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工作与实践

社会工作与实践

时间:2023-07-27 16:24: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工作与实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工作与实践

第1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4BSH109);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266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3]223号);湖南女子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一、引言

为了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专业办学特色,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湖南省教育厅决定启动实施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中,按照明确定位、重视内涵、强化优势和突出特色的原则,通过自主规划学科建设方案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社会服务、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为我校建成教育理念先进、培养模式科学、专业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奠定了基础。

二、建设措施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团队通过省内外广泛调研,专家反复论证,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订,并对相应课程进行了重组和调整。在专业定位上,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社区社会工作和妇女社会工作为主要方向;在培养目标上,由单纯培养“应用型人才”调整为培养多元化复合高级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专业性、职业性的特点,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三四五”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三个基点,四大课程模块和五种能力。课程体系设置围绕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女性人才的主线,紧紧抓住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三个基点,形成公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四个课程模块,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五种能力。

(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务能力。(1)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均持有国家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以适用专业教学的需要,使教师具有从事社会工作的职业素质。目前为止社工专业教师均取得了国家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成为具有社工实务能力“双师型”教师。(2)建立和完善了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社工机构挂职锻炼或兼职工作,强化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现有两位教师在社工机构一线从事社会工作实务。(3)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资助。一方面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社会工作专业每位教师均参加了相关社会工作的学术会议或培训,使教师及时掌握本专业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紧跟学术发展和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6人次。(4)建立了一整套聘请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兼职教师的制度,在课程安排、经费安排、交通等服务方面进行了政策倾斜。让社会工作实务骨干兼职担任专业课教师,直接参与专业课教学或担任青年教师技术导师,承担实训实习教学督导工作,对学生的阶段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行双督导(机构督导、学校督导)制度。(5)建立鼓励教师申请各类课题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奖励制度,并进行了年度检查考核。

(三)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授课质量。(1)调整了部分课程的开设。在大一学期开设了《成长小组》课程,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在大三开设了《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大四增设了《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2)扎实做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根据社会工作发展趋势,结合本校实际,将课程纳入专业环境中进行系统的思考,明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课程的能力、知识、素质目标,切实做好课程标准的制定。目前已经做好了《社会工作概论》、《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18门等课程标准的修订,以此构建具有我校特色及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标准体系。(3)抓好关键课程建设,培育优秀课程。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课程建设基础,开展了优秀课程建设。经学校评比,《社区社会工作》课程已成为校级优秀课程。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4)突出技能训练课程,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完成了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和论证。结合我国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发展形势,突出“实务性、职业性”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加大能力培养型课程的比例,突出社会工作操作性、实务性的培养和训练,新增《活动设计》课程。(5)加强教材建设。学校立项批准了《社会学》规划教材,并按正常进度组织编写。规范教材选用制度,严格教材选用审核,使该专业选用近年出版的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和重点教材。选用近四年出版的新教材的比例占教材总数的80%以上。

(四)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面向职业化培养社会工作人才。(1)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30%。在六个学期增加了阶段(集中)性的专业实习,为期9周,学生毕业实习周数改为18周。第7学期开始启动毕业论文选题工作,让学生逐步介入教师科研课题中收集和熟悉资料,保证毕业论文质量。(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和开展各项大学生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如省级“挑战杯”比赛、全国社会工作论文或实务案例比赛、项目策划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实务技能。(3)加强校外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通过调研考察,该专业在广州、深圳、长沙等已建立了9个实习基地,为阶段性集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组织编写了阶段性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指导书,规范了实习要求。(4)着手筹建校内社会工作实验室。完善已有的社会工作实验室,通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50多万元,资金已到位,开始筹建新的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成将在省内外更具专业性、现代性及先进性社会工作实验室。(5)依托专业教研室创办了仁泽社会工作机构。我系依托社会工作专业创办了社会工作机构,这是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管理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是高校教育服务社会、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有效尝试,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和就业的平台,为学生进入社会工作职业具备前期准备。

(五)重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1)改革传统的质量观和教学观,树立“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方式上由灌输式向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模式上,实现由单一型人才培养向多样化人才培养转变;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有持久个人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2)建立了社工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相对接的“服务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探索和学以致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要求每个导师制下的学生小组须向系部申报一个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社会工作实务项目,促进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有效对接。(3)重视教学研究,实现科研与教学互动,“产学研”有效衔接。在课堂教学上要求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科研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效结合,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已获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个,学生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个。去年我系推出社工专业改革校企合作横向课题,向社工机构及同类高校,共同思考研究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4)以社会工作文化节为平台、以国际社工日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我系将社工文化节、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作为常态化的专业教学活动,借此机会和平台,开展一些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精品活动,比如个案情景剧的表演、高校社会工作团体论坛、课程专业实习成果展、社工实务项目策划大赛等等,以此践行社会工作专业精神,提升专业技能,展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成效,为校园文化增添色彩。(5)积极探索了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考试内容上注重考察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从考试形式上采取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及回答问题、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逐步建立由注重知识考核向注重能力考核的转变,《成长小组》、《活动设计》等主要考察学生知识掌握和综合分析能力。

(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措施得力,执行严格。(1)成立了项目质量工程领导小组,稳步推进社工专业综合改革进程。2012年5月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湘教通[2012]266号)后,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团队就开始针对任务书承担工作任务。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各教学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质量工程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决定质量工程的重大方针和总体规划。(2)学校、系部每年召开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项会议,制定了教学质量工程的相关配套文件,以保证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我校先后修订、制定了教学质量工程的相关配套文件,以保证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2012年12月,学校召开了湖南省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研讨会,2013年3月,系部专门召开了湖南省“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研讨会,今年4月1日,学校教务处又召开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会,4月22日,学校召开了

2014年专业建设研讨会,专门剖析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唐利斌、副处长杨承玖应邀出席,学校领导为项目的实施进行了分析指导,对项目进行把脉。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接受了学校教务处的监督检查,确保了综合改革的有序进行。(3)加强了校系教研室教学督导,构建了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校系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控,形成了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教研室会同校系教学督导组织从听课、评课,召开学生座谈会,到每学期期末领导、同行、学生评价,以及不定期召开用人单位座谈会等,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考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强化专业课程的考核工作,严格执行学校关于考查、考试的若干规定,坚持加强考纪、考风教育,对监考老师提出具体要求,保证了考试的严肃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完善,运行力度大,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教师已经将教学质量的规范化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优秀的教风和上进的学风已经形成。,全面提升我系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

三、建设成效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完成

2012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及所有专业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制定和论证工作。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女校特色。将女性主义理论、女性心理学、女性教育学、女性社会学等女性学课程纳入专业建设,将女性主义的理念融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中,培养女大学生的 “四自”精神,树立社会性别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二是突出实践特色。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把“重实践”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突出位置。新方案中,实践类课程及环节的学分达到了40学分,实践课时总量超过了800个小时,并将义工服务纳入实践学分,规定每个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完成40个小时的义工。三是强化校企合作。拓宽育人渠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坚持“能力为本、服务社会、开放办学”的理念,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效。四是强化导师制度。对学生实行有针对性和责任性的教育和培养,注重社工人才的培养质量。每个社工学生在入学后,通过对师生双向选择,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业、就业、职业等指导,对学生创新性课题进行指导及开展社工实务项目进行督导,系里制定导师职责,有检查有评估。

(二)社会工作专业平台建设逐步提高,研究特色与成绩不断呈现。社会工作省级特色专业确定以后,结合社会学学科建设,学校领导深谋远虑,精心规划和指导,采取多项积极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建设。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专业已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力,团队领导者在科研、教学等方面起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年来,项目团队的研究主要沿着家政学、女性学和社会工作学三个专业领域展开,在、课题申报和成果奖励获取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委托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项,省部级课题10项,教学改革课题3项,横向课题2项;出版专著1部,32篇,其中CSSCI论文6篇,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奖励1项,校级奖2项。

(三)社会工作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通过建设,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成绩、实践动手能力、考证过级通过率稳步提高,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一是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对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专业课的考试消除了不及格现象;二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普遍提升。通过实践性教学,尤其是“三课堂联动、四阶段递进”的实习体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创新能力也普遍提高,课程论文、社会工作服务方案、项目策划方案的质量均得以提高了;三是过级考证参与率和通过率都比较高。在英语四级考试,2011级61名学生中,通过率达到了85%,有

11人通过英语国家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二级通过率32.5%,普通话二乙通过率98.6%,二甲39.4%;16人获得会计证,6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证。四是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并且成效显著。有4个学生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功申报主持了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教务处的社会实践课题1项,有2名同学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第十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获两枚铜奖,陈韵同学组建的桥牌团队获全国桥牌赛冠军,2名学生的论文在第五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上进行宣读;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工作优秀志愿者1人,长沙市红十字会四星级红十字志愿者1人,雨花区福利院优秀志愿者3人,第二届湖南省高校知识产权抢答赛团体优秀奖2人,湖南省“走进社工”个案情景剧大赛第一名,获最佳剧本奖1个、最佳演员奖1名,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社工专业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

(四)学生专业成长较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项目实施以来,社工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理解与同感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分析与总结能力在不断提升,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了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和投入感的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普遍得到加强。

(五)理论联系实际,“项目化”教学模式影响深远。基于学校特色和本专业建设需要,我们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成果显著:一是主持完成了两项社会工作实务科研课题。2012年项目团队主持完成了国家民政部的“从外生性嵌入到内生性根植:5.12震后恢复重建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实证研究”(11MZBBR059)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重点课题“社会工作促进灾后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SW0814),专业教师在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社会工作组织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获得了大量富有积极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决策者制定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和民族地区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是创建了“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化”实践教学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实务项目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项目(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活动项目,带着项目任务进行了课程实习。如“爱晚晴”社区孤寡老人项目、“快乐一小时”社区青少年项目、“反家暴”社区宣传项目、雅安“壹乐园”儿童服务项目等,创新性的提出了“实习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的课程实习“三化”新理念,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培养社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反思社会工作基本技巧。项目完成后可全面提高社工专业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职业素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形成。(1)构建了“三个课堂素质拓展”的横向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三个课堂”以学分制管理为纽带,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连成一体,第一课堂以引导性训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课堂以专业性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第三课堂以预设性项目激励学生自觉成才,“三个课堂”联动互补,构建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把实践教学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拓展到机构企业甚至社会。(2)构建“四个阶段能力递进”的纵向立体式实习体系。我们按社会工作实习环节划分为四个类别,即义工实践、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基本形成了大一自发性义工服务与观察实习,大二指导性义工服务与认知实习,大三自觉性义工服务与专业实习,大四顶岗实践与毕业实习等四个阶段,基本构建了“四个阶段能力递进”的纵向立体式实习体系。通过这些实习,使学生获得专业价值、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3)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长沙、广州、深圳、张家界、四川雅安等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社工专业实习基地,不断推动了实习基地运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实习基地的教学质量。制定比较完善的实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计划等实习文件,并确保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能力。(4)依托专业教研室创办的仁泽社会工作机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目前我系专业机构在长沙开展了“爱晚晴”社区独居孤寡老人服务项目、“快乐一小时”社区青少年服务项目、自闭症儿童项目、多动症儿童项目等,还在四川雅安天全建立了社工站,开展“壹乐园”儿童服务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机构的创建促进了教师的实务能力和研究能力,解决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实习问题。学生对实践课程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兴趣,学生在实践课程里不断地发现自己,展现自己,不断地获得一种学习的成就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5)专业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在学院规划专业实验室基础上,完成申报了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建设,学校通过招投标后,将开展实验室建设。社会工作多功能教学实验室建成后,将是省内外最先进的专业教学观察模拟实验室及计算机辅助调查实验室,既可以充分满足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训教学需求,同时还能带动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实验提供更为方便的平台,为全面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工作展望

(1)继续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紧跟社会和行业需要,进一步明确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突出能力培养型课程,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选配好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建设两门优质教学资源课程和试题库建设。(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支持社工专业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真正发挥专业教学作用,确保各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得以落实;充分利用好我校申报的民政部的社会工作人才支持“三区”计划项目平台,凸显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办学实力与水平,发挥高校社会工作人才的辐射作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社会工作的认同度。(3)加大行业机构结合度,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对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建立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举办一次学校与机构参加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论坛,使实习与实践教学安排不断线,人才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并逐步加深加强校机合作,保障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4)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建设好教学团队。一是支持教师参加与社会工作教学有关的高水平的培训,让教师了解该专业行业的前沿信息和最新理论成果。二是继续选派专职教师到社会工作机构挂职锻炼,强化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双师型”教师比例。三是选聘兼职教师。建立一整套聘请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兼职教师的制度,争取在课程安排、经费安排、交通等服务方面进行政策倾斜。(5)抓好教材建设。坚持专业基础课特别是关键课一律使用全国通用的水平高的国家教育部重点推荐的新近的高等学校课程教材,以确保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紧跟时代,体现本专业的最前沿的知识。针对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际,组织力量编撰出版一本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指导用书,完成教材《社会学》和《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的编写和出版工作。(6)支持教师科研与教研,加大对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奖励。目前,社会工作专业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科研立项、公开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教学、科研论文,但总体来说,目前科研课题的档次偏低,缺少高层次的科研、教研课题。科研成果获奖数量不多、等级不高。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对与试点项目相关的科研、教研成果实施奖励,引导科研团队的成立并健康、稳定的发展。

五、结语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成果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2]“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加强专业建设为核心,以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走提升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 从而全面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因此,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高校之一,应该努力创造自身的专业特色,结合我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我省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逐步把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成为了同类院校一流的示范专业。

参考文献:

第2篇

在新纪元运动之后,人们的精神与信仰得到解放,人们已经不愿再局限于只听从主流的观念,而愿意将个人的观念与大众观念相结合,更多地去探索人本身之外的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以寻求精神的满足和超脱的幸福感。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宗教就成为了灵性的载体。然而,盖瑞(Garrett)(2003)指出,新纪元的宗教源自个人自由的膨胀和社区归属的缺失。新纪元运动倡导个人自由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社会的归属感也在降低,使个人降低了对生活的安全感。在这时,灵性社会工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主张人的身、心、灵达到统一,实现内心的宁静,以达到幸福。

二、灵性社会工作在特殊实务领域的运用

卡洛尔(Carroll)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灵性:一是作为本质的灵性,二是作为维度的灵性。作为本质的灵性是指灵性作为人的核心本质,能够为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转换提供持续性的能量;而作为维度的灵性存在于一种关系中,尤其强调个体与最高实体(如上帝)的关系,通常是指个体的超越层面(Carroll,1998)。与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有高度相似性。灵性社会工作已在很多实务领域得到应用,这些领域根据卡罗尔(Carroll)对灵性从两个维度的划分也可以分为两方面。

其一是针对个体具有解决自身问题、促使自身发展的能力,灵性社会工作可以应用到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等,以及促进个体发展的其他社会工作领域。从某种角度讲,灵性社会工作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某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的发展,这样,也可以把灵性社会工作应用到家庭治疗当中。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认为,家庭本身也有自我发展的力量,在家庭遇到问题的时候,这种力量会因为家庭成员沟通不畅或个体故意破坏等原因而不能很好地运用,所以造成家庭的困境。这时,社会工作者应作为一个探索者,去探索该家庭中的可用资源和其本身的力量,并用沙盘模拟等方法促进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了解,以达到成员之间相互理解。解决家庭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家庭成员能自己使用这种力量,去维系家庭的和谐美满,这也是社会工作者所提倡的“助人自助”。

从卡罗尔(Carroll)对灵性的另一个维度入手,即运用超越个体本身的力量,以寻求个体内心的宁静和幸福感。这主要针对于临终关怀、老年社会工作、有宗教信仰的个体和家庭。临终关怀的个体主要是指距离死亡还有几个月甚至是几周时间的患者,一般是癌症晚期的患者。癌症晚期患者本身已承受着巨大的身体疼痛,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其家庭不仅要忍受亲人即将离去的痛苦,还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用,这对患者本身和其家庭都是一种灾难。由于现代医学对癌症晚期的病人也爱莫能助,所以社会工作者可用灵性社会工作,从患者的精神角度介入,辅助于身体关怀,使患者最后的时光能安详度过。首先是减轻患者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并使患者对家人将来的生活没有牵挂,接受自己将要去的未来世界,对自己的未来怀有希望;其次,可以通过灵性关怀寻求生命的意义,这大多是透过宗教来实现,如基督教所说的天堂等;最后,针对患者的病症,与医护人员商议,给患者配合健康的饮食,尽量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

除了对患者本身的工作外,患者的家属成为了社工的第二案主,他们在面对失去亲人的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灵性社会工作中有一种称之为“灵性资源”的概念,即能够激发个体、集体或社会谋划某种灵性生活的资源。在福格尔看来,灵性资源并非只局限在宗教领域,而是涵盖了所有的非物质资源。社会工作者在此时可做两件事。第一,开发患者家属的灵性资源,如宗教信仰等;第二,从专业的角度倡导患者家属的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与意义性。

三、灵性社会工作在案主宗教信仰问题上的运用

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人口普查,据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而对于智障人士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却少之又少,A机构就是其中一家针对智障人士与自闭症人士展开社会公共服务的非盈利机构(NGO组织)。机构中学员最小的是12岁,最大的有40多岁,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一些学员有自闭症。该分部有9名学员,配有4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2名专业社工,1名助理社工,1名天主教的修女。在这9名学员中,有一名学员家中信仰佛教,一名学员家中信仰基督教。在A机构中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信仰佛教的学员非常喜欢听歌,由于他的家庭成员都信仰佛教,所以他MP3中的歌曲大部分都是佛教歌曲,在机构中,他时刻都拿着MP3播放歌曲,社工一旦将MP3拿走,该学员就会躁动不安,并且想方设法从社工手中拿回MP3。但是,在机构中还有另外一名信仰基督教的学员。起初,社工并没有意识到宗教信仰冲突对两位学员的影响,当信仰佛教的学员在机构中播放佛教歌曲两三天后,基督教学员的母亲找到社工,要求社工从中干预,最好是劝退播放佛教歌曲的学员。原来,信仰基督教的学员在听到佛教歌曲后感到很内疚,她和妈妈说她在机构中听了“坏”歌。这时,社工的回应就显得很重要,作为社工的基本价值理念是要以案主为本,尊重每位案主的宗教信仰,但是关于案主之间的宗教信仰冲突又该如何处理。灵性社会工作在此时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第一,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中的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所有的宗教信仰。一九九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一亿以上的人有宗教信仰,主要的宗教信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所以,出现案例中的冲突是很常见的。并且,由于中国现状的限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共用着中国的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在所难免。关键是社会工作者面对不同宗教信仰的案主应该以什么样的价值观进行介入。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中规定,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及其他同行人员的宗教信仰自由,不可发表不恰当的言论,如针对案主及其他同行人员的民族、种族、肤色、宗教信仰等。

第二,遵守案主本位的原则,这是指首先社会工作者应该怀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一切以人为主;其次,要尊重案主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最后,要尊重案主自决的原则。综上所述,提升机构中社会工作者的“文化能力”是必要的,可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当事人所在的特定的文化圈方面的信息结合起来,在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偏见的前提下,用一种比较批判的,开阔的眼光去看,去理解当事人的文化。简单的说,就是对当事人的语言、行为、情绪、心理、态度等背后存在的异质文化根源具有的敏感程度和洞察能力。

第三,引导案主进行换位思考。在这个案例中,机构中的学员都有一定的智力障碍,在正常的学校中已经遭到排斥,老师为了升学率和其他学生的健康成长,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学生,而其他学生见到他们的行为不太正常后,也都会产生排斥。但是在这个针对智障人士的服务机构中,他们会被完全接纳,社工会从人本的角度去平等看待他们,而学员之间也可以从容相处,并且在他们之间产生了关系非常紧密的小团体。对于机构中产生的宗教冲突来讲,社会工作者应该引导两位家长接受现状,在外界已经被排斥的学员在这个公共服务的机构中应该受到大家的接纳,这也是佛教与基督教中都讲求的“善行”与“善心”。

第3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 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化

[作者简介]刘小霞(1979- ),女,河南洛阳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社会组织与社会福利研究。(上海 20141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66-02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社会工作的实务性和实践性决定了高校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但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还极为薄弱,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切实重视社会工作教育的实践环节,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健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效果,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之要义

社会工作教育是专业价值培养与塑造的过程,是专业知识与技巧的传递过程;社会工作教育以实践为目标,理论要致力于应用。①社会工作的实践导向决定了其在专业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社会工作基本理念的指引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务操作的重要平台。

1.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基本理念。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要以实践为目标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进行诠释。②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属性,应用性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特点,突出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的改变,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改变案主及其环境状态的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式教学为基本手段,强调双向互动和理论知识向实际操作能力的转化。

2.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特点。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关系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渗透和专业技巧的运用,关系到未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质素。要深刻把握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积极探索合理有效、操作性强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专业实践教学的灵活多样性。社会工作的实践性、实务性和工作环境的不可控性,决定了实践教学的灵活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设计多样性的教学情境,通过参与式课堂教学和体验式专业训练,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其次,专业实践教学的合作性。实践教学不仅包括课堂模拟、实验室教学、校内实训,也包含校外实地实习,涉及教师、学生、学校、实习机构、服务对象和督导等多方关系,要注意各方关系的协调,确保教学效果。最后,专业实践教学的灵魂和职业要求。“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实践”③,专业价值观的培养是社会工作教育的前提。对未来社会工作者的培养,重中之重就是专业价值观的培养和内化。

二、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内在性要求、社会工作实务界的反馈,以及社会工作培养国际化标准的要求,对于本科教育而言,要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多层次、递进式培养方案的设置。在规划课程设计时,泰勒(Tyler)认为,学校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经验以及教育经验如何组织,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他认为,我们应该从学习者、社会和学科内容制定教育目标。④培养方案的拟订要符合社会工作的教育规律,考虑学生特点、社会需求和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要求。实务教学可进行模块化设计,体现多样化需求。实习方案设计要根据年级特点递进式展开。实习环节可遵循大一认知实习、大二大三专业课程实习和大四综合实习的模式,形成系统化的专业实习模式。

第4篇

关键词:妇女社会工作;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教学目的[项目:第三期教研课题:“新疆大学民汉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批准号:XJU2013JGY30

作者简介:阿孜古丽・吾斯曼(1969),女,维吾尔族,新疆阿克苏人,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讲师, Email地址:

]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项目:第三期教研课题:“新疆大学民汉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批准号:XJU2013JGY30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含义

妇女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帮助妇女特别是弱势妇女挖掘潜力不断成长,它以社会性别意识为分析问题的视角,以妇女群体为服务对象,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帮助妇女挖掘其潜能,享受其应有的社会权利和社会资源及福利,并最终达到两性平等的目标。

社会工作在国外发展较早,其专业性很强,有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在我国,社会工作处于刚刚兴起阶段,随着改革逐渐深化,大量问题沉到社区,社会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区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将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从定义不难看出两者是辨证统一,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关系,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工作,依赖于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外延大,涵概妇女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方面,妇女社会工作以社会性别意识为分析问题的视角;以妇女群体为服务对象,目标是达到两性平等。

二、妇女社会工作课程的定位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政府工作要法制化、民主化、专业化,其中,专业化是至关重要的,实现妇女社会工作,首先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社会工作的妇女工作者队伍,妇女社会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大学生不但要掌握了解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政治学甚至更多的基础知识,熟悉妇女工作,更主要的是精通社会工作方法以增强处理各种新的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高校妇女社会工作最终要把大学培养成为专业社会工作者。因此如何讲受妇女社会工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应该说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与作用。

《妇女社会工作》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我校办学思想的展现平台。社会工作专业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应用型女性专业人才,在学校开设一系列提升社会性别意识的课程的基础上,《妇女社会工作》将社会性别意识与专业服务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在理解和提升社会性别意识的同时,能够充分运用到为妇女服务的工作中。此外,《妇女社会工作》打破了理论与实践的屏障,在一门课程中整合理论与实践,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中的作用。《妇女社会工作》将社会性别作为基本的分析范畴,贴近女性群体的特殊需求,凸显女性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本土化特征,系统地讲授女性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服务妇女的专业能力。

二、目标和效果

妇女社会工作课程的目标注重的不仅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具有较熟练的社会工作能力,善于解决问题,具备知识技巧能力的专业工作者,更要培养善良,有正义感,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想,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的灌输,对它的掌握了解,关系妇女社会工课程的讲授与学习的整体效果涉及和影响整个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解。妇女社会工作价值问题作为课程教学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该课程的主线和重要知识点,整个课程讲授之中围绕“理念指导方法,方法体现理念“,反复强化,根据课程总体内容,每章,每节,每个部分有不同的侧重。所以在理论和基础知识部分,采用讲授的方法给学生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妇女社会工作价值的意义,地位的认识。在妇女社会工作课程讲授中需要始终灌输给学生的就是对妇女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地位,意义的认识。认识到,妇女社会工作最精髓和核心之点,是它的理念和方法是妇女社会工作课程的主线和灵魂。价值是妇女社会工作的灵魂。“妇女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任何讨论中都离不开价值这个主题。(2)内化妇女社会工作价值的认同。对于学习社会工作学生来说,对妇女社会工作职业的了解,对社会工作价值的认同直接影响到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认同的问题。(3)社会工作价值的认同强烈的价值介入。与社会工作价值的认同性相关联的价值介入。妇女社会工作课程中,充满着对弱势群体,问题个人,群体的人文关怀,对现代文明,平等,公正的弘扬,增经社会福利的行动理念以及妇女社会工作独特的尊重,平等,接纳,不批评,案主自决等专业价值都已超越了一般的专业知识范畴。无论对于作为讲授者的教师,还是作为听讲者的学生“妇女社会工作”不是已一般的只是讲授和学习了,常常产生专业情是对学科意义的追寻,有着强烈的“价值介入”它直接影响着讲课的质量,状态,学习状况,理解程度。这是保证妇女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质量,深化课程内容的亮点。旨在有意识地探索以社会工作职业理念培养,价值观教育制为取向的教学模式。

三、注重多种教学方法

妇女社会工作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具有实证研究,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应用性教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据此,专业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多样的。

(1)将理论与实践整合与课堂教学内容中,生动、信息量大,分析透彻,站在该领域的学术前沿,使学生有较宽阔的学术视野和理论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学会知识,在实践中学会知识;提高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写作能力,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社会工作实务水平。

(2)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学手段更加丰富。

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应用型女性专业人才的必要手段,更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训练。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法。在《妇女社会工作》课程中,实践教学活动是通过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来体现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首先采用教学参观考察的方式使学生对妇女社会工作服务的场所、岗位、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状态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同时快速熟悉实际工作的程序和管理手段等。

(3)充分运用参与式教学手段,高校运用讨论式教学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依据启发式原理而确立。与运用一般讨论法不同,讨论式教学更具恒常性和启发性;学生活动也更具主体性、实践性。实行讨论式教学对于高校实现培养目标有独特意义。要实行讨论式教学,高校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建立相应的保证系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分组研讨的方式使得参与式教学的目标能够很好地实现。

(4)在妇女社会工作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也被运用进来。特别是利用一些视频资料,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贴近现实。特别是我们将一些电视中的访谈节目或者新闻等录制成教学资料,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使用。

结论

受社会问题复杂性和可变性的影响,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往往是多维度、综合性的,涉及到多学科、多种服务以及多类机构。《妇女社会工作》将专业服务界定在妇女领域,理解和解决妇女问题,这就势必将学生的服务思维局限单一的服务领域中。为此妇女社会工作在教学中在教学中采取了专门的措施。首先是在理论部分的教学中坚持整合的视角理解妇女问题,提供综合服务;其次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扩展案例,特别采取了与学校社会工作方向、医务社会工作方向共用案例,一起进行汇报演讲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综合性、复合型和复杂性,培养学生建立解决问题需要跨学科、整合机构资源以及工作方法的意识,强化学生对服务的整合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张李玺.妇女社会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8

[2] 闫广芬. 妇女社会工作[M]. 天津大学出版社.天津.2010.

[3] 李素菊.袁光亮社会工作与社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

[4]周沛.关于社会工作发展的几个问题[J].社会学月刊.2003(3)

[5] 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2005:21.

第5篇

在此背景下,云南警官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培养专业的禁毒社会工作人才。鉴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普遍情况和师资等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一)客观方面

1.进行社会工作的宣传,扩大社会认知度

社会工作是个朝阳职业,但对于社会大众而言,社会工作仍然是个陌生的名词。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问“社会工作是什么,社工是什么,社会工作专业是培养什么人才的,是类似居委会的工作吗”,可见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还较低,这种低社会认同度势必影响社会工作专业招生生源质量,也对推动社会服务不利,因此有待于提高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可资借鉴的经验是:同步推动社会工作的宣传和普及。社会工作需要被关注,也需要主动向外推展。因此,无论是社会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还是一线社会工作机构及其社工,都应该具有宣传和普及社会工作的强烈意识,也要和媒体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政策支持

中国目前社会工作机构的运行模式是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把社会服务的一部分“打包”给社会工作机构,称为项目运作。项目运作有其好处,通过竞争可以提高社会工作机构及其社工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但也有其弊端,如:持续性不够,系统性不够,具有时间制约性,单纯的靠项目支撑对社会工作机构的长远发展不利等缺陷。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为主的学科,专业人才需要到实务部门提升能力、积累经验。因此建议国家在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考虑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运作方式,可考虑项目组运作和基础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以利于社会工作者专业人才的持续性培养。

(二)主观方面

1.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准确定位禁毒社会

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能力体系经过社会需求的调研、行业参与、专家咨询、召开分析论证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来论证、分析禁毒社会工作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明确禁毒社会工作职业岗位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及体现行业发展需要的一般能力、关键能力、通用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此类人才培养目标以行业、机构需求为导向,定位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不是“简单操作型”。

2.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

(1)设置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应合理配置社会工作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几大知识模块。在专业基础课部分,开设社会学、社会福利学、统计学、管理学、心理学、学等相关课程,开展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更多社会科学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部分,在确保专业主干课的基础上,根据专业侧重的研究方向,设置相关的专业知识课和技能课,比如:禁毒社会工作、戒毒学等,从而突出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优势和工作能力。

(2)强化专业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传授专业知识、进行技能传递,更注重专业价值培养与塑造。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助人自助、利他主义”。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个没有奉献精神、使命感和正确、坚定价值观的社工,很难长期工作下去。尤其是在禁毒社会工作,其服务对象大多是与相关的弱势人群,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能都有所扭曲。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突出专业价值培养,以价值教育为核心,将服务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感性认识与环境熏陶相结合,价值内化和实务训练相结合,以社会服务促动教学,服务与学习相互促进,逐步建立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

(3)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以培养实务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根据社会工作的专业需求和能力培养目标,确定知识和能力结构,并以此来设计、开发课程,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模块结构划分为五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另一方面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对传统教学内容按“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整合,在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上进行调整,专业实践课与理论课达到1:1。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理念,运用情景式实际案例教学与分享的方式和“问题为本”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3.应积极主动做好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专业,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实务能力的训练,理论不能与实践脱节,应结合实际,致力于寻求校外资源,构建校外实习基地。

(1)加快社会工作实验室教学

社会工作实验室是校内实训基地,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接受操作实践的重要场所,很多专业主干课程,比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只有与社会工作实验室的操作训练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开辟校外实习基地

积极联系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自愿戒毒场所、民政福利事业单位、残疾人士康复服务机构等开拓有特色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满足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的需要。此外,建立完善的实习制度,设有督导,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成长。

4.提升师资专业水平,增强执教信心

应着重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可通过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实务训练、进修、专修,打造既有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教学团队;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社会工作专业还可应用“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尽量吸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充实教师队伍,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到实际工作部门锻炼或兼职。

5.积极编写教材,实现“本土化”要求

第6篇

关键词:发展型社会政策 社会工作教育 职业化 专业化

一、研究背景

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在社会工作发展中起着先导作用,它如同一座桥梁,以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为载体,向他们传输着社会工作的理念价值与技巧,使社会工作专业获得发展,同时推动着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步伐。社会工作教育又可以分为校内教育与职业教育,校内教育是指面向广大的社会工作专业的专科、本科、硕博等学生的专业性教育,然而,在中国的社会工作实践中还应该重点开展的还有社会工作职业教育。我国从事社会工作性质工作的人员数量多,但并不都是专业的,而另一方面,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转而从事其他职业又造成了专业人才流失与专业知识浪费,因此,加强对在职从事社会工作性质工作人员的职业教育尤为重要。

二、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起步晚发展快

我国在1949年以前虽存在社会工作教育,但是长期的战争使当时的中国处于混乱状态,社会工作作为职业并没能发展起来,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同样也受到了抑制,因而对80年代后期社会工作教学的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从改革开放时期起,我国对教育大力扶持,积极向西方国家学习,社会工作开始重建。近年来,在国家及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更是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甚至有些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的学校也仓促的开办了社会工作专业。

(二)教育先行

我国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已有200多所,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远远走在了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前面,一方面高校不断响应国家政策扩招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程度低,社会认知程度低,因此,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从事其他专业,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流失,而发展人员的不足也将直接导致职业化发展的缓慢。

(三)师资滞后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起步晚,专业的研究、从事该专业的师资力量缺乏,高校中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本专业修习社会工作的人数少,大多是研究社会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甚至经济学等其他相关专业,虽然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但是若是在教育――人才培养这一步就体现不出专业性,则很难为学生树立、传输专业的社会工作价值伦理观念,甚至会影响社工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偏差。

(四)拿来即用

我国社会工作是由西方国家引进的,诸多的社会工作理论也是由西方学者针对各国的具体问题所提出来的,具有地方适用性,而不是普适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本土化的发展是需要我国的社会工作学者、社会学家等专业人员在结合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与探索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实践中则存在拿来即用的问题,这与我国整体的制度、文化不相符合,对各地区而言则更加明显,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城市社区与农村地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等,都有各地方特殊性,需要结合当地的情况,具体分析。

(五)理论和实践脱节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是本专业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为日后工作的经验积累,因此,高校实习基地的资源链接或搭建将直接影响到本校培养出的社工专业人才的质量、能力水平等,在已发展社工专业的高校中,不少存在实习基地缺乏或者实习内容空乏的现象,这就造成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后没有地方去投入实践或者不能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增加了社会工作学生的迷茫,难以做到。

(六)职业教育落后

仅民政系统,从事社会工作的近50万人员中,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其它相关系统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共青团、工会、妇联、基金会、残联、司法、社区服务中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数以百万计。实际社会工作者真正接受专业教育的人数较少。这些人实践经验丰富,但是缺乏社会工作的理论训练和技能培训。

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问题滋生迅速

快速转型期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集中爆发,不仅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介入空间,而且使中国最高领导层更加切实地意识到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迫切性。作为这种反思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要加快社会工作的发展,其中包括加快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二)职业配置落后于专业发展

虽然在国家及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社会上并未有与该专业对口的工作职位,这就导致了社会工作毕业生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我国崇尚内部问题内部解决、家丑不可外扬等的思想,这就造成了当问题发生时,求助者的第一考虑咨询的是身边的亲人或朋友,而不是社会工作者,而社会工作职业化程度的低下更导致其认可度低,群众很难对这一群体敞开心扉、产生信任感。

(三)社会工作职业化程度低,社会知名度较小

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难以在社会上寻求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或者工作待遇差不能满足本专业学生对于职业的期待,继而转业或直接氖缕渌专业;职业化程度低及社会认知度低造成社工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度也不高,从事社工教育或一线社工的人员专业混杂,是学生更难感受到社工的专业性。

(四)专业自身对从业人员及教育人员要求高

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短,国家难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大批的专业人才,而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综合性也导致了本专业的教师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对个人的素质要求较高,因而社会工作专业拔尖的师资力量缺乏,阻碍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四、对策

(一)增强对一线社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提升广大的一线社工人员的服务能力与水平是当务之急,社工机构要完善机构设置,为社会工作者配有督导,定期举办学习研讨会,鼓励社会工作者积极参加社工经验交流会,上岗前要参加职业培训教育等。

(二)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其专业水平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要求社会工作者要具备较高的个人素养、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道德伦理,因此要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其实践能力。

(三)搭建实习平台,完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

社工机构与学校搭建沟通平台,一方面学校为社工机构输送人才,另一方面,社工机构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此外,社工学生在外实习时要配有专业督导,以及时解决实习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促进他的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

(四)严格规范专业设置制度,提高教育水平

教育部要严格审查学校开办专业申请的资格,确保其具有开办专业的资格、水平、能力以及配套设施等,各高校也要注重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五)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提高社工待遇

联合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增加对社会工作教育的投资,促进社会工作岗位配置,促进社工学生就业,提高一线社工工资等。政府部门要吸纳社会工作的毕业生,不能仅局限在民政系统,司法系统、劳动系统等也可以进一步发展吸纳社工人才,提升社会工作的正规化程度,增加社会工作者的福利,完善社会工作相关政策,引导、扶持社会工作的发展。

(六)学习西方社会工作经验,取其精华,结合当地实际,注重本土化发展

国内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要积极主动地争取与港澳台甚至国外社工机构或高校的协作或合作相助,增派留学生外出实践,直观的接触国外社会工作发展的状况,跟上时展的步伐,同时又要紧跟国内形势发展,将社会工作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推出有质量有影响力的服务,使社会工作在中国获得更多的认同。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作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经验交流发展的组织,要调动自身的能力与资源,积极吸纳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使他们有机会交流经验、博采众长,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以及社工实务的发展

第7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 OBE理念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一、OBE理念引入到人文社会科学邻域的环境背景

OBE,是Outcome based education的简写,译成中文即成果导向教育,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OBE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在反思教育过于重视课业学分数,却忽略学生拥有能力的背景下,于1981年由Spady等人首先提出的。基于OBE理念下的教育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要为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既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又完成对学生能力素质的整体培养;重视学习历程结束后学生真正拥有的能力,倡导“所有学习者均成功”。OBE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以人人都能学会为前提进行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能力培养和能力训练。

OBE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美国等一些国家已有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至今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施模式,而且已证明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全面接受了OBE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2010年,OBE理念在台湾全面铺开。近几年我国内地也开始引进。2013年,我国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用OBE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也随之开始。广州、武汉、成都、杭州、上海、长春、济南、南宁等地区的一些学校都在进一步了解OBE并开始实践,相信将来OBE理念一定会席卷全国。OBE理念目前在人文学科领域还未得到尝试和应用。但是,OBE理念与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有诸多契合之处,这是OBE理念能够运用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根据。

二、OBE理念应用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已成必然趋势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20年代进入我国,50年代暂时中断,到了80年代再度复兴。社会工作专业一经建立,就明确了其社会学应用学科的属性。多年来,国内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研究也颇有成效。如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对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等。总体上,国内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成果在如何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做出了各自的探索。但是,从OBE成果导向教育视角上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方面尚未体现。同时,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际应用的课程体系设置上看,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的现象比较普遍。

S着我国进入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全面发展时期,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大量的合格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亦被提上教改日程。社会工作的重要特征就是专业研究与社会实践均要严格以专业价值观为引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强调,要尊重每一个人、要相信每个人的优势和潜能、要承认每个人的独特性、提倡人与人之间保持合作关系、致力于增强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等。

OBE理念下的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倡导人人都能成功、运用达成性评价而非比较性评价、开展合作学习而非竞争学习等特点来看,理念上的契合和对能力的重视,使得OBE理念在应用型较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OBE模式

将OBE教育理念引入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推进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从只看重学生的理论成绩向把重心转移到学生综的合能力上的大逆转。对于OBE成果导向模式下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过程,可以根据OBE教学模式的独特视角从下面几个点深入探讨。

(一)在专业社会工作教育中要确定学生预期学习成果

OBE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关注点就是以学生学习的成果为导向而展开的教育,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学生预期学习成果的确定成为了OBE成果导向模式实施的关键。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社工机构和相关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学生这方面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苛刻。所以根据当前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水平以及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我们提出了在教育教学中以确立学生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来展开OBE教育模式。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总结,我们专业的社工老师们要为社会工作专业学习者们确定相应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等预期学习成果。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知识目标指将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个案,小组及社区等专业社会的工作活动过程。为了知识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在讲解专业知识时结合一些现实案例或现象,使不易于掌握的费解的理论知识通过实例引入从而使其变得容易理解掌握;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技能目标指的是在我们专业的社会工作实训、活动的开展中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在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关的实践在平时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因此每次在学生刚开始介入践活动时,我们的督导老师就应该及时的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可能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进行整理,并为学生系统的讲解该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以及出现的每一种问题的应对及解决方法。实践结束后应该组织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能力目标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所应具备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在专业社会工作教育中建立合理的教学考核制度

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专业的考核制度,没有一个合理可行的考核制度,项目的展开变得无法测评和修正。在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体系中,一个合理的教学考核制度尤其重要,这不仅是科学高效教育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更是评测教育教学方法及内容是否可行的一个标杆。没有这个标杆,整个教学就变得没有依据,没有方向。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制度的设立为实现预期学习成果奠定了坚厚的基石。OBE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对学习成果的关注度要远远高于教学内容。因此,当我们设立了一个合理的教学考核制度时,我们就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多方面的分阶段的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测评。当然,这还是远远不够的。针ι缁峁ぷ髯ㄒ当旧淼奶厥庑裕一套健全的教学考核制度应该要涉及到这几个层面。一是要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这可以让老师很容易了解学生社会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形式可以通过理论知识,问答,及相关的趣味竞答活动来展开。社会工作专业本身就是要达成助人自助的目的,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会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因此实践考核也变得必不可少。实践考核就是对学生在组织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活动中所运用方法,设计的活动框架,及运用的社工专业介入技能等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的一种综合测评。最后一个就是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或相关的合作企事业单位的实习中,各个单位对学生综合表现的一个评价,根据相关量表的反映,从而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OBE成果导向模式下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事业上的一个新的突破。这种尝试不仅打破了传统固化的社工教育理念,而且从多层次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有力的提高。在OBE成果导向模式的影响下,学生掌握了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增强了自身全方位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出了自己在面对问题时独到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进步都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们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同时也保证了我们在实践教育教学中的质量。在这样的理念下培育出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才是真正顺应时代要求和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近年来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在我国大力推行,OBE教育理念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将OBE教育理念与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结合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这还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具体的做法和措施逐步摸索并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善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美]克劳雷(Crawley)等.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陈水斌,殷明.“成果导向教学(OBE)”在高职课程的实践及效果的比较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

[3]王平楠,俞炬运.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与发展[J].人才开发,2008,(09).

[4]张立巍.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经管学科实践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03).

[5]杨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方式[J].世纪之星,2015,(10).

[6]陈英,刘淑娟,关盛梅.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2).

[7]王圣军,张绮莹.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8]杨贵华,王瑞华.社会转型中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3,(02).

[9]鹿鸣.OBE导向下高校“三方满意”就业教育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6,(03).

[10]潘娟.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路径选择――基于甘肃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调研的结果分析[J].社科纵横,2008,(02).

第8篇

作为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助人自助?楹诵睦砟睿?协助个人、家庭、团体、社区能适应所在的社会环境脉络,增强或恢复其社会功能的能量,及创造有利于达成目标的社会条件的一种专业活动,以预防或舒缓社会问题。在十几年时间里,内地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由 2000 年初的几十所所发展到至今的几百所。但是,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却只有三四十年,加之我国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近几十年国家发展突飞猛进,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存在很多不足,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面临着很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就成为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试图通过对有关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梳理;探讨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社会工作教育的意义;走访具有代表性的民办高校和三本类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了解其实践教育建设的现状;总结民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解决对策,以便更好地进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建设。

1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社会工作教育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务技能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生命,在转型社会发展的大的历史背景下,培养优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是民办高校的重要任务,社会工作专业中任何课程中理论教学如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均不能发挥其效能,因此,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优秀社工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社会工作教育有三个目标:首先是为社会输出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其次是提升专业理论发展,最后是为了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帮助。三个目标均与实践性有很大关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验证理论的标准化与否,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得到提升和成长。

2 民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现状

2.1 校内实验室建设不足

近年来,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西部地区的民办高校也陆续开设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民办高校本身存在着生源不确定和资金不稳定的特点,所以在专业开设的前几年很多学校的实验室并不完善,有些学校在上专业核心课程的时候任课老师只能让学校在普通的教室中进行模拟。事实证明,这样的上课形式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单面镜或视频进行案例观摩,也不知道如何应用一些软件进行实践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实践。另外,由于民办高校的资金限制,使很多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并非由专业公司所承担,致使很多实验室的要求达不到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的标准,导致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利用率较低,使资金和实验室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 教师督导不能到位

由于民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开设时间较短,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实践教学理念和经验相对匮乏,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实践。由于课程内实践时间较短且不集中(48学时的课,16学时的实践),使很多社会组织不愿意接收在校生的实习,这就大大加重了学生的实践难度和老师的督导难度,加之很多教师同时兼顾大量的教学任务,在学校的激励机制并不到位的情况下,使很多专业教师并不愿意参与到督导学生实践这个环节上。除此之外,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质,学生课内外出实践的安全隐患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较大的风险和顾虑使校方和教师不愿承担较多的督导工作。

2.3 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和评估体系相对缺乏

很多高校实践教学制度较为滞后,例如:实验室的管理、开放程度以及对外服务制度缺少规范性,使很多学生缺少实验室训练的机会;课内实践和同步实习缺少规范的评估标准和手段,加重了督导老师的工作难度;集中实习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学生管理实习制度,导致学生实习目标不明确,实习活动开展难度大,加之许多院校的实习因为没有严格的制度保障,实习过程中学生的随意性很大、积极性不高、督导老师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使社会工作实习收效甚微。

2.4 实习经费资金不足

近些年虽然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迅速,但在我国其成为独立学科的时间较传统专业相比较仍然较短,使很多报考民办大学的学生不愿意报社会工作专业,致使大多数民办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是其本学校的边缘性专业,这就促使校方在划分经费时有所差异,而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经费予以支持,经费的不到位会加重学生外出实习的经济负担。在民办高校中,经费的划分与学生数量多少有很大关系,而报考社会工作专业的考生较其他专业的考生较少,这会使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经费不足,导致专业发展艰难。很多知名社会组织更愿意资助“985”或“211”学校的学生做项目,导致民办高校学生在专业实习中机会较少且很少获得同行前辈的带领,这就加大了除学校以外获得经费援助的难度。

3 民办高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解决对策

一是扩大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教育部规定必设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也适时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实务类的实验课程,使得学生以后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案主时也能应付自如。另外,开设专门的实验室课程,通过实验室的专业软件和相关模拟训练,夯实学生的社会工作相关专业技能,以减少真正实务过程中不必要的错误。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应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并完善实验室的相应设备,提高其利用率。完善相应的实验室各项制度,提高师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与实习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对机构开展的活动有所了解,也为学生日后自己独立完成项目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是建立健全教学师资体系。在转型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加强“双师双能”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全体青年教师考取中级社会工作师证书,并要求一定的青年教师投入到督导工作中。在教师开始督导工作前,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聘请专家开展一系列讲座,提高督导教师的素质。实行督导教师小组,以组为单位对学生实习进行督导,这样可以建立良好的教师督导支持系统,并要求教师定期开展督导小组研讨。

四是完善实践制度建设。科学地拟定符合本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社工人才的基础,??外的社会工作教育要求学生实践时间达到800学时方可毕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要求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满600实践学时的规定,并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引导学生开展实践。学校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制度,吸引更多的老师投身督导岗位。完善《社会工作系督导评估手册》并请专家审核通过,督导老师严格按照手册中的相关条例进行指导。学校应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制度》,做到有据可依,防止某些教师工作不到位。实践教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也应通过制度固定下来,尽快编制学生实习手册,明确学生、督导教师、实习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有章可循。

第9篇

一、与老年社会工作相关的中国本土因素分析

(一)养老文化传统。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意识、方法等,并非产自本土,主要由国外引入,主要是从西方引入的,这些主要基于西方文化的老年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体系,与我国固有的养老文化是有差异的。具体表现在,我国的传统养老、敬老文化,是以“孝”的传统价值观为核心的,“孝道”的传统在现代,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其有正面的价值,也有一些负面的作用。负面的作用如很多人不愿意去敬老院、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其子女也不支持父母去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把去社会养老机构视同被遗弃,而其子女则认为把父母送进社会养老机构,没有尽到“孝道”,对社会养老机构与养老方式不大信任,当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老年社会工作更不大理解与信赖。

(二)政治与经济体制。虽然老年社会工作具有较强的世界适应性,但毕竟每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与人文环境不同,主要表面在政治与经济制度背景方面。我国引入的源于西方的老年社会工作理论及实务,先前主要是建立在西方的社会制度与经济水平之上,尤其西方高度发达经济发展水平是其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来自西方的老年社会工作理念与实务,如何匹配我们的社会制度与经济水平,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必然影响源于西方的老年社会工作模式的在我国的实际操作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与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二、基于国情的老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渠道

(一)通过媒体宣扬老年社会工作与“增权”。为让主流社会从传统的养老文化中走出来,应加大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大众化宣传,除应用大众传媒的宣传渠道外,应注重传播内容的权威性与影响力,如对一些重大的社会救助活动的媒体宣传,应积极报道参与其中的社会工作者,把社会工作者积极、具体的参与形象,及其效果告知普通的大众,让人们理解社工这一角色及他们的价值。当然针对老年社会工作,应多侧重通过大众媒体报道,社会工作服务于老年群体的事件与积极的作用、意义等,因为老年社会工作更不易被老年人及其子女理解,更应进行权威性的良性媒体宣传,让老年人及其家庭及整个社会,认识、接受老年社会工作,消除顾虑,感受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

其次,呼吁社会多关心老年人,主要鼓励老年群体的“增权”,所谓“增权” 就是增强特定社会群体的权力意识与权力内容,增强他们获取社会资源及改善自身生活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我们知道,除上文提到的传统文化的因素外,老年人群体面临生理、心理与能力的衰退与下降,容易被社会边缘化。通过“增权”,让社会工作者激发老年人的生命潜能,权力意识,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促进他们正确的认识、面对老年生活。因此,在我们的传统养老文化背景下,更应该把老年人的“增权”,作为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内容。

(二)在外来模式的基础上营建本土化的经验模式。先前,我国一直抱着“拿来主义”的态度,借鉴西方的老年社会工作模式,但在实践中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 营建、发展出一套适合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老年社会工作模式。

首先,应在善于学习、借鉴西方老年社会工作理论的基础上,对其消化吸收,提出适合中国社会政治与经济体现背景的老年社会工作理论,用于老年社会工作人才的教育培养与指导老年社会工作实践。

其次更有关键的是,营建本土化的经验模式。对于老年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西方几十年的老年社会工作实务,给我们留下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基于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及人文背景,创立和发展基于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如,在西方老年社会工作实践中,被经常使用的个案、小组及社会行政等方法,就并不是全部适合我国的国情。如,我国老年人口多、属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相对不发达、加之社会服务需求巨大,老年个案工作就很难大范围的采用,很多时候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老年社会工作方法,还有在西方社会工作中广泛遵循的“案主自决”、“个别化”等原则,在我国的实践应用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障碍。因此,对源自西方的老年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加以改造是必然的。

基于我国的国情,我们也在逐渐积累适合我国政治、经济背景的老年社会工作方法和实务模式。如家庭介入式的老年社会工作方式就比较符合中国的社会实际,其不仅节省了家庭的经济开支,也容易与咱们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进行对接,使老年人受到来自亲戚与社会的双重温暖与帮助。因此,只要我们善于总结、提炼,完成可以营建一套基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及人文背景的,据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实践模式。

第10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毕业论文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它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感受困难的社会成员,增强其能力,促进其与社会环境相适应,达到增进其福利的目标。社会工作是将工作者、服务对象、问题、资源、社会环境等因素连接起来并进行有效配合解决问题的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社会工作者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实务能力。实务性、实践性及应用性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特征。据此将专业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具有助人自助专业价值理念、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操作技能,在专业服务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围绕此目标调整课程体系,强化培养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与实际紧密结合,搭建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毕业论文指导环节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一、完善管理文件,规范管理,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

学校社会工作自2003年招生以来目前已有近十届毕业生,在毕业论文指导这一教学环节中一直进行高度重视,规范管理,严把质量关。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从专业实习初期就开始下达任务书,到毕业论文的开题、撰写、中期检查,预答辩、毕业论文答辩及最终论文归档共设七个环节。为了更好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召开专业教师研讨会,就以往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进行梳理,对出现的共性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在原有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又增订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暂行规定。该规定对学生的出勤、写作态度,教师指导形式、职责及论文写作步骤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另外又重新修订了有关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范。该文件对论文的规范撰写提供了依据,大到选题方向、论文框架,小到标点、空格、注脚、图表、案例、参考文献及中英文摘要等内容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并附有毕业论文模版及调查问卷模版,确保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规范有序,为毕业论文的规范性提供了制度保障,严把质量关。

二、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培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及水平

所谓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中学习到的专业理论、专业方法服务于社会工作实务当中,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改善社会关系,提高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方法、技巧,同时又要具备较强的社工实务能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介入能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实际就是对所学专业一次整合和提升过程,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是学校办学水平、教师素质和学生能力三位一体的一次综合考查评估过程。如何从专业的视角进行毕业论文选题,如何构思论文构架,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如何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理论,如何体现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在具体分析论证过程中如何运用相关研究方法,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运用SPSS统计分析等等,这一系列环节运作的好就是一次整体实力水平的学习提升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提升毕业论文的水平,专门安排了相关老师对学生进行了研究方法及相关软件运用技巧等方面的强化训练,另外对论文调查问卷的设计、访问提纲的设计、图表的制定及规范性要求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与说明。

三、建立稳定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为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奠定实践基础

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实习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学习模式。可以说没有社会工作的实习,就无法实现社会工作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此我们建立了稳定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平台。经过多年的努力,实习基地已经由原来的单纯依赖社会组织逐渐发展成四个不同层次的实习实践平台体系:一是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到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签约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经过多年的运作目前已建立相对稳定的常态化的顶岗实习基地。二是依托学校以教学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实践基地;三是依托社工系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社工实务组织微澜社工服务社;四是依托人文学院以教师为主导的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目前已承揽多项不同层次社工项目。学生可以在这些不同层次的实习实践基地开展各种实务活动,同时也结合自己的实习内容确定论文的选题,开展实务活动,有效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由此也逐渐构建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多层次、多模块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培养框架体系,为学生进行实务训练、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和就业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社工实务活动提供了平台。这种人才培养框架体系整合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资源,确保了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条件和质量,保证实习质量,也为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奠定了强有力的实践基础。

四、以3+1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就业一体化

为了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中学习到的专业理论、专业方法服务于社会工作实务当中,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实务能力,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我们采用了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大学前三年时间里在学校完成专业理论专业方法的学习。将原来分散在不同学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重新整合为综合实践环节,并将此教学环节集中放在大四一整年的时间在社会这一大课堂来完成,整合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其中将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整合为综合实践活动即顶岗实习,学生的综合实践岗位与将来的就业岗位统一起来,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试用期统一并行,而在毕业论文环节要求学生以综合实践岗位为依托,带着专业思考去实习,在实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毕业论文,也就是说要求学生要根据自己综合实践岗位的具体工作进行毕业论文选题,然后在实习工作中开展相应的个案项目、小组活动、社工项目等社会工作实务来撰写毕业论文,从而使毕业论文突显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性的特点,学生毕业实习、论文、就业一体化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毕业论文在选题上力争与实习、就业相结合,这既体现了专业实习的效果、增强了学生毕业论文的实效性,同时也可促进学生尽快适应职业角色,缩短工作的适应期。而这种实习、就业、毕业论文三位一体的教学形式,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和社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五、毕业论文与综合实习岗位有机结合,突显社会工作的实务性

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而实务性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因此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这个环节上尽量突出社会工作的实务性特征,以强化论文的实用价值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尽量避免学生撰写空谈理论的文章,使其尽可能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这既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也是3+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由于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中要求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要以综合实践岗位为依托,带着专业思考在实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社会工作实务,最终形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因此学生从专业实习开始就与指导教师就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讨论研究,特别是在社工机构实习的学生在选题上力争与实习、就业相结合,积极开展个案、小组等实务活动,毕业论文真题真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大多来源于学生对实习期间所接触项目活动的思考及实习机构运作模式的研究,这既具体落实了3+1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毕业论文应用性,突显了社会工作的实务性、实践性的专业特色,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更需要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和突破,强化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艳娇.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设计方案新构思[J].教学研究,2011,5

[2]初智巍.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5

[3]毕亚斐.拟剧理论视阈下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4]陈英,梁爽.社会工作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

[5]李金娟.高校小组社会工作课实践教学的走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8,4

[6]魏斌.论职业指导的人本服务[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第11篇

一、优势视角的源起

视角是人们看问题、做事情的不同视野角度,是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相异的实践模式。而优势视角是一种着眼于人的优势与潜能,以开发和利用人的潜能为着力点,帮助自己及他人解脱于挫折与不幸的逆境之中,最终达成自身及他人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但是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对优势视角理论的源起的时间及其创始人仍有争论。有些人i认为,优势视角是源于美国Charles Rapp教授及其团队在1982年针对慢性精神病患者制定了一项应对方案的研究工作中发现的。研究团队通过,将案主视为一群部分失能或人格欠缺、处于困境和挫折中的人,通过实验证实这些案主仍具有自己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很容易被他人和案主所忽略。因此,Charles Rapp教授及其团队开始转向优势视角,充分发挥和运用社区资源来帮助案主们融入社区生活。从此,优势视角地逐渐被应用于西方社会工作领域中;还有些人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优势视角首先由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教授Dennis Saleebey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中提出。Dennis Saleebey认为,“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反对将服务对象问题化,问题的标签对服务对象具有蚕食效应,重复的次数多了之后,就改变了案主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长远来看,这些变化融入了个人对他们的自我认同(越来越没有自信心)” ii。由此优势视角渐渐地被运用于社会工作领域,并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中受到社会工作者的青睐。

笔者认为,优势视角在其开创伊始并没有被迅速的运用到社会工作的实践之中,也不是一种完善的理论模式,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思维方式。因此,对优势视角的源起出现分歧也毋庸置疑,但是可以确信优势视角是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产物,尔后逐渐被运用到社会工作领域,并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最后在日益累积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社会工作理论。

二、优势视角理论的内涵

优势视角在其诞生之初,还谈不上是一种理论,但是随着其逐渐地被运用到社会实践领域后,它结合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了由概念界定、理论来源、基本假设、核心概念等基本要素砌成的理论大厦。

(一)概念界定

自从优势视角诞生到现在,学术界对其定义依旧没有统一的界说。美国的Dennis Saleebey认为,“优势视角是以优势为核心,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进行帮助时强调将关注点聚焦在案主身上,尽可能的发挥案主自身的能力和优势,并利用案主的这些优势来进行自我的帮助和发展”iii。加拿大学者狄罗瑞教授认为,“优势视角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接触服务人群的时候,我们关注的不是他们的问题和缺点,而是关注他们的需要和能力以及他们任何好的方面,比如动机、激情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如果人关注的是正向的一面,会比较积极的去改变”iv。而在国内学者直接继承了西方学者对优势视角的定义的观点,相异程度比较低。其中对优势视角的界定最有代表性的观点表示,“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开发并利用人的潜能,协助案主从挫折和不幸的困扰中挣脱出来,最终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v。通过文献梳理,笔者认为优势视角是指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在一定程度上要着力于寻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并以与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协助案主转换他们生命中的挫折与不幸为优势与潜能的一种思维模式与工作方法,最终实现助人自助的目的。虽然学术界对优势视角没有统一的界说,但是每种界说对该视角的本质性理解没有出现偏差。因此,优势视角对社会工作实践指导依然占有重要的席位。

(二)理论来源

每种事物的发展都逃不过传统的掌心,优势视角理论亦不例外,依然与其传统理论脱不了干系。优势视角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立足于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案主的主体性,以实现案主目标的达成。那么在怎样发现案主的优势和潜能这问题上就涉及到了优势视角理论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即强调把注意力聚焦于案主如何生活以及从他们的生活经历的理解意义。从这个侧面可以透视出优势视角理论具有传统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传统。其具体理论传统有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米德、库利的符号互动论,E?胡塞尔、舒茨的现象社会学。尤其现象社会学理论思想影响最深。其中现象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是被人建构的,是按照人的主观意识的理解或解释而建构起来的一种意义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建构起来的意义世界当中,由于每个个体对世界的理解或解释是不同的,所以其所拥有的意义体系也是不同的。当一个人的理解或解释过程发生了困难,如自己现在的理解与过去的理解不一致,自己与他人的理解不一致时,就容易出现意义体系混乱的情况,即所谓的问题便出现了”vi。优势视角理论不仅建构于以上传统理论,而且它还吸收了许多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某些思想。例如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对话作为研究和分析的起点,即将各种现象或问题还原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对话中去,强调相互之间的双向理解、沟通和交流。而人们所遇到的生活场景或对话场景往往是不同的,这样人们对常生活的理解和解释也就不同,这里不包含对错之分,只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的区分”vii。因此,基于上述理论传统,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切实理解案主的意义体系,帮助他们在原有的意义体系基础上重构新的意义世界,从而充分的挖掘案主自身所蕴含的优势与潜能,促进案主人生目标的实现。

(三)基本假设

每个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基本研究假设,优势视角基于对人有主观能动性的理解上,认为人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着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可以依靠自身的潜能和优势解决问题。所以,学者们对优势视角理论的基本假设作出了自己的解读。但是他们大体上一致认为,优势视角理论的基本假设命题表现为:“认为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现状,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应该得到尊重;每个人有其未被挖掘的潜在优势,都可以依靠自己的优势与资源来解决问题;关注案主个人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而非问题和缺陷,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其优势,对于个人而言,家庭和社区都是他们的优势,包括财富、资源、智慧和知识等;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抗逆力,创伤和困难、疾病和抗争虽然具有伤害性,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viii。

(四)核心概念

当然作为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一种理论,优势视角理论在原假设的基础上,扩充了一些核心概念以充实和完善该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社会工作的实践工作。“优势”、“赋权”、“成员资格”和“抗逆力”构成了优势视角理论的核心的概念体系。“优势”面向认为,个人、团体和社区等具有的资源在特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自己的优势,人们在创伤、困难、挫折和压迫中的体验,以及成功或失败的经历,都是个人拥有的财富和资源;人们在抗争和逆境成长中形成的品质、特征、能力、性格和美德等,也是个人的优势;个人也可以从生活的社区中获取相应的资源,并且在个人与社区互动的过程中对社区也贡献了自己的才能和知识。“赋权”面向反对歧视性标签,主张通过赋权为个人提供家庭、机构和社区等资源的机会,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并协助案主发挥其能动性,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冲突和紧张。“成员资格”面向认为成员资格是一种身份、权利和参与的象征,缺乏资格可能被边缘化或被异化,每个成员是平等的,都应受到尊重和信任,反对歧视和不公平。“抗逆力”被视为人类的一种潜能,是人在遇到挑战和危机后能顺利反弹复原的能力。抗逆力不仅体现在个人身上,家庭和社区也具有抗逆力。抗逆力可以使人们在困难挫折甚至是危机状态中存活下来,从而不断得到提高;逆境可以促人成长,反省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优势、赋权、成员资格和抗逆力等核心概念为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和行之有效的实践框架。ix

三、优势视角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现状

优势视角理论广泛地被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中,解决了诸多社会问题。现在笔者拟从该理论被应用的领域、关注的问题、适用的人群、具有的特征四个方面对近些年来优势视角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现状就进行梳理。

在我国,优势视角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本土残疾人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社区矫正和家庭社会工作等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潘泽泉,黄业茂在《残疾人家庭个案社会工作――基于优势视角的干预策略与本土化实践》文中,以优势视角为切入点,展开对残疾人家庭个案的社会工作。刷新了以往问题视角的模式。田国秀在《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挖掘学生抗逆力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模式浅析》文中,以优势视角理论中的抗逆力为突破口,超越以往的问题视角,重构了学校社会工作在学生心理教育领域的意义。王磊在《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与青少年自我评价》一文中,以优势视角介入青少年自我评价,充分运用“优势”、“赋权”、“成员资格”和“抗逆力”等核心概念作出解释。爹明伟在《优势视角下的社区娇正模式分析》一文中,对社区矫正模式作出了分析,谈及到社会工作介入案主的效果,优势视角颠覆案主以往的思维方式,为他们重新观察这个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金江英在《优势视角理论研究述评》一文中,主要讲述了优势视角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核心概念。闻英在《社会工作中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的比较》一文中,主要论述了优势视角的界定、假设、理论基础、对社会工作本质的理解、视角下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等方面。

从上面的文献探索中,笔者发现对优势视角理论的研究,从研究层次上看,理论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证主义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体现在优势视角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包括该理论核心概念对的实证诠释;从研究的问题上看,主要对青少年网瘾、社区问题、学生心理教育问题、残疾人问题比较感兴趣,但是针对妇女问题、老年人问题涉及的面还比较狭窄;从研究的范围上看,主要体现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领域。总而概之,学术界对优势视角理论的运用相对比较广泛,但是研究的深度还有待拓展。

四、结语

优势视角理论从起初的一种视角发展到如今日臻完善的理论体系,已经在社会工作实践领域中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它使社会工作者把看待案主的视角从“问题”转移到了“优势”,丰富了社会工作理论的内涵,但是该理论中仍需进一步的完善,以更好的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优势视角理论过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案主的优势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忽视一些隐藏在案主自身和来自外部环境,例如社会结构对案主能动性的制约等深层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充分发挥优势视角理论的优点基础上,结合社会工作领域中的其他理论,这样就可以扬长避短,真正的理解案主的意义世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注释:

i 参见 刘炳跃.论优势视角[J].商品与质量,2002,(2).

ii 参见 Dennis Saleebey著.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6).

iii 参见Dennis Saleebey.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M].Published by Pearson Education,2002.

iv 参见 狄罗瑞.用优势视角来做社工――来自加拿大的启示[J].中国社会工作,2012,(2).

v 参见 庞飞.社会工作两种视角的比较分析[J].社会工作理论探索,2009,(9).

vi 参见丹?扎哈维著.胡塞尔现象学[M].李忠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5.

vii 参见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第12篇

关键词: 社会工作;社会支持;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C 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3)03005808

自1915年亚伯拉罕・费雷克斯纳(A Flexner)提出“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吗”[1]的问题后,就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工作学科地位的反思与探索,并促使社会工作界就社会工作要成为一门学科就需要自己的科学理论体系与实务方法的观点达成了一致。正如大卫・豪(David Hower)所指出的,任何专业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都只能停留在粗浅的层次,所有的实务工作都不可能达到其目的。[2]而就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意义,沃尔什(J.Walsh)非常直白地表示:“如果没有理论做依据,社会工作者所能看到的只有自己接触过的案例,甚至这些案例还会使社会工作者迷糊。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其可以预测和解释案主的行为,并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关于案主与问题情境的一般化判断,为社会工作介入提供结构和秩序。”[3]因此,有学者提出理论是社会工作的基础,要立足于理论的建构,去发展一门社会工作科学。而且,就规范的意义而言,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也是判断学科专业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以及作为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实践活动,其对事实的观察与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而开展的社会工作实务,已经形成了一种科学的“范式”。它不是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简单堆砌,而是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理论前提、实务模型与操作方法,这种“范式”的转换,对于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成熟和促使社会工作形成具有“自身面相”的学科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社会支持理论的科学基础与形成过程(一)社会支持理论范式的科学基础在社会生活的场域中,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发展、社会流动的急剧加速、社会角色的集丛化、人际交往的理性化、生活方式的更新,导致现代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崩塌以及自然生活共同体的瓦解,导致原子化与物质化的个体的出现,导致身份认同的危机,导致本体性安全的缺乏”[4]。这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5] 导致了现代人以及现代社会的社会支持网的断裂,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因此,以社会支持为视角,来解释现代人与社会的问题,并依此寻求干预的策略,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社会工作模式多元化的困境,促进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从而有助于解决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度不高、专业性质定位不准、专业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不突出等问题。当然,社会支持理论的建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首先,生活世界中丰富的社会支持实践是社会支持实务理论重要的经验基础。社会支持的实践是社会支持理论赖以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生活基础,虽然人们的社会支持实践动机可能多种多样,但是这些社会支持都在宣扬一种利他动机,并以此建立一张庞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世界中,生活世界的变迁、风险社会的来临,使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生活的困境,此时,人往往会向自己生活世界中的他者寻求帮助,以渡过难关;而作为同类,当周围有人向自己伸手求助时,也往往因为作为同类的一种“同理心”,抑或是自我实现的一种需求,会向他人伸出援手,无论他是陌生人或是熟人。诚如俗语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们之间的这种彼此关照,彼此扶持就是社会支持。这种社会支持实践随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就一直存在着,而人类社会的持续与和谐发展则需要更加广泛和紧密的相互支持。

其次,专业社会工作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为社会支持实务理论构建提供了理论素材。佩恩(Panye)认为,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应当包括三种含义:实践模式、理论解释和基本视角。实践模式是一种概括描述,而理论解释则要解释因果关系,基本视角则意味着基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立场。[6]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一门在盎格鲁―撒克逊文化背景下诞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与专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积累了众多的社会工作经验,在实践模式上形成了十几种不同的社会工作模式,包括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行为修正模式、任务中心模式、问题解决模式、危机调适模式、完型治疗模式等;在理论解释方面,有生态系统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符号互动论与社会建构论等;在基本视角上包括优势视角与增能框架、证据为本的干预策略等。其整个发展的历程经历着社会工作从社会诊断迈向社会干预的变迁。[7]而无论这些实践模式、理论解释和基本视角发生何种变化,都仅仅是知识与工作技巧的变化,其对社会支持网的重新构建的工作本质并未发生变化。相反,这些丰富的实践、理论和视角恰恰丰富了社会支持的内涵,为社会支持实务理论的构建提供了素材。

再次,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反思为社会支持实务理论的构建提供了契机。现代社会工作一直把专业知识看成是理性秩序的体系,并试图建立起普遍有效的和适用的理论体系,以通过现代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加以传播和推广,但是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与知识,并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于是在其理论体系内部产生了理论排斥问题。这为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动因,诚如后现代主义者罗缔所指出的,“元叙事”已经不存在了,每个人都是后现代文化中的一员,没有特别的问题需要解决,没有特别的方法可以运用,没有特别的标准可以遵循,也没有人能够拥有能够说明一切的奥秘。[8]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试图在差异化、多元化、解构和权变语境下构建不确定性的社会工作提供模式,但是它更注重工作模式背后的价值,更关注案主自身的能力与资源网络,其实质仍然是以案主为中心发现支持网络、并通过增能等重构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而这种后现代解构权威的追求恰恰揭示了即使在权变语境下,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依然存在其不变的内核和具有普适性的框架,即社会支持网的构建。

总之,社会支持理论作为一个立足于中国本土实践的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尝试,在知识体系、价值理念、实务操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与总结。但是由于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又具有本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本土的社会工作实践来促进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变迁,必将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1]FLEXNER A. Is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In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s at the Forty-second Annual Session held in Baltimore, Maryland,1915(5):12―19.

[2]HOWE D.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M]. Aldershot, Berks: Wildwood House,1987:22.

[3]WALSH J. Theories for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J]. Brooks Cole engage Learning, 2006(2):19―23.

[4]成伯清.怨恨与承认――一种社会学的探索[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5):3―9.

[5]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201.

[6]佩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36.

[7]熊跃根.从社会诊断迈向社会干预: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反思[J].江海学刊,2012(4):9―14.

[8]罗缔.后哲学文化[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11―16.

[9]CAPLAN G. The family as a support system[M]∥CAPLAN G, KILLILEA M. Support system and mutual help: Multidisciplinary explorations.New York: Grune&Stratton,1974:19.

[10]COBB S.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J]. 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76(3):300―314.

[11]BARRERA M, AINLAY S L.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upport: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3(7):11.

[12]LIN NAN.Social Support,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 [M].FL:Academic Press,1986:28.

[13]肖水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4):183―187.

[14]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 67―70.

[15]丘海雄.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J].社会学研究,1998(4):23―31.

[16]COHEN S, MAKAY G. Social support, stress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A theoretical analysis[J]. Handbook of psychology and heath,1984 (4): 253―263.

[17]GRANOVETTER .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5): 1360―1380.

[18]THOITS P.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studying social support as a buffer against life stress[J].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982(23):145―149.

[19]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0]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1999(3):17―24.

[21]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71.

[22]COHEN S, WILLS T A. Stress,social support,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5 (2):310―357.

[23]M・韦伯.社会科学的方法论[M].伊利诺伊:格林考,1947:89.

[24]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