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航空航天学科评估

航空航天学科评估

时间:2023-07-27 16:23: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航空航天学科评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航空航天学科评估

第1篇

星期四,地面科研人员将菜籽植入植物垫中。今年晚些时候,宇航员会用它们在太空中种出莴苣和白菜。在种下菜籽之前,这些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实验室里工作的科学家,已经花了一周时间将无菌土壤和特殊肥料装填进特氟龙和芳纶布制造的包装袋里。他们把这些包装袋叫作“植物垫”。

与其说菜籽是种下去的,不如说是被粘到了最佳位置,使用的黏合剂是一种叫作瓜尔豆胶的常用食品添加剂。这些位置可以使菜籽长出的根迅速找到水源,并且让植物垫外生长的菜叶尽可能高效地发芽。这些植物垫将会被封装在运输包内送往国际空间站,然后被放置在特制的生长室内。这个生长室配备了光照、照相机和其他在轨实验所需的条件。轨道实验室中的宇航员将会每

天给种子浇水,而地面研究人员也会进行同样的实验作为对照。

这些被植入18个植物垫的菜籽,将在下周的CRS-7号发射任务中,搭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进入太空。

2015年7月7日

明天,宇航员会给莴苣种子浇水, 打开特制LED光源,开始下一轮国际空间站上的蔬菜生产。这是2014年开始的Veggie蔬菜种植系统实验的第二阶段。

实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生长中的植物接触不到足够的水分。这就需要宇航员对灌溉过程进行直接干预――亲自给植物垫中的种子浇水。

一周之后,莴苣植株将会被疏松栽培,让最大最强壮的植株获得更多空间和资源,以更好地生长。根据生长状况,完成该实验大约需要28天。在绕地球飞行的同时,宇航员会吃掉其中一半的作物。另一半将被送回地球进行研究。对未来飞向太空深处执行探索任务及飞向火星的宇航员来说,哪怕只有少量的新鲜蔬菜,都会提供极具价值的营养。

2015年7月8日

在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将含有菜籽的植物垫放置在蔬菜种植系统中并给它们浇过水之后,国际空间站的第二批蔬菜种植实验正式开启。专门化的太空农场给植物提供光照,并让植物垫的棉芯通过吸收湿气获得水分。斯科特・凯利将给生长中的植株拍照,并将照片传给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科学家,以便他们对实验进行监控,并且在地球上用同一种菜籽进行对照实验。预计几天之后,空间站上的菜籽就会发芽,一个月后,宇航员就应该可以饱餐一顿莴苣了。这项研究被认为对

于将宇航员送往太空深处,并最终送上火星的未来计划至关重要。在长时间的太空旅行中,宇航员可以通过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并享受来自地球家园的宽慰。

2015年8月10日

宇航员的一小口,人类历史的一大。在从国际空间站Veggie蔬菜种植系统收获了“极品红”长叶莴苣之后,宇航员斯科特・凯利、科尔・林格伦和油井龟美品尝了他们的劳动成果。

2015年8月11日

太空蔬菜种植前景一片光明。未来的火星之旅离不开在微重力环境条件下生产食物的能力,地球上的农业生产者以及食客们也可因这项研究获益良多。8月10日,宇航员斯科特・凯利、科尔・林格伦和油井龟美成为第一批尝到太空食材的人,他们采摘并品尝了国际空间站内种植的莴苣。

他们食用的是名为“极品红”的长叶莴苣品种,这些莴苣摘自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内的Veggie蔬菜种植系统。今天早晨,美国航空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蔬菜种植组也从地面收获了莴苣,除了生长地不同外,与空间站中的莴苣别无二致。“蔬菜种植系统表明植物在太空中生长和在地球上生长极其相似。”美国航空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心蔬菜种植组的负责人乔亚・马萨博士在组内通风会上表示。肯尼迪航天中心副主管珍妮特・佩特罗说:“创新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继承的巨大资产,也是我们的文化,国际空间站是近地轨道上的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但是如果要去火星,我们需要脱离地球的束缚。”

除了能让未来的太空探索受益,该项研究也能给地球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种植更多的粮食作物也越发重要。该项目副总监丽莎・克罗雷多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商业航天员正在计划联手国际空间站的研究,为未来将人类送上火星而努力。”她指出,一旦商业航天器开始向空间站输送宇航员,就能够有足够的人手来延长宇航员用于科研的时间。

马萨还说,目前Veggie蔬菜种植系统的成功让他们有信心认为宇航员可以自己生产食物。无论是在未来国际空间站,还是在向火星进发的旅途中,宇航员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果来加强营养,还能在原本了无生机的航天器里通过小规模种植作物得到心理享受。马萨说:“离开地球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地球,服务未来。”

2015年11月16日

新年过后,国际空间站里很可能会有鲜花绽放。今天早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科尔・林格伦在国际空间站内启动了Veggie蔬菜种植系统,并将含有百日菊种子的植物垫放在该系统内。这是轨道实验室里第一次进行花卉种植实验,在地球轨道上生长的百日菊将会为日后在太空种植其他开花植物提供初期信息。“种植花卉比种植莴苣这样的蔬菜难度更高,”美国航空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心Veggie蔬菜种植系统的载荷科学家乔亚・马萨说,“ 光照和其他环境因素更为关键。”

林格伦会开启红、蓝、绿色LED光照,激活Veggie的灌溉和营养系统。百日菊的生长期为60天,是国际空间站前两批种植的“极品红”长叶莴苣生长期的2倍。在生长期内,LED系统将循环提供10小时光照和14小时黑暗环境,以刺激植物开花。“种植百日菊将帮助我们深入理解Veggie 蔬菜种植系统中植株开花的过程,使我们可以把蔬菜种植系统作为在轨农场,在太空中种植和食用土豆这样的开花植物。”肯尼迪航天中心Veggie蔬菜种植项目的主管特伦特・史密斯说。

研究者同时希望获取其他方面的优质数据,例如种子长期贮存和发芽率,花粉会不会造成问题,以及对宇航员士气的影响。国际空间站计划在2017年种植土豆。

2016年4月8日

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开展代号为Veg-03的Veggie蔬菜种植系统第三次实验,含有白菜品种“东京小白菜”的植物垫在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准备就绪,即将被送往国际空间站。Veg-03将继续推进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植物生长研究,为人类飞往火星的旅程奠定基础。执行本次任务的航天器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这也是它第八次开展商业性补给服务。

由于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植物在太空中的生长与在地球上不同。人类将来开展太阳系长途飞行任务,以及最终登陆火星,都需要向宇航员提供新鲜的食物供给。了解植物如何响应微重力环境条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Veg-03科学组的负责人乔亚・马萨说:“我们选择这一白菜品种,是因为它长势喜人并且风味绝佳。Veg-03会测试一系列新的蔬菜品种,我们希望宇航员会喜欢它们的风味,从而使国际空间站拥有一个蔬菜沙拉供应系统。”

在国际空间站准备设施处的一个实验室里,Veg-03科学组首先往18个植物垫中插入棉芯,然后准确称量一定配比的煅烧土(即太空尘土)以及肥料,配好后将混合物填入植物垫中,最后将其缝合。此外,科学组对东京小白菜和“极品红” 莴苣的种子进行了灭菌,然后分别种植到枕中,封装进真空包,转交给工程服务承包商,整合到运输的货物中。这一批要运送到国际空间站的蔬菜一共有12枕白菜和6枕莴苣。Veggie蔬菜种植项目的负责人特伦特・史密斯说:“Veg-03将建立在前空间站成员斯科特・凯利改进的自动化园艺系统之上,采用与其类似的操作技术来测试对蔬菜的适用性。希望国际空间站的成员们会喜欢这些白菜。”

在空间站里,宇航员会把这些植物垫放置在Veggie蔬菜种植系统中,启动LED光照和灌溉系统,定期监控和照料蔬菜生长。今年夏末,美国航空航天局还将把一块纪念牌匾送上国际空间站,宇航员会把它挂在蔬菜培养设施上,以表彰太空生物学先驱的贡献,特别是近期过世的索拉・ 豪尔斯泰德和肯・苏萨。他们致力研究生物体对微重力环境的响应机制,并且亲手促成了太空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他们做出的贡献影响仍将持续,使未来火星之旅的探险者受益。

2016年7月22日

13株生长在国际空间站的百日菊被送回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并在国际空间站准备设施处Veggie蔬菜种植系统飞行实验室里进行了解剖分析。另有12株百日菊被留在国际空间站里,作为宇航员的纪念品。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组科学家和国际空间站地面处理与研究项目办公室的合约科学家合作,小心翼翼地从13株太空百日菊和地面对照实验的百日菊植株中获取了种子。

科学家对这些百日菊种子进行了仔细的显微检查,然后将它们封存在小瓶中,做好标记供进一步分析。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这些种子将会接受微生物分析以及发芽率测定,以决定能否将它们送回国际空间站,在Veggie蔬菜种植系统中进行新一轮生长。这批百日菊是2014年4月作为Ve g-01实验的一部分被送上国际空间站的,含有百日菊种子的植物垫在2015年11月16日被宇航员斯科特・凯利放置在Veggie蔬菜种植系统中并开始生长,当时凯利正在执行为期一年的驻站任务。在系统的灌溉和监控下,这批百日菊生长了90天。

2016年2月14日,这批百日菊被收割、打包,并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CRS-8货运补给任务带回地球。Veggie蔬菜种植系统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太空生命与物理科学研究项目分部出资支持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希望通过在国际空间站内完善Veggie蔬菜种植系统,为将来的宇航先驱者提供可持续的食物供应――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计划中的重要M成部分。鉴于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逐步展开有关太阳系深处的长途探索任务,植物种植系统将会成为宇航员重要的食物供应源。同时,蔬菜种植还能在长时间的太空旅行中为宇航员提供休闲园艺活动。

2016年11月21日

一套高仿真的测试版美国航空航天局植物培养高级系统于上周抵达了肯尼迪航天中心。植物培养高级系统是为美国航空航天局打造的最大的植物舱。这套工程开发系统由卡车运送至国际空间站准备设施处,之后被转移进实验室。在实验室里,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师以及工程服务合同内的科学家和技师,都将使用这套测试设备进行训练,学习如何对它进行操作和组装,为明年迎接真正的植物培养高级系统做准备。他们还将测试植物培养设备的各系统如何与科学研究进行整合。

美国航空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工程师设计了植物培养高级系统的部分子系统,并且制造了飞行培养舱,其他子系统由威斯康星麦迪逊的ORBITEC公司设计制造。该设备是一个具有可控环境的闭环系统,可以容纳大型植物。整个系统使用红、绿、蓝色LED光照,和目前国际空间站上的Veggie蔬菜种植系统类似。植物培养高级系统还可以使用白色LED光照和红外线。此外,植

物培养高级系统将装备180个传感器,并且光输出量是当前Veggie蔬菜种植系统的4倍。

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科学家开发了可以整合入植物培养高级系统的科学载荷,用于国际空间站上的植物生长实验以及地面控制实验。载荷集成工程师会和雅克布斯公司一起,根据《测试与运行协作合约》,将包含种子的科学实验整合到植物培养高级系统中去。雅克布斯公司的研究者同样为植物培养高级系统提供了实验空间和技术支持。该项目的小规模实验名为“植物培养1”号,或PH01,将包含拟南芥、卷心菜和芥菜类的小型开花植物。PH01和植物培养高级系统都会在2017年被送上国际空间站。

2016年12月6日

昨天,也就是星期一,肯尼迪航天中心Veg-03实验地面对照组进行了第一次莴苣收割, 开启了应用“割韭菜式”的方法进行的四次连续作物收获。这种方法的理念是每10天收割一次“极品红”长叶莴苣,只摘掉每一株的部分叶片,让剩下的叶片继续生长。

与地面实验的收获方式不同,12月2日在国际空间站里,宇航员享用了他们的劳动成果。而肯尼迪航天中心收获的蔬菜则在包装、称重后,被冷冻起来供未来使用。地面Veggie系统是为了给在轨种植提供对照组。国际空间站上未来几次收获的蔬菜将会被保存起来,在返回地面航天中心之后供科学家对比研究使用。对比研究不仅包括太空和地面种植的产量对比,还包括食品安全分析,研究者将评估“割韭菜式”方法造成的叶片表面微生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2017年1月20日

今天,宇航员佩吉・威特森启动了新一轮国际空间站蔬菜种植实验。名为东京小白菜的白菜品种首次在太空中进行栽培。选择这种白菜是因为它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风味独特。威特森将作为在轨种植的负责人,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照料这些白菜。

2017年4月3日

今天,宇航员佩吉・威特森将在国际空间站种下第二批白菜,也是Veggie蔬菜种植系统的第六批作物。在两个月的种植期内,威特森将会定期采摘白菜叶供宇航员食用,同时进行科学研究。这将是国际空间站成员第二次使用“割韭菜式”的方法收获作物,以期增加蔬菜产量。此前这种方式被用于“极品红”莴苣。这一次,威特森拿到的种植指南根据第一批白菜表现出的需水量更大的生长特点进行了修改。

第2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航空救生;系统性;课程建设

随着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中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拓展和发展,专业教学课程建设中把握“教与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观点在逐步被重视。从系统论看教学,是把原本属于系统科学与哲学之间的这一中介理论移植到教学中来,把航空救生专业课程作为在学员基础教育阶段所涉及的唯一特色专业课,在课程建设中,更应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解析教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

一、航空救生专业教学要素分析

航空救生学是随着航空航天技术教育的应用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而航空救生专业教学的产生应追溯到航空航天专业技术教育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并随着航空航天这一专业领域的发展而发展。

航空救生专业教学研究的客体是航空救生专业教学过程。课程建设中需要考虑的要素既有航空救生专业教员的教授情况、学生的认知效果,又包括知识和信息的载体。该课程建设从理论教学层面上要达到航空救生法律法规、原理等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从操作技能层面上要达到培养学员在恶劣的救生环境下能够自我救生的技能,又有判别、评估救生条件熟练施救的能力。

二、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教学内容

把握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课程目标定位准确,教学时间分配合理。教学内容调整应符合“面向战场、贴近实战、注重应用、形成能力”的要求,具有实战性、实用性、针对性。

在课程设计时,将航空救生专业课程划分为教学内容学习和教学内容实施两个部分。在教学内容学习中,学员是学习的主体,航空救生教学内容是学习的客体,教员则是学习的组织者、控制者,在这部分设计中要注重学员“学”的效果。在航空救生学教学实施部分,教员是施教活动的主体,航空救生教学内容是施教的客体,学员则是教员施教的对象,这部分要注重“教”的艺术性。

从宏观上看,学员学习或航空救生专业教员教授有学年、学期、单元、课时之分;从微观上看,学员与教员之间或学员、教员与航空救生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时无刻不在时间流程中消长。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除了注重“教”与“学”的空间上的联系,还要注重二者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在学校期间对航空救生专业学员教学的培养应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二是认为航空救生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实际救生技能的培养,而航空救生学的理论知识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课时去教授。实践证明,上述的两种观点都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三、建设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教员队伍

航空救生专业教学系统的首要功能是满足现代化航空作战中对遇险飞行人员的救生,提高战斗力。其次是满足军民融合式航空救生模式,对民间航空、航海遇险人员的救生。

航空救生专业教学虽是在学员高等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但它不同于高等院校教学中的基础教学内容,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教员队伍的建设中,不仅要求教员具有坚实的理论教学功底,而且要求有敏锐、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包括案例分析能力、个人生存能力等。教员应具有能够定向控制学员对知识由迷茫到明白、从无疑处生疑、从困惑到熟悉再到灵活运用的无序到有序的方向发展的能力。

四、探索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手段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是航空救生专业教学课程建设的另一项重点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桥梁,好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航空救生专业教学课程建设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普及信息化教学

在加快信息化软、硬件平台建设的同时,依据教学需要调整充实课程内容,丰富功能和手段。传统教学媒体,例如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地图、表格等,还有现代教学媒体,包括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视听媒体等。但面对如此多的教学媒体,教员必须慎重选择,防止在教学过程中让学员感到媒介手段多乱杂。另一方面是修改充实航空救生学科网站,丰富学科网站的内容,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努力提高网站的利用率。

2.拓展开放式教学

坚持面向部队、面向兄弟院校,加大人才和信息资源交流力度。积极与军地院校和部队定点挂钩,鼓励教员到外面去进修和参加军内外学术研讨活动,推动信息资源共享。

3.推广案例、战例教学

改变航空救生课程教学的板书加多媒体的传统说教方式,力争拓宽案例式教学思路。教学将由典型案例展开,做到清晰描述、针对性提问、充分讨论、点评到位、指导实践,使学员乐于参与。在总结提高案例教学的基础上,拓展案例、战例搜集渠道,建立综合案例库,切实提高学员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课程;满意度;访谈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作为本科教育的延续与升级,针对研究生教学的课程设置与本科有着共通之处;与此同时,与本科生不同的是,研究生已经接受过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掌握了基础的专业知识,面临的学术任务更加专且精。研究生的课程应比本科阶段的课程更具有深度和广度,学校课程体系的设置、课堂上所教授课程内容的方式和重点,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甚为重要,这就对研究生课程体系有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除了用一些硬性的指标来体现外,研究生主观评价的高低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此,有必要针对研究生教学的特殊性,从学生满意度的角度来探究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

因此,本文以研究生课程体系满意度为发出点,主要关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对通识课程及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满意度。由于北航是典型的工科大学,学生中男性占大多数,因此本文选择了计算机学院的一名男研究生作为对象展开访谈。

二、访谈设计

在内容上,本次访谈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本硕课程的贯通、课程设置的开放程度、课程类型(基础学课程、跨学科课程、学术前沿课程、实际操作课程)的完善。本次谈时长一个钟头,目的是了解受访者对于当前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通过定性研究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提供一些建议。

受访者当前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男,23岁,山东青岛人。该生本科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211院校),计算机专业,大学期间曾获得多项全国性的计算机专业竞赛奖项,2012年以年级第二的成绩被保送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之前没有工作经历。

三、访谈纲要

访谈时间为2013年1月1日晚七点,地点为受访者的实验室,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访谈当天,受访者刚刚结束了紧张的期末复习和考试,心情比较轻松,所以整个访谈过程还是相当流畅的。

访谈的过程中,受访人对于各种问题都十分配合,对于比较难以表达的观点,他会思索几秒钟,然后以一个十分清晰的思路回答。对于类似于“通识教育”这样的专业词汇他也有比较正确的理解。这使得访谈进行得十分顺利。

1.读研目的

受访者的读研目的十分明确:为了提升工作竞争力。从专业选择上,他对当前的专业十分满意,有相当的了解程度,并且喜欢计算机行业。由于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受访人对自己的学业十分负责,对课程和教学也有过认真的思考。

对于本科就读的南京理工大学,从他的语气和表情可以看出,他对母校有很深厚的感情,但是由于高考失利,他对于没有进入更高水平的大学还是存在相当大的遗憾。相比之下,他对北航的感情中更多的是一种向往和自豪。

访问者:你为什么选择北航来读研呢?

受访者:我本科是在南京理工读的,怎么说呢,虽然在南理工学得也不错,但是高考之前就一直想来北京,算是一个愿望吧,另外觉得北航工科挺牛的,北航的计算机在全国也是很不错的了,所以保研的时候就来北航了。

访问者:当初为什么选择计算机这个专业?

受访者:在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是出于,首先是对计算机有兴趣,第二是觉得这个对于将来就业来说面比较广,所以高中毕业就选了这个专业。然后顺理成章地研究生也就选这个专业了。

访问者:那考虑过换专业吗?

受访者:这个没想过,从来没想过。

2.通识课程

由于受访者对于“通识课程”这个概念有比较正确的理解,使得这部分的访谈比预想中的要顺畅。访谈过程中,受访者对不同通识课程表现出的态度十分不同。例如,他对人文选修课比较感兴趣,对授课老师的教学评价也较高。相比之下,他提出,研究生英语和政治的课堂感受不理想,师生互动不充分,收获也相对较少。但是,他认为研究生英语课的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英语课的教学模式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此外,他提出研究生应该设置体育课。

访问者:你了解什么是专业课程,什么是通识课程吗?

受访者:按我的理解就是全校都上的呗,一些基础课,例如政治、英语什么的。

访问者:那你觉得研究生期间还有必要开设通识课程吗?

受访者:我觉得有必要吧。因为我一直觉得研究生竟然没有体育课。研究生成天对着(电脑),(相比于本科生)更没有锻炼的时间了,所以需要这种类似的活动课调节一下。

3.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部分的访谈持续了四十分钟,是整个访谈中的“重头戏”。受访者思路清晰,对于一些刨根问底的问题也不厌烦。他对于当前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基本是满意的,认为这些课程基本符合他的预期。另外,他针对一些课程设置的细节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本硕课程衔接问题上,笔者了解到,研究生阶段的大部分课程受访者于本科阶段都学习过,但是他认为这些课程十分有必要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开设。原因在于,在研究生阶段,这些专业课程大多比本科阶段教授得更加深入、具体,对于巩固了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大有好处。受访者认为,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的科研能力。

在课程选择的开放程度上,受访者认为当前的选课程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和选择权,十分有利于研究生针对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课程。

访问者:可以说所有的课程对你都有帮助吗?还是只是其中一部分对你比较有用?

受访者:应当说都有帮助吧。因为我自己选的课,肯定是对我有帮助的课。这点我认为是比较好的,因为必修课也是可以有选择的,可以选的课非常多,一定是选择自己有兴趣的。

访问者:你们的专业必修课一共有多少门?

受访者:一共有四门,这学期只开了一门。学院开的必修课一共有八门,每个人只要选够四门就行了。他不是大学里的必修课就必须要学这一门,所以这点是比较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和自己喜欢的东西嘛。

在关于课程类型的讨论中,笔者了解到,受访者的专业课主要是一些计算机领域的基础课程,学习这些课程的主要作用是奠定专业基础。受访者认为这些基础课程对于日后的科研和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当提到对当前课程体系最不满的地方时,受访者强烈建议增加一些实践操作的课程。

访问者:实践操作不是从导师的项目中就可以获得吗?为什么还一定要加到课堂教学中呢?

受访者:这个实践操作的意思是可以联系企业或某个实验室,实际做出某个东西,比如好几百人一起做一个大型项目,这个经验平时在实验室做项目是绝对没有的。比如计算机网络吧,学完计算机网络,最后一节课可以安排到某个相关的企业参观什么的,看看人家实际上是怎么干的。现在我们很多人的困惑是,从大学开始,做项目基本就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我们很想知道像windows这种大型的项目是怎么运作的。这些方面根本就是大脑一片空白。

在专业课程部分的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受访者反复提到以下几个词:实践操作、英语文献、专业基础。那么,是不是可以推断,这是他最想从研究生教学中得到的,或者是他在研究生课程中最大的收获呢?对于这个问题,受访者回答,专业课的最大收获在于通过大量的英文专业文献阅读,大幅度地提高了他的英文文献阅读水平。在他看来,这对于科研是相当有帮助的,因为科研需要阅读大量的国外资料。实践操作是他认为当前的课程体系中缺少的,并且十分有必要加入的环节。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一位受访者的访谈,我们不能贸然得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的结论,但是本次访谈为进一步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提供了基本方向,笔者也在访谈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首先,校方应建立专门的调研小组,对研究生课程设置定期做系统、科学的调研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反应和需求。

第二,建议加强学生选课的开放程度,增加课程类型和数量,使学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第三,建议增设研究生体育课;改进研究生政治课、英语课教学模式,增加课堂互动;增设专业实践课;专业课堂上增加师生互动。

第四,学校或学院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术交流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刘扬.雷庆.工科研究生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研究――以A大学为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5

[2]张三强.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启示.辽宁教育研究,2006.01

[3]韩小园.研究生课堂教学满意度研究.西南大学

[4]董俊虹.董芳.王润孝.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05

第4篇

关键词:航空器;适航技术;培养模式;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86-02

民机发展,适航先行。加强适航意识、提高适航能力是我国民机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提高我国民航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航空器适航技术与管理是一个涉及航空器设计、系统安全和管理等多个学科的新型交叉学科,欧美在该学科的教育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我国适航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起步较晚,面对具有相当特殊性的专业人才,其培养模式与体系建设目前已在国内航空和民航领域的院校中逐步展开。由于我国航空器适航技术与管理人才相当紧缺,2011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紧缺专业“适航技术与管理”,培养民航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针对适航学科对人才要求的特殊性,采用分阶段、本―硕连读培养模式,探索培养适航技术与管理人才的新途径。

一、跨学科本科―硕士连读培养机制

1.培养目标。依据合理的培养模式,制定完善的培养体系,培养以航空器结构、材料、系统,以及航空器发动机等专业为基础,熟悉航空器适航条例和规章体系,掌握基本的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并具备航空器安全性评估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使其能够满足大型民用飞机研制、通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航空公司运营与管理、局方部门监督与管理等方面的适航人才需求。

2.培养模式。航空器适航与管理技术涉及到多个飞机设计学科以及管理学科,是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它不仅需要从业者具有较高的航空器设计水平,也需要从业者熟悉适航条例、法规和流程等知识,同时,必须具备较高的协调、沟通能力。为适应从业岗位要求,达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适航技术与管理人才采用培优淘汰模式、本硕连读机制,学制总计6.5年。

学生来源(选拔):学生可通过高考进入适航培优班,高考成绩优秀、综合素质高的考生经审查择优录取;另一部分生源为校内其他相关专业优秀大学生,经过申请、考核、审批的流程进入适航培优班。

考核淘汰制:适航培优班的学生实行考核淘汰制,大学本科阶段每年都要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方可留在适航培优班继续学业,并保留免试攻读硕士资格;考核不合格者,则不再保留培优资格,并取消免试攻读硕士的资格。

分阶段培养:适航技术与管理培优班学生的培养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产学研合作、讲座型课程:建立适航领域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在民航、航空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学生的专项实习和工程实践学分与普通专业学生不同,比重较大。同时,研究生阶段开设2~3门专家讲座型课程,邀请企业和局方的适航技术与管理专业人员授课,贴近职业方向的需求。

二、面向职业需求的研究生培养方向

1.适航技术与管理人才需求。适航技术与管理领域学生培养的职业特点非常明显,目前该领域人才非常短缺,根据职业需求,大致包括以下四大类:(1)参与航空器或相关民机产品设计制造的厂、所内部适航工作人员;(2)航空公司、民航监管部门的适航工作人员;(3)负责适航规章、条例颁布与实施、航空器设计/制造单位和航空器适航审定的局方人员;(4)适航条例和法规、适航技术与验证方法等相关研究人员等。四大类相关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都很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而且必须具备适航法规与规章的研究/理解能力,较强的协调、沟通和管理能力等。

2.面向职业需求的研究生培养方向。适航技术与管理培优班学生研究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在研究生阶段。根据该领域四大类人才需求,我们针对以不同学科为基础的适航培优班学生设计了5大研究方向及其相关的研究技术,如图2所示。本科阶段学生的学科跨度较大,不同的跨学科专业的学生可以在5大方向中,选择合适的专业技术从事研究工作。

三、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和过程管理

1.课程设置与优化。适航技术与管理学科的研究生来自于航空器主机设计(含结构)、机械设计和强度、航空器发动机,以及航空器各分系统等专业,前三年的课程体系与原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一致;同时,增设了相关的适航概念性课程。本科四年级与硕士一年级的课程,以及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则侧重于系统工程、适航技术与管理方面;以促使适航技术与管理学科和各专业学科的相互融合,满足跨学科适航学科人才培优的需要;并不断探索、实践和改进。硕士阶段必修课设置:注重前沿性和综合性,以便弥补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侧重系统工程与安全工程,切合适航技术与管理方向人才分类需求,初步设置的课程有:航空器可靠性工程、航空器适航验证与审定技术、航空器安全管理工程、航空器持续适航技术、系统工程。硕士阶段选修课设置:面向航空器适航,注重适航工程实践类课程,并由各专业学科课程进行支持;学生可根据后续课题研究内容的需要,在全校工科类硕士选修课中选择其他课程。实践类课程可包括,旋翼类飞机适航审定与验证工程实践,通用飞机适航审定与验证工程实践,机载设备适航审定与验证,航空发动机适航审定与验证,持续适航工程实践等。目前第一届培优学生已进入硕士阶段,培养过程进展顺利,根据后面的反馈情况,我们将进行课程的优化。

2.校(研)企联合导师队伍。根据适航技术领域的跨学科、跨专业特点,组建一支校(研)企联合导师队伍。适航领域的研究生导师采用多学科交叉导师指导小组模式,建立多学科结合的导师组,共同指导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指导小组成员有校内不同学院、不同领域的具有宽阔视野、丰富学术经验的硕士生导师,也有具有高级职称、专业背景强的中航工业企业技术人员、民航局方相关单位的适航管理和监管专家,他们构成一个校(研)企联合导师队伍。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而且有助于促进本领域专业教师与企事业单位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共同提高。

第5篇

HyperWorks是Altair公司CAE核心软件,是一套杰出的企业级CAE仿真平台解决方案,它整合了一系列一流的工具,包括建模、分析、优化、可视化、流程自动化和数据管理等解决方案,在线性、非线性、结构优化、多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平台技术,HyperWorks始终遵循开放系统理念的承诺,在其平台基础上坚持为客户提供最为广泛的商用CAD和CAE软件交互接口。同时,Altair获得专利的按需使用的灵活的软件授权模式,为用户增加软件使用的灵活性和投资价值。

目前,HyperWorks包含的产品模块主要有:HyperMesh/HyperView/HyperGraphHyper Crash、MotionView、HyperMath、solidThinking、SimLab、RADIOSS、AcuSolve、OptiStruct、HyperStudy、MotionSolve、HyperForm、HyperXtrude等。

1.HyperMesh

HyperMesh是全球知名的顶级CAE前处理工具,问世20多年来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适应日新月异的硬件环境和日益增长的模型规模需求,其开放、灵活的特性受到广泛认可。现在,HyperMesh作为市场占有率最大的高端前处理工具,被汽车、航空航天、铁道、电子、船舶、重型机械、包装和土木工程等众多行业认可,同时也为生物医学、纳米材料乃至文物保护等基础研究科学提供了杰出的工具。

2.HyperView

HyperView是目前全球图形驱动速度最快的CAE仿真和试验数据的后处理可视化环境之一。它拥有全面的图形处理和数据处理功能,可以用于处理有限元分析、多体系统仿真和试验视频的结果可视化,并支持对实验及仿真等工程数据进行各类处理。其惊人的三维图形处理性能和开放的接口,为CAE后处理的速度和集成性建立了新的标准。

3.HyperGraph

HyperGraph是一款非常成熟的数据分析和绘图工具。其强大的工程数据分析和处理工具帮助用户从海量的仿真或实验数据中挖掘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并为其提供丰富的可视化报表。

4.HyperCrash

HyperCrash是一款专门为自动创建碰撞分析和安全评估中所需要的高精度模型而设计的前处理软件。通过流程驱动的工作流和自动化的模型检查和修正工具,提高了安全性仿真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仿真结果的精度,帮助用户为最复杂的碰撞和安全分析建立高质量的模型。

5.MotionView

MotionView为分析师和设计者们提供了一个直观而强大的接口来研究机械系统。作为多体动力学仿真市场上唯一的独立于求解器的建模环境,其开放系统设计帮助最终用户简化了定制和自动化的工作,实现高度的自动化或交互式建模。

6.HyperMath

HyperMath是一个通用的数值计算环境,使用户方便地开发和执行定制的数值操作于不同的数据类型,包括与CAE前后处理相关联的数据。它包含一个强大的和灵活的编程语言,全面的数学和工具库,集成的代码开发环境,数据可视化和通用数据格式的直接支持。

7.solidThinking

solidThinking是一款专为设计师打造的三维设计/造型软件,它帮助用户轻松、快速、低成本地探索、评估新创意。目前它已被广泛应用于消费品、首饰配饰、产品包装、家具设计、建筑工程等领域。其中Inspire模块更是面向设计工程师的快速概念创新设计优化软件,其清晰的用户界面及优异的易用性使得几乎没有CAE背景的工程师可以快速掌握,被行业称为“绿色设计精灵”。

8.SimLab

SimLab是面向工作流程、基于先进的特征识别和映射技术的有限元建模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而精确地模拟复杂几何体和复杂装配模型的工程行为,减少有限元建模中的人为错误以及手工创建有限元模型和解释结果中的巨大时间消耗。

9.RADIOSS

RADIOSS是精确而可靠的多学科求解器,为企业提品在真实使用环境下的性能虚拟仿真,帮助提升产品的刚度、强度、耐用性、NVH特性、碰撞安全性能、可制造性等,并降低物理实验的成本,提升整体研发效率和质量。RADIOSS融合了线性与非线性结构有限元求解技术、多体动力学仿真技术和流固耦合仿真技术。

10.AcuSolve

AcuSolve是一款领先的基于有限元的通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求解器。它以超凡的稳健性、快速和高精度著称。AcuSolve简单的操作界面,方便各层次研发人员使用,既可作为独立的产品使用也可以无缝集成到现有的设计和分析工具中。

11.OptiStruct

OptiStruct于1993年问世并在次年即获得《IndustryWeek》年度技术奖,随后在过去的近20年中不断证明了其在结构设计领域革命性的创新意义。在航空业,包括Airbus A380、A350、Boeing 787、Dornier 728和F35及国产商业飞机等最新机型的研发全部采用了该技术实现性能提升和减重及复合材料部件优化设计。在汽车、机械和轨道交通领域,OptiStruct则被广泛用于轻量化设计、强度提升、降噪和减振。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OptiStruct则被用于寻找最佳的结构布局。在电子和消费品行业,其带来了更轻便和耐用的产品。

12.HyperStudy

HyperStudy是一个开放的多学科优化平台,以其强大的优化引擎调用各类FEA、MBD、CFD求解器,甚至Matlab或Excel等非CAE软件实现多参数的多学科全局优化。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上至“Aurora”火星登陆器,下至各类快速消费品和体育用品。它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改进设计、进行“Whatif”研究、对试验数据进行相关性研究、优化复杂的多学科设计问题以及评价设计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13.MotionSolve

MotionSolve采用一种新的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多体动力学表述技术,代表着新一代的多体动力学分析系统。它为分析人员和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建模要素,可以用最少的假设条件准确地建立复杂的机械系统模型。

14.HyperForm

HyperForm是功能全面的基于有限元的金属钣金冲压成型和液压成型仿真工具,其功能涵盖从工艺过程设计到模具和零件设计的整个过程。

第6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课程体系优化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4-0042-02

一、研究背景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辽宁省较早开设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之一,主要为航空企事业单位培养无线电、电子工程、信息工程应用方面的人才,90年代后,及时调整面向地方经济建设。本专业具有较强的航空航天行业背景,面向国防建设和辽宁省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几十年来为航空部门、地方等行业和部门培养了大批电子信息工程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2010年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本科特色专业。

但一直以来,与培养航空电子工程师后备人才所需条件、要求相比较[1],本专业还存在一些亟待改革和完善的地方,如专业教学内容体系的学科化倾向较重;行业背景特别是航空电子方向课程设置相对滞后;学生工程学习与工程实践所需实际环境条件不足;工程型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创新不足。

以上种种问题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上岗适应慢,动手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缺乏创新能力及敬业精神等问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航空电子产业的需求。本文针对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介绍本专业目前的教学改革成果,以期为卓越工程师这项计划的推进做出一份贡献。

二、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调整

航空电子涉及的面非常广,为了厚基础、宽口径[2],提高学生的就业点,本专业的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占了绝大部分,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后,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择业,从事信息处理、传输、变换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和电子设备与系统的研制开发与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与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到2009年,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在理论教学中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2.5%和33.7%。2012年重修修订的课程计划中二者的比重达到了77.74%。

以“大工程观”为指导,整合、重组课程体系。[3]着力改变单纯以学科的系统性为标准构建课程体系的观念,密切结合现代工程技术发展和企业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为目标的设计课程体系。压缩课堂讲授学时,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企业学习留出更多时间和空间。减少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精简课堂讲授内容,开阔学生的课外学习和思考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自还给学生。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设置思路如下:

(一)工程实践基础

1.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线路的初步设计能力。2.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的初步设计能力。3.微处理器与DSP系统应用的初步设计能力。4.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的初步设计能力。

(二)电子信息工程方向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

1.掌握电子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分析方法。2.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分析方法。3.熟悉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如无线通信系统、光通信系统等。4.了解电子对抗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5.熟悉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6.熟悉航电系统信号检测与估计的理论与方法。7.了解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方法。8.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技术。9.了解航电系统的综合设计及实现方法。

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方面[4],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和社会伦理责任的教育,加强写作、表达与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学科基础课程建设方面,强化数学、物理、化学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同时拓宽学生在组织管理、工程经济学和财务等方面的知识面。

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适当加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建设,同时要特别强化面向工程实际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编制课程标准。同时,试点专业根据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模块化的教学安排,实现产学合作教育的国际化。

三、实践教学的多层面、阶梯式设置

(一)多层面创新实践平台搭建

结合工程实际,进一步完善“以实验与工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考和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实践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研究型、项目型学习和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帮助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

开设多种实验课程,计算机综合训练、工程训练、电子工艺实习、电子认识实习、电子设计应用软件训练、专业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做到8个学期实践环节不断线,在每个学期均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2012年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时已达44周。加大综合性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考核力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完成从选题、方案论证、理论设计、器件选择、实际制作、指标测试、结果分析、论文写作、市场调研等一系列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推进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构建一个模块化、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不仅满足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且也强化对非电类工科专业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既要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又要体现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构建课内外教学互动的“结构化、多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课程体系。通过推进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优化验证性实验,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融入趣味性实验,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实验多元化和系统性。协调实验内容“虚(仿真)”、“实(动手)”的结合。

(二)校企合作新机制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校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确保学生累计在企业学习一年时间的质量。各试点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与相关实习环节统筹安排。一部分实习实践环节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重要的实习利用整个学期。

本专业本科阶段实行“2.5+0.5(企)+0.5+0.5(企)”模式,强调与企业的联合培养。前5个学期为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实施阶段,第6学期为校企联合培养第一环节,第7学期为专业课实施阶段,第8学期为校企联合培养第二环节(含毕业设计)。其中,第6学期在企业实施8学分的课程,主要由企业教师承担,课程教学与实践内容着力发挥企业的技术和设施优势,其他时间为企业实习,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体验企业实际环境和基本要求,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实习结束为每位学生出具一份职业素质评估报告,协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有计划地建设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师资队伍。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有计划地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并与自己的教改教研项目相融合;兼职教师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首先对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课程及其教材进行改革和创新,最终实现由企业界全面参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工作。

(三)学科竞赛与教学相辅相成

专题社会实践、学科竞赛或科技实验项目等是教学的必要和有益补充[5],学院大力倡导此类“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合理规划和有效实施。学院多次承办学校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电子鼠竞赛等学科竞赛,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并为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科技大赛打下坚实基础。还组织了电子设计创新协会,现有会员500余人,该协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经验交流、比赛、讲座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既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又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 ,訾芳,李华星. 通用航空工程师培养模式与途径研究[J]. 航空工程进展, 2012, 3(4): 505-510.

[2] 邓丽曼, 王娜, 成舸. 宽口径厚基础按信息大类培养人才[J]. 中国大学教育, 2005, (1): 34-35.

[3] 林健. 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0, 31(1): 51-60.

第7篇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硕士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为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而设置的。从199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1997年,我国正式开展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工作。2009年起,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这是对以往硕士生培养过于偏重学术、脱离市场、知行脱节等弊端的一种完善,也是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截至2010年,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约为10万人。预计到2015年,我国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生在校生人数要实现1:1。然而,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生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的迅速扩大,其教育培养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1 社会认可度不高,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存在一定误解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从开始招生至今只有短短4年时间,属于“新生事物”,所以无论是生源还是用人单位方面,对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存在一些偏差。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过去传统的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混为一谈,甚至认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生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条件低、培养目标要求不高、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与学术型差别不大、学位证书不被社会广泛认可,就业前景不乐观。加之,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其它专业调剂而来,认为专业型不如学术型。因此,导致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自己的身份都不认可。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优先考虑学术型,对专业学位存在一定歧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还尴尬遭受着“不如学术硕士硬”、“山寨硕士生”、“培养无特色”、“就业前景担忧”等质疑。

1.2 教育管理特色不突出,缺乏有效培养过程监控和质量保障体系

目前,很多高校尚未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体制。不同学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学位要求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但是高校在对硕士生及导师的管理、质量评价及考核评估上大都采取一样的教育管理制度,缺乏特色性和科学性,也严重影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生的培养质量。例如,在培养方面,学术型硕士生偏重理论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具体到培养方案、选题报告、中期考核等培养过程各个环节,很多培养单位还没有制定完善的、特点突出的、有别于学术型的具体方案和有效的监控措施。例如,课程设置上除了少数几门学位课不同之外,并无其它差异,缺乏新意,导师也不清楚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否需要增加额外的要求,应该如何区别对待。专业实践也由于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实践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少有获得真正落实。此外,全日制专业学位在论文类型、评价标准与机制等学位论文规范方面,均未能突出专业学位特色。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现有“航天工程”和“航空工程”两个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起,招收“航天工程”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2010年开始,招收“航天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2014年,“航空工程”领域也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生。目前,已累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近130人,累计毕业近70人。毕业生中近40%的学生就业于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另有近40%就业于国内大中型企业,其余20%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教育工作。经过近几年迅速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不论从招生规模还是在校生人数等都趋于稳定,这就对如何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多渠道提高生源质量,严格导师资格认证量

鉴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发展时间短,认可度还不够广泛,为了提高生源质量,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采取多渠道招生的办法。首先,从我院“力学”本硕连读生、“工程结构分析”及“飞行器设计”专业中,选拔一定数量成绩较优异的本科生经推荐、免试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其次,在统考生中,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在笔试、面试方面区别于学术型考生,内容都更侧重工程应用方面,面试考官也选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教师担任;另外,报考学术型的考生如果愿意转报专业学位,将给予优先录取。最后,对于招生剩余名额,会从报考机械、能动、电气、电信、材料等相关专业的考生中预录,将同时愿意转为专业学位的学术型考生与报考专业学位考生一同笔试、面试,按顺选拔综合成绩高的考生进行录取。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较高的生源质量,也能达到不同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采取自愿报考的形式,从一开始就稳固了考生的心理认可度。

同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指导教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由于专业学位对应的学科只有一级没有二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目录上并没有标明特定的导师,而是在每年招生前期,会对导师就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意愿进行摸底,并对那些愿意招收的导师在总招生数量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同时对导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除了常规的要求之外,对其工程背景、主持横向课题以及到款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为之后的专业实践做好铺垫。

2.2 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实践应用特色。进一步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生源特点和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生,也不同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其培养定位应有别于上述两者,有其自身特色。总体来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兼顾学科与行业的特点,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具体到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航空航天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能够在航空航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机构或大型企业承担专业技术及管理工 作。

2.3 培养过程监控措施及其实施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2~3年。在第四学期可申请转博,通过学院考核并获得专业学位后第五学期转入博士阶段学习攻读博士学位,这样,为那些愿意并适合继续深造的硕士生提供了机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专业学位在硕士生中的认可度。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环节,均实行学分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并辅助以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导师合作指导。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分工明确:校内导师负责硕士生在校学习与科研等,并负责在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聘请高级职称及以上的全职人员作合作导师,与合作导师一起落实并管理硕士生专业实践并指导学位论文。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校期间,须修满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学术活动、中期考核、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的学分。除全校公共课之外,学院专门设置了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作为学位课或选修课供硕士生选择。此外,为拓宽硕士生知识面,要求在答辩前听够规定的学科前沿性讲座。

大部分课程学习集中在第一学期完成,第二学期开始,硕士生陆续进入专业实践阶段,专业实践应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考虑到每位硕士生专业实践的情况有所差别,所以,专业实践一般应在校外实践单位完成,可以连续完成,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分段完成。对于以导师主持的横向课题为专业实践内容的硕士生,部分专业实践内容可在校内进行,但须保证有多次赴实践单位进行调研与研开的经历。校内导师与合作导师要定期检查专业实践情况,处理专业实践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第三学期结束前,学院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进行中期考核,除课程学习、成果发表之外,重点考察专业实践情况,对于考核未通过者,将作为重点跟踪对象转入下一次考核。专业实践结束后,硕士生提交由校内导师、合作导师、实践单位共同签署意见的书面实践报告,并以PPT的形式向学院汇报并接受考核,未通过者将重新进行专业实践,并取消其校内指导教师下一年度招生资格。

奖助金评定方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生享受同等待遇,单列指标,分开评定。依据课程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等进行排名,末位学生将转为自筹生。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建议导师提供相应的助研岗位津贴,并协助其申请助学贷款,或者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此外,为鼓励硕士生重视专业实践,对于专业实践审查中成果突出或解决了重大工程问题的学生及其导师会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2.4 学位规范多样化,评价机制特色化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技能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是可否被授予学位的关键。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殊性,对其学位论文的要求及评价机制都不能完全照搬学术型硕士生的办法。

我们的做法是:学位论文可由校内导师与经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把完成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位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软件研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形式,论文字数要求3万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通过中期考核后,才可申请学位。在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预答辩后,方可进入论文评阅及正式答辩。送审时,论文评阅人共2名,其中1名必须是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答辩委员会由3至5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一位应是相关专业领域的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的专家,也可以是硕士生的校外教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要求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各环节要求且成绩合格,通过正式学位论文答辩后,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专业学位。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和不断完善,几年以来,我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逐步进入正轨,规范化和特色化愈来愈明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有了较大提升,不再认为自己是“二等公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达100%,去向包括研究院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等。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中期考核、奖助金评定等指标体系中除专业实践外与学术型硕士生的差异不大,部分学生专业实践内容与学位论文结合不够紧密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与工作中不断改进。

3 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3.1 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

在“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排名靠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亟需进一步改革。改革表现之一,就是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此应运而生。如何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树立为真正教育品牌的关键所在。

首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特点决定了学生不能只坐在书斋中,要真正走到社会实践中去。基于这个特点,学校应积极调整过去“关门搞学术”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在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社会实践资源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教学、科研、实践的良性互动。其次,完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是内部评价和使用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评价,除了在招生、培养、专业实践、学位答辩等环节中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外,还要引入外部评价机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逐步调整管理理念与模式,这也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能否真正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关键所在。最后,加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一支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素质高的管理队伍。

3.2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实践与就业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 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社会特定职业需求的高端专业人才,因此,要特别注重专业实践对其职业素养与技能的提高。具体说来,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学院和导师的作用,加大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授课教师和导师,应本着“实践第一”的原则合理匹配,更多吸纳一些具有企业一线科研、管理、经营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加入授课、指导教师队伍。应以横向课题为主,要求指导教师将所指导的专业型研究生纳入课题组,参与完成一些任务。另一方面,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投入,用于包括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导师培训、课程建设、硬件设施配置、与实践单位交流合作、校外导师聘任、就业指导等方面。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专业学位硕士就业渠道。

3.3 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有益经验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迅速。以美国为例,它是当今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专业学位早期主要向德国学习,到1970年后,“本土化”趋势开始加强。经过近90年的发展,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有力推动了美国经济快速增长,逐步形成结构日益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明确区分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定位。专业学位的培养应面向社会,培养目标坚持职业性方向,课程设置体现应用性,教学过程体现实践性,不同学科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也应各具特色。其次,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扩展专业学位学科或领域,满足社会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多元化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需求的增长,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重心应逐步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移到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在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的同时,适时设立新的专业学位类型,进而不断扩展专业学位学科或领域范围。最后,加强校企合作,贯彻实施“双导师”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美国斯坦福大学早在20世纪50年代率先开创了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形式。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大学基础学科的教学、科研优势,又能发挥企业设备先进、经费充足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恒,胡体琴.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5):88.

[2] 姜金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对策.中国轻工教育,2011.2:37-38,47.

[3] 高静.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对比研究.科技广场,2013.4:189-191.

[4] 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

[5] 王钰,康妮,刘慧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

[6] 陈皓明.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发展观 全面推进工程硕士教育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16.

[7] 刘华奇,刘浩然,周益兰.关于工程硕士招生与办学思路的分析与思考.教学研究,2010.11:24.

第8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互动式教学模式;工程能力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1-0069-04

中图分类号:G642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软件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实践性强、源于实践、用于实践;涉及知识面广,多学科交叉;新思想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发展更新快。因此,该课程教学难度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讲座式”教学方法,主要介绍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在项目实践中,教师则基本采取“放任式”教学法,以“结果论英雄”,缺乏对过程和方法运用的指导、研讨和评价,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师生缺少交流和互动是导致学生学习乏味、教学效果收效不佳的直接原因,最主要的是不同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存在差异。软件工程这类个人与团队实践性皆很强的课程,应该以教师为主角“讲授知识”,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能力”?不同的教学理念必然导致教学方法和效果的差异。依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定的“两领人才”培养目标,软件工程学科确定以培养软件工程技术及管理复合型高端人才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

因此,高级软件工程作为研究生的学位课,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软件工程能力的教学理念,即指导研究生自觉学习并掌握软件工程的本质和精髓,培养其参与和承担大型软件工程实践的基础能力。为此,我们提出以学生为主体、面向软件工程能力培养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效果。所谓软件工程能力,就是能够以团队协作方式,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进度和质量要求,应用相应的技术及方法完成软件工程任务的能力。针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的特点和学校规定的教学目标,在高级软件工程课程中,我们将软件工程能力细化为“严谨的工程化管理能力和精细化的软件建模以及模型分析与验证能力”。

1 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培养软件工程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大型软件过程管理和建模方法与技术为两条主线,突出以规范灵活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严谨准确的模型与元模型分析和理解、简明精细的建模方法这3个核心知识域,并以4种交互式教学措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该教学模式简称“1-2-3-4互动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该模式的突出特点是通过多种交互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对软件工程核心问题和关键技术与方法的深入探讨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软件工程能力。贯穿其中的交互式教学措施,不仅包括传统的课堂师生互动,而且包括课后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教师对实践项目的指导。更具特色的是,学生之间也基于作业的评价产生交互。

1)基于知识点设计的互动式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除了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通过引导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深入探究,促进交流和相互学习,加深学生对软件工程本质的理解,达到让学生掌握软件工程主要方法的目的。

2)随堂教学反馈机制。教师针对课程的核心内容设计了课堂反馈表,在每部分内容讲授结束时发给学生,随堂获取学生对核心内容和难点问题理解程度的反馈,了解学生关心的问题。这种互动帮助老师及时知悉并分析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也帮助学生梳理核心内容知识,解决难点问题。

3)教师指导下的项目组自主协作。教师设计出多种不同类型和特点的软件项目,并提出协同工作要求,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多个项目组,自主选择项目。各项目组在教师指导下,按计划推进工作,并每周提交进展报告;另外,按照课程的安排和项目进展,教师确定需求模型和设计模型等阶段成果提交的时间点,组织学生按期提交阶段成果,并让教师和同学进行评判。在此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和分析项目目标及特点,应用课程中所讲授的工程方法和技术以完成项目;项目组自主安排计划、分工和合作方式;教师和助教评阅阶段成果,并在课上点评和交流。

4)基于透明互评和贡献率的评价体系。在网络化的互动式教学平台上,每个学生需对其他组提交的软件模型进行独立(即不署名的)评审,并给出具体评价意见和评分,项目组需对评审意见做出回应并进行改进;项目结束后,各项目组需作项目总结报告和产品演示,并对每位成员的个人贡献率给出评价;教师对学生平时作业和课堂交流情况的评分作为平时成绩。另外,教师还通过开卷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这种由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过程,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并保证评价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教师根据项目组提交的各阶段成果及“被评价”结果、验收演示效果等综合评定项目组成绩;根据项目组成绩及成员的个人贡献率综合评定学生的项目成绩;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项目成绩和考试成绩给出总评成绩。

上述互动式模式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

2 教学平台及工程实验环境

教学平台和实验环境的建设对互动式教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高级软件工程课程完成了网络化教学支持平台和软件工程实验环境的建设,综合使用2个教学辅助平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课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作用。

网络化的课程管理平台是在自主研制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辅助系统(CG)上构建的本课程教学管理子平台,支持课件和学习资料的发放、学生答疑、作业的提交和评判等。由于本课程在项目实践环节引入了透明的互评机制以及个人贡献率的概念,而现有的课程管理平台难以提供本课程所需的特色功能。因此,从2010年开始,依托助教(博士生)和实验室研究生,我们设计和开发了一个网络化的支持项目组进行模型互评的组间互评价平台,该平台不仅可以支持项目组提交工作成果,如需求模型、设计模型等;还可以支持学生独立评审其他组成果,并给出评分和评审意见;另外,还能对其他同学的评审意见给出回复,并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本课程还利用北航软件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一组软件工具,并精选多个开源软件作为软件工程实验环境,为学生学习并实践精细化建模、量化的过程管理、项目组的紧密协同等提供必要支持。建立工程实验环境的软件工具如表1所示。

3 效果分析

课程不但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组织实施能力,而且力图通过课程项目,提高学生模型化抽象思维能力及分析验证能力,使学生能够将在课程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教训以及在课程训练中获得的能力,直接付诸于科研项目或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项目。下面通过3种评价方式对课程效果进行分析。

3.1基于课堂教学反馈表的教学效果分析

本课程针对重点内容设计教学反馈表,既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又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重要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以及对讲授方法的接受程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程共16次课,累计48学时。表2所示为针对2011年秋季课程中“设计建模”这部分内容的随堂教学反馈表分析结果,结果表明70%~80%的学生准确地理解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和强调的核心内容,同时表明学生对设计方法的理解相对困难较大。由此可以预想到在课程项目中,设计建模会面临比较多的问题。我们一方面放宽设计建模时间,另一方面加强对设计建模的指导和分析,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后续知识奠定基础。我们针对学生关注的11讲教学内容共进行了7次教学反馈调查,总体情况表明80%以上的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每一讲的主要内容,难点大多集中于1~2个较抽象的概念和方法上,但学生对主要内容都表现出较大兴趣,并对讲授方式给予了肯定。

3.2基于课程报告的教学效果分析

我们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写一份简短的报告,反馈自己所理解的关于课程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对下一年的教学进行改进。2011年,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均作出充分肯定,特别对以下方面给予认可。

1)既有“面”,又有“点”。刘超老师先从大的方面讲解软件工程背景知识,再由吴际老师深入讲解UML建模思想、精细化建模和模型分析方法;每堂课都有不少实际案例分析和讲解。

2)项目实践。教师将理论部分放到实践过程中穿插讲解,以使学生了解规范的软件开发流程,特别是熟悉建模过程;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学生互评。

3)教学方法十分巧妙。问卷方法既达到了点名的目的,又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课上认真听讲,集中精神吸收课程内容的精髓;教师很仔细地审阅作业,批阅后的反馈,让学生学到了更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反馈表上面的问题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小组互评的评分方式非常新颖,能让每位学生得到更多练习。

3.3基于课程项目的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更客观地反映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建模能力培养上的促进作用,我们使用由Bansiya Jagdish等人在2002年提出的面向对象设计模型质量评估方法,对课程项目中各小组的模型进行评估。该评估方法以分层模型为基础,如图3所示,分为4个不同的抽象层:L1为抽象级别最高的层次,表示最终期望得到的模型质量属性(Quality Attribute);L2层为面向对象设计模型中的属性(Design Property);L3和L4包含低抽象层次的模型度量数据。其中,L1层包括可重用性(Reusability)、灵活性(Flexibility)、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功能性(Functionality)、可扩展性(Extendibility)、有效性(Effectiveness)5个质量属性。

在上述分层模型的基础上,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在2004年使用此评估方法,对UML元模型的多个历史版本进行评估。该研究发现UML2.0的元模型相对之前的1.2、1.3、1.4、1.5几个版本,质量有显著提高,模型的可重用性、可扩展性等质量属性都提升不少。

我们参考上述两项研究的具体方法,对各小组所建立的需求和设计模型进行评估。选取如表3所示的度量指标,通过由L3、L4到L2的映射,以及由L2到L1的映射关系,计算出项目各个历史版本的评估结果。

某项目组所建模型的4个历史版本的质量属性如表4所示。

v1是小组完成需求分析后形成的第一个模型版本;v2是小组在v1的基础上自行修改完善形成的版本;在经过课程讨论、小组评价等环节后,小组按修改意见完成了v3版本;v4版本是在v3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形成的。4个历史版本反映了随着课程互动环节的推进,学生作业的进展情况。从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可重用性、灵活性、功能性三个质量属性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有效性呈恒定趋势;可扩展性呈现下降趋势。

可理解性较为特殊,其基准为-1,表示模型的可理解性是从“理解有多困难”角度表示的。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大,模型越来越不易被理解。此外,模型的可扩展性在模型改进后反而下降约20%,我们认为原因是该项目主要是实现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用于扩展的开发包,因此随着模型的完善,模型会趋向于具体的实现层面,可扩展性随之下降。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学生通过课程的互动环节提高了面向对象建模能力。

第9篇

关键词:变革性学习能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端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115-02

当今是知识型社会,经济发展从依赖物质资本积累向注重知识资本贡献逐渐过渡。处于纷繁复杂、瞬息万变而又充满机遇挑战的现实环境中,个人相应产生扩充知识、更新知识,不断突破和超越自我的需求。为满足适应变化和自我发展的愿望,个人需具备变革性学习能力,增强自身面对环境变迁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及竞争性。培养以变革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变革性学习能力,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

一、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理论基础

1.变革性学习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变革原指对本质的改变,在教育领域指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及价值取向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本质性的转变。变革性学习指置身于模拟教学情境或者创造智力与社会的交互环境中,通过探究、反思、联想、领悟对知识做出个人化的理解和新意义的创生,并将知识在应用中转化为实践的学习方式。变革性学习的程度和水平通过所具备的变革性学习能力来衡量和体现。变革性学习能力指通过对经验知识的反思、提炼与升华,引起思维或行为持久变化的内在素质,并通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形成和发展。

根据变革性学习各阶段的性质和作用,变革性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变革性学习意识,它是变革性学习的前提,要求学生明白变革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生自觉参与变革性学习过程的意识;变革性学习技能,它是变革性学习的核心,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变革性学习意识,还要通过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手段和形式将潜在意识变为现实;变革性学习行为,指学生对知识及求知过程反思、体悟,具体实施变革性学习,并通过实践持续不断地检验和完善,它为变革性学习提供了保障。这三方面相辅相成、环环紧扣、缺一不可,变革性学习意识通过变革性学习技能转化为变革性学习行为,变革性学习行为反过来继续提升变革性学习技能,深化变革性学习意识。

2.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课程论基础

人本主义课程论与学科中心课程论相对立,由知识中心向人性中心发展,目标是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实现自我超越和完善;主张设置统合课程,将学科知识课程、情感情意课程和体验课程整合,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联系,强调综合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认为课程内容要具有适切性,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和经验背景,尊重其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调动学习的主体性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鼓励者、合作者及引导者,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为成功教学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内在诉求符合人本主义课程论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人本主义课程论主张的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和有效学习也是对变革性学习能力培养价值的肯定。

3.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教学论基础

体验式教学论主张设置激发学习动机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在亲历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将个人热情、探究及见解融入学习情境中;学生注重亲身体验,在听中学、做中学、看中学,通过身临其境加深体会和领悟;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对知识加以检验、迁移和批判,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应对新情况、新问题。体验式教学论以体验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学习和适应世界的过程,在这个持续不断的整体过程中知识被创造和再创造。变革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体验为基础,以创新为导向,强调学生结合自身知识背景对经验知识进行灵感性把握,促使经验知识实现质的突破,通过对知识合理应用发展成为实践主体。变革性学习能力所包含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与体验式教学论诉求不谋而合,体验式教学论也为如何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提供指导。

二、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达尔文说:自然界生存下来的动物不一定是最强壮或最聪明的,而是最适应变化的。伴随知识经济时展所呈现出的知识和信息的主导性,人力资本的高效性及创新能力的依赖性,高等教育应顺应时展,摒弃束缚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自由的教学方式,培养其主动探究创造、更新应用知识的变革性学习能力。

1.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

知识经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1]。知识经济时代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知识和信息在生产和分配中占主导地位,是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二是强调人才素质提高和知识创新的重要性。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发展趋势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综合[2]。学科日益细化的同时又交织渗透,要求学生既要夯实专业基础又要拓宽知识技能结构。变革性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自觉探究、反思、联想的学习习惯,促进其对知识的纵深发展和跨界联系,不断扩展自身复合型知识储备。其次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革新应用与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缩短,要求人才相应具备创新性能力。变革性学习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激发认识冲动和创造性思维,对经验知识进行改造和重组,实现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和创新性应用。

2.教学改革推进的内在要求

传统的接受式教育中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创造者,只是接受老师和书本向其传递的知识结论和标准答案,压制了学生内心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向度,将学生培养成为单向度的人,对知识的吸收和辨别表现的盲目被动甚至厌恶,使自身在学习中异化,沦为通过主动接受和认真听讲寻找自身在学习中的参与感和认同感。高等教育的实质是“育人”,而不是“制器”。教育不是银行,教学不是对知识的存放,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记忆和重复[3]。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传统的学习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愿望,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需要通过反思、实践才能成为发展的主体。

3.变革性学习蕴含的优越性

变革性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变革性学习唤醒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觉投身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变革性学习强调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变革性学习使学生不再束缚于课堂接受标准答案,而是在不同情境体验中反思感悟形成个性化理解。变革性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取默会知识。默会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变革性学习帮助学生在行动体验和反思领悟中训练默会思维,激发个人智慧,释放自身潜能。变革性学习促进学生与外在环境交互中提升综合素养。外在环境包括自身之外的人和社会,在与人分享互助中升华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与社会环境互动中提高社会认知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思路

任何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都要围绕社会需求、知识规律和人才成长进行设计完善。北航综合改革人才培养研讨会强调: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人才培养,充分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看到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目标为导向做好顶层设计,以开放的思维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1.坚持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点

根据学生需求及发展阶段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将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指向。增加互动式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变革性学习意识,老师更加侧重倾听学生的切身感受,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塑造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和批判创新的勇气,促进大家交流探索和思维碰撞,形成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关于学习效果和个人能力评估不再将分数和成绩视作唯一衡量标准,而要考量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内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提高学生对知识摄取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人才培养的目标由培养“有量”的人转向培养“有质”的人,关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学习主体角色回归。

2.创建激发学生体验的教学情境

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和心理层面上获得全面体验,为变革性学习提供重要前提。系列讲座、社会实践、学生分享互助等特色项目结合开展、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学生听、说、看、想、做多重感官参与融入模拟情境中,让学生在丰富的直接经验基础上加深对多领域知识的认知感受。教学情境体验的亲历性和建构性,促进了知识的生成和迁移。设置合理多样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摆脱单一抽象的课堂教学情境及时掌握社会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当前职业变换非常频繁的情况下,能够灵活的适应工作转换。在分享互助情境体验中实现情感共鸣和道德模仿,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责任感,激发自身内在本真的情感态度。

3.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反思、凝练和提升

鼓励师生间交流讨论,或通过课堂展示回顾自身收获感悟,促进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全面深刻的分析问题,赋予经验知识更高级、更深刻的意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老师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质疑,先充分给予学生独立分析和深究问题的信任,再选择适当时机介入予以点拨、引导,保证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引领学生通过反思、凝练、意会等变革性学习行为进行经验的修正、补充和转化,实现知识的整合、创新和应用。除了掌握显性知识挖掘更多默会知识,主动结合自身经验背景和个性化理解建构知识体系。

四、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培养学生变革性学习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其中高端论坛课程邀请国内外杰出学者、政府专家、业界成功人士、优秀艺术家等,结合学生层次培养需求开展科学、艺术、军事、管理、专业技能等系列化、常态化、宽领域、高层次的讲座课程。

1.课程目标

高端论坛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性,激发创造性,提升探究性,促进交互性,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实现不同学科、不同文化间知识的整合梳理;运用创新性逻辑思维创造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多样化的社会实践能力;塑造自由精神、独立人格、公民意识。这个培养过程持续全面、深刻且具有创造性,学生置身其中感悟不同领域所共同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接触社会发展前沿问题,了解行业人才需求,提升应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加强处理烦冗复杂信息的综合能力。

2.课程实施

(1)激发变革性学习意识

高端论坛邀请的嘉宾都是社会各界精英,内容涵盖多学科领域的前沿热门主题,专门设计互动式教学环节,从参与主体、内容和形式上全面激发变革性学习意识。表面上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每次课程都有现场互动交流,学生都是自愿报名参加。学生意识到应通过对学术前沿动态保持密切关注来培养自己的学术敏感性,也感受到时代变迁需要持续不断地拓展视野及更新知识,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保证了教学以课前自学和课后反思为前提。

(2)提升变革性学习技能

高端论坛是引导学生亲自寻找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嘉宾在课程中并不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把多种不同观点展示给学生,给予其自由选择判断的空间。这样老师讲―学生听就成为一种引人入胜的“系列建议”,为学生提供富有人格魅力和生命激情的“声音文本”[4]。课程还通过模拟面试、集体观影、舞蹈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质疑、反思,寻找经验和知识之间的联结,潜移默化中达到以智传智、以情感情、以德涵德和以志养志的目的。

(3)优化变革性学习行为

高端论坛通过课后总结帮助学生回顾、反思、感悟,将知识进一步内化及升华,采用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关于课程的整体评价和个人收获。讲座嘉宾与学校合作,配合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课题研究、项目实习等实践平台,使知识不仅仅停留在形而上学层面,还在实践中检验、完善、深化,从而实现知识创新和能力迁移。因为人类始终是基于实践基础上不断地反思、批判,打破原有思维定式,构建新的高级化认知体系再去指导实践,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3.课程效果

高端论坛开设五年以来,成功举办课程讲座八十余场,吸引校内外师生3 400人参与。课程效果调查显示,77%学生认为高端论坛能够开阔眼界、激发创造性思维,60%学生认为可以提升人生观、价值观,43%学生认为可以提升人文素养,41%学生认为可以提升专业知识。由此可见,高端论坛真正适应了学生的求学需要、实际需要以及学术与技术前沿发展需要,提升了变革性学习能力。

变革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感,训练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在社会变革加速的现实环境中帮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式,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加强自身博弈能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进一步深化革新培养变革性学习能力的教学理论,丰富拓展教学实践载体,持续推进研究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

参考文献:

[1]王存刚.国内学界关于国际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进展与问题[J].国际政治研究,2011(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318-381.

第10篇

1工业工程教学现状

工业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具有工程性、社会性和创新性等特征。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目前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教学实验的专业主干课程有: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企业资源计划、质量工程、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现代制造系统等。现代工业工程是企业和整个产业经济摆脱困境、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武器,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是决定产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因应时代变迁的工业工程技术更能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因此如何有效地发展现代化之工业工程技术,以提升国家竞争力,为当务之急。发展工业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人才培养,我国最早于1993年招收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目前已有100余所院校设有工业工程专业[1]。

与国外相比,我国工业工程教学体系中实验课程的设置相对较少,手段较为单一,这容易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充实而实践能力差的情况,不利于推动实用型和创新型工业工程的培养。因此,如何建设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开设实验以及完善教学实践体系,更好地将工业工程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培育出确实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业工程专业化人才,已成为现代工业工程教育所面临的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2~3]。

2专业教学实验体系构建的思路

2.1工业工程的特征

(1)IE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的综合、交叉型科学,其善于兼收并蓄,不断扩展所涉及的领域,因而工业工程师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2)IE将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特别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追求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组成的综合系统各因素的合理配置、协调运行,充分发挥各自的效能,达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实现最佳的整体效益。

(3)IE的工程属性很强,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工程分析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4)现代IE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而且还是一种哲理,特别强调发挥系统中人的作用,在研究组织设计与重构、人员评价、激励手段等时往往采用工业工程的方法。

2.2教学实验体系的建设原则

(1)强调基础技能,面向现代化。从IE发展历程和国外应用经验来看,基础IE是发展的起点,是现代IE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其应用是最普遍的。同时注重与时俱进引入现代技术,包括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红外传感器、激光扫描器件等在内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和包括全自动立库、电子价格标签、电子看板、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等在内的各种自动化、可视化的监控设备相融合,形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工业工程教学实验系统。

(2)实验体系硬件与软件并重。现代IE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和工程分析与设计能力,因此IE实验体系建设要软硬两手抓,即购置相关实验设备,提供真实的人机操作环境,同时配备相关实验软件,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内容丰富的网络模拟实验,为学生提供实践、诊断、设计的完整场所[4~5]。

(3)注重实验体系的开放性和拓展性。工业工程的研究领域从其传统的制造业拓展到了服务业,在实验室所营造的模拟环境中开展以系统化、集成化、信息化、实时化、自动化、透明化、敏捷化为标志的工业管理实践活动,包括对为此而采用的所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操作实践活动;并以精益生产、看板管理、敏捷制造、全面质量管理等充分体现现代工业工程思维方式和理念的管理技术,作为实验教学系统的主要内容。

(4)前瞻性的,可重组的工业工程实验教学体系。现代工业工程学科教学的目标,已不再单单是希望通过理论讲授、教学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有关知识、概念和技术,而是要求通过学习先进的现代工程管理技术,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分析、规划、设计和方案优化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因此,开展现代工业工程学科教学,必须配合建设前瞻性的、可重组的现代工业工程实验教学研究系统,这其中不仅应该包括柔性的生产制造实验模块、仓储管理模块、企业生产信息管理软件等,还必须具有能够支持有关现代工业工程学科教学和课题研究的实验作业对象以及现代化的实验信息采集与分析工具等。

3教学实验体系的构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我国“工业工程”专业的发起学校之一。长期以来,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以高技能和创造力培养为主导,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工业工程”专业已成为一个创新型、开放型、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实验体系建设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为目的,以建设满足“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培养要求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为手段,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整体规划、精心设计、突出基础、强化特色,将系统理论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相互融合,构建集情境依赖、模拟仿真、实战体验为一体的满足学生基本实践技能培养与个性化创新发展需要的实验教学基础平台,为培养满足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工业工程人才创造条件。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3.1教学实验层次

为了更好地实现工业工程实验室的功能和目标,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的特点,设计了3个实验层次(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创新型实验,如图1),在提供基础型实验、积极开发综合型实验、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鼓励和提倡创新型实验,通过整合、共享、发展、创新,实现了从验证模仿型实验向设计创新型实验的转变。

(1)基础型实验(包含认知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这一层次的实验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应知应会的基本实验,与基础课程紧密联系,主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认知性实验通过录像和去企业实地参观,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验证性实验,如:秒表测时实验、人的疲劳实验、动作研究、时间研究、工作测定、学习曲线等,主要是与特定专业课程和核心技能有关的实验,重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2)综合型实验(包含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设计性实验通常是结合特定课程所开设的实验,如物流系统设计、装配流水线设计、方法设计,流程分析与作业分析等,这类实验需要应用相关课程的多个知识点,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灵活性。综合实验则是综合运用多种专业知识的实验,通常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生产设施布局、生产能力校核、生产系统仿真等。

(3)创新型实验(包含研究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第三层次属于研究创新性实验,其中研究性实验,主要是针对部分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优秀学生根据课题需要所进行的实验,如排序问题的优化算法、综合应用的混流生产线的平衡、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工作结构分解、基础数据的收集、数学模型的构建,以及生产与物流系统模拟仿真实验等。创新性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自主创新项目,选择实验平台进行设计和验证等,如科技项目可行性研究、创业计划研究、企业形象设计等。该层次实验是瞄准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实验,与学生参与实际课题以及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密切相关,重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2教学实验方法

遵循“管理以实践为本,依托实践开展经济管理教育”的基本原则,将系统理论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互融合,构建了集情境依赖、模拟仿真、实战体验为一体,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满足学生基本技能培养与自主化、个性化创新发展要求的实验教学体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出现,实验教学手段也趋于多样化、现代化。

(1)企业参观。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去苏果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南京中萃食品公司、南京金城公司等企业实地参观,让学生观察企业车间布局、生产流程、生产计划、现场管理、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等基层运作管理。

(2)实际操作。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在针对岗位、流程、任务的实践中,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如:管理信息系统、RFID、条码扫描设备、手持RF信息采集终端、工位信息采集播放器和生产流水线、立体仓库、自动出货分类线、功率车、模拟驾驶仪等在内的各种生产、物流、人因工程设施来完成实验指定的作业任务,解决企业工业工程实践中各种问题。

(3)模拟与决策。引入沙盘模拟、BOSS决策软件、企业生产模拟等模拟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变换角色。例如在啤酒游戏(BeerGame)、生产决策模拟游戏、生产排程游戏(TOC)等教学环节中,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成现实世界中的不同角色,如公司经理、财务主管、采购主管、生产主管等,对遇到的生产运作问题进行讨论与决策,使学生在提高了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计算机建模与仿真。利用Witness仿真软件、Flexsim软件、ERP软件、工业工程分析软件、SPC软件,可进行流程改进、工厂物流模拟与规划、供应链建模与优化、操作分析与优化、质量控制等实验项目,按照现实生产或物流系统,甚至是供应链系统运行,在计算机营造的虚拟环境中模拟出与现实相应系统中的设施、设备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使其按照实际中的步骤从事特定的活动,然后,根据待选方案的不同,改变此系统的参数,比较系统运行效果,进而选择选择合适的方案。

(6)案例分析。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分析国内外企业实施工业工程的案例,包括沃尔玛、惠普HP、戴尔电脑、丰田汽车、IBM、苏宁电器、南方航空、海尔等公司的案例,通过这些经典案例的分析,使得学生能够深入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工业工程的有关知识点。

(7)科学研究。根据老师科研课题和企业项目(精益生产、流程优化、工时定额等),学生组成科研兴趣小组,小组成员根据项目内容进行分工,小组讨论决定如何采集数据、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优化等等,进行资料收集,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决策与分析,最后提交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3实验教师培养

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进一步完善课程负责人制度,并以此制度为平台,培养更多的中青年教师,使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水平。通过进修、业务培训等手段,加强对实验教学技术人员队伍的岗位技术培训,特别是加强现代实验手段、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及新型仪器设备的学习与培训,全面提升其业务素质。支持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鼓励和支持教师将学科发展前沿、最新科研成果和最新技术融入实验教学内容中,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开出新的实验项目。

3.4实验教材规划

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课程内容的研究与创新。结合航空、航天、民航的“三航”特色,以及现代企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科学地评估现行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计划及实验课程大纲,使教学体系和课程建设为培养高水平工业工程人才服务。以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和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不断创新教学内容,积极体现现代实验技术的新手段,力求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对所有承担的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均编写实验指导书以及实验教材,包括:工效学实验指导书、人机系统设计实验指导书、工业工程实验指导书、流水线规划设计指导书、物流规划与布局设计指导书、质量检验指导书、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教材等。

3.5教学实验室构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工程实验室在“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配有多样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丰富的可供选择的实验内容以及科学的实验管理体系,力争建设成国内一流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实验中心。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由6个实验室构成(如图2)。

(1)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培养学生运用工业工程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工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研究、模特法应用、工时评价与秒表测时、流程分析、学习曲线、人机操作分析等实验,先对操作过程进行一般性地分析,然后运用专门的软件对录像过程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进行改善。从而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工业工程技术和方法,树立工业工程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实践基础,并为日后应用IE技术与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2)人因工程实验室。具体包含6个实验内容:一是微气候环境测定与评价实验,学习掌握微气候条件的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结果综合评价微气候条件;二是环境照明与生产效率关系测定实验,掌握照明的测量方法,绘制照明———工作效率曲线;三是环境噪声测定与评价实验,掌握噪声的测量规范和评价方法,评价噪声的性质和对人的危害程度并提出改善建议;四是劳动强度测定实验,运用“心率—耗氧”相关关系曲线确定劳动强等级,为制定劳动定额提供科学合理的疲劳宽放标准;五是人体心理与生理反应测定实验,通过视觉和左右手反应时测定,掌握反应时作为测定疲劳程度间接手段的机理和意义;六是人体基本测量实验实验,学习掌握使用人体测量仪器,并能灵活地将测量参数、统计参数用于人因工程设计。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掌握基本的人因学测量手段和测量概念,能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自觉地考虑“人-机-环境”的互动关系,提高工业生产中人性化水平。

(3)生产运作实验室。实验内容包括:装配流水线控制、项目计划编制、生产计划甘特图与网络图、单件小批生产周期计划、编制外协计划与合同书、生产计划平衡表、生产能力校核等,通过本环节的设计锻炼,让学生加深对本课程理论与方法的掌握,同时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运作系统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

(4)现代物流实验室。包括RFID、条码扫描设备、手持RF信息采集终端、工位信息采集播放器、自动供料、在线检测、多工位加工、自动运输、成品分拣、自动化立体库等物流实验系统,物流教学软件系统、物流运作案例等整套方案,基于现代物流的核心理论和核心流程,以真正发挥物流实验室的功效,为老师提供全面、系统的辅助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5)质量工程实验室。包括:工序能力调查、工序质量控制、抽样检验等实验项目,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工序能力评价和过程控制的工具和方法,以及应用GB2828进行抽样检验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实验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全面了解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并正确掌握质量管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具有应用所学质量管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管理课程的基本原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6)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室。包括:Boss决策软件、Witness仿真软件、Flexsim软件、ERP软件、Spot-light生产排程软件等专业软件。通过对上述软件的应用,可以进行生产和流程系统运营管理与优化、流程改进、工厂物流模拟与规划、供应链建模与优化等,掌握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方法,提高生产系统建模和仿真分析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仿真技术来发现生产系统里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措施的实施,提高生产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106-03

近几年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物理命题趋势进行了一些粗线条的分析。中考物理试题注重考察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命题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突出物理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科渗透,充分体现了时代性、探究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现例析如下:

一、命题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社会热点及科技发展前沿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标的理念,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的编制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试题的设计背景都来源于学生熟悉或熟知的生活现象。社会热点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更是命题者首选的素材。例如,蛟龙号潜水器、航空航天、国防科技、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新能源、新技术等。因此,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并能将所学的物理知识真正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

案例1:(2013宜昌市)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

解析: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选A。

点评:本题选材于自然界中学生熟悉的物态变化现象,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可结合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雾的形成过程,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

案例2:(2014临沂市)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如图)顺利驶抵月球表面。

(1)“玉兔号”是通过_______接收地面指挥中心发出各项指令的;

(2)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是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号”到达月球后的质量是_______ t;

(3)“玉兔号”使用的电能由太阳能电池提供,太阳能属于__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解析:(1)太空中没有空气,因此需要电磁波传递信息,故互拍的信息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面控制中心的;

(2)因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所以“玉兔号”月球车从地球被带到月球,它的质量将不变,即仍为140kg=0.14t;

(3)太阳能属可再生能源。

点评:“绕月探测工程”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把许多看似复杂不可及的科技成果用物理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从而推动学生关注科学发展动向,了解社会变化,建立物理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本题创设的是“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的壮观场景,所描述的问题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时代气息,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又引起学生对高科技的关注。

二、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

实验是物理的基石,中考对实验的考查占有20%以上的比例,近几年中考物理实验不再只考查学生对书本上已有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体现在学生是否会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各环节上。注重从过程和方法入手,在新的物理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凸显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案例:(2013湛江市)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

(3)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_______,为什么?_______。

(4)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上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改进方法_______ 。

解析:

(1)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2)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L1并联;闭合开关S后灯L1、L2均不亮,说明电路存在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并联电路之外不存在断路,故电路故障是L1断路。

(3)当电压表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时,虽然此时电压表与L2并联,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

(4)实验的不足之处是: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改进方法:更换不同型号的灯泡重复该实验。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但它打破了让学生强记教材上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做法,而是根据学生在实际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立意,由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反接,导致电压表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此题侧重考查设计与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这两个要素,考查学生信息交流的能力。体现了“让真正做过实验的人才能答得出来”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三、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在应用科学技术的同时,应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案例: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它在给人们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一些社会问题。现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汽车里的燃料燃烧排放的尾气既污染环境,又会引起热岛效应。请你设想可以采用哪些新型能源来解决这个问题,并说出它的优点(要求写出一种)。

(2)为了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采用哪些有效措施?请你提出设想和建议(要求写出两条)。

解析:

(1)可以用太阳能,优点是卫生、节能、不会排放尾气等;可以用蓄电池,优点是不会排放尾气等;可以使用液化气,优点是排放尾气少等。

(2)汽车司机和乘客要系上安全带,不要超速行驶,避免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设计感应装置,遇到障碍物自动减速或者刹车。

点评:此题结合汽车的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一些社会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提出一些好的设想和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既渗透了开发新能源、保护环境和交通安全等问题,又突出了人们在应用科学技术的同时所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对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够作出合理的评价。

四、重视开放性试题的设计,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

开放性试题,是按命题要求和发散性的倾向分类,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开放性试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避免思维僵化和单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各地的中考试卷中,都出现了一批立意和情景新、耐人寻味的开放性试题,它们成为了试卷中的亮点,格外引人注目。

案例:(2013河北)如图是一幅三峡大坝的图片。针对三峡大坝涉及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水电站中的发电机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

回答: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大坝侧面的船闸是利用什么原理修建的?

回答: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机械能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2)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

(3)大坝为什么要建得很高?是为了提高水位,增大重力势能。

点评:开放性试题是今后中考重点命题方向之一,此题属于提问型开放题,以学生熟悉的情境来命题会使学生有话可说,能促进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展开思维,加强了概念、原理和规律之间的横向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注意学科渗透,摆脱学科本位,突出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注意学科渗透是新课程基本理念。通过学科内的综合、学科之间的渗透,体现知识与技能,物理与生活,科学与技术,科学与人文的综合,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2011武汉市)下列图象中,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解析:

A.水对内部某点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其P—h图象应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A错;

B.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应与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并非与电流成正比,故B错。

C.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的质量成正比,其Q—m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C正确。

D.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其S—t图像应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D错。

点评:此题是物理现象和数学图象的结合。图象表示物理规律具有简单明了、形象直观的优点。在教材中,固体的熔化图象、液体的沸腾图象以及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等都可以用图象形式表达。把这种能力应用到其他规律的表达上就是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同时也体现了“学科渗透”。因此,在中考命题中,判断图象对规律的表达是否正确,从图象中寻找条件解决问题就成了具体的考试方式。

六、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教材中考出新意

教材是师生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在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很多试题的素材选自于教材中的插图、想想议议和课后习题,并在学生熟悉的教材中考出新意,这种出题方式不仅有效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有效引导教师吃透教材、用好教材。

案例:(2012宜昌市)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1654年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下左图11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的铜制空心半球全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1)总共用了16匹马把两个半球拉开,则平均一对(左右各一匹)马产生的拉力是多少?(大气压的值约为105Pa,计算时把半球看成一个圆盘。)

(2)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两个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上右图是同学们在用高压锅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如果他们没有抽气机,应怎样将高压锅里的空气尽量排除呢?请说出你的办法:____________。

解析:

(1)大气产生的压力为:F=pS=105Pa×3.14×(0.2m)2= 1.26×104N(或12560N);一对马产生的拉力为:F拉=■=1600N(或1570N)。

(2)半球半径小(或表面积或体积较小), 产生的大气压力小。

(3)在高压锅里放少量水加热至沸腾赶走里面的空气,然后盖严锅盖,让其冷却。

第12篇

关键词:国际化交流 培养管理体系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把“扩大教育开放,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高校积极通过探索各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资源来培养国际化人才及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学生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高校学生国际化交流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明显的提升。

学生国际化培养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外事部门、教务部门和学生部门的协同工作,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学生国际化的培养管理工作。本文从学生国际化培养管理的情况和需求出发,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就理工类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培养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为促进高校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二、学生国际化培养管理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是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对师生访谈的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展开,旨在了解学生国际化培养管理情况。问卷调查于2015年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校学生进行。为了保证被调查学生回答的真实性,问卷特意注明使用无记名方式。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自然情况调查,包括专业、性别、年级以及参加海外交流的时间。第二部分为学生国际化培养管理的情况和需求调查,共分为25个题项,调查对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非常同意、同意、不清楚、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进行选择。问卷为五点量表封闭式问题结合开放式问题。第三部分为一道开放式问题,主要是调查在大学生海外交流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问卷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样本分析

调查问卷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研学生发放,共发放200份,收回问卷186份,回收率为93%。经过严格筛选,186份有效问卷作为分析的样本。样本分布如表1所示,性别变量中男女比例为117:69;专业变量分布情况理工类占比86%,经管及其他占比14%;年级分布情况良好,高年级本科生基本接均分布;参加海外交流的时间变量的分布以中短期(半年之内)为主。整体问卷性别、学科等布符合理工科院校的实际情况。

2、基本情况分析

问卷的设计包括两部分:基本信息部分和问卷主体部分。第一部分与分析相关的学生基本信息为:性别、年级、专业类型以及参加海外交流的时间。第二部分学生国际化培养管理的情况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准备(4个测量条目)、活动体验(3个测量条目)、活动收获(2个测量条目)和活动专业性(6个测量条目)四个维度;对学生国际化培养管理需求调查内容包括:交流指导需求(4个测量条目)、交流办理需求(4个测量条目)、教学管理需求(3个测量条目)、经验分享需求(4个测量条目)和活动方式需求(2个测量条目)。

(1)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到:在信度检测中,克隆巴赫α值0.921,说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比较高。在效度方面,使用spss软件对量表的七个因子39道题目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大多数落在0.6以上,表明试卷的内在关联性很强。Kaiser-Meyer-Olkin值是0.933, Bartlett的球形检验sig.=0.000,这对于效度方面提供了比较好的辅助证明。

(2)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的样本有效统计量为186个,其中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5。均值、标准差和方差均在合理范围内浮动;所有因子的偏度绝对值均小于1,峰度绝对值均小于3,所以样本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适合做量化的实证研究。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

(3)样本统计性分析

本次样本的统计性分析如表3所示,分析可知,学生对于出国交流交换准备较为充分,活动适应性感觉良好,交流交换互动能够有效地鉴定学生出国求学计划,对于各类交流指导需求旺盛,特别是学分认证、毕设指导方面对学校相关管理服务工作提出需求,同时定点交换对于个人成长影响效果显著。

3、基于学生基本特征的差异分析

(1)基于性别变量的差异分析

性别对各维度影响如表4所示。从中可见:性别对各方面的程度影响均不显著(sig.>0.05)。

(2)基于年级变量的差异分析

学生年级对于各方面的影响如表5所示,不同年级学生在个人准备、活动体验、活动收获、交流办理需求、经验分享需求方面差异显著。其中,个人准备方面,二、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差异显著,四年级学生个人准备更为充分;活动体验方面,二、三年级分别和其他年级有显著差异,随着年级增高,活动体验有所提高;活动收获方面,二年级和三年级、研究生有显著差异,二年级学生收获高于其他年级;交流办理需求方面,二年级、研究生与三、四年级差异显著,三四年级对交流业务办理水平的认可度更高;经验分享需求方面,研究生与其他年级差异显著,研究生经验分享需求更强烈。

年级变量对交流指导需求、教学管理需求的影响均不显著(sig.>0.05)。

(3)基于专业变量的差异分析

专业对各维度影响如表6所示。其中,活动体验、活动收获和交流办理需求三方面差异显著,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其中,活动体验方面,经管类专业学生和理、工类专业学生差异显著,经管类专业学生活动体验显著弱于其他专业;活动收获方面,工科专业与经管专业差异显著,工科学生活动收获弱于经管专业;交流办理需求方面,工科专业与经管专业差异显著,工科专业对交流业务办理水平的认可度更高。

(4)基于海外交流时间的差异分析

海外交流时间对各维度影响如表7所示。从海外交流时间角度,个人准备与活动体验差异性显著,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其中,个人准备方面,交流时间为一到五个月的同学与一个月以内的同学差异显著,前者个人准备更为充分。活动体验方面,一年以上与半年以下的同学差异显著,前者活动体验优于后者;交流实践为一月至一年的同学与一个月以内的同学差异显著,前者活动体验优于后者;总体看来,活动体验随着交流实践的增加而增加。三、学生国际化培养管理提升的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统筹相关资源,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效力。

随着国际化办学进程的加快,国际化交流活动其规模、层次也在不断提升,学生对于服务体验、交流指导、教学管理和经验分享等方面需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将国际化交流纳入人才培养环节中进行研究和开展工作,协调外事、教学和学生工作等部门开展工作,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同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化交流培育,最终提高学生国际交流的意识,发展学生国际交流能力,保证学生国际化交流的通畅,提升国际交流效果。

2、梳理流程环节,提升服务质量,保证学生国际化交流畅通。

在国际化交流活动过程中,学生对于国际交流过程指导和教学管理中的工作有很大的需求,特别是本研一体化国际交流的衔接与延续、国际交流活动与毕业设计环节、免试推荐等重要环节的衔接和促进等方面,目前现有的流程和环节还有一些不足。因此,高校国际化进程涉及相关部门应该立足学生实际需求,结合学生培养实际,及时调整和补充相应规定、精简手续、优化流程,提升指导和服务质量,从而保证学生国际化交流畅通。

3、拓展交流种类,稳步促进发展,提高学生国际化受益效果。

国际交流的内容丰富多彩,内容和时间也不尽相同,对于学生的培养发展增益各有优劣,但是时间相对较长、项目稳定对于发挥国际交流效果非常重要。高校应当不断拓展国际交流活动种类,研究如何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科国际交流优势,拓展发展稳定的国际交流项目,这是提升学生国际化交流效果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福玲.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政策与战略趋势初探,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 17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