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31: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减少自然灾害损失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灾害抗御能力变量
灾害抗御能力大小最直接的评估标准就是灾害所造成的人员、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大小。灾害损失和影响越大,区域灾害抗御能力越弱,反之则越强。对于不能直接度量的区域灾害抗御能力,我们使用区域灾害损失和影响来间接度量。莱斯基(Rasehky)认为仅使用直接经济损失数据难以全面描述灾害损失,因此他增加了因灾死亡人数来表示灾害损失。本文借鉴了其研究同时也考虑到灾害的发生会对正常的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冲击,继而诱发社会生活、工作秩序的非正常状态和间接经济损失,因此进一步以受灾人口数来表征灾害对社会生活的冲击以及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从而较全面地对灾害人员、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做出描述。因灾死亡人数(Death)和受灾人口数(People)分别指在灾害事件中死亡的人口数量和因为灾害事件而致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人口数。直接经济损失(Loss)是指受灾体遭受自然灾害袭击之后,自身价值降低或丧失所造成的损失。其基本计算方法是受灾体损毁前的实际价值与损毁率的乘积。具体包括农业损失、工矿企业损失、公益设施损失以及家庭财产损失等。灾害损失变量数据来源于由灾后流行病研究中心管理和维护的紧急灾难数据库(EM-DAT)。该数据库是国际上影响最大、应用最为广泛,并可免费方便获取的灾害数据库,为国际计划、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
2社会经济环境变量
为了准确地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做出描述,本文借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于2008年所提出的“经济社会指标体系”,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及合理性原则,同时考虑到资料的可获得性,选择了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增长速度、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每千人医生数8个指标作为研究变量。这8个指标变量从多个角度完整地呈现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人民的生活质量、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及社会结构的合理性。
与已有文献相比而言,其划分较为细致,更符合中国国情且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有利于完成对中国区域灾害抗御能力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关联性的全面考察。在省级区域的划分上,我们遵循传统意义上东、中、西部的划分,仅将重庆的数据并入四川。此外,由于自治区和海南省数据大量缺失,故将此两个省舍去,未进入样本;因此本文所使用的省际数据样本仅涵盖28个省、市、自治区。上述8个社会经济环境变量数据均来源于各省、市、自治区历年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
实证模型
为了论证前述表征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各因素对区域自然抗御能力的影响,本文收集了中国28省份1991~2010年的数据对如下三个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1)、(2)、(3)中,i表示某一区域,t表示时间年份,Deathit则表示i区域在第t年的因灾死亡人数,下同;People表示受灾人口数;Loss表示灾害直接经济损失;Rgdp表示人均生产总值;Pcdi表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cni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Sfai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g表示GDP增长速度;Tior表示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Efr表示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Ndp表示每千人医生数。fi是个体省份无法观察到的效应;εit是残差项,我们将一些无法量化或未纳入解释变量但却有可能对灾害损失产生影响的因素比如说地理气候等因素归入残差项中,并假定εit~iid(0,δ2)。
本研究所使用的面板数据分析技术,在不同的时间点上选择省际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以构造和检验更为真实的模型,从而克服了在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因素不同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影响的时候未能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因素自身发展演变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影响的缺憾。此外,面板数据分析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点,增加了自由度,同时减弱了解释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共线性,使得估计的有效性得以改进。
实证模型的参数估计
本文采用阿雷拉诺(Arellano)和博维(Bover)设计的系统GMM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这一方法适用于短时期、大样本的面板数据。为了解决模型中变量量纲不统一的问题,以及改善各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我们取各个变量的自然对数进入模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见表1。
结果分析
我国各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差异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由各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程度的不同来加以解释。本文实证研究表明总体而言人均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每千人医生数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GDP增速对区域灾害损失的影响不明显。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因灾死亡人数和受灾人口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而,其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影响不能确定。
(1)农村居民纯收入的高低是影响区域灾害抗御能力最主要的因素。
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不仅会破坏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可以毁坏经济发展已取得的成果。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束缚和影响最为严重。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是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动植物的整个生命过程,从生长、发育到繁殖,都必须首先和外在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因此,农业“受自然条件之影响最为深刻”。由此,农村居民是我国社会各阶层中最具灾害易损性的群体。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居民收入偏低,除去日常生活开支之外,一方面难以有剩余资金用于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制备,另一方面无力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缺乏基本的减灾、防灾常识。与之相对应的现实是大量的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往往多发于农村区域,造成重大人员和农作物损失,成为影响城市农产品持续供应、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因而,在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社会,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强农村居民的灾害抵抗能力意义重大。
(2)区域每千人医生数是影响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从实证结果来看,每千人医生数较多的省区其因灾死亡人数、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受灾害影响人数均相对较少。每千人医生数衡量了区域内医疗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被是联合国、世界银行等组织广泛用于平价各地区医疗服务质量和生活质量。WHO在2000年提出要实现全球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人的目标。美国社会学家英克斯尔提出的社会现代化标准中,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25人。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和美国,其每千人医生数已达到2.2人和2.4人,而按我国目前每千人医生数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还需要25~30年左右才能达到美国和英国的水平。医疗改革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一件大事,通过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将有更多优秀人员进入医疗卫生队伍,这对增强我国自然灾害抗御能力,减少因灾人员和财物损失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公共教育经费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高低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大小有显著的影响。
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关键概念,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参数,被用于度量政府对教育投资的努力程度。民众素质体现着防灾抗灾的“软实力”,全面提高民众素质必须从教育入手。“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纲领中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通过教育达到一方面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意识、价值观和态度,自觉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并持续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灾害形成的自然诱因。另一方获得更充分的防灾减灾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以减少人为灾害的发生,提高民众面对灾害时自我保护和生存的能力。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教育投资的增加对减少灾害人员和财物损失,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第三产业是单位能耗较少的产业,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是最有利于节约能源的产业。经济发展对能 源的依赖性是导致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因而是影响区域灾害脆弱性的原因之一。为此,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区域经济发展对工业增长的过度依赖;积极扶持低碳产业和绿色产品的发展,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减轻传统产业的锁定效应;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提高市场准入标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有效降低单位GDP能耗的强度等是实现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灾害抗御能力。
(4)区域GDP增速和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几乎无影响。
让我们略感意外的是,区域GDP增速和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几乎与区域自然灾害抗御能力无关。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还有导致灾害经济损失增加的风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严重偏低,无法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足够的保护,导致大量的其他固定资产在自然灾害中受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保持经济增长是增强国家实力和提高国民福祉的重要因素。
但是,地方政府纯粹为了增加GDP而大干快上的思路和做法已不适合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由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所造成的各种灾害,使得大量的投资和多年的积累毁于一旦,形成巨大的国民财富损失。因此,如何在追求GDP增长和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综合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环境可能造成的冲击,用更为高远的眼光和开阔的思路来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所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黑龙江;水稻;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 S511;S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8.059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水稻主要生产基地,水稻的丰收关系着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黑龙江省又是气象灾害影响比较严重的省份。
据相关数据统计,自建国以来,黑龙江省大概有73%的年份受自然灾害影响,其种类有低温、干旱、洪涝、早霜等。其中低温灾害最严重,大概4年左右发生一次。定量评估气象灾害可以减少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对农业防灾及灾后求助有重要作用。黑龙江省灾害损失评估多数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计算出其他年份的水稻期望值后,以此为基础计算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害。本文主要研究在1950年~2004年的数据基础上,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法进行灾害损失与期望产量分离,实现对水稻损失的定量评估,为防灾、减灾、灾后救助做参考。
1 农业气象对水稻的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是水稻生长过程中较重要的影响因素。黑龙江省日照充足,温度和降水对水稻影响比较严重。近年来,黑龙江省推广稀植技术,降低了低温气象灾害对水稻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低温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减小,但依然是对黑龙江水稻生产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因素。同时人们滥用水资源,导致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发生的旱灾增多。
2资料与方法
2.1资料来源
本资料来自黑龙江省1950年~2004年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实际记载数据,及同期粮食在灾害年份的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公开公布的数据。
2.2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方法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比^多,如土壤、品种、农业技术和气象等因素。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产量主要受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气象灾害情况影响。虽然水稻在生产过程中有病虫害等的影响,但影响小,可控制,所以不计。只有在无气象灾害情况下的农作物生产的产量即为期望产量,可以得出气象灾害损失量。期望产量是水稻的各个生长环节都正常,没有干旱、大风、低温、霜冻等气象灾害发生,在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气象因素比较稳定。在实际水稻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有利因素都能满足。只能找出个别年份在水稻生长关键时期,水稻所需要的水和热的条件满足,气候因素也平衡的情况下水稻产量高。
3结果分析
3.1水稻的单产变化特征
通过一定公式的计算,从1950年~2004年,水稻基本无气象灾害年为1950年、1975年和2000年,水稻产量分别是3224公斤、3857公斤和6489公斤。利用这三个期望年产量,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可以计算出其他年份的期望产量。计算得出,黑龙江省的水稻实际年产量与期望产量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实际产量单产波动较大。1949年~1983年水稻单产变动系数为0.30,1985年后水稻产量开始稳步增加,1985年后水稻单产变动系数为0.18。实际产量与期望产量的差值变化也明显分阶段,1985年之前水稻产量极不稳定,气象灾害损失比较严重,1985年后虽然气象灾害还会发生,但实际产量与期望产量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小。近些年,水稻产量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
3.2水稻灾害损失变化特征
黑龙江省气象损失比较严重的年份为1985年以前,水稻产量一直处于低迷期。80年代以后随着气象灾害的减少,水稻产量也进入了增长期。数据显示,建国以来,特大气象灾害基本都在1949年~1986年,占所有年份的48.7%,平均灾害损失率为28.9%,其中重灾害是1972年,损失率达68%。从1985年~2004年,黑龙江省的气象灾害明显减少,平均损失率大概在9%,即使1991年、1993年和2002年遭受了相对较严重的气象灾害,但受损率分别是20%、16%和14%,较80年代之前少很多。
3.3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灾害类型
通过对黑龙江省1985年~2004年的灾害损失量与低温、干旱、洪涝的受灾面积分析发现,灾害损失与低温冷灾害的受灾指标成正比,成灾与绝收面积成正比。受灾与干旱、洪涝的关系不是特别明显,说明在黑龙江省低温冷冻灾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大。
4结语
黑龙江省的水稻产量特征在1985年前明显不稳定,气象灾害在1985年前发生比较多,频率大,对水稻产量影响特别大。1985年后,气象灾害发生几率小,水稻产量受灾害影响比较小。在几种灾害中,低温冷冻灾害对水稻影响最大,会造成产量的明显下降。所以从1983年开始,黑龙江省转变了水稻种植技术,推广旱育稀植水稻栽培技术,以降低低温冷冻灾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同时,全球气温变暖也降低了黑龙江省水稻受冷冻灾害的影响几率,使水稻增产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梁平.黔东南州气象灾害对水稻损失量的评估[J].贵州农业科学,2000,(28):25-26.
关键词 间接经济损失;风险管理;CGE
中图分类号 P954;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1-0026-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1.005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灾害事件呈现频率增多、强度增大、损失加重的趋势[1]。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舟曲滑坡泥石流以及西南干旱等环境灾害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提高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自然灾害损失评估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学科中的热点问题[2]。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通常分为三个层次:直接经济损失,指受损居民住宅、基础设施和厂房设备等的恢复重置成本;间接经济损失,主要指因产业链中断造成的可市场化评估的损失;宏观经济损失,指灾害对受灾省份、全国、甚至全球宏观经济指标(GDP,物价,税收和就业等)造成的影响[3-4]。
在我国,自然灾害直接损失评估相对成熟,政府部门的统计、新闻媒体的报道,也大都只涉及直接经济损失。然而,仅透过直接损失无法全面衡量一场灾难的影响程度。现代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产业部门之间关联程度越来越高。环境灾害对电力、交通等关键产业部门造成破坏时,将通过产业关联影响到经济系统其他产业,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呈波及放大效应。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通过灾害链以及产业链对灾害损失的放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恰逢春运,停水断电,交通瘫痪,都深层次的扩大了灾害影响的程度和范围[5]。因此,在应急管理和灾后恢复重建阶段,间接经济损失和宏观经济影响的量化评估,有助于政府部门准确了解灾难的放大程度。再者,自然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宏观经济影响评估与防灾减灾规划以及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紧密相关。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有必要定量化分析灾害事件的深层次经济影响。
国内外采用的环境灾害经济影响量化评估方法包括:比例系数法,计量经济学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IO)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6]。这四种方法,比例系数法最简单最容易掌握,CGE模型最复杂,维护成本最高。然而,CGE模型是以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用一组数学方程的形式反映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可以说是经济社会的一个缩影[7-8]。CGE模型的非线性特征可以刻画灾后不同恢复策略情景下不同行为的相互替代性,CGE模型的灵活性可以使建模者根据具体的灾害问题,将灾害冲击灵活方便的与模型链接起来,并且CGE模型还可以避免灾害损失评估中的重复计算等问题。国外已有学者注意到CGE模型评估灾害损失的这些优点,将其逐渐应用到灾害损失评估中[9]。国内有一些学者用IO评估自然灾害的经济影响[10-12],但是由于CGE模型难度大,国内还没有学者用CGE模型评估自然灾害的经济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以国际粮农组织标准CGE模型为原型,参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发和维护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DRCCGE,Dynamic Recursive Chinese CGE),根据自然灾害发生在一个或几个省的特点,将全国模型降尺度为省级模型。另外,根据我国民政系统和统计局系统对自然灾害直接损失的评估特点,重新设置能够反映灾害紧急情景下的宏观闭合,并且添加参数、变量以与直接损失链接。最后,以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为例,对比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关系,分析交通(铁路、公路、民航)瘫痪对湖南省的经济影响,并指出间接损失评估时各类损失不具累加性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 评估灾害冲击的CGE模型构建
1.1 基准CGE模型的结构
本文的基础模型以国际粮农组织标准CGE模型[13]为原型,在反映中国经济特点以及构建多区域模型方面,以DRC-CGE[8]为原型。对于生产部门,环境灾害直接损失数据往往不能细分到投入产出表中的42个部门,因此简化的模型合并为24部门(1个农业部门,11个工业部门,1个建筑业部门和12个服务业部门)。模型包括资本和劳动力两大类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的主体包括居民、企业和政府,分配结余进入储蓄账户。居民的收入来自劳动力禀赋以及企业、政府的转移支付。企业收入来自资本收入。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各类税收,具体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关税、进口增值税、企业直接税、居民个人所得税,此外还包括一些转移收入。模型包含贸易活动。
模型中的生产活动采用两层嵌套的函数来刻画,第一层:中间投入的合成采用列昂惕夫生产函数,资本和劳动的合成采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第二层:总产出由合成的中间投入与合成的资本-劳动束通过列昂惕夫生产函数决定。出口的供给采用不变转换弹性函数(CET函数)刻画。模型对于进口采用“小国假设”,对于进口品和国产品,模型遵循Armington假设。居民在满足其预算约束的条件下,通过科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形式使效用最大化。消费受收入的约束,居民的效用函数采用科布-道格拉斯消费函数。政府消费和投资需求按照固定支出份额的函数刻画。
市场均衡与宏观闭合。模型中所有商品市场通过价格出清。各种投资支出的总和等于各种储蓄的总和。模型采用新古典闭合原则,即总投资是由各储蓄的和内生决定。汇率为模型的价格因子。国外账户通过实际汇率的变动来实现均衡。劳动力总供给外生,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可以流动。资本的宏观闭合以刻画环境灾害冲击,在后面部分具体设定。
1.2 环境灾害冲击经济系统的刻画
刻画一:将全国CGE模型降尺度为省级CGE模型。自然灾害通常发生在一个省或者一个区域,全国性的自然灾害几乎没有,因此在构建评估灾害经济冲击的CGE模型时候,需要将全国CGE模型降尺度为省级CGE模型。此时,需要做两方面的改进:区分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中央政府收入包括关税,直接税和间接税。省级政府收入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在支出方面,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之间存在着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还存在对居民的转移支付;区分国际贸易和省际贸易。以全国分为湖南省和全国其他地区(ROC)为例,两区域CGE模型贸易结构见图1。
刻画二:针对民政、保险部门评估的灾害直接损失数据,刻画环境灾害冲击经济系统的机制。用CGE模型评估环境灾害的经济影响,需要刻画环境灾害对经济系统的触发与冲击机制。不同的机构,对环境灾害直接损失的定义、指标、评估方法有所差别,并且CGE模型是专门的宏观经济模型,不一定包含与环境灾害直接损失一一对应的参数或者变量,因此需要发展CGE模型,在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与模型的参数和变量之间构建一个桥梁,使得CGE模型能够评估环境灾害冲击经济系统后造成的产业关联损失,以及GDP、就业、税收、CPI等宏观经济指标如何变化。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导致交通中断,通过产业关联造成经济影响,以此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引入灾害冲击。当时雪灾之后,民政部门、保险公司评估的交通业的直接损失指道路、桥梁等破坏之后的重置成本。针对这类情况,在模型中的宏观闭合模块,灾前情景设定每个产业部门的资本存量固定不变,灾后情景设定道路、桥梁等的重置成本通过交通行业资本存量发生变化刻画。具体设置为,将交通业灾前的资本存量QFCAP0(“交通”)替换为交通业灾后的资本存量QFCAP1(“交通”)。模型在灾害发生的短期内,这种设定认为是可行的。
刻画三:针对统计部门调查的货物周转量变化,刻画环境灾害冲击经济系统的机制。统计部门统计的交通业的直接损失指货物或者旅客周转量的损失。针对货物周转量变化,基于Chakkaphan Tirasirichai[14]等人的研究成果,模型改造基准CGE模型中交通行业的生产方程以反映灾害冲击:
其中,下标C、A分别为商品、活动。QXC为商品C的总产出,QAA为活动A的总产出,QINTAC,A为C对A的中间投入,QVAA为增加值,LDA、KDA分别为交通行业对劳动力和资本的需求。aC,A、ivaA分别为中间投入和增加值投入的份额参数。aA为与技术有关的参数,θA,C为活动账户与商品账户的换算参数,atran为与灾害冲击有关的参数。雪灾之后,道路结冰,货物运输时间延长,因此统计局的货物周转量减少可以转换为CGE模型中货物运输部门生产效率降低,表现为atran从灾前的1变化灾后介于0与1之间的值。
刻画四:针对统计部门调查的旅客周转量变化,刻画环境灾害冲击经济系统的机制。雪灾之后,因为道路结冰,旅客旅行时间延长或者取消行程,行人进入市场以供给劳动禀赋获得收入,因此统计局统计的旅客周转量减少可以转换为CGE模型中劳动力的总供给减少。
QFSLAB1=L×QFSLAB0(4)
其中,QFSLAB1为灾后的劳动力供给量,QFSLAB0为灾前的劳动力供给量,L为旅客周转量损失率。
为避免重复计算,以增加值QVAA的变化表示环境灾害导致基础设施破坏的经济影响(Disaster Economic Impact,DEI)。
DEIA=QVA1A-QVA0A(5)
其中1表示灾后,0表示灾前。
1.3 基准年的选择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在2008年初,本文CGE模型的基年为2007年,数据主要来源于作者编制的湖南省2007年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8],用于标定模型中的参数(见表1)。模型的求解使用运筹优化软件GAMS。
2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中交通瘫痪对湖南省的经济影响
2.1 数据来源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导致交通瘫痪,灾情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局公布的全省交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见表2),选用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作为交通行业的经济损失指标。这次灾害发生在2008年1、2月份,且从这两个月湖南省交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看,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较2007年同期都显著下降,可以认为主要是雪灾造成的影响。从时间尺度看,本文评估的经济影响为2008年1、2月份共两个月。另外需要说明的,我国经济处于持续增长的阶段,从近年交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看,每年周转量都有一定的增长,表2统计的货物、旅客周转量下降百分比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假如与2008年未受雪灾影响相比,下降比例可能更大,因此,本文的评估结果相对保守。
交通行业资本存量数据,用湖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固定资本折旧和营业盈余与资产折旧率和资产回报率[15]换算,估算结果为762亿元。模型中的进出口弹性参数值和省际贸易弹性参数值参考DRC-CGE模型中的相应参数值,进口弹性为0.2,调入弹性为0.1,出口弹性为1.4,调出弹性为1.5。
2.2 评估结果
环境灾害导致房屋倒塌、基础设施破坏、人员伤亡,从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环境灾害触发经济系统,通过产业关联导致企业生产能力下降或者出现生产瓶颈,从而造成企业总产出下降;通过居民收入降低导致购买力下降,从而造成居民需求降低,最终影响区域经济。产业中断造成的间接损失到底值不值得关注,学术界一直以来因为不能确定其大小,因此常常避而不谈。此处设置交通行业固定资产存量损失分别为10%,20%,……,70%共七种情景,即灾害直接损失(厂房、设备的重置成本)数据源为民政系统,采用建模方法中的第一类引入渠道,构建可以刻画灾害冲击的CGE模型,评估间接损失,并对比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大小。评估结果显示(见图2),当直接损失小于480亿元左右时,直接损失大于间接损失;当直接损失大于480亿元左右时,间接损失超过直接损失,可见,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不是线性关系。因此,对于重特大环境灾害,不仅要评估直接损失,也要关注间接损失,并且要特别重视防范间接影响(例如,扰乱生活秩序、中断生产活动以及影响区域经济)。
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导致南方多省省际交通、城市交通瘫痪,但是交通受损对区域经济究竟造成多大的影响,我们却不知道。此处以上述数据为基础,采用建模方法中的第二类引入渠道,构建可以刻画灾害冲击的CGE模型,评估2008年前两个月,铁路、公路和民航运输中断对湖南省的经济影响。评估结果(见图3)显示,铁路和民航都有所盈余,公路行业对湖南省的经济影响非常大,以
增加值表示的经济损失达到166亿元人民币,大约占这两个月湖南省区域GDP的11%。雪灾期间,铁路、民航也受到影响,但只是间断性的,从两个月整体情况看,有些盈余是正常的。另外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交通行业需求逐年增加,原始周转量数据与2008年不发生雪灾相比的话,铁路、民航行业的收益可能至多与2007年持平,不会有所盈余。图4显示只有货物中断、只有旅客运输中断、两种都中断或者两种都通畅情景下,湖南省受到的经济影响。可见,这场雪灾导致交通瘫痪,三种交通方式、两种运输类型总共给湖南省造成50.4亿元的经济损失,约占这两个月湖南省区域GDP的3%。图4还得到额外的信息,货物运输中断造成的经济损失7.9亿元与旅客运输中断造成的经济损失42.8亿元相加并不等于交通业中断总成的总损失50.4亿元(7.9+42.8≠50.4),相差3 000万元。这是由于货物、旅客运输中断,同时冲击经济系统时候,二者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比如,受影响的旅客正好是到货物运输企业上班的员工,或者货物行业这几个月不景气,货物运输行业的员工取消春节期间的旅行计划等等。因此,在进行环境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时候,需要将各种冲击以及各种影响渠道综合考虑,全面评估,这也指出了一些用比例系数法评估自然灾害经济影响的不足。
3 结论与讨论
在我国,自然灾害直接损失大小通常由民政系统和统
计局系统公布,这两个系统对直接损失的定义、评估方法以及关注焦点各不相同。本文在通用CGE模型的基础上,重新设置宏观闭合以评估民政系统的评估结果对经济系统造成的影响;在交通部门生产函数中加入生产能力参数,以评估统计局系统公布的货物周转量损失对经济系统造成的影响,调整劳动力总供给量以评估旅客周转量下降对经济系统造成的影响。可以说,在直接损失数据和CGE模型的参数或者变量之间构建了桥梁,将两者联系起来,使得我们能够评估环境灾害的经济影响,也扩展了CGE模型的应用领域。
本文用能够刻画环境灾害冲击的CGE模型,评估了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导致交通设施瘫痪对湖南省的经济影响。结果显示,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不是呈线性关系变化,待直接损失增长到一定程度,间接损失可能大大超过直接损失,因此,灾害管理部门要特别重视防范重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和经济影响。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交通系统中断,在当年前两个月,给湖南省造成的总的经济影响大约占当地GDP的3%左右。由于不同渠道的外生冲击,在经济系统中会发生相互作用,因此,环境灾害经济影响评估要通盘考虑,把各个方面的外生冲击同时引入模型模拟。不同渠道的环境灾害冲击在经济影响评估时不具累加性,以避免重复计算。
由于数据获取等方面的难度,本文尚需要在以下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将投入产出表中的交通行业细分为铁路行业、公路行业和航空行业,或者细分为货运行业、旅客运输行业,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评估交通行业受损造成的区域经济影响。另外,交通行业受损,可能导致旅客改乘其它交通工具,旅行费用增加;也可能是蔬菜运输中断,目的地蔬菜价格上涨等等。总之,环境灾害导致交通瘫痪,影响非常复杂,本文的处理方法有待扩展,以模拟更多灾害冲击途径的影响。本文也没有区分省际间交通中断与省内交通中断的差异,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尝试采用空间CGE模型进行评估。最后需要说明,本文是在不考虑恢复重建下,从雪灾发生,到两个月后雪灾停止的比较静态分析,可以理解为灾害经济损失的一个最大值,后续研究尚需要开发动态CGE模型,考虑恢复重建,深入量化直接损失与经济损失之间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Scheuren JeanMichel, Olivier le Polain, Regina Below, et al. Annual Disaster Statistical Review: Numbers and Trends 2007 [M]. Belgium: Merlin, 2008:1-27.
[2]史培军,李宁,叶谦.全球环境变化与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9,24(4):428-435.[Shi Peijun, Li Ning, Ye Qian. Research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Integrated Disaster Risk Governance [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9, 24(4):428-453.]
[3]ECLAC(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Handbook for Estimating the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Disaster [M]. Mexico City: ECLAC, 2003.
[4]FEMA(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HAZUS 99 Estimated Annualized Losses for the United States [M]. Washington, D C: Publication No. 366,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2001.
[5]Zhou Benzhi, Gu Lianhong, Ding Yihui. The Great 2008 Chinese Ice Storm: Its SocioeconomicEcological Impact and Sustainability Lessons Learned [J].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11, 92(1):47-60.
[6]吴吉东, 李宁, 温玉婷,等. 自然灾害的影响及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6): 877-885.[Wu Jidong, Li Ning, Wen Yuting, et al. Economic Impact of Natural Disaster and Indirect Economic Loss Estimation Methods[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9, 28(6): 877-885.]
[7]高颖,李善同.征收能源消费税对社会经济与能源环境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2):30-35.[ Gao Ying, Li Shantong.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Energy Tax on Society, Economy, Energy and Environment[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19(2):30-35.]
[8]李善同,何建武.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Li Shantong, He Jianwu. Chinese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d its Application[M].Beijing:Economic Science Press, 2010.]
[9]Rose A, Liao S Y. Modeling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to Disasters: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Water Service Disruptions [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5: 45(1): 75-112.
[10]胡爱军,李宁,史培军,等.极端天气事件导致基础设施破坏间接经济损失评估[J].经济地理,2009,29(4):529-535.[Hu Aijun, Li Ning, Shi Peijun, et al. Indirect Effects of Infrastructure Disruptions Caused by Extreme Weather Events with Application of the Inoperability InputOutput Model[J].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29(4):529-535.]
[11]路琮, 魏一鸣, 范英等. 灾害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11(3): 15-20.[Lu Cong, Wei Yiming, Fan Ying, et al. Quantitatively Analytic Model for the Impact of Natural Disaster on National Economy [J].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2002, 11(3): 15-20.]
[12]Wu Jidong, Li Ning, Hallegatte Stephane, et al. Regional Indirect Economic Impact Evaluation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J]. Environ Earth Sci., 2012, 65(1):161-172.
[13]Hans Lofgren, Harris Rebecca Lee, Sherman Robinson. A Standard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odel in GAMS [M].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 2002.
[14]Tirasirichai Chakkaphan. Case Study: Applying A Regional CGE Model for Estimation of Indirect Economic Losses Due to Damaged Highway Bridges [J]. The Engineering Economist, 2007, 52(4): 367-401.
[15]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1):35-43. [Zhang Jun, Zhang Yuan. Recalculating the Capital of China and a Review of Li and Tangs Article [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3, (1):35-43.]
Assess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Disaster: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XIE Wei1,2 LI Ning1 HU Aijun3 GAO Ying4 JI Zhonghui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ource Ecology,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Natural Disaster,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Academy of Disaster Reduction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3.Hunan Meteorological Bureau,Changsha Hunan 410007, China;
4.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Environmental disaster not only results in direct loss, but also interrupts industrial chain and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y. Taking the 2008 Chinese Ice Storm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influence of traffic disruption on economic system of Hunan Province.
【关键词】公众参与 自然灾害 应急管理 新媒体
问题的提出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条件复杂,人口众多,密集度高,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灾害的防御能力和承受能力均较低等因素,造成我国灾害损失严重和防灾救灾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频发的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也是影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为了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采取应急措施,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进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是在充分分析研究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过程和造成的后果的基础上,通过协调社会多方的资源,对自然灾害进行预警、救灾和重建的过程。政府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居于主体地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仅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实现应对灾害的高效、快速、协调和灵活。在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政府必须依靠公众的力量,才能有效控制灾害的影响。
“公民社会和公民参与的成熟为建立应急决策参与机制创造了主观条件。”作为社会中最大的全体,公众拥有着最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具备防灾救灾的能力,有效发挥其作用,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灾害预警、减少危害,维护公共利益的内在保证。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够降低政府在整个应急管理中的成本,使得政府应对危机的资源更加高效、有针对性。公众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实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响应政府的号召,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救灾,提高了政府救援工作的效率,也相当程度上控制了自然灾害的危害。例如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灾区人民组织的自救和互救,灾区外人民捐款捐物支援灾区,都有效地控制了地震震后灾情的恶化。在灾害过后,公众更应树立危机意识,教育晚辈应对灾害的技巧,向亲友传播减灾防灾的知识等等。由此可见,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具有极大的必要性。然而,实际情况是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对这些困境进行分析,完善公众参与应急管理,采取措施和制度安排鼓励公众的有序参与是当前的有效可行选择。
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困境分析
公众自然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与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情况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公众普遍缺乏对自然灾害的了解、防范自然灾害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薄弱,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惨重的损失。
我国公众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公众对自然灾害的征兆认识不足,警觉性不高,侥幸心理过重。例如,2010年我国西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由于旱灾发生的初期,公众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干旱很快就会过去而没有做好防旱减灾的准备,最后造成了极大范围和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二,公众身边普遍没有准备应对灾害的应急设备,并且缺乏使用应急设备的技能。例如在地震发生之前,绝大多数的公众没有准备灾害急救箱,更不知道灾害急救箱如何使用,使很多在地震中受伤的群众没有药物对伤口进行及时的处理,导致伤口感染,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风险。第三,公众普遍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我国常见的地震和泥石流灾害中,因为许多公众缺乏逃生和救助的知识和技能,往往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造成我国公众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长期以来公众参与救灾都是听从政府的号召,政府也主要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公众出于被动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地位。政府没有长期持续性地培育公众的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发达多家应对自然灾害管理的经验,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应对自然灾害管理的机制和措施不够规范系统、对公众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教育和宣传等问题。曾经指出:“基层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基层的应急管理能力相当薄弱,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不强,这也是安全事故多发、灾害损失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众参与的志愿失灵影响参与的有效性。在自然灾害发生的初期,能够获取的信息量和途径很少,公众因对信息的缺失和不对称而产生恐慌,而小道消息或谣言便会四处传播并为公众所接受,并且公众对灾害事实情况掌握不全面,不能从全局去看待整个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对自身行为没有足够的预见性,导致自然灾害危机势态进一步恶化。公众作为普通群体,他们的受教育水平、社会阶层属性等有着诸多不同,他们对灾害的认识和判断就有着非专业因素的影响,会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出现公众参与的志愿失灵。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志愿者参与救援的业余性,使志愿者面对救援工作可能热情有余而能力不足。例如2013年雅安7.0级地震后,由于缺乏专业的组织协调,大量的物资和志愿者涌向雅安,导致通向雅安灾区的生命线出现拥堵,妨碍了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其次,许多志愿者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没有对自己的救援行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光凭满腔热血,盲目进入灾区,导致在灾区没有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反而占用了灾区有限的宝贵资源;再次,志愿者组织应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但是志愿者组织处于自身利益和偏好的考量,会片面性地选择救助对象。这样会造成志愿者组织没有从救灾的全局性出发,使救援工作出现混乱,救援资源过于分散,无法有效地从多方面全方位地开展救援工作。另外,志愿者组织的救援行动往往是自发性的,自身的狭隘性会因为救援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与政府产生误解,恶化与政府合作的空间;最后,志愿组织之间具有孤立性。由于各类民间志愿组织之间在救灾过程中缺乏沟通和协调机制,救援活动往往集中在某一地点或者救援对象偏向某一群体。导致志愿者组织彼此之间的救灾功能与行动发生冲突,造成救灾资源与人力的浪费,无法有效发挥彼此互补的功能,使救援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出现志愿者失灵的现象。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起对志愿者的科学管理和引导体制,以方便协调志愿者组织从大局出发,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彼此的作用,做好救灾工作。
公众参与自然灾害救援工作的志愿失灵造成灾害发生时公众很难理性地参与到应急管理中,通常只能以极端手段去解决问题和表达自身利益需求,从而造成公众与政府间的不信任。
现代媒介利用存在局限。公众是自然灾害威胁直接对象,在灾害发生时,他们的生命、财产等利益受到直接的影响,会导致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恐惧感。媒体报道的不实因素的存在和政府信息的滞后,加深了政府威信力的缺失,使公众缺乏有效的组织,对应急管理会造成一定的混乱局面。
首先,公众的文化程度和新媒体的普及、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公众的文化程度不高使他们对现代传播媒介、沟通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效率也不高,无法有效利用现代媒介获取所需的信息,对海量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迅速作出判断,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情况、救灾措施不了解,限制了公众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政府部门通过手机短信等传播的公共危机预警、应对信息没能发挥其最佳效果。
其次,政府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单一,传统观念没有转变,对新媒介的利用较少,信息的迟缓,不能及时了解舆论的动向,导致救灾信息不能及时,使谣言不能及时得到遏制和解释。政府网站和官方新闻媒体依然是真实信息的传统平台,但是政府网站和官方新闻媒体的信息往往滞后于新媒体,并且公众访问政府网站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不高,不能有效传播,使得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疲于辟谣,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制约。
最后,媒体作为连接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平台,没能搭建一座及时有效的沟通桥梁,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良好的双向沟通。传统媒体作为政府真实信息的主要平台,已经不能满足自媒体时代公众对信息的即时需求和开放互动;而新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新渠道,没有有效规范,使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广泛传播,放大不稳定情绪和社会陷入恐慌,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无法有效组织公众参与到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中。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几点思考
强化公众危机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公众危机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自然灾害的处理效果,因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应首先培养和强化危机意识,对于潜在的危机,能够提高警觉性和防范,对于即将发生的危机,能够及时果断地采取行动。要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必须加强宣传,普及自然灾害相关的知识和应对方法:第一,政府应该建立起一个常态化的自然灾害知识教育机制,并且向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学习相关的经验,由政府主导编制有关防灾减灾和应急知识手册向公众免费发放。第二,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和网络的作用,通过多渠道宣传,一方面让公众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公众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自然灾害的信息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
其次,要提高公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公众能够从容面对自然灾害,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行动减轻灾害带来损失。为此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用于指导政府和公众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做出紧急反应,协调行动,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二是要重视和有针对性地开展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避险的演练。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逼真的灾害情景,提高公众应对灾害的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在不断地演练过程中,检验应急管理预案,不断改进和提预案的可行性。三是在学校和小区等人员密集地要配备齐全的消防设备,教育公众操作使用消防工具,定期检查消防设备是否完好和消除安全隐患,保持逃生通道的畅通。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极其微弱的,但是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应对自然灾难的能力,减轻其造成的损失。
全社会具备良好的危机意识既是预防公共危机的前提,也是完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增进社会安全的基础。公众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危机意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才能临危不惧,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只有不断地提高公众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出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作用,做到临“震”不乱。
提高公众参与灾害应急管理的专业性、协调性。政府部门针对自然灾害成立的专门应急小组可给予公众专业知识的指导,通过有效的指导使公众对各种自然灾害有基本的了解,提高公众参与灾害应急管理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应急管理知识和急救技能,能够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有针对地采取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让公众在参与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时,能够有效地发挥自救与互助的作用,把握最佳的抢救时机,减少灾害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有计划、有步骤地应对危机。公众参与到应急管理中,连接起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任纽带,消除公众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减少相信和参与传播谣言以及在灾害现场的各种不理的发生。因此,政府部门与公众的协调无疑是成功快速应对自然灾害,解决危机的重要因素。政府应最大可能地调动社会资源,努力拓宽社会参与渠道,构建社会整体的危机应对网络,实现对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要达到二者间的相互协调,则更应侧重于使公众的有序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部门作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主体,对自然灾害有全局的把握,因此,公众在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过程中就要把握政策的走向,坚持政府的领导。政府应建立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激励奖励机制,这样能够很好地降低公众在公共危机后的失落感,不至于消除危机的成功与公众的心理失衡形成巨大反差,更能激起灾害后公众重拾自我的信心。其次要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只有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政府和公众才能彼此信任,才能通力合作,共同促进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有序有效进行。为此要建立起一个多元的现代化信息平台,方便和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形成彼此信任的纽带,协调政府与公众的行动。
利用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新媒体平台。在网络信息时代,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以网络平台衍生出的新媒体形态有博客、微博、微信等,具有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等优势,比如,移动电话持有者可以对自身发现的公共危机潜在的威胁通过微博、QQ群实现瞬时传播;网友们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交流危机自救的方法,为政府建言献策。因此,公众在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优势,负责任地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不信谣不传谣。
不仅如此,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过程中,政府也要与媒体及时沟通,并考虑公众需求,提供真实信息供其,作针对性报道。政府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建立起有序有效的公众参与渠道,例如:事前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接收公众的咨询、建议,实时地向公众公开应急管理的政策措施,征询改进意见等。这样,以便公众能通过官方的平台去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现在我们的手机都会收到政府部门发来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卫生健康保健信息等。这一举措可以很及时地为公众提供危机防范知识,达到一定的预警目的。新媒体的开放互动特性拓宽了公众获取公共危机信息的渠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但能使信息瞬间传播,而且还能让信息即时开放互动、高度共享。但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也弱化了政府作为信息把关人的作用,使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任意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了政府危机管理的难度。正所谓“谣言止于公信”,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应迅速建立起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顺畅的信息沟通路径,使新媒体既能承担起为政府及时真实信息的角色,又成为收集舆情、反映公众呼声的最佳渠道,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良好的双向沟通,强化彼此的信任。
结语
虽然政府作为应急管理的主体,但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频发的阶段,光靠政府的力量来应对自然灾害基本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到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中,为公众提供参与的路径,协调与公众的行动,才能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减少损失。随着我国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不断的提升,对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视和能力培养,必定会使公众在未来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企业的存货、原材料和物资等时常发生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等损失,一般称之为“非正常损失”。企业发生的非正常损失涉及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税务处理。非正常损失的认定及税务处理中的某些方法目前是一项颇有争议的事项。旧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包括:(1)自然灾害损失;(2)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3)其他非正常损失。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改若干增值税规范性文件引用法规规章条款依据的通知》(国税发[2009]10号)对原增值税暂行条例进行了修改,将非正常损失原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修改为“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另外,《企业所得税法》也对企业“非正常损失”作出规定,《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损失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所得税法暂行条例》规定,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需要注意,所得税法没有“非正常损失”的阐述)由于新旧增值条例的内容的变化,加之企业所得税对企业“非正常损失”的确认与增值税的处理上有所不同,在此不同的税务处理引入一些争议,本文拟对企业“非正常损失”的税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非正常损失”涉及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务处理。增值税处理又涉及新实施的增值税条例和旧的增值税暂行条例有变化部分的不同处理。所得税方面的处理没有变化,但“非正常损失”的范围与增值税中“非正常损失”的范围不同,所以,扣除范围也不同。
其一,增值税方面主要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处理。《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非正常损失”,购进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已经作进项税额抵扣处理的其进项税额要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企业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主要包括企业发生的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货物,原已经抵扣其进项税额的,企业要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因为,这些货物不可能再出售,就没有销项税额,但原来的进项税额已抵扣企业当期的销项税额,如不作转出,国家税收就要有损失。下例情况也是企业发生的损失,但要区别与“非正常损失”的税务处理:(1)由于国家政策和市场因素,导致企业货物发生价值减少,实际货物并未损失。对于企业由于资产评估减值而发生的价值量减少,则不属于“非正常损失”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2)对于有保质期的货物,如果超过保质期,不属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对此类货物不属于“非正常损失”,不需要作进项税额转出。(3)如果货物发生采购计划盲目,货物采购质量,生产过程等因素有关的不能排除与管理责任有关的税务处理一般认定为“非正常损失”,企业要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其二,所得税方面。企业所得税处理中,不区分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只要是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合理的损失均可在税前扣除。
由于旧增值税条例和新增值税条例对企业发生的“非正常损失”都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但非正常损失的范围不同。增值税新条例实施后,企业对于外购存货和物资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的毁损,以及因技术进步原因导致的淘汰、报废,作正常损失处理,不需要进行进项税额转出。但需要进行探讨的是自然灾害造成的货物损失,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及合理损耗和非正常损失如何区分。
其一,新旧增值税条例范围不同。旧增值税条例规定“非正常损失”为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这个范围较广即包括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货物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包括淘汰报废的货物。新增值税实施条例中取消因自然灾害发生的“非正常损失”,只包括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损失,这样,确定非正常损失的范围大大缩小。那么企业发生的自然灾害引起的货物毁损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换句话,就是企业自然灾害的损失可以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实际上自然灾害也会造成货物的霉烂变质,笔者认为,不能简单把自然灾害造成的货物损失一并不作进项税额转出,都作为正常损失。因为我国是一个多发自然灾害的国家,所有自然灾害的损失,都不作进项税额转出,这样,有些企业如果在地震中毁坏的货物,可以作为下角料出售,要缴纳增值税销项税,增值税进项税可不进行抵扣。如果自然灾害是水灾,企业货物被水淹后货物会发生霉烂变质,但是自然灾害引起的,已经变质,不能再变卖。这种情况所得税。法允许作为正常损失,但增值税这批货物已经作进项税额抵扣,如果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国家税收就损失了。
其二,非正常损失的认定。由于企业发生的非正常损失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处理,所以,对非正常损失的认定也存在一些争议。如书店滞销书的报废应如何认定。有人认为,书店的书滞销并不是因为管理不善造成的,所以,不能作为“非正常损失”处理,而应该作为正常损失处理,不做进项税额转出。如果书店有大量图书滞销且都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全部作为正常损失处理,这样原来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不能从销项中进行抵扣,国家的税收受到影响。
其三,非正常损失标准的确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企业正常的损失,在实务中判断标准也是多种多样。有企业自行制定的标准,也有行业或部门的标准,而且这些标准会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经营环境、地理、气候等诸多原因而发生相应的调整或变化。因此,税务机关不能作出统一标准加以规范。这样,要求企业所执行的标准要符合常规,这并不是说只要企业认为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的损失。’增值税进项税额就无须转出,如果企业定的标准不符合客观实际,同样会被税务机关确定为“非正常损失”,作进项税额转出。因此,企业应保留相关证据或中介机构出具的货物损失鉴证,才能确保非正常损失的真实性,税务机关才能认可。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摘要目的:调查大学新生对台风伤害防范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灾害教育,预防台风伤害发生、减轻台风伤害伤残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大学生台风灾害防范知识调查问卷对某医科大学32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新生认为台风引起的伤害排前3位的是:溺水(66.88%)、摔伤(61.25%)、触电(57.81%);避免台风伤害的行为排前3位的是:减少外出(74.06%)、关好门窗(74.06%)、远离不安全的建筑物(68.75%);知道如何处理伤害的学生为26.88%。结论:大学新生台风伤害的防范和处理知识比较欠缺,建议加强大学新生灾害教育,提高大学生台风伤害防范及处理能力。
关键词 :台风;大学生;灾害教育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57
作者单位:325035温州市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符丽燕:女,硕士,讲师
基金项目:温州市科技局基金资助项目(R20090071)
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洋面上发生的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12级的热带气旋,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因台风造成的死亡人数占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的41%,平均约1.5~2万人死于台风灾难之中,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0~70亿美元[1]。台风引发的伤害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导致的伤亡具有突发性和群发性特点。加强台风灾害教育、对民众进行台风伤害防范和保护知识指导,可有效降低台风引起的伤害和死亡。浙江是我国台风灾情最严重的省份之一[2],加强民众的台风灾害教育,对于降低台风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大学新生台风伤害防范知识的现状,为开展台风灾害教育,提高大学生台风灾害防范能力,降低台风灾害损失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1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某医科大学2011级320名新生进行调查,其中男107名,女213名。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20.1±0.3)岁。浙江省生源261名,外省生源59名。外省生源来自湖南、安徽、江苏、云南、山东、甘肃等省市。
1.2研究工具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台风灾害防范能力问卷对32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学生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生源地;第二部分为台风灾害防范能力问卷。发放问卷前向学生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征得学生同意后,发放问卷。学生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5份,回收有效问卷32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46%。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大学生对防范台风伤害行为的认识(表1)
2.2大学新生对台风造成伤害种类的认识(表2)
2.3大学新生台风伤害处理能力的调查(表3)
3讨论
3.1加强大学新生台风伤害防范知识的教育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在台风登陆前后和台风登陆期间可以造成人员的直接及间接伤害。直接伤害是指台风本身的风、雨以及由台风导致物体的移动、下落等所造成的伤害;间接伤害是指在台风登陆前后,与台风有一定关联但不直接相关的事件(如停电、台风后清理重建等)所造成的伤害[3]。台风带来的强风引起房屋倒塌、门窗玻璃碎裂和飞来硬物可以引起人员伤亡,台风带来的暴雨可能长时间地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龚震宇[4]对2004年温岭市“云娜”台风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台风伤害发生时伤员所处的状态排在前3位的是在外行走、办公(作业)、关门窗,受伤种类前3位的是碰撞伤、硬物击伤、跌伤,受伤原因为房屋倒塌、门窗玻璃碎裂、被风刮倒和飞来硬物击伤,死亡原因以房屋倒塌为主,其他原因有碰撞、跌倒和溺水。姜丽萍[5]对2006年“桑美”台风伤害调查显示,房屋倒塌、门窗玻璃碎裂、飞来硬物、坠落或跌倒以及被风刮倒的树和电杆砸伤是引起伤害的主要因素。因此,台风登陆前后,人们应尽量取消户外活动,静待在较坚固的室内,如必须外出或正在外出时,应避开危险建筑及易倒易断的物体,并注意对自身采取保护措施。本调查中,74.06%的学生知道台风登陆前后需要减少外出,关好门窗;53.44%的学生知道要躲避大型广告牌;41.56%的学生知道要到牢固的建筑物内躲避;只有35%的学生知道台风登陆前后需要搬移阳台上的物品。大学新生对台风引起的伤害类型中,溺水的认知度最高为66.88%,触电、硬物碰撞伤、硬物击伤(压伤)、跌伤的认知度只有57.81%,53.75%,46.56%和32.19%。说明大学新生对台风伤害的类型及防范知识不足,学生面对台风时不知道采取合适的防范措施来避免伤害,因此,需要加强大学新生台风伤害防范知识教育。
3.2加强大学新生台风伤害处理知识的教育台风伤害发生后的现场急救处理是否及时、得当,对减轻灾害带来的痛苦,降低灾害导致的死亡率和伤残率,维护社会、家庭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台风引起的硬物击伤、碰撞伤、跌伤、坠落伤、溺水、触电等各种伤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助,则会因失血、感染、心跳与呼吸骤停等原因造成严重的伤残和死亡,对于颈部、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及处置不正确,容易造成瘫痪等严重后果。由于台风同时导致区域卫生服务设施受到严重影响和交通通讯严重破坏,致使及时救护和救援出现困难[5]。因此,台风伤害发生后伤员和现场群众的自救和互救是降低伤害死亡率和伤残率的重要因素。但是本次调查中,只有26.88%的学生知道台风伤害的处理措施。一旦发生伤害,可能因为处理不及时导致伤害加重,甚至造成死亡或伤残等严重后果。因此,应该加强大学新生的台风伤害救护能力的培训,提高他们伤害发生后的自救和互救能力,确保伤员第一时间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护。
参考文献
[1]国家减灾中心信息部.2006年全国自然灾害大盘点[J].中国减灾,2007(2):4-7.
[2]廖永丰,赵飞,王志强,等.2000-2011年中国自然灾害灾情空间分布格局分析[J].灾害学,2013,28(4):55-60.
[3]Jani A A,Fierro M,Kiser S,et al.Hurricane isabel-related mortality-virginia,2003[J].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and Practice,2006,12(1):97-102.
[4]龚震宇,柴程良,屠春雨,等.台风伤害及其影响因素的现场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9):773-776.
[5]姜丽萍,符丽燕,王玉玲,等.台风引发的人群伤害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8):834-837.
中国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之上,占到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总能量的67%,以及全球地震总能量的22%。人类历史上20次伤亡惨重、破坏力极强的特大地震中,11次发生在中国。20世纪,地震灾害死亡人口5万以上的17次地震中,中国占到了13次,占比高达76.4%;伤亡人数在20万以上的特大地震中,中国占了2/3。2005年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11次地震灾害中,受灾人口约208.4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6.3亿元。在2006年14次5级以上地震中,共约66.7万人受灾,经济损失约8亿元;2007年更是损失了20.2亿元。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及无数次余震,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其中不包括间接损失和无形损失[1]。由此可见,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发国家,地震灾害十分严峻,亟待建立有效风险分散机制。保险作为财务型风险分散的重要机制,应当是将地震损害尽可能减少的最适宜方式。然而,从目前中国巨灾保险的发展现状来看,地震保险产品缺乏,所提供的各类险种少有专门针对自然灾害损失设立的险种,在家财综合险、企业财产综合险、机动车辆险中,地震损失多属免赔范围,地震保险仍处于初级水平或探索阶段。
一、中国地震保险面临重大挑战
(一)地震保险标的损失重大,赔付程度低下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灾害发生频率高,而且分布地域十分广泛。近10年来,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而巨灾保险赔付率极低。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但获得来自保险业的赔付仅有18.06亿元,只占到全部损失的0.2%,而通常世界平均巨灾保险赔付都能达到损失的36%[2]。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大中城市普遍处于地震高危地带,而国民财富大部分也积聚于城市,随着中国经济逐年增长和资本存量的积累,地震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威胁程度显著提高,所造成的财产与人身损害也呈急速增加趋势。1976年唐山大地震损失折合人民币259亿,但如果发生在今天的京津唐地区,损失将达到8000亿。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尽可能分散地震风险损失成为保险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地震风险管理落后较一般风险管理而言,地震风险管理需要更多相关技术支持和科学性管理措施。目前人们对地震的预测主要通过卫星对地球板块的运动进行观测和分析,基于人类对地球内部深层结构的了解局限,无法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测,因而地震灾害频繁发生。而另一方面,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服务质量和经营技术水平都有限,许多巨灾险种的开发设计仍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地震风险数据库信息资料的不完备,在相应地震保险产品设计及产品定价的确定造成技术上的阻碍,导致庞大而复杂的地震风险管理系统尚未建立,地震保险因缺少基本技术配套而造成管理困难。除此之外,目前中国商业保险公司普遍缺少地震保险的专业人才,无法对地震灾害造成损失进行准确评估和厘定合理费率,保险公司因无法设计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散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震保险市场的扩张[3]。
(三)地震风险保障面狭窄,且保障程度低在地震风险管理中,国内商业保险公司一直采取谨小慎微的承保策略,地震保险并没有在灾害损失补偿方面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一是保险功能及承保责任不明确,特别是政策与法律支持缺损,导致商业保险公司缺乏设计和创新地震保险的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地震保险正常发展[4];二是地震风险管理体系功能界定模糊,只在少数建工险的附加险种中出现,灾后投保能得到损失赔偿的金额近乎微乎其微;三是地震破坏力巨大,保险标的具有受灾面积广、人数多的特点,在保险业务中通常被列为责任免除范畴,尤其是作为地震风险主要承保险种的财产保险,历经一系列改革和调整之后,仍没有以地震为保险标的主险险种。
(四)地震保险基金匮乏巨灾的发生频度较低,几十年或近百年才发生一次,但波及的范围和造成的损失相当大。为应付这种远远超出正常损失的异常赔付,必须设立巨灾准备金。而目前中国地震灾害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保险基金所能承受的范围,在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破产风险和管理压力的同时,还对国家财政的年度收支平衡产生重大影响[5]。通常来说,地震基金来源于总保费中的意外附加部分,保险公司必须设立超长赔款准备金,才能应对经营过程中巨额赔款。但客观现实是,中国现有巨灾准备金的规模与它承担的责任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一是保险企业税负过重,仍沿袭苏联的模式,以组织财政收入为目的把保险公司未兑现的责任课税;二是全国重大资产及企业的投保密度低,保费收入不足,极大地阻碍了巨灾准备金积累,在承保标的较少情况下,小震尚可理赔,一旦发生大中型地震,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五)保险双方风险分散意识淡薄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长达20多年的时间中,中国商业保险业务曾一度中断,直到1980年中国保险业才慢慢恢复发展,但在社会资源主要仍由国家统筹控制的宏观大背景下,保险业界缺少自主性,其风险分散功能被长期忽视。从投保方来看,地震风险本身具有不明确及低频性特点,且基于标的单一而导致的保费较高,在居民收入水平低下以及思想保守的现阶段,民众不愿意拿出一部分收入去购买这种地震风险,在选择保险险种时会首先放弃地震附加险;就保险方而言,由于地震保险承保风险巨大,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人不会主动介绍和推荐地震保险。另一方面,地震发生后对政府和社会援助的依赖与期望也成为社会公众保险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基于以上种种约束,地震保险在现实中的实际意义并不显著,甚至形同虚设。
三、中国地震保险制度构建的机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经济需求;与此同时,社会风险意识的增强也逐渐形成良好的承保意识[6]。尤其重要的是,中国保险业的实力增强,为地震保险制度建立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资本市场容量扩张,也使得地震风险得以通过证券化方式分散。
(一)地震保险理论及政策支撑日渐成熟
地震保险制度需要科学严谨的理论支撑,要求以地震灾害损失的数据统计和保险经营技术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国保险市场特点实践应用。1986年,中国开始地震保险研究,并提出了一揽子责任保险的方案;1996年,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组织编写《地震保险》一书,系统介绍了国外地震保险制度、地震保险原理、损失评估方法,以及地震保险费率计算等知识;2003年,保监会同中国地震局、财政部、国税局以及部分保险公司共同组成中国地震保险专题工作组,制定了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的初步方案;2007年,中美联合对外推出了首个中国地震风险模型,该模型吸收国际地震风险评估的先进经验,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较为完整的地震风险评估方案;2008年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组织研究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为制定有关地震保险的政策提供有力依据;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与保险业共同成立了一个关于巨灾保险、巨灾保险风险产业标准的课题研究小组,以建立中国的巨灾保险数据的采集标准,这也是中国保险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第一个标准,是巨灾保险体系建设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基于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将极大地减少政府财政救灾投入,政府对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日趋重视,“依靠政府救灾”向“以购买保险为主”地震损失补偿机制诱致性制度变迁理念的转型,为中国地震保险制度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从法律方面来看,1998年《防震减灾法》出台,2001年强制性制定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对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进一步明确,尤其是同年年底颁布《抗震救灾法》,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表明中国政府对防震损失风险分散意识正在增强,地震风险预防水平进一步提高;在财政支持方面,2009年9月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了《关于保险公司提取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标志着长期以来“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可以实行所得税的税前扣除”的重要问题得到解决。除此之外,地震保险运作经验及发展模式为保险方提供科学的咨询建议,以及多种减轻震害损失的方法,为建立高效防震减灾保障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使中国得以在根据地震巨灾风险特殊性建立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体系。#p#分页标题#e#
(二)地震保险潜在的市场需求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一方面,近年财政收入总值年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20%左右,政府已具备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财政实力;另一方面,中国地震区域分布广、面积大,324个城市中有一半位于基本烈度Ⅶ以上地震区,20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有70%位于上述地区,地震灾害的破坏性使得国民经济建设对地震保险的需求逐步提高,利用保险工具转移风险,正在成为众多企业及经济实体以财务转移分散风险的主要方式。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外企业的进入,国际贸易更加频繁,地方政府各种大规模招商引资,大型经济项目逐渐增多,尤其是一些涉及两国政府协议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项目,很多都将地震保险已作为项目必备条件之一,地震风险意识强烈的外商投保需求急速增大。除此之外,国内实力企业地震保险市场需求也在日益提升[7],在保险公司激烈竞争中,地震风险是否属可保责任、地震责任是否扩展到附加险投保,都正在成为大客户或大项目投保的重要衡量依据。
(三)地震保险风险分散机制渐趋成熟
地震保险职能实现的关键取决于风险转移机制的建立,只有当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提升促进保险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结合,且以此为基础实行巨灾风险分散时,地震保险制度才趋于完善。第一,广泛的地震保险融资渠道正在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巨灾保险风险分散管理体系,需要利用资本市场筹资与分散风险的优势,即通过自有资本、外来资金、再保险和巨灾保险证券化设计保险和证券等多个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保险证券化的新趋势。近年国内资本市场的快速扩容,为保险公司通过风险证券化操作将其承保部分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成为可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也为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相关法规和措施配套有助于实现巨灾风险融资证券化,极大地增强了保险公司对地震风险的承保能力。第二,地震保险再保险风险分散机制正在建立。目前国家正在尝试成立再保险公司,在灾害保险或地震保险立法中规定有关再保险事项,如对地震、洪水等巨灾风险规定保险企业赔付总额的限额,超过此限即根据再保险契约,由国家对超出部分按比例予以承担等。显而易见,于目前巨灾准备金不足的地震保险而言,由国家通过再保险企业履行其救灾责任,作为风险分散机制的可操作性较以前将大大增强。
四、构建与完善中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一)设立地震保险专项基金
巨灾保险作为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特殊保险制度,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灾民的生存权、为灾民灾后恢复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基于当前中国地震保险所面临的挑战,亟待建立地震保险专项基金。在基金筹资渠道方面,考虑到灾害损失巨大性的特点,在基金初始金额上应该确保达到一定的规模,因此,有必要采取国家财政为主,商业保险相配合的方式增强应对地震损失巨额赔付的风险承受力。可每年从中央财政预算中按固定比例计提出一定资金用作地震保险费的补贴,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为地震保险基金的筹建提供支持[8]。例如,由中国各市区等地方财政每年统一向国家地震保险专项基金中投入保险准备金,以及扩大专项基金资金规模等。各地方税务机关也应对从事地震保险经营商业保险公司予以一定税收优惠。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动员募集社会分散资金,鼓励和加强社会资金进入地震保险专项基金,当地震发生后可以迅速投放到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为快速恢复灾区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居民原有的生活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二)以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地震保险投保
法律法规是一种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严肃性特点的社会规则。在地震保险中,“最终保险人”的角色多是由国家政府扮演的,地震发生后的补救和援助,必将增加国家财政支出,影响国家其他领域公共财政投入,甚至于造成国家财政收支失衡[9]。纵观世界各国的地震保险体系,地震保险的实施都建立在一系列法律法规基础之上的,大多以立法为依据,建立强有力的地震巨灾保险司法支持,使其业务开展有法可依,科学安排国家财政、保险公司以及再保险公司之间的风险分摊。客观现实表明,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制定出关于地震保险的专项法律法规。因此,中国应尽快制定《巨灾保险法》及《地震保险法》等具体的巨灾保险法律法规,对巨灾保险进行明文规定,提供科学的交易规则;应当颁布地震保险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以明确地震保险的主体,并由保险监管部门统一设计出单独的地震保险;应当确立地震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地位。以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来支持和维护地震风险分散,在有效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同时保障社会公正公平。
关键词 农业灾害;统计分析;风险估测;中国
中图分类号 X43;S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014-03
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因此,制约农业生产的灾害种类繁多,包括自然灾害(风暴潮、旱灾、水灾、台风、冰雹、霜冻)、环境灾害(赤潮、酸雨、水污染)、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地质灾害(地震、滑坡)、人为灾害(农药失效、火灾、种子不良)等。农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面临着世界上绝大多数灾害种类,而农业露天作业的生产方式,由于抵抗力低,易受自然灾害危害[1-2]。
1 我国农业灾害情况的统计分析
1.1 农业灾害影响农业生产,并表现出一定的特征
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对气象环境依赖性大。1978—2007年近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干旱、洪涝、风雹、冷冻和台风灾害)与粮食产量时间序列如图1所示。1980、1997、2000—2003年全国总受灾面积较大。总体上粮食产量呈增加趋势,农业气象灾害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的灾损程度与粮食总产为负相关。灾损严重年份,粮食总产呈现减产趋势。2000、2003年旱灾比较严重,粮食总产明显下降。2004—2007年随着气象灾害的减少,粮食总产量呈增加趋势。
1.2 农业灾害灾种较集中
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最主要灾种是洪涝、干旱、霜冻、风雹、病虫害,其中水、旱灾害的危害占所有农业灾害危害面积的80%以上(表1)。
1.3 农业灾害呈周期波动性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的说法,概括的即是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周期性的。丰收几年后必有灾年出现,大灾之后则可能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年。由图2可知,1979—2009年农业生产的周期波动明显,除1983年无规则的变化趋势外,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年际增长率与粮食产量的年际增长率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每4~6年为1个周期。1983年较为异常的原因是自1982年在全国开始实行的承包责任制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即使1983年的灾情较1982年较大,而粮食产量却较1982年增幅稍大。
1.4 农业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旱灾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中国北方农业生产的最大危害因素;水灾主要发生在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台风和风暴潮灾害均来自海洋,其主要危害着沿海地区的农业生产和渔业养殖业生产等。1995—1999年我国各省市干旱的空间格局分布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华北地区农业旱灾最为严重,以河南、山东、内蒙古、河北四省区最严重。其次为陕西、山西、黑龙江和甘肃四省区。1995—1999年我国各省市洪涝灾害的空间格局分布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我国洪涝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集中分布在长江和黄淮河流域,以湖南、湖北二省最为严重,其次为安徽和江西二省。
2 农业灾害风险分析及估测
2.1 农业灾害风险分类
农业灾害最终成为风险,受到风险源及其危险性、风险载体(农业生产对象或农作物)及其脆弱性和防灾减灾措施及其防减灾有效度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灾害的冲击很小,或者虽然冲击很大,但风险载体抵受灾害冲击的脆弱性低,或防灾减灾有效,则也形不成风险。而对农业灾害风险的分类即可以按风险源、风险载体和风险管理三大系列进行分类。
2.1.1 以风险源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具体可分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农业地质灾害风险、农业生物灾害风险;②农业人为灾害风险。具体可分为农业人类灾害风险和农业技术灾害风险,又可以分为人为活动直接引起的农业灾害风险及人为活动间接引起的农业环境风险。
2.1.2 以风险载体划分。风险载体指遭受风险的农业生产对象。可依据农业的行业分类划分为:①农作物种植业灾害风险;②林业灾害风险;③畜牧业灾害风险;④渔业灾害风险;⑤农、林、牧、渔服务业灾害风险。
2.1.3 以风险管理划分。根据农业灾害风险管理的需要而划分的风险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①可保风险,指可以接受保险的风险;②不可保风险,指保险人不能承保的风险;③基本险,指必须纳入风险管理范围的风险;④附加险,指附加管理的风险;⑤可转移风险,指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措施进行转移化解的风险;⑥保险风险,指保险业或保险行为存在的风险,在此专指承保农业灾害风险存在的风险;⑦科技风险与工程风险,指科技活动和工程建设存在的风险,在此专指农业灾害科技活动和防灾工程建设出现的风险;⑧决策风险,在此专指减灾决策及各项减灾对策的实施存在的风险;⑨其他。
2.2 农业灾害风险的估测
农业灾害风险是农业灾害系统的一种状态。研究灾害风险事实上就是研究灾害系统的不确定态势,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明确依据什么对风险估测和评判。可以通过分析风险源及其危险性、风险载体及其脆弱性和防灾减灾措施的有效度这3个灾害风险的成因性要素入手。
2.2.1 理论模型。第一,风险源及其危险性。农业灾害风险中的风险源是可能发生的农业灾变(或致灾因子)。风险源不但在根本上决定某种农业灾害风险是否存在,而且还在量上影响这种风险的大小。因为风险源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异常过程或超常变化,且这种过程或变化的频度与程度越大,给人类社会经济系统造成破坏的可能性与破坏就越大,相应地,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承受的来自该风险源的灾害风险就可能越高[3]。风险源的危险性是对风险源的灾变可能性大小和变异强度的综合度量,且风险源的变异强度越大、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或灾变发生的频度越高,则该风险源的危险性越高。因此,风险源危险性的高低通常可用如下函数式表达:
H=f(M,P)
式中,H—风险源的危险性;M—风险源的变异强度;P—灾变发生的概率。
第二,风险载体及其脆弱性。首先,风险源是风险载体之灾害脆弱性存在的外因和条件。风险源的种类不同,该风险载体的脆弱性形式和水平通常都是不同的。例如有的农作物或怕水灾或怕旱灾;某种病虫害对某种作物、动物或林果的危害较大,但对另外的作物、动物或却不会产生危害或危害较小。其次,风险载体自身的性质是其灾害脆弱性产生和产生多大程度的内因和基础[4-5]。对于同一风险载体来说,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来自不同类型的风险源的影响,具有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反应,如农作物对各种水灾、旱灾等气象灾害的反应敏感,而对来自地震振动的反应比较迟钝。
由此可见,风险载体的灾害脆弱性高低可用如下范式加以表达:
VU=f(k1,k2)
式中,VU—为风险载体的灾害脆弱性;k1为风险源的种类标示码,如1代表干旱,2代表水灾,3代表病虫害等;k2为风险载体的种类标示码,如a代表水稻,b代表玉米,c代表水产养殖等。
第三,防灾减灾措施的有效度。农业防灾减灾措施的种类有工程性、非工程性措施。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度可用如下范式加以表达:
VDR=f(CE,CNE)
式中,VDR—防灾减灾有效度;CE—工程性防灾有效性;CNE—非工程性防灾有效性。其中,CE和CNE也是一系列相关变量的函数。
农业防减灾措施及其防减灾有效度是农业灾害风险能否产生以及产生多大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且一般情况下,防减灾有效度越大,相关的灾害风险就可能越小;反之,可能越大。
综上所述,可以在理论上对灾害风险描述为如下函数表达式:
DR=φ(H,Vu,VDR)
式中,DR—为灾害风险;H=f(M,P),为风险源的危险性;VU=f(k1,k2),为风险载体的脆弱性;VDR=f(CE,CNE),为人类社会的防减灾有效度。
2.2.2 已有的灾害风险建模与评估方法。确定农业灾害风险的理论函数,可以描述灾害风险。界定灾害风险与灾害损失的关系对降低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意义巨大。目前,已有的灾害风险建模与评估方法有基于GIS的风险建模与评估、基于风险概率的建模与评估、基于指标体系的风险建模与评估、基于情景模拟的风险建模与评估。不同风险建模与评估方法,有不同的原理,需在农业灾害研究中加以区别,并科学利用。
3 结语
各地在制订农业灾害防灾减灾政策时,除研究其集中性灾种的成因外,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更为重要;除了做好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等工程性防灾减灾措施外,依靠各种信息技术,建立各种农业灾害数据库、建立农业灾害监测评估系统、完善服务体系等非工程性防灾减灾措施也更为重要。
4 参考文献
[1] 苏桂武,高庆华.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J].地学前缘,2003(S1):272-279.
[2] 吴菊.农业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建立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9(2):96-98.
[3] 刘旭,冯百侠.农业灾害风险的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4-96.
关键词:泥石流;形成机理;防治方法
针对泥石流防治的来讲,除了要考虑泥石流的条件、性质、发生趋势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要需要从全球的角度,以实用,相互关联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预警措施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泥石流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因此,泥石流的防治不是单个的具体的预报或防治措施,而是若干个措施的结合,是泥石流预警预报、应急求助、灾前防治、灾后治理和重建等一系列工作的系统结合。目前,针对泥石流防治的研究已经进取得了一定进展,各种软硬防治方法层出不穷,但由于泥石流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宣传预防、紧急抢救和治理重建等众多环节,因此,如何以系统的理论来统领整个泥石流的防治,把各种方法有效结合起来,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安排到泥石流防治的各个阶段,以到达安全最大化,效益最大化,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防治方法
1.1防治概述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3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诱发因素: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规模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因为人为因素诱发的泥石流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1.2防治方法
经过上面分析讨论,泥石流防治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硬性措施和软性措施,基本手段为在构筑强制性硬性措施的和行政管理方法为主,尽量有效避开泥石流灾害的软性措施。
一方面对于硬性措施来说,主要形成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综合预防体系,能有效强制性的对泥石流形成进行限制,也就说更为有效的控制泥石流发生源地,从而避免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或者利用此方法降低灾害的暴发频率,能够减小规模或者消减灾害危害作用。但是同时,这种方面由于需要采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只有对于重点地段才采用硬性措施,因而难以普遍采用。
另外一方面,对于软性措施来说,就是从过相关监测工作,来研究泥石流的气象、水文等主要因素的动态变化,来分析泥石流的发展变化,从而更为有效的对于泥石流灾害进行预测、预警处理,同时更为有效对于人畜进行疏散,从而安全能撤出灾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进行科学决策,对于划分泥石流危险区并指导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和避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针对实际工作情况,对于我国泥石流灾害现状及治理方法探讨,重点从3个方面探讨泥石流防治工作的开展。
1)重点在于预防,软性措施为先
预防为主的策略主要对于对潜在威胁和可能发生的灾害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利用软性措施为先的方针,可以有效减少灾害的影响,节省资金进行重点地段的整治工作,能够从全局的角度说明如何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根据流域危险区划制订防避方案;铁路、公路、航道、水渠、电力及通讯等线路工程,在勘测选线和运营阶段,做好通过具有严重危险泥石流沟的绕避方案和线路通过泥石流活跃地区的选线绕避方案是防避泥石流灾害的有效方式。
2)应该把单项治理普遍化
对于我国铁路、公路部门来说,包括排导工程程、分洪工程、拦蓄工程和停淤工程等是普遍采用并运用多年、行之有效的泥石流治理方法。所谓的单项治理,主要是指,将泥石流与保护对象实行隔离,或将泥石流拦蓄停淤,或将泥石流疏导排泄,具有工程简单,功能可靠,造价节省,容易维护等优点,而不是直接在发源地对于泥石流进行治理。但是需要注意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其防灾减灾的效益较为有限,也就说它不具有、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泥石流发生、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
3)重点地段应综合治理
针对不同泥石流地段,包括上至流域水源区、形成区,下至流通段、堆积区,可以选取不同方法,采取多种措施对于泥石流形成与活动的全过程实施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目前,这也是我国城镇、工业矿区泥石流的防治处理主要方法。综合治理主要包括生物的、工程的、预报报警的、行政与法制管理的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采用方法多种,措施多样,功能互补,覆盖范围较宽的多种措施。这样的处理方法能有效避免人为主观判断,同时也避免了由于设备故障,设施缺陷,管理维护不当引起的错误判断,从而能保证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但是也需要注意,周期长(3年-5年或更久),需用人力和经费较多是这种方面的局限性所在,还难以普遍展开英勇,而仅限于重点实施。
2结论
本文介绍了泥石流的防治原理和方法,对台风暴雨和植被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及微观机理还不太明确,尤其是在台风暴雨的反复作用下,植被的防水固沙作用到底有多大等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一、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概述
(一)灾害教育内容对于灾害教育而言,其内容主要包括灾害意识、灾害知识、基本技能、灾害伦理道德等。灾害意识指的是人们对灾害的主观反映,主要指备灾意识、减灾意识、防灾意识。而灾害知识是增强学生灾害意识的基础,包括灾害概念、灾害基本事实、灾害成因、灾害规律、原理、减灾防灾措施等。通过灾害知识学习,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以便对灾害进行提前预测,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灾害损失。在基本技能方面,培养学生防灾减灾能力,教导学生在灾害发生时如何自救、互救,如何进行正确的防范,逃生,以此保护自身、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应积极开展灾害伦理道德教育,教育人们在在灾害发生时,应遵守哪些及如何遵守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培养防灾减灾意识,开展设施保护,并培养人们的团结互助、自力更生的意识、精神,减少灾害损失,提高生存能力。
(二)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对于防灾减灾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教师而言,防灾减灾教育中,仅注重讲解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缺乏实际的面对灾害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资源方面,资源短缺,教学手段单一,在灾害原因、影响、自救的讲述中,缺乏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内容抽象,学生体会不足,无法生动地阐述灾害的危害性,对学生的预警作用不足。在逃生技能教育中,仅通过警报发出、逃跑的方式进行,虽向学生传授了一些逃生技巧及应注意事项,但缺乏真实演练,学生无法得到较好的理解、掌握,教学效果较低。
二、提高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学的措施
(一)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灾害发生原因、过程、影响进行讲解,对震源、烈度、中国地震带等专业术语进行讲解,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灾害发生的规律性及不可避免性,了解灾害发生条件,在了解灾害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防灾教育,并借此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地球、节约资源的意识。教师可通过案例运用,通过分析、研究、总结灾害案例,与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案例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学开展的方式,有效的教学手段、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得以提升。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多样性。在防灾减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要求,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等,通过立体演示,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直观感受灾害的影响力、破坏性,以及准确理解灾害发生原理,增强学生对防灾减灾学习的重视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通过视频,播放一些逃生演练的视频,使学生了解灾害自救、逃生的方式,教师结合视频,讲解灾害逃生的注意事项,并纠正一些错误的自救行为,确保学生逃生的正确性,提高学生的自救、他救能力。
(三)丰富课外活动,开展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是教学的第二课堂,在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育中,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可通过校园广播、互联网等方式,进行知识宣传,并组织逃生、救援演习,锻炼学生的逃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紧急应变能力。此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进行灾害体验。在防灾减灾教育中,体验是关键环节,可具体根据乡土地理内容进行。例如,可组织学生到一些山体滑坡现场、沙尘暴破坏现场观察、调查,在体验组织之前,应先让学生掌握有关山体滑坡、沙尘暴的相关知识,并观察后撰写调查报告、体验感受,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合理的灾害防范及环境保护措施。同时,组织学生到社区、社会进行灾害防范知识宣传,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灾害防范、自救、互救意识、能力。
(四)加强灾害伦理道德教育灾害伦理是思想道德的重要内容,灾害伦理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融入灾害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灾害意识,培养学生的灾害道德。灾害伦理道德教育包括生命第一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关注、关心灾民原则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做到言传身教,通过自身行为引导学生关心灾民、保护环境。
三、结束语
在工业化进程、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教育成为必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加强防灾减灾教育,丰富学生的灾害知识,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使学生的防灾减灾能力得以提高,从而在灾害发生时,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作者:包仰源单位: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陇川中学
1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特点
现在,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电力系统的电力设施,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中具备怎样的电力性能,电力系统的电力设备性能受到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电力系统能不能安全运行也与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有很大的关联,所以,为了以防发生重大的电力灾害而使得国家、社会和人类遭受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我们就需要对电力系统突发性灾害的特点进行分析:(1)涉及环节多电力企业首先生产电能,然后将生产的电能运送到各个地区,再根据各个地区的用电情况进行电能配送,最后让各行各业都能使用电力,这些步骤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必要要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果这当中的某个环节如果遭到突发性的破坏就会打破电力系统对电力的输送平衡,使得电力系统不能够正常的运行。(2)灾害源头多电力系统除了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会发生电力灾害之外,在遇到以下几种情况也会发生电力灾害。(a)电力系统处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当中也会发生电力灾害。恶劣的自然环境包括地震、海啸火灾等;(b)电力系统的电力设备如果遭到破坏或者电力设施本身就有缺点,这就不能使得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就很容易发生突发性的事故。(c)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性灾害。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如果没有根据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或者对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合适的处理,就会很容易发生突发性灾害。(3)损失巨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的电力设施也有了一定的规模,而且在全国各个地区都有相关的电力企业,电力企业对电力的提供和消费与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电力,电力的发展与我国的工业发展息息相关,如果发生大面积的停电会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大量损失。(3)影响面广,次生灾害多电力的突发性灾害有时候也会引起一些次生灾害的发生,这类灾害会对我国的交通设施有直接性的破坏,比如说铁路、地铁等等;同时,对我国的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设施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工厂、学校、医院等等。
2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分类
根据电力系统灾害发生的不同原因,我们把电力系统的突发灾害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如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导致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2)因为电力设备本身就存在缺点或者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电力灾害的发生。比如输变电系统在运作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控制和保护设备遭到破坏,就会使电力系统发生重大事故。(3)人为因素造成的电力灾害。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没有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规范操作,就会导致电力灾害的发生。(4)次生灾害。比如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问题就会引发铁路、学校、医院等设施遭受危害。
二、电力应急管理理论
1电力应急管理的定义
电力系统突发灾害是指在某一个地方突然发生并且不能准确预测的灾害。电力系统突发的灾害对社会和人们都有重大的危害性,由于电力系统灾害的发生不像自然灾害那样去预测他发生的时间和区域,所以就很难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御或者彻底将电力系统灾害摒除。电力系统是一项综合系统,所以,电力系统的灾害特点就和纯粹的自然灾害有很大的不同,也和纯粹的社会上发生的电力灾害不一样,比如在发生海啸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海啸具体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对海啸可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段进行估测。电力应急管理的主要环节是对电力灾害进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电力的应急管理措施。
2电力应急管理的环节
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这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的运行过程可以用图1表示。
3应急管理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和应急管理的预防、准备环节都有相同的地方。但是,电力系统灾害的发生很难进行准确的预测,没有合适的案例和数据参考,所以我们要在运用决策分析法的同时,也要运用非统计决策分析法来研究电力系统的应急管理。
三、电力应急管理的技术措施
1充分重视灾害的检查和预报工作
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电力系统的应急工作,所以电力系统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和我国的自然灾害的信息部门建立联系,一方面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系统技术的得到全国和各个地区的各种灾害信息,就可以为我们提前做好灾前准备争取到更多的宝贵时间,尽量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外部电力系统的动态安全监测和预警工作,与公司内部的协调指挥保持联系,及时的为公司内部的预警指挥提供重要信息。
2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在发生危害性比较大的电力灾害的时候,通信网络有可能会导致瘫痪。这时,我们就需要采取应急通信系统,应急通信系统主要收集应急信息以及对应急现场进行指挥,主要包括卫星通信、无线数字通信、光纤通信系统等技术手段。卫星通信可以在移动应急的时候使用,主要就是把灾害现场的相关信息及时的反馈给相关部门,一遍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做好抢救措施。
3加强应急管理平台建设
公共安全理论是电力应急管理平台的基础理论,在发生重大的电力事故的时候,比如说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没有及时的运送电力,在相关生产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这些事故,我们就可以运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处理和分析,电力应急管理平台就应该具备这样的管理,可以收集和分析相关的应急信息,同时对应急信息提供相应的方案,分配相应的人手。比如在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时候,应急管理平台对灾害部分实施相应的处理,然后还可以与公司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实施应急管理,更好的解决电力系统灾害。
4加强研究开发电力系统的应急方案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我国的地质工程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它是一门研究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以及工程运行后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工程系统中地质体和地质环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特点,其中又分为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更能深刻的体现地质工程学的特点。岩土工程是指在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和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指人们的建设活动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治,其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开发和管理,更加全面和科学。
地质灾害主要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类是自然因素产生的;另一类是人为活动引起的,两者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都属于地质灾害[1]。
在我国主要以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较多,而且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每年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占自然灾害损失总额的四分之一。因此,要想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并且要尽量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我国地质灾害呈现出种类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惨重格局,一方面因为我国处在一个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多变的地理环境中,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经济相对不发达,承灾能力不强。 第一环境问题和第二环境问题是地质灾害两大类,其中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是第一环境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灾害,它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第二环境问题,属于人为地质灾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不合理的挖掘能源,从而增加了地质环境的压力,导致一半以上的地质灾害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
2.1自然地质灾害分析 第一,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到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它的发生引发条件很多,像地震、开挖坡脚、劈山放炮、滥砍乱伐等,都会引发滑坡。其中江、河、湖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大的峡谷地区,地震带等地质构造之间以及暴雨多发地区都容易出现滑坡。第二,泥石流。泥石流是由于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等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一种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然而,不合理的开挖、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以及滥伐乱垦等都会造成泥石流的发生[2]。 2.2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在地质灾害中,人为进行建设的活动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而且其危害性远远大于自然状态下的地质灾害。其中,诱发速度快、诱发灾害面广、灾害损失巨大是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三大特点。例如,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铁路、公路等工程建设的开挖,使得瓦斯爆炸、地面坍塌与沦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常发。除此之外,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会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从而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常常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如图2.2)
图2.23.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创新研究3.1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隐蔽性、复杂性、多样性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三大特点,其中抗滑桩体现了它的隐蔽性,抗滑桩加锚拉加挡板加冠梁体现了它的复杂性,防治滑坡可以采用桩,也可采用挡土墙体现了它的多样性,这些大多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可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岩土工程三者具有十分相近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可以借鉴采纳。其中,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一、《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其主要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为其提供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其主要为各类工业与民用以及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其主要为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使工程更加符合标准,提高工程质量。3.2制定一些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首先,做好防治工程设计。在制定防治措施的时候,要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等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根据灾害发生的原因来确定主要的防治途径,这样可以不断的积累经验,实现更好的防治;另一方面,根据地质灾害是否容易发生这一特点来确定防治目标,从而制定出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的大小。其次,制定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 。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的规范以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制定出切实可以的防治工程措施。
3.3有针对性的选择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第一,工程防治措施 。防治地质灾害的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工程防治措施,其适用条件和方式都比较广,便于实施。例如,对于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可以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土质滑坡问题;对于中型以及更大的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质量,以减少灾害的再次发生。(如图3.3)
图3.3第二,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言外之意就是利用植树造林,种草护坡以及合理耕牧等方式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应用范围广、投资成本低,能够有效的促进生态平衡,较好的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等是生物工程的特点,这一工程措施是比较科学和合理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这样就使得防治效果不是很理想。 第三,其它防治措施。在选择防治措施时,要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进行选择性。例如,在泥石流、地面塌陷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这些措施可以保持水土,减少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更具有长远意义[3]。
第四,避让措施 。它包括雨天避让措施和搬迁避让措施。一方面,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可以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根据该地的自然经济情况,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对于受到雨天威胁居民,可以将其进行转移,在转移过程中,首先要按照就近原则进行,其次还要确保转移地不受地质灾害和其他灾害的威胁的原则进行。另一方面,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其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以及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这样的地区进行防治的成本就太高,可以采用搬迁避让措施,从而有效的解除了地质灾害的威胁。 4.结语 总而言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非常的艰巨,道路也相当的漫长。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大,使得人力、物力损失严重。因此,要将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不断的引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让其发挥很好的作用,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传正,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