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育课程

语文教育课程

时间:2023-07-27 16:23: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育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育课程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改革;训练

小学语文课情感比较丰富,需要各个基础学科的内容进行融合才能够不断发展和延伸。语文是具有时代性且具有历史性的,因此能够给学生带来足够的综合性人文情怀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复习旧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语文来说,过于墨守成规,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因此,要教师不断突破传统的观念去改善这种情况,以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完善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式应该着手于以下个方面:

一、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体验

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其是一种基础性质的教育,也就是能够为学生学习奠定综合基础,实现情感和学习双赢的教育。进一步实现对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阅读教学我们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对于小学语文来说,融入情感的教学是提升阅读的基础。可以进一步实现相关传播,将学生的体验进一步加强,实现阅读的优化,进一步将阅读的效果提升。这是因为,很多的文章如果教师没有用感情,那么小学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感情内涵,对于故事情节的认知能力不够,使得理解能力也不够完善。

二、写作教学中也要重视情感体验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启蒙阶段,因此需要格外重视。我们要将各种表达能力的展现都进行整合和实践,将学生的练习机会进一步增多,因为后期写作成功与否和小学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息息相关。

传统的作文模式有一种弊端,也就是对于教师来说只是照本宣科,并没有实际感情的投入,这样就会使得学生泛泛阅读之后得不到真情实感的体会,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些,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进一步改善课堂的气氛,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递进。

对学生写作训练要有充分准备,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那么就要完善课堂上语言环境和语言表达的拓展,还要进一步丰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各种活动的实践,以便于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能力,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发挥让人意想不到的创作水平。如若教师们还沉浸在以前的旧方案中,不进一步突破和创新的话,学生就很难写出创新的作文,只能够死气沉沉,对于语文的后期学习和发展也会有着不良的影响,需要格外注意实践和写作的关系。

三、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对于小学语文很重要,因为朗读能够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对于母语的感情以及语感的熟练程度,能够进一步提升读写能力,改善相关才能的发挥,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拓展能力,进一步为后期的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能够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口才。此外,朗读还能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学生朗读的篇章,都是不同题材和体裁的名家名篇,这也能够丰富他们的知识量以及文化面,使得很多的素材都能够被利用。

四、广泛阅读,充分积累

很多的教学都只注重书本,忽略了外部的学习积累。其实,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需要进一步的课外拓展,才能够进一步完善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增加课外阅读或者课外活动的参与,才能够拓展词汇量和提高写作能力。只有培养他们的拓展能力,才能够进一步加强审美和洞察力,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引,和家长一起挖掘学生的潜力,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进一步提升综合的语文能力,还要积累相关的语文素材,学生应将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这样才能够有更多的参考资料来为后期做基础。

参考文献:

[1]代利伟.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点滴[J]新课程:小学版,2009(4).

[2]唐敏.浅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2).

第2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 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 课堂

引言

在已面向不同专业不同程度开设的语文部分院校里,语文教育的效果也远没有想象的那样乐观[1],这影响了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职语文教育在提高语用能力、陶冶情操、传承文化等方面的职能是独特的,是不可替代的[2]。所以,要求高职教育重视和保障语文课程的开设,这已达成一种共识。另一方面,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高,也不明确。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位置较差主要表现在:课时少、规模小、地位低。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育理念,重视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语文首先不能简单将之理解为一门“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反之亦然。学科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学生灵魂最大的感染者是语文教师。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语文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在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职业教育偏重于技能教育,强调专业课、技能课的教学。这些轻人文、重思维的现象对语文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3]笔者结合院校情况进行了一次实际调查,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仍很欠缺,需要语文的学习和训练。但是,要想改变此现状,高职语文的教学理念必须进行改革。改革中要融入“素质教育”这一理念,结合构建、弘扬人文精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道统一,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要着力于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也指出,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更要加强人文科学的教学,即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价值教育和审美教育等。现代语文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要教育学生成为思维敏捷、心胸开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

二、深刻理解并重视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提高

中国的“人文”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代经典《周易》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是指人之为人的文化精神,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其核心是对“人”和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的终极关照。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中仍盛行纯技术性、操作性的机械式训练,忽视了语文课在陶冶情操、激发灵感方面的作用,失去了语文课独特的魅力。高职院校更多地注重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把他们定位于应用型、实用型的高级专业人才,对人文素质的系统教育未予以应有的重视。语文学科地位的边缘化、教学功利倾向严重等问题,不仅影响了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而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因此,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势在必行。

三、突出高职语文的教学的文学性

高职语文教材应充实人文性内容;要利用现行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根据不同专业,编写语文补充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注重阅读品味,变“单一”为“多元”,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营造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引导课外阅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写作教学中,把作文和做人相结合,选题生活化,引导学生抒写真实感受;树立思辨意识;搜集学生人生格言,让学生在自我欣赏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努力寻求高职语文人文精神培养的施教策略:实施非预设性课堂教学、语文教师的身教以及高职生在实训、实践活动中如何“践行”职业道德。至于教学评价和人文环境则是影响高职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因素。

四、以语文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语文的工具作用

语文是一门有独立学科地位的学科。语文之所以是语文,是因为它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它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而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为:

是以培养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语用能力为已任的。除语文以外,没有哪门学科如此旗帜鲜明地声称过要承担这种责任。语文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因此,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不同层次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说需要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高职阶段的学按学科分专业进行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地超过了中学阶段,学习方法由教师口授逐步向自学过渡,学习重点是培养能力、掌握方法,无论哪一个学科的学习仅凭中学阶段培养出来的中等层次的语文能力都是很难胜任高职阶段的学习的。高职学生要熟练掌握相关职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是缺了高职语文这个基础工具不可能实现的。

高职语文具有工具性,这与素质教育内容中的“创新能力”培育并不矛盾,语文学科是教会学生“学习语言”,即如何正确理解与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学科。它指导学生或聆听或阅读,涵咏玩味大量语言材料,理解和感悟出语言规律,然后运用这些语言去指导说话和写作以生成新的语言材料。“学习语言”与“研究语言”是有本质差别的。“研究语言”的本质是语文规律的发现与创新。“学习语言”的本质是语文规律的理解与应用。语文规律的理解与运用也可以是有鲜活的个人色彩的创造性的理解与应用。

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营造情境课堂氛围。孔子言“君子不器”,学校教育不是“制器”,学校应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外在条件。[4]学校要引导学生成为有独立见解与尊严的人,在语文教学环节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应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容器”。营造一种愉快、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创设一种生动、有趣、变化多样的意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学生带到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使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更有效地去感受课文给他们所带来的乐趣。 语

参考文献

[1]宋文芳.论高职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语文建设,2012(24).

[2]李元功.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3-74.

第3篇

一、人格素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不够,课程设置存在漏洞

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格素养、敬业的职业素养和其他综合素养,有些毕业生适应快晋升快就得益于良好的素养。这些学生在学校时参加过很多社团活动,参与组织学校大型活动,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工作后很容易融入新的团队并受到好评。但也有不少学生反映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较差,工作一段时间后往往遇到人际关系的“瓶颈”;用人单位也认为毕业生的人文素养有待提升,有些毕业生既没有班级管理经验,又没有爱心和责任心,会引发非常危险的后果。纵观语文教育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虽然在课程目标中不断提出要深化素质养成,但除了提高人文素养的学科课程以外,只有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稀有且内容空洞、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素养。职业素养的相关课程更是无迹可寻,这是原有课程体系中的开课缺漏。

二、重新建构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6号)中明确提出了“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也要求“重视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小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因此课题组协同语文教育专业团队,遵循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律,坚持“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统一,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统一,教法研究与学法研究统一,理论掌握与实践提升统一,专业研究与职业情感、理想、态度培养统一,教学基本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统一”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兼顾融合性、实践性、案例性、专题性和灵活性,针对培养效能中存在的问题,对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进行了重构。新的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充实了实践内容,并更加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1.将学科内容与专业知识挂钩,使学科渗透于专业。一方面,语文教育专业新课程体系中新增了1门教师教育的必修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二)》进一步明确为《小学语文项目教学》,并且将语文学科的必修课程内容与教师教育知识相挂钩,如《文学理论》课程分两个学期开设,《文学理论(一)》为基础理论的学习,《文学理论(二)———文本解读方法》则侧重读写实践和教材分析的学习。另一方面,减少原有的语文学科限选课数量,由原来24门缩减为6门经典人文课程,又将其他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相融合,开设了如《教师教学文体与写作》、《美文朗诵与小学朗读教学》等5门较为实用的教师教育选修课。这样,学科课程不再等同于师范类本科院校中的同类课程,而是更关注岗位工作内容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辅相成,凸显出教师教育的专业性。

2.有效安排课内外实践,使技能训练融入课外活动。新课程体系中不仅新增《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这门技能课,调整增加了部分课程的课内实践比例,还特意针对毕业生欠缺的主要专业能力,强化了《小学语文课例评析》、《教师教学文体与写作》和《小学语文教育研究方法》三门课程的实践内容,着力提高学生的听课评课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但实践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训练,光靠课堂上的学习远远不够,因此在新课程体系中按照课程模块提出了具体的课外实践项目,并明确内容、时间安排和考核要求等,“以赛促展、以展促学”,鼓励学生通过比赛、展演等方式利用课外时间练习三笔字、简笔画、朗读、演讲和试讲等,强化教师基本功技能。同时,把学生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大赛、读书报告演示大赛等的成绩纳入学分制管理,学生参加相关的各级大赛,可以按级别和比赛成绩折合成相应的等级或学分,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们技能训练的热情。

3.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使素养提升贯通培养过程。语文教育专业新课程体系更注重职业道德情感教育,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穿插讲座,请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或者有成就的一线教师,现身说法,谈教师职业的甘苦、教师的成就感与幸福感;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我的老师”征文比赛,鼓励学生写自己的老师,写在成长的道路上影响自己的老师。另外,对通识类课程进行重新确定,开设涉及中国文化、礼仪文化、教师礼仪、成功励志、美育教育等人文类、艺术类等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来自于《语文学刊》杂志。语文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三、还需继续的改革之路

虽然重构后的语文教育专业新课程体系更富科学性、专业性和实践性,更符合小学教育的课程标准,但仍有许多问题尚待探索和解决。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教师要“了解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熟悉至少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学会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或活动目标”,但因为课时问题新课程体系中还是主要开设了语文学科的课程,在选修课中增加另一门学科的教法课程,距离“熟悉”掌握两门学科的要求还有距离;关于提升学生教学研究能力的设想,初步想通过学生做教育小课题来进行推进;还有素养教育如何评估等问题。这些都还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断根据新的培养效能情况继续完善、改进,使之朝向更加合理的方向。

作者:王冰冰 陈小妹 单百灵 单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4篇

落实教育部有关通知精神,研读修订后的课程 标准,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中的一项全 员性活动。众多语文教育专业报刊为配合开展修 订后的语文课标学习培训活动,纷纷开辟专栏呈现 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对修订后的课标的 理解、学习培训的思考与实践感受。

笔者搜索今年的语文专业期刊和出版物中有 关解读新课标的文童,从学者的“高端资讯”、名师 的“深度研读”,到一线教师的“实施策略”进行拉网式梳理,通过“浓缩提炼”“精要归纳”,列出10个学习要点,这都是一线语文教师在学习培训活动中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期望这组内容有助于大家全面把握课标精神,有效实施语文教学。

聚焦1:一个核心概念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九年义务 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 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在课标中前后 出现过10次。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把“全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第一条,可见它在整个 标准中的核心地位。

什么是“语文素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温儒敏先生提 出,所谓“语文素养”,是指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 适合时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 等人格修养。“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代表一种新的 更阔大的教育视野。

有人可能对“语文素养”的这种提法不太认同, 认为还是“双基”比较清晰,提“语文素养”似乎忽 视了“双基”。其实,“语文素养”恰恰包括了“双 基”。温儒敏先生认为,仅提“双基”还不够,“双基” 还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构。因此,“语文素养”是 在“双基”基础上的丰富与发展,而且包括了对“双 基”的重构。

从“语文双基观”到“语文素养观”的变化,是对语文课程认识的深化,是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更高要求。

聚焦2:两个基本点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突出两个基本点:

一是体现了高度的人文关怀。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根本,全面渗透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新的教育观和课程观。《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几次提及“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这对指导我们如何走出课程改革的“深水区”具有引领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再现语文本色,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转型,即将教学行为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学”的关注,从对“学”的关注进一步转向对“人”的关注,充分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提高语文教学实效,语文教育应处理好语文课程内部若干对辩证关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目的是为了达到语文教育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必须以全面的、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辩证观点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主体性与主导性.关系、继承与创新关系、认知与情意关系、生成与预设关系……只有协调好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关系,才能使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更加健康地运行。

聚焦3:三个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课标明确提出了“三个基础”的新概念,充分肯定了语文教育的奠基地位。

课标为什么特别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因为:①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是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别的学科不可替代。②运用语言是学习语文的重中之重,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习作又是重中之重。因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③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无论从学生的学习体验或教师的教学体验来说,师生大都以为习作是一道难关。④从教学现状来看,大都重理解,轻运用。因此,学习课标,一定要充分认识运用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课标为什么强调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这是因为:中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形成的最敏感的关键时期。然而,当今中小学生所处的环境都很复杂,各种社会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涌向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辨别真伪、是非、美丑的教育。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是语文教育的天然使命,而语文教育恰恰具备这样的优势。

课标为什么强调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是因为,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一,语文教育的核心因素是语言,而语言是人际交往、思维的工具,生活的工具,也是人终身学习的工具。其二,语言不仅是人发展的工具,而且是人发展的本身。

聚焦4:四个亮点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四个值得关注的亮点。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广博的普遍意义的了解,形成内心统一的认识观和世界观,并通过理性和感性均衡发展使之形成完善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解决问题能力、生活态度、道德和政治修养等广泛教育要求的具体教育形式”。自19世纪至今,西方教育界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研究,通识教育成为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就其在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并提出教育教学中的相关思考。

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所做的一些尝试,阐述专业能力培养中,在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的推行策略。

一、在导师指导下选择课程内容

自由选课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全校各专业开设的课程中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生对自己多选课程基本上会感到满意,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自由选课也受到教学体制的限制,在课程安排上也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设计的通识教育课程为例加以介绍,主要涉及下各种范畴,为学生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具体情况

如表1所示。

二、各专业教师相互配合开展通识教育

各个专业教师相互配合,利用本专业的学术优势,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这样省去了通识课程教师的培训,既节省了教学资源,还使教育能量最大化。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开始通识教育课程,必须注意到教育对象的变化,针对其变化多连带的相关内容也应做以调整,例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以及传授知识的难度等。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三、以多种形式开展通识教育活动

积极地发掘教育资源,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开展通识教育活动,在学校中创造丰富的文化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完善人格,这正符合通识教育的育人目的。我校曾多次开展专题活动,例如影展、图片展、专题讲座、各种比赛等。以下所举便是我校在开展通识教育活动中做的一些尝试。

例1 于2005年10月25日在本校演艺厅举办女性影展及专家座谈,片名如下:

①播放场次

15:30~17:00 《永不妥协》

17:20~18:30 《母女情深》

18:30~19:00 片后座谈会

②放映地点:校演艺厅

③入场方式:免费入场

例2 鹤城文化摄影展。①活动目的和意义 。秉承我校“热爱生活,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激励我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来提高生活品质,陶冶情操。

②活动的主题和宗旨。主题:丰富课余生活。宗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且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从2006至今,经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研究,在我校语文教育专业中开展通识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虽然仅以一点小的成绩就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这次通识教育的课程实验还是可以反映出一些问题,并引起很多思考。

1. 促进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结构是所有设置课程所形成的框架和体系,它直接对应的是高职院校赋予学生怎样的知识结构,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能力、素质、水平。高职院校课程结构的优化应实现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与适应性、系统性与综合性、灵活性与多样性三个目标。高职院校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专业理论课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识教育课的内涵是普遍的客观规律,应注重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知识的综合应体现有机性和相融性,能够围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目标形成彼此呼应的系统。课程结构的系统性还应体现人文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合理比例和融会贯通,处理好基础与应用、通识与专业、共性与个性几对矛盾。在教学实践中应有效完善多学科的融合,为此在通识课程的设计中,课程与课程之间不应完全割裂,各个专业的课程应自成体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形成,有利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中有效利用隐形课程

通识教育在深层意义上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内涵的感染与熏陶,是能力是提高和价值观的培养,所以应该利用高校的潜在课程,如良好的校风、学风,优雅的环境等。除此以外,还要从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角度出发,建立一套既符合学校、社会需求,又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规章制度。这些潜在课程能够时时、处处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更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在学生的人际交往、生活方式及各项学习活动中渗透隐性知识教育,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实现隐性文化的表征化。例如,英国的大学就很重视校园文化对于通识教育实践的促进,英国大学开展的通识教育实践不是专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而是采取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将通识教育理念渗透到整个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3. 开发与实施通识教育还要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

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设计者和实施者,其教学能力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识教育的展开需要优秀的教师,他们要有一流的业务水平,并敢于接受挑战,乐于创新。如果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不足,对教育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识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本身需要有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还应该兼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功底;良好的授课技巧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各位教师应当常以一个团队的姿态在教学内容、理念等方面交流、沟通,积极推动课程的顺利进行。除此以外,学校还要重视对教师能力的培训和开发,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以一种通识教育的理念来武装肩负着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

在教师的选择上也可以打破原有的规则,有效利用教师资源,本专业、跨专业、跨学校、跨领域的人才都可以充分地发挥作用。在教师的选用上,也可以突破职称等级的要求。教师上课的风格、良好的学风口碑、新颖的教学内容等往往是学生选择教师、接受教育的标准。另外,通识教育的课程实施者也不一定非是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例如在综合艺术体验创作课上,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尽情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达到完美的配合,课程实施效果非常好,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借鉴与启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社,2009.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第6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语文教育;思想教育;关系

一、思想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固有之义长期以来,人们总习惯于将语言文字看作形式,将思想感情视为内容。

比如,刘国正先生在‘努力提高中学生的读写能力》中写道:文章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如果离开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变成空泛的说教:反之,如果离开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好在哪里就说不清楚”。长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施东向先生的<义理、考据和辞章》,则把“语言、章法和风格等方面”归结为与“文章的内容”相对举的“文章的形式”,认为“一个作者力求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法和章法,目的是为了运用自如,能够把内容传达得准确而生动,把内容准确地表达出”。这种认识习惯的形成基础是语言在认识论层面的实用价值——为思维提供“手段”,是用来认识世界、交流思想的工具。然而,人们在语言教学和运用中发现,光有“文从字顺”的能力并不一定就能写得精彩、说得出色。要写得精彩、说得出色,还得具有“真知灼见”。许多人之所以写不出、说不出,主要并不是因为缺乏“文从字顺”的能力,而是由于缺乏“真知灼见”,无内容可写、可说。更何况阅读、聆听的也主要是其“真知灼见”而非其是否“文从字顺”;更何况表现形式终究是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的。现代存在主义哲学从应心的角度把语言及其活动视为人的本能、人的生命的需要,为人们的发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于是,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思想教育,必须重视人文性的呼声日趋高涨。作为对。工具论”的批判与反拨,“人文论”应运而生。由此,也就有了。人文性”、“工具性”之争。笔者以为,从现代哲学的维度来考量,语文在本质上是一种介质,是思想内容与其表现形式水融的结晶。无论哪种语文,都是语音与语义,或者字形与字音、字义的结合体,都是既有形式,又有内容的。形式因内容而有意义;内容因形式而得以存在。离开了形式,语文就无从表现;离开了内容,语文就沦为行尸走肉。既如此,对语文这个“硬币”而言,表现形式与思想内容就是同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两个“面”;语文就不仅是表现形式,而且是思想内容。既如此,将语言文字视作与“思想内容”相对的“形式”,以。语言形式”(“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对举,也就有失偏颇。语文教育也就必然包括思想内容的熏陶和表现形式的学习这两个相并列的要素,思想教育也就不再是“外加给语文教育的包袱”。既如此,。工具性”、“人文性”之争,也就成了无谓之争。

汉语文是世界上最具思想文化内涵的语文。汉语繁多的同音现象,产生出“连年有鱼(余)”、。外甥给舅舅打灯笼——照舅(旧)”、以谜底“贾岛(假倒)”扣谜面。佳人半醉索人扶”而构成“梨花格”谜目等等丰富的“谐音取义”的独特文化。汉字独特的造字方法,使字义与字形联系密切,成为世界上最具思想内涵的文字。汉语文作品更以其丰富、深刻、鲜活的思想性而独具魅力。《急就篇》《千字文》《三字经》这样最简单、最基础的启蒙读物,都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将开蒙识字与认识自然、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诸子百家、历代诗文,更是思想道德的载体。读《老子》,可以理解贵“柔”守“雌”、“无为而治”,懂得谦退不争、以退为进。读‘论语》可以认识“仁”与“礼”,理解。以仁释理”、。和而不同”,把握。中庸”原则。学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谁不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所感染念过文天祥的‘正气歌》,谁不为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赤诚的爱国精神所激动。

二、语文教育必须伴之以思想教育从语文功能的实现上看,交际是语文的一大社会功能。

交际的过程是接收或输出思想的过程。说写输出的时候,总要先下一番炼“意”的功夫,总是意在笔(口)先,确定了主旨之后再寻找表现形式;听读接收的时候,总是“披文以入情”,透过表现形式来探求其思想内容。而无论接收与输出,都强调“文质相称”——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在一定语境中的完美统一。所以,实施语文交际,不能没有思想。脱离思想,就无法实现语文交际功能,语文交际教育也就名不副实。只有注重思想的打磨,使之日趋科学、深刻、新颖,才是真正的语文交际教育,才能学好语文交际,才能在人才济济的交际场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所以,语文教育必须伴之以思想教育。从语文教育实践来看,思想道德因素对语文学习有很强的制约作用,学生的语文水平与其思想水平成正比。只有具备健康的思想情感,足够的道德辨识能力,才能正确理解作品的含义,才能深刻认识陶潜的高洁、杜甫的赤诚、苏轼的旷达、方孝孺的骨气。只凭“文从字顺”的技能,缺乏深刻思想、丰富情感的熏陶,没有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不作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是难以下笔成文、出口成章的。作文能力弱,常常是因为其缺少锤炼、丰富、深化思想的机会;作文能力强,往往得益于阅读课外“杂书”,思想丰富、思维开阔。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实践表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决不能只凭知识讲透,训练扎实,而必须伴之以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

从母语素养的提升来看,现代语文教育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素养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而且涉及习惯、情感、价值观等态度因素。母语素养的提升必然包含思想意识范畴的教育。舌战群儒的诸葛亮所以能大获全胜,是因为他见解高明,道理正大;张昭等东吴文臣谋士所以张口结舌败下阵来,并不是他们的语文功夫比不上诸葛亮,而是由于他们见解平庸,道失理亏。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知识、技能固然重要,思想情感等态度因素也很关键。光有丰富的语文知识、熟练的语文技能而缺乏深刻的思想、健康的情感,就难以很好地开展包括交际在内的语文活动,就不能称之为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所以,立足于素养培育高度的语文教育,必须伴之以思想教育。脱离思想教育的语文教育,充其量只能是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

三、在语文教育中进行思想教育是水融,浑然天成的教育妙境进行思想教育忌讳强行灌输,枯燥说教,而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的影响与实践的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思想变化的环境,积极开展有利于思想变化的实践。

就学生而言,学校课堂就是影响他们的重要环境因素,学习生活就是他们从事的主要实践活动。因此,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实施熏陶、濡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7篇

一、语文课程的任务:“语文教学即语言教学”

蒋仲仁一贯主张:“语文教学即语言教学。”[1]语言既包括口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语文教学即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教学。明确语文教学即语言教学,是保障语文课程品质的根本前提。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和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得好不好,要看学生能不能熟练地运用语文这个工具。蒋仲仁并不否认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培养的密切联系,但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绝不能脱离语言运用。在论及文学教育时,蒋仲仁强调,语文教材里选入文学作品,为的也是教语文,教学的价值还是教学生把文章读懂,把文章写通。

蒋仲仁非常重视语言和思维的联系,强调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紧密联系的原则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的基本的原则。“如果忽视了语言和思维紧密联系的原则,专抠文字,死记硬背,势必事与愿违,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2]同时,蒋仲仁也指出,思维和语言不是一回事,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同一的思维内容会有不同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语种之间、同一语种的不同发展阶段里、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之间、语言应用的不同场合,同一的思维内容相对应的语言形式是不同的。思维和语言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由此产生了语言的共同性和特殊性。

蒋仲仁主张语文教学应该遵循汉语的发展变化规律。语言是随着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向前发展了,如果语文教学还是故步自封,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这个工具来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的需要,那就会导致语文教学的失败。”[3]关于文言文,一些人认为,文言文的学习有利于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现代汉语,对此,蒋仲仁不以为然。他论证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建立在汉语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观点之上,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现代汉语。蒋仲仁还强调,语文教育不仅要适应语言的发展,还要促进语言的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涉及什么”的认识遮蔽了“语文该教什么”的问题。语言材料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大语文”的旗号自然就具有较强的蛊惑性,“综合性”自然也就容易被作为语文课程性质的标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语文在学校教育中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在于:其他课程教的是语言承载的内容,而语文课程的独特意义在于不仅教语言的内容,而且教语言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的转换关系。我们绝不能因强调“综合性”而弱化“语言教学”这个根本任务。“要想真正使语文教学的内涵不断丰富,真正使语文教学抗拒着非语文化的影响,真正走属于语文教学本身的正路子,就必须走‘小语文’化的科学之路。”[4]所谓“小语文”,归根结底是以“语言教学”为核心的语文。

二、语文学习的路径:“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指导语言实践”

蒋仲仁认为,语文学习要坚持语言实践与语言规律相结合。思维反映的客观存在具有无限性,所以思维的结果具有无限性,而思维的过程所依照的规律具有相对的有限性;同样,语言的运用过程及其结果具有无限性,而语言规律具有相对的有限性。蒋仲仁指出,思维和语言的这种无限性和有限性,应该作为研究语文教学的依据――依据语言的无限性,要广泛摄取;依据语言的有限性,要掌握规律。他提出语言的学习有两个基本路径,其一是从语言综合运用的范例学习,其二是从语言分析研究得出的规律学习,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在语言教学中既要注意广泛的摄取,也要注意规律的掌握。”[5]蒋仲仁说,这些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先是专重前者,无视后者,是一条腿走路;后来有了改进,可是重视前者,轻视后者,是一跛一跛地瘸着腿走路。

蒋仲仁呼吁要运用语言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导语文教学。他指出:“应该用系统的有程序的教学来代替自个儿的暗中摸索,用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指导语言实践来代替不自觉地神而明之地从事语言实践。”[6]作为五十年代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探索的亲历者,蒋仲仁对分科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这个重大改革的意义在于“语文教学向科学化迈进了一步”[7]。时至改革开放后,蒋仲仁仍提出编辑两套语文教材的设想,范文选读的教材和语言知识的教材分别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

语文作为学校中的一门课程,“既包含一个民族的语言系统和规则(即狭义的语言)的学习,又包含按照这一语言系统和规则所进行的言语行为(读、写、听、说)的训练以及按照这一语言系统和规则形成的言语作品的学习”[8]。借用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学得”和“习得”一对概念,学校中语文课程的学习,既包含“习得”,也包含“学得”。学校语文课程与生活中其他场合的语言学习相比,其特殊性就在于包含着“学得”。我国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深刻揭示了语言“习得”的重要作用,而现代语文教育在坚持重视“习得”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学得”对“习得”的指引作用。“淡化语文知识”的呼声,本质上是漠视“学得”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是语文教育发展历史的倒行逆施,“语文知识”重返语文课程标准则是一种拨乱反正。至于教材是分编还是合编,倒不是根本问题,《国文百八课》就树立了合编教材的典范。引入语言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语用学的研究成果,重构语文知识体系,是当代语文教育研究界的历史重任。

三、语文教学的方法:“从语文、汉语文出发”

蒋仲仁认为,语文教学的方法,取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规律。他说:“语文科的教学工作、教材工作、研究工作都要从语文、汉语文出发,都要熟悉语文,熟悉汉语文,熟悉语文科的教学内容。”[9]换句话说,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既要遵循语言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汉语文的独特规律。遵循语言的一般规律,语文教学就要基于语言的工具性,注重语言运用的实践。遵循汉语文的独特规律,语文教学就要基于汉语在语音、文字、语义、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独特性开展教学,尤其要注意汉语的发展变化。

蒋仲仁强调,语言是工具,工具的价值在于运用,所以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运用的实践。他说,不从语文科是工具学科的这个性质出发,不重视运用语文这个工具的实践,语文教学的质量就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他以体育课的教学进行类比,提出:“重视实践,重视实践的组织和指导,应该是语文教学适应工具学科这个性质的一个基本原则。”[10]教师的教,就是教学生怎样学,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什么,而且要教学生学会学习。“用个比喻的说法,教人打猎,不在于给人以多少猎物,而在于给人以猎枪。”[11]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要积极发挥“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这个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蒋仲仁均根据汉语的独特规律,提出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在识字教学方面,他呼吁重视汉语拼音的教学,对黑龙江“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课文教学方面,他重视朗读和背诵,强调反复吟味作者的语言有利于增加自己的语言储备。在课外阅读方面,他重视读与写的关系,强调教师要善于推荐书目,善于组织合作,善于解答疑问。在写作教学方面,蒋仲仁提出要像学习画画一样苦练基本功,写作要从“写生”起步,“写生”又要从“工笔”入手。在口语教学方面,他认为社会的现代化要求重视口头语言,要“出口成章”,“作文教学”应该重视赋予新内涵――说写训练。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还存在着无视具体教学内容,盲目推行某种教学模式的倾向。教无定法,并非意味着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就可以随意所欲。“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即积累、训练、体悟。”[12]语言材料的丰富靠积累,语言能力的提高靠训练,语言情意的形成靠体悟。从教学设计的思路上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而从教学实施效果上说,教学方法的适宜性又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呈现以至教学目标的达成。语文教师只有从汉语文自身的规律出发,充分认识语文教学内容的规律,才能选取适应的教学方法。

四、语文教师的素质:“首先是‘语文’,然后是‘教学’”

蒋仲仁特别注重语文教师的素质。作为教育家,蒋仲仁当然重视对教学规律的研究,但他尤为强调语文教师要具有扎实的语文学科素养。他认为,一门学科的教学,学科的自身内容和教学的方法都应重视,既要注重“教学”规律,又要注重“语文”本身,但方法取决于内容,所以他呼吁:“首先是‘语文’,然后是‘教学’。”[13]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语文水平的提高。关于语文教师的语文水平,蒋仲仁主要强调了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语文教师要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知识是课程的基础,语文教学不能没有知识。“教学中有些东西也不能一下子全都教给学生,可是教师心里得自己明白。”[14]语文教师自己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才能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中由混沌走向自觉。语言的发展不仅出现新的语言现象,而且遵循一定的规律,显出一定的趋势,所以蒋仲仁还注意到语文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更新,他说:“语文教育既要教给学生足够应用的现代汉语,还要教给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师范院校的学生应该这样要求,让他们毕业之后在工作实践中时时注意语言的发展变化,求得适应,求得教育效果的提高。”[15]

第二,语文教师要具备过硬的语文能力。蒋仲仁十分注重教师“下水”,强调教师写作教学要“下水”,进而指出,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师都应该“下水”――鼓励学生多读书,教师自己就要多读;鼓励学生勤查字典工具书,教师自己就要勤查;指导学生说话,教师自己就要把话说好。教师“下水”的意义,一方面在于教师的“身教胜于言传”,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在于教师亲自体验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甘苦,这个亲身体验就是教学生学习语文的宝贵依据。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师应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没有丰富、完整的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必然遭遇前提性、基础性的缺失,甚至不可能建构系统、合用的语文课程知识。”[16]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正积极推行,教育类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要防止陷入“此消彼长”的怪圈,在强化教育类课程的同时弱化关于语文学科知识的课程。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语文学科知识包括五个层次:一是关于语言基本规律的知识,即汉语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二是关于言语作品规律的知识,即文章学、文艺学;三是关于言语活动规律的知识,即口语学、阅读学、写作学;四是关于语言思维规律的知识,姑且称之为语文思维学;五是关于语文学习规律的知识,姑且称之为语文学习学。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有过硬的语文能力,做学生语文学习的示范者,语文教师教育中要积极培养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

综上,语文教学即语言教学,语文教学要遵循语言自身的规律,坚持语言实践与语言规律相结合,用语言规律指导语言实践。语文教师要善于学习掌握汉语言的规律,具备过硬的语文能力,才能胜任语文教学,推进语文课程改革。这就是蒋仲仁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2][5][6][7][9][13][14][15]蒋仲仁.思维・语言・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2~3,8,24,95,263,31,33,259~260.

[3]蒋仲仁.语文教学要适应语言的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1983(3).

[4]管然荣.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究竟应该是什么:质疑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理念兼谈“小语文”观[J].中学语文教学,2013(1).

[8]徐林祥.语言・语文・语文教育[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10]蒋仲仁.试论语文科是工具学科[J].江苏教育,1964(1).

[11]蒋仲仁.语文教学的“教”与“学”[J].语文学习,1981(10).

第8篇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它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另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分别简称为新课标、新教材)都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更是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开发利用的广阔途径。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不能适应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对语文学习广泛丽丰富多样的需要。要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发利用语文课内课外课程资源,必将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对于长期习惯于传统的课程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教师,这将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作好观念、心理的调适和素质、能力的准备。

当然,语文课程资源并非可以直接成为语文教育课程,它还只能是备选材料,因为只有在经过教育学加工并付诸有效实施时才能成为课程。从课程理论上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一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体现社会发展需要。就语文学科而言,就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三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课程中,鉴别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的标准,是国家教育目标、个人发展需要、教师教育水平三者的有机统一

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要搞好课内课外结合,使语文课内课程资源得以增殖,使课外学习资源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要使二者互补共效,相得益彰。新课标和新教材关注并重视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非由此而轻视课堂教学资源特别是教材的教育价值。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们在性质上不是有所区别的。就其义务教育阶段来说,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导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起到一种辅助作用。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主阵地的地位不能动摇,只是以往我们忽视了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在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但决不意味着在整个基础教育范围内从根本上改变了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以新课改理念为基础,逐步建立形式灵活多变、追求教育实质的立足校内、放眼校外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不断配置和发掘配置教育资源,这是新课改教育意识提升的需要;而通过这种资源配置和发掘得以提升的教育意识,又会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新课改背景下,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校园内外的教育资源,我觉得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很大。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一些想法。

一、关于广播资源的利用

目前,很多学校在校园、教室安装了有线广播设施,这为广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条件。开发利用校园广播资源,我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进行语文美读训练

现阶段,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整体下降,导致语感水平差,学习兴趣降低。利用早读进行美读欣赏训练,很有必要很有意义。每个语文早读可分年级利用10分钟有组织进行课内外名篇的朗读欣赏;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开发校本语文朗读教程资源,分年级按进度编排,兼顾课内外,配发相应的欣赏索引或读本,保证语文美读训练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2.注重校园广播节目的互动性与参与性

目前,大多数校园广播节目,只是固定的有限的几个学生在组织参与,形式单调,内容贫乏,学生参与少,缺乏互动性,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我们可以开设广播演讲、采访对话、心理讲座、学法指导交流等栏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节目中来,让有专长有魅力的教师参与到节目中来,让校园广播成为学生展示能力的一方天地,成为学校育人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关于电视资源的利用

电视是现代社会集资讯、教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大众化传媒。电视节目里有着丰富的人文和科技教育资源。但由于电视节目的瞬时性,目前校园内电视资源的利用率十分低,很多学校也仅仅是利用电视每天让学生看一段新闻,甚至有的根本就不利用。

我认为要利用电视资源,应该变被动收视为主动剪辑加工,像中央台的焦点访谈、读书时空、电视散文、科技博览等节目,我们都可以先将其下载下来,形成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给学生有计划有选择地播放,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关于网络资源的利用

互联网无疑是现代教育最丰富的资源库。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会利用网络资源的教师称不上一个现代教师,并必将落伍。

首先,互联网上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在网上,教案、教例、理论、素材、课件应有尽有,丰富多彩,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资源。这一资源大大超越了一般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

其次,网络已成为新一代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在网上,有许多综合或专业的教育教学网站与论坛,其中有很多教育专家、特优名师、教研人员、及教育媒体的编辑记者,网上教育教学研讨的氛围、水平与视野远远超出一所学校的教研活动。借助网络成长,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师成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有人把这一批教师称为"新生代"教师。目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电子备课室,但使用的情况不尽如人意。在网上娱乐游戏的人多,学习教研的人少。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学校缺乏引导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如何引导,下面谈一谈我个人一点粗浅的看法:

1、鼓励教师,学电脑,用电脑,将使用电脑的能力纳入考核考评机制。

一部分教师只所以在网上只是浏览、娱乐、游戏,是因为他们使用电脑的水平过低。不会输入或输入速度过慢,不会检索,不知道有用的资源在何处,是常见的现象。

2、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论坛讨论,鼓励教师建立个人主页或专辑。

一旦加入了某个学科论坛或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就进入了一大很大教学研究的“场”,就会有一种来自网络氛围的感染,就会有一种动力促使你学习与成长。笔者自己也有此体会,刚上网的时候,多是随意浏览、聊天、娱乐、游戏,但加入了论坛建立了个人主页之后,开阔了视野,见识了大家,便有了一种竞争与成功的动力,有了一种压力与责任感。

3、学校建立自己的网站与论坛,倡导老师参与学习与教研,以发贴的数量与质量进行教学科研、业务进修方面的考核,便于考核便于管理,这必将调动更多教师学习与研讨的积极性,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与科研水平,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快学校改革进程。

第9篇

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观念的转变是关系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铸就语文教学勃勃生机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从时展的高度向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且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新型理念,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转变理念,以开放的理念营造一片有生命的绿洲。

一、开放观念,为营造教育希望绿洲培养希望的沃土

开放、创新是构建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重点目标,也是这个体系的两个显著特点。以往的“斯是圣地、惟吾独尊”的观念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为此,观念的开放是这次课改成功的关键。具体地说,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体验的课程观、交往的师生观、三维的目标观及发现的学习观。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在传统的课程观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的过程,这种教学现象已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和智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感情。而体验的课程观则要求教学过程为师生共同认识、共同探究的过程,

是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过程,是为生命奠基的过程。

二、开放教学过程及评价体系,以发展浇灌生命的绿洲,实现希望的放飞

“一张嘴、一本书、一只粉笔”的三中心的传统的封闭教学过程已从这次课改中退出教育舞台,课改实施标准中要求教学过程要在教师引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在这个开放的过程中,教师与教室不再是学习环境的全部,课堂教学也不再受以往的单调媒体制约,应采用丰富多彩的媒体,在“重视探索、加强实践”的主旋律中,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实现合作自主特色,构建开放的教学格局,努力发挥课内外的整体训练效益,积极引进鲜活的学习内容,在情境化、信息化,生活的动态开放过程中,努力凸现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开放教学过程的同时,还要开放评价体系,让发展性评价走进课堂,教师在个体的新变化中,将评价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及创新意识,从而有准备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课程评价应由注重甄别向注重发展开放,由一维评价向三维评价发展,由教师评价向师生共同评价开放,以发展性评价观培育生命。

总之,希望的绿洲在开放中才能孕育出希望的花朵,希望只有在开放而充满活力的绿园中才能得以放飞。

参考文献: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第10篇

网:   摘要:本文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理论视解来观照现代语文教育。论文三个维度对语文学习特点作了深入考察,以此为基点从三个向度展开了对现代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和价值追求的理念探讨,进而初步构建了以“能力为核心,发展为主线,人格为目标”的现代语文教育模式,并对这一模式的操作实践提出了一些策略性的意见与建议。

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直到今天仍余音绕梁,时有回声。这场大讨论对检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育的经验教训,对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比较而言,在持续至今的大讨论中,过多的是急切责难和要领之辨,缺少的是理性而务实的建设性意见。“找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那种离开语言教育现实的空洞指责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我们应当提倡实事求是地找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语文学习的特点,是我们进行语言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所谓语文学习的特点,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方法、途径和语文对学习者的影响与效果。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比,有其共性的一面,但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上。

广延性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语文学习资源看,不光语文课本、工具书是学习资源,其他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甚至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以及家庭、校园、社区都可成为重要的语文学习场所;从语文学习内容看,传统文化、异域文化、风俗民情、家事国事、日常生活等都可成为学习内容。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伴随着人的活动的各个方面,或者说,各种社会性活动都能成为语文学习的渠道。

终身性

从呱呱坠地、呀呀学语到黄昏诵晚、人生诀别,语文的学和用与人生的生命相始终,贯穿人生全过程。无论是进校之前还是毕业之后,语文学习一该也没有停止过。但是,在漫长的人生长河中,语文学习和语文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匀速前行的,而是伴随着生命成长波澜起伏呈现出阶段性、高峰期和持续性,即伴随人在发育、成长中心理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语言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这种变化的心理结构和相应的语文水平又是语文再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修身性

纵深考察语文学习对学习主体的作用,可以分为四个境域:一是初步感知、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以满足日常生活、交际、交流的基本需要,随着听说读写能力不断提高,这种交际,交流的层面也在不断扩大;二是凭借语言文字进入人类文明殿堂,认知、摄取人类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成果,从而拓宽视野,增长智慧,获得超越“自然力”的“人力”──“知识力”;三是在人类文明的异常里,在语言文化──历史的、现实的──对话中,反省、审视以至把握自己的人生定位、生活价值和生存方式;四是在语言文化中潜泳吐纳,让人性充盈圆融,精神审美超脱,灵魂自由徜徉。此时的语言学用已成为精神享受的一种状态,“诗意栖居”的一种方式。前二者可称之为“使用”语文,后二者可称之为“享用”语文,在语文的学用中实现“道德人生”和“审美人生”的大境界。《全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现代大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现代教育包括现代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习活动。”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35-0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质量关乎“百科之母”——语文的基石,也关涉“人生之始”——小学儿童的发展根本。作为小学职前教师,应当知道语文教育的神圣使命,应当知道语文教师的崇高职责。本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课程模块中所规定的小学教师培养课程,是教育学和小学语文教育这一具体学科结缘而生的一种理论性、技能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课程,是信息化和时代化发展的要求,是为高等师范院校(系)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用来培养高素质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在现代信息化背景下能够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因此,对于承担《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而言,需要有科学化的思维、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和民族化的立场,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专门研究。

1 课程内容体系说明

本课程内容共有7章28节,其中涵盖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第一个层面为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通论(1、2、3、6章),涉及内容包括“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概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原理和文化通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流程系统”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方法艺术”等;第二个层面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分论(4、5两章),其中包括“小学语文模块教学设计”和“小学语文特殊文体的教学设计”两个方面;第三个层面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中的拓展性学习内容,即本课程最后一章“名家名师语文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述略(第7章)。

上述内容也可以分为绪论、总论—分论—总论、补论三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分四个节次,分别概论学科本身的起源流变、学科定位及特定价值、教材资源生成及课程特点、要求,相当于课程谱系梳理和教材使用说明。

第二章、第三章是总论,是从事实层面、价值层面着眼,解决课程内涵“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第四章和第五章为分论,谈及五大模块和特定文体的教学设计,重点转向技术层面,因为要解决“怎么办”的实际问题。第六章是探究语文教学设计的方法技巧,是由四、五两章具体的教学,转向探究语文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

第七章是补论,原来的教材很少涉及。名家名师的语文教育主张和教学设计艺术,既是当代语文教学的根基,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现实标杆,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汲取本土母语教学的优良传统和精髓,返本开新,学新知新,启迪智慧。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结构示意图:

2 教师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技能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根据学科教学论的教学实际,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把这门课当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论或教学设计原理来讲,势必会削弱实践教学和技术操作。二是重实践轻理论,教师让学生轮番登台试讲,让学生自主体验,但缺乏理论高度。学生很快能成为一个合用的人手,但缺乏成为一个人才的理论功底。三是齐头并进但浅尝辄止。从形式上完成了一门课程:记忆几个概念,背诵几个原理,实践课程撒手不管。鉴于以往的教学惯性和教育弊端,我们认为该课程教学既要注重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与规律的教学,又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学习品析精品教学案例,组织进行课堂讨论,并通过单项和整体教学设计,不同模块、不同文体的教学设计以及备课(包括撰写教案)、说课、讲课、评课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语文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因此,本课程应主要结合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完善教学方法的信息化,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演练实践法等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在教师职前教育学科设置上赢得了独立的一席,在教育实践中能否站稳,关键取决于教育研究和教学成果。要把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置于基础科学的地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跨学科研究的背景上,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理论,吸收语言学、文章学、修辞学、逻辑学、文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邻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多视角、多侧面地丰富和充实自己,在学科整合和“智力杂交”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还要学习国外语文教学的先进经验,吸收现实语文教学的先进经验和语文教学研究的优秀成果,运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实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利用电化教育、多媒体介质和网络教育的优势,形成崭新的、适切的、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之根必须深扎在中国的土地上,体现中国语文教育的特点。发掘和整理语文教育的理论遗产和特色设计,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尊重和研究汉语文教育从古至今的教学经验,诸如“文道统一”、“读写结合”、“启发诱导”、“口诵心惟”、“知行转化”、“自力求实”、“情感熏陶”、“读书做人”、“合作探究”等,才能客观地总结语文教育的规律,进而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设计。

3 学习建议

本课程的学习,首先要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即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原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系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方法与技巧等等。同时还要很好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中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模块教学设计的特点、方法与要求,更要掌握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寓言、神话传说、古诗文、歌谣与儿童诗之类特殊文体的教学设计特征与要求。另外,要借助网络上大量共享的信息资源,搜集了解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名家名师、各种流派关于语文教学主张、教学设计特点和基本经验,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吸取其中精华部分为自己所用,借此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同时,要及时完整地完成相关作业和各种训练项目,如理论分析应用题、案例学习分析题、教学设计和教案撰写以及说课讲课等活动,借此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具体来讲,有如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课程理论的指导意义,整体把握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知识层面,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还可以为技能训练和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利用多媒体技术及时认真地观看教学录像、学习教学案例,积极参加校内外观摩学习活动,并能在此类学习活动中做到眼、耳、手、脑并用,善于从别人的教学实践中获取经验,感受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真谛。

(3)积极踊跃地参加教学设计、教案撰写、说课讲课、听课评课等各项技能训练活动,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训练中获取技能,在训练中巩固技能、在训练中提高技能。

(4)积极主动地参加见习活动,主动向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拜师求教,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方案的再设计,并尝试进行真实课堂的教学活动。

(5)通过远程教育或拜访等方式向大师名师学习,对照成功教学案例和典型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唯其如此,方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第12篇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度上升。面对全球经济的转型发展,作为高职院校中最为重要的语文课程,改革发展也势在必行。在新形势下,改革发展必须基于“六位一体”的改革模式,构建以“六位一体”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积极实践,为国家培养高职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

六位一体;高职语文教育;改革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也迎来了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我国高职教育中的必修课语文教育改革也是迫在眉睫。目前来看,我国语文教育仍旧存在着教学思想落后,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积极思考,开拓创新,提出了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方案。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致力于“六位一体”课程模式改革之下,并积极把这一模式运用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改革之中,形成具有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特色的整体化的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中的语文教育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时代,阅读信息需要一定的语文综合能力。所以培养语文素养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一。同时,语文与人际交流等都密切相关。高职院校是以职业化为目标,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的教育场所,我们在培养的时候不仅要灌输语文知识,更要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1“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谓的“六位”,指高职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中必须突出的六个基本要素: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教、学、做”结合及形成性考核。“六位一体”则是这六个要素有机构成、在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即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程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目标确定知识目标、组合教学模块、设计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为训练素材;根据职业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教、学、做”一体化安排,促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能力,获取知识;课程考核以平时的项目完成情况和学习过程考核为主。“六位一体”的课程模式把职业化上升到了核心地位,让整个教育过程更近贴近学生的需求。“六位一体”课程改革模式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势,这是一种突出职业教育的目标,面向社会教育的教学模式,最大优化教学体系,构建具有特色的科学的全新模式。

2“六位一体”课程模式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2.1更新教育思维,科学定位教育目标

新时期以来,我们在进行教育改革时,不能因循守旧,依旧按照之前的教育发展模式来培育学生。从教育制定者到教育实践者,都要积极转变思维,广泛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教育成果,兼收并蓄地吸收符合我国高职语文教育发展的知识。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求知要求来科学地制定教学方式,切记不可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育思维的更新是需要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的,这就需要每位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精神,思想上积极进取,行动上不断创新。平时多进行学习,在教学这门课程中,教师永远是学生,多听讲座,多看相关书籍。同时在课下时候,要主动和学生交流,倾听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反馈,对于学生提出的好建议一定要牢记,把这些可实行的建议运用于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更新教育思维的同时,还需科学定位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具有引领的作用,我们在制定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开拓创新,制定出一条符合中国高职语文教育发展的科学之路。教育目标作为标杆,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育效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备课前要明确教学目标,在上课前要明确课堂目标,在进行人文教育时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尤其对于高职教育中的语文教育,要把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在迈入社会后,能清晰地表达自我的观点,并对事物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在看到一些事物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让其生活不仅仅是机械地向前走,更多地会思考人生。这一体现了“六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2.2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

我们在进行高职语文教育时,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者培育的主体,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有很多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完全忽略了学生本体的作用,完全按照教师的意志来教学,结果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最终都不尽如人意。这样也是极为不科学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兴趣。对于高职语文课程来说,就要以审美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依照教材,但不可局限于教材,教师要为学生拓展知识面,学生大都喜欢听故事,我们在讲解课文的时候穿插一些故事,会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会增强。要想获得学生的喜爱,教师在教课时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要多样化,积极践行高职语文教育模式的多元化,通过多种方式来达到认知的目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要灵活多样,实现语文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多借鉴优秀教师的方法,在不断摸索中奋力前行。在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就开拓了很多的精品创新课程。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主体,而把学生作为主体,对于一些接受性较强的文章,学生可以组建小组,通过讨论,选派代表来进行讲解,最后设定了台上台下互相提问的环节,在互动中达到学习目标,通过学生们的表现,教师可以最终纠正研究过程中的错误并且对课文主旨进行总结,对研究方式加以客观的评价。而对于一些感悟性强的课文,可以运用联想教学法,设定特定的情景去让学生感悟与作者相同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和作者突破空间,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这样也是让学生感受文学魅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对于一些新型题材的课文,比如戏剧作品,很多课本都选录了的经典作品《雷雨》,就可以在讲解之前,让学生排这样一出剧目,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会搜集资料,会体悟人物的感情,会总结出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可谓是一箭三雕。通过演出,学生也会对话剧这一文学样式有了更为深厚的理解,回顾一下,我们会发现这篇课文所要掌握的知识点都在这一演出中所领悟到。

2.3改革高职语文课程的考核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存在着课程考核单一的现象,一般而言,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大部分依赖于最终的一次考试。实质上,这种考核模式是极为不科学的。要想改变这种考核模式,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我们要建立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考核模式。通过互相的监督与评价,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家长的配合能力以及教师的教课质量。第二,我要要对学生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标准。我们的考核标准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过程性考核,这一部分要占最终成绩的百分之六十,主要包括学生的考勤、学生的上课情况以及课下的完成情况。第二部分为终结性考核,主要就是期末考试。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出题时,要侧重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要出一份真正能考查学生能力的试卷。第三部分为能力考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活动,也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考秘书资格证等资格证书,同样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演讲辩论能力等可以纳入考查之中。第三,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课外竞赛活动,并把这些活动纳入最后的考核系统里。比如可以组织普通话大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并且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这些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能主动地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中外优秀的文学和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最终的培养目的。

2.4深化教学改革成果,制定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材

教材在教学课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规定着教学方向,同样,教材也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物化形态的依托。高职教育工作者在选定教材时,在认定权威的基础上要契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教师学生才能配合默契,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在此,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育工作者在编订教材时,既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成果,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在选择课文内容上,既要选录经典,如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内容,包括上古时期的《诗经》,楚辞,汉赋、中国古典诗歌,长短不一的宋词,充满市民特色的元曲以及明清时代的四大名著,这些代表着每个时代特定的文学形式一定要选取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供学生学习。但是仅仅吸取古代精华还远远不够,现代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还要选录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文章,包括当代优秀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同样,我们还可以选录一些代表现代社会发展的科技文,培养学生的现代阅读能力。此外,网络上还有很多的教材可以提供下载,教师可以常常关注网络上的新知识,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看一些精品课。这些网络教材虽然良莠不齐,但可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3总结

实践表明,根据“六位一体”目标改革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教学方法去除了传统的不科学的部分,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了教学过程的完整化和体系化目标。使得学生能更好地树立职业精神,更顺利地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邓泽民,侯金柱.职业教育教材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刘文菊.论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几个重要表现环节[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

[5]陈和.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构想[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6]张晓慧.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