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专语文教育专业

大专语文教育专业

时间:2023-07-27 16:23: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专语文教育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专语文教育专业

第1篇

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一、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大专院校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准确把握、理解和熟练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在强化专业技术课程教学的同时,特别开设语文教学这门公共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并非配比和附带的所谓人们意识观念中的副课。随着科技领域的发展,本专业内的学术交流、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理论渗透、学术成果的研究等都需要语言交流和文字的形成。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是为了是语文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师生更加重视,提高认识,让语文教学成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对学生的终身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大专院校实施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于用文字与别人交流,是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因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言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素养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素养之一。所以只有专业知识而不会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就不能胜任具有较高智能性与挑战性的专业技术工作,也就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从而影响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是难以实现理想的。

二、当前大专语文教学存在认识偏颇问题

客观地讲,大多数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语文基础要差一点,语言运用能力相对较弱,这部分学生刚从中学时代过渡到专业技能学习阶段,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且保留着中学时代学习语文的惯性思维,没有脱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无法充分发挥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学习语文的能力,尤其对于未来专业发展与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应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但现实中,从学校到班级、从教师到学生,对语文教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这种认识偏颇由来已久,教学实践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不足,大专院校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或者个人兴趣爱好方面,没有从专业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发展角度去强化语文教学。大学院校学生参与学习语文的意识不强,上课学生到课率较低,认真听课的不多。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多数语文教师认为,大专主要是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就有了就业的本领,至于语文的学习、培养人文的素养的目标不明确,他们无法从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因此,产生“敷衍教学”的思想,再加上学校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和投入不够,所以教师的积极性不够,也缺乏任务和责任感。

三、教学设施与师资力量配备不足

大专院校是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为主,为学生就业做好专业知识的准备,所以教学设施的投入主要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服务,而语文学科教育的投入甚少,许多老师上课需要传统教学结合信息化教学,但是由于学校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当贫乏,导致语文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大专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学校的就业率,是专科学校的生命线。因此,学校都极为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除了在人、财、物力上加大投入外,在课程设置上也给予充分的考虑。而语文教育对学生未来就业没有明显的帮助,很少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教材的选择随机性大,课时不足。为满足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需要,大专院校引进的专业技能教师较多,公共课程中语文学科的教师偏少,且多数是大专、本科毕业生,高学历、高职称的资深教师极少。语文学科建设缺乏有经验、有资历的学科带头人,年轻教师经验不足,需要进一步摸索语文教学与专业建设结合的有效途径。

四、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重新定位大专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在大专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观念,首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语文学科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大专语文教学不只是其他专业技能课程学习的陪衬,不是可有可无的副课。大专院校开设语文课程不能象征性地作摆设,必须明确加强语文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学好专业课程,是提高新世纪人才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必要基层课程,是提高大专院校学生的基本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公共课程。只有对大专院校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有了清楚的认识,语文教学工作才有责任感和正确方向。教师要革新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育要发展,观念要先行,专科学校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首先要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下功夫,现代学校培养人才既要有长效观念,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专科学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改革。应逐步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理想教学环境,要高度重视语文学科在专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在专科学校整体教育发展中的任务和目标。

2.加强师资力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学改革需要从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结合的角度寻找突破口,选择与专业课程结合的语文教材,所选教材应注意突出时代性、人文性、实用性,同时也要注意教材的延伸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教学改革需要既懂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很强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和文学功底的优秀语文教师,这是时展的需要和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更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让现有的语文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受到同等待遇,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保障。这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改革工程,需要各部门多方努力才能实现。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需要,结合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成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效辅助基础课程,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需要面对实际,一方面要符合时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实施资源整合,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在大专院校整体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紧跟时展步伐,重视专业技术课程与语文基础课程教学结合的探索,应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辅助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培养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欧汉生.高职院校公共课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2]陈琳.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高职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第2篇

关键词:诗性教育;文学本位;师范院校

有句话说:“理论总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而当下的教育现状却恰恰需要反过来说:“理论总是绿色的充满希望的,而现实总是让人灰心。”以语文教育为例,语文课本来有着极强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包含着浓郁的诗意,而多年来受功利目标的驱使,从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用理性思维、理科方式教学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语文课的流程似乎总脱不了新课导入、作者介绍、作品分析、提问讨论、总结归纳。虽然这些年一直在进行课程改革,但改来改去不过是“旧八股”变成了“新八股”。语文是感性的,语文课是需要个性的,语文教学是小手工业,每节课都应该是孤品才对,统一在一种固定的模式里,当然不会有生气有诗意。而机械化的考试和阅卷方式让文字的魅力荡然无存,让多少颗敏感的心灵蒙尘,就此放弃对语言文字的美好向往。高考不允许作诗,指挥棒一挥,诗意就从语文课堂上消失了。语文课本,诗歌寥寥,即使有,也逃不过为考试的标准答案被拆解、肢解甚至尸解的命运。诗歌的缺席就是想象与激情的缺位。没有诗的童年和青春是单调乏味的,它导致了大量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失去兴趣。有人说,三年级以后就不必再上语文课了。因为认识了常用字学会了查字典,就完全可以自己阅读了,不需要无休止地再受老师的折磨,直至对语文感觉全无甚至痛恨。这话也许偏激了点,但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确是语文教育不能不正视的现实。

那么,语文教育到底缺什么?笔者认为,语文教育不缺技术,缺的是情怀与境界。这又是谁之过呢?或许基础教育应该问责于师范院校。师范院校担当着培养师资的重任,却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心灵的感染与审美的熏陶。而师范院校似乎也有理由倒问基础教育,日益功利化的语文教育已经败坏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也包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虽然改变语文教育现状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作为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的确应该反思自身的教学,而不是坐视毕业生未来语文教学的失败。笔者多年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进行“诗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所思所获与同行共享。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干课,其突出的人文性决定了它不是一门“实用”课。所以就宏观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而言,并没有严格的师范与非师范之分,故以下所指基本为本专业教学的普遍现象。

(1)教学目标与课程理念。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各个时期的发展历史,把握其间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起、文学流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就教学目标来看,学科定位在“文学史”,强调探究史上曾发生过什么,学生通过学习应“知道”什么,忽视了文学现象、作家人格、文本内涵对于学生心灵浸染、审美养成、精神提升、人格培养的作用,即忽视了文学当下关怀的人文作用。“以文学作品验证文学史”的教学观点,更是由“学问”到“学问”,将文学变成了死的学问,致使古代文学的丰厚财富不能转化为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精神资源。古人认为文史哲不分家,而近代以来人文学科的研究越来越细化,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忽视了与其他门类学科如哲学、历史、艺术等的交融,没有大文学观的建立,也就不会有大文化观的课程视野。

(2)教学思维与教学语言。过分条理地分析讲解,是大学文学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史学为本位,“侧重于文学现象的历史形态和其间因果联系的揭示”[1],就其思维特征而言,“是史学思维,体现理性精神”[2],而“文学作品已经失去了在文学学科中应有的基础而处在一种知识传授的辅助地位”[3]。最直接的表现是,讲作家必讲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及影响,讲作品必讲背景、内容、手法、语言。重条分缕析,忽视整体感染和心灵的触发,重说明、讲解,忽视描述、抒情,像解剖医生一样冷静与漠然,文学的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激情,自己都不被感染,怎样感染学生?经典像古董,老师像学究,学生像看客,文字僵化,文学枯燥,这与文学的本质内涵完全相悖。用理性思维去对待具有感性特征的文学,导致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上产生偏差,也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了隔膜,失去了探究古人文化生命之表现方式的兴趣,关注不到文本所蕴含的生命精神,也就不能完成文学课由教学向教育的升华。

(3)教材编写与教学安排。通行的文学史教材,多以历史时期界定文学史阶段。一般院校都会根据教师研究侧重的不同,采取不同教师分段讲授的教学安排。这样固然便于学生准确认识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风貌,也便于学生领略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达到博采众长的效果。但这样做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文学涵盖门类众多,各种文体发展进程不一,文学的演进也不像改朝换代那么简单,分段教学容易割裂各种文体在各自演进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还容易忽视各种文体之间在演进中的相互影响。而不同教师的研究与教学水平存在差异,也容易造成对中国文学的整体把握与认识的不均衡。目前,以体类为主干的教材也有,但多在专科层次的学校试行,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并被普遍接受。

(4)学习方法与学习评价。史学本位的课程观,强调知识的课堂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文学体验与综合学习实践,将立体的生动的文学变成了平面的“知识”。而从小到大所接受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了功利化的学习倾向。学习评价的单一化引导了学生的死记硬背,考前划重点的习惯,则造成了学生对课堂笔记或教学课件的依赖。如今在大学校园里考前大量复印答案已成为普遍现象。课程定位直接影响到教的方法,学习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的方法,两面夹击,使文学课偏离了文学的本位,大大削弱了文学课程在人文教育中的专业优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

文学的教与学都不“文学”,学生走向社会如何“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教语文”?

二、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诗性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指导下,不少院校开始压缩古代文学等专业课的学时,增设职业培训性质的课程。而培养小教师资的师范专科学校,在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引导下,更是大量地压缩中文专业课程的比重,向实用性的技能课程倾斜。“中国古代文学”甚至只授课72学时。这里,我们不探讨高职教育理念之于小教师资的培养是否科学,大量地削减所谓“不实用”课程是否是短视的急功近利,我们只探讨在课时压缩的现实面前,如何将上下五千年的文学发展史以及古典作品的精华较为系统地呈现给学生?众所周知的故事:一大学教授给大学生做实验。拿一只装满大石块的大烧杯问学生烧杯装满了没有,学生不假思索地答:“装满了。”之后教授依次将小石子、细沙和水装入看似已满的烧杯,每次都问装满了没有,最后的问题是“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这个故事引发的思考可以是多方位的。试想,如果大烧杯内先装满沙子或水,大石块还能放进去吗?终身学习的时代,一门课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仅靠课时来满足的。“听君一席话”尚可以“胜读十年书”。课时多固然好,但若给学生的脑子先灌了水,那就是极大的浪费。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大石块”?关键是确立什么样的课程理念。

(1)确立诗性教育的课程理念,给学生一个视野。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人情怀,建立人文背景下、审美视野下的古代文学教学观,有助于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未来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笔者认为应该这样构建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一是基础层次,在开设“古代汉语”的基础上,第三四学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基本接受能力。二是延伸层次,建立了文学史的坐标后,在第五学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诵读与欣赏”,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和文体发展的背景上,对一些重要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和诵读能力,补足因课时过少造成的对古代文学仅有面而缺乏点的认识之不足。加强诵读指导,突出师范院校培养小教人才的特性;三是拓展层次,第六学期开设“唐诗宋词研究”、“古代散文研究”、“名著鉴赏”等选修课。通过个案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这个融知识传授、文化提升、精神陶冶与审美养成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以文化、文学影响学生生活、生命为宏观目标,文学知识与文学体验并重,努力使学生既有文学史的广度认识,又有文化认同的深度理解,突破了以往过分看重文学史平面的描述体系,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古代文学知识谱系,又具有鲜明的师范特色。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既符合小教大专培养目标又适合专科学制的教材框架,即以文学史为线索,以文化为落脚点,以专题呈现为形式,以文体演进阶段为单元,辅以相关知识典故、最新研究动态和拓展练习等。各章节的标题不再沿用诸如“两汉文学”、“唐代文学”这样的语言客观地概括,而用带有主观色彩的感性词语来描述,诸如“唐诗江山”、“宋词庭院”、“浪漫传奇”等,有着更为鲜明的文学特征。

(2)构筑人文关怀的诗意课堂,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与基础教育的语文课堂一样,大学的文学课堂缺的也不是技术而是情怀。所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必纠结于表面形式上是灌输还是互动,更应该立足于审美阐释与人格塑造。课程的立意固然重要,但课程的实施更为关键。课堂是实现当下关怀的最好渠道,体现为两方面:①授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人文风范。教师也是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对文学、文化、职业及人生的理解,对于学生的引领作用不容小觑,民国时期陈寅恪、刘文典、钱穆、吴宓等皆以别具一格的大师风范为人所称颂;②授课教师的生命激情与教学语言。以诗意情怀感染学生情绪,以诗化语言引导诗性思维,这样的课堂一定也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课堂。叶嘉莹认为诗的好坏,“第一要看有无感发的生命,第二要看能否适当的传达。”[4]笔者认为,这两点用来评价文学课的教学也十分恰当,感发与传达,实际上也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学文学的思维方式与教语文的职业示范。

(3)引导学生建立诗意人生观,给学生一种生活方式。文学是人生也是哲学,大学的文学课是生命教育课也是精神成长课,这门课的学习不应该只有课堂教学一个维度,还应该结合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活动。笔者的做法如下:①鼓励个性化表达。就小教大专的培养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研究意识是必要的,但以专科教育的现状看,要求学生撰写专业论文是不现实的,与其因目标过高导致学生大量地网上下载应付,不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家,将感悟表达出来,论文可,随笔可,创作也可。②搭建网络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改变传统的批改纸质作业的方式,将感悟上传至博客,借助微博开展诸如“我们的论语”等主题活动,将学习过程计入学习评价,变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为开放性的多元评价。③组织诵读活动。师范院校有着良好的推普传统和诵读氛围,将专业学习与基本功训练结合起来,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诗意课堂引领诗化学习,诗化学习引导诗意生活,当学习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其意义就升华了。

让诗意回归文学课堂,让文学成为生命的底色。文学教育是参与人的精神生活的过程,真正的教育必然要超越功利、超越专业化的狭窄视野,直抵人性、人生,其最高境界就是诗性教育。

参考文献:

[1] [2] 俞晓红.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2010(7).

第3篇

【关键词】藏语文;教育;发展

一、现代教育背景下的藏语文教育

推动藏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是60年代后现代教育的发展。1959年民主改革后百万翻身农奴成了社会的主人。这一时期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开办学校,以满足广大翻身农奴成了社会的主人。这一时期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开办学校,以满足广大翻身农奴随着政治、经济上的翻身,文化上也得翻身解放的迫切要求。从1959年到1965年教育初具雏形。

首先是民办小学的发展。1959 年拉萨、山南等地的群众自发集资办起了民办小学。同年工委和自治区筹委会提出了“民办为主, 公办为辅”的办学方针。到1965年已经达到1735所。在校生近5.55 万人。

第二是公办学校的恢复和发展。从1959年到1966年, 全区公办小学达到82所, 在校生近1.12万人。普通中学由1所发展到4所。1960年拉萨中学成为完全中学。1961年拉萨师范学校成立,1965年自治区师范学校成立,1957年团校成立,1960年并入1958年成立的公学,1965年该校改建为民族学院。

民主改革后,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始着手进行中小学各科藏文教材的编译工作,逐步建立起了基本适应现代学校教育需要的中小学藏文教材体系。1960年在筹委文教处翻译组的基础上,成立了教材编译史上第一个教材编译组。1964年改为编译室,有编译人员22人,下设小学藏语文编译组、小学数学编译组、小学汉语文编写组、初中数、理、化编译组等。到1965 年,完成了民办小学、公办小学和夜校藏文和中文扫盲课本的编译工作。为小学藏语文的教育和农村扫盲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教材看,民办小学的教材包括藏语文课本1-8册,藏文版数学课本1- 8册,汉语文课本1- 6册,藏文农村简易课本1册,夜校中文扫盲课本1册;公办小学的教材包括藏语文课本1-12册, 藏文语法1册,藏文版数学课本1-12册,汉语文课本1-8册。藏文自然常识和地理课本各1册。藏文教材占绝大多数。根据教材要求,在学校教育用语上,民办小学全部使用藏语,公办小学大部分课程使用藏语。中学的情况是也是以藏语为主,汉语为辅。大学的教学用语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58年成立的团校在教学上主要推行的是汉字速成教育,教学用语全部使用汉语。这种完全丢开藏文的教学方式在教育史上开了一个错误的先例。1965 年正式成立的民族学院,有藏语文、农业、畜牧兽医、师范、财会、医疗、五个专业和预科以及不定期的邮电、机要短训班。教育用语除藏语文主专业使用藏语外,其他专业都使用汉语,但每个专业都必需修藏文公共课。

总之,从大专院校到中、小学课程的设置,都有藏文课,藏汉族学生都要学习。各类学校从藏、汉族学生中培养了一批翻译人才,对藏语文和汉语文的沟通和翻译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些学校还成立了藏语文的研究班,对藏语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以说正是现代教育的兴起,使藏语文的学习和使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双语政策背景中的藏语文政策及藏语文教育

(1)藏语文工作机构不断完善,编译队伍不断壮大:为做到组织落实,自治区及区直各厅、局、地( 市) 成立了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县级机构成立了领导小组。同时,自治区四大班子办公厅、各地( 市) 建立了县级编译局( 室),各厅、局、县建立了编译科( 室),编译队伍初具规模。

(2)基本实现了逐步建立藏语文教学体系的目标:农村小学和城镇多数小学实现了把藏语文作为母语和主课的目标;中学特别是初中实现了把藏语文作为必修课的目标,高校实现了根据培养目的设置藏语文课或用藏语教学的目标。

(3)藏语文在三个文明建设中不断拓展:各类文件、材料大都被译成藏文,基本做到与汉文同步下达;藏语文在新闻、出版和影视、传媒、网络中得到飞速发展;规范化工作不断加强,社会用字藏汉并用;藏文信息标准化工作成就巨大,藏文软件开发卓有成效;藏语文研究成果丰硕。

三、从双语教学的模式看,藏语文已经发展成为三种主要的类型

(1)各科教学以藏语授课为主,同时开设汉语文课的双语教学模式。该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分布在县以下广大的农牧区小学(包括教学点) 、县属中小学及各地市的部分初中。在这类模式中, 2001 年以前小学从高年级(一般是三年级) 才开设汉语课, 自2001 年开始,城镇小学从一年级开设汉语课,其他课均用藏语教学;农牧区小学根据不同情况有条件的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设汉语课,每周课时一般6- 8节,其他课用藏语文教学。

(2)各科教学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少数民族学生加开藏语文课。

(3)以汉语授课为主,同时使用藏语辅助的双语教学模式。地( 市)以上城市学校以及大部分县初中都采用后两种模式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专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阐述了文学教育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所具有的优越性和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专院校文学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若干思路和对策。

一、文学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具有优越性

"文学即人学":文学教育"育人"的有效性据《中国青年报》载,自2003年2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几名研究生自费搞了一项"百名博导推荐书目"调查。他们向社科院330余名博士生导师发出问卷,请教这样一个问题:"哪些书籍曾经对您的学术思想、为人产生过重要影响?"调查反映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对很多博导影响最大的,不是专业书籍,而是非专业书籍,且多数是小说。这种调查结果让人在深思之后,并不觉得奇怪。高尔基曾提出"文学即人学"的著名命题,认为义学的主要任务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必须深入到"人学"的层面,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区分出人性的善恶、忠奸、美丑;从人物的命运中,感悟人生的要,并受到灵魂的激荡和情感的洗礼,进而转化为自觉的人格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这说的正是文学教育在"树人"方面的独特效果.

二、加强和改进大专院校文学教育,实施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思考

(一)强化人文性,重新审视大专院校文学教育的教育功能。要正确认识大专院校文学教育的教育功能,必须首先把"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区分开来。本来,"文学"只是"语文"即"语言文学"的一部分,区别显而易见;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把文学课上成了语文课,甚至上成了语言课,咬文嚼字,离章析句,成为字词、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的堆积,而偏偏"不见文学"。文学教育的任务应该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陶冶性情,体验痛苦与幸福,培养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人格,培养其责任感、使命感,使其能够主动把自己的命运与他人的命运、社会的命运以及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

(二)优化教学方法,遵循大专院校文学教育的感性审美原则。

思想指导行动,观念引导实践,在认清文学教育的功能之后,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文学教育?教无定法,文学教育当然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任何学科教育必须遵循学科自身的属性和原则才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对文学教育而言,就是要以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为切人点,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即遵循感性审美原则,这主要包括:遵循文学教育意会体悟的原则,使学生学会用心去理会,去体验,去涵养,抛其形而得其神;遵循意象运动原则,用形象思维去把握文学作品,得其精髓;遵循直觉思维原则,"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发挥联想和想象,以跳跃性思维方式去心领神会;遵循整体把握原则,文学作品中的每个字、词、句、人物形象,都离不开整体环境和情景创设,离开了整体,意义就很难界定,其优劣亦很难评判。为此,必须改革和优化大专院校文学教育教学模式,要彻底摈弃"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强调教育的艺术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灵活运用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阅读感悟教学、情景体验教学、发现研究式教学等方式方法,立足以学生为本,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张扬个性、发挥潜能的舞台和智慧,以培养他们的自立意识、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境界。

(三)精选和补充内容,注重大专院校文学教育的资源效益。

大专院校的文学教育主要是通过一些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中的文学部分和公共文学选修课来实现的,课时非常有限,这就要求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精选,同时又要加以适当补充,使之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大专院校学生语文功底不厚、知识面较窄、学习兴趣不浓等现象,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和补充应注意这样几个原则:一是宜浅不宜深,尤其是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如果过于艰深,势必要化费过多的时间来解释词句和疏通意义,影响对作品的理解。二是要注重趣味性。文学作品有趣味,才能有吸引力,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欲望,从而才能谈得上发挥文学教育的效果。三是题材要广泛一些。目前较为流行的《大学语文》中的文学作品部分,古代文学作品占据很大比例,而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比较少,这个结构不合理,必须加以调整;其次,教师还必须关注网络文学、短信文学、生态文学、美女文学等现状,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健康成长。四是注重文学教育的内容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把企业要求人才的人文精神作为一个风向标。此外,还应该注重作品的经典性,因为文学经典横越时空,历经检验,文化内涵丰富,精神底蕴深厚,具有永恒的魅力,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题材。

(四)注意延伸和引导,加强大专院校文学隐性课程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情怀。文学以它独特的方式所体现出来的彼岸关怀与现实关怀是其它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彼岸关怀是一种对人类未知空间的探询态度,这种探询能够使人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从而追求人性的完善;而现实关怀则主要表现为文学的社会承担性,关注弱势群体,反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抑和不公平,是一种对现实人生的悲悯情怀。而这样一种人文素质和人文情怀的养成非常"需要潜移默化的环境和实践的陶冶",因此"必须加强高职人文隐性课程的建设。隐性课程包括校园文化与学校开展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举办文学讲座、创办文学报刊,开展读书活动,举力、文化艺术节等等,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引导学生热爱文学,热爱文化,感动人生,关怀社会,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思想、情感、智慧、意志和精神的浸染和熏陶。

结语:文学是人类存在的诗意栖居之地,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学教育对培养大学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方面的优越性、重要性,要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策略,加强和改进大专院校文学教育,使文学教育真正成为人性的教育、人文的教育和"成人"的教育。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写作行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是由网络构成的,它纵横交叉,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犹如气象学上有人所提出的"蝴蝶效应"那样,说是东半球某处的一只蝴蝶扑动一下翅膀,由于气流振动的连锁反应,在西半球某处受此波及可能发生一场风暴。在一次写作行为过程中受主客观某些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写作行为过程各个环节的剧烈变化是可以肯定的。而不管在哪一个环节上产生这种变化,要给予有效控制所需要的往往是写作主体综合的操作能力,绝不仅仅是某一具体环节的单一的操作能力。总之,写作行为过程不是单一的线状的过程,而是在综合能力作用下的立体演化的过程,运思构想贯穿于每一次写作行为过程的始终。

参考文献:

[1l刘锡庆.基础写作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65.

[2]王光祖,杨荫浒.写作[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6.

[3]浏忠惠.写作[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10.

第5篇

【关键词】高师院校;小学教育;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理论知识;教学技能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作为培养合格教师的高师院校却依然冷寂,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目前高师院校小教本科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多偏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疏离了实际教育实践,结果培养出的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小学教育岗位的人才素质需求出入较大。特别是高师院校学生在实习后往往更能体会到所学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方式单一、理论和实践脱节等问题。社会对小学教师的需求在发展,而小教专业课程设置、评价方式等一直沿用传统的课程内容,这些矛盾促使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尽管近年来国内各师范院校对实践教学逐渐重视,但在课程设置上实践课程及其教学功用仍然难以体现,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如实习形式单一、实践内容单调、专业技能衔接不连贯等,这些因素无不影响小教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出路。因此,我们急需构建一套基于就业导向的小教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使毕业生不但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一、意义

(一)提高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面对社会急需高水平师资的这种需求,作为高等师范专业来说,我们应该大力改变职前教师教育现状。相对于中师水平、大专水平的小教学生,我们的小教学生应体现出自己的本科优势从而具备核心竞争力:不仅应该在知识储备、教学技能养成等技术层面略胜一筹,更应该在教育信念教育理想等软件层面显示出我们的优势。只有这样,我校的小教专业才能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

(二)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文科课程的重置,有利于师生焕发人文情感。教师厚积薄发,构建文科专业特色;学生学有所长,追求个性发展。

(三)小学教育的专业特点和文科内容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小学教育要重视训练。一定要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讲解,转换教学思路,赋予人文性内容以情感的内涵。

二、目标

小教本科专业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教育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培养优秀的职前教师。[1]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期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布鲁姆)我们首先要知道,小教文科究竟要培养什么人。

小教文科培养的是一批具有现代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而不是一批文人;小教文科本科的学习不是小学语文教师单纯的学历进修,而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提高;小教文科本科培养的不仅是既有一定文科专业水准又有一定小学教育知识的老师,而且还应该是懂得将二者有机沟通并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教师。换言之,这样的老师,必须具备两种眼光:一是用本科的文科专业水准去把握和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二是用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来强化、提本科段的文化学习。

介于以上的原因,我们的改革目标是:以专业课程发展为核心,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抓好文科特色;即培养具有丰厚人文素养、从事小学文科教育教学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小学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具备从事小学文科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并在某一学科方向上有所专长,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三、构想

(一)整合课程结构,突出师范性

以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由此确定专业课程的结构配比,建立起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再发展到专业研究课程的有机的、呈梯度分布的课程体系。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达到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需求;同时,也突出了“定格在本科,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这一专业定位。

(二)颠覆教学方法,突出示范性

侧重理论的课程,如《文学概论》、《美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和《汉语通论》等,采取“教-学-做”的“三合一“的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要基于研究的学习,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重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的最好方法是多组织讨论课。

侧重实践的课程内容的,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口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和《阅读与写作》等,采用”观摩-评议-体验”的“三合一”教学模式。其中“观摩”指三方面内容:基于真实教学情境的教师本人的现身讲解、当地名师或新教师等上课说课、或者多媒体的视频材料等,以示范性影响、改变大家。

(三)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其特色性

首先,加设特色课程:如《民间手工制作》等,作为专业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其次,对学科内部加设特色内容,比如《唐诗宋词选读》就可以以唐宋诗词作品为依托,研究诗词鉴赏的方法,品读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还可以分成以下语文特色小组(分组设置组长。联合素质学生会,定期搞活动)(以下小组名称暂定):语言训练小组(演讲、朗诵等语言类)、设计训练小组(书法类、主题班会设计、班徽设计)、制作小组(板报制作、网页设计、手工制作等)和歌舞小组(填词作曲、影视配音等)、综合组(课本剧的编排与表演)。

(四)优化培养途径,突出实践性

教育实践的内涵包括: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究。把终结性实习转变为过程性实践,使教育实践贯穿整个学程。学生入学后,将学生分到实验学校对口班级。主要任务是见习课堂教学、班队工作,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表现,了解和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实施情况,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走进小学课堂,走进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生活,还要参加当地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亲自体验并现场研究小语教学。从日常教学,到集中的实习上课,都要着力突出实践性。

只有这样,我们的小教专业才能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在以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同时,通过具体的教学改革研究,从小学语文方向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实施配套改革,使我们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教学技能和坚定的教育信念,使他们有一种教育者的胸怀,这是他们现实就业和终身发展的可靠基础。

第6篇

摘 要:随着当下中国市场化、商业化和功利主义大潮的涌来,大学培养体制因专业分科导致了学科之间的互相隔离,重理轻文的现象日益突出,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却越来被边缘化。本来引导学生解读中外文学经典,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在审美的状态下感悟人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但面对网络文化、流行艺术、消费时尚、快餐文学和大众娱乐等的冲击和影响,作为阐释和传诵千古文学经典的大学语文教学却处处遭遇冷落,这不得不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和关注。

关键词:大学语文 经典阅读 边缘化 功利主义 教改对策

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大学语文教学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文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可以这样说,开设好这门人文学科性质较强的课程,对当代中国大学的理、工、农、医、文、管等学科的大学生人文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当下中国市场化、商业化和功利主义大潮的涌来,消费娱乐文化盛行,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在传统经典作品中去深思有关人生终极问题的人变少,本来还算正当合理的日常休闲和消遣活动已开始成为人们的主要价值取向。加上大学专业分科导致了学科之间的互相隔离,重理轻文的现象日益突出,大学语文教育受到了新形势、新变化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大学语文课程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弊端又影响到它自身作用的真正发挥,甚至有些地方的大专院校开始考虑减少这门课程的数量,课时越来被其他专业学科的设置所挤兑,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被日益边缘化。

如何给大学语文课程正确定位,有时也让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感到困惑。有的老师认为大学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学的普通工具课,应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训练,它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中学语文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其结果从形式到内容只是高中语文的延续,有人把这种“大学语文”戏称为“高四语文”;有的老师认为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重在文学性,这样大学语文就应该是“大学文学”,重在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审美能力;还有老师认为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化素质课,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可以学好文史知识,培养综合素质,传承经典文化,提高道德素养等。似乎各有各道理,但都没有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要求以及时代的需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来分析定位。另外,一些大专院校虽然开设了大学语文,但并不是自觉需要的结果,而是出于素质教育政策的大局要求。毕竟大学语文课程和艺术欣赏、美学等人文学科一样,作用于人的心灵塑造和道德修养,对于培养人才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有专家认为:“构建和谐人格,要依赖于教育,特别是和谐教育。而大学语文的学习有助于和谐人格培养。”[1]然而,大学语文如今日益边缘化和被忽视的命运,也因为它既缺乏思想政治课的权威性,也不像英语四、六级考试那样成为“尚方宝剑”,所以最终造成了“学生不爱学,教师不想教”的现象。一些学院在安排教学时普遍优先安排专业课,这说明了大学语文课在教学中的弱势地位,也影响了师生对这门基础课的正确认识。当大学语文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时,学生首先想放弃的是这门课,导致大学语文课“逃课率”居高不下。

一、深层原因:课程设置与学生兴趣疏离

陷入困境的“大学语文”教学早在2007年前,就引起全国专家学者的关注。早在2007年3月,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就下发过《关于的通知》,许多著名高校也开始表示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面对大学语文即将再度升温的趋势,我们在兴奋之余不免担忧,新一轮“大学语文”走出困境、并重现生机,但能否摆脱“边缘化”状态还必须反思其中的弊端和深层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使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行之有效,才能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人格精神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笔者经过多年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和亲身体验,总结出“大学语文”教学过去一直被“边缘化”的以下几点深层原因:

1.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上的缺陷。根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的“大学语文”教材多达1402种,现在仍然使用的也在100种以上。这些教材常常选取“经典中外文学作品”作为课文,把教材变成“文学经典的荟萃”,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读名家的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另外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审美境界,增强做人处事的生活能力。但每篇课文只要一经过僵化的程序加工,如原文、注释、提示、导学和联系等,千百年来的文学经典就变成了枯燥无味的说教了,也失去了鲜活生动的艺术面孔。尽管“大学语文”教材的版本多种多样,其编写体例却大同小异,无非是“文本”加“注释”加“思考题”之类的僵化格局。即使有些教材也附录了一些知识介绍的单元,讲解有关文学史、文体写作的理论,似乎要弥补那种单纯编写文学作品而造成的理论性缺陷,其实也形同虚设,也不过是某种丰富背景知识的点缀而已。况且,对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总是与写作训练、写作实践脱离关系,因而学生只读不写,只读不思考、不实践,哪里有什么理想的效果。正如有些文章指出的:如今的文、理、工大学生“提笔就写错别字,论文多靠网上摘,毕业论文不会设计,申论观点无法表达,这几乎成了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最好写照”[2]。有些大学生整日忙于专业课,忙于英语和计算机过级考试,写作水平狂降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可悲程度。

2.教学目标不太明晰。有的大学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文、理、工学生在专业分科后的文化课空缺的情况下补补课,而不是考虑所选教材的内容是否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年龄、情感和需要相合拍,因此教学重点就不能放在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体验和鉴赏中,而是仅仅作个大致介绍,并不能深入到细节中去,也难以对当下学生迫切关注的问题有任何启发。加上近几年大学的拼命扩招和普及化,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趋势,各大学的生源质量均有所下降,学生受流行时尚、大众文化的影响,加上网络游戏、网络写作、网络表达的冲击,人们对“文学经典名篇”的敬仰和阅读远远不如以前,甚至大学生毕业了写文章还错别字连篇,文不对题。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期望“大学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但总还是希望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作”能充分了解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性,能通过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水平,尤其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有些学者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并非是越专业越好,而是越具有思想的深刻性越好,既能使学生了解文学现象、社会现象,也能使他们学会以社会的、人生的、逻辑的观念分析这些人生和社会的大问题,使他们脱离只关注名利地位这种形而下的生活状态,最终实现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人文精神的初衷。”[3]因为“经典名作”毕竟还是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理解和作者人格境界的暗示,看起来十分系统化。有些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作品简介、作品结构的分析上,却没有对作品中作者的人格精神和文学风格、文学魅力进行挖掘,没有让学生尽情享受文学经典带来的审美,最终也没有把阅读和写作训练自觉结合起来,所以学生读起来也许感到很刺激兴奋,兴致一过却没有留下什么影响的痕迹。所以大学语文教学选材和教学实施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目标要明晰。

第7篇

Heyuan Polytechnic, Zheng Erjun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However because the entrepreneurship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just begun, the knowledge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teaching theory is still insufficient. Students majoring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generally more creative, adventurous and may have better management ability than students in other higher institutions and colleges. The spirit of exploration, adventure,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is exactly the advantage and the potential that the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mode should rely on when cultivating talents. It is also the basic quality entrepreneurs need to be equipped with.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creative teaching mode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rather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277-02

高职院校对师范人才的培养注重的是师范类教育,但是在创业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加强师范生创业教育已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教师岗位缩减,师范生就业竞争加剧,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进一步凸显,师范生就业难成事实,突出的供需矛盾,使大多数大专院校师范毕业生直接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更是一个大难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寻求一个突破口,为高职高专的师范生谋求一个就业的新途径,以解决当前师范生就业“难”的问题,恰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需要找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成功模式。

作为高职高专的师范生,培养适应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实际应用性人才是人才培训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如何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从而初步建立适应现状的“创业创新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但是师范生对于创业创新的意识和理念还较为滞后,针对这些问题,先找出原因再对症下药找找对策和方法会更有现实意义。

一、高职高专师范生创业状况滞后的原因

1.创业意识和理念比较淡化

师范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从教,传统的就业理念是读书毕业后将来做一名人民教师,但是按照当前的趋势,只认定一条择业的路子是较为狭窄的,而且很多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创业搭不上边。所以整体创业意识和理念较为淡化的。

2.学生创业时间较少

学生入学第一年会参加各种团体或者社团组织,到了大二时间段,就会选择考英语四级或者B级,选择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考计算机,,即使参加实践的更多会选择家教;大三基本忙于实习和找工作,很多学生连家教也兼顾不理。所以创业就极少时间,创新就更谈不上,参与创业机会也会少一些。

3.相应的针对师范生创业制度较不完善

因为传统的观念从教意识的根深蒂固,所以有较少师范生去尝试创业,经典和成功的案例不多,传承的的概率就不低,随之而来的制度和匹配的措施就不够健全,也就较难鼓励师范生去创业,脱离自己的本专业,是要足够的胆识和冒险精神才能做到的。

4.师范生创业缺乏足够的指导和引导

虽然我们高职高专的老师基本都是双师型教师,但是由于师范生的的专业造成大家的观念的不能转变,然后学生参与度不够积极,请教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也不够足,所以教师参与指导的几率也不够,学生进步的空间就少。因为在校的教育类老师也少接触创业的情况,基本带动学生实践的都是参与教育实习这一领域。

二、高职高专师范生存在着很大的优势

很多师范生比普通高校大学生更具有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些优点和潜力正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要挖掘的,也是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具体有几个:

1.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优势――技能型人才

高职高专的师范生教育培养目的除了教师基本功之外,还有大二的教学实践训练,顶岗置换培训和大三的实习教学实践,也有很多单位来学校招聘办公室文职人员等,特别是语文教育类这块较多被录用。因为文秘专业和新闻采编专业的学生很多去珠三角或者工资高的地方做专业技术工作,而不愿意留在三线城市和山区单位工作,这些单位需要文职和新闻媒体记者甚至播音主持人,科班出身的学生留不住,招聘的语文教育的学生刚好又能写最基本的稿件,普通话等级达到二级甲等,也可以做记者甚至做播音,办公室的工作基本也是能完成的,现在学校制度较为多元化选择,只要学生对方有单位接纳,学生有意愿,学校都批准,这些学生具有企业实践的机会很大,很多学生通过学习和摸索,多了一项生存的技能。许多学生已经很快的转型在其他企业或者别的岗位,很快就适应了社会要求的工作岗位。

2.学生在能力结构上的优势――实用型人才

我们的师范生基本是来自山区较为多,生源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线的3A学生这批学生的素质,大多对应试教育的不适应者,但是这样的学生实用,较吃苦耐劳,勤快,脑子灵活,思维也属活跃,在一定的环境下经过培养和挖掘后,脚踏实地工作的状态较好,潜力较足,留得住,不至于单位培养后会流失,是山区单位和三线城市单位最首选的人才队伍。

3.高职高专的教师技术资格优势――具有双师素质

在高职高专的教师队伍中,基本拥有双师证书,很多教师都有下企业和做在社会做培训的资格,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从知识上讲,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在企业时间的机会多,自然就积累了实践的工作经验,为培养指导学生就业也就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和眼光,这对于指导学生参与创业也具备一定的指导和引导意义,也可以为学生的创业成长带来很大的帮助。

既然高职高专院校的优劣是摆在眼前,我们便可以探索一下培养师范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途径,因势利导,以便师范生更好的找到创业机会和就业的出路。

三、在制度上创新,使用相应的制度改善大家对师范生创新创业的认知度

1.改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度

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是意识层面,是一种包括技术上的创新和理念上的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实践层面,创业是一种事业基本上要经过融资,进入市场的过程,创业教育要使学生通过创业实践,来发掘机会、创立企业、追求盈利的教育。师范生教育虽然不需要直接创业,但在意识层面上,创意作为技术和理念上的创新是师范教育对象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做为将来可能的老师,如果自身不具备理论和技术上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不能胜任未来的教师职业,创新创业教育是师范教育中必须意识并解决的重要问题。

2.完善师范生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度

调动学校的各个部门对师范生的创业培训,制定确实可行的管理和配套政策,把师范生创业教育摆上日程,带进课程的设置,学生的选课,以及学生考试,学分的认定,学籍管理等等,甚至可以把创业课程设定为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创业。

3.优化师范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学校一方面可以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的指导老师,特别是有企业经验的教师,作为团队带领学生进行创业;一方面可以引进校外的创业者作为导师,加入我们的团队教育中,开设一些讲座或者上上课,把企业的创业经验带给学生。学校可以设置一些鼓励政策和引进教师的措施,使得创业教师队伍壮大起来。

四、高职高专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途径

高职高专的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师范学生的从业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所以采用的模式和途径就是以社会需求、能力培养、学生发展为本三方面结合。为了更好地开展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观念和目的的引导,以备创业薪火相传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这种意识和创业精神,需要知识、智慧和胆识才敢于创业,当然也必须让师范生认识到,要想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意识和精神。可以树立一些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增强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各种宣传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创业的优缺点,自我评估和衡量自己,把握当下形势,参照优秀典型案例,尝试迈出创业的步伐,大胆勇敢的去尝试。在观念上调整自己,在行动上战胜自己。

2.大力提倡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备教育创业型人才

高职高专院校90%的教师都具备双师证书和素质,这些教师有很多是下企业和在实践操作中具备技能,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技能,在一定层面上是很有工作经验的。这样的教师很利于培养师范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使学生更快进入创业的角色。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无疑是很又推进作用的。

3.建立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与创新创业有关的课程有明显体现。

开设与创业有关的课程,推广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开设可以围绕相关的创业心理品质和知识以及技能来展开,可以绕开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的有关课程,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推广宣传师范学生的创业意识,增进学生掌握有关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可采用案例教学,直接展示创业成功案例,总结创业精神、创业方法、创业过程和规律,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培养和梳理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也可以拓宽创业视野。

开设创业园,举行创业大赛,强化创业实践能力。在学校可以开设新型的创业园给学生自主经营,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对这些创业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还有就是可以举办主题创业比赛,让师范类学生也弱化从教是唯一的就业途径,让更多的学生去设计,通过做方案和设计,参与比赛,由理论到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为将来从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点培养师范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为师范生受教育居多是师范类能力的培养,所以创业的能力要通过强化培养和训练。创业能力主要是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在课堂上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技能大赛,可以多听“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参加创业实践和活动。特别是要多聆听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来校介绍其创业体会,使学生更直观体验,从而得到直接间接的熏陶和培养。

第8篇

自近代以来,相对于内地来讲,香港地区的教育发达不少。香港地区的高中课程改革也在持续不断的进行,进入新世纪以来,香港地区开展以“学会学习”为主题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基于此香港新高中学制于2009年9月开始推行。这次新高中课程改革旨在帮助学生作好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在新学制下,所有学生均有机会修读中六,透过均衡而宽广的高中课程,让不同能力、兴趣的学生能够尽展所长[1]。

一、内地的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标准

(一)高中新课程改革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我国内地的此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体现普通高中的教育性质,为每个高中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改革的要求,此次普通高中课改新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2]。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相近的科目构成,包括八个方面: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12―13个科目: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3]。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二)高中新课程的语文课程标准

根据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的模块设置,高中语文的课程标准也有所改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这样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分为两部分,必修部分包括语文1、语文2、语文3、语文4、语文5,这五个部分是依年级而递进的,必修部分包括10学分;选修部分包括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与专题[4]。其中选修部分和其他科目一样,分为选修1和选修2,不同地区和学校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开设相应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从高中语文的课程标准来看,此次改革所倡导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

必修课是每个学生所必须要学习的科目,语文课程中的必修部分作为共同基础,是每个高中生获得必要的语文素养的基本保证。同时,选修课的开设则为对语言文学有兴趣的同学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

2.注重语文的实际应用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使用功能,也有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高中新课程倡导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就要求高中语文教育在传授适当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3.注重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美的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要“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5.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

作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为具有不同兴趣、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发展创造条件。显然,传统的整体划一的语文课程结构及实施机制已不能满足全体高中学生“多样选择”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以满足高中学生“多样选择”的要求。

二、解读香港新高中课程的语文课程标准

(一)香港新高中课程改革

在香港地区,自2000年9月教育统筹委员会向香港政府提交《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之后,针对各个阶段的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香港的课程改革采用开放的课程架构,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弹性地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和方式,确保学生在不同程度都能持续学习。香港的课程架构包括五种学习经历、学习领域、九种共通能力、价值观和态度四个方面。关于高中阶段的改革,定于2009年9月实施。在香港地区的新高中课程改革中,三年制的高中兼顾全人教育和专门教育的理念,在拓宽学生共同基础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专门化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升读高等教育以及就业服务。

香港地区此次改革的新高中课程的整体架构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核心科目,也即是共同基础课程,供所有学生必修,共设4门必修、必考的核心科目: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通识教育,共占课时比重约为45%~50%。第二板块为选修科目,也即专门分化课程,学生可从20个科目中选择2~3个科目,也可选择应用学习科目及其他语言。这些选修科目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或者职业导向性,如,中国文学、英国文学、微积分和统计、代数和微积分、中国历史、物理、旅游与款待等,可供以升学和就业为目标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选修;每门科目计270小时,约占高中总学时的20%~30%。学生可以选修选考2~3门,共占总课时比重的20%~30%。第三板块为其他学习经历,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社会服务、体艺、就业见习等与工作有关的经验,也即包括学生在艺术、体育、德育、公民教育、社会服务及与工作有关的实践等领域的学习和活动,占一总课时的15%~35%左右,为所有学生所修读。

(二)香港新高中课程中的语文课程标准

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共有两科,一科是所有学生必修的中国语文,另一科是中国文学,供对文学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学习。这两科都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中国语文科必修部分为学生打好语文基础,选修部分的内容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中国语文科有十个选修单元,学生可以选择三到四个。中国文学科必修部分为学生打好文学基础,有八个选修单元,学生也可以选修三到四个。从整个课程架构来看,中国语文为所有学生必修的共同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将来在各大专院校学习小同学科奠下良好的语文基础”。中国文学为有志于在语文领域作深造或其意图深造的专业与语文领域密切相关者的考生的专业定向课程。“中国文学科为部分对文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深入而有系统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就个人性向,发挥所长,以规划末来升学,或从事与创作、评论或研究有关的工作”,“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奠定学生在各专上学院从事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基础” [5]。

三、内地与香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

(一)两地区此次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同之处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必修课的学习掌握所需要的语文基础的同时,加以选修课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是两地区新课程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同之处。

2.两地区的课程标准均体现了对学生的差异性的考虑

两地区的高中语文课程都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对于高中生对学习的差异性和语文学习的专业分化,两个地区都有所考虑,必修与选修的结合,是对传统的语文课程标准的一大改革和进步。

(二)两地区此次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之处

1.内地的课程设计区分定位相对模糊

香港地区对中国语文和中国文学科的区分有明确的权重和清晰的定位。相比而言,内地的课程标准就有点模糊。对于必修内容的设定来讲还相对明确,但是对于选修部分的界定,除了六个方面的说明外,没有做出具体的标准和权重,这也就给选修课程的实施带来了困难。当然这也是由于内地本身的教育情况决定的,各个地区不同的情况,对课程标准的界定来讲,难免有些难以把握。

2.内地语文课程标准与高考招生制度切合不强

香港地区的高考,就语文科目而言,中国语文是学生的必考科目,考核侧重于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中国文学则是中文系学生专业导向课程的核心,报考中文系的学生均需选考,体现课程的专业化。这是香港高校参与课程改革的结果。在内地,高考与课程的改革一直是持续不断的,可是对于高考和课程的结合方面,却一直是改革的问题所在之处。选修部分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差异性,可是在高考与高校的招生中,依然没有明确的比重和专业的对应性。

第9篇

为了把握当前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师的培训需求,笔者对2016年参加“送教下乡”(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师进行了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牧区;汉语教师;培训需求

小学汉语教师培训需求是指小学汉语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与小学汉语教师现有能力之间的距离。只有把握了培训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继续教育。为了把握当前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师的培训需求,笔者对2016年参加“送教下乡”(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师进行了培训需求调查。调查分为问卷调查和课堂听课考核两部分。问卷调查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水平现状、培训需求和培训方式四方面,发放调查问卷31份,回收29份,回收率94%。课堂听课考核部分,随机挑选15名教师,指定篇目在两个农牧区县镇小学授课,聘请专家现场听课评分。

一、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一)教师基本情况

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中,男女各占31%和69%,这与小学教师中女教师比例大于男教师的现实情况符合。年龄上,20-29岁年龄段的教师占75.9%,30-39岁年龄段的教师占24.1%。教龄上,三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占55.2%,四至十年的占41.4%,十一年以上的占3.4%。职称方面,没有评职称的教师占37.9%,初级职称的教师占41.4%,中级职称占20.7%。职务方面,中层干部占6.9%,班主任占37.9%,专任教师占44.8%。学历方面,中专学历的教师占3.4%,大专学历的教师占72.4%,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占24.1%。学校所在地方面,31%的教师来自县城,69%的教师来自乡镇。参加培训机会方面,能时常参加培训(平均每年二三次)的教师占6.9%,偶尔能参加培训(平均一年一次)的教师占48.3%,极少能参加培训(平均几年一次)的教师占37.9%。可以看出,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绝大部分为教龄短、职称低的青年教师,工作于偏远的乡镇,信息闭塞,参加培训机会少,亟需培训提高教学能力。这与“送教下乡”项目旨在培训青年教师的目的相吻合。

(二)教师水平现状

关于教师的专业,44.8%的教师是非师范类专业,37.9%的教师是师范非汉语言文学专业,17.2%的教师是师范汉语言文学(或语文教育)专业。可以看出,当前西部县汉语文教师中仅有极少数教师专业对口,接近一半的教师是非师范类专业,接近40%的是师范类其他专业。在授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方面,调查结果显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等)的教师占62.1%,使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师占20.7%。在授课中采用的教学手段方面,有3.4%的教师没采取什么手段,79.3%的教师自制教具、挂图,17.2%的教师制作课件并借鉴同行的方法。在上课外对学生开展的教育形式方面,13.7%的教师开展办小报活动,27.1%的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54.2%的教师组织学科竞赛,10.3%的教师什么都没有做,3.4%的教师开展其他活动。在采取充实教学内容的方法方面,65.5%的教师购买相关资料、书籍,44.8%的教师上网搜寻,37.9%的教师找同事或图书室借资料,3.4%的教师资料缺乏,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充实教学内容。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查找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在是否清楚语文教学和汉语教学的区别方面,有69%的教师回答清楚,有25.9%的教师回答不清楚。由上可以看出,当前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师中师范类和汉语专业教师比较缺乏,需要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汉语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充实。在教学中,有很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使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偏远地区电力不足,另一方面原因是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能力。有四分之一的教师不清楚语文教学与汉语教学的区别。在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内地语文教学属于母语教学,存在巨大的差别。如果不清楚之间的差别,在教学中将会套用语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不过,教师们在采用教学手段方面和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充实教学内容方面比较积极,值得肯定。

(三)培训需求

对于目前最需要的知识。27.6%的教师认为包括任教学科专业与前沿知识;75.9%的教师认为包括对课改、新课标、新教材理解与把握的知识;37.9%的教师认为包括儿童学习心理方面知识;65.5%教师认为包括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知识。对于自己欠缺的能力。58.6%的教师认为包括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41.4%的教师认为包括分析处理教材内容、整合课程教材的能力;34.5%的教师认为包括教育科研和论文撰写能力;41.4%的教师认为包括运用现代教育教学评价能力;13.8%的教师认为包括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监控能力;24.1%的教师认为包括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创新教育能力;分别有3.4%的教师认为包括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能力和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监控能力。对于参加培训的动因。有79.3%的教师是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有48.3%的教师是教育改革发展所需;有41.4%的教师是晋升专业职务需要;有31%的教师是获得继续教育学分;有24.1%的教师是力争成为学科骨干或带头人;有17.2%的教师是增强竞争力,以另谋发展。对于参加培训的期待。75.9%的教师希望获得可以在工作上应用的一些有效的技巧或技术;69%的教师希望获得适用的新知识;51.7%的教师希望获得新的理念;31%的教师希望理顺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模糊概念。希望在教育科研能力中提高的领域方面,分别有65.5%的教师认为是教育研究方法和如何将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实践,有37.9%的教师认为是如何选题,有27.6%的教师认为是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在语文教学几大板块中,最希望解决的板块方面,55.2%的教师认为是阅读,分别有41.4%的教师认为是写作和口语交际,38%的教师认为是字词,34.5%的教师认为是综合性学习。在教学的困惑方面,教室们的困惑主要有:不熟悉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教具不全,自己的经验不足;学生汉语水平低,与学生沟通困难;转化学困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问题;阅读和写作教学问题。总的来看,当前教师们欠缺的知识主要集中在对课改、新课标、新教材理解与把握的知识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知识。欠缺的能力主要集中在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和分析处理教材内容、整合课程教材的能力、评价能力等方面。在教学中存在相应的困惑,希望解决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教学板块的问题。在科研领域希望掌握教育研究方法和如何将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实践。大部分教师出于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参加培训,希望在培训中获得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技巧或技术,适用的新知识和新的理念。

(四)培训方式

关于集中培训的教学形式。有69%的教师希望观摩名师课堂教学;有44.8%的教师希望与专家研讨互动、交流对话和同行介绍经验、教学展示、共同研讨;有34.5%的教师希望是案例评析、参与式培训型;有20.7%的教师希望是专家讲座、报告型;有10.3%的教师希望是教育故事型,有3.4%的教师希望是专题沙龙型。关于培训授课教师。89.7%的教师希望是小学名师、骨干教师授课;41.1%的教师希望是基础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27.6%的教师希望是专职教研员;24.1%的教师希望是大学教授;6.9%的教师希望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于培训考核评价的方式。有65.5%的教师希望是根据培训课程完成相应的作业;有41.4%的教师希望是建立基于培训课堂表现的纪实档案;有38%的教师希望是考试;有34.5%的教师希望是提交教学案例或现场说课;有10.3的教师希望是提交论文或撰写培训心得。对培训的建议和意见方面,主要集中在:希望“送教下乡”的培训多举办,在培训中多听优秀教师的观摩课,组织教师多交流。总的来看,教师们希望在培训中多观摩名师课堂教学,能有机会与专家探讨互动,与同行交流经验。希望小学名师、骨干教师和基础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授课。希望通过根据培训课程完成相应的作业、建立基于培训课堂表现的纪实档案、考试等多样评价方式。

(五)课堂教学情况

通过课堂考核评价,发现当前教师们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1.教师语文基础知识薄弱,有待补充。主要表现在汉字书写和字词读音两方面。在汉子书写方面,主要表现为汉字笔顺书写错误,笔画书写不规范,汉字书写错误。例如,汉字笔顺书写错误的字有:屈、梅、海、策、火、驼、很、长、山、静、证、帐、宝、件、方,等等。笔画书写不规范方面,例如将走之写为建字底,在书写偏旁时,未将最后一笔变体。例如书写王字旁,未将最后一横变为提,书写木字旁时,未将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汉字书写错误方面,例如将“疑”写为“凝”,将“牌”的右边多写一横。读音错误方面主要表现为普通话水平不高,将汉字的音读错。例如将“波”读成“坡”,将“朋”读成“盆”,将“婿”读成“需”,将“折”读成“直”,将“色”读成“四”。在读音方面,对上声的音变规律把握不准,容易将上声的字读成阳平声调。

2.未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教师讲授、分析过多,较少给学生思考、练习的机会。例如,教师让学生总结课文的寓意,结果教师自己将课文的寓意全盘托出,并未给学生思考、总结的机会。

3.朗读指导作用不强。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朗读水平不高,缺乏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首先教师在朗读时缺乏激情,不能带动学生的激情,从而更好地感悟作品。其次,教师在让学生自由朗读的时候,未做明确的朗读要求,学生朗读训练针对性不强。再次,学生普遍存在唱读现象,并未引起教师注意与纠正、指导。

4.PPT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有待加强。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PPT课件制作质量不高,例如课件字体不恰当,课件与教师教学思路不同步。

5.教师缺乏鼓励性、激励性的语言,缺乏亲和力,课堂互动少。主要表现为教师表情严肃、缺乏亲和力,课堂互动少,不能有效拉近与学生距离,融洽课堂氛围。课堂上,教师较少适用鼓励性、激励性语言,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例如面对学生未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时,有的教师说“有些同学没有手吗?”。这样的语言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还将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改为“谁能尝试举手,老师最喜欢举手的小朋友了。”或者“老师不怕你回答错,是怕你不敢说。”

二、对策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前那曲地区西部县小学汉语教师的汉语基础知识仍显薄弱,课堂教学能力仍有待提高,教师对培训的动机较强,期望值较高。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一)在培训中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

从调研结果来看,当前那曲西部县青年汉语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为非师范专业,有一部分为非汉语专业,由于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汉语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运用教学规律进行授课,出现专业知识错误。鉴于此,在今后的培训中,增加教育学、心理学和汉语基础知识的内容板块。

(二)在培训中增加课堂观摩与交流讨论,提高教学技能

观摩名师上课,与名师交流,对教学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由于工作任务重,教师们较少有时间相互听课、交流,较少有机会观摩名师上课。因此在今后的培训中,需要多联系名师名校,为教室们提供观摩名师上课、与名师交流的机会和讨论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三)在培训中为教师提供锻炼的机会

在培训中,参训教师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因此,在以后的培训中,应该增加教师说课、试讲锻炼的机会,让教师及时将学习到的理念、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灵活掌握并提高教学技能。

(四)丰富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希望培训方式丰富多样,密切与教学实践结合。因此,在今后的培训中,要灵活安排多种培训方式,例如:可以安排观摩名师课堂教学、与专家研讨互动、交流对话,同行介绍经验、教学展示、共同研讨、案例评析、参与式培训型。

作者:罗芳 单位: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10篇

关键词:香港;教师教育;发展

收稿日期:2006―09―11

作者简介:1.罗明东(1962―),男,云南华坪人。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教育学基本原理、教师教育。

2.苟顺明(1977―),男,贵州务川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教育学基本原理、教师教育。

鉴于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香港教师教育一直处于不断改革的进程中。尽管香港与内地在社会制度方面存在根本区别,但并不妨碍我们对香港教师教育及其课程教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反思,总结出有特色的方面,并获取一些对处于由量到质、由粗放型到精致型转折点的内地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益的参考。

一、香港教师教育的演进

无论从教育管理还是课程教学的角度看,香港教师教育都是沿着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提高这样一条主线发展的。1842年沦为英帝国主义者的殖民地后的香港,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师教育才从无到有,在中专层次上缓慢发展。1939年创办了罗富国师范专科学校,正式开始了专门的大专层次的师资培训。日军占领香港期间停办,1945年后恢复。20世纪60年代,又开办了葛量洪师范学院和柏立基师范学院。在课程设置上,三所师范学院(“三师”)都逐渐把以前的中学毕业后修读的两年师范课程,改为在学院修读一年加上在小学实习两年。此外,还加开了“在职教员培训班”,让未经培训而任职小学的教师,晚上到学院接受两年的培训,成为合格教师。1945年香港受过正规培训的小学教师约1000名,未受过训练的约3500名,到1971年迅速发展到受过和未受过正规培训的小学教师各约15000名和7000名。

在教师数量需求基本满足之后,香港教育署把原来“三师”的课程延长到普通中学毕业后3年或大学预科毕业后两年。毕业生获颁“教育证书”。这个时期教育学的科目由个别讲师或几个讲师组合起来自由发挥,学科教学知识则以初中课程大纲为基础,要求讲师以大学预科低年级水平讲授。60年代后期,香港教育署把“师范学院”的称谓改为“教育学院”,并于70年代增设了工商师范学院以培训中学工艺科教师;80年代增设语文教育学院,负责中小学中英文教师的在职进修。这样,教育署下辖的师资培训院校共发展到5所。在教师教育机构的师资来源上,这一时期5所教育学院的讲师除了从教育署直属中学或教育署视学处调来外,还有向外招聘的,多半是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此期教师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对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师资培训缺乏整体考虑。70年代中期,香港就提出了有关高中教师获得师资培训的“教育文凭”的要求。另外,80年代开始提出幼儿园教师接受培训的要求,但新开办的课程只设在葛量洪师范学院,入学水平为初中毕业。中、小幼师资的培养中,水平和资历各异,不成系统。

为统筹香港的师资培养培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1994年香港政府采纳了教育统筹委员会的建议,由香港立法局立法保障,把原来教育署下辖的5所师资培训院校合并成香港教育学院,独立于教育署,有自己的校董会,与香港各大学和公立专科以上院校同一模式管理。其教育经费也和其他大学一样由香港政府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拨款。1994年至2004年教育学院逐步升格,在开办“教育学士”和“学位教师教育文凭”课程,取代“三师”的“教育证书”课程的同时,还取得了自我评审的资格。目前,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下属的负有师资培训任务的大学共有4所,但只有香港教育学院专责培训教师,其余三所都是综合大学,师资培训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因此,香港教育学院肩负着香港教师主要培养、培训任务。

二、香港教师教育的特色

1.课程设置灵活,教学方法多样。教育学院成立之初,经过香港学术评审局评审分别推出了“教育学士”、“教育证书”和“学位教师教育文凭”课程。教育学院取得自我评审资格后,进行内部课程整合和改革,设置“教育学士核心课程”,把先前由评审局分别评核的各种教育学士课程,逐步归并统合到该核心课程框架中。该核心课程分为“学术科目”、“专业科目与学校体验”、“通识教育”和“辅选科目”四大领域,各有其学分和选科规定。“学术科目”拓宽和加深师范生所选的从业后主授科目的知识基础,为该科目的教学做好准备;“专业科目与学校体验”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实践体验;“通识教育”系列课程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熟练度、学习技巧、个人和社会的能力以及对文化和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辅选科目”则由学术根据兴趣选择。整个课程体系是一个由四类课程互相沟通、互相联系、互相补充配合的一个有机体。不同的学系、不同课程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为学生设计不同的课业;学生也可以在这个核心课程框架和主修专业的指引下,较有弹性地选修自己需要的科目。

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教学与反思能力,教育学院设计了一系列广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座、导师个别指导、专题学术讨论会、课堂讨论、课外自修、实地考察、访问、实验室和实际操作等。学院的教学模式被称为“大班讲授、小班导修”,让学生可以既在大班听专家讲课,又可在小班研讨,包括讨论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教学语言中文类课程和英文类课程,供学生自由选读。

2.建立伙伴关系,强化“学校体验”。香港教育学院中小学及幼儿园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中小学、幼儿园合作的项目包括教育学院学生到学校实习,由教育学院讲师与学校教师联合视导;教育学院为中小学、幼儿园开办教师、班主任、校长的进修课程,推动教育改革;教育学院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人员携手进行学术或应用研究;及教育学院讲师培训“课堂研究”和“新法评估”等,都非常有利于和这些合作伙伴共同促进。讲师考绩制中也有相应的条目强调与社会上的学校、办学团体和教育署专业团体的合作活动。

教育学院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体验,学院与全港中小学和幼儿园建立的密切联系,使接受教师培训的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体验、提高。较长的实习时间被分散安排在教师培养过程的各个学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学生都有机会通过“学校体验”把在师训课程中所学得的知识、理论和技巧付诸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建构理论。“学校体验”主要包括:研讨会、学校访问、与学校定向联系、试教和连续教学实习,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实践经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实践中能逐步有效地行使教师的职责。教育学院设立“院校协作与课堂学习研究中心”,有效地加强学院与学校的联系,管理和指导师范生的“学校体验”。

3.师资力量雄厚,考核公正透明。在香港教育学院成立之时,全校讲师约有1/7拥有博士学位、1/3有硕士学位、极少数只有教育证书,其余有学士学位和教育文凭。教育学院建立进修假期和进修资助制度,教师有志在香港或到外地大学进修都可以申请。到2005年,香港教育学院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已从1994年的不足14%增至71%。先进的教学设备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香港的教师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师考核方面,香港教育学院成立之初,教育署下辖院校的考绩制度基本上按公务员标准。学院工作走上正轨后,推出“学术人员考绩制度”,规定分四大范畴考核教师的表现,即教学、研究、学院服务和社会服务。每人可以自行决定四大范畴的比重,但教学所占的比例不能低于40%。每个范畴都分为若干细项进行评估。评估由受评人提供资料,由委员会负责。委员会成员包括系主任,系内讲师推荐的代表,以及受评人提名的委员1名;每位受评人的委员会各异。考绩以三年为周期;每个系的讲师分成三组,每年评估其中之一。以三年为一周期、循环进行是为了使每位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研究、写作和改进教学,同时也不至于使委员会的工作任务过重。总之,同事互评是教师评价的一大特色,有利于做到教师考核客观、公正、透明。

4.重视学术研究,加强合作交流。教育学院通过各种计划和机构的协调努力,一方面有效地帮助教学人员进行高水平研究及各种学术和专业活动,建立起诸如亚太教育领导及学校素质中心、公民教育以及科技创意等中心。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了与本地背景相关的研究,也大力支持将研究成果发表或通过各种途径推广到香港的教学实践当中去。还拓宽外部和内部各种资助以支持研究和学术活动;发展与本地需要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以促进学院研究的发展;在课程学习和学生当中推动行动研究等,也有力地提高了香港教师教育师资和教师教育质量。

此外,香港教育学院还致力于推动跨学科、跨区域合作,以期进一步优化研究与发展、社区服务,以及教育课程之间的链接;在过去六年里成功地实施了策略性研究与发展计划及国际合作。目前学院正考虑将所得来的经验与成就进一步推广和扩展,以形成香港教育学院在教师教育和学术研究领域,研究与发展、社区服务的一个主要平台。在已有的国际与本地的合作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彼此协作,与合作者确定各自的优先发展的领域,在合作基础之上,积极制定策略性的研究与发展计划。其中关键性的领域就是:课程体验、评估、识字教育、核心教师能力、电脑,以及公共发展教育。学院已经确定与新加坡国立教育研究院进行合作研究。这将汇集双方相当数量的教育专家与学者、加强专业交流以及相关资源的合作。

5.整合职前职后,支持专业发展。香港教育学院在提供多项全日制小学及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同时,从1998学年度开始开设部分时间制教育文凭证书课程;此外,学院还为学前、小学、中学、工业学院及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提供部分时间制培训课程,将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教育整合起来,一体化设计与考虑。学院还为超过150所学校的教师开办“教学视导”培训计划。从2000年起,受教育统筹局委托,为数以百计的新任或在任校长提供校长培训课程。另一方面,基于对教师是学习者的认识,以及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往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反思、知识建构及协作等学习过程,学院积极跟踪支援上岗的新教师,利用网络支持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与其他负有教师培养责任的大学都注意为在职教师提供资讯交流、与学校和社区协作及导修支援,使在职教师有机会和资源继续学习和发展,并帮助他们有效解决遇到的问题。最近,香港城市大学质量评估研究中心开展的“香港教师素质与师训课程独立调查研究”也表明,教育界对学院的师资培训课程及毕业生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其他师训机构。

三、香港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

1.提高教师入职门槛。首先,加强教师入职培训。1997年董建华先生宣布要规定所有的新教师必须持有学位和受过师资训练,虽迟迟未能实现,但今后教师入职前要接受专业培训将成为大趋势。其次,要求中小学教师达本科学历,中、英、数“专科专教”。香港以前没有规定各学科教师要有该科的本科学历,特别是小学教师学历长期以非学位为主。政府于2003年采纳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的建议,要求中小学由2003~2004学年起,应尽量聘用持有语文科本科及相关师训资历的教师教授语文科目,学校亦应鼓励在职语文教师取得上述资格。2004年9月又宣布,计划由2005~2006学年起,减少小学教师跨班级上课的比例,三年内逐步落实中、英、数三科“专科专教”。尽管引起争议,但提高教师入职门槛,部分科目实现“专科专教”已是既定的发展方向。

2.进一步整合学术性与专业性。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背景下,香港教育学院认识到深厚的知识基础是保证教师教育课程质量与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前提;而教师教育研究则是持续发展和建构新知识的重要途径。鉴于此,“香港教育学院2005~2010年的战略计划”提出的5项战略性发展项目中,“推动及应用教育研究”成为其中之一。香港教育学院研究的战略性目标是确立一个教育领域内的知识基础,以改良教学、改善专业实践,及对政策制订做出贡献;同时也将有助于教育研究和学术成果的应用,从而使学校和相关教育组织更好地运作。

由于教师教育的独特学术和专业性质,香港教育学院一直以来遵循一种整合的研究哲学。这种方法综合了学术性,专业性,对社会的服务,以及对专业的服务。这一指导思想仍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把香港教师教育推向学术性更高、专业性更强、对社会的服务以及对专业的服务更有效的新境界。

3.强调教师持续的学习和专业发展。为了给香港5万多名教师提供一个持续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参照框架,师训会于2003年11月发表题为《学习的专业•专业的学习――教师专业能力理念架构及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文件,将“教师专业能力理念架构”分为四大范畴:教与学、学生发展、学校发展、专业群体关系及服务,涵盖了一般教师的主要工作和职责,以及在每一个方面的发展层次。文件特别指出,为满足目前复杂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要“因人制宜、因校制宜、因时制宜、各有优次”,“它要确保个体教师能应本身的专业经验,对学习需要进行有意义的自我评估;同时,它必须容许学校以确立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做法,来处理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B11在职教师可视此“架构”为参考工具,用以反思和自我检视本身的教学专业发展路向,从而能更有系统地计划如何进行持续专业发展。同时,学校也可以参考此“架构”,并按照自身的背景和发展需要,制订切合自身情况的校本教师专业能力架构,为整体教师专业发展作好规划。此外,香港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自主化的主张深入人心,各师资培训院校在体制上已独立与政府,广大的教师教育工作者能对一些有关教师专业化的政策发表意见,加上香港教育学院已取得的自我评审资格,实际上政府发挥的将主要是引导作用,学校将拥有越来越多的自。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099-02

在新的教育改革之下,“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了新的热门改革课题,也是众多学科的教学中的重点追求目标之一,其中也包括音乐学科。在小学音乐授课的教学方式中,其形式单一、教学呆板、有效率低。教师应通过对于教学的相关元素的研究和探讨来加强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自主学习和课余学习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以下几种有效性改善的方法。

一、加强对于备课内容的延伸和准备

以往教学中,音乐教师对于备课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只是走走形式而已的态度进行备课,却忽视了备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备课是一节课进行的整体构架和重要组成元素,学生一节课中所有重点难点都应该是在备课中进行反映的。因此,教师要对于备课进行更加精细的准备,就必须要对于教材进行反复研究,找出教材中所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制定出多样化的备课方案。通过对于整个备课方案的熟知熟记才能够将其完整的讲述给学生,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音乐学习。例如在进行《牧羊曲》的学习时,教师除了对于歌曲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进行备课之外,也要进一步了解牧羊曲的情感背景,这就需要教师对于电影《少林寺》进行了解,知道整个电影是在表达一个16岁的少女眼中家乡的美好景色及其远大的志向。通过对于电影的主体情感的了解来加强对于《牧羊曲》整体情感的把握,教师就可以使《少林寺》中的一些情感在备课中有所反映,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整个歌曲情感的理解。

二、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

学生自身的情感产生,与其所处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学会创建一些有着浓厚音乐意境、轻松、愉悦、具有美感的音乐氛围,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在内,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被音乐教学的气氛所感染,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对于音乐的内涵产生更丰富的理解。例如在学生学习《摇篮曲》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摇篮曲》(勃拉姆斯),然后在学生欣赏的时候,轻声问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在听到之后会联想到母亲,联想到小时候妈妈的呵护等。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联想,赞美母亲的伟大和温暖,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教师带到音乐气氛中,教师这时可以鼓励同学,想象妈妈在唱这首《摇篮曲》的时候,会怀着怎样的心情。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学生更容易理解曲子的情感,从而更容易被激发出想象和学习的欲望。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学生喜欢他所学科目的老师的时候,他会因此而喜欢老师所教的科目,当一个学生讨厌一个教学老师的时候,对于他所教授的科目也会产生抵触心理。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音乐学习,教师应该与同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平等对待,不能因为成绩好坏而有所偏向,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尽到做老师的责任,关爱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再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老师都应该用积极、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勇敢面对,并帮助他们战胜困难、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会对于老师产生崇拜和敬仰,对于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认真地学习,有利于实现了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堂下,老师始终都要做学生的领路人,引导学生健康地生活和学习,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对于教材内容要进行合理的组合

1.将流行元素引进课堂。视唱曲谱作为一种音乐表现手段和工具,是小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于识谱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通过对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为之后的音乐之路打下基础。可是在视唱曲谱的练习中,往往会使教学乏味,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引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且适合教学的流行元素进来,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像《笨小孩》等曲调简单、优美的歌曲,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难度又不会太大,有利于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

2.相关作品的引入。在对于《哆来咪》歌曲进行欣赏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真正魅力所在,可以加上《音乐之声》的相关片段,通过精彩的表演和动人的音乐使得学生能够对音乐产生学习和了解的欲望,并且能够留下长久的印象。还可以同时欣赏《音乐之声》中的其他歌曲,这样不仅仅能够使得学生对于音乐的了解和好奇心更加浓厚,更有利于学生的音乐情感的进一步加深。

五、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音乐天分不同,基础不同,感知力不同,所以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每一个学生的音乐资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再者,对于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一些意见、观点、想法等教师都要及时的关注,并将好的见解及时应用在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整个教学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有意义,促进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有些学生可能音准不好,在每次唱到高音的时候都直接换成较低的调来唱,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其特点设计一些简单的高音训练的曲目,让学生先找准歌曲的音准,然后在较高的音时要求学生运用半声来轻轻哼唱,通过不断的小声哼唱的练习,高音就慢慢上去了。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的擅长和不足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实现。

六、加强对于教学评价的合理应用

教师的教学评价可以反映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忽略的问题,通过对于教学评价的合理应用能够让教师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例如在学生在教师评价中提出学习歌曲时,老师的讲课速度过快,自己不能够跟上进度,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适当降低讲课的速度,以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进行有效学习。又或者有些同学提出对于某篇音乐课程中的相关内容不很理解,老师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补习和指导,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音乐课程的相关知识。小学音乐的教学是对于学生进行音乐知识、音乐游戏、歌曲学唱、唱游表演以及乐曲等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不一样,有的人擅长舞蹈,有的人擅长高音,教师要学会针对每一个同学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扬长避短的教育和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学习潜力,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发挥对于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评估。学生通过老师的专业性的评价对于自身的不足会有更加清晰的认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

七、总结

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形式、态度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改善和创新,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在音乐教学中对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充分理解和运用,学会将教学变为一种乐趣,一种知识探索的途径。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强调学习的主体地位是学生自身。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和音乐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于不同特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和教学来提高小学音乐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邓琴.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方向)本科专业调整改造及建设构想——以河池学院为例[J].河池学院学报,2008,(S2).

[2]罗妍.寓教于学,学以致用——职业高中钢琴教学“应用”模式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

[3]余彭娜,李玉红.民族地区高师学科教学论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4]李爱秋.美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色与启示——以美国伊利诺大学(UIC)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为例[J].教育科学,2009,(03).

[5]丁淑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

[6]孙霁.音乐课外活动对促进小学生学习动机与社交能力发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