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时间:2023-07-27 16:24: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1篇

着眼发展机遇,加快思想解放力度。30年的改革开放表明,思想的解放,是把握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改进领导方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强大的动力。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30年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及后来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辩,每一轮思想解放,都极大地解放发展了生产力。事实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顺应客观实际,抓住发展机遇。现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谁思想解放,谁就能把握机遇;谁思想解放快,谁就能领先起跑:谁思想解放彻底。谁就能真正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有所作为。

立足客观实际,坚持科学合理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就必须从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在目前情况下,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国家。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起文化建设新,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此同时,要针对我国多民族、东西部差距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领导者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科学决策的基点。

江苏地处沿海,除苏北地区相对滞后一些外,大多县市的基本县情都居于全国领先水平(特别是苏南地区)。因此,解放思想,搞决策,谋发展。我们还必须走在全国前列,要有“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既要以辩证态度看待过去的成就和经验,又要以创新的眼光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尤其要打破常规,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的各种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形形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而以全新的开放理念,决策处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引领企业运筹,提高战略管理能力。改革开放30年,企业发展已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企业发展快,运转平稳,财政收入逐年上升,地域经济就良性发展:而企业发展停滞,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遇战略性挫折,地域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引领企业运筹,帮助企业提高战略管理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就目前而言,许多企业在战略管理上存在认识误区。一是未能从以前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往往把成功简单归结为机遇、幸运、冒险精神和个人魅力等。二是在关系企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上。随意性大、变化大、主观性强,缺乏较为系统科学的决策机制。三是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乏深层次把握。从而造成许多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四是对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相应的企划战略或可操作的战略规划。这就使企业的发展长期处于“盲动”状态,没有形成国内乃至国际顶级企业具有的竞争力。因此,谋划地域经济。必须从增强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入手,帮助企业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上取得突破,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领先地位。

事实证明,解放思想。拥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可以激活许多企业,而一个企业的崛起往往可以激活带动若干个企业。若干个具备战略管理能力的企业集群可以使地域经济的发展始终处于蓬勃昂扬的发展状态。

贯彻人本理念,推进和谐环境建设。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既揭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动力

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解放和发展。不能只看GDP,“见物不见人”,如果忽视生态文明,忽视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发展指标,甚至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那最终会被人民所抛弃。因此继续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关注民生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2篇

【关键词】 济源市;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也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但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如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济源市作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市,正在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按照“关键抓发展、重点抓农村、核心抓统筹”的战略思路,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途径,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一、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内涵

城乡一体化思想由来已久,按照经典理论,城乡一体化即:“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人们对其理解各有不同,广义上讲,城乡一体化就是在生产力、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城市与乡村之间,逐渐打破壁垒,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二者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渐改变城乡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

二、济源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意义

1.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到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60元,也存在着一些经济社会问题,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尤其是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利益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只有实行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民,我国农业和农村的指标水平较低,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可使城乡之间各生产要素充分流动,产业发展合理布局,乡镇企业产业升级,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一方面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了农业效益;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为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实现富民强国奔小康的战略目标。

3.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因此,社会和谐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这种人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突出表现在城乡、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各民族的公民尤其是城乡居民是否公平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上。从济源市来看,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形成了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还存在着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只有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深化体制和制度改革,调整政策取向,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使农民最大限度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效缓解和解决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三、济源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利条件

1.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根据理论研究及国际经验,工业化一般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进入工业化中期就应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研究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料,得出一个“多国模型”并提出了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标准:(1)人均GDP为800美元;(2)GDP年均增长6.2%;(3)初级产业产值比重低于39%,工业产值比重超过21%;(4)城市化率高于36.2%。2008年济源市人均GDP已突破6000美元,GDP增长近些年都接近15%,三次产业结构为4.7:73:22.3,城镇化水平达到49.01%。济源市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不应再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从国际经验来看,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等,一般是在20年后开始工业反哺农业。济源工业化已发展了50多年,农业不应再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应该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

近些年来,济源市坚持工业强市的战略,工业规模持续扩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多项指标居于全省前列。2009年,济源市共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622个,完成投资171.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46个。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67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82家,超30亿元企业达到6家,济钢、豫光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济源已经完全具备了工业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2.资金政策明显向农村倾斜。近年来,济源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对农村实行“少取、多予、放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扶持及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率先在全省建立健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实行了农村“五通”、“五有”工程、“3581”农民增收创富计划、“百村富民工程”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双二十”活动、“3+1”工作等。市级财政对“三农”建设专项资金投入2006年1亿元、2007年2亿元、2008年3亿元,2009年3.9亿元,2010年计划达到4.5亿元,镇级财政也结合市里有关政策,将新增财政的30%以上用于“三农”,对农村的政策倾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济源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

1.加大城乡一体化宣传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的战略部署,是发展模式、指导思想、工作方式上的一次重大调整,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明了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明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质和内容,明确既定目标,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减少城乡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和困难。

2.改革城乡管理体制和制度,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等,从制度上消除二元结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保障。”一是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户籍被人为的赋予更多的职能,跟劳动人事关系、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等紧密相连,户籍制度是其它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改革要修订或废除原有将户籍区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办法,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在各项待遇上的差别;二是进一步改革土地制度。“应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对其所分得土地的使用权进行转包、租赁、有偿转让或作为资本入股”,这样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使用的集约化,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发展;三是进一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社会医疗保险体系,逐步实行以个人出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当投入的城镇及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社会救济福利体系,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行基本生活保障。

3.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是一项工作的总纲,空间布局的一体化更需要规划先行,要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来考虑城市的布局、生产力的分布、要素的搭配,达到资源的优化利用。一要科学规划,根据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形成设施齐全、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城镇体系;二要坚持建设标准化,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树立精品意识,严把施工资质关、材料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三要坚持管理规范化,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快社区建设,整治脏乱差现象,切实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四要坚持运作市场化,树立经营理念,搞活城镇资源,把存量资源推向市场,实行资本运营,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发展之路。

4.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产业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要顺应城乡经济不断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助推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链接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建设城镇、提升村庄、城乡互融、协调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及其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促进农业、带动农民的作用。”农业产业化,不仅是农业直接生产的产业化,而且要在延长和发展农业加工链条上实现产业化,在连接第二、三产业上实现产业化,在链接市场上实现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三是实施新型工业化。当前经济发展形态正逐步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这是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机遇,更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动力。新型工业化通过自身的产业扩张张力,辐射、连接、裂变以及吸纳一产和三产,带动一产和三产的发展,并且通过自身的社会化集成系统机制,在城乡之间架起区域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参考文献

[1]孙大飞,杨绍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取向[J].城乡一体化.2006(10)

第3篇

倒逼机制: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在中国的发展中,人口红利不可忽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的产品制造基地,以微薄的毛利积累推动着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口素质层次较低,全国的劳动力大部分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规模庞大,但在世界产业链中仅是其中的加工环节,毛利小得可怜,利润大都被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占有。时到今日,我们又面临着新情况:一是农民工供给逐年萎缩,东南沿海省份“民工荒”一年重似一年,尤其是技能民工更是奇缺;二是农民工工资逐年提高,很多微利企业已经难以为继;三是低层次的农民工无法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

当前,经济基本面因素出现根本变化,经济增长的现有动力源泉逐渐衰竭,可持续发展面临历史性挑战。依靠劳动力数量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开始动摇,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增大,廉价劳动力优势难以再续。特别是我国将先后迎来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年人口高峰,人口发展将发生重大转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指出:“根据入口预测,我认为2013年是人口红利消失的转折点。其实,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个转折点目前已经到来。”人口结构之转折形成了转型发展的倒逼机制,发展必须要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人才红利:江苏具有比较优势

如果说人口红利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粗放的外生特征,那么人才红利具有的则是集约的内生特征。对江苏而言,只有集约、内生的人才红利才是最可靠的红利。早在2003年吹响“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号角之后,江苏就在全国率先作出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大决定,确立了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优先发展”的战略格局;进入“十二五”,又把创新驱动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部署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形成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鲜明导向。江苏最早感知到人口红利弱化的影响,及时将发展的动力转移到创造人才红利上,确定了自己发展的比较优势。

首先,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为创造人才红利打下基础优势。江苏省依托经济国际化的领先优势、城市化的集聚优势、工业化的规模优势、科教和人才的优先发展优势,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在产业结构方面,得益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大力推动,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已形成一产稳固、二产主导、三产加快的发展格局。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也相应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序转移,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对GDP增长贡献率日渐协调。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势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充分发挥知识和人才的作用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科技贡献率持续提高,创新驱动作用增强,为发展人才红利创造了先发优势。江苏省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着力将创新驱动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一方面,坚持把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作为根本保障,大力鼓励和支持知识创造,较早颁布实施省级层面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积极创建全国唯一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多项专利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另一方面,坚持把优化区域创新布局作为关键支撑,加快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氛围浓厚、竞争力强的创新区域。目前,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5.2%,成为我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正是为了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挑战,江苏将压力变成转型升级的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着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成为发展人才红利的先行者。

第三,人才引领作用日益明显,人才投入持续加大,为发展人才红利提供动力优势。近几年,江苏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把科教与人才强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全面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全省大幅度增加人才投入、大规模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度培养培训人才、大范围用好用活人才,奠定了人才率先发展的长远战略优势。多年来,江苏实施的“双创计划”、“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计划”、“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科技镇长团”、“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等多项重大人才工程成效显著,既有力推进了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又引导各类人才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汇聚,为增创江苏科学发展新优势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化改革:发展人才红利的根本动力

发展人才红利的根本动力是改革创新。也就是说,江苏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人才红利离不开改革红利,没有改革红利,人才红利就难以形成,即使形成也不能得到发展。为此,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积极创新和落实人才政策,不断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坚持以人才政策带动体制机制创新,争取在人才制度建设上取得较大进展。

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模式。发展江苏人才红利,要更加重视人才的引领作用,实现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一是解放思想,切实打造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氛围和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的文化,为人才创新创业奠定思想、文化基础。二是积极构建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中心的人才发展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和发展。三是积极构建以人才创业孵化园为中心的企业主导型的人才创新创业模式,促进人才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快速、高效结合。四是积极构建以产业技术应用为中心的高校、科研院所主导型的人才知识转化模式,促进人才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精心打造产业技术应用研究“。一院多所”模式,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依托自身优势成立产业技术应用研究院。五是积极构建以高端服务为中心的人才服务类企业主导的人才创业扶持模式,促进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第4篇

一、科学发展观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坚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本质上是辨证的,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矛盾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揭示了整个社会是个复杂的矛盾系统,存在着诸多矛盾,包括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社会自身的矛盾,等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社会基本矛盾又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矛盾。

1、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是决定性因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了我国发展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发展链条中的关键环节。科学发展观将发展观实现了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转变,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科学发展观主张,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还要促进社会发展;不仅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还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还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同志指出:“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它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相依存。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普遍联系。由此,要把全国发展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立足全局,实行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志指出:“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要正确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谋求当前利益,又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为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同志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主张在发展中解决发展问题

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思维特征之一。恩格斯所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的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惠维的历史的科学。’,n[人们可以通过分析某一历史阶段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其活动方式来把握该时代的思维方式。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该时代人们思维方式的性质和状况,反过来,人们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必然要对社会实践活动、历史的发展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1、科学发展观思考的人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个人,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的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问科学发展观中的“人”,就我国现阶段的状况而言,就是指全体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及统一战线各组成部分在内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参加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质,做到尊重人、关爱人、依靠人,把人的生存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看成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相互联系的系统,该系统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按照一定规律发展。因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决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而是要在坚持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同时,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作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统一范畴,整体推进,以形成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同时并举的发展格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系统的有机性和整体性,才能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的协调和稳定。

三、科学发展观以客观规律为原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类和自然界是共生的,人类与自然之间通过劳动这个纽带联系起来,人类社会有发展的权利,自然也有其发展的权利;人类社会有其发展的规律,自然也有其发展的规律,不能被违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表现为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一方面,人通过实践活动改变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着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自然环境又作用于人,因而要求人遵循自然规律,从而实现着人的自然化。科学发展观认识到人靠自然界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破坏自然无异于人类的自我毁灭。因而,科学发展观主张必须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

第5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主权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第6篇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创新强省”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跃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浙江实际。要建设经济强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

1 创新是浙江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党的以来,浙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省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三大”历史性跨越。1978年到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从123.7亿元增加到156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331元增加到3168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332元和165元增加到18265元和7335元。浙江以占全国1.06%的土地面积和3.79%的人口,实现了占全国7.47%的生产总值、6.53%的财政总收入和7.9%的进出口总值。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历届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积极发展民营经济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克服人多地少、工业基础薄弱等不利条件,大力弘扬浙江精神,艰苦奋斗、创新创业的结果,归结到一点就是“创新”二字,这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最主要经验。

2 创新是克服资源要素瓶颈制约的根本途径。随着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总量的增大,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突出。一是土地资源长期紧缺。按照国家对浙江的基本农田保护要求和“十五”时期全省平均每年占用的耕地数量预测,我省现有耕地资源只能满足10年左右的发展需求,土地供需矛盾非常紧张。二是水资源长期紧缺。不仅是水资源总量不足,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结构性和水质性缺水现象明显。特别是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平原河网和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三是能源长期紧缺。总的看,这些年来我省的电力供给情况有所好转,但我省的煤炭等一次能源自给率非常低,大量的煤炭特别是电煤需要从省外输入,安全供给保障难度越来越大,而且二氧化硫排放也难以平衡。四是环境容量资源长期紧缺。主要是长期来形成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渐近饱和。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排放还将不断增加,进一步降低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些瓶颈因素的存在,严重地制约着我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步伐,根本的要依靠不断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创新,努力破除制约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陈旧观念的束缚。

3 创新是抢抓发展机遇、应对国际国内挑战的必然要求。当前,浙江正处在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市场化完善期、国际化提升期,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一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从国际看,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加快,有利于我省更好地从全球引进高端产业、吸纳先进技术和急需人才,促进产业升级。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对我省防范经济风险、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内看,最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家区域总体战略的全面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国务院提出要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这将为我省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新的需求、新的动力,对我省优化发展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这一新机遇,应对好面临的新挑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强自主创新。切实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抢抓制高点,增创新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新阶段。

二、加快自主创新必须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浙江经济强省建设不断推进的根本要求。创新强省,核心就是要切实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当前,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 必须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核心,是创新强省的重点。现阶段我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制约也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高也罢,关键的问题是经济增长还比较粗放,产业层次还比较低,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根本的还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弱,技术水平低,特别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提升、产品升级的能力不强。必须要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2 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创新不仅要破除陈旧观念,还必须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化改革。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也是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改革促创新、创新促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把深化体制改革作为加强自主创新的工作重点。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着眼于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着眼于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力求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大的突破,为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提供根本动力和制度保障。

3 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进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不仅是创新投入特别是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而且也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再进一步说,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创建和谐企业的需要。必须引导企业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可持续成长的管理观念转变,重视培养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支持企业加强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努力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使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加快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推进自主创新,还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这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重要前提。政府的作用主要

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提高创新能力,转化创新成果。

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一是把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要彻底改变长期来主要在科技系统内部搞科技体制改革的思维定势,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来谋划全省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途径,努力把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事业发展从科技系统内部的小循环拓展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加以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通过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主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二是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有效途径。要把规范发展技术市场作为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对接点”,以拓展和完善网上技术市场功能为重点,加快我省技术市场体系建设,规范技术交易行为,以项目为依托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要把推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作为重要着力点,加强创新创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完善企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制度,促进创新成果与各类资本融合,促进科学家与企业家结合。要根据我省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在战略层面的联合,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提升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要积极引导和协调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分工协作,促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创新链。形成企业间创新效益的共享机制,促进技术链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以及技术转移的财政、税收政策,努力提高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通过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移尽快抢占技术制高点和未来产品的上游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整合资源,加强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重点是要改革科技管理模式,打破部门分割,建立健全科技、发改、经贸等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相关资源整合,形成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要按照引领未来、支撑发展的要求,围绕节能减排增效,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围绕增长方式转变,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力争在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尽快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和科技水平。

第7篇

通过近期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不仅使我更深一步了解我们党,了解科学发展观,同时对我镇经济发展的目标与定位以及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认识,现将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正确理解科学发展的内涵与实质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觉得可以把这句话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五个要求”。

“一个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我们生活着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自然是人与社会的存在基础;社会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组织方式,而人在其中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由人在发展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以人为本,一是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三是要把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和根本动力;四是要把是否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

“三个基本点”,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但同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到发展的全面性,发展空间结构上的协调性和时间进程上的可持续性。

“五个具体要求”,也就是“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简单地说,科学发展观就是“让大家都发展,让大家都和谐发展,让大家都能持续发展下去”。

二、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山镇设立于1992年,因××山旅游业的发展而建镇,也因旅游业的兴盛而兴盛。1999年被列为××省中心建制镇。全镇总面积71平方公里,辖6个村,山场占全镇总面积的87.19,耕地面积4817亩,人均仅0.36亩,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山区乡镇。近几年,在××山大旅游的牵动辐射下,加上招商引资的推动,镇内旅游业发展迅速。景区、景点的开发、农家乐的发展、农民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热情高涨,旅游业成为我镇兴镇富民的特色支柱产业。20__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170万元,人均gdp12256元,其中旅游业收入10963万元,占gdp的67.8,三项产业比例为2:1:7。

三、因地制宜,贯彻科学发展观

结合我们××山镇经济发展现状,我觉得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好处理“三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先发展和后发展的关系,实现有序发展。正确定位发展,我们是山区旅游乡镇,不能一提加快发展,就舍本取末,盲目在风景区搞工业,梦想着使农民就地向二产转移,而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区位、生态优势,抓好旅游经济的发展,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家乐,开发生态旅游。编制镇域旅游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先富民后富镇。

(二)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本文的关系,实现有度发展。要牢固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做到“二克服”、“二不吃”,一是克服功利主义、不吃“子孙饭”。当干部要有政绩,但这政绩决不是不计后果的政绩,决不是对资源“掠夺性”消耗的政绩;不能急功近利。如旅游资源的开发,砂石的开采,土地资源的开发,都有一个度的问题,都有一个合理利用的问题。如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果现在没有势力实现最佳开发方案,那就先预留,等条件成熟再来开发。对于砂石的开采,既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又不能仅靠山吃山,而是既要向山索取,又要对山给予,使子孙后代也能有“山”可靠。另外,我们镇山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一定要用得科学合理,不能贪一时蝇头小利,而不能使土地发挥极大效益。二是克服“本土主义”,不吃“公家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景区,我们坚决拒绝办有污染的企业,真正体现科学发展。

(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平衡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但我们所要追求的发展绝不能是片面的发展,绝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要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重视社会建设,切实关注民生。一是要重视人口的有计划发展,抓好计生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二是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农村医保、社保、养老保险使农民逐步能享受到城市市民一样的保障待遇。三要重视关心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低保制度、救灾救济制度、残疾人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做到日益完善。四是重视社会公开。要通过、法律、舆论等多种渠道的监督,尽量保证社会公正,最大限度地预防群众对社会有仇视心理,维护社会稳定。

四、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打造旅游经济强镇

(一)着力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指导科学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镇 党委、政府年初提出的“以旅游服务业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谐社会建设为主抓手,突出旅游经济、城镇建设、改善民生三大着力点,把××山镇建设成一个服务于群众生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旅游的县城西部经济聚集中心,潜山县最具生态景观优势、最具人文气息优势的居住中心、××山旅游服务中心和休闲度假基地”的工作思路,紧扣“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目标,加快茶庄和野寨两个集镇区的建设。

第8篇

我州是一个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方式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全州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虽然已经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不够完善,还存在一定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化工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兴起不足,软环境与硬环境不协调: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物耗过高,生态问题呈现;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足;经济技术竞争力不强等。这些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观念、更新发展方式,以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导全州的产业布局。面对“十一五”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宣传思想工作要根据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更多地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相结合,更多地同部门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相联系,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宣传思想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宣传思想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发动机”和“助推器”作用,努力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不断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创造良好思想文化条件。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思想条件

1.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和教育全州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消除影响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思想障碍。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应当通过创新和改进中心组学习,举办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实例研讨分析、科技知识培训等形式,来使各级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摒弃传统发展观念,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解放思想,消除思想障碍,从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念,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树立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相互和谐的思想,把绿色概念和生态化思想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2.强化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行为,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通过坚持不懈的舆论引导和思想教育,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3.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在全社会和不同层次的群体中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活动,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通过教育引导,使大家广泛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所涉及的是全社会的利益,公众参与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宣传和普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与法律知识,增强公众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动员和引导公民参与资源综合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于推进循环经济社会的建立意义重大。

引导全州各族人民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形成共识

当前,我州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000美元,正处于发展机遇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仍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拉大;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和技术瓶颈还存在严重的制约,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的社会转型期。因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是时代所需、形势所迫、民意所盼、党心所向。同时,我州在“十五”期间取得的新成就,使人民群众对发展增强了信心,对党和政府增加了信任,也为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和最具说服力的论据。宣传部门要与经济部门以及其他部门一道,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利用一切宣传渠道和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先进典型等,公开曝光浪费和破坏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积极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机关、企业、园区、社区、学校等活动。通过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节水宣传周、水日、土地日等专题宣传活动,把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知识纳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全州各族人民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上形成共识,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发扬优势,扬长避短,坚持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子。

创新和强化宣传手段,为发展循环经济服务

1.把握重点,为促进发展服务。一要注重开展新型工业化宣传,推动科学发展。要在一区四园建设中,大力宣传树立产业集群发展理念,着力培育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区域品牌为重点的特色经济。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宣传树立资源集约利用的理念,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二要着力培育新型农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之一。这就要求必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目前农民群众有“三盼”:盼收入增加、盼环境改善、盼管理民主。要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有效聚集农村现有宣传思想工作的资源和力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美化净化具有地方特色、乡村特色、自然特色的村容村貌,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资源共享的思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宣传力度,推动扩大对外开放。宣传思想工作要抓住青藏铁路全线开通的历史机遇,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格局,为我州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整体环境。宣传、发改委、经贸、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以及外经贸企业、涉外单位,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依托重要对外经贸活动和重大节庆活动,宣传我州优势资源和支柱产业、“走出去”取得的成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宣传招商引资的产业导向和扶持政策,宣传吸引客商、服务客商、努力为客商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具体措施。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在

全社会营造以客商为本,全方位、全过程为客商服务的“亲商”环境,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四要培育创业文化,推动全民创业。发展是硬道理,富民是真本事。全民创业局面的形成,要靠建设创业文化去推动、以发展民营经济来体现。因此,要大力宣传“创业先锋”和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创业事迹,培育广大群众的商业意识,形成“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崇尚创业”的社会风气,使创业精神成为我州社会意识的一个主导方面。

2.针对难点,为推动改革创新服务。目前,我州市场化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各项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都要积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加大改革创新的宣传和推进力度。一要做好改革内容的宣传解惑工作。组织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宣传讲解我州各项改革的意义、内容和出台的政策,引导干部群众明确改革方向,消除心理疑惑,坚定改革信心。二要研究现实重大问题。当前,我州不断深化改革还面临许多课题需要研究和破解,宣传思想工作应当发挥优势,做好舆论引导和对策研究,为党和政府出谋划策,为企业提供智力服务。三要弘扬自主创新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大力宣传党和政府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宣传企业打造自主创新品牌的典型范例,推动企业把自主创新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大力宣传各类创新人才,形成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走出一条具有海西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第9篇

【摘 要】近年来,南平市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快对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以促进闽北经济快速发展,将南平建设为海西绿色腹地。课题组就相关情况进行调研,阐述了高层次人才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南平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南平;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外人才竞争,推动科技创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南平市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如何建设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促进闽北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是南平市人事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2012年4月,南平市人事局成立课题组,赴南平市高层次人才密集的企事业单位和部分县市,就南平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调研,本文是调研后的一些思考。

一、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对海西绿色腹地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落实到人事人才工作,就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从理论上说,人才是科学发展的基础。首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生产力的首要的能动性因素。第二,重视人才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第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着力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创新人才,抓紧培养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因此,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重视和加强南平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南平市人事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1)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快南平市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南平市企业大多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底,产品更新换代慢,根本原因在于科技力量薄弱,缺乏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科研人员。所以,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加快南平市产业升级,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2)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快南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十七大强调“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南平是农业大市,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对掌握高、精、尖农业技术的高层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南平市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3)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南平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南平市文化、艺术、广播等专业高层次人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立足南平市人才需求实际,积极引进和培养紧缺行业的高层次人才,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才能更好地推动南平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南平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通过各种努力,南平市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层次不断提升。南平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不适应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要求的突出问题:(1)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截止2008年底,南平市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门人才总量已达6.85万人,但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总量的7.35%。南平市受地域环境、经济基础、文化生活设施、工作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形成了人才引进难的突出矛盾。(2)高层次人才连带效应也没有明显发挥,政、企、学、研没有有机融合。现有的高层次人才连带效应没有明显发挥,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没有有机融合。一方面,政府与驻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联系渠道还不够畅通;另一方面,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缺乏有机合作,研究成果不能又快又好地物化为生产力,导致南平市高层次人才没能更好地发挥作用。(3)人才专业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从专业结构看,全市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教育、卫生系统占86.01%以上,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科研人才等缺口较大,特别是经济发展急需加强的支柱产业专业人才明显不足。从地域分布看,城区高层次人才相对集中,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县、乡两级高层次人才匮乏。(4)人才外流现象突出。与发达地区相比,南平市人均工资水平总体偏低,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缺乏竞争优势,高层次人才大多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弱势与人才输出大市的矛盾非常突出。(5)人才开发投入不足。南平市各级财政安排的人才开发资金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各级各类人才投资主体积极性不高,人才发展后劲不足。很多企业经营者对高层次人才重视不够,只看近期投入和成本,对人才需求缺乏足够的紧迫感。(6)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统一、完善的人才引留的优惠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首先,已有的人才政策不统一。现有的人才政策对南平市具有学位的人才补贴额度较高,而对正高职称、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高层次人才补贴较少,差别太大。其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完善。现有政策侧重于引进人才的经济补贴,缺乏对人才引进后的子女就学、家属就业、医疗保健等人才较为关注的生活保障方面的配套措施,没有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医疗保障优惠政策。(7)培养人才的意识不强、观念不新。调查表明,部分企业在用人上存在着轻培养,重贡献的思想观念,只关心企业的生产,而不注重人才的培养。企业一怕投入了没有产出,好的科研项目,引进了人才,投入了经费后,不一定能出成果。二怕技术骨干半途出走。技术骨干一旦被“撬”走,企业损失惨重。三怕业务骨干泄露商业秘密,怕人才流失后利用掌握的核心技术和用户信息“另起炉灶”,削弱自身的竞争力。

三、关于加强南平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1)拓宽渠道,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利用武夷学院和各类培训机构,推行继续教育工程。加强现有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协助进站人员和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项目。加快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有计划选派优秀中青年人才到一流科研机构进修,参加学术技术交流。完善享受政府特贴、省市优秀人才、学科带头人选拔办法,逐步形成竞争开发、动态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体系。(2)创新方式,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坚持按需引才,围绕南平市主导产业,适应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通过外出招聘、网上招聘、招商引才等多种方式,引进真正拥有创新科技成果和专利的高层次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采取科研、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实体、讲学等多种形式,柔性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3)创优环境,完善高层次人才使用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层次人才队伍特点,建立以能力、业绩为导向,重在社会、业内认可的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形成以政府奖励为引导、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奖励机制,探索建立方便高层次人才就医、体检、出行、区内旅游景点等特别通行卡或“一卡通”服务。(4)立足实际,积极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平台。结合南平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鼓励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相关政策,通过分行业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开设专家论坛等载体,引导高层次人才针对南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5)加强领导,营造重视高层次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倡导尊重与支持高层次人才,把对高层次人才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关心、政治上爱护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高层次人才的创造热情。切实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工作的领导,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分层次、多渠道、良性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工作格局。

第10篇

岁末年初之际,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由此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中相对薄弱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环节有了纲领性文件,改变了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制度缺失的局面,这也是我国资本市场迈出深化改革的一大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我国资本市场是特有而典型的“散户市场”,拥有全球数量最多、最活跃的个人投资者群体,数量将近9千万,在沪深交易所开户的投资者中,50万元人民币以下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仅占27%,但完成的交易约占股票交易总量的60%。同时,我国资本市场创建二十多年来,在制度设计中更多偏重于融资,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重视不够,形成了融资者强、投资者弱的失衡格局。2001~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占净利润的比例为25.3%,境外成熟市场则通常在40%~60%左右;2006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平均年化股息率只有1%左右。在“资本多数决”的原则下,“一股独大”现象普遍存在,调查显示,85%的中小投资者不知道有哪些权利、如何行权和维权,只有2%的中小投资者能够读懂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近3年股东大会网络投票股东平均参与率不到0.25%。

资本市场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公平,即市场主体不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寡,都应权责对等。对于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中小投资者而言,入市风险不仅来自市场波动和投资决策,更来自权益保护的缺失,信息的不对称使其先天处于弱势位置;制度缺失使其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难以实现维权;投资回报机制不完善使其难以获得稳定预期收益,直接导致炒作投机严重。具有内在质量和运行效率的资本市场不仅具备融资作用,还应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两者之间应形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联系,只有使投资者权益得到保障的市场,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我国资本市场的特点,迫切需要构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内在要求,也关系到经济发展环境、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和谐稳定的大局,更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

经济增长得益于交易费用的降低,而降低交易费用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改进和创新,因此制度的变迁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此次《意见》的出台,是我国资本市场在建立和完善制度的层面着手保护投资者权益,尽管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但树立了“尊重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理念,将指引着未来市场改革的方向。

随着具体举措的逐步推出,中小投资者将不再简单地活跃于市场交易,而是更加深入到资本市场背后,参与到市场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引导投资者更注重于理性的投资,使我国资本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向上,在更高层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引导中小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参与企业对经营投资风险的把控,并拥有对重大决策表达意见的权利和渠道;让市场更加富有活力和弹性,企业上市、退市将成为常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受到的保护越来越完善、知识越来越丰富,会使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到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中,同时将吸引海外投资者关注和进入中国市场,进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从扩大市值规模向追求资本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转型。此外,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是监管部门的责任,但不意味着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收益一定为正。在受到法律保护、监管保护和市场保护的同时,中小投资者也需要做好自我保护,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以规避风险。

强大的经济体必有成熟高效的资本市场,成熟高效的市场必然充分尊重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我们期待着,此次《意见》的出台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和理念变革的起点,推进这个市场真正发挥传送和分配社会财富的功能,真正成为高效配置资源的平台,进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11篇

在当前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矛盾,才能防止矛盾越积越多而抵消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后劲,才能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敢于直面矛盾,最根本的是要有勇于负责的责任意识。勇于负责的精神是为政之德的基本要求。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是领导干部做事为人的根本动力。“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任其职,就要尽其责;在其位,就要谋其政。现存的各种矛盾和不和谐因素,要想在短时间彻底消除,显然是有难度的,但以忧党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化解矛盾和不和谐因素,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和利益,正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应尽的职责和崇高的使命。

敢于直面矛盾,最重要的是要有克难奋进的信心。化解矛盾,破解问题,除了靠一股钻劲和干劲,还要有敢于赢面矛盾、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信心和骋气。任何矛盾问题的产生和消亡都有其自身规律,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个规律,就能通过改变矛盾和问题产生、发展的条件,来缓解乃至消除这些矛盾和问题,把它们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应当看到,我们现在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要敢于正视、勇于探索,就没有过不去的河、闯不过的关。

敢于直面矛盾,最核心的是要有化解矛盾的本领。面对矛盾和问题,既需要有积极态度和良好精神状态,也需要讲究策略与方法,谋求工作实效的最大化。实践是个大课堂,人民群众是这个课堂上最高明的老师。化解矛盾,破解问题,办法在实践中,点子在群众中。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中,深入一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深入到困难多的地方去破解难题、促进发展,深入到矛盾复杂的地方去化解矛盾、推进和谐。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只有高度重视制度化建设,善于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规章,才能实现标本兼治,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破解问题。

敢于直面矛盾,还必须领导干部自身过硬。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必然要触及各方面利益的调整,甚至会得罪一些人,受到阻挠和责难。如果没有敢于碰硬的精神,没有一身正气,是难以做到迎难而上的,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些干部遇到矛盾绕道走,怕丢了位子、少了选票,瞻前顾后、怕这怕那,对矛盾置之不理、不闻不问也就任意料之中了。领导干部敢不敢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挺身而出,勇于迎难而上,下定决心加以解决,不仅是检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和水平的标尺,更是这个领导干部在群众中有无威望、品德作风是否过硬的“试金石”。

(摘自7月10日《组织人事报》)

第12篇

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

新常态的“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的“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的“态”,意味着一种区间与状态。“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征。

第一个特征:中高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速度下台阶、质量上台阶,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原理――GDP增速往往围绕潜在增长率合理波动。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史,经济增速“减挡”,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历一段时期高速增长之后出现的必然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实现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然而,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经济总量基数增大、资源环境压力剧增、潜在增长率下降等原因,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已不可能。可以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3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结果,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体现。虽然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增幅有所放缓,但并不等于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下行轨道。当前,转型压力势必导致中高速。7%左右的增长速度表明,中国经济仍然在保持中高速的平稳增长,“又好又远”、“稳中有进”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第二个特征:优结构。从结构失衡转向结构优化,是新常态的最明显趋势。一是产业结构方面。随着生产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世界产业格局经历重大调整,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低端产业结构难以为继,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主导。二是需求结构方面。从宏观层面看,由于制造业成本上涨、出口竞争力减弱、投资能力降低,单纯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已到尽头,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公共服务完善,居民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的关键力量。三是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发达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日趋紧张,推动产业转移领域扩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城镇化提速、农业人口转移缓解了生产和就业难题,区域差距逐渐拉近。四是收入分配结构方面。随着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劳动者成为“稀缺品”,人口红利优势渐失,而现代服务业对人力资源需求旺盛,劳动力越来越“贵”,居民收入提高,收入分配结构需要有所改善。

第三个特征:新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新常态的最核心要求。几十年来,凭借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这一比较优势,我们创造了中国发展奇迹。时至今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后备劳动力紧缺程度日趋严重,要素价格大幅上涨,而我国当前能源矿产资源储量下降,资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耗偏高不下,原有主要依靠大投入、大消耗的增长模式变得不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支撑动力从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为主导,转向以生产工艺改进、劳动力素质提高、管理能力提升、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主导,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第四个特征:多挑战。从隐含风险转向多重挑战,是新常态的最宝贵机遇。如今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新时期,受市场力量、区域差异、全球化影响的巨大冲击,潜在的风险和隐患逐渐显现,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地方债务风险、体制矛盾、产能过剩、动力弱化等挑战复杂交织,钢铁、水泥等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不断萎缩。挑战不容忽视,但机遇蕴含其中。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新四化”发展空间巨大,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中国经济稳定向好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实力、有智慧化解“成长的烦恼”。

新常态下经济行稳致远要有新动力

迈入趋势性、不可逆的新常态,必须激发新动力,营造经济增长持久动能。

动力一:改革红利。改革是促发展、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根本动力,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必须释放的重要红利。要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推进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土地制度等领域的改革,推动改革从政策推动向法治引领转变,实现经济市场化、增长理性化、社会法治化和政治清明化的“四化”目标。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简政放权,着力建立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资源下沉,打造全方位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郴州市商事制度改革先照后证、前置审批的做法是有益的探索。要构建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全民创业,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生产潜力,防止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动力二:创新驱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热潮正在掀起,这是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新一轮竞赛,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能否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关键在于创新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大力集聚、培养、用好创新人才,营造全民创新的浓厚氛围。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同时,要大力培育创新型干部队伍,为全民创新创业营造更好的软实力与好环境。

动力三:转型发展。新常态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发展模式的问题。新常态的出现,标志着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阶段。因此,大力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应对新常态、激发新动力的关键。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以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快产业集聚,推进低端产品向高附加值提升、生产经营链条向高利润区延伸。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决策要有新思维

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基础已经发生了新变化。要改变思维方式,用新思维看待新问题,用新办法化解新旧矛盾。

(一)稳增长首先要稳心态。适应“新常态”,先要有个“好心态”。当前,有的同志还存在“惯性思维”,对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变化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有的对经济运行的波动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简单认为经济进入了下行通道,回落是必然的,缺乏主动作为,缺乏发展信心。自觉遵循新常态下经济运行规律,既要保持定力,又要积极发力。一是以积极心对待变化。摒弃“速度情结”、“换挡焦虑”,适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落回稳,不“唯GDP”,也不“去GDP”,而是使经济运行保持在科学合理的区间。二是以进取心主动作为。树立主动作为理念,通过工作挤水分,防止工作原因导致的下滑。通过工作优结构,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转型升级。三是以责任心抓好发展。新常态划出了一条新的起跑线,谁干得早、干得成、干得好,谁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优势,抢得先机。要突出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做到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就业可充分、民生可改善、风险可防范、资源环境可持续。

(二)重质量必须要重环保。新常态的目标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没有环保的质量不是高质量。适应新常态,既要走出高速纠结,更要走出依靠人口红利、低土地成本、高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路径依赖。《人民日报》11月24日报道苏州河治理时说:先污后治,得不偿失。苏州河水由黑臭逐渐变清,是20年来持之以恒科学治理的结果,既可喜可贺,又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其他河湖治理提供了经验和教训。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保作为项目准入的第一道门槛,宁可发展慢一点,也绝不能牺牲环境破坏生态。

(三)抓发展一定要抓民生。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才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可以不必纠结于速度,而用更大的精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发展,让更多的发展成果落实到群众身上。速度的底线是保证就业、是保证人民生活改善。在改善民生上我们还有不少历史欠账和薄弱环节,人们向往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住房、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些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根本所在。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要有新抉择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发展县域经济,更要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适应新常态、探索新路径作为工作新要求、发展新目标,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一)坚定绿色方向,推动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坚定不移地守住生态底线,更加重视生态建设和保护,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把绿色作为城市底色、发展主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富民强县的路子。在实践中我对此深有体会。在任资兴市市长期间,以“东江湖”的开发与保护为载体,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推动了资兴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休闲旅游城市转型,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到国扶县、限制开发区汝城县任职后,按照“美丽汝城,绿色崛起”的总体思路,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兴县,建设现代田园温泉城市,实施全域旅游开发战略,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健康产业,进一步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