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时间:2023-07-27 16:23: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第1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

经过30多年不懈奋斗,我们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阶段既拥有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环顾全球,成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在少数,能够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并最终获得成功却不多见。不少国家在迈入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对发展方式作出调整。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尽管改革发展的成绩巨大,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的发展才能迎来新的契机,孕育新的希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六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七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八是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须看到的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第2篇

时间进入7月,形势愈发复杂,如何判断,面临抉择。

在传统增长引擎的驱动下,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达到阶段性的繁荣峰值11.9%,环比增长1.2%,超过2007年第四季度的11.7%和2008年第一季度的10.6%的水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直状态极差的外贸,5月份也有了超预期的表现,中国前5个月的出口额实现5677.4亿美元,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前2008年同期水平(5450.6亿美元)。但进入第二季度以来,国内外宏观形势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比如,国内收紧信贷投放、清理地方政府债务及严厉调控房地产业,国外欧洲债务危机突然恶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与通胀上行同步出现,5月份的经济数据反映了这一情形――CPI突破3%的警戒线,而投资从第一季度末的26.4%持续下降至5月末的25.9%,工业增加值亦持续回落,中国股市甚至最近引领了全球股市的下跌,成为今年以来全球股市下跌的第一名。尽管5月份出口实现了超预期的增长,但随着欧洲持续债务危机影响的扩散,中国出口的高增长将难以持续。从下半年的形势看,包括4万亿投资拉动效应的必然递减,中央对不良资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清理,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的影响,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将可能出现回落。

于是,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出现的“中国经济步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的声音,让位于5月份经济数据公布后起来的“经济下滑”、“二次探底”的呼声。

然而判断经济形势特别是复杂的经济形势,只看表面数据,不分析前因后果;只看一时段的问题,不从历史及发展中去考量;只看简单的结果,不探究其中演变的规律,肯定很难准确把握形势,得出正确结论。

事实上,从数据看,去年第二季度GDP增速7.9%,第三季度8.9%,第四季度10.7%,今年第一季度达到11.9%,是一路“过高向热”的挺进。如果今年延续这样的增长态势,全年的增长势必超过10%,与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比较,一定会引发“经济偏热”,对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没有任何好处。今年正在实施或将陆续出台的放缓公共投资、适当收紧信贷货币政策,加强房地产价格调控,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压缩高污染、高耗能和过剩产能,重启人民币汇改进程以及其它宏观调控措施,实际上是对过去一年经济快速增长,半年来“过高向热”态势的主动调整。2003-2007年GDP10%以上增长并不是“常态”,经济增长的“弦”绷得过紧并非好事,也不叫“又好、又快”的增长。只有在由环境和资源等因素制约的,8%-10%潜在经济增长率之下的增长速度,才是科学的,才可能是“又好、又快”的增长,且又符合追求目标,就不是下滑。中国一直主张GDP增速为8%左右,所以是回落趋稳,回归“常态”,回归适度增长。今年中国的GDP会回落到9%-10%的理想范围。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世界金融危机迅速扩散蔓延,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事实上,这一轮经济增速下滑从2007年第三季度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2009年第一季度。下滑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这一影响并非下滑的主要原因,主因在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以及政策应对等内部多种因素的叠加作用。所谓“内生性因素为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阶段和增长模式问题,虽然多年来一直强调要从外延性增长转变为内涵式的增长,但目前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的,过分重视增长速度而忽视增长质量;二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进展缓慢,多年来对调整经济结构强调得不够,政策和措施力度也不够,口头多,政策和措施少;三是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且逐步下滑。所谓“多种因素叠加”,一是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冲击下,外需严重下滑;二是政策方面,特别是2008年,一系列对企业经营影响重大的政策过分集中出台,如提高环保门槛,人民币汇率升值,“两税合一”税法的变化,大规模取消出口退税、增加用工成本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速;最后一个就是政策应对问题,2008年宏观调控的任务变动过于频繁,有的地方和部门,有的政策和措施,年初对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苗头重视不够,年底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又反应过度。实际上,中国经济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的这一轮减速,根源在于长期以来的结构性矛盾,比如投资与消费的矛盾,内需与外需的矛盾,发展方式结构性矛盾,区域结构性矛盾,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国民收入结构性矛盾,等等。如果这些结构性矛盾不解决,经济增长速度迟早都会出现下行。

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实行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揽子计划,在刺激政策的作用之下,迅速扭转和遏制住经济增速7个季度连续下滑的态势。但必须看到,在应对经济危机冲击时,强调“保增长”多,对“调结构”、“促转型”重视不够。而这一轮世界金融危机,则再一次告诫人们,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无法继续下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比如,针对部分行业尤其是一些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就需要及时淘汰落后产能,防止重复建设。这方面动手越早,损失越小,动手越晚,代价越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6月22日联合公布《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宣布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料在内的406个税号商品的出口退税。这一涉及较大范围的取消出口退税政策,主要关乎“两高一资”产品,而就在调整相关出口退税的前两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两项举措,表面看似无关联,且政策背景也各有不同,但深思细剖,不难发现,其实这些举措都在为调结构、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

可以确定,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大周期转换与小周期转向的重叠并行之中。所谓大周期转换,就是中国经济面临从投资、出口为主的驱动,向由市场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驱动的经济增长格局转换;所谓小周期转向,就是中国经济自2007年的增长峰值回落之后,正在迈向新一轮增长周期的起点。此二者的重叠并行,无疑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向更好的增长方式转换。但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当一国经济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发展之后,经济增长速度都会回落到“常态”,回落到“适当”,甚至难免会有下滑。从这个角度看,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出现阶段性波动是难免的、正常的。总的来说,对于今年下半年的中国经济,还应持有适度乐观态度。从外部看,跨境贸易和跨境资本继续稳步回升,这将有助于为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持续的“全球化红利”;而欧洲债务危机,其规模及影响毕竟难与次贷危机相比。从内部看,从再工业化及城市化加速的组合等,一定能够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基本稳定,特别是经济领先指标――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连续15个月在正常水平以上运行。尽管5月与4月比有1.8个百分点的下降,但仍在50%的正常水平之上,显示未来经济将呈现增长之势,只不过发展态势较前更趋平稳。中国经济的增速会从“前高”转为“后稳”。

如果准确地把握了形势,就一定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中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新时期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只有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才会越来越高,发展空间才会越来越大,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责编电邮:caimi@vip.省略

第3篇

Abstract: At new er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no limit consumption and waste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destructi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and imbala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 China's economy should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mode, transforming high input, high consumption of the ext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the int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carry ou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creating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 and achieve economic and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Key word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hange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156-02

0 引言

科学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来说,主要是坚持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传统发展观进行对比,分析出了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想取得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放弃传统的发展模式,采取科学发展观。

我们的经济发展观念要与时俱进,并在经济的发展中不断的强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与在可持续发展经济中的现实指导性,并对此一一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方案。

1 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相互统一、相互支持的关系,它们存在内在统一性,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领域的体现和应用,它们都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因此是一致的。本文从三方面来阐述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联系。

首先,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使生产力得到发展,且对生产关系的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还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且将社会财富公正合理地分配。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反映,也证实了二者之间的统一性。

其次。在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方面,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内在统一性。科学发展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除了GDP的增长之外,还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同样体现了二者全面发展的共同精神。

最后,科学的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统一性还表现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上。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现代经济和建设在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两方面相统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求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与该思想相统一,把我国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提高经济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并与自然和环境和谐发展。二者的目标皆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2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策略

2.1 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对经济增长速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便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利用先进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通过科学进步,我们可以优化生产技术和设计,可以更新机器和设备,降低能耗,可以减少人力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科技进步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或者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值,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增加研发投入,完善创新载体,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对引进技术要加强吸收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真正将科学技术应用在经济发展上。

科学进步是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前提,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通过科技我们可以实现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科技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要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可通过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或者向其他国家学习和模仿两种方式实现。因此,我国一方面可通过加大对科学研发、教育等的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采用模仿、购买等手段实现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进步和发展,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将不断提高,这些都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2 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 目前通行的GDP指标忽略了对资源的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导致不计成本的生产方式大肆盛行,迎合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需尽早建立绿色GDP制度。绿色GDP指在通常的GDP制度中减去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对自然的损耗计入经济消耗和收益中,同时,还要将挽回资源损失和修复生态平衡所需支付的经济投资也算入GDP制度中。

因此,绿色GDP制度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反映了经济的发展速率,同时建立了一个综合反映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指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将会引导引导企业、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自觉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消耗率,发展一条绿色经济的道路。

2.3 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想要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由于当前国内所兴起的西部大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使得我国的内在需求大大的上升,也正是因为国内需求正在不断的加大,使得对外的贸易要与内需相平衡,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使得经济效益变得最大化。

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仍然十分落后,需要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国内相关的知识产业以及资本密集产业也较为薄弱,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之下,我们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并将我国产业的优势完全的发挥出来,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产业,这样才能够拉动我国的经济模式的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发达的产业结构之上。

2.4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高素质的劳动者才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虽然有较多的劳动力人口数目,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我国对科技人才、教育及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依然偏低,急需加大教育投资,扩大教育面,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内在统一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我们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资源、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黄文杰.试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工业企业管理创新[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8).

第4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央顺时应势作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理解好,落实好,努力取得突破、走在前列。

多年来,浙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先后作出实施“八八战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取得了积极成效。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前,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举措,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方针,坚持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抓发展与促改革相结合、抓经济与惠民生相结合,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和保障改善民生,经济运行回升向好,质量效益持续改善,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民生保障再上台阶,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我们也十分清醒地看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仍然不快。究其原因,从客观上说,经济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根本途径是推进工业化,特别是在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人才、技术和装备都十分缺乏的条件下,浙江的工业化起步主要靠千百万农民的创业,靠发展乡村工业,加上当时整个国民经济属于短缺经济,浙江工业形成了以“低、小、散”为特征的初始结构,这是当时所处发展阶段决定的。

从主观上说,多年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所形成的习惯思维也是根深蒂固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和根本扭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忽视经济增长所付出的能源、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矛盾等代价,在一些干部思想中还一定程度地存在。但是,现在这个“存在”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还将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如果我们不能顺应趋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所淘汰。

三个共识增强加快转变的主动性、自觉性

下一步,我们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第一,进一步强化加快转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专题研究班上深刻阐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提出了“五个必然要求”。同时强调,“要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承担起历史使命”这句话的分量尤其重,我个人理解,中央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升到了历史性的高度,这是改革开放之后又一次带有革命性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浙江的发展历程和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看,现有发展模式确实不可持续,按照传统发展方式继续走下去,能源、资源难以支撑,环境容量难以容纳,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优势难以持续,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也难以落实。因此,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目标要求,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第二,进一步强化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目标导向。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必须树立科学的目标导向,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扩大社会矛盾、增加历史欠账为代价谋求发展。其中如何把握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尤为重要。2003―2009年浙江省经济保持了平均12.8%的高速增长,今后要长期持续保持这样的高速增长既不现实,也不科学,资源环境容量也难以承受。2009年浙江省经济增长速度为8.9%,虽然不算高,但经济结构比较合理,三次产业结构为5.1:51.9:43;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好,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122亿元、2142亿元,分别增长10.5%和1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达到2041亿元,增长34.4%,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三产增幅超过二产。因此,就浙江的发展阶段和经济总量而言,能够保持8-9%的增长速度就是高速度了,关键是结构、质量、效益要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要少,经济能够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能够不断改善,社会能够长治久安。

第三,进一步强化统筹、务实、依法的工作保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强化统筹协调的工作方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协调社会各个方面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统筹协调近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统筹协调改革、发展和稳定。今年一季度,浙江经济高速增长,但节能减排压力增加,必须统筹兼顾,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并为“十二五”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强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浙江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表明,浙江发展中遇到的很多情况先发于全国,因此必须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尊重基层和群众的创造,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作风真抓实干,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强化依法规范的工作制度。要坚持依法行政,完善决策机制,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责任追究,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有力的保证。

选准着力点,实现五个突破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我们必须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性目标和工作重点。要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这三方面任务,明确阶段性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力争取得大的突破,努力使浙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上取得大的突破。经济结构调整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中,对地方政府来说,调整产业结构是核心、是关键,可以发挥更大的作为。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回答三个问题、做好三篇文章,就是在哪做,谁去做,怎么做。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像抓工业园区一样,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粮食功能区,争取在5年内建成500万亩粮食功能区和300万亩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培育有知识、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完整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和典型示范,进一步聚焦政策资源,推动现代农业园区、粮食功能区建设,促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二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有重点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要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着力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降低消耗、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要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落实到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的转型发展上,推动11个产业转型升级规划落实到企业,特别是落实到龙头企业和块状经济,使之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带动面上千家万户相关企业转型升级。以节能减排为抓手,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产能,实现“腾笼换鸟”。同时,抓住机遇有重点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重点领域和重点扶持培育的企业,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引进一批技术领军人才,攻克一批核心技术。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抓紧编制重点服务产业的专项规划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努力破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培育和做强一批服务业的龙头骨干企业,继续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要打破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目前,一些生产业被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所垄断,别人进不来,自己又做不大,这个体制不突破,这些服务行业很难有大的发展。

在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上取得大的突破。推进新型城市化主要抓好两个层面:一是横向的层面,就是加快培育资源优化配置、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城市群,包括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温州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打破行政分割,更好地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二是纵向的层面,以小城市中心镇为节点,推动“两集两提高”,即人口集聚、产业集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绝对不是一般建设的概念,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重点是要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创新工作机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的规划、社保、户籍、土地、社会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制度改革,研究实施激励和规范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在构筑发展平台、培育新的增长点上有大的突破。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深化海洋经济发展带规划研究。进一步明确海洋经济发展重点,着力建设综合物流枢纽港,特别是构筑战略性物资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口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加快研究海岛开发利用规划,充分利用海岛拓展发展空间。二是加快建设一批发展集聚区。选择交通条件优越、产业导向明确、建设空间条件较好、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重要区块,纳入省级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实施推动发展集聚区规划建设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一批集聚集约绿色发展的产业科技人才集聚区。发展集聚区绝对不是单一发展空间的问题,关键是产业要提升,在发展方式转变上做出大文章、取得大成效。三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水平,争取在明年全省基本消除人均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人群,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培育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内生机制。

在加快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上取得大的突破。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总的是围绕“富民、惠民、安民”要求,加强社会建设与民生改善工作。富民的重点是两条:一条是创业富民,政府重点是改善发展环境、构筑创业平台,让群众通过创业致富;另一条是让农民“进城”,把农民变成市民。

第5篇

关键词:煤炭经济;煤炭资源;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一、我国煤炭经济的基本发展情况

煤炭市场在整个能源消费产业当中占着主要地位。我国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资源储存占据全球的前列,但是我国的人口也非常多,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这也致使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少。中国是世界上产煤量最大的国家,煤炭资源在我国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天然气以及石油资源相对来说较匮乏,因此,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主要燃料是以煤炭为主,煤炭能源消费一般占总使用资源的一半以上,因此,我国也属于全球煤炭消费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煤炭经济发展现状:一是煤炭价格方面。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及我国房地产业不景气,导致我国煤炭需求进一步下降,煤炭价格逐年走低,从2011年至2016年,煤炭平均价格从860元每吨下降至360元每吨,降幅高达58%;二是煤炭企业性质方面。截至2016年,在全国近1万个煤炭企业中,近七成为民营企业,且煤矿企业数量呈逐年减少态势;三是煤炭企业经营情况。由于我国煤炭价格逐年下降,我国煤炭企业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经营利润大幅度下降。据统计,山西省煤炭企业2015年累计亏损94.25亿元,同比减利增亏108.29亿元。同时,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煤炭行业亏损面超过80%。31家上市煤企业亏损的达14家,亏损面为44%。

二、我国煤炭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就当前煤炭经济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开采方式落后。目前,多数小型煤炭企业存在矿工业务素质低下、开采设备老化及过度开采等现象,不但降低煤炭企业产量,也给我国煤炭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及环境的严重破坏。二是煤炭资源再利用率低。由于我国煤炭开采技术发展较慢及个别煤炭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导致部分煤炭企业在原有开采审批的储量外,超标准进行恶性开采,由于开采前未对矿山储量及环境保护进行勘察,导致矿山周围出现较大的采空区,加之开采后未进行及时修复生态环境,对矿山周围生活用水及居住用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多数煤炭企业将开采后的原煤在未进行任何深加工过程就直接进入市场进行销售,也给我国煤炭资源造成一定浪费。三是煤炭企业领导管理弱化。由于个别私人煤炭老板将主要精力放在开采与销售原煤上,未对矿工进行专业及安全方面的培训,导致我国多地煤炭企业出现矿井进水、坍塌等恶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路的途径

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就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改进、加强我国煤炭行业的经济发展。

1.创新开采方式保护煤炭资源

煤炭企业法人应明确其在保护矿山资源中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社会义务,逐步树立起煤炭企业法人生态保护意识,在矿山开采中秉承绿色开采的理念,降低由于原始开采对地表和山体所造成的永久伤害。首先,煤炭企业在开采矿山资源时应注重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治理,通过植树、填埋等手段不断修复破损山体,保证经济、资源及环境的和谐发展。其次,通过科研创新开采方式,摆脱传统粗放式开采对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破坏,例如,重视对煤层气开采技术的调研与应用,对于煤灰等煤炭附加产品进行合理利用,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为煤炭企业寻找利润增长点。

2.形成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

首先,煤炭行业应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以产量作为衡量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唯一标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彻底摆脱政企不分的束缚,将产量与市场需求及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其次,煤炭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应适应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及电子互联网技术引入管理中,摒弃计划经济“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面向学校、社会广泛吸引煤炭行业人才,并通过考核晋升及定期培训,调动员工创新与学习积极性。

3.对我国煤炭企业进行结构性的调整

一是实现规模化生产。建议财政、税务等部门出台相关鼓励性政策,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产能小型煤炭企业,例如,可以对兼并后的煤炭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方面给予优惠,促使开采方式落后的小型煤炭企业退出煤炭行业,实现煤炭企业规模化、绿色开采。再如,鼓励原煤开采企业兼并选煤企业等上下游企业,改变以往数量式销售模式,实现煤炭行业纵向生产。二是提高准入门槛。当地煤炭、环保部门应严把审批关,对于开采方式落后、产能过剩地区的煤炭企业提高准入门槛,以保证当地煤炭产量与价格不受波动。三是创新生产销售模式。建议煤炭行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煤电联合生产等高科技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传统煤炭行业快速转型。

4.以安全生产作为企业首要经营目标

首先,在矿工人身财产权益方面,煤炭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为所有矿工缴纳工伤保险,同时,为避免矿工由于生产作业环境等原因患尘肺病,煤炭企业应定期组矿工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其次,煤炭企业应定期对矿工进行安全生产防范知识及创新开采技术等方面培训,在提高开采效率的同时,提高矿工安全意识。最后,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应将安全生产及矿工人身财产保障作为企业领导晋升、年终奖金发放的重要指标,以此促使煤炭企业领导加大对矿工安全防护、设备更新及矿工体检等方面投入。

5.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

国家及煤炭行业应增加对开采矿山及选矿等生产工艺创新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开采技术,并结合我国矿山资源实际情况,创新煤炭行业开采工艺,实现以科技推动生产力目标。同时,由于我国煤炭行业尚处于劳动密集型生产作业模式,开采主要依靠矿工下井作业,因此,建议煤炭行业应加强对矿工劳动技术、安全防护知识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我国广大矿工安全防护意识,减少生产事故发生概率。

四、结语

创新管理是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为目标来促进企业发展。在煤炭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对于这个课题的分析和探究要继续进行。

参考文献:

[1]张世雄.关于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J].工程经济,2015(1).

第6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先进制造业;产业政策

一、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分析

对工业化进程的研究,国内外成熟理论研究已有很多,这里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实践方面,我们选择了经济发达、同为大国的美国作为参照物,来对比判断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在理论方面,我们参照钱纳里等著名学者的发展阶段理论,通过同类指标对比,来判断我国所处的阶段。

1.我国工业化程度与美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程度相当

经反复研究,我们确定选用以下四个指标反映工业化程度,并进而判断经济发展阶段。这4个指标:一是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二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三是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四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现将中国2008年这4个指标与美国同数值的时期进行对照(见表1):

资料来源:1.有关中国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2.美国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和美国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来自《Z00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

从表1数据和美国经济发展阶段【1】的划分,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应于美国1950-1960年代的水平即美国工业化后期阶段,而其就业比重对应于美国1900年的水平即其工业化初期阶段;因此,可认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区间。同时借助于第三产占比的对照,可以看到,我国第三产业就业相当于美国1900年即工业化初期的水平。但三产产值占GDP比重相当于美国1870年以前的水平,也就是说还达不到工业化初期水平。可见,我们讲中国现阶段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判断并不很精确,也有误差,是一个"区间" 的概念。

2.我国工业化程度指标符合钱纳里多国模型工业化中期阶段判断

在现有的国内外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中,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他和塞尔昆(M ·Syrquin)在《发展的型式》(1975)一书中,分析比较了1950-1970年期间1O1个国家(地区)经济结构转变的全过程,揭示了收人差异与工业化、城镇化及就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勾画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转变的"标准型式",请见表2:

注:根据《发展的型式》(H.钱纳里和M.塞尔昆, 1975, 中译本(李新华等详,1988),经挤科学出版社,第31~ 32页)一书中的表格整理而来

从上表中得知工业化前、中、后期工业比重分布,我国2009年工业占GDP比重为40.1 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但我国2009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27.2,处在工业化前期,如果考虑加入信息技术发展对就业比重的促降影响,即根据新情况修改只截至到2O世纪7O年代的钱纳里模型,那判断工业化的就业比重就应该有所降低,我国就业指标也就接近工业化中期。综而言之,从钱纳里多国模型的工业化阶段分期看,我国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区间" 的结论是可以成立的。

3.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分析

首先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转换。现在主要的拉动靠的是第二产业,三产业很不发达,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创意的、设计的这种第三产业不发达,主要靠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其实农业本身可以成为一个亮丽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去发展农业产业。有很多的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得相当不错。产业结构的转换,一二三产业有一个合理的比重,现在和国际上比是差得很远,特别是第三产业,产品结构的转变。

其次,拉动经济发展的这种模式应当改变。以往主要靠外需,现在应当十分重视内需。内需里面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以往内需主要是靠投资,现在经济发展模式要转换到消费。

最后,是要形成内生的、创新的发展模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内生的就是靠体制的力量、创新的拉动,自然而然的,目前启动内需主要是靠政府的政策,靠政府的大量的、十分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的,现在要把它转变成靠内需的、内生的自我创新的自然而然的发展的经济模式。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即转变需求结构,着重扩大消费,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局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工业增长的局面;调整要素结构,着力依靠自主创新,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局面。

二.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并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发展,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高增长、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为特征的良好发展势头,在世界上率先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1.劳动力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自从1990年以来,美国就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得非常快,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服务业的就业已经突破了70% 的比重(见表1)。美国的第一产业到2001年的就业比重微微下降,下降幅度为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下降了7.6个百分点,从1990年的26.1%下降到2001年的18.5%。相应的是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快速上升了7个多百分点,从1990年的70.2%上升到2001年的79.2%[3l

从20世纪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业部门变化是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1991年"新经济"开始后,由于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已非常小,占全部就业的3% 。因此,美国劳动力部门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

2.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间的比重变化是工业化过程中,三大部门产值变化趋势的延续 。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变化较小,稳定中略有下降。从1990年的1.9% 稳步下降到2001年的1.3% 。该产业在1995与1996年还出现过上升的转折,到1997年该产业的比重又重新开始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是明显的,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24.1%下降到1999年的21.8%,这期间下降了2.3个百分点。然而,这种下降在这一区间是不均匀的,在1990-1991年期间,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而在其后的十多年,总共才下降了1个百分点。在1993-1995年,同第一产业的比重一样,第二产业比重也存在一个小的上扬趋势,到1996年又重新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与第二产业变化趋势正好相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地上升,尤其在1990-1991年期间,这一比重上升了1.5个百分点。1995年以后,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到2001年达到79.6% ,详见表2。

3.国内生产总值和劳动力产业分布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就是两个时点上的静态比较,与历史数据相比,现阶段,美国的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的比重一直在下降;工业的比重经历先升后降的过程,但总体上看,工业的比重总体上是上升了;服务业的比重一直在上升且升幅很大。1990年以来,美国产值分布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幅度地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从表3可以清楚地看到,1990年,美国的人均国内收入的产业结构为农业仅占1.9% ,采矿、建筑、制造与公共事业占到了24.1% ,服务业占到了73.5%。到2001年,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这时的产业结构呈现的是更低的农业产出比,相对低的工业比重以及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服务业。从就业的部门分布来看,美国1990年与2001年就业部门的变化趋势与产值的部门变化十分相似。数据显示了美国这期间三次产业的产值与就业的比重在数值上十分接近。

4. 美国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1)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2l世纪,信息产业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产业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最紧迫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的接轨,发展电子商务,改变传统的结算与运输方式等。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必须从具体的国情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的支撑服务体系和高效运作的信息网络,培植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化信息服务机构,建设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强大牵引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使之逐步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驱动器"。

我国传统产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单一。而高新技术具有很强的扩散渗透能力,我们要积极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科技化、信息化改造,使传统产业得到更新,提高其信息化、知识化和技术化水平,从而使产业技术层次在整体上上一个新台阶,传统产业重新获得生命和发展,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在产业结构上, 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 在要素投入上, 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变革

发生在美国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创新或新的制度安排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形成一种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社会机制。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变革,包括生产体制、流通体制、分配体制、企业管理体制等等,这就需要制度创新。在生产领域,小型创业公司的兴起,大公司与小公司在创新上的协作关系;在流通领域,各种金融创新、风险投资的出现;在分配领域,股票期权的盛行;在企业管理领域,层级制为水平型管理和对基层授权所取代等等。在产业结构的调燕过程中,主要借助于市场力量和一些间接手段,促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演变。市场竞争的有序进行,既是促使各类企业优胜劣汰的关键,也是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的重要力量。

我国虽然已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但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残留的体制却已不适应产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借鉴美国产业体制变革的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来调整产业体制。一是要更多地通过市场力量配置资源,推动能够市场化的领域尽快实现产业化经营,将适宜由社会提供的服务逐步剥离,实行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二是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使体制改革更多地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联系在一起,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优惠政策。三是要积极利用和发展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推矾产业体制改革。四是要通过加强人才管理机制来促进产业机制的改革,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促进各产业的创新,从而得到适合经济发展的优化的产业结构。

三、结语

从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被讨论至少二十八年还未得以实现的现实来看,问题远不止这三个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非常艰巨的事情。有关专家分析,问题在于,第一,转变发展模式是非常艰巨的事情,需要有压力,如果没有这个压力,企业不愁需求,就不会改进技术、提高竞争能力,就会到房地产市场上做投机生意,引起泡沫;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要有制度环境,中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在技术上有很多很重要的技术突破,从外国引进了很多重要的技术发明,但是,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碰到了严重的制度。要实现中国政府决定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结构优化的方针,需要两条,一条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二,一定要用改革来改变制度障碍,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焱宇,钱立伟.2003年的美国[J].国际资料信息2OO4,(1):19-21

[2]范跃进.世界经济年度报告2003[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美)祆尔特-亚当斯,詹姆斯-w -布罗克.美国产业结构(第1O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蓝庆新.东北大开发中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J].东北亚论坛,2005,(4).

[5]凌云,王立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1].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79-92.

[6]金碚.中国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7).

[7]W ·W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 经济研究, 2009,(3).

[9]宋德勇, 卢忠宝.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3).

[10]唐跃军. 跨组织系统(IOS)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模式[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12).

[11]唐跃军. 论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和道德风险[J]. 经济评论, 2002,(6).

[12]Antoine, Dechezlepr阾re, Glachant, Matthieu, and Yann M閚i鑢e. Technology Transfer by CDM Projects: A Comparison of Brazil, China, India and Mexico[J]. Energy Policy, 2009, 37(2).

[13]Azqueta, D., and Sotelsek, D. Valuing Nature: From Environmental Impacts to Natural Capital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63).

[14]Bator, F.M. The Anatomy of Market Failure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8,(72).

[15]Baumol, W.J., and Oates, W.E. The Use of Standards and Prices for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J].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1,(73).

[16]Bertram, Geoffrey. Tradable Emission Permits and the Control of Greenhouse Gase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2, 28(3).

[17]Choi, Y.-Y. A Green GNP Model and Sustainable Growth [J]. 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 1994, (21).

[18]Clarkson, P.M., Yue, L.,and Richardson, G.D. The Market 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Capital Expenditures by

Pulp and Paper Companies[J]. Accounting Review, 2004, (79).

[19]Coase, R.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60, (3).

第7篇

一、结构初级化和散、小、弱,是制约河北工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延续现有发展模式无法根本解决,加快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我省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必须下大力予以解决。

结构初级化。目前,河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高度加工工业应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和支柱。但是由于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形成的“有什么资源做什么饭”的思维定势,使得工业发展路径过多依赖资源禀赋,产业初级化特征比较明显。

产业集中度低。近年来,河北主要产业的集中度有所提高,但与先进省份相比,产业布局点多、分散、不合理的问题仍较突出,特别是缺少实力雄厚、能够支撑和带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企业、大集团。由于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对内相互杀价、恶性竞争,对外缺乏市场话语权,产业发展缺乏应有活力。

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我省科技活动人员仅15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0.76%,远远低于沿海先进省份。专利授权6800多项,居全国第16位;技术市场成交额17.2亿元,居全国第20位。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中,80%以上没有研发机构。人才少、机构少、投入不足,致使创新能力不强,很难摆脱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困境。

这些矛盾和问题,在现有发展模式内是难以根本解决的,如果延续过去的老路子,不仅风险大、效益低、实力弱,而且从长远来看,资源支撑不住、环境承载不了、社会负担不起,发展也将难以为继。当前,河北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必须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否则在下一轮经济增长中可能会更加被动。

二、推进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四个一”战略、节能减排和对外开放

坚持把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相伴而生的,二者互为载体、相互促进。近年来,河北省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但仍然落后工业化近3个百分点,城镇承载力不强、功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如果不改变现状,资本和人才进不来、留不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升级的道路可能更长。因此,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绝不单单是一个城镇建设问题,而是推进产业发展和转型的重要载体,必须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切实增强城镇对现代产业的吸纳和承载能力。

坚持把实施“四个一”战略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措施。省委七届六次全会明确要求,坚持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举全省之力突出抓好“四个一”战略重点,形成区域竞相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对于全省工业来讲,必须按照“四个一”战略的要求,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功能辐射,加快发展沿海新兴产业带和临港工业带,加快推进冀中南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促进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特别要针对我省工业集聚效应不突出的实际,积极推动项目向园区投放、工业向园区转移、企业向园区集中、创新要素向园区汇聚,着力建设一批产业结构合理、行业关联配套、上下游有机链接、集聚效应明显的工业聚集区,实现产业集约、集聚发展。

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的主要抓手。低能耗、低污染,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由于河北历史形成的重化工业和资源型产业比重大、布局不合理,高能耗、高污染特征比较明显。传统发展方式具有很强的惯性,必须牢牢抓住并利用好节能减排这个倒逼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切实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进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工业转型升级必须瞄准国际产业链的高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深、更广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不断增强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三、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是一项非常具体的工作,最关键、最有效的是抓住企业、投资、产品和机制四个环节,制定一整套可操作、能管用的措施

培优做强市场主体。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工业转型升级的主体。要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大型优势企业以资本、资产、资源、品牌为纽带,积极推进高层次的兼并重组和低成本扩张,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入扎实开展对标行动,促进企业在理念创新、技术装备、研发设计、工艺保障、产品标准、节能减排、经营管理等方面,向国内外先进水平看齐,使之真正成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主体。

改善优化投资结构。投资决定产业的发展方向,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要把扩大投资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按照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努力把存量做强、增量调优。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产业,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特征,我省也已具备了一定产业基础。关键是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积极谋划和实施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在融资、用地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我省后续支柱产业。

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无论是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的调整,还是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最终都要体现在产品上。要以提升价值链为核心,按照产品结构演变的规律,重点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沿着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路线,积极开发新产品,着力推进钢铁产业向装备制造、成套设备延伸,推进医药、石化产业从原料中间体向终端产品延伸,推进纺织从纺、织、染向成品服装延伸,努力向产业链的高端要效益。二是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世界上百年企业、百年老店的发展,都是一个产品不断适应市场、不断创新创造的过程。要围绕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和装备,搞好现有产品的精深加工,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健全激励机制。集中产业引导资金、技改资金、淘汰落后产能资金、环保资金等财政性资金,引导民间投资和银行信贷资金,加大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和企业的支持力度;集中政府掌控的资源,特别是在大宗矿产资源配置、土地指标分配等方面,对改造升级、整合重组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予以重点支持和倾斜;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构建“项目、人才、基地”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强化约束机制。严把市场准入关,引导各地科学选择重点产业,严格限制新建“两高一资”项目;综合运用信贷、财税、土地、环保等多种手段,坚决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为产业升级留出资源和空间;提高差别电价和水价标准,并将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两高”行业,推行差别电价、水价累进奖惩制度,调动企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第8篇

关键词:新型产业;转变;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备受世界各国关注。透析发展本质,可以看出我国经济长期以来依赖低成本、低技术水平、劳动力价格低廉、低利润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期内快速提升国民生产总值当量,却很难创造高利润;虽然能够大量生产商品,却很难制造高附加值产品,更甚于创造品牌产品;各产业组织尽管能够吸纳大量就业人口,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却很难大幅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技术能力。导致我国技术装备能力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使得中国赶超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变得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加快新型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时刻。发展新型产业将有力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新型产业资源能耗低、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我国提高自主技术装备能力和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新型战略性产业规划和发展工作已经启动,各地发展新型战略性产业的热情很高,现就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如下:

一、合理布局、避免盲目重复建设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各级地方政府都存在“抢先发展、先行先试”的思想,缺乏一定全局性统筹,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如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还没出台,就已经有18个省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近百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支柱产业,有的市立即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实施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等,从这些情况不难看出,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以及国家层面的全局布局统筹规划的重要性来,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必须严格就各产业项目发展布局及定位、产能等具体问题进行统一规划安排,避免出现新的布局雷同、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隐患,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框架。

二、积极培养市场、完善产业衔接

从经济发展的前景来看,新型战略性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是许多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是朝阳产业。由于产业进入资金、技术门槛较高,民间资本进入存在极大的困难,且目前国内这方面市场需求还存在不明显、不确定、不主动的情况,市场发育程度较差,有效需求不足,不少新兴产业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比如光伏产业,90%以上的市场在国外,一半以上的原料需要进口,“两头在外”,生产中产生的污染却留在了国内,产业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很难保障。为此,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的外动力,造成很多民间资本停留在观望层面。国家应进一步完善行业激励政策、提升产业发展后劲,是其快速成长壮大。

三、完善科学技术支撑机制,提升技术装备实力

科技支撑体制机制不完善,是现阶段制约我国新型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现在我国科技资源归属不同,难以整合,综合利用效率低,科技成果产权、科技经纪人等科技市场体制不完善。如原本企业和产品技术起点不低,却由于技术资源产权归属问题,迟迟不能产业化,本来站在技术领跑线上,最终却丧失了领先优势。有的地方科技资源丰富,研发成果相当可观,却是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造成在当地转化成产品的却不多,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突出。造成新型产业发展良机丧失、失去了赶超的绝佳时机。

四、产业投资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

国家现在还没有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完整、具体的投融资政策。目前我国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不足1%,与发达国家平均2.2%的水平比相差很远,甚至达不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对有技术、有活力、有创业激情的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小、渠道少等限制,资金问题是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初期的最大瓶颈,创业创新投资环境亟需改善。

创业初期的小微技术型企业大多都缺乏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很多企业规模偏小,研发能力不足,资源分散。且企业多以单打独斗的形式进行市场拓展,恶性竞争的局面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们的发展。

五、要大力推动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必须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的关系

1.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产能总体控制,科学合理的发展新型战略性产业。切实考虑东中西部各地区的产业基础、现有条件、市场前景等差异,引导地方在“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合理发展符合自身经济规律的行业。避免一哄而起、急于求成,重走部分制造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避免造成产能过剩,资源的浪费。国家发改委已相继批复了多个区域规划,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及国家区域建设,联动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十二五时期 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 河南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长期经济发展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弊端日渐突出,表现为经济规模总量大而人均少,经济增长重投资轻消费,产业结构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的矛盾,自主创新不足等。“十二五”期间,为实现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的变刻不容缓。

一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因此,转变河南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的规模化和市场化进程,形成对新型第三产业的强大需求,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一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的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生产,提高林牧渔业所占比重;调整种植业品种和品质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率;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进一步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二是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结构升级步伐

一是推进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坚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推进区域结构调整。按照工业生产力区域布局功能化的思路,根据各地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三是推进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提升产业集中度。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增强工业发展活力;四是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提升产品品牌价值。

3.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

要大力实施服务业强省战略,把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放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生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互动发展;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咨询、旅游文化等生活业转型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生产集聚区,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二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实现经济增长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只有三驾马车紧密配合,共同协调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才能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1.调整优化需求结构,积极探索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措施

立足扩大内需,协调消费与投资的关系,促进投资与消费的结构调整,确保经济稳定长远发展。加快完善收入分配体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民财富,启动农民消费,扩大农村需求。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2.扩大出口新途径,拉长河南经济增长依赖“短腿”

一是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引进重大项目为着力点,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注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着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把增加外贸出口规模与提高出口质量结合起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树立“省外即外”意识,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加快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四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硬环境、完善投资软环境,努力创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

三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向“低碳”模式的转变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河南省改变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1.积极倡导发展低碳经济

河南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导,以大量消耗能源为特征。为此,一是在指导思想上确立,在中部地区做低碳经济“领头羊”的指导思想;二是在路径选择方面,明确中原崛起要以低碳经济大发展为特征;三是明确郑汴新区既要成为河南的核心增长区,也应是河南低碳经济的示范区、先导区;各地的产业集聚区,应当是以低碳工业为主;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应当成为低碳示范城市;四是要宣传低碳理念、弘扬低碳文化。通过各方面的调整完善与优化。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要确立循环经济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总量的提高,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不仅要关心经济的发展,还要关心子孙后代的生存;二要抓好关键环节。资源消耗、再生资源产生和社会消费上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三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技术进步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四是强化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开发,推行清洁生产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构建以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为重点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开发降低能耗和物耗的新工艺,推广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等。

四 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实现经济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一要着力培育壮大自主创新主体。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双自”创新型企业,鼓励和支持 “双百”企业率先发展成为创新驱动型企业。发挥科研院所骨干作用,强化高等院校生力军作用;二要着力打造自主创新载体。加快发展企业研发中心,切实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和其他科技园区,积极发展创业孵化基地,探索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要加强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建设。造就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结构、提升人才层次;四要着力改革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市场导向机制,完善科技成果权益保护机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五要着力突破一批科技专项关键课题,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工业主导产业振兴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引导支持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基础产业,加强民生科技创新。

五 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1.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是根据全省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合理确定工资收入的总体水平,通过收入提高带动消费扩大、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进而促进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与干预,不断完善劳动者利益保护法规并加大执行力度,以法律手段并辅以行政指导等方式推动工人工资水平合理增加;三是在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基础上,通过加大公共转移支付,增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能力,实现二次分配更加公平,以更好地向低收入者转移。

2.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扩宽投融资渠道,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加快形成投资决策程序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政府调控透明化的投融资格局,突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

3.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有效地避免“弱势群体”的扩大和需求萎缩,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变公民因身份、等级的不同在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异和歧视。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财力支持。财政支出应进一步压缩经营性投资,更多地增加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城市低收入居民住房补贴等社会公共支出;完善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减少专项拨款比重,确保公共财政资源切实用于公共领域。

参考文献

[1]郭庚茂.河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N].河南日报,2011.2.16

[2]刘振杰.“十二五”时期河南省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8)

[3]刘培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路径――以河源市为例[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4]丁青.扩大消费需求: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J].红旗文稿,2009(23)

第10篇

[关键词] 交通 优势 技术进步 民生 体制机制

一、肇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要而紧迫

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肇庆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肇庆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靠大量资源投入的现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肇庆与佛山只隔不足100公里,而经济差距却相差10年。2009年佛山GDP总量是4814.50亿元,是肇庆(846.34亿元)的5倍多。经济增长方式仍带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单位GDP的能耗、原材料、土地、和水资源消耗高于省内的发达地区。佛山人均GDP11847美元,是肇庆(3260美元)的4倍。佛山地均每平方公里12512万元,是肇庆(570万元)的22倍。招商引资的不少企业是靠拼土地优惠转移来的,产业效益低。象制鞋、陶瓷建材、纺织服装等资源性加工业普遍技术含量低,靠拼劳动力成本而生存。产业发展总体处于生产要素驱动阶段。肇庆无论经济实力、综合经济、资产投资、人均收入排名靠后,居珠三角倒数第一,仅相当于佛山的18%。支柱产业不够突出,产业水平不够高,缺少重大工业项目。现有的风华、星湖等大企业的本地产业链基本没有形成,对周边企业缺乏关联拉动效应,区域的竞争优势没能出现。工业配件型、配套型产品多,缺乏市场话语权,生产的恢复要滞后于下游企业,而且部分企业产品档次低、技术力量弱,市场应变能力不足。肇庆年年与一些国内著名高校合作,包括与清华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近百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出台实施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政策,但引进的人才数量十分有限,引进硕士以上专业人才98人。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506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6291元。低于全国同期的水平。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偏低,民营企业、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参保率较低。存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不快,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标准化程度不高,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卫生基础薄弱,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上列举的种种是制约肇庆当前发展的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解决的途径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肇庆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的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是转变生产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即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促进原有加工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提升,加快促进高技术产业从以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推进官产学研融合,引导形成一批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基地或示范园区,一批发达国家转移的高技术制造企业和具有品牌的产品,在一些已经具备条件的领域确定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肇庆才能突破发展“瓶颈”,才能实现“两个成为”(广东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代表广东科学发展成果的城市)的理想目标。

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肇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广大群众对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在提高,必须不断提高群众的收入水平,并且提供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优美的环境。如果中低收入群众对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未能得到扭转,就容易诱发社会不满情绪,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

二、肇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备条件和基础

一是后发优势。后发肇庆有发展战略的选择权,有产业的选择权,有空间布局的选择权,有发展方式的选择权。广东省惟一一个兼得山区城市与珠三角城市身份,而且又列入珠三角规划的城市。肇庆一方面可获得国家层面的支持,一方面又可以享受广东省对非珠地区的政策与资金倾斜;可谓‘左右逢源’。

二是独特的区位优势。肇庆将由珠三角边缘城市变成粤港澳地区的中心城市,成为大珠三角连接粤西的最重要的过渡带,成为珠三角的重要组成城市。肇庆还将成为广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最重要的合作通道,并将发挥珠三角对周边省份的带动作用。

三是国土资源的优势。肇庆地域广阔,发展空间很大。1.5万平方公里的肇庆,其土地面积全省排名第三,比广州、佛山的土地面积总和还大3574平方公里。肇庆有高新技术开发区,98平方公里,这是目前全省面积最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全是国有土地,是可以引大凤凰的地方。

四是独特的交通优势。肇庆境内的几条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在加快,广佛肇城市轨道建设,城际轨道建设从广州番禺中心出发,最快时速达到一小时200公里,广州人今后到肇庆就是半个多小时。珠外环高速现在在加快建设,肇庆到广州白云机场最快只要半个小时。肇庆新港口岸可供5000吨级江海轮掉头作业,现已正式启用和对外开放。 与珠外环高速、南广铁路、贵广铁路相连接的交通网络,融入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成长为南沙、蛇口、香港等出海港喂给港。肇庆新港将会成为肇庆发展现代物流支柱产业的强力引擎。对接交通,构筑与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高效率、低能耗、多层次、一体化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一旦形成,肇庆就能更快地呼吸珠三角发达地区生机勃勃的经济气息。

五是第一产业发展优势。肇庆市为南亚热带气候,自然资源和特色产品丰富,极适合于农业生产。肇庆山区面积占全市面积的70%以上,拥有林业用地1千6百多万亩,是广东省林产业和药材生产的主要基地。

六是资源生态优势。旅游资源丰富是肇庆市发展旅游业的一大优势,有星湖风景区和鼎湖山风景区为主要代表的自然风景,也有“龙母庙”、贞山和燕岩等一批人文景观,肇庆是2000多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岭南文化发祥地,优秀旅游城市。山清水秀、由北向南依次构成“山、湖、城、江”的景观序列,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优美境界,全市森林覆盖率接近70%,水资源丰富,西江流域225公里,根据监测的情况,21个取水口100%达标。空气清新度长期保持360天,质量非常好。

七是历史人文优势。肇庆人历来重视亲缘、地缘、人缘、血缘关系,崇文重武讲理,把这些特点变优势,利于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三、肇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策应思考

按照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注重民生的思路谈谈对肇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1. 加快调整优化区域结构

调整优化区域结构就是推动地区发展不平衡向区域协调发展转变。

(1)积极推进广佛肇经济圈发展。全力实施基础设施与珠三角对接。推进二广、珠外环、高速公路和广佛肇城际轨道建设,实现广佛肇车辆通行费年票互通互认。推进广佛肇产业布局、城乡规划、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加强与广佛地区产业对接,主动承接扩张型产业转移,拓展合作领域层次,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多层面合作,在公共领域协调共治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围绕《珠三角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瞄准大企业,谋划大项目,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作用,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实力。

(2)率先发展和协调发展结合。一要增强中心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包括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和肇庆高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因为中心区发展未到极值,溢出效应不够明显,所以中心区要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力促发展方式转变。中心区目标定位为: 核心竞争力强、产业集聚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产业重点区――以”一核三带(以经济中心区为核心,城市轨道经济带、西江北岸经济带、绥江经济带)”建设工程,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 珠三角生产性物流园区、广佛同城面向肇庆辐射的城市功能区、沿江生态文明的特色旅游区。如何推进发展?

围绕城市化进程、产业园区、第三产业、富民资源、社会资源、体制机制等“六大整合”任务,整体规划、分块分步实施,合理布局,组团开发。做到重大基础和能源设施、生活和生产服务等功能设施建设互相衔接 、相互补充 ,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 在资源共享上统筹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和设施。采取项目化运作的办法,积极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大胆走直接融资之路,做大资金供给总量,刺激更多的资本投入城市服务业建设。在运作过程,必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亩产论英雄”为指导思想,立举措,制定节约集约用地标准,突出节约集约用地,优先安排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高新技术、品牌企业)用地指标。以亩均税收、亩均销售等指标,政府来选资、来鼓励或约束企业提高土地产出率(或优惠或核减用地面积、限制追加投资)。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以高新产业园区为主体,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生物制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二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构建集“江、湖、洲、岩、山、水 ”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圈,重点打造七星岩旅游景区、鼎湖山旅游景区、砚洲岛旅游景区、九龙湖旅游景区及西江景观带等景点,挖掘宋城历史文化,培育旅游精品,使中心区成为珠三角重要生态旅游圈。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即将形成的铁路货运、港口铁路专用线等优势,加快港口货运与铁路货运的对接,大力引导以港口物流、铁路物流为主的生产业。

做强做大国企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一是扶持和推进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二是实施上市融资发展战略;三是成立金粤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由市属国有企业肇庆市金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广东省粤科风险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省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共同出资主建),做强做大创新型中小企业。

二要县域提高城镇化水平。我们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城镇化率低于均值(60%)45%,(09年底全国城镇化水平达46.59%) 这是肇庆扩大内需不足的重要制约因素。应抓住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政策时机,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聚集发展。

镇在规划中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村民建房,规划要做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落后。回避急功近利、长官意志(由省市部门建设、国土、文化、环保的专家组成的机构来领导)、确保规划有时代特色。在平原地区应考虑万亩良田达标,建堤拆迁户安置,公路拓宽改线等因素来确立用地规划,给村民提供实用美观的、结合人文地理、自然资源等特色的房屋图纸,推广农民公寓建设。高度重视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加快推进与广州、佛山的交通对接,促进山区小城镇在珠三角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中获得先机。

如何使人口集聚起来,关键是就业。一是充分运用“双转移”战略。产业转移因为衡量交通运输等成本的降低,土地使用期限愿意到山区小城镇。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制定政策、搭建好平台,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综合考虑教育培训、就业观念、劳动力结构、人口迁移与空间分布、工资福利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二是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突出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错位发展,加快发展自己的“支柱产业”,走专业化集群化的发展道路。

2.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协调的现代产业生态系统,既包括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也包括现代农业、基础产业,使传统产业具有竞争优势。按照“优化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的思路,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现代农业和基础产业等六大产业。

(1)加快工业转型升级。首先是转变生产方式,提升以金属加工,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生物制药、新型建材、林产化工为重点的工业经济。以优势行业自主创新推进行业集群升级、依靠引进技术水平、规模产能和产品的标杆工业转型升级、引进标杆企业带动行业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和产业联动促进升级、推广循环再用和节能环保技术促进升级。以“一个产业一个政策、一个规划一个协会、一套班子”,加强产业引导,集中财力资源推进。选择和培育新兴产业。在一些已经具备条件的领域确定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肇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环保产业和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发展,笔者认为,应加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市场、有基础)宽带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生物、纳米等技术的融合,带动了一批具有更高成长性与更大市场规模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不断涌现。还有一个是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健康需求日益多样化、高级化、市场空间广阔。可采取税收激励政策、政府采购等措施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园区建设水平。积极促进大旺高新区成为国家级高新产业园区。主动与省、中央有关部门协调,严格按照条件来推进,进一步完善开发区产业布局,促进了组织变革、业务流程再造和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园区早日在自主创新上出成果,有成效。只有加快园区建设水平,才能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建设起平台。

(2)鼓励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两新四高”的时代特征。新的服务领域。新的服务模式。高文化品位和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结构、高精神享受的服务质量。例如教育培训业,肇庆技师学院注重实操能力的培养开设的现代板焊技术专业,以校办工厂“化工机械厂”建立实训平台,电气自动化专业建立了机电一体化专机自动生产线电梯组件实训室仿真专业教学系统,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配置加工中心,三维激光抄数机、数控雕刻机等先进实训设备,加强数控技术技能实训。可见肇庆的职业教育培训水平上档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智力和人力资源支撑。

肇庆科学发展优势前面已讲述,发展旅游业优势充分些。实施旅游整合产业行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文化景观长廊,推动生态休闲旅游成为低碳新兴产业的重要板块。

为鼓励发展服务行业龙头企业。根据企业规模和对地方财政贡献的大小,每年在美容美发、娱乐歌厅、家政服务等业态进行表彰、奖励,如对企业当年新增地方财政贡献给予全额奖励。组织技能大赛等等都将有力促进肇庆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

(3)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放眼“珠三角”等省内外市场,在环境污染较重、工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绿色食品”不仅很有市场而且很得价.只要做到人需之我有之、人有之我优之。农业是我市一片希望的田野。肇庆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提高农民收入,首先它可保稳定,而后它更可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基本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交通设施、带网络、农产品检测监督、动植物防疫体系需不断完善。在有条件的地方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从而使农业生产率提高。做强做优主导产业――粮食、柑桔、蔬菜、禽兽、优质水产品。建设德庆县西江北岸特色水果产业带、怀集梁村平原优质稻米产业带、中心城区花卉园艺产业带、珠三角城市蔬菜生产基地。进一步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培育优势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发展乡土优良阔叶树种、珍贵树种和园林绿化苗木,挖掘山区林业优势潜力,大力提高林产效益,提高林农收入。

3.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全国普遍存在公共资源投入农村的比例偏低,农村的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公共设施、文化娱乐、社会保障等明显落后于城镇。虽然近几年对农村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但由于农村财政税收手段几乎丧失,不少农村地区的政府对农村的管理只剩下计生和治安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不足。根据《关于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坚持创新,分类指导原则,农业大县、镇,着重加强为“三农”服务职能,加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工商业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经济规模中等的镇,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力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工问题)常住人口多、经济规模大的镇,要适应现代城镇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强化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市政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职能,加强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11篇

2008年9月,美国的次贷危机以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倒闭为标志,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去年5月,个别欧洲国家的政府债务危机,更是加剧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和广度。认可厄运,任其冲击,将会把中国经济引入长期徘徊的低谷;把握机遇,乘势而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会为中国经济的中长期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坚持科学发展,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样的理念对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为什么呢?过去的30年,我们过度强调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目标是什么?是要通过经济增长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让普通职工增加工资收入,让普通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实现共建共享,共奔小康社会,这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统的发展方式已不适应带领我们朝着最终目标行进。

传统的发展方式支撑了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靠的是年均20%的出口增长和巨额固定资产投资;靠的是工业制造业的快速扩张后的世界工厂;靠的是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靠的是以廉价劳动力生产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中,传统的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已不可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重新认识拉动经济发展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的位次。我们过去30年的做法是,投资第一、出口第二、消费排在第三位。

我们来看一看我国的消费轨迹。1970年,消费占我国GDP的比重是71%,到2005年只占50%,比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低28%。消费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政府消费;二是民间消费。民间消费是主体,1970年占全部消费的88.7%。仍然是同期比较,1970年,我国的民间消费占GDP的比重高于当时的世界平均水平,到了2005年,民间消费占GDP的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61%相比低了二十五个百分点。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大幅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民间消费的大幅度下降。民间消费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在哪里?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从1995年到2007年,下降了22.8%。老百姓的消费为什么越来越少呢?因为口袋里的钱相对少了,弱化了他们的消费能力;二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支出,尤其是养老、医疗、教育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明显低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的平均水平。老百姓为什么不消费呢?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他们感到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上大学太贵可以不上,但无法保证一辈子不患病,于是,有点钱就往银行存,以备来日不测风云,形成“有钱不敢花”;三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老百姓很不爱听的一句话是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有多少人低于平均收入水平?甚至低很多,只能被纳入低收入群体,他们有消费的愿望,但没有消费能力,高收入群体却不然,有不少人的消费愿望是瞄准国外市场,甚至移民。

“十二五”规划强调: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消费排在了第一,确实到了把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的时候。鼓励消费,首先要解决的是让老百姓口袋里有钱并且敢于花钱的问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即“两个提高”和“两个同步”,是“十二五”规划的一大亮点,是指引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一盏明灯。

当前,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并且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突出任务被提上了重要议程。收入分配改革的最大问题,就是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合理,存在着利润侵蚀工资、劳动者干得多挣得少的问题,这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难以提高的症结所在,也是普通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缺乏话语权的直接体现。以普通职工收入水平过低为显著标志的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

工资是民生之源,是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劳动关系的核心,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就职工而言,工资收入是他们赖以生活的根本,是职工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的核心;对企业来说,工资则是人工成本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往往期待着其劳动报酬的最大化,而企业投资经营者则始终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二者的博弈构成了劳动关系中的突出矛盾。在社会结构、经济环境、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这对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若处置不当,将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多年的探索、实践证明,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有效途径。协商即是谈判,这是劳动者争取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的三大权益之一,符合国际惯例。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普通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十分明显,如果只是劳动者个体与雇主的协商谈判,效果甚微。通过工会这一代表劳动者利益的团体来集体行动,其形式就是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的集体协商,及至众人拾柴火焰高。长期以来,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总是由投资经营者单方面决定,职工无权过问,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职工的劳动付出究竟对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是否劳有所得?职工只能在心里盘算,没有诉求表达渠道,日久天长,难免不生怨气。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个别投资经营者也是有顾虑的,为什么要把我的单方面决定权改变呢?协商后为职工增加工资,就意味着企业利润被剥离?企业的顾虑不难理解,却是多余的。建立企业工资“共决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首先是对劳动创造价值的认可,其次是让劳动者感知对企业的归宿,再则是对劳动者潜在能力的激发。

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需要把握若干权衡因素。一是企业实现利税扣除上缴国家和管理部门税利后的留利部分是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直白的说法是赚了多少钱,直接经济效益增长时,就应当考虑为职工增加工资;二是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的生产成果与其付出的劳动消耗量之间的比率,是一项劳动效率指标,应当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为职工工资增长的基础;三是企业为劳动者支付的全部费用叫人工成本,人工成本过高将影响企业营利,过低则反映出劳动消耗量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需要找到人工成本的合理结合点;四是企业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是工资调整幅度的参考依据;五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劳动者个体之间的工资水平的差异。这五个方面确定了企业内工资正常调整的权衡因素。政府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外部因素也是企业工资正常调整的重要依据。

工资集体协商主导的是普通职工增加收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拉动消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稳步增加,无疑会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加之国家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在提升老百姓的消费预期。“两个提高”和“两个同步”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战略的逐步实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基将越筑越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日可待。

第12篇

1.制定科学规划,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镇赉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重点强化了“两个结合”,即远近结合和点面结合。在远近结合上,对于近期建设,突出抓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村村通建设、泥草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土地开发整理、环境卫生整治等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长远规划,着眼大局,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力求达到“三个符合”,即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做表面文章;符合群众愿望,不搞强迫命令;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产业。规划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经村民代表会或镇人民代表会通过,方可组织实施。在点面结合上,坚持因地制宜,。在点的选择上,重点突出人口相对集中和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所在地,作为推进村,逐步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和居民小区相对集中,压减建设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在面的推进上,充分考虑东西部发展差异,不搞“统一模式”,不搞“一刀切”,对于经济基础好的东部乡镇先行推进,率先实现新农村建设。对于基础条件较差的中西部乡镇,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有重点的稳步推进。

2.突出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突出资源特色和区位优势,坚持因地制宜,调优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积极争取并组织实施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6.8亿元,计划开发整理土地121.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10.1万亩(其中,水田57.6万亩,水浇地52.5万亩),新增耕地68.2万亩,目前,一期工程主体基本结束,二期工程2010年启动实施。依托农发资金,启动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投资92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项目建成后,镇赉县水田面积将达到150万亩以上,成为全国水田第一大县,粮食产量可达到30亿斤,纯增18亿斤,有10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在西部旱田区重点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效益农业、避灾农业,积极推广高效玉米、烤烟、辣椒、杂粮杂豆和瓜菜等作物种植,并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和庭院经济,提高耕地产出效益,目前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48万亩;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组织实施了“小动物、大经济”发展战略,依托飞鹤乳业和雨润集团,以契约为纽带,以银行信贷为保障,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建立“龙头企业+银行+政府+专业合作社+农民”五位一体的牧业养殖新模式,计划三年时间建设1个3万头大型牧场和2个1万头中型牧场,组建专业合作社45个,带动农户9000户;建设鸭鹅养殖园区3个(鸭舍300栋),发展专业合作社30个,带动农户6000户。目前,镇赉县的3万头奶牛大型牧场于2009年9月份启动,2010年年底可建成,计划引进澳大利亚优质奶牛4600头,其他牧场和养殖园区也已完成选址。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在抓好产业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展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农民共享新农村建设成果。截止目前,全县共投入公共事业和基础建设资金3.5亿元,修建“村村通”公路541.3公里,路两侧彩砖铺装30公里。新建、修建村部24个、文化室13个、农民夜校19个、体育健身场所20个、村卫生所19个、建设垃圾处理场所10个,改造农村饮水154处,解决7.0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设生态卫生厕所2400个、农村户用沼气1400座,完成村屯绿化184个,美化、绿化村屯乡道180公里,建设新农村信息站9个,农村广播电视入户率达92%以上。加大了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县乡镇和村屯共配备垃圾箱50个,并通过设立公益岗位,组建了农村保洁队伍。特别是在涉及新农村建设整体形象、惠及千家万户的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镇赉县更是加大力度,加大投入,通过采取多条走路的办法,有效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采取招引企业通过土地置换的办法,搞集中建设;二是采取企业担保,农民利用贷款资金改造建设;三是科学利用政策,将省里补贴专项泥草房改造资金用活用好,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最佳的效果,搞好改造建设;四是制定各项扶持政策,鼓励群众自行改造建设。专门制定了《全县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推进实施方案》,从工程验收、资金补助、土地使用、税收减免、林木保障、建设规划、行政事业收费、交通运输、贷款担保、社会捐助、集体经济补偿、物价控制、领导包保和部门帮扶等方面落实了13条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加快了工程建设步伐。2007年、2008年、2009年共改造完成泥草房24295户,占农村泥草房总户数的46%,累计投入改造资金12.2亿元。

4.积极推进民主进程,完善乡村治理工作机制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村“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重要岗位人员聘用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民主决策、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服务和“勤廉双述”民主评议三项制度。对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必须按照党支部提议、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议案公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结果公布的“六步工作法”操作,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对于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都通过“三资”监管程序进行微机化管理,统一标准,规范建档,防止了暗箱操作。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对村班子和村干部的民主评价制度,年初,村干部要向群众做出廉政承诺;年末,乡镇党委组织召开由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等参加的测评大会,村干部在会上述职述廉,并接受代表质询。最后,对村班子及村干部进行划票测评,并把测评结果作为村干部评先选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真正把农村基层干部的权力置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之下,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真正做到“民主定事、制度理财、群众评官”,推进农村基层管理制度转变,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民主管理进程。镇赉县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并在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5.强化组织保障,增强乡村干部的执行力

我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包保任务的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场和包保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泥草房改造、环境卫生整治和项目资金6个具体工作推进组,每个推进组都由1名副县级领导任组长。制定了发展农村经济,乡(镇)场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包保责任制、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部门责任分工意见和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奖励方案等,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指标纳入到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各乡(镇)以及县直部门的年度重点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在强化组织保证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资金整合力度,对各项目资金,科学安排,合理使用,实行项目统一规划、分别立项,资金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主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此外,镇赉县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各界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合作、有偿开发参与整体推进工作,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通过广泛动员和宣传发动,极大了调动了社会各界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