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23: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核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丰”字型战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京广铁路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023-04
1.“丰”字型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及现实依据
打开中国地图,由东向西有三条河流横贯中国东西,一条是黄河,一条是长江,另一条是珠江,三条河流正好形成三横,如果从北京(也可以再向东北和俄罗斯延伸)向广州做一条线,即京广铁路(也可以以高速公路为线,一定时期之后,甚至可以以快速交通――磁悬浮悬挂列车把其连接起来)正好形成一竖。三横一纵叠加在一起正好形成“丰收”的“丰”字。回顾历史,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主要在这三条线上的下端――即东南沿海地区的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洲和珠三角洲。
1.1从京津冀经济圈来看
京津冀经济圈又被称为“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北都市圈”、“大北京地区都市圈”,这一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8地市,其中以北京和天津两市为“双核”,圈域范围为150公里左右,这一经济圈发展时间较晚,较其他两个经济圈晚10至15年,但是京津冀经济圈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同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其他地区不具备的优势,这对该经济圈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京津冀经济圈主要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纺织、食品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比较齐全,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2005年底,总共实现GDP18 336.58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1%,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992.34万元/平方公里,在2004年,京津冀经济圈的三大产业比重分别为8.1∶47.2∶44.8,在2005年发展为7.0∶45.3∶47.6,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了1个多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了将近2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提高了将近三个百分点。京津冀经济圈由于其地理位置和产业特征等原因,内向型比较突出,近年来随着中关村等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电子、信息、通讯、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的崛起,加速了其外向型发展步伐,同时,该经济圈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使其对外贸易也发展较快,在“十五”期末,进出口额大幅度增长,达到1 925.7亿美元,增长30.5%,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实际利用外资达到90.5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5%。随着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地方收入水平也快速提高,在“十五”末,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 644.5亿元,增长25.4%,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1%。
1.2从长三角来看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位于长江入海口及杭州湾,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8个地级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和浙江省的7个地级市(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共16个城市。其中有两个超大城市和一个特大城市,圈域半径为200公里左右,长三角经济圈的主要城市大都沿着沪宁线和沪甬线这两条轴线分布,而这两条轴线又在上海相连,因此,使得长三角经济圈内出现了我国当前最长的一条发展轴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人口密度最高、城镇数量多,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十倍多。长三角经济圈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发展基础,众多的人口特别是高技术人才在这一地区的集中,使得这一区域发展较快,它不仅轻工业发达重工业也发展较快,呈现出一个轻重工业同步发展,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产业结构也在逐步升级,特别是近年来各市从自身的发展优势出发,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如上海的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战略、江苏的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战略和浙江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等。截至2005年底,总共实现GDP33 858.55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4%,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3 088.14万元/平方公里。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 109.1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1%。利用外资也大幅度增长,在“十五”末,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63.3亿美元,增长8.8%,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44%,成为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经济区,在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的同时,进出口也大幅度增长,在“十五”末,进出口额达到5 024.7亿美元,增长25.2%,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5%。
1.3从珠三角来看
珠三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珠三角仅指广东珠三角,主要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中山、东莞9地市组成,广义的珠三角是在狭义珠三角的基础上再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广义的珠三角还没有形成,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珠三角是指狭义的珠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内有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广州、深圳、珠海等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体系,因此,这一区域外向型经济比较突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目前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珠三角具有天然的港口资源,为其对外贸易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吸引外资和发展“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上走在前列。同时与香港和澳门两大发达地区毗邻,为珠三角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截至2005年底,总共实现GDP18 116.74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1%,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3 312.02万元/平方公里。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该经济圈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4.4∶53.3∶42.3发展为3.3∶50.6∶46.2。地方财政收入达1 218.5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8%;实际利用外资115.8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9%,进出口额达到了4 110.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额的29%。
1.4从一纵的角度看
京广铁路已经形成贯穿南北的铁路大通道。京广铁路北起北京南至广州,纵贯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六省市,跨越黄河和长江两大河流,沿线通过华北大平原、两湖平原、江南丘陵、南岭山脉,直达珠江三角洲,跨越5大流域,并与京山、京包、丰沙、京秦、京承、京原、京通、石太、石德、新焦、陇海、漯宝、汉丹、武大、湘黔、浙赣、湘桂、广三、广九等铁路相接,另外,还与海运连通,全长2 300多公里,在客运的同时主要运输物资,从北往南运的主要有钢铁、煤炭、石油、木材及其他出口物资,从南往北运的主要有粮、糖、茶、水果和有色金属等。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尤其经过几次大提速之后,现在京广线的运行时间从原来的90多个小时降到现在的22个小时左右,运输时间的缩短对加快南北经济联系,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为促进南北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2.实施“丰”字型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
黄河、长江、珠江加上京广铁路构成的“丰”字型经济区域包括了我国主要的经济区域,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这些地区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丰”字型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实现我国的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1“丰”字型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是指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六省,从地理位置看这六个省份位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中间,从经济发展来看,这六个省份要落后于三大经济圈但是他们要比西部地区相对发达,因此,中部地区不仅是一个区域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概念。从区域角度来看,中部崛起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部地区是承东启西、贯穿南北的重要区域,它对于促进南北、东西之间的货物、技术、资金、信息要素的顺畅流转,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特殊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它对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地区但是又高于西部地区,根据梯度推移理论西部地区对于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带动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发展使得中部地区出现了塌陷,这不仅影响了中部地区的发展,同时制约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中部崛起要把中部地区放在全国经济大环境中考虑,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加速与其他地区的联系,通过“丰”字型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崛起。从“丰”字的第一横黄河来看,它流经中部的山西、河南两省,最后经过京津塘经济圈注入渤海,实施黄河沿线发展战略,可以将中部地区的这两个省份融入京津塘经济圈,加快他们的发展。从“丰”字的第二横来看,长江流经了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个省份,最后经过上海注入东海,通过实施沿长江经济发展战略,那么可以将中部地区的这四个省份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促进这四个省份的发展。从“丰”字的一竖来看,京广铁路经过了中部的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同时和北京、广州相连,实施京广沿线经济发展战略这又为实现中部地区与京津冀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的协作创造了条件。
2.2实施“丰”字型战略,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关城乡统筹发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陶武先认为,城乡统筹主要应该投入统筹,着力加大支持力度;产业统筹,着力繁荣县域经济;体制统筹,着力消除制度障碍;工作统筹,着力增强发展实效①。刘国炳认为,城乡统筹应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城镇体系;统筹规划城乡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规划县域内城乡用地空间结构体系,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②。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城乡统筹应该统筹城乡利益分配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体系;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土地使用制度等等。当然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但我们认为,城乡统筹发展最根本的还是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在一定的区域内如果有大量产业集聚,那么这些产业就会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从多方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首先,产业集群可以降低农村工业化的成本。农村工业化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资本的稀缺,因而通过产业集群可以用较低的资本投入加入生产的某一个环节,降低投资门槛。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出现使得各企业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学习和竞争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集群内的各企业之间不但是竞争关系同时还是合作关系,面对外部激烈的竞争,他们可以形成合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丰”字型发展战略,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确立沿黄河、长江、珠江和京广铁路发展的发展战略后,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刺激手段――通过政府刺激使得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资源向这些地区集中,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即产业集群会集中在“三横一纵”的大中城市中,但是通过“扩散效应”又会向周边的小城镇、农村地区扩散,使农村也形成产业集聚,最终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通过产业集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当前的必然选择。
2.3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反思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做出的正确选择。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经济发展要以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这样才能形成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天生脆弱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建立在资源的粗放利用基础上的。据《2005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显示:200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1.22(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电耗1 358.5(千瓦时/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59(吨标准煤/万元)。每万元GDP能耗大致是日本的8倍、欧盟的4.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能耗最高的省(区、市)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单位GDP能耗分别是4.14(吨标准煤/万元)、3.25(吨标准煤/万元)和3.07(吨标准煤/万元)。总的趋势是东部发达地区单位GDP能耗要低于中西部地区。可见,降低单位GDP耗能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加快技术进步,突破技术瓶颈。中西部地区由于发展基础差,技术水平低,因此经济增长只能依靠资源的投入来实现,而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三大经济圈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因此促进东部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水平,不仅可以降低全国单位GDP耗能比率,而且,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技术转移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将经济发展的重心即三条线上的下端――即东南沿海地区的京津冀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和他们的中游及上游建立一个共同的经济发展带,实现技术的“倒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4“丰”字型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的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条件。我国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尽管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由于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面积在增加,但是森林资源仍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和过度采伐等问题;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消亡、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目前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已占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大量耗费基础上的,这种增长方式在西部地区更加明显。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利用,使得这种开发活动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资金短缺导致了生态保护工作难以展开。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西部地区本身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东部地区和三大经济圈的发展。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三大经济圈位于“丰”字的三条线的下端,没有与上游、中游地区形成共同的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中西部地区作为三条大江大河的中上游,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又无力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通过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把每条流域形成一个共同的经济利益体和生态利益体,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通过“丰”字型战略,把每条流域内的各省份融入一个经济体中,形成一个超越行政权限的经济组织,在组织内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加快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3.实施“丰”字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路径依赖及其政策选择
“丰”字型发展战略是实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这一战略的实施也存在着众多障碍,为了加快这一战略的实施,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从国家层面建立“三横一纵”的总体经济发展规划
保罗•克鲁格曼在《预期消退的年代》一书中指出,经济增长很多时候取决于人们的心理预期,如果人们都预期经济会景气,那么大家都会增加消费和投资,结果经济就真的景气起来了,如果大家都预期经济会衰退,那么就都减少消费和投资,那么经济衰退就真的来了。一个区域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国家建立这种总体的经济发展规划,提高公众对这些区域的预期,才会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资源向这些地区集聚,资源的集聚为这些区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实现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3.2各区域内部首先应实现区域内合作
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各区域的内部合作。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形成了按部门、地区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各省市为了维护地方利益而互相竞争缺乏合作。因此使得各省市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弱,进而使得地区优势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各种生产要素难以在区域内自由流通,区域市场没有形成。因此,当前必须建立区域内的合作,形成共同的经济利益体,即从“行政区划经济”向“经济区划经济”转变。区域内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形成区域内的统一市场,缩小区域内的差距,增强产品、要素等的自由流动,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通过“丰”字型发展战略可以将中西部地区的落后省份和东部地区的发达省份融入一个共同的经济协作组织,防止这些落后省份被“边缘化”。建立区域内合作协调领导小组,有助于对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协调好区域内各省市的经济利益,防止内部的恶性竞争,加快区域内合作发展。
3.3通过创新,加快“丰”字型战略的实施
实施“丰”字型战略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将各条线上的各省、市、自治区融入一个经济体中,但是由于各条线的下游是发达地区而中上游是发展中甚至是落后地区,他们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距,如市场发展水平、地区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劳动力结构等,因此,要把他们建立成一个区域经济共同体,就要缩小这些差距,缩小差距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通过各种创新。通过体制创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各种制度变迁促进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实现各种资源在各条发展线上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要素的聚合功能,增强各条发展线的发展能力。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各条发展线的发展。制度创新的根本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由于各经济圈内和各条发展线上的政府等级不相同,造成了他们权力的不同,因而,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就要避开政府权力的差别,在域内政府间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此外,还要通过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创新,缩小各经济线上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软环境的差距,促进“丰”字型战略的实施。
3.4以产业为支撑,促进“丰”字型战略的实施
“三横一纵”的“丰”字型战略,有别于三大经济圈和其他的经济合作区域,最根本的特点是“三横”上每一横的各省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在存在较大差距的前提下实现合作,从当前来看最重要的就是依靠产业合作。产业合作是各区域合作的前提,其他方面的合作是建立在产业合作的基础上的。因此,实施“丰”字型战略就要加强各条线上的产业合作,即可以通过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产业创新等途径,将各条线上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产业带,建立合作与共享的产业合作机制,促进“丰”字型战略的实施,最终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4-ZD01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甘肃省委宣传部《关于加快甘肃城镇化进程的对策研究》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加快甘肃城镇化进程的对策研究――兼论新农村建设问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 陶武先.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J].四川省情,2004,(7).
② 刘国炳.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机器实施构想[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
参考文献:
[1]左峰.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的现状及其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3,(53).
[2]陶武先.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J].四川省情,2004,(7).
[3]刘国炳.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机器实施构想[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
[4]王爽爽,周大勇.城乡统筹问题观点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5,(10).
[作者简介]张贡生(1963-),男,山西襄汾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区域经济与资本市场问题研究。
关键词:转变发展方式;核心内涵;实践路径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1.1片面注重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在国民经济中,只关注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经济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依赖煤、铁、石油的支撑,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了影响。我国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于大气的污染,这也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困难,全球温室效应日趋显著,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全球极端天气的发生率不断增加。雾霾天气令城市生活的居民不胜其烦,雾霾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雾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伤害。同时,传统的发展方式也完成了土地污染和水污染。工业废渣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在土地上,对土地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这样的损害导致这些土地在很长的时间内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这些土地也无法满足居民住宅建造的土地要求。工业废水不经处理排放导致了水污染,工厂为了更加隐蔽地排放污水,往往将污水排放到河流湖泊的深处,这样的做法导致了当发现水污染时,对其的治理变得尤为困难。
1.2经济的发展过分地依赖资源的消耗
部分城市的兴起是由于煤、铁、石油资源的开发,这样的城市兴起的速度很快,经济可以得到迅速发展,但这样的发展往往导致了城市的经济结构单一,在煤、铁、石油消耗以后,城市很难持续自身的发展。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衰落的原因就是经济的发展过分地依赖自身的钢铁和煤炭,导致经济结构过于依赖汽车产业,当经济环境较差,汽车需求量低时,底特律的经济很难获得增长。这样的单一经济城市或者过分注重工业经济的城市在我国也存在,这样单一经济的城市在煤炭、钢铁等资源消耗完之后,很难维持自身的发展,由于我国具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国情,导致我国过度依赖资源的城市的人口在资源消耗完后急剧减少,城市的发展陷入困境。
2.D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
2.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经济新常态
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生产能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商品的价格有下落的趋势。近些年全球经济低迷,经济回暖形势不明朗。我们需要应对经济的新常态,在供大于求的市场下,城市的经济支柱产业应该往第二、第三产业倾斜,结合其他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城市自身的发展优势。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煤炭、钢铁、石油等资源的成本也在增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将单一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
2.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立足现状
进入全球市场后,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为了工厂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更高,更具有竞争力,我们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进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不可以盲目照搬西方的模式。我国经济中对于廉价劳动力的依赖仍然存在,这在改革升级时要照顾到这些人的权益,对产业结构升级后这些人的安排要合理。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后落后产能的处理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不可以盲目地全部淘汰,以保证淘汰落后产能时工厂工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改革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改革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基于现在的情况,在满足工厂发展规律的情况下,鼓励企业积极进行产业升级,使用新技术,做到节能减排。在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中需要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要进行一定的调控,确保产业结构升级后有工厂生产可以有足够的专业毕业生进入,保证工厂可以在产业结构升级后可以生产出高质量和数量的产品。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路径
3.1树立经济绿色发展的观念
只有树立经济绿色发展的观念,才能够转变不计环境成本的传统发展方式。绿色经济发展的概念是1989年由皮尔斯提出的,其核心概念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单纯强调经济的高速发展,忽视了对于环境的保护,“先发展,再治理”的发展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在科学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我国经济形势发生改变后,这样的传统经济观念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树立经济绿色发展的观念,结合改革开放,不断创新,不能单纯地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性,还应该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重视对科技人员,教育人员的培养,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重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使用。同时,还应该保证剩余的资源可以保证后续科技发展的需要,通过行业研讨会等方式,聚集企业关于绿色经济的看法和新的措施,加大绿色经济发展的观念的宣传,努力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
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要求经济的发展减少资源的无效使用。我国开采并使用的部分煤炭并不适合工业生产,不符合开采条件的煤炭流入市场后,不能满足相应工业生产的需要,对工业生产有阻碍作用。同时,不符合开采条件的煤炭使用后也会较普通煤炭对大气产生更多的污染。绿色经济基于实现资源的有效使用,减少无效资源的使用。在全球化经济加强的现在,加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效使用全球的资源进行国民经济建设成为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使用世界资源进行国民经济建设也可以降低对品质较差的资源的使用,保证工业生产的质量,保证我国工业生产出的产品具有更优秀的竞争力。
绿色经济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有着突出的作用。三次科技革命充分印证了科技对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绿色经济需要依赖新科技的发展。重视科学技术,降低产业生产的耗能,实现产业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加强新科技研发与工厂的合作,帮助科研所获得充足的实验数据,促进科技的发展,增长工厂对于资源的利用率。鼓励新型处理污染设备的研发,并鼓励企业将其盈利中的部分开发新生产技术,体高工厂生产能力和生产质量,增加工厂生产出的产品的技术价值。通过科技的进步,鼓励企业掌握相应行业的核心科技,核心科技的掌握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绿色经济要求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节能环保企业。国家应该鼓励节能环保企业的发展,对于新技术要有较大的包容力,促进企业对资源进行清洁高效的使用。节能环保的方式众多,可以通过技术改良实现节能减排,可以鼓励企业使用环保能源,对于企业内部的冬季供暖可以使用集中供暖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对于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工业废料可以与专业的处理公司结合,最大化地对工业废料进行再使用,降低工业废料对于环境的污染。对于工业生产的特殊废料,需要进行处理后再进行相应的运输。改良企业生产管理规定,增加企业生产的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管理的消耗。
3.2单一经济模式向多元经济转变
将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向多元经济转变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如果要实现单一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就应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基于市场的需求就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经济产品提升质量,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性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推进工业4.0的同时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简政放权的力度。对于实体产业的鼓励力度要大于对于虚拟产业的鼓励,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运行。对于传统的产业,使用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改进结合的方式进行产业改革升级。对于新兴信息产业,应给予一定的自由度,基于信息产业尝试的空间,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将新兴的信息产业的发展规范在法律的框架里。
增强城乡经济的合作,充分发挥城市产业集中的优势和农村原料成本低的优势,将两者结合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同时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避免城市发展再次呈现传统的“摊大饼”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卫星城”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使用。同时,鼓励市场发挥资源的再分配作用,实现资源被高效的使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避免城市发展模式的单一化,对于城市的支柱产业要进行有效的优化升级,保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合理,同时努力增加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城市自身的特色,提倡城市通过举办各种赛事来增加城市的特色,努力发展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增加城市的魅力,吸引国内外游客,发展城市的旅游服务业。
3.3推进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可以调整产业的结构,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通过供给侧结构的改革提高供给的质量,调整结构,对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改正原来资源要素配置的扭曲情况。增加供给的有效性,保证供给侧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在进行供给侧结构的过程中保证产业生产可以开源节流,促进政府调控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现政府高效运行与民间活力的增加。优化配置结构,保证消费成为生产力,实现公平交易。在进行市场发展时,要关注民间资本的涌入。对于民间的资本,一方面要鼓励民间的资本进入市场,另一方面要对民间进入市场的资本进行有效调控,确保大部分的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到实体产业中,少部分进入虚拟经济中,以此保证民间资本的使用风险较低。
对于市场上运行资本的公司,既要给予相应的自由,又要进行有效的监管,规范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合法的募集资金。对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资金的流动进行一定的监控,确保资本市场运行的风险在可控的氛围内,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加强市场对资源分配的调节作用,使用价格杠杆时要慎重,要确保使用价格杠杆可以有效地促进市场的繁荣,增加企业可以高效率的使用资源要素。
结语
受世界经济的冲击,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我国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以难以适应我国大体量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我国现在的国情。无论是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还是进行绿色经济的发展,都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产业结构转变升级要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开拓新能源技术,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自身生产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品牌提供基础。对于国内民间资本使用要立足于低风险的基本原则。我国进行经济产业结构改革的过程中要保证离岗工人的权益,也要保证新入职的人员的权益。要鼓励企业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发挥自主创新的作用,并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企业自身也应该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在经济改革中,要努力发挥各个群体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宇平.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6,06(08):114-115.
【关键词】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策略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日益显现。经济发展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强调中国全面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PM2.5爆表、雾霾天气持续升级,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正拷问着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认识,就如何深化发展做了如下阐述。
二、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展是一个解决问题、创造新局面的过程,中国发展绿色经济就是基于战略性发展的科学考量。当前,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快速,但发展中“滞后”、“不接地气”、“不景气”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绿色经济的发展。
1.改造升级滞后,新型环保行业“难产”
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不断改造升级的过程,强调新兴产业的培育及发展。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视域下的新兴产业缺乏绿色亮点,而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又滞后。在发展乏力、改造滞后的双重困境之下,我国新型环保行业“难产”问题显现,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兴产业有待进一步提速、增质,培育绿色经济新的增长点。
2.绿色核心技术“不给力”,发展势头不强劲
技术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但绿色核心技术“不给力”,造成了我国绿色经济发展与高新技术研发脱节的问题。我国在绿色核心技术领域,着力“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打造了以光伏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为拳头的绿色产品,但绿色产品“海外热、国内冷”的局面,造成绿色核心技术产品远销海外,高耗、高污染产、低技术产品在国内生产与销售,这就造成核心技术“不给力”的现实情形。
3.绿色就业岗位不景气,绿色就业创造乏力
绿色经济发展的程度与绿色就业岗位的创造直接相关。绿色就业岗位“低端、量少”的现状,反映出我国绿色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有限、高端就业岗位创造较少。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绿色经济的培育,绿色工作就业窗口正在不断扩大,但工作岗位仍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岗位为主。与绿色经济发展政策相应的工作岗位,如退耕还林、造林等工作,无保障、临时性的工作特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政策的推进与落实。
三、新时期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对策
绿色经济发展,关键在于夯实l展的3个着力点:一是强化对绿色经济发展的监督力度,有效推进绿色经济发展步伐;二是依托完备的法律保障机制,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依托核心技术发展,强化绿色经济技术的竞争力。因此,具体而言,主要在于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对绿色经济发展的监督力度
推进绿色经济发展,我国应强化监督管理力度,规范并引导绿色经济市场秩序。首先,环保部门应强化执法检查工作,对偷排乱排污水等企业应强化惩罚力度;其次,强化宣传教育,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社会对绿色经济缺乏认识,民众参与绿色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缺乏。为此,应进一步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绿色经济发展的社会参与性;再次,强化规划环评引领作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污染治理将更看重源头控制和污染预防,要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核心目标,规划环评必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绿色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2.建立适合实际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
绿色经济的发展环境,依托于完善的法律保障,如何在政策导向的同时,建立适合实际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是进一步优化发展条件的重要举措。首先,我国应在《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基础之上,制定修改节能、减排的管理办法,从实际出发、从节能环保着手,鼓励开发与利用清洁能源;其次,制定配套政策,扶持企业走绿色经济的发展之道。当前,在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之下,企业应抓住时代契机的同时,也要紧扣政策方针导向,从产业转型、绿色环保着眼,构建具有绿色经济特色的道路。
3.全面深化绿色经济核心技术发展
核心技术是支撑我国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技术发展的着力点在于自主创新,在于强化与国际之间的合作,进而在节能、再生等领域,形成具有中国竞争力的技术体系。首先,我国应强化与国际间的合作,通过政府部门之间、企业之间、高校之间的全面合作交流,助力我国绿色核心技术的发展;再次,我国应坚持以自主创新发展为导向,强化技术探索、研发。立足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研发新的核心技术,进而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也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学技术,夯实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步入改革深水区的中国,面临改革发展、环境恶化等多重压力,由此引发了“绿色经济”发展的长远考量。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新时期中国经济,强调绿色经济的战略推进,应紧扣经济转型发展需求,植根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技术创新,全面部署、统筹谋划,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发展体系。
参考文献:
[1]赵蕊.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困境及策略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6(21).
[2]耿颖.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对策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6(13).
从我们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开始,资源型城市的环境问题就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资源型城市原本的发展模式属于粗放型模式,建筑行业纯粹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此,为了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变成循环经济模式。在循环经济系统规划中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核心产业的选择,核心产业的选择决定了资源型城市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效果,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系统规划中核心产业的选择进行深入探讨。
一、循环经济以及循环经济模式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资源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加快资源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成功建立起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模式就是将整个资源型城市置于一个模拟好的生态系统中去,将城市的各个产业当成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来进行规划。循环经济系统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之上,资源城市采取这一发展模式可以使企业和企业之间形成产业链,将所有的资源循环利用,确保城市的生产不污染环境,不造成资源浪费,甚至还能取得经济效益。在循环经济打造的整个产业链中,核心产业就像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优势种群的存在,它是产业链的关键部分,如果没有核心产业也就没有循环经济模式,核心产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循环经济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主要表现为三点:第一,资源型城市原先的发展方式粗放,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使城市得不到最大的经济利益;第二,资源型城市的环境破坏严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低,容易形成社会不稳定的局面;第三,资源型城市如果一直按照以往的发展模式走,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将会逐渐走下坡路。城市的发展需要的是良性的循环,而不是恶性的循环,环境的破坏严重拉低了城市的经济效益,那么城市就会加大力度发展经济,更进一步破坏环境,直接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转变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对资源型城市来说势在必行。
二、选择资源城市循环经济核心产业的原则
资源型城市有很多产业,如何选择循环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资源型城市中核心产业的选择需要坚持定性和定量两大原则,根据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联,用定量的思维研究产业链中相互承接的产业之间存在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经过总结,在选择核心产业时可以坚持“三优先”的选择方式:消耗能量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应该优先;有建设经验的产业优先;集聚程度高的产业优先。根据“三优先”原则,目前资源型城市的循环经济建设已经把化工行业、金属冶炼行业、造纸行业、石油及燃料加工行业作为优先选择的四大行业,这四大产业普遍来讲耗能高、污染偏大、生产结构单一,是循环经济体系中需要重点培养的对象。循环经济中核心产业选择的具体步骤可以通过以上的原则来制定,首先要将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关参数计算出来,根据参数作为参考依据,选择与其他产业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来作为核心产业,借这一核心产业来完成循环经济中产业链的构建。第二点很重要,在选择循环经济核心产业的时候一定要把选择的范围缩小,在资源型城市中的主导产业中做选择,不能盲目地将原先设定的四大产业确定为核心产业。因为每个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不同,发展结构也不同,在进行核心产业的选择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好结合每个城市的特点来选择,这样更容易获得经济效益。最后一点,在先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之后,参考定性定量的“三优先”原则。核心产业的选择对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布局规划、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的发展前途,相关工作人员在为资源型城市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选择核心产业,以帮助资源型城市改善目前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
三、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核心产业的重要选择方法———相关矩阵赋权法
相关矩阵赋权法是一种计算方法,主要用于计算产业间的相关系数,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选择核心产业时最重要的依据,根据这一系数,我们可以得到产业间的相关关系,帮我们进一步确定核心产业。相关矩阵赋权法的基本原则是:所计算的指标与整个系统其他指标有很高的相关性,那么这个指标就比其他指标的作用要大,根据这一原则,该指标会被赋予更高的权重。也就是说,在一个资源型城市中,经过精确的计算我们可以找到与其他产业相关性最高的产业,以这一产业来作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产业,把整个城市体系中的相关产业联系起来,形成一条巨大的产业链,发挥核心产业最大的经济效益,帮助资源型城市优化升级。相关矩阵赋权法是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的核心产业选择的具体步骤中的第一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所用到的计算方法,用这一方法计算出来的参数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核心产业。目前,在国外和国内有多个城市正在发展循环经济,它们计算产业相关参数、确定核心产业的方法就是相关矩阵赋权法。例如,河北省的邯郸市本身是一个资源型城市,通过计算,统计出了以黑色金属冶炼业为首的15个行业与其他行业相关性最高,然后考虑核心企业确定的第二、三个步骤,最后将金属冶炼、煤矿、食品加工等十七个产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很好的规划了邯郸市未来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束语资源型城市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循环经济是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改变城市经济发展方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资源型城市原先的发展方式粗放,不符合现在的环保观点,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帮助我们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而想要发展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核心产业的选择,核心产业的选择关系到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效果。在选择核心产业时,一定要定性、定量,坚持“三优先原则”,先根据相关矩阵赋权法确定与其他产业相关性最高的产业,然后具体分析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最后缩小范围,在这些产业中来选择核心产业。
作者:向侠 单位: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创新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在于培育和发展能在未来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的区域核心竞争力。因此,核心竞争力才是一个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佳方式。为实现中原经济区经济快速加快发展,提升其在我国经济竞争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必须培育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
一、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指一个区域在长期发展中通过实现可支配核心资源的有效优化配置,形成自我发展机制和自组织能力,创建并保持长期、持久、独特、稳定竞争优势,带来超额利润和创造区域财富、支撑和保持区域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一种独特能力。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竞争力。竞争力具有不同于一般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本质特征。是指区域所特有的,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且不易被其他地区所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其特点是:具有独特性,是其他地区所没有或程度不及的,在竞争中能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具有充分的经济和市场价值,能够极大地满足经济和市场不断发展的要求;具有发展的长远性和持续性,就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能为区域经济带来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潜在基础
通常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原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源于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比较优势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主要在于是形成了某种差异性,如资源成本方面的差异,形成特色产品等,这种差异性能使区域在竞争中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竞争优势和资源的利用有关,是区域竞争中表现出来的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区域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业能否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并能持续地保持和发展这种生产力,而不仅仅是依赖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中原经济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独特的区位优势。
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腹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在全国区域格局中具有枢纽地位。它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重要基地之一,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它的物产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巨大的购买力市场,对东部沿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处于我国由东向西的技术梯度和由西向东的资源梯度交汇区,对我国东西部发展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增长潜力较大、成长力较强。
2、显著的人口优势。
河南省拥有约1亿人口,占全国的十三分之一,再加上周边地区,中原经济区大概有1.6亿人口,甚至会达到两亿人口。人力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这一种负担,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资源,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把人口大区变成人才大区,是实现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
3、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原经济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底蕴深厚。中原是“甲骨文”的故乡,是《周易》的诞生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安阳、聊城、鹤壁的浚县。同时,中原经济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山河壮丽的太行风光、巧夺天工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等。发挥中原的文化旅游优势,培育以根文化为重点的中原文化品牌,对于增强海内外同胞的向心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众多的产业集聚区。
经过近年的发展与提升,中原经济区已经形成约180个产业集聚区,例如,临颍县的休闲食品产业集聚区、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洛阳伊滨产业集聚区、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等。产业集聚区建设不仅具备相当基础,而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业集聚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可以说,产业集聚区已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
三、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
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中原经济区的比较优势赋予区域经济竞争力及其发展以独特性,并影响着区域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具有极大的意义。然而竞争优势相对于比较优势更为重要,主要是因为它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趋势,突出了区域内生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应该以比较优势的独特性为基础,以竞争优势为主导,实现两者有机结合。同时,要突出地区的品牌特色和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提升特色产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具体路径是:
1、增强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
产业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和重点,对要素功能的整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体现在整体效应形成的竞争优势。培育和提升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应加强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创新型、开放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等产业集聚区创建。
积极推进经开区和高新区、巩义市产业集聚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争取更多的产业集聚区进入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推进郑州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和汽车城、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型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千亿级食品工业基地等重大产业基地建设,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力产业支撑。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强与中原集聚区其他城市的产业对接与合作。发挥郑州在中原经济区“米”字型重点开发带中心的区位优势,推进郑(州 )汴(开封)一体化发展,加快郑汴新区发展,建设郑(州)洛(阳)工业走廊,加强郑州与洛阳、新乡、许昌、焦作等毗邻城市的产业对接和融合发展 ,增强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带动能力。
2、构建区域创新分层发展模式。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区域创新模式是区域创新因素相互作用进而推动区域发展的过程。培育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需要构建区域创新分层发展模式,即“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科技人才为创新依托,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功能。”
(1)完善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机制。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中最有价值的资本。科技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在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中,科学技术是核心,科技人才是关键,而其他生产性资源都要受到科技人才的支配,这一特征在当今社会经济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其实质是科技人才的竞争。
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实施科技人才强区战略。实施科技人才开发战略,关键是要培养、吸引和用好科技人才,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海外留学人才来豫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河南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形成完善的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机制,包括育才机制、引才机制、用才机制、激励机制、开发机制与市场配置机制等。
(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选择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作为培育对象,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工程,鼓励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业发展能力;推动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创新;鼓励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积极面向市场需求、面向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引导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针对产业需求的应用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着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引导社会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集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示范企业,通过示范企业的引领和带动,激发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
(3)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功能。
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和服务设施,强化其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引导产业集聚区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功能,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真正成为区域创新的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积极发展创业孵化基地,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愿远猿 软件孵化园、中部软件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等为依托,积极发展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中小科技型企业和大学生等个体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帮助中小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
3、塑造和弘扬区域品牌
经济发展只有根植于文化的沃土,区域经济才能不断创新,才有竞争力,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提升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加强中原经济区的文化竞争力,应塑造和弘扬区域品牌。
(1)打造产业集聚品牌。
以“依托特色产业,培育名牌产品,明确区域定位,做响区域品牌,抓好质量工程,维护区域彤象”为思路,提出科学的品牌战略推进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拟定合理的实施步骤、明确区域经济内各行业、各领域品牌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最终形成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多层次品牌体系。
具体来说,就是要打造品牌企业和品牌集群,提高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优势和竞争力。优势产业集聚要靠品牌效应扩大影响,没有品牌的影响力也就没有产业的凝聚力,也就很难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竞争能力。中原经济区应当充分发挥制造业人才、科研和生产优势,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产业集群,聚合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形成区域品牌经济。
(2)打造“中原文化”品牌。
以旅游地为载体的区域品牌管理正成为世界的一种潮流。中原经济区应建立独特、鲜明、有招徕力的旅游形象,依靠旅游形象来形成和强化区域品牌。科学的品牌定位是实现品牌优势的前提,结合旅游资源特点和市场优势,中原经济区应以“太极文化”、“殷墟文化”、“根文化”、“姓氏文化”等文化资源为依托,主打“中原文化”品牌,应该创新思路,深挖文化内涵,发展创意文化旅游,打造旅游产业链,把文化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中原经济区品牌建设和经济发展。
4、明确转型升级主攻方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大力发展汽车、装备制造 业 、电子信息等战略支撑产业发展。汽车产业重点发展轿车、大中型客车、中重型卡车和各类专用汽车,建设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业着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及配套系统设备、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核心基础产业,重点发展信息安全、嵌入式软件和信息服务,设千亿级郑州电子电器城。二是积极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及医药、新材料、新能、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 。三是加快改造提升铝及铝加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延伸铝及铝加工、纺织服装、食品 、能源等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吴玉鸣.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1)
[2]史占勇.加快郑州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1(23)
[3]陈柳钦.区域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路径分析[J].开放导报,2010(5)
关键词:京津廊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接
“京津廊”是连接我国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廊坊的重要产业区。具有地理位置佳、经济基础好、科技力量强等优势。廊坊是京津一体化得以实现的关键点,其为京津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水资源以及农林产品。廊坊市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实现北京的产业转移以及天津对接北京战略的完成。由于三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短期内完全实现形一体化存在着困难。而形成京津一线的新技术工业区比较现实。对于京津廊来说,调整产业结构是现实可行的,进而完成与京津的一体化。由于廊坊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作用,实现京津廊经济一体化是实现京津经济一体化的前提。
从本质上来讲,“京津廊一体化”就是指通过必要的规划和整合,在我国的北京、天津及河北廊坊地区建立一体化化的城市群。从而使各个城市发挥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并实现分工合作以及环境改造的整体布局。一体化的城市群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经济、信息以及人才的聚集中心。同时也是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经济一体化必将成为京津廊城市群形成的核心,对充分发挥京津廊两大直辖市的各种优势,发展自身经济有着重大意义。
1.京津廊一体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就形成了三大经济合作圈,即环渤海经济合作圈,珠三角经济合作圈和长三角经济合作圈。而北京和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主要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圈规划和发展的核心,并综合发展河北廊坊和保定等地区,从而真正实现经济一体化。总之,京津廊一体化组队我国河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廊在区位和经济体系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促进和制约着京津两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京津廊也可以成为两大城市最佳的对接点。因此,京津廊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7个角色。
(1)“信息走廊”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基地。现有华为、中兴、富士康、京东方等一些电子龙头企业落户京津廊,新兴产业聚集并快速发展,形成了医药和电子信息等一系列的产业群。
(2)“信息走廊”促进了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多年来,京津廊周边建立了多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曾被国务院特区办命名为“中国二十佳投资区”,同时也是重点推荐的全国九个省级开发区之一。京津廊的多家企业都是京津企业的共同体。
(3)京津廊交通与供电与京津一体化。京津廊是京津交通的桥梁和枢纽,现已有多条高速公路开通,与国省干线公路和市、县、乡公路相互连通。京津廊供电属于华北电网直供。
(4)京津会展及会务所。京津廊具有完善的服务设施和体系,经常承接北京与天津的会展与会务,曾在廊坊的国际饭店举办过多次大型会展。举办的环渤海精英讲坛和高峰论坛、不但带来了文化震撼,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5)京津廊称为经济核心,成为人们旅游和休闲的首选。许多当地住户和游客都趋向于去京津廊购物和购房等,京津廊的农家院、高尔夫球场和温泉中心等都是休闲观光的首选。
(6)北方城市家具的主要生产地。近年来,随着京津廊一体化的实现,香河、华日家具等多家家具城或企业迅速崛起,在京津廊甚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家具市场中都有很高的占有率。
2.京津廊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 北京旅游资源。作为首都,北京可谓山清水秀地貌多变,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如长城向来作为旅游者游览北京的必去之地,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之说”。北京的故宫、香山公园、颐和园等都是旅游的好去处。另外,老北京的文化背景,以及其独特的戏曲文化和等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2)天津旅游资源。天津有以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为特点的旅游海滨游乐区,每年还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赛事和娱乐活动。天津的小吃是其著名之处,如享誉全国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天津街麻等都令旅游者垂涎。同时,天津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沉淀的城市,很多的文物和民间艺术出自天津,如天津的相声一直作为国家的传统艺术,受到国内外许多旅游者的青睐和喜欢。
京津廊的旅游行业在京津廊区域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将带动京津廊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将京津廊的旅游事业创建得更好将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3.京津廊交通一体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和基础,与京津廊的发展息息相关。交通发展起来才会带动京津廊的经济发展。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京津廊地区铁路的建通,廊坊开发区才得以壮大发展,全市的经济也步入快车道。
从我国区域的经济发展来看,京津廊一体化的实现,改变了以往以行政区域划分的经济模式,使交通更加便利。随着京津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实现,交通设施也会进一步改进才能够适应其发展。动车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应当重视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性。
4.结论
京津廊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北京和天津作为河北周边地区的核心城市,将其与廊坊等城市连接在一起,能够充分利用城市之间不同的优势,开发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从而促进城市群的共同发展。(作者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系)
廊坊市社科联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
参考文献:
[1]郝寿义.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京津冀;域面;点轴系统;梯度推移;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4)06-0067-05
一、京津冀是一个具有制高点作用的“域面”
(一)京津冀本是一个区域共同体
城市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辅相成的进程看,城市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京津冀这个区域中,2013年北京的GDP为19500.6亿元,天津为14370.1亿元,分别占京津冀GDP总和的31.37%和23.11%,京津GDP合计占比超过50%,对河北省经济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状况看,2013年河北省的GDP为28301.4亿元,低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但高于辽宁(27077.7亿元)和福建(21759.6亿元),这与北京、天津高级要素的辐射和产业链的延伸以及服务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只不过这种带动的效果远没有达到期望,以至人们更容易观察到京津冀经济发展的差距。现在所要做的是提高北京、天津城市发展对河北省区域发展的带动水平。
区域的发展要靠城市的带动,城市的发展要有区域的支撑。北京和天津的面积分别是1.64和1.19万平方公里,占京津冀总面积的7.59%和5.51%,是典型的城市形态。河北省的面积为18.77万平方公里,占京津冀总面积的86.90%。目前,北京、天津巨大的环境压力和迫切的经济发展转型要求以及发展空间约束,需要河北省提供区域的支撑。当然,这种区域的支撑不是以牺牲河北省利益为代价的,而是需要整合目前京津冀各自的发展目标,实现京津冀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作为一个区域共同体,京津冀存在协同发展的基础。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提出的“四个立足”,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装上了新引擎:我们要“立足各自比较优势”以打造京津冀新的增长极,“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以增加京津冀布局合理性,“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以提升京津冀整体竞争优势,“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实现京津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京津冀“域面”的作用
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整体,完全有条件、能力发挥“域面”制高点作用。打造京津冀的区域合力,不仅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南北平衡,而且会助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优化我国资源要素的布局与配置,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竞争优势。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缺失整体的空间规划
(一)整体空间规划的内涵
第一,经济性。区域的整体空间规划重在形成区域合理的功能与布局结构,经济性是形成区域合理功能与布局结构的前提。对区域内的城市而言,由于土地是城市的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区域的整体空间规划需要把集约建设放在首位,防止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占用与能源消耗过大、建设行为过于分散的“不经济”现象的出现。
第二,整合性。城市的发展与支撑城市发展的区域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只有通过科学规划整合予以消弭。区域的整体空间规划要整合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矛盾、整体发展和局部建设的矛盾、发展规模和建设标准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使区域内的不同城市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合理地安排城市的功能,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进而促进区域的整体发展。
第三,社会性。区域的发展既有经济内涵,又有社会内涵。区域的社会发展往往给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能量支撑。区域的整体空间规划要积极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坚持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为国家产业政策服务、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
第四,前瞻性。区域经济发展是综合的动态系统,区域的整体空间规划不是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局限于三维布局,而是时间与空间的融合。城市的发展需要区域的依托,区域的发展需要城市的带动,区域与城市之间发展的问题和矛盾总是相伴而生,在发展中伴生的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解决。产生问题和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建立起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机制。因此,只有通过规划的前瞻性,建立起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机制,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达到城市与区域的统一。
(二)缺失整体空间规划制约了京津冀协同发展
整体的空间规划是一个区域为打造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具有地域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空间安排。京津冀协同发展之所以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课题,主要原因是其缺乏整体的空间规划,各地政府往往以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以整个区域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进行“碎片式”的决策和行动,其结果是京津冀未能充分发挥利用、整合资源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未能有效发挥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促成区域内各经济部门有机结合的能力,未能全面形成整体竞争优势、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未能形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协调局面,也未能形成有利于本地区与周边区域实现依托发展的生态环境。
京津冀的GDP略高于广东,但从广东经济发展的区域空间看,珠三角的GDP占广东省GDP的比重为85.3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广东省的比重为65.96%(参见表3)。显然,珠三角地区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高梯度地区。只有高梯度地区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辐射和扩散,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
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地理空间的远近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梯度水平才是决定性因素。目前,京津冀尚不存在一个协同发展的高梯度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能量在空间上被分解,以至于形成“碎片式”的空间表现。
三、对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空间安排的设想
京津冀协同发展既不能幻想一蹴而就,也不能允许来日方长,否则难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大,甚至会阻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每一个行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过程,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缩短这一过程的路径。鼎新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安排就是对这一路径的探索。
(一)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梯度空间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一带”、“双核”、“一域面”的核心地区,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把这个核心地区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梯度空间。
1.沿海经济带
依托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做强“京津冀沿海经济带”。目前,这四个城市的GDP总量为24673.1亿元(其中秦皇岛为11688亿元,唐山为61212亿元,天津为143701亿元,沧州为3013亿元),占京津冀GDP总量的39.69%,京津冀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空间,其中天津和秦皇岛是1984年中国沿海首批开放的港口城市,秦皇岛、唐山和沧州是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沿海城市。受这些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该沿海经济带开放的区域系统日臻完善,具有濒临渤海湾的优越地理位置,经过改革开放的多年演进,经济发展中市场的力量不断加强,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不断提高,已初步具备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依托的能力。
2.两个核心城市
2013年,北京和天津两市的GDP总量为33870.7亿元,占京津冀GDP总量的54.48%。北京和天津的经济规模大,具有集聚产业的功能,是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京津冀经济发展的“极点”。城市群是以核心城市向周围辐射所构成的城市集合,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体现了实现区域发展动力、区域发展质量和区域发展公平三者在内涵上的统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如何促进京津两个核心城市的联动,充分发挥“极点”的作用,决定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向。
3.一个“三角域面”
按照公路里程,北京与天津为136公里,北京与唐山为183公里,天津与唐山为124公里。应以北京、天津、唐山为点,做实京津唐经济发展的“三角域面”。2013年,北京、天津、唐山的GDP总量为39991.9亿元(其中北京为195006亿元,天津为143701亿元,唐山为61212亿元),占京津冀GDP总量的64.33%。目前,该“域面”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开放系统,存在若干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且通过不断改善区位条件和进行科学化的规划设计,区位优势不断得到提高,是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域面”。
(二)在空间上探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1.建设北京与京津冀沿海经济带的“点轴系统”
京津冀沿海经济带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空间地带,GDP占京津冀GDP总量近四成;而北京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极点,GDP占京津冀GDP总量三成多。从理论上讲,北京与京津冀沿海经济带是一个理想的“点轴系统”。点轴开发理论认为,点轴开发是经济增长的能量走向整个区域空间的第一步,也是经济在区域的整个空间成长的第一步。北京与京津冀沿海经济带的GDP之和约占京津冀GDP总量的七成,“点轴系统”所形成的经济发展能量不仅会在系统内部得以强化,而且会向系统外部进行经济和社会扩散,在新的地区与新的点之间形成“点轴子系统”,在区域中形成不同等级的极点和轴线,它们的互连、会接将构成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北京与京津冀沿海经济带的“点轴系统”为京津冀的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活动联系提供了比单个极点和孤立经济带发展更为优越的空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京津冀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及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另外,北京与沿海经济带的点轴开发模式,在京津冀空间上会形成经济发展网络的基础,而经济发展网络一经形成就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结构的有机形成,能够产生单个点和线所不能完成的功能,使扩散作用增强,使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空间上趋于均衡。
2.以京津“双极联动”带动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
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极的经济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北京与天津是京津冀区域空间的两个增长极,是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京津作为增长极,自身不仅具有经济增长的推动性,还具有经济增长的规模性,而且对区域经济也产生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因而京津增长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动力量。所谓城市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分布一定数量的、不同性质与类型和等级的城市,它们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和信息网络,建立起内在的有机联系,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共同构成一个经济、社会、生态等密切联系且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群建设的实质,是建设以城市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组织模式、经济分工的协作体系,实现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化为特征的高级演进形态,通过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城市之间相互联系和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的城市之间相互补充,使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发达国家城市群建设经验表明,城市群建设的重点在于核心城市的发展。京津冀城市群是以北京和天津两座城市为核心城市的结构形态,但单就北京或天津一个城市而言,其核心城市的功能不强,经济规模依然相对偏小,再加上京津冀城市分工格局不完善、产业联系不紧密、交通体系不健全,使得北京或天津的核心城市带动作用不突出,整合作用不明显,这决定了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建设必须是京津“双极联动”(参见表4)。
从北京与天津的经济联系状况看,由于京津之间缺乏密切的经济联系,且已有的经济联系偏弱,这导致京津两市的经济带动能量不高,辐射力和影响力不大,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处于基态。而作为核心城市的京津一旦有效实现“双极联动”,必将对两市的资源要素进行全面整合与重新组织,不仅使资源要素跃迁到较高能级,而且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处于激发态,具有强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既实现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效引领,又实现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效拉动。事实上,世界各国城市群发展都经历了核心城市不断发展,而后其功能和产业不断向周边疏解,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过程。
3.实现京津唐“三角域面”的梯度推移
所谓经济发展的梯度,是对经济活动在空间不均匀分布状况的描述,指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所存在的差异。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在空间上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推移的过程缩小了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高梯度地区往往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或城市群,京津唐“三角域面”近乎于一个等边三角形,其GDP占京津冀GDP总量的六成多,是京津冀经济发展的高梯度域面。域面内存在着密集的创新活动,具有处于创新阶段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资源与要素配置产生的效益高,具有通过产业的演进和要素的流动向低梯度转移、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能量。
关键词:长三角;核心-边缘理论;网络发展
一、核心-边缘理论的实际分析
(一)核心-边缘理论的理解
对发展中国家的的空间发展规划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约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提出的核心-边缘理论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空间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可以划分成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成熟阶段和空间相对均衡阶段,通过近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字主要通过第四个阶段,即空间相对均衡阶段(后工业阶段)来看待长三角区域经济。在此阶段中,核心区域对边缘区域的扩散作用在前期的发展过程铺垫下得以加强,由此发展的结果是边缘区域产生出次中心,达到与核心区域原先的同等规模,基本上达到互相平衡的状态。
(二)核心-边缘理论的实际分析
在长三角区域经济格局中,沪宁杭不仅是行政中心,而且是区域中最大的三个城市,上海的作用和地位逐年上升,而南京和杭州的地位在近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作用下,发展地位受到消弱,长三角内部的三边关系不均衡,影响到了长三角城市带中其为重要支撑作用的“核心三角”难以在实际意义上形成。
二、长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体现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上海中心论”和“长三角整体论”两种不同的思路。“上海中心论”认为:长三角应以上海为核心,在其发展过程中扩大其对周边地区和城市的辐射能力,将周边地区和城市逐步纳入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圈。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上海确实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海在长三角中的地位通过区域规划和自身的优势无人能及,但这就并不等于说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应以上海为中心展开。在国际上有学者常称之为“上海经济圈”,这就是我们所持的“长三角整体论”的理论依据。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是“将周边地区和城市逐步纳入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圈”,而是充分发挥长三角各主要城市各自的实力,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打造“长三角经济圈”。
三、“桥海经济”下的长三角经济格局
区域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进行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框架构成了网络空间结构,长三角必须走多核心网络发展的道路,理由重点有三方面:
第一,长三角属于大体“匀质”的发展区域,作为上海周边地区的浙江、江苏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上海相差并不很大,特别是作为上海都市圈或称为长三角都市带成员的浙北、浙东北地区、苏南地区和上海并不存在空间上的二元结构性质。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弱上海的“极核”作用,充分发挥长三角各主要城市的能动力量,强化各主要城市之间的联系,这也决定了长三角必须走网络型发展道路。
第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立起的“二省一市”的行政和经济格局也为长三角地区走网络型发展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在经济发展过程已形成的各省区的中心城市相对完整的社会经济及政治功能和它们的辐射力量,逐步建立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核心”机制,通过加强网络建设,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点-线-面方式的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三,实现长三角的均衡协调发展,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在“点轴”发展模式造成了区域内多边失衡的结果,导致了长三角目前过分向Z型地区倾斜的发展态势。只有加大区域中各城市联系,加快宁杭发展带的建设,才能缩小沪杭宁之间各边的差距,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四、结论
长三角的均衡协调发展是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战略任务,逐步从实现长三角点轴发展形态转变为区域网络发展形态,将为长三角地区在融合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缩小各边之间的差距,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并且努力拓展长三角发展的腹地。长三角城市群担负着拉动华东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只有杭宁建设带和长三角Z型地区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而带动长三角腹地的皖南、浙西及赣北地区的发展,实际发挥其辐射功能。
参考文献:
1、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M].人民出版社,2001.
【关键词】核心边缘 点轴
一、核心边缘模式到点轴空间模型的动态演进
弗里德曼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组成。核心区域是一个城市或城市集群及其周围地区所组成。边缘的界限由核心与的关系来确定。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核心居于统治地位,边缘在发展上依赖于核心。核心区依赖技术等优势从边缘区获取剩余价值,使边缘区的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核心区流动的趋势得以强化,构成核心与边缘区的不平等发展格局。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边界会发生变化,区域的空间关系会不断调整,经济区域空间结构不断变化,最终达到区域空间一体化。
点―轴系统模式,即将大中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辐射源或增长中心,沿各类轴线建设规划各级城镇,作为区域经济的次级中心,通过交通运输线等将大中城市与各级城镇及广大农村地区联系起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干线为纽带、以城镇体系为节点,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点轴系统中的“点”指各级中心地,亦即各级中心城(镇)是各类区域的集聚点,也是带动各级区域发展的中心城镇。点轴系统中的“轴”指在一定的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在匀质和未开发的区域内,任何一个经济客体要存在和运行,就必须有其他客体与其发生联系;由于人们对社会交往的需要和对基础设施(道路、机械动力设备、通信、能源和水源供应、城市设施以及市场等)的共享,社会经济客体必然要在一个地区或点上集中起来。点的出现是由于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作用,空间中点的形成是点轴系统形成的开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内出现了大量无序的点。由于相邻社会经济客体必然存在关联,当相邻的区域发展相差较大,区域经济相互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经济的发展辐射到了另一个地区,推动另外一个地区的发展,这种联系往往是单向的影响,这就是核心边缘理论的空间经济发展模型。当被影响的区域的经济影响力不断加大,科技和经济的实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此时的边缘区域因其影响力而逐渐成为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别的核心具有很好的互补,在政府的推动和产业优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推动了核心区域经济间的密集连接的形成。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就是点轴系统空间经济发展模型。因此,点轴系统是核心边缘空间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结果。区域间经济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区域发展快慢的不同必然又会推动形成新的核心生成和新的边缘生成,原来发展较慢的核心相对于发展较快的区域而退化成边缘,核心边缘空间经济模型和点轴系统的空间经济模型的相互转化如图1所示。
二、苏州―上海空间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1、苏州―上海空间经济动态发展
1990-1999年,苏州市的经济年增长速度高达23.57%,苏州实际上已成为中国的新兴发展地区。“苏南模式”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乡镇工业的崛起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起步和发展;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20世纪90年代,苏州加速建设各级各类开发区,由原来的以企业或企业集团为载体分散利用外资,转而以开发区为载体集中开发,使开发区成为全方位开放的示范区、国际资本的密集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区。现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以GDP和进出口量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程度的衡量,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苏州经济的总量和上海的差距不断缩小,发展速度已超过上海,和其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形成了点轴系统。
2、苏州―上海点轴系统的连接
(1)产业联系。苏州与上海两地地缘相近,随着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两地间要素流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两地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由于地理上与上海紧密相连,苏州也因此获得了上海高速发展的“溢出效应”,充分利用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平台,在吸引外资方面成绩显著。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苏州部分企业已初具规模,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优势以实现企业的外部经济成为了这些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从长三角区域来看,一些规模较大的江浙企业将部分功能机构如研发部门和销售部门转移至上海,江浙一些知名企业纷纷在上海设立营销点和研发中心,有的把总部迁至上海;一些商贸企业以建立专业市场等方式进入上海。这期间企业迁移至上海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上海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的制度优势及信息优势来扩展其市场占有的份额。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上海越来越成为苏州企业的重要市场,许多企业还以上海市场为跳板向全国各地及海外市场渗透。早期苏州一些企业进入上海实行企业内地域分工主要是以占领市场为目标,因此企业进入上海的方式主要是以设立营销机构为主。在资源约束日益严重和企业跨地区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新一轮的企业内地域分工在长三角范围内的实现形式已经从原来单纯的跨地区建立营销机构为主,转变为建立生产加工基地、转移总部和研发机构为主。近年来苏州企业大规模将总部和研发机构转移至上海;将上海企业的生产基地转移至苏州。近年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正从上海转移到江苏,而上海本身集中致力于资本密集型、港口型与信息都市型的少数产业发展。
(2)物流联系。上海―苏州空陆联程中转模式。全世界将近2/3的IT生产企业已经或正在落户长三角,而苏州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IT制造中心。IT企业的产品80%都走空运,都期望在48小时或者72小时之内把产品运到世界各地。于是上海―苏州空陆联程中转是苏州与上海之间一个有显著成效的物流模式。实施空陆联程中转模式,从飞机落地到货物运抵企业的时间从原来的3至4天缩短至12小时,而从实际运作的情况看,平均时间为7.5小时,最短时间为5小时以内。进入空陆联程中转这条路,企业的相关成本可以下降50%。苏州物流中心备受外资企业关注,其招商引资显现成效,普洛斯国际物流公司、三井物产、伯灵顿国际物流公司已在苏州物流中心落户。上海―苏州空陆联程中转模式的反方向运作也获得了成功,一般货物向苏州工业园区海关申报出口,办结通关手续并从园区陆路口岸启运,抵达上海口岸,办结口岸放行手续,通关时间不到4小时,双向空陆联程中转业务已具备了操作能力。沪宁高速公路。按发展规划,上海将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主,努力建成国际大型航空枢纽,形成对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而为使浦东机场与苏浙两省的地方交通更为畅通,上海从今年起推出一系列交通新举措,并将在2005年前力争使连接江苏的高速公路达到6条,连接浙江的高速公路达到4条。上海还将规划并建设进出浦东机场的综合交通体系,新辟一条浦东机场连接周边省市的专用高速公路通道。
(3)金融联系。上海与苏州之间的经济、物流等一系列联系会产生对跨区金融服务的需求,对两地金融业合作的需求和对资金融通便利、优惠、高效的大市场的需求。这使两地之间的轴线上出现了各种创新、便利、有效的间接金融的融合和安全、快捷、高效的直接金融的合作。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和苏州分行已形成共同意向旨在建立跨大区行的金融合作制度和机制,以实现货币政策,以及金融监控、金融服务和金融稳定的目标。上海的外资银行对苏州的辐射和渗透力度非常大。多家苏州企业在上海外资银行开立外汇账户。随着上海对苏州的辐射带动影响加大,苏州在金融政策、金融体系、金融市场、融资渠道和工具、金融科技手段等方面全面接轨上海,使苏州逐渐成为金融强市。苏州推动本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思路主要是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契机,吸引外资金融机构落户;争取在苏州新设具有法人地位金融机构1至2家;积极争取建立区域性非公开上市股权转让交易市场;“十一五”期间,力争每年有8家左右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累计超过50家;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担保业,将苏州国发集团打造成为在长三角有一定影响力的金融控股集团。
(4)人才联系。苏州与上海在人才交流、人才培训、人才租赁、人事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等方面互相协调,大力开发和合理配置整体性人才资源。由于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苏州与上海有关人才中心和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签署了人才招聘、合作办学和项目引进等合作协议,为进一步推进苏州人才开发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苏浙沪三地教育委员会在上海共同签署了“长三角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合作组织合作协议书”,三地高校毕业生受益于该项政策,更加自由地流动。合作组织常设机构分设在三省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分别被授予“长三角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合作组织”铜牌。
【参考文献】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巨大的发展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和有目共睹的,我国的GDP已经上升为世界第四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贫困人口由两亿减少到现在的一千五百万,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十分严峻。
从国内看,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当前面临着严峻考验,我国用世界百分之三十的钢材和百分之三十五的煤创造出了世界百分之六的GDP,长此以往,我国相对短缺的资源不可支持、环境不可容纳、社会不可承受,我国面临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任务非常艰巨。从国际看,我国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已经上升为现在的50%,国际油价的变化对我国影响巨大。同时,我国以低价格出口导向型的模式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这种模式对国际环境的变化抵御力量非常微弱,而且容易受到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制裁。面对着国内与国际的不利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而在实现经济发展模式战略式转变的过程中,自主创新是关键。
自主创新对于我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的新兴工业化道路,对于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十分核心的作用,但是检视我国当前科技创新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一,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观念是先导。政府和企业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要充分重视自主创新。“关键技术买不来”,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自主创新是硬骨头,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要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要改变片面注重GDP的错误观念,要抛弃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而罔顾自然、环境的承受力和人民群众幸福的错误做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作支撑,中国的科学发展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持。
第二,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是主导。其一,政府要建立健全鼓励自主创新、遏制粗放式发展的相关制度规章;其二,政府要确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发挥自主创新各要素的活力;其三,政府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扶持高精尖技术、行业通用技术、前瞻技术,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其四,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自主创新、关注集约式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三,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是主体。其一,政府要明确目标,重点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其效率高、需求大、动力强劲,政府扶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对于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实现产学研结合意义重大。其二,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意识,要有自主创新的紧迫性,要有民族责任感,为中华民族造就科技过硬的世界品牌;其三,企业要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要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要逐渐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
第四,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良好是社会氛围是重要条件。其一,要具有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要培养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其二,要具有长远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全社会要努力摒弃急功近利的思维模式,全社会都来关注未来的发展;其三,要形成劳有所得、勤劳智慧可以致富的良好体制机制,要培养人们通过自食其力而实现发展的良好意识。
总之,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须,这项工作需要政府主导,需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需要全社会的艰苦努力。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我们下定决心、立足长远。培养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绝不是轻轻松松的,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一起努力。
关键词:区域联动;动力机制;山东省;外国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124-02
一、问题的提出
1.发展现状。2007年8月初,山东省委在原有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一体两翼”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一体”是从山东东部沿海沿胶济铁路向西到省会济南周围。主要由山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经济群经济圈两大版块构成,包括济南、青岛、淄博、烟台等十个市。“两翼”则分别是北临渤海湾的黄河三角洲和南接苏豫皖的鲁南经济带,从而做到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比翼齐飞。沿海地区和胶济一线领先发展,荟萃了全省生产力的精华,可以说是山东经济的“脊梁”,可将其看做山东省这一经济区域的核心区,即发达地区。南北两翼资源丰富,但目前工业基础相对较弱,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巨大的资源潜力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可将其看做区,即落后地区。“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经过将近两年的发展实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然而在看到发展的喜人成果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目前山东省仍然存在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一体”领先发展,“两翼”实力较弱,仍然是制约我省从经济大省转化为经济强省的关键环节。在国内外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寻求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思路,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2.区域联动发展的内涵。区域联动发展是以区域间各地区互为需要、互利共赢为目的的双向互动的良性发展系统。它是遵循市场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内在规律,努力破除产业、区域、生产要素等关联互动的障碍,加强区域间的分工与协作,积极开展区域间产业转移与对接,促进产业链不断拓展延伸,寻求在一定时间、空间和有限的资源供给范围内,区域间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优势互补与联动发展。
区域合作、联动与协调发展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一同发展的世界性潮流,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为更好地利用和应对这一世界性潮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目前,中国很多地区已经在这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采取了积极措施,实行区域内部合作和联动发展。
二、山东省区域联动发展的动力机制
1.应对国内各省域间经济竞争压力的外在驱动力。目前,中国很多省份已经在区域联动协调发展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采取了积极措施,建立新的区域联合体,实行区域联动和合作发展。
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为主要城市的“长三角地区”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区域联动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区域。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必会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间跨地区的合作及联动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和强大的推动力,为今后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融合创造条件。“京津冀”地区主要包括京、津和冀北地区,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统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形地区组成,并涵盖了周边的承德、秦皇岛、张家口、沧州以及石家庄市等部分地区。其中以京、津两市组成双核结构,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后奥运会时期,以北京为发展核心,作为奥运会举办地协作地区的“京津冀”其他城市,都意识到了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发展契机,纷纷加快了自身交通、商贸、物流、旅游、体育设施的建设步伐,并加大了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和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同时,积极开展“京津冀”的区域合作和联动,以形成竞争有序的区域合作和联动发展态势,将最终促进“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包含了中国华南、东南和西南的九个省份及两个特别行政区,尤其以广州和香港为中心的“大珠三角”是位于“引擎”地位的经济核心区。经过几年的发展,事实证明,“泛珠三角”经济区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载体,它不但为港澳在内地的发展提供了更深更广的经济腹地,而且有效带动了区域内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共享,营造了互补、互利、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多赢格局。另外,中部五省和东北地区的联动发展也取得了效果显著的长足进步。
而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一员的山东省,在积极参与与经济圈内部的各省份进行区域经济协作发展的同时,势在必行的关键是要重点强化本省域内部的发展实力,以增强本省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竞争优势。作为增强山东省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战略手段之一,区域内部的经济联动发展能够实现企业间、政府间、城市与区域间的联动与合作,有利于形成山东地区的区域整体优势,提高其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能力。
2.加快地区经济自身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近年来,尤其是确立了“一体两翼”新的区域发展格局以来,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势头良好,许多经济指标居全国前列,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然而,经济大省并不意味着经济强省,与一些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与一些省份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从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我省区域经济发展仍然处于不均衡阶段,“一体”发展较快,“两翼”总体水平较低。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一体”和“两翼”地区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二是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维持的高增长造成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过度污染;三是部分地区存在恶性竞争,缺乏合作分工,产业同构、重复建设、行政分割等问题在某些地区依然存在;四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突出,长期以来重城轻乡,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五是忽视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且资金支撑不足,致使该地区经济发展后劲较小。
所以,针对以上问题,寻求合作和联动发展已经成为我省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通过制定联动发展规划,可以充分发挥核心区和区的聚合辐射效应。站在将山东省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高度,进一步整合核心区和区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统筹发展、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发挥核心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信息、交通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带动区的发展。例如,加强政府间的对话和协商,积极营造促进地区联动发展的有利环境;加强金融领域的实质性合作,核心区发挥其金融系统的带动作用,加大对区的金融扶持力度。为其加快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两地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产业链条上加强生产协作活动,并不断扩大规模;启动区域交通和城建基础设施的联动和一体化建设等等。这种发展思路的转变,是山东省积极应对外省激烈的竞争压力,加快地区自身能动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对广东核心-边缘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继续关注此种背景下的广东边缘地区城市的发展问题,对其边缘化的机理、特征进行研究。
【关键词】广东省、核心-边缘结构、边缘地区城市、发展、全球化
【Abstract】
the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with the character of globalization and has much correlation with the transfer of industry in the world. The form of the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a progress step by step. It develops from its initial stage in which the centralization is the motif and now the diffusion is changing to be motif in the structure. But different industry in the structure shows difference view. it shows the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going to its integrity.
After that, this paper will going on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ies in the periphery-area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paper will discuss the cause, the character and the developing path of the cities in the periphery-areas.
【Key words】Guangdongprovince、Core-Periphery structure、cities in peripheral regions、Development、Glob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不均衡发展及以其为理论架构起来的核心-边缘理论是是目前学界盛行的一种对区域发展的空间解释模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不均衡发展又是在全球产业转移的基础上进行的,两者紧密结合着。广东的发展集中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及时代特色的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问题。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结合核心-边缘理论和全球产业转移相关理论,意图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问题进行探讨,探究这种具有中国发展特色的核心-边缘结构的发展历程,关注边缘城市的发展问题。
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边缘地区城市的研究比较少,近年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主要从都市圈角度和全球化角度对边缘地区城市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一些研究者基于边缘城市与都市圈的关系,从边缘城市融入都市圈的角度来研究边缘城市的发展问题。张仁桥(2003)在硕士论文中探讨了处于南京都市圈的镇江市的发展问题。王玉(2006)在其硕士论文中探讨了城市群边缘区城市的发展问题。翁桂芝(2008)在硕士论文中研究了处于城市群边缘区的商丘市的发展问题。仇海囡(2009)在硕士论文中探讨了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区边缘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徐智(2008)年基于近代以来芜湖与长三角城市关系的考察,提出了芜湖市融入长三角的路径选择建议。
另外一些学者则将边缘城市的发展问题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修春亮、李红等(2003)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城市的边缘化问题。李红(2004)在其硕士论文中研究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城市的边缘化现象及其机理。但这些研究没有将全球化结合到具体地区的核心-边缘结构来进行研究。
本文试图将边缘地区城市置于都市圈的核心-边缘结构视角与全球化视角下,考察边缘地区城市的发展问题。
广东省的核心-边缘结构现状、演变历程及其特征
3.1广东省核心边缘结构介绍
图3-1 2013年广东省山区县人均GDP分布图(含肇庆市)
从县级市的尺度上面,可以发现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更细的内部结构,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各山区县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
在理论上,核心-边缘结构会有集聚和扩散两个阶段,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对广东的经济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在此为了论述的方便,将广东省的核心-边缘结构视为处于一个集聚的阶段。从图3-1中可以看出,2013年广东各县级单位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在接近珠三角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分布呈现出从珠三角向外层层递减的分布模式。而在与珠三角有一定距离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分布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再聚集。出现了比珠三角低一等级的经济集聚中心。
3.2广东省核心边缘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两个特征
3.2.1产业转移引导下的广东省核心-边缘结构
广东省核心-边缘结构的形成过程是伴随着产业转移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同时,处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广东的发展过程也具有明显的特征,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由于一开始中国缺乏资本与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土地资源作为原始资本,通过接纳全球产业的转移来获得发展的资本与技术。这个阶段以制造业的增长与扩张作为基本特征。制造业产业带的迅速在珠三角地区扩展开来,形成了一种纯工业意义上的核心。不过,在更宏观的视角里面,这个核心正是全球体系里面的边缘地区,贡献着廉价的资源,获取低等的利润。在空间上,外来的产业带与广东原有的核心-边缘结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核心-边缘结构。在这个阶段,第三产业深受第二产业的影响,其发展态势跟随第二产业的发展态势。
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一定时期后,中国在积累了足够的资本与技术后,开始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这个时期以生产的多元化与技术进步、产业转移升级作为特征。表现在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上面,第二产业开始向外转移扩散,第三产业则出现向中心集中的态势。而原有的核心地区则开始摆脱单纯的产业核心角色,开始形成独立的生产控制与服务系统,成为国家、区域本土的真正意义的核心。此时,本土新生的具有完整意义的核心-边缘结构开始形成。
3.2.2行政体制的影响
中国的行政体制有着其特殊性。中国的地方政府控制着地方经济发展等各项事务,政府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
中国行政体制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层级性,中国政府的管理是一种层级管理的系统。下级政府是在上级政府的管理下工作的。高一级的政府能够拥有更多的政治与经济资源来发展经济。
在全省尺度来看,处于核心-边缘核心的广州、深圳、珠海的行政等级是最高的。而从县级市的尺度来看,在地级市内部,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地方往往是地级市政府所在的县区。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的核心-边缘模式是一种理性的按照经济学思维所抽象出来的一种均匀分布模式。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核心-边缘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行政体制的影响来实现的。
广东省边缘地区城市的发展特征
4.1广东边缘城市边缘化机理
4.1.1省内不均衡发展的历史路径依赖
在省内各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区位、资源、政策倾斜等的不同,在早期的发展中,就已经形成了不均衡发展的态势。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就已经具有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状况。这是广东早期的核心-边缘结构。
4.1.2全球化下的生产与贸易、直接投资的转移倾向
在全球化背景下,生产与贸易的全球性转变与国外投资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在这些产业与投资投向第三世界国家的时候,倾向于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生产、服务进入有区位优势、便捷交通和对外联系的城市。并且在进入后,一般形成一定范围的产业与服务核心,而大部分的没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城市,就走上了被边缘化的道路。外来投资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倾向。并且外来投资的分布与经济发展情况具有很强烈的相关性,体现了广东核心-边缘结构受外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影响很大。
4.1.3全球化下的生产组织过程-全球城市体系
在全球化产业转移与重新布局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垂直分工体系。这个体系囊括生产的各个阶段与过程,具体包括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集团的总部、研发机构、加工基地等不同等级的生产程序在不同层次城市的空间分布。弗兰克(1967)引入了大都市-卫星城市的结构来解释这种现象。在这个结构将跨国资本和城市发展联系起来,整个世界连成一体,在这个系统的结构中,低一级的城市依附于高一级的城市,形成不同层级的核心-边缘结构,中心城市通过这个结构吸取利润及剩余。
在这个结构中,第三世界的产业生产带处于最低等级,出于交通与成本等的考虑,这些产业带一般是所在国家的核心发展地带,而其他的边缘区域城市,基本很少直接参与到这个分工之中,它们一般只是作为产业核心的边缘区,为之输送劳动力及各种生产要素。这种过程又对这些城市原有的生产体系造成破坏,原有的生产体系在全球化过程中被排除在这个垂直分工体系之中,并在竞争中节节败退。
4.2广东边缘城市边缘化特征
4.2.1劳动力资源与生产要素的输出
在广东核心-边缘结构发展的前期,产业转移的范围只局限在珠三角内部,而其他地方则作为这种产业带的劳动力以及生产要素的提供地。
在改革开放到现在,珠三角吸引了全国的劳动力与生产要素资源,同时广东省的边缘城市也为珠三角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与生产要素。
一方面,农村地区人多地少,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加上务农收入相对较低,而出外务工则有更具吸引力的收入,拥有更具吸引力的生活方式与发展前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迁移,发展到后来农民甚至丢弃土地而去珠三角谋生。
另一方面,边缘地区由于缺少良好的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前景,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吸引不了外来的人才,也留不住内部的人才。大量人才流向珠三角地区。
4.2.2工业萎缩,退化为地区服务中心
由于与珠三角地区的工业生产相比,边缘地区工业缺乏竞争力,在竞争中节节败退。边缘地区大部分地方工业萎缩。
另一方面,立足本地市场以生活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边缘城市更多地退化为服务本地生活需求的生活服务中心。
4.2.3外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依赖
边缘地区缺乏自身发展的资源与动力,在区域竞争中处于落后位置。目前,广东边缘地区发展缺乏源动性,更多地依赖外来的投资以及产业转移。在这种过程中各地重复建设,并且与珠三角地区出现雷同的发展路径。
4.2.4大型交通设施的依赖
一方面,由于广东处于中国的南部,作为中国与世界交汇的一个前沿阵地,广东肩负着联系内外的责任。珠三角核心的扩散方向指向内地,并在具体的轴线上面主要通过交通线进行联系与扩散。而另一方面,边缘地区城市的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依赖也很大,这些基础设施大部分是基础交通设施。这两层关系,使得边缘区的发展受到大型交通设施的很大影响。这个可以从上面县级尺度的边缘区结构中看出,在京广线、京九线以及京珠高速沿线出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5.结语
广东省核心-边缘结构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其形成过程与产业转移过程具有相关性。本文除了在基本范畴上面探讨了广东的核心-边缘结构,还着重在全球化的视角下介绍了广东核心-边缘结构的产业转移特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广东边缘地区城市的边缘化特征。
参考文献:
图书类
[1] 闫小培等. 地理·区域·城市—永无止境的探索[M]. 1994年12月第1版.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李小建等. 经济地理学[M]. 2006年10月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许学强等. 城市地理学[M]. 1997年7月第1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 彼得·迪肯. 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M]. 2007年第1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期刊类
[1] 王小玉. “核心-边缘”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述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10月,第4卷(第十期):41-42.
[2] 包卿、陈雄. “核心-边缘”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新范式[J]. 经济论坛, 2006年8月,2006年第8期:8-9.
[3] 修春亮等. 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城市的边缘化问题[J].规划研究, 2003年,2003年第27卷 第9期:22-26
[4] 郭楚冰. 广东省区域发展差异的变动规律及趋势研究[J]. SOUTH CHINA REVIEW, 2008年,2008年二月三月刊:49-59
[5] 李永洁等. 广东省城镇空间结构研究[J]. 规划师, 2002年,2002年第10期第18卷:76-80
[6] 赵莹雪. 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 2003年7月,2003年第4期第23卷:467-471
[7]Friedman JR.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Cambridge:MIT Press.1966.
[8]Grant and Nijman.Globalization and the Corporate Geography of Cities in the less-Developed World.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92(2),2002,
学位论文类
[1] 王玉. 城市群边缘区城市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2] 仇海囡. 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区边缘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翁桂芝. 城市群边缘区视角下的商丘发展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8年
[4] 张仁桥. 都市圈城市发展研究—以镇江市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晓娟. 上海的边缘城市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