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定义

金融危机定义

时间:2023-07-27 16:23: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危机定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危机定义

第1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防范对策

一、金融危机内涵的确定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一般指金融危机在国家间的传播。目前,对金融危机传染内涵的界定分歧较大。我们把学术文献中有代表性的定义归纳为6种:“概率说”、“溢出说”、“净传染说”、“过度联动说”、“极值说”和“折衷说”。下面按界定范围由大到小对这些定义进行归纳和评述。

“概率说”一般被认为是较早的现代传染定义之一。这种传染定义最为宽泛,遭受货币攻击可能性增加的国家并不必然发生危机,因而不能说明一国危机是否传染到其他国家。

“溢出说”弥补了“概率说”的上述弱点,强调传染源与传染对象之间的冲击溢出效应。溢出说将传染定义为由于危机传染国与被传染国之间的实体经济联系或者金融联系而发生的冲击。

“净传染说”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对传染进行了界定,认为危机传染与传染源国、被传染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无关,而仅仅是由于投资者或其他经济人的行为导致危机在国家之间的蔓延才能称为“传染”,并称之为净传染。

“过度联动说”是近年来被广为接受的一种实证定义,他们将传染定义为一国所引发的冲击造成他国与该国市场联动趋势的显著上升。按照这种定义,贸易联系和金融联系造成的市场联动性被解释为实体经济的相互依赖,除此之外的联动性增加才是由传染造成的,被认为是真正的危机溢出效应。

“极值说”将传染定义为可观测到的各国金融市场之间同时实现高额收益概率的增加而非金融市场之间联动性的增加,认为只有各国金融市场收益率极值同时出现时,才能说明危机从一国蔓延到了他国,因为收益率极值出现是金融泡沫或破灭或发生流动性逆转的标志。

“折衷说”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将传染定义为一地区、一国或者某金融机构发生的危机向其他地区、国家或者金融机构蔓延的过程。这种定义是在世界银行定义的基础上从宏观领域到微观领域的扩展,也为研究危机传染的微观机制提供了基础。

二、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根源

金融危机的起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不稳定、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及其他因素造成的自我实现;二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他国金融危机对本国的传染。对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根源的研究至今仍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有危机传染的“全球化说”、“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说”、“微观基础说”三派观点。

(一)危机传染的“全球化说”

该理论的观点是,两国之间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程度越高,资产价格和其他经济变量变动的同步性越强,基本面冲击和投资者行为冲击造成的传染程度也会越深。而多数人认为金融一体化仅仅是危机传染的条件,而不是危机传染的原因。他们认为,传染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类是宏观经济基本面冲击,分为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金融联系和共同冲击等。另一类是其他非基本面的偶然因素,包括流动性因素、投资者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二)危机传染的“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说”

沿着金融机构内在脆弱性理论和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理论思路,林毅夫认为一场危机之所以能够从一国爆发并迅速传染到其他经济体,其共同外因是由下述三方面因素导致的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金流动容易受到市场预期和信心变化的影响;二是科技进步使得大规模跨境交易迅速;三是出现大量国际风险投资基金、投资银行等杠杆交易者的投资或投机行为。

(三)危机传染的“微观基础说”

对危机传染的研究着眼于微观角度,一是为危机传染的根源寻找微观基础,二是研究微观主体金融机构之间的危机传染机制。流动性不足和资产价格的变换被认为是导致危机传染的原因。

三、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

危机的传染在概念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强调不同市场间的相互依赖所导致的溢出效应。这种相互依赖是指由于实体经济或者金融方面的链接,使得局部的或全球性的冲击在国际间的传播。第二类则指危机的传染与可观测到的宏观经济或其他基本面无关,而仅仅是由于投资者或其他金融经纪人的行为结果。

学者们对传染的定义不同,而且对传染机制的分类研究也大相径庭,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

(一)实体传染机制

实体经济传染是指通过实体经济关联而达成的危机在国家间的传导和扩散。其具体形式有:

1.贸易伙伴型传染。一个国家的危机恶化了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令其陷入金融危机,这被称之为贸易伙伴型传染。贸易伙伴型传染有两个传导路径:其一是直接的进出口传染;其二是间接价格冲击传染。前者是指爆发危机的国家货币大幅贬值,进口减少而出口增加,从而导致其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成为投机者对其货币冲击的对象,最终沦为危机传染的受害者。后者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危机导致的本币贬值使其贸易伙伴国的价格水平下降,同时促使其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居民对本币的需求量减少,而要求兑换外币的数量增加,导致央行外汇储备减少,诱发金融危机。

2.竞争对手型传染。如果危机发生国和非危机发生国的出口市场相同,互为竞争对手,则会发生竞争对手型传染。在通常情况下一国与危机发生国的贸易联系越紧密,危机传染的概率就越大。

(二)金融市场传染机制

金融传染是指由于金融市场自身特征及市场主体行为所导致的危机通过金融关联由某一金融市场向另一金融市场、某一国家向另一国家的传染。金融传染主要是以资本市场及货币市场等金融渠道为传染渠道。

当一国发生危机时,金融机构被迫向退出投资者提供货币,金融机构在一个市场上面临流动性问题,金融机构会通过减少在其他市场的拆借头寸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将导致其他市场出现货币危机。如果两国资产运动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则金融危机会通过跨市场的套期保值迅速地传染。投资者在某个市场受到冲击时,会重新调整他们的证券组合,从而把冲击传播到其他市场。

(三)净传染机制

净传染也可以算作是预期传染机制的一种,即两个经济关系薄弱的国家,一国发生的金融经济危机并没有恶化另一国的经济基础,但如果投资者的预期发生了变化,也会导致危机的发生。净传染是由经济中的多维平衡点及投机者的“自促成”因素导致的,由于一国发生危机后,投资者对其他类似国家的心理预期变化和信心危机造成了投资者情绪的改变,结果产生了对这些国家的自我实现的投机攻击,产生了净传染效应。它通常被认为是非理性的结果,如金融恐慌、羊群行为、信心丧失及风险厌恶的增加等。

1.“羊群效应”

投资者在市场上常常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决定自己的选择,投资者具有一种从众心理。当投资者无法获取充分信息来区分不同市场的基本情况时,即使金融状况不同,一国的危机也可能导致对其他市场的货币投机。

2.“示范效应”

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如果投资者掌握危机发生国与所投资国家经济、金融方面的较为充分的信息,投资者会根据掌握的情况将所投资国家与危机发生的国家进行对比,重新评价所投资国家的风险,并据此改变之间的资产组合。

四、我国应对国际金融传染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扩大内需,抵消外部需求减弱的不利影响

为了防范外需过快下降带来过大的需求缺口,要努力扩大内需,引导消费方式和方向,调控好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化解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二)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合理引导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在目前形势下,应该维持人民币稳定,在国际市场需求疲弱背景下,人民币继续升值将进一步恶化外贸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在面临外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不少国家采取本币贬值的方法来促进出口。但是大幅度的进行本币贬值容易引发市场恐慌,引起资本外逃。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保持币值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减轻金融风暴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

(三)加强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建设,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监测和防范力度

在危机爆发前,一国经济金融形势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应加强各经济管理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的信息联动,建立危机预警监测机制,及早提示潜在的风险。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要特别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还要加强跨境资金监测的国际合作,共同抵御金融风险,加大对国际资本流动异常的打击力度。

(四)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高经济金融数据的准确性

信息不完全是金融危机不理性传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危机发生时,由于投资者无法充分掌握全面的信息,导致投资者无法将基本面健康的国家和有问题的国家区别开来,出于避险考虑,往往采取相同的逃离策略,并使得非理性的恐慌情绪蔓延。所以建立规范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经济金融数据的准确性,有利于投资者掌握全面的情况,并且做出合理的判断,防止恐慌性心理预期的形成,增强市场信心。

参考文献:

[1]林毅夫.金融一体化和亚洲金融危机[M].金融经济,2004年第10期.

[2]林璐,万玉琳.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综述[J].金融经济,2008年第10期.

第2篇

关键词:公允价值 计量 金融危机

2011年5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共同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最新规定。在会计计量中,公允价值从提出到应用,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议,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面临各种质疑,本文立足于后危机时代对公允价值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公允价值的定义、所面临的质疑以及未来发展。

一、有关公允价值定义的探讨

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作出的定义的不断变化可以看到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目前会计界关于公允价值本质有“独立计量属性观”、“复合计量属性观”、“计量目标观”和“检验尺度观”等多种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形成与不同时期各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不同理解和规定密切相关。

对公允价值本质的研究和认定并不影响公允价值发挥计量属性的作用。一方面,公允价值的内涵和范围本身就比公允价值计量要广泛;另一方面,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引入会计计量中,发挥了计量工具的作用,对公允价值本质的深入研究势必推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工具的发展,会计理论存在的现实意义也是促进更好的履行会计职责,发挥会计的作用。结合葛教授对公允价值定义的质疑,我们可以发现公允价值在定义上的不成熟,在应用方面,准则的制定还需改进,准则中对公允价值定义和应用的规定直接影响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的应用;在理论方面,公允价值的界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哪些要素需要考虑划入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范围进行不断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观性。这两个方面都是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应用所亟待规范的问题,而目前所谓的公允价值仅仅只是停留在估计价格的层面上,定义和界定还有待完善。从宏观方面来看,市场参与者所信赖和接受的价格究竟应该如何决定?是市场还是准则或者是会计主体?这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二、公允价值特点

根据公允价值的特点,公允价值是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公平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而公允价值的计量环境主要是在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和公允价值计量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且其“公允性”是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之上的;公允价值下交易双方遵循平等自愿原则,交易必须是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没有这个前提,公允价值计量是毫无意义的。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交易双方地位平等是指双方不存在隶属关系、利害关系、关联关系,在对资产或负债的价格确定上具有同等的决定权,只有这样,交易双方才能达成协议;公允价值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顺周期性和后续计量,这是公允价值显著的特点。所谓顺周期性是指价格与市场的景气与否成正相关,顺周期性从宏观方面解释了公允价值动态变化的特点。

三、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面临的挑战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触发了学术界、实务界和监管部门对公允价值会计空前激烈的大辩论,金融界对公允价值的质疑主要针对公允价值所具有的顺周期特点。但这种指责是不公平的,公允价值只是金融危机根源的替罪羊。原因如下:

首先,作为计量属性的公允价值,直接作用于报表,反映市场和企业的经营状况。与所有的计量属性一样,公允价值计量首先表现的是其计量和确认作用,是对过去经济业务的反映和对未来的预测。这一特性说明公允价值对过去的经营状况是一种消极反映作用,对现在和未来的决策仅仅只是参考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从这个角度看,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公允价值不可能成为最根本的原因。

其次,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是由贷款政策不严格引发的, 再因次贷证券化风险扩散到全世界。追根溯源,问题出在信贷政策上,那么,为什么信贷政策不严格会给金融界乃至全球的经济带来这么大的震荡呢?一方面,全球金融体系在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时对外部信用评级依赖程度很高,而信用评级业由少数几家大型机构主导,它们提供了几乎全部重要的评级服务。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具体评级相关性较高,它们叠加在一起产生足够强大的周期性力量。经济繁荣促使乐观情绪产生,经济衰退则导致悲观情绪产生。众多市场参与者使用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在机构层面产生大量的“羊群行为”。另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全球经济联系紧密,局部的危机就可能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此来看,此次金融危机是经济发展过急过快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积累起来的结果,是一个泡沫从产生到破裂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公允价值始终不是主导因素,并不能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最后,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下消极反映金融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加速了行业不景气的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危机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金融危机下“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链来看,公允价值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通过恐慌性抛售实现的,导致恐慌性抛售,一方面是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减计造成对未来形势的悲观预期,另一方面也与市场规范和管理不严有密切关系。从公允价值定义上看,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公允价值应用所要求的正常有序的交易环境就不存在了,而在非活跃市场,运用公允价值缺乏适当的指引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因此,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公允价值在运用层面上不成熟造成的,而不是公允价值本身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一直保持不变;然而,在交易真实发生的时候,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变化瞬间体现出来,由此带来的风险和震荡远远大于公允价值顺周期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定期通过假想交易将资产或负债价值变化体现出来,减弱了资产或负债价值瞬间变化的影响和冲击,从这一角度来说,公允价值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危害程度。

公允价值应用下会计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是目前无法避免的,我们能做的是不断改进公允价值的使用方法,将会计信息的失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公允价值使用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应用展望

目前,我国对公允价值采用持慎重态度。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首先面临的是操作性问题,公允价值计量相对于之前我国占主流地位的历史成本计量要复杂得多,在确认和计量的技术上也更为复杂,再加上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也较高,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有相当高的要求。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降低,保证公允价值确定的合理性,避免成为企业随意操纵的工具,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最后,在我国企业会计处理和税收处理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两者之间有出入的地方还需要很好的处理。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公允价值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好,但其应用还需要进行许多改进。首先,需要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较完善的经济体制、活跃的交易市场、开放的信息平台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确认和质量都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政府和行业的监管与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允价值在假想交易下交易主体不明确,存在假想交易发生而企业一直持有资产或负债的矛盾,这为虚增利润、夸大亏损提供了有利的掩护。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监管,在市场中引导企业合法经营、科学管理。加强行业监管,推动行业规范的发展与完善,切实地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规范和准则。最后,高水平、高素质、高操守的会计、审计队伍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所面临的挑战虽然有些夸大了消极作用,但这些问题的提出都不是毫无道理的,特别是由于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主观性强,对从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要求较高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可靠性质疑的问题。通过培养“三高”会计人员、审计人员,可以在实务中准确地把握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

随着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不断加深,其中存在争议最突出的几点:高质量、透明度及公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美国SEC和FASB制定准则时在这方面也会更加完善,公允价值与具体实务的契合度也会有很大的发展,公允价值的应用将更为规范和科学,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会计职能,在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必荣.关于公允价值本质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0(10).

第3篇

关键词:公允价值 准则 建议

一、引言

公允价值在我国从兴起到推广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我国最早运用公允价值是在1999年实施的“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准则中,由于很多企业利用其来操控利润,从而引发众多学者对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合理性的质疑,财政部只能立即叫停公允价值的推行。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再次引入公允价值并规定于各个具体会计准则,但由于公允价值本身的缺陷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政府和上市公司在会计实务方面都持有谨慎应用的态度。因此,如何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成为我国会计界热议的话题,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讨论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相关问题,集中规制公允价值计量,以使公允价值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应用。

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构建的必要性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推行的必要性

公允价值的特性决定其在我国推行的必要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在自愿的前提下,交换资产或清偿负债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FAS 157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

结合以上两种最为普遍接受的公允价值定义,我们可以分析出公允价值的四个主要特性,而这四个特性主要是相对历史成本而言的:(1)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而不是特定主体进行计量的。(2)公允价值所基于的交易是假想的交易并非实际发生的交易。(3)公允价值的计量日是确定的承诺日和清算交割期以前的每个报告日,并不是以往常用的交易日。(4)公允价值主要是基于市场的估计价格,它的估价面向未来,它的金额、时间安排等方面可以反映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相结合的双重计量模式是历史与时代的必然选择。由于公允价值主要是随市场价格波动,由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就与市场紧密相关,尤其是在绝大多数商品有可观察的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表就有可能反映企业的现时价值而不再是成本,通过这样的资产负债表向投资者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就具有相关性,这是历史成本计量所不能实现的。另外,公允价值是基于预先约定的假定交易所得的估计价格,因此它是面向未来的,基于它计量的资产负债表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就具有一定的预测性,这也是投资者所希望获得的。在金融创新时代,价格波动大的衍生金融工具更是对公允价值计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公允价值是计量金融工具最相关的属性,也是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金融危机的根源并非公允价值。2007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将公允价值推到了风口浪尖的位置,金融界有关人士指责其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公允价值成为了众矢之的,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也因此遭到有史以来最大的质疑,在国内公允价值的推行甚至被财政部一度叫停,但会计学术界与会计实务界普遍认为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源头。SFAC No.2在“中立性”(Neutrality)中提到“不公允就是不中立”。所以,公允可以视为中立的同义词。即公允应指在如实反映的基础上不偏向任何利益集团,亦在可靠性前提下要求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由于市场价格是由市场参与者(有可能只有买卖双方,也有可能有多个市场买卖方)共同决定的,而不是由企业单方面决定,因此市场价格不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可以提供公平、公正的信息。由于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决定的,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公允的。而且,近期美国SEC和FASB允许企业用按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等方法对公允价值进行估价,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市场已不活跃,交易变得无序,利用这些不可观察的市场信息进行的主观估计势必对公允价值的公允性造成极大的冲击。所以,围绕市场价格波动,反映当前经济实况的公允价值并不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2008年金融危机应该归咎于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不力和不严格的风险控制以及银行错误的信贷决策,不应嫁祸于公允价值。中止公允价值的推行就等于转移目标,将金融危机归责于公允价值,这样非但不能帮助企业脱离和预防金融危机,更会阻碍金融创新的发展。因此盲目地指责公允价值为2008年金融危机根源而限制其在我国的推行是不明智的,改进公允价值会计才是合理、现实的选择。

(二)构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以解决现行准则中的问题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论述散乱不明晰。综合分析国内外对公允价值的研究,涉及公允价值的应用方面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探讨哪些经济事项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即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范围问题;二是如何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即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方法问题。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范围问题,我国现行的具体准则中已经对此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在38项准则中,21项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其中有17项具体准则直接运用了公允价值,有关公允价值的应用指南就分散在17项具体准则中,但是只有“资产减值”、“企业年金基金”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这三项具体准则提供了具体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指导。正是由于相关的应用指南都零散的分布于各项具体准则中,现行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指导就显得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这样的准则会混淆会计实务者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以致计量结果的不统一。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也不明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章第四十二条第五款:“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七章第五十条:“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者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现行准则中这两处对公允价值概念以及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用条件的阐述是比较具体的,虽然两处所要表达的实质大同小异,但是字面上却没有做到一致。恰恰是这种不一致,极有可能给准则的学习者和使用者的理解造成歧义。比较这两处描述,第22号准则的描述明显比基本准则更加具体,这样的安排顺序不利于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的学习,再加上公允价值在很多具体准则中都有出现,如果准则学习者不能做到准确把握公允价值概念就去学习其他新准则,那么新准则的应用和推广必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构建一个统一、可理解、可操作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使之为我国会计实务界提供操作性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三、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完善的建议

(一)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进行完善

构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首要任务是对公允价值进行准确定义。我国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在其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定义基本相似,但与另一权威机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中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相比还是有些出入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差异:(1)IASB定义的公允价值既不是脱手价格,也不是入账价格;而FASB明确定义公允价值是脱手价格,因为脱手价格能够代表未来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有预期的作用。(2)IASB将负债的交换价格描述为清偿一项负债所要支付的价格,而FASB将负债的交换价格描述为转移一项负债支付的价格。(3)IASB将交易参与者定义为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FASB则直接用市场参与者概括。(4)IASB与FASB均认为公允价值应基于市场,但FASB强调公允价值是估计价格,公允价值是基于一项假想交易并非实际交易,而IASB对公允价值的这些补充说明就比较分散不明确。

由于我国的基本准则对公允价值与IASB基本相似,所以以下三点均未明确:(1)交易价格是入账价格还是脱手价格;(2)公允价值的前提是明确承诺的假想交易还是实际交易;(3)公允价值是估计价格还是现实价格。因此,笔者建议我国在确定公允价值定义时适当借鉴FASB的定义来进行完善。

(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结构

构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应先完善准则结构。完善的结构不仅能指导准则还能监督评估已有准则的质量,保证准则相关文件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因此完善准则结构也是构建准则的重要任务。通过分析IASB与FASB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目的看,主要是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明确公允价值的定义;二是为公允价值建立一个统一的计量框架;三是对公允价值相关信息的披露提出完整要求。所以制定的准则内容除了确定公允价值的定义、目标和适用范围外,应集中在“计量”和“披露”这两部分内容。但我国现行准则中有关这两部分的内容比较零散,对这两部分内容描述的篇幅比例也不合理,对计量问题的讨论明显多于信息披露问题,因此我国准则结构的逻辑性不如国际准则严密。此外,还有对相关关键词的解释问题。国际准则不仅在准则正文中对关键名词做出解释,还单独在附录一中对关键名词的定义进行汇总,这样安排可以方便查询,既易于阅读又便于理解;而我国准则则是将各关键名词定义穿插在各个条文中,给准则的阅读理解造成很多不便。因此,完善准则结构才能增强准则的逻辑性从而使准则更具实用意义。

四、结束语

推进公允价值计量的有效应用除了制定统一完善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外,还应为其创造一些有利条件:(1)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由于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的估计价值,所以相同或相似的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时就可以获得反映真实市场情况的可靠信息,基于此信息估算的价值就真实可信。(2)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如果公司治理机制存在漏洞,人为操纵现象严重,公允价值就不能做到真实公允。(3)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计算公允价值需要会计人员的估价和判断能力,因此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提升专业水平,才能更准确计算公允价值。另外,注册会计师对公允价值估计的审计能力也应同步加强。

笔者坚信,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准则也能不断得到完善,再辅以上述三点有利条件,在不久的将来公允价值计量必能高效的发挥其作用,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财务信息。J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J].会计研究,2012,(2):7-12.

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预警模型

一、引言

2007年下半年,华尔街的噩梦正式开始,五大投行在金融海啸中渐渐英雄末路: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破产倒闭,而剩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形势所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这场金融危机已扩展到全世界的大多数国家,其中一些国家如冰岛等甚至陷入国家破产的边缘,建立和运用行之有效的危机预警模型来防患于未然迫在眉睫。

二、金融危机的定义及其分类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多类型交叉出现的趋势,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并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三、历次金融危机概况

从1637年郁金香狂热和1987年黑色星期一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最近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各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其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金融危机的产生多数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大都呈现出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周期性过程。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目前,在我国接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中大约有一半以上投资于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美国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必然会导致我国投资美国的资产严重缩水,严重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信心,直接恶化外向型经济实体的运行状况使经济面临的风险不断上升。

四、建立预警机制应对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的发展

预警(Early Warning)就是对某事物,如宏观经济运行、泥石流、地震、干旱等未来不太长的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危险或者危机提前发出警报的一种经济活动,目的在于减少损失或避免损失。国际上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大致分以下两个阶段:

(1)启蒙阶段:1979年John F.O.Bilson在哥伦比亚世界经济杂志上发表了货币贬值的先行指标,华盛顿国际经济学院教授Morris Goldstein通过研究新兴市场国家金融脆弱性特征信号选择了一批预譬指标。1996年Frankel和Rose提出了FR概率模型。同年,Sachs、Tomell和Velasco设计了STV跨国回归模型,研究“Tequila效应”。1997年12月Kaminsky,Lizondo和Reinhart建立了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预警模型――KLR信号分析法。

(2)成长阶段:Andrew Berg和Catherin PattiUo在1998评价了1997年以前提出的三大预警模型:KLR、FR和STV模型的预警效果,并对各个模型提出修正模型拓展了研究范围。随后华盛顿大学教授Gracieh gaminsky针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双胞胎”危机设计了新的金融危机预警系统。2000年10月,Panjana Sahajwala基于十国集团新的银行监管体系的研究认为可以通过风险评估建立新的银行预警系统。

(二)三大模型概述

(1)FR概率模型

1997年Frankel和Rose以100个发展中国家在1971-1992年这段时间发生的货币危机为样本,以各个国家的年度数据为样本资料建立了FR概率模型。此模型将货币危机定义为货币贬值至少25%并至少超出上年贬值率的10%。Frankel和Rose认为有很多因素可以引发金融危机,如GDP增长率、国内信贷增长率、政府预算赤字/GDP、经济开放程度等,在指标的选择上是比较全面的。

如果用Y表示货币危机,X表示危机的各种引发因素的向量,β代表X所对应的参数向量,那么就可以用引发因素X的联合概率分布来衡量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A表示危机发生,B表示危机未发生,公式表示为:

(2)STV截面回归模型

横截面回归模型由Sachs、Tornell和Velasco研究建立因此又称为STV横截面回归模型。他们认为实际汇率贬值、国内私人贷款增长率、国际储备/M2是判断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与否的重要指标。他们选择了20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截面数据,分析了1994年墨西哥货币危机在 1995年对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考察了货币危机发生的决定因素,将货币危机指数IND定义为1994年11月~1995年4月加权的储备下降百分比和汇率贬值百分比的总和。结果发现,如果一国的银行体制(LB)比较脆弱,汇率(RER)高估,同时外汇储备水平(DLR)较低,经济基本面脆弱(DWF)就会遭到更严重的攻击。

其中:β为7个指标各自回归的相关系数。在估计方程中假设:

(a)实际汇率贬值的国家遭受的危机较轻,但是这只与较低的外汇储备和脆弱的经济基本面因素有关,所以有:

(b)贷款膨胀导致危机的严重性增加,但也只是与较低的储备和脆弱的基本面因素有关,因此有:

(3)KLR信号分析法

KLR信号分析法由Kaminsky、Lizondo和Reinhart于1998年创立并经过Kaminsky的完善。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研究经济周期转折的信号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首先通过研究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来确定哪些经济变量可以用于货币危机的预测,然后运用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与货币危机有显著联系的变量,以此作为货币危机发生的先行指标。然后为每一个选定的先行指标确定一个安全阈值(使噪音-信号比率,即错误信号与正确信号之比值最小的临界值)。当某个指标的阈值在某个时点或某段时间被突破,就意味着该指标发出了一个危机信号,可以认为在24个月内将发生危机。危机信号发出越多,表示某一个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

他们采用1970-1995年发生于 15个发展中国家和5个发达国家的月度数据确定货币危机发生的临界值并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货币危机预警体系。为了对发生危机信号的指标进行综合考虑,模型在单个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4个预测危机的合成指标:第一个综合指标采用简单加总法;第二个综合指标采用弱势和强势两种信号,对于强势信号乘以2弱势信号乘以 1;第三个综合指标是一段时期内的信号累加;第四个综合指标为加权平均,权数是干扰-信号比率的倒数。同时,他们还根据准确发出信号的概率、信号出现先于危机发生的时间长短、危机前信号出现的持续性等指标对危机预测的成效与实际危机发生的序列等进行拟合度检验,结果发现对预测危机表现最好的先行指标分别是:产出水平、实际汇率对长期趋势的偏离、股票市场价格、广义货币与外汇储备的比率等等。对于每个选定的先行指标,其表现都可归纳为下表:

表中ABCD的含义为两因素的十字交叉和。 表示指标发出有效信号的概率,表示指标发出失效信号的概率,定义

为噪音与信号的比率,使这一比率达到最小就可以得到每个指标的最佳阈值。Kaminsky等通过对25份关于20世纪50-90年代中期发生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货币危机的研究成果的比较,从中确定出与危机发生有较大关联度的变量将其视为货币危机的先行指标,具体包括:实际汇率对一般趋势的偏离、“过剩” 的实际M1的差额、M2的乘数、名义借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比等l5个指标。为了将指标发出危机信号进行综合考虑他们设计了4个复合指标,其中最简单且经常使用的是第一个复合指标:假设共有个预警指标,第i个指标在第t期发出信号与否用Sit表示,则第一个复合指标可表示为:

其中:

而另外3个复合指标分别考虑了指标分布不均衡、指标时间延续性以及指标不同权重,这虽然使得它们比第一个复合指标预警效果更好些但也会使预测变得更复杂。

(三)三大模型的评价及其缺陷

(1)FR概率模型

该模型构建简单,数据取得容易,方法较为成熟,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为了预测1997年东南亚货币危机,Andrew Bery和Catherine Pattilo对模型的准确度进行了验证。该模型预测泰国在 1997年发生危机的概率不到10%,而预测墨西哥、阿根廷发生危机的概率分别只有18%和8%,这就说明FR模型在预测的准确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多次的估计导致了信息的过度用,增加了偏差降低了准确性;它在定义危机发生与否的标准上没有考虑到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并且在确定引发因素、样本数据方面对各个国家一视同仁没有区分;FR模型的样本数据采用的是年度数据,数据很难达到“大数定律”的要求,客观上限制了FR概率模型的实用性。

(2)STV截面回归模型

该模型除具有FR模型在指标选取和方便使用等方面的相同优点外,还使用了横截面数据,克服了FR概率模型没有考虑国别差异的不足,同时该模型的指导思想是寻求哪些国家最有可能发生货币危机而不是分析什么时候会发生货币危机。Sachs等人在1998年再次选用20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截面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马来西亚和泰国在1997年的猜测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对巴西和阿根廷的猜测与实际情况也较为一致,然而对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猜测准确度较差。在实证检验中也发现了预警的许多偏差:STV模型要求找到一系列相似的样本国家但现实中国与国之间的差异通常很大;横截面回归模型考虑因素范围过于狭窄,只考虑汇率、国内私人贷款、国际储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的比率等指标;模型的估计方程是线性回归模型过于简单,现实情况往往是非线性的。虽然Sachs等人的回归分析法对危机发生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有益的分析,但人们关心的不仅仅是决定危机发生与否的因素而更希望能够猜测危机发生的时间。

(3)KLR信号分析法

该模型的最大优点在于KLR信号分析法选取的是一种先导指标体系,信号一般在货币危机发生前一到两年内发出,因此便于货币管理当局提前应对,是一种真正的预警机制。同时预警系统指标选取原则是“信号一噪音”比最小也确保了指标选择的稳健性,而直接观察信号是否突破阈值并收集突破信号的多寡就能判断危机是否发生使得模型简便实用,易于实际应用。实证表明,用KLR模型来预测东南亚货币危机,泰国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超过了40%,马来西亚超过了30%,印度尼西亚为25%~28%韩国为 20%~ 33%。这表明KLR模型比以往的预警模型的准确性要高得多。尽管KLR信号分析法作了一些开创性的研究,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用于预测的先行指标有限,这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指标带有明显的倾向性,Kaminsky、Lizondo等选取的指标大多集中在外汇储备、信贷增长与实际汇率等方面同时放弃外债指标,使得该模型的指标体系有失偏颇。

五、结论

这三种方法的建模思想基本相同,都是寻找引发金融危机的经济因素并试图建立这些经济因素与危机之间有规律的联系,这样就可以根据这些经济因素当年的指标表现来判断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现有的预警模型建立理论与现实相符程度不是很高,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如何遵循现实情况建立预警模型是我们能否成功预测危机发生的关键。近几年,关于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重点指向了两个方向:非线性系统思路和人的行为心理分析。有专家指出金融危机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过程,可以借助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良好特性克服传统模型的不足,较准确的进行预测。同时,行为金融方面认为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心理预期逆转,羊群效应使经济在多维均衡点之间发生跃迁,人们的经济行为不是原来认为的经济变量变化的简单反映。近年的金融危机发生更印证了这样的观点,危机的爆发传播深化过程中经济行为人的心理影响已被许多经济学家所认识并不断予以重视,因此预警模型设计加入心理变量,通过监控公众心理的变化来预测金融危机无疑是值得探索的且有理论支持的。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预警模型的建设会与现实情况拟合的越来越精确。我们有理由相信危机并不可怕,人们终会探明危机“占卜术”。

参考文献:

[1]G Morris.GL Kaminsky.CM Reinhart Assessing Financial Vulnerability-An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Emerging Markets 2000

[2]Christian Weisrtoffer.VeronicaValles Monitoring banking sector risks:An applied approach[Deutsche Bank Reseach Working Paper Series Research Notes 29] 2008

[3]王新艳.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与预警研究.1999

[4]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

[5]郑振龙.构建金融危机预警系统.1998(8)

[6]李国柱.金融危机预警模型探析.2003

第5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投资银行制度 风险管理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830.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1-040-03

一、 前言

自199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华尔街已风声鹤唳,而随着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的先后“倒下”,次贷危机演变成今天的美国金融危机。

美联储于9月22日宣布,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从投资银行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这意味着华尔街仅剩的两大投行可以设立商业银行,通过吸纳存款来“自救”。专家称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华尔街最巨大的制度转变。这是否意味着美国投资银行的终结?

笔者认为,这只是美国为了应对此次金融危机,采取的暂时解决办法。投资银行还会出现,因为投资银行在公司治理和组织结构方面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的。

二、 美国投资银行制度的特征分析

美国著名金融投资家罗伯特・库恩在其专著《投资银行学》中对投资银行下了四个权威的定义:

定义一:任何经营华尔街金融业务的银行都被称为投资银行。这是投资银行最广义的定义,它既包括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也包括保险公司和不动产经营公司,从事与华尔街金融活动有关的所有内容,如国际银团承销、企业证券发行和房地产及保险等。

定义二:投资银行是指经营一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这是投资银行第二广义的定义。这里的资本市场主要指为资金需求者提供中长期(一年或一年以上)资金的市场,包括证券发行与承销、公司理财、收购兼并、商人银行业务、基金管理、风险资本运作、私募发行、咨询服务,以及风险管理和风险工具的创新等。但是不包括向客户零售证券、不动产经纪、抵押、保险以及其他类似的业务。

定义三:较为狭义的投资银行是指经营资本市场某些业务的金融机构。其主要的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与收购兼并,但不包括基金管理、风险运作、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工具的创新等。

定义四:最狭义的投资银行是最传统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即在一级市场上承销证券筹集资本和在二级市场上交易证券的金融机构。这种定义排除了投资银行从事的其他重要的并具有创新性质的业务,是十分狭窄的,不能概括现代的投资银行。

目前美国投资银行处于创新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放松了对市场和机构的管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这一系列法规的出台对投资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美国投资银行在80年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金融创新产品。

20世纪90年代,美国投资银行继续创新,向全方位服务和全球化方向的趋势发展,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遍布整个资本市场业务,如证券承销、证券经纪交易、兼并与收购、风险投资、投资咨询、资产管理以及金融创新。投资银行的发展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其特点如下:第一是业务多样化。证券和经纪业务作为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虽然在其业务层次中仍居于基础地位,但都呈收缩态势,而兼并与收购、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投资咨询等创新性业务在总业务收入结构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第二是资本和资产规模化。投资银行为了提高竞争力相互之间也进行了资产重组,扩大了资本规模和资产规模,提高了风险抵抗能力。第三是经营全球化。美国一些大的投资银行均建立了负责协调全球业务的专门机构,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都设立了分支机构,业务网络逐步完善,全球性的业务网络基本形成,实行经营国际化。并且海外经营在美国投资银行的整体经营格局中已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三、美国投资银行制度遭遇重创的原因剖析

美国投资银行制度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可是为什么会破产或者转变为银行控股公司呢?此次金融危机暴露了投资银行的致命缺陷。

(一)美国独立投行制度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存款来源,即没有流动性支撑,一旦出现信用危机,持有债券的人要求提前支付,就会出现连锁反应。这就是为什么三大投行相继破产、美国政府用7000亿美元救市的原因。7000亿美元将主要用来购买受困于抵押贷款危机的金融机构的不良债务,以防止信用危机进一步加深,动摇美国经济。

(二)杠杆经营使得风险性太大。投资银行为了实现更高的收益不惜承担更高的风险。它协助发行体发行债券抵押证券,首先需要协助其设计证券,这就需要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分析。事实上,研究、分析能力,而不是资金、销售实力,才是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然后向投资者销售上述证券。当然,资金、销售实力同债券抵押证券,上述创新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杠杆经营;通俗的说就是“以小博大”。它们成倍地放大了收益,同时成倍地放大了风险。在这次金融风暴中,五大投行之所以陷入困境,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就其自身而言,风险性太大则是其直接原因。

(三)缺乏透明度。金融系统存在的问题是,投资银行对这些产品进行交易,因为没有透明度的情况下,这种交易有巨大的利润。如果能够把交易链上的种种机制去掉,可以强迫他们在整个交易的过程中有更高的透明度。在基金帐目上,一级资产和二级资产、三级资产有对应的比例。一级资产是在市场外的资产,如果你有IBM的股票,当市场闭市时,你就知道股票的价值,二级资产是市场模型的资产,就是选择一些与一级资产类似的资产,三级资产是只能估计的资产,这些投资银行和经纪公司的75%到80%的资产是二级和三级资产,不能马上在市场上标价。如果这些资产有更高的透明度会更健康一些。

(四)缺乏良好的监管。正如美国一位经济学家总结的:“我觉得根本的原因是金融系统缺乏良好的监管,这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失控和金融市场的危机。在问题出现之前,美联储没有及时提升利率,政府在加强信贷监管上也太过柔和。”银行对风险的强调主要在市场风险,虽然此次加强了对理财产品的监管,但是没有充分注意发行人的风险,区别在于,以往投资银行作为担保人或者发行人风险有限,但是随着次级债券危机的爆发,投行作为发行人或者担保人,却变成风险最高的一环。

(五)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华尔街的薪酬体系中,高管的报酬包括基本年薪、分红、股票奖励以及股票期权,其中主要来自于分红、股票奖励与期权。报酬的多少取决于公司的股价与上一年的公司业绩。这些全球顶级的公司从下到上都有一种从事高风险高回报业务的冲动。投资银行高管的薪酬与一般的商业性公司比起来要高得多。

四、华尔街金融危机对现资银行制度构建的启示

(一)美国投资银行制度的经验教训

美国投资银行要想重整旗鼓,需要在以前的基础上完善公司治理,吸取教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1)建立存款账户。这是此次金融危机给投资银行最大的启示。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证券承销、证券交易与金融咨询,或者说是“表外业务”,其主要收入则是收费。但是应该从事一些基本的表内业务,最低标准应该是存款业务,只有有存款账户的支持,才能降低经营风险,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危机。

(2)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控制。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杠杆交易,都有期货衍生品,为什么金融危机首次发生在美国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松奇表示,最大的风险在于,衍生产品与原有的原生性产品的关系脱节。美国已有220万户退房、断供,占全国独立房屋的一半,联系衍生品的原生产品垮了,于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所有衍生产品的现金流和商业信心就全都崩溃了。次债危机的演化,按照“住房贷款―住房抵押按揭债券(MBS)―债券抵押证券(CDO)―信用违约掉期(CDS)”的金融产品链条循环膨胀。随着次级债危机的演进,越来越多的次级房屋贷款者断供,卖出CDS者承担的违约赔偿义务也由理论变为现实。CDS卖出方根据行情的变动,需要随时补充保证金,保证金是变动额的5%,从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同时调低对CDO评级时,导致CDS价格飙升,使得AIG需要向交易对手补充数百亿美元的抵押品,正是这几百亿美元令AIG几乎破产。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CDS。

根据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资本主义生产发达的国家,总是表示贮藏货币的平均量,而这种贮藏货币的一部分本身又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证券,只是对金的支取凭证。因此,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由债权(汇票)、国债券(它代表过去的资本)和股票(对未来收益的支取凭证)构成的。随着生息资本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一切资本好像都会增加一倍,有时甚至增加至两倍,因为有各种方式使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不同的人手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由于银行资本的大部分是虚拟资本,虚拟资本是在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一旦脱离了信用制度这个基础,虚拟资本就站不住脚了,因为衍生产品是不会产生利润的。是纯粹的一种金融交易、虚拟交易。能产生利润的只有原生产品,支持衍生品的原生产品和信用出现问题,那么衍生产品风险就会显现出来。要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控制,必须保证原生产品的安全,防止发生信用风险。只有找到危机的根源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

(3)完善金融衍生品定价机制。美国金融危机缺乏透明度的原因之一就是投资银行的金融衍生品价格不明确,投资者根本就不知道资产真正的价值,如果对其创造和持有的衍生品不能理解价值所在,就不能定价,就不能很好地在市场上交易。只有建立完善的金融衍生产品定价机制,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4)加强监管力度。美国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一般是由审计委员会、执行管理委员会、风险监视委员会、风险政策小组、业务单位、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公司各种管理委员会等组成。但是此次金融危机却显得力不足。要加强发行人信用风险的监管,同时投资银行应当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拨备制度,在有风险时及时处理,而不是等到危机出现时再解决。

(5) 设计合理的、激励相容的投资银行薪酬体系。如何建起合理的薪酬制度,而不会引起过度的冒险行为与导致金融机构内外部的不和谐,也许是投资银行应该衡量的问题。

(二)在吸取美国投资银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投资银行制度未来发展道路的若干政策建议

面对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中国投资银行路在何方呢?许多新兴市场的央行和决策者无疑在庆幸没有采用金融创新或者有少量的金融创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新型市场国家应当吸取的教训不是不采用自由市场原则,而是采用自由市场原则,为什么会导致美国目前的状况。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认为,次贷危机的爆发是证券化走到极端的必然结果,即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不能因为美国出现金融危机就否定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值得肯定的。金融创新确实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缺乏的就是金融创新。因此,在我国利率、汇率正逐步放开的环境下,加快开发各种风险分散工具,以及避险工具已显得十分迫切,当然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注重风险控制机制的配套建设,“管得住,才能放得开”,即掌握好度的问题。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当时还是封闭的经济,躲过了危机,仍旧能够快速增长。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不应改变中国开放资本市场的基本路线,中国的问题在于管制太死,不利于金融创新,放松仍旧是大趋势,但是,鉴于我国目前的整个金融系统不够完善,加上美国经济破灭的外部环境,中国应十分谨慎地开放资本市场。

中国银行业目前还是分业经营。中国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不过大多数银行有投资银行业务,中国的证券公司具有部分投资银行功能。而美国银行业采用的是混业经营,有专门的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是中国部分银行今后的发展方向,据说建设银行银行未来就走投资银行之路。

华尔街巨变的教训也是多方面的。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金融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与政府的外部监管。在一个不确定的商业世界里,只有搞好风险管理,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专门从事风险经营的金融企业来说尤其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加转轨经济更是如此。正确的态度应当是:稳中求进。

作者简介:

第6篇

迄今为止,有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也是不尽相同的。IAS32和IAS39中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自愿当事人进行资产交换和负债清偿的金额。FASB关于公允价值的最新定义是在SFAS157中,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假设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可收到或转让一项负债应支付的价格。这两个定义在表达上虽有不同之处,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暗含着公允价值是一种以市场输入变量为参照基础的估计价格。

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信息具有如下特征:

1.1公允性

公允价值是由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自愿形成的交易价格,以这样的价格进行会计计量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对企业各方利益关系人来说往往是最公允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金融机构利用会计计量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掩盖问题贷款。由于未能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导致众多投资者判断失误,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发生了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从那以后,美国金融界就倾向于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使得投资工具价值得到公允的体现。公允性是公允价值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特征,公允价值的公允性特征来源于公允价值形成的重要前提——公平交易。公平交易的基本条件包括:(1)买卖双方为平等自主的交换主体;(2)交易双方从事与财产转移和劳务提供有关的活动时,应按照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进行等价交换;(3)交换的目的出于正常的商业考虑,不包括关联方交易和企业清算;(4)交易双方均熟悉市场行情,且自愿而非被迫地进行商品交换。

1.2假设性

假设性指在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后续计量的过程中,公允价值是建立在假设交易基础上的交易价格。SFAS157建立了公允价值估计分为三个层次:Ⅰ级估计:在活跃市场上有相同的资产和负债报价信息时,所使用该报价信息所估计的公允价值。Ⅱ级估计:在活跃市场上没有相同但有相似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这种相似的报价可用来进行公允价值的估计,但应调整相同和相似之间的差异。Ⅲ级估计:既无同类市场也无类似市场,当出现这种情形时,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评估确定,估计所用方法是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

2金融危机下对公允价值应用的重新审视

(1)定义假设的不充分性。

此次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中也暴露出公允价值定义的一些缺陷。公允价值定义中假设所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存在着一个有序的交易市场或公平交易市场,但在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运用的这一假设前提并不成立。如花旗、瑞银等投行之前发售的标售利率型证券(Auction-RateSecurities,下称ARS),ARS市场在2008年2月之前的总市值约为3300亿美元,而从2008年2月至今这个市场已根本不具备流动性。

(2)估值技术的不完备性。

公允价值分为3个层次,第1和第2层次的公允价值,只要存在活跃交易市场,关于公允价值的可观察参数能够随时获取,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是可以保证的,其可靠性毫不亚于历史成本。但对于第3层次的公允价值,因其估计需要大量的估计和判断,可靠性可能会低于历史成本。SFAS157中对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必须采用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结果的主观性,从而影响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3)公允价值监管不完善性。

金融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对公允价值的监管不力,造成公司管理层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利润粉饰的后果。《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9号—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选择》的规定,企业可以自己决定哪些流通在外的债券、贷款或其他负债采用市值计算公允价值。这给金融企业提供了粉饰利润可操作途径,2007年一年中美国金融机构在信用水平下降的情况下居然“获利”120亿美元。对于公允价值的会计监管却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对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启示

(1)积极学习掌握国际最新的公允价值研究及相关领域成果。公允价值确定技术的运用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和规则的约束。目前我国涉及公允价值的相关准则较为普遍,但是分布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指导公允价值理论和实务的公允价值准则和框架体系。理论界应积极学习和掌握国际上最新的公允价值研究成果及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着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和公允价值计量框架体系,以更好推动理论研究和指导会计实务的发展。

(2)加大法制建设力度,完善会计准则。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严格规范利用会计计量操纵利润行为的界定,尽力避免给那些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舞弊者留下操纵的空隙,并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净化会计环境。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选择空间造假,提供虚假会计报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造假成本过低,如果在建立完善会计规范的同时,加大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企业会计造假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范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标准操控利润的行为发生。

(3)加强企业的外部监管和自身素质。上市公司管理层蓄意造假是公允价值成为利润操纵工具的一个重要因素。上市公司管理层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充分选择适合自身利益的公允价值,甚至伪造完全脱离实际的公允价值,从而做出损害国家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为了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约束,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要在我国全面地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要从整体上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4)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市场信息平台。构建容量大、时效性强的行业数据信息系统,提供充分完全的要素市场信息;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公开化,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反映市场行情的瞬息变化,使各种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能够很容易取得。这不仅有利于职业人员在资产定价时选取适当的参数,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判断难度,还避免了交易各方因不了解市场价格而被欺骗,从而有效防止了公允价值的滥用。更能为公允价值的审计提供有效的审计轨迹和足够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J].会计研究,2006,(9).

[2]孙丽影,杜兴强.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管制安排[J].会计研究,2008,(11).

[3]李红霞,冷冰.修改前后国际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重分类规定与美国准则相关规定的比较[J].会计研究,2008,(11).

第7篇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创新;金融风险

一、影子银行的概念

虽然美国金融危机基本过去,但对本次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学术领域关注的重点,影子银行系统作为本次金融危机的背后推手,更成为众多研究重点。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影子银行系统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并被广泛采用,是指“有银行之实但却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各类银行之外的机构”,2008年,时任美联储行长的盖特纳采用“平行银行系统“,意为与商业银行并存,又完全在商业银行系统之外。200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提出“准银行体系”。这三个概念均属于影子银行范畴。

国际上对于影子银行的界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是金融稳定理事会(FSB)。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对于影子银行的定义有宽窄两种方式,宽定义是:常规银行体系之外的提供信用中介职能的实体和活动;窄定义是:常规银行体系之外的提供信用中介职能的实体和活动,这些实体和活动由于具有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而产生系统性风险。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

在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认为:“只要涉及借贷关系和银行表外业务都属于‘影子银行’。”根据FSB针对银子银行的初步研究结果,我国大部分研究影子银行的学者建议将影子银行定义为:它是指存在于银行体系之外的包含各种不同机构实体和活动的信用媒介体系。2013年4月,中国银监会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报》,年报强调,从实践看,我国绝大部分的信用中介机构都已纳入监管体系,并受到严格监管,银监会所监管的六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包括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理财等表外业务不属于影子银行。

二、中国影子银行的现状

在中国的市场现实中,影子银行主要涵盖了两块:一块是商业银行销售得如火如荼的理财产品,以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销售的类信贷类产品,比如信托公司销售的信托产品;另一块则是以民间高利贷为代表的民间金融体系。由于定义模糊,统计口径不一,当前影子银行的规模,并无权威统计。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吴晓灵表示对中国影子银行的评价应从中性客观角度出发,截至2013年末,中国体系内影子银行规模,51651亿元人民币,,2012年末的3万多亿规模相比增速显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GDP)40%。瑞银分析,中国影子银行实际规模达到GDP的50%~70%。

目前,国内的“影子银行”有三种最主要存在形式:银行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和民间借贷。

三、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弥补传统渠道无法满足的融资功能

影子银行之所以得以迅速发展,主要是源于经济对于资金具有强大的需求。而在当今通胀持续走高,银行紧缩银根的现状下,传统的银行信贷根本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银行常常以中小企业贷款监控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放款,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因而不得不寻找其他途径。影子银行体系弥补了传统渠道无法满足的融资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信贷资金,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二)鼓励金融创新,加快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

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他们充满创新意识,对当地中小企业的了解更透彻,能有效地解决传统信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客观上弥补了金融机构某些职能的缺漏,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做不到位的一些职能。而且当今通胀持续走高,正规金融领域的利率受到严格管制,实际存款利率为负。而影子银行的蓬勃发展冲击了长期银行存款的低利率,客观上要求放松利率的金融管制,促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三)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成为威胁国家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

影子银行具有庞大资产规模、高杠杆运作、低透明度等特性,却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影子银行的高杠杆化业务将会使危机无限扩大,从而成为金融危机的背后推手,危及国家金融安全。同时影子银行业务超越了传统银行体系的业务界限,打通了风险交叉传染的通道,扩大了风险的来源,通过风险传导机制,也将加剧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而且影子银行通过银行理财,理财资金会投入一些长期融资项目,而理财产品大多是短期的,因此就出现了资产错配,即银行通过资金池将若干短期产品组合运作来满足长期资产的资金需求。一旦理财产品资金链断裂,将引发严重的流动性危机。这些都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成为威胁国家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

四、总结

近几年来,影子银行资金规模增长迅速,在为中小型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困境上发挥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承认影子银行存在价值及为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忽略其中隐含的重大隐患。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我们要完善金融审慎监管体系,增加影子银行业务的透明度,建立健全相应法规,主动防范危机发生的可能。另一方面我们要稳健推进金融创新,提高我国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相信在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影子银行将在阳光下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J].中国金融,2009(14)

第8篇

【关键词】周内效应;波动性;虚拟变量;金融危机

一、周内效应的理论

一般的,我们可以将“周内效应”的定义叙述如下:如果证券市场在某星期i( i=1,2,3,4,5)的日平均收益率同其它任何一天的日平均收益率相比,在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异,则称存在周i效应。在此基础上,如果同时该星期i的日平均收益率为负(或正),则称存在显著为负(或正)的周i效应。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周内效应”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和某些新兴国家股票市场普遍存在的一种异象。中国股市作为一个新型的证券市场,沪市和深市是否分别存在“周内效应”,它们的表现形式各有什么不同?

二、周内效应的模型

本文以我国的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数据是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每日的收盘价。全部数据来自大智慧软件。分析工具是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Eviews3.1。就收益率而言,存在两种计算方法,分别是简单收益率和连续收益率。即:简单收益率:rt=(pt+1-pt-1)/pt-1 ,连续收益率:Rt=lnpt-lnpt-1。

可以认为简单收益率rt 与连续收益率Rt 大致相等。但连续收益率相对于简单收益率的一个最大优点在于其满足可加性。因此,本文取收盘价的对数的一阶差分为收益率,使之转换为连续收益率。检验中用到的Mt、Tt、Wt、Ht、Ft五个虚拟变量分别表示周一到周五。其中Mt=1,t=星期一0,t≠星期一,同样,我们可以定义Tt、Wt、Ht、Ft四个虚拟变量。当检验是否存在“周一效应”时候,我们采用下面的回归方程:Rt=α+βMt+εt。

其中Rt 代表t日的收益率,系数β代表周一与其他日的平均收益率的差值。如果β显著,则我们认为周一效应存在,β>0则周一效应为正,即周一的平均收益率显著高于其他日的平均收益率;反之同理。同样,我们可以得到检验周二效应到周五效应的回归方程。

依照前人实证研究的结果,一般认为GARCH(1,1)模型就能够很理想地描述大量的金融时间序列数据的异方差行为。由于我国的股市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因此将所有的数据作为整体分析会忽视其中的结构变化特征,所以本文的样本区间为:2006.8.29~2011.3.13。

表1给出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日收益率序列统计特征。就上海综合指数而言,日平均收益率下降了近两成。与收益率的变化趋势相反,标准差则呈现上升态势,说明在金融危机深化之后,股市波动更加剧烈。以标准差来度量的波动性呈现很强的规律性。在每一个阶段,波动最大的均是周一。从表1中可以得到,除了周四之外,其余四天的波动性均强于金融危机深化之前。而且在金融危机深化之后,周一的平均收益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周二的平均收益远远低于平均水平。

表1收益率序列统计特征

对于深证成分指数而言,日平均收益率由金融危机深化之前的0.1176%,略微下降为金融危机深化之后的0.0116%.与上证综指的收益率相比较,可以得出,深圳成分指数在这两个阶段的收益率都明显的低于上证综指。

就波动性而言,标准差由金融危机深化之前的0.0258上升为金融危机深化之后的0.0272。可以看出,深圳成分指数与上证综指一样在波动性方面有相同的趋势,即股市的波动性更强,稳定性进一步减弱。比较数据可以得到,深圳成分指数的波动性在金融危机深化之前和金融危机深化之后都明显高于上证综指。

金融危机深化之前,平均收益率最高的是周三,而金融危机深化之后,平均收益率最高的是周一。与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序列相似的是,金融危机深化之前和金融危机深化之后,波动性最大的都是周一。

三、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表2 周内效应对照表

从表2可以发现上海综指和深证成指,在两个阶段中,上海综指都有显著地正的周一效应,而深圳成指都有显著的负的周二效应。我国股票市场带有比较明显的政策性市场的特点,再加上经济中存在着可以随时调度的巨额游资。这样,政策性股市与巨额游资的迭加效应导致了股票市场指数既能在不到一年里上涨100%,也能一个月内跌掉将近1000点。

特别是金融危机深化之前,中国股市的泡沫破灭,股市在低谷徘徊了很久,股民渐渐对股市失去信心。进入9月份之后,全球金融危机深化,中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渐渐开始显现,资金吃紧。在此基础上,中央政府决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扶持股市。由于中央政府习惯于在周末的休市期间颁布各种法规制度,加之各上市公司也趋向于在周末宣布各种利好或者利坏的消息,这样,投资者在周一的交易决策是依赖于其在周五、六、日三天的信息,而不是如其他四个交易日那样只是基于前一天的信息。相对大量的信息会激励投资者作出数额相对大的买进与卖出,这样整体的股票指数值便在每个周一出现较大的波动。这样就可以解释,在前面对收益率序列的描述中,为什么波动最大的均为周一。由于金融危机深化之后,中央对股票市场的扶持,所以股票市场出现了很明显的正的周一效应。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在正的周一效应之后,往往跟随着很明显的负的周二效应。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金融危机深化之后,股民的心理更加脆弱,中央的利好消息并没有起到重建股民信心的作用,使得很多资金在获利之后疯狂出逃,出现了中国股市大涨之后必有大跌的情况。这种现象造成了股市消极因素的扩张和积极因素的削弱,对培养人们在走向市场经济时的投资意识是极为不利的,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具有较强的投机色彩。这是一个市场尚不成熟完善的表现,也反映了在我国,人们还未能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下所应具备的投资意识。

总体而言,本文有如下的结论:金融危机深化之后,沪深股市的收益率都处于下降趋势而标准差处于上升趋势,即收益水平下降而波动幅度更大。金融危机深化之后,中国股市呈现正的周一效应。紧跟着显著地正的周一效应的是显著地负的周二效应。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金融危机深化之后,股民的心理更加脆弱,中央的利好消息并没有起到重建股民信心的作用,使得很多资金在获利之后疯狂出逃,出现了中国股市大涨之后必有大跌的情况。对广大投资者而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减少对股票的盲目侥幸认识,培养起应有的投资意识。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健康引导,重建股市信心。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货币错配;文献综述;货币危机

上世纪末,新兴市场国家相继发生了金融危机,如阿根廷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等。通过对这些危机的研究,人们普遍认同“货币错配”是导致这些危机爆发的最直接原因。所谓货币错配,在2005年Goldstein和Turner提出一个定义:由于一个权益实体的收/支活动使用了不同的货币记值,或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不同,导致其净收入或净值对汇率的变化非常敏感,即出现了所谓的货币错配。从存量的角度看,货币错配指的是资产负债表(净值)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从流量的角度看,货币错配则是指损益表(净收入)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于新兴市场来说,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资产与负债或收入与支出记值货币不同所造成的货币错配。同时也需要面对由于货币错配的大规模积累对宏观经济稳健运行和金融安全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是金融危机。

一、货币错配原因综述

原罪论:“原罪论”是由Eichengreen和Hausmann(1999)以及Hausmann等(2000)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存在“害怕浮动”的原因时提出的。他们把“原罪”定义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不完善,这种不完善就会导致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不能以本币进行借贷从而形成货币错配,在国内也不能以本币进行长期借贷而形成期限错配。发展中国家的这种先天不足更多的强调国际资本市场的不完善、货币使用的网络外部性和交易成本等外部因素,因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制度的完善,发展中国家的“原罪”状况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事实上,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的形成并不是经济主体不谨慎,而是发展中国家中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健全根本就没有对冲货币风险的手段。

债务不耐论:Reinhart(2003)提出的债务不耐是指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制度环境和政治体系存在缺陷,其政府缺乏应有的能力以使外债的安全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而这在发达的工业国家是可以管理的。由于存在债务不耐问题,新兴市场国家往往依赖对外借债来解决税收与支出之间的矛盾,这样会形成过渡借债,造成对外债的过渡依赖,从而货币错配不断积累。Eichengreen等(2005)认为债务不耐是由新兴市场国家制度缺陷所引起的,反过来又导致不合理和不可靠的政策,从而成为金融导致脆弱性的原因之一。

累计实际货币错配论:Goldstein和Turner(2004)认为原罪不是发展中国家货币错配的主要原因,在他们看来,经济政策和制度上存在的一系列弱点才是导致严重货币错配的根源。比如,固定汇率制度以及不合适的金融安全网,导致经济主体避险动机不足;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缺陷,以及恶性通货膨胀的消极作用;货币错配信息供给不充分对市场纪律的破坏,银行信用等级评估低下导致大量外币贷款流向毫无或者只有很少外币收入的公司;监管制度不完善,使监管部门不能有效监控银行真实的汇率风险;不理智的债务管理政策造成金融机构过分依赖于外币指数债券。

二、货币错配影响综述

近年来,Sachs等(1999)、Radelet和Sachs(1998)、Kaminsky和Reinhart (1999)、Berg和Pattillo(1999)、Bussiere和Mulder (1999)、Hawkins和Klau(2000)通过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有些货币错配变量(如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的比率、银行和企业外债对出口的比率以及广义货币总量M2对外汇储备的比率)对危机有很强的解释力。Rodrik和Velasco(1999)发现,那些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的比率超过1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国家高3倍。

严重的货币错配不仅会诱发并加重货币危机,还会在发生外部冲击时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对一国汇率政策的实施带来困难。Hausmann等(2000)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会产生“害怕浮动”,并不是因为害怕汇率变动会涉及国内价格,更多的是因为其对外债务中外币计值的借款占了绝大部分。Hausmann等(2001)、Ganapolsy(2003)的实证研究发现货币错配的程度与汇率弹性负相关。Berkmen和Cavallo(2007)最新的经验研究表明,债务美元化的国家倾向于积极实施汇率的稳定性操作。

严重的货币错配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显而易见。Allen等(2002)、Cavallo(2005)认为货币错配不仅会引发金融危机,还会提高化解金融危机的成本――特别是产出方面的代价。Calvo和Reinhart(2000a,2000b),Calvo等(2001)、Bunda(2003)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对经济具有紧缩效应,其可能的解释是因为这些国家外币债务水平普遍较高,存在较为严重的货币错配现象。Levy-Yeyati(2003)所做的实证研究表明,国内金融美元化与产出增长的波动性正相关。Gupta等(2003)在研究发展中国家1970-1998年的数据是发现,产出下降与一些货币错配指标或债务变量显著相关。

参考文献:

[1]莫里斯・戈登斯坦,菲利普・特纳,货币错配――新兴市场国家的困境与对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Calvo,Guillerno and Reinhart,Fear of Floating,,NBER working paper,2000

第10篇

由于2005、2006两年中国股市出现了整体向好的走势,因此出现大量追涨资金,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收益率分布区间变宽。在金融危机下,由于涨跌停制度的存在,因此沪深300收益率分布区间并没有出现类似S&P 500较危机前大幅增宽的现象。尽管S&P 500和沪深300收益率的分布略有不同,但整体均呈现尖峰厚尾的特征。作为不同性质的市场,引起S&P 500和沪深300收益率分布的尖峰厚尾的特征不尽相同。中国股市作为新兴市场,受政策面影响较大,股票市场上信息的聚集出现导致市场对聚集信息的反应最终引起价格波动聚集,从而出现收益率分布的尖峰厚尾现象。而美国股市作为成熟市场,对政策反应较为适度,走势主要取决于基本面,出现尖峰厚尾特征的主要原因应是市场未对零散出现的信息做出及时的反应,而随着信息不断累积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市场对所有的零散信息做出集中反应,这种非线性反应方式导致了成熟市场的波动聚集。相关系数作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是对股票i和j的时间趋势相关性度量。本文采用最为通用的Pearson相关系数,定义为(式略)网络中的每个结点对应于一个成分股。本文构建的全连网络中,每条连边的权重Wij(=Wji)等于两个结点的相关系数(Wij=Pij)。三角形符号所构成的曲线为金融危机前后S&P500网络权重分布情况。金融危机前,S&P500网络的大多数股票呈现较弱的正相关性,少部分股票呈现负相关性。而金融危机后,几乎所有股票都是正相关的特殊形态,且大多数股票的正相关性较强。S&P500网络权重分布情况如此大的改变可以归因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冲击,几乎所有股票在危机下都走出一波大幅下探的行情,使得股价相关系数急剧增加。同时金融危机使得证券市场表现出脆弱性,一些股票节点的崩溃对于网络中其他股票产生极大影响。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权重分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圆点符号所连成的曲线表示了金融危机前后沪深300网络权重的分布情况。金融危机前,与S&P 500相似,大多数股票呈现较弱的正相关性,少部分股票呈现较弱的负相关性;但在分布区间上,沪深300网络略微狭窄。分布形态上,与S&P 500平滑的分布不同,沪深300在权值0.2附近出现“毛刺”。金融危机下,与S&P500明显不同,沪深300网络的权重分布呈现出与金融危机前较为相似的特性。分布区间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不再出现“毛刺”。

我们分析主要是沪深300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行业复苏速度不同导致股票走势分化,涨跌互现,使得股价波动相关系数主要分布在弱相关区域。从同一时期S&P 500和沪深300权重分布的纵向比较来看,发现在经济稳定时期,两国股市网络的权重分布区间宽度相似,但中国股市整体相关系数较美国股市偏低。在金融危机时期,沪深300成分股的相关系数并没有呈现如S&P 500大幅增大的情况,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2007至2010年,中国股市呈现出暴涨暴跌的剧烈波动行情,导致异常停盘情况较多,且期间有若干成分股因股改、重组等原因长时间停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的实时性。为了更深层地分析金融危机对证券网络的影响,引入影响因子这一参数。影响因子是度量一个结点对其余结点影响力的指标,定义为该结点所有连边的权重和。因为权重是分布在[-1,1]区间内的,因此影响因子值可能为负。定义影响因子IS为(式略)在IS值最大的地方,分布节点的数量也最大。结合现实,IS值排名靠前的所属行业中,传统的制造业占据半壁江山,涉及多个制造业领域;电力生产业也占据了4席,显示了能源日益紧缺的状况使得能源类股票的影响力日益增大。2007年至今,IS值的分布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出现较为明显的影响力较大的节点所属行业是唐钢股份,主要是因为经济危机条件下,住房价格出现了猛涨现象,房地产产业带动建材行业迅猛发展的态势。经过此轮金融危机的冲击,S&P500证券网络中各股票之间的联动反应加剧,也就是说某些股票的波动会更大程度地影响市场中其余股票的走势,市场变得更敏感。同时排名前10的公司分属行业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金融保险业在危机之前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在经历危机以后材料业异军突起,占据前10中的3席,与金融保险业平分秋色。汽车行业和金融行业的代表通用汽车公司和花旗集团,因在此轮金融危机中受到极大冲击,影响因子大幅下滑。,在金融危机前后,沪深300的IS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S&P 500分布趋势变化不大,但区别明显。沪深300网络与S&P 500网络IS变化情况恰恰相反:在危机前,沪深300的IS值普遍偏大,危机下,节点的IS值普遍变小。S&P 500的IS值则由普遍偏小变得普遍偏大。分析其中原因,其一,从整体上来说,IS值又是反映网络的稳定性指标,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沪深300的稳定性变弱,而S&P500的稳定性增强;其二,是S&P 500和沪深300分属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市场本质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市场特征,在危机下对政策等反应强度也有较大不同。作为新兴市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股市的发行制度和监管制度必然是与政府的利益取向一致的,因此存在特有的政策特征;在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这段时期,各项刺激措施的见效使得中国股市止跌企稳,行业间复苏速度与程度都有较大不同,沪深300成分股走势出现分化,导致IS值并没有呈现与S&P 500类似大幅增大的情况。而且沪深300的IS值分布与成熟市场经济稳定时期出现类似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股市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最大生成树构建相关性网络生成树在各种分析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其中生成树在分析证券市场网络中应用颇多[16-17]。本文采用最常见的Kruskal算法,构建了沪深300成分股网络的最大生成树,5 沪深300相关性网络最大生成树网络中结点的度是证券市场网络最重要的拓扑特征参数之一,度分布函数反映了网络的宏观统计特征,就目前对网络的研究发现,网络定点度的分布主要有指数分布和幂律分布;理论上利用度分布可以计算其他表征全局特性参数的量化数值。

金融危机前沪深300相关性网络节点度值排名靠前的股票如表1所示。在经济平稳时期,前10位的节点具有相同的度,网络中Hub节点度值分布较为均匀,即网络有较好的抗毁性。制造业占据前10中的6席,成为股市中最具影响力的行业,这与上节中分析影响因子得出的结论一致。金融危机后沪深300相关性网络节点度值排名靠前的股票如表2所示。与金融危机前相比,出现了若干个度值较大的Hub节点,其中唐钢股份的度值高达25,在网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制造业在Hub节点中的比例与危机前相比出现有较大下降,金属冶炼产业占据了第1和第5的位置。反映到经济现象中,我们认为尽管中国的三次产业都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因其与国际市场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金融危机主要冲击了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的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正是以制造业为主。对比表1和表2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前后Hub节点所代表股票发生极大变化,危机前度值排名前列的股票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多成为网络中的一般结点,只有北京城建基本保持在度值排名前列,这与其所属房地产产业在2009年井喷式的增长不无关系。反观危机后度值排名前列的股票大多在危机前度值较小,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新兴节点迅速取代网络中部分崩溃的传统Hub节点,网络度值分布随即发生巨大改变。在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大幅萎缩给国内金属消费需求构成了巨大的打击,金属冶炼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然而随着2009年房产市场的全面上涨,金属冶炼业交易随之活跃,也已成为拉动工业生产的主动力,这也解释了在度值分布中,金属冶炼产业的两只股票均处于前列的现象。

真实网络大多是由若干个“群”或者是“团”组成的,即存在社团结构。在同一个社团中,各个节点联系紧密,而社团之间的联系就相对比较松散。证券网络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社团结构:属于同一社团的股票节点往往相关性较强,而分属不同社团的股票节点往往呈现较弱相关性。最大社团作为网络中最具影响力的“群”,对整个网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以上节中采用最大生成树算法构建的S&P 500和沪深300相关性网络为研究基础,分析不同时期两国股市网络中以度值最大的节点为根节点的子树,深入研究其形态及组成,以期通过对最大社团的分析揭示金融危机下网络的特殊性质。Hub节点所代表的股票为MTB,属于金融行业,危机前最大社团结构较为复杂。结合2005年至2006年经济平稳发展的社会背景,金融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金融业成为网络中的最大社团。由图7可见,在以MTB为中心的最大社团中,还存在着若干Hub节点,社团内部度值分布较为均匀。与此同时,MTB还与若干较大Hub节点直接相连:以公用事业节点GAS为例,通过与金融行业节点PCL直接相连与根节点MTB产生关联,同时又与一连串公用事业节点连接与同行业节点产生关联,这就形成社团之间的重叠,即出现一个节点同属不同社团的现象。仔细分析节点之间的连接情况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连边是存在于同属一个行业的股票节点之间,S&P 500市场行业聚类特征明显。

反观危机下的最大社团,如图8所示,Hub节点所代表的股票为CSCO,属于信息产业。结合金融危机的背景,可以推测金融业受到危机最正面的冲击,随着雷曼兄弟等众多大规模金融机构的破产,使得金融业股票在市场中的地位大大降低,这也解释了最大社团中只存在一只金融业股票的状况。从图8可以清楚看到,危机下最大社团结构层次明显简单。社团结构中度值为1的节点数目占到节点总数的6成以上,导致网络层次较少。以CSCO为根节点的子树中绝大多数节点与CSCO一样,属于信息产业,表现出极强的以行业聚类的特性。最大社团中除了CSCO度值明显较大外,其余结点度值均较小。中国股市金融危机前后最大社团形态如图9所示。金融危机前(见图9a),中国股市的最大社团规模明显较小且社团内部行业分布状况也有较大不同。中国卫星所在社团共有16个节点,其中与中国卫星同属于工业的股票共有6只,4只股票属于材料业,4只属于金融类股票,必需品消费业和可选消费业各有两只股票。材料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而金融业尤其其中的房产业对材料业也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拓扑结构上同属一个社团属于合理现象。从中国股市网络拓扑结构来看,行业因素并不是社团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行业之间联动性较成熟市场要更大,这也说明了在中国股市,一个行业中领头企业的股价波动,不仅会影响同行业公司的股价,也会较快波及其上游或是下游产业。图9b为金融危机下中国股市网络中度值最大节点唐钢股份所在社团。相比危机前的最大社团,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沪深300证券网络的最大社团规模明显增大。最大社团中以唐钢股份为代表的材料业占据了重要地位,与唐钢股份直接相连的节点中,既存在一般Hub节点,也存在度值较小的节点,使得最大社团中节点的分布更显均匀。金融危机后的最大社团的形成行业因素虽然较危机前有所增强,但行业分布相比同期美国股市仍明显分散,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效应依旧较强。从图中也可以发现,一些工业类股票同时与唐钢股份及相关联产业相连,出现了社团重叠的现象。以工业类股票白云机场为例,它与根节点唐钢股份直接相连,同时也与同行业的中海发展、华擎股份有密切关联,在与其直接相连的节点中也包括了能源类股票广聚能源、材料业股票江西铜业、包钢股份,公用事业类股票华能国际以及消费类股票歌华有线。通过对危机前后两国股市网络最大社团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同一时期S&P 500网络和沪深300网络具有明显不同的最大社团特征:S&P 500具有以行业聚类的特征,而沪深300社团中行业覆盖面较广,一些有利害关系的产业出现在同一社团中。沪深300危机后的最大社团形态与S&P 500危机前最大社团形态较为相似,由此可以印证中国股市正在慢慢走向成熟。

证券网络在特殊时期(特别是金融危机),不同市场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复杂是本文重点研究对象。中国沪深300证券网络的权重分布在金融危机前后并没有太大变化,但危机后的权重分布相对平滑;影响因子值由危机前的普遍偏大变成危机后的普遍偏小,分布趋势变化明显,与美国S&P 500证券网络呈完全相反的变化态势。运用最大生成树分析表明,S&P 500网络代表的成熟市场及沪深300证券网络代表的新兴市场所构成的无权无向证券网络都出现了拓扑结构上较大的变化,网络层次均变得紧凑,结点分布相对拥挤;都涌现出了个别度值很大的Hub节点。在金融危机时期,对S&P 500相关性网络来说,最大社团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度值分布的不均导致网络结构层次较少,抗毁性受到较大影响;对沪深300相关性网络来说,网络最大社团中行业覆盖面较广,一些有利害关系的产业出现在同一社团中,沪深300危机后的最大社团形态与S&P 500经济平稳时期最大社团形态较为相似,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股市正在慢慢走向成熟。

作者:徐晓萍 杨欢 韩定定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第11篇

【关键词】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盯市

1.公允价值的定义

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英国,1844年,英国股份公司法(Joint Stock Companies Act 1844)规定,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必须“公允和充分”(full and fair)。随后英国公司法将其改为“公允和真实”(true and fair)一直沿用至今,成为英国编制财务报表的重要依据。2006年,我国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在基本准则计量属性中对公允价值定义仍与1998年相同,但在具体准则第22号(CAS2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定义与IASC做到了最大程度上的趋同。

从定义可以看出,它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市场的确认,是基于活跃市场的理性双方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公平认定和计量,不是某个特定主体的估计。它的确定并不在于业务是否真正发生,而在于买卖双方意欲成交而达成一致性所形成的金额。

2.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

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对上市公司相关投资业务的业绩会产生一定影响,集中体现在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拥有大量法人股的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司等。在我国,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公司很少。其原因有很多,首先,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地价、房价都明显下降,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将会导致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下降,进而导致利润的下降。其次,我国新会计准则对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来进行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规定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下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且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后不得再转换为成本模式。第三,由于我国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发展不完善,致使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不容易取得。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2.1 公允价值变动会加剧金融顺周期效应

公允价值变动会加剧金融顺周期效应,在经济形势好时,容易助长泡沫,而在市场不好时,会使情况更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追涨杀跌。在金融危机加剧、市场流动性恶化的情况下,公允价值变动使上市公司处于不利境地。这种“顺周期效应”的危害表现在:市场向好的时候,企业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大幅上涨,由于公允价值变动,使得在账面上增加了企业利润和资本充足率,刺激企业进行各种过度投资,这为未来的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经济低迷或危机时期,在市场持续看空、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推动下,相关金融资产价值被过分低估,导致按照市场交易价格衡量的资产价值大幅缩水,在现有会计准则的要求下,企业被迫提取大量拨备,使得公司账面上利润的大幅缩水,引发市场恐慌,市场加速抛售相关资产,导致交易价格进一步下滑。同时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在危机期间以交易价格计量的金融资产大量缩水,导致资本金不足,资本金不足限制了银行继续贷款、企业投资及拓展其他业务,导致实体经济资金供应紧张,又再次对经济的复苏造成障碍。

2.2 公允价值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需要对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进行重新估计,还要确认由于价格波动所引起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这会导致企业利润激烈的波动,加剧金融市场波动,增加企业风险。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持有期间当市场向好时,交易性金融资产价格上涨,企业一方面要调增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同时要把价格上涨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当市场下跌时,企业一方面要调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同时要把价格下跌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例如,华夏银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华夏银行股价从2007年9月底约20元跌到8元左右,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72,669,270.53,股价剧烈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大,进而导致利润表项目波动巨大。从2009年至今经济缓慢复苏,股价保持在10元左右,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别为2009年1-9月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67,285,943.26,2010年1-9月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1,603,345.85,2011年1-9月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931,622.56元。(数据来源,华夏银行财务报告)。但值得注意的是,上升的收益或者是下跌的损失都只是潜在的,即未真正实现的,金融资产被处置后才算是真正实现的投资收益,才会产生现金流。因此,持有期间确认的上升收益只能是一种浮盈,持有期间确认的下跌损失只能是一种浮亏,都是未真正实现的,在处置之前,损益存在不确定性。公允价值的引入,将不确定的浮盈和浮亏计入当期损益,必然会造成公司利润的虚高。

2.3 公允价值变动会加剧“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指大量个体一致的理导致集体的非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带来的业绩波动影响投资者信心,进而影响公司股价,从而对股价波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变化的情况下,股票价格之所以波动是由于投资人买卖行为的变化引起了供求的变化。由于市场的非完美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投资者对企业相关财务指标不能够深入地了解、分析和把握,在公允价值上升导致会计盈余增加时,投资者极有可能会高估公司价值,当不确定程度过高或者过低的时候,这些投资者又会集体退出市场,从而造成公司股价的大幅波动。

由此可见,“公允价值本身不是具有“顺周期效应”,只不过是真实地反映了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证券的损失,这正是会计的职能。顺周期性是因为银行家功利的态度、企业顺周期性、投资者的羊群效应以及资本市场的混响效应。

3.政策建议

3.1 完善会计操作指南,增强资产评估能力

我国学者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大部分仅限于对公允价值概念及相关理论上的界定,并且所得的知识大多是零散的。并且我国对公允价值准则的规定一般是总体上的概述,在实际实践中还需要会计人员凭借自己的理解去进行实际操作,这明显的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如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的基本要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如果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应当以其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称之为“盯市;第二,如果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应当以调整后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第三,如果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可比市场交易,则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称之为“盯模”。第一种按市场法确定一项资产交换或负债的清偿的公允价值是最准确的,但在第一方法的使用条件不满足时,需要采用其他方式。而其它两种方式具有估计色彩,并且我国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南,资产评估技术发展滞后,增加了在现实交易对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确定的不确定性,依据这两种方式取得公允价值不够准确。因此完善会计操作指南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是增强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任务。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有关公允价值的取得、变动和相关评估的具体细则,并且要进一步细化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估值技术可以以列举的形式来规范由于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的相关事项的公允价值估价的指导性文件。同时可以成立专案小组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进行调研并形成报告,加大对公允价值估计技术的调研,最后制定出适合我国实际市场环境的公允价值估值技术。

3.2 循序渐进地推进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

虽然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国际会计界开始重新审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合理性,但是经过研究后IASB和FASB并没有暂停或者终止公允价值,而是对在缺乏流动性的市场中如何估计公允价值提出了指导意见。尽管我国也已经在2007年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给出了初步定义及适用范围,但是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引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与国际准则趋同。目前多数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既有基于公允价值的计量,也有基于历史成本和摊余成本的计量,这种混合的、不对称的计量模式实际上人为的给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加大股价波动性的可能。而且公司管理层也更有可能基于盈余管理的角度来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和基于运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调节利润角度进行证券投资。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基础,并且相比历史价值更具有价值相关性。推进公允价值的应用是解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业绩和资本市场冲击的关键。

3.3 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各相关监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削减信息不对称和由此引起的股票价格非正常波动。部分上市公司为了在短期内迅速提升经营业绩,会投入巨额资金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这种股票市场价格变化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资本市场繁荣时助长泡沫的形成并掩盖公司主营业务业绩,在资本市场下跌时拖累主营业务业绩,加剧了股票市场风险。监管部门应当积极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证券分析师,为投资者,尤其是广大中小投资者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解读和投资建议,引导投资者理性的解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信息,避免追涨杀跌的“羊群效应”,进而导致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于永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9(9):22-28.

[2]许敏敏,陈学彬.公允价值变动刚公司业绩和股价波劫影响研究――兼论金融危机的传染[D].2010.

[3]腾延秀.公允价值计量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影响的实证研究[D].2011

[4]韩俊华.以消除金融顺周期效应为主题论公允价值的计量[J].统计与决策,2011,12.

[5]毋贤祥,罗祯.公允价值会计对我国上市证券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5.

第12篇

自从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揭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序幕以来,时间已经过去多年。这场危机影响至今,索罗斯甚至预言这场危机将是美国经济衰退的开始。

那么什么是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内部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又能发挥哪些作用呢?本文从金融危机的定义产生发展入手,揭示金融危机的实质,从内部审计角度提出对策。

一、金融危机的产生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水平、货币资产数量、证券化比率、房地产指数等)的急剧的非周期性恶化。金融危机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爆发往往是一个不起眼的导火索。

众所周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其本身也是风险极低的银行优质资产。

但是银行手里掌握着这块优质资产的周期很长,从放贷到全部收回本息往往需要几十年,流动性太差,不利于银行对盈利目标的追求。

于是就有了一种“金融创新”――即“抵押贷款证券化”。有了这种创新,风险可以转嫁,银行再做贷款的时候对风险的控制就有所放松,于是就有了次级贷款。银行发完这种贷款以后,通过抵押贷款证券化就把它的风险给转嫁出去了,债券由个人投资者或者机构购买。

现代金融市场是关联的,债券是最基本的一种,以债券为基础能衍生出千变万化的金融产品,牵一发就会动全身。当美国楼市泡沫膨胀,房价不断上涨的时候,一切都没有问题。但是,当美联储加息,楼市泡沫膨胀不下去,房价下跌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本来楼市泡沫破灭是银行的问题,有了抵押贷款证券化和衍生金融工具,这个违约变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由于美国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全球性,这种传导效应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包括最初把风险转嫁出去的银行在内的全球所有金融机构都难以幸免。最终形成了这次金融危机。

二、内部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其目标就是严肃财经纪律,规范经济秩序,营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防范潜在的风险,应对各种危机。

金融危机按照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潜伏期、爆发与持续期、平息与恢复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中内部审计应发挥不同的作用。

(一)金融危机的潜伏阶段

在金融危机的潜伏阶段,内部审计主要的责任是对国民经济中的潜在风险做出准确即时的反应。

1.金融领域审计。一是尝试建立多维金融预警体系,揭示系统性风险。二是监控各种金融创新,研究制订针对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策略,评估金融创新品种的风险。三是加强政府审计对国际游资监督。加强对国际游资(热钱)运行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汲取历史上的他国的教训、做好监管。

2.财政领域审计。对政府债务性审计要从债务风险指标、政府现金流量表、债务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地方财政和国家财政的债务风险的分析,提出防范债务风险的建议。首先,评价政府债务风险可从四个指标入手:首先是赤字率;二是债务负担率;三是偿债率;四是债务依存度。其次,评价政府现金流量表。如果抵御政府债务风险的资源已经非常紧张,存量流量资源都难以为继。那么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金融危机爆发与持续期

1.运用独立审计判断,科学评估危机。政府审计首先要搞清金融危机传导路径和渠道,确定其是由国际贸易外部引入还是因国际资本热钱流动引入,传输渠道是否可以屏蔽隔离;第二是要了解金融危机对本国实体经济的冲击,这种冲击是暂时的还是长远的,是否建议高层出台相应措施;第三是要评估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能否引发诱发型金融危机。

2.发挥审计的监督服务职能,做出减缓危机方案并加以实施。危机发生后,经济状况复杂棘手,保持清醒的认识、迅速找到缓解危机的措施和方案,是内部审计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除了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以外,内部审计还要承担监督落实方案计划的职责。

(三)金融危机平息与恢复期

1.探索系统性风险的创新审计模式。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及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的可能性,风险预警,增强政府各项绩效考核和责任负责制的信任度。同时,高风险审查制度也帮助决策者制定和完善现行的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