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31: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文化是由西方学者以及企业家共同发起研究,并逐步兴起的。它是全人类文化、民族文化发展的成果。以美、日为代表的西方企业管理已经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提升到现代管理、文化管理。有远见的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及其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造就“百年老店”、“航空母舰”的基础条件;是企业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精神升华、品牌延伸、形象提升、效率提高、效益增长的文化保障。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文化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当前,在商业银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需要注重研究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在认知、认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科学内涵上下功夫
认知是认同的开端,认同是信奉的前提,信奉是自觉行动(实践)的基础。商业银行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只有做到明确的认知、高度的认同,才能真正信奉它,才会自觉自愿地付诸实践。
(一)要正确领会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基本涵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其自身的企业文化应当是具有行业特色、鲜明个性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制度规范、行为准则和品牌形象的总和。也可以说,它是全行员工认同、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因此,从形式上看,它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是法人及其全体员工的价值理念;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本行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的价值理念,是本行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从性质上看,它不只是一般信奉或者倡导的价值理念,而是要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它是企业法人的价值理念,也就是本商业银行的灵魂;从作用上看,它是规范、约束经营管理活动和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是着眼于解决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那种把“企业文化”仅仅当成口号、标语、企业标识,或者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政治思想工作,甚至以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等,显然是迫切需要加以克服和纠正的。
(二)要准确把握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着眼于树立全行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塑造商业银行品牌形象;着眼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着眼于弘扬和培育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全面增强全行的亲和力、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着眼于为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金融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它要求我们在工作指导和具体实践中,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保持先进性,使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充满活力。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所着力锻造的文化特色、文化优势、文化力,是亲和力、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有机统一。那种把“企业文化”理解为“亲情化”文化、“家族式”文化、“庭院式”文化的想法,显然是迫切需要加以克服和纠正的。
(三)要深刻认识企业文化就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银行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行动指南,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经营管理理念,反映了商业银行的企业愿景和理想信念,体现了商业银行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格,全体员工一旦由认知、认同、信奉,进而转变为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那么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量,不仅将深深熔铸在商业银行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而且会使该行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得以增强。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者、管理者,应当深刻认清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本行的核心竞争力。那种把企业文化建设视为“软”任务,说起来是“核心竞争力”,做起来是“边缘化”;认为“紧抓松抓,多抓少抓,有人抓无人抓,无碍大局”,或者仅仅当成分管领导和具体部门的工作,甚至还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墙壁上、广告上”等,显然是迫切需要加以克服和纠正的。
二、要在自觉实践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及其价值理念上下功夫
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决策者倡导、全体员工共同信奉的价值理念,更重要的是将价值理念付诸于实践。也就是说,企业文化要真正地指导企业制度的建立、战略的选择,规范、约束企业的运行行为和员工的行为。那么,看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能否充分发挥其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协调、辐射等功能,关键是要靠全行各级领导者、管理者和广大员工自觉实践企业文化及其价值理念。
(一)要建立健全与企业文化及其价值理念体系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这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贯彻落实价值理念的根本保证。一方面,要使企业文
企业文化是由西方学者以及企业家共同发起研究,并逐步兴起的。它是全人类文化、民族文化发展的成果。以美、日为代表的西方企业管理已经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提升到现代管理、文化管理。有远见的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及其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造就“百年老店”、“航空母舰”的基础条件;是企业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
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精神升华、品牌延伸、形象提升、效率提高、效益增长的文化保障。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文化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当前,在商业银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需要注重研究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在认知、认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科学内涵上下功夫
认知是认同的开端,认同是信奉的前提,信奉是自觉行动(实践)的基础。商业银行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只有做到明确的认知、高度的认同,才能真正信奉它,才会自觉自愿地付诸实践。
(一)要正确领会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基本涵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其自身的企业文化应当是具有行业特色、鲜明个性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制度规范、行为准则和品牌形象的总和。也可以说,它是全行员工认同、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因此,从形式上看,它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是法人及其全体员工的价值理念;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本行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的价值理念,是本行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从性质上看,它不只是一般信奉或者倡导的价值理念,而是要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它是企业法人的价值理念,也就是本商业银行的灵魂;从作用上看,它是规范、约束经营管理活动和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是着眼于解决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那种把“企业文化”仅仅当成口号、标语、企业标识,或者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政治思想工作,甚至以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等,显然是迫切需要加以克服和纠正的。
(二)要准确把握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着眼于树立全行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塑造商业银行品牌形象;着眼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着眼于弘扬和培育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全面增强全行的亲和力、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着眼于为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金融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它要求我们在工作指导和具体实践中,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保持先进性,使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充满活力。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所着力锻造的文化特色、文化优势、文化力,是亲和力、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有机统一。那种把“企业文化”理解为“亲情化”文化、“家族式”文化、“庭院式”文化的想法,显然是迫切需要加以克服和纠正的。
(三)要深刻认识企业文化就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银行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行动指南,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经营管理理念,反映了商业银行的企业愿景和理想信念,体现了商业银行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格,全体员工一旦由认知、认同、信奉,进而转变为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那么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量,不仅将深深熔铸在商业银行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而且会使该行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得以增强。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者、管理者,应当深刻认清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本行的核心竞争力。那种把企业文化建设视为“软”任务,说起来是“核心竞争力”,做起来是“边缘化”;认为“紧抓松抓,多抓少抓,有人抓无人抓,无碍大局”,或者仅仅当成分管领导和具体部门的工作,甚至还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墙壁上、广告上”等,显然是迫切需要加以克服和纠正的。
二、要在自觉实践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及其价值理念上下功夫
我国中小型股份银行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在加入WTO以后,中小型股份银行就面临着多方面的竞争,为了提升其竞争力,这就需要中小股份银行有自己的特色,不仅注重经济因素的发展,还需要对其自身的企业文化进行建设。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在分析了国有中小股份制银行在创新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给中小股份制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
国有中小股份;企业文化;创新
目前关于国有中小股份制银行所需要建设的企业文化,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定,但是其建立的企业文化应该从“人”和“物”两方面进行出发,注重银行自身的信誉和职责的体现,这是做好商业银行的最主要内容之一,要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赏罚分明,让员工能够在银行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国有中小股份银行在建立新型企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立的理解存在偏差
目前许多国有中小股份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或者是过于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注重企业文化的中小股份银行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义,既浪费时间,又不能提升企业效率。而过于关注企业文化假设的中小股份银行则将银行经营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和企业文化联系起来,这就会忽视银行经营过程中实际出现的一些问题。一些中小股份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口号式的企业文化,比如“卓越的银行,源于卓越的服务。”、“给客户满意,给社会真诚。”但是这些口号往往没有说实质性的内容,对企业文化的提升的作用十分有限。
(二)企业文化的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不统一
在进行中小股份的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不一致的问题,比如在进行激励机制建设的时候,一般会以薪资的形式来对员工进行激励,这就会缺少精神层面的激励。因此当薪资上升空间下降的时候,如果没有的精神激励的话,员工就容易出现工作疲惫,工作热情也会降低。此外,一些中小型银行也不注重团队的建设,而是工作人员和客户进行单人单线的联系,这样就造成员工可以在任何一家银行工作,员工的跳槽率也会增加。一些银行已经开始注重员工素质的提升,因此也鼓励员工进行学习,但是员工又需要加班工作,这样就会造成员工对银行的归属感下降。
(三)企业文化建设缺少人文关怀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其中,这样员工就会从企业中看到自己未来发展的希望。而和银行客户联系的主要人员也是员工,因此就需要给员工关怀,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但是目前中小股份银行并没有关注员工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是员工休假制度执行力不够。让员工长期处于工作的状态,因此就会造成员工体能和精力的透支,员工与家人生活的时间就会缩短,造成员工不能安心工作;另一方面员工培训机制建设不全面。员工工作量大,银行也更关注员工为银行带来的短期利润,而忽视了的员工成员的发展,因此就造成员工对银行的忠诚度下降。
(四)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水平不高
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说,其本身所具有的股份制就是企业文化,这就是一种追求创新、追求更有效管理的企业文化。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和全球经济相适应,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员工的全面发展,将员工潜力不断挖掘出来,形成一种民主、适应性的企业文化。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小股份制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了管理环节冗杂、员工工作浮躁、管理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就造成信息传递较慢、对市场反应能力较差、管理手段效率较低,这对于中小股份制银行来说都是管理的大忌。再加上银行管理中会受到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因此就造成决策目标和实际经营目标不一致,从而容易形成坏账、呆账的现象。
二、国有中小股份银行建立新型企业文化的策略
(一)准确公司的形象定位
国有中小股份银行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要注重形成自身良好的企业形象,实施品牌战略,比如“花旗”在金融行业来说,就是一种服务标准。银行在进行形象定位的时候,可以通过CI设计,来增强企业的辨识度,这样就能影响公众的心理。比如“恒生银行”的“恒生”二字表示的就是“永恒生长”的含义。此外,银行还需要注重其制度的建设,并且其管理的标准、管理的程序,做到管理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
(二)明确企业文化战略目标
国有中小股份银行在企业目标制定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员工创新精神的发挥。要起到党员的模范作用,给员工提供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增强员工对银行的归属感;其次,就是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国外中小股份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经验,并且结合自身银行的经验来进行创新;最后,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这就需要银行家加强资金投入,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做好企业的文化宣传工作,利用网络环境来的进行企业文化宣传。
(三)注重以人为本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建设要考虑员工的感受,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起来。首先,要注重员工满意度的体现。要尊重员工,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并且给员工提供成长的机会,给予员工相应的劳动报酬。其次,要注重员工的职业规划过程。注重员工前途的考虑,在员工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提供帮助,并且将激励机制应用进来,对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表扬;最后,要注重员工的再培训过程。领导层要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而普通基层员工需要对其商务技能和服务技能进行提升。
(四)理顺企业文化建筑中各部门关系
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并不是某一个部门就能展开的,需要银行各个部分的配合。首先,需要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中统、分关系,各种价值标准要统一、不能搞多元化、要注重企业标识,注重广告语的统一,同时还需要结合人员构成和地区特点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处理好企业文化和企业业务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要在业务经营的基础之上开展,从而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综上所述,我国中小股份银行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其在文化建设中还需要许多工作要做,这样才能保障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
参考文献:
[1]华忠秋.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2]刘永.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3]谢小舟.论中小股份制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D].西南财经大学,2011.
关键词 财务公司 企业文化 构建
从金融行业共性而言,企业文化的制定及落实能有效地使其在行业中树立自身形象、在客户中形成差异化优势,从而在同质竞争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金融行业人才流动较大,单靠薪酬留人将大大提高公司经营成本,“情感挽留”、“企业认同”这些根植于企业文化的.软性条件将成为金融企业实现人才优势的重要途径。
从财务公司个性而言,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最直接产物,财务公司的经营方向、风格必将受集团公司影响,如何在兼顾历史传统、股东诉求及经营管理中寻找适合的发展路径及经营定位,是影响各家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企业文化内涵及特点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总和,对企业最持久、最根本的内在活力。当前,企业竞争正从产品及服务的竞争转向人员及社会形象的竞争,企业文化的构建及传播一方面能通过内部多渠道宣传,强化公司观念,达到优化整体人文素质、提升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外部文化传播,有计划有步骤地凸现企业社会形象,使企业形象深入人心。从这一层次上看,企业文化并非影响企业生存的技术因素,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系统工程,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而非外在动因。
二、构建基于集团母文化的企业文化必要性
一是财务公司队伍建设需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财务公司从业人员中从事金融或财务工作2年以上的人员应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为此,财务公司在筹建初期已需从系统外引入银行从业人员,这部分员工与所属集团原有员工相比,将面临新旧工作风格、氛围及模式的冲击。为有效缩短员工与企业的磨合时间、实现自我沉淀与升华、更快地融入集团整体环境,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基于集团母文化的企业文化建设将是各家财务公司的必然选择。
二是财务公司业务拓展需要。作为面向集团系统内单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客户对象较为单一且共性较大,为提供更为合适的金融服务、最大限度发挥金融平台优势、做好客户关系维护,从而在与外部商业银行业务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地位,主动了解并融入客户企业文化,是开展营销活动、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渠道。
三是财务公司自身发展需要。“人才-价值-发展”的有机关系在近代管理学研究中已日渐得到重视,而企业文化作为提高员工忠诚度的重要措施,其作用更是得到各大型集团的认可。其中,只有被员工认知、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企业价值观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只有实现文化理念落地,才能真正的发挥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为此,开展母文化宣贯落地研究,切实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将成为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三、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比较
财务公司的客户群、员工来源、精英主旨及风险偏好有着区别于商业银行的特点,为此,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也存在着自身的特色:
首先,企业文化构建考虑因素较多。财务公司多以“服务集团”为经营宗旨,为此在企业文化构建方面除了考虑金融行业“三性”原则外,还会加入对“服务性”的考虑;
其次,企业文化传播范围有限。受自身规模限制,大多财务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投放的人力、物力较商业银行少,尤其在社会舆论宣传等方面更是缺乏,财务公司文化建设的主要传播范围大多局限在公司内部、集团内部及同业之间;
最后,企业文化受外部影响较大。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公司发展壮大的产物,从筹建开始,已受集团或其他成员单位的文化影响。与此同时,各集团赋予财务公司的职能也各有差异,为其文化构建带来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财务公司企业文化发展呈现如下优劣性:共性较少、起步较晚、影响力有限等客观条件限制了其进一步深化的动力,但依托集团、扎根基层的先天条件使其企业文化能更好地为员工、客户所认同,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而言,较商业银行有优势。
四、母文化与子文化的融合模式
纵然各集团母文化各不相同,但从大方向来看,实现母、子文化有机结合的基本模式为“理解文化-自我剖析-寻找切入-落地推广”,具体地说可分为以下四步骤:
(一)深刻理解集团母文化。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通过了解母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框架、内涵,从而了解个中精髓并加以应用;二是理解推行母文化的意义,促使各员工自觉、主动地将其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并成为工作的原则及指导。
(二)明确自身经营特点及发展方向。推动母文化与子文化的有机结合明确了两者地位的同等重要,为此,需对自身需求进行探讨,明确公司的发展目标以及宗旨,并以此引申得到子文化。
(三)探索母文化与子文化的融合点。在严格服从、满足母文化总体要求的情况,可根据自身特点进一步对其进行补充以及完善。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辩证地看问题,既注意企业文化在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也重视创新及发展的需要,从而使两者的结合能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
(四)确保母文化与子文化宣贯落地。企业文化只有经过执行才能真正为人所用,也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不断地完善以及发展,为此应加强对两种文化落地情况的跟踪,把“应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五、财务公司企业文化构建路径
(一)自上而下,保证企业文化顺利构建及执行。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化的体系,涵盖了人员、战略、制度、执行等多个范畴,其顺利构建及切实落实离不开公司领导的重视及自上而下的努力。对财务公司而言,如何在立足金融行业特性、兼顾已有系统文化氛围的情况下,正确定位自身战略,挖掘企业文化建设核心及内涵,是开展文化建设的首要前提,而这将依赖于公司领导班子对“文化建设”的理解及支持,如果只是把企业文化理解为喊口号、搞宣传,而没有以身作则地贯彻或组织员工学习、落实,那么这一切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在公司内部引起重视,更谈不上宣贯落地。
(二)制度先行,营造自我监督内在动力。要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一靠文化,二靠制度,两者相互支持、相处辅助,制度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通过外力作用规范全体员工意识与行为。财务公司作为集团的“内部银行”,在归集集团内资金形成规模优势支持主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累积资金和信贷风险,这必然对各业务流程、各岗位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金融行业“以人为本”的特性决定了员工素质、员工价值观对一个公司发展的重要程度。为确保企业文化能真正的融入到员工的心里,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上,无论是在文化建设的初期、中期或者后期,制度的保驾护航作用一直是无法替代。
(三)品牌宣传,以差异化形象提升整体竞争力。与商业银行相比,财务公司在市场认知度及宣传度等方面仍有一定进步空间,对各集团而言,更是主业以外的新兴业务。因而,如何深化社会、客户对这一行业的了解和认识,建立相互信任关系,营造良好的业务拓展环境,已成为各财务公司积极研讨并大力开展的工作。企业形象识别作为一种形象文化战略,建立在企业对自身发展态势、资源现状及竞争地位的理解上,通过独特、鲜明且具系统的方式,向外传送企业文化,体现公司企业精神理念,从而产生强大的品牌认知力和认同力。具体来说,企业一般通过内部人员行为规范、工作作风、团队精神,外部公共关系、形象宣传、公开活动等方式,营造差异化形象,从而在服务或产品较为同质的情况下,占据主动、赢得优势。
(四)以人为本,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人力与资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财务公司只能吸收成员单位存款,因而在资金来源方面受到集团公司整体现金流情况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及资金的挖潜能力将直接影响财务公司可支配资金规模。此外,作为从事货币经营的窗口服务单位,财务公司的信用文化、服务文化,归根到底都将体现在员工的观念与行为当中。从上述一软一硬两个角度来看,财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力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员工群体或个体的内在素质进行塑造和挖掘,提升团队凝聚力及向心力。
参考文献:
[1]郭玉琴,试论加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时代金融.2009(12).
[2]刘向伟.论金融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
关键词:农行 品牌 先进企业文化 内涵 基本路径 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0,F8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276-02
一、“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品牌与农行先进企业文化的关系
品牌是企业和产品的象征和代表。作为经营货币的、高风险的特殊企业,品牌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渐成为决定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2008年农总行“大行德广,伴你成长”中国农业银行品牌战略的启动,标志着农业银行迈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了自己的行魂、行动纲领和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农业银行正在向社会倡导一种理念和向世人庄严承诺:中国农业银行将行大事,立大德,竭力携手客户,以客户为中心,伴客户一起成长,与时代同行,共同开创各自伟大事业的美好明天。这也是农业银行的社会价值所在。这意味着农业银行要以一流银行的面貌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和为客户创造价值。然而,农业银行行大事,立大德,伴客户一起成长的基础是农业银行自身的成长,而农业银行自身的成长一定源自农业银行员工的成长,农业银行能为客户提供的一流服务和创造的价值更是要源自一流的农业银行员工。中国农业银行将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用好人才,与有进取心的员工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同谋发展,富有成就。
作为农业银行的品牌,必须由各级机构以其为中心在各项经营活动中大力展开和进行外化,并与农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要努力建设以“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品牌为主线的、包括理念、制度、形象等要素在内的农业银行文化体系,增强农业银行员工对“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品牌理解的深度,培养农业银行员工对“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品牌、产品和自身提供的服务的自豪感,激发农业银行员工对“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品牌的工作热情、责任感、使命感、认同感、归属感和紧迫感,建立起员工与组织之间正相关的依存关系,使农业银行员工个人的行为、思想、情感、信念、习惯与农业银行“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品牌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成一种合力与整体趋向,激发出农业银行员工个人为实现农业银行的共同目标而奋斗的主观能动性和奋勇拼搏的精神。这样才能让客户增强对农业银行的产品和经营行为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形成农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银行的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强化和提高农业银行的市场地位,进而实现农业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时代,先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企业文化虽然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资金的多少、技术的高低、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精明的决策,往往依托于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企业要想办成百年老店,就必须建立良好和先进的企业文化,要用文化的力量教化人、塑造人和激励人。以先进的文化思想引领农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农业银行人力资源建设、提高农业银行员工队伍整体战斗力、提升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农行各级经营机构在“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品牌战略引领下,以一个统一的形象、统一的内涵面向全国公众、走向城乡市场和面对“三农”的同时,还要以“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品牌战略的深刻内涵统领农业银行的先进企业文化建设,在农行员工队伍中形成具有农行特色的、符合时展所需要的、农行全体员工长期认同和遵守的理念、共同愿景、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经营作风、道德规范、职业操守,熔铸农业银行的行魂——企业文化精神,大力推进农行员工队伍的现代化进程,实现农行人的全面发展。
二、农行先进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1.塑造学习文化。当今世界,成功的企业应是“学习型组织”,人们通过学习提高素质,开发能力和智慧;通过团队共同学习,提高整体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超越自我。因此,学习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2.塑造管理文化。管理是办好商业银行的永恒主题,是业务经营稳健运行和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只有按照科学管理、规范管理、从严管理的要求,全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同时,还要适应时代要求,确立人本主义管理理念,积极倡导以自我约束为条件、以自我管理为基础、以自我改善为目标的柔性管理,以独特的制度文化统一员工的行为规范,使员工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保证全行目标的实现。
3.塑造服务文化。农行是一家服务银行,服务是银行提供的唯一产品,银行同业竞争实际上就是服务的竞争。因此,必须在全行树立“客户第一”的思想,努力营造一种服务高尚的氛围,一切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客户的满意为落脚点,让每一位走进农行的客户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4.塑造家园文化。农行要尊重、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员工,维护员工的利益,使农行真正成为农行员工的家园,从而使广大员工自觉地爱家、建家、管家,形成“农行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我靠农行生存、农行靠我发展”的共同理念。
5.塑造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只有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机制,公开竞争、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目标管人、制度管人的评价考核机制和以能效取酬的分配激励机制,形成以工作论英雄,靠贡献比高低,按效益行奖惩,靠业绩定升迁的机制,才能激发员工的活力,使农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获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6.塑造品牌文化。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的收益。应通过在社会上开展有影响的文化活动,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展示农行的形象,反映农行回报社会、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员工对农行的荣誉感、自豪感,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农行的品牌形象、文化形象不断得到提升,进而带动业务的快速发展。
三、农行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方法
1.发动全员,内外结合,科学地确定农行企业文化的内容。一是发动全员,群策群力,为企业文化理念的形成挖掘活力源泉。通过农行各种内部媒介(农行简报、信息等),广泛宣传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通过召开不同形式的研讨会、交流会、座谈会,认真征求、收集整理广大员工关于企业文化理念的意见或建议。二是突出重点,塑造灵魂。企业文化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是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它们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要精心提炼出最适合农行发展、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并加以确立和塑造。三是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研讨论证。要把征集到的企业文化理念进行筛选、甄别,再总结、再提炼,并可聘请有关专家共同探讨、论证,形成初步意见,再交给员工进行座谈讨论,提出意见,这样经过反复的酝酿和讨论,最终形成一套具有农行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
2.强力宣传,形成共识。要让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被农行全体员工所接受、认同,就必须在本行范围内广泛宣传倡导,形成共识,贯彻落实。一是加强教育培训。编写《农行企业文化手册》,作为员工必学的教材;搞好岗前培训,让新员工进行后听的第一课就是农行企业文化;平时,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学习班对员工进行灌输、教育,将企业文化理念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进而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二是发挥内部传媒的作用。开办《农行企业文化报》,重点刊登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讲解、农行重大决策、重大新闻,先进事迹、典型案例分析,表扬、批评及各种专题讨论等内容。三是在企业文化理念做到让内部员工知晓的同时,还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户外广告、员工口头宣传等方式向社会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大力宣传,进一步扩大农行企业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营造对内和谐、对外协作的良好氛围。
3.完善制度,体制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组织上、制度上予以保证。一是建立行领导亲自挂帅、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并在人才和经费上给予保证,每年召开一次企业文化建设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二是建立必要的考核机制。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农行目标管理体系,作为年度效能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做到定期检查,严格考核。考核结果同各单位绩效挂钩,并作为行级领导述职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如《员工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劳动纪律管理办法》及《服务规范》等,在培育企业员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为基础,又有制度化规范作保证,使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济,外在强制与内在约束并重,达到最佳效果。
4.以人为本,全员兴行。在农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将着力点放在怎样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大力倡导员工敬业奉献精神的工作上,因为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对此,要着重“三个培育”:一是培育优秀员工,打造兴行平台。针对农业银行的人才现状,要树立“人才就在企业里,人才与企业一起成长”的观念,营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企业氛围;要强化员工教培力度和渠道,优化激励机制,增强员工凝聚力和企业竞争力,促进农业银行大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还要强调每个人的力量,注重每个人的作用,提倡每个人的发展,通过强化群众观念,倡导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的作风,形成全员参与、全员进取的企业文化。二是培育民主文化,提高“主人翁”意识。我们经常倡导的敬业奉献观应建立在重视人、关心人、理解人和尊重人的基础上。一个企业只有刚性、理性的制度,缺乏人性化、人情味的东西也是不行的,在制定刚性管理制度的同时,应当融入“爱”的管理理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管理层应该为员工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员工发展空间的创造以及福利的合理分配等。既要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又要尊重主体的需求意识,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促使员工摆正集体功利与个人功利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大河无水小河干”与“小河有水大河满”的关系,将个人命运与企业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员工“主人翁”的意识。三是培育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合作共事、众志成城、克难制胜、坚不可摧的队伍,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充分有效地把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调动和发挥出来,汇聚成农行企业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5.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农行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当前农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阶段性成果不是一劳永逸的,贵在坚持,重在持续,是一个往复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必须根据农行各个时期面临的不同环境和社会、经济、政治的需求,从上到下对农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加以充实、调整、完善和丰富,其基本准则是对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文化中的可为农行借鉴的内容进行改造、创新和吸收,努力做到他为我用、古为我用、洋为我用,并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地予以强化,最终固化为每一位农行员工的理念和意识。如能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十年后的农业银行就有可能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连接城乡、服务三农、效益良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 程雪.探索商业文化的深刻内涵.经济师之友,2011(4)
一、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金融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农发行企业文化又作为金融企业文化之一,三者间具有普遍的共性: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使命感,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对社会的适应性和社会对企业的认同程度和信誉程度,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作为有农发行特色的企业文化个性则主要是指农发行本身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发展目标、企业精神、行为准则、行业风气和企业形象等。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创建时间不长的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与不足。
1、农发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尚未起步。由于农发行成立时间不长,特别是省以下机构分设才6年,加之本身职能定位几经变化不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战略尚未起步。其一,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主要是存在“农发行是政策性银行,客户是固定的,照章办事,发展企业文化战略意义不大”的思想,对建设企业文化,提高管理层次与手段,建立规范现代的企业管理机制迫切性不强。其二,各级行领导重视不够。实际工作中,我们各级行领导更重视“立竿见影”的量化考核管理,对属于人本管理范畴“治标治本”的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满足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文体娱乐活动等,没有对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内涵、规律、特点进行研究,缺乏系统的、高水平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2、发展企业文化的人力和物力较薄弱。目前,农发行内部机构基本健全,形成了四级垂直管理体系,但只有总行和省分行有专门的工会、宣传机构和人员,处于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前沿阵地”的市县两级分支行都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特别是县市支行,是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监管和内部行为的直接操作层,人员、经费都十分紧张,企业文化发展人力与物力较薄弱,制约企业文化发展策略实施。
3、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体现农业政策性金融企业特色。1994年农发行成立之初,提出的企业精神是“团结进取,开拓创新”;1998年业务范围调整,专司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职能后,没有再提明确的企业精神,只有树立农发行“清正严实”企业形象的说法,未形成一目了然的企业形象识别特征。实践中,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甚至有的基层行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化、表面化,以文体娱乐活动替代企业文化建设,成立球队、乐队,规定每月活动次数诸如此类,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抓不住根本,不能根据自身业务机构特点全方位地进行创建。
4、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程度不高。农发行成立以来,业务变化较快、频率过高,基层行各个工作环节、岗位的“操作手”、“管理者”疲于应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精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或者把企业文化建设单纯看成是“工会、政工部门的事”,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效能被打折。
二、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培育思路
随着我国粮棉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农发行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临的困难、风险和责任比以往任何时侯都要大,履行现阶段职能进入比较困难的时期。在此背景下构建培育农发行企业文化,已成为凝聚合力,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完成国务院赋予的实现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工作任务,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作出贡献的迫切需要。
1、确立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农发行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和实施。文化建设能影响企业的理念,能够优化企业的经营思想,能够影响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发展战略组成部分。农发行要在思想上从建设有中国特色农业政策性银行高度提高认识与理解,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从农发行农业政策性金融特性的总体构架上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自己,形成适合于市场竞争和具有时代特征的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新理念,按照“超前谋划、系统设计、分工协作、全面推进”原则,有重点分层次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2、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并力求有所作为。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企业家理念的外化,企业家(包括银行家)是企业文化的领导,应在文化建设中起着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示范者、激励者的角色。农发行各级行领导要从各自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着眼于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对社会、市场形势、农发行经营和文化发展现状等因素的深刻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农发行能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文化准则,并在内部不断强化,逐步获得员工的认同,形成观念、变成员工的行为规范,营造团结奋进的企业氛围。
3、着力增强员工的文化意识,重视吸引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一是要建设学习型组织。增强员工的文化意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而文化意识的增强关键在于学习,要让工作本身成为学习过程。二是要强化员工主人翁地位。企业文化要渗透到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广大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要善于总结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善于集中员工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聪明才智,把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与自上而下的指导结合起来,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4、切合农发行特点,建设有农业政策性金融特色的企业文化。通俗地看,农发行企业文化就是农发行在经营活动中产生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建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物质层面的组织机构、办公场所、规章制度、文化设施、服务设施等有形的外在表现;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及企业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准则等无形的内涵文化内容。物质层面的建设,各地农发行受制于各种因素各有不同,但精神层面却是全国都可以有所建树的。笔者认为,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确立现阶段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围绕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为中心的建行宗旨,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高员工素质为根本任务,培养农发行人群体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观,建立现代银行管理机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第二、建立追求国家利益、企业利益(自身利益)、客户利益(粮棉油企业)、农民利益“四位一体”的经营理念。农发行作为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肩负着执行国家政策、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棉企业发展等责任,这就决定了农发行整个政策性经营活动的基本理念不可偏颇。若只强调客户企业利益则会影响到国家调整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等政策的执行;若只强调农发行自身利益,那肯定会把农发行办成商业银行,相反不顾农发行利益则会把银行办成财政。这些都有悖于国家成立农发行的初衷。四者利益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农发行监督、管理、服务各项职能的发挥,才能激发农发行人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体精神以及确立相应的管理观念、意识及行为。
第三,提炼完善以“清正严实”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精神,加强农发行形象识别系统建设与宣传。一是总行可以采取系统内征集、向社会中介企业咨询等手段,提出反映企业精神的名句名言。确立的企业精神要能够反映农发行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要能在全体职工中产生共鸣,要有真正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不能人云亦云。二是要改变不参与市场竞争,宣传意义不大的思想,通过对外宣传赢得客户群与农民的情感共鸣。农发行要实现政策和效益性的目标,需要各级党政、社会各界、粮食企业、农民等方面的“关照”,而不应陶醉于狭隘的“孤芳自赏”境地,要让党政部门、企业、社会各界得到心灵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亲近。三是要有上下信息舆论阵地、对外报刊、信息网络等,并注重品位和时效,突出特色。
自2011年由五台农信社改制以来,五台农商银行全面实施“文化强企”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经营业绩较改制前实现了资产、负债、贷款、收入和人均利润“五个翻番”,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五台农商银行。先后被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授予“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山西省总工会金融工委授予“工人先锋号”,被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授予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百佳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全国28家农村金融机构标杆银行中的一员。
构建完善文化体系
五台农商银行网点数量多、分布散。为提高全行凝聚力、规范员工行为理念,五台农商银行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兴行、强行战略来抓。
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五台农商银行在继承总结发扬信合人60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精华和五台人近百年影响山西社会文明的智慧,在多年探索实践和创新发展过程中总结出了特有的企业文化理念,设计并出版了《企业文化手册》,形成了以“聚融天下”为主题富有农商银行气质的理念、行为和视觉识别系统。
丰富文化载体。五台农商银行于2011年初就策划刊发了内部报刊。如今内部报刊《金色时光》、宣传片《大道临远 聚融天下》、单位网站、杂志《五台山金融视野》、高速广告等文化载体使企业文化有了丰富的表现形式。
加强了文化硬件设施。五台农商银行历时两年时间兴建了展览室、党员活动室、荣誉室、图书馆,健身房也在建设当中,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
举全行之力推进
五台农商银行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有力提升了全体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举办各类培训。结合自身业务的拓展需求,五台农商银行按照经营管理要求和业务发展需求,针对市场形势,以增强全员服务理念和业务知识技能为目标,有计划地开展了全员教育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培训30余期。
形成学习氛围,以文化促服务。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中,五台农商银行在“深”字上下工夫,在“新”字上求突破,在“用”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见成效,力求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总行每周二组织全体机关科室人员学习上级精神、业务规范、案防案例;基层网点严格执行晨会夕会制度。除此之外,还定期在行内开展“复命精神”、工作责任等大讨论,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函授、自学考试及短期培训等。
举办多种竞赛,树立标杆发挥榜样力量。五台农商银行通过开展“文明规范服务竞赛”“营业网点服务标准建设年”“五星员工”评选等一系列活动,营造了“学、比、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五台农商银行积极实现理念转型、机制转型、管理转型,按照“两个依靠,三个推荐”的用人方针,创新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结构,按照“以责定岗、竞争上岗、优化组合”的原则,在全系统全部实行竞聘上岗,真正实现了“想干事的人有机会、会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企业的内在活力。
加大文化和品牌宣传
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五台农商银行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经营紧密结合,把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致力于建设文明和谐的现代农村商业银行品牌。
在优化网点建设的基础上,五台农商银行加强文化宣传。在对内宣传上,不仅向山西省联社“一报一刊一网站”踊跃投稿,还充分运用内部《金色时光》报刊,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经营管理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新成就;在对外宣传上,在忻州、石咀等多处高速出口设立高速广告,并在市区站牌、闹市LED屏布设宣传广告,在城乡区域定期更新墙体广告,积极向各大主流媒体投稿,大力宣传自身品牌形象。
【关键词】商业银行 可持续发展 金融创新 对策
当前的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业既面临金融业不断对外开放、国际金融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以及监管环境进一步优化等带来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内外银行业竞争加剧等带来的诸多挑战。如何顺应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综合化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中国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完善自我的必然选择。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人为中心,在遵循商业银行内在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协调地区间、部门间、业务间的关系,不断优化内部运行机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业务整体推进、经济持续增长。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商业银行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来满足眼前的利益,其核心在于正确处理和把握好管理与发展、质量与速度、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问题,使商业银行资金、财务、信贷、人力、机构等资源的配置作用得以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本文立足金融业竞争不断加剧的现实,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要想在“洋银行”不断“蚕食”市场份额、金融变革持续带来新挑战的新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持续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继续构建现代商业银行体制,完善自身运行机制;其次,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再次,坚持持续经营原则,不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最后,积极提升员工素质,构建人才防御机制。
二、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推动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金融创新是以传统银行存、贷、汇等业务为依托,不断开发出新的业务品种、新的金融工具,从而使银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的过程。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增长商业银行整体运行效率,提升社会化服务功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可以说,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以技术创新并最终实现银行电子化为先导,以金融业务创新为中心,以金融工具创新为重点。
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深化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随着银行间竞争的加剧,银行间差异的减小,银行传统的存、贷、结算等业务之间极强的替代性,银行面临着市场饱和及被替代的双重威胁。在新形势下,结算、、担保、信托、租赁、融资、信息咨询、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中间业务需求大增,商业银行要大力开发新的中间业务,持续优化商业结构,大力增加非利息收入,逐步摆脱对利差收入的以来,从而有效的规避经济发展周期引起的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转变观念,树立中间业务立行的经营理念;规范发展,健全中间业务管理机制;明确重点,加快产品整合和业务创新;加强考核,建立有效的中间业务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培训,优化中间业务营销队伍。
四、加强银行文化建设,成就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企业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是开放式创新文化与保守式文化的竞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不是建立一种如何适应环境或市场状况的特定的企业价值观或企业文化,而是要立足于商业银行的长久生存与发展,建立一种能够不断更新和再造企业文化的机理。企业文化培育发展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社会经济政治各阶层的相互配合与支持,更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及其员工长期不懈的努力。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从物质文化入手、从行为文化着眼、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环境因素为保障,从而激发员工的创新品牌意识,进而推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五、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大量的银行危机表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活动在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导致了新的金融风险,识别并防范金融风险成为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保障。具体来说,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战略风险以及声誉风险。商业银行要切实加强风险管控,始终将风险管理视为银行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越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越要强调风险管理,不断强化人员的风险意识,主动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切实做到风险可承受、可控制,可化解,努力降低风险成本。
参考文献
[1]吴景杰,毛春成,葛建新,等.新型商业银行持续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03):36-38.
[2]宋胜洲,傅彬.论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战略[J].上海金融学院学院,2004,(04):21-24.
[3]唐志道.金融创新与我国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J].企业经济,2004,(10):157-158.
摘 要 随着我国建设的不断推进与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国有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现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重要的发展内容,能够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本文将针对现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探究,从而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现代国有企业 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 管理方式 生产经营
随着现代国有企业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了现代国有企业未来的实际发展趋势,国有企业必须在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二者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之上,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及固有联系进行相应的努力与探究,从而采取措施去促进现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进行。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发生了转变,其国有企业也在迅速发展壮大,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国有企业文化属性的进一步转变。所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又有了新的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具有相应的联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能够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基础,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反过来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
思想政治工作其属性偏向于政治,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上属于党和国家所下达的总路线与总方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于个人来说不仅仅能够促进廉政,同时也能够塑造企业与员工正直的工作面貌。另外落实好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为了确保国有企业能够明确党的发展目标,积极配合党的发展路线,为国计民生而进行奋斗,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而企业的文化建设则是文化属性与经济属性成分较多,是企业自身的发展行为,每个企业都会有自身的企业文化,都会进行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建设,这种文化建设更加有利于企业去进行综合性的管理与控制,才能够提升企业的软实力,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综合水平。所以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之间是互帮互助并且相辅相成的,不仅仅能够促进企业整体思想上的统一,同时也能够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思想进步带动企业经济文化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二、如何落实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并且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一)建立企业职员档案库,丰富培训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不是仅仅设立出规章制度就可以完成的,要落实到每一个企业领导以及企业职员的身上,所以需要建立相应的企业职员档案库。这样就可以以建立企业职员档案库的方式了解企业职员的实时动态,分析思想行为,从而针对员工的整体及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其实施的手段就是丰富职员们相应的培训活动。对于企业员工要实现再教育,因为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时候会根据社会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工作内容的相应改进,所以及时进行思想培训与思想教育都能够较好与党及国家的发展方针相接轨。
(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
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之中,需要不断完善理论,使其能够较好地指导相关工作,因此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借鉴国外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同时也要注重在地域化区别上的相应改进,在引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时,需加强企业文化理论体系的本土化进程,在理论体系中不仅仅要体现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特点,同时也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转变。除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外,也要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从而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的完善。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之间的融合
我们不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脱节来看,而是要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融合方式,促进对于二者关系认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其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发展。这不仅仅是企业与党之间的重要的建设项目,也是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结语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之中,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其发展过程的重中之重,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要在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背景下,落实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同时,利用加强对企业职员的教育培训、完善企业文化及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等多种方式,促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二者关系的把握,从而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琳.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2] 陈肖帆.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D].湖北工业大学,2014.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发展模式 金融环境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地纵深发展,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农村信用社地位提升,使得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升级。而且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下行,银行业体系流动性增强,监管环境日趋严峻,金融脱媒加速深化,利率市场化推进趋于实质化,外部对银行业误解和非理性情绪增多,少数银行内部问题增大,致使城市商业银行急需寻找符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导向,也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成为理论和实务界研究的焦点。
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模式方面已存在诸多研究成果。陆岷峰(2003)指出,城商行应开拓经营业务的绝对市场和相对市场,重视积极展开差异化发展,促进金融创新业务,鼓励跨区域经营等;Pamela A.Kennett等(2004)通过研究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一家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认为“小市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有可持续30年的竞争力。杨书剑(2006)认为,城商行取得规模经济、尽量避免区域风险、提高品牌形象从而进行跨区域经营,并应该理性面对跨区域经营的风险;Allen N.Berge(2007)提出面对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趋势,每家银行都应尝试找到与自身情况相匹配的发展模式;陈骏(2012)、李明明等(2012)等以不同方式提出完善和创新我国城商行发展模式的对策。
因此,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明确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严峻性,分析长安银行现今的发展模式,以及山东城商联盟的先进性现状及其与长安银行目前的合作情况,并在总结长安银行监事会赴部分城商行所得的城商行的发展特色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最终给出长安银行未来发展模式的建议和启示。
一、城市商业银行明确自身发展模式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金融深化改革,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以及监管规则日趋严格,存款保险制度、金融脱媒以及经济运行周期等给银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影响:政府对银行的保护力度减弱,市场准入放宽,银行业竞争加剧,其高增长将不可再持续;从中长期来看,我国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能力将会显著下降,由其主导业绩增长的局面也将有所转变;利率市场化挤压银行经营利润,给银行带来一系列风险,并使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难度加大;因内外部各种理性与非理性因素作用,银行业前所未有地处于社会关注的焦点,处于被动局面之中;同时,因银行业的内外环境变化,致使银行业的挑战和机遇、利空和利好、压力和动力并存;并且,银行业面临利润增长低谷,资产回报率步入下降通道,银行业处于高速增长的拐点,银行业阶段性的黄金发展期已经开始结束;等。
面对金融大环境、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商业银行传统的发展模式面临全面而严峻的挑战和影响,银行须居安思危,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以变求存,因此商业银行急需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和战略方向。
二、长安银行现今发展模式
现今,长安银行是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法人股份制商业银行,设有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各专门委员会,并在秉承“客户至上,诚信为本,追求卓越,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下,弘扬“传承汉唐雄风,再造盛世长安,创建一流企业,打造现代银行”的企业文化,坚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同时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按前、中、后台分离的管理模式强化风险管控;科技支撑方面目前主要为与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联盟公司合作,以计算机业务系统统一上线;并开展“以转观念、树新风、奖贡献”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统一员工思想,促进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党政班子、决策层、经营层间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可见长安银行的宏观发展方式方面较适应于现今的金融环境,但在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及运行上,仍存在诸多需要更加明确和有效的执行方案和导向。
三、山东城商行联盟公司的先进性及与我行的合作现状
山东城商行联盟公司主要为成员行等有关金融机构开展服务,目前已完成对18家法人机构的切换投产工作;其也受理成员行的系统缺陷、数据变更等事项;同时该公司能及时开发成员行提出的新需求和优化建议的应用系统;有助于加强数据安全管理,该公司也决定在西安建设异地数据灾备中心。
截至目前,长安银行在该公司综合业务系统中的日均交易量、账户数、系统所支持的资产总额均有增加;此外该公司配合长安银行共同开发了系统25个,累计解决新业务需求772个,较好地满足了长安银行有关业务发展需要;系统运行维护方面,其与长安银行建立了一点接入应用运维模式,有效降低了信息系统的协作风险,较好地保证了银行生产数据的安全性;业务系统运行过程中,长安银行累计向该公司提出优化类建议273个,对于提升该公司有关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业务与产品创新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四、所考察城商行的发展特色及先进经验
2012年10月至11月,长安银行监事会考察组赴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华融湘江银行,得出以下值得借鉴之处,主要从公司治理、监事会运行、“特色化、差异化” 经营、面对经营环境变化的应对方式、员工利益及企业文化方面展开:(表4.1)
五、长安银行未来发展模式的建议和启示
加强资本管理,及早制定资本规划,尤其是对资本补充做出积极筹划与安排。可充分借鉴上述城商行在资本扩充方面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增资扩股(可采用引入战略投资者、适量引入民营资本等方式)、次级债等资本工具,及早研究适用我行的资本扩充方式和渠道。注重从细处着手,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董事会可根据发展情况,适时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监事会应总结监督工作实践,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并加强对监事的培训指导;值得参考江苏银行在经营层下设“渠道建设委员会”和“价格管理委员会”的做法。力争从业务、产品、渠道、管理等多方面、多维度推进“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以促进经营发展模式转型和精细化管理。应注重传统或已有业务与新业务领域的结合,增强对非信贷资产业务的支持力度;通过对市场的充分调研,推出更多贴近市场、市民的金融产品;除做好物理网点拓展外,应加强电子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等渠道建设;向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和“一站式”金融服务方向发展;应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优化业务发展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在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全行员工的尊严感、归属感、幸福感和凝聚力;应通过调研论证,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应在“诚信、创新、稳健、厚德”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完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积极关注山东城商行联盟公司发展情况,保障有关业务系统安全运行。应制定有关业务系统建设与运用规划,并实现与该公司及时、有效的对接,以保证我行业务系统建设效率和成效;应充分借鉴和利用该公司各成员行在系统建设和产品开发等方面先进理念和好的做法,充分发挥协同促进效应。
参考文献:
[1]陆岷峰.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环境分析与策略选择[J].中国金融, 2003
[2]Pamela A.Kennett, Julie Z.Sneath, A.Leila Borders. High-tech or high-touch positioning for the regional business market: the case of County Community Bank[J].The 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2004
[3]杨书剑. 跨区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美梦还是梦魇?[J]. 银行家, 2006
[4]Allen N.Berger. Internation Comparisons of Banking Efficiency[J].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 Instruments, 2007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文化 构建
现代商业银行追求的价值最大化,从来就不应是简单的最大化收益,而是在其自身风险承受范围之内的合理化收益。面对频频发生的风险事件,越来越多的银行人已经意识到,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先进与否,将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把风险管理上升到文化层次,就是要超越目前的风险管理理念,把各种风险管理手段进行一次全面的整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筹,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从而追求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化的风险管理效果。
l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通过在员工中培育、灌输风险意识和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提炼、形成的集风险理念、风险价值观和风险防范的行为规范于一体的人文文化,主要由知识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所组成。风险管理文化的知识层面是指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艺术。具体来说,它包括商业银行对各种风险的评估能力、辨识能力、在风险一收益上的权衡艺术以及对风险管理模型开发运用的技术能力等,主要内含在商业银行的客户营销人员、风险控制人员及高级管理层的能力中。风险管理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商业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完整的内控制度由内部组织结构控制、财务系统要避免出现只重视业务发展,不重视风险的倾向。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体成员统一于风险管理方向上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精神因素。作为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念形态比制度具有更长远的效应。这种观念的继承可以超越制度本身,不受时问和空间的限制。因此,风险管理不仅要寻求行为及组织上的知识和制度层面,而且要寻求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文化。
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对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2.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形成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渗透于商业银行的一切活动之中,其具有持久性等特征。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就是风险管理文化培育、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
2.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控制能力。国际先进银行一贯重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将风险控制和利润创造看作同等重要的事情,强调风险管理应贯穿于银行业务的全过程,使风险管理从理论和实践中成熟的文化像一张无所不在的网,会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困银行业来讲,风险管理文化的成熟、升华、锤炼,对于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2.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商业银行是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防范和化解风险,避免和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确保业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具备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才能实现商业商业银干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成败的主要因素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风险管理文化构建的因素众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1管理层的积极倡导与策划
没有比将风险管理的价值观深深根植于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大脑中这一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了。对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银行高级管理层应该保持足够的热情、敏锐的大局观,做好风险管理文化的策划。在日常业务经营过程中,最高管理层不但要直接领导、组织、参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并且要身体力行,不做违反风险管理原则的事,从而维护风险价值观的权威性。
3.2科学合理性的激励约束机制
现代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各种风险特别是内部风险与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有相当大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约束机制的先进性可以有效控制和弱化风险,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不能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割裂开来。积极的态度是不回避风险,而是积极地去经营风险。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使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业务得到有效地发展。同时,在对业务部门、人员的奖励安排上,应该尽量避免出台短期行为导向的激励措施,以免埋下风险隐患。
3.3信息获取和共享的水平
风险来自预期损失的不确定性,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也来自于对信息的错误理解。现代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采集、整理、分析、交流的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国家政策导向、有关行业发展、市场变化以及同业竞争的研究和交流,建设中心数据仓库和信息平台,建设风险分析、预警、防范和处理机制。
4构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着力点
4.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文化发展和管理的关系。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来支撑。管理水平一旦滞后,即使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最后的结果还有可能是事半功倍。二是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在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质量始终都应是发展的第一主题,应引人质量管理理念、标准、方法,切忌搞表面文章。三是处理好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关系。要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出发点要落在实现员工利益最大化。风险管理文化的构建是为了满足银行发展的苦婴,但细上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员工的认感和参的积极性。四是处理好制度建设和风险管文化的关系度建设能有力地推进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滞后性和被动性,因此,制度在为文化发腱提供保障的时,必须随风险管理文化的发展而断创新和完善。
4.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有明确的原则
一是突出个性原则。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必须,结合普遍发展原则和监管部门要求的前提下,突Ⅲ本行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特点,塑造出具有本色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统一和差别原则。单对一家来说,其风险管理文化的理念、主旨应是统一的。但鉴于地区、业务的差别化,在实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时,应允许采取不¨的险管理模式和手段。三是求实和完善原则险管义化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提理念、喊口号的阶段,婪提倡务精神。通过实践来检验风险管理文化建没的成,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构建
现代商业银行追求的价值最大化,从来就不应是简单的最大化收益,而是在其自身风险承受范围之内的合理化收益。面对频频发生的风险事件,越来越多的银行人已经意识到,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先进与否,将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把风险管理上升到文化层次,就是要超越目前的风险管理理念,把各种风险管理手段进行一次全面的整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筹,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从而追求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化的风险管理效果。
l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通过在员工中培育、灌输风险意识和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提炼、形成的集风险理念、风险价值观和风险防范的行为规范于一体的人文文化,主要由知识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所组成。风险管理文化的知识层面是指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艺术。具体来说,它包括商业银行对各种风险的评估能力、辨识能力、在风险一收益上的权衡艺术以及对风险管理模型开发运用的技术能力等,主要内含在商业银行的客户营销人员、风险控制人员及高级管理层的能力中。风险管理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商业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完整的内控制度由内部组织结构控制、财务系统要避免出现只重视业务发展,不重视风险的倾向。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体成员统一于风险管理方向上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精神因素。作为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念形态比制度具有更长远的效应。这种观念的继承可以超越制度本身,不受时问和空间的限制。因此,风险管理不仅要寻求行为及组织上的知识和制度层面,而且要寻求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文化。
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对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2.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形成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渗透于商业银行的一切活动之中,其具有持久性等特征。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就是风险管理文化培育、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
2.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控制能力。国际先进银行一贯重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将风险控制和利润创造看作同等重要的事情,强调风险管理应贯穿于银行业务的全过程,使风险管理从理论和实践中成熟的文化像一张无所不在的网,会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困银行业来讲,风险管理文化的成熟、升华、锤炼,对于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2.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商业银行是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防范和化解风险,避免和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确保业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具备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才能实现商业商业银干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成败的主要因素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风险管理文化构建的因素众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1管理层的积极倡导与策划
没有比将风险管理的价值观深深根植于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大脑中这一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了。对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银行高级管理层应该保持足够的热情、敏锐的大局观,做好风险管理文化的策划。在日常业务经营过程中,最高管理层不但要直接领导、组织、参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并且要身体力行,不做违反风险管理原则的事,从而维护风险价值观的权威性。
3.2科学合理性的激励约束机制
现代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各种风险特别是内部风险与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有相当大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约束机制的先进性可以有效控制和弱化风险,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不能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割裂开来。积极的态度是不回避风险,而是积极地去经营风险。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使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业务得到有效地发展。同时,在对业务部门、人员的奖励安排上,应该尽量避免出台短期行为导向的激励措施,以免埋下风险隐患。
3.3信息获取和共享的水平
风险来自预期损失的不确定性,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也来自于对信息的错误理解。现代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采集、整理、分析、交流的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国家政策导向、有关行业发展、市场变化以及同业竞争的研究和交流,建设中心数据仓库和信息平台,建设风险分析、预警、防范和处理机制。
4构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着力点
4.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文化发展和管理的关系。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来支撑。管理水平一旦滞后,即使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最后的结果还有可能是事半功倍。二是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在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质量始终都应是发展的第一主题,应引人质量管理理念、标准、方法,切忌搞表面文章。三是处理好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关系。要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出发点要落在实现员工利益最大化。风险管理文化的构建是为了满足银行发展的苦婴,但细上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员工的认感和参的积极性。四是处理好制度建设和风险管文化的关系度建设能有力地推进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滞后性和被动性,因此,制度在为文化发腱提供保障的时,必须随风险管理文化的发展而断创新和完善。
4.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有明确的原则
一是突出个性原则。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必须,结合普遍发展原则和监管部门要求的前提下,突Ⅲ本行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特点,塑造出具有本色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统一和差别原则。单对一家来说,其风险管理文化的理念、主旨应是统一的。但鉴于地区、业务的差别化,在实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时,应允许采取不¨的险管理模式和手段。三是求实和完善原则险管义化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提理念、喊口号的阶段,婪提倡务精神。通过实践来检验风险管理文化建没的成,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
4.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观念要强化创新
观念创新是企业文化进步的体现,没钉创新的观念,就不会有创新的企业。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国商业银行能否赢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杈,首先在于观念的创新。只有确立新的观念,才会有新的思路,新的出路。在创新思想观念、完善风险管价值念体系的过程中,要自觉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脱为指,并借拾日际一流商业银行的先进理念,吐故纳新,计现仃的风险理念及其政策、措施等进行全面的对比、检验、衡毓,凡是符合要求的,要坚定地贯彻执行;不完全符合的,妥快进行修改、完善;不符合的,要坚决加以纠正。
4.4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贵在坚持不懈
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持续动态的过,并不足·劳永逸的。它需要商业银行在保持卡埘稳定的核心险价值观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进行融合。尤其要因应银行临的现实环境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成为一个对各种风险进"防范的动态防护网。因此,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埘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认知必须具有连续性,只仃这样,才能使风险管理文化的价值观、传统和意识沉淀米,根植于楚个商业银行的运作行为之中。
4.5构建风险管理文化需要全员参与
风险存在于每一项业务和环节之中,商业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个员工的行为,银行[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崽识和自觉性、为,有效地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商业银行一般部设有的风险管理部门,专司风险控制之职。不足,风险控制绝不仪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无论是高级管理还是基、工务人员,无论是风险管理部门还是业务拓展邪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在做每项业务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应负责衡量银行的总体风险敞口,保险管承担总的、最终的责任。而独立于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判断和决策。
4.6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应与股份制改造相适应
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障和理念基础之一。对于正在或即将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商业银行来说,更需要实施新的、高层次的文化战略,抓紧构建与其发展相适应的、高度吻合的风险管理文化。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应当是,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自觉地将股份制改造这一关系国家经济金融命脉的大事与个人的工作和责任联系起来,将全行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真正结合起来,动员广大员工积极行动起来,争做股份制改造及深化综合改革的支持者、促进者,自觉按照上市银行的高标准来衡量、检验各项工作,坚持用新的标准、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策略,着力培育新的风险管理文化理念,拓展新的工作思路,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准,不断丰富和创新风险管理文化内涵和功能,大力推动观念、作风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推动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与突破。
内控文化作为一种产生于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文化现象,既是金融企业多年管理经验的积累,又是企业精神的创新与发展。银行是“在钢丝绳上跳舞”的企业,其着力点就在于内部控制与管理,因此构建良好的内控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最基础的工作和任务。
(一)内控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1]。商业银行内控文化是银行员工在较长时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银行制度安排的认同,是员工的价值观念、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的具体表现。内控文化是金融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所支配的是银行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内部控制才更有实效;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内控文化作为内控管理发挥作用的根基,其培养与塑造也能够弥补具有刚性特征的各种规章制度的不足。
(二)内控文化的四种功能。一是导向功能。意识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银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一整套观念来决定行为规范,这种观念首先要以“内控优先”为核心,并最终决定了员工行为规范的内容。二是约束功能。银行通过内控文化的塑造,在组织群体中培养与制度等“硬因素”相协调、相对应的环境氛围,促使组织成员对行为进行自我控制。三是凝聚功能。内控文化是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表明了组织成员共同的理想、希望和要求,因而组织成员对这种群体意识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行动上就会积极参与内部控制活动。四是激励功能。通过内控文化的塑造,可使每个成员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奉献精神,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倡导内控文化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员工建立行为的社会动机,从而调动积极性的过程。内控文化的四大功能是同时作用、互相影响的,最终形成内控文化的功能体系。
(三)内控文化在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重要作用。首先,内控文化是商业银行产生健全的治理结构的土壤。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确定银行内部的利益主体及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组合等问题。对这一系列问题只有依托银行员工对同一理念的认同后,才能在将实现企业的目标变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为,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实现,才能解决企业经营中的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其次,内控文化是商业银行治理结构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缺失内控文化就会使银行员工失去了共同的理念与追求,对各种制度表现出了冷漠、应付甚至排斥、抵触,导致完好的制度得不到贯彻和落实,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其三,内控文化是对治理结构自觉的补充和完善。各项制度都有失效的时候,而当制度失效时,企业经营靠的就是内控文化的“觉悟”作用。构建内控文化,在企业中形成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可以使员工视企业为自己的家,愿意为其出全力。其四,内控文化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创新与完善的源泉。只有在优秀的内控文化指引下,商业银行员工才能产生依赖、合作、诚信,才能使条条框框的制度变成扎根于员工心目中的内在要求,才能创造出生机勃勃富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才能催生出新的、更适合于现实经济的治理结构。
二、商业银行内控文化建设存在的缺陷
(一)缺乏对内控文化的全面理解。内部控制是通过对每项经济活动经过“授权”、“执行”、“审核”、“记录”等控制程序来实现的,各项业务控制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可见,内部控制过程就是人与人沟通的过程,任何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就必须要求员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现实中的情况是商业银行制订出了很多制度和要求,但由于存在着重业务发展、轻文化建设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将内控制度与文化、习惯、行为标准结合起来,没有很好地把文化理念转化为制度、流程、策略等实践行为,没有创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致使员工尚未准确理解和把握银行内控文化的内涵,对内控文化理念的认同不够协调和统一。企业目标统一的过程,就会使全体员工凝聚成一个整体,就会推动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缺乏对内控文化的整体联动。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有赖于内控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维护。内控文化是培养诚信、忠于职守、乐于助人、刻苦钻研、勤勉尽责的一种制度约束,而内部控制要发挥作用,需要企业内部各方面人员的支持、协调与配合。如果没有部门员工的支持与配合,内部控制制度就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现实中还存在着重制度建设、轻执行检查;重集中整治、轻跟踪监督;重处罚、轻奖励等问题,银行上下之间、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内控合力,有些基层行处内控文化还处于“真空状态”。由于缺乏良好的内控文化执行环境,内部控制就会流于形式,银行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失去战斗力。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能为银行内部控制程序的执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只有以内控文化为精神支柱,员工才会在工作中自觉遵守企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企业才会走上成功之路。
(三)缺乏对内控文化的系统调控。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和良好的内控文化必须相互促进、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银行公司治理水平。内部控制制度是银行正常运营的行为标准,而内控文化则是统一员工思想和价值观念的黏合剂。通过二者有效结合,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经营中的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内控文化缺乏系统调控在现实中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员工在价值观上不统一,对规定的行为标准没有形成强烈的认同感,致使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具有较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在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以高成本来制约操作中的对抗效应。这种“不惜代价”方式,致使花费的成本远高于由此产生的收益。我们知道,规章制度总是滞后于业务发展的,因此,只有通过刺激、约束等机制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才能有效的使全体员工与企业行为保持一致,从而达到最佳的内控效果。
(四)缺乏对内控文化的统一规划。企业共有价值观的形成,是全体员工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的认同过程,共培育方法通常是领导者倡导、培植,并以各种传播方法灌输到员工中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培训基本上还只是停留在针对某项具体业务的专门性培训,而针对信念、理念进行熏陶的系统培训学习却很少,这种重短期目标、轻长远规划的短期化行为必将削弱内控文化的导向作用。商业银行结合自身发展的历史经验,通过不断的概括和总结,培育有个性特色的内控文化体系,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只有创建学习型
银行,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将“依法合规、审慎诚信”等内控文化观念传输贯彻到每一个员工,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内控智慧和内控潜能,提高员工参与内控管理的积极性。三、创建商业银行内控文化的总体思路
1、统一认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既要积极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要保证自身稳妥地经营发展。如同所有企业一样,在经营发展中首先要有“经商经企经理念”这个主题,这个“理念”对商业银行而言就是内控文化。内控文化是银行内部控制的灵魂,可以为银行控制和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气氛。在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着重强调的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管理者必须按人性的规律对人进行管理,将银行的经营思想、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等整合到员工的思想和工作中去。商业银行各级内控管理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不断研究和部署内控文化建设工作,将内控文化与业务发展“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时要结果”,使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得以充分释放,使内控文化建设成为业务发展的推动力,创造一个以共同价值和共同行为模式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2、整体联动,构建良好的团队精神。随着金融国际化和公司治理结构进程的加快,构建良好的内控文化,提升银行的档次和品位已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逻辑起点应当是“修已安人”,“修已”就是自我管理。理念决定思维方式,思维决定行为方式,因此,首先是商业银行要明确内控管理职能部门的分工和责任,构筑纵横交错的内控防线,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相互制约和信息共享,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创建“内控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大环境;其次是要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同业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梳理和修订,去掉过时的,合并相近的,补充不完善的,使各项规章制度更具先进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创建内控管理权威性和协调性相统一的环境,形成既有个性特色又有团队精神的内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