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旅游相关理论

乡村旅游相关理论

时间:2023-07-27 16:23: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旅游相关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村旅游相关理论

第1篇

关键词:相关利益者利益冲突利益协调

乡村旅游的由于其在政治、经济、旅游方式上的独特性,乡村旅游在我国开展如火如荼,但是乡村旅游给乡村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乡村旅游与当地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等之间的冲突日益尖锐,亟需解决。因此,运用利益相关理论,探索乡村旅游发展中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及冲突,能为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乡村在制定旅游决策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界定

旅游业发展中的相关利益者应该以风险性投资和专用性投资作为界定的依据。专用性投资有些是有形资本,有些是无形的人力资本。

这里要说明的是:第一,所有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都必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专业性投资,没有专业性投资的对象不能称之为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第二,乡村旅游业的利益相关者一定为其经营活动进行了风险性投资,不论主动还是被动。开发商、供应商、员工等都是主动的风险投资者,而乡村居民、乡村自然环境、乡村人文环境等都是被动的进行了风险投资。

由于国情和中国旅游业的现状,“政府”不能因为定义而简单的被排除在外,政府的政策制定对乡村旅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界定乡村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时,政府这个主体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与之有关系的旅游企业(旅游开发商、旅游供应商如交通企业、餐饮企业、饭店宾馆等)、乡村居民、乡村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旅游者等。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析

1.当地政府

政府是公共旅游资源的最大整合和调配者,是行业运行和发展的“游戏规则制定者”。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到政府相关部门,包括了旅游、工商、农林业、海洋与渔业、交通运输、水利、环保、建设、国土、宗教等部门。从地方政府作为社会责任的履行者和公众利益的护卫者角度来看,政府的利益指向主要体现在公众方面,是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和保护者。

所以说,政府的利益指向除税收、提高就业率外,还体现着公众的利益。

2.旅游企业

乡村旅游企业主要有如下几种组织形式:一是业主制旅游企业。这种企业俗称“夫妻店”,虽然规模较小,形式较散,但数量较多,最常见的有各种小型旅馆、排档、渔农家乐及旅游景区的土特产商店等。二是合伙旅游企业。乡村合伙制旅游企业也较为普遍,其合伙人大都为关系较为密切的亲属、亲戚或朋友。合伙人分享企业所得,共同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三是公司制旅游企业。四是旅游企业集团。这些企业在参与经营过程中所占有的资源不同,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所获得的利益也不同,但由于商业经营的逐利性,推动上述旅游企业将经营目标高度集中在获利较大的产品类型上,形成因利趋同而又处在非平等的竞争格局中。

旅游企业利益诉求体现在,是否可以带来持久高额的回报,其次就是良好的声誉。

3.乡村居民

居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其文化、生活、生产方式所构成的人文景观,是自然风光景观最好的互补资源,同时,乡村居民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的感觉和印象。因此乡村居民的利益关系是乡村旅游发展所必须面对和需要处理好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旅游地的居民利益有两种:一种是经济利益。另一种则是非经济的利益,比如居民原有的生活环境是否受到游客的干扰,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当地文化是否得到有效的保护等。

4.乡村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乡村的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乡村旅游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提高是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最大利益,这不仅有利于其自身,还使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可能。可实际情况是最重视的又是最容易被破坏的因素。

5.乡村旅游者

旅游者是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方,是乡村旅游市场的消费者。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合理价格和优质服务是实现旅游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旅游者追求的利益主要是非经济的,它与其他群体与个人的利益有明显的异质性。旅游者所追求的利益也就表现为旅游者在进入旅游目的地后通过旅游体验和认知所获得的各种知识、愉悦和满足感等。愉悦和满足感满足感更多来自于被尊重、风俗习惯、信仰、道德权益等,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权益比经济权益更重要。另外,诸如交通的便捷性、旅游的安全性、购物以及金融服务的周到性等因素也是游客利益之所在。

三、乡村旅游发展中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原因分析

1.旅游企业善于将风险转嫁给它方,以求得暂时的安全,长此以往,造成了恶性循环

旅游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依存度远比其他产业高,关系也更为复杂。这意味着旅游企业反应更加直接和明显。风险转嫁可以在旅游企业之间进行,也可以在自身进行。比如旅行社将风险转嫁给导游人员和业务人员,而导游人员又会使用有损于服务质量的方式补偿利益损失,由此引起的游客不满又会直接影响着旅游企业的品牌和对市场的占有。这不仅伤害了利益相关者,还使自身成为了最严重的受害者。

乡村旅游小型企业、自营企业居多,即管理者与投资人是合二为一的,过多的关注自身利益,急功近利这种现象较多,牺牲了同业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

2.制度和政策法规缺乏全局性

政府管理部门的管制范围局限在旅游企业上,对旅游企业的管制非常严格。但是由于乡村旅游特殊性,在很多地方,旅游局和农办分别是乡村旅游的行业管理主体,但事实上农办限于自身条件很难对乡村旅游进行业务指导,并且旅游局和农办这二个行业管理主体,长期以来各自为政。这种管理主体多元化和并行的管理体系,无法对地区的乡村旅游实行统一管理、规范和引导,不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整体水平提升,不适应饭店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需要。

四、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策略

1.建立并完善乡村旅游协会

吴必虎、张伟在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中,曾对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相关者)的旅游意识和利益表达进行分析,在调查中发现,各个利益相关者对当地旅游发展并非漠不关心,相反很多利益相关者十分热情,但只是没有一个让他们吐露心声的机会。

行业协会是由独立的经营单位所组成,是为保护和增进全体成员的合理合法利益的组织”。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真正落实并完善协会职责,同时,办好协会网站,作为一个各相关利益者交流的平台,保障利益相关者之间真实和全面交流。

乡村旅游协会可以成为旅游协会之下的分会,各地区旅游协会早已成立,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然而在很多旅游协会协会网站,基本上没有什么内容,大部分栏目空空如也,更没有一点旅游企业或旅游者反映的情况、意见和留言等信息内容,这说明旅游协会网站的设立形同虚设,没有为政府和旅游业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没有真正为旅游业各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公平”“ 沟通”“ 关爱”“ 共享”的相互交流平台。

2.建立乡村旅游利益协调机制

利益分配是旅游发展中相关群体最为关注的焦点,因此有必要建立乡村旅游利益协调机制,可由政府出面建立,形式可以通过旅游联席会议或乡村旅游管理小组等方式来实现,人员应包括政府、旅游企业、乡村居民代表等。共同对当地对乡村旅游中涉及利益相关者的事务进行研究和决策;共同维护旅游业和乡村及居民的共同利益。政府部门作为中立方,要明确监管职能,积极调解不同居民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为旅游区的发展提供保障。旅游企业和乡村居民代表主要就共同关注的相关事项进行商讨、研究、交流,从而作出协调结果,使各利益相关者成为“休戚与共”的利益合作体,保障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

3.采取参与式的旅游开发模式

参与式旅游开发是指以乡村社区为场所,以乡村、社区全体居民全面参与旅游开发并获益为核心。参与式旅游开发模式应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式、“公司+农户”的乡村旅游,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兼顾开发区农村居民的长远发展,使他们能够共同分享旅游收益,获得就业或从事经营机会甚至某些产业的股份,从而使农户获得长久的经济效益,推动乡(渔)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政府规制的范围延伸至更为广泛的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

目前,我国政府对于旅游业的管制对象主要集中于旅行社、饭店、景区,这种过度集中管理的后果往往是政府繁多的行政规制以及对市场和企业运作更多的干预。这不仅束缚旅游业的手脚、抑制市场的调节作用,还会忽略了对旅游业相关市场的管理和调控。因此,政府的规制范围有必要向更宽泛的旅游业延伸。

参考文献:

[1]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企业管理专业,2003

[2]陈宏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

[4]瓦伦・L・史密斯主编;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5]李心合.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管理[J].当代财经;2001年01期

第2篇

乡村旅游最早始于19世纪末的欧洲。乡村旅游的基础是乡村性[1]。然而随着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凶猛推进以及乡村旅游商业化、“飞地化”[2]现象的加剧、村落的空间的衰退、“乡愁”记忆的丧失,使得乡村旅游赖以生存的乡村性逐渐被稀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毋容置疑,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以及乡村性保护应成为现今研究的重要议题。

1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内涵认知研究

“Rurality”是作为rural的派生词于18世纪产生,意思是说“之所以成为乡村的条件”。乡村地理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乡村性的研究,他们用乡村性来定义乡村并将乡村区别于城市,认为每个区域都可以看成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域,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地域,两者之间不存在断裂带,城乡之间是连续的。

2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征描述与评价研究

由于有最早期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概念的认知,国内外一些知名旅游学者开始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进行特征描述,这些都可以提炼出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的本质所在。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描述之外,能够简化、落实成模型从而为需要更精确测量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是很有必要的。国外学者通过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构建来做评价研究很少。而在国内,随着乡村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探索。

近几年学者们开始不断关注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评价。不同学者研究角度不同、观测的尺度和对象不同、侧重点不同,导致构建的乡村性指标的差异,但很多都存在相通之处。基本提到了乡村地域、乡村环境、乡村文化、乡村经济、乡村社区参与、可持续发展等基础指标。

3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保护研究述评

乡村性日趋退化的现状,使得乡村旅游处于一种自我矛盾的发展中,这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如何让乡村旅游重回它的本质,即如何维护中国传统乡村的乡村性,这不仅仅是乡村旅游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我国乡村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自乡村性提出以来,在乡村旅游发展领域一直受到认同。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内容从最初的概念内涵、特征描述、到后来的评价和保护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视角和切入点都不断深入和细化。开始有从行为学、心理学、地理学、景观学视角的考察研究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切入点开始到考虑到乡村旅游地本身、旅游者、甚至是村集体。从研究方法来看,体现从起初阶段的定性描述方法为主,到近些年发展阶段定性方法和定量研究并重,不断以定量方法,构建合理、精确模型研究。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研究总体来说仍然不是很充分的。

4 乡村旅游乡村性研究的展望

我国为什么要强调和挖掘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这和国家的悠久的农业历史有关以及和传统的审美观有关。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看似是认知概念性的,操作性不是很强。但乡村旅游发展到蓬勃阶段的现今,更离不开乡村旅游乡村性的研究,因此还需进一步拓展。

4.1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的社会化的转向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美丽乡村”、“乡村记忆”、“乡愁”等正从政策层面渗透到学术研究,乡村的社会化研究趋势也带来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社会化研究进一步加强。乡村意象、乡村感知等应该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不仅要从游客视角、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本身视角考量,也要从当地的乡村居民来考量,甚至是整个村集体角度来考虑。

4.2 进一步加强理论深度的挖掘

旅游研究的理论来源丰富,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众多领域,其中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研究地理学地位特别重要。这些领域的一些相关理论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理论依据。

第3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气象景观;讲解员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模式,通过到乡村旅游了解真实的风土人情、礼仪风俗,从而带动整个乡村的行业发展和脱贫致富。其中,乡村旅游讲解员是建设乡村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人们对乡村的第一印象。乡村旅游讲解员在讲解的过程中,涉及乡村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等多个方面,其中气象景观也是他们进行讲解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乡村旅游讲解员和气象景观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对于二者的理论阐述,结合实例分析得到当前乡村旅游讲解员对于气象景观内容讲解的具体策略,以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升乡村旅游讲解员的专项内容服务讲解水平,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旅游讲解员及相关概念阐述

解说,翻译自英文interpretation。早在公元前460年,《哈利加诺斯的希罗多德》一书中就记载了有关于埃及金字塔的导游的工作记录。在公元2世纪的时候,罗马人发现荷马时期各地已经有解说者的身影[1]。16世纪60年代,西方贵族家庭的年轻人在外出旅游时总会有解说人员的陪同。1957年FreemanTilden在《解说我们的遗产》一书中对解说下了定义:解说是一种教育活动,目的在经由原始事物的使用,以指示其意义与关联,并强调亲身的经验和运用说明性方法或媒体,而不仅仅是传达一些事实性知识[2]。在中国最早倡议讲解服务的是南通博物苑的创建者张骞。他在1905年向清政府建议,在建设帝室博物馆时,要“遴派视察员、招待员,用为纠监导观之助”[3]。当前,我国学界对于讲解员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研究领域大多集中在旅游管理专业,缺乏延伸和拓展。其中,在旅游管理方面的讲解员相关研究,又集中在博物馆及相关文创产业的讲解员管理建设层面,研究案例较为单一,研究重复性较大。讲解员作为面对面沟通交流的角色,在人际传播层面的价值可见一斑。将对旅游讲解员的研究与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勾连,是学科交叉发展的重要体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乡村旅游中的气象景观

前人在研究中曾对乡村旅游给出了清晰界定: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4]。在乡村旅游不断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对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礼仪习俗的关注以外,气象景观也是乡村旅游建设的重要范畴。国内学界对于乡村旅游的气象景观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停留在微观层面,更多的是关注某地区的气候适宜度问题,这与本文所探讨的气象景观研究差别较大。相较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气象景观资源指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气象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一切能够引起人们进行审美与游览活动的大气现象及其衍生资源,包括自然气象景观、人文气象景观。也就是说,能够将本地区旅游资源与气象特色相结合,开发出相应的新型旅游资源的,便是气象景观。对气象景观服务的强调,其实也是看到了气象因素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阴晴雨雪正在持续影响着乡村的旅游生态,对当地旅游资源、景观造成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气象对乡村旅游自然景观的影响,其二是气象对乡村旅游人文景观的影响。从乡村旅游的自然景观来看,山岳、湖泊、植被、动物等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要素,都离不开气象的影响。气象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例如,春季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适合在乡村踏青出游。而如果此时出现干旱(短期的异常干旱)可造成空气过分干燥、土壤水分亏缺,危害植物资源生长,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合理开发适宜季节气候变化的乡村旅游资源,便成了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重点。例如,因为独特的纬度条件在三四月份会形成独特油菜花田风景的江西婺源,根据自身的气象条件,打造出了独属于婺源县的自然景观,也打响了当地乡村旅游的招牌。从乡村旅游的人文景观来看,当地的气象条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景观不同于自然景观是清晰可见的,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决定了当地原住民的生活习惯、状态、风俗等方面。北方人民爱面食,南方人民爱精米,这既是因为南北方种植作物的不同,更是因为南北方气候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人文习惯的差异。对于乡村旅游而言也是如此,在土家族、苗族聚集的地区,吊脚楼建筑别具一格,而正是因为这些地区潮湿多雨,当地人民才建造了这种建筑,这种建筑也成为乡村旅游中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线。在乡村旅游中,气象景观展现出了重要作用。那么在乡村旅游讲解员的口中,是如何去呈现这些气象景观,又如何将其与当地旅游产业相结合,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将是本文接下来进行论述的主要内容。

讲解内容原生态

乡村旅游讲解员是能够真正站在乡村角度,向旅游者讲解乡村历史和文化的讲解人才[5]。因此乡村旅游讲解员在讲解内容时不同于寻常的旅游讲解,其讲解内容既不是如同博物馆讲解员那般对古往今来的历史进行溯源,也不像自然景观讲解员一样注重对整体环境的阐述,更多的是针对乡村中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介绍。而在对这些对象的概述中,其展现出了独属于乡村旅游讲解员的特质。笔者在走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女儿城景区的讲解员后发现,他们在进行讲解内容培训时,相较于博物馆讲解员对内容上专业性和严谨性的重视,更看重的是讲解内容的本土化效果,也就是原生态。长期在女儿城担任志愿讲解员的L表示:“女儿城本身就是一个体现本地少数民族特色的景区,所以我们在向游客介绍的时候以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为主,其实也没有特别高大上的讲解内容。”在女儿城内有一家民俗博物馆,展现的就是原汁原味的土家族、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L表示,讲解员在向游客进行介绍时,会尽量避免书面化和烦琐的讲解用词,而是简单直白地把恩施少数民族生活状况介绍清楚即可。通过原生态的内容呈现,让游客直观感受到乡村旅游资源的“原真性”,从而产生对当地的留恋情感,成为回头客。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标志。如果对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导致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这既不利于构建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可能会降低乡村旅游的丰富性[6]。尽管都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动机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对乡野农村风光、生活和氛围的追求却是共通的,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应保持乡村旅游活动中乡土气息的浓郁性和真实性[7]。乡村旅游讲解内容的突出特征亦是如此,讲解员只有重视原生态内容,在进行人际传播时注重对于接近性内容的传播,才能唤醒游客内心对“乡村”这一概念的深层认知,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起到较好的讲解传播效果。在这样的基础上,聚焦于对本土气象景观的传播,将会更加突出原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讲解员在介绍当地气象景观时,往往是根据本地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结合气象特征进行说明讲解。讲解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内容上的过度专业化,而是将专业术语转换成口头语言表达给受众,从而达到讲解内容上的无门槛,让每一个人都能听懂相关的乡村旅游气象景观讲解内容。

讲解手段交互性

在讲解手段方面,可以看到如今旅游行业的不断革新。如今大部分博物馆都推出了二维码扫码自动收听讲解的服务,在讲解手段上呈现出了科技性的特征。反观乡村旅游的讲解员,其在讲解手段上展现出了与其他旅游讲解截然不同的观感。对于乡村旅游讲解员而言,其所进行的讲解内容传播属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同时,可以看到,就乡村旅游的需求方面而言,旅游者无外乎是以下几种需求:第一,对于田园风光的向往;第二,扩大知识视野;第三,各种类型的旧地重游;第四,复合型的旅游需求[8]。基于以上方面的因素,乡村旅游讲解员在使用讲解手段时,更在乎是否能够达到有效交流,也就是讲解的交互性。所谓交互性,其重点在于传播的传受过程中传者与受者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其中,传者指的是乡村旅游讲解员,受者自然是那些有着以上乡村旅游需求的游客。二者之间对于交互性的要求,自然决定了讲解员在进行讲解时多多注重与游客的互动交流。尤其是在讲解有关气象景观方面的内容时,由于涉及大量本土性、原生态的内容,同时,气象景观内容上具有聚焦性和专业性,这就决定了讲解员在讲解手段的使用上一定要注意旅游者的接收度。因此在讲解时更要注意与游客的直接交流,随时根据游客的反应和态度而及时调整传递手段。例如,在发现游客明显对某一讲解话题不感兴趣时,及时转换话题,直到发现游客的兴趣点所在。只有把游客的反应放在首位,站在游客角度调整讲解手段,才能够产生更好的交互作用,从而改善传播效果。综上所述,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传播是重点研究方向,而讲解员是在整个乡村旅游传播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灵魂角色。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深耕于基层和一线的乡村旅游讲解员。他们用多样化传播手段开展对乡村旅游文化的编码解码活动,让更多游客感受到乡村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中蕴含的独特魅力。本文重点探讨乡村旅游讲解员在乡村气象景观讲解层面的具体策略,通过实地考察与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发现,气象景观作为乡村旅游景观中的重要维度,同样是讲解员在进行旅游传播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探究讲解员在这一维度的传播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乡村旅游讲解员在进行相关内容传播时,主要展现出讲解内容原生态和讲解手段交互性的特征。此类特征符合乡村旅游传播的特点,也贴合了乡村旅游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本文仅对其气象景观的讲解策略展开了分析,在研究时也有不足之处,实地考察样本少、资料收集不全面等问题也持续存在。未来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乡村旅游讲解员在工作岗位上的努力。因此,对于乡村旅游讲解员的研究,尤其是对其在具体传播过程中的讲解策略研究,是建设乡村旅游传播良性生态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5]刘立成,解辉.乡村旅游讲解员的历史演变及特征研究[J].中国地市报人,2019(7):43-45.

[2]徐柯健.地质公园解说标识系统研究:以野三坡世界地质公园百里峡景区为例[C]//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十六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05-110.

[3]孙鑫.解说系统与解说员研究[J].学理论,2012(18):106-108.

[6]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第4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规划;“反规划”理论;生态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224-04

1引言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是旅游开发的基本共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优质的旅游规划。从全国范围看,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着体系不完善、规划市场不成熟、规划经验不足、规划模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规划的水平。

作为乡村旅游的发源地,成都一直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排头兵。和全国一样,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成都市正在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本文对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新形势下,寻求“反规划”理论与成都乡村旅游规划的契合点,尝试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2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成都的乡村旅游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郫县农科村的农民,利用自己的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吸引城镇居民前来度假休闲,附近农民纷纷仿效,“农家乐”从此遐迩闻名。2003年成都锦江区三圣花乡成功开发的“五朵金花”成为成都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和名片。之后又出现了诸如“龙泉国际桃花节”、“蒲江樱桃节”等乡村旅游品牌。此后,成都很多地方纷纷效仿农科村和三圣花乡,乡村旅游迅猛发展,但很多都是简单模仿,没有因地制宜,使得成都乡村旅游出现了资源雷同、季节性过强、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难以形成具有叠加效应的乡村旅游品牌。

目前,成都市正在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围绕成都城乡建设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目标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按照“模式决定产品,产品决定政策”的发展思路,坚持品牌化、标准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总体定位,不断丰富产品类型,逐步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进品牌建设,整体提升乡村旅游的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实现“以旅促农、农旅一体”的发展新格局[1]。

2.2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乡村旅游规划实务中,存在着诸多误区,如:规划动机不正确,规划单位良莠不齐,规划过程不严谨,规划可行性分析不够,规划缺乏特点和亮点,规划评审小组行政官员多或内行失声现象严重等[2]。部分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也存在以上问题。此外,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还存在以下问题。

2.2.1同质化严重,缺乏自身特色

成都乡村旅游多以农家乐为主体扩散发展,部分有农家乐的地方,规划人员依葫芦画瓢,摘抄其他的规划文本,对乡村旅游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资料的搜集、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分析以及项目自身独特性的分析等做得不详细、不系统,缺乏对项目所在地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致使规划写出来的文本大同小异,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同质严重,特色不鲜明。

2.2.2规划中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痕迹明显

部分规划人员对乡村旅游规划研究不深入,过于浮躁,片面地将城市建筑大量无选择性地移植到乡村旅游中,一规划就得要有现代化建筑、现代化娱乐设施以及大广场等,而忽视了乡村旅游的精髓:乡村的土色土香、原汁原味、返璞归真,使得乡村旅游规划显得过于城市化、商业化,大量的人造景观取代了乡土自然景观,使旅游体验质量大打折扣。

2.2.3规划区内部与外部环境差异巨大

目前很多乡村旅游规划区对周边环境的建设不够重视,景区内标识牌明显、道路干净畅通、环境质量高,规划红线范围外就出现道路破烂不堪、标识系统缺乏、环境破坏严重等现象,规划过于强调规划区内的打造而忽视了周边环境的延续性、协调性。

2.2.4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中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和灵魂[3]。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给当地居民传统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原有清新自然的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河流溪水被污染,农田景观丧失,乡村传统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被城市文化同化。这是对乡村旅游的颠覆,使乡村旅游失去了原本的核心吸引力以及对客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3解读“反规划”理论

3.1“反规划”理论的产生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城市规划者并不能很准确地预测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传统城市规划仅仅依赖“规模—性质”为依据的城市规划体系,这种规划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于是国内众多学者纷纷寻求解决之道,俞孔坚、李迪华等人研究了不同观点后,结合自己的城市规划的经验,提出了“反规划”理论。该理论被提出以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分别有城乡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的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尝试将其适当引入到本领域的现有规划体系中[4] 。

“反规划”理论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了根本性的改革出路。传统城市规划强调建设规划论,即规划建设区域,而环境生态规划只是作为专项规划,是为建设服务。“反规划”则是强调不建设规划论,旨在优先考虑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的建设,走向主动为富有生命的土地和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规划[5]。

3.2图解“反规划”理论

传统规划思路[6]和“反规划”思路[7]分别见图1和图2。

通过图1和图2的比较可以得出:“反规划”是一个与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遗产保护、游憩过程紧密相关的,预设的、具有永久价值的网络;是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反规划”理论可以从下面3个角度来认识。

(1)反思现城市发展过快的现状:城市化进程过快城市发展过速带来的系列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

(2)反思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原有的城市规划方法如不进行完善和深化,势必影响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推崇反向的规划流程:和传统的规划流程相反,先修建生态基础设施,保持大地的健康,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化进程。

3.3“反规划”理论的应用

“反规划”理论最初主要应用于城市规划,此外在区域旅游规划、新农村建设方面也有触及。通过以俞孔坚教授为首的一批专家学者的努力,“反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已经有了不少实践作品,比较成功的有浙江台州城市规划案例,此案例中为实现城市空间发展目标,体现城市环境要求,将城市规划区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相应的空间管制规定,将生态功能进行规划,主要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廊道、生态缓冲区、生态协调区和城镇建设区[8]。这一案例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规划荣誉奖。近年来,部分旅游学者开始思考“反规划”理论如何应用于旅游规划。梁振然等人借鉴“反规划”理论框架,采用逆向的规划方法,提出负的规划成果——景区不可建设区域即生态基础设施[9]。叶舒娟等人引入“反规划”思想,针对传统规划方法给乡村旅游带来的不利影响,强调“反规划”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了“反规划”思想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运用[10]。

4“反规划”视角下的成都乡村旅游规划

4.1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需更加注重生态本底建设

随着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实施,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要求越来越高。据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规划,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理想的城市形态是“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11]。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了9年多的努力,城乡统筹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乡村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为城里人提供农副产品和旅游休闲的场所,变为城市形态发展的本底。顺应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大趋势,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应融入“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的城市形态,更加注重和强调规划中生态本底的建设和延续。

4.2“反规划”理论与成都市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

的要求相契合“反规划”理论强调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旨在先为城市铺上生态本地,然后再在上面作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宏伟蓝图。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要求的自然生态本底是“山、水、田、林”。山是龙门山和龙泉山;水是岷江水系和沱江水系;田是都江堰自流灌溉区、优质农田;林则是川西林盘[12]。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理念中也提出将生态本底与文化魅力相融合,以自然山水田园休闲为导向需求,以田园城市为启动,保留镶嵌在都市边缘的乡村别具特色的田园景观,提升景观吸引力,突出“乡土、生态、情趣”三元素,打造新田园城市,从而达到乡村景区化。这些生态本底是成都乡村旅游能如火如荼发展的资本,也是成都乡村旅游赖以持久发展的根基。所以保护好生态本底才是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经之道,也是建设生态田园城市的基本要求。

4.3“反规划”理论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成功案例中

的应用三圣花乡是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较为成功的案例。三圣花乡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距成都市区二环路约5km,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三圣花乡”以“花文化”为媒,打造了春有“花乡农居”百花争艳、夏有“荷塘月色”绰约风韵、秋有“东篱菊园”含蕊迎霜、冬有“幸福梅林”傲雪吐芳的四季主题景区,以及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江家菜地”景区。2006年4月被国家旅游总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三圣花乡的成功可以归结为规划者的长远目光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的把握。三圣花乡规划之初,红砂村放弃了修建五星级酒店,而是将当地民居统一改造成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因恢复创新独具格调的川西民居建筑群,春花烂漫时节,在鲜花的簇拥下,座座川西民居风格院落尽显古朴和清丽,政府就造出了“花乡农居”;在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打造上因地制宜,梅林村以前就有种梅花的习惯,政府打造出了“幸福梅林”;江家堰村以种菜为主,政府便打造出了“江家菜地”;驸马村的“东篱菊园”,政府先是让本村大田全部种上,然后再改造当地民居为带点西式的建筑,以陪衬的洋派气质;万福村有在大田种藕的习惯,政府就打造出了“荷塘月色”。 五朵金花的依次绽放,并没有只是昙花一现,而是朵朵争艳,达到了叠加的效果。从“反规划”理论分析三圣花乡的旅游规划,规划的起步是先为规划区域铺好了生态本底,再在上面画出了这五朵金花。在规划中,不是注重当地有多少新建的或现代的旅游吸引物,而是注重有多少特色的、纯真质朴的和原汁原味的乡村旅游吸引物。因此,吸取正反经验,借鉴“反规划”理论的精髓,审视成都乡村旅游规划的现状,展望以后的发展方向,有必要思考以下问题。

(1)反思成都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乡村旅游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上远不及成熟景区,在给游客提供的旅游服务上也远不能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需求,也就是目前成都市乡村旅游面临的提档升级的问题。

(2)反对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无论是适应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要求,还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出发,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都应先做好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规划设施过程重视生态效益。

(3)逆向规划流程:先单独规划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推行四线(红线、绿线、蓝线和紫线)管制,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然后才规划建设区域。

(4)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反规划”理论的规划成果是建立起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本底,让成都乡村旅游始终在这个本底上规划发展。

5初步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5.1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根据以上分析,把“反规划”理论引入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本文试图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图3)。该模式是对传统乡村旅游规划流程的逆向分析,优先考虑景观安全格局,先进行非建设区域(绿地、湖泊、林地、农田等)的规划,再进行建设区域的规划,建设区域的规划必须以非建设性区域的规划为前提,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本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2成都乡村旅游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反规划”理论中,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建立乡土植物苗圃;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10]。成都乡村旅游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强调成都自然生态本底“山、水、田、林”的相互融合;成都乡村旅游资源繁多,各地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以及乡土文化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打造出品牌效应,避免品牌雷同;在规划建设中,应保护和利用好高产农田,保持乡土气息;在景观打造时,尽量采用本土植物,可以减少投资成本,保持本土性,避免生物学中外来物种入侵给当地植被造成生态灾害;在规划建筑时,应与本土景观相融合,避免格格不入,过于突兀,成都的川西林盘足以体现成都乡村的原汁原味,乡村旅游开发时应尽量保护和开发林盘旅游。

6结语

一个新理论的融入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改进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理论。“反规划”理论是在城市规划基础上提出的,起初就是为城市规划服务,将它运用到乡村旅游规划乃至具体到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尚只处于理论借鉴阶段,要想“反规划”理论真正能融入到乡村旅游规划中还任重而道远。

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必须顺应成都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要求。“反规划”理论旨在将区域的自然、人文和生物过程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这与成都市自然生态本底是“山、水、田、林”相吻合,使得“反规划”理论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具有高度可行性。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需要在实际中不断总结和深化。

此论文为《乡村旅游规划技术创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与应用》(成都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号为9562011R0028,获成都市2011年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成都市旅游局.成都市乡村旅游提升计划总体方案[R].成都:成都市旅游局,2011.

[2]唐建兵. 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误区及改进分析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4):346.

[3]杨洪,邹家红.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3):50.

[4]王雷,李旺君. 景观设计的“反规划”理念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借鉴初探[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73.

[5]俞孔坚,李迪华,柳海龙.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案例[J].城市规划,2005,29(9):76.

[6]俞孔坚.“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梁振然,程道品,任爽.“反规划”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8(1):103.

[8]叶舒娟,杨效忠,罗世俊. 基于“反规划”视角的乡村旅游规划新途径探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77.

第5篇

关键词:乡村 体育 旅游 影响因素

1.乡村体育旅游的概念与类型

乡村体育旅游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表述,广义的乡村体育旅游是以各种体育活动为主,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种体育活动(比如体育娱乐、体育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等)与旅游地区、乡村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团体之间关系的总和;狭义的乡村体育旅游则是以满足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借助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进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就乡村体育旅游的社会本质而言,无论是其广义的概念还是其狭义的定义,都是体育产业化、商品化的重要内容,归根结底都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因而其本质的内涵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表述:村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旅游游览的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项目群,它能使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综合国内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第一,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体育旅游。第二,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体育旅游。第三,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体育旅游。第四,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体育旅游。

2.乡村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设施不完善、产品结构单一、形式老化、内容多年不变

无论是那种类型的旅游,旅游设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的旅游设施应包括旅馆、饭店、交通工具和交通设备、供应旅游商品的商店、供旅游者运动和娱乐的设施,作为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的物质设备条件,旅游设施直接关系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目前,还有一大部分旅游地区的设施不完善、产品结构单一、形式老化、内容多年不变,这无疑会影响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2.2.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内容单一,缺乏特色

乡村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种类多,但目前我国的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还远远不够,缺乏富有特色的乡村体育旅游项目,这直接影响我国休闲型乡村体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3.体育人文资源的开发不合理

体育人文资源的开发不合理,在很多旅游景点,都缺乏足够的体育场地,富有特色的体育建筑更是少之又少,总结来说,体育人文资源还是主要以观赏为主,参与为辅,游客参与性强的大型体育娱乐场,因为需要较多的投资,难以满足人们对短线乡村体育旅游的需求,致使乡村体育旅游发展无法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健身的主要需求,发展后续力量不足。

3.影响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因素

3.1.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短缺

无论是哪种旅游资源的开发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论证,乡村体育旅游也是如此,要想使我国丰富的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得到科学良好的开发利用,形成富有特色的乡村体育旅游胜地,就必须有既精通旅游知识、又精通体育知识的专业人员来进行科学论证,整体规划布局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然而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相关方面的人才还很短缺,难以形成有组织、成规模的专业力量。

3.2.乡村体育旅游营销不力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必要手段,营销在各个领域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旅游业中也是如此,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后,必须通过营销宣传才能开拓潜在的乡村体育旅游市场。然而由于通晓体育、旅游、营销等多方面知识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导致我国专业的体育旅行社数量极少,综合性旅行社内负责乡村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的部门也不多,而已从业的相关人员打过缺乏相关的乡村体育旅游知识,这些情况直接导致乡村体育旅游产品难以为大众所熟知,不能促使人们产生乡村体育旅游需求。3.3缺乏完善的乡村体育旅游政策

由于乡村体育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的政府部门对体育文化的认识不足,导致到目前为止缺乏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乡村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优惠政策扶持的缺乏,导致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不足,资金的不足致使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诸多方面备受影响,比如资源的开发、人才的培养、景点的宣传等等,可以说完善的乡村体育旅游政策的缺乏是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瓶颈所在。

4.发展乡村体育旅游的措施

4.1.综合开发、多元化发展,提高乡村体育旅游需求

综合开发乡村体育旅游资源,重点发展休闲型乡村体育旅游,设置能满足广大青少年体育爱好者和中老年喜欢的大众乡村体育旅游项目。乡村体育旅游应开发出高、中、低档次齐全的乡村体育旅游产品,满足社会不同收入阶层的乡村体育旅游需求。在旅游胜地重点发展一批长线乡村体育旅游精品的同时还应依据居民闲暇时间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短线乡村体育旅游产品。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多种媒体形式大力进行营销宣传,积极推广。

4.3.多种途径培养乡村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在高校旅游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中增加开设乡村体育旅游课程,体育产业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还可以联合开办培训班。培养掌握体育学、旅游学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乡村体育旅游工作所需的综合素质和进行行业管理、资源开发、营销、运动技术指导的乡村体育旅游专门人才。

4.4.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和配套法规建设

政府要把乡村体育旅游市场开发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战略重点。政府要尽快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促进乡村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

4.5.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开发乡村体育旅游产品

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开发乡村体育旅游产品,要利用本地区独特的条件创造性地开发乡村体育旅游特色产品,显示其丰富价值。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开发不同的乡村体育旅游产品。(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乡村度假;国内外;研究进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163-03

引言

乡村度假是以乡村景观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为依托进行的一种休闲度假行为,以农户为经营主体,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更高阶段。国外乡村度假开始是以少数极其富有的人物为度假主体的,二战后乡村度假逐步面向大众,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1]:在法国,1954―1955年只有145家乡村住所,到1980年已经达到28 000家[2],增长了近200倍;在英国,有一半以上的专职农民已经发生了转变,绝大部分投入到了与度假旅游相关的活动中,并获得了每年超过1亿英镑的额外收入;在整个欧洲,有1/4的居民选择乡村作为他们的度假目的地[3]。而国内乡村度假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4],发展步伐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

一、国外乡村度假的研究进展

国外对乡村度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度假发展动因、发展的作用、度假者行为研究和乡村度假的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

1.乡村度假发展动因。乡村度假的迅速发展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影响密不可分。从供给方来看,Arie Reichel[5]通过定量化的方法得出在国外很多地方乡村度假旅游产业的兴盛与农业的衰败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乡村度假旅游的兴旺也来自于需求方的刺激,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休闲时间的增多以及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使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乡村度假旅游[6]。此外,乡村的环境也是刺激度假者的主要因素。乡村能提供给人平静、田园诗般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人与自然能达到很好的和谐 [7]。

2.乡村度假发展的作用。根据1973年英国德文郡的统计数据显示,发展乡村度假或旅游给当地村民提供了38 000个就业岗位,相比较与从事农业劳作的2 250个就业岗位而言要多的多[8]。然而还有一些研究则表明乡村度假旅游对农户而言仅仅只是一种增加收入的辅助形式,发展乡村度假旅游只能为农户提供很少一部分的经济收入[9~10]。Weaver 和Fennell[11]通过样本调查发现在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因发展度假农庄的总收入少于10 000美元,占农业总收入的不到1%。

3.乡村度假者行为研究。根据Isabelle Frochot [12]研究文献后发现,乡村度假者比一般的度假者对所体验的舒适性的标准要更高。但是乡村度假者的平均消费却比一般的度假旅游要低。根据各种研究显示,在乡村度假的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要比在海边或城市度假地的低20%~30%。

在对乡村度假旅游者进行度假动机分析时,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Isabelle Frochot找到四个影响乡村度假选择行为的因子:户外(Outdoors)、乡村性(Rurality)、放松(Relaxation)和运动(Sport)。Philip L.Pearce[8]根据调查发现乡村本身是否静谧成了该乡村能否成功发展度假的重要条件,同时农户要提供给度假者一种观赏和游玩环境的基础,但度假者并没有很强的想要参与农庄生活的意愿。Weaver 和Fennell[11]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度假者(54.6%)选择在夏季进行度假,此外25%和14.9%的度假者分别选择秋季和春季,选择冬季的只有6.7%。

二、国内乡村度假发展的研究进展

中国的乡村度假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广西阳朔,是由一位叫帕特的美国入境度假游客带动起来的 [4]。

国内对乡村度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中国发展乡村度假的作用。对乡村度假的发展意义,学者们的意见颇为相似。唐代剑 [13] 论述了乡村度假的意义有三点:一是满足了度假者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提高了农业经济的总量;二是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村就业率;三是发展了农村服务业,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文化水平。刁宗广[14]认为,开发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是社会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身心需要。

2.乡村度假的开发前提条件。唐代剑[13]指出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是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并认为乡村度假的选址符合三个规律:一是大环境的选择与乡村旅游点基本一致;二是近距离(一小时车程)有供度假者游玩娱乐的村庄最受欢迎;三是大多数度假者喜欢在建筑风格或庭院布局有特色、主要成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家庭度假。姜财辉、陈永昶[14] 认为,度假旅游的发展涉及三个主要条件:度假旅游者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和旅游市场的成熟度,并在乡村度假旅游开发思路中指出乡村度假旅游地一是应当具有孤岛特色,即具有自然环境的天然性和原生性及乡村文化的原汁性;二是要有完善的设施条件;三是开发乡村度假旅游的过程中要维护社区利益;四是选择合适的客源;五是开发乡村度假产品应当走精品之路。

3.国内乡村度假开发类型及模式。黄远林[15]指出,中国乡村度假的开发模可以选择特殊体验式度假、休闲观光式度假、城郊周末度假等。而乡村度假的运作模式比较常见的是“社区参与”和“公司+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王铄[16]则认为,开发乡村度假的模式可以借鉴国外分时度假的开发模式进行,以农民房产价值入股,共同经验的开发方式,通过俱乐部式的点数制、国际流行的两年制以及农民安于餐饮和其他服务等形式来实现。而徐清[17]认为,乡村度假产品开发类型主要呈现三种形态:庄园式乡村度假产品、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公寓式乡村度假产品。而乡村度假的开发模式有“旅游开发商”、“旅游开发商+农户(或村集体)”、“旅游开发商+旅游运营商+农户(或地方政府)”三种。

三、启示及对策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回顾可以发现,国外乡村度假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成果,研究内容较为全面,研究方法比较成熟,研究视角多样,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国外学者多采用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如因子分析法等,同时注重具体案例的实证研究。而国内的乡村度假业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比较滞后,借鉴国外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中国乡村度假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已有文献可以看出,国内乡村度假研究多集中于基础理论,方法运用以定性为主,鲜有定量研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为明。毫无疑问,国内乡村度假相关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深入。

为了提高国内乡村度假的研究水平,推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国内的乡村度假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加强。

1. 拓宽研究领域和视野。目前国内乡村度假研究范围明显过于狭窄,主要集中在对乡村度假发展意义、开发条件、发展模式、发展方向等内容,今后可在已有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研究点,如:乡村度假的产生、发展机制,乡村度假者的旅游行为和旅游心理,如何使评价乡村度假目的地居民对发展度假的感知,乡村度假目的地规划与建设、乡村度假开发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等。

2.研究方法以定性与定量研究并重。国内乡村度假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是宏观的定性分析,缺乏数据支撑和实证佐证。今后对乡村度假的研究应立足于现实,多采用案例分析及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鼓励多运用问卷调查、直接观察、访谈等数据收集方法,以及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

3.加强借鉴国外经验。国外乡村度假研究起步较早,理论较为成熟,在乡村度假的开发、营销、目的地管理、环境保护、旅游者研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国内学术界应加强与国际学术界交流与合作,注重对国外成功经验的引进、消化、吸收,从实际出发,洋为中用,从而提高中国乡村度假的研究和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Robert Christie Mill.度假村管理与运营[M].李正喜,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

[2]Stefan G?ssling1.Susanne Mattsson.Farm Tourism in Sweden: Structure,Growth and Characteristic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2002,(1):17-30.

[3]Richard Sharpley.Flagship Attractions and Sustainabl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the Alnwick Garden[J].ngland.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7,(2):125-143.

[4]秦剑峰.乡村旅游:中国旅游名县的第二次创业[J].当代广西,2004,(2):30-31.

[5]Arie Reichel ,Oded Lowengart ,Ady Milman ,Rural tourism in Israel: 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 ,Tourism Management 21(2000)451-459.

[6]Aliza Fleischer,Abranham Pizam.Rural tourism in Israel[J].Tourism Management.1997,(6):367-372.

[7]Victor T.C.Middleton.Tourism in rural areas[J].Tourism Management.1982,(3):52-58.

[8]Philip L.Pearce.Farm tourism inNew Zealan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0,(17):337-352.

[9]Rickard,R.C.,The Role of Farm Tourism in the Less Favored Areas of England and Wales[J].Report No.218,University of Exeter Agricultural Economics Unit,Exeter,1983.

[10]Oppermann,M.,Rural tourism in Southern Germany.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1),86-102.

[11]David A.Fennell,David B.Weaver.Vacation Farms and Ecotourism in Saskatchewan,Canada[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997,(4).

[12]Isabelle Frochot.A benefit segmentation of tourists in rural areas: a Scottish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

[13]唐代剑.中国乡村度假简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7):71.

[14]姜财辉,陈永昶.中国乡村度假旅游开发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6):88-90.

[15]黄远林.中国乡村度假的发展趋势与开发模式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6,(10):309.

[16]王铄.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模式初探[J].小城镇旅游,2007,(9):88-91.

[17]徐清.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探讨[J].乡镇经济,2008,(4):64-67.

Progress of Foreign & Inland Rural Holiday Study and Inspiration

ZHAI Yuan,CHEN Peng

(Jinhua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Jinhua 321007,China)

第7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2.011

旅游地居民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他们是否支持旅游地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旅游地长期可持续发展(Kim et al.,2013;Lee,2013; Ritchie & Inkari,2006;Vargas-Sánchez et al.,2009),多年来的经验表明,没有居民的合作、支持和参与,旅游业难以发展壮大和持续(Lee,2013;Sirakaya,Teye,& Sonmez,2002)。正因为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如此重要,学界展开了相关研究(如Vargas-Sánchez et al.,2009;Woosnam,2012),有关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成为当前国际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Kim et al.,2013;Lee,2013)。

1国外研究现状

学界对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研究源于居民对旅游的态度或称之为旅游影响研究(Andereck & Vogt,2000;Kline et al.,2013)。关于旅游影响研究,Jafari(1986)曾作出了精辟的概括,他认为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主要关注旅游的积极影响,20世纪70年代关注旅游的消极影响,20世纪80年代采用系统方法开展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者不仅初略的关注旅游影响本身,而且开始比较特定旅游地情境下旅游影响的差异性(如Long,Perdue, & Allen,1990;Snaith & Haley,1995)。到21世纪,随着旅游业影响的日益扩大,研究者发现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当地政府与开发商的事情,而且需要旅游地居民的积极参与及支持(Andereck & Nyaupane,2011;Nunkoo & Ramkissoon,2011;Vargas-Sánchez et al.,2009)。于是,学者们将社会交换理论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探讨旅游影响/态度与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关系(如Andereck & Nyaupane,2011;Nunkoo & Ramkissoon,201;Fernando Almeida Garcí, Antonia Balbuena Vázquez & Rafael Cortés Macías,2014;Manuel Alector Ribeiro,Patricia Pinto, Joao Albino Silva,& Kyle M. Woosnam,2017),从而居民支持旅游发展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Andereck & Nyaupane,2011;Látková & Vogt,2012)。

现有研究一般都发现旅游影响与支持旅游发展显著相关(如McGehee & Andereck,2004;Nunkoo & Ramkissoon,2011),即积极旅游影响正向影?居民支持旅游发展,消极旅游负向影响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然而,旅游影响对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作用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Andereck &Vogt,2000;Andereck & Nyaupane,2011),现有研究仅仅是使用回归方法分析或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Jurowski & Gursoy,2004;Yoon, Gursoy,& Chen,2001)。而实际上,旅游影响和居民支持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个人从旅游中的获利(Anereck & Nyaupane,2011),人口学特征变量(Anndereck & Nyaupane,2011,Gaunette Sinclair-Maragh,2017),对社区生活满意度(Nunkoo & Ramkissoon,2011),空间分布(Chancellor,Yu,& Cole,2011),地方形象感知(Suosheng Wang,Honggang Xu,2014),居住时间(Liu & Var,1986)、对旅游业的经济依赖性(Madrigal,1993,Joan B.Garau-Vadell,Desiderio Gutierrez-Tano& Ricardo Diaz-Armas,2016),形象识别(Suosheng Wanga,Honggang Xub,2014),赋权(B. Bynum Boleya, Nancy G. McGehee,Richard R. Perdue,&Patrick Long,2014)等等。但从现有成果看,对这些因素的探讨还相当缺乏。

居民支持旅游发展概念界定及其测量是研究的前提和核心,但从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看,大多没有对其进行专门界定(Andereck & Vogt,2000;Woosnam,2012),而实际上,居民理解的对旅游发展的支持是十分广泛的(Andereck & Vogt,2000;Lee,2013),因此现有研究还不够科学和深入。由于对其没有进行科学地定义,因此在测量上也出现了十分不同的测量题项,如Perduce,Long和Allen(1990)的研究使用“是否需要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测量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支持,Snaith和Haley(1995)通过“是否愿意支付当地税收”来进行测量,而McGehee和Andereck(2004)用“是否支持旅游发展政策”加以测量。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上,这些测量差异巨大,从而不同研究结论之间出现显著差异,且进行比较存在相当困难。

?M管研究者证实了旅游影响和居民支持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对旅游影响产生的原因缺乏深入探究(Nunkoo & Ramkissoon,2011),从而使得研究的实际指导意义有限,因为只要进行旅游开发,就会产生旅游影响(Hao,Long,& Kleckley,2011),而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避免这些影响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Lee,2013)。即使一些研究表明居民人口学变量影响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但这些研究结论也出现了显著不一致(McGehee & Andereck,2004)。最近有研究开始探讨了旅游影响的影响因素(如Nunkoo & Ramkissoon,2011),但总的来说还十分缺乏,且不够系统(Hwang,Stewart,& Ko,2012),从而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形成机理不明确(Lee,2013;McCabe & Johnson,2013),成为当前旅游学一个十分有探索价值的研究方向(Hwang,Stewart,& Ko,2012)。

此外,有关居民支持旅游开发的研究文献大多基于乡村旅游社区展开的研究(如Hwang,Stewart, & Ko,2012;Látková & Vogt,2012; McGehee & Andereck,2004;Wang & Pfister,2008)。乡村旅游虽然是当前旅游发展的重要形式,但不能代表旅游发展的全部(McGehee & Andereck,2004)。事实上,不同类型旅游地之间,不同因素,包括旅游影响、居民获利、居住时间等对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影响上可能存在差异(Hwang,Stewart,& Ko,2012;S.Mostafa Rasoolimanesh,Christian M. Ringle,Mastura Jaafar,&T. Ramayah,2017),因此,需要获得更为普适的研究结论,并融入更多的变量展开对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研究,得出完整的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形成机理。

2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旅游发展对旅游地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显著,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也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关注(如汪德根等,2011;卢小丽,2012;尹立杰等,2012;路幸福等,2015;王丽华等,2016;刘静艳等,2016),其中汪德根等(2011)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乡村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范莉娜等(2017)基于文化适应理论,认为旅游地居民文化适应程度越高,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度越高。但总体上有关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还十分缺乏。

3研究述评

从研究内容看,现有研究主要讨论了旅游影响与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关系,对其他因素,如居住时间、居民获利、空间距离等因素还较少涉及,从而使得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形成机理还不清晰、不明确。

从理论基础看,现有研究主要以社会交换理论为框架。社会交换理论框架固然是合适的,但根据旅游的特性,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满意度理论探究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形成机理十分必要且重要。

从研究方法看,主要使用抽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等较为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由于这些方法固有的局限性,导致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形成机理难以得到完整的实证检验,引入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8篇

一、研究背景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早期的乡村旅游具有贵族化的特点,普及性不强。二战以后,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城的加快,乡村旅游以其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旅游者新的体验,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同时,世界各国政府还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解救传统农业经济活动的衰退、解决农民就业、稳定农村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1]。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后旅游业的迅速扩展,乡村旅游得到了蓬勃发展,引起学者们的极大兴趣。

北京的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初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的民俗旅游。历经自发发展、数量扩张,规范发展和品质提升4个阶段,实现了由最初的自发式发展向规范式标准化、由单纯的“农家乐”向类型多分布广的“乡村游”、由粗放型外延式发展想内涵式提高的三大转变,形成了新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区域分工、定位清晰、社区营销、基础完善、融资创新、标准管理”的乡村旅游的北京模式。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北京市民短期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的理想方式,是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北京的乡村旅游仍然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形式单一、类型趋同、缺乏特色和创新、服务质量不高等不足之处。这些成为制约京郊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其中服务质量不高又是其软肋之处。服务质量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提高京郊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满足,以适应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学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二、相关理论与实践

(一)旅游的本质性规定――体验

旅游是旅游学科最基本的概念,旅游这一概念也一直是界内研究探讨的热点。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其内涵和外延做了不同程度的探讨,试图给出一个明确规定,却仍未达成共识,探讨还在继续。但对于旅游的本质性规定――体验,是大家所逐渐认可和接受的。

旅游就是人们在非惯常环境(Unusual Environment)下的体验和在此环境下的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2]。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主要是一种身心的体验,旅游者的体验构成了旅游现象最基本的结构性要素[3]。旅游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

乡村旅游作为众多旅游形式中的一种,其本质在于满足游客寻求平衡和解脱的心态,满足他们从喧嚣复杂的城市环境中脱离出来,获得一种简单和平静的生活体验[4]。所以,开发形式多样的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注重给游客带来一种异于其日常生活的体验,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简单观光,提高服务质量,让旅游者通过个性化的参与过程获得美好的心理感知和享受,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乡村旅游理论研究回顾

对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学者尝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虽未达成共识,却也极大促进了乡村旅游研究的发展。

德诺伊(Dernoi,1991)指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有与土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存在永久居民的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其中永久性是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5]。欧洲联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于乡村地区,建立在乡村世界的特殊面貌,经营规模小,空间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旅游类型,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6]。纳尔第(Nulty,2004)指出,“乡村旅游的概念涵盖了很多要素,其中心部分是乡村旅游社区,乡村旅游依赖于提供旅游场所的农村地区,它的遗产和文化,乡村活动和乡村生活。”[7]

杜江等(杜江,向萍,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8]。王兵(1999)则认为,“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农民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到乡村旅游是对大自然的追求,对融入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存的人文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追求[9]。肖佑兴等(肖佑兴,明庆忠等,2001)指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10]。

在总结以上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旅游的本质,笔者尝试为乡村旅游做这样一个解释:既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农业资源以及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相关的各种活动和民俗为基础,以都市居民为主要对象,来满足游客寻求平静、求职和回归自然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三、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京郊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1.产品类型丰富多样,结构体系逐渐完善。随着游客消费意识愈加成熟,京郊乡村旅游也正逐步向深层次发展,基于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始逐步出现并不断更新和完善。近年来,各区县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了一系列民俗文化和农耕体验产品,产品类型丰富多样,包括乡村景观、民俗旅游村(户)、休闲度假区、观光农业示范园以及节庆类旅游产品,构建了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2.一村一品彰显特色。从2007年起,北京市旅游局针对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组织专家调研,明确了各区县的旅游特色定位。比如,房山区为“北京祖源、休闲胜地”,大兴区为“绿海甜园”,通州区为“滨水新城、漕运古镇”,昌平区为“温泉胜地”,怀柔区为“不夜怀柔”,平谷区为“休闲绿谷”,密云县为“渔乐圈”等。这些“一区一色”的定位,避免了同质化经营,形成错位发展,提高了各区县的竞争力,为乡村旅游的结构优化与品质升级确立了方向。

3.沟域带经济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二)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不足之处

虽然北京乡村旅游成绩斐然,但在实践中,京郊体验型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存在着模式单一、缺乏品牌、产品层次较低、服务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游客从中获得的服务和精神感受层次并不高。

1.缺乏品牌,主题性不强

在游客心中建立恰当的地理品牌个性,可有效地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差异化市场定位[11]。品牌营销观念落后、主题性不强已经成为北京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桎梏。虽然北京市旅游局通过“一村一品”对各区县的旅游特色进行了准确定位,但是从实践来看,多数地区的乡村旅游活动仍然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房、赏花摘果等满足游客物质欲望的层面,甚至出现了乡村旅游等同于饮食游的倾向,造成乡村旅游地品牌定位趋同化严重。只有少量的艺术采风与传统文化研究的客人以度假的方式留宿在爨底下和遥桥峪这类古文化村落。

2.服务意识淡薄,影响体验氛围的营造

郊区农民的经济基础、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等方面仍然停留在农业文明阶段,虽然搞旅游接待使他们成为商品经济中的卖方市场,但观念、意识的发展变化迟缓,对旅游市场需求不太敏感,仅凭原始的乡村待客常识提供服务。即使是开发的其他体验项目,也是经营户服务程序简单,服务态度消极,大多需要游客提出服务要求时才予以提供。这种状况与村落离城区或景区的距离成正相关,即离城区、景区越远,乡村旅游开发的自发程度越低。

3.产品层次性较低,市场细分不明确

北京市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以民俗村、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园等为主。但是从国际经验来看,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休闲度假和康体娱乐以及由此带来的乡村旅游的产品升级转化[12]。要引导乡村旅游与周边景区景点联动发展,既丰富游线内容,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又形成产业集群规模效应。

4.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

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新的推动力和亮点,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手段,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夏普利(Sharpley,2003)指出,乡村旅游开发的目的主要是满足本社区发展的需要,建设本地产品供应链,鼓励地方工艺品生产,保证收益最大程度地保留在本地,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13]。然而京郊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经营者非本社区居民,当地居民并没有分享到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本地村民参与程度不高,游客也不能从服务人员和当地居民身上感受到当地风情的热忱和当地的人文气息。

5.商业化污染严重,部分传统乡村民风民俗消失

随着乡村旅游经营的商业化、建筑的城市化与设施的标准化,乡村性中淳朴的民风与低廉的价格等受到严重挑战。在京郊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民俗村为了迎合部城里人的需要,把传统的木制门窗换成了铝合金,漫地青砖都改为地板砖,红砖外墙贴满锃亮的瓷砖。这种土洋结合的结果是游客完全不能体验到真正的“乡村味”。因为缺乏特色,一些民俗村逐渐对游客失去吸引力,失去自身发展的动力。

四、结论与对策

面对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顺应它的发展前景趋势,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对策提升其服务质量和品质,以促进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一)准确定位乡村旅游体验主题,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个性鲜明、定位明确的主题是给游客带来独特体验的基础,如果缺乏鲜明的主题,无法给游客留下长久深刻的印象。乡村旅游作为典型的体验性行业,其产品定位应集中体现在主题上,即体验主题化。主题性不强直接导致了游览和活动项目设计时的混杂,市场定位和营销工作难以开展,从而难以对潜在游客产生足够的拉力,前来旅游的顾客对服务的整体感知也不能满意。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应多做市场调查与分析,根据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提炼其体验主题,通过细节强化主题,加快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高、中、低档乡村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还需要有感召力和参与性,体现各自本土化的特色与文化,以利于体验活动的开展和体验附加值的提升,使游客真正享受到农家乐趣,为他们带来不同于城市的生活体验,更大程度地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

(二)重视旅游地宣传,塑造品牌形象

乡村性一直被认为是乡村旅游推销的整体核心和独特卖点[6]。但从长远看,只有将市场对乡村性的诉求和认可凝聚在乡村旅游地品牌上,才能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获得游客忠诚,以实现长足的持续发展。作为品牌对应消费群体情感需求的核心,旅游地品牌个性如何取得游客认同,形成游客忠诚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因此,旅游地应立足本地特色,在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体验产品的基础上,加强旅游地宣传,塑造旅游地品牌形象,以获得游客忠诚,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行业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对能否发挥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而现在的自发性、自觉性、无序性的服务,甚至缺乏诚信性和欺诈性的服务时有出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对相关培训项目的开展提供财政支持。同时,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也应自觉学习旅游服务的基本知识和礼仪,提升自身素质,提升服务品质,以此促进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

第9篇

乡村旅游是以兼顾旅游消费者利益和乡村社区居民利益为出发点,在以文明理念为核心内容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以乡村自然、人文环境为依托,开展旅游活动,注重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当地人长远的旅游发展意识,促进乡村社区文明进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在欧美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收入份额已接近整个旅游收入的20%。我国乡村旅游因其客源市场与供给市场迅速增加的双向需求,近年呈现出十分兴旺的增长势头。但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直接威胁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尝试从以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出发点,来探讨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乡村旅游产品应采取的营销策略,以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世界旅游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和地球理事会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定义:可持续旅游是指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机会的同时,满足现时旅游者和东道区域的需要。乡村旅游是可持续旅游在乡村这个特定区中的运用,它被视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实现途径。它强调旅游活动行为模式优化,以避免对乡村旅游地生态和文化造成破坏,从而保证乡村旅游活动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它强调旅游发展与乡村环境的协调、旅游者与居民利益的协调、资源的当代与后代需要的协调,从而保证乡村旅游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二、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一)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原是市场营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种产品从投入市场到被淘汰退出市场的过程,简称PLC。八十年代初,该理论被引入到旅游研究领域,从而形成了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图1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图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旅游产品的发展过程要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其四个阶段的特征如下:

表1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

阶段 特征

导入期: 旅游者少,产品不成熟,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很完善,消费者对该产品还不了解,销量小、单位成本高,尚未建立起稳固的销售渠道,促销费用大,利润较少,甚至亏损。旅游收入增长缓慢且不稳定,竞争者少。

成长期: 消费者对此产品了解比较深入,旅游人数增加,知名度逐步提高,游客量稳步上升,产品已相对成熟、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完善,销量大增,单位成本迅速降低,销售额、利润均迅速增长。

成熟期: 旅游产品的特色逐渐为更多的人所熟悉,其吸引力逐渐下降,游客人数达到峰值后开始出现缓慢下降趋势。此时市场需求趋于饱和,销售额和利润增长率开始下降,价格下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衰退期: 旅游人数下降,多数产品的销量会下降,产品已逐渐由新产品所替代,消费者兴趣已转向其他产品,价格下降至最低水平,利润低或亏损,旅游收入锐减,多数企业选择退出。

(二)影响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因素

影响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因素,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强度和不同的作用时间,对某一种旅游产品的施加影响,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部分: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市场区位、旅游资源特点、环境质量、旅游环境容量、旅游产品、旅游产品营销策略、旅游形象定位。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地的交通通达性、同类旅游地的竞争、社会经济条件变化、政府政策因素、突发因素。

其中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对于旅游地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旅游地的发展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很大,这种变化或是提供正面机会,或是带来反面威胁,因此旅游企业必须密切监控市场环境的变化,根据旅游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来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才能保证旅游地对市场的长久吸引力,保证旅游地能够顺利发展。

三、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乡村旅游开发之初在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人们对回归自然的生态旅游需求过大,使得大量旅游者的到来及其活动进一步恶化了原本脆弱的乡村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加剧。

(二)传统文化遭到破坏乡村旅游对文化的影响

乡村旅游开阔了农民的视野,转变了陈旧观念,但也对乡村朴实的民风、生活秩序以及优秀传统观念带来了挑战和破坏。主要表现在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所同化、乡村民俗出现庸俗化和乡村文化出现商品化的现象,这些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乡村传统文化的失真,文化再现的偏颇,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消失等。

(三)观念不到位,缺乏总体规划

由于城郊型乡村旅游资源等级难以与顶级旅游资源相媲美,多数政府主管人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将乡村旅游发展到什么程度,没有具体的发展思路和对策,而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也不可能为旅游开发作出科学的判断,因此,目前大部分乡村旅游开发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方向,没有一个总体的旅游发展思路,很多乡村旅游点开发模式雷同,开发项目多为观光果园、森林公园等。这往往让游客游览后大失所望,重游率极低,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四)政策法规缺失,管理机构不全

相应的政策法规没有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来进行同步建设,地方政府也未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乡村旅游,经营无章可循,游客的权利无法得到保护,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无法可依。这种自由发展的状况导致许多乡村旅游地处于自发、盲目、无序状态,旅游产品品位不高、生命周期短,已严重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五)产品定位不清,缺乏品牌效应

由于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农家乐”出现了严重雷同现象。多数经营者只是简单地将现有的农田、果园、养殖场加以美化和修饰,造成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基本雷同,往往局限于做农家活、吃农家菜、观农家景,只能提供一般的住宿和餐饮服务,却忽视了对乡土风情、民俗传统、名胜古迹等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因此,地方特色突出不够,不能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需求,而旅游产品的同质竞争激烈,也导致削价竞争现象严重,游客的回头率不高。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很多因素相关,但作为管理部门和直接的经营者没有考虑乡村旅游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而盲目开发、规划、营销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四、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下的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

(一)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

当前,我国的旅游消费市场已由大众旅游模式的观光旅游时代,进入体现自由化、个性化为特点,以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旅游方式为代表的度假旅游时代。乡村旅游与大跨度风景区旅游、城市旅游共同构成现今的旅游格局,成为三大旅游类型之一。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国内旅游业的一个新的亮点,新的增长点。以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结合乡村旅游产品各阶段的特征来进行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

1.兴建式开发

兴建式开发是针对新的乡村旅游地建设的一种开发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导入期。旅游地要在详尽分析本地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和当前旅游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提炼出旅游开发规划的主题来指导和控制乡村旅游产品,营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风格的乡村旅游景观环境和乡村文化氛围。同时,要注意在旅游地起步阶段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积极倡导乡村社区居民的参与,这样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中有效地控制风险、稳步发展。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一个环境自然清新、生活氛围淳朴、地域文化差异明显的乡村旅游场所。

2.规范式开发

规范式开发主要针对当下在乡村旅游市场正常运行的乡村旅游地的一种再开发方式,其目的是使处于发展期或成熟期的乡村旅游能够保持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延长产品生命周期,防止和延迟衰退期的到来。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及消费行为特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对于那些已经开发的乡村旅游区,一方面要控制乡村旅游发展规模,优化旅游区功能配置,保持乡村旅游地的景观特色和人文特色,防止旅游地容量的过载和环境恶化;另一面要根据旅游市场新的需求,开发利用那些以前未被认识和利用的旅游资源(即潜在的旅游资源),使其成为新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需求。如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要利用通常的物质形态的乡村旅游资源,更要开发和挖掘各地乡村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乡村旅游体验产品。

3.复兴式开发

复兴式开发主要是针对那些原来已经开发成功,但现在处于衰退期的乡村旅游产品。它们或者是因为旅游产品落后、不适应于旅游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导致了旅游产品的衰退;或者是由于同质旅游产品的竞争而导致旅游产品的衰退;或者是因为经营不善而导致旅游产品的衰退,直接造成了游客数量急剧减少,但在旅游市场中仍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这样的乡村旅游产品,要重新分析和评估其自身所具有的乡村旅游资源,结合当下旅游市场的需求进行修整、复兴式的旅游规划开发,或者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产品,或者增加需要的旅游设施、改善旅游环境质量,提高整体的接待服务等方式,使其重新成为可供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观光和乡村旅游体验的旅游地。

(二)在不同生命周期下的乡村旅游营销组合策略

通过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下的乡村旅游采取相应的产品开发方式及营销策略,将对延长乡村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统钎,王燕华,丛日芳,乡村旅游社区主导开发(CBD)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大营村为例[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34-35

[2]崔凤军,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七个关系[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 62-64

[3]赵立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区位模式选择[J]. 经济论坛,2006,(14). 82-83

[4]吴金林,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2-136

第10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问题;对策;荔波。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乡村旅游开始起步以来,经历了30 多年的发展历程。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旅游效益的综合性,尤其是能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和统筹城乡发展而受到各地政府和百姓的普遍欢迎。它是在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提高,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是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旅游类型。乡村旅游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已经成为推动城乡和谐建设、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1-3]。

    1.荔波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乡村旅游以自然生态、农耕景象、农民生活、农家习俗、民族特色吸引于人。荔波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交通较便利,政府政策良好。近几年来,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荔波旅游以来,我县依托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态和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以“品农家菜、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初步形成了自然生态游、水上娱乐游和文化休闲游。据旅游部门统计,目前全县农家乐有100 多家,床位800 多张,直接从业人员1000 多人,间接从业者1 万余人。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

    在荔波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基本上是自发组织,规划意识淡薄,各自为阵,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2 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较差。

    乡村卫生观念落后,饮水和厕所的卫生条件都比较差;对乡村旅游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系统保障还不够完善, 缺少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医疗设施。

    3娱乐模式缺少特色。

    大多数都是简单的吃喝形式,比如几间房子、几张桌子、喝喝茶、打打牌、钓钓鱼、吃吃饭,项目较为单调,缺乏新意,民族娱乐文化不完善。

    4 各种管理人才落后。

    乡村旅游景点设施基本上都是村民自己建设管理,缺乏专业的策划、管理经营、营销、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人才,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管理不规范。

    5 宣传力度滞后。

    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上不够,宣传策略缺乏重点突出,宣传手段没能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互联网等现代传媒。

    3.发展对策。

    1 政府主导,政策支持。

    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地政府应该要起主导作用,要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设施,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软硬环境需要加强建设。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持续全面进步的战略范畴。

    2 找准发展定位,围绕市场发展需求。

    应利用自己的资源打造具有荔波特色的模式,发展一些游客感兴趣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植物园、森林游乐园、渔场、采摘、垂钓、民族特色文化等旅游产品。

    3 科学合理制定规划。

    乡村旅游必须要进行科学规划和精心指导。既要鼓励发展、又要控制总量,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科学性,要全面分析当地的特色、优势和不足,综合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各区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4 加强人才的培训。

    政府应组织相关管理者到外地学习成功的经验,引进专业的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旅游知识服务、本地风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等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促进农村旅游人才的培养。

    5 强化宣传推广。

    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力度, 建立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联合宣传机制。通过制定合作优惠政策,实现与旅行社的联姻,促进旅游景区和企业之间的交流,针对性地拓展客源市场,实现游客结构的合理化。

    7 建立农户参与机制。

    乡村旅游的主体是农民,动力在农民。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依靠农民的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才能是乡村旅游真正发展起来,这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根本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国文。关于乡村旅游发展之思考[J].内蒙古水利,2011(4)179-180 高优仙,刘文静,唐玲娣等。对农家乐的理性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9):302.

    肖亚波。景区旅游安全问题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13.

    张瑞,杨涟,何磊等。云南省宾川县寺前村农家乐发展研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17.

    杜兴翠。茂兰保护区生态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83-18485.

    于艳萍,王西峰,麻应大。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森林旅游活动反思[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16-18.

第11篇

旅游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纵观国外旅游社会的研究,它的一个重要视角和方法就是把旅游和现代性联系起来加以观察,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旅游与现代性的问题。随着现代化带来的影响对人类社会各层面的扩张,逐渐引起学界对此领域的研究。近几年,旅游学界对旅游中的现代性与地方性研究也慢慢增多。

二、研究内容

由于旅游业是国际产业,它的超速发展也已经涉及到了世界的各个方面。旅游作为现代化的一种手段,必然会把现代性的影响引入地方文化中,然后对旅游地产生一定的影响。罗杰克则把旅游看作是人们在现代性条件下的“解脱方式”和弥补现代性所带来的失落感的产物。

(一) 旅游中的现代性研究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普遍认为现代化使旅游的进程加快,加速了国家之间的交流,融合了世界的文化,但这也使不少地区改变了其原有的生活方式,使其社会文化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且现代性提供了旅游得以发生的社会条件,包括结构性条件和文化条件。所以,旅游就同现代性有内在的联系。

(二)旅游中的地方性研究

近几年,由于现代化给旅游带来的影响越发的明显,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因此国内学者开始对旅游领域进行研究与探讨的逐渐增多。有一些学者认为旅游的发展也是展示地方性、提升形象的一种方法。也有另外的一些学者认为加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是相当重要的。在现代化与旅游商品化的大背景下,乡村的地方性逐渐淡化,有些甚至被商品化为一种正在出售的产品,乡村旅游的?_发应该要充分考虑本地居民参与、传统文化?\合与地方特色的传承。因此在现如今的中国,呼吁各民众对乡村旅游地方性的关注,是相当重要的。

(三)旅游中的现代性与地方性关系研究

国内外关于对旅游中的现代性和地方性的研究较少,但一些学者认为全球化是现代性的结果。在旅游中,全球化与地方性的关系、影响等不同内容也引起了较多学者的关注。

Gotham 通过案例实证研究法,以新奥尔良的庆祝四旬斋活动为例,对这个活动前的最后一天进行了研究,解释了发展城市旅游中的全球力量和当地行为之间的关联性,为旅游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视角,也为分析全球与地方的关联性提供了关键的论证,从而得出旅游是全球化的进程和定位。

国内学者对于旅游中的现代性与地方性的研究,呈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也以一些独特的视角来对此领域进行了研究。宦震丹以镇江西津渡为例,认为保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的古码头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在现代化的旅游大背景下,只有去挖掘、保护这些古码头,才能延续它们本身独有的地方性。

三、研究方法

随着现代性的影响不断扩大,学界对此的研究也不断加深、加强,这让旅游使得这一领域不管是在研究内容,还是在研究方法上,这个研究领域一直在不断进步与完善。当前,旅游学界的学者进行研究最常使用的是以下几种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当前,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学者都会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在这之中,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访谈和问卷调查。Dodman以牙买加法尔茅斯蒙特哥湾为例,探究了现代化对当地旅游发展情况的影响,得出旅游在当地并不能缓解居民所面对的各种环境与社会问题。

(二)定性研究法

目前,绝大多数学者对地方性的研究运用的方法是案例研究的方法。因为时常会涉及到游客实践研究与历时研究,但又没有可以借鉴的成熟的量表,所以当前研究使用较多的是定性研究法。

(三)跨学科研究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很多旅游学界的研究者综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进行相关内容的研究。如 Pierce等人把社会学的时候陈述理论引进到了旅游学的研究领域中来。Lang人则运用社会学的承载力理论进行了相关旅游学的研究。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对这一领域进行的研究中,旅游学者进行研究最主要运用访谈法、观察法、调查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大多数是以描述性为主的研究,很少有运用模拟法、数量研究法等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

四、结论与展望

我国起步较晚,会有各种各样的难题出现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还有相当广阔的空间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加强旅游中的现代性与地方性基础性理论研究。在该领域的研究综述基础上,结合我国旅游发展中的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概念,加强旅游中的现代性与地方性的理论创新。

第12篇

关键词:凤凰乡村旅游 竞争力 旅游活动

一、乡村旅游概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在20世纪不断发展成熟,变成非常普及的旅游活动,并逐渐融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而成为高端的新兴旅游方式。目前在欧洲全部的旅游活动当中乡村旅游占据的份额高达15%~26%,尤其是法国非常盛行乡村旅游,仅仅是乡村旅馆创造收入就占据了1/4的法国旅游总收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行业的一个新型增长点和爆发点,其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①是现代乡村旅游市场出现了新的需求趋势:一方面是现代流行的社会旅游拥有综合性消费需求,传统单一形式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难以产生显著的吸引力;与之相反,综合性的旅游项目和目的地,由于能够满足旅游者体验性、享受性、娱乐性和知识性等多个层次的需求而激发旅游者强烈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是追求特色项目。当前流行的潮流旅游方式在于提供给旅游者极具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满足其特定的目的和兴趣,而特色旅游项目恰好能够迎合诸多旅游者的实际需求。第三方面是回归自然,能够追求和享受自然的原生状态。第四方面是强调积极主动的参与。②从乡村旅游的产品层面来看,乡村旅游创造的产品兼具文化旅游、度假旅游和观光旅游三位一体的特征,又拥有融合特种旅游、享受旅游和健康旅游为一体的能力,由此,乡村旅游作为综合性的旅游活动,能够同时满足旅游者诸多个性化需求。

我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的大背景是国家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以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伴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黄金周和双休日制度的普遍推行以及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大力推行实施,乡村旅游达到迅猛发展,全国有超过1/3的农村贫困人口从乡村旅游活动当中获得好处,其中有超过2000万人因此而摆脱贫困。当前国内乡村旅游项目已经形成了以下4种成熟的模式:景区依托型(例如黄山风景区周边的宏村、西递)、都市依托型(例如成都农家乐、北京民俗村)、旅游线路依托型以及农村依托型(例如贵州的特色村寨,江苏乌镇、同里、周庄)

二、凤凰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趋势

湘西凤凰处于湖南西部区域和黔、湘两省的交界区域。它是西部的云贵高原向着江南丘陵的中间过渡区域。凤凰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较高,生态环境保存良好,生物资源异常丰富。凤凰地区还拥有迷人秀丽的山水风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以及政府对当地旅游行业的极度重视,使凤凰地区的旅游产业拥有了超越常规的跨越式发展速度。湘西自治州、怀化、张家界依托自身的特色旅游资源大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并精诚合作,构建了初具规模的“大湘西旅游圈”,而这个旅游圈的中心正是凤凰景区,凤凰地区的旅游产业得以高速增长。而乡村旅游作为既时髦新颖又古老传统的旅游活动,逐渐成为当前旅游者的追捧热点。广阔的乡村变成了旅游活动的目的地,乡村民俗、乡村风光、乡村生态、乡村生活等变成了旅游活动的客体对象,极大地丰富了旅游活动的项目种类和产品系列,旅游者获取的旅游体验也能够更加全面。景区周边地区乡村旅游活动的高速发展为凤凰地区的农村经济创造了新的发展途径,同时也为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地转移的工作机会。要想开发与管理独具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就必需会管理、有知识、懂民俗民风的本地人才主动参与。但大量的实地统计调查发现,大多数精通该区域少数民族风情的农民,拥有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接受了中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往往不甘心局限在山区的村寨,不愿意从事少数民族的风俗研究工作。基于这个原因使得凤凰景区核心周边自发形成的乡村旅游项目普遍出现了简单的克隆现象,乡村旅游景点往往只有短暂的生命周期,进而制约了凤凰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的对策

旅游产业隶属于关联性和带动性极强的复合型社会文化产业,其本质内容有“住、吃、行、娱、购、游”六大要素。所以,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也表现在多个方面,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复杂而繁多,乡村旅游更是如此。综合国内外成熟的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经验,其核心竞争力包括了基础设施、产业链延伸、产品、营销和人才等方面,其提升策略和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

1.重视文化兴旅和乡村特性的长期延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对于游客的吸引力。

乡村旅游最为主要的消费者是广大城市居民,在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当中,必须时刻强调和凸显旅游项目的乡村特性,有效地避免重蹈新农村建设当中出现过的盲目商业化和城市化的覆辙。具体而言,有四个方面对策:①有机结合历史民俗,强化旅游产品的历史特性。②结合生态环境,强化旅游产品的生态特征。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关键构成部分,也是其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基础。③结合现代科技,强化旅游产品的现代农业理念。现代农业旅游利用农村开展农业生产的天然优势,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规划农村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进行,构建了集生产、科普、科研、观光、销售、品尝、加工等为一体综合化的乡村旅游项目模式。④结合休闲度假,强化乡村旅游产品的休闲内涵。

2.强化旅游产业链的纵深化和本地化,提高乡村旅游行业的总体凝聚力

所谓旅游产业链的纵深化和本地化,即为指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当中,重视利用农村的原生资源包括富余的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原材料等,以旅游行业为龙头行业,合理配置和优化相关产业,在本区域销售和生产绿色的农业产品,形成相对完整的农村产业链,尽可能地使更多的旅游收益截留在本区域内部,规避乡村旅游行业发展的飞地化。要想实现旅游产业链条的纵深化和本地化,需要做到: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组成乡村旅游行业总体链条的各个行业应当协调统一地发展,即为乡村旅游必需的诸多要素应当齐全,否则就可能直接制约和阻碍乡村旅游行业的总体竞争力的提升,而这也正是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极度缺乏的。所以,大力培育和发展本地旅游企业是首要选择,在不断健全地乡村旅游行业链条的前提基础上,合理优化和配置产业链条内部的行业数量、行业结构和总体质量,保障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提供保质保量而物美价廉旅游产品的能力。

3.健全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

当前国内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在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层面远远落后于城市,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接待规模的发展。所以,应当长期坚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政府主导的总体指导原则,尽可能发挥政府在整合资源、完善政策、优化环境、制定规划等诸多方面的带头作用,鼓励和引导诸多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不断推动旅游行业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管理的社会化、经营的市场化和投资主体形式的多元化。与此同时,坚持协调推进、重点突破,着力建设制约和阻碍乡村旅游行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带动社会事业、交通设施、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服务业发展全面发展,争取从多个角度健全以景区设施、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建设设施和综合配套设施为主要内容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以提高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4.强化人才引进与教育培训,提高乡村旅游的基础支撑力

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当中的突出问题在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部分旅游项目服务意识差、服务水平低、卫生条件差等层面。要确保乡村旅游的长久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是重点,不仅要强化基础硬件设施建设,还要加强旅游相关的基础软件设施的建设,在大力引进旅游管理人才的同时,重视该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人才的专业培训与教育。其中,对于高水平、高素质的本土旅游经理人员、旅游行政人员,应当应用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人才,而对于旅游服务人员和经营者则应当强化相关的专业教育和培训。针对目前乡村旅游行业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现状,在引进人才和进行培养教育时,应当拓宽工作思路,灵活地运用各种有效地措施,激发各方参与当地旅游行业的兴趣和积极性,有以下2个方面的具体做法:①大力引进与教育培训乡村旅游人才。②对于乡村旅游的管理人才、经营人才、规划人才等稀缺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可以与相关的旅游院校进行合作来完成。

5.强化景区内部社区的参与力度,提高乡村旅游的和谐氛围

由于对乡村环境保护、农村社区总体发展、村落维护、旅游利益分配等诸多问题缺少合理的部署和考虑,明确乡村旅游产生了不少人与社区、人与自然、社区与社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所以,应当构建有针对性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体制,合理设计社区参与旅游的机制和科学的利益分配模式,强化景区内部社区的参与力度,促进乡村旅游协调健康的发展。

四、结论

乡村旅游竞争力的提高涉及到农村社区、企业、农户、政府等诸多利益相关方,其实际的影响因素繁多而复杂,并且各个地区在市场需求、旅游资源等层面也存在明显差异,这就决定了国内乡村旅游的竞争力的提高策略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依靠传统的惯性思维和单线增长模式,应当其当作长期的系统工程,而且与时俱进地寻求创新发展和思维突破。上述章节从硬件设施建设、产业链延伸、产品开发、社区参与、人才培养和引进这5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乡村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其主要为探索层面的框架性研究,关键目的在于指明方向而不是解决问题,相关的深入研究尚待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建宏.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