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绵城市研究方向

海绵城市研究方向

时间:2023-07-27 16:23: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绵城市研究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海绵城市研究方向

第1篇

观规划角度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海绵城市的研究与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水生态基础设施;生态优先;雨水利用

1、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

城市化的不断加深则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生态危机尤为突出。城市面临的水生态问题远不止洪涝灾害,还有水资源短缺和水安全问题与之并存。反观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在应对内涝洪灾和水安全问题的能力却存在明显不足。

因此,在我国水生态环境恶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有效途径,被专业领域学者提出和推广,并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2、海绵城市概念及意义

我国《指南》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明确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该简单概念背后隐含的深层内涵,可以具体分解为:一是,海绵城市面对洪涝或者干旱时能灵活应对和适应各种水环境危机的韧力,体现了弹性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思想;二是,海绵城市要求基本保持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不变;三是,海绵城市要求保护水生态环境,将雨水作为资源合理储存起来,以解城市不时缺水之需。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海绵城市的应用有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内涝频繁发生、水生态恶化等突出问题,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重要保障[1-2]。

3、海绵城市发展历程

3.1国外研究发展历程

通过国外文献研究发现,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被澳大利亚研究学者用来隐喻城市对周边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近年来,多有学者运用该概念来形象比喻城市吐纳雨水的能力。Ignacio F. Bunster-Ossa用海绵城市来形容城市像海绵一样处理雨洪自然事件问题的弹性能力,并以三个案例说明了从规划到设计不同尺度的具体雨洪管理设计方法,包含雨洪滞留和过滤等景观手法的应用。2015年 1 月,美国《晨报》(Morning Edition)也展_了建设海绵城市的讨论 。国际上关于“海绵城市”的相关理念与政策很多,尽管这些理念的名称不同,但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基本涵盖:透水铺砖、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植草沟等雨水渗透、滞留设施,以及生物滞留池、湿地等雨水贮存设施。

3.2国内研究发展历程

通过研究国内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关于海绵城市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北京大学俞孔坚和李迪华教授共同出版的《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最早将“海绵”的概念比喻自然湿地、河流等对城市旱涝灾害的调蓄能力。

在我国海绵城市概念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概念名称叫法,主要有绿色海绵、海绵体城市、生态海绵城市等,这些概念在改变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提高城市自然蓄水排水的能力、运用生态途径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等方面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探讨研究,与海绵城市有着异曲同工的紧密联系,最终在国家政策层面确定了海绵城市概念的统一和完善[1-2]。

4、海绵城市构建途径与措施

主要分为水生态系统功能主体保护与修复和源头管理与控制技术(区域低影响开发)。其中,水生态系统功能主体保护与修复主要包括:识别水资源保护生态斑块、保护水系网络及生态系统、修复已破坏的水生态斑块及网络、源头管理与控制技术(区域低影响开发)等。根据城市降雨过程,区域低影响开发技术主要分为截留技术、促渗技术和调蓄技术3种。其中,截留技术是通过材料或者结构,将降雨过程中雨水形成径流的速度减缓,通过增加雨水汇集的面积来达到延缓径流目的的技术,如绿色屋顶及植物群落冠层截留等 [1-2]。

5、研究进展现状概述(共识与争议)

5.1三点共识

海绵城市理论产生至今,学术界达成了以下三点共识:

(1)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内涝和水体黑臭等一系列问题虽然最终表现在水体上,但是其产生原因涉及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不能“就水论水”。解决问题必须在统一规划的引领下完成,不是单一部门。(3)国外经验是值得借鉴和总结的,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国内外城市规模、密度、居住习惯和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的差异值得重点关注。

5.2七点争议

2014年10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颁布,使海绵城市圈形成了“灰色”“绿色”“灰-绿结合”三派鼎立的局面。争议焦点大致总结为以下七点:(1)城市海绵概念可行性(2)绿地用来调节径流的可行性(3)绿地承担滞洪作用的可行性(4)城市保存雨水和充实地下水的方式(5)海绵城市解决水质污染问题的可行性。(6)建设海绵城市是否更省钱。(7)海绵概念是否可发展。

积极利用绿色海绵体保护和储留雨水是一项积极善意的发展,但前提条件是城市拥有充足的绿地,雨水没有被污染。城市海绵体对治理洪涝能起多大作用,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分析。我们不能把海绵城市当做是解决城市洪涝问题必须且唯一的灵丹妙药,应该打破僵化的思维方式,站在更高的层面、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来观察雨洪管理的问题

结束语

雨水不是负担,而是宝贵的资源。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将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生态平衡纳入设计理念中,建立海绵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当前所面临的资源

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进一步表明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因此,只有更好的将海绵城市设计与城市景观设计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解决城市地表水存储问题,减少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现象,进而促进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海绵城市 (LID) 的内涵、途径与展望 [J]. 给水排水,2015,41(3):1-7.

第2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透水铺装;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生态植草沟

1、背景概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为治水思路,按照国家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以实现“山水田林湖人”城市生命共同体为目标,转变传统治水理念,通过建设“三大系统”、构建“五大体系”,着力解决武汉市水安全及水环境问题,全面提高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将武汉市打造成丰水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区,为武汉市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为贯彻和落实的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精神,大力推进“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武汉市发挥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和态度,成为 “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城市。

青山港作为青山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启动点,汇水范围5.3平方公里,项目集中在武丰闸至沉砂池段和青山港段,充分应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通过截污、生态雨水口、植草沟、雨水花园等可视化的自然排水系统以及周边小区透水路面改造实现项目区内径流总量控制85%,后期通过小区源头控制和迁移控制,实现汇水范围内径流总量控制75%,同时通过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打造改善水环境质量,提档升级周边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2、青山港海绵城市景观营造

2.1青山港概况

青山港属于东沙湖水系。青山港北起长江南岸,经过武丰闸,穿越和平大道,贯穿青山公园,绕过楠姆山,过冶金大道与武钢东沙湖泵站会合,全长约4.48公里,宽8~20米,深2~5米。青山港原是东湖、沙湖一带内涝排渍的出口。后经过对武丰闸、青山港进行多次改造,使青山港改变了以排水为主的功能,转而以引水为主、调节为辅,成为武钢、青山热电厂生产用水的引水渠,武丰闸(青山港)全段整体平均水质为Ⅲ类水体,局部存在生活污水直排入港,水质为Ⅳ类。然而武丰闸与桥头路处至沉砂池有多处污水管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沉砂池及下游水体的水质污染,青山港周边也有大量的排污口,其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导致渠道水质污染严重,致使该工程中的青山港(和平大道~冶金大道)段现状局部为Ⅳ类水质,港渠原有水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破坏,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有害水生植物大量生长,进一步恶化水质,且生物品种单一;水体流动性较差,底泥淤泥平均达0.5m,导致水体自净能力较弱。(图1)

2.2前期工作

2.2.1截污工程

污染控制工程是通过该工程的实施能使青山港水质得以改善,结合对沿港排水口的分布、分类与分析,针对主要污染排口进行有效的截污,沿港路西侧区域(11ha)除采取污水截流措施以外,还对密集区进行分流制改造。

本次设计考虑近期应急将原有的三个排口出水处建设两座截流井,d1500管道出水处建一座LBH=4m×3m×4m的截流井,2根d800管道处合建一座LBH=4m×3m×4m的截流井,并通过两个d500管道及一根d800管道进行排放,其中2根d500管道通过闸阀控制,一根d800管道通过闸阀控制排放,与青山3#泵站联合运行。晴天和小降雨通过泵站抽排,大暴雨期间3#泵站流量不能满足需求时通过开闸满足排放要求。待建设十路上污水主干管道投入运行后,建设十一路和桥头路上晴天污水均可直接通过管道直接排至建设十路上污水主干管道,最后进落步嘴污水处理厂。

2.2.2清淤工程

本次清淤工程旨在清除污染,同时增加渠道过流能力,通过现场踏勘及底泥监测报告的相关资料,本次清淤分为两期:一期主要武丰闸至沉砂池段清淤水域面积约为44415.42平方米,二期主要是青山港段,长度约3.5公里。

根据底泥受人为污染的感官程度和自然沉降的特点,底泥由上而下划分为污染层、过渡层和正常层三个层次。本次清淤主要针对淤泥污染层和过渡层作为本次疏挖的对象。经过现场测量,区域淤积深度0.4~1.5m。根据底泥监测报告,并将可研报告进行优化,经计算得:武丰闸至沉砂池段需疏挖污染底泥56378.7立方米,青山港段需疏挖污染底泥74362.5立方米,共需疏挖污染底泥13.07万立方米。

3、青山港“海绵城市”建设

3.1青山港“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

青山港为青山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启动点,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应用“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强调优先考虑更多有利自然力量排水,从“快收快排”转向“慢排缓释”的排水模式,同时体现城市管渠、绿化、水系等诸多功能要素。

青山港区域的汇水范围为5.3平方公里,确定控制径流总量的75%,即29.2毫米的降雨,项目区确定控制径流总量的85%,即43.3毫米的降雨,内涝防治标准达到50年一遇,同时满足17项控制指标的要求。坚持源头减排、过程控制与系统治理同步:

1、汇水区范围内建筑与小区采用雨水源头控制和综合利用设施,提高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比例,小区的控制指标参照《青山示范区海绵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达到渗透、调蓄、净化等“海绵”功能;

2、考虑过程控制,利用植草沟等技术延缓雨水峰值出流时间,采用截污、分流制改造等技术降低雨污水对下游水体的污染;

3、结合本次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沉砂池及青山港周边的绿地空间、港渠水面等,使其发挥“海绵”的积存、渗透、净化、释放作用,保证工程范围内控制43.3毫米的降雨。

3.2青山港“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方案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保护水源地,提高渠道过流能力,提升区域排渍水平,同时遏制青山港水质污染趋势,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青山示范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作出示范作用。串联周边绿地和公园,形成连续的公共绿化空间,打造一个全民性、全季性城市滨水休闲公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示范区旨在通过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分别在绿化工程、广场及铺装工程、园区道路以及配套建筑工程中使用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以及生态植草沟等方式,考虑工程实际,提出径流综合控制的目标,对雨水径流量进行有效的蓄、滞,控制园区径流总量85%,即控制43.3毫米的降雨。(图2)

3.3青山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

3.3.1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透水铺装结构应符合《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和《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的规定。透水铺装适用区域广、施工方便,可补充地下水并具有一定的峰值流量削减和雨水净化作用,但易堵塞,寒冷地区有被冻融破坏的风险。透水铺装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透水铺装对道路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潜在风险较大时,可采用半透水铺装结构。

(2)土地透水能力有限时,应在透水铺装的透水基层内设置排水管或排水板。

(3)当透水铺装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600 毫米,并应设置排水层。

场地共设置四处广场,分别为武丰闸广场、北集散广场、西入口广场、集散广场及配套铺装,以满足市民基本需求(图3)。广场主材以透水砖为主,设置中间高、两侧低的坡度,便于排水,并在与周围绿地相接的部分铺设植草沟,种植生态、野趣、耐水湿的植物,在丰富景观面的同时体现了海绵城市中“渗”、“蓄”、“排”等技术。

项目中设计的一级、二级、三级园路全部采用透水铺装,一级园路考虑车型荷载,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装,二级、三级园路主要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图4)。

3.3.2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也称种植屋面、屋顶绿化等,根据种植基质深度和景观复杂程度,绿色屋顶又分为简单式和花园式,基质深度根据植物需求及屋顶荷载确定,简单式绿色屋顶的基质深度一般不大于150 毫米,花园式绿色屋顶在种植乔木时基质深度可超过600 毫米,绿色屋顶的设计可参考《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绿色屋顶的典型构造如图所示。绿色屋顶适用于符合屋顶荷载、防水等条件的平屋顶建筑和坡度≤15°的坡屋顶建筑。

绿色屋顶可有效减少屋面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负荷,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但对屋顶荷载、防水、坡度、空间条件等有严格要求。

项目中设计的管理用房、厕所、驿站全部采用绿色屋顶。绿色屋顶用不同的植物来表现它的魅力,植物配置也很好,如紫葳藤、野玫瑰、紫色画眉草、垂花葱和线叶金鸡菊等。绿色屋顶能保留总雨水的75%,植物形成的保护毯比防水膜防水能力更有效,由于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所以绿色屋顶有助于净化空气。同时,绿色屋顶对使用者和观赏者都具有视觉审美的乐趣。

3.3.3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式园林绿地中种有树木或灌木的低洼区域,由树皮或地被植物作为覆盖。它通过雨水滞留下渗来补充地下水并降低暴雨地表径流的洪峰,还可通过吸附、降解、离子交换和挥发等过程减少污染。

项目中在绿地分布时,建设雨水花园,使绿地高程低于周围地面一定的高程,以利于周边雨水径流的汇入。雨水花园透水性能良好,建设成本与常规绿地相近,可减少绿化用水并改善城市环境。雨水花园可以临时蓄积雨水,遇到暴雨的时候,即使一时来不及渗透,也可以积蓄近10厘米雨水,然后慢慢渗入地下。雨水花园区域以耐水湿的植被为主,如:水杉、池衫、垂柳、乌桕、枫杨、木芙蓉、细叶芒、狼尾草、马蔺、芦苇、花叶美人蕉、鸢尾、花叶芦竹等。(图5)(图6)

3.3.4生态植草沟

植草沟――海绵城市中“排”、“渗”。

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植草沟应满足以下要求:

(1)浅沟断面形式宜采用倒抛物线形、三角形或梯形。

(2)植草沟的边坡坡度(垂直:水平)不宜大于1:3,纵坡不应大于4%。纵坡较大时宜设置为阶梯型植草沟或在中途设置消能台坎。

(3)植草沟最大流速应小于0.8 m/s,曼宁系数宜为0.2-0.3。

(4)转输型植草沟内植被高度宜控制在100-200 mm。

沿一级园路两侧设置植草沟,通过植草沟将雨水汇入周边水体或排入市政管网。草沟宽1m,深0.5m,部分地区植草沟与雨水管渠联合应用,场地竖向允许且不影响安全的部分地区直接代替雨水管渠。生态植草沟不仅有治理污染的功能,在搭配植物之后,本身也具有景观性,可以带给人特定的景观视觉感受。(图7)

4、结论与讨论

随着城市河湖水系水文条件的变化以及人类剧烈活动的干扰,河湖水系格局尚需协调优化,河湖水系空间格局受到不同程度破坏,主要表现为湖泊萎缩与水系割裂。并且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大型项目开发建设时,对原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不足,房地产开发对下垫面改变增加了城市的防洪压力和水环境治理压力。

青山港区域的汇水范围为5.3平方公里,确定控制径流总量的75%,即29.2毫米的降雨,项目区确定控制径流总量的85%,即43.3毫米的降雨,内涝防治标准达到50年一遇,同时满足17项控制指标的要求。坚持源头减排、过程控制与系统治理同步。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次历史性革新,还原生态,将城市轻轻的放在自然上,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参考文献】:

[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2] 董淑秋;韩志刚;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3] 莫琳,俞孔坚;构建城市绿色海绵――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5期

[4] 苏义敬,王思思,车伍,魏一哲,董音;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J];南方建筑;2014年03期

致谢:本项目有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设计分公司提供,设计组成员喻俊、张敏、韩冬雪、郑杰、李颖等在项目设计实施中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第3篇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给水工程;节水

中国是世界上十三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全国670座城市中有2/3的城市是缺水性城市。作为东北地区特大城市,哈尔滨水资源供求矛盾也较突出。2004年哈市被国家水利部确定为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通过全市多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圆满完成了《哈尔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确定任务,各项主要指标达到了建设目标,通过了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终期评估,积累了东北地区大城市节水工作的具体经验。

1 城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及矛盾成因探究

哈尔滨市境内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等河流过境,但是水资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水质污染也比较严重。“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通过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松花江哈尔滨出境段水质明显改善,但水质型缺水问题仍然存在。

哈尔滨市人口接近1000万,是国家级老工业基地,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量巨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350立方米,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六成,是缺水型城市。2006年12月,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向哈尔滨市区供水,日供水量90万立方米。然而随着城区人口及用地规模迅速增加,磨盘山供水系统已接近设计供水规模,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用水需求。

2 应对措施

哈市建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和目标责任制,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纳入了政府职能目标责任考核。建立了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形成了适应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哈尔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到10.75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41立方米,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8.1%,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1%,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67%,主要指标基本达到了《哈尔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预期目标。

2.1 健全工业企业节水计划,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进行工业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对一些高耗水、低产能的企业加以限制。鼓励工业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鼓励企业加大对节水设施设备的投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采用节水型的工艺、设备和器具,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哈尔滨市用水和节水计划,督促企业按照计划用水,节水有奖励,超出的单位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水务部门对城区1757家重点用水企业单位实行了计划用水管理,对超计划或超定额用水的单位,征收超计划或超定额加价水费,平抑用水量。对54家计划用水企业单位征收超计划和超定额加价水费,引导社会用水单位自筹资金完成重点节水技措改造项目。2014年城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水量超过3亿立方米,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0.89%。

2.2 加快污水厂及再生水厂建设,积极发展再生水用户,提高污水资源化水平

中水回用是现代城市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一大趋势。再生水作为水资源回用,不仅处理成本低,而且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目前哈药集团、黑龙江科技学院等单位都已经投资修建了再生水处理设备。医大二院院区绿化用水全部使用中水回用;香坊区黛秀湖公园利用哈啤(松江)公司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利用中水技术建造人工湖,平均每天利用中水2000~4000吨。在建的何家沟群力污水处理厂、何家沟平房污水处理厂和信义沟污水处理厂出水也将再生处理后用于“三沟”(何家沟、马家沟、信义沟)的景观补水。加快污水厂及再生水厂建设,以经济和行政的手段增加再生水用户和用量,推进再生水在市政、绿化、环卫和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2.3 加强用水节水管理,加大节水宣传,提高居民节水意识

供水企业加强对供水设施和管网的维护和监测,减少跑、冒、滴、漏损失。推行阶梯式计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等水价制度,计划内用水执行标准水价,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控制自备井的开凿,加强对辖区内的宾馆、饭店、浴池、洗车行等的监察;对市区内自备井取用水进行统一管理,并按规定收取水资源费。加大宣传,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实行节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推广节水型器具的使用,如节水型淋浴喷头,分裆抽水马桶等,特别是宾馆、饭店、医院、学校等用水量较大的公共建筑。

2.4 加强行政手段,促进节水社会建设

哈市已重新修订了《哈尔滨市节约用水条例》,出台了《哈尔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哈尔滨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等地方性规章,严格实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基本规范;实行了水功能区划管理;实施了计划用水制度,并进行定期考核;实行了定额管理制度,开展了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基本建立了促进节约用水的水价机制,并形成公众参与机制,保障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健康有序开展。

3 进一步挖掘城市节水潜力,全面构建节水型社会

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主要是从“节流”和“开源”两个方面考虑,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速松花江水源工程等城市水源建设,缓解城市用水资源总量不足问题,向哈南、哈西等区域供水。

(2)研究完善城市用水机制,利用水资源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有效缓解城市生产生活与农业争水的现状。

(3)城市节水法制化。参照ISO等国际标准做法,积极推进城市综合节水标准化;城市相关各部门协调合作,解决节水标准跨部门综合性问题;修订节水标准时注意及时吸纳节水先进管理经验与新技术、新产品;政府加大城市节水标准推广工作,用行政和行政法规手段不断推进城市节水工作。

第4篇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 摊贩经济 摊贩管理

一、概 述

(一)非正规就业相关理论阐述

1、非正规就业概念及界定

所谓非正规就业,是指在付酬、劳动时间、劳动关系、工作形态、社会保障及经营活动等方面不稳定或不规范而与正规就业有性质上区别的劳动就业形式。对非正规就业,在经济学上我们首先得给出科学的界定,使之可以被确认,从而可以被归类和管理。

引用张彦教授的界定方法,我们可以把非正规就业不同于正规就业的界定要素列举如下①:(1)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之间几乎没有制度性联系;(2)劳动时间不固定;(3)收入不稳定,非标准工资雇佣方式;(4)劳动关系不规范、不稳定;(5)劳务收入经常处于税务监管的“盲区”,经营活动处在法律法规的边缘不易统计;(6)家庭所有制及自我雇佣等工作形态。上述六条标准之中只要有一条符合便不是正规就业。尤其是要注意“非正规就业”与违法就业的区别,即以劳动方式取得收入及总体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利作为其合法性的界限,不能逾越。

2、我国非正规就业门类

非正规就业是由个人、家庭或合伙自办的微型经营实体以及以社区、企业、非政府组织为依托,以创造就业和收入为主要经营目标的自救性和公益性组织及其他自负盈亏的劳动领域。如:(1)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正规部门里的非正规就业,如短期临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等;(3)第三类是以独立的服务者或机动劳动者存在的经济形式。主要指摊贩经济、家政服务行业等从事各种临时性和零星就业的部门。摊贩经济是非正规就业里面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的领域,而且其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3、我国城市非正规就业的重要战略意义

“2008年12月中国社科院的《社会蓝皮书》显示,国内实际失业率已达9.4%,再加上今年大学生、农民工、下岗人员三支就业大军的叠加,就业形势极为严峻。而非正规就业对扩大就业、缓解压力的贡献率已超过50%” ②。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之下淘汰出了大部分下岗职工和低素质人群,他们赶不上经济腾飞的马车,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所以发挥非正规就业“就业海绵”的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非正规就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二)摊贩经济相关理论阐述

1、摊贩经济的定义

所谓摊贩,亦称小摊贩,专指那些无经营执照、无经营房屋、无固定经营时间、被纳入城管取缔的个体小商品经营者。摊贩经济,即街头贩卖活动,是人类史上历史悠久、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业态。从我国古代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到近现代走街串巷的街头叫卖者,如卖菜的、剃头的、挑货郎担的,一直发展到当代的摊贩商业街,如我国北京的秀水街以及各个社区之间的早市等。还有香港的庙街夜市售卖品种异常丰富、货品极富特色而且价廉物美。每年各大高校里的跳蚤市场,临时布阵很多学生组织的摊位售卖各种书籍、衣物、学习用具等。而在美国也存在着很多摊贩市场,如波士顿的Faneuil Hall,芝加哥的Maxwell街市,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如今已形成城市中重要的风景线。

2、摊贩经济的特征

各国的摊贩经济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经济特征:

第一,从业主体大多为城市下岗工人、失地农民、部分自产自销的农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其共同的特点是为生活所迫从事摊贩,文化程度较低,属于社会弱势群体。

第二,摊点经营规模比较小,经营生产场所不固定。摊贩往往可以通过步行、肩挑、车运等方式在不同的地方流动性地进行商品或者服务交易。也有一些比较固定地点营业的摊贩,但是经常受到城管部门的驱赶,被迫流动。

第三,贩卖的商品大多数为价值不高的日用品。如衣饰、玩具、三无产品和盗版电子产品以及各类农产品,如时令蔬菜、水果等。另外还提供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一些服务,如修理家具、收购废弃物、擦鞋等服务。这些商品和服务满足了城市“贫民窟”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需求。

3、关于摊贩经济的几种观点

(1)取缔主义。此观点认为摊贩对城市市容造成极大破坏,应该予以取缔。学者们认为摊贩们是“脏、乱、差”的代名词,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形象。摊贩们降低了城市品位,与实现城市现代化目标严重不符,将摊贩们视为白色经济的“眼中钉”、“肉中刺”,是社会问题的制造者。

(2)鼓励发展。这是在2004年在日本福冈市九州大学召开的“亚洲摊贩国际研讨会”中亚洲各国专家学者们达成的共识。此观点认为摊贩经济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为经济繁荣带来了黎明前的曙光,应该支持鼓励并且合理引导。

(3)客观观点。此观点认为摊贩经济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并发展着,是一种必然长期存在的经济现象。之所以现在政府部门与摊贩的对立,是因为摊贩经济的新发展与旧的管理机制不匹配。

二、发展摊贩经济带动非正规就业

(一)摊贩经济与城市非正规就业的经济联系

摊贩经济作为非正规就业形式的一种,与非正规就业是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二者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存在着一致性。从摊贩经济和非正规就业的经济联系上来讲,要促进非正规就业部门就业,摊贩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是重要推动力,根据有关资料分析预测,摊贩经济在促进非正规就业方面所起到的拉动作用将扮演着就业“火车头”的角色。

1、非正规就业者大军里面大多从事摊贩买卖

摊贩经济从业人员在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中占据大部分。摆摊设点进行经营是非正规就业中最常见的形式,也是人们日常经济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从别的就业岗位转向摊贩经营,与其他非正规就业门类相比,降低了从业转换成本。

2、摊贩经济的市场需求所对应的人群恰恰是非正规就业者

从事非正规就业的人员,收入少,购买能力低下,而摊贩提供给他们的商品和服务因为价格低廉、品种多样化、生活化,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所以这部分人群对摊贩经济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如果摊贩经济被取缔,这部分人群的生计将受到严重威胁,从而会加剧贫困,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3、摊贩经济从业门槛在非正规就业领域是最低的

既不需要什么劳动合同、口头协议,也不需要受制于其他雇主,找个空闲的地皮,去批发市场批发几样小东西,摆个摊点就能做生意赚钱。与其他非正规就业部门相比较起来简单易行,而且事实证明,摊贩的扩张恰恰引起了非正规就业率同比上升,直接导致了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扩大。

(二)摊贩经济对促进非正规就业的重要意义

摊贩经济形式是摊贩从业人员由非正规就业转向正规就业的一个“驿站”,发挥摊贩经济在非正规就业领域中的“内部动力”效应,可以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就业低效率。摊贩行业不仅解决了摊贩业主自身的就业问题,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给同类经济群体,起到了双向就业的积极作用。非正规就业为摊贩经济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摊贩经济促进了非正规就业率的提升。预测以后的就业趋势,摊贩经济的“火车头”带动作用在促进非正规就业领域将会愈发的明显。

三、发展摊贩经济相关对策建议

(一)规范市场秩序

为加强管理,政府应该设置“摊贩中心”,专门对摊贩进行专业性的规范化的管理。对迁人摊贩中心的摊贩发给牌照,赋予合法性,降低赋税,规范摊贩市场经营,引导摊贩自觉迁入与迁出。将摊贩中心打造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中心,展现地道风味和传统意蕴,延续街头文化。

(二)明确摊贩产权

复旦大学刘新宇博士曾经指出摊贩管理低效背后的根源其实是产权的错置,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明确摊贩的产权。在治理过程中承认摊贩的设摊权,并降低申请设摊的成本,在规范摊点的同时明确摊点所对应的摊贩业主,明文规定其应该遵守的市场法则,并形成长效机制,减少在以后摆摊设点的不稳定性而引起的各种利益冲突。产权明确,摊贩经营岗位稳定,避免了摊贩业主进入“失业—再失业—又失业”的怪圈。

(三)摊贩自治

鼓励摊贩成立自治团体,应用各种激励措施加强摊贩内部的自我管理。不仅可以减轻城管执法负担,还可以实现摊贩的结社自由和经济自由的基本权利,协助解决城管日常执法与摊贩的纠纷,减少暴力执法、暴力抗法而引起的动乱。摊贩“自治”将有利于就业者自我管理、自我提升,降低经营成本和失业风险,也有利于提高城管部门的管理效率。

(四)摊贩管理法制化

摊贩的管理在法律上还是一个盲点,缺失切实有效地法律提供根据和支持,使得我国摊贩经济发展在规范上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城管人员执法理念低,执法程序不合法,管理活动缺乏监督等。摊贩业主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在抵抗过程中酿成了人间悲剧。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让摊贩经营活动和城管的管理活动和谐进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完善政府经济职能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大都针对正规经济设计,触碰不到非正规经济的边缘,对非正规经济的管理只能严重缺失,尤其是在摊贩经济的规范与管理上就更少涉入。完善政府经济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摊贩经济的有效途径。将政府经济职能的十六字方阵“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落实到摊贩的管理上。

四、结 论

摊贩经济的管理与非正规就业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理论上应加强摊贩经济与非正规就业经济联系的研究,完善理论的不足,为经济决策者提供理论建议。实践中,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认真履行经济职能。总的来说,要以发展摊贩经济为手段,带动非正规就业为目的,帮助从业者走向健康长久就业之路,这对于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维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态势,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战略性意义。

注释:

①张彦. 非正规就业: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②引自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非正规就业:破解就业难题的新途. 2010.08

参考文献:

[1]何松. 我国发展非正规就业面临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 北京:商业时代,2009(3)

[2]王会涛,汪戎. 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J]. 黑龙江:北方经贸,2011(1)

[3]张占勤. 城管执法与摊贩经济[M]. 河北:宝鸡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第5篇

敦煌文化的特性

在位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保存着从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3000余身,壁画4.5万平方米,唐宋木构窟檐5座,这应该是全世界在规模与内容上最大也是最丰富的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是世界最顶级的拥有艺术宝库和历史画卷的文化遗产,是古丝绸路上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璀璨明珠。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交汇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面对敦煌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敦煌文化是具有唯一性和垄断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并且是不可替代性的;敦煌文化是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在数以万计的卷轴中,蕴藏着浩瀚的文献资源,内容涉及到了政治与经济、军事与外交、哲学与宗教、文学与艺术、民族与语言、历史与科技等各领域;敦煌文化是崇高唯美的文化,注重对人精神世界方面探索与描述,注重对人的思想与意识方面的塑造。这种佛教文化的空灵之美,让敦煌文化充满神秘的魅力。敦煌文化是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在绵延千年的敦煌壁画中整体的文化基调和内容总是健康、从容、乐观、积极向上的,一代代开凿绘制的工匠画师们坚守着敦煌文化的向善性,在不断的历史积淀中,敦煌文化积累的永远是正能量;敦煌文化是包容开放的文化,不同民族与国家以及地区的人们进行着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不断的碰撞和融合着,共同推动促进了一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所以在敦煌文化中完美体现了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存。

敦煌文化传承的意义

敦煌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以及浑融性。我们应当如何解读敦煌的文化意义,并从中汲取哪些文化营养?其实,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敦煌对于我们的文化意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敦煌文化意义的一个起点。敦煌给与世人的震撼,不单纯是优美的壁画和生动的彩塑,其实更重要的是来自信念的力量与文化上的震撼。

敦煌文化用它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性的存在,给与我们最宝贵的启示,就是让我们深刻的明白了任何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要想得到发展,必须在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充分的去吸收其他国家获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加以创新。

敦煌文化元素在纤维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在文化全球化及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背景下,纤维艺术频频走上世界的舞台,引起全球各界人士的喜爱和关注。那么怎样使我国传统的纤维编织艺术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又怎样通过去突出传统文化精髓的优势和特点,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现代纤维艺术,是目前这个新历史时期专业人士需要探讨钻研的深刻问题。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发展方面都会受到来自它自身因素的制约以及其他艺术形式对它的影响。纤维艺术在吸纳接受敦煌文化元素作为设计点时,就表现出了在艺术传承创新上所具备的包容性特点,在此同时纤维艺术又对外来的文化有一种排他性,这就体现了纤维艺术是具有延续性的特点。纤维艺术在其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不但需要保持它自身所拥有的艺术形态,还要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吸纳其他外来文化,从而形成具有丰富内涵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现代纤维艺术。举例来说,清华大学著名画家常沙娜教授设计的“春、夏、秋、冬”四屏刺绣曾用于北京国贸大厦餐厅,这就是吸收敦煌文化元素中的人字披图案风格后所形成的现代纤维艺术形式,以及在首都国际机场内同样也是以敦煌动物和花、树组成的四屏刺绣来装饰国际机场贵宾休息室。这充分显示出了将敦煌文化元素用于现代纤维艺术设计领域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各种实践总结,我们更应认识到只有不断的重视和学习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融合外来的文化才能创新。

艺术与艺术教育之间的文化传承创新,是建立在对物质基础上的保证、对生活经验上的积累、对艺术素养上的积淀、对社会实践上的锤炼、对理论总结上的升华这五个条件中的。对于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而言,最关键的一环应该就是 “推进文化并传承创新”。传承的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创新的是这个兼容并包相互融合的过程。在纤维艺术设计的教学中如何去挖掘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元素的优秀精髓,使这两者能够很好的结合起来,怎样把传承敦煌文化的理念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观念,是本文作者作为身处甘肃的高等艺术教育纤维艺术专业老师正在努力研究的方面。希望通过对敦煌文化元素的不断研究,去发展纤维艺术设计教学的内容系统,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比如引导学生怎样去认识理解敦煌文化,如何去挖掘敦煌文化的精髓元素,指导他们要从敦煌文化中寻找自己纤维艺术创作的灵感。教授学生从纤维艺术设计的理念到纤维艺术创作的方式,到最终的纤维艺术的设计创作等诸多方面去钻研探讨,让学生们先从思想上认识理解敦煌文化元素,从而再应用到纤维艺术的创作设计当中去。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

第6篇

关键词:暖通工程 给排水安装工程 问题 探讨

水暖工程是在建筑工程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分部工程,它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的好坏,后期使用是否合理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简要分析水暖工程中几个常见问题及措施。

1 关于室内埋地排水管管材选取的问题

当今我国建筑中室内排水管材基本用两种管材:UPVC

排水塑料管材和机制排水铸铁管,两种管材各有利弊。UPVC管材是一种耐腐蚀强,耐酸碱盐油介质侵蚀,质量轻,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水力条件好,安装方便,价格低廉,但易老化,抗冲击能力弱;机制排水铸铁管是一种强度高,刚性大,噪音低,寿命长,耐火性能好,适用介质温度高。但价格比UPVC高。综上比较两种管材的特点,笔者建议埋地部分管材选用机制排水铸铁管,一是因为地下部分排水排出管与排水立管连接处受到的冲击力比较大,容易破坏管材连接;二是地面下排水排出管容易堵塞,管道疏通时会破坏管材,UPVC管材管壁强度弱,很容易被管道疏通器打破,从而造成排水管道渗漏事故。

例如,笔者所在城市许多楼房由于地面下一层管道疏通,疏通器把UPVC管材管壁打破造成污水渗漏地沟。基础内,冬季采暖检修才发现地沟里充满了污水,破坏了地沟内采暖管道保温层,锈蚀了采暖管道,甚至破坏楼房基础,造成了安全隐患,给居民住户造成很大不便和经济损失。而维修管道又需要破坏一层住户地面,有的住户不配合影响到邻里关系,甚至引起。所以这就需要对水暖设计和施工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这类情况发生,地面下的排水管管材应采用强度高,刚性大的机制铸铁排水管。

2 关于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和钢制散热器采暖系统非采暖季节应充水保养的问题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观的追求,现代居民室内的采暖系统基本为钢制散热器采暖系统和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室内采暖系统非采暖季节应冲水保养,这也是设计规范提出的要求。据笔者调查,绝大部分集中供暖的住户不知道也未按照此要求去执行。所以,充水保养的问题需引起我们的政府供热部门和热力公司的注意,去引导和宣传采暖系统充水保养的问题。

在系统停止运行的非采暖期季节,散热器采暖系统和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内要充满水,采用湿式保养以避免散热器、阀门的氧腐蚀,防止管材干裂,影响散热器、阀门和管材的使用寿命。笔者建议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解决充水保养的问题:①在住宅小区总管上设置阀门,供暖期停止后关闭总管阀门防止采暖管道泄水。②关闭楼前采暖入口阀门防止采暖管道泄水。③住户自行关闭管道井采暖管道入户阀门。使用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处理。供暖期停止后,要认真地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只有运行期间和停运期间都同样精心维护和妥善管理的采暖系统,才能确保采暖系统长期可靠的运行。

3 关于地暖的维护保养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地暖系统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不会有灰尘进入,更无需清洗,殊不知如果不定期清洗保养地暖系统,就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甚至可能危害用户的健康。

首先,过滤网的清洗。一般来说,地暖系统在每年采暖季到来之前,都必须对过滤器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先打开地暖系统的过滤器,取出过滤网进行清洗,并检查过滤网有无破损、堵塞,如果过滤网出现损坏,必须更换同规格型号的新过滤网,按原样装好即可。注意在拆卸过滤网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防有杂物进入管内。

其次,地暖管道的清洗。正常的地暖管道每2-3年清洗一次即可。因为地暖系统采用的是管道回路式结构,管道形状复杂,管路较长,随着供水温度的变化,很容易形成钙镁离子水垢,集中供暖还会有淤泥锈垢、菌藻等,如不定期清理,会对地暖系统的温度造成影响,甚至损坏整个地暖系统。因此笔者建议,如果地暖系统使用超过两年以上,就要注意定期清洗维护,地暖管道的清洗维护过程较为复杂,一般需要专业的暖通公司来进行清洗。据了解,现在大部分暖通公司主要使用脉冲式清洗方式、物理式清洗方式和化学药剂清洗。高压脉冲清洗是利用高压脉冲机产生的高压射水流和高压脉冲波去冲洗管道。物理式清洗方式是用海绵球在地暖管道里擦洗几遍,把管道里的淤泥全部顶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暖通给排水工程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实际使用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一定要引起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重视,通过研究和探讨最大限度解决问题,为每一位住户创造和谐、便利、舒适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2009.

[2]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

[3]JGJ142-2012,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S].

[4]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措施,2009.

[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

[7]GB 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S].

第7篇

当我走近神雾公司,发现它也是一家做“助燃”技术的公司。董事长吴道洪博士发现,如果把排放到空气中的烟气的热量集蓄起来,用来加热马上要进入燃烧室的空气,会有许多奇妙的功效。于是他趁热打铁,一股作气,发明了蓄热式烧嘴,发明了用换向阀控制左右侧轮流燃烧等技术,并把这些技术,用于中国无数的锅炉改造中,结果,大大有助于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同时也带动了一家公司的攀升,带来了个人财富的累积,导致企业业绩“每年都是最好的一年”。

神雾准备烧遍世界

就在采访神雾集团之前,国家技术监督局的相关领导正在神雾公司,给他们颁发“锅炉证”。有了这个资质证书,神雾从此就可以大展身手,不仅只对各个燃烧型企业的锅炉系统进行改装,而且可以对整个工程进行“总包”了。国家技术监督局的一位负责人说:“你们能在这个产业开拓,那就太好了,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锅炉,我甚至认为,锅炉产业是个最大的产业。”

神雾公司研究院院长王正华倒不敢这么认为,他说:“锅炉产业是非常大,但也不至于是中国最大的。不过,这个产业里面,可做的事真的非常多。因为我们过去的燃烧,实在是太粗放了。”

粗放就是精细的机会,粗放型的生产就给技术改良带来了商机。吴道洪博士曾经说自己“天生就为燃烧”而来,1994年的一天,他发现,他脑中的燃烧改良技术,也许会在中国找到用武之处。

吴道洪,1984年吴进入国防科技大学固体火箭专业学习,1988年毕业进入本校液体火箭硕士专业,1994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博士专业。十年来,吴从固体火箭到液体火箭,再到航空发动机,一直就与燃烧打交道。

现在的吴道洪,手里有近20项国家专利,拥有中国运营最成熟的燃烧节能公司――北京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神雾),是燃烧节能领域里最年轻的专家之一。

今天的吴道洪已经不同于十几年前刚刚创业的博士毕业生。他笑称自己就是为燃烧而来,吴道洪的理由似乎很充分:从大学、研究生、博士都是在与燃烧打交道,都在研究燃烧,创办的公司也是研究燃烧的。“怎样燃烧合理,烧得节能,烧得充分,这就是我的研究方向,我的活儿。我们不仅要烧遍中国,还要烧遍世界。”

他说的话不假,位于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区的北京神雾热能技术公司,每天都高朋满座,笔者采访的那一天,来自福建、山东、辽宁的“渴望与神雾一起燃烧”的各类企业负责人,都在纷纷探讨与神雾的合作机会。而在另外一间会议室,来自印度、瑞典的朋友,也在畅谈燃烧的美好未来。

神雾究竟做了什么?能够让需要燃烧的各种“雾”变得如此的神奇?这话得从过去的燃烧方式说起。

并不简单的“蓄热式烧嘴”

获得热量有许多办法,但最传统的办法就是燃烧。太阳每天给地球温暖,就是靠燃烧他身体内的物质。

火力发电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东西,人类把各种易于开采的可燃烧的优质物质,比如石油、煤、天然气等,烧了之后获得热量,通过机械能变成电能,然后,再把电能,变成机械能或者热能。物理学家都会发现,这中间的能量损耗,异常惊人。“农村过去烧柴做饭,城市里烧蜂窝煤,其实都只利用了物质本身所含热量的极少的一部分。热能转化为电能,有30%的转化率就很可观了。许多单位的采暖锅炉、烧开水锅炉,许多大型冶炼、燃烧型企业,比如火电业、钢铁业、炼铝业、水泥业等,他们的窑炉、高炉的热利用程度,用我们的眼光看来,都有很大的可改进余地。因此,如果能够改变燃烧方式,让燃烧彻底一些,同时把燃烧已经产生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节能就是一个很容易的事。”

如果不是朋友的一个玩笑,也许现在的吴道洪还在国防科技大学做一名出色学者。

1994年,刚刚博士毕业的吴道洪以其在军工导弹、火箭燃烧技术方面的造诣与朋友一起闲侃,不经意中提到如果将自己研究的燃烧与雾化技术应用到民用领域,将会为国家节省大量的能源!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朋友当即问他为什么不把这种技术民用应用节能领域,并开玩笑地说:“是金子就不怕火炼。”

吴就把自己这块金子投进了“火”里,抱着“不妨试试”的心态,寻找第一个试验者。

当时正好西安一家陶瓷厂正在进行节能改造,吴道洪立即与西安联系。就这样,吴道洪把自己的燃烧技术第一次应用到西安的一家陶瓷厂,效果很好。第一次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成功的喜悦不言而喻。

到1995年,正在读博士后的吴道洪通过给钢铁公司、陶瓷厂、火力发电厂等企业提供燃烧节能服务,不仅完全掌握了这项技术,而且还赚了“几十万元”。

吴道洪拿着这笔钱注册了神雾公司,因为当时还在读书没有时间去打理公司,他请了一个朋友负责公司管理和市场销售,自己只负责提供技术。到1995年底,公司非但没有赚到钱.还把以前赚的几十万元都花光了。

此时的吴道洪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一心一意做学问,要么全身心来创业。”在总结了第一次创业失利时,吴与朋友发生了分歧:吴认为市场开拓不力导致销售不畅,而朋友却认为吴的“技术不成熟”。在一番思考之后,吴决定自己干。1996年,吴道洪找学校的系主任借了2万元启动资金开始独立经营公司。

“蓄热式烧嘴技术”是一种高效燃烧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可以让燃料充分燃烧,同时阻止燃烧产生的热量被白白排放到空气中.从而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最终可以达到节能30%―70%的效果,而且还具有减少二氧化碳和烟气中氧化氮排放的功能。

王正华是吴道洪的师兄,也是在军工领域赫赫有名的人物。吴道洪请他出任神雾研究院的院长。他打开电脑,给笔者讲解了什么是蓄热式烧嘴技术,讲解了为什么神雾的这些技术会获得市场的青睐。

烧嘴,就是燃烧物进入燃烧炉前的入口处。蓄热式烧嘴,其实就是用蓄热材料,把本来要随着烟气排放到空中的热量蓄集起来,用来加热要进入燃烧室助燃的空气,这样,空气进入燃烧室时,就已经具有了相当高的温度,有助于把燃料雾化得更加彻底。“海绵可以吸水,同样,一些蓄热材料比如耐火砖,也可以吸热。把这些蓄热材料加在燃烧炉的门口,拜谢出来的温度可达1600度左右的烟气中的热量会被这些蓄热材料拦积。我们的燃烧方式是双向的,这边燃烧上三四十秒,就换成另外一边。这样,上一次一排气通道,就成了进气通道。冷的空气经过蓄热材料,进入燃烧炉;另外的一边的烧嘴,又有一道蓄热材料在吸收排放尾气的热量;三四十秒后,燃烧的方向又自动转换一次。这样,不仅让燃料本身燃烧得充分,而且让炉膛的各处受热也都均匀了。过去的炉膛,由于是单向燃烧,总有一些地方是最高温区,有一些地方是最低温区,因此可从事的业务会有些限制。而采用我们双向蓄热式烧嘴燃烧技术改造后的炉膛,就有可能从事一些更高技术的业务。因此,我们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节能,而且可能帮助企业得到新的业务增长点,让他们原来做不到的事能做的、不敢做的事敢做了、不敢想的事敢想了。”

烟气经过蓄热式烧嘴后,热量从1600度会降到150度左右,介质中仍旧含有些余热可用,此时,假如在前面再加一道冷凝装置,把烟气中的热量给置换、转移到水中,这些水就可以用来洗澡。这样,尾气中的热量就被吃光榨尽了。由于燃烧本身变得彻底了,由于烟气中的污染物质在燃烧炉中几乎被烧尽,烟气中含有的各种有害物质也就显著减少。

随时都有新的“换向阀”

从诞生之日起,神雾公司就一直在健康发展。几乎没经历过太大的波折,像电子产业中的芯片发展规律一样,“每18个月变翻一番”。公司改造过的锅炉,燃烧的火焰越来越蓝,越来越纯正。神雾公司采用的是讲课和培训术来推广技术。有些公司不相信他们,他们就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三方立个项目,签个协约,由中国节能产业服务协会担保、贷款支持,约定由神雾公司来改造锅炉,能够实现多少节能效率。如果到期无法实现,企业可以不付这笔钱;如果实现,企业再支付这笔钱,这样,企业、神雾公司、节能产业协会都很合算。王正华说:“由于我们的技术很实用,几乎可以三方都不付钱了,钱是从银行贷的;改造之后,企业的收益非常明显,第一年开始,就给企业‘赚’(省)出很多钱,三五年时间,项目款就很快能还清。”

现在,北京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一家针对全球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及其衍生燃料)消耗市场节能和环保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客户是所有使用化石燃料的各种工业炉和锅炉的用户,市场涵盖钢铁、机械、有色、石油、化工、医药、食品、建材、火力发电、民用锅炉、民用灶具等众多行业。

自1995年以来,神雾公司依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专利技术和自有资金,一直致力于化石燃料节能燃烧技术的研究与产品推广。年销售额从1995年的20万元增至2006年的10.5亿元,2007年预计销售收入20亿元。资产从1995年的20万元增至2006年底的4.8亿元。已投产的各种蓄热式节能加热炉达200多座,平均节能30%以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下降30%以上。目前已形成每年为国家节约能源合计61.323MGJ(折合标煤209.5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72.7万吨的能力。已累计为国家节约能源合计147.917MGJ(折合标煤505.5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723.186万吨。预计这种节能减排能力还将以每年30――50%的速度增长。

笔者问:“蓄热烧嘴技术内行的人一听,好像比较简单,外行的人一听,也容易理解,是不是容易被人复制?”

王正华说:“现在是有相当些公司在复制我们的技术,我们倒不在乎这个,只要我们保持不停的创新,保持市场占有率60%以上,我们就会越做越大。”

那么哪一部分是最难复制的呢?王正华说:“蓄热材料是很容易找的,烧嘴技术稍费点心也可复制,难一些是换向阀。一开始时我们想,双向燃烧,就需要两个烟囱。后来发现,根本不需要,一个烟囱就够了,只需要在烟囱前面加个换向阀,就可以实现自由转换,一会儿这边进气那边出气,一会儿那边进气这边出气。另外,我们有个制造车间,生产能力很强,而其他的企业可能需要从我们这边购买设备,这样,我们既有制造的基础,又有技术的不停研发,因此,不断的创新就有可能。只有不停地创新,我们随时会出现新的‘换向阀’,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首钢有一家公司,刚刚搬到秦皇岛,他们过去烧天然气,我们给他改造之后,烧高炉煤气就可以,过去这些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一样,由于热值不太高,烧不起来,只能排空,污染环境。现在,我们的技术可以让它们烧起来。仅一年,就可以节约天然气费2亿元左右。而建设这个设施,只需要1.4亿元。你想一想,这对企业的技术升级、形象升级,有多么大的作用。”

第8篇

对外开放下的IT压力

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 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与此同时,中国对外开放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零售业、银行业、石化业这些处于对外开放风口浪尖的行业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狼来了”的紧迫,因而,他们对于通过IT提升业务创新的需求也特别迫切。

与极速膨胀的资本相比,2006年,零售行业应对对外开放多半还停留在资本层面,鲜有业务模式创新,因而,IT技术尚未融入核心业务。“如何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管理水平,IT如何融入核心业务”是华普超市信息总监沈强最为关心的问题。

而对于IT历史悠久的银行业来说,如何使IT技术支持多变的业务则是民生银行科技开发部总经理助理贾凤军比较头疼的问题。经历了多年的打磨,银行业大都具备了先进的IT技术,然而,如何使信息化具有“水+海绵”的柔性技术,支持银行产品的快速更新,则是银行业应对外资银行的重要武器。

相对于银行业的震荡,石油行业则平静得多,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集团的信息化规划稳步进行。在中国石油石化信息系统管理部副总工程师吴正宏看来,未来一年内,法规遵从与内控将是被关注的重点,《萨班斯法案》对上市企业的信息化做出了严格的流程规范,这也为处于对外开放前沿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信息化要求。

IT促进管理变革

在诸如政府、医疗、石化、电力、制造业等大多数行业内,IT已经超越“工具手段”,开始融入管理变革的内核。“管理”成为CIO们的口头禅,CIO们也开始从“技术专家”向“管理专家”转变,这些兼备了技术与管理知识的CIO们越来越融入到核心战略,成为变革的有力推动者。

2007年,在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指引下,通过电子政务优化政务流程和组织结构、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将成为新亮点。在原国务院办公厅政务专员、电子政务专家陈拂晓看来,信息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入到政府机制改革中,并成为改革的助推器。在大型企业,企业战略已开始由“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那么,如何建立起快速响应的组织体系?雅戈尔集团CIO韩永生认为,以信息化促进组织变化,以流程性部门取代职能性部门将是2007年大型企业的重点和难点。

2006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和谐社会的体系下,如何弥合数字鸿沟?信息化不仅融入管理变革,更是弥合城乡鸿沟的重要手段。济南市农业信息中心主任万学道说,农业信息化正面临着最好的政策环境,如何利用3S技术发展精准农业,如何利用网络兼顾“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将成为2007年的农业信息化热点。总医院计算机室主任薛万国则表示,2007年医院的重点信息化项目是社区医疗,医疗体制改革是明年的重点方向,以信息化推进社区医疗势在必行。

集成: IT深入应用

IT技术融入战略变革,势必对IT系统的整体效应提出更高需求。在采访中,电力、电子政务、教育、制造、石化等行业的CIO都将信息系统集成列为2007年的重点信息化项目,信息化已从基础建设向深度应用转化,资源共享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将成为2007年信息化的热门关键词之一。即使在IT应用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整合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也已经被清晰地列入企业信息化规划中。

整合信息资源,意味着改变流程机制,以流程转变促进管理变革。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蒋东兴认为,信息集成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加速信息流的畅通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高效,“信息流”尤为重要。石化行业和制造业则更注重数据挖掘与建立数据仓库,将以前分散在各个单项系统的数据整合起来,深度利用。

据此,有关信息集成的技术都将为CIO们深切关注: 平台技术促进信息系统整合,SOA将支撑灵活多变的应用架构,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将深度利用数据资源。此外,在医疗行业和中小企业中,移动技术也为CIO们所看好,以此支持多种业务创新。

IT推动政务创新

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席 陈拂晓

兼任IT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家863计划和国信办有关专家组成员。因信息化建设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

2006年,在万米网格管理的基础上,北京市东城区继续将公共服务向社区医疗延伸。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利用网格原理,划分为128个网格,将58万人口按照人、病、房三位一体的原则,建立起数据库。按照在东城区内弱势群体看病走路不超过十分钟、空间距离不超过300米的原则,部署社区医疗点,在全区设置了45个医疗站。

“东城区的实践充分体现出:‘政务’创新是龙头,‘电子’是为政务创新服务的手段,电子政务是政府业务与信息技术圆满结合的产物。”原国务院办公厅政务专员、电子政务专家陈拂晓说,2006年,电子政务显示出深入公共服务的良好趋势;2007年,在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指引下,通过电子政务优化政务流程和组织结构、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将成为新亮点。

2006年电子政务进展中最显著的标志是“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国家电子政务从此有了骨架。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首次将管理体制纳入其中,切中我国电子政务诸多问题的要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07年,对这些理念、思路的理解和贯彻执行的程度将决定我国电子政务的绩效和进程,它是其他一切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总纲和标杆。而首当其冲的是,必须尽快解决我国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完善问题。”陈拂晓说。因此,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将成为“电子”服务“政务”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IT用于管理必将引发管理革命,它将推动管理机构减少管理环节和层次,结构性地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是电子政务的必然趋势和历史使命。”

2006年6月,在全国召开的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上,曾培炎副总理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及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的是重电子、轻政务。“片面追求高新技术仍是电子政务的一大通病。”陈拂晓指出,电子政务曾经走过的认识误区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电子政务的认识长期停留在办公手段改进的低层次、技术层面上,没有认识到其根本目标是推动政务创新,是行政体制改革层面上的重大战略行动。二是重技术、轻应用,以为只要采用先进的IT技术,电子政务就成功了一半,没有把政务放在首要地位,致使技术方案失去实际需求的指引和制约; 技术性能成为惟一的衡量尺度,造成行政成本飙升和巨额资金浪费。三是重建设、轻管理,从宏观上讲,由于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宏大目标及国家巨额投资长期不相适应,使诸如跨大系统的网络建设和跨部门的应用难于实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纵轻横”的局面,从微观上讲,则出现了盲目追求高技术,却未充分考虑日后维护管理问题,造成绩效不佳。

如何突破“重电子、轻政务”的误区?就是要以政务为重,把电子作为政务创新的手段。“从根本上讲,电子政务需要的是成熟、可靠、实用和可管理的技术,而不是所谓的新技术。其基本要求是用得起、作用大和管得了,即这项技术的成本符合该政府机构的支付能力和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应用成效显著,且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确保政务应用的可持续发展。”陈拂晓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框架下,解决“三农”问题、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规划城市和产业布局成为重点领域。因此,高效应急响应和指挥系统、3S技术(应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将成为2007年的热点技术。

陈拂晓认为,尽管新的IT技术层出不穷,然而,技术与设备指标的先进性是随时间而改变的,并不代表电子政务的先进性。IT技术应用于电子政务的原则只有一个,即选择低成本、易维护、可管理的技术,这是使应用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只有应用持续发展,电子政务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核心观点

“政务”创新是龙头,“电子”是为政务创新服务的手段。

迎接农村信息化新浪潮

济南市农业信息中心主任 万学道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毕业后,曾任济南市苗圃组培中心主任,济南花木联合开发公司分公司经理、生产技术科科长、总经理助理,济南市植物种苗病毒检测中心主任。

“2006年是农村信息化环境最好的一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国家20多个部委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推进农村信息化。2006年是一个转折点,农村信息化新浪潮已经到来。” 济南市农业信息中心主任万学道说。

2006年,国家各部委、省市各涉农部门纷纷以打通“最后一公里”为主题,探索多种信息落地的有效方式。2007年,农村信息化的新浪潮将会涌向何方?万学道认为,经历了多年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化将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第一大发展趋势是农业电子商务,农民对市场信息的需求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供求信息,而是渴望通过更广阔的平台实现更大规模的效益。农村经济协会、种植大户纷纷上网,他们将成为电子商务最活跃的群体。“2007年,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电子商务将成为核心。”万学道说。

第二大发展趋势是农村电子政务的继续深入。目前,全国2000多个县中已有46%拥有门户网站,农业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基本成型。接下来,电子政务将继续向村一级延伸,利用信息化实现村务管理已经在山东、黑龙江、浙江等地涌现出许多成功案例。

第三大发展趋势则是资源整合。“现在,很多科技类、生活类信息都是来自象牙塔的文献,专业术语特别多,农民真正需要的信息还需要有人去整理,需要数据挖掘。”济南市一直以农业网站资源整合为工作重心,万学道坚持认为,失去了“第一公里”,“最后一公里”也只能成为无源之水。

在这样的应用趋势下,农村信息化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曾经有人认为,宽带上网就是农村信息化。“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农村信息化是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应用。在国外,像无人驾驶飞机这样的先进技术都是率先应用在农业上的。”万学道说。依据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层次,万学道提炼了四大技术应用趋势。一是网络技术,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信息化的核心,现在许多省市探索的“三电合一”的技术就是充分利用网络,以此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第二,3S(应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成为农村信息化新热点。2007年,3S技术应用将成为济南市农业信息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预计在未来3~5年内覆盖济南市所有农村,2007年将先在护林防火、水资源调度、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应用。

第三个层次是精准农业。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引进的美国凯斯公司水稻收割机,装备着机载水稻采集系统,采集水稻产量构成及分布信息,再通过卫星传输给播种机的遥感信息系统; 等到来年播种时,对于土肥的地,播种机就会多施种,土薄的地就少施种。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将成为“精准农业”的主力军。

实现“数字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最高阶段,“数字农业”是综合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各方面、各种过程的全面数字化。

现在,农村信息化大部分还处于第一或者第二层次,精准农业、数字农业还只在大规模的农垦系统开始探索。万学道认为,资金和人才是制约农村信息化的两大瓶颈,农村信息化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和培育的领域,如何加大投入、把每一分钱落在实处是关键。农村信息化更需要人才,如何能留住人才?如何培养基层的技术人才?这都是摆在农村信息化面前的一道道难题。“农村信息化需要全方位的信息技术,更需要应用。不沉下去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就只能被新一轮的竞争浪潮淘汰。”万学道说。

核心观点

农业信息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动机,农村信息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推进器,因此,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和共同参与。

从数据分析中寻找创新源泉

雅戈尔集团副总经理 韩永生

兼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工业管理与设计工程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负责国家863多项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与开发,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企业的信息化到信息化的企业,是一个质的飞跃。”雅戈尔集团CIO韩永生说。在企业的信息化阶段,信息化是一种工具,尚未深入到企业组织内部; 而在信息化的企业阶段,信息化已经深入到企业的文化层面,企业已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组织结构,与信息化相对应的是网络化组织、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2006年,以信息化促进管理变革,以信息化革新流程机制成为大型企业信息化的主旋律。

促使企业发生这些转折的是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作为与国外企业抗衡的主力军,国内大型企业纷纷进行战略变革,信息化也逐渐融入企业战略。

“要想拥有大企业的强势、小企业的灵活性,企业需要进行战略转变,即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同时也需要进行组织变化,以流程化的组织取代职能性组织,建立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组织体系。”韩永生说,“下一轮的企业信息化将会从分销ERP、生产ERP这些操作层面转向对数据的处理和加工,利用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层加工,可以成为产品创新、客户服务创新的源泉。”

对数据进行深加工,从数据中找到创新思维,韩永生认为,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将成为2007年大型企业信息化的一大热点。根据二八原则,80%的价值源于20%的因素,如何抓住20%?企业的信息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财富,对数据进行深加工就能找到20%的客户群。其实,雅戈尔集团上线数据仓库已经有四五年了,并在数据分析中感受到了信息化所带来的创新力量。

与战略变化相配套的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这在大型企业中尤为困难。在韩永生的“铁箍理论”中,部门向后靠,流程向前移,信息化就像铁箍一样紧紧地把企业各个部门连接在一起,使企业建成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体系。

在中国,大型企业正在努力朝着流程化的部门迈进。韩永生认为,平台技术、集成技术将会在2007年更快地推广开来。当企业组织体系发生改变时,原有的财务系统、分销系统、生产系统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平台技术、集成技术的应用将打破一个个信息孤岛,充分发挥系统的整合作用。然而,信息化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而是为了管理、为了竞争而技术,信息技术服务于管理,这是企业信息化应该遵循的原则。

核心观点

大企业需要面临由“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以流程性部门取代职能性部门,这当中,信息化将作为重要手段深入企业变革。

IT投资回报最大化

华普超市有限公司信息部经理、信息总监 沈强

曾先后在陕西省宝鸡石油机械厂、北京羊毛衫厂、北京三友商场等单位从事信息化工作。

2006年,华普超市加入了IGA(国际零售商联盟)。在一次由IGA亚太区总裁进行的培训中,华普超市信息总监沈强特别想询问三个问题: 怎么选择零售业管理软件?选错了管理软件怎么办?国际零售厂商信息化投入的比例是多少?尽管2006年零售业风云变幻,并购、合资层出不穷,但是沈强认为,零售业的变化多半还处于资本层面,IT对于国内大多数零售商来说,尚未融入为业务核心竞争力。

如何选择零售管理软件?“影响软件应用的因素包括软件产品本身及用户自身变革等。问题在于,怎么样才能知道这种软件适不适合企业呢?“一个软件使用者完全了解这套软件本身以及适不适合企业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企业如何具备这种预见性?”

选错了软件怎么办?2006年4月12日,苏宁电器集团牵手国际IT两大巨头――IBM及SAP实现ERP系统成功上线,投资近千万美元。“外资零售软件的介入使国内零售软件厂商面临很大冲击。”沈强说,软件厂商的格局变化直接影响到用户,一些软件厂商退出市场,导致用户面临着更换软件的困境。而每一次大规模地更换软件,对企业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

“国际零售企业信息化投入比例是多少?”则反应出我国零售企业所遭遇的资金困境。麦德龙每年用于IT的投入占到全年销售额的5%左右。“超市是零售业内利润最低的业态,每年的毛利大致是12%~15%,纯利仅为2%~3%,这就决定了国内零售企业不可能有那么多钱投入到IT。”成本是制约软件选择的主要因素,一旦管理软件选择出现失误,企业就要无休止地陷入软件更替的痛苦。

沈强的疑问也深刻地道出了中国零售企业的IT现状: 中国大部分零售企业仍然处于信息化的艰难探索阶段。沈强表示,2007年将是华普超市近几年IT投资预算最低的一年,除了数据库迁移和网络改造外,其他信息系统都只进行局部调整。“对零售企业来说,经营模式和水平是最为关键的制胜因素,而信息化还没有融入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

核心观点

保持投入与产出的均衡,用企业能够承受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业务需要是CIO义不容辞的责任。

SMB:远未爆发的IT阵地

东华纺织集团常务副总裁 杨文华

曾先后就职于高校、专业咨询机构和企业。1999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06年,尽管各大IT厂商关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产品和战略铺天盖地,中小企业应用市场却远未爆发。”东华纺织集团副总裁CIO杨文华说。2006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继续深入,然而,由于中小企业的局限性,管理基础薄弱,信息化项目仍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盲目局面,缺乏长远的IT战略规划。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间的信息化差距开始加大,资金上亿元的民营企业成为中小企业最为活跃的“第一梯队”,这些企业纷纷推出IT战略规划,有的甚至开始系统集成,与第二、三梯队的落差明显加大。从企业类型看,与消费者直接发生接触的企业与市场最为贴近,因而越来越感受到竞争的压力,从而向IT技术寻求支持; 而那些以代工为主的企业,市场反应比较迟缓,信息化应用也相应地处于初级阶段。

为什么SMB市场仍然不愠不火呢?“现在的IT技术越来越贵族化,阳春白雪,很多IT厂商在向中小企业推荐产品时,盲目应用高新技术,过分夸大产品功能,产品上线后才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杨文华认为,中小企业应用慢热一是由于IT厂商盲目乐观,为中小企业定制的产品没有从实际出发; 二是取决于中小企业本身,“我一直坚持IT技术不是第一位,管理基础才是第一位的,中小企业应该先学会理顺管理机制。”杨文华说。

杨文华认为,中小企业应用应该向两方面发展:一是产品要智能化、傻瓜化;二是要无忧化、免维护。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一种有效模式,ASP平台在2007年会取得长足发展。

对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如何选择IT技术?杨文华精辟地提出了四大“宝典”: 一是中小企业在IT技术方面不要做先进者,要做学习者; 二是不要去看大企业用了什么样的技术和系统,要找同类型企业、找同行; 三是不要去听供应商怎么说,而是要听其他企业的信息主管怎么说,成功的和不成功的都要听; 四是不要和实施顾问谈,要和企业内部的实施人员谈,只有他们才能深刻了解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核心观点

共同期待简捷、安全、傻瓜化信息时代的来临。

迎接整合浪潮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科技信息部主任 王聪生

自1985年先后独立开发的软件5项,组织开发软件3项,获得优秀软件金奖2项,银奖3项。参加编写的国家标准2项;起草编写电力设计行业标准2项,发表文章近30篇。2006年被评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特级专家。

“2007年电力行业信息化将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长期研究电力信息化的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王聪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经过几年的调整,技术环境变化不大,不再具有显著特征,计算机、EAM、ERP具有诸多共性,整个电力行业更注重管理环境的信息化,而不关注IT技术细节的变化。”

王聪生认为,电力信息化取得了不少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尤其是信息共享程度严重不足――由于存在部门利益,只想获取,不愿付出的想法大多存在。其次,应用系统“烟囱”林立,孤岛部门和应用系统之间缺乏联系。

近期,电力行业信息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王聪生认为,2006年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信息化规划大多成型。比如他所在的集团公司在年初确定长期规划,各地电网、电力公司的规划也纷纷出台,这为未来5年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这些规划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2007年,这也是2007年行业信息化环境变化不会发生大的波动的原因之一。

这些中长期规划从管理入手,将分散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成多个统一的整体。因此,电力行业的孤岛现象和“烟囱”林立将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整合的力度进一步加强。

其实,系统整合的工作一直在进行,只不过2007年整合的力度要大一些。王聪生分析,在过去的2006年,这种整合的力度已有所体现。例如,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西北某分部,由于信息化流程的改变,调整了100多名中上层岗位,这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市场压力的增大,使得电力公司为适应先进的信息化流程而做出调整已是在所难免。

在电力信息系统的整合中,需要重视几个问题,依次是:信息安全、工程建设的信息化和信息化基础工作。王聪生认为,这几个方面将是比较突出的建设重点,信息安全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问题,不能忽视。工程建设的信息化则要覆盖全局,这是工程建设合理性的保障措施,能够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解决孤岛现象。2007年,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的重点是统一全行业的代码标准体系。2006年,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所制定的电厂ERP代码已被28家发电厂引入,今年的代码系统会更为广泛。

对于新兴信息技术,王聪生认为,电力行业更关注的是RFID、3S、3G、WiMAX、流媒体和电力线上网等新技术。“2007年,电力行业的信息整合将步入。门户统一、信息统一解决了信息流的问题,随之而来要保障用户随时随地可以上网,但是目前的无线网络还不能满足需要――而无线通信技术应能弥补这种缺憾。整合之后的网络结构也随之变化,系统升级,服务器采购等,都需要关注技术。平台软件方面,Vista也值得关注,有一些新的应用对个人非常有用,比如表单和流程处理等。”

对于这些新技术的应用,王聪生认为,首先还是要能够满足业务需要,其次是产品的成熟度和经济性。“一个产品成熟了更接近于实际应用,先进性则无需过多考虑。现在的行业用户不再追逐概念产品。”(文/吴玉征)

核心观点

电力行业更关注的是RFID、3S、3G、WiMAX、流媒体和电力线上网等新技术。

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

中国石化信息系统管理部 教授级高工 吴正宏

自刚刚过去的2006年12月11日起,中国石油全面对外开放。相对于银行业的震荡,石油行业相对平静多。在中国石化信息系统管理部教授级高工吴正宏看来,未来一年内,信息系统的整合与深化应用、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维护和法规遵从与内控将是被关注的重点。

吴正宏解释说,石油、石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成熟,系统整合与集成成为信息化重点也在情理之中,包括“展示”层面的集成、数据层面的集成、应用和流程层面的集成等。这三个方面的集成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业务需要。“展示”层面的集成表现在企业门户的应用,用户可以得到各种所需要的信息量。数据集成则是将以前所有单个项目的数据统一和共享,梳理数据之间的关系,深度利用数据,建成各类数据仓库。但是这种只有交换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应用层面数据的集成,表现在公司一个完整的业务之间数据的流程化管理。“这一点是最重要的,面向业务的软件开发将为应用层面的流程管理带来新的模式,增强信息系统的适应性。”

吴正宏认为,2007年,石油、石化行业将更加重视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由于现在系统从单机、局域网发展到公众网,很多系统离不开网络,网络一旦有所闪失,最保守的损失也是基于网络的业务不能正常进行,再严重一点,数据被泄露、篡改,危害性更大。目前,石化、石油的财务系统、物资管理等关键业务的数据流都在网络之中,也有相应的备份,但是单项的安全措施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实施一体化的安全解决方案。

吴正宏强调了另外一个系统保障措施――运营维护。“建立一套良好的运营维护标准,保证IT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吴正宏比喻说,在平房阶段并没有物业,而在楼房阶段则有专门的物业公司出现,这就像现在的IT系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需要一套保障措施才能保证流程高效、低成本地运转。运营维护是需要相关的技术、标准去实施的。这种运营维护是对流程管理,建立一个自动化的IT平台,对IT系统有专门配置库,可以衔接好业务流程,固化在系统之中。

最后将被关注的热点是法规遵从和内控。如果说前三者集中建立在IT系统的保障措施方面,法规遵从和内控则是强调对IT系统的管理,对目标的控制,对财务、流程以及安全等保障措施提出新的要求。以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为例,它要求对整个IT流程做出检查,这就要求建立一套可信体系。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加强内控机制,才能够有效规划IT系统建设,符合上市公司的要求。

吴正宏强调,在石油、石化的各个业务当中应用了很多新技术,如GPS、GS、RFID等。这些技术融合在业务当中,没有特别突出的单项技术显著。应用这些技术首先要满足业务需要,成熟度和可靠性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经济实用性。吴正宏说,石化行业尽管看起来不缺钱,但是由于行业特性和成熟度,每一份投资都要谨慎、合理安排,并不盲目追求投资规模。(文/吴玉征)

核心观点

石化、石油的财务系统、物资管理等关键业务的数据流都在网络之中,也有相应的备份,但是单项的安全措施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实施一体化的安全解决方案。

社区医疗信息化唱主角

总医院计算机室主任 薛万国

多年来一直从事医院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是“军卫一号”工程主要设计成员,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电子病历研究,承担过军队和北京市多项电子病历研究课题。

总医院计算机室主任薛万国认为,随着整个医疗体系的变化,2007年的热点将集中在社区卫生信息化方面,这是国家力推的一个方向。大型医院信息化建设重点则将集中在信息集成平台,以满足各项业务需求,并兼顾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之需。医疗卫生的标准化工作持续发展,为社区卫生信息化和集成平台奠定了基础。

社区医疗将起到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作用。要提高社区医疗本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区域医疗信息共享被认为是重要途径,这在2006年已有成功例子,2007年将持续推进。

薛万国介绍,今后总医院将在医疗集成平台、无线和软硬件升级方面继续投资。集成平台是由于这些年医院信息化建设了许多孤立的应用系统,但信息不能共享; 各个信息系统之间也是由不同的厂商实施,集成必将是大势所趋。要将所有的信息集成在一个平台,互通信息,电子病历相互认可,带动社区医疗发展。

薛万国说:“无线在医院的应用需求很大,如在医院病房中临床对信息的需求。对护士来说,他(她)需要执行各种医疗操作,同时还要采集病人的生命体征;对医生来说,他需要看病人的各种信息。如果我们采用移动技术到病房运用,就可以替代医生查房的需要,包括给病人的用药、看报道、检查影像等。同时,也可以取代护士对各类执行单的执行,减少医疗失误。目前,在301医院,已有54个病区使用PDA,进行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录入和特护记录。6个病区在试用小推车查房。”

软硬件升级是国内医院信息化的持续工作。以总医院为例,2007年将从网络改造,基础设施更新入手,要做好内部网站的改版,带动一系列的应用,做好数据库,搭建好沟通平台,做到数据可以随时共享上报等。除了这些系统,该院还要在临床医学方面投资信息化资金,比如内窥镜、心电临床医学、核医学等,做好医疗科研的信息化,为科研做好后盾。薛万国透露,这些科研和信息化改造的费用大概在2000万元,基本与2006年的IT投资持平。(文/吴玉征)

核心观点

社区卫生信息化必将成为新的热点。

信息集成重塑高校竞争力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 蒋东兴

1995年清华大学计算机技术系毕业,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脑网络与应用,近年重点研究高等教育信息化,在国内外会议和刊物上6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4部。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蒋东兴认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经历了最早的单机、局域网、数字校园和新一代数字校园等阶段,从应用特征看,分别对应的是系统集成、应用集成、信息集成和社会集成。现在,高校信息化总体进入信息集成阶段,对应了知识管理、权限管理和信息检索等应用系统。未来几年则将是支付平台、电子证书和信息门户等具体系统的建设周期。

信息集成的基本思路是:以用户为核心,组织信息与服务,提高用户工作效率。信息集成的重点是加强对信息资源的规划、设计、开发、使用、共享、组织和控制,通过加速信息流的畅通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高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

蒋东兴不关心现在清华大学70多个应用系统增加或者减少了多少,他关心的是信息流的畅通与否。保证信息畅通无阻,是新一代数字校园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目标。蒋东兴透露,2007年,清华大学要建设和完善现代化教育支撑平台、财务系统和设备管理系统。

对于新技术,蒋东兴持“以需求为导向”的态度,他说,CIO更应该从大局考虑,注重信息流的应用。结合这一两年清华的信息化建设,蒋东兴比较注重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这是因为“以后统一门户平台,就要让用户随时随刻能接收到最新通知,可以利用WAP技术实现。移动办公也将是趋势,提高用户效率,还有多种移动服务,也将是在考虑的范围中。”而对这些新技术产品的选择,蒋东兴还是强调需求第一,成熟度第二,随后是经济性和先进性。而经济性应该包含在成熟度之中,因为成熟的产品具有经济性。

关于2006年高校信息化格局,蒋东兴直言不讳:“高校信息化总体波澜不惊,没有太大变化,新技术将结合实际环境应用。”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年,许多高校未来几年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已经出台。(文/吴玉征)

核心观点

通过加速信息流的畅通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高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

以柔性IT系统应对业务之变

民生银行科技开发部总经理助理 贾凤军

2006年的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正式对外资开放。民生银行科技开发部总经理助理贾凤军认为,银行业开发之后,银行的压力来自监管层特别是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其次是同业竞争,尤其指外资银行的竞争。为了满足监管和客户的要求,银行需要随需变化的战略,以及相应的柔性IT系统。

近年来,国际国内金融监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适应新的监管环境是国内银行的业务重点。要遵从巴塞尔协议,银行就要避免风险,在少占用资本金的业务中开展创新,这势必会牵引银行开展多种零售业务,发展中小企业的业务,从而避免“绑定”少数大客户带来的风险。

贾凤军说,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的基本特点。要减少风险,将业务转移到稳定、收益良好的客户群,就要对各种客户做出分析、判断,国内和国外的做法并不一样。国外银行的做法可能是根据历史数据建立模型以掌控风险。而国内的环境决定了国内银行采取的“信任”体系,比较缺乏客观的分析评估,这是当前银行IT系统需要调整的重要原因。

国内银行在一些服务形式上模仿外资银行并且动作迅速,比如设立客服电话、服务柜台等,这些基本的服务模式只要精心去做,差别不会太大。但是在核心业务上,外资银行可能有上千种的业务门类,而国内银行提供的业务则仅仅在百种左右,相差悬殊。要缩小这种业务差距,就必然需要调整业务方向,发展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用户,因此,IT系统的调整在所难免。“正如大多数人所说一样,国内银行IT系统的硬件环境是领先的,但是业务和系统融合则还有一定差距。”(文/吴玉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