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困难

经济发展困难

时间:2023-07-27 16:23:21

经济发展困难

第1篇

我国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与农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必须加以改变。“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十分关键。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入手,进一步提出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

1.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受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和农资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从生产方面来看,一是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难以真正有效提高;二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实现粮食安全的最大障碍。近年来,我国各地遭遇了多年罕见的强霜冻袭击,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灾,病虫害发生严重,对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三是粮播面积调减幅度过大,已降到历史最低点,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2.农村信息网络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据最新统计调查,由于许多农村居民家庭无力支付电费,即使有电视也不能看。同时无钱订报看杂志,无钱安电话、买手机,打电话通信息,更无条件上网,了解市场看行情,因此大多数居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是与别人交谈,或收听广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视野和思维,信息闭塞,对市场行情一无所知,致使农民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依然处于盲目被动状态。

3.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突出。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农民外出务工者主要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由于缺少文化,不懂技术,没有特长,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的风险。同时,政府很少组织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而农民自身又没有条件参加培训。用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也经常发生。此外,工伤得不到及时足额赔偿、不签合同、任意延长劳动时间、缺乏起码的劳动保护、没有劳动保障等问题在农民外出务工中也比较突出。

4.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业产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由于受财力、传统习惯、很多农村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及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农村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工业产业化相比发展严重滞后。

5.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到位。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是加速科技进步,加速科技进步的重中之重是要切实强化技术推广。但据调查发现,由于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农村技术推广人员流失严重,留守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等多种原因,造成当前农业科技推广问题多多,农业技术服务功能滞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时,使用种子、化肥、农药和农业用水过程中由于得不到科学的指导,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加大了生产成本,直接影响农民增收。

二、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1.加强农产品市场和农村市场调控。针对今年农产品市场价格过度波动可能性上升,相关监管和调控部门应及时监测。一旦出现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品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的苗头,应配套使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将农产品市场和农村市场价格过度上涨势头控制好。还要统筹考虑生物能源和粮食安全,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2.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农业基础条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只有充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变不利因为有利因素,才能保证农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各级部门要做到未雨绸缪,事先规划,针对可能导致农业减产的不利因素,农业主管部门要做好事前预防和应急管理工作。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最大威胁是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发生,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

3.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我国每年有六千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而推广率和普及率都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这是很大的浪费。“十二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要有新的突破。今年要选择几项增产效果明显、覆盖面大、投资较少、易于应用的技术,包括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玉米良种良法、小麦精量播种、配方深施化肥、节水灌溉和地膜覆盖技术等,因地制宜大面积推开。实践证明,应用这几项技术,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4.营造良好的外出务工环境。一是加大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二是依法保护外出劳动力的合法权益,重点加强对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监督检查,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管理和服务结构,解决目前管理机构多头无序的状况,为农民外出务工切实提供优质服务。

第2篇

(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处,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提供了新的角度,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就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发展性资助,促使其实现自由、全面和充分发展。浙江省部分高校通过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设立发展性资助项目、设置知识技能型和创业型勤工助学岗位等,在发展性资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全面发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0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006—03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的科学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Y201225807)。

收稿日期:2014—12—31

作者简介:余本兰(1972— ),女,安徽来安人。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是我国的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千千万万的贫困学子因此而得到了实惠,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但随着资助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经济资助方面,要体现“帮困扶志、助学立人”的资助宗旨,要把困难学生培养成才,就要创造条件促进他们全面成长。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理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学生资助的关系,寻找促进经济困难生全面发展的工作方法,是学生资助工作者必须要做的,这对于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一)从人本身的结构来讲,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这是第一层次的内涵。马克思把人看作是身体和精神的统一体,由于人有了有生命的肉体组织和与之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才能从事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人类历史;主张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促进人的智、德、美和知、情、意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从人的功能来讲,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第二层次的内涵是人的活动能力(首先是生产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体现在人的活动能力上,就是由人的身体和人的精神相统一的结构所产生的活动功能。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就体现在人的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

(三)从人的潜能发展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来讲,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第三层次的内涵,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最高表现。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充分发展指的是人自身的潜能的充分发展。人的生产劳动是发展人的潜能的主要手段。人的其他活动,如学习活动、科学实践活动、文艺创作活动、理论研究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管理活动等也都是发展人的潜能的手段。时间自由运用,职业自由选择,社会、自然界和人自身自由支配和控制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自由发展的三层意思。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三个层次的内涵是相互联系的,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人的活动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统一的。时代的发展要求人的发展由标准化、片面化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要求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个性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的关系

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共识,人才的竞争是今天国际竞争的根本所在。要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各项政策。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学生资助工作必须更加清晰和全面地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促进学生资助工作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助学贷款为主导、以勤工助学为主体的“奖、贷、助、补、减” 五位一体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目前在我国已建立起来,这种以物质帮扶为主的保障性资助模式的优点是明显的,成效也是显著的。但不足之处是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困难学生脱贫解困,没有足够地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精神的需求,而仅仅是从物质层面给予帮助。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提供了新的角度,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要切实地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可能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就是要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下进行。因此,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发展性资助,正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是指高校在保障性资助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家庭贫困情况、综合素质、自主制定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通过资金帮扶、项目驱动、科研指导、能力培养、心理辅导、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和充分发展的资助。这一资助模式是使高校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努力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致力于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技能,健全他们的人格品性,从而促进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以浙江省为例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浙江省高校在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障性资助的基础上,逐渐向发展性资助过渡。一些高校在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保障性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设立发展性资助项目、设置知识技能型和创业型勤工助学岗位等,提高经济困难生的综合素质,既解决了他们的暂时困难,又为他们的长远发展负责,真正实现了扶贫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一)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以自立自强、服务他人、回报社会为宗旨建立起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团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社团的组建和活动的组织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一直以来,浙江师范大学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经验,创新资助的载体和模式。早在2002年,学校就以浙江师范大学绿城助学基金为依托,组建了“浙江师范大学暖春社”(以下简称暖春社),并以“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社会、回报社会”为宗旨。学校高度重视暖春社的发展,每年除了拨付正常的助学金外,还拨付一定数量的社团活动经费,同时,在每年年会时还根据社团成员一年中在德、智、体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实施额外奖励。为了使社团能够持续良好地发展,学校为社团聘请了既有责任又有水平的教师,指导社团开展活动。暖春社内部组织机构健全,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章程,每一位成员都严格按照章程办事,保证了社团的规范性及严肃性,从而在制度上保障了资助育人的效果。

暖春社精心设计、组织活动,注重资助育人的实效。多年来,社团时刻牢记自己的宗旨,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公益性的服务社会的活动,如“学雷锋日”志愿活动,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去敬老院、福利院关爱弱势群体活动,清明节去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及革命烈士,在校园内开展防治乙肝宣传活动,新生入校帮助学校开展迎新活动,去民工子弟学校义务支教,等等。为了提高社团成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多多接触社会,社团还经常性地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与捐资企业开展助学金发放仪式以及回访企业的活动,结合自身专业开展的民工子弟学校以及培训机构的支教活动,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的社会调研活动,走进社区开展的地方文化宣传活动,组织跨校的社团联谊活动,等等。为了提高社团成员的专业素养,社团成员还一起组团申报学术研究课题以及发展性资助项目等。为了总结汇报社团成员一年的学习、工作及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社团每年都会举行年会,这已经成为暖春社的品牌活动。配合年会的召开,社团每年还会编印一份年会刊物,将社团当年开展的活动及个人在一年中的成长经历编入刊物中。在年会上,每一位成员都要汇报自己一年来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取得的进步,同时,社团成员还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暖春社被评为浙江师范大学“我心目中的好社团”和十佳“精品社团”。

温州医科大学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困难状态和资助需求,成立了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体的向日葵成长俱乐部,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核心,秉承“心怀感恩,阳光成长”的宗旨,围绕发展性需求开展活动。目前,俱乐部已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重要平台。

(二)设立发展性资助项目,为学生提供成长的机会。为了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及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浙江省部分高校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了发展性资助项目。如浙江大学设立了“家庭经济困难生教育实践项目”、浙江工业大学设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计划”、浙江师范大学设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项目”。

这些项目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项目负责人,项目由家庭经济困难生自己组织团队,在选题方面要关注科研动态,围绕学术前沿,选择具有引导自身科研素质提高的项目,或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和其他公益类项目活动,通过项目实践提升综合素质。方案从设计、实施到总结都需要学生自主完成。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学校对申请通过的项目给予2000~5000元不等的资助。在顺利完成项目后,学校还对项目做第二课堂学分的认定。由于项目实施的时间短、工作量大,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统筹、协调、沟通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设置知识技能型和创业型勤工助学岗位,为学生构筑成长的港湾。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了校体育技能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实施“阳光体育”裁判员体育技能型勤工助学模式,通过校园多级体育指导员机制及校园多级体育裁判员进行运行。学校为拥有体育特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考核通过的困难生裁判员根据有关比例授予相应的等级证书。这些学生利用学到的技能,在“阳光体育”和其他校内外体育活动中担任裁判,获得劳动报酬。该项目的运行提升了困难生的生存能力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同时改善了困难生经济、精神上的双贫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浙江外国语学院是以多语种语言教育为主的学校,该校通过成立家教中心、语言文化培训中心,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创业型勤工助学项目,既使学生的学术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使学生的管理经验得到了丰富。另外,还开设了印象园,出售印有学校恩师寄语、校训或风景的手绘本或明信片,这些手绘本或明信片都由一批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制作完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技能的应用水平,又拓展了学校的宣传方式;开设了咖啡屋、书报亭,使学生通过卖咖啡、报刊等,提高自身的商业管理能力;开设了数字媒体服务中心,进行图像设计、照片冲印、打印等,不仅使学生为校园提供了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也使其充分地发挥了自身的特长。

(四)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为学生提供回馈社会的舞台。从2010年开始,每年5~9月,浙江省教育厅都要组织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季”系列活动。如组织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感恩 诚信”承诺活动、各类主题征文评选活动,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践 感恩 成才”、暑期优秀社会实践项目总结评比活动以及组织励志成才优秀大学生典型评选宣传活动,等等。

各高校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一系列的特色活动,如浙江师范大学的“励志 感恩 成才”感恩季系列活动。浙江师范大学已连续五年举办“励志 感恩 成才”感恩季系列活动,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义务支教已成为该校的特色活动,“十佳学子”报告会也已成为该校的品牌活动。

湖州师范学院连续多年举办“诚信有为、励志成才”系列活动,活动以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为主线,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要对象,组织 “励志青春”事迹报告会、播放励志影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邀请成功企业家做励志人生访谈等活动。还以校企活动为载体,在企业建立“诚信有为、励志成才”教育基地,帮助学生明白和感受诚信、感恩的本质及内涵,诚信与道德、诚信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性资助是资助者和受助者的双向行为,要创造条件,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加入到资助活动的各个过程之中,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实现“受助—自助—助人”。

参考文献]

[1]张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杜坤林.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高校助学工作范式转换及其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5).

[3]李贵平.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发展性对策[J].教育评论,2014(1).

第3篇

全球化;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化危机;文化多样性;中国发展模式

G112A003706

全球化是一个过程,指全球层面不同的人、经济、文化、政府、环境和其他各种网络间日益增长的相互联系①。这一过程自20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是一个由西方发端的全球化的世界体系的构建过程,也是一个由美欧主导的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格局。但近年来,英国公投脱欧、特朗普上台、难民问题困厄欧洲、恐怖主义四处横行,引发了全球化的危机。贸易保护、民粹主义、文化本土主义等反全球化的浪潮此起彼伏,全球化似乎发生了逆转。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这一全球化/反全球化的过程密切相关。文化意产业既得益于全球化的发展,也与反全球化的危机丝丝相连。联合国机构致力于推动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特别表明它是立足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多样性的基点。这就带来了发展过程中的悖谬现象:全球化推动了发展中国家文化创意产业走向全球的历程,但全球化又抑制了发展中国家自身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致使联合国教科文十年规划沦于失败的境地。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就悖谬性地既成为全球化进程前后两个阶段的分割点②,也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逆势上扬”的标志性节点。2008年在全球国际贸易减少12%的萧条态势下,创意产品和服务的世界出口额仍延续了自2002年以来形成的年均14.4%的增长率③。而最近两年全球化发展进程受到前所未有的怀疑和冲击,各种令人震惊的事件密集发生④,2016年甚至被称为“超现实”(surreal)的一年,⑤以表达这一年发生的各种事件给世界带来超出想象的震动。由于全球公共政策的主流呈现出由高度信仰市场的新自由主义转向社会保护与孤立主义的趋势,从未停止过争论的全球化面临危机和逆转。在这一重要关口,文化创意产业发生的转向与变革,由于其不同于一般农业和传统工业的特征,要求我们对其发展态势进行深入地检视和分析。

意娜:“全球化危机”中国际创意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

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全球地方主义导向

联合国早先的两份全球报告《创意经济2008》与《创意经济2010》《创意经济报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贸易中心(ITC)从2008年起的全球创意经济发展报告,目前共3次,其中前两次由联合国贸发会议主编,第三本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编。是由贸发会议主导的,它的分析方法更关注在国际层面上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做纵向切分和比较,而在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创意经济报告2013(专刊)》中,分析的重点从国家层面转向了地区、城市、社区层面。与前两者相比,它转向了“全球”与“地方”这一对基本逻辑的分析路线,在这一基础上按多元化发展路径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具体分析意娜:《联合国〈创意经济报告2013〉与中国的文化产业》,《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0期,第6371页。。这是一种典型的全球化思维――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为消弭国内和国际、内生性和外生性、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区别。这就直接挑战了将国家、社会、政治团体以及经济作为主要的分析单元以及分析对象的现代社会科学组织原则④McGrew, Anthony. “Globalization in hard times: Contention in the academy and beyond,”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globalization, 2007, pp. 2953.,而那正是联合国贸发会议主持的两份报告选取的研究角度和分析框架。

但是全球化与文化创意产业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全球化在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各种问题中仍然存在大量争议。在过去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关注文化创意产业宏观层面的定量分析,并以此来判断其发展状况,预测发展趋势。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2013专题报告秉持的却是“全球地方主义”的观念。这一观念强调全球化和地方化(本土化)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其中起主体作用的是共同体、自治制度、可持续性和差异性,而全球化只是它们的结果而已④。在使用宏观层次方法进行研究的同时,该报告理解其中的构件是以何种方式联系?如何被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范围内的不同个体和群体所认知Hopper P, Living with Globalization, Oxford: Berg, 2006, p. 1.?这是一种折中主义的方法论:它既不同于“麦当劳”化的同质化全球主义,也反对极端化的民族主义或者种族主义。它承认全球本土化,也鼓励本土全球化。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重塑文化政策――为发展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十年》的报告显示,全球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从2004年的1,084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2,128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从277亿美元增长到993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在同期也从25.6%提高到了46.7%。由此看来,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其成就无疑相当辉煌。但是,如果只停留在上述宏观层面得出的结论,便认为发展中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欣欣向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继续进一步推动发展中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实施,又是不符合具体的真实的发展现状的。因为,经过细致的数据分析可见:在2013年,仅仅中国和印度就贡献了718亿美元的文化产品出口额。如果不考虑中国和印度,剩下的发展中国家加起来,2013年的文化产品出口市场份额仅有88%,20042013年的增长速度只有52%。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文化产品生产和出口,其中,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和南亚自由贸易协定(SAFTA)成员国之间几乎没有文化产品和服务往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重塑文化政策――为发展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十年》,意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09页。,这就使得问题复杂化了。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和印度在全球化中,借助于本土全球化走向世界创意经济,获得了相应的红利,而欠发达国家则很少获得所谓全球化的好处,反而在文化多样性上多有缺失。

考虑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贯的政策导向,以及这种全球化分析方法的采用,表明全球化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悖谬关系: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植根于全球化,具有一定全球化的特征;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殊文化属性――本土的、在地的文化多样性,使其在根本发展上形成一种与全球化乖离的政策路径。文化创意产业植根于全球化,也寻求一种全球市场的积极扩张,它以经济交易、贸易、对外投资、劳工流动的指数型增长以及跨国公司的增长为支撑,依靠市场的力量,追求经济收益,是一种进行时的经济的和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形态,从客观上导致边界、市场、经济和文化间的差异的弱化和消解McGrew, Anthony. “Globalization in hard times: Contention in the academy and beyond,”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globalization, 2007, pp. 2953.。以传统的视听媒体为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这一类别的所有出口国家都是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占到全球总量的52.4%。③中国和印度没有提供统计数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重塑文化政策――为发展推动文化多有缘氖年》,意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09110、114页。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资本、商品、技术和创意人才的跨国自由流动是全球化的重要表征,尤其是文化产品生产多为物质产品生产。经济全球化最核心的价值链生产和外包,以及外国直接投资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化的表征。前面提到的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产品出口中,很大部分是作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而实现的。

针对文化的国际交流,尤其是互联网上产品与服务的边界的消弭,国际文化产品交流统计并没有现成的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用全球化的标准作为替代措施,以“全球价值链等替代措施,来更好地评估各国附加值对全球文化产品交流的贡献”③。而采用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统计(FATS)和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数据能够说明一部分文化产品生产模式的国际化程度。虽然两种数据没有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指标设定,但仍可从一般服务(商业服务)的统计结果进行推断。比如东盟国家,一般服务占GDP的50%左右。2011年东盟国家服务部门获得的FDI达到514亿美元,占东盟FDI总额的58%。在非洲,2010年,3.5%的外国投资出现在19个非洲国家的报纸、出版和印刷部门。而FATS数据尤其体现了文化创意产业核心部门(如电影)的国际化程度,欧洲视听部门到2012年拥有多达1,019家外国附属机构相关数据来源同上,分别来自Dato Talib, F. Regions Cooperation in Services Trade, International Trade Forum, Trade in Services, 2014(1), pp.2829; UNID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mployment and Wages in subSaharan Africa, Working paper, Vol. 5, Geneva, UNIDO. European Audiovisual Observatory, Yearbook in Television, Cinema, Video and Ondemand Audiovisual Services, Strasbourg, European Audiovisual Observatory.。

二、 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虽然部分进入了全球化,但它从本体上更是在地的、本土的,是文化多样性政策所支持的对象,是联合国推出的应对全球化侵蚀――逆全球化的策略。正是由于全球性文化贸易的迅猛发展,令世界各国政府开始高度重视文化的本土政策问题。世纪之交以来,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文化多样性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主导性文化政策。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2005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通过;2015年,联合国又出台并启动实施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世界各国在应对全球文化贸易竞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文化多样性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由法国和加拿大政府提出的“文化例外”政策可以视为文化多样性政策的前身。在国际文化贸易方面,法国是美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坚决反对者。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法国以“文化例外”为由,坚决反对文化市场的自由贸易,几乎为此退出整个GATT的谈判。在WTO谈判中,法国进一步将“文化例外”演变为“文化多元化”原则,提出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指责美国低俗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发展方面的商业倾向对别国文化构成了毁灭性的威胁,全球的“美国化”趋势令人担忧。

于是,有人提出改弦更张的主张。加拿大前副总理希拉・科普斯(Sheila Copps)曾说:“当我在国家政府任职时,加拿大正请求世界贸易组织为国内杂志提供税收优惠。世贸组织以用于猪肚销售的同样的商业视角来看待杂志。面对这一不可撤销的错误决策,我认为有必要创建世贸组织以外的国际文化组织。事实表明,UNESCO是在国际法中得到承认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特殊性质(包含经济和文化维度)的理想机构。随着国际贸易规则延伸到文化部门,通过公约的必要性在当前看来甚至更为紧迫。公约将文化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不仅仅是可交易的产品。”相关数据来源同上,分别来自Dato Talib, F. Regions Cooperation in Services Trade, International Trade Forum, Trade in Services, 2014(1), p.14.的确,全球各国共同建立一个国际文化的公约势在必行。

“文化例外”与“文化多样性”是应对全球文化生产、分销、展示和推广逐渐垄断化的不良趋势的两种文化政策,在面对“文化全球化”趋势时,两种政策具有共同的理念:文化具有商品的属性,但是更重要的是具有文化的属性。但是相比较而言,“文化例外”政策偏重于文化保护,具有一定的消极倾向,“文化多样性”则旨在促进发展的、更为积极的政策。主要目标包括:支持可持续的文化治理制度,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平衡流动,提高艺术家和文化专业人员的流动性,将文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以及促进人权和基本自由。文化创意产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将成为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力量。

要保护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策和战略措施要促进地域的、民族的、本土的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该坚持三个原则:代际公平原则,即当下的发展不能剥夺后代享有文化资源、文化需求的权利,指的是保护自己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内公平原则,即确保社会成员更公平进行文化生产、参与和享有;

多样性的原则,即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要考虑文化和创意的多样性Throsby, D. Linking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versity in Organizations, Communities & Nations, 2008, 8(1), pp.1520.。

如何解决和消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悖谬?对话、沟通、融合是唯一的出路。一方面,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出于自身发展考虑出台了各种文化贸易保护和对外推广本地文化产品的政策参见意娜:《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与问题》,载《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日;以及意娜:《发展与保护:重塑文化政策――联合国推动发展中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考辨》,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第7481页。;另一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有意R地通过《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推动发达国家和国家集团主动制定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文化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举措。在《公约》第16条中规定:“发达国家应通过适当的机构和法律框架,为发展中国家的艺术家和其他文化专业人员和从业人员,以及那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供优惠待遇,促进与这些国家的文化交流”。其主要的措施包括技术援助、财政援助、简化和统一国际贸易流程、市场准入等。欧盟则支持建立了地中海分销网络(MEDIS)http:///index/en/.,网罗了来自北非、中东和阿拉伯半岛的专业人员,促进地中海国家和地区电影进入国际市场。欧盟还于2011年与加勒比海论坛国家签订了《欧盟加勒比海论坛国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鼓励加勒比海论坛国家的艺术家和文化人才进入欧盟市场,还在影视等领域展开合作 KEA European Affairs, Implementing Cultural Provisions of CARIFORUMEU EPA. How do They Benefit the Caribbean? (Discussion paper, 118.) Maastricht, ECDPM.。这些措施,与欧盟作为一个内部的“统一市场”的经济基础,促进人才、商品、服务和资本在其中自由流动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三、 全球化危机:开启新的发展阶段

2007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被认为是全球化的一次警报,文化创意产业也因此受到影响。2009年的全球产品贸易明显下滑,文化产品的出口量也在20082009年下降了13.5%。其中,发达国家的出口量下降了19%,其间又以欧洲的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为主;而发展中国家仅下降了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重塑文化政策――为发展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十年》,意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09页。。这一次金融危机,被认为是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驱动下,释放市场力量的后果,是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财政金融扩张后国际金融秩序的失序和国内金融机构的失策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柏:《为什么全球化会发生逆转?――全球化现象的因果机制分析》,载《文化纵横》,2016年第12期。。

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协定(TPP)在美国受到抵制,欧洲难民问题、安全威胁、财政紧缩、民主倒退等多重危机,再加上英国脱欧、意大利总理伦齐宣布宪法改革公投失利并黯然辞职,等等,全球化问题面临重创。再加上在世界其他地区明显加强了的贸易保护意识和举措,更助推了人们对全球化问题的质疑。令人特别惊醒的事实是:2015年110月全球共出台了539个贸易保护政策,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值郑宇:《靠什么拯救全球化?》,载《文化纵横》,2016年第12期。。全球化的“危机论”、“逆转论”此起彼伏,面临巨大质询。

经济全球化并没有给所有国家和社群带来福祉,反而扩大了国家与国家、国家内部的分配不均。在传统全球化体系下,获得收益的始终是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沦为廉价的代工厂和资源供应地。由此导致了发达国家担心发展中国家抢走就业机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空间被由发达国家制定的不公平国际规则挤压和褫夺的局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认为,全球化本身没有问题,只是游戏规则错了,应该由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管理经济同上。斯蒂格利茨曾经在2003年出版的《全球化及其反对者》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2006年出版的《让全球化运转》(Making Globalization Work)中专门讨论全球化问题。。

这种依赖全球市场、但保持多样化发展路径的方式契合了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欧盟的岌岌可危并没有让所有人忧心忡忡。英国脱欧以后,英国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界并不悲观。他们认为,自上一轮经济危机以来,欧洲经济持续衰退,但是英国创意产业在此期间成功实现了增长,目前增长速度是其他经济部门的3倍,它为英国提供了250万个就业岗位,为经济贡献了840亿英镑,并出口了198亿英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脱欧以后的英国会成为更安全和热门的旅游目的地。英国本身就是世界上第二大音乐出口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游戏产业迎头而上,2014年的游戏销售额超过了音乐,达到4亿美元,而线上游戏销售额更是远超在线音乐和在线视频,后面二者加起来(2亿美元)也不及线上游戏2.3亿的销售额。其中,《侠盗猎车手5》成为一个特别成功的范例,在开售24小时之内就卖出了8亿多美元,而后在3天之内达到了10亿美元的销售额参见意娜:《一个多极的创意世界》,载《创意世界》,2016年第2期。。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历程就证明了其在破坏性发展中的领先地位,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无数的挑战,从版权到新的商业模式和用户生成内容的快速增长,这些挑战都已经一一应对并且变成了机会。所以,英国人乐观地估计,以英国的语言、丰富的文化遗产、创意人才库、电影和电视业的发达、优厚的电影税收减免政策等,创意产业的成功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加之脱欧(摆脱了欧盟国家援助规则的限制),英国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创意产业的全球投资,“脱欧(Brexit)提醒我们,我们的机会在英国以及更广泛的世界中”Michael Grade, “Britain’s creative industries have nothing to fear from Brexit,” The Telegraph, Nov. 16, 2016. http://telegraph.co.uk/news/2016/11/18/britainscreativeindustrieshavenothingtofearfrombrexit/. 访问日期:2016年12月21日。。

在l展中国家,在成为全球化价值链中的世界工厂多年以后,中国迅速崛起。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中国的回应,不仅见证了国际政治经济中权力和财富的深刻转移,而且还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辩论,甚至被期待取代美国在经济上的领导地位。高盛2007年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在2030年超过美国,经合组织(OECD)2013年的报告则预测到2060年,中国和印度GDP的总和将超过所有现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总和高柏:《为什么全球化会发生逆转?――全球化现象的因果机制分析》,载《文化纵横》,2016年第12期。。

互联网对传统的全球贸易结构产生了巨大冲击,其中尤以中国最为瞩目,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市场。根据麦肯锡的报告,2015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就接近了6,300亿美元,比排名第二的美国要多出80%,单就2016年“双11”单日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700亿元人民币(天猫+京东)。在2016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2.6万亿美元,在全球的货物流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中国势必成为全球信息的巨大结点,将借助互联网组织全球性大生产,利用全球化协作的力量重组全球产业链。所以,未来不再有传统全球化的“剥削链条”,而更呈现横向扁平的分布,这就是中国提出的全球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的五通三同”“一带一路”的五通三同。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是统一体,缺一不可。“三同”就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方案和杭州G20 峰会的“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中国主题理念。

有论者提出:全球化更多的是改变人们的预期而不是能力Daniel Cohen, Globalization and Its Enemies, London: MIT Press, 2005, p.116.。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化或许面临“危机”,但中国方案将引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就是全球化发展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融合创新。

The Dilemma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reative Economy in the Crisis of Globalization

- A Review of the United Nations’ Policy on Creative Econom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YI Na

Institute of Ethnic Literatur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In the concep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policy and the cultural diversity protection strategy of the United Nations, there exists a paradoxical relationship, behind which is the context of paradox and conflict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reversal. As a result,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have boomed to a certain degre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no expecte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10year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ltural diversity policy. The dilemma of this paradoxical relationship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enefits both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from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s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Nowadays,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is confronted with the “crisis of inverse globalization,” which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creative economy. However, China’s strategy and program, as the integration of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make it possible to open a new stage of global development.

第4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养殖业;优势;困难;目标

中图分类号:F326.3;F321.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02

前言

保山市隆阳区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养殖业的发展力度,并加大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以此来加强对隆阳区养殖业的管理和监督,推动该区域养殖业的规模化建设工作。所谓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就是人们所了解的农村合作社,该种组织能够以其独特的管理方式来将隆阳区的零散养殖农户归拢到大规模的养殖区域当中,从而使粗放的养殖模式转化为集约型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改善农村的养殖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使农村的养殖业发展更加具有科学性。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养殖业发展中的优势

农村合作社的存在使隆阳区的养殖行业具有一定的组织,呈现出规模化的趋势。隆阳区的农户都具有多年的养殖经验,其在饲养生猪以及牛羊禽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停留在零散的养殖现状当中,因此无法使隆阳区内的养殖业快速提升,养殖户所获得的利益也比较少,无法从其他的地方获取更多的技术知识。该种单打独斗的小规模的养殖方式,使隆阳区养殖方面的资源支持造成了浪费,经济效益没有达到最大化[1]。农村合作社的出现将隆阳区养殖户的资源都归拢起来,其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促使很多养殖户们能够集合在一起来讨论养殖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农村合作社的管理方式最大程度的挖掘了养殖户的养殖经验,能够实现养殖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养殖规模的扩大促使隆阳区的养殖户能够经受住养殖行业所存在的市场风险,不再担心牲畜价格的波动。在农村合作社比较专业化的管理下,养殖户能够共同承担养殖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实现养殖规模产业化。隆阳区的养殖业将向着科学化的模式前进,将零散的养殖户变成专业形式且具有规模的连片饲养,使养殖业成为隆阳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产业支柱之一。在农村合作社的规范下,隆阳区的牲畜养殖产业将降低畜禽的发病率,成功的缓解畜禽养殖的卫生条件,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收益,实现隆阳区的富农目标。农村合作社的用途是帮助养殖户来监控对牲畜疫病的防疫工作,并且落实监控和防疫并举的措施,从而对畜禽所食用的饲料以及兽药等做好管理工作,促使养殖户科学、合理的进行畜禽喂养,保障该区畜禽养殖的安全、生态。农村合作社还能为养殖户选择合适的养殖地点,以此来避免养殖户花费高价租用养殖地及规避养殖户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

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养殖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在隆阳区,畜禽养殖产业一直受到政府的支持和关注。在农村合作社的建设方面,虽然隆阳区委、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行动的意见》,但因区级财政比较困难对其扶持力度还不够大,以至于在建设养殖合作社的过程中出现了资金匮乏、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养殖合作社的建设不仅仅需要该区养殖户的支持,还需要拥有一定的配套设施,以及养殖户的努力[2]。除此之外,农村合作社在发展养殖业的过程中承担着监督和管理的责任。隆阳区的牲畜防疫工作还比较严峻。该区内的养殖户主要是以分散饲养的形式来发展畜牧业,其养殖方式促使其无法对畜禽进行严格的管理;加之养殖户的文化水平大多较低,科学养殖的思想意识比较薄弱,对于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没有具体的概念,导致合作社在管理上有较大的阻力。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养殖业中的发展目标

隆阳区政府已经为养殖业的发展建立了目标,期望能够通过农村合作社的领导,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预计到2020年,促使整个区域内的畜牧业的产值增加到40亿元,并且使畜牧业的产值持续增加。在农村合作社的管理下,隆阳区的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将得以提高,其肉蛋奶等养殖业产品总量预期在2020年达到17.8万吨,其中的肉产量也将稳步排在全市的第一位[3]。隆区的养殖业也将走向更为标准化的饲养模式当中,使生猪及牛羊等的规模达到合理的比重,并且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在专业化的养殖技术引导下,使肉类产量持续增加。养殖户们将扩大养殖规模,使养殖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使企业对肉类进行深加工处理,实现养殖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未来的时间里,经过农村合作社的领导和组织,隆阳区的畜牧业将做好防疫工作,因疫病而损失的牲畜将大幅度减少,其养殖业的产品也更加安全。

四、结论

当前状态下,保山市隆阳区应“十三五”的发展需求,在内部展开了养殖业的建设工作,需要将传统的畜牧养殖方式转化为现代化的养殖方式,从而使养殖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其内部必然需要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经济组织将对隆阳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为畜牧业的养殖工作提供安全保障,能够带领养殖户集中规避养殖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风险。总而言之,隆阳区的畜牧业养殖将在农村合作社的带领下更加快速的步入正轨,为隆阳区实现富农惠农的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挺,赵意,傅建球.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策略研究――以永州市为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4,04:26-29.

第5篇

一、提高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的必要性

1、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总体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之中。”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实践对优化个体品质、挖掘潜能、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尤为重要。高校应将社会实践作为培养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

2、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必然需求

“十三五”时期,我国进入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当前教育最根本、最迫切的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评判标准是有无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阻碍了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社会实践提高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十分有用。

3、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受父母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综合能力方面与非贫困生有较大差距。进入大学以后,面对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他们往往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融入其中,也不知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参与社会实践能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大学生活,感受到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社会实践是经济困难学生的必修课,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社会实践现状

1、经济困难学生自身能力不足

自我认知能力弱。很多的经济困难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贫困问题。比如,没有看到贫困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单一地把自身的经济贫困归咎于自己的家庭和父母;对贫困援助存在敌意等。

人际交往能力弱。受经济条件的影响,经济困难学生不太主动与他人交往,极少参加社团活动和校外活动,缺少与同学、他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限制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经济困难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很强,但在实际技能方面相当薄弱。经济困难学生在在计算机、外语口语、听力等方面与普通学生相比,略显不足。

2、学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实践不够重视

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实践缺乏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许多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按照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这些活动只是在形式上开展了而已,并没有真正考虑到经济困难学生的特殊性,缺乏精准性。

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实践缺少专项经费。经费是社会实践开展的前提和保障。然而,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实践并没有专项资金,缺少资金保障。受实践经费的限制,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很难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3、社会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实践扶持不够

国家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实践缺少相应的政策鼓励和配套资金支持。目前,国家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大多集中在经济层面,专门针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文件和拨款很少。

企业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但目前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不足,在对待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问题上,它们更倾向于经济资助,企业的这种现状急需改变。

三、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原则

1、坚持针对性原则

各高校在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即开展的实践活动必须有针对性,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在制定经济困难学生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计划时要结合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状况、身心特点、专业长处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实践计划,使之与其相适应。

2、坚持系统性原则

高校在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强化系统思维。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生、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仅仅依靠高校一方面是不够的。高校必须树立系统思维,加强统筹协调,协同合作,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促进的工作模式。

四、提升经济困难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

1、激发经济困难学生的内在动力

首先,要增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简言之,就是要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识到,只有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其次,要鼓励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社团就是一个小社会,在社团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经济困难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等能很快得到提升。

2、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要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当前,社会对学生的需求体现为复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高校应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其次,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多元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新型行业,传统行业与新型行业并存。每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行业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3、拓宽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首先,要建设经济困难学生校内实践基地。一是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在学校,在学校呆的时间最长;二是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在实践中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社会实践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载体。其次,与企业开展合作教育。企业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高校要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教育,构建高校与企业合作教育模式。

第6篇

关键词:新型助困体系;精神层面建设;励志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09-02

一、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现状及问题

目前,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大多属于“救济帮扶”式扶贫,即无偿性资助比例过高而有偿性资助比例太低,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国家和社会承受的压力大。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需资助金额与日俱增,因此,如果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仍靠无偿资助为主,国家和社会将承担很大的经济压力。

第二,重视经济层面扶助,缺少精神层面帮助,育人功能发挥不够。我国现行的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上、心理上的帮扶过少,就业针对性指导较弱,育人功能发挥不够。

第三,资助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自立自强。无偿资助方式使得部分学生到校之前就“备好”了各种贫困证明资料,促成了学生的“等、靠、要”思想,不利于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

二、新型助困体系中精神层面建设的必要性

在新型助困体系中,参与资助工作的政策制定者,具体实施者必须转变观念,将单纯的“助困”转变为“助学”与“育人”并进,在精神层面建设上探索新路径、试行新制度,把对做好家庭经济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作为资助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1.缺少精神引导,资助工作难以实现教育职能

资助工作既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更要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同时还要改变学生的“等、靠、要”的心态,将“被动帮扶式”资助与“寻求改变式”倾斜转化,在这个过程要逐步引入同等条件的“激励机制”,不能让学生觉得“学好学坏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应该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资助的本身既是国家、政府、社会和学校的资助,也是对同等条件下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励,这是高校实践育人的良好契机。

2.缺少自立自强,资助工作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资助工作的短期目标是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学生的未来发展问题,因此资助工作应该做到经济资助与能力开发资助相结合,通过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改变自己、树立信心、自立自强,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3.缺少感恩回馈,资助工作难以长期持续发展,助困重在育人

国家的资助范围有限,资助工作长期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因此感恩回馈教育,就是希望更多受资助者在未来成为资助他人者,带动更多的社会支持,实现资助工作、资助体系的良性持续发展。

三、新型助困体系中精神层面建设的具体措施

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应立足于经济困难生的发展、成才,高度重视起对经济困难生的精神层面的教育和引导,以真正达到资助的目的和效果。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心理辅导,将心理疏导与励志教育相结合

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普遍存在自卑、自闭、焦虑、孤僻、虚荣、嫉妒、多疑、敏感和愤世嫉俗等心理现象。高校不仅是传道授业的场所,也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不仅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上最迫切、最基础的问题,还应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高校可以通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专职心理教师的作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负责几门基础理论课的传授,对于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的培养和人格、心理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并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将心理疏导与励志教育相结合,势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提升一个新的台阶。第二,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是学校与学生信息沟通的中介。通过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号召辅导员改变工作思路,由被动接受学生求助变为主动关怀,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第三,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增强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培育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完善助困体制,将资助工作与学业激励相结合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制中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政策性文件。规定的内容主要是经济帮扶条款,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层面帮扶没有具体规定。如今,国家、社会和家庭越来越看重学生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学生思想健康的状况。这种助困体制既影响资助政策的整体效果,也影响社会对资助政策的信任。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支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层面建设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在助困工作中的权利与义务,建立一个有效的助困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能够有法可依。

高校有效的使用国家、社会和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种资助,在学生经济状况分级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贯彻和完善助困体制,引入“同经济困难级别相应的学业激励制度”,调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资助工作与学生的成绩相挂钩,在困难级别相同的情况下,成绩高的得到资助的机会就会多,发挥家庭经济困难资助的激励作用。

3.鼓励创业自强,将资助育人与职业发展相结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好经济困难生问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必须由‘输血式’资助向‘开发式’资助方式转变,实施经济困难生综合素质培育计划,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有所长,学有专长。第一,加强职业指导,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高校应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设计各种平台帮助他们认知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点,并根据认知结果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创业方向。第二,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创业基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业自强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在创业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开展感恩教育,将受助与助人相结合

助困重在育人。资助工作者应该让经济困难学生认识到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积极回报社会,将感恩之心化为日常行动,使对经济困难生的教育走向“感恩?励志?奉献”的良性循环轨道;教育学生在得到资助的同时懂得回馈和奉献,将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逐步引导经济困难生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念。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到企业实习等,让学生了解劳动的艰辛,体会父母的不易;通过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资助,培养学生对国家和学校的感恩;通过开展诚信与感恩等主题的讲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自立自强意识。通过这些方式提醒和督促受资助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保持良好表现,以实际行动感恩母校、回馈社会。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层面帮扶创造良好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整体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营造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是也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第一,高校通过倡导勤俭节约的传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正视贫困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而优化校园环境;第二,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学术和文化活动,开创科学、民主、团结、友爱的文明新风,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的真挚情感,满足他们的精神心理文化需求,使他们的精神和心理不再贫困,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外部经济救济和内在人文精神关怀兼备的高校济困助学资助体系;第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爱心,强化学生精神层面建设,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宽松、友爱、和谐的校园氛围。

四、结语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承担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担,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上的差异和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容易引起学生精神上的负担和压力,导致教育效果的打折,因此高校也非常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和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一项长期艰巨的课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问题,必须将经济资助与育人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多层面的经济资助、多渠道的人文关怀、多平台的素质拓展来构建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支持体系。作为高校主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部门,要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推进资助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期彪,谭德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机制的模式构建――以南华大学资助育人工作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吴敏,高艳妮.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学理论,2010,(32).

[3]杜骞.资助与教育并重,助学与育人共举[J].中外企业家,2010,(14).

[4]陈皓琳,朱焕辉,岑桂芳.高校勤工助学途径和功能的有效拓展[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5).

第7篇

(1)积极向上型。这类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平时关心同学,虽然家庭困难但是品德高尚、自强不息,懂得知恩。

(2)中间型。这类经济困难学生多数都有点自卑感,有时缺乏自信心。在学习上还不够主动,平时抱有随大流的态度,对自己的未来和前程还没有很好的打算。

(3)消极不求上进型。这类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自身学业成绩差,又对学校或班级的各类活动没兴趣参加,另外也很少受到赞许和表扬,对于前途感到很茫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对策:

当前国家、社会及高校都高度关注和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在资助他们的同时让他们懂得感恩才拥有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要积极的开展感恩教育,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利用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知恩、感恩和报恩的人文关怀教育,真正做到以情动情、以德报德的情感及品性教育。

第一,加强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受助学生基本素养的一个标尺。高等学校收费标准逐年攀升,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已成为媒体报道和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政府、高校和社会积极采取应对之策,2007年以来,随着国家新的资助体系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经济困难学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资助。基本上保证了从经济层面上扶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但是与此同时,但是有关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思考。感恩教育也是我们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不但可以培养他们感恩回报的观念,而且这种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必然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真正为经济困难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也使经济困难学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理解、尊重的良好人际关系,克服嫉妒、消极自卑等不良心理和仇视、冷漠的心理情绪,真正激发他们勤奋学习、刻苦上进。

第二,我们要加强传统理论教育,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讲清各种责任关系。通过教育让经济困难学生了解自己的父母付出多大的艰辛供养他们上大学,让他们在享受资助的同时也懂得回报,在自身努力的同时,更要看到别人的付出。

第三,环境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对经济困难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无论是做学生资助工作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让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灵不受任何伤害。

第四,要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在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状况、心理健康等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因此研究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现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应该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运用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估、定位和自我调节,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华和奋斗激情,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乐观面对挑战。

第五,鼓励经济困难学生阅读有益书籍。可以让学生从伟大人物和名流的传记中领略人生的真谛,也可以邀请身边的优秀经济困难学生作交流座谈,使经济困难学生对生活充满激情。

第六,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积极开展各项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等帮扶制度。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数量也有了较大增长,拓展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让更多的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助学活动,既锻炼了能力,又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真正实现经济自助。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认定 资助育人

高职贫困生是高职院校的特殊群体,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贫困生和特困生比例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国家、地方和高校不断健全完善的资助体系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但目前的帮困资助政策和体系还不够完善,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分析资助政策和体系存在的问题,不断促进资助育人政策和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为自强自立、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尚待优化

当前,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靠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民政部门等开具的列有家庭人口、收入等基本情况的证明,有极少数学生还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况。同时,一个较为深层次的问题是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认定问题。当前我们仅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区分成几类,较为粗糙。对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类型的界定越详细、越科学、越清晰,就会越有利于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二)没有把帮困和育人有效结合起来,未形成系统完善的育人机制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重心过度偏向经济资助,虽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最需要的确实是经济困难的缓解,但是学校往往没有把帮困和育人有效结合,形成系统完善的育人机制。

(三)资助模式单一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资助模式的主体仍然只限于政府和学校,当然我们学院近年来增加了双汇奖学金,洲际奖学金等以企业名义提供的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资助模式,但是还尚未形成企业、社区、个人等主体的联动,。

二、完善高校资助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生等级数据库

1、制定科学规范的困难认定标准。

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一定要执行一定的标准,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一般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比如说,学生家庭贫困的低保证、单亲家庭或双亲中有一方生重病失去劳动能力的当地证明、学生每月伙食费支出等认定标准。与此同时,高校应该结合学生具体情况,生源地经济生活水平,高校所在地生活水平,制定合理统一的认定标准,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切实有效的对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进行判定。

2、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生等级数据库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一环,是实施我国资助政策的基础。而科学合理的贫困生等级数据库的建立将非常有助于此项工作的有序规范的开展。建立经济困难学生等级数据库, 有助于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在高校、银行、政府之间流动。从申请到审核,到批准,全部在经济困难学生等级数据库之内完成。与此同时,可以建立一个在学校内部流通的经济困难学生调查体系,由班级学生,老师等共同构成,学校最后审批。使得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更加民主,人性化,提高了其透明度。这样有利于保证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健康有序进行,也杜绝了资助过程中的腐败出现。

(二)构建贫困生精神资助体系

1、积极实施“情感教育”

在物质帮助的同时,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情感帮助同样重要。让经济困难的学生树立强大的自信心,是其一生受用的动力,也是其一生奋斗的动力源泉。因此,在物质帮助之外的情感帮助显得更加重要。通过互相交流、个别谈心、开座谈会、组织感恩征文等活动,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学会知恩、感恩,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奋发图强、回报社会。

2、帮助贫困生自立自强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在得到国家,学校资助教育的同时,不能忘记自勉自励。在他助的同时,也要开展各式各样的自助活动。将经济困难学生的力量组合起来,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活动。在校内挖掘实践助学岗位的同时,也要在校外发现新的资源和机会。积极转化自己的技能,由以往的劳务性助学转化为技能型助学。自强,励志应该成为经济困难学生无限的精神动力,实现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超越。

(三)进一步完善多元化资助体系,加强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构建和谐校园

第9篇

一、 什么样的学生是家庭困难的学生。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从目前全国平均状况看,我国一般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10%?20%,其中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占5%----10%。

二、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现状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中相对比较弱势的群体,但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大多还是比较健康、向上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手头拮据,生活清贫,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快速发展、急剧变化的社会,承受着精神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他们自卑、敏感、偏执、缺乏竞争和参与意识等,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稳定社会的全面建设,同时也凸显了当前我们高校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 如何完善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引导体系

首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既关系到他们个人自身的/成人、成长、成才0,也关系到他们及其家庭能否摆脱贫困。作为高等学校,要将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解除后顾之忧作为首要问题,这也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强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并且就业困难的学生由于经济、学习、心理、社会等原因,就业压力较其他同学要更大,已成为受人关注的/弱势群体。因此,做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辅导为依托,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校要以/帮助困难学生就业,让贫困家庭走出贫困为理念,专门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对其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一方面,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特长以及核心竞争力,进行职业测评,科学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找准未来职业目标定位。另一方面,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解除就业困惑,增强自信心,尽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身的角色。

再次,“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

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冰、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 与时俱进,从精神激励层面打造适应现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的全新载体

目前,高校所依靠的传统精神激励载体比较单一, 主要通过学校公开表彰、辅导员谈心、同学间关心鼓励等三条途径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精神激励。这三条途径存在一个共同点, 就是通过外界因素来激发、感染经济困难学生本身。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 仅靠外因是不够的, 精神激励需要找到一种新的载体, 让经济困难学生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教育, 使内因占主导地位, 同时综合以上三个载体的外因作用, 共同完成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精神激励。

第10篇

关键词: 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认定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资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作为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

根据2007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解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中,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概念属于定性描述,标准模糊。经济困难具有相对性,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也会导致对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不统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根据国家和政府的文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路,制定了本校的认定方案,并依此认定贫困学生的身份。各高校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但是基本模式是“学生申请―班级评议―院系审核―学校审批”。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如实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如符合条件,向学校提交《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附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在认定过程中,由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根据以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对照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确定的认定标准,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的结果交由院系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初步确定其贫困学生的身份并提交公示。在公示五日无异议之后,正式认定申请人为经济困难学生。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操作过程中,由于信息获取的不对称、不全面或人为因素等影响,时常出现假冒经济困难学生的现象发生,引发社会的关注。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面临的难题

(一)认定环境欠缺,信息本身缺乏真实性。

学生家庭基本信息的真实性是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前提。目前我国收入申报制度和收入监控机制不健全,“不能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通过税收记录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从而准确判断学生的困难程度”,[1]高校不得不把学生本人当做家庭经济信息的主要提供者。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生提供的信息不准确,甚至故意弄虚作假,给认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由于对开具“困难证明”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因此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佐证依据之一“困难证明”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实际操作时,因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费用与生源地关系不大,受学生家庭的社会关系和人情关系影响,一些生源地民政部门并未认真考察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把关不严造成了虚假的“困难证明”材料,使得一些非经济困难学生混进了申请资助的队伍。而有些家庭情况确实困难但未能顺利开到“证明”的学生,被划为非经济困难学生,得不到资助。

(二)认定标准模糊,信息采集缺乏全面性。

目前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的描述比较模糊,导致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在实践过程中,有的高校通过调查学生家庭收入是否等于或低于当地贫困线标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这个标准具有地属性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标准,标准又具有动态性,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通过此种方式确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有很大的争议。有的班级通过对递交贫困申请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对比和排名,按学校给予的名额确定贫困生。这样做虽然能一解燃眉之急,但容易导致一些平均生活水平较高的班级为了避免名额浪费,默许一些家庭经济状况稍差的同学成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此这种方式确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说服力不强,容易引发同学的不满,甚至导致同学关系的紧张。有的班级为了省时省力,满足大多数同学的利益,甚至实行“轮流享受”或者“平均主义”,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资助工作的原则。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实质是在综合分析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是否困难及其困难程度的判断。因此,必须全面采集能够反映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有关信息。采集哪些信息,借助什么途径和方式采集,如何制定比较科学的认定指标体系,是高校普遍感到困惑的难题。高校通过多年的实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已形成一套相应的做法,但在认定过程中主观性较强,主要凭经验、工作人员的素质与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认定结果的准确性。

(三)认定模式落后,信息处理缺乏科学性。

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的支撑。目前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普遍比较落后,没有运用相应的认定软件系统,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还停留在手工操作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往往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实现信息的动态管理困难重重。在信息处理时,如何确定不同方面的信息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影响的程度,赋予多大的权重,用什么工具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等,都是高校实际认定工作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目前,高校如何提高采集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信息及加工的科学性,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优化与重构

(一)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认定机制。

生源地认定应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式中最可行、最有效的一种方式。[2]2010年1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我建议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提前到高中阶段,也便于民政部门、学校实地走访查证。但实践表明,生源地认定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以保障,国家应尽快出台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认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生源地认定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及时公开披露相关信息,定期开展检查,严厉惩罚造假的当事人,将造假行为记入个人信用数据库,以及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做到规范认证,提高家庭困难证明材料的可信度。

(二)建立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

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开展调研,设计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更科学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量化指标包括:1.反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在高校、生源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及两者之间对比关系的指标,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理想边际就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2.反映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人均年支出、家庭资产总值、家庭负债总额等家庭情况的指标,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定性指标可以包括:学生是否拥有电脑等高档数码产品,穿衣饮食是否节俭,娱乐消费水平如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德育等级,等等。

(三)建立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源地、家庭人员组成、职业、收入情况、收入来源、贫困证明及受助情况等内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是动态变化的,要及时进行跟踪调查与管理,及时进行信息调整与增减,全方位进行动态管理,至少每学年对经济困难学生重新申报、全面认定一次。根据学生家庭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该生的贫困层次,包括升高档次、降低档次及撤档三个方面,对于家庭经济情况明显好转的学生应该及时将其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撤档。首先,对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要定期了解,特别要对突发事件的影响情况进行跟踪。定期与经济困难学生家长联系,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并了解其家中情况。定期与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街道的民政部门进行电话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及变化情况。其次,通过实地走访,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而且可以在学生中形成强大的心理约束力,引导学生讲诚信,确保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状况。[3]

(四)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相关制度。

高校应尽快制定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个人申请―班级评议―院系审核―学校审批”的认定程序。1.建立评选、审批、监督三权分离制度,即班级与学院具有评选权、学校相关部门具有审批权、师生具有监督权,并保持“三权分离”。2.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归口管理与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归口管理部门,强化职责,提高监控和约束力,对出现的问题追究责任。3.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公示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及时公示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信息,如公布受资助学生名单、性别、所在院系班级,家庭经济情况可以不公布,从而保护受资助学生的隐私,做到评选透明化,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二是在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资助后,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调查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情况。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就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将弄虚作假行为记入个人档案。

(五)转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观念。

从传统的只注重“物质资助”向“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转变,并重拓展。在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经济问题的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不断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与心理压力,教育他们正确面对经济困难,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自强自立、刻苦学习,为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早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转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

实现从“无偿式资助”向“回报式资助”的拓展。“回报式资助”就是受资助的学生在享受国家资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如义务家教、社区劳动等,从而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回报式资助”,一方面可使那些假经济困难学生因不愿承担相应的义务而自动退出,从而实现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动认定。另一方面“回报式资助”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劳动或履行一定的义务换来的,可以缓解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健康。

(七)加大对大学生进行政策宣传与诚信教育的力度。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途径,高校要加大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标准、方法和程序,积极参与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与监督的工作中。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教育学生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变化情况。减少非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降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成本,提高认定效率。

参考文献:

[1]金昕.实施“双线资助”确保高校学生资助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70.

第11篇

[关键词] 人性心理学 经济困难学生 精神资助

对经济困难学生而言,贫困既是一种经济状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目前,高校中广泛存在经济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双困生”。因此,着力健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使经济困难学生不仅“经济脱贫”,还要实现“心理脱贫”和“精神脱贫”,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于人性心理学的理论依据[1]

人性心理学认为人性是人的生物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生物属性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精神属性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社会属性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

三种人性的本能在心理层面上化为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生物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三种基本需要构成了人类心理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全部心理动力。人的三种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产生正向的、有利于健康的情绪,否则,产生负向的、不利于健康的情绪。人性心理学认为,各种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就其内在原因来说,是人的某种属性出现了问题,或者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失去了平衡。这种失衡,导致了不同性质的人性偏离、扭曲和异化。那么,对于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由于物质需要的缺乏更导致了人性中心精神属性的失衡。因此,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健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分析

1.健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经济上的重负以及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等原因,经济困难学生承受着各种巨大压力。这些压力,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冲突、精神上的无助和心理上的困惑,后三者甚至成为引发其他问题的主要原因,会成为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障碍,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2]。

2.健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是传统助学方式的有效补充

近年来,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普遍存在重“输血”而轻“造血”,重“授之以鱼”而轻“授之以渔”等现象,容易导致经济困难大学生产生“等、靠、要”等消极思想,不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不利于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忽视了经济困难学生的长远发展,在他们步履维艰的踏出大学校园后,又进入了令他们更加难以面对和应付的社会。

3.国家新资助政策的有效推行,为健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提供了必要的经济资助基础

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实行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国家奖助学金等资助新政策,加大了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同时各高校也普遍采取“奖、贷、助、补、减”等多项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从人性心理学角度来看,国家资助新政策的有效实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困难学生的生物需要,为满足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三、健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的主要思路和探索

近年来,笔者在认真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西部某省属普通高校展开了基于人性心理学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的构建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收获。

1.主要思路

主要思路是:坚持“助学为了育人”的理念,以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才为目标,以建立帮困队伍和实施经济困难心理辅导为主要突破口,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通过助学和育人有效结合,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系统,实现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和精神脱贫,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才,使经济资助发挥更大效益。

2.构建总体框架

按照上述主要思路,梳理出制约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工作健康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即“帮困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情感关怀、搭建情感交流平台以及拓展价值体现空间”,作为推进精神资助体系构建的五个抓手进行重点探索。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既注重每一个抓手自成体系,同时注重五个抓手之间的相辅相成,构成精神资助体系的有机整体。要使体系落到实处,必须在每个方面寻找一至两项重要工作作为突破口,进行重点突破。从而形成了构建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的总体框架。

3.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体系实践与探索

一是着力建立健全三支帮扶队伍。第一支是学生青年积极分子队伍,把学生积极分子建在每一个学生宿舍,及时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开展“朋辈”帮扶,并及时向学校反映;第二支是以各院系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帮困队伍,他们建立了各院系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熟悉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从各方面引导帮助并解决实际问题;第三支是以机关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帮困队伍,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

二是积极开展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门制定多层次的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有效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积极应对经济压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参与社会生活。【2】主要措施有四项:第一,开设必修课《大学生活心理学》,开展普遍性心理健康教育;第二,专门邀请心理学专家及专业人士举办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讲座;第三,适当开展心理团体辅导,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围绕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等问题共同讨论,解除心理压力,提高应对能力;第四,建立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开展有针对性的访谈,耐心细致接待经济困难学生个体咨询。

三是坚持经济资助与情感关怀相结合。十几年来,每逢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学校党委书记亲自带领学校的党政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与经济困难学生欢度佳节,并发放一定数额的慰问金和慰问品,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使其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从而能够有尊严的接受帮助,能够真正融入正常的集体生活中来。

四是建设经济困难学生情感交流平台。第一,举行经济困难学生之间的各种联谊活动,如趣味体育比赛、文艺活动、茶话会等,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增进情感交流;第二,开展励志教育和榜样激励活动,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表彰和奖励力度,邀请成功战胜困难的有名人士等做励志讲座,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信心;第三,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困难学生与班集体其他同学的感情交流,使其认识到经济困难学生并不“弱势”。

五是拓展经济困难学生价值体现空间。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特殊节假日活动、征文演讲等,引导经济困难学生从感激父母老师开始,学会感激他人,感激社会。另一方面开展感恩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勤工助学、知识宣传、支教、技术服务等,拓展经济困难学生价值体现空间,使其认识到自身价值,增强自信。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 赵明吉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教育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43-44.

[3] 袄洁,伍运文.关于高校贫困生精神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69-71.

[4] 姜旭萍,姚娟.高校经济贫困生思想现状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69-71.

[5] 陈雄辉等.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的实证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7):25-28.

作者简介:

第12篇

关键词: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体系 完善对策

以助学贷款为主体,国家奖学金为支撑,勤工助学为补充的资助体系的实施,大幅度提高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广度、力度,在维护教育公平、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从目前实施情况看,我国高校资助政策和体系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助困育人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尤其是在整个资助体系的丰富和深化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施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大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至1983年大学生资助政策的高福利时期:采取单一的资助措施,普遍实行了人民助学金制度。第二个阶段是从1983年至2007年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改革时期:通过新增奖学金、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措施,初步形成多元化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形成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及学杂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大学生资助体系,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缴费。第三阶段是从2007年迄今大学生资助政策的调整期:加强了国家助学贷款的规范管理,深入探索了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行了重新调整,大学生资助工作在资助理念、资助方向、组织机构、资金保障、具体措施等方面有了重大变革。国家建立了以助学贷款为主体,国家奖学金为支撑,勤工助学为补充的政府性资助体系;同时要求高校建立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校内资助体系。各高校在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财力支持的同时,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多维度的支持。从实际情况看,高校在落实国家资助政策、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资助体系改革实施时间不长,机制和体系不够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目的、意义还没有完全实现。

二、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资助形式单一,重“资助”,轻“育人”。

目前学生资助来源以国家资助为主,资助方式以经济资助为主,困难学生自我资助主要以简单廉价的体能劳动获取报酬,智力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高校对学生的资助感恩教育不够,某些学生存在不正确的思想,获得资助后有的学生出现挥霍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

(二)勤工助学落实效果不理想。

勤工助学是大学生自立自强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高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较少,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的助学效果,报酬一刀切;勤工助学岗位管理不规范,经常出现岗位信息不及时,没有轮换竞争上岗,导致每次参加勤工助学的困难学生都是固定人员;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及学生所在年级,勤工助学的过程中没有结合以高层次就业为导向的能力培养。

(三)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不平衡的问题。

在经济资助、精神资助、素质能力资助三个资助工作的主线中,精神资助和素质能力资助体系建设滞后,特别是灵活、个性化的精神资助和素质能力资助明显欠缺。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实际运作当中,某些资助措施只是针对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忽视对困难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状况的关注。虽然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是首要问题,但是对其价值观念、心理状况的关注和追踪不能忽视,因为困难学生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不良风气及社会生活压力的压迫,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帮助困难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水平。

三、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建议

(一)贫困大学生的需求不再主要以经济帮困为主,呈现出多样化需求的趋势。

主要表现为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三个方面。物质需求方面,贫困生需要各方提供的奖助学金、物资和勤工助学岗位。精神需求方面,困难大学生更需要得到家人、师长及周围人的鼓励及支持,在精神上特别希望得到师长同学的关爱。在发展需求方面,贫困大学生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学业进步、社会适应、就业发展方面。

大学生资助在经济资助的同时要完善精神资助体系建设,建立以学院党总支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发挥对学生的辅导作用。

第一,注重发挥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要充当学校与学生信息沟通媒介,因此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改变方式方法,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学生求助变为主动关怀,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二,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及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及自身的心理特点,掌握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及时疏导不良情绪。

第三,注重发挥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生的作用。选择困难生的优秀代表,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

第四,注重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各班由学生干部担任心理信息员,并对班级心理信息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困难生的异常心理和行为,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困难生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使其心理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第五,发挥困难生社团的作用。成立困难生自己的组织,由困难生自愿组成,学校给予支持。在这个组织里很多困难生有了归属感,找到了知心朋友。定期组织困难生座谈,发表自己勤工俭学的感想,畅谈自己的心理困惑,学习应对各种挫折的心理学方法和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的方法,并在每年新生入学后,组织有勤工助学经验的高年级困难生讲座,把自己助学的经验传递给低年级的困难生。

大力开展素质培养和思想教育工作,使家庭经济困难生在获得财力支持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素质养成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从而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感恩、诚信等方面的自觉意识和现代公民意识,实现资助育人的工作目标。

1.拓展家庭经济困难生素质培养渠道,以品格高尚、素质全面,人文素质良好、道德品质优秀的大学生为培养目标。以绿色成长,精神培育、能力锻炼为主要方向,重点建设三大项目:通过开设教育书报亭,为家庭经济困难生购买励志书籍或订阅一套青年读物等方式,并结合征文、校内外报刊发表的方式,搭建学生思想教育与交流的平台,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网络为载体为学生提供榜样学习、师生互动、交流思想和经验的平台;以对家庭经济困难生进行素质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为宗旨,使其成为学生了解资助政策、获取精神食粮。

2.实施家庭经济困难生教育实践计划,教育实践计划以教育实践,素质拓展为主项,通过具体科研实践项目、社会实践调查、社会公益服务、创新创业计划等提升经济困难生的个人能力,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自强自立和团队合作精神。项目由学生自主申请、自由组合,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和自我服务的自我实现。

3.搭建家庭经济困难生特长活动平台,积极组织兴趣爱好广泛、特长能力突出的学生组成团队,展示真我风采,通过多种形式开阔视野,自我锻炼,收获友谊,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从“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到“帮助学生顺利入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体现的不仅是要教育公平,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

(二)拓展勤工助学岗位设置。

调查显示,贫困生有意愿通过自己的努力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意识在强化,自信心在增强,勤工助学已不仅仅是缓解经济困难的途径,还为成才成长提供了锻炼渠道。希望得到锻炼和勤工助学的机会,通过自身努力缓解经济拮据的状况,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准备。大学生勤工助学不是单纯的经济资助,而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知识技能领域,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把“输血”和“提高造血功能”结合起来,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增加经济收入,为完成学业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发挥专业技能,通过勤工助学使学生学得一技之长,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就业竞争力。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毕业时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在低年级就全面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独立处理事件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办公软件操作能力等。在高年级则通过专门的培训增强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的信心。

高校勤工助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培养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对学生有益的岗位设置。如根据学校各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课程教学助理等,以此设置智能型勤工助学岗位,困难生通过智能型勤工助学岗位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锻炼经历,不仅得到了生活费,缓解了经济困难,改善了生活,还强化了自强自立意识,提高了自我解困的能力。

(三)构筑完善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

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好资助育人工作。一是实施“感恩励志工程”,引导学生自尊自立自信自强。在资助过程中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以班会、征文、实践教育、公益活动等为载体,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二是实施“健康身心工程”,完善学生健康人格。在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筛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举办心理健康活动、素质拓展交流等形式,引导困难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三是实施“互助成长工程”,增强幸福感知,奉献回报能力。加强学生明礼诚信教育和脱贫互助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消费观和理财教育。同时,加大困难学生的返乡教育引导力度,困难学生大多集中在贫困地区,且对家乡有深厚感情,回乡就业能更好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大学每个年级学生都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性,针对不同年级采取体验式教育,不同年级资助的侧重点不同。

1.加大对低年级的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的力度,助困与育人相结合。

实施“绿色通道”制度,即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在新生入学初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困难学生心理档案,全面掌握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对有自卑、自我封闭等心理倾向的困难学生格外重视,一方面积极帮助他们寻找助学岗位,申请学费贷款,解决生活问题,另一方面对其进行精神资助,具体来说有下面几点。

第一,鼓励教师和其他同学主动与他们交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第二,加强学校与困难学生家庭间的沟通,准确掌握困难学生的有效信息,使困难学生得到及时帮助。大学生资助工作老师经常与学生家庭联系,让家长多给予孩子鼓励,建立其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

第三,让某些有自卑倾向的困难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给困难学生提供充分展示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机会与场所,让他们通过各种活动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其自信心、自尊心的树立。

2.大三大四的贫困生减少物质资助,加大精神资助力度。

大三、大四的学生,已有两年多勤工助学的经验,通过自己的劳动,很多人已能解决生活费,因此,适当减少对困难学生的物质资助,加强对他们的就业教育和诚信教育。低年级以无偿资助为重心,让学生安心学习;高年级以能力培养为重心,关注学生发展潜力和提高社会谋生能力。

国家资助政策的实施,既能够资助广大家庭经济困难生,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生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又能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彻底摆脱家庭经济状况。建立健全大学生资助体系,形成系统的资助体系,真正达到助资、筑梦、铸人的效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温静.美国联邦政府研究生资助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学报,2012.

[2]唐雪梅,张小红.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分析及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