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生语文课程

小学生语文课程

时间:2023-07-27 16:23: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生语文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生语文课程

第1篇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就说明了兴趣对于一个人在学习方面的重要性。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情、一个事物,有了一定的兴趣的话,就会非常主动、积极地去对这件事情、这个事物去探索,去实践,然后从实践中获取一定的知识,积累一定的经验,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更好地发展和完善自己自身的理论知识,使自己能够有一定的成就感。而对于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兴趣的培养与积累,就需要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出一些适当的努力和适当的改变。尽量为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时候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萌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方面的兴趣,积累其学习的兴趣。而下面我们将对小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做一些简要的分析,然后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几个措施来提高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方面的兴趣,这些措施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出一些改变,改变以往的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努力营造出一种有趣味的学习氛围。

一、小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缺乏兴趣的原因

小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之前,要先了解学生在对于语文课程学习方面缺乏兴趣的原因,下面,我们就简要地探讨一下小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方面所缺乏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课程内容的设置问题

现在学生的课程都是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所以,教材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样,小学生语文课程的内容也不例外。课程的内容都设置得中规中矩,没有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也没有让学生能够产生主动学习的想法和动力,这样也就直接导致了小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上面缺乏主动性,不能自己自主自发地学习,去探讨,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加没有学习的兴趣,更加没有学习的动力,这样,也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所以,在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我们要解决掉这样的一些问题,从而培养以及提高小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

2.传统的教学方式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现如今中国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意思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老师占主导地位,老师讲授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自己不能主动地去对知识进行自主的探索,所以,也就不能将那些知识转化为自我本身所有,不能自己去进行消化、接收、吸收,然后自己去总结、去思考。这样被动式的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3.学校及家长的管教方法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一定程度上家长的态度也会影响小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有些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对于孩子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置之不理,这样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丧失好奇心,或者,好奇心没有那么的强烈了,没有那么旺盛的求知欲望了,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对某些事物没有了兴趣,这样,也就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时候不能提起很高的兴趣,也就导致了学习效率低、学习质量不高的结果。

二、培养以及提高小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兴趣的措施以及方法

以上,我们简要地分析探讨了一下,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兴趣缺乏的原因,那么,我们现在就要分析这些原因,找到一些解决方法,提出能够培养以及提高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兴趣的措施以及方法。而其中起到主要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改善以及使用的一些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以及提高小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

1.提高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自信心

如若需要培养小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学习方面的兴趣,就要提高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小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方面有自信心才会有想要继续学习的想法,才会有想要学习的动力。所以,老师在针对于小学生在语文课程方面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多一点表扬,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关心,少一点批评,这样,才会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建立出一定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有动力、有兴趣地继续学习下去。

2.加强教材在编写方面的趣味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

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基础,而在现有的情况下,小学生使用的教材都太过于繁琐复杂,较为枯燥乏味。所以,也使得小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所以,我们在教材的编写方面要尽量做到趣味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这样,尽可能引起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课程的学习效率。

3.教师改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老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于师生问题的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时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效率。所以,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注重与学生关系的培养,尽量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这样的话,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效率。

4.维护小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在学习的初期对于外界的好奇心是非常旺盛的,所以,他们经常会向老师或者家长提出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维护学生的好奇心,不要打压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这样的话,更容易培养以及提高小学生对于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我们简要地分析以及探讨了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兴趣缺乏的原因,以及通过对这些原因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得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所以,我们要共同努力,老师和家长进行协作,努力培养以及提高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白翠芝.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09(12).

[2]陈卫琴.激励性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评价[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09(11).

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课程 整合

一、引言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手段,其正在逐步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具有多样化特征,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将会使语文课程丧失其独有的魅力,也不利于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因此,必须理性地分析现阶段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现状,并且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二者整合的策略。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

所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小学语文课程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教与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二者不能偏废。但是从目前来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将二者整合的科学内涵,不能科学地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相融合。

(一)忽视信息技术的作用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老教师身上。他们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对信息技术存在一些错误理解,认为把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中是对学生的不负责。因此许多老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授语文课程,使信息技术被排斥在外,没有同小学语文课程实现有机整合。例如,老教师还是使用传统的教案,在课堂上单方面地向学生教授知识,学生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给予”的知识。这样的做法使课堂缺乏生动性和直观性,也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忽视语文课程的本性

语文课程本来是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与其融合是增强语文课程魅力的有效手段,而不应该成为抹杀语文课程魅力的手段。一些年轻的教师因为受现代信息技术影响比较大,在语文课程中过多地依赖信息技术,从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本性。例如,在语文课件的制作上,教师把大量的图片和声音插入到课件中去,这样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容易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图片和声音上,而不能很好地学习语文知识。这种做法不仅使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难以实现整合,而且耽误了学生的学习。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路研究

(一)不同年级的语文课程采用不同的整合策略

小学生尚处在思维能力的形成时期,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在萌芽阶段,不能过多地依赖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中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逐步引导学生,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学习字词的过程中,只需给他们播放一些与字词相关的图片,让他们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就可以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思维能力已经初步形成,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去激发他们思考。例如,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播放一些诗词中描绘的画面,也可以播放一些有关的动画,这样有利于他们发挥想象力。

(二)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课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智力活动。在阅读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想象能力、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是现在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思考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这首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观看一些与有关的图片,通过历史影音向学生讲述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的画面,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这首诗词内涵,也更能让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

(三)运用信息技术激活语文课程的生动性

语文课程具有多样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程本身的生动性,信息技术是激活语文课程生动性的最有效的方式、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只是刻板地接受教师的口头讲述,根本不能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的生动性,因此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激活语文课程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课件中使用图片,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画面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文字所描述的画面,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例如,在教授《鸟的天堂》一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现文中所描绘的景象,让学生都能很清楚地看到美丽的画面,这样就使语文课程变得生动起来了。但是教师也应该注意不能过多地依赖网络资源,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抹杀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收成什么文章。”信息技术丰富了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丰富,也充实了教学活动,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手段。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极其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完成写作,让学生写出富有时代印记的文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一种教学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手段,更是语文教学中的应有之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掌握信息技术,把小学语文课程与其进行整合,提高小学语文课程的生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适用性教学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02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媒体设备成为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应用适用性的教学媒体和技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掌握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目标

根据我国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可以概括为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要尽量真实地重现文学情景,加强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能力,并且通过开展高效的教学模式和利用相应的教学辅助设备,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

二、适用性教学媒体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适用性教学媒体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课堂导入的运用。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学媒体,采取视听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导入教学,以便帮助学生在知识层面上与心理层面上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在讲授《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媒体制作相应的课件,将桂林的美景展示给学生,学生被美丽的桂林山水所吸引,进而集中注意力,为之后的课堂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知识点的呈现。在对学生讲解知识点时,利用生动有趣的声音与图片,将知识点展现出来,如生词、表达手法等,从而让学生对该节课的知识点有更为强烈、更为清晰的认识与了解。人类对语言进行学习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以便对语言进行充分有效的运用,且在运用的过程中掌握该门语言。运用教学媒体可以避免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创造良好的课堂交流环境。

3.与教材相关材料的呈现。教学媒体的应用有助于将与课文内容有关问题的呈现,如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多形式练习题、加强小学生语言水平与技术锻炼时,能够有效加大学生的知识量,节省大量时间,并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教师在对成语练习进行设计时,可将其设计成计算机游戏,让学生在听时就好像在玩游戏,学生依据计算机所播放的声音材料,用鼠标将有数字的小球放入相对应的括号中,如果操作正确,计算机会显示“请勿骄傲”,假使操作错误,计算机将会给出“再接再励”。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并有效提升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三、适用性教学媒体的作用和意义

适用性教学媒体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应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以及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具有迎合时展、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个性比较活泼好动,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正满足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多媒体技术通过情景创造,利用丰富多样的方式将内容呈现给学生,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声音、图片以及视频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fals的形式将课文中所涉及到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多媒体方式呈现。在这种情景教学下,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用性教学媒体运用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八项服务,具体如下所述:教材内容的情景再现;课文的讲解;文章的朗读,词汇、句子及篇章的领读;教材重点、难点的分析与说明;知识点的介绍;相应练习题目的提供;各种和学生有关的游戏或者知识竞赛的提供;学生各项能力加强练习的学习渠道与手段。通过运用适用性教学媒体,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依据自身学习的层次或者是教师的要求,选择方式、层次不同的学习内容,在这种针对性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在小学生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适用性教学媒体的运用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动画、正确严谨的教学以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在这种情况下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寓教于乐,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运用教学媒体还能将整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根据所罗列的知识点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和练习,从而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适用性教学媒体的应用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视音频、图片等形式,创造内容丰富的教学情景,并能够提供大量的资料与信息,开拓学生的眼界,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若谷.多媒体语文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作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9,(30):211-213.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生本理念 途径

生本理念作为一种新式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彻生本理念,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还能渲染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与语文知识学习中,并且学习效果得以增强,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必要分析

首先,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小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需求,小学语文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基础的语言知识、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和语文素养,时展与变化,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生本理念在语文课堂上的贯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语文知识学习,还能引导他们树立自己为课堂主人翁的意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时代特色。其次,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来看,虽然已经开展数年,但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如课堂教学过程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注意力不易集中等。针对这些问题,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贯彻生本理念,能够从具体教学现状出发,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二、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具体途径

1.创造平等教学环境,改变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彻生本理念,首先教师应该从根本上了解和认知生本理念,使传统师生关系得以改变,从学生角度出发看待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创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组织下构建具有美好生活与学习形态特色的学习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开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与愉悦,并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充分体现生本理念的教育原则,以此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动力,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习语文知识。针对教师预设的各个教学环节,学生都能主动接受和配合,从而最大限度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增强小学语文课程学习效果。

2.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发散学生思维。

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全面贯彻和落实生本理念,需要不断创新符合时代特色与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小学语文知识内容的趣味性,以生动有趣的语文知识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以免教学过程机械沉闷、枯燥乏味,促使小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注意力集中。同时,教师需要巧妙设计教学方式,针对语文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引导小学生善于动脑思考,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充分发挥自身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在思维发散过程中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并且找到有效的学习路径。另外,在小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应该给予适时帮助或点拨,紧抓学习重点,拓宽学生语文知识视野,培养其分析能力。

3.关注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合理。

生本理念的本质是以学生为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彻生本理念,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与见解,多征求他们的意见,从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进行全方位综合性考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融入学生意见与见解,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作用,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例如进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时,针对课堂教学过程,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提前告诉学生,围绕《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询问学生建议,然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是欣赏教学、情境教学还是合作教学?在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之后,整合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最后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4.优化语文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彻生本理念,应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生本理念为根本,强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意义,从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实践性活动,让学生亲身接触和应用语文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针对语文课文内容改编为情境短剧,让学生进行表演;或者设计一些可以锻炼和发挥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小游戏,让他们在课堂活动中锻炼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同时发挥小学生发散性与创造性思维的优势,促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获取语文知识。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参加户外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找到学习语文知识的灵感,从而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总结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彻生本理念,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需求。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全面贯彻和落实生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玲娓.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第5篇

近些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一直都在面临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追求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品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解放自身思想,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小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自身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来解决自身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小学生就会真切的感受到学习语文所具有的乐趣,小学语文学习才能够真正成为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顺应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改革,来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进行创新,下面,笔者就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索。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近些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顺应时展[1],充分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并且成为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和优先考虑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兴趣是一个人学习过程中最好的教师,因此,快乐教学和愉悦教学是教师们一直在不断深入探讨以及研究的话题。

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中传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那么,小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知识,并且在情不自禁中取得好成绩,优化导语设计、实施情景教学以及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等等措施都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

在笔者的研究中发现,如果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的过程中只顾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那么,小学生会感受到十分痛苦,并且学习效率很低。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变通,把小学知识融入到情节里面,使小学生成为语文教学故事中的主人,这个时候,小学生就会对学习十分感兴趣,同时加深了小学生对于语文教材的探索和理解,进而能够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以及效果。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提升举例频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举例频率能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2],小学语文知识并不容易被人理解,因此,怎么样才能够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到一起,举例子就变得十分重要,语文教师在举例子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前文学的热点问题,并且要引出其他大的学科内容,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热情,更加能够对小学生所特有的好奇心进行满足。

在小学语文教师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将其和地理以及历史等等知识进行结合,使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增加自身其他学科的知识,再通过其他学科知识来促进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这样不仅仅符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自身的要求,更加能够使小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课程所具有的有用性。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举例子是语文教师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挑选一些具有启发性以及精致的例子,这样才能够做到抛砖引玉,引发学生思维,进而对学生进行启发。

同时,要使小学生能够明白所举例子和知识之间的关系[3],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曾经有这样一个形象化的例子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会提上一袋苹果,给学生一人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学生一开始画得大多不像苹果,直到第三、四次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支粉笔,让学生打开书,开始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让学生照着画。

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就画得很像苹果,这个例子就像我们当前新旧课堂教学的差异。所以,我们应把社会、生活、大自然引进语文课程,以此来弥补教材的不足,丰富语文课程资源,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从而画出更真实的“苹果”,学到更实在的语文。

三、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备课

除了要将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并且采取举例子的措施之外,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备好课,做好开展小学语文课堂之前以及小学语文课堂之后的工作。教师实施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进行有效的备课工作,通常情况下,备课都要按照语文教师进行备课课程的标准以及备教材这两个基本环节来实施,每一个课程标准都能够从本质上帮助小学教师对语文教材深广度、教材体系以及教材知识层次进行了解。

语文教师备教材的目标就是要找到语文教材与各个单元、每个知识重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结构体系以及教材编写意图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多选择一些时事,或者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多找一些小学生比较关心和注意的话题,这样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语文教师备课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课后的作业,小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语文知识变得十分鲜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一些全新的作业形式,如果说通过对学生邻居或者居民小区实施调查,进行调查报告的撰写工作,小学生要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开展辩论赛等等作业,这些作业锻炼了小学生行动、思考、分析以及设计等等方面能力。

第6篇

关键词:电教媒体 效率 语文兴趣 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145

多媒体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将小学语文教学中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化,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习兴趣,通过营造轻松、欢快的教学氛围,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课堂效率的提高。

1 以境生情,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让小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充满兴趣与爱好,才能让学生对学习过程与课堂活动充满激情,所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率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情景的再现模拟,由教师首先播放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记录,让“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这一画面通过多媒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情景的创造,带动情感的升华,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全身心的融入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之中,将对总理的崇敬与怀念,通过自己的语言方式生动的展现出来,进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

2 抓住切入点,突破难点

由于现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些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内容小学生尚未接触,因此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也较为困难,造成了学习理解的吃力。针对这样的内容,教师应该按照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将抽象的内容以视频、图像、声音等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通过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确保语文教学的形象、生动与直观。例如,对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课程学习,由于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以及战斗的场面,小学生很难理解,因此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中的不易与艰辛,可以通过录像作为载体形式,带领学生重返历史时代,为语文课程重点情感学习埋下伏笔。对于《画杨桃》一类语文课程的学习,单凭语文课文中的文字描述,学生同样难以理解,因此可以采用将杨桃实物、照片等带到课堂之中,通过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充分认识领会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进而将语文课文中的理解难点克服,将整个学习过程塑造为轻松、活泼的氛围。

3 运用电教媒体,发展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经常性的按照课文内容设计相应的情景,并采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通过影像、图文并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启发。如:教学《穷人》一文后,先启发学生想象渔夫一家是怎样生活的?然后用投影片展示四种情景并略加提示,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课后,让学生进行小练笔,题为《续编“穷人”》,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竟写出了十几种结局,这样实现了思维的多元化。

4 运用电教媒体,指导朗读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对于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重点侧重的方面。在语文课程中,经常朗读,不仅可以拓展小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让小学生通过优美语句的朗诵,学会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在阅读中开展想象。在朗读教学方式应用中,教师可以首先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朗读教学,例如《我的战友》一课中,可以采取音乐、画面配合,教师示范引导,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为革命牺牲的精神与大无畏为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战争的痛恨。又如《月光曲》一文,描绘贝多芬为盲人妹妹弹奏的曲子深奥难懂,在教学这段中,笔者首先出示了活动投影片,将复杂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生动美妙图画:起初海上生明月,随着音乐曲调的变化,我不断变换着投影片,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此时,他们仿佛来到了盲姑娘和她哥哥的身边,一起聆听贝多芬弹奏的乐曲,这让学生的情感随之得到了升华,让学生“披文入情”。

5 运用电教媒体,发展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电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收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触摸春天》一文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配合使用音乐《感恩的心》,并增加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听、边看、边理解、边感受,进而充分领会到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尤其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这一情感,让小学生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更好地为他人服务提升自己的价值。

6 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对于识字教学,教师对于象形字、指示字等教学内同可以配合使用电教媒体,将各种会意字以及形声字采用画面配合展现,也可以采用幻灯片进行移动教学,以提高学生对于所识字的理解掌握能力。例如对于“休”字,可以生成“一棵树的左边倚靠着一个人在歇息”的画面,让学生牢牢记住。通过这种展示的方式,让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富有趣味,进而起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应用模式

导入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如若教师能够针对该类艺术加以协调化把控,便能够令课堂教学实效变得愈加理想。须知足够精妙的导入艺术,可以令小学生群体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振奋,克制以往课堂注意力低下隐患前提下,激发出他们无限的潜力。所以说,尽快理清现代小学语文课堂科学化的导入艺术形式,系统化贯彻落实素质化教育指标,存在一定的现实意义,必须引起各类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

1借助问题导入艺术改善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主性

疑问可以说是推动学生持续深入性思索的核心力量,更是调动他们自主式学习欲望的必要途径。特别对于小学生群体来讲,他们时刻保留坚定的猎奇和求知信念,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特征,为小学生设置各类富有针对性的问题,借此激发他们更为强烈的思维冲突效果,进一步积极思索、学习知识并提升个人实践技能。如在进行《迷人的张家界》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借助巧妙的问题设置途径,引导学生及时介入到积极的思考状态并主动获取各类关键性语文知识点。至于这部分问题内容则可以表现为:“同学是否去过张家界、作者是透过哪些角度将张家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貌加以表现的?”归结来讲,这部分问题设置,要尽量保证和课文内容联系的缜密程度,与此同时,还要适度激发学生的长期猎奇心理,令他们至此过后自主阅读课文并从中提取整理相关问题答案。这样,便可以令学生透过文章精细化阅读等途径,明白张家界拥有秀丽别致的山水和无比珍惜的动物。由此看来,问题导入对于改善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主性,的确存在非凡的辅助功效。

2配合故事导入艺术调动小学生长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致

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小学生喜欢倾听故事的习惯,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故事导入艺术环节设置,借由该类群体听讲需求全方位满足基础上,调动出他们更为深刻的学习兴致,令他们在感受故事的同时,体验到学习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对于今后小学语文课程良性教学效果强化,影响作用非凡。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期间,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故事导入艺术,令学生快速掌握该类课文的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回忆中国除夕夜的景象,包括品尝丰盛的年夜饭、观看无比精彩的联欢晚会等。在学生沉醉于美好回忆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引入安徒生经典的童话故事,即一个拥有着善良之心的小女孩,在富人们庆贺新年之时,为了卖火柴而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在引发学生思考这个小女孩为何如此不幸的问题基础上,调动他们挖掘作者内心情感的积极性,保证他们至此对各类新课程保留强烈的关注度,在该类情况之下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必将能够赢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音乐导入艺术实时调节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不同阶段中的主观情绪

最能撼动人心的莫过于音乐,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导入音乐,不单单可以启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智慧和陶冶其情操,同时更可以令他们在愉悦的精神状态之上紧跟教师讲解步伐,最终顺利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如在进行《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讲解期间,教师便可以借助音乐导入艺术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情绪,令学生在聆听《让我们荡起双桨》有没旋律的前提下,快速且集中地投入到语文课程学习活动中;再就是消除紧张情绪,获取情感陶冶的高尚成就。

4通过多媒体等高端设备导入艺术

组织学生学习丰富的课程内容多媒体设备的投入应用,目的就是保证课堂教学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即借助图片、视频、文字等多元化、灵活形象的表达模式,令学生深刻地感知语文课程中的各类人物形象,激发出内心强烈的学习动机。事实证明,此类课堂导入艺术的贯穿,极为迎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征,保证该类群体顺利认知难易程度各异的课程内容。如在进行《桂林山水》课文讲解期间,教师便可以考虑结合多媒体导入艺术制作精美的演示课件,令学生透过视觉、听觉等感知角度清晰地体验到桂林山水的别致景象,令自身仿佛置身其中。之后他们学习该类课文就会显得更为轻松一些,对于文章中各类重点内容也会有着更为深刻的见解。归结来讲,开端处理得足够妥善,距离日后的成功顶点才会愈来愈近,而一节实效性较高的小学语文课程,同样需要凭借科学性的导入艺术作为支撑。如此才能时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并加快各类新课程的讲解进程,为整堂课的有效进行,提供应有的保障条件,希望日后相关教师能够多加注意并予以灵活应用。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上贯穿融入各类导入艺术,需要教师预先做好相关研究工作,即保证将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特征等要素充分考虑进去基础上,运用富有针对性的导入形式激发他们的猎奇和探索欲望。长此以往,使得他们紧跟教师讲解步伐并强化自身对各类知识点的学习实效,最终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协调化发展结果。

作者:李小燕 单位: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凤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14):137-156.

第8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与时俱进、适时教育、适人教育而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思想与思维、时代个性、健全人格、优秀素养人才而迫切需要的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其有益于学生学习 、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造就。

(一)新课程的呼唤 《标准》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重要地位是:“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条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

(二)语文教育的渴求 语文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特点有三: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美学诸方面的内容。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母语有一定的基础,有语境,有资源。所以就语文实践而言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要着眼于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特殊性,汉字组词率高、情感色彩丰富,汉语语言简洁、语法灵活、富有韵律,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三)时代的呼吁 现代学生观——学习的主体、各有个性的人、处在发展中的人,现代人才观——行行出状元、人人能成才、终身学习,现代教师角色——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师生在目标一致的学习过程中和谐共振,共同发展。因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则为现代性教育之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论依据和内涵所在

(一)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学生中心理论“(美国杜威为代表)和现代教育理念为其学习方式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学生中心理论”要求现代教育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或以知识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其理由是:(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当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充分尊重,社会生活中才有平等、民主可言。否则,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专制与不平等的温床与土壤。(2)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自主的活动,包括脑的活动和手的活动。只要可能,就让学生做中学,做而学,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3)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有创作和欣赏的因素。

(二)内涵概述 1、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为主体支配自己权力的意识、能力,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学习。2、合作学习:(美国威廉·格拉塞)又称小组学习,它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以便通过同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3、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从语文学习内容中选择和确定探索、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它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实际,可单一使用,也可结合使用,合力则更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教法、确定学法,不应千文一法,一概而论。

(一)不同语文课型的可行性探索 1、 讲读课文中的实践 小学语文课程中讲读课文占有首要的位置,所选课文兼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知识性等为一体的经典文。教学时,教师要积极、灵活、大胆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整个学习过程分四步进行:(1)初读课文,理线索。教师引导质疑,激发学文情趣;学生自读,整体感知。(2)自主学习,谈感悟。其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情真意切,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进行自主学习,以发扬民主,弘扬个性。(3)主动探究,悟“环保”。《鸟的天堂》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寓意深刻,联系生活做环保教育更表现出周老师生活即课本的现代教育观。(4)综合实践,练“能力”。让小学生搜集材料练“查阅”;学写解说词练“习作”;学做导游练“交际”,无不是在讲读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会搜集、运用、交际,小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知识与本领。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新课程改革己经明确提出,学生一直都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必须要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激发,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培养,进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自身个体的差异,鼓励小学生选择一个适合自身进行学习的方式方法,学生语言能力、心理以及生理发展都具有自身阶段性特征,不同的内容教育教学也具有各自规律。所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必须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特点以及不同教学内容进行结合,采取一个适合教育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对新课程理念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进行探究。

一、新课程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要培养学生积极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一直都面临着全新的课程改革,为了对更高水平以及更高层次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品质进行追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解放自身思想,将自身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就能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所具有的乐趣,使得小学语文能够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想要将这一目标实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当今时展的形势进行顺应,伴随着当今社会不断改革以及进步,进而对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来实施严格的创新。

笔者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过程中,只注重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小学生一定会觉得十分辛苦和痛苦,从本质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如果小学语文教师真正能够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适当变通,将小学知识很好融入到教学情节之中,使得小学生能够成为语文教育教学故事中主人,这样小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十分感兴趣,与此同时,加深小学生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以及探索,进而实现快乐学习语文这一效果以及目标。

二、新课程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要多举例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提升举例子的频率,这样能够使得小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来说至关重要,语文知识不容易被学生理解,所以,如何才能够使小学生能够将语文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就必须要举例子,在语文教师举例子过程中,必须要对当前文学热点的问题进行结合,引出其他学科的内容和知识,这样不仅仅能够对校学生思维进行激发,更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满足小学生自身所特有的好奇心。在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举例子的过程中,要注重将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以及地理知识进行相互结合,使得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和开展语文课程的过程中,拓展其自身知识面,再通过自身的知识面来促进学习语文课程,这样不仅仅能够符合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自身所提出来的要求,更加能够使得小学生对语文课程所具有的有用性进行真正体会。

三、新课程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要完善备课

近些年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一直都面临着全新基础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为了追求更高水平以及更高层次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品质,要求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解放自身的思想,将自身教育教学的观念进行转变,想要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除了要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行提升以外,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完善备课,做好实施小学语文课堂开始之前以及小学语文课堂结束以后的工作,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实施有效备课的工作,备课必须要按照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课程标准以及教材这样两个基本的环节来进行实施,每一个课程标准都必须要从本质上来帮我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体系、教材知识以及教材深度和广度进行了解。

小学语文教师备教材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和语文教材各个知识点、各个单元、结构体系、教学内容以及写作意图的关系进行掌握,所以,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自身实施备课的过程中,多举例子,多选时事,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小学语文教师备课的同时还要对课后作业进行准备,小学生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知识必须要和社会实践以及生活实践进行相互结合,这样能够使小学生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灵活。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情景教学法 运用

一、前言

从我国当前绝大多数小学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如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以及课堂氛围过于死板的情况。为了能够尽快摆脱掉当前这种不良的教学局面,很多教育者都开始在语文课堂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在有效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简单地说,运用情景教学法的目的就是结合当前的教学特点来创建一些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得到充分锻炼的同时,也使语文教学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情景教学法

(一)情景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在我国的汉语词典中,关于“情景”的定义即为某人通过运用肢体语言、声音或是其他物体所制做出的模拟场景,并且在其中蕴含了较为丰富的情感色彩与身体动作。而情景教学法即为教育者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设定的形象场景,让学生在参与情景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更为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从而让他们的身体与思想均可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作用

1.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课程更是他们塑造语言能力和深化文化内涵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情景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有效活跃语文课堂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由教育者所创设的各类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学更加形象地理解语文课程知识,让他们可以同文章作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在无形当中提升了教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1]。

2.简化课程内容,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天真烂漫且充满童趣,由于他们的心智还尚未发展成熟,所以会对一些蕴含在文章中的深奥道理与情感理解不自觉地产生一些畏难心理,进而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教育者的教学负担。而情景教学法的加入则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长时间处于一种活跃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加欣然去接受教育者所传给自己的语文知识。

三、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通过语言引导的方式来带入情景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最常用方法即为文字语言的引导带入。教师在教授语文课程之前可以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优美诗词或文章片段来进行情感烘托,而后再用极具感情的朗读方式来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章作者所要向大家表达出来的思想内涵与深度。例如在教授《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时,教师应当先向学生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句子含义:在松树下,诗人问童子他的师父到哪里去了。童子指着远处的山林说,我的师父就在这山中,但由于林深云高,我也说不准他究竟现在何处。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来带有情感地朗读诗歌,并与自己的组员交流自己的朗读心得。最后,教师要用正确的朗读方式来向学生进行示范,逐渐让学生了解到诗人在拜访老友未果后的扫兴心情。通过此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2]。

(二)在语文课堂中加入现实生活情景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如果能够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来引入一些比较常见的情境,那么就可以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和消化语文知识。例如在教授《火烧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努力回想一下自己以前所见到的火烧云景色,并同时向学生展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火烧云图片和视频片段,让学生在以后每次看到火烧云的美景时都可以想到这次语文课程[3]。

(三)在语文课堂中加入音乐情景

音乐是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一种艺术文化瑰宝,它与文学之间存在着十分微妙且紧密的联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很多音乐名曲事实上就是文字信息的另一种传播渠道和表达方式,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音乐的这一特点,那么就可以让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语文知识变得简单有趣。首先,教师在教授文章内容时可以搭配一些风格相似的背景音乐,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引发学生与文章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播放音乐视频片段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文章或诗词的内涵理解,让他们在聆听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诗人与作者细腻的情感变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十分符合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理念,并且充分展现出了具有时代创新思想的科学教学理念。此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全面提高小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与发散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教师的带动下更为主动且快乐地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当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一定会在情景教学模式的帮助下得到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俞静.谈谈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0(10):101.

第11篇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与时俱进、适时教育、适人教育而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思想与思维、时代个性、健全人格、优秀素养人才而迫切需要的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其有益于学生学习 、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造就。

(一)新课程的呼唤

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条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让学生"知""能"并举,具有美好之情愫、良好之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开发创造潜能,发展个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时代的必然,新课程的呼唤。

(二)语文教育的渴求

语文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特点有三: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美学诸方面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应通过暗示和熏陶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建构主义理论),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多元反应与独特体验,倡导自主探究学习。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母语有一定的基础,有语境,有资源。所以就语文实践而言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要着眼于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特殊性,汉字组词率高、情感色彩丰富,汉语语言简洁、语法灵活、富有韵律,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条件、学习情境,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实际,可单一使用,也可结合使用,合力则更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教法、确定学法,不应千文一法,一概而论。

(一) 不同语文课型的可行性探索

1、 讲读课文中的实践

小学语文课程中讲读课文占有首要的位置,所选课文兼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知识性等为一体的经典文。教学时,教师要积极、灵活、大胆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小学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阅读课文中的操作

阅读课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占有相当的篇幅,是对讲读课文的巩固、补充、延伸,旨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根本任务。教学时主要是读,即泛读和精读,随机而用。教学时,教师要自觉帮助小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默读、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进行重认识性、理解性阅读(低年级),重评判性、创造性阅读(中高年级)。

3、 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标准》十分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分学段分期规定了相应的课外阅读量,重视语文积累。这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拓展。因而,教师要定位于学前指导,学中帮助,学后促进的角色,给小学生充分的自由和自主,从培养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出发,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丰富语文知识,积累语文技能,美化语文素养。

(二) 不同教学内容的可行性探索

1、 识字教学中的实践

识字是语文的基础性教学,就数量上讲,小学生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就能力上讲,要求有一定的书写速度和良好的书写习惯,要逐步会用工具书,有条件还要学会键盘输入。识字教学相对枯燥,如何利用能动因素、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高效高质完成识字教学呢?

(1) 尊重学生差异,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其已有知识,行动自主、讲究合作,巧妙识字。

(2)多种形式发现生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3)创设生活情境识字。"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 创设情境,自主与合作学习,抽象的字词形象理解、掌握。

(4)语言环境中字识字。

识字教学中相信小学生,发挥自主;关注方法,讲求合作;发展能力,促其探究,势必达到较为理想的境界。

2、阅读教学中的探索

阅读教学过程具有多变性,其教学程序无固定模式,每篇课文的教学程序各有不同,而积极建构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必须提倡。

3、写话与习作中的应用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个基础也就是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个基本的语文素养,能够满足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社会生活基本需要,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基本保障。听、说、读、写样样本领都少不了。比如说,一个孩子在应聘工作时较好的通过了笔试,但到了面试的时候却木讷慌张、吞吞吐吐、辞不达意,不能落落大方地与人交往,可能就遭到了淘汰。反之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语文教师最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加快提高孩子们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速度,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纵观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其课堂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存在方法陈旧的问题,课堂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厌恶的感觉。以上这些现象都说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作业是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作业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验收。现在教育界一直在强调减负,即减少作业量,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经常会产生疲惫甚至是高压,对于一些课文的理解,作文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此外,语文学习的枯燥性以及教学方式的乏味单一性,让很多小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很多中学学生轻视语文的学习和小学时语文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关系。以上现象经过分析可以得知:负担重,可以理解为学习效率不高,知识掌握不及时,不深入;厌学情绪,说明教学方式有问题,教学标准没有达到,属于失效教学。而提高与加强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在课堂上就可以实现知识验收以及巩固。此外,有效教学让学生们有成就感,以此也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至关重要。

二、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措施

了解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以及主旨。小学语文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读与写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拓展。因此,在进行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

1.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在课堂上,小学生一般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快速教课对于小学生们而言,绝对是不实际的,按照教学目标硬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无法实现有效教学。在这方面小学教师应该制定独有的教学计划。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而不只是知识的传递。例如,在学习课文《早》的时候,文中提到作者用刻字的方式来提醒自己不要迟到。教师就可以决定,本篇课文需要学生们掌握什么?是分段的能力,阅读朗读的能力,还是学习写作的能力?还要让学生们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影响自己的思想。教师在这些备选中调出侧重点,然后针对不同的课文来进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先不告诉学生们要讲解哪一课,而是先问学生们是否有迟到的经历?迟到对不对?怎样才能避免迟到?给予学生们几分钟的时间去回答与思考,然后教师再引入正题,讲解这篇课文。在课文讲解结束以后,学生们自然知道了教师问的那些问题,并且在这篇课文中学到了生活中的道理。就是说,教师以教育为目的进行授课,就是在开始的时候,先引入一个话题,让学生们以这个话题为主线进行学习,这样教学目的性明确,效果好,课堂效率也高。

2.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要从小学生自身的情况考虑。调动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们不配合不学习,结果都是没有意义的。此外,学生的积极配合,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长久的有效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把古板的语文教学生动化,在讲解景色描写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便利条件,让学生们亲自去观察。再如写作文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学生们先进行观察,让学生们多去接触实际,而避免空想。一些教师采用出游的方式,让学生们去接触自然,然后再进行写作。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有东西可以写,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语文学习也是非常有趣的。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有效教学也得以提高。

提高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不仅可以减轻学生们学习的负担,更能让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此外,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让语文课堂更加高效,也为学习其他学科形成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玉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都市家教》,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