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常用景观设计规范

常用景观设计规范

时间:2023-07-27 16:23: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常用景观设计规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常用景观设计规范

第1篇

Abstract: Tunnel entrance landscap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xpressway landscape desig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unnel entrance landscape design and design method in detail. Launched the research of mountain highway tunnel entrance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concept,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design, the concep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ombined with the ideas of modern design, the concept of system wide economic benefits optimal design philosophy.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设计理念。

Key words: mountain highway, tunnel entrance, landscape design, design idea.

0引言

山区高速公路受地质地貌的影响,沿线沟壑多,隧道比例高,单一的隧道洞口景观不能对驾驶员形成有效的视觉刺激,长时间的行车容易使驾驶员产生视觉疲劳。优质的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可提高驾驶员进出隧道时的注意力,避免由单一行车环境带来的行车安全隐患,还可以在做到生态恢复的同时,更好地体现人文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因此,有必要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展开新的设计理念研究。

1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原则

1.1安全与经济原则

隧道是道路工程的重要建筑物,隧道洞口的景观设计应给行车带来积极影响,隧道洞门类型的选用应合理,与周边环境自然地融合,起到诱导驾驶员视线,提醒驾驶员路况的作用,考虑到隧道内外光线差距的因素,隧道洞门装饰应合理选材,不宜选用颜色太浅或太亮的涂料,既要激发人们的审美情绪,又不能过分渲染,避免造成驾驶员紧张驾驶。洞口绿化植物选配应因地制宜,尽可能选种成活率较高的本土植物,避免高价移植,增加后期养护管理费用,洞门装饰应简洁有特色,突出主题,长期适用,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要具有前瞻性,要符合社会进步和时展的要求.

1.2舒适与美观原则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应能有效调节驾驶员心理感受,使驾驶员视觉适应,吸引驾驶员注意力,减缓车速,确保安全通过隧道。隧道洞口的景观表现形式必须适应道路线形,不能太生硬,道路与洞口衔接应顺畅,尽量与周边自然环境,原有景观相协调,达到轻松驾驶的效果,景观设计不宜太新奇,过度美化,避免对驾驶员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影响安全行车。

1.3可持续发展原则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大限度的做到生态恢复,环境和谐,把破坏降低到最小,恢复提高到最大,才能达到人类工程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做到可持续发展。

2隧道洞口类型设计

隧道洞口有两种主要类型,端墙式和突出式,根据道路整体线形,断面形式,地质地貌,隧道洞口背后山体条件,边坡形状和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洞口类型,端墙式隧道洞口适用于仰坡稳定性不足,开挖高度较大的山体,洞门类型取决于洞口周围地势,地貌特征,直线型洞门线条规则,刚劲有力,气势雄伟,但不易协调道路线形,略显生硬。曲线形洞门外观柔和,不单调,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突出式隧道洞口适用于山体稳定,地形较为平缓的地区,常用的洞门类型有削竹式、喇叭口式,环框式和遮光棚式,对山体破坏较小,有利于生态恢复,植物种植,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自然和谐。

3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方法

3.1 生态恢复型隧道洞口景观设计

在进行隧道洞口建设时,不成熟的施工工艺以及不严格的监理管控常常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隧道开挖影响了山体稳定,破坏经久不变的地物地貌,由山体开挖而弃置的岩石更加造成了一种景观上的污染。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在一些岩体和土质比较稳定的特定路段可建设生态恢复型洞口,生态恢复型洞口景观设计应优化设计,以 "零开挖"为施工准则,采取回填绿化的施工方法,弱化施工痕迹,弥补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洞门的选取上,应采用与环境融合最好的削竹式洞口形式,此类洞口部分较少,仅有隧道壁厚宽度范围的。

3.2 人文特色型隧道洞口景观设计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要充分展现不同地域独特的风土人情,历史传统,文化背景以及生物特色等,通过雕刻的方式把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融入到建造物上,使景观变得生动活泼,打破原本的生硬单调。亦可雕塑不同地区历史上典型的代表人物,营造丰富的历史气息。不同的民风民俗是每个地方都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如由少数民族聚居而衍生的民俗产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隶属民间艺术领域的舞蹈,木刻,剪纸等,都可融入到隧道洞口的景观设计中去,旨在让驾乘人员感受到不同区域多元且独特的人文气息。

4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理念

4.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是大家普遍所倡导的设计原则,人是高速公路的第一使用者,所以高速公路为之服务的主体是人,包括驾乘人员以及周围居民在内,要把这些人的主观感受作为衡量景观设计好坏的第一把标尺,好的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给人以柔和的视觉刺激,并可以激发人关于此设计的无限美好的想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把握好景观设计的度,衡量全局,处于动态行驶的驾驶员在短时间内往往不能接受太多的信息,过于复杂的景观设计不仅会淹没设计重点,让人应接不暇,更有可能会造成驾驶员紧张驾驶,所以在满足人性的同时要确保安全。

4.2 传统文化结合现代思想的设计理念

有些地区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厚,隧道洞口景观设计作为展示平台,要充分展示本地历史价值,传承本地文化。而时代是不断进步的,历史代表过去,隧道洞口景观设计也要充分融合现代人对美的观念,打破一直以来不变的老旧常规,大胆创新,勇于跨越时代的鸿沟,展示出现代社会的科技创新,环境友好,生态平衡。

4.3 全系统经济效益最佳设计理念

在进行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时要明确全系统经济效益最佳这项设计理念,隧道洞口是高速公路众多组成部分中比较重要的,但只是高速公路的一个节点,我们在进行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时绝对不能顾此失彼,决不可因过分追求隧道洞口景观效果而使其太过突兀,造成其与整条高速公路的衔接不顺畅等后果。放眼全局,把握好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适用性和经济性两者之间的平衡,还要兼顾景观设计给周围环境,生态等带来的影响,隧道开挖的工程措施可能会给周围居民的生活用水带来不利影响,施工过程所产生的扬尘,噪音等也会造成附近居民的困扰,这些负面影响要在设计阶段时就予以避免。高速公路是百年大计,子子孙孙都受用的一项建设,所以在建设时不可忽略细节,扫清认识盲区,真正做到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也就能确保高速公路全系统经济效益最佳。

结语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是一项艺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同时也兼具很强的专业性,如何降低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对周围环境质量,高速公路线形完整性,生态结构等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甚至是破坏,如何消除负面作用,避免造成周围原住居民的困扰,避免自然生态资源流失,保证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高速公路与其周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有科学,合理的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理念做引导,就不能毫无章法的乱挖乱填,隧道洞口最终会成为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景观,因此,合理布局,实现隧道洞口与高速公路的完美无缝对接,融入人文历史元素,恢复生态设计,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关向群《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实用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

[2]王军峰《道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5.

[3]关向群《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手法》[J].中国勘察设计,2001.

[4]俞汝法《论隧道洞口设计的构思和表现形式》[J].隧道及地下工程,1985

[5]曾艳《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6]欧阳心和,付励,徐爱民《隧道洞口景观设计》[J].中南公路工程,2006,1(31).

[7]熊世龙《浅议公路隧道洞门设计》[J].公路,1999,(10) :22-24.

[8] JTJ026-9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第2篇

【关键词】道路景观;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1前言

道路交通是由人、车、道路及其环境等诸多因素组成的完整系统,系统内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着道路交通的行车安全性。而道路景观直接影响驾驶员的驾驶状况,从而对交通安全产生直接影响。良好的道路景观对改善道路周边环境,舒缓驾驶员的紧张情绪,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2]。在分析比较国内外道路景观设计优缺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道路景观设计对交通安全性能的影响。

2国内外道路景观发展现状分析

2.1西方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状况

在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西方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利用道路沿线自然环境,适当增加人文景观,在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采用由道路和园林设计人员分工协作共同设计道路及其沿途景观的方法,在设计勘察道路线形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合理利用沿线自然景物及地形地貌美化道路。60、70年代,又相继颁布了《道路美化条例》和《公路绿化技术规范》[3],80年代末,运用先进的勘测勘察设备和现代栽植技术对有关条例和规范进行了完善修订,现已形成比较完备的技术体系。德国建设高速公路的历史始于20世纪初,由公路建设的实践形成了系统的道路景观绿化理论[4]。特别是在道路与周围景观;道路本身线形的视觉质量及道路的线形组合问题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日本在道路景观学研究方面位于世界前列,在道路景观学研究方面开发了道路高新绿化技术。制定了包括《公路边坡绿化技术》、《景观仿真技术》、《高速公路绿化技术五年计划》、《高速公路十年及长期发展规划的绿化办法》和《立体绿化》等绿化新技术[3]。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技术体系,为道路景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起,恢复生态成为各国道路绿化的目标。

2.2国内发展状况

欧美发达国家的道路景观研究, 已经十分注重从驾驶人的行为活动、环境心理出发, 创造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而我国对道路景观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远远落后于西方及日本等发达国家。1983年, 我国交通部制定颁发了《公路标准化美化标准》, 要求道路畅通、整洁、绿化、美化, 道路景物协调, 构成流畅、安全、舒适、优美的道路环境, 1998年又制定颁发了《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6-7]。但是, 我国的道路景观环境建设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 对道路景观绿化效果也没有完善的评价方法。

3 道路景观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3.1 绿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道路绿化景观主要涉及树种的选择、植被高度、株距及绿化效果, 这些方面都对交通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常用的道路绿化树种有三种类型: 少量阔叶乔木+花灌木+草地, 针叶乔木+花灌木+草地, 自然乔灌木+自然草地[8]。三种绿化类型可根据具体情况循环交替使用。在总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每段稍作变化, 避免单调的景观引起驾乘人员的视觉疲劳, 简单的方法是改变树木、花卉的品种。另外, 也不宜选用色彩过于缤纷的灌木作防眩主体, 它会分散驾驶人的注意力, 同样会影响驾驶安全。植被高度对交通安全影响较大, 尤其中央分隔带是道路绿化的重点。设计时要以确保驾驶人视线开阔为原则, 要求植物能起到夜间防眩光的作用,当对面车辆接近时, 能够减轻驾驶人心理上的危险感, 及频繁会车、长途行驶引起的精神疲劳感, 有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 同时也最能体现景观特色。树株间距的选择也十分重要。连续不断的绿篱群体, 夜间能够起到遮光作用。但植株过密, 易枯死, 反而会影响驾驶安全; 株距过远, 夜间防眩效果不理想。因此每条道路要根据道路的宽度以及道路上行驶速度限制值的大小来选择树株间距。

3.2交通设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科学、合理地设置交通设施, 有利于交通安全。交通标志标线能预告车辆驾驶人和行人前方某一路段、某一地点的地理与环境状况。交通设施能够解除驾驶人因路线不明而产生的犹豫、疑虑、焦躁或烦恼, 减少交通阻塞, 保障交通安全; 能够提供视线诱导, 增加道路美观, 排除各种纵、横向干扰, 对减轻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交通设施的设置应遵循视觉可靠性、诱导有效性和失效保护性原则, 并结合道路两侧的地形、植被、构造物以及公路线形等综合考虑进行, 力图对道路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弥补[9]。

3.3灯光照明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道路上的照明条件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交通事故统计资料表明[10], 交通事故多发生在机动车照明条件差的道路上, 特别是夜间行车。因此,路灯的设置是十分讲究的, 它既有美化道路景观的作用, 也是一个涉及交通安全的问题。路灯的设置应遵循交通连续性原则, 不能忽明忽暗, 也不能嘎然而止, 要有缓和段,让人感觉到自然。灯光的强度要以安全和舒适为目标, 切忌刺眼和过分暗淡。灰暗的灯光, 加上单一的灰、黑色混凝土路面, 对驾驶人大脑皮层某些点产生重复刺激, 会导致一些神经细胞呈现抑制状态, 使驾驶人精神萎靡甚至入睡, 从而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

4 结语

道路景观作为交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科学合理的道路景观设计不仅美化道路环境,而且对交通事故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道路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在以人为本,充分考虑行车安全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达到人、车、路及景观的和谐统一,为驾驶人员提供更加安全、舒适、愉悦的道路交通环境,确保安全畅通的行驶。

参考文献

[1] Jeonghun Mok, Landphair H C,Naderi JR. Landscape improvement impacts on roadside safety in Texa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6,78(3):263-274.

[2] Cackowski J M, Nasar J L.The restorative effects of roadside vegetation implications for automobile driver anger and frustration[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3,35(6):736-751.

[3] 管满泉.基于交通安全的道路景观分析[J].交通与安全,2008,(12):151―155.

[4] 李卫,曾超,索晓涛,基于交通安全的道路景观分析[J].交通与安全,2008,(12):120―121.

[5] 庞静,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

[6] 张忻. 浅谈公路景观绿化设计[J].交通标准化,2004,(10): 27-30.Bush G W,Si Y,Zhang B,et al. Abc is abc[J]. Rock Mechanics,2000,22(2):117-122.

[7] 管满泉, 章金根. 道路交通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 (3): 81-82.JGJ 94―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8]范瑛. 结合景观路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2, 19(2): 68-70.

[9]吴家弊. 景观形态学[M]. 叶南,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第3篇

    ,详细分析了园林景观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园林景观在房地产开发中的意义

    2.1 政府的各类相关要求

    1993年建设部的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宜低于25%。

    2.2 对于房地产企业

    低碳、生态、环保现已成为房地产行业宣传的热点、销售的卖点,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品牌地产的一张名片,从客户的角度来讲,它是第一关注点;从销售的角度来讲,它是最大的卖点;从策划的角度来讲,它是最好的炒作点;对于开发商来说,它是利益的增长点;。是否有良好的小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成为人们选择房地产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对其是否购买产生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居住区园林景观对房地产商或购房者来说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3 对于小区居民

    居住小区绿地是分布最广、最接近居民、最为居民经常利用和享受的最经济的一种绿地。对居住小区绿地的合力绿化,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不仅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户外休息放松环境,而且能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满足各种游憩活动的需要。而绿化植物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它能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防止西晒,降低风速,也能组织空间,美化环境,丰富居住小区内容,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游憩环境,绿地还能起到防火抗灾的作用。

    3.房地产园林景观元素的应用

    园林设计师应当广游天下美景,多接触真自然大山水,多搜集积累景观素材,进而更好地总结它们美的本质,才能把它们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放到我们的设计作品中。在不断的设计中,只有充分运用各设计元素的要点,才能不断地创造更多的精品,对于设计元素我们经常用到的有植物、庭院理水、石头等等,最常用的为以下两个元素:

    3.1 植物

    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多赋草木以情趣,才能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其植物的品种多样性、色彩丰富性和景观季相性能将园林中的乔木、灌木、草花以及其它造景因素调和成色彩纷呈、高低错落的多层次立体植物景观。同时,地被植物亦能充分满足生态城市的需要,其强大的覆盖功能对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削减噪音污染起到了其它类型植物无法替代的作用,并显着提高了城市绿地的绿量和绿化覆盖率。

    3.2 庭园理水

    如果说植物是园林景观的灵魂,那水就是景观的魂魄,中国园林讲究“无水不成园”。无论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对水这种自然元素备加喜爱。“一池三山”、“水狭必间其隔”等等都是有关水景的重要理论。现在的房地产开发也把水体景观的营造作为提高项目品味的重要手段,比如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人工开挖的琥珀,以及借助江景、湖景等自然景观,丰富了园林的空间层次。在水体景观的形态上讲究动静变化,运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把自然界中水最有活力的形态凝固起来,展示在人们面前。比如一些喷泉、涌泉、溪流的设计应用,给园林增加了不少灵气。

    4.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

    4.1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就是要结合房地产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其功能要求进行设计,使其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比如园林中的乔、灌、草的植物配比是否合理,是否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不能为渲染“热带风光”、“欧陆风格”,在北方地区盲目引种南方常绿树种,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园林绿地是否真正能满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基本生态功能;园林的道路广场设置是否比例得当,能否兼顾景观与功能使用等等,这都要进行理性的分析,仅仅从形式上拥有自然的景观是不够的。

    4.2忽视人们的需求。

    在做园林设计时没有充分调研、考虑人们对于功能及景观的实际需求,只是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回头审视这些让我们津津乐道的景观时,却发现他们或多或少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在小区比较偏远的地方设置休息厅,但是没有很好的设计通行道路,导致很少人到厅休 息,造成资源的浪费;也曾有时我们觉得植物在房地产开发中的重要性,从而开始密植树木。有些小区为了寻找一个卖点,也许是哗众取宠,把整个小区的树木栽种得密不透风。周密的考虑,不生搬硬套,才能达到园林景观的最高境界——生态型、宜居型小区园林景观。 4.3 施工及养护管理水平落后。 居住小区的绿地

    其绿化效果和功能的体现不是竣工后就全部得到的,后期的养护管理使绿化功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有些居住小区缺乏专业人员养护,绿地草坪退化严重,杂草混生,病虫害防治跟不上,木本花卉及乔灌木修剪不到位,造成植物生长不够理想,未能充分发挥美化、优化环境的作用。

    5.结束语

    今天,通过园林景观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推广和应用,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都对园林景观在房地产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共识,也把房地产景观作为提高品质和品位的主要选择,这也就确定了园林景观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怎样才能让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景观规划与建筑规划同步;第二,景观规划与房地产的策划同步;第三,景观规划与房地产的销售同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更好的做好房地产开发中的景观设计,将更好的景观呈现给人们。

    参考文献:

    1.徐振、韩凌云.风景园林快题设计与表现.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第4篇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设计;停车位;登高场地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还在不断继续,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建设任务。作为工程设计这个行业来说,居住区的规划、建筑及其环境设计也将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值得从业人员好好研究。本文就是作者根据二十多年专业从业经历,结合一些工程实践经验,在居住区环境设计(园林景观工程)方面,主要从工程技术层面对七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希望对同行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同时也是抛砖引玉,期待有更专业和深入的交流探讨,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成效,也更有价值。

下面是针对上文提到的七个方面问题的思考和总结:

一、关于样板区和开盘

现在的居住区建设以商品房开发为主,开发商为了提升楼盘和企业形象,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开盘时先展示一块样板区,也叫示范区或体验区,开发商往往精心包装,重金打造,希望营造一个精彩甚至震撼的空间场景来吸引客户。为了达到效果,设计师常常要配合开发商克服很多困难,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

(一)主要问题

样板区通常建设周期很短,工期很紧,对效果要求又比较高,尤其是绿化环境的效果,按照自然规律,绿化种下去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并生长良好然后才出效果的,可是样板区往往要即时出效果,尤其有的项目开盘时间选在年底,比如抢十一黄金周档期,那么主要的种植季节就在最热的七、八月份,植物的成活率都很难保证,更何况还要好的即时效果。

(二)思考对策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

1.设计师从专业角度强烈建议开发商不要把样板区开放的节点定在最不利的时间,避开最不利的种植季节;

2.绿化种植的设计师针对实际现状进行专题研究,在设计手法、苗木选材等方面多下点功夫,尽量做到规避不利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季植物的造景功能;

3.设计师可以建议并配合开发商和施工单位,对一些主要苗木进行提前种植,打时间差,避开最恶劣的气候条件,当然这在工程上需要全方位协调,对工地管理要求比较高;

4.建议开发商或施工单位提前在项目附近囤种设计用到的苗木,尤其是大乔木,这样经过一段时间适应的苗木就近移植时成活率和效果就大大改善了;

5.充分运用一些科研新成果,如对种植土壤的改良技术,以及其他一些临时性的措施,努力把风险控制到最低程度。

二、健身活动场地

居住区一般要求设置居民健身活动的场地,主要分为老年、儿童活动场地和青少年运动场地两大类,由于场地占地不小,如何使功能与景观相结合就显得很重要。

(一)老年儿童活动场地

之所以把这两种活动场地归为一类,一是在性质上都是属于一般性的非专业的休闲活动设施,二是通常家中老人带着孩子一起出来活动,往往可以把他们安排在一个区域活动,老人在健身聊天的同时还可兼顾照看自家的小孩。

1.这类设施比较适合在居住区多点分散布置,一是更方便各个组团老人儿童的使用,不需要走很远就能到达,二是避免集中大体量的布置从而影响景观效果;

2.最好布置在一些冬天能晒到太阳,刮不到西北风,夏天又能遮荫的环境里;

3.对设施的色彩、造型的选择也要考虑,视觉效果不要太刺眼;

4.有些高层住宅底层作架空处理,部分活动设施可考虑布置在架空层,夏天和雨天可起到遮荫和挡雨的作用。

(二)青少年运动场地

主要是指体育运动的专业或半专业的场地,如网球场、篮球场等。

1.这类场地适合集中布置,位置可选择较偏僻的地方,主要目的是尽量减少对居住区整体环境的影响;

2.考虑噪音污染问题,比如篮球场声音很吵,尤其是晚上,要注意球场位置的选择,充分发挥绿化的隔声作用,管理措施的跟进等;

3.有些项目在居住区内布置户外的羽毛球场,这完全没必要,因为希望在标准球场打羽毛球的爱好者肯定不会在户外球场打,受风的干扰太大了,而那些随意挥挥拍子活动一下的居民则不需要使用标准场地,小区内其他硬地或草地上都可以活动。

三、儿童安全问题

居住区内儿童安全性有几个方面是与设计有关的,如景观水体,有刺有毒植物,步行和活动的安全性等。

(一)景观水体(河道等)

要解决好景观效果与儿童安全的矛盾。

1.对设计水深的控制,一般景观水池水深不超过700,水域比较大的,为保证水质,可在水体中间适当加深,但在离岸线2米的范围内水深不超过700;

2.加强景观水体的管理工作,包括对水深的警示标志和日常保安人员的留意观察等,尽量不要以安全的名义随意破坏景观效果,如在不适合有栏杆的岸边加做栏杆等。

(二)有刺有毒植物

合理的设计就能避免问题的发生。

1.有刺植物,如丝兰、构骨等,设计时不要布置在园路边手直接能触碰到的位置;

2.有毒植物,如夹竹桃等,如设计需要使用,应该布置在靠近围墙、角落等一般居民不易到达的地方,且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四、步行和活动的安全性

尤其针对儿童,最好人车分流。

居住区的集中绿地最好同时兼作步行回家居民的交通路径,这样平时的步行和活动就感觉舒适安全,机动车则全部绕外圈走(如上海的万科华尔兹花园),或直接进入地下半地下车库(如上海的龙湖滟澜山),当然这取决于最初的规划设计,不过有时景观设计师有机会较早介入项目时,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议。

五、关于辅房的处理

所谓辅房,统指那些如地下车库的出地面进风口、上人口,及配电房等等,往往数量较多,位置凌乱,又处在园林景观用地范围内,影响效果。常用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遮,一种显。

1.遮:通常用植物如竹子、珊瑚篱等来进行围合,达到阻隔视线的作用;

2.显:或者叫包装,通常是把辅房当作园林小品或景观建筑来进行包装处理,如把进风口处理成亭子等;

3.设计协调:指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协调,最好景观设计能较早介入,使辅房的位置对景观空间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

六、地库顶板上的覆土和排水

大部分居住区都有地下车库,而车库顶板上面通过覆土、种植形成景观空间,其中覆土厚度以及排水问题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一)覆土问题

覆土厚度与种植设计有关,同时也与车库顶部荷载有关,这关系到结构设计,也关系到造价。

1.在地库建筑结构设计时,景观设计最好能提前介入,并且拿出景观设计的初步意向性布局(已完成方案设计更好),针对方案中需要堆高土方做地形的,或需要种植大树的位置,可以在地库的结构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局部加强,这样就能做到合理设计,控制造价;

2.根据实践经验,通常种植大乔木的覆土厚度要求1.5米,最低不能少于1.2米,草坪或矮灌木对覆土要求不少于0.3米;

3.部分土方造型需要堆土较高时,为了减轻荷载,也可采用架空结构或下部堆填轻质材料如泡沫塑料等方法。

(二)排水问题

是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1.除非地下车库面积特别小,一般都对其顶板上部要进行排水处理,否则上部覆土中雨水不及时排掉,会使部分植物根系腐烂,无法存活;

2.一般采用排水板(推荐)或盲管的形式组织排水,要求地库设计时结构找坡,并在顶板周边设排水沟,汇集排水板内的水;

3.有的地下车库进行上翻梁设计,那么排水更适合用盲管,并且要求结构设计在上翻梁上预留孔洞,以便盲管穿过;

4.通常在地库顶板上部的构造上还要考虑设置隔根层,对地库结构起到保护作用。

六、地面停车位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日益增多,几乎所有居住区(主要指公寓类)都存在着机动车停车位不够用的状况,完全指望地下车库满足所有需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地面停车位的设置势在必行,与其让居民自己乱停乱放,还不如有组织有计划地设计好车位。

(一)地面停车位的位置选择

1.尽量离住宅远一些,如果不得不近距离布置时,尽量考虑放在住宅的北面;

2.尽量避开主要的景观面,不要挡住好的景观视线;

3.建议每隔3-4个车位间植大树,除了视觉效果较好外,对停车位的生态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夏天烈日当空时。

(二)地面停车位的材料选择

1.建议不使用植草砖、草坪格之类产品,草也长不好,效果较差(本身也不能计入绿化率);

2.可以使用硬质铺装材料如砼砖、花岗岩等,或干脆直接把黑色沥青路面扩展,也可考虑在每个停车位的中间留一块草坪(车轮轧不到的部位)。

七、消防登高场地

高层住宅都会在单元入户口附近设置消防登高场地,要求在登高场地范围内不能种树,不能设置小品等突起物,这对景观设计带来一定困难,建议采取以下设计手法处理消防登高场地范围内的景观:

1.采用草地或加上部分地被植物形成的花境,营造干净简洁的景观效果;

2.铺装地坪,在铺装材质运用上精心设计,在色彩和构图上形成特色;

3.草地花境和铺装地坪的混合穿插设计;

4.适当布置一些可移动的轻质种植箱,增加绿化气氛。

八、结语

以上讨论的这七个方面是作者在工作中体会较深的,也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受篇幅限制,当然也受作者水平所限,思考和阐述的深度和广度都很有限,而且在居住区环境设计这个专业领域还有一些重要问题是本文并没有涉及到的,期待有更深入全面的探讨和总结。

第5篇

关键词:车库顶板;绿化;排水处理;排水方案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车库顶板绿化是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包装”建筑的有效办法,是建筑与绿化艺术的有机结合,也是人类与自然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融建筑物的空间潜能与绿色植物的多种效益完美结合和充分发挥的产物。因此,要在有限的土地空间解决并达到各类规划设计和建筑的指标,并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高要求,地下车库顶板绿化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同时车库顶板的排水问题也是现代建筑物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解决。

1、车库顶板发展趋势

伴随着城市开发用地的日益昂贵和城市水平方向发展绿化环境越来越小这一趋势,迫使开发商向纵向空间开发绿化、提高绿化率发展,因此,在车库顶板上绿化就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屋顶绿化经过近10年的研究实战,已经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成功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景观和生态效果。与此同时,停车场的数量跟不上私家车增长的数量,导致了一系列的城市和社会问题。为了解决道路交通变拥挤这个问题,在居住区、广场、商业区、旅游景区的规划中,停车场的面积也逐步增大。因此,要在有限的土地空间解决并达到各类规划设计和建筑的指标,并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高要求,地下车库顶板绿化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2、车库顶板绿化设计及施工的主要问题

2.1 顶板绿化在满足荷载情况下进行设计

车库顶板绿化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顶板荷载问题。在荷载允许的情况下,充分营造层次丰富的景观绿化效果。顶板的荷载量包括种植基质层的重量、排水、滤水层的重量、各类植物重量、风雨雪等给建筑物增加的荷载量以及各景观活动场地、小品雕塑等对车库顶板的荷载量,同时也要求顶板的设计总荷载量要控制在建筑物的安全荷载量以内。根据建筑结构设计,顶板的不同部位、承载力不同,一般情况下柱子、梁、承重墙等地方的承载力较大。在进行景观绿化设计时,可以把重量大的景观部分例如亭子、花架、水景等以及大乔木放置在柱、梁和承重墙等主要的承重结构上。

2.2 注意植物种类的选择

地形可以让景观空间层次更丰富,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往往少不了地形堆砌,而地下车库顶板的荷载有限,覆土太多时,给地下车库顶板的荷载带来很大压力。而堆坡地形上的植物多以灌木和草皮为主,所需要的种植土厚度并不需要太厚,为解决这些矛盾,可以在种植土下面以轻质填充物来填充,然后以种植土覆盖。根据《公园设计规范》对植物种植土层厚度的要求,种植层的厚度一般依据植物的种类而定:深根性乔木90~150cm、浅根性乔木60~90cm、大灌木45~60cm、花卉小灌木30~45cm、草本15~30cm。顶板覆土厚度应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以保证绿地的长期绿化效果。如同构筑物一样,大型乔木的重量也非常大,而且随着其不断的生长,对地下车库顶板的压力也在增加,因此大型乔木的栽植设计业应定好点,选择在柱点上,或尽量靠近柱点和梁;在保证达到居住区绿化乔、灌、草比例的前提下,降低大乔木规格,适当增加小乔木和灌木的数量,以便达到景观效果。由于植物在经过几年生长之后会超出车库顶板的荷载要求,因此,品种选择应避免深根性或生长迅速的植物,应选择浅根性或根系不能太发达的植株。如龙柏、红叶李、海棠、龙爪槐、爬山虎等;同时选择的植物要能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种类。

2.3 注重顶板的排水及防水

为了提高顶板植物的绿化率,防止因种植土积水导致植物成活率低、给顶板漏水带来隐患,顶板必须要设计适当的排水过滤层等一系列排水措施,在顶板土建结构施工完毕后,种植土回填之前,必须要做滤水排水措施,将水有组织的随排水系统排入雨水系统,从而达到车库顶板排水以及防水的目的。

3、车库顶板景观绿化的结构做法

3.1 过滤层

过滤层可以用极小砂石、细沙,在景观绿化实际运用当中,较多使用无纺布过滤层。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避免种植基质层的种植土直接渗透到排水层,以防止防水层堵塞,促使种植土层的多余水分能更加畅快的排到排水层。减少植物周边积水,既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也能消除对顶板的安全隐患。

3.2 排水层

排水层的主要是将绿地浇灌后及降雨较大时将种植土不能吸收的多余的水分给排出。强而有组织地、有效地排水能减轻雨水对顶板的强大压力。顶板绿化常用一种绿地排水板作为排水层,既能减轻顶板本身的重量,也能提高了蓄水及排水的能力。

3.3 防水层

一般顶板绿化的景观绿化单位在进场之前,室外土建已经在顶板做了一次防水,但是为了消除顶板将来漏水给顶板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还需要做二次防水结构。顶板绿化的防水层应采用耐霉烂、柔韧性好、耐水性好、持久性好的防水材料,以大大提高防水可靠度。

4、车库顶板排水材料情况分析比较

(1)在建筑工程中,渗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传统的技术和材料只能单纯靠防水进行堵水,人防车库、自行车库一般做法是在车库顶结构层上用1:2.5的水泥砂浆进行找平,涂抹防水涂料加强层,浇筑C20细粒式混凝土,内配置Φ6@200单层双向钢筋,上部再用细粒式混凝土保护层造坡,这种防水结构层属于硬质结构防水,受到温度和年限等相关因素影响,一旦防水层老化或出现细微裂缝,容易引起渗漏现象。

(2)塑料排水板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排水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已经超过二十多年了,排水板从材料和力学上两方面都进行了有效組合,改变了传统建筑中单纯依靠防水结构层进行"堵"水的防水措施,改被动防水为主动排水,在建筑防排水、保温、节能领域域的构造原理上提出了比现有技术更为完善的理念,其结构具有的凹凸式中空立筋结构,可以快速而且有效导出雨水,大大减少甚至消除防水层的静水压,通过这种主动导水原理可以达到主动防水的效果。 但塑料排水板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1)后期综合管线、景观、绿化施工容易被损坏,一旦损坏不能修复这种情况,在大量的施工实践中存在。2)塑料排水板上面覆土一般为60cm,有工程施工车辆在上边经过,排水板在重压及水平力的作用下,容易起皱、臃起、变形,改变排水方向,致局部给水、水流不畅,不能发挥排水作用,本人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发现此问题难以解决。3)目前国内生产的塑料排水板主要有聚丙烯材料和HDPE材料,由于生产厂家鱼龙混杂,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往往产生强调不够,被压变形或断裂的现象,在施工中较为常见。4)当雨水渗入排水板,一旦施工摊铺褶皱、臃起时,积水永远存留在此,防水层长期浸泡在水中老化后容易产生渗漏现象,积水造成树木根系腐烂,影响景观效果。

(3)在绿化工程排水中常用的砂石级配滤层排水是从自然界地质结构中借鉴过来的,一般是在底层铺设15cmΦ30~70mm卵石,中间采用Φ5~32mm石子,上次采用Φ0.5~2mm的粗纱或者无纺土工布,从下到上结构层孔隙率变密,来阻止泥土,渗水导流。其缺点是施工慢,卵石级配不均匀、施工质量人为因素影响大,优点是容易施工和整修简单、取材方便,造价低。根据此特点适应于后期被扰动的地方,效果比较好。

5、不同情况排水方案

(1)针对地下车库顶板覆土压实,后期不再翻开挖的情况,适合采用硬质防水层+PE排水板的形式。其结构通常做法是: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厚聚合物防水涂膜1.5mm厚BS-p型自粘卷材(或SBS防水卷材、CHM-k11渗透结晶型防水浆料等)7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6@200单层双向钢筋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低于30mm,双向排水坡度控制在0.5%~1%之间HDPE排水板无纺土工布。

(2)对于地下车库顶板覆土压实,后期需要施工综合管线、景观、绿化时,适合采用硬质防水层+卵石滤水层的形式。其结构通常做法是: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2.0mm厚聚合物防水涂膜1.5mm厚BS-p型自粘卷材(或SBS防水卷材、CHM-k11渗透结晶型防水浆料等)7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6@200单层双向钢筋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不低于30mm厚,双向排水坡度0.8%~1%150mmΦ30~70mm卵石100mmΦ5~32mm石子100mmΦ0.5~2mm粗砂,后期管线施工、景观施工翻开挖对掉滤水层后,采用人工按照其结构恢复非常方便,不会对排水产生影响。

(3)雨水靠重力从车库顶上流至四周,在四周设置排水盲沟,接入市政雨水窨井内。排水盲沟通用做法:开设宽300mm深约350mm沟铺设DN100~200的软式盲沟四周填充Φ30~70mm卵石上部铺设100mmΦ5~32mm石子100mm粗砂土工布。

(4)车库顶上设计景观,硬质景观排水设计有排水明沟接通市政雨水井内,绿化造地形后,雨水在草皮上排至低洼处,在低洼处设置排水盲沟,接通市政雨水井。

结束语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在车库顶板上作园林造景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需要,开发地下建筑而不减少地面绿地面积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潮流。对多数城市来说,在车库顶板上进行绿化设计至今还是人们所忽视的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开发前景非常广阔。可以预见,若干年后,车库顶板绿化这朵建筑与园艺相结合的奇葩,将为我们的都市空间增添更绚丽的色彩。同时,在进行地下车库顶板绿化中,处理好车库顶板排水问题,完善顶板绿化,从而促进城市的环保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容毅艺. 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构造探讨[J]. 广东科技. 2010.

[2] 谷文宏. 浅谈地下停车场的排水设计[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

[3] 卢艳红,肖斌.初探居住区绿化发展趋势[J].科学之友(B版).2009(10)

第6篇

[关键词]橡胶坝;城市;景观工程;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防洪主要通过修建防洪堤来实现,为了满足城市防洪要求,须把防洪堤建在设计洪水位以上,然而枯水期、平水期河道水位要比设计洪水位低得多,并且汛期洪水只占全年时间的很少一部分,导致河道全年大部分时间可能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位,有可能干枯,这很大程度影响了河道美观,以及通航、水上娱乐等内容的运行。

橡胶坝主要通过其坝体可以充放的特性,能够在坝体放空的情况下,对河道过水面积不影响或者影响很少,从而不影响河道汛期行洪,而又能在枯水期、平水期坝体充满的情况下提高河流正常水位,从而改善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的环境效果和居住质量。

二、橡胶坝分类的特点

1、橡胶坝分类

橡胶坝根据填充介质不同分充水、充气和混合三种,由于充气和混合橡胶坝技术难度大,国内应用较少。

2、橡胶坝特点

橡胶坝和其他常规闸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跨度大、造价低廉、节省三材、施工期短、抗震性能好、不阻水、操作灵活,后期维修费用低等特点。

三、橡胶坝的发展以及国内外的应用

1、橡胶坝发展概述

橡胶坝推广应用是在经历了近50年的曲折历程,在不断解决工程应用中一系列技术和质量问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橡胶坝的发展按年代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1965-1970年,研究试验阶段;1970-1979年,总结改进阶段;1979-1992年,稳步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

2、橡胶坝在国内的情况

我国自1965年开始组织跨行业的橡胶坝联合攻关,1966年建成第一座橡胶坝,经过几十年的工程实践,我国橡胶坝在规划设计、坝袋制造、施工安装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色,橡胶坝工程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3、橡胶坝在国外的情况

在橡胶坝的早期发展阶段,有不少国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如美国对橡胶坝进行过较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计算;英国沃林弗德水力学研究室,前苏联在对橡胶坝进行了试验研究后于1996年也建成了一座橡胶坝。近10年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对橡胶坝也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越来越多国家都加入到橡胶坝的研究应用上来。

四、橡胶坝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橡胶坝具有跨度大、颜色多样、可塑性强等优点,这些优点为城市水体景观改造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1、橡胶坝跨度大

橡胶坝相对常规闸门跨度要大很多,常规闸门单孔10m左右,橡胶坝可达100m,因此同样的功能下,橡胶坝河道视野要更加开阔,瀑布效果更加震撼。

2、彩色橡胶坝

橡胶的可塑性使得可对橡胶坝设置不同颜色和花纹,使得橡胶坝更具有艺术和人文气息,能够与河道两边的环境融合的更加自然。

3、无搭接缝挑流式橡胶坝

挑流式橡胶坝,是通过在坝袋部分设计一个鼓起形成一道坎,将过坝水流挑起,造成一个小的扬角的橡胶坝。该设计使得过坝水流挑起,形成小瀑布,即使在流量很少的情况下也能形成瀑布,增加了橡胶坝的可观性,营造出一种流畅舒适的自然水流景观。

挑流式橡胶坝

五、橡胶坝工程设计

1、土建工程设计

橡胶坝土建结构按上下游顺序可分为上游铺盖、坝基、下游消能段三部分。土建设计大致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上游铺盖

铺盖的作用一方面是增加防渗长度,减小底板扬压力,同时也可以防止上游河底冲刷。铺盖常采用混凝土或粘土结构,铺盖的长度应满足防渗长度要求,铺盖的厚度视不同材料而定,一般混凝土铺盖厚0.3m,粘土铺盖厚不小于0.5m。

2)坝基段

a、坝基底板顺水流方向长度的确定

底板顺水流方向的长度按下式计算:

当单向坍落时

Ld=L+l1+l2+l3

当双向坍落时(此时对称布置)

Ld=L+l1+l2+2l3

l3=L0/2-L

式中 Ld──底板顺水流方向长度,m;

L──坝袋底垫片有效长度,m;

l1、l2──上、下游安装、检修通道,一般取0.5m~1.0 m;

l3──坝袋坍落贴地长度,m;

L0──为坝袋的有效周长。

b、坝基底板结构

在不影响泄流情况下,底板比河床略高较为有利,坝底板高程比上游河床地形平均高程适当抬高0.3m~0.6m。底板厚度常采0.5m~0.8m。底板宽度应满足坝袋坍落线的宽度要求,并于上下游留足安装检修的交通道。底板顺水流方向设永久缝,缝距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沉陷缝应有一定的宽度,以免不均匀沉陷发生互相挤压。在防渗段的沉陷缝内必须设止水,以保证防渗段的连续性。底板前后两端需设齿墙,齿墙深度一般为0.5m~2m。

3)消能防冲设施。

消能防冲设计包括护坦(消力池)、海漫。护坦、海漫的计算可参照《水闸设计规范》进行。护坦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其厚度一般为 0.3m~0.5m。海漫一般采用浆砌石、干砌石或铅丝石笼,其厚度一般为0.3m~05m。

2、坝袋设计

1)橡胶坝内外水压比α值的选择

坝袋的内水压力水头H0值的确定须由选择H0/H1的比值入手,H0/H1与坝袋经向拉力T成正比,与坝袋的周长L成反比。因此,在选择H0时,应综合考虑帆布的强度,坝袋造价及安全系数。充水式橡胶坝的内压比α(α=H0/H1)值宜选用1.25~1.60,

2)坝袋经纬向拉力计算

在设计情况下坝袋经向拉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T―坝袋经向拉力(kN/m);

―水的容重(10kN/m³);

―内压比,;

H0―内压水头(m);

H1―设计坝高(m)。

3)坝袋几何参数计算

坝袋设计计算方法有数解法、图解法和查表法3种。常用查表法,可根据规范《橡胶坝技术规范》(SL227-98)中表格查取。

4)坝袋选择

设计原则主要参考《橡胶坝技术规范条文说明》第3.1.7条文说明。

3、锚固系统设计

锚固结构型式主要有螺栓压板式锚固和楔块挤压式锚固二种形式。

1) 螺栓压板式锚固

螺栓间距应根据采用的压板刚度和螺栓直径进行计算确定。螺栓间距宜取为0.2~0.3m。

a、每根螺栓承受的荷载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Q0──每根螺栓承受的荷载;

T──单位长度螺栓计算荷载,取坝袋径向计算强度值,kN/m;

k1──栓紧力及扭转力的影响系数,取k1=1.75;

n──单位长度内螺栓根数。

b、螺栓直径可按下式计算拟定,但不得小于20mm。

式中 d──螺栓直径,cm;

[σ]──螺栓允许拉应力,N/cm2。

2)楔块挤压式锚固。

凹槽弯曲应力及槽内壁挤压强度

式中 M──槽壁弯矩,N.cm;

L1──凹槽深,cm;

[σ] ──混凝土允许拉应力,N/cm2。

六、橡胶坝景观工程中的案例

1、广西田林县橡胶坝工程

田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总面积为5584平方公里,东与百色、凌云、乐业县(市)接壤,南与云南省富宁县交界,西与西林、隆林县毗邻,北与贵州省册亨县隔南盘江相望,田林县橡胶坝工程为已建工程。工程沿河道总设置三级橡胶坝,坝体与河道两侧古街相呼应,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田林挑流式橡胶坝

2、广西西林橡胶坝

西林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位于广西省西北部,项目位于城中驮娘江河花贡河上,工程总投资1441.40 万元,项目目前处于在建。驮娘江河花贡河在枯水时期甚至平水时期水深不到0.5m,加上缺乏管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都排放到河里,导致河里的污水臭气熏天。严重的污染了西林县的公共环境,造成了水体与周边环境的不协调。为了美化城区环境,使驮娘江及花贡河水体与周边环境协调,在驮娘江及花贡河设置橡胶坝,通过橡胶坝蓄水造景,给城市居民带来一个优美而舒适的生活环境。

西林橡胶坝施工现场

七、结束语

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橡胶坝的出现为城市水利景观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它避免了河道行洪的限制,为城市河道创造了更大的改造空间,也给河道景观设计人员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橡胶坝目前在国内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特别是充水式橡胶坝,在坝袋的高度、单跨宽度以及使用年限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满足目前城市景观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陆吾华,候作启,橡胶坝设计与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第7篇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278-01

一、影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因素

1、水源因素

住宅小区园林植物根系生长需要的土壤水分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并且土壤需要保持轻微的干旱。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保水能力较强的土壤,可适当加大浇水量,适度延长间隔浇水的时间,对于保水能力较弱的土壤,可根据实际情况适量减少浇水量,但是间隔的时间必须相应缩短。在种植幼苗时切忌频繁浇水,错误的浇水方式会削弱苗木的抗旱能力和抗风能力,进而降低幼苗的成活率。

2、树种选择因素

在住宅小区园林绿化中,以为居民营造优美舒适的环境为目标。在树种的选择上,应采用易于生长存活,少病虫害,具有当地环境特色的树种。在追求植物材料要形成自己特色的同时,要避免出现植物种类太过复杂和繁多,尽量保持园林绿化的统一基调,在基调统一的同时适当创造变化,种植一些如玉兰、桂花、丁香等特色树。在花卉位置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可种植宿根球根及生长繁衍能力较强的花类以增色添景。

3、种植移栽因素

在种植根苗中,特别是种植一些色块植物,其种植的深度不要超过根颈的1cm,当选择盆栽苗时,可以保持根颈和盆土相一致。此外,种植的深度与地块的翻整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提高种植的成活率,就必须抓好土壤翻整的质量。把握好种植的深度和土壤翻整质量,有利于提高栽种苗木的成活率。在进行树木移栽的时候,必须考虑移栽之后的生长状况,及移栽之后的景观效果。移栽种植必须重视每个环节,从选苗到种植准备,以及后期的浇水、修剪等。

二、小区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分析

1、园林树木栽植技术

小区园林树木的栽植要考虑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考虑小区内土壤适宜种植什么品种的树木,应该适树而栽、适时而栽、适法而栽。适树而栽是要根据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则由选择树种进行栽种。而华南、华北、东北季节又有不同,要选择好时间。适法而栽就是根据环境与气候选择适宜方法栽种。

2、土壤处理技术

对于新移栽的苗木,土壤土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之后植物的生长情况。而且不同的苗木对于土壤质量,比如土壤的通透性、持水性、含水率等各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乔木和灌木的种植的深度比较深,而土壤深了以后,排水性和透气性不是很好,而且结构也比较的复杂,矿物质较少,土体粒径较大等特点对与新苗木生长有很多的限制。在对于土壤改良方面,普遍常用的是土壤翻新或者在土壤中混入营养土、珍珠岩、草炭、基肥等营养成分较多的材料。对于土壤的通透性方面,应该进行二次填土,或者对土体进行晾晒,不让土壤进行板结,这样可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3、小区园林山石景观设计

山石景观以其贴近自然、奇特而吸引人,小区的园林山石景观设计要选择好石头的品种,还要选择好特别的布置形式。是同的选择要干净,可以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洁净感受,形状要以贴近设计风格为宜,颜色一般也根据自然环境搭配就好。山石景观的设计要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贵在轻巧、疏密有致,浑然一体。叠石的设计一般通过借鉴自然山的形状、肌理、形态等提炼的来。设计者可以将石头叠置成千姿百态,运用绘画等手段加以表现。

4、园林铺地及园路施工技术

花岗岩园路的铺装要在施工前选好外形尺寸。可以选择带有花纹的花岗石,施工前要进行弹线,将基线定位是弹线后铺设的若干条干线。水泥面砖园路的铺法依次为:基层处理、弹线预铺、浸水湿润、砂浆凝结、铺贴面砖、铺设砖石、填缝。植草砖路面铺设比较简单,一般施工顺序为:素土夯实、碎石垫层、细砂层、砖块及种植土、草籽。施工者要掌握好园林的地形和地势,选择适合的路面铺设方式。

5、后期养护技术

绿化植物三分靠栽植,七分靠养护,后期的养护才是重要之事。要保持园林的绿化效果,就要对这些绿化植物进行细心的养护。

(1)浇水,保证树木有一个充足的水分生长环境,一般情况下新植苗木一周三次,年代在三年以上的乔木则是每月一次。

(2)修剪,为了培养植物的长势和形状,在生长期的苗木要每月一次修剪,休眠期间则重新修剪一次。

(3)松土施肥,为了防止土壤固结,应每年松土一到两次,在生长期施加有机肥以促进生长。

(4)喷药补植,一般在夏季害虫繁殖较快,为了防止发生病虫害现象,应每年至少一次喷撒杀虫药,对于一些已经被破坏或者死亡的树木应及时移走补植,补植的种类要和原先的一样,形状和规格相似。

三、城市小区绿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1、协调好规划、建筑和园林的关系

现在的城市小区园林绿化工程,必须要注重协调好规划、建筑和园林的关系。居住区绿地规划要与居住区总体规划同步进行,统一规划,使绿地均匀分布、功能平衡方便居民使用。为满足人们“聚集聊聊”的需要,景观道路、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与绿地的要合理分布,可以满足居民能够在小区绿地聚集的需要。

2、兼顾小区绿化设计的功能性和艺术性

住宅区绿化不同与公园设计,在小区的设计和建设中,注重功效和美学,考虑时间与空间、文化与经济等多重层面的内容。它是以自然为主轴,强调情感与文化品位取向的生态人居环境。在景观效果实现上结合人文内涵,创造充满大自然情趣的生活游憩空间,充分考虑住户要求,满足小孩嬉戏、老人活动以及居民体育健身等功能的实现,营造出令人赏心悦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使环境的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标示功能并重。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居住小区的绿化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十分密切,所有绿地类型中是使用最高的,因此,居住小区的绿地规划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居住小区各类绿地要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布局。如在宅旁绿地,植物的配置不能影响低层住户的采光、通风;植物的配置要发挥绿化在卫生防护等方面的作用;对不同年龄段人们的活动区要有植物进行分割,以避免干扰。另外,温馨的环境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又能影响人,造就人,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的层次和高尚品位。

4、绿化配置以植物群落为主,兼顾草坪

在住宅小区的绿化上,目前有一种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倾向,单一规模进行草坪建植,其实并不科学,草坪相对植物群落而言,观赏性强,但是实用性弱,而且大范围的草坪养护及建设的费用很高,会增加住宅小区内居民的经济负担。植物群落是创造绿化空间的基础,植物景观是绿色的主体。因此,应该以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来组成群落为绿化的基本单元。营造适合本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结构配置合理、层次丰富、物种关系协调、景观自然和谐的园林植物群落。

结束语:总之,居住小区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因此,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强其施工各环节的控制,保证施工质量标准,才可以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在城市住宅小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0)[s].

第8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物;结构设计;关键问题;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在注重功能导向的同时.还应重视工程的景观设计,重视工程人文、艺术及自然环境景观之间的调和关系。水工建筑物是水库的基础。在设计阶段,除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安全和经济外,还应注意美观。这在以往的设计中也有所体现,比如一般枢纽布置就要求布局紧凑、均衡和对称。

水利建筑本身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工程往往由水利工程师担当设计,使用功能、耐久年限等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不少水利工程师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很少顾及建筑艺术和美观的需要,因而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都是粗老笨重的钢筋混凝土形象。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属建筑学理论范畴,但建筑师往往因缺乏水利专业技术知识和对农村水利工程环境的了解,无法胜任水利建筑的设计。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水利建筑开始越来越多地注重视觉效果,很多水利建筑与旅游相结合,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

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布局矛盾日益突出,管理单位纷纷提出申请,要求进行改造和调整。因此,创造条件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水利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地进行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已势在必行。

1水利工程艺术设计方法

1.1总平面设计

过去的总体设计中,往往只做水工工程位置图,而不做配套建筑和环境总体规划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缺少了对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对环境的规划,总图往往有大片位置无设计内容。对这一大片空白区,建设单位对其的使用和建设存在普遍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而今,我们调整了过去老的设计模式,认真考虑建筑环境设计的每个环节。基于水利建筑一般坐落在城市边缘或离城市较远,常与风景区结合等特点,水利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内部交通流线简洁、顺畅、有序,建筑物之间联系方便,减少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交叉干扰,而且应注重环境设计,考虑绿化、休息空间等环节。同时,各个建筑物也有集中和分散等不同布置方式,具体采用哪一种布置方式,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环境而定,或突出建筑,或强调环境。

1.2建筑平面设计

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水工建筑有其固有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几年来,从多项工程的设计中我们体会到,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的配合过程,是一种磨合和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水工设计不仅为水利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更为营造新型的景观水利、城市化水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风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幢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如泵房平面一般为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种体量本身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就是大度豪迈。对于这类建筑,由于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

1.4建筑材料

建筑的颜色和质感取决于所用材料,同时也同建筑的造型设计息息相关。由于水工建筑多处在野外,所以抗风性和耐脏性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抗风性主要表现在所选门窗能否承受超常的风荷载;耐脏性问题则要求在建筑表面装饰材料的选材上,尽量选用耐脏性较好,不易积土,耐于水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另外,为表现水利建筑的特点,在颜色的运用上常用蓝色、白色等冷色系,但不可一概而论,有时暖色系的运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水利工程紧紧依托大自然,许多工程甚至就建筑于自然的山水之间。而且,水利工程一般不需全年运行,年运行时间长的几个月,短的甚至只有汛期的几天,有诸多有利条件结合水利工程进行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我们应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依托自然山水的自身优势和秀美的水体环境,通过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等手段,将单一功能的工程水利设计向多功能的环境景观化水利工程设计转化,形成集水利工程与观光、游览于一体的水利观光景区。

第9篇

关健词:城市道路设计;路线设计;路基路面设计;其他方面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s the city road design and its basic requirements, analyzes the design of route, roadbed and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designs of other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measures to improve.

Keywords: city road design; route design; roadbed design; designs of the other aspects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概述

中国城市道路设计过于重视后期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针对前期研究总体深度不够。在以往的城市道路设计中,工程方案侧重于支撑土木工程建设,并未从整个交通系统的角度去考虑,而规划阶段只是侧重于道路红线控制,对道路的交通功能并未阐述清楚。因此,现有的道路规划方案很难做到量化分析,不能全面反映道路建设涉及的交通系统问题,致使对工程实施方案的指导性不强,这一问题在重大工程建设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而工程方案设计着眼细微之处,无法从宏观上对整个道路建设产生的影响进行估计,并且缺乏对交通问题的研究,因此方案设计重点不明确,得出的结论缺乏有力度的研究支持,并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路网规划与土木工程设计之间缺乏必要的环节――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在国外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遍,是沟通规划和土木工程设计的桥梁。概念设计不同于简单的工程方案设计,其运用系统学原理,以上位路网规划为依据,采用一体化设计思想,联系规划和土木工程设计,能够较好地实现规划意图。结合前文提出的城市道路设计基本要求,以目前中国城市道路基本设计流程为基础,融入概念设计思想,提出城市道路设计工作的新思路,见图1。

图 1城市道路设计流程

交通设计是概念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指导道路系统设计的核心环节。路网规划条件确定的道路红线是保证道路空间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条件,交通设计是从交通功能出发,通过详细的交通需求分析明确系统中各部分组成元素的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功能衔接。道路系统方案依据交通设计的相关要求逐步落实交通系统中的元素,合理分配空间资源,同时做好与相关专业的配合,形成可以实施的方案。因而,以交通设计指导道路系统设计,提出设计要点和具体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交通设计流程见图2。

图 2交通设计流程

图 3城市道路系统设计流程

道路系统设计作为概念设计的一部分内容,在交通设计的指导下,针对道路系统中包含的具体设施进行设计,属于微观层次的内容。道路系统设计主要包括道路空间综合布局及道路附属设施设计两部分内容(见图3)。传统的道路系统设计只是将地面部分作为重点考虑对象,未能从道路地面、地下、高架空间综合考虑。道路空间综合布局是以交通设计结论为基础,从立体空间的角度出发实现道路各部分空间资源(步行、自行车及公共设施空间,公共交通空间,机动车空间,道路其他空间)合理分配,系统功能最优,这实际上优先保证了道路主体功能的实现,突出了工程方案设计的重点内容。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还需要进行道路附属设施设计,主要包括传统的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道路其他市政设施、道路绿化与景观设计等,结合项目工程投资,最终确定工程实施方案,从而能够较好地保证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城市道路设计基本要求

2.1 用地要求

良好的道路设计应紧密结合城市用地和功能区,根据用地性质和功能区的要求提供不同的交通服务模式。

2.2 空间要求

城市道路空间应充分考虑地面、地下以及高架立体空间的综合使用,以为道路使用者提供综合服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除承担传统意义上的交通功能,还应承担生活功能、管线载体功能及景观功能,统筹考虑整个空间范围内道路所承载的功能,合理布置各种设施(包含高架、地面、地下空间设施),这一点与传统的道路设计内涵有所不同。依据空间功能,将道路空间划分为步行、自行车及公共设施空间,公共交通空间,机动车空间,道路其他空间,实现空间划分与系统功能的紧密结合,见图4。

图 4城市道路空间划分示意

2.3 路权分配要求

城市道路设计应从以机动车交通为中心转变为综合考虑行人、公共交通、自行车、机动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应根据道路等级及服务对象优先权的不同,合理分配各种交通设施的路权资源(见图5),保障各种交通参与主体的安全,体现路权资源分配公平、公正、合理。

图 5不同城市道路等级的路权分配示意

2.4 交通设计要求

交通设计不同于交通工程设计,必须充分体现交通功能。交通功能作为城市道路最基本的功能应在道路设计中予以重视,传统的道路设计过于强调单个设施的功能而缺乏对各个系统的详细量化分析,致使道路方案设计重点不突出。交通设计通过量化分析各交通系统设施的供应能力,提出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为后续道路工程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2.5 风貌控制要求

城市道路设计中应加强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的衔接,充分结合城市自身特点,根据规划提出的远期控制目标和近期实施指导性要求,针对空间组合、景观风貌、建筑特色、道路宽度甚至断面布局等进行综合设计。通过对道路路面结构、主题色彩、照明、绿化、小品等设计,使道路与建筑物间组成的空间轮廓、尺寸比例、色彩、线条等相互协调、和谐美观,达到提升城市整体环境水平的目的。

2.6 精细化和人性化要求

城市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人,设施设计要体现对人的关怀,如无障碍设施、行人二次过街、交通稳静化设计等要求,集功能与环境景观于一体,关注人在其中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受,使人们获得舒适、方便、自然、和谐且美好的感受;同时注重细部构造物设计,如挡土墙、台阶、树池等,体现精细化设计的要求。

3 路线设计方面的若干问题

3.1 平曲线半径的取用

平曲线半径的取用,最重要的是考虑曲线附近的运行速度及其前后衔接的线性指标的均衡性及连续性,并非越大越好。

3.2 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的问题

在老路改造工程中,过分强调6v 的最小直线长度将浪费大段老路,造成新的拆迁量,使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大幅提高。

3.3 城市道路的纵断面设计不能仅考虑造价

暴雨考验着城市的排水系统,近期全国出现的强降雨使很多城市的道路积水严重,有些城市的排水系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有些城市的道路在水位较高的季节会出现雨水倒灌现象,如图6 所示,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道路纵断面设计偏低造成的。

图 6 高水位时雨水倒灌

3.4 超高问题

混合交通路段设置较大超高,易造成低速行驶车辆的倾倒事故。

(1)

其中,为超高模坡,为行车速度,为平曲线半径,为横向力系数。

由式(1) 可知,横向力系数值的选用是关键,从行车安全角度考虑,横向力系数 不超过0.15 即可。该方法在江苏省很多干线公路中已经使用,实践证明是安全可靠的。

3.5 老路改造中的平纵组合

条件受限时,尤其是在老路改造中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时,不应片面强调“平包纵”。

3.6 路线设计改进建议

平曲线半径超过8 km,则与长直线类似,容易使驾驶员产生单调感和疲劳感,一般平曲线长度宜控制在1~3 km。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取值建议: ①可以将大于不设超高的缓和曲线长度归入直线段考虑。

②降低6要求,最小可至3 ( 实践检验可取) 。城市道路由于其特殊性应更多地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防洪、排水问题,不应过于考虑减少造价而降低纵断面设计的标准。

车辆在城市中行驶时,往往达不到道路的设计速度。因此,当道路条件受到限制必须设置超高时,横向力系数μ 的取值不超过0.15 即可。老路改造应尽量以拟合老路为原则,条件受限时可以不“平包纵”。

4 路基路面的设计

4.1 路基拼接

目前为保证新老路面拼接质量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挖台阶、提高新填土压实度标准、铺设土工格栅等。但是在软土地基路段不均匀沉降设计处理不到位的地方,经常出现纵向裂缝,如图7 所示。

图 7软基新拼接道路出现纵向裂缝

4.2 水泥稳定碎石层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经常会反射到沥青路面面层,若这些裂缝不能及时处理就很容易导致路面破坏。

4.3 桥头跳车

桥头跳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形成原因很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但桥头跳车的直接原因是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异。处理桥头跳车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加强地基(软基) 处理、提高压实度、设置大尺寸搭板、设置过渡路面结构等,本文同时建议设计时可以加强搭板处路面结构和路基顶层的处理。如图8、图9所示。

图 8传统的桥头搭板处理方案

图 9桥头搭板优化处理方案

4.4 路基路面设计改进建议

当存在路基拼宽情况时,建议从以下方面考虑:

1) 根据理论计算和近几年道路实际使用情况分析,要控制道路拼接问题的出现需要控制新老路两侧的差异沉降,建议原有路基与拓宽路基的路拱横坡度的工后沉降增加值不应该大于0.5%。

2) 采用间接拼接方式,新老路基平面不分离,纵断面分离的路基拓宽设计,将拼宽路基沉降标准放宽,按照新建路基处理。既降低了填土高度,减少新征用地,又降低了软土地基处理费用。

3) 土工格栅在路基拼接中应用时,为了保护铺设在路基顶面以下20 cm 处铺设的格栅,设计时应该提出合理的施工注意事项,在压实95 区路基时不能使用路拌机进行现场拌和,只能另找场地拌和后再运来摊铺压实。另外,土工格栅在铺设时有张紧、绑扎等要求,如果不能较好地落实,将影响其效果。

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层设计问题,由于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2]中对石料要求过低,而对水泥稳定混合料强度要求偏高,导致必须采用高水泥剂量以满足强度要求,这就很容易造成基层开裂。如果不降低强度标准,应该提高石料品质,粗集料要降低针片状含量和压碎值,细集料要减少含泥量,提高砂当量(建议60以上) ,级配宜采用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选取应该谨慎,水泥稳定碎石过高,基层容易开裂;若过低,在行车的作用下就会造成松散。当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也要注重早期养生等等。

5 其他方面的设计

5.1 车道宽度的设计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已迅速提高。城市道路的交通组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过去大车、客车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小车、私车为主。由于目前使用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是20 世纪80 年代末制定的,当时城市道路上行驶的主要是大车,行车道宽度和转弯半径等指标的数值都偏大,这对中心城区,特别是繁华地段的土地利用很不合理。如,城市道路小车车道宽度统一规定为3.5 m,相对现在是不合理的。

5.2 人非共板的设计

人非共板就是把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合并成一条道路,称之为“人非共板”路。把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合并成一条道路,主要是为了满足机动车道道路通行的需要,减少车辆堵塞现象。但这给行走在“人非共板”路上的人们增加了许多交通隐患。特别是现在出行骑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多,电动车不仅行车速度快且无声音,这样就会对行走在共板断面上的老年人更危险。另外,如果道路的出入口较多,非机动车行驶在人非共板断面上将会随着车道不断的上下起伏,影响车辆行驶的连续性和骑车人的舒适性。

5.3 人行道的设计

人行道是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道路,但是目前有些道路过分追求景观效果,将人行道中的树池设置过大,占用了绝大部分人行道宽度,如图10 所示。

图 10优化前人行道设计方案

5.4 改进建议

城市道路在确定行车道宽度时,建议对用地紧张的路段,除快速路外,可以采用3.0~3.5 m宽的行车道,甚至澳门有2.8 m 宽的行车道。交叉口半径和设计车速也应该根据目前的情况有所调整。城市道路( 尤其是城区繁华地段的道路) 通常需要限制大型车辆通行,这样交叉口的转弯半径就可以适当减小,因此城市道路的设计规范除要以车速为依据外,还应该同时考虑该路段是否限制大型车辆通行。

人非共板断面应谨慎选择,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需要设置时可在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设置分边石,防止非机动车越界行驶,以保障行人的安全。人行道需要设置行道树时,建议将树池设置小一些,或者将行道树移至人行道外侧,设置间距大于6 m 行道树,通过相应的设计后,完全可以在行道树之间停靠一辆汽车,这样可以在不影响道路景观且不增加道路用地的前提下解决一些城市车辆的停放问题。

6 结语

城市道路设计是道路交通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内容,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该文从城市道路设计角度出发,客观地指出和分析了城市道路设计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旨在抛砖引玉,扬长避短,改进不足。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综合性很强,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它需要设计者眼界开阔、经验丰富,同时要有前瞻性,并进行不断学习,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审美水平,逐步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精髓,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CJJ37-199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附条文说明)[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第10篇

关键词:园林水景;分类;作用;设计;施工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garden water features, classification and role in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garden water features, garden water features construction elements is discussed.

Key words: garden water features; classification; role; desig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1、园林水景概述

(1)水景定义

水景是以水为主体,辅以植物、动物、雕塑等装饰,用各种材料人工构筑的水池、瀑布、喷泉、小溪等室内、外水体景观。

(2)水体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

在园林诸要素中,以山、石与水的关系最密切。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所谓“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所以,古人论风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

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可乐。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使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

先贤们将水的本性以拟人化的手法评价归结为德、仁、义、智、勇、善、正的品德。孔子认为水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万折必东“似意”。同时,水能“不清以人,鲜洁以出”,洗净污浊,与人为善;水至量必平,最“公正”。不同的水体构筑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水态;以水环绕建筑物可产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亭榭浮于水面,恍若神阁仙境;建筑小品、雕塑立于水中,便可移情寄性;水在流动中,与山石、河岸、塘堤产生摩擦,发出各种声音。“山石有清音”是悦耳的美感;“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气势磅礴。水声,增添了天然韵律与节奏,显示空间的乐感美。总之,水是构成园林景观、增添园林美景的重要因素。

(3)水景的分类

水景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自然型,利用地势或土建结构,仿照自然景观而建成。如溪流、瀑布、泉涌、水帘、叠水等,这些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有较多应用。而现代水景则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二是人工型,依靠喷泉设备造景。建成各种各样的喷泉如音乐喷泉、程序控制喷泉、旱地喷泉、雾化喷泉、玻光喷泉等。这类水景是近年来才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但其发展速度很快。

2、园林水景的设计要求

在园林设计中,水景越来越受到景观设计师的重视,各种形式的水池在小区环境营造中成了不可缺少的元素,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水景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安全性:一般来说景观水体设计水深不能超过40cm,防止出现安全隐患。局部需加深的应设防护设施,如分隔式绿化、假山、石景或造型较为自然的栏杆等。泳池尽量做到封闭,设一出入口控制人进出。

3.2 水质净化:对于小型水池,应设水质净化系统,使水循环利用。对于大型水池,可多植水生植物(荷、莲、水藻、水浮莲、风车草、芦苇、落羽杉等),适当养殖观赏鱼,形成自身净化功能。

3.3 空气净化:在较大的水面或水边密林处设置雾化喷头,飞扬的水雾能形成特殊的景观效果,又起到除尘、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

3.4 景观功能:水池造型应与周边环境协调,或规则,或自然,也从俯视、平视、亲身参与三个角度观赏,在场地许可的前提下,应能充分调动人的各种观赏机能:视觉、听觉、触觉(戏水、游水);及利用各种手段亲水:渡船、小桥、亭榭、汀步等等。自然式池岸宜采用天然石材或较粗糙的半成品石材(如大卵石、自然面花岗石),岸边和石缝中配植水边适生植物,形成较为自然的水景景观。

3、园林水景的施工要点探讨

3.1 管道材质选择

较早的工程一般采用热镀锌钢管.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钢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锈蚀,影响美观,且使用寿命较混凝土结构短一倍以上。较好的管材是铜管和不锈钢管,但造价较高。UPAC 管材可避免锈蚀,但存在耐热性差,且光直接照射加速变色老化等问题。若将其暗埋在池底板下, 而在部分采用铜或不锈钢管材,应是较为合理经济的解决办法。据厂家介绍,在无日光直射条件下,UPAC 管的使用寿命可达五十年。

3.2 水泵形式选择

目前许多水景工程为节省建筑面积或降低工程造价,采用无需泵房的潜水泵作水力提升设备。由于潜水泵的可靠性大大低于干式离心泵。因个别潜水泵损坏带来的后果,一是水景经常产生局部缺陷,造型不完整;二是一旦水泵绝缘破坏将导致水体带电产生触电危险。若采用离心泵,则使管道长度增大,需设置泵房,使水景观造价增加又破坏景观。所以,研制高可靠性潜水泵,是降低水景工程造价的一大关键。在维护条件方面,离心泵也有着潜水泵无法比拟的优势。若要保持水景观长期可靠运行应首选离心泵。

3.3 灯光照明及电气施工

水下照明灯具是景中常用设备,尤其是在喷泉中广泛使用。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塑料支架的飞利浦水下灯,它存在较多的问题。如结构强度差,在喷泉池水波动强烈或受其它外力作用时极易损坏,灯具密封设计可靠性差,塑料在日照下老化迅速等。一旦灯具损坏或密封失效便会漏电使水体带电,成为水景安全的最大隐患。笔者认为,在无隔离、易于接近或者参与性较强的水景,必须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使用12 伏安全超低电压供电,使用灯体应完全屏蔽在强度较高的灯具壳体内,其灯具外壳应可靠接地,同时池体钢筋网采取与接地装置相连的等电位联结措施。变压器高低压绕线圈之间应确保绝缘,初级次级隔离分开,变压器铁芯亦应接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开关,以确保人身安全。

3.4 水位控制

对于水景水位的控制有时是极为重要的。例如采用雪松喷头,涌泉等射吸式喷头,均对水位的变化十分敏感。水位稍有升降.喷射高度及水形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为此,应有可靠的自动补水装置和溢流管路,较好的作法是采用独立的水位平衡水池和液压式水位控制阀并采用足够直径的联通管与水景水池连接。隅流管可设置在水池排空阀前,在阀前加一三又垂直向上装一条立管作为水池的溢流口,代替水池结构的溢流格栅。改变立管的长短可任意调节水面的高度。

4、结束语

一个优秀的园林工程离不开水景点缀,水景工程以其独特的特点在现代园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综上所述:在水景的设计和施工中,美观、可靠、安全、经济、环保的问题均应重视,这样才能造出合符时代要求的水景。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保障房;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保障性住房①建设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做好这件事情的意义非常重大,在民生改善、分配调节、结构调整和社会保障方面,都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保障性住房的设计作为前期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二、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要点

2.1 住区规划要点

纵观保障性住房的设计研究,它是一类特殊的住宅,不管是从选址、空间尺寸还是到套型配置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这是保障性住房设计理念具体化的要求,也是设计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有利于保障住户居住水平,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保障性住房保障水平。

选址是保障性住房规划前提。保障性住房由于其居住人口更为密集,加上居住者收入相对较低,决定了需要更为完善的社区和城市配套,这就要求总体规划时要配备完善的小区配套,要充分考虑、设置小区的幼儿园、小学、垃圾站等;同时还要考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是否齐全,公交、燃气、供热、供电、供水等市政是否完善,不能在地址偏僻、市政条件差的地方建设,否则保障性住房仅仅解决了居所的问题,却造成了购物、交通、教育、医疗等生活方面的不便,不足以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甚至给生活带来负担。

⑴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投资建设或提供优惠政策,限定面积、限定价格或租金标准,向符合条件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居民提供的住房,由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构成。

而在住区规划中我们可以通过大型的中央绿地和大围合的形式,实现居住区开放宽敞而又宜居的整体氛围。通过大围合模式,使均衡共享的开放型空间取代传统的层级性空间,在满足日照容积与绿化率的同时又使得不同的地块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合理的设计实现高人口密度下的高容积率与高日照标准。在保障房的整体设计中既要注意成本,又要尽可能减少外界因素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当面临噪音干扰的时候,设计上可以让承噪面一侧的建筑适当退让,让出的土地可以改造为区内景观或是用作集中停车场等,减少干扰的同时分散用地和其他公用应用的压力。在保障房的整体规划中,还要考虑到居住区的整体景观设计与外部环境的有机结合,如通过外向型广场喷泉等景观设置,通过合理规划,使城市公共绿地与小区的景观绿地连成一体,以实现绿化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2.2套型设计要点

2.2.1 居室

保障性住房一般情况下都以一房一厅或者两房一厅的户型为主,所以在1~2 人居住的40-60m2小户型中,扣去公用部分面积和厨卫面积,通常使用面积应该在30-45m2左右,因此,如果既要考虑采光通风的问题,又要强调空间独立性的问题,就会显得房间非常拥挤。所以,一般情况下,一房一厅的房子在设计“厅”的时候,要尽量考虑将常用的电器简单化。如液晶电视机兴起后,起居室兼餐厅的开间就可以缩小:按32英寸液晶电视的适宜观看距离为2m计算,这一空间的宽度可在2.5m左右,不一定要摆放沙发,设计者可以综合起居厅和餐厅的家具配置互用,这样既能节省空间,又能满足住户的日常需求。对卧室的设计要求,可按《住宅设计规范》中双人不小于9m2、单人不小于6m2的规定。墙面尺寸的设定要考虑床的多种布置方式,尽量保证多种布床和家具的可能性;卧室门和窗布置要有利于卧室的通风。

2.2.2 厨房

厨房的净面积不小于4m2。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在平面组合中应将厨房靠外墙布置。墙面、地面应考虑防水,便于清洁,地面应比一般房间地面低20mm~30mm;厨房的布置应符合操作流程,并保证必要的操作空间,尽量缩短往返路线,以方便使用。建议将厨房中的管井、排气道及各类表具尽量设置于洗涤池和炉灶的周边要留有一定放置物品的台面,以便于操作。

2.2.3卫生间

卫生间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体工学的基本要求,注意洗脸池、淋浴器、坐便器等的合适布置,同时还应满足舒适性、私密性要求。设计中尽量将淋浴空间靠角落设置,使湿区在内侧,同时需考虑设置浴帘的位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洗手池台面,注意留出可钉挂毛巾架、手纸盒、五金架的墙面和储藏空间。注重卫生间空间的立体复合利用,如浴盆与晾衣空间的合并使用,提倡整体卫生间设计。适当考虑老年人使用需求,设置报警器和预埋扶手连接件,门扇推荐用外开门。卫生间设计需考虑设施设备的布置,管道和排气道尽量靠承重墙设置,方便以后对非承重墙的改造。

2.3建筑物理性能

日照是表示能够直接见到太阳照射时间的量。太阳的辐射强度和日照率随着纬度的不同而不同。我国采用的日照标准日是冬至日和大寒日,设置日照标准日的目的是保证建筑物的日照量(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

住宅间距应该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等要求确定,保障每户居民有合理的日照和采光,每套住宅至少应该有一个居住空间能够获得日照,日照标准应当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多层住宅之间、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之间的适当间距,保证阳光能够射入室内而且避免住户之间的视线干扰,保护住户的私密性,并且使得住户在室内能够直接欣赏到外面的景色。

另外住宅建筑布局应该充分考虑通风的问题,特别是在南方。住宅南北之间的间距和住宅单体的排列组合方式对通风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住宅之间的间距越大通风效果越好,但是距离加大过多地占用了土地,也相应地增加了建设成本。所以可以采取下列四种方式:

1.采用合适的住宅间距,一般情况下在满足了日照间距的前提下,通风间距也

基本上能够满足,日照间距可以根据国家规范和不同地区的规定选用;

2.前后两排住宅的布局方式局部错位或者倾斜一定的角度,由于很多地区的风

向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偏东南或者西北,根据不同地区、季节的风向确定住宅形

体的偏转角度;

3.把高度大的住宅设置在北面,高度小的住宅设置在南面,这种情况下不用加

大住宅的间距绝对值,从而节约土地和造价;

4.合理有效地利用地形的高差,将住宅布置在迎风坡面上,住宅根据地形高差

错落布置既可以有效地减少住宅间距,又可以使整个住宅区的形态丰富、突出。北方住宅考虑保温,南方住宅应该考虑隔热的要求,通过屋面、外墙、门窗等材料的选择和构造的处理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住宅的屋顶保温隔热构造与屋顶绿化相结合的方式也能有效地降低能耗,又达到经济美观的效果。

三、结语

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顺时应势之举。切实提高保障性住房方案的设计水平,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是政府部门和设计单位共同努力的目标。希望本文所总结的一些保障房设计的做法与标准能为以后保障性住房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雷雷.小议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完善[J].管理学家,2012,(15):24.

第12篇

关键词: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植物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9-135-03

To Promote Standardization and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of Plant Courses of Landscape Specialty with Respecting the Law and Tradition

Luo Tao1 et al.

(1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ife Science,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Yongchuan 402160,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lant courses of landscape specialty from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it. To promote student employment,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specialty should not only respect the law,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dition,so as to promote the different university to maintain their own advantages,to maximize the development.

Key words:Landscape specialty;Course system;Plant courses

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生态中国、美丽中国国家战略的提出,社会对高学历、高层次、高素质的园林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园林专业近年得到了迅速发展[1]。迄今已经有100多所本科高校开设了园林专业,由于各高校园林专业开设的背景不同、文化底蕴不同,各高校园林本科教育差别很大,各校园林教学体系仍有待完善。园林本科办学的底线在哪里?园林本科教育各课程板块比例该如何设置是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植物板块课程开设情况如何?各高校该如何办出自身特色?我们通过对自身园林专业的发展以及对国内各高校园林专业发展态势的分析,认为:园林专业本科办学要既要尊重传统、讲究传承,更要尊重规律、大胆创新;既要推动园林本科教育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又要保持各校优势,推动各校差异化发展,共同推动中国园林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建立一个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刻不容缓[2];植物类课程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类课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差异化发展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1 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各背景院校植物类课程开设参差不齐 已有开展园林专业本科教学的高校办学背景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大等农林类背景院校;一类是原来的建筑院校;一类是原来的环境艺术类院校。各高校植物类课程开展情况参差不齐,农林背景院校植物类课程开展较好,建筑与环境艺术背景院校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开设非常少,有的仅开设了实践课程[3]。

1.2 农林背景院校植物类课程丰富,但各板块所占比例及核心课程设置未达成共识 各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类课程共达30门以上,但不同院校差异很大,真正哪些课程哪些内容是核心并未达成共识,不同本科院校对园林本科教学底线的认识并不一致。要做到园林专业课程设置的规范化标准化还需凝聚共识,共建标准。

1.3 部分农林背景院校植物板块课程开设过多 导致某些简单内容重复出现,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如简单的种子繁殖实验在苗圃学、花卉学和草坪学反复出现,如简单草花的识别在植物学、花卉学重复出现等。

1.4 课程开设时间不对,缺乏对课程逻辑关系的理解和对学生认识规律的关注 北京林业大学和重庆文理学院两校园林专业第2学期都没有开设植物板块任何课程,与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是不符的,因此有必要做微调[4]。

2 分析

园林学是规划设计科学、植物与生态科学、计算机绘图技术与造景艺术的综合;基于生态位理论,基于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培养个性鲜明的专业特点。我们认为,不同学校的园林专业学生应该错位发展,培养不同特长,突出自身特色,以在专业领域站稳脚跟。园林是用生命体与非生命体共同构筑空间的科学;这也是园林区别于景观建筑专业最大的区别;因此本专业对生命体本质特征的把握不可减弱。在加强专业建设的时候既要充分发挥和保持既有优势,又要寻求新突破;改革是要加强薄弱环节,不是要削弱优势部分。以农林或生物为背景的院校园林专业在规划与建筑课程板块基础相对薄弱,这方面的工作尤其要加强。但这类院校在改革中很容易犯“丢了西瓜也丢了芝麻”的错误,很容易出现既没有提升规划与建筑设计能力,又丧失了原本非常优势的植物栽培养护与造景能力。

刘滨谊认为园林专业教育,科学技术应占90%,艺术仅占10%。科学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脱离园林科学技术本体的“园林艺术”虽在园林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分量很少[5]。基于从“出口往回找”的思想,基于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思想,基于本科生所学知识要够用的思想。我们认为:促进园林专业本科生就业是专业发展的前提。园林专业学生培养应该宽基础、聚特长;宽基础以拓宽就业面,有特长才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要减课时,增课程;这样既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又能拓展学生基础视野,让学生与更多老师发生思想的碰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其就业能力。

3 对策

3.1 尊重规律,推进园林专业规范化建设 规范化建设就是要注重基础理论和重要能力的培养。守住本科教育的底线。我们认为,植物板块规范化建设的底线是:学生至少能熟练识别热带和亚热带常用植物500种、温带常用植物100种,熟悉其外部特征,掌握其习性,懂得相关应栽培与管护技术,能熟练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各种尺度各种形式的植物景观设计。

首先,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科学设置课程。不管是哪类背景的院校,只要是园林专业,植物方面的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因此我们认为,植物板块经典课程,如观赏植物学(或植物学基础)、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或植物造景设计)是各类背景的院校都应开设的;对于建筑类和环艺类背景的院校,这些课程可以渐少课时但绝不可不开设。对于农林背景院校可以开设较多的选修课,以保持自身在植物领域的优势[6]。

其次,要注意科学确定课程开设的顺序,开设的学期等,注意课程内容的递进性规律,课程安排要反应课程之间的关系。如植物类课程中植物形态与分类知识宜最早开设,植物造景设计则宜最后开设。植物分类的能力、植物外观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把握不是一学期就可以完成积累的,因此可以安排在2~3学期进行,但各有侧重;如第一期观赏植物学或植物学基础部分主要积累植物形态解剖的知识,能识别常见校园植物,掌握植物的分科特征,会使用检索表;第二期树木学则偏重树木的分类,要求能识别本地区常见树木,掌握其特性和应用特点;第三期或第四期则偏重草本花卉的分类,要求能识别本地区常见草本花卉,掌握其特性和应用特点。

第三,改良教师学缘结构,拓展南方院校与北方不同学习背景师资的引进,定期不定期请企业领导为学生讲座,避免专任教师学习背景对学生视野的局限。

最后,要注意学生认知的渐进性规律;科学确定各课程内容,既保证必备的基础内容,还要注意重点内容必须多次强化。需反复强化应该是那些对就业或继续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影响的知识和能力,要避免简单教学内容在多课程反复教学造成资源浪费。要注意教学内容上初识与强化不能相隔太远,如植物类教学内容安排在第一期和第三期进行就间隔太远,板块内容会变得松散,强化效应消失,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经过多年实践,我们认为在园林专业教学中,各课程板块需要反复强化的知识和能力如表1所示:

表1 园林专业各课程板块需要反复强化的知识和能力

[板块\&本科阶段需反复强化的知识与能力\&建议强化方式\&植物板块\&植物分类、植物的特征与习性、栽培与管护、植物造景\&1~6期持续

安排相关课程\&建筑与规划设计板块\&空间构筑、设计思想、设计规范与手绘表现\&1~6期持续

安排相关课程\&艺术板块\&美的欣赏与表现能力\&1~6期均应安排\&]

3.2 注重传承,推动不同背景院校园林专业差异化发展 因为教师学缘结构差异、学术与实践视野的不同、与学校合作企业的差异、学校传统就业领域及影响力的不同,以及各校学习氛围的差异,各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就业传统,在某一或某几个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有必要传承自身优势,补充自己的不足。在园林本科教育规范引导下,发展自身特色,错位竞争,找到找准自身生存的生态位。不同背景院校园林专业各课程板块构成比例应该有所不同(见表2)。

表2 不同背景院校园林专业各课程板块构成比例(%)

[板块\&农林

背景院校\&建筑规划类

背景院校\&环境艺术类

背景院校\&植物板块\&40\&30\&30\&规划与建筑设计板块\&50\&60\&45\&艺术板块\&10\&10\&25\&传承优势\&植物运用与生态空间的打造\&建筑规划基础及

城市空间构筑\&艺术气质与

艺术空间的塑造\&]

差异化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与教师传统优势,发展学生特长,扩大就业竞争力,适应就业态势,促进差异化就业。

不同背景院校因为自身优势所在,我们建议各板块课程保持不同的比例,既要补充自身不足,也要保持自身优势。农林院校宜保持住植物分类、栽培养护与植物造景的优势,植物课程板块适当加大所占比例。建筑规划类背景院校则宜保持在规划与建筑设计板块的优势,环艺类背景院校则宜保持在艺术板块的优势,而在植物板块来说则宜引入相关师资,加大植物板块的相对比例。不同背景院校植物类课程开设建议见表3。

表3 不同背景院校植物类课程开设建议

[课程设置\&内容\&农林背景院系开设学时及学分\&建筑规划类院校开设学时及学分\&环境艺术类背景院校\&开设

学期\&园林专业基本课程设置

(必修)\&观赏植物学\&植物形态解剖、植物分类基础\&32-2\&32-2\&16-1\&1\&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分类、识别、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观赏和应用特点\&48-3\&16-1\&16-1\&2\&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栽植,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园林景观维持、保护和经营管理\&32-2\&16-1\&16-1\&3\&花卉学 \&花卉设计应用基本原理,各种花卉应用形式的设计,花卉专类园的设计,花卉的艺术盆栽等\&16-1\&16-1\&32-2\&4\&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植物造景和配置、综合造景等\&64-4\&48-3\&48-3\&5\&专业特设课程设置

(选修)\&苗圃学\&花卉、草本植物的分类、识别,园林植物繁殖,苗木、种子生产\&16-1\&\&\&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引种、选育\&32-2\&\&16-1\&4\&盆景学\&盆景基本概念、中国盆景分类、盆景材料、盆景创作、盆景养护管理、盆景的应用\&16-1\&16-1\&16-1\&5\&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识别、防治方法\&32-1\&\&\&5\&草坪学\&草坪草的分类及应用特性、草坪建植技术、草坪养护与管理技术、草坪应用、草皮的生产、草坪新技术\&16-1\&16-1\&\&6\&花卉组织培养\&组培室的创建与管理、培养基设计与配制、组培技术要领\&16-1\&\&\&6\&室内植物装饰与设计\&办公室植物布置、居室植物运用、会所植物设计\&16-1\&\&16-1\&6\&插花艺术\&基本美学理论、插花基础知识与实践\&16-1\&\&\&6\&]

4 结语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给园林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今年园林企业资质合并到市政资质也是园林专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只有认清发展态势,大刀阔斧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守住园林本科教学底线,进行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才能迎来园林专业新一轮快速发展。各高校园林专业既要尊重传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也要补强自身软肋,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技能园林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薇,段广德,赵红霞,等.基于需求分析的园林人才培养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4,40(2):58-60.

[2]孙泽平,漆新贵,何万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3,1(1):54-58.

[3]张婷.风景园林专业教材设计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29-34.

[4]李雄.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