阶段经济增长表现中的江强浙弱,而且关系到这两个省未来的经济发展态势。
一是在民营经济的数量规模和投资增长上,江苏的民营企业虽然起步晚,但进入21世纪后,各方面的表现都优于浙江。根据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数据,从2006年始,浙江入围企业下降趋势明显,江苏的入围企业上升态势明显;从民企规模看,浙江的大企业明显比江苏少。而且,私营企业的投资动力也明显强于浙江(图5)。
二是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规模上,2012年与2004年相比,江苏增加了5011家,浙江则减少了4862家;浙江企业的户均资产和户均利润明显小于江苏,特别是户均利润,在2009年之后有差距扩大的态势(图6、图7)。
三是在外资工业企业的数量规模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江苏共有10,937个,销售产值42,561.77亿元,利润总额2,989.89亿元;浙江有6,752个,销售产值14,819.22亿,利润总额990.51亿元。浙江在三项指标上都远远不及江苏。
四是在技术创新的投入强度上,江苏要持续地大于浙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对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规模实力更大的民营企业,民营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小,创新条件较差,创新能力不足(图8)。
五是在产业结构层级上,江浙虽然都是工业制造业大省,但基础不同,浙江明显偏“轻”偏“低”。2012年,浙江的轻重工业比例为40:60,江苏的轻重工业比例为24:76;浙江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江苏以机电产品出口为主;江苏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约四分之一,浙江仅占3%上下(表1)。
六是在区域内部空间的拓展纵深和资源约束上,江苏70%是平地,浙江70%是山地,浙江在土地等许多自然资源和科教资源上都明显短缺。
另外,随着竞争的加剧,光靠吃苦耐劳、敢冒风险等精神已经远远不够,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更需要企业家们专业、专注、执着,并具有宽阔的视野和前瞻性。
也因为两种经济各自的特点、对企业发展的要求已经发生变化和上述这些发展差距,在第三阶段,浙江民间资本大量流向省外、国外,流出工业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但显然,这对浙江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而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传统细分行业拓展和“块状经济”,面对越来越大的成本上升和环境承载压力,也急需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对此,浙江面临的挑战很大。
相比之下,江苏经济的后续增长具有更多的优势,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政府和外资的依赖性比较大,一旦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就可能导致经济的较大波动。所以,对于江苏而言,政府的逐渐回归本位或职能转变将关系到区域未来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浙江经济如何转型
那么,浙江经济如何转型?笔者认为要结合自己的资源禀赋条件和动态比较优势,制定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2007年中国纺织经济运行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这是每一个业界人士都极为关注的问题。2007年1月30日,在北京亮马河大厦举办的“中纺圆桌论坛”第二届年会,对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和纺织经济走势进行了精彩的分析与预测,共有政府官员、经济专家和纺织界人士近400人参与了本次盛会。
此次年会以“2007中国纺织经济:分析与预测”为主题。在总结2006年中国纺织经济发展情况及分析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预测2007年中国纺织经济将出现的问题以及整体走势。充分凸显出“中纺圆桌论坛”为政府部门决策以及企业规划未来战略,提供政策参考和建设性意见的宗旨。
论坛以主题演讲和对话为主要形式。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著名经济学家刘伟教授,苏拉集团CEO Dr Carsten Volqtlander分别做了相关的主题演讲。论坛还邀请了来自政府决策部门以及纺织界的高层人士以对话的方式参与了讨论,从宏观到微观,共同分析、预测了2007年中国纺织经济的发展趋势。
行业南一关键词:自主创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是创新
“十一五”的第一年应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局年,纺织工业发展总量有较大增长,从业人数增长3.95%,固定资产增长12.53%,销售增长了21.6%,利润增长了27.96%,这个速度也超过了“十五”期间的速度。
可以说中国纺织工业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一个产业,我们的产业优势不仅仅在于劳动力便宜,我们的劳动力素质也很好,产业结构丰满,从上游到下游,所有材料的纺织品中国都是最强的,调节的余地很大。
对于2007年的工作,我认为需要突出“创新”这一点,要建设创新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资源节约型产业,要转变出口的增长方式,要转变纺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最核心的要素、因素就是产业创新,提高创新能力。我们对创新提出两个重点,一个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一个是品牌的建设,也就是科学技术对纺织工业增长方式的贡献率,这个已经得到了广大同行的重视。我们请来国际著名的品牌、跨国公司、科学家、经济学家、行业首脑、品牌经营者和品牌创业者参与我们的论坛,一起论述这个问题。科技创新我们已经有纲要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实现这个纲要,这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解决引进和再创新之间的关系。引进带来了技术进步,但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创新能力,这是行业存在的一个问题。日本、韩国引进再创新的投入比重是1:16,而我国统计局对2004年的工业普查全国的引进投入和再创新的比例是1:0.3。
第二,要解决风格创新和集成创新的问题。产业链创新会降低创新的成本。还要提倡综合技术相关学科的综合创新,这是我们的第二个弱点,要注意解决好这一点。
第三,明确创新的主体。我们要始终强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与创新实践主要靠科技人员并不矛盾。我认为产业的创新第一是企业,因为首先是企业的需要,产业化是靠企业,新产品是靠企业开拓市场,新技术的投资要靠企业,企业有需求就会投资。全行业如果销售收入的1%用于开发研究,那么一年是240亿,目前我们行业在这个方面的投入显然不足,必须要迅速地改变这个局面,这需要企业做好决策。
第四,我们的创新一定要加大源头的创新。所谓创新是要有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而引进再创新这是一个捷径,但是捷径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实际上我们还是要解决跟着走的局面,如果我们有自主创新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第五,要允许失败,既然是创新就要经历挫折。
与此同时,品牌建设是产业创新的综合表现,我们讲品牌建设,包含四个过程:首先是消费过程,消费者创造了产业:第二个是流通过程:第三个是生产过程:第四个是社会过程。对于这四个过程的创新,我们要形成一种创新的文化,实际上,创新的文化是共生文化,是艺术和工程、科学和社会、研究和生产、经济和自然的综合,这是我们创造思维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我们现在要不断推动品牌文化,推动和谐企业、和谐行业,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种纺织行业的创新文化,形成一个创新的生命体系,使中国纺织工业永远保持高速、能既好又快地发展的生命力。
行业指南二关键词:技术创新
四大因素影响行业发展
2020年的时候纺织工业会发展到什么样的情况?为此我们在今天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作为企业家来讲总是对未来要有所预测,要思考影响行业发展的问题。
一直以来,自然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企业因素都影响着纺织工业的发展。这4个因素的影响也并不相同。
自然的因素影响是非常有限的,以棉纺行业为例,我们的土地和产量都是有限的,因此达到一定数量就很难有更高的增长,产量上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都排在了前几位,近几年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可以说在这个领域上,自然因素的影响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如果把市场的因素进行分解的话,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有非常大的潜力。同时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GDP增长的潜力也很大,但随着GDP的增长,劳动力成本也会相应上升达到一种平衡。
所谓的政治因素,是政府对行业有相应的政策和支持,比如关税调节、知识产权的保护、政府补贴和环境保护、提倡创新。比如在印度有一个技术更新基金,如果说企业要进口新的设备、技术,政府可以给予企业5%的财政上的支持。在印尼有一个对纺织系统重组项目实施贷款利息补贴的政策,补贴可以达到3100万美元。希望中国也能有这种给纺织企业提供的技术更新基金,让他们能更好地发展。
企业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管理、市场、效益、质量、生产力。品牌将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形象,也会有效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附加值。产品的质量也是提高产品价值最好的动力。这些都是互相关联的因素。
展望20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到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技术创新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技术创新将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场景。到2020年我们的生产效率、工艺、技术都会达到相应合理的程度,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品牌、管理质量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化学纤维这个领域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不但产量会仍然占据更大的比例,质量也会有很大的进展。在棉纺工业,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的棉纺大工厂,原因是中国有这样好的基础,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会达到质量、效率非常好的一个状况。中国棉纺产品将会有更好的质量、最好的效益并采用更高的技术,同时还会有更好的品牌。
宏观指南―关键词:效率与和谐
货币政策将松紧搭配
中国的经济从1978~2006年平均每年增长在9%以
上,连续28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超过了西方人所说的东亚20年极限论,他们认为东亚的经济模式在高速增长20年以后必然会停滞,因此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达到极限。但我认为,中国在今后仍然有着高速增长的可能性。要实现这种可能,需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效率,一个是和谐。
第一首先是关于效率的问题。我国矿产资源需求1993年对国际市场上的依赖度是5%,现在是50%以上,我国GDP占全球GDP的总量大约是5%,但消耗的电力相当干世界年消耗量的10%,消耗的钢铁相当于30%以上。这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效率。才能在今后依旧取得高速增长的可能性。
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是提高效率,但这要付出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代价,要追求效率就要鼓励竞争,而鼓励竞争会在一定条件下导致平等和效率产生冲突,当以效率为主拉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时候,往往会使收入差距扩大,由此产生一系列不和谐。
第二个持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是什么呢?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现在国家已经提出了经济增长的目标,最终是要靠构建和谐社会来实现。
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存在着五大矛盾:第一,中国现在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但是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第二,物价总体水平低,人们又对未来的高物价很担心:第三,经济增长强劲,但产能过剩的矛盾尖锐;第四,经济增长恢复显著,但是失业率成信的攀升:第五,内需不足的同时。出口需求增长过快、过猛。
那么,针对这五大矛盾,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有哪些变化和特点?我认为,第一,现在提出的是淡化总量政策,强化结构政策,今后很难说是扩张总需求还是紧缩总需求,应该是“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第二,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能还要继续采取松紧搭配的原则,从2004年以来收入政策的一个基调实际上是减税,但货币政策上是收紧银根。这种松紧搭配的做法在新的一年还会持续下去;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过程中的周期和反周期的行为差异还会依然存在。
在2007年里这三个特点还会存在,综合来看,应该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中国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应当说不会有明显的衰退。
宏观指南二 关键词:完善调控
速度求胜不可取
2006年我们国家国民经济GDP增长10.7%,我国的工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增长。工业领域里头有这样四个特点比较明显:
第一,增长的速度和效益更趋协调,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是16.6%,与此同时我们实现的效益是1.88万亿,增长的速度达到了31%;第二。支持投资的行业和支持消费品生产的行业,这两类行业的增长也更趋协调。2006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24%,与2005年相比回落2名,这也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所期盼的,投资品生产和消费品的生产也都有相应的发展;第三,先进生产能力的增长和淘汰落后设备;第四,东中西部的工业生产更趋协调。在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下西部工业增长比较快,中部工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东部工业增长速度相对比中部和西部来说有略微的降低,但是东部的工业也加快了结构转型的步伐。
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总体仍较为有利。但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存在三大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突出矛盾和问题之一就是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2006年,我国轻、重工业增速差距由上半年的1.8个百分点扩大到4.1个百分点,这一趋势如不尽快扭转,将加剧结构不合理矛盾,加大节能减排难度。
资源瓶颈、环境压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突出矛盾,受结构不合理、政策措施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今年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仍面临很多挑战。挑战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轻重工业增长结构不均衡;二是部分行业落后产能比重依然较大:三是高耗能行业反弹的压力依然很大:四是节能减排的相关配套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2007年我们主要注意的研究解决的问题有三点:
第一方面是降低能耗。2006年国务院提出了要使万元GDP能耗降低4%,主要排放物下降2%的目标,但从现在执行的情况来看要实现这个任务是严峻的挑战。作为纺织企业也面对这样一个任务,尽管纺织行业更多表现为加工行业轻工业的一些特征,但像印染行业用水在全国制造业中用水占到第二,而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只有7%,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第二方面,我们还要注意到产能过剩的问题实际上对行业发展也是一个威胁,就是说应该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以速度求胜的路肯定是走不通的。
第三从支撑环境来看,煤电油运一度成为制约的条件已经大大的缓解了,但是这个问题在局部地区还可能存在。
这些方面是要求我们进一步注意环保、加强节能降耗的一个重要动因,同时我们还会面临到一些市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比如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还有原材料的波动变化,甚至是大幅度的波动变化这也带来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关注。
宏观指南三 关键词:上下游不平衡
降低对外来技术的
不仅是2006年,“十五”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这个增长是非常不均衡的,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是超高速增长,轻纺工业的增长率一般是13%~14%,中国工业结构已经是一个重型的工业结构。而在增长的效益方面也主要是上游日子好过,下游日子难过。到11月底中国规模以上的企业利润超过1万亿,但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利润也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的上游产业。而下游市场的利润还是微薄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发生了变化,有五点:第一,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第二,土地和水的价格上升;第三,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主要有两个元素,首先是中国劳动力的无限供给的趋势到“十五”末期已经到了一个拐点,其次是初次劳动成本分配不合理:第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成本在上升;第五,人民币升值,有人预测今年至少要升5%。
我想这五个条件的变化虽然是宏观的,但直接影响到工业企业的发展条件。
当前我国工业发展主要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和产能相对过剩问题。近两年,我国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呈上升趋势。能源价格同2001年相比上升了一倍以上,土地价格、交通运输、水、劳动力等价格都在不断上升。可以说,宏观经济的发展和运行,以及企业微观条件和环境均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基本要素成本的上升。生产能力过剩的主要问题不在总量,而在结构。而结构不合理之处在于,真正的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先进的大企业,生产能力比重过低;而大量小规模的、落后的、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却有较大的产量。
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大企业、小生产”的状态,推进加工制造业领域的专业化分工,拉长产业链。调整
结构还需要积极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比如现代物流体系、市场信息收集、中介咨询、法律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推进技术创新第一个任务是提高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第二个就是推进产业升级。中国不能长期建立在以大量消耗资源为基础的重化工工业的增长,不能长期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增长,必须推进附加价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间的地位和条件。第三是降低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目前在中国特别是技术密集型的附加价值高的产业,50%以上是依赖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依赖于技术引进,而美国和日本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度都在5%以下。
宏观指南四 关键词:油价趋稳
如中东目前虽然没有较大规模的持续性冲突,但伊朗问题的拉锯战如果出现波折,必然会触动国际油价这根敏感的神经等。
国内油价和国际油价还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差距,就国内油价而言,一方面要继续受国际油价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密切关注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等重大政策。在今年1月1日起,我国开放国内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允许不同市场主体进入,加快了石油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2007年是经济要平稳增长的一年,在这一年还要召开“十七大”,所以国内油价不会有更大的变化。
油价高了以后对主要耗油的行业有一些影响。目前还没有能够见效的能够防范高油价有效措施。首先靠技术进步降低单位产品的油耗或者能耗,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其次避免市场风险的可能比较有限。最后要找替代品来替代能源,也是比较难的事情。总之,对每个行业来讲都要加强管理,实行比较严厉或者比较见效的节油措施。
贸易指南一 关键词:反倾销与美国动态
今年纺织品出口增速15%~20%
关于2007年纺织品出口贸易的问题,主要跟以下几点有关。
第一是人民币的问题。目前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大家都在看涨,只是涨幅的预期会有不同,舆论评价也不一样,但是人民币在短期内的急剧升值造成了两个不确定因素。首先是对纺织品这样的、我们有竞争优势但盈利能力很弱的出口商品,在国际贸易别是从远期看会加大汇率的风险。其次,以热钱为主的洗钱数量会加大,越来越大以后,会加剧我们调控的困难和压力。这是人民币的问题。
第二个我们要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从长期来看我们出台的一些措施会有利于贸易增长方式结构的转变,但是在短期内对企业的贸易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也需要高度关注。
第三,要关注原材料的问题。原油、棉花的价格都会影响纺织业的利润。
总体来看,根据预测,如果上述的因素在可控的范围之内的话,纺织业的总体估计是,2007年纺织品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应该在15%~20%之间。
在美国对华关于纺织品反倾销的这个问题上,去年出现了中美纺织品贸易历史上最大的聚酯短纤反倾销案件,现在美国不仅对我们搞反倾销,同时已经开始对我们进行反补贴。按照美国现有的法律是对非市场国家不能采取反补贴的措施,但是这不能排除美国为了政治和大选的需要可以修改现有的法律,当前美方要求美国政府启动反补贴的声音是越来越强烈,因为这个案子仍在进行中。在中国没有获取市场经济地位的同时,反补贴如果施加过来将来我们会面临多重的压力。
借此机会我也愿意给大家多通报一些美国政府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的一些最新的动向。第一,反补贴案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参照,因为美国是采用判例法国家,如果这个判决成立无疑对反补贴产生一个实例效应。第二,美国政府在签定越南交易法律文本当中,明确规定每半年政府可以自主启动反倾销的立案调查,而且美国的业界要求政府对中国2008年备忘录到期以后这一条也同样适应中国。第三,美国最新修订了一个对非洲的法案,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延长到2012年,这个期限正好跟我们的议案到期是一年。第四,对我们的聚酯短纤采取反倾销,现在要以中国应进行公平贸易为由实行环保劳工权益。
美国这一系列的动向。表明了在纺织品贸易方面有很多不利于中美纺织品贸易的声音,但在我们的努力下,目前还是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按照数量我们在美国去年已经占到35%的贸易份额,按金额占到总额的30%,既保证了我们核心的权益,又解决了他们关注的问题。
贸易指南二 关键词:升值与风险应对
人民币升值幅度会加快
2007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应该会在2006年的基础上略有加快,波动幅度也应该会有所加大。判断依据主要是:
首先2006年的贸易顺差来看达到了1774亿美元高额的贸易顺差,而纺织品贸易顺差达到1290.34亿美元。2006年1月到12月,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651.36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2.66%,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38%,贸易顺差达到1290.34亿美元。2006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出口总值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38%。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是1470.85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5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4%:服装出口金额是948.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总值为180.51亿美元。其中,纺织品进口金额为163.54亿美元,同比增长5.58%:服装进口金额为16.97亿美元,同比增长5.50%。相信2007年贸易顺差增长幅度可能会有所减缓,但是仍然会是一个大的顺差。
其次,企业已经基本适应了人民币升值和波动,也基本掌握了规避风险的能力。
一年多来企业在用金融工具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在一些做法中也发现企业对怎么样利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因为规模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做法。有几种方式可以参考:充分利用现有的银行避险工具,包括远期结售汇、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等:改变贸易结算方式和结算货币,选择有利的出口结算方式、灵活选择结算币种、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加强管理,增强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这包括加强成本和费用管理、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扩大进口:寻求政策支持,申请外汇资金集中管理,以节省汇差。
纺机指南 关键词:创新与转型
纺机亟需增加高档设备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
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头一年我们认为是开门红的年,纺织机械的总产值超过了500亿,2006年纺织机械的出口增长非常多,达到了40%,即12.6亿美元。纺织机械行业对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在纺织工业提升科技贡献率这个方面应该说是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中国的纺织机械市场在2006年以前的三年时间大约每年是80亿美元的规模,但是在2006年超过了90亿美元。这10亿美元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中国
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对于高档设备的采购量大大增加,应该说是2006年整个纺机市场的重大变化。也说明了纺织工业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对于高档设备需求量的猛增。
2007年市场总体情况看。我们的基本判断是走势上增长但幅度会下降,但总量依然会上升。2007年随着国家对过剩行业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特别是《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的审批制度》的出台,纺织行业规模增长的速度肯定要放缓。各地在“十一五”期间还以省政府的名义下达了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或规划。例如,新疆棉纺织行业“十一五”规划中提出,2010年他们的棉纺规模要从2005年的280万锭发展到600万~700万锭:化纤产能要达到52万吨。类似新疆这样把纺织业作为“十五”重点发展行业的在中西部还有几个省。依照这种情况,尽管2007年以后纺机产品的需求量不会像“十五”期间每年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但增长是毫无疑问的。
从2007年开始。纺织行业适度放缓的增长很大一部分要靠更新改造来推动纺机产品的增长幅度,从去年开始,随着纺织行业由规模扩张型向更新改造型转变,首先纺机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将进步加大,需要加大中高档机械的生产制造。国家在2006年已经启动了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专项,纺机工业也被列到了这个专项中。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方格机械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所以,我们有一个目标:希望在“十五”末期纺织机械有50%的品种源自自主创新的技术,其次是以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为主的行业结构调整速度将加快;第三是行业特征由满足内需型向扩大出口型转变。
棉纺指南 关键词:棉价与滑准税
棉纺行业将保持平稳的增长
目前,我们使用棉花的比重大约是64%,棉花价格对整个纺织工业的影响非常大,2006年国内棉花产量是670万吨。全球棉花消费大概在2560万吨。消费比前一个年头增长了大概70万吨。就现在的情况来说,国际上的棉花供求还是可以满足的,对于中国来讲我们的棉纺织行业也没有必要大量抢购棉花,棉花的需求量是在逐年增长的,进口的量也在逐年增长,2006年进口棉花进口了364万吨,每年增长的幅度都非常大。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棉花供求的矛盾使棉花的价格一直保持在高位,棉花价格连续三年高于国际市场在1500~2000元钱,这样高的棉花价格对中国的棉纺织业有一定的影响,我们产品的竞争力大大下降,这对我们的企业的影响很大。
在2007年棉纺织行业整体增长态势上,应该保持比较稳定、平稳的增长,不过增长幅度会出现下降。2006年的我国纱线产量大约达到1740万吨,这个增长率大约在20%。“十五”期间纺纱增长量平均在17%,在2006年“十一五”第一年里纱的增长量就超过了20%,这可以看出对棉花的需求增长得很快,我们预测到2007年由于棉花市场的缺口还是要保持比较大的缺口,进口依存度大约在30%,就是说我们的棉花30%是需要进口的。根据我们对市场需求的判断,我觉得2007年增长还会保持在稳定的增长,但增长幅度会出现下降,主要理由有三个方面:
第一,我们知道产业的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有很大的联系,棉纺业连续五年的快速增长,每年都超过17%~20%。2006年投资的增长率从年初的42%回落到11月份的投资增长率,只有16.9%,这比我们前两年的39%,和大前年的90%的投资增长率是大大下降了。2006年投资增长回落到16.9%,必然会影响到2007年的投纱线产量。
第二,实行6%滑准关税,按1月20日的进口棉花价格分析,1月20日国际棉价在59.13美元/磅,这已经比国内的棉花贵200多元钱,今年实行了6%的关税以后我们棉花价格高了,高于国际市场1279元钱,这可能影响到2007年纺织品的出口。
第三,关于去年9月份纺织出口的退税又下降了2个百分点,绝大多数企业在2007年会得到比较多的体现。我们算了一下,我们棉纺业影响一般贸易占70%,可能要影响到17.9亿元的效益。
化纤指南 关键词:恢复与上升通道
化纤业将出现恢复性稳定增长
化纤行业是我们纺织工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料性基础行业,这几年应该说风风雨雨,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有。中国化纤行业在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2005年行业运行发生较大逆转,产能过剩、原料紧缺等深层次矛盾集中显现,使市场行情、企业开工率、行业运行质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行业形势不太理想。
不过,2007年的化纤行业将可以用“恢复性的稳定增长”来形容,或者说我们的行业必将进入到上升通道,这是在2006年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的判断。
首先,市场上任何的矛盾都要在市场价格中体现,价格的上涨或者指数的变化在2006年出现相当的突破,大约上升了3%~13%左右。第二,化纤增速得到了合理的恢复,相对于前几年高速增长的20%左右的增幅,我们认为增长13%是合理的回归。另外,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会控制在12亿,更重要的是行业运行的质量会大幅提高,我们的销售额会突破1330亿。而且我们在考核27项指标当中,从归纳起来的盈利水平来看几乎都是正向运作,仅仅是发展能力两项指标在下降,这也是在调整过程中一个正常的体现。
总体说,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我们行业的运行是恢复性平稳的增长,有几个趋势更加明显,行业结构会进一步优化,产业集中度会更加明显:一、向大企业集中,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生产规模明显提高,大企业已成中坚力量;二、向市场集中,主要表现在化纤的产能、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江浙一带的纺织业最为发达的地区集中,江浙两省占总产能超过了2/3,达到了68%:三、向民营企业集中,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产能比例迅速扩大,达到了67%。我国化纤工业出现三大集中趋势是市场指向下的必然结果,依托于下游业加工能力和较为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直接受到下游纺织、服装市场及工业发展的引导。两三年后浙江可望成为我国化纤工业的制造中心。
同时,我们技术进步也更加明显。有几个数字:化纤产业的进口2006年是128.3万吨,产品的出口第一次达到了105万吨,出口增长了45%。这些说明我们的行业技术进步的步伐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要谈到行业的趋势来看,我们还要正视行业的矛盾。如果按化纤行业规律的话,我们的行情很可能在10月份出现一个反复,这个问题是我们业内最值得警惕的事情,原油的回落是个趋势,但不可能降到每桶45美元以内,今年我们判断是。在10月份前将会有一个好的增长势头,但在10月份以后的增长走势很难预测。
针织指南 关键词:上下游联于
向内销市场延伸
总结2006年的针织市场情况有几点成绩。第一,原来的针织强省依然很强,增幅最高的是四川,达到了
60%,这当中很明显看到 种产业梯度向西部转移的特征。第二,在出口结构上,去年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是针织服装及附件的出口,去年前11个月的出口达到了291.1亿美元。另外在出口量和价格的比较上,金额的增长达到了44%,也就是说出口的平均单价比前年增了17.6%,这是中国针织行业连续十年以来的最高增幅。从产品方面来说女士服装产品增长是最高的。第三,在整个内销体系上,我们的支撑点是内销而不是国际市场,增长幅度和外销增长幅度相比总量增长要大于外销。从零售数据和全社会商品的消费来看增长13.7%,针纺织市场达到了26.9%。
在2007年从发展趋势来看,向内销市场延伸是我们今年要做的一个工作,我们在中间制造业的部分是可控的。有两个想法,一是希望与上游的原料厂和机械设备厂商联手,二是关于销售业态的变化,希望出现家电行业的格局。例如,当年家电行业是国有百货商场里面的主打产品,但现在大部分的家电产品已经从百货商场里面撤出,形成了国美、大中等专营机构。而目前我们的纺织品仍然集中在百货商场中销售,但由于空间的限制,纺织产品的整体感无法能到完美展现,不能尽兴表达诠释品牌的内涵和文化:另一方面,企业少有自主性,经常被打折、促销、调换位置等因素影响。我们可以思考类似这样的纺织连锁经营的模式是否可行,这确实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在2007年针织工业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努力提升全行业的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上,也可以说这是今年针织行业工作的两大创新点,通过提升科技与品牌两大贡献率,全面提高行业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服装指南 关键词:品牌与系统工程
满怀激情做响每一个品牌
2006年是服装产业奋斗的 年,也是服装产业实施调整升级初见成效的一年,为什么这么说?去年我们服装产业增长了8%,销售增长了10%,出口创汇达951.9亿美元,我认为这是我们服装产业品牌、竞争力的表现,同时在出口创汇方面也是跟世界各国同行共同发展的机会,这就是我对2006年简单的认识。
在2007年市场化的进程中,在当前外贸出口行业发生的配额限制到绿色环保、再到反倾销等一系列的外部条件制约的情况下,市场的挑战会来得更加明显、尖锐,面对这种形势,我认为应当以创新来应对。2007年企业家们应该在下面五个方面给予关注:
一是要研究市场、研究产品。如果产品销售不出去那还叫商品吗?商品要有市场价值,特别是附加值,有一件衣服在前年卖了48万多元的价格,相当于一辆好的奥迪汽车的价格了(2005年,“白领”服饰在燕莎友谊商城店售出一件48万元裘皮服装)。
二是注意市场消费终端的建设和创新,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很多品牌也已经走到了连锁加盟的路上。
三是我们要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尤其要强调色彩的搭配,这给我们新工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四是企业品牌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支持,现在就要倡导诚信经营、尊重创造、保护创造,还要对社会负责任,建立起一种职工、企业、行业、社会的和谐发展格局。不规范的行为会对市场起到一种破坏的作用。像去年底,羽绒服装行业已经率先开始倡导行业制度,希望羽绒服装行业能够对市场加以充分认识,尊重市场的发展,竭尽全力维护这个市场的制度。
五是服装产业始终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创新,面对国内、国际的两个市场首先要立足于国内,同时竭尽全力为全世界50多亿人的生活做到改善。
近几年来,我国电动车市场快速发展,而无锡市锡山区作为中国摩托车(电动车)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产业基础雄厚,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锡山现有摩托车(电动车)生产企业586家,2005年销售总额92亿元,自营出口(一般贸易出口)总额8000万美元,一般贸易出口500万美元以上企业6家,年销售超亿元企业20家。摩托车(电动车)行业的销售收入已占到锡山经济总量的1/5,对锡山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锡山也成为了我省名副其实的摩托车(电动车)生产出口基地。但是亦存在产能过大、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等诸多弊端。
本文以无锡市锡山区电动车的产业为例,对锡山区电动车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研究。从分析电动车行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客观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发展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突出问题表现在产品质量有待改善、企业战略水平有待提高、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自律不足等方面。本文研究了电动自行车行业的产业升级变化以及今后产业的发展方向等,根据锡山电动车产业的实际情况,寻找发展电动车发展的对策。主要有五大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一是在规范行业管理方面的对策及建议;二是在提升产品知名度方面的对策及建议;三是在加强企业竞争力方面的对策及建议;四是在增加行业附加值方面的对策及建议;五是在开拓国外市场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电动车发展现状,行业问题,发展对策[J6]
[J7]
ResearchonCurrentStateofWuXiElectricBicycleIndustryandCountermeasuresfortheDevelopment[J8]
Abstract
Inthelastfewyears,electricbicyclemarketofourcountryhasdevelopedquickly,andasoneofthebirthplaces,XishanareaofWuxihasastrongbasicindustry,anditsdevelopmentcameoutofthetopinourcountry.Atpresent,thereare586motorcycleenterprisesinthisarea,thetotalsalesare9.2billionYuanin2005,andtheself-managementexportation(generaltradeexportation)totalamountof80millionUSdollars.20enterprises’annualsalearemorethanahundredmillionUSdollar.Thesalesofmotorcycle(electricbicycle)haveoccupied1/5ofXishan’seconomicaggregate.ItplaysanimportantroleinXishan’seconomy.Butmanyproblemssuchasexcesscapacity,singleproductstructureandlowaddedvaluestillexist.
Xishan’selectricbicycleindustryistakenasanexampleinthisarticle,andthedevelopmentofXishan’selectricbicycleisresearched.Embarksfromtheanalysisoftheelectricbicyclecurrentstatus,thereasonsfortherapiddevelopmentofelectricbicycleweresummarizedandsystematicallyanalyzed.Andtheexistingproblemswereasfollows:thepoorproductionqualityandlowEnterpriseDevelopmentStrategy,highproducthomogeneity,lackofself-disciplineandsoon.IndustrialUpgradeandthetrendsofthefuturewerestudiedinthearticle.Suggestionsandstrategiesweregiven:First,standardizethemanagementoftheindustry;Second,enhanceproductawareness;Third,strengthenth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Fourth,increasetheaddedvalueoftheindustry;Five,developforeignmarket.
Keywords[J9]:ElectricBicycle,CurrentStateofElectricVehicle,ExistingProblems,CountermeasuresfortheDevelopment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目录...III
第一章绪论...1
1.1研究的背景...1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
1.3研究思路及内容...2
1.4全文结构框架...2
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3
第三章锡山区电动车发展现状...5
3.1总量规模概况...5
3.2企业格局...5
3.3产品品牌和结构...6
3.4研发和广告投入...7
第四章锡山区电动车面临的问题...9
4.1存在的问题...9
4.2锡山区电动车发展面临的机遇...10
4.2.1锡山区电动车产业集群的优势...10
4.2.2锡山区电动车发展面临的机遇...11
4.3锡山区电动车发展面临的挑战...12
第五章无锡发展电动车产业贸易的对策及建议...15
5.1规范行业管理...15
5.1.1强化行业协会的功能...15
5.1.2强化行业管理...15
5.2提升电动车产业知名度...15
5.2.1政府实施区域品牌工程...16
5.2.2支持企业品牌建设...16
5.3加强电动车产业竞争力...16
5.4增加锡山电动车产业附加值...17
5.5拓宽国际市场...17
第六章结论...19
致谢...20
参考文献(Reference)21
第一章绪论[J10]
1.1研究的背景[J11]
无锡市锡山区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东南部,无锡市东北部。南临太湖,北通长江,东接苏州、常熟,东至上海128公里,西至南京177公里,为苏南中心地区。
锡山是近代民族工业和现代乡镇工业的发祥地,曾创造了蜚声中外的“苏南模式”,原锡山市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获得了“华夏第一县”的美誉。建区以来,锡山经历了一个夯实基础、加快提升和谋求跨越的发展历程,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基本形成了“优一强二快三”的产业发展格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J12]值25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9%。财政收入50.31亿元,比上年增长41.6%;一般预算收入21.28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98元,比上年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10033元,比上年增长13%。综合实力连续两年名列全国中小城市百强第十一位[1][J13]。
锡山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是国内有名的摩托车生产基地,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熟练技术工人。近几年,随着国内环保和能源意识的不断增强,锡山区电动车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原先生产摩托车的企业,纷纷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挂钩,转产研究开发电动自行车、场地用车等多种电动车新品,并依托原有销售渠道迅速占领市场。在整个无锡区域内,逐步形成了以锡山区为代表的电动自行车产业集群。
我国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在2000年左右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快速增长的阶段,以接近年均70%的速度增长。爆发式增长的市场需求,为锡山电动车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目前与浙江、天津并驾齐驱,已成为我国生产电动自行车的三大板块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轻型电动车,世界看中国,中国看锡山。2007年,锡山区电动车产销量达到500万辆,占全国电动车产量的1/4,实现产值125亿元,营业收入150亿,实现利润4.3亿,实交税金1.5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动自行车整车生产基地[1]。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城市的发展,电动车作为新型的交通工具,便捷、环保、价廉和易于驾乘,具有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综合优点。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电动自行车行业从产业性质来看,是新型能源利用、环保型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方向,但同时也是受到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管制的特殊行业。该产业目前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壁垒较低,但随着电池技术应用及延伸,电动自行车又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行业。目前,锡山电动自行车集群中投资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主要从事整车组装生产,企业规模参差不齐,并且品牌众多,总体来看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生产的产品结构多样化。企业之间关系竞争异常激烈,缺乏协作。规模较大企业也开始意识到技术和品牌的重要性,研发投入和广告投入正逐渐增加。虽然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企业战略水平有待突破、产品同质化严重以及行业自律不足等方面。
为吸取产业集群发展中经常发生的“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切实提升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必须对该产业未来的发展进行探讨,并思考切实有效的发展措施,促进电动车产业“又好、又快、又稳、又久”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从锡山电动车业贸易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锡山电动车业贸易发展的现状,阐述它的产业结构、特点等,并从中指出锡山电动车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
1.3研究思路及内容
本文第一章首先从电动车的研究背景出发,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章对电动车行业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首先从锡山区电动车行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概括锡山区电动车的总量规模、企业格局、产品结构等内容。根据这些现状,第三章分析我国电动自行车发展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这是本文的重点所在。第四章探讨发展电动车发展的对策,电动车行业在产业发展上如何应对,如何突破目前目前原材料涨价以及劳动力成本升高后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何抓住现有的机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本文的难点就在于多角度切合实际地提出有利于无锡电动车业发展的贸易对策。最后,对全文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完善。
1.4全文结构框架
本文的研究框架是按照下图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电动车行业的研究综述
锡山区电动车发展现状
锡山区电动车面临的问题
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结论
图1.1本文研究框架[J14]
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
随着广大消费者对电动自行车的认知度不断扩大,对于电动车的说法参差不齐,业界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对电动车做了相关的探讨和研究。
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王凤和对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目前我国电动车产量快速发展,急剧度和规模化也在不断提升,虽然2008年电动车行业遇到了寒流,实际上2008年总体上还是上升的。他还指出目前行业的技术进步相当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企业的不断成熟,技术进步无论在产品上还是在生产工艺装备上都有所体现。很多的技术为以后开发电动摩托车奠定了基础[2]。
何祚庥院士也对我国目前电动自行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他指出虽然现在电动自行车相当普及,但是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规定不全面不具体,致使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呈现出自由散漫的趋势。在城市交通运行中电动自行车的违章现象逐渐突出,占用机动车道、横穿道路、抢道行驶、超速行驶等现象相当普遍,直接影响道路交通的畅通和安全。他提出如果不对电动自行车的产业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和行政管理问题将会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3]。
综上所述,加强对电动自行车产业的研究,将引导政府决策管理者客观对待电动自行车产业的现状和未来,避免主观和盲目的决策,从而促进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的健康发展。
此外,肖齐云专家探讨了我国电动车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无论是国内销售,还是海外发展的电动车,现在都还处于一个摸索中成长的阶段。他指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问题:1、科技含量不够高;2、整体产业链上中下游问题百出;3、无具体的行业标准要求限制。同时,他给出了两条解决措施:一,产品地位提升;二,市场占有率提高;三、生产、质量、研发等方面要同步发展。但是该解决方案在对电动车的测评中,只是从一个相对宏观的层面进行测评,没有考虑细分市场等方面的差别,同时也没有充分考虑价格优惠与促销之间的关系[4]。
中国电动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张顺荣还指出了自行车行业的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品牌理念,二是缺乏品牌建设战略,三是部分品牌建设进入了误区,四是缺乏品牌建设队伍,五是缺乏实施品牌建设战略的精神,六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也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一是树立品牌意识、品牌理念;二是制定长期的品牌建设战略;三是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生产、销售、管理、服务体系;四是要有一支素质较高的企业团队;五是企业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意识;六是企业要不断创新服务于品牌建设[5]。但是该解决方案似乎都很像空洞的口号和理论,品牌建设必须要看到其实施结果的实在性。因此,品牌建设战略还涉及许多具体工作的展开。
同时,很多专家和教授还对电动车的前景和发展趋势有很多不同的期许和观点。
清华大学马贵龙教授对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前景看好。他从能源、环保、交通这三方面综合考虑,得出电动车,特别是轻型电动两轮车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和长远的生命力。他对未来电动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专业的分析,认为电动车整车设计的方向应该从造型设计往性能、可靠性、使用寿命、互换性等方向发展[6]。
世界电动车创始人陈清泉也有他自己的观点:第一,产品的发展要向轻量化发展;第二;电动车行业产能向品牌企业集聚,规模化进一步显现;第三,国外市场的需求会有一个较快的增长[7]。
还有很多学者对电动车的发展提出了很多策略,根据这些策略设计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产品,中国的工厂将有机会向全球数百万人提供节能、环保、安全的电动自行车。
不少学者也研究了锡山电动车产业的具体发展情况。业内人士将其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6年至1999年,是研制开发、小批量实验性生产时期;第二阶段从2000年至2004年,是小批量试生产转入批量生产和批量投放市场的起步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从2005年至今,是电动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快速增长阶段[8]。目前,电动车产业在锡山已形成产业集群,形成了市场大、价格低、品牌响的良性循环态势,成为一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支柱产业。
锡山区电动车生产厂家、品牌繁多,从市场动态来分析,受政策限制、无序竞争等因素影响,电动车市场目前还没有出现强势品牌和行业龙头。因此本文以锡山电动车为例展开研究,探讨电动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三章锡山区电动车发展现状
3.1总量规模概况
2006年无锡锡山区拥有一定规模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186家,产销量达到350万辆,整个产业的产出规模达到100亿元,约占全区经济总产值的12%[8],已经是全国最大的电动自行车整车生产生产基地。图3-1中列出了全国主要电动自行车生产地区申请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数量,可以看出,江苏省企业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大部分企业又是集中在锡山区。图3-2中列出了2003年到2006年锡山电动车的产量,可以看出锡山电动车产量正以较快的速度逐年增加,锡山区电动车已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而这个产业集群的企业主要以整车组装为主,整车组装行业的发展亦带动了一批零配件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经过10年时间的培育和发展,电动自行车产业已成为锡山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对锡山区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图3-1全国主要电动自行车生产地区企业数量
图3-2近年锡山电动车产量走势
3.2企业格局
目前无锡市共有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约253家,锡山区拥有较大规模的整车企业186家,占全市的74%左右,约占全国电动车生产企业总数的1/5。年产量超过5万辆的企业达35家,并出现了一批年产20万辆以上的龙头企业,如北京新日、新世纪、红豆、董氏等。其中新日公司2007年生产量达到160万辆。
1、投资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
锡山区电动自行车产业的主体,主要是本地创办的民营企业和外地引入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开拓市场的能力,对电动自行车产业迅猛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民营企业的实力以及产业发展处于初创时期,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总体上表现为宏观市场规模巨大、微观企业规模偏小;企业间易出现无序恶性竞争;相互模仿、产品同质性较高;企业间难以协调。目前这种局面正在逐渐改观。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吸引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外地企业进入,正在形成以北京新日、红豆、清华祥龙等为龙头企业的格局。产业格局正逐渐朝着以少数龙头企业为核心、众多中小企业配套的专业化分工合作的良性发展方向转变。
2、以整车组装企业为主
锡山电动自行车企业主要是以整车组装企业为主。关键的零部件产业如电池、电机、模具等,主要是从浙江、苏北等地区采购,当地零部件配套企业发展比较薄弱。通过调查了解,大部分企业认为本地配套企业尚不成熟,但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在锡山地区都有销售网点。有企业表示,90%的零部件均可从本地采购到。浙江、苏北等地区零部件配套企业的强势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锡山地区整车组装企业的一体化能力,但是采购网络的高度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组装企业与配套企业因空间距离过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看出,零部件配套企业的发展,可以成为未来锡山地区电动自行车产业大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3、企业规模参差不齐
锡山电动自行车企业有年产超过60万辆的、拥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也有大量年产低于1万辆的小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对于产品质量、企业声誉比较重视,市场竞争比较规范。而一些整车型的小企业,为了生存往往会采取恶性竞争手段,对产业集群的整体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锡山地区电动自行车产业应朝着这个方向进行结构调整。
3.3产品品牌和结构
目前,锡山区拥有品牌200多个,其中有全国驰名商标“新世纪”,国家免检产品“北京新日”,江苏省著名商标“雅迪”、“新陵”等,更有“天爵”“比德文”“清华祥龙”“千里马”“赤兔马”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对组装企业来说,品牌优势是避免同行业激烈竞争的主要手段。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广告投入也在逐渐增加。目前电动自行车企业一般拥有不止一个品牌,这就对品牌的创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的轻型电动自行车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款型,主要是天津板块的简易型电动自行车和无锡锡山板块的“豪华型”电动自行车。目前豪华型占电动自行车总产量的60%左右,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天津是我国自行车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在简易型电动自行车的生产上具有优势。锡山区依托摩托车基础,紧跟市场需求,产品以豪华型为主,其产量中90%以上为豪华型。
锡山区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的空间在不断延伸,新产品开发能力也在进一步加强,目前该区不仅能生产多种款式的简易型、豪华款二轮电动自行车,而且已经成功开发了四轮警用电动自行车、场地车、游览观光车、沙滩车、卡丁车、巡逻车、高尔夫球场车、电动升降车等功能型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品种越来越多。
3.4研发和广告投入
广告和研发投入是形成产品差异化的主要途径。由于电动自行车产品同质性较高,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实现差异化、多样化是减缓竞争的方法。近年来,企业在品牌建设、研发投入方面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如北京新日、雅迪等,广告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0%左右,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达到了3%左右。在对北京新日、雅迪等43家一定规模的大企业及其他一些小规模的电动车企业的研发现状调查中,发现电动车企业基本上都从事了一定的研发工作(其中有2家未作出回应)。
表3-1抽样企业研发密度状况
研发密度
企业数
百分比(%)
1%以下
10
24.4
1%-2%
14
34.1
2%-3%
9
22.0
3%-5%
4
9.8
5%以上
4
9.8
图3-3企业的广告密度
图3-3为对广告投入状况作出回应的15个企业的广告密度。按企业规模大小顺序排列,可以看出,总体上15个企业的广告投入比例都较低,与此对应的是锡山电动自行车企业品牌效应较弱。而且企业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规模较大的企业重视品牌的培养,广告支出比例远高于小企业。
第四章锡山区电动车面临的问题
4.1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10年的发展,锡山区电动自行车产业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目前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还不成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1、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产业发展迅速时,产品质量不仅影响单个企业的绩效和声誉,对集群整体的发展都具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效应。某些企业的低质量,往往会传递和放大出整个行业低质量的特征。因此对个别企业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声誉和生存。从2006年国家和省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对无锡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检查结果看,抽查的129批次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合格率仅为80.6%[9],质量问题较多。尤其是中小规模企业,竞争主要依靠模仿其他企业产品,以低价格扩大需求,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企业战略水平有待提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主要寻求差异化发展。没有差异就没有高水平的竞争[10]。现阶段,几乎大部分整车企业都忽略“战略”一词,他们的精力不是寻求如何创造差异,而绝大部分集中在“造车”与“卖车”上。一旦市场达到一定程度,销售遇到阻碍,企业的管理弊端就会暴露无遗。诸如“造什么样的车”、“如何造车”、“为谁而造车”、“造多长时间的车”等诸多问题,就会成为企业头痛的问题,届时再考虑这些问题,就为时晚矣。
3、进入门槛低
一个产业的进入门槛低,容易引起激烈的价格竞争。与摩托车相比,现在锡山制造的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关键零部件都可以通过外部采购,从而使进入门槛较低。这也是在短时间内,电动自行车厂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重要原因。在庞大的整车企业中,雇十几个工人建成的“螺丝刀工厂”比比皆是。
4、企业间合作少,缺乏协作和交流
一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成本优势,更重要的是来自于企业间的协作效率。通过企业间协作,企业能主动获取持续发展的能力[11]。目前,锡山区电动自行车企业之间缺乏相互交流,更谈不上项目合作,比如共同研发、人力资源培训等。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要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必须增强企业之间的协作。
5、行业自律不足
虽然锡山电动自行车行业已经有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但大多数企业还是靠民间小额投资发展起来的[8]。这些小企业在发展初期,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只能走低档低价路线,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同时也没有注意品牌形象和锡山电动自行车行业整体利益。为了加快积累,只注重规模,忽视管理,产品开发上依靠模仿和抄袭别的产品,这给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4.2锡山区电动车发展面临的机遇
4.2.1锡山区电动车产业集群的优势[J15]
以无锡地区摩托车产业和轻工业为基础,锡山地区发展电动自行车产业具备先天的发展依托。
1、生产要素优势
(1)锡山电动自行车企业在研发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第一,重视研发的意识得到企业普遍认可。在有关部门对企业研发现状的调查中,发现锡山电动自行车企业基本上都从事了一定的研发活动。各企业研发涉及的方面主要有:对电池技术进行研发、对电机技术进行研发、整合现有通用技术提高效率研发、新车型设计上研发、新外观颜色研发。
第二,绝大部分企业对研发活动都有经费支持。大部分企业都按照全年的总销售收入对研发支出作出了估算,由此得知企业对研发活动都有稳定的经费支持。
(2)锡山电动自行车企业在员工培训上的优势
这主要表现为注重对各层次员工的培训。企业员工分为普通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个层次。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工人,企业都给予了一定的专业培训。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集群中大多数企业在员工培训上都下了功夫,培训覆盖面较高。
2、需求条件与市场优势
(1)电动自行车产品定位较准,价格合理,符合市场需求
锡山区大多数电动车企业产品系列比较丰富,基本覆盖了从1000元到2500元的价格区间,有的企业推出了单价在1000元以下的电动自行车,当然也有企业推出了价位在2500元到3000元电动自行车。3000元以上的电动自行车基本没有[1]。总体来说,产品价格定位合理,处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范围内。这充分体现了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集群对市场消费者购买能力的准确把握。
(2)锡山电动自行车企业已经逐步开始拓展国外市场
在国外市场的选择中,锡山电动自行车企业着重发展东南亚、欧盟两大地区。大多数企业都以东南亚作为产品出口地区,这主要是因为东南亚地区和我国地理距离较近,经济发展水平相似,产品需求旺盛,出口难度小;少数企业以欧盟作为产品出口地区,这是考虑到欧盟市场较为成熟,价格较高[12]。部分企业选择出口到日本和美国,还有个别企业选择俄罗斯、中东、蒙古等地区和国家。
3.行业竞争优势
(1)企业竞争优势多样化
在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集群中,企业竞争非常激烈,各家企业在竞争中各有优势。有的企业在装配技术上比较有优势,有的企业在销售网络上比较有优势,有的企业在品牌上比较有优势,有的企业在车架设计上比较有优势,甚至有的企业认为自身竞争优势有两项或以上。这就充分说明企业对待竞争的态度趋于理性,不限于打价格战,而开始重视产品技术质量的提高和品牌网络的建设等其它方面。这对于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健康竞争有很大帮助。
(2)行业竞争给企业带来的效应
行业竞争其实是个双刃剑,部分企业表示行业竞争对企业有多方面的影响。竞争会导致企业相互降价,使企业利润空间下降,扰乱市场竞争秩序,产品质量下降。但同时竞争也能够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可以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大多数企业还是认同竞争对自身有一定的正面促进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看,只有当竞争能让企业感到压力,那企业才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或者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4.2.2锡山区电动车发展面临的机遇
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要实现地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切实提高当地百姓生活水平,就必须依靠强势产业的支撑,产业强则百姓富,产业弱则百姓穷[13]。所以,选择何种产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对于一个地区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能选择正确,那对于该地区而言就是最大的机遇。毫无疑问,锡山选择了电动自行车产业,牢牢地抓住了机遇。以电动自行车为核心可以延伸出很多电驱动的相关产品,由此可以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不仅令电动自行车成为经济发展的“明星”,而且更重要的是,为锡山整个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具体而言,电动自行车产业的机遇在于: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为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创造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化进程加快为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创造现实需求;能源环境问题作为现实约束要求电动自行车产业必须得到发展;广阔的国际市场为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提供发展的外部空间。
1、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国强才能民富,民富才能购买电动自行车。在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带动下,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国内居民对电动自行车的购买能力逐渐加强,这是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条件。正是宏观经济因素的利好,才为电动自行车产品创造了极为旺盛的市场需求,从而构成其发展的良好机遇[14]。离开这个因素的支持,国弱民穷根本就谈不上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可以说,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与之相应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这两个因素,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2、城市化进程加快,为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创造现实需求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交通问题日益凸现。具体而言,一方面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城市内居民生活半径加长[15];另一方面是农村与县级城市城镇之间联系日益紧密,需要频繁往返。这两个方面的变化都要求简易、便捷、廉价式的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它必须要能满足一般百姓日常出行需要,能频繁使用,成本低廉,而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出现恰好能满足这一需求。所以城市化进程为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3、我国面临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呼唤环保节能交通工具
从历史经验看,我国经济增长走的是一条“高增长、高能耗、高污染”的道路[16]。从现状来看,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我国能源和环境状况对未来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显而易见,“三高”道路无法持续。所以未来我国的发展必须是建立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能耗少的交通工具,与其它现有交通工具相比能够节省大量能源,从而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能够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境况。同时,电动自行车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不大,虽然有可能产生部分污染,但能有效治理,基本属于绿色交通工具。因而,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符合节能和环保两大趋势。
4、电动自行车产业具备宽广的国际市场销售前景
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起步的,但是从世界角度来看,电动自行车数十年前就已经出现,如日本、奥地利、德国、我国台湾都是较早从事该产品生产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在国内做强做大的同时,还面临着国外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目前电动自行车的世界生产和销售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和美国。
4.3锡山区电动车发展面临的挑战
现实中种种因素制约了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或者说对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威胁和挑战。这些挑战包括: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国家标准滞后使得行业发展缺乏统一方向;核心部件技术难以突破,电动自行车行业遭遇技术瓶颈;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地区间竞争激烈,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集群受到其它地区产业集群冲击;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集群内部竞争程度过高,缺乏协调整合。
1、电动自行车标准滞后,管理体制不明
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目前看来,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中尚有不利因素存在,尤其是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尚未制订[13],电动自行车代表的新型交通模式与传统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甚至还在不断加剧。如果这个因素无法得到圆满解决,那就会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最重要的障碍。
2、核心部件技术突破困难,产业升级遭遇瓶颈
一个行业要能获得长期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而技术的突破很难是全面同时突破,所以如果能在产品生产的核心部件上取得技术突破,那产品质量性能毫无疑问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这也就意味着,电动自行车行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必须要依靠在核心部件上取得技术突破。如果核心部件无法取得技术突破,那将对电动自行车行业的未来长期发展形成挑战。
3、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集群受到其它地区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强烈冲击
每个地区的地方政府都会寻找并重视当地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并为之提供各种优惠配套措施来促进其发展。这种情况导致在某些行业中,全国同时存在着若干“板块”的现象。也就是说,同时国内会有若干地区成为该行业中的领先者。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中,就出现了这种的地区性产业竞争现象,电动自行车产业在地区间竞争异常激烈,锡山、天津和浙江三足鼎立,成为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的三大来竞争区域。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集群在发展中,必然会受到天津和浙江两大板块的冲击,从而形成对锡山板块的巨大挑战。
4、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集群内部面临不正当的残酷竞争,集群内协调整合关系到集群生死存亡
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到今天,历史辉煌。但是目前急需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集群内部不正当竞争现象初现端倪,也就是说锡山当地电动自行车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违反公平市场经济规则,处于一定的无秩序状态。这种残酷的竞争状态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对于整个锡山电动自行车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极具危害性,形成其发展的重大障碍。
近年来,由于电动自行车产业市场前景十分光明,市场需求旺盛,并且该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对新进入者的资金和技术要求都不高,所以大量新进入企业涌现[17]。其中规模大小不一,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差较大,研发能力更是参差不齐。小企业和大企业都有不正当竞争的冲动。小企业进入电动自行车行业时就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完全从事简单的组装工作。它们为了短期内获得更多利润,完全有可能会选择低质低价原材料进行生产,从而进一步降价促销。此时大企业也不得不采取类似行动,甚至主动降价,用短期的损失将小企业挤出该行业,这样就形成了不正当竞争的局面。它虽然在短期内会令企业获取利润,导致其他企业在短期内受损,但这种行为会对消费者造成极大的伤害,导致消费者不再消费这种产品,最终全行业衰退。
第五章无锡发展电动车产业贸易的对策及建议
5.1规范行业管理
5.1.1强化行业协会的功能
1999年国家经贸委印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工商领域协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行业协会的职能之一是“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贯彻实施并进行监督”。锡山地区企业通过行业协会来参与电动车产业新标准的制定,是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且可以行之有效的途径。
第一,锡山电动车行业协会,应尽快提出明确具体,并且有说服力的产业标准。
第二,积极协调与浙江、常州、南京等产品结构类似地区的电动车行业协会的意见,以更广泛的意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制定部门的支持。
锡山区的电动车行业协会成立不久(成立时间2007年6月1日),各项活动尚未正式启动。当务之急是要引导会员企业抓好自律,推动电动车行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协调同行业团队之间既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又能整合资源共同发展,进一步放大行业整体优势,促进行业更快更好发展。
5.1.2强化行业管理
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锡山区电动车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积极扶助一批骨干企业,整改一批中小企业,淘汰一批无证无照、生产能力低下的小型企业,特别是要加强对本地区的电动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培育。针对目前市场上产品质量不稳定以及售后服务差,配件质量、价格参差不齐等现象,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电动车配件厂家的规范和管理,在生产许可证发放等控制方面,应大幅度提高门槛,并加强行业培训,特别是加大对维修、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电动车行业质量控制人员和维修人员持证上岗,使售后服务能够跟上整个产业发展的需求。
5.2提升电动车产业知名度
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品牌建设具有两个层次,一是作为一个产业集群的整体品牌,即电动车的“无锡品牌”,这是区域内企业共享的品牌;二是集群内单个企业的品牌建设,企业为创优质品牌而努力。这两个方面都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命运息息相关[5]。
5.2.1政府实施区域品牌工程
第一,可以采取政府引导或直接推动的方式,在媒体上进行针对产业集群的宣传,可以起到既宣传城市,又扩大产业知名度的效果。比如在中央电视台常见的宣传广告“浪漫之都,大连旅游”,“义乌¾¾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威海,这里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等等就是属于此类。锡山地区也可以借鉴这一经验,比如以“锡山¾¾中国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等广告语,来增强消费者对锡山电动车的印象,扩大电动车无锡板块的影响力。
第二,通过推广、展示、等形式,增强锡山电动车集群的知名度。2006年9月锡山已经举办了中国首届轻型电动车展览会,全国有110多家著名电动车企业前来参展,其中无锡企业占三分之二,会上共展示近百个知名品牌的各类轻型电动车,在业内产生了很强的影响力。
5.2.2支持企业品牌建设
第一,要积极支持电动车企业参加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无锡知名商标的申报。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政策等手段,推动、扶持、培育和发展无锡名牌产品和商标,加强名牌产品和商标的宣传与培训,建立企业品牌建设专业工作网络。
第二,对能够形成的品牌企业,在有关保障方面给予倾斜。在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科研立项、财政贴息等方面优先扶持。外经贸、税收、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对其进出口业务简化审核程序,提供便利条件。
第三,实施严格的品牌保护。严格执行与品牌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地方性品牌保护立法工作,加快品牌保护的法制化进程。
5.3加强电动车产业竞争力
电动车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研发能力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电动车产业而言,产品研发能力既包括整车的设计组装,更包括配件性能、功能的完善,需要从整车、配件、产品延伸等几个方面全面协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18]。
1、构建上下游企业的研发联盟
电动车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产品创新不可能仅仅依靠上游或下游企业。下游企业了解市场需求,上游企业掌握配件的关键技术,只有两者联合起来从事研发才能够获得好的效果。锡山地区的电动车企业,应该通过上下游的紧密联系来增强研发的针对性,增进创新效率。
2、构建产学研结合的研发联盟
研发活动的关键投入要素是人才和资本[19],但就锡山电动车产业的单个企业而言,引进产品研发需要的所有资本和人才,既在操作上无法实现,又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因此,应以产品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锡山的电动车企业与各类高校、研究所进行有效的合作。通过地方政府这个平台,让锡山的电动车与相关研究机构增进交流,互通信息,了解各自的优势和需求,实现双赢合作。
3、构建同业企业间的研发联盟
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是以竞争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在局部可以开展合作,比如共同投资进行研发活动。同业企业之间类似的研发联盟,可以减少重复研发投入,分散研发风险。
5.4增加锡山电动车产业附加值
工业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20]。锡山电动车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需要许多专业化的服务型组织,如广告策划与营销公司、贸易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专业设计机构等的介入。
1、扶持、引进、利用专业化的服务企业
如果把锡山电动车产业始终定位在传统制造业上,则难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应该通过加入高端的生产者服务业元素,打破电动车产业仅依赖传统要素投入的局面,把电动车产业作为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来定位。
2、发展电动车相关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尚没有专门针对电动车产业的职业教育专业,这是电动车产业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在锡山地区发展电动车相关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这本身既是生产者服务业的一部分,也是为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提供人才基础。
5.5拓宽国际市场
锡山的电动车产业应该未雨绸缪,尽早将视野纳入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抢占国际市场的先机。
第一,要充分利用锡山摩托车产业多年积累的出口渠道,以产品质量、销售渠道两个方面的优势,将锡山地区的电动车大规模的进入国际市场。鼓励实施“走出去”战略,根据年度重点国际市场开拓计划,由市、区政府确定国外的国际电动车展览会,加大对企业展览摊位补贴标准。
第二,利用江苏省摩托车(电动车)生产出口基地在锡山成立的有利条件,建立国际信息收集渠道和便利化的外贸出口手续,强化与国际市场的对接能力,扩大产品出口比重,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全力争取省、国家有关部门对摩托车(电动车)生产出口基地的政策资金支持。积极探索区信用担保公司与国家进出口银行贷款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扶持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
第六章结论
锡山是全国闻名的电动车产业基地,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电动车配件资源和坚实的车辆制造基础,同时也形成了庞大的电动车产业和灿烂的企业文化。长久以来,锡山电动车历经了各个时期和不同阶段的兴衰发展,逐步发展成为无锡乃至江苏的一门特色产业。尽管由于多种因素造成了当前电动车在市场上和使用上的困难,然而,锡山电动车行业本身还是在发展、在提高,锡山作为江苏电动车行业龙头的地位并没有失去,反而壮大,而且潜在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而这种机遇能否成为将来的现实,最根本的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锡山电动车产业的升级与发展。首先是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力度,在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加强体制创新,拓展国际国内市场。要借助高科技的发展,把开发出的产品投入到新的应用领域中去。其次是要加强电动车产业集群的建设,不仅仅是电动车行业,更为重要的是抓住电动车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培育电动自行车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打造电动车驱动技术的产业集群,不断创新,努力实现产品功能升级和产业部门升级,将无锡建设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电驱动技术产品的制造、研发、交易中心,建设成为电驱动技术的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和标准制定中心。再次是要加强市场管理,使电动车市场更加有序,企业权利得到保护,实现电动车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最后,各级政府应该要把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做好对外人才的吸引和身边人才的培养,思路应该更开放。由此可见,不断的创新进步,提高完善是锡山电动车业重新起飞的必经之路。
致谢
这篇论文是我几个月来刻苦努力的结晶。但是,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成果。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伟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李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李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他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亲友的宝贵建议,同时还感谢无锡市锡山区经贸局和环保局的同志对我论文的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考文献[J16](Reference)
[1]楼次杭.锡山区关于电动车产业发展与规划情况[J].营销电动车,2007,(22):52-57.
[2]王凤和.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N].中国电动车报,2008-06-10(4)
[3]何祚庥.解决中国交通问题需要有新思维[N].科技导报,2002,(08):21-23
[4]肖奇云.略谈电动车现状及如何改善[N].中国电动车报,2008-09-15(4)
[5]张顺荣.加快自行车企业品牌建设[J].国际电动车,2008,(8):5-10.
[6]马贵龙.轻便电电动车用小电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电子学会,2000-09-27:81-83.
[7]陈清泉.电动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中国机电工业,2000,(23):5-10.
[8]王丽霞.锡山电动车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消费导刊,2008,(6):64-66.
[9]陈波,周凯.无锡电动车行业概括及质量状况浅析[J].科技园地,2007,(5):32-34.
[10]WangYQ,MinoruS.DevelopmentandVerificationofaComputerSimulationModelofMotorcycle-to-VehicleCollisions.SAETECHNICALPAERSERIES,1999,20(1):07-19.
[11]赖焕俊,周立迎.电动自行车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4,(08):.284-285
[12]MikkoR,HeikkiS.AttentionandExpectationProblemsinBicycle-carCollisions:anin-depthStudy[J].AccidentAnalysisandPrevention,1998,30(5):657-666
[13]张飞.我国电动自行车发展状况及管理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6
[14]石臣鹏.电动自行车交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7
[15]李鑫.电动自行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5,(12):45-56.
[16]陈清泉.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3,(01):1-19
[17]封江.2007年上半年电动车销售市场浅析[J].营销电动车,2007,(22):48-51.
[18]高华,高光生,王翠伟.浅谈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J].大众科技,2006,(07):39-43.
[19]MukiT.,KajzerJ..TheBehaviorofBicyclistsinFrontalandRearCrashAccidentswithCars[J].JSAEReview,2001,35(1):73
[20]吴祖峰.论电动自行车[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01):20-25.
--------------------------------------------------------------------------------
[J1]二号,宋体居中
[J2]二号黑体,居中
[J3]仿宋,小二
[J4]三号,黑体,段前2行,断后0行
[J5]三号,黑体,段前断后0行
[J6]黑体,小四
[J7]页码摘要和目录大写罗马数字
[J8]三号,timesnewroman,加粗,段前0行
[J9]Keywords,小四,timesnewroman,加粗,斜体
[J10]三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2行
[J11]四号宋体,加粗
[J12]正文小四宋体,行距1.5倍
[J13]参考文献标注在右上角,timesnewroman
[J14]表头宋体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