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23: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作用
1前言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主要的社会矛盾,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失衡,环境保护问题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为了使环境保护得到有利地保障,就要在环保工作中加强环境监测,同时培养环保监测人才,提高环保监测技术,使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近年来,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建设中,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工业的发展、城市建设甚至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都形成了严重的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随着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危及到人类的正常生活,人类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针对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同时,还要全面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为环保工作提供有力地帮助。
2.1有利于提高环保工作效率
在环境保护中全面实行环境监测,能够有效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利地保障。那么,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为环保工作服务,就需要结合先进的监测技术,从而利用监测技术对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进行准确地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为了全面提高环保力度,就需要准确地掌握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针对实际的污染程度,有关部门才能够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因此,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所提供的数据报告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提高环保工作效率。
2.2为突发性污染提供有利帮助
突发性污染是环境污染中最难处理的污染问题之一,其主要产生的原因是员工在工作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是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突发性的污染情况。尤其是在化工行业中,这种突发性污染是非常容易产生的,在化工行业中,极其容易发生泄漏或爆炸的突发性污染。那么,针对化工类行业中突发的污染情况,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这种突发性污染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就会导致难以控制的严重后果,导致污染源大面积扩散,不仅增加了污染治理的难度,同时污染源的扩散将会导致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如果在发生突发性污染时,提前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就能够在环境污染突发的同时,及时掌握污染源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污染情况的及时掌握,就能使有关部门制定出行之有效地治疗方法。并且,对以后的污染事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基于此,在化工类行业中,一定要做好相关的环境监测工作,做好长期持久的环境监测才能使突发性环境污染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从而使环保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人民的安全提供有利地保障。
3环境监测的对策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同时已经威胁到全球人类的日常生活,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得到普遍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那么,为了全面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就需要在环境保护中有效地进行环境监测。使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那么,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环境监测人员的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要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技术,使环境监测工作得到顺利地进行。
3.1培养环保监测人才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由于其工作的特点,因此,对于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度要求很高,那么,只有具备专业技术型的人才,才能够胜任环保监测工作。现阶段在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我国严重缺少环境监测的人才。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就要全面培养环境监测人才。在人才的培养中,不仅要重视环境监测理论知识的培养,还要重视监测人员的实践能力,能够熟练操作环境监测仪器,并且,还要培养环境监测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从而为环境监测工作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3.2改进环保监测技术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为了使环境监测工作得到顺利地进行,就需要先进的监测技术作为有力地基础。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技术是整个环境监测的核心,也是监测工作中的重点。尤其针对一些突发性的紧急情况,更加需要环境监测技术的有力支持。从而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地保障。由此可见,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不仅需要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能力,还要对监测技术进行全面地改进。在实际的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技术与监测效果是成正比的。目前在很多突发性污染事件中,环境监测工作已经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使环境保护工作得到长期地发展,就要全面改进环境监测技术,进而使其在环保工作提供良好地技术支持。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在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就要在环境保护中全面进行环境监测,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参考文献:
[1]马瑛,任洁琼,王挺.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意义[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99.
[2]李兆斌.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7):185.
【关键词】辽源市;新农村建设;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对农业和农村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市辖两区、两县。其中的东丰、东辽两县是吉林省重点粮食产区。辽源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涉及到的环境保护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全面胜利。农业对自然环境有依赖性,同时农业又是对环境影响的主要“贡献者”。近几年,辽源市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辽源市政府的关注,解决好与否关系到辽源市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同时也关系到实现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局问题。
1.辽源市当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当前,辽源市的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其中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排放畜禽粪便、农田废弃物处置及耕种措施不合理等造成的面源污染,已经成为重要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1.1水环境污染
1.1.1水污染
辽源市的农村乡镇工业污水、农村废水是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农村废水包括村庄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两部分,未经任何处理自然流入附近沟渠后排放、渗漏、农灌或流入附近河流。
1.1.2污水灌溉
由于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造成农业用水危机,辽源市的部分农田用水从河流中提取,在部分乡镇及城市下游的河流水质严重超标,污水灌溉对农田土方、地下水和农产品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威胁。
1.2土壤环境污染
1.2.1土壤退化
由于土地施肥的不合理,过量使用化肥而忽视有机肥对土地的作用,造成土壤物理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结,肥效降低。反过来又促使化肥使用量的增加,使农产品的成本增加,并造成对环境和农业的污染,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城镇化建设中,辽源市农村大量优质耕地被转为非农业用地,难以补偿,也使耕地土壤质量下降。
1.2.2农用薄膜对土地的污染
近年来,地膜广泛推广应用,成为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废地膜的不易分解,分散性强,造成农田土地污染。
1.2.3农残物的危害污染
化肥、农药及其他农用化学品的施用使乡镇的水体、土壤、农业产品及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残留量日益增加。
1.3固体废物环境污染
辽源市的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生活垃圾,二是人畜粪便,三是农业固体废弃物。
据调查,辽源市每个村民小组均建有2-3个简易垃圾收集坑,垃圾由专人运送附近的垃圾填埋场。有部分生活垃圾散落于房前屋后,道路两旁及田间地头。农村畜禽养殖主要为分散式家庭养殖,畜禽粪便主要来源于一家一户,除了大部分用于农业生产用肥,尚有约10%-20%的畜禽粪便乱堆乱放。每个村庄的厕所多为村居户外独独的厕所,散落于村内及农田附近,卫生条件极差,无人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
2.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原因分析
辽源市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原因包括历史形成,管理体制,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原因。
2.1村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辽源市的各村、屯均未建设生活污染与农田弃水收集及处理设施,污物乱排乱放。生活污水多以明渠排放或渗入土地为主,成为农村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活垃圾的处理措施极其简单;废旧塑料袋及废纸随风飞扬,雨季垃圾渗滤液流失。
2.2能源结构不合理
辽源市的农村能源使用主要以煤为主,部分村庄使用沼气作为清洁能源,但使用率达1%左右,使用率偏低。农村生活能源的使用成本较高,造成了农村的环境污染。
2.3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低
秸杆等农用废弃物以及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极低,未形成完整的农村能源建设与种养殖加工相结合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与再生系统,70%的秸杆就地焚烧,造成可再生利用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严重污染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2.4农民生态管理意识淡薄
主要表现为各乡、镇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管理维护及运行机制,随地乱倒垃圾、乱排废水,过量投放饲料,过量施用化肥及农药等有害于环境及生态安全甚至食品安全的行为,没有得以控制,农民片面追求高产,稳产,缺乏合理施肥的意识,用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及河流的有机成分增多。
3.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保护对策
3.1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辽源市农村环境减压的有效途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可以减轻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避免环境超载。辽源重点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非农产业,引导农村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减轻对土地资源的依赖。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争取财政支持,建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把城镇建设成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符合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
3.2实施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规划布局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高消耗和高污染的落后工业向农村转移,加强辽源市的乡镇环境保护规划,目前东丰、东辽两县相继建设了工业园区,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实行污染的集中控制。促进城镇环境基础的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
3.3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加强能源综合利用
新农村建设中,在全市农村范围内着重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及处理技术,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殖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合理确定养殖业的容量。积极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染,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利用辽源市的在建项目“秸杆”发电,发展沼气、节能灶等新能源和新型节能技术,加强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
3.4加强环境宣传力度,推动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充分利用宣传、教育手段,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不仅要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要对广大农民进行宣传,加大对学生环境保护教育,建立农村环境保护机制,确保环境污染治理经费投入。
4.结论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辽源市的农村环境问题如不及早解决将影响农业的持续发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使辽源市的农业得以持续发展,保障农民的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辽源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科]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现状;环境现状;环境观念
我国自建立环境保护制度以来,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一直是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农村环境保护有意无意地被忽视或轻视。随着乡镇工业污染的长期积累增加,农业面临的污染居高不下,
城市工业、生活污染向农村大量转移,致使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显突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担义不容辞地落在了农村社区
肩上。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崛起,大量污染源已经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承受着自身和城市发展的双重压力。现在的农村已失去了当初田园风光的美好画面,随处可见的是生活垃圾堆积、污河横流、山体千疮百孔、土地塌陷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大约有9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环境的破坏显然直接影响了整个中国人民的生存环境,也会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要解决目前和今后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了解掌握基层农民的经济现状、农民的经济观、环保观,以便为决策的实用性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农民的经济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中西部地区来说,实际上主要是前十几年的变化,近十几年农村的变化不大。普遍的变化主要是:吃得饱,穿得暖,房子贴上瓷片片。农民的收入渠道离不开种地、打工,个别人做买卖(好听点叫经商)。近年来的变化是种地成了捎带,收入以打工为主,种地管肚子,打工管票子。打工人数比例,以本地或就近为主,外出人数较少,冬天三四个月不少人没事干。
目前农村富起来的人还是少数,维持基本生活的还是多数,仍然有个别农户因为疾病、结婚、意外事故、子女上学等生活在贫困线上。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农民收入的增加和支出不成比例,支出的步子要快得多。
“低保政策”解决了一些人的基本生活,由于农村干部的意识,农民的观念,低保失去了基本的意义,成了关系的优惠,成了有关系的荣耀,而且被大多数人认可。
二、农村的环境现状
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总体上来说,农村环境污染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已经失去了三十多年前基本上自然净化的生态平衡状态,农村环境污染已经逐步成为主要的问题。
1.主要的环境问题
(1)生活污水随意泼洒,无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
(2)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无集中填埋或无害化处理。
(3)养殖无序,特别是家庭式小养殖,没有规划区域,分散于居民居住区。
(4)滥用农药、化肥、地膜。
(5)原煤散烧,特别是冬季。
(6)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特别是重污染企业。
(7)春季农田秸秆焚烧。
(8)夏季雨水集积,污水横流。
2.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挣钱最重要。
(2)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对环境危害的认识不足。
(3)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没有取暖、排水、垃圾处理设施。
(4)缺乏规划,街道硬化,没有设计排水管道等。
(5)种植相对原始,缺乏科学方法。
三、农民的环保观念与经济观念
总体上讲,农民的环保观念和农村环境污染基本上是同步的,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但在对待污染的做法和态度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仍然摆脱不了个人、现实、面子、无奈、认可等实际情况。主要表现在:
1.为快速致富或生计参与污染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以烟筒代表经济的时代,烟筒就是发达,就是富裕,农民基本上不知环保为何物,或者以为环保就是打扫卫生。所以,那个时代人们几乎不考虑环境污染,更没有环境保护意识,对冒烟、污水视而不见,也没听说过雾霾。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以环境为代价快速发展,环保工作逐步重视,同时各种污染土小企业在部分地区几乎是遍地开花,一部分文化低、胆子大的人短时间发了财,不少人参与了土小企业,环保形势紧张后,仍有不少人为了挣钱或生活开办或参与土小污染企业。直至现在,仍有个别人在偏远地区或县域或省域交界地区,不惜冒着经济处罚乃至法律制裁的风险,开办一些政策明令禁止的污染企业。
2.为了生活到污染企业打工
有企业就要有工人,有人当老板就得有人打工,特别是近几年,青壮年农民基本以打工为生活主要经济来源,有知者吃知,无知者吃力,为了生活,有毒有害的污染企业也毕竟是一份工作,对身体健康的危害还看不到或者顾不上,眼前的生活是最主要的。调查中有这么一个典型案例:一个农民通过一点小关系到了个小化工厂当工人,一连做了十几年,老板赏识,自己在村里感觉也有点面子,直到有一天突然生病了,查出来是癌症,老板到家里带着礼品看望,一家人感动得不得了……
3.默认身边环境污染
农村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了主要的污染问题,农村生态已经超出了自然净化和修复能力,然而不少人对身边的污染或视而不见、或默认、或无奈,垃圾随意倾倒,秸秆随意焚烧,河流灌溉污染农田无可奈何,企业老板后台很硬不敢反映,土小企业和自己关系不错,不好意思说……
四、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办法
1.提高经济收入,保障基本生活
“穷则思变”是两个方面的变法,一方面探求新的方式改变现有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可能不择方式甚至违反法律,做一些法律禁止的事情。土小污染企业就是一种,一些人为了发财,也有一部分为了基本生活铤而走险。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仓实而知礼节,应该是提高农民环保观念、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前提或基础。
2.完善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设施,解决生活污染问题
生活污水、垃圾、燃煤、畜禽粪便是目前农村最主要的污染。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对垃圾进行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实行集中供热减少原煤散烧,收集好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覆盖机械化收割,禁止秸秆焚烧,建设完善这些基础设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3.强化环保宣传,提高环保观念
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特别是环境污染的危害的宣传教育,用现实的事例教育农民,使大家普遍提高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不污染环境,监督别人不得污染环境,是农村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
4.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产业集聚和合理布局
近年来,污染企业有明显的由沿海向内陆、由城市向农村、由平川向山区转移的情况,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污染平移,没有得到控制或减少,造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恶化,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建设美丽乡村,环境污染问题将成为主要障碍,合理布局产业结构,防止企业简单向农村转移,是防止农村环境恶化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环境保护;餐饮行业;发展;分析;贵阳市
毋庸置疑,餐饮业发展对于社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饮行业的发展却正在面临着一个悖论性的矛盾:餐饮行业的发展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培养了人们对生活品质新的需求,并由此而对餐饮行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如何合理地看待餐饮行业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切实合理的餐饮行业发展对策,不仅会关乎到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关乎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良性运转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拟以贵阳餐饮行业为例,对环境保护语境中的餐饮行业发展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以期能为合理协调餐饮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做些有益的思考。
一、贵阳餐饮行业发展现状及其环保困局
贵阳市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近年来,随着贵阳乃至贵州旅游产业的磅礴发展,贵阳市的餐饮业,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据贵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1至12月,贵阳市住宿餐饮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85.34亿元,同比增长29.4%,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贵阳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的营业总额为13056万元,同比增长了约11%,商品销售收入约325万元,同比增长约27.6%,餐费收入和商品销售收入占全市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的61.4%,比上年提高约2.5个百分点,其中餐饮业营业总额5250万元,同比增长约18%,占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总计的40.2%;餐费总收入约7700万元,同比增长11.6%。[1]可以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多彩贵州”活动的深入开展,贵阳市餐饮市场发展的态势将更加强劲,餐饮行业增加社会就业、促进旅游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等功能更加凸显。
但是,贵阳市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应。其中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就是环境污染问题。餐饮行业的环境污染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食品加工的过程中客观产生的化学气体,这些化学气体中含有有些像醛、酮、烃,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二是由于人为意识不重视所造成的部分主观因素所造成的,比如有些饭店的通风设别噪音过大等主观因素;三是餐饮行业对食品加工后产生的废水废油的随意处理造成了对周边环境、尤其是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及其大的危害;我们从山西某城市的环保投诉案件中可以看出: 2009年1月-12月份环境污染投诉结果,餐饮业的油烟污染和噪声污染分别占到9%和12%。[2]可见餐饮业污染确实为社会所广泛关注。对餐饮业环境污染的控制引起环保部门的重视也就理所当然。
不可否认,环保部门的重视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解决了餐饮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但是,正如餐饮行业的发展对社会的贡献是系统性的一样,导致其造成当前的污染局面的因素也是系统性的。如果没有分门别类地对问题加以调查和分析,没有根据贵阳餐饮行业的发展实际需求而简单地进行管理、控制,依凭环保部门的一家之力以简单的一张禁令或相应的行政手段,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餐饮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简单的行政管理对行业、对社会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反而还可能会远远超乎预期的效益。比如,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贵州省环保条例》第32条规定:“禁止在城市住宅楼、以居住为主的综合楼内,建设产生油烟污染的饮食业和产生环境噪声、振动污染的娱乐业等经营项目。原有项目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排放标准排放。”这一条例的制定对于规范贵州省、贵阳市餐饮行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可是随着贵州贵阳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发展却是非常不利的。贵州拾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以经营黔菜为主的企业,在条例颁布后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场所而不得不破产。
二、餐饮行业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实质
餐饮行业的环境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确切地说,导致目前餐饮行业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的,不仅仅包括了餐饮行业自身产品生产加工排污等原因,还包括了城市规划、市政建设、民众素质、环保立法等多个方面。
(一)城市规划相对滞后,缺乏科学合理的餐饮企业布点位置。从城市规划来看,大多数的餐饮店都要么被规划到远离居民住宅区、位置相对偏远的区域,要么则规划得较为集中且无法满足餐饮行业发展需求。这必然导致作为必须直接和广大消费者密切接触的餐饮企业无法就近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从而在无法较好地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极大地挫伤了餐饮业发展的积极性。
(二)市政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包括餐饮行业的发展需求。以污水处理为例。随着贵阳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加,污水经城区大小排污管沟,进入城区河流,严重污染了河水。截止到2006年,花溪水库周边的9家餐饮服务业、红枫湖周边的32家餐饮服务业以及阿哈水库周边金竹片区的生活污水排口依然无法实现污水封闭排放,相当的一部分餐饮店的污水依然难以得到及时的处理。
(三)民众素质亟待提高,个别企业和消费者环保意识淡薄。从餐饮业主角度来看,少部分经营业主没有环保意识、管理不善,是导致近几年来餐饮环保污染的主要原因。餐饮业主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 越是在“人气旺”地方越适合餐饮行业业主的利益,所以他们不会主动的去考虑对周围环境造成如何影响,对环境影响评价关注明显不够。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大多数的消费者以为自己来餐馆就餐就是“上帝”,浪费严重不说,还随意在店内外丢扔垃圾,在企业清洁卫生人手不够的情况下,极易造成餐饮店周围的污染。
(四)环境执法力度亟待加强,部分法规流于形式。对餐饮业的环境管理,虽然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依据,但监察人员在处理时重行政手段、轻管理服务,主要是督促业主进行整改,并通过调解来解决环境纠纷。
应该看到,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餐饮行业环境污染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影响环境污染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的。一般而言,任何系统都有一个自我调适的机制,以维护其自身的生存。只有当人类对环境系统的影响行为使其难以实现环境自净时,环境污染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课题。餐饮行业的环境污染实际上是“面对作为生态系统一部分的人类极其严重地恶性膨胀,并极其严重地破坏着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和稳定,危害到整个地球及其他所有生命存在的状况下”[3]的生态问题在餐饮行业上的一种反应。它应该是人类整个生态危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能割裂为一个单纯的个体来加以理解。就餐饮行业环境污染而言,如果当前社会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的物质或能量已接近或超过其自净能力,那么但就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小系统存在的餐饮行业就不可能对整个环境的污染造成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对餐饮行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应该是在跨越餐饮行业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检视,才有可能加深对餐饮行业污染乃至整个环境污染问题的理解,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对餐饮行业污染以及整个环境污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三、破解餐饮行业发展环保难题的基本思考
餐饮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因为餐饮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将其前进的道路堵死,无异于置一个具有蓬勃发展前景的行业于死地。要破解餐饮行业的环保难题,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一是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合理规划餐饮行业发展。政府要高度重视餐饮行业的发展对于贵阳乃至贵州的意义。如果没有发达的餐饮行业,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的良好环境,就难以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进入贵阳。政府要充分发挥经济社会生活良序发展的组织者、协调者的作用,在适当规划餐饮业集中区,将过于分散的餐饮业集中到一定区域经营的同时,在不同的居住区适当规划一定的餐饮业营业面积,让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通过环评的餐饮企业入驻经营。餐饮布局必须科学规划,并且环保部门要通过严格的治理从而减少污染源的排放,进而实现餐饮行业适应改革促进经营方式的转变。同时,必须牢牢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是餐饮业环境管理的关键,政府部门在审批餐饮业许可管理的过程中,环保部门应该首先进行环保的管理,在新建设的小区和楼盘应说明房屋的用途,并且要对开发楼盘的功能有非常明确规定,成为今后在这一类小区里餐饮业发展的条件。
二是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研发,提高餐饮排放物的技术整治措施。对排放油烟、异味的餐饮服务业必须设置化解油烟、清除异味的设备,并通过专用烟囱设备排放,且这些设备安装的高度和位置,应以不影响周围环境为基础;餐饮业的炉灶应该强制使用清洁燃料,尤其是限制煤等重污染燃料;有噪声污染的餐饮业必须采取噪声消除措施,从而达到城市环境允许的标准;排放污水的餐饮业应该进行隔油和污水治理条件的升级,使污水排放达到国家环保规定的标准,超过标准应依法征收污水超标排污费,并令其限期整改。环保部门应对油烟净化处理设施生产及安装单位依法进行资格审查,经审查合格后方允许其进行生产及安装施工。同时餐饮企业也要加强环保意识,自觉地履行环保义务。
三是转变环保监管方式,加强部门协作,提高环保执法力度。环保部门要积极与工商、公安、城管、税务等部门建立餐饮企业环保监管协作机制,从环保单一层次的监管逐渐向职能部门配合的多层次监管过渡。餐饮企业必须先经环评审批,才能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相关手续,适当提高餐饮企业的从业门槛,提升餐饮行业的整体环保水平。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未批先建、污染严重、违反“三同时”制度的企业,环保部门要定期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责成餐饮企业并积极帮助其联系科技、卫生等部门进行技术改造,限期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环保部门对餐饮行业环境污染的监管,应该结合贵阳乃至贵州餐饮行业的发展实际,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既要餐饮行业快速发展,又要环境绿色环保,而不是顾此失彼。以《贵州省环保条例》第32条为例,在缺乏对不同餐饮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能力进行合理区分,缺乏对贵州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思考,一刀切地禁止所有饮食、服务业在城市住宅楼、以居住为主的综合楼内经营项目,则无异于将正在乘着“多彩贵州”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的东风,在初步发展起来的旅游业的带动处于迅速成长阶段的贵阳乃至贵州餐饮行业扼杀于摇篮之中。“第32条”似乎让人们到了绿色环保的希望。但这种绿色是以严重地阻滞贵阳乃至贵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代价。事实上,经济发展与绿色环保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经济的发展,谈绿色环保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同样,没有绿色环保,光有经济发展也可能是灾难性的。
在人类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绿色环保是必须要提倡的,也是必须要执行的。任何以牺牲环保为代价的经济发展都是不可取的。但经济发展和绿色环保之间的矛盾却不是不可调和的。只要科学区分不同企业的治污能力,区别对待,是很有可能降低或杜绝餐饮行业对人们的影响,在守住绿色环保希望的同时,也留住经济发展得动力,让人们看到新的希望。(作者单位: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贵阳:12月份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0%[ EB/OL].http://.cn,2010-12-25.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文明建设的步伐和农民的生活。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3.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治理措施不得力所产生的工业污染。
4.畜牧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二、农村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在加剧,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已经危及到了人群的生活和生命安全。
1.农村水环境质量恶化。
2.农民生活质量下降,发病率增高。
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形成的原因较多,有环境管理体系、有财政资金、有治理模式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1.我国环境管理体系难以适应农村污染问题的治理。
2.财政资金短缺,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3.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
4.农村污染治理模式单一,套用工业污染的治理手段。
5.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管理手段落后。
6.农民的环保意识差。
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及建议
目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农药、化肥、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等农业自身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排放、城市垃圾等外源污染两个方面。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为此,提出以下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1.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要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立法,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世贸组织规则,修订相应的农业和环境法规,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保障体系,修订和完善农业环境标准体系,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切实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法律制度得以实施。必要时可以出台单独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以利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2.提高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战略认识。
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应当转变观念,把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农村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加大农村环保治理资金投入力度。
农业科研部门应当把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作为今后农业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领域,加强力量,增加投入,通过技术攻关、项目招标引进吸收等方式,尽快推出一些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可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技术项目,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各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引导、项目规划、管理措施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证。同时,各级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来源渠道,改变环保投资分配体制,提高投资效果。在支农资金或环境资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农业环境的治理工作,也可以吸引和利用一些外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的赠款和贷款,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的投资增长机制。
4.明确农业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责,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限。
建议成立由各省(市)领导牵头,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农业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业环境治理的领导和协调工作,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限。
5.发展生态农业。
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由之路。必须树立农业发展的科学生态观。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并以新的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农业生态观为指导,促进农业的生态建设。
6.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改善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督,抓紧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严格控制养殖废物的排放。对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厂),必须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督促建设单位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于“三河”、“三湖”等国家和地方明确划定的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周围的中等以上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场(厂),必须进行限期治理。
7.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生态文明村镇。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积极开展村镇环境规划。凡1999年以后新建的县城、乡镇和新村,必须编制环境规划,并与城、镇建设同时实施;对已有的县城、乡镇和村庄,应结合城镇改造逐步加以实施。要通过规划、引导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加速城镇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
8.加强农村环境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水平。
关键词:环境保护;养殖;污染;措施
在五、六十年以前,我国的养殖业主要是以农牧结合、小规模、个体经营为主,养殖业还没有进入高度规模化的阶段,养殖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较轻,没有引起普遍的关注。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大型现代化的养殖场不断涌现,规模化程度越来越大,于是就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其中畜禽粪尿的数量最大,如果不经过处理,不仅会危害畜禽本身,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形成公害。
1造成养殖环境污染的成因
1.1养殖业由分散经营转向集中经营
在过去,养殖场的规模小,饲养的数量少,经营分散,基本上大多集中在农村,实行农牧结合,及时就地施肥了,几乎不存在污染问题。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饲养数量成千上万,产生大量的粪尿,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就会对人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一个饲养数量1000头的奶牛场,年产鲜粪尿就达1.1万多吨,如不加处理,通过下水道排出去,就对附近的土壤、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1.2养殖场逐渐由农牧区转向城镇郊区
在过去,养殖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多建立在农区和牧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的人口大量的集中,对畜产品的需求也显著的增多,于是有很多的大型现代化养殖场建立在人口集中的城镇近郊,造成农牧脱节,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1.3化学肥料逐渐替代了有机肥料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肥料的生产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低,而且运输、储存、使用也比较方便。相反,畜禽所产生的有机肥料体积大,使用量大,装运也不方便,相对的提高了粪肥的价格,结果造成积压,变成废弃物,难以处理,形成“公害”。
1.4欠缺相应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不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一些普通的养殖人员,他们都十分关注畜牧养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于养殖场的饲料、粪便以及兽药等带来的生态影响并未给予一定的重视,对于畜牧养殖所引发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认识到位,欠缺应有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在畜牧养殖场的建设与规划过程中没有采取与之对应的治理措施,治理污染所需的设施设备也不完善。当养殖规模增大以后,养殖污染问题也随即爆发。
1.5政策法规不完善
就我国的环保法规来看,只对于城市生活以及企业生产有相应的政策,但是对于畜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健全,这使得畜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可遵循,同时,由于受到财力、人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对于养殖场的环保问题没有实施强硬的约束,在日常工作中也未给予环境保护问题的评价。当前,虽然我省职能部门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力度不够,环境污染有待进一步治理。
2养殖场环境保护措施
2.1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尤其是要让养殖人员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政府职能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方式做好环保的宣传,转变养殖人员的传统养殖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让他们自觉的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治理污染,降低养殖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2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治理强度
养殖生产中,污染的主要来源就是粪尿,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处理粪尿污染的设备实施。近年来,已经摸索了不少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综合处理的方法,利用各种高效率的设备,系统地处理畜禽场的废弃物来达到净化的目的,使这些废弃物做到物尽所用,有效的防止其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对环境造成污染。
2.3创建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
环境保护和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密切相关,创建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提升畜禽养殖的生态化程度,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如积极使用绿色饲料、绿色兽药饲养,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排出,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加强对畜禽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使畜禽养殖生态化、清洁化。
2.4健全法律法规,依法治理
摘要农村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后方,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保障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条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各种环境问题,而这些问题也阻滞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以湖北枝江地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为实例,提出了当前新农村建设所显现出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走出环境困局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环境经济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绝不仅仅是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逐步开展,广大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却逐步暴露出来,并且有着恶化的趋势。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必须解决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村庄生活环境“脏乱差”
在广大农村,很多农民直接将生活垃圾倾倒在房屋及农田周围,缺少将垃圾分类处理,送到指定垃圾堆放地点的意识。乱推乱放,难以处理的生活垃圾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以湖北枝江余家溪新农村为例,全村只有一个垃圾堆放地点,并且是露天的且无任何垃圾处理设施,垃圾随意倾倒或者堆放的现象也时有存在,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村容整洁的要求,也对当地农民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
(二)化肥、 农药、地膜等不合理使用
在务农过程中,许多农民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对当地土壤和地表水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湖北枝江余家溪新农村为例,该地区很多家庭以种植冬季草莓作为重要经济来源,而大棚和地膜是冬季草莓种植的必要设施。但是现今被广大农村地区所使用的地膜大多是不可降解的,若这些废弃的地膜长年累月得不到稳妥的处理,将导致土壤板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
(三)新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当前,新农村环境建设进程虽然不断加快,但许多基础设施仍然亟需完善。例如,该村生活污水主要排入到每排房屋之后的外沟,外沟虽然表面有水泥板覆盖,但是整个沟体与地表平齐,未进行深埋处理,是蚊蝇、细菌、病毒的孳生繁衍场所,直接威胁当地农民的身体健康。
(四)新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缺乏
在当地新农村,村委没有设立任何与环境管理相关的职位或职务,也未派遣任何环境专员进行专业管理,相关的环境保护条例也没有落到实处。新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的缺失,形成了全面建设新农村的一大系统性缺漏。
以上三点,是目前该地新农村建设中比较突出的几个环境问题。但就全国性的范围而言,还有许多环境困境需要我们的进一步关注与解决。比如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不高,缺乏环境保护的动力。近年来,由于城市居民对生态质量的要求提高,许多大型污染企业被迫向城郊及农村地区转移,使得污染也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严重破坏了农村原有的良好环境,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不少问题。
二、新农村环境建设对策
(一)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大宣传教育投入
要想真正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首先要让农民群众具备基本的保护环境意识,这是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的源头及关键所在。保护环境不仅仅每个公民的职责,也是使整个农村长远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加大宣传教育投入,在农村开展各种有效的科普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建立环保意识,帮助农民群众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二)加大环保投入,加快新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家地方财政应当对环保工作给予足够的支持,提供更多的资金促进新农村建设。要建立起垃圾、污水等处理设备,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对于原先遗留的污染问题,要下大力气整治,恢复原有优良生态环境。就目前而言,新农村的环境污染状况仍不容乐观,新农村的环境建设在需加快进程的同时,还应贴近农民的切实利益,将其落到实处。
(三)加强监督和农村环境执法力度,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制度性基础工作
为了更好的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加大对农村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力度,切实保护环境。要建立健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把环保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硬性指标,把农村环境治理纳入政府综合决策机制和重大事项督察范围。同时在基层设立相关环保机构,逐步建立农村环境应急预警体系,妥善处置农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当前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虽然不可忽视,但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农村的环境困境是可以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解决的。新时期的发展对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新农村环境建设更是需要不断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实践。我们只有在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问题才能使新农村建设更加完善,让新农村建设能切实地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给他们带来美好的明天,让广大农民真正过上和谐健康的乡村生活。
参考文献:
[1]姬汝茂.论基于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环境规划与建设.社会科学家.2010(1).
[2]陶成波.宁波市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思考.经济丛刊.2008(6).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产生活,其中化学行业带来的污染非常普遍,因此,需要发展化学工业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绿色化工技术的运用。绿色化工技术的运用能够从根本上抵制化学行业能源消耗带来的污染问题,因此,对其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1绿色化工技术
绿色化工技术指的是在化学工业发展中运用化学工艺或者原理对化学方法进行改造,以此来减少化学技术中化学原料、化学废弃物或者有害化工产品对环境的危害和污染,尽量将化学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提升废弃物利用率的同时也减少排放量,促进化学工业的绿色和生态发展。
2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开发
2.1化学原料的选用
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过程中,化学原料的选用就非常重要,这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绿色、无害的化工原料在生产、排放的过程中也能产生较少的污染物。当前高科技发展下,已经生产处很多无毒无害或者较少毒害的原料、催化剂、各种溶剂供化学工业的发展使用,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尽量选择这样的化学原料,比如是很多天然的植物,包括各种农作物或者野外农作物,还有很多生物,都是无害化学原料的最佳选择。在化学工业发展中,尽量使用这些物品代替,而且这些物品的成本通常比较低,来源广泛。
2.2化学催化剂的选用
化学工业发展中常常使用各种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但是很多化学催化剂容易加重化学反应废弃物的排放量。现在绿色化工技术开发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就是对无害化学催化剂的开发。同时,在化学催化剂的选用上,尽量用毒害较小的催化剂代替毒害大的催化剂,促进化学反应过程的绿色发展。很多化学行业的研究人员正在大力开发烷基化固相催化剂,其没有毒害,期望这种催化剂能够早日被广泛运用。在无毒害化学催化剂开发过程中,注重其废弃物的排放量和循环使用率,最好能够提升其循环使用的过程。
2.3强化化学反应的选择性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尽量提升化学反应的选择性,让化学生成物的提取和净化更加便捷,也能够有效地控制化学生产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比如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经常进行的烃类选择性氧化,其反应的生成物极易发生氧化现象破坏生成物,因此,在化学反应中,会尽量避免使用这种反应。强化化学反应的选择性,能够提升化学生产过程的健康发展水平。
3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运用
3.1清洁生产技术的运用
清洁生产技术在包括冶金、印刷、垃圾处理、海水淡化、煤气化技术、发电技术等行业中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其过程中没有毒害,而且没有污染物。多种行业中运用清洁生产技术已经有效地控制了废弃物和有毒物品的发生。比如在海水淡化过程中,运用清洁的化学方法对海水进行处理,其原料是海水,这是一种比较丰富的天然资源,产生的主要成分是淡水,整个过程中的生产技术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小。
3.2生物技术的运用
生物技术在化学仿生学与生物化工中的运用集中在细胞、微生物、酶的范围内,其中酶、膜化学技术运用地非常广泛。生物技术可以讲很多可再生的资源在生产过程中转化成有用的化学品,比如自然界中存在的酶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催化剂,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而且反应的条件比较温和,受到化学行业的广泛利用。
3.3环境友好型产品生产过程的运用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各行各业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与利用非常急切。从人们的实际生活来讲,运用绿色化工技术的目的就是能够生产处大量的环境友好型产品,这能够给人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优势。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开发和利用能够避免产生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在生活中传统的汽油燃烧给大气带来污染,也影响人类的健康;各种产品中氟利昂破坏了大气中臭氧层,给人们的生活埋下安全隐患;很多塑料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广泛利用,带来很多便捷之处,但是使用后形成垃圾不容易被分解。这些严重的污染问题急需被解决,这些带来污染的产品急需被取代。所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可分解的塑料制品、清洁型汽油、新型燃料逐渐地被开发使用,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增强,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研究用在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开发上,比如在酒精的生产上,其原料已经变成了天然的甘蔗;利用较易提取的乙醇汽油取代原来的汽油,在汽车行业中被广泛运用。环境友好型产品受到大众喜爱的同时,应该提升开发技术,加大对其的开发利用,这是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的支持。
4结论
【关键词】餐饮业环境;污染管理;治理建议
1.餐饮业环境污染目前存在的问题
1.1有关餐饮业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餐饮业的油烟、噪声污染扰民问题已成为城市群众投诉最多的环境问题之一,然而至今为止,关于餐饮业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目前,在执法实践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1998年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来执行,将餐饮业作为建设项目同样对待。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餐饮业依据所处的位置是否处于敏感区来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这对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并不难,但对于餐饮业的业主来讲,理解这些条款就不那么直观和简便,即使了解这些规定的业主也以法律规定不明确为借口,为其违法行为辩解。因此,在现实生活中90%以上的餐饮业没有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更谈不上环境污染治理配套设施以及竣工验收,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扰民现象也就是必然的结果。
1.2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机制
在日常执法中我们了解到,餐饮业的业主们普遍认为,他们都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和税务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税务登记证。他们认为,既然这些政府部门给他们发了“三证”,就说明政府允许他们营业,他们是合法业主,同时他们也向国家纳税了,为国家做了贡献,现在已经开业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却认为他们是违法经营,要对其进行行政处罚,他们不能理解,也接受不了。在行政处罚过程中,他们申辩道,在办理“三证”手续的时候并没有哪个部门告知他们要办理环境保护审批手续,既然都是政府部门,为什么不能一次性告知他们应该办理的所有手续呢?到今天才知道违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受到行政处罚;如果他们早知道的话,就不会违法开这个餐饮店,或者像办理其他手续一样来办理环境保护相关手续了。当然,餐饮店的业主们不知道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不能成为他们不守法的理由,责无旁贷地必须对他们的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但他们申辩的理由也值得我们反思。在一些地区,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餐饮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处理的同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继续对没有办理环境保护审批手续的餐饮店颁发营业执照的现象依然存在。由此反映出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机制,因而不能从源头上控制餐饮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结果是滞后的环境行政处罚,这就更加剧了餐饮业环境管理的难度和执法成本。
1.3规划不合理导致餐饮店整改处于尴尬局面
虽然许多餐饮店业主都诚恳地请求要给他们整改的机会和时间,但事实上,许多餐饮店建在住宅区或者居民楼的底层,受条件的限制,有些餐饮店根本无法整改。其原因在于,城市在快速发展,而规划则跟不上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的热潮,一些老企业的周边,甚至有些企业内部改变用地性质也建起商品房,许多餐饮店就建在商品房的底层。然而,这些商品房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到餐饮店的环境污染问题,没有预留餐饮店的油烟专用通道,这也是目前普遍遇到的尴尬局面。当前,相当大部分的环境投诉热点、难点都是因为规划不合理问题造成的。由于餐饮业与居住区距离过近,噪声、油烟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群众反映强烈,致使环境污染投诉居多不下。
2.改善餐饮业环境污染的建议
2.1健全和完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从源头控制餐饮业的环境污染
法律法规的制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而不断完善发展的,通过多年的执法实践,我认为有必要将餐饮业从建设项目管理中独立出来,针对餐饮业的特点进行立法,也可以在地方环境立法中先进行尝试,待条件成熟后再上升为国家法律,推广到全国。在环保法律中增加 “经营可能产生油烟、噪声污染的餐饮项目,经营者应事先予以公开并书面征求周围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和居民的意见,然后依次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卫生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放营业执照,经营者方可建设营业。”这样的条款,就可以从源头上堵住餐饮业的环境违法行为,以较小的执法成本取得较大的执法效果,真正做到从源头上控制餐饮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2.2建立行政执法信息网络,形成有效的服务机制
从总体来看,绝大多数企业是希望通过办理合法的手续来守法经营的,餐饮业也不例外。但由于有的餐饮业业主环境意识薄弱,有的缺乏环境法律知识等原因,他们确实走了不少弯路。可喜的是,他们都希望政府部门能给他们一个限期进行整改的机会,并请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他们怎样整改。发展经济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而企业是经济的细胞,经济发展的主体。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为企业提供服务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现有的管理机制都是纵向的,各管各自的事,企业需要的却是横向的信息。因此,建议以项目为主线和标题,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建立行政执法信息网络,形成有效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并上网公开各类项目行政审批的相关事宜。
2.3合理规划,建立餐饮集中区
从规划入手是疏堵结合、从源头上防止餐饮业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例如,《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修订)》第三十四条规定: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应当规划和建设餐饮业集中经营区域,允许从事餐饮业的建筑物应当设立餐饮业专用通道。第三十五条明确了禁止新设餐饮业项目的地点:住宅楼;距离住宅楼10米以内的建筑物;未设餐饮业专用烟道的建筑物;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住综合楼;市人民政府明令禁止设立餐饮业的其他地点。这些规定很有实际意义,虽然在执行过程中也有一定的难度,但厦门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动积极帮助企业选择合理的餐饮业经营场所,不断加强餐饮集中区的建设工作,力争从规划源头上解决问题,现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2.4与创建绿色社区相结合,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
在现实生活中,餐饮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多发生在居民区附近,对群众影响很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有权在受到环境污染损害时要求赔偿”。环境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建议结合普法宣传教育和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物业公司等单位的作用,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宣传和保护大家共有的环境,形成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境保护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使人民群众能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和学习。公众在参与监督有关餐饮业守法经营的同时,也就保护了大家共同的生活环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逐步使环境保护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且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科]
关键字:建筑施工 安全问题 质量问题 污染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业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但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质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及安全问题等)却严重制约着整个国家的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则加强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城市建设中的建筑施工,其问题的严重性更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建筑生产活动多以露天高空作业为主,且其具有不安全因素多、工作危险性大、事故发生概率高等缺点。据统计资料显示,在2005年,我国死于建筑工程建设的人数便达到2.6千人之多,其致死率接近煤矿业,全国排名第二位,这给国家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且严重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而言,其多集中于交叉作业、登高作业、电动工具操作、机械设备操作等工种,并多表现为触电、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及机械伤害等事故,占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总数的85%以上。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建筑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建筑施工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建筑安全监督工作不到位及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资金不到位等。
现阶段,建筑市场多存在轻安全、重质量、包死价及最低价中标工程,以至于用于安全文明施工的经费被挪用或直接被削减。所以,某些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成功后,把工程分包给各专业团队,亦或以恶意压低工程价格的手段获取工程建设的权利,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却因经费紧张直接省去用于安全生产器材及设备等采购的经费,并最终因工程施工现场无秩序而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环境污染问题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多表现为噪音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光污染、泥浆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其中噪音污染的严重性尤其突出。统计资料显示,建筑施工噪音污染占环境总噪音污染的5%,尤其是砼浇筑产生的噪音超过80dB(A);打桩机施工产生的噪音最高大于90Db(A)。针对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泥浆污染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其属传统污染源。就城市建设建筑施工的光污染而言,其多源自于建筑物表面釉面砖、涂料、磨光大理石及玻璃幕墙等。
(三)质量问题
从总体角度而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因部分工程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低、施工技术落后、综合水平不高、规范及质量标准贯彻工作滞后,我国城市建筑仍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严重的质量通病,其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造成严重的影响。城市建筑的质量问题多表现为建筑砌体结构问题、建筑质量保证内页资料问题、暖卫工程问题及地面工程问题等。
(四)管理问题
设备管理体系包括设备的经济性、技术性及管理性,但就传统的建筑施工设备管理系统而言,其往往忽略组织管理及经济管理,即片面追求设备的技术管理,且设备管理的工作也多侧重于设备的维修方面,即忽视了设备使用过程的管理,并人为地把设备制造过程管理与设备使用过程管理划分开,从而导致建筑施工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性。此外,我国建筑施工单位普遍存在以包代管,且管理机制不健全,从而埋下了众多安全隐患。
二、建筑施工中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大建筑施工管理力度
建筑施工管理要求突破传统的建筑施工设备管理模式,即将技术管理、组织管理及经济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坚持“全面管理、突出重点”的原则。此外,建筑施工参建方均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且转变传统的以包代管为以包代管+协调管理。与此同时,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务必要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且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做出针对性强的解决措施,即提高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及安全教育;增加建筑工程安全经费的投入等。
(二)完善建筑施工安全机制
完善建筑施工安全机制包括完善建筑施工检查机制及安全管理体系。待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体系完善后,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安全检查,并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处理办法。此外,建筑工程管理层人员及领导层人员应该定期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并保证其被落到实处。以此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相关项目负责人应该及时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做安全技术交底,并就某些关键工程及特殊工程的施工要求及施工特点重点强调,以确保在制定施工安全措施时对其进行相应地倾斜。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现场管理人员应该严格落实建筑安全措施的有关要求,且向操作人员就施工工种及工序做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以确保各施工人员均明确安全操作的方法及各自岗位的职责。
(三)积极倡导建筑绿色化施工
就建筑工程施工而言,绿色施工技术的意义尤其重要,特别是近年来日渐严峻的城市污染问题,更是表明了建筑绿色化施工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其越来越关注减少建筑施工扰民、降低建筑施工噪音、减少建筑材料耗损等的重要性。此外,就建筑工程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而言,其重点为以“绿色方式”进行工程施工,即通过建筑的绿色施工,实现建筑施工行为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最低化。建筑的绿色施工理念集中体现了建筑工程施工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间的有效融合,其亦是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表现。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有效地囊括了能源与资源的利用、环境与生态的保护、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等。建筑工程的绿色实施要求尊重基地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资源、实施科学管理、结合气候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等。
(四)强化建筑施工竣工验收工作
就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而言,除了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作业建筑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工作也必不可少。工程验收单位在对建筑工程进行验收时,务必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技术指标与国家相关标准间的关系,并针对工程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验收单位及个人有必要积极配合工程施工单位共同协商解决办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建设建筑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质量问题及管理问题等,其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综合水平的提高及城市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务必要高度重视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发挥其监督职能,以实现建筑施工单位、政府部门及工程质量监理单位间的协同配合,共同实现城市建筑的安全、高质量及绿色施工。
参考文献:
[1] 柳庆山,毕建民.浅析在建筑施工中如何预防裂缝与渗漏的问题[J].价值工程,2011,30(12):137.
[2] 廖伟聪.建筑施工事故反映出的建筑施工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8).
[3] 王秀英,武占军.冬季建筑施工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的措施[J].价值工程,2010,29(4):250-250.
【关键词】大气污染 环境监测
一、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和生活用燃煤,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在某些城市除燃煤污染外,还有与当地工业污染和气象地理条件密切关联的地方特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大气污染冬季最严重,其次为春秋季节,夏季最好;污染总体上北方重于南方。城市大气污染由人类活动及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综合影响形成,沙尘天气加重了北方大气污染。
二、大气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正在加速发展,由于过去只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环境问题,致使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生活环境日显恶化,其形成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环境监管乏力
(二)交通运输
(三)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
(四)工业企业
(五)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
三、大气污染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要想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先要对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在检测的时候还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大气环境问题检测完后确定环境指标,然后再制定相应的政策。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状物质等。
(一)对氮氧化物的监测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相应的汽车尾气污染就越来越严重。而氮氧化物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当然除了汽车尾气之外还包括生产化肥时产生的废气以及石化燃料高温燃烧时产生的废气。
(二)对颗粒状物质的监测
近些年来,空气中的颗粒状物越来越多,这些颗粒状物对人体十分有害,有的能够直接进入人的肺中。比如前段时间好多地方都PM2.5超标。有些颗粒物是本身就有毒的,也有许多颗粒物虽然本身没有毒,但是它们能够作为一种载体把有毒的物质运输到人体之中。颗粒物的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悬浮物的数量、降尘物的监测等。
(三)对二氧化硫有害物质的监测
近年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而且工业的发展以粗犷型为主,以燃烧大量的石油和煤为代价,这样的生产方式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源的大量使用以及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石油和煤的燃烧使得许多含硫污染物增多,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对大气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就是二氧化硫。而且二氧化硫几乎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影响极大。因此,我国对硫氧化物的检测中主要是对二氧化硫的检测。
四、大气污染问题的对策研究
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集体、国家的共同努力,可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一)加强国家对大气污染的整治力度
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上国家一定要足够的重视。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对环境问题的惩治方法,同时要加强惩罚力度,大幅度提高我国的排污收费标准。对于那些大量往大气释放污染物的企业,政府应该采取强硬的措施制止企业的不法行为。同时国家要加强对环境整治的投入,加大环保投入。最后还要合理的分布城市布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选址问题,尽量避免与居民区离得过近,减少对居民的伤害。
(二)强化节能
煤、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三大主要能源,经济在发展,能源也在不断的消耗,能源的消耗势必影响我们的大气环境。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通过能源、原材料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使原材料中的所有成分通过生产过程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消除废物的产生,减少污染废气的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
目前,工业还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可以说,工业布局是生产布局体系中的主导环节,制定好产业政策和产业、行业进入政策,引导和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进入,最终形成集中和集群之势。
(四)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7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因此,如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的利用。
(五)加强污染物集中治理,大力削减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要强化环境管理监督,对城市内部和周边污染重、效益差的企业,采用法律、行政和经济调控手段,坚决关、停、转,对污染大户和环境重点户要强制执行污染治理措施,促其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加大企业环境投入力度,督促企业积极进行生产工艺改造,杜绝污染物跑、冒、、漏,对具备密封生产条件的要推广密封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毒害程度。要合理确定城市规模,控制人口和机动车的适度规模。要积极推广机动车无铅汽油和汽油车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技术,大力开发和生产太阳能、电能等对大气无污染的新型能源车辆,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机动车辆尾气污染问题。加快取缔城市分散燃煤锅炉使用,积极推行城市集中供热模式。
(六)加大国家和群众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加大监督力度可以使企业提高环境意识,增加某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的压力,迫使他们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媒体多曝光一些大气污染问题以及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也可以督促个人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五、结束语
总之,环境问题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空气环境质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因此,在对空气污染进行监测时,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问题对空气环境指标进行确定,再根据污染源制定解决策略。力争做好空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工作,在解决好环境问题的同时,为人们健康、安全的美好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迈进,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积极探索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秦皇岛虽为华北地区著名的旅游城市,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但秦皇岛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仍较为突出。目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已成为秦皇岛市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计划中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秦皇岛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的缺乏等原因,仍使农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污染着农村环境。
1.1农村生活污染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也日趋增多。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食品类有机物组成的厨余垃圾;一类是玻璃瓶、塑料瓶、塑料袋、包装纸等包装类垃圾。经调查,大部分村庄都建有公共垃圾池,较以往随便丢弃垃圾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距离公共垃圾池较远的房屋前后、田埂、山坳、路边、沟渠等处却可见到随手乱扔的生活垃圾。特别是一些开通农家乐旅游的村庄,游客所扔的垃圾随处可见。这些垃圾长期露天堆放,腐败后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和严重的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并滋生对人畜有害的蚊蝇等。目前,秦皇岛市每个农村日产生活垃圾约3吨,全市生活垃圾日产量约为2800吨,生活垃圾污染严重[1]。
1.2农业生产污染
1.2.1畜禽养殖污染
农村养殖业户的增多,养殖规模的扩大,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特别是饲料喂养的畜禽粪便中氮磷化合物的含量更高。这些粪便随意露天堆放,不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会发酵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氮、甲烷等有害气体,既污染空气又对农村居民健康造成影响。随意堆放的粪便,若随雨水进入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秦皇岛市农村普遍存在养殖业水体污染现象,全市约有十万人口受到养殖水体污染的影响。
1.2.2农药、化肥及地膜污染
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是农民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但是过量的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虽然大,但是利用率却仅有三分之一左右,多数农药及化肥都在使用中流失或浪费了[2]。
过量的农药会使大气、土壤以及水体受到污染,果蔬中残存的农药也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农药的喷洒杀死了危害农作物的病虫害,同时也杀死了其他一些动、植物和昆虫,造成了农村物种多样性的减少。
化肥的过量使用,严重的破坏了土壤的结构,造成了土壤板结和地力下降,使出产的植物营养失衡。化肥中的氮、磷等无机盐随水进入到水体,可以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和浅层地下水硝酸盐超标,长期饮用会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
地膜很难完全清理干净,不仅造成触目惊心的“白色污染”,还会对土壤造成污染。残存在土壤里的地膜很难降解,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阻碍农作物根系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同时小部分地膜在分解过程中,产生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3]。
1.2.3工业企业污染
随着城市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都开始向农村转移,成为农村环境新的污染源。近年来,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各种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直接污染了农村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这些工业企业排放的“三废”已成为秦皇岛市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秦皇岛市卢龙的卢龙镇、抚宁的抚宁镇、昌黎的朱各庄镇等都是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乡镇。
2.秦皇岛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由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监管不够、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技术的缺乏等原因,造成了上述环境问题的出现。综合各方面原因,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以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1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农民是农村生活的主体,农民的思想认识和生活方式是农村环境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通过各种媒体、文艺宣传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加强对农民环保知识的普及,让农民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意识到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农民自愿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2.2建立公共基础设施,防治生活污染
建设和完善公共环境保护设施,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工作。生活污水可以按村落划分,集中收集,纳入城市污水管网进行处理。条件好的村落,可以鼓励建设生物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农村生活垃圾分布较为分散,应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引导村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并定点堆放,特别是电子废弃物、有毒有害物的回收与处置,并增加可回收垃圾的回收渠道,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2.3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应改变规模小、分散的畜禽养殖模式,将广大农户散养的畜禽集中起来,科学规划、统一饲养,便于统一对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便于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确保畜禽产品的安全,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4推广生态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是确保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农作物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从减少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入手,在源头上控制污染物进入生态环境。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生物有机肥,调整化肥与有机肥的使用比例,合理施肥。积极推广安全、高效、低残留的生物农药,禁用高度、剧毒农药。提倡
使用可降解的地膜,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和回收地膜,减少白色污染。
2.5加强企业治污,减少工业污染
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进行整顿,特别是产值低、污染重的企业要坚决取缔。各工业企业要加大技术和环保设备的投入,对“三废”要实施严格监控,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结合农村实地条件,合理安排工业园的布局,鼓励和支持无污染或少污染企业的发展,尽可能形成生态工业园,以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4]。
3结语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农村环境的改善关系村民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保护农村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就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要从观念、经济等多方面入手,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改善农村生活面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