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共管理专业内容

公共管理专业内容

时间:2023-07-27 16:23: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管理专业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共管理专业内容

第1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也更具国际竞争力。为了培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来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设了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在这种背景下,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在下属的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及城市管理专业都开设了与专业相应的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课程。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结合自身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为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2001年教育部要求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以来,专业英语教学取得了公认的成绩,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双语能力的实用性人才,双语科研成果不断涌现[1]。但是由于公共管理专业本身的综合交叉性、科技论文的文风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等原因,使得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专业英语教学存在认识误区

在黄淮学院培养方案中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是公共管理类大三学生的专业限选课,36个学时,考核方式为考查,从课程性质来看学校对公共管理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是由于学校对专业英语仍然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导致教师对教学目标设置不能准确定位,这也是制约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的根本因素。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研究和交流的能力,不仅仅只是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更强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重点突出“专业性、应用性、交际性”。然而由于普通英语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考研英语挂钩,因此在高校普遍存在着仅仅将专业英语作为普通大学英语延伸的错误认知,很多教师对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不能准确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英语教学,如侧重对单词词组、语法、文章翻译及结构的讲解,而忽略对专业知识理论的讲解与分析,因而不能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获取公共管理国际前沿学术动态与成果的能力。对学生而言,由于学校及教师对专业英语存在认知偏差,因此在缺乏正确认知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性质及重要性也往往认识不到位。一方面很多学生认为专业英语和普通大学英语是同质的,目的只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并没有认识到学习专业英语的特殊目的。另一方面很多学生认为毕业后用到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机会很少,学习公共管理专业英语不如学习考研英语或四六级英语更有意义和价值,再加上是考查课,因此并不认可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价值,也普遍忽视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学习,这也给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2.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往往由专业教师或普通英语教师承担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由专业教师承担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时,专业教师由于不具有英语教育的背景,在教学中往往存在英语语言的障碍,突出表现在运用英语表达及组织课堂教学能力的不足,因此由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为专业英语的教学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语境,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若由普通英语教师承担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时,又会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而忽视对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侧重于普通英语教学,使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能力进行专业学术研究和交流能力的教学目标不能顺利实现。因此,不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普通英语教师在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疑专业英语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阻碍了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导致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多数专业英语教师还不具备根据学生学情及教学实践积累而自主编写专业英语教材的能力和条件,因此大多数教师选择的仍是已经公开出版的相对成熟的专业英语教材,无疑这些教材将给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但是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完全依赖教材的做法容易导致教学内容出现相对滞后且缺乏针对性的问题。目前已经出版的关于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材仅有4本,分别由李柱国[2]、顾建光[3]和李丹[3]三位教授编写出版。教材以英文文献的形式阐述和介绍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学习的有关知识,内容主要选自国外公共管理相关的经典教科书、知名学者论著等。但是截至目前最新的教材出版于2013年,教材内容难免滞后于当前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再加上教师自身教学及能力的局限性,如果在组织教学中授课内容不能结合学生学情和需求及时补充有关公共管理最新学术动态与成果,或者公共管理最新热点问题的相关专业知识,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能实现通过专业英语学习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教学目标。

4.教学方法与手段僵化

公共管理专业英语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提高学生运用英语来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的能力,这既是对以往所学专业知识的巩固深化,更是对学生专业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该课程往往在公共管理类高年级学生中开设,黄淮学院统一安排在第6学期。由于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大量专业术语及科技论文晦涩文体的存在使得学生学习难度大大提高,且大三的学生面临考研及就业的压力,对待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这样的考查课往往学习态度浮躁,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对专业英语的教学存在认知偏差再加上教师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僵化的问题。如有些教师在授课中以传统课堂讲授法为主,忽略专业英语的“专业性”而侧重于对单词词组的掌握、文章结构的分析、英文语法的解析及文献的翻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在一些课堂练习中也仅仅注重答案的对错,并不深入讨论分析学术观点,使得专业英语教学与普通英语教学并无二致。还有的教师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也仅仅局限于课件、黑板这样的传统教学工具,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沉闷而枯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5.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量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课程考核方式应当是结合课程特点,围绕课堂教学,针对学生学情而设计。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不太重视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考核方式的设计,在综合成绩中侧重于结果考核而忽略过程考核,侧重于对专业英语词汇、阅读与翻译的考查而忽视对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的考查等,例如只采取从外文文献和英文书刊中摘取相应段落让学生做英汉互译的考试方式,这种仅靠一张试卷就评定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不仅没有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考察,更无法体现学生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综合学习效果[4]。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得在课堂中不能形成很好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无从谈起。

三、提升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路径探索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认知偏差是制约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的根本因素。只有纠正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认知偏差,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与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是一门综合交叉性较强、语言应用与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它既涉及英语科技文体的一般特征和公共管理专业文献的语言特点,又涉及一定的专业内容及信息交流,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秉承“用英语深化专业知识”和“通过专业学英语”二者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公共管理专业学术研究和交流的能力为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专业性、应用性、交际性”。同时,教学实践中也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目的与价值,认识到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交际性和应用性。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雄厚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因此学校应为专业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创建有利条件。对专业教师面临的英语语言教学障碍,应当组织开展WSK-PETS5之类的英语短期培训,尤其是加强一些常用的课堂教学语言培训,提升专任教师双语教学水平。设立专项培训或进修资金,鼓励教师与国内外高校就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进行直接交流,及时获取国际公共管理学术前沿成果。对于普通英语教师,应当加强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普通英语教师和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模式,共同承担专业英语教学任务,相互交流学习,以期弥补普通英语教师缺乏公共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缺陷,课堂中使其能够对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优化配置教学内容

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的选择对于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若能成功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便可大大提升学习动机及成效。因此,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既不应当局限于教材,也不应随意选取英文文献组成课程内容,更不能将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变成以翻译阅读为重心的课堂。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应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在理论层面上,针对学生学情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师应及时补充公共管理专业的最新学术动态,并结合学生需求选取公共管理的核心议题展开专题式的学习,围绕专题、主题,结合听、说、读、写、译在内的各项语言技能,开展综合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实践能力方面,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加英文科技论文文体写作、英文演说、一般性会谈交流、求职简介等教学内容,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应用技能。有条件的教师宜根据本校学生学情编写教材,便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4.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课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公共英语向应用英语的过渡,由语言学习发展为信息交流,更注重语言的专业性、应用型和交际性。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学习内容枯燥、沉闷,且实践应用性不强。因此,公共管理专业应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施“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通过文章背景介绍、快速阅读、深度阅读、翻译精选、课后练习等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读写译的能力。通过TED等优秀英语视频观赏、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情景模拟、英文演说、自我介绍、电影配音等实训课程的设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既提高了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及有效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5.科学设计考评制度

好的考评制度应当能够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以大大提高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考评制度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重点突出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专业性、应用型、交际性”。在建构评价体系时,教师应把握以下原则: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进行多维度考评。如可将实训成绩、作业、英文演说等模块作为过程考核内容,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对学生能力进行多维度考查。平时成绩量化考评,惩罚性激励与奖赏性激励相结合。如考勤表现实行惩罚性激励,对旷课、迟到的学生进行扣分,对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同学根据发言表现及时予以适当加分,最终考勤和课堂表现累积形成平时成绩,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能促使学生课下学习。

作者:杨珂 单位:黄淮学院

参考文献:

[1]康淑敏.从教学语言运用视角构建高校双语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8,(6).

[2]王冠群.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

第2篇

[关键词]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发展方向

自20世纪80年代起,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历经了重建、发展和提升三个时期,且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良多。至2001年底,我国具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有132所。2003年底,在北京举办的公共事业管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全国150多所高校的200多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班。随着时间的流逝,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有了新的发展趋势,但其发展一直以来存在着许多问题,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不仅需要相关人员解决现在已有的问题,还需要其为它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1公共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在课程的设置上会有避重就轻,主次不分的短板。调查研究发现,很多高校都只重视公共管理的学科性,而对其专业管理的职业性严重忽视,这完全是一种喧宾夺主的行为,不能突出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也忽视了独特的专业性。这种重专业、轻能力的课程设置,致使大多数学生对公共管理的实际操作掌握较少,只是掌握了理论知识。一方面,这种避重就轻的课程设置方式,使公共管理专业的进步和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另一方面,也致使学生因其在校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操作中所需的知识相矛盾,所以在择业就业和工作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制约的境况。更重要的是,这样没有特色性和系统性的专业课程设置更不会形成一个符合实际的、有着清晰明确的公共管理发展思路为指导的建设规划。总的来说,这严重阻碍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发展。其二,新兴的公共管理学科还不曾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很多毕业的学生在就业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能力不被认可、行为不被重视也是屡见不鲜的。因其认可度不高,很多高校开设这样的学科专业都不被大多企业所知晓,其专业内容更是不被了解,好多本专业的学生也面临着就业困难等问题。再者说,不成熟的专业规范、模糊不清的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不定向,所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学校、社会三方之间互不了解。学生所学知识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无用武之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在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人才信息中他们没有招聘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学生的考虑。此外,在我国很多正在进行事业单位改革的地区,都会采取不再招聘新人的策略来使编制大大缩减,此种策略使那些就业困难、前景不好、又缺乏经验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大大增加。其三,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师资团队的教学水平和学术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实现教育大众化的改革目标,高校要招收大量的公共管理学生,因学生数量迅速增多,原本的教师数量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且根本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师数量严重短缺问题在许多高校都存在。这说明较少的教师要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以前的好多倍,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压力,致使教学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难以进行创新来促进学科发展。除此之外,公共管理学科教师的基本素养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当今时代,很多高校都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其中,很多高校明确提出需要学科带头人要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工作,特地为此成立了专业人才工作小组。一般情况下,学科带头人工作主要是负责执行本学科一些具体的建设工作,例如主持设计本学科的建设发展规划;负责对学科建设经费进行预算、利用、分配和管理;带领、指导、培养一些青年教师组建学术团队;进行学术研讨交流活动等。因为学科带头人作用重大,并影响着一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所以近几年来公共管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一直是各大高校十分重视的事情。尽管如此,学科带头人依然匮乏,其质量和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理想的状态,以至于很多高校不能形成完整的教师梯队。单从教师本身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能及时接受新鲜事物、不懂得融会贯通、思维陈旧老套、创新能力不足、眼界不开阔、不能适应学科的发展要求等众多问题,在各大高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使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长期原地踏步,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

2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对策以及重点发展的方向

2.1完善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方向

为了实施多方面、多层次发展方略,相关人员应该抓紧时间着手整理和完善公共管理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从实际的专业发展方向来说,其可以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格,为了使公共管理学科积极培养本专业的研究型人才,相关人员可以在减少和控制本科专业规格的条件下,尝试新模式,如进行公共管理专业本硕连读。另外,相关人员还应该加强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管理,狠抓科研,切记不可掉以轻心,应以本校此专业的办学特色为首要目标,快速建立本专业课程最为完整的题库。

2.2改进课程设置的策略

一方面,课程框架体系的确定要求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笔者之所以觉得在专业课程中应以基本理论课程设置为理论知识的总体构架,用来培养广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是因为公共管理学科展示着一定时期或一个国家的最基本的社会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未来社会对公共管理学科人才人文素养的要求是高校现今应该做好的事情之一。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是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稳稳的提升。高校设置的人文素质基础课程需要以综合化和系统化为原则,所设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拥有一个扎实的人文基础。总的来说,高校应格外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3改进师资团队的策略

师资团队的结构建设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每一所高校教师团队的整体质量是由师资团队的结构进行反应的,学校科研能力以及教学能力都受其影响。师资团队结构大体上由年龄、职龄、经验、学历等几个部分组成。作为一门刚刚开始发展起来的公共管理学科,师资团队的结构建设就更应该被重视起来,一成不变的、保持原本的师资团队结构、不引进新的“源泉”的陈旧模式终究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因此,源源不断招聘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发展的人才,是高校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只有这样,师资团队的结构才会稳定,教师团队才会被优化,为了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这样做,同时这也是使公共管理学科师资团队不合理现状得到有效改善的方法。高校应该采取定性、定量两者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定性考核要求的主要考核内容是教师的品德和教学科研中的优秀表现,主要考核手段是以群众积极参与和组织谨慎评价来确定的;定量考核要求的考核内容是以教学的业绩和水平作为考核标准,其考核依据是指岗位的量化指标。为使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学科课程设置更有规范性、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各有不一样的专业特色,高校可以通过相互派优秀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交叉培养,然后留校教学、相互派青年教师访问讲学等多种办法,提高教师的能力,为形成新一批的优秀教师而努力。强化师资力量的办法不止一种,强化师资培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要通过进行“人才引进”、积极地让许多教师参加各种各样有意义的学术研讨会、专业培训班以及向许多名牌高校输送国内优秀的访问学者等多种途径,达到本校师资水平显著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为了从全方面上提高全国的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教学水平,高校可以在校际间开展互相评课活动,多多增强学术交流,积极进行名牌教师、名牌课程、名牌教材的“三名工程”建设,培养出许多高质量、优秀、年轻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尽快与同类高校、省内高校和非名校三个层面建立起横向的合作关系,这也是使教学科学研究横向合作得到增强的重要步骤。促进成立全国分省分类高校专门学科指导委员会分会、一起合作编著相关主要课程的教材、开展科研课题的合作研究等方式,都可以有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进而使优秀学生培养战略可以得到很好的实施。此外,使学科专业的师资力量得到充实的方法也不止一种,高校可以选择从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中挑选出一批文化学识水平高、办事业务能力强、娴熟掌握公共政策并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领导、事业单位的干部或公务员,主办专题讲座或者是担任本专业的课程导师。

2.4改进人才培养策略

为了方便在体育、文教、社保、环保等公共事业的行政部门开展管理工作,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将具有当代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素养,具有可以将管理知识融会贯通、熟练应用到实际操作能力中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因此,高校更应该在人才的培养上训练学生基本的管理技巧和方法,并积极灌输给学生现代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为了提高管理能力,高校应充分利用公共管理的办法进行计划、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在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上,高校应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以前只知道读书而不注重创新的培养模式进行改变。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借鉴国外的公共管理学科专业人才优秀的培养经验,对专业所包含的知识和范围,充分积累经验,结合国情对人才进行培养。在人才培养的途径上,高校应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创新,使知识和能力相辅相成,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大量丰富的理论知识,提升专业能力也可以为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提供很大的助力。增加实习和实践课在所有课时安排中的比重,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生成为公共管理专业的主动参与者,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灵活的教育模式在当代的中国是有发展前景的。高校应该采用灵活的教育模式,培训并教育出公共管理领域所需要的综合型、应用型的中高级专门人才,这也是公共管理学科高等教育的目标。在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建设中,运用灵活的教育模式,给在校生提供更多值得珍惜的学习机会、模拟真实的公共管理情景,提供更加方便的培训途径和提高自己业务能力的机会,以提供现在社会中真正需要的从事公共管理的工作人员。对所有学生而言,灵活地进行学习应是学习者个人的事情,而不是其他人的责任,学生进行学习行为应该是自己主动去做的事情,而不该是由他人支配去做的被动行为。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去主动学习,因此,高校应通过调查、体验、参与、合作、探究等各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增强实际的工作能力,在此过程中,还要使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解决、完善问题,通过虚拟化的实践,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主要参考文献

[1]罗俊杰.高校公共管理课程本地化案例库建设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5).

[2]乔成邦.高校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6(12).

[3]肖茂盛.解读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与方向[J].华章,2014(24).

[4]齐海丽,郑建明.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

[5]马小娟.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电子政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房地产专业教育现代化

新华社入2003年1月5日电文“房地产业‘三外’现象预警风险”指出,在房地产领域,外行业插手、外来人涉足、外来钱染指的现象很严重,众多业务和房地产毫不相干的上市公司也加人这一潮流。这一状况,不但导致我国房地产业出现泡沫,也会导致金融业的高风险,甚至危及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房地产业的“三外”现象相对应,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也存在把“房地产”分别归属于工程管理、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三专业”的现象,共同的原因是深受计划经济时代的理念约束。加人WTO后,无论是房地产行业,还是房地产业专业教育都必须“现代化”。

一、房地产专业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和墓础

从行业实践看,现代不动产管理是综合性管理活动,专业内容涉及经济、管理、法律、金融、投资及少量的工程知识。这一学科产生的基础和存在的原因,在于这一行业中市场规律和管理规律的特殊性,以及开发过程和交易过程的复杂性、专业性,专业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其中,不动产市场规律的特殊性,表现在没有统一的市场、产品的非标准化(区位特性不同)、交易时产品不可移动交割等方面。房地产行业工作实践中,有估价、经纪、、法律服务、资产管理,也包括征地拆迁、报建、报批、项目筹资、风险管理、投资决策、资本运营、预结算、工程管理等各个方面,这些工作所需要的大部分都是“法商管理”专业知识。

“法商管理”是房地产专业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法商管理是以财经、政法类专业知识为主的法商综合应用管理,内容涉及经济、管理、营销、金融、投资、保险、会计、财经、政法等方面。由于其专业细分程度高,学科设置齐全,内容实用性强,能较好适应现代不动产行业发展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和要求。现代不动产行业管理中,还包含少量工程、规划知识。以法商综合管理为基础,经过专业资源整合,可以办起“现代不动产”管理这一新兴专业。美国著名不动产学者查尔斯·H温茨巴奇等人所编写的《现代不动产》一书,为我们展示了美国现代不动产管理专业内容的全貌,主要内容也是法商管理的综合知识。从国外高等院校不动产教育的先进经验来看,不动产类专业作为一门应用管理专业,综合性强,专业性内容含量高,并非哪类专业基础都能办好。即使是有土木建筑专业的工科院校,也不一定在办房地产类专业方面具有优势,这与一般人头脑中的印象相反。在国际上,法商院校兴办的“不动产管理”专业教育,是最具发展潜力的。

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表明,现代房地产管理教育应以法商管理的综合知识为基础。

二、房地产专业教育现代化的规范和引导

办好不动产专业教育,重视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和引导我国房地产专业教育现代化,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搞好学科管理和指导

建议由国家教育部组织,联合国家建设部、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国家司法部门、国家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各大高等院校不动产相关专业的学者,成立“现代不动产管理”学科和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规范和发展我国高校现有的房地产类专业教育。 目前各个高校的房地产专业教育,分属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三个不同专业,这是计划经济观念的产物,必须加以规范和统一协调,才能有利于房地产专业教育的发展。

(二)主要由具有法商专业资源的院校来兴办

从专业特点和内容看,兴办现代不动产专业教育,具有法商专业资源的院校更有优势和潜力。以广东商学院为例,房地产专业教育归属于工商管理学院,在房地产营销、投资、资本运营、估价、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师资,已有一定的基础。此外,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的房地产金融、法学院的房地产法也有相应的师资。再加上正在筹建的行政与公共管理专业,若能进行资源整合,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在广东高校群同类教育竞争中有鲜明特点和相对优势。

(三)做好专业发展的规划定位

第一,“房地产经营管理”是个大专业,学历层次以研究生和本科教育为主,还可考虑设置“房地产金融投资”、“房地产法律”等专业方向。若仅以其中的“物业管理”作为专业,则可发展专科教育。因为房地产是应用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不是专科两年所能学透的,否则学生毕业后,将难于胜任相关工作。

第二,专业内容规划可包括不动产营销咨询、不动产开发、不动产金融投资、不动产法律服务、不动产估价经纪、不动产公共管理。培养目标面向国土房管、税务等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律师所、估价所、经纪所、行、咨询公司等)。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整合现有的房地产专业师资,另一方面吸纳相关基础学科的人才。房地产是新兴学科,目前国内房地产类专业方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仅有人民大学、清华等少数几家高校。部分高校若引进房地产类的博士、教授有困难,但是,如果有选择地吸纳房地产相关的基础学科、传统学科的专家、教授,如经济学、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建筑理论、建筑历史、区域经济、民法学等学科的人才,这些领域有很多高层次人才,也有兴趣从事不动产这一专业,吸纳这些方面的人才并不困难。

(三)做好相关学科的分工协调

不动产管理的学科有“不动产开发”、“不动产金融”、“不动产法律”、“不动产估价”、“不动产投资”、“物业管理,’(本质是资产管理与服务)等,而“城市规划”、“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只是不动产管理的相关基础。

(四)与国际不动产教育接执

第4篇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与高校后勤社会化

新公共管理理论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受一些西方国家推崇,它既是一种公共行政理论,也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并且作为主体思想指导行政改革。作为一种以企业经营理念为基础的管理思想,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共部门管理方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重新研究。新公共管理最初解决的是官僚体制的管理模式和社会环境间的矛盾,有利于政府摆脱金融、管理以及信任度等方面的困境。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共部门必须首先明晰治理的概念,为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不仅为改革中的政府提供了新途径,还为高校提供了“准公共物品”的社会改革参考。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与高校后勤社会化契合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和理论特色与高校后勤社会化相契合,从理论角度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提供有效指导,形成独特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有效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持续推进,同时获得诸多实践成果。具体来说,新公共管理理论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契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积极成果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加快了后勤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走上正轨。

2.突破原有管理壁垒

新公共管理理论推动了管理制度改革,消除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壁垒,使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制度实现了更新,建立了新的管理体系,提高了管理效果。

3.建立良性循环的后勤竞争制度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使高校后勤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提高,满足了高校建设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它改变了高校独立办后勤的局面。可见,这一过程中,新公共管理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野下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原则

当下,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后勤组织从传统的管理型组织向现代服务型组织转化中,新公共管理倡导行政与管理二分原则、顾客至上原则、绩效管理原则、竞争原则、公平原则等,对后勤社会化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1.市场导向原则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认为,公共部门之所以工作效率低下和机构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是由于官僚体制的消极影响,如竞争不明显,没有一定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因此,高校后勤领域要想实现社会化必须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充分运用竞争机制,打破垄断,提高服务质量。

2.以人为本原则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无论是公共部门的行政权力还是公共部门的行政行为都应围绕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进行。以人为本是为了推进科学发展,后勤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后勤服务体系中真正做到以教师和学生为本,把他们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后勤服务体系的标准,扎实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

3.绩效评估原则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首先确立个人和组织的具体行为目标,然后根据实现目标的进度,采用绩效评估手段,引入业绩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评价公共服务部门的业绩。它强调对雇员实行契约制和对效率进行量化评估,要求高校后勤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提高雇员的积极性。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野下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多年来,高校后勤面临的最大发展问题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和激励机制不合理。为此,要打破后勤管理部门多年的用人思维和习惯,突破用人的诸多不合理局限,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眼光,建设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能真正促进自身和高校共同发展的蓬勃向上的后勤管理和员工队伍。

1.引进和培养专业化人才

人才引进方面,要改变原有的行政化人才引进模式,突破地域和行政级别限制,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各类专业人才。而对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和实体,注重从行业内部挖掘和培养人才。但由于人才引进以及人才作用的最大限度发挥,需要不断提升和充实人才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因此,要以制度的形式制定培训计划和设立专项培训经费,建设学习型组织,推进广大员工的继续学习和培训工作。同时,鼓励各实体多开展技术竞赛,鼓励员工个人参加学历及职业资格等考试,并定期派出干部职工到相关高校和企业交流学习,加强后勤人员的知识更新、专业培训。

2.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适应高校后勤特点和发展的薪酬体系,推进分配方式改革,使薪酬计算的指标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逐步降低保障性基础薪酬部分,加大激励薪酬部分比例,提升干部职工的开拓性和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吸引专业人才。通过建立并实行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以绩效考核推动员工素质提升。此外,对积极主动关心单位发展,为单位发展献计献策,使单位经营服务指标或客户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的员工,实行额外奖励,并给予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二)创新运营模式,完善经营管理机制

高校后勤社会化必须突破与创新传统的规则和理念。纵观国外的高校后勤管理可以看出,他们的后勤服务与管理模式十分多元,但在基本原则上拥有共同之处,即社会化程度高,值得借鉴。当然,这种突破与创新必须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遵循“有利于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降低后勤成本,有利于发挥学校最大的办学效益,保障学校长期稳定发展”的原则。高校后勤社会化要取得突破与创新,必须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产权制度、运行机制、财务管理、资源利用等诸多方面动脑筋、下工夫。

1.推行股份制试点改革,规范经营管理机制

从具有浓重的行政化色彩,到模拟企业运作,高校后勤走过了艰辛的社会化改革道路。但是,在不断与社会企业一同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况下,这种所谓的“模拟企业”无疑不合时宜。因此,要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可在后勤实体逐步推行股份制试点改革,采取“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方法,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营模式。推行股份制的过程中,后勤实体的所有制形式、出资形式、经营及管理方式、财务管理、分配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等都得到相应改变。对具有明晰的责、权、利的企业,可以真正实现规范化运作,不断增强实力,真正融入公平的市场竞争。

2.不断发展校外项目,开拓后勤服务市场

后勤很大一部分业务属于保障师生基本生活的服务性项目。在保证提高良好服务质量的同时,为高校分忧解难,支持高校各项活动以及负担高校分流正式职工的安置等,从事这部分服务项目的实体承担着巨大运行成本。后勤实体要真正发展壮大,除做好服务校内市场的本职工作外,还需积极向外拓展业务和发展空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许多单位和部门也将其后勤服务项目剥离出来,交由后勤专业化单位(公司)管理经营。因此,全社会后勤管理经营的市场巨大。在高校后勤社会化中开展校企合作,就是高校后勤实体通过改革,摒弃“小而全”和“包打天下”的思想和做法,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在社会化改革中找到“位子”,不断提升竞争能力,塑造优质的服务品牌。

(三)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一种基于企业经营理念的理论。面对日益发展的高等教育需要及市场环境的日益变化,高校后勤生存受到严重威胁。高校后勤要与市场经济接轨,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权责不明和事企不分,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而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避免高校只享受权利,后勤服务只履行义务的现状。具体做法如下。

1.明晰产权,理顺关系

高校的后勤法人财产权和资产所有权是两个概念,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效区分二者,是高校后勤建立并完善企业制度的首要任务。明确产权包括三方面内容:(1)确定后勤和高校的产权内容和比例,明确二者之间的产权边界;(2)对后勤资产进行科学评估,明确区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实现两种资产的剥离;(3)学校对后勤服务投入资产进行建设,一旦发生风险,按照资产比例承担有限责任,然而后勤服务中的资产指全部法人财产,所以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学校所有资产需要承担增值保值责任。

2.界定权责,事企分开

高校后勤建设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明确后勤和学校之间的权利责任关系。学校的权利包括选择后勤服务经营管理者,选择后勤需要服务的内容,建议、决定后勤服务出现的重大问题,预防并制止资金流失等。学校的责任义务包括不得直接干预后勤经营管理,为后勤服务提供资金、人力等各项支持,按比例享受分红,在经营破产时也要按比例承担损失等。高校后勤作为一个独立实体,需要承担以下责任:报经学校批准后方能实施一些重大事项,坚持以“三服务两育人”为经营理念进行自主经营,根据注册的法人资产对全部风险独立承担责任。后勤参与到市场竞争,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遵循国家法律,适应学校宏观目标,严格按照高校教育体制,实现资产增值。学校职能和后勤职能完全分离,学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教育科研的中心任务上,后勤在管理经营方面更具灵活性,在做好本职服务的同时,可拓宽服务领域,保持快速发展,彻底与学校在职能上划清界限。

(四)深化社会化改革,积极引进社会资源

长期以来,高校一直习惯于“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已跟不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为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后勤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社会化,目的是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其实质是广泛吸引优质的社会资源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组建面向高校特性的后勤服务体系,改革现有体制,实行社会化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对高校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我国还没有全面普及社会服务,但目前大多数地区的服务业已初步具备为高校提供各种服务的能力,部分高校后勤实体也具备为其他高校提供服务的能力。鉴于此,高校应逐步打破垄断、开放市场,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和其他高校后勤服务资源,建立有序竞争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体系。现阶段,紧跟快速经济步伐而壮大的服务行业,使后勤机制与市场经济完全结合成为可能。因此,可考虑由服务商承包高校的后勤服务业务。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现实分析,市场的需求发展、大众和学校的现代价值观,是后勤制度走向市场化的关键因子。在规划后勤的市场化模式时,如果忽略上述因素,只是盲目地进行市场化转变,最终只能停留在表面改革层面。因此,后勤机制的市场化革新内容需考虑主客体和交易环境规划。

三、结语

第5篇

一、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现状笔者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处的关于学生在校的基本信息统计数据进行整理,结合从教中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访谈和观察,认为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2011-2013年这三年的首次就业主要表现出三个特征:(一)该专业毕业生以签三方协议形式就业的首次就业率①低2011年,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共73人,至毕业派遣时,签订三方协议的有18人;2012年该专业毕业生共56人,签订三方协议的有21人;2013年该专业毕业生共35人,签订三方协议的只有3人。

(二)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

签三方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中,2011年签约机关事业单位的有3人;2012年没有人签约机关事业单位;2013年签约机关事业单位2人。此外有少数升学的学生,其他学生均进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工作。

(三)该专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且考研时多选择新学科

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意愿强烈,据访谈,2013年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比例已达到40%,而他们大多不再继续报考公共管理类学科,转而投身其他学科。2011年,该专业毕业生升学5人,2012年升学7人,2013年升学4人,这些学生均被其他专业录取。综合上述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征,可看出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弱。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的根源

有必要思考为什么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递增,而就业率并不理想?为什么毕业生就业去向不是以该专业的研究对象———公共行政单位为主,而以企业为主?为什么学生在升学时放弃原学科?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2级(入学)共有学生25名,笔者在2014年11月随机选择了其中14名学生进行结构式访谈。并运用同一份访谈提纲于2015年4月随机选择了2013级25名学生中的24名学生进行了结构式访谈。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前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涉及到专业定位与社会认可度、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五个方面。

(一)专业定位与社会认可

教育学者们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那为何在国家及地方公务单位的招录中基本没有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笔者自2009年从教以来,就这个问题向接触到的二十名公务管理人员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均表示,医疗、教育、环境等公共事业的管理工作要具备具体的医疗、教育、环境等方向的专业学科背景,而“公共事业”研究太宽泛,无特别的专业技能。当然这种说法本人认为值得商榷。所有的公共事业的管理活动中既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解决近期的问题,也需要具有综合背景的专业管理人员来统筹长远的发展。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注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医学或文学学士学位。这种做法使得社会各界很难从专业名称上推断出这个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能做什么工作,造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社会中的认知度不高。该专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且考研时多选择新学科。通过调研,2012级学生有7名要考研,其中1名的意愿专业为公共管理类的行政管理专业。一般来说,本科生考研首选本专业,可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管理类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目录里根本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②。既然要换专业,很多学生在考研时干脆选择就业率高的新学科。社会认知度不高,自然影响到该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对于问题“这个专业是你们在高考时主动选报的还是后期调剂的”,2012级有12名学生表示该专业是自己主动选报的,但报志愿时他们及家人对该专业的理解和现在经过两年多的专业学习后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在后续问题“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本科修读专业,你们会选择什么专业”的回答中,14名学生中竟无一人继续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2013级的24名学生的调查中,17名学生表示该专业是自己主动选报的,但报志愿时他们对该专业不了解以及当时是补录没有其他选择了。若可以重新选专业,他们中除1人外全部都选择报其他专业。这表明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低,这会影响到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和生活中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到将来在任职单位的表现,学生个体在任职单位的表现会影响社会对此专业的认同下降,这将增加该专业就业中的困难,形成一个恶性的累积循环。

(二)招生规模

自1998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首先试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设此专业的高校在不断增加:2004年全国已有224所院校设立该专业,而到了2009年底,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472所,仅在五年内就翻了一番,至2013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有500多所。招收学生总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考虑到近年此专业的就业压力,内师大公管院已经大幅缩小招生计划,但就全国看来,毕业生市场供给量大。

(三)课程设置

在日常谈话中,有学生提到了“我们学的课太宽泛,什么都学,又感觉什么都不精”,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你认为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能不能提高就业率”的问题。2012级学生中有5人表示不会,他们认为课程设置和就业率没关系;5人认为能;4人认为应该有提高,但影响不大。认为课程设置和就业率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学生解释说,就业困难是整个社会的就业环境和社会认知所致。在课程设置方面,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厚基础、宽口径”,课程涉及文科类和有关理科类的知识,如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高等数学、行政法、统计学、应用文写作等等。课程体系内容丰富,但囿于学校层面的课时要求和专业师资的限制,课程设置还是侧重理论学习,缺少实践机会,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存在相脱节的现象。

(四)师资力量

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专任教师只有8名,其中有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的有4人,兼职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事务的有3人,教师数量不多,并且缺少双师型教师。学生实习平台建设不足,实践环节需要实习基地,这涉及到和公共事业组织的对接,而行政事业单位出于业务保密和业务纪律的考虑并不愿接受过多实习生;若采用实验室实践,需要优质的软件系统,而国内市场上在售的相关软件在设计理念上重事务操作而轻决策,实践中收获有限。

(五)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该专业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面对调查中“你已经为就业做了哪些准备”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说准备考研、考证。在考证的选择上,大家的选择同质化:考教师资格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理由是“不知道该考什么,但是大家都考这两个证,所以我也就随大流”。这是一种盲从的状态。至于毕业后三年所期望实现的具体职业目标,大家表示没想那么细。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意识,也就不可能主动去学习求职技巧和技能,在求职时处于劣势。关于求职期望,对问题“你首选的职业及行业是什么”,2012级17名学生们的答案同质化———公务员和银行,他们的解释基本围绕着职业社会声望高、薪酬待遇高、工作环境好以及休假有保障。可见职业相伴的回报是学生们择业的第一关注指标,那些选择公务员的学生们都没有提到专业对口的原因。对问题“你想到什么地方工作”,2012和2013级同学的答案涉及到北京、上海和“家那边的城市”,其中的关键词是一样的———“一二线城市”。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

(一)教育部门推进体制改革

就业形势不理想,为什么全国范围内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却仍然增加?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高校功利化趋向明显。许多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学科实力和提高办学效益,尽可能多地申报专业和招生,二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有权批准所辖区域高校的专业设置计划。应全国统筹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确保市场中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的供给均衡。

(二)学院调整方案适应社会,引导社会

出于就业压力和师资有限的双重考虑,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逐年减少招生人数。即使如此,每年的招生录取分数线仍然在微降,这使得生源的素质无法保证,可进一步减少招生人数。为了适应社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持既重理论又重实践,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投入,努力实现在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追踪分析他们工作中需要的知识结构来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公务员考试应试课程,开设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公共基础知识和公务员面试指导等专题选修课程。学院为了引导社会正确理解并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到对口就业单位比如各类公共事业相关单位进行主动宣讲和推介。

(三)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大学生没有做好步入职场的综合素质准备,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法律知识等方面。学生要树立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但通常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足以独自完成职业规划。要充分落实内师大公管院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双重负责的制度,帮助学生个人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经常向学生通报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就业现状,给学生们分析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实例,了解每个学生的人格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家庭资源等,引导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关于职业选择不应过分强调短期内的职业回报,而应综合考虑不同职业对社会的贡献,自身特质是否适合职业要求,行业是否有发展空间,行业内的竞争压力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确立方向后,明确具体的职业方向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哪些内容,运用目标管理法,制定多个短期的阶段目标,激励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四)社会合力培育就业环境

第6篇

摘要:论述了开展专业建设评估在树立学科、专业特色,明确专业建设的目标与方向中的积极作用。

一、整合教学创新思想,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体系研究

从整体结构上讲,教学创新体系是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诸多系统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网络系统。而专业建设评估体系研究是整合教学创新思想的基础。从我院发展的实际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乘教学质量之东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学科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院办学层次”的关键在教学创新,关键在专业学科建设,关键在人。目前我系开展教学创新体系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知识的创新及应用——教学创新研究;另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播——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内容研究。而这两个方面恰恰是我院“教学质量年”的基本任务和中心工作。专业建设评估和教学创新活动紧密而有机的结合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关键和根本途径,所以在专业建设及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专业评估和教学创新研究。对于工商系,应着重研究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及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主要研究专业发展方向是否明确,对重庆当前和长远经济建设及社会科技发展有无意义、作用;在重庆市内、国内有无特色、有无影响,该学科的发展处于何种地位,在国内外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其学术成果如何,获奖项目、级别如何。

1.2工商管理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主要研究各专业师资队伍的思想素质、学术水平,在国内或行业同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人才培养能力与发展潜力;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整体实力;拟定培养计划措施及执行情况,形成专业学术带头人、后备学术带头人、梯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1.3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实验室建设

主要研究与专业发展相匹配的仪器设备数量、质量及自制仪器设备的水平;现有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的高低;目前实验室面积能否满足教学科研要求和实验人员队伍配备状况。

1.4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科研建设

主要研究各专业学科领域中外期刊、鉴定项目、出版专著教材、获奖项目的数量与级别;目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经费;科研成果推广及应用情况,学术交流与学术氛围;科研成果是否推动了科学理论发展,科研项目是否有理论意义,科研经费转化为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等方面。

1.5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教学改革与管理措施

主要研究各专业学科建设规划是否合理可行;教学计划、大纲是否齐全、优化,教学档案、科研管理是否规范有序,优良学风班活动落实情况,管理人员所占比例;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否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果;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如何,本专业内在发展潜力如何等。

1.6工商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主要研究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人才能力结构及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在建立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体系和教育模式逐步完善及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大力度,摆脱由传统教育模式造成的重知识教学、轻创新研究、重分数、轻能力培养、将教学和创新相对分离开来的影响。重视和加强教学创新研究在专业建设评估工作,以及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工作中的作用和力度,使专业建设评估和教学创新能够真正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二、以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塑造工商管理系学科、专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专业建设评估工作,理清专业建设工作思路,找准市场定位,突出工商管理类专业特色,为继续开展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系在“教学质量年”中,以开展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和土地管理这4个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塑造工商管理系学科、专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2.1塑造系的办学思路和特色

在院办学思想指导下,经系务会研究确定我系办学的具体思路与特色为:“以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为主,工商与公共管理相结合,体现管、经、工兼融优势,突出企业经营与现代管理技术,强化学科特色”。以上简称为“1212”思路即:“一个为主,两个结合,一个体现,两个突出”。

2.2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思路与特色

我系学科建设思路与特色为:(1)工商管理学科是我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以工商管理为龙头,市场营销与旅游管理为两翼,体现工商为本,形成专业优势互补与群体推进的格局,把本学科办出特色;(2)公共管理学科是我系又一重要支撑,以土地资源管理为重点,兼融房地产经营管理,结合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学科优势,坚持联合办学之路,把本学科办出特色。以上简称:“一个依托,一个支撑,优势互补,群体推进”。

第7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2-0164-0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不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而是经过了一阶段的发展并获得一定程度收获的,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当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是教育行业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专业之一。但是随着发展进程的加快,一些矛盾问题也随之凸显,对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方面人才的全面高质量培养产生了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完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对策,为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理论与学术的基石。

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模糊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内核涉及的外延十分广泛,这就导致了部分高校对于该专业的定位较为模糊。在教学体系设计的时候希望尽可能多的涵盖更多的内容,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但是这种举措的直接后果就导致了学生学的杂而不精,整体来说,对于专业想要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定位十分模糊,不具体也不科学,根本无法支撑该学科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情况也难有裨益。

(二)实践教学薄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理论和实践性质都很强的专业,但是目前高校专业教学开展当中,对于实践的培养较为薄弱,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教师本身长期进行理论教学,实践能力不强,也就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可以向学生传授;第二,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使学生的学习被局限在课堂环境中,不能够在一个实战的环境当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提升自身的经验。

(三)定量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特色导致了学习过程当中学生更多接触的是定性分析,相应的对于定量分析的学习较为薄弱,相关的定量分析能力水平较低,这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不相符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样的,首先就是学科的特性导致学生在日常训练当中难免会有所偏倚;其次,教师本身术业有专攻,对于定量分析的研究也不足;最后,学生生源大多为文科学生,在定量分析基础方面本身就薄弱。

二、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首先要明确一个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够进一步完善其他相关的教学设计等体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边缘化的学科,交杂了多个学科的相关内容,因此明确培养方向成为该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任务。该专业的名称包含了多重含义,首先对于“公共”二字的内涵分解就需要深入分析,公共二字指向着该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覆盖的是整个公共社会整体,不仅仅包括公共职能主体,也包括被服务的社会大众,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在公共事业的各个领域都能起到服务和管理职能的高级人才。

(二)明确专业培养方向

各个高校应该针对自身的教学实力、当地社会环境、经济状况、就业背景等相关因素,综合分析权衡,明确专业的培养方向。目前有多个高校都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因此高校之间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竞争和挤压,在这种情况下,对专业发展培训方向进行个性化的、合理的定位显得更加重要。例如医学院可以着重医学卫生公共事业的管理教学、师范学院可以侧重教学公共事业管理等等,这样既可以突出专业特色,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定位自身发展走向,减少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和阻碍,对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以及学科建设发展而言都极为有利。

(三)提高实践与定量分析能力

高校既然已经认识到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对于实践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培养的薄弱,就应该因地制宜地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例如加快建设学生的实践基地,鼓励教师多参与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手抓等等。另外,教师队伍的优化以及教师素质水平的提升也是必要的,学生相关能力的薄弱很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教师能力的不足,只有教师首先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定量分析能力,才能在教学当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指点,学生才能从学校学习当中获得更多有用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在未来走向社会的工作岗位中也可以显得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必须通过提升教师入职门槛,加强现有教师力量培训等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三、结语

当前高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展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定位与力量等方面的缺陷,对于课程系统的建设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和阻碍,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明确专业培养方向、提升学生实践与分析能力、全方位完善师资队伍,并以此不断提升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水平。

作者:刘丹

参考文献: 

[1]何云峰,郭小兰. S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实施叙事与反思[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1):43-45. 

第8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政府的财政支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国家在公共财政资金支出方面也做了较多努力,学习发达国家已经验证过确实可行的方法以及他们的经验,试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经过多年学习改进,目前国家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但是,公共财政资金使用不合理、效率不高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还有评价主体单一、标准多元化、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之类的问题也都浮出水面,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财政专项绩效评价体系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下面将具体从几个方面来了解绩效评价系统以及其改进措施。

一、绩效评价出现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平稳运行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国家财力得到迅速壮大,并且逐渐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财政支出管理进行改革,和国家财政支出相比,前者处在刚起步的阶段,而后者目前已将相当完善和稳定。财政支出的制度问题急需解决,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收支矛盾。我国各个单位部门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太过关注财政收入,从而忽视财政支出问题,因此出现了财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的情况,再加上本身财力有限,使得问题更加严峻,结合上述情况,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势在必行。此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还具有满足公共财政职能的需要、提高支出效益的需要和深化财政改革的需要。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体和方法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

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系统中,按照主体内容将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对相关部门、自身评价、和具备较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员平价

1.财政部门评价。相关部门如财政部对预算相关部门绩效进行评价,同时还需要对一些重要项进行绩效评价。财政部门的具体工作就是指定绩效评价机制以及和绩效评定有关的政策、绩效评定实施方法和策略等。

2.所谓对于自己的评价是指财政资金使用单位通过对每年一月份指定的全年目标和实际操作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出评价,所起的主要职能是为部门内总结、财务相关部门、审查部门做参考。

3.专业判断能力很强的专家组。在绩效评价工作中,范围较广同时存在较大的技术实施难度,此外还要关注到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十分需要专业知识、判断能力较强的专门性人才。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方法

选择财政支出绩效目标作为评价指标,其中具体方案应该有“质”与“量”两个内容。“质”代表最终结果,“量”则表示实施运行的效率,一般包括的指标主要有效率、投入和产出等硬性指标。

三、行政事业相关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改善办法

为了与新形势要求向适应,同时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一些具体建议:

(一)建立完备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在评价相关部门的权值执行如何、财力使用如何以及其工作效率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十分重要的评论依据。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建立完备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起到督促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比如对于绩效考评较好、财政支出高效率的部门要增加资金投入和使用,同时,对于绩效考评差的部门要减少其项目的数量和资金投入,以此来激励相关财政部门能够自觉发挥资金、财力的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税务风险内控环境

完善企业内部税务控制制度。包括设置税务管理岗位、配备专业人员、明确职责权限、充分授权、采取办法提高税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完善规章制度和建立税务风险防控相关制度等等。此外,还有创造优良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传递规范操作、税务创造价值的理念,从源头上防范税务风险。

(三)构建全面有效的信息和沟通体系

上市公司要完善税务风险信息管理体系,及时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障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符合国家要求,降低税务信息的出现、及时传达解决运营过程中可能有的税务问题。同时,单位要提高涉税部门内部、涉税部门和高层管理之间、涉税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增加和外部监督机构的沟通,企业和税务机关的沟通也有利于减少税务风险,尤其是被认定差异导致的税务风险,通过和涉税部门交流,全面了解企业纳税规划方案,进而减少受到税务处罚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刘伟,张泽荣.构建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指标体系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6(5):49.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1):270.

[4]潘赓.完善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4(15):16-17.

第9篇

    关键词:MTA研究方向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 “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41号文件的被社会各界一致认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旅游业由传统的服务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支柱产业,这对旅游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人才始终是旅游发展的第一资源。到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将达到35亿人次,旅游业人才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特别能满足现代服务业标准的旅游高端人才异常稀缺。高端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鲜明提出了人才开发要高端引领的指导方针。在此背景下,国家教委设立了新的旅游类的专业硕士学历——旅游管理硕士(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简称MTA)。MTA主要招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并在未来愿意从事旅游业工作的人员,其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旅游职业精神、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敢于挑战现代旅游业跨国发展的的高级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MTA的设立为中国旅游高端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使得旅游高端人才的培养由过去的企业内部培养,发展到了学院正规专业化培养的新阶段。

    2010年9月,我国第一批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有56所。MTA招生对象为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要求专科毕业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毕业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硕士博士毕业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应届本科生不允许报考。MTA报考人员要通过每年1月份国家进行的MBA联考。MTA与MBA考生的考试内容相同,均参加MBA联考,在报考时选择MTA。MTA学员可以选择脱产或者在职进行学习,脱产学习时间为2年,在职学习时间一般比脱产学习时间多一年。MTA学员毕业后,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国家正式的硕士学位证和硕士毕业证。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产业,既包括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业,还包括交通部门、商业部门、会展部门、建设部门、公共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信息技术、旅游地产、旅游金融、保险、旅游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和部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部门与行业面临着对应用型高层次务实型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MTA教育必须进行研究方向的设置以满足上述部门与行业的人才需求。

    由于MTA教育刚刚开始,各个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在进行具体的研究方向设置时,都是具有摸索的性质,所以,本人在此提出关于MTA研究方向设置的一些想法,以供方家商榷。

    一、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应当结合本校的优势研究领域进行MTA方向设置

    我国第一批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有56所,各个高校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有利条件灵活设置MTA研究方向。比如,华侨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全国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是教育部最早批准成立的全国八所旅游高等院校之一(1983),是“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成员单位,也是国内第一家可以直接向海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旅游院系。华大旅游学院有着“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全国四家)、国家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部高职高专示范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特色学科点,形成了面向境内外招生、覆盖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完备的办学体系。所以,其MTA研究方向设置有境内与境外方向,就是与其面向国内与国际的优势结合而设置的。另外,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充分发挥自己位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研究较为擅长的优势,在其MTA研究方向中设置了民族旅游方向。

    二、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应当结合本区域旅游发展开设MTA方向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旅游发展差异较大,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应当结合本区域的旅游发展,灵活设置MTA方向,以达到服务经济建设大局这一目标。比如,南开大学MTA开设了港口与邮轮旅游管理方向,这就是结合了天津的港口城市特点与力争国际邮轮经停天津这一发展趋势而进行的灵活设置,符合天津未来的旅游发展趋势,也有较大的实际需求。而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位于中西部地区,区域内生态旅游开发的需求较大,所以设置有生态旅游方向。

    三、开设MTA的教育方向应当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MTA教育是以专业实践与应用为导向对学生实施培养教育,因此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旅游行业以及相关行业中的实务性工作。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产业,其运行过程所涉及的不仅仅是酒店、旅行社、景区和景点等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业,还包括航空、铁路、游船等交通部门;商品零售、旅游购物等商业部门;会议、展览等会展部门;园林绿化、生态恢复、文物、建筑、艺术装饰等建设部门;旅游策划、旅游广告宣传、管理咨询等旅游智业部门;旅游行业管理、旅游公共设施管理等公共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信息技术、旅游地产、旅游金融、保险、旅游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和部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部门与行业面临着对应用型高层次务实型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MTA教育应当可以满足上述部门与行业的人才需求。

    以传统的旅游企业来说,中国旅游市场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国内许多传统的旅游企业(包括酒店、旅行社等)面临能够胜任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因此,学生通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将成为目前国内正求贤若渴的传统旅游企业的抢手人才。

    对于众多的与旅游相关的新兴行业(如旅游地产、旅游金融、旅游制造业)来说,也存在着大量人才短缺的现象。以旅游地产为例,根据国际权威结构预测,未来二十年,中国的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都将会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地产作为两个黄金产业的交叉型产业,已经开始逐步受到业界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但人才问题是中国旅游地产发展受限的因素之一,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具有旅游地产专门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MTA的旅游地产就是针对这种需求而专门设置的。学生通过模块课程的学习可具备足够的相关知识与相关能力,毕业后将在旅游地产行业大展宏图。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创建于1985年,旅游管理专业获得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获得国家级的旅游管理学科实验中心、获得自治区优质专业、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旅游市场学和旅游规划获得自治区精品课程、近年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级项目30项,横向项目60项,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在2008年全国92个旅游管理硕士专业排行榜中位列第8位。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也是首批获得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其2011年MTA专业方向设置为以下几个方向:

    1、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在民族旅游研究方面较强,设置这一方向主要针对广大中西部民族地区招生,可以与顶尖旅游院校展开错位竞争。

    2、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承担大量旅游规划项目,对景区尤其是新建景区的各级管理人员有较强的吸引力。

    3、生态旅游与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在生态旅游研究方向有较大优势,而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大量森林公园及生态型景区,对中高级生态旅游管理人才有较大需求。

    4、国际酒店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是国内第一批设立的本科酒店管理专业,近年国内很多城市有大量高星级酒店落成,有大量的中高级管理人才需求。

    5、旅游公共管理

    设置这一方向对提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水平有较大意义。

    6、旅行社与会展管理

    主要面对旅行社与会展行业。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BPR理论;应用

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三大体制改革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的重要的途径。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经过30年的努力,在理顺政企、政社、政民关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一直走不出:精减――膨胀――再精减――再膨胀,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本文从现代管理科学中的BPR(流程再造)理论出发,对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进行反思,试图寻找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方法,为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开辟新的思路。

一、BPR理论的主要内容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也称为流程再造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哈默教授和CSC管理顾问公司的董事长詹姆斯・钱皮首先提出的一种组织变革理论。

流程再造理论被认为是继本世纪初泰罗、法约尔和韦伯之后,又一次重大的管理创新。该思想对一直主宰着组织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分工理论”提出了质疑。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内部分工的进一步加深和专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企业活动的整体协调性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却日益下降,这无疑走向了“分工论”初始动机的反面。为此,哈默和钱皮大胆提出企业流程再造的设想。建议企业界充分利用先进的电脑和信息技术,将目前的工作流程作彻底的检查,甚至回归到零起点进行重新设计,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企业流程再造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流程再造目的是提高运行效率和提高经济效益;(2)流程再造的核心是对关键流程进行“再工程”设计;(3)企业流程再造要求打破原有的一切,从零开始,使企业组织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根本的转变;(4)流程再造的意义是首先通过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其次将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新型流程向导型企业,实现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行政体制改革应用BPR理论的原因

一直以来,主宰着世界各国政府组织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是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这种思想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认识:一是分工越细,操作越简单,就越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员工更希望从事任务精细划分的、不断重复的工作。现代政府组织的主要形式――科层制就是建立分工理论基础之上的。科层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专门化、等级制、规则化、技术化。

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现代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科层制的组织模式也面临着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的僵化、臃肿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2)理性主义的极端化和对人性的损害导致了人的异化。(3)知识和专业技术的“精英”统治在民主政治中的危机。(4)目的和手段的倒置使形式合理性步入误区。

在我国目前实际行政实践中,许多行政程序不透明不公开,存在着严重的暗箱操作嫌疑,并且许多行政程序不合理,过于繁杂。比如有的行政执法监管部门利用行政相对人对行政程序的无知,故意刁难以索取好处。正是因为这些过于繁杂存在暗箱操作嫌疑的行政程序的存在才使得行贿受贿的权力寻租现象普遍出现。而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行政体制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陈旧,管理方法落后。这就迫切需要一整套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原则、方法及技术,并构筑起新的公共管理新模式。因此借鉴当代工商管理领域发展起来的流程再造的经验、原则、方法和技术,实现由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当代(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BPR理论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应用的战略和途径

所谓行政体制改革流程再造就是导入信息手段、市场力量和新公共管理理念,借用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重新建构现代政府目标任务、激励机制、公务员队伍、行政文化等层面,并且按照规定标准,促成行政组织彻底转型,大幅提高政府效率效能、适应能力、革新能力以及治理能力。我国在行政体制改革中进行流程再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行政体制流程再造要求采取恰当的战略与战术。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多层次推行,单靠某一方面、某一层次或领域的改革是不能奏效的。必须重视改革的系统配套,将组织重建、职能转变、流程重构和管理方式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2.行政体制流程再造要求加大行政体制创新的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3.行政体制流程再造要求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的力量改造政府,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比如可以通过把公共组织推向市场,可以采用合同制在公-私之间、公-公之间制造竞争环境,也可以利用绩效评估、业绩奖励来激励公共组织。

4.行政体制流程再造要求增强政府公务员的“管理”和“服务”意识,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点是解决公共服务中的责任问题。

5.行政体制流程再造要求塑造新型服务文化。要改变传统的管制文化,通过“破除习惯、撼动心灵、赢得心智”来塑造新的服务文化。改变传统上政府的权威心态和政府为尊的状况,在公务人员中树立“官为民”、“以民为本”的民主行政精神,培养“一切为公众(顾客)着想、一切为顾客服务”的新型组织文化。

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应用BPR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1.我国社会组织模式的确立是与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具体情况分不开的。中国属于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展国家。因此中国既要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回应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挑战,又要正视中国的现实,以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改变落后面貌为主要任务。因此,我国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具有非常明显的复杂性。

2.客观地看待科层制发展的阶段性,处理好继承和改革的关系。当西方在进入后工业社会,对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官僚制组织体制进行反思并对其弊端进行矫正和改革的时候,我国还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科层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我国正处于市场化、工业化、法制化、民主化的发展阶段,需要处理好补课和创新、继承和超越的关系。我们只能从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出发来设计我国行政组织体制的改革方向。

3.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组织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由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所以在组织形式和组织文化方面受传统的影响更多一些或更重一些,主要表现为:(1)“家长制”的影响。(2)组织活动中的人格化倾向。(3)组织活动的非理性和缺乏效率。(4)对组织与领导者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

第1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绩效责任;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Ca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2-0030-04

为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数量扩张与质量保障之间的矛盾,缓解日益增长的市场压力,提高教育质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开始实施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度,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成为提升教育效能和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

一、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的内涵

对于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存在不同的说法。兰森指出,绩效责任制就是要惯例化地负责任。它是一个与效率、效果和评估相关的概念,要求通过有效的方式证明高等教育取得了预定的结果和绩效。在高等教育领域,负责任表现为正当并明智地使用所配置的各种资源,搭建优质的教育远景,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与之相应,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包括合理使用各种有效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改進教育过程,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

Maepherson(1996)认为,教育绩效责任制应涵盖一系列标准与过程,包括收集、储存、报告与提供改善绩效和服务品质的资料并加以运用。在执行绩效责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确保“绩效”不要被窄化为只是行为的目标,而“服务”需避免被降低成道义上的责任。

纽曼等指出,绩效责任制是一种担负责任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学校向外部机构(学区、州政府、家长等其他相关人士)承担起办学绩效责任。

美国教育周刊(2000)认为,教育绩效责任制是一种权责相称的理念,主要是强调学校、学区及教育者须为教育的效果负起责任,是州或学区要求学区、学校或学生对成绩负责的一系列相关政策。通过实施奖惩方式来确保学生可以获得最卓越的教育以及教育花费能取得合理的效果。

我国台湾学者吴清山指出,绩效责任是从学校目标、学校表现和学校经营的资料以评估学校成效,藉以了解责任归属,并奖惩相关人员和改進学校教育。从广义看,教育绩效责任是教育机构及相关人员和学生负起本身教育和学习成效的责任;从狭义看,是教育机构及其相关人员主要是教育行政机构、教育政策制定人员、学校、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家长负起学生学习成败的责任。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包含内外两部分教育绩效责任,内部教育绩效责任主要是指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的内部责任关系;外部教育绩效责任主要是指学校对提供资源的外部组织、团体和个人也要担负起责任。它体现为一种责任双方的关系,是一个担负责任的过程,其实质是促使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進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过程,它是一种改進与奖惩机制;经过一系列评估程序,判断是否达到学校表现指标,通过改進与奖惩机制,提升学校效能。总之,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是一个系统概念,由工作职责、表现指标、奖惩机制、绩效评估、信息公开与绩效改進等要素组成,须从系统视角来探讨。

二、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的特征

关注效率、效果,注重结果、产出是绩效责任制的基本特征。由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表现出不同于一般绩效责任制的特征。

1、保持自治与尽责的平衡。学校自治一直是高等学校观念体系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学校自治包括学校基本自治权和学校程序自治权。基本自治权(substantive autonomy)是指大学或学院组织章程中明确规定的,大学或学院能自主决定其学校目标、项目的权力。程序自治权(pmcedural autonomy)是指大学或学院组织章程中明确规定的、由大学或学院自主决定其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的权力。大学内在地具有一种自治倾向,无论何时何地,大学也不可能完全自治。因为绝对的学校自治排斥和忽略高校作为公共机构所具有的法律责任,无益于从外部环境中吸取有利的改革力量。高等学校普遍愿意维持自治现状,保持较大的自,免受来自政府和社会的过多干预,绩效责任制本身意味着某种形式的外部干预。大学和学院需要自治,需要把自治付诸有效使用,积极自治而不是被动自治;大学自治不能凌驾于大学作为社会一员对社会需求和社会转型作出必要的反应之上,大学应将自治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当下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通过承担更多的绩效责任来换取更大程度的自治权限。在此过程中,要進一步彰显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对高等教育绩效责任的诉求,最终是为了达成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只有在公立机构,而且是政府赋予最广泛程序性自治权限的公立机构,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在部分程序自治和对社会及公众尽责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而如何创建新的大学自治模式来平衡高等教育机构自主与尽责的关系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

2、大学是多目标组织,呈现出复杂性的特征。大学作为学术机构,其教学科研具有前瞻性,很难保证大学与国家、社会的需求、价值观念保持一致,其履行绩效责任具有非同步性。同时,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具有不可测量性。与政府和企业相比,大学的绩效责任更加难以测量。高等教育以高深知识为基础,在其运行过程中,需要较高程度的自主和学术自由,严格细致的责任要求不利于大学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

3、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的政策制定者不仅关注结构的安排或资源的输入,而且更注重是否有高效的绩效。政策制定者在详细核算产出效果的基础上,采用信息管理系统、目标管理法、项目一规划一预算系统成本分析、资源利用研究等多种企业管理方法,来提高学校的绩效。而绩效的强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促進了教育质量提高,也可能削弱院校自治。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基本上是一种新的控制政策,大学一方面被赋予了更多的自,另一方面在绩效责任制的名义下受到了政府更为严格的规制。

三、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的理论基础

某种意义上,当前各国的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反映了高等教育的一些共性和全球化趋势,体现了根植于它所处时代的教育理念。本文试图从多维视角来分析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的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管理理论的范式变迁,西方行政管理理论从公共行政转向新公共管理,以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逐渐转变成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明确的可测量的公共组织绩效标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强调公共责任,而要保证效率和责任,就要進行绩效测量。在新公共管理中,政府从既“掌舵又划桨”转变成“掌舵而不划桨”,责任机制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由等级制和向上负责转变为市场机制和绩效责任。高等教育关注市场,追求效率,不仅扩大规模,更注重质量。为此,需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发挥最大的潜能,取得最佳的绩效,以改進大学的办学质量。

(二)公共治理理论

治理指官方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進公共利益。它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其实质在于建立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为此,要积极寻求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之间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之间的合作。在此过程中,政府与公民社会要达成平等协商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与市场作为“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要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保证各种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合理配置。总之,治理意味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此外,公共治理理论还强调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是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公民等主体参与谈判、对话、协商等集体选择行动共同参与教育公共事务管理,共同生产或提供教育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并共同承担责任。治理的目的在于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学校教育实际,积极回应内外环境变化,促使教育自主发展的新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三)分权理论

目前主要有三种分权理论,以法国为代表的公务分权理论、以德国为代表的间接行政理论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学术自由理论。教育分权理论是指公立高等学校与政府分权,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权力分散。它是分权中最弱的一种方式,是指把运作责任而不是决策责任交给下级部门,即它最多只是把管理责任从中央转移到地方或其他较低层级,中央部门还是对其保持严格的控制。二是权力委托。它是一种更全面的分权方法,中央部门当权者把职权“借贷”给较低层级的政府或自主组织,但同时也可以收回委托出去的职权。三是权力下放。它是分权中最彻底的一种,包含了一系列各不相同的程序。权力下放是教育分权最深远的表现形式,因为学校财政、管理、教学方面的职权转移是永恒的,不会因中央官员的一时冲动而被收回。高等教育分权的走向是,实行中央集权管理的国家通过扩大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的权限,把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对分开,通过广泛建立咨询审议机构,巩固与完善视学制度等途径,将学校主要交由专业人员管理。在放权的同时,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通过绩效评价和绩效拨款建立市场运行规则。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西方关于企业治理的一种理论。其基本思想主要有:(1)所有的受企业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雇员、顾客、分销商、供应商、贷款人、消费者、监管者、政府等)都有参加企业决策的权利;(2)管理者负有服务于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信托责任;(3)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促進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多个相关利益所构成的“契约联合体”,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考虑其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并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目标不再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是集体利益或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大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包括大学管理者、教师、学生、校友、家长、捐赠者、合作者、贷款者、用人单位、其他大学、政府、社区、社会公众等。在高等教育处于多样化和利益相关者时代的背景下,大学必须权衡、兼顾各方利益,在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在自身发展中实现大学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或期望,最大限度地提高利益相关者对大学的满意度和支持度。

(五)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由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非对称条件下的经济分析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在交易中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人,另一方为委托人。委托人在最优化其期望效用函数时,要面对来自人的“参与约束、激励相容约束”,在这两个约束的基本框架下委托人考虑如何选择激励计划,让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符合委托人的利益。政府与高校、政府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其管辖学校、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与高校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这种委托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委托关系。政府将高等教育事务委托给高等学校,高等学校受政府委托,政府管理学校事务,政府是委托人,高等学校是人。政府与高校的委托之间,由于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人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而委托人难以觉察并進行监督,导致出现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另一种是社会公众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委托关系。社会公众(家长)作为公共资源的实际所有者,将权利委托给学校,社会公众(家长)是委托人,高等学校是人。社会公众(家长)把学生交给了学校,要求对学校的各项事务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市场因素要求其工作流程公开透明。为此,人(学校)要定期公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资源,包括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利用情况,保证社会公众对学校教育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要增强对社会公众的回应力,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

四、我国实施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的对策

近二十年来,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管理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为了实施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许多相关机构,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绩效评估和责任管理。总结国外实施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的经验,提出我国实施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的对策。

(一)建立正确、合理、有效的绩效责任指标体系

绩效责任指标体系是实现绩效责任制必不可少的因素。绩效指标既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拥有过多或过少的绩效指标的评价体系都不能发挥其功能与优势。因此,绩效责任制的绩效指标数量一定要适当。除了重视绩效指标的数量问题,还要重视绩效指标的权重问题。对于高等教育的各类利益相关者来说,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目标和优先权,可赋予不同的权重,如何平衡各利益相关者关注指标及其权重的不同是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设计高等教育绩效责任评价体系应考虑以下基本问题:高等教育绩效评价体系的理想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是否清晰,能否测量?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预计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克服?哪些人会固守现状不想改革?解决方案有哪些?需要革新什么内容?可能会用到哪些工具、资源和策略?是否需要实验、進行创新和吸取前人的经验?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是涉及利益相关者的多维立体制度,利益相关者或组织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学生不能代替教师,教师不能取代企业,企业也不能代表政府等等。一个有效的高等教育绩效责任评价体系既能使每个利益相关者各尽其责,也能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处理好与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

在建构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时,如何确定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進程中的适当地位和角色,如何处理高校与政府、社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构建政府、社会、市场、高校之间合作伙伴关系。树立多中心治理理念,清晰界定政府、社会、市场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各权力主体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职责与权限,使高等教育治理由政府单一主宰的格局向各种权力主体共同参与的格局转变,建构均衡共治型治理体系,达成政府、社会、市场、高校之间相互包容、相互依存、平等协商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此过程中,拥有相当能量优势的政府,要承认各权力主体的利益追求,完善利益诉求渠道,防止各权力主体陷入过分追求自身利益的“囚徒困境”,以寻求正数和的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博弈结果。

2、保证学术自由。在处理与政府、社会及市场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需要确保高等学校的学术自由,这是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与政府、社会及市场关系的关键所在。任何高等教育绩效责任制最基本的原则是必须有效地保证教学、科研和学术自由。没有学术自由的高等学校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政府和公众对高等教育质量最根本的关注在于高等学校的学术质量,他们对学校成本、学校经费使用情况等经费使用效益问题的关注归根结底来自于对学校学术质量的诉求。学术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而学术质量的保证和提高需要学校外部对高等学校学术自由的确保。

3、促進教育中介组织发展。教育中介组织不是政府机构,不是政府的附属物,也不是学校的代言人,而是连接政府与学校的桥梁。政府要促進教育中介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就是要让教育中介组织承担一部分从政府分离出来的责任。作为中间人,教育中介组织可以代表学校向政府施加压力,影响政府决策,又可以担负起政府决策的责任,帮助学校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而学校依靠教育中介组织的信息服务则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为此,要建立健全教育中介组织体系,赋予教育中介组织以合法性和权威性,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运行规则,加强政府职能的转换,使教育中介组织加速成为“去官僚化”和“去行政化”的独立的服务性机构。

(三)实行高等教育绩效评估,進行绩效管理

高等教育绩效评估的途径,一是建立政府、社会、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降低将高等教育机构等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接受评估的愿望和偏好转化为对公共部门提供高等教育评估的明确需求所需要的成本;二是建立民主协商机制,降低用于协调高等学校、用人单位以及管理部门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协调成本;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降低包括评估信息收集及其等费用的信息成本;四是建立监督激励机制,降低搭便车、寻租等导致的策略成本。在此首要的是提高政府管理绩效,包括政府本身管理之绩效、政府对高等教育评估这一公共事务的管理之绩效、政府对从事高等教育评估的其他社会机构的管理之绩效等三个方面。

第12篇

政府农业教育职能随着农业教育行政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它是行政环境变化的具体反映。自从2000年农业部不再直管农业院校后,我国的农业教育行政环境发生了以下变化:1.农业教育行政组织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2.经济、政治、教育体制等发生了变化,社会处于转型期;3.WTO所带来的外部行政环境的变化等。行政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导致政府农业教育职能的转变。转变政府职能是转换、调整、重新配置、依法规范的统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内容,既有对原有职能的保留、内容更新,也有职能的转移,还有职能的强化和增加。但我国政府在政府农业教育职能转变上,却呈现出原职能弱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1.原属农业部的农业教育职能,在平移、下移过程中,导致了政府农业教育职能“缺位、错位、越位”情况的发生,从而削弱了政府农业教育职能,本来属于强化的职能被弱化,甚至部分职能丧失。2.农业部协管职能没能得到切实落实,反而逐级落空,致使整个农业教育体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为此,笔者认为在体制转型期间政府应强化三方面的职能,即宏观调控职能、服务职能及保护职能。

一、宏观调控职能

1994年7月5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政府职能有明确的规定,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各类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和学校标准;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审批年度招生计划;提出教育经费预算并统筹安排和管理以及通过建立基金制等方式,发挥拨款机制的宏观调控作用;逐步建立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服务体系;组织对各类学校教育质量的检查和评估等,对学校进行宏观管理。也就是说,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变直接管理为运用立法、经济、计划、评估、信息、服务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宏观管理。强化农业教育宏观调控职能不是政府职能的削弱,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加强。尽管我国在政府农业教育职能转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趋势是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有限,如:在招生、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学籍及经费使用等方面仍存在着政府过细干预的现象。应该分解给学校的职能没有下移;而应该授权给中介组织的职能未能充分授权,在立法、经济、计划、评估、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仍有限。为此,笔者认为政府在农业教育上的宏观调控职能,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

1.在尽量划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职能范围基础上,中央政府应将其职能重点放在教育统筹规划,法律、法规、政策制定,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并切实履行协调职能即政府内部的上、下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农业部、教育部之间的协调等),其目的是通过农业行政部门来预测行业人力需求,制订行业岗位规范和岗位资格证书制度,设立奖学金和贷学金,引导培养本行业紧缺人才,组织和参与评估、监督,协调教育部门对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进行业务指导等。地方政府职能应侧重于通过法律、政策、规划、咨询、经济等手段进行宏观管理。并发挥好以下六个方面的职能:做教育改革的引导者、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者、教育实践的指导者、教育资源的统筹者、教育环境的创建者、教育形象的维护者。在此基础上,应将上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职能,以法的形式予以明确。

2.在政府与学校关系上,尽管高等教育法赋予了学校一系列自主办学权,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极为有限。政府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指导学校制订整体发展规划、师资队伍规划、校园建设计划,而不应过多干预学校的内部管理。

3.政府将一部分管不了也管不好的职能,授权给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缓冲作用、服务作用、监督作用及资源配置作用等。

二、服务职能

从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模式的演变过程来看,大致可归为四种类型:“一是君权神授的绝对专制统治模式;二是自由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行政模式;三是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制模式;四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又被称作新公共管理,它是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由此可看出,服务职能已演变成政府职能中的一个重要职能。政府服务职能体现在农业教育管理上,就是为次一层政府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学校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农业教育服务。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管”字当头,农业教育的主管部门既是农业教育机构举办者(唯一)、又是管理者、监督者,多重身份集一身。可谓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拥有几乎无限权力,这种身份已经不能适应转型期的需要,迫使政府角色转变,置身于服务的位置。为此,笔者认为政府在农业教育管理职能转变上,应体现“服务型”政府的公共管理价值,即政府不是高高在上的“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而是使社会得到满意的公共服务组织。首先,政府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教育管理的法治环境及行政管理环境,健全法律制度,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其次,政府应搭建信息平台,为农业教育及农业服务,如农业教育及农业信息、资本市场信息、人力市场信息、生源市场信息等信息平台的搭建;再次,政府应加强对管理队伍的素质培养,良好的管理队伍素质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最后,政府应在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加快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拓宽政府采集信息渠道及服务空间,以便更好地为农业教育及农业服务。

三、保护职能

政府农业教育职能弱化不仅对农业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种极不正常的现状与我国目前的农业国情(如人口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处在转型期、农业的国际化等)极不相适应。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因此要求政府对农业予以特殊保护,尤其是我国。政府应重点履行好以下职责:

1.政府应重塑农业教育结构体系,整合、优化农业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并从农业科技、农业教育和农业推广三位一体的角度,整合相关组织资源,提供组织保障。

2.政府应把农业教育纳入到特殊教育行业内予以重点保护,并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教育发展的软环境,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农业教育的积极性。

3.政府应制定一些有利于农业教育发展的法规,如《农业法》、《农业教育法》、《农业推广法》等,为农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p#分页标题#e#

4.政府在经费投入、政策制定、税收征收上,应重点考虑农业教育特殊性,多方位地予以扶持,如在经费投入上,政府应优先保证农业教育的经费,并依据国情相应增加农业教育经费的投入,除此之外应允许学校广开筹资渠道,多方位筹集办学资金;在制定招生、助学、就业等相关政策上,政府应向农业学校倾斜;在税收上,政府应从农产品流通领域中征收农业教育税,以补充农业教育经费的不足。

5.政府应积极搭建信息平台,并提供信息服务,如农业信息、农业教育信息、人才市场信息、资本市场信息、生源市场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