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地理课堂笔记

初中地理课堂笔记

时间:2023-07-28 17:31: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地理课堂笔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地理课堂笔记

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分层导学;微课程

地理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内容极广,具有研究对象的联系复杂性、空间多维性、地域广阔性,时间漫长性等特点。作为一线初中地理教师,我们感到压力很大,面对新课改,我认为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初中地理教学走入一个新的天地。以下是结合我十二年教学生涯及学校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总结出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感受。

1、高效课堂的前提――从学生心理层面看,地理难学吗?

地理这门功课是七年级开设的必修课。很多学生反映:“地理难学,考不好,知识课堂上讲过了,也认真听了,但还是搞不懂,理不清”。家长也困惑:“初一的地理怎么那么难?”。我觉得学生和家长的反映都是正常的,因为初中地理的课时较少,教与学的任务较为艰巨。同学们小学时接触地理知识不多,到初中一开始就接触到地球地图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理解起来感觉压力很大。初一上学期,学生对地理所需的相应的数学空间知识还未学到,普遍缺乏空间想象力,找不到解题的思路。

2、高效课堂的过程――学生如何学好地理。

2.1树立信心是学好地理,进入高效课堂的前提。

虽然同学们现在在地理学习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一定要有信心学好它。平时上好每一节地理课,在课堂上积极思维,把教师讲的概念、原理先初步理解,如有不懂的地方,应及时提问,每堂课的内容要及时消化,课后做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坚持这样做,肯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2.2走进地理课堂,许多学生在地理课上感到困惑。

为什么课堂上老师讲的我都明白,可是一到做题就不知所措了?这与如何上好一堂地理课有直接关系。“课堂三刻值千金”,45分钟的含金量不容小觑。为了上好地理课,必须努力做到三个方面:

首先,预习:预习非常重要,预习只需快速浏览一下,获得一个大致的印象即可。必要的预习不仅可以使我们对新课的内容有所熟悉,以便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而且还能了解自己知识薄弱点。

其次,记笔记:上课时能适当有重点地记笔记也很重要,记自己不能立刻吃透的内容;最好能空出五分之一的空间,便于在复习时做注释和补充。盲目滥记、为求只字不漏、图文并茂,其实也是误区。因为记多了影响听讲,会舍本求末的。

最后,要课后及时复习,当天巩固,效果更佳。

2.3进入初中走进地理书,随着课程的增多,要读的书多怎么办?

我看重多理解。没有必要花很多心血去背诵,建议将书“由厚变薄”“再薄变厚”。概括出原理,建立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再去记忆,知识点力求全面,很轻松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3、高效课堂的模式――教师如何教好地理。

新一的地理课程改革,高效地理课堂要求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转变。学生大胆向课本,向教材,向教师质疑。新教材强调合作学习,不仅表现为课堂上师生的合作学习,同时表现为课后作业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我的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符合我校提出的“分层导学”模式,其基本框架是:

3.1第一个环节是温故知新。

初中地理课程一周是两节,在45分钟的课堂中,先用了4分钟来把上节课的知识用问题提问学生的形式进一步巩固,以加强学生印象。并针对上节课学生小测错的部分问题进行重点点评。

3.2第二个环节是展示学习目标和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是针对这节课学生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突出重难点。导学提纲是针对这节课教师设置的若干问题,3~5个问题为佳,时间为3分钟左右。

3.3第三个环节是分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针对导学提纲的问题先预习书本,按照学生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由小组长记录下来回答问题,同时记录难以理解的问题,记录并提问。时间为10分钟左右。

3.4第四个环节是突破重难点。

针对书本的重难点,以及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解释,突破重难点。先针对分组学生的提问,由知道答案的不同小组的成员加以解释,实在是全班学生都觉得困难的知识点,教师重点解释,并加以引导。时间为10分钟左右。

3.5第五个环节是当堂练习。

针对这节课的知识点,把一些突出重难点的知识点用练习的形式加以展示,问题由学生回答,通过这个环节可以突出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此环节起引导作用,时间为10分钟。

3.6第六个环节是归纳总结。

教师针对这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此环节在以后教学中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来充当。

3.7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组合作探究或当堂小测。

最后一个环节可以是两种形式:一种是学生小组间竞争提问,另一种形式是采取当堂小测的形式,把今天教的知识点用3~5个题目来检验一下学生的掌握程度。这两种形式可根据课堂的需要来确定。

4、高效课堂的要求――对新时代地理教师技能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下的教师是多面手,不仅会教,还要学生会学,还要把师带生变成生教生,让学生学以致用。今年我还积极推行思维导图和微课程地理模式,“微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主要用于释放老师过多的讲解,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星时间学习。“微课程”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多加强理论与实践相学习,让实践检验理论,多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把自己培养为名师作为奋斗目标而不断努力。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教育事业作自己的贡献,也希望自己的不断努力和进取为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方法;能力;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42-01

一、如何引导学生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和维护良好的注意力,情绪和动机状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达到愿意、乐意、会学、善学的效果,并能正确评价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学会使用教材。初中地理教材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工具,又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学生能够重视教材,在课堂上通过认真阅读课本,做自学笔记,回答问题等不同的途径来完成课本的教学任务,初中地理教材应该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课本知识的难易程度,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方面考虑,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教材。

2、学会使用地图。利用初中地理教材上的地图获取信息,使学生能够有计划的、有步骤地阅读地图,掌握运用地图解释地理问题的一些方法,使学生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建立空间观念,形成了脑中地图,无图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从地图上独立获取知识的地理能力。、

3、充分利用地图。开发创造性思维潜能。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应充分利用地图,把地里知识落实在图像上,使繁杂的地理事物成为简单的直观图像,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各种完整的地理表象,为创造性想象提供充足的“原料”。经常读图、用图。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使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更加完善,到需要时,脑子就像放电影一样自然,准确地显示出一幅幅“有血有肉”形象生动的图像,由学生自己看图、读图,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后解答问题,教师引导后得到正确结论,这样不仅深化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激活了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二、用科学的方法记忆知识点

1、对比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的优点是能在不同的地理事物之前建立联系。通过比较它们的异同来帮助记忆。比如,中国的河流有长江和黄河,虽然它们的所在地、长度、流经面积都不一样,但由于它们都是中国重要的河流,因此,可以通过对比记忆的方法来记忆它们的相关参数。

2、归纳记忆。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我们既要系统地学习知识构架,还要背诵它散乱且繁多的知识点,比如:各种时区、经纬度、气候类型等。如果不善于通过归纳来学习地理课程,那么,它会让你耗尽力却依然云里雾里地没有方向。

三、指导学生学会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的能力的发挥主要是在课堂上,地理知识的获得和巩固也是在课堂上,可以说,课堂是初中地理教师发挥教学水平的的主要阵地,更是教师引导学生探求新知的天地,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堂听课讲究技巧性和实效性。

1、“读”

初中地理教师安排指导,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读图,教准确地勾画、标注出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图像中的重要界线、范围与注记等,使学生读图的良好而规范的习惯,掌握读书、读图和自学的基本方法。

2、“动”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学生的各种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活动,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地恰当安排,有机地穿插在整个课堂教学的45分钟之内,让学生“动”起来。“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是学得生动活拨,而不在于形式上的站起、坐下、齐声答问次数的多少。

3、“练”

是指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巩固强化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启发训练思维,形成各种能力的训练,练习要讲求准确性和创造性,首先落实基础题。在做题时,一般按照以下的思维训练:(1)审题。即明确要求,抓住核心,找出关键字眼;(2)剖析题意,回忆知识点,联想地理图;(3)突破难点、关键、形成思路,明确解题方案,完成答案;(4)对题目进行引申和变换,从而开阔思路,探索规律。设计题目切忌一看就会,似曾相识,初中地理教师应精心设计,安排“练”的材料,“练”的时间,把“练”贯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讲”和“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评”

是指学生或初中地理教师对学生的口答、笔答、训练、操作等练习答案和结果的评析、评价、评讲。初中地理教师应抓住一切学生练习训练的机会,引导学生对同学的答案进行评讲或由教师对学生答案进行评析,以便及时弥补知识缺陷,使学生牢固掌握哪些易混易错的重难点知识及规范化的答案,顺利达到学习目标。

四、如何对初中地理教学课堂进行改革

1、如何实现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也有师生互动,但是这种互动不过是简单的问答式,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的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原有水平上徘徊;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备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没有真正的互动起来,这样的教学效果根本不理想,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我认为关键是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主动参与发言,特别是提出不同的见解。

2、采纳多种教学手段教学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有效教学 研究

课堂有效性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物力、时间,而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成果,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教学价值的要求而实施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掌握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善于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一、通过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作为地理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趣味因素,精心设计新颖有趣的课堂导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区域地理”时,可以通过讲解“地理之最”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在讲解“亚洲的地形特征”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山峰?海拔为多少?在讲解“南极洲”相关知识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世界上位置最南的大洲是哪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哪个大洲?气温最低、冰层最厚的大洲是哪个大洲?在讲解“日本地理”时,可以问: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是哪个国家?在讲解“中东地区”知识时,可以提问: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宝库在哪里?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介绍丰富多样的地理风貌,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例如:先让学生近距离观看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阿尔卑斯山、地中海等地方的美丽风景,然后开始引入欧洲西部地区的学习;先让学生欣赏红场和克里姆林宫的图片,再引入对俄罗斯的学习。

二、采取多维互动,鼓励合作竞争

所谓“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明确分工和责任分工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合作互助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融合在一起,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实现学习目标。这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体的良好发展,还能帮助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并在多维互动过程中弥补自身的教学缺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分析“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时,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第一组负责查找我国境内的主要河流,找出河流注入的海洋,并分析地势对河流走向的影响;第二组负责分析河流从高一阶梯流向低一阶梯时,落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怎样的利用价值,并分析三峡水电站的位置;第三组负责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降水的主要影响,并分析美国降水与大西洋有关的主要原因;第四组负责分析地形地势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第五组负责分析交通与地势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修建青藏铁路遇到了哪些困难。通过小组合作分析的方式来完成总的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一直处于活跃的学习状态,既有助于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参与,又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有效提高了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加强引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的责任不只是传授学生相关知识,更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自主解决疑难问题,才能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做笔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笔记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专心听讲,记录教师板书内容,方便课后复习;第二部分,关于教材上面提及的简单示图,如锋面图,大气循环图、水循环图、太阳照射图、地球五带图等等,这些都是初中地理内容的重中之重,学生要反复记忆,加强理解;第三部分是教师解析的典型范例,帮助增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做到融汇贯通。做笔记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标记法、见缝插针法、归纳重点法。对于老师讲到的重点内容要做好标记,课后提示自己重点看哪些;其次,学生要留意教师讲课时扩充的注释内容,明确错与对的区别;最后,学生要学着自主总结地理规律与原理,掌握解决地理难题的方法技巧,明确学习思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做笔记只是学习方法中的一种而已,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阅读、多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效率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收获更多知识,切实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得快乐,实现“快乐学习”“终身学习”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科学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养。

第4篇

初中地理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素质课程,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地理综合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融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情感等教育于一体。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对初中学生进行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进行智能素质、审美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锻炼培养。要搞好初中地理教学,必须要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谈一些肤浅的理解,与同行交流。

其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是搞好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这对于学好初中地理课程十分重要。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之前,须从明确教学目的入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初中地理,学习地理知识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什么作用和帮助等。要讲清楚初中地理学习的层次,即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端正教学态度,进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地理课学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和认真钻研。初中学生只有对地理知识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乐学。教师必须从各个方面,想方设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地理知识是自然与社会有机结合,地理课只有回归自然,走向社会,才会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并尽力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就会从中获益。

其二,注重课堂参与和课外实践,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准备大量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课堂上,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或者让学生发言讨论甚至辩论。为此,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形成生动的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以实现提高教学效率。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鼓励和动员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学习掌握书本知识,还可以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可在假日组织学生到公园、植物园、社区街道等地进行考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直接同大自然接触和对话,撰写观察笔记和科研论文等,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锻炼学生的探索与研究能力。

同时,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等。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追踪最新的地理研究与发展动态,揭示地理与社会经济、人文现象之间存在的联系,是初中地理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与方法。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如三农问题、城市化、环境、人口、资源、能源、自然灾害等问题,都与地理学有密切联系。如能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用敏捷的思维、锐利的眼光捕捉与区域地理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分析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地理背景,分析某些地理事物所形成的原因,提出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措施等,便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其三,充分利用图表和电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图表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运用地理图表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初中地理图表的类型有很多,主要有地理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尤其是地图的作用更为重要。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应重视地图等图表的运用,引导学生养成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要求学生会读图、析图、说图、填图,学会从地图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解决有关的问题。值得强调的是要引导学生直接把文字放到图表上记忆,在大脑中形成脑图,并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构建脑图的训练,以落实空间位置,发展地图形象思维,提高无图解图的能力。同时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如投影、幻灯、电脑等。改变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以及教师讲、学生死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地理知识是空间科学,对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尤为显着。教材中讲到的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城市、人口的分布规律,工业的分布规律等等,都是从规律性出发分析某一点空间分布的特殊性,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对开发学生智能是十分有益的。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善于运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实践式等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以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之目的。

第5篇

[关键词] 地理;有效课堂;影响因素

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学提出了多元化、个性发展的要求。地理学科是一门涵盖面较广的学科,需要教师具有精湛的技能和博学的知识。新课程标准赋予了教师一定的发挥空间,同时也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但如何平衡两个空间的尺度和范围,仍是“教”与“学”所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教师需要找到这两个空间的平衡点,把握“空间”的尺度和范围,将教师、课本、学生、环境连成一线。

目前国内外对于“有效课堂”的定义仅限于“有效教学”的概念,认为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是否整合、协调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否通过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魅力的教学获得的。有效率沿用经济学概念可表达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 (教学效果)/教学投入(教学时间)。这些似乎成为衡量有效课堂的标准,但真正的有效课堂应包括两个方面:“完整”课堂+有效教学。“完整”课堂是现代化的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场所,是完成“生命化”教育的地方。它并不局限在教室内,只要具备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三要素,发生了教学活动的场所,都可称之为课堂。而“完整”的课堂则是能够达成教学目的,促进有效教学发展的场所,“完整”的课堂加“有效”的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影响地理有效课堂构建的因素。

一、教师对地理学科地位的把握

刚跨入地理教育行业的教师,缺少对学科所处基本环境的了解,对初中地理学科有以下两种认识:一是认为地理是副科中的副科。地理在中学教学普遍被认为是一门副科,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不重视,教师在上课时十分费劲,久而久之自己也懈怠了,对学生的要求降低。二是认为地理是主课课程。新教师充满了激情和高昂的斗志,把初中地理课当成主课来抓,对每个知识点面面俱到,解释透彻,要求每个学生都达到预期值,往往忽略了学生在理解层次上的差异和学科所处地位。

教师需要正确把握学科所处地位和环境。初中地理学科虽然是副科,但教师对学科本身的定性认识才是影响学生态度的关键。教师要想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上好第一堂绪论课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采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提出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问题,如: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为什么北京奥运会上各国运动员肤色不同?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加以点评。通过电教设备演示一些地理现象,播放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短片,使学生感到上地理课是生动活泼、增长见识的活动,对地理学科产生好感。在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后,教师逐步对学生讲上课要求,要求学生上课做笔记,并及时检查学生的笔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倾听他人的发言。教师需要找到师生关系的平衡点,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寻求支点的位置,如对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加强督促。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学科专业素养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熟悉自己所教的内容就可以了,没必要有高深的学问,反正深一点的知识学生也听不懂。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只了解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部分教师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开篇导入不新颖,过分依赖多媒体,忽视板书和对教材、学生的思考等。

教师对所教的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是过去对教师的要求,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形态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现代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

地理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表现为三点:一是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地球和地图》一课时,需要学生利用数学空间思维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数学模型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二是了解地理学科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例如,在学习《我国水资源》一课时,运用2008年世博会上芬兰世博馆的宣传片帮助学生理解芬兰为何被称为“千湖之国”。三是了解地理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除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外,还要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思维方式――“综合分析问题,建构空间概念”,如我国人口众多的利与弊、地球仪和经纬网的空间建立等。

(二)“生命化”教育素养

很多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能,但课堂上却缺少一种生命力。育人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任务,也是有效课堂的标准。地理具有“生命化”教育的能力,如面临重大地震时,日本人有序地排队等候领取物品的行为很值得学习。教师本身的素质也会影响课堂的质量,如知识广博、尊重学生、耐心温和、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教师,普遍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其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活动开展顺利;而那些上课拖延时间、下课不理学生、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学方法枯燥无味的教师,学生对之的不喜欢延伸到了对学科的不喜欢,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三、师生互动的程度

师生互动是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调节课堂气氛常用的一种方式。一节有效的课堂,要让师生充分“动”起来。地理教学中,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根据图片说出对应的天气符号,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用事实证明澳大利亚为何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这些都需要通过师生互动来实现。师生互动的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教师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一是师生互动的平等性。教师和学生同为互动的主体,师生关系平等,非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有时的想法是幼稚的,教师不应嘲笑,要加以引导;学生有时给出了好点子,教师要加以肯定,保护学生的成就感。

二是师生互动的交互性。双方的交流不是单向或线性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三是师生互动的思考性。循循善诱,不断推进,而不是相互独立的“提问回答”过程。

四是师生互动的多样性。师生互动可由教师发起也可由学生引出,形式不拘一格,问答式、讨论式、演示式均可。互动面要大,尽可能使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四、教师的教学风格

法国作家雨果说:“如果没有风格,你可以获得一时的成果,获得掌声、热闹、锣鼓、花冠、众人陶醉的欢呼,可是你得不到真正的胜利、真正的荣誉、真正的桂冠。”形成独有的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达成有效课堂的标志。一般来说,教学风格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独特性。独特,指“自我”对教学内容的个性理解。整个教学活动中,从备课、上课到作业布置,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情感等都应具有鲜明特点。二是稳定性到发展性。教学风格的形成与教师的自身素质密不可分,不是短时间能够改变的。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吸取与创新,调整教学习惯。三是艺术性。语言幽默、生动,形成极具感染力和主体特征的语言特色。设计巧妙,将教师一定的发挥空间与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巧妙融合。

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地理教师要在明确影响地理有效课堂构建的因素的前提下,发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积累相关教学经验,提高个人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新课标对地理课程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齐嘉妍.有效课堂的理念及实践探究[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8).

[2]李森.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6篇

关键词:地理图表;图说地理;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特点,是地理学科的特定工具,更是地理学科世界通用的专门语言。在中学地理教材中,各种地图(表)贯穿始终,地图教学也成为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地理图表的特点对课堂教与学做出合理的设计和实施,有意识地根据教学内容综合选择地图,引导学生从地图、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让图表"说话",可以让课堂更有效。

一、图说地理,明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用图的种类

要在课堂上用图"说"地理,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锻炼读图与析图能力,教师自己首先就要全面透彻了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用图的种类及其功能,这样才能根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选图用图,提高课堂实效性。中学地理教学常用的图一般有各种专题地图、地理原理图、剖面图、示意图、地理模式图、地理统计图、景观图、统计图、结构联系图、地理漫画等等。

二、图说地理,培养学生地理能力,构建有效课堂

在地理课堂中用图说地理,指导学生学会读图,学会文字内容图像化,是提高地理学习效率的必要途径。在地理教学中可以使用的图表种类繁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让地图说话,让地理图表与学生对话。下面例谈几种"图说地理"的方式:

1.课堂运用"景观图"说地理,让学生感知自然现象

地理景观图包括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其在各种地理图表中最具直观性和生动性。自然景观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区域环境特征,区域环境各要素之间内部联系与差异等等。如热带雨林景观图可以反映高温高湿的热带环境,火山喷发景观图可以反映地壳活跃的地质环境。如果把几个景观图对比出现,还可以让学生感知到自然人文现象的联系与差异,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差异的原因,由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气候特点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季风气候的性质以及对我国的影响,教师可以出示一幅"世界荒漠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上北纬15°至30°范围内主要是什么景观?再出示开罗与上海两地迥异的景观,问学生这些图告诉我们什么?学生通过上海与开罗的景观比较,就会直观地感受到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夏季风给我国东部带丰沛的降水,如果没夏季风的影响,上海也会像开罗那样成为"不毛之地"。

2.课堂运用"分布图"说地理,让学生培养地理空间思维

地理分布图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是最常用的、最重要的地图之一,在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布图种类繁多,能反映地理事物或要素的位置(经纬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学生能根据图中分布信息归纳分布规律和特征。主要有:自然要素分布图(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图(如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人类活动分布图(如中国铁路分布图)、区域综合分布图(如西北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等。教师可以巧妙地在分布图上作些"加"、"减"的工作。"加"就是在分布图上加一些有趣的信息或精美的景观图等;"减"就是把复杂的分布图简化为简明的示意图或模式图。

3.课堂运用"示意图"说地理,让学生认识地理事物规律

地理事物是具体的、复杂的、多样的、动态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能将地理的概念、原理、结构、成因、运动过程、分布规律、发展演变规律等变为简明而形象的图形,将地理文字内容图形化、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复杂内容简单化、使静态内容动态化呢?地理示意图就是这个"功臣"。为了让示意图发挥更好的功效,教师还可以讲到哪儿,画到哪儿,展现在学生们面前的不是静态的,而是有动的感觉,这样就会把动觉记忆、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牢记地理事物规律。比如"黄河"一课中,教师把黄河干流图用示意图画出来,然后由源头开始分为上、中、下游边讲边画(写)出各河段的特征,同时教师也让学生边学边画,这样,学生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地理事物特征,做到事半功倍。

4.课堂运用"思维导图"说地理,让学生理清地理事物关联性

"思维导图"也称"思维地图"或"概念地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以及它们关联性。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效果也有差异。有些学生看似听课特别认真,笔记工工整整,书上画满红线,但实质未必抓住了关键词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说地理,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图,让学生理清地理事物内部关联性及其互相影响。

5.课堂运用"变式图"说地理,让学生更全面掌握地理事物

"变式图"不能说是地理的专业名词,但近年来,在地理高考中频繁出现新的变式图形,其视角独特,并具有迷惑性和难识性,体现了教改对学生地理能力的要求全面提高。运用变式地图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并探索应对策略和方法,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短时高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还有各种等值线图、统计图、地理漫画等,它们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有效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地理课堂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形成地理能力的课堂,是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的主阵地。"图说地理"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研究、在课堂中发展、在课堂中生成,让课堂成为有效的学堂。因此,教师不能停留在"教师边指图边讲解"的传统地图教学模式,要引导学生读图、析图、动手画图,让学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地图对话,由"图说地理"引出"生说地理"。图说、生说、师说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学,教师乐于教,成就高效、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澳]BillRongers课堂行为的有效管理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王民.初中地理教学策略[M].北京大学出版集团.2010.

[3]徐仲林,徐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75-179.

第7篇

关键词: 地理新课程 学习现状 调查 评估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埃德加·富尔就曾说:“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及现象数不胜数、学不胜学。地理教学新课标也明确要求“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初中和高中的地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交往的能力。初中的地理课程也为进入高等学校做准备。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现状做正确地分析与评估是必要的。

1.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习的要求

现在初中已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国家教育部要求构建新型的开放式地理课程。

整个初中阶段,地理的学习主要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可爱的江苏——乡土地理》三个部分,分别分布于初一和初二年级。从2006年开始,地理实行统一会考,即各校在初二第二学期的六月中旬按有关规定的统一时间举行地理结业考试。会考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如下:

1.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可简称“双基”。这是学生探究与创造的物质基础。

1.2“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以及所运用的方法,这是学生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隐含着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读图能力等六种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处于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要以知识与技能的探究为载体,同时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也逐渐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关键要紧紧抓住“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也即紧紧抓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掌握方法这一点。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指学生在探究与创造过程中的思想意识表现及倾向。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

2.有关中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

2.1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学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和方式,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喜爱偏好及对地理掌握的难弱项。

2.2调查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在七年级和八年级12个班分发地理调查问卷400份,每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394份,回收率达98%,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向100位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回收100份,达到预期效果。

2.2.2运用资料文献法

按照教学现状确立课题究方案,通过多方面具体操作找出解决途径: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开放式课程。

2.2.3采用教育实验法、课堂行动研究(包括计划、实施反思和评价)、个案研究法。

把理论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教学期间召开座谈会,并听取学生对地理教学的反馈,根据反馈做相应的调整,切实做好评估。

2.3调查结果与分析

2.3.1对家长调查(附1)的结果(见表1)。

表1 家长对地理学习的评价

2.3.2对学生调查(附2)的结果(见表2)。

表2 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评价

2.3.3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2.3.3.1家长、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普遍不重视

他们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副课,不要用占用太多业余时间去学习地理。这就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讲究学习效率。教师要在充分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心理基础上,通过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媒体,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采用新的地理教学策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3.2学生对地理学习还是比较有兴趣的

56%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一般,32%的学生对地理很有兴趣,不感兴趣的人数很少,仅占1%的说明,大部分学生具备潜在的地理学习兴趣,这也给地理教师提供了一个信号,怎样通过挖掘和引导,使兴趣一般的多数学生的兴趣潜能发挥出来。

2.3.3.3学生地理知识的来源范围比较狭窄

55%的学生地理知识来源于课堂,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隘,新课程要求我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这就要我们平时多开展地理兴趣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不要因学习而学习,要有兴趣地学习,这样学习才有效果。

2.3.3.4学生的学习方法不足

54%的学生能做到及时巩固、及时复习。大部分同学都只是听听课,不能及时掌握课堂知识,这样久而久之,造成恶性循环,最后复习时会很困难,感觉无从下手。这就要教师及时复习、巩固。针对个别学生因材施教,达到教学目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学习地理的乐趣。

针对以上现状,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坚定不移地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理念,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上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同时要有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最根本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这其中关键是群体的通力合作和端正地理学科学习的正确态度。

3.改革与评估

3.1对学习现状的改革措施

3.1.1转变教和学的方式,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见表3)

表3 新的教学策略主要细化模式

3.1.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总的目标。地理学科有丰富的知识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家庭背景自由提出课题,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研究,分头去查资料或进行实地考察。在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方法。具体方案如表4。

表4 课程教学教案

3.1.3实行有效的检测手段。

通过地图填充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有效的检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点带面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综合能力。设计精而优的填图内容,让学生在填图的过程中学习巩固地理、充分运用地图册来读图、看图、写图,完成教材和图册的衔接。

3.1.4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时的难点所在,有的放矢,针对学生难掌握的自然地理内容,针对自然地理的性质,由于其抽象记忆内容过多,可以结合初中生形象记忆较好的特点化抽象为形象,多联系深入,通过做模型、学生动手收集有关资料、观看有关影像资料达到教学目标,优化今后的教学。

如八年级上“水资源”一节。课前作者搜集了大量水资源的图片,配合音乐在课前展示给学生,很自然引入水资源。在讲到浪费水的现象很严重,学生难以理解时,可播放一段“农业、工业、生活浪费水”的录像,这样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学生加深了印象。在“生活用水”这点上,为了让学生清楚认识水的珍贵,可开展一次“水价听证会”,让学生主持,大家畅所欲言,由学生自主活动来完成一个教学问题。最后如何节约用水,可设计小组讨论,请代表上台将本组制订的节约用水计划展示给大家,这样一节课就显得生趣盎然,将“水资源”这堂课研究得很透彻,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1.5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资料及观察的能力。

如七年级“中东”一节,课前播放“伊拉克战争”录像,学生兴趣浓厚,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中东资料,课上展示。课上学生气氛浓厚,大家都跃跃欲试。当讲到“西亚”与“中东”区别时,让大家看两幅图,说出不同,学生很容易找出它们的区别。然后让学生通过填图,上台点击等活动,完成一系列问题,体现了新课程让学生“动起来”的理念。

3.2对学习现状的评估

综合评价的具体形式有①书面形式的测验②口头表达③描绘地图④绘制图表⑤读图分析⑥讨论⑦实地观测⑧探究⑨访谈⑩自我报告、小制作、小论文等,通过以上方法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充分体现评价原则,多项目综合评价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机制,便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认识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逐步提高丰富的地理知识。

新的课标要求我们不能用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所以我们力求采用“多维度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学生的成绩由3部分组成:学态占30%、开放式考查占30%,卷面考试占40%。

第一部分:平时学习态度。主要由学生平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决定:如下表

第二部分:开放式考查: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来考查,侧重考查学生学习过程:具体如下表:

第三部分:卷面式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读图分析、归纳能力和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比如:某学期的学习评价报告书示例: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地理学习评价

班级?摇 ?摇姓名?摇 ?摇

综合三个部分,建议结果采用“等级+评语”的形式,等级分A、B、C、D四个等级,这种方式让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先让学生自评,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自评,给学生一个等级评定和一个描述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收获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4.结语

总之,在新的地理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加强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牢记“三个代表”和树立“三个一切”的思想,与时俱进,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的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

附1:中学生地理学习状况调查

本调查旨在对中学生地理学习现状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了解,以期对现有师资队伍及改进师范生教学素质培养目标、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本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您的回答将严格保密,绝不会对您的孩子造成任何不良影响,您可以毫无保留地表达你的真实想法,请务必摒弃中庸主义的答题方式。

一、回答方式

有( )或?摇 ?摇的问题请填写,其他问题打勾(√)选择即可

衷心感谢您的合作,祝您工作愉快。

1.家庭成员组成(只包括一起生活、参与共同消费的成员):

工作单位 职务 学历

父亲?摇 ?摇

母亲?摇 ?摇

2.家庭月收入:A.600以下 B.600~1200 C.1201~2000 D.2001~3000 E.3000以上

二、期望

1.您小孩的性别: A男 B女

2.您认为男女:A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B男孩比女孩好;C女孩比男孩好

3.您认为男孩与女孩的教育方式:A.大不一样,请举出一些不同之处;B.都一样,请举出一些相同之处。

4.如果您的小孩将来成为地理教师,您会:A非常高兴;B乐于接受;C一般般;D非常不高兴

5.如果您的小孩将来成为地理科学家(天文学家、政府规划人员、水利局工作人员等),您会A非常高兴;B乐于接受;C一般般;D非常不高兴

6.您认为地理课:A建议成为主课;B只是副课但不可缺少;C是副课,可有可无,看学生有没有精力学;D没必要在学校开设,我自己可以教,也可以让孩子看看科普读物就行。

三、认识

1.根据自己小孩的实际经历,您认为,上了中学:A男生比女生聪明;B女生比男生聪明;C一样聪明

2.您认为中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A男生强于女生;B女生强于男生;C一样

3.您觉得地理知识:A对生活很有用;B没什么实用

4.您对国家教育部推行的地理课程改革:A不知道;B知道但不了解;C了解;D很了解

5.您对地理新教材:A不感兴趣,没翻过;B不喜欢;C一般般;D很喜欢

6.您小孩的地理成绩:A不清楚,没问过;B很好,班级排名很前;C就这样,不前不后;D很不好,对此,您感到A无所谓;B很高兴;C不高兴

7.您是否鼓励孩子参与地理课外活动或地理兴趣小组:A很赞成;B不赞成;C无所谓

8.孩子做地理课外作业,您觉得:A占用了主课的学习时间,很不适当;B让孩子自己决定,我无所谓;C应该认真完成,各科均衡发展

9.学生购买地理课外书,您会认为:A浪费,没有必要;B无所谓,孩子自己决定;C我会帮孩子挑选地理类教辅书

10.目前我省实行的高考方案,除了语数外三门之外,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余考试科目,您A赞成;B反对;C无所谓;自己的孩子选择地理作为考试科目,因为(多选):A.据说地理考试比较简单,有利于提高高考总分;B.地理学科的就业面比较窄;C.一些好的专业不收地理高考生;D.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E其他

附2: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调查问卷

同学们,本问卷目的是了解同学们地理学习和学习评价的情况。问卷统计结果仅供研究之用,不作为评判学生的依据。本问卷不计姓名。希望同学们积极配合。谢谢。

班级?摇 ?摇

一、地理学科的认识及兴趣调查

1.你觉得地理课( )

A.好理解

B.一般

C.不好理解

D.很难理解

2.我觉得地理课的内容( )

A.容易记忆

B.一般

C.不容易记忆

D.很难记忆

3.你对地理课学习是否有兴趣( )

A.很喜欢

B.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4.在你心目中:( )

A.地理是副课可学可不学

B.中考分值少,学地理没什么作用

C.地理知道涉及面广,学习地理可以拓宽知识面

D.有时间就学习,没时间就不学

5.你认为地理知识( )

A.深奥难懂

B.与生活联系密切

C.枯燥无味

D.需要记忆的知识太多

6.你认为学习给你带来( )

A.充满幸福感

B.压力紧张感

C.无可奈何感

D.痛苦压抑感

二、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及方法的调查

7.你的地理知识主要来自( )

A.课堂

B.电视

C.课外书刊

D.其他

8.你在课堂之外,学习地理的情况是( )

A.经常看地理书

B.仅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C.考试之前看看地理书

D.从来不看地理书

9.平时在上地理课时( )

A.专心听课,认真记笔记

B.有时听课有时做其他

C.经常做与地理无关的事

D.认真听讲,但不记笔记

10.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

A.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B.先自己思考,然后请教

C.绕开问题,等到以后再处理

D.不想处理

11.老师布置的作业你如何处理?( )

A.按时且独立完成

B.不能独立完成

C.独立完成但不一定按时完成

D.根本不完成

12.你学习地理的方法是( )

A.及时学习,及时巩固,尽力理解所学知识

B.只是听听课,只求一般了解

C.平时学习似懂非懂,考前突击记忆

D.平时认真学习,考前强化复习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总主编.夏志芳主编.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郑士强.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反思及解决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4).

[4]王策三.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成有信.现代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吕型伟.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案例点评与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罗正华.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8]厉以贤.现代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9]睢文龙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10]龚乐进.素质教育下的教师道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1]储培君.德育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第8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生 学习兴趣 培养 经验

一、教学中要创设多样的地理情境

激发学生地理思维根据新课程要求,我们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特别注意摆正教师的角色位置,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地理新情境,帮助学生讨论、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注重导学、助学、组织和管理教学,这是“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创设问题情境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认识特点等。要使创设的问题情境真正成为促进整个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有效环节,就必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如在复习“大气环流”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先设计局部地区、海陆之间、山谷山坡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再扩展到地球赤道与极地之间,然后提问:如果(1)地球不自转,(2)太阳直射点不移动,(3)地球无海陆之分,那么,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是怎样的?有何特点?如果依次去掉条件(1)、条件(2)、条件(3),气压带、风带又会怎样改变?这种改变对亚洲东部的大气环流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如在讲到印度农作物的分布时,课件展示印度农作物分布,展示各种农作物的图像,让学生拖动农作物的图像到地图正确的位置上,创设动态图像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地理课本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回答地理问题的主要依据。地理课可以通过让学生认真阅读地理课本知识,做课前学习笔记,然后教师加以指导,指出不足,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总之,以学生阅读为主的教学模式,把阅读作为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并反复坚持,不断改进,就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地理学科也是一门科学,地理教师应该具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还要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在讲新课时,应该用教学挂图,把它挂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思维阅读课本上的文字,边看书上图,再对照前边教师的大挂图对比着学习,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来记忆,这样很直观,很有空间想象力,和地理事物的真实性。

其次,在讲完新课的练习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草图变相出题型,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如果画图的水平不高,不太象也没关系,只要能把关键的地理事物和名称表现出来就行。

比如画中国地图时,必须画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黄河入海口),长江入海口,杭州湾,珠江口,雷州半岛,台湾岛,海南岛等,我以前看有的老师上课不拿地图,也不画版图,画图了也太简单过分了,那样会让学生有错觉,记不住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点。比如讲中国的主要铁路,不画出珠江口,就定不了广州的位置。

再次,教师要多阅读课外书籍,把丰富的地理知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讲解知识,会拓展知识面,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技巧,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懂得理论知识的科学性。不要死记硬背地理知识,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问学生:“为什么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这样的问题不是背就能解决的问题。要分析才能得出答案: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改变了那里的气温和降水状况。这是受地形因素影响的结果。地理科也是理性知识,有很多学生和老师以及校长都认为地理是属于死记硬背的,这是一种错误想法。

三、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高中地理已经不是初中地理简单的填空题、选择题了,而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往往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进行信息的获取,所以教师应向学生讲解阅读的重要意义,强调形成良好的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阅读,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遵循学生阅读与教师讲授紧密联系的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水平,选择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做起来难度不大而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大。在学生阅读地理知识以后,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即时组织学生讲解,肯定学生的阅读成绩,总结经验,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确使自己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赢得主动权,并有利于自己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习成绩的进步。这样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逐步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高中地理教学要注重对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等个性为宗旨的自主性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们采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有目标、有计划地互相讨论、合作探究。由于学生性格、爱好、情趣、知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我们在提醒学生适当注意成绩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由组合,组建成学习小组。每次活动前,推选一名学生来主持。实践证明,让学生“自组”有利于合作探讨,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把课程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再让学生自由阅读,规定每组至少提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地理问题。这样,既纠正了过去教师霸占课堂的现象,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注意保证学生的探讨时间,使其围绕地理问题,展开讨论、争辩;教师要适时给予点拨、指导。通过“自议”,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感到探究有收获,合作有好处。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鼓励质疑,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9篇

但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严重脱节。初中地理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教材内容过于简单,而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上升辐度大,学生基础薄弱,许多学生连经线、纬线都不懂,这样对于地球的运动、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形成等问题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这对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

第二,新课改流于形式。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实际操作中,合作学习只是起到插花点缀作用,在课堂上穿插使用以显示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课堂气氛的活跃,结果使学生课堂上热闹欢腾,课下脑子空空。

第三,是学生“写”的能力和意识的下降。新课程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发扬教学民主,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主动发言,讨论问题,甚至能发表一些很独特的见解。这样留给学生的时间就减少了。学生写的时间减少,质量下降。多数学生喜欢动口,不愿动手,和过去相比,书面作业的质量差,书写潦草,心情浮躁,缺乏耐心。

针对以上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在此谈下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浅薄的设想:

1 “创设情境”式教学模式

地理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既包括老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创设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引导他们质疑、调查、探究、辩论,在良好的心境下完成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的创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1 运用试验和演示。通过演示一些小实验,来创设一个新颖生动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思考。例如讲到海陆热力差异知识时,可以在夏日的中午准备一盆水和一盆沙土,在相同的时间内体验温度的不同,然后讨论海陆热力差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2 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可以提出大家都很熟悉的,但又解释不清的现象来进行分析。“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阴天为什么呈灰白色,日出日落时为什么呈红色”,指出这些都是由于大气对波长不同的太阳光散射,吸收状况不同造成的。讲热力环流时,提出“暖气安装在房间的下面,打开冰箱是冷气往下沉”,引导学生与所学的知识联系并解释其中的道理,利用这些身边的地理现象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3 利用直观的多媒体演示。媒体展示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直观刺激能力,再加上展示手段的多样性与高效性,很容易为学生创设一种积极的思考氛围,如演示火山爆发、泥石流、地形地貌、地球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可以直接的引发学生的学习趣。

1.4 结合时事。例如:讲解气压带和风带是,可以联系“冰岛火山喷发,为什么会严重影响了欧洲的航空业?”可以就热门的时事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与实际问题结合,灵活运用并掌握地理知识。

2 课堂教学中注重地理思维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其行成习惯,自然而然的运用地理思维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注意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

2.1 培养区域思维。地图是地理科学的重要工具,善于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有效办法。地理课本上有很多插图,还有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图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要求学生阅读自学地理知识的时候,还应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理解、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寻求各种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答案,也能把图转换成文,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这样长期坚持,在学生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地理框架,形成区域性的思维方式。

2.2 培养综合思维。教师要督促学生课后整理、补充笔记,尤其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做好单元知识网络的构建,从中把握主干知识,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把书由“厚”读“薄”的同时,还可以在分析问题时知识明确、综合、清晰。

2.3 培养社会实践思维。新课改注重将高中地理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有关地理问题,有利于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顺应高考地理试题的发展模式。

3 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第10篇

关键词:地理思维 思维能力 学习实践

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自己能解决问题,这也是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学中,地理老师是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也就是地理思维能力,这要求老师要知道什么是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能力的核心,它是在地理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思维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我一方面引导学生“于疑难处质疑”“于无疑处质疑”“于核心处质疑”,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激活思维,如在探讨“我国地理位置具有什么优越性”时,有学生提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大陆和临海各有什么优越?”另一方面,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步步设问,使教学过程成为生疑―解疑的过程。例如:在探讨我国的地势有什么优越性时,“先设问我国地势怎样,然后设疑我国地理位置怎样,再提出临海会出现什么问题”,从地理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个性化笔记本――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

练习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去观察地理现象和思考地理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我以课堂笔记作为突破口,进行个性化的练习。教学步骤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地理笔记本,用来记课堂上教师的板书,记学生自己的所思所想,记课外收集的地理信息和资料,用来做练习。笔记本成了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个人档案,成为评价学生学习目的和学生读图、画图、分析、调查、研究性学习、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具等等的依据;练习的内容具有可选择性,如进行“中东”地区的教学时,我根据课文,围绕“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提出了“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水资源匮乏”“民族、宗教矛盾”四个课题,供学生自由选择某一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三、探究地理基本概念――构建地理思维的基础

地理概念是进行地理思维的必要基础,没有地理概念,就无法形成地理知识体系,也就无法表述地理知识。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面对大量的地理概念,而最迫切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理概念,构建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这样学生才能灵活地运用地理基本概念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必须与学生对各种事实、现象和失误的深入思考紧密联系起来。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创造自己的思想并把它们表达出来,而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为此,对一些基本地理概念的教学,我尝试采用“观察设问―学生独立练习―讨论―小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四、运用地理知识结构,探究学习区域地理特征――形成地理思维的能力

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学习区域地理特征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进行区域地理特征教学,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尝试“两步”教学。

1.建构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

建构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有效的方法是改变教学结构,把系统地理作为教学的核心,把区域地理作为教学的实例,注重将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经纬网”与“认识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与“分析各大洲的地形特征”相结合;开展“地形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等话题的讨论,注重突出人地关系的教育;注重各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如“河流与地形、气候的关系”“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等等。

2.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探究学习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初中地理区域划分很多,各区域的结构、知识层次、能力结构都基本相同,因此,对区域地理特征的教学,我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和掌握学习方法。我把这部分的教学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选择世界的一个区域,以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知识结构及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2)选取另一个或两个区域,训练学生学会利用区域地理知识结构独立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法、比较法,探究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区域特征。例如:提出问题:①为什么中东地区为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②列表比较欧洲西部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第11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初中地理;运用

1.前言

初中地理新课标要求广大初中地理教师要基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科学探究的方式来对学生应用和获取地理知识的过程进行有效地指导,以便能够让学生能够加深对于地理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以“以生为本”为教学思想,探究性教学的关键是要将学生学习的探究性和自主性进行充分体现,进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本文就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2.让学生做老师

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是“老师满堂灌、一人讲,一节课一只粉笔,一星期一张地图”。这种教学方式既不能有效培养能力,也不能启发学生思维。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艺术性,教师只有将这种方式进行改变。“施教之功,要在开窍,妙在转化,贵在诱导”,才可以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进行启发,将学生参与的兴趣进一步激发。

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展示风采、自主学习”环节来对知识进行汲取,然后再给学生点拨教材内容中的知识模糊点,诱导、启发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分析、讨论来解决某些费解抽象的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与教师一起直观演示,还可以借助各种多媒体课件和教具来形象化、具体化复杂问题,这样就能够便于学生接受、理解;对于那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与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帮扶结对,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教给学生相应的记忆方法(如有效提取信息、精细复述、多感官参与等)来识记机械学习内容,同时要让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知识与新知识相互联系。每个学生都是存有潜能、聪明的,教师应该将他们的聪明才智、潜能进行挖掘,能够有效地促进其个性的发展。

3.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初中地理教学内容

当前初中地理教学正在逐步地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而不再是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应该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师生互动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目前还是认为自己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上课只需要听讲记笔记即可,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要想突破这个教学瓶颈,教师就应该将初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切实转移到学生身上,将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力争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不应该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应该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学结果的检验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在上初中地理的导言课时,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高度重视,将导言课备好、讲好,为培养学生学习初中地理课程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将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吃深吃透,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差、中、好三类学生都能够去实践、去钻研、去思考、去感悟,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主动表演、开动脑筋。教师对于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即便是天马行空,也应该持鼓励的态度,切忌不可出言不逊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挫伤,同时要适时进行引导、启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4.在小组合作中教会学生小组合作的技能。

教师应该在小组合作中扮演指导性的作用,应该要积极引导学生采用有效、正确的合作方法,同时在适宜的时候要给学生及时的帮助、鼓励和点拨。例如在小组讨论地理内容时,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听听其他同学们的意见,理解对方、尊重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具体做法是:听同学发言时,要不插嘴、要专心,要注视对方;若你不同意他的看法,不能用不屑的话语和眼光来嘲笑别人,要诚恳地向对方说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若你同意他的看法,那么可以用翘翘大拇指或者微笑着点头的方式来表示赞同、而作为发言人而言,若有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应该对他们的意见予以虚心听取,不能不高兴或者有厌恶的表现,有意见可以讨论,但不能引起冲突。只有让学生学会了小组合作的技能,才能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和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小组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的关系。学生只有具备了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才能够打好与别人合作的基础。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需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的关系。合作学习与独立学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务必要让每个学生都对问题进行独立地思考,只有在有了一定的初步想法后,再以小组的形式来交流、探究。

5.结语

总之,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的关键之处在于要促使学生自主解决、自主探索、自主发现问题,由于初中生变化快、兴趣不稳定,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坚持下去,因此,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时,教师应及时督促、指导、鼓励、关心。

参考文献:

[1]龚连河.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2):111-114.

[2]王仟远.谈谈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J].新课程(教师版).2012(12):130-133.

[3]陈克明.浅议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教育.2011(01):144-145.

[4]蒋超英.中学生物学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的几个误区[J].中学生物学.2012(07):165-168.

第12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 方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这门学科,与其他各科联系较紧密,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对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中很多学生普遍感觉到地理非常难学,针对这一现象,我从教学过程和对学生的了解中不断总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中要取得成功,不能仅仅靠能力和勤奋,学生在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培养主动学习的技能和习惯的基础上,更要有有效的学习方法。

1.更新观念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地理学科是集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于一体的一门综合学科。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在高考文综试卷里,地理是最难的一门,它要求学生必须理解地理原理,然后学会应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从高考的角度讲,地理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本身就比较复杂。高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与初中的区域地理联系十分紧密。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从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努力,按计划加强地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2.读图、用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技能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学会读图、用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在地理的学习中,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看地图,多记地图,多画地图,形成脑中的概念地图,尤其要注意对各种变式地图的掌握,这样会使地理的学习越来越轻松。

3.科学记忆是学好地理的基础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名、数据、物名等,要把它们准确记住确实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去科学的记忆,就会既准确又省时。

3.1调动感官记忆。课堂是地理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上要做到眼看、耳听、口诵、手写、脑想,这样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使记忆效果最佳。

3.2趣味记忆。地理中有些知识可以用谐音来帮助记忆。有些知识可以用记歌词的方式来辅助记忆。

3.3理解记忆。地理学的知识,即使是地理事实和现象,大多也是可以通过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来记住的,关键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更要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又牢固。

3.4对比记忆。抓住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对比记忆也是一种高效的记忆方法。

3.5重复记忆。首先要做到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复习巩固。其次是要重复记忆,加强记忆的最好方法就是重复,必须遵循循序渐进、遗忘曲线的基本规律。

4.练习巩固是学好地理的试金石

地理课堂效率的高低与否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得以检验。我们经常说“熟能生巧”,要通过练习巩固我们学到的知识,平时的练习题要有所取舍,有些偏题、旧题、难题不要刻意去深究,不要搞题海战术,练习有助于我们在考试做题时很快地找到入手途径的那些习题。练习不仅要及时,还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练习(下转第132页)(上接第131页)过程中,学生还要学会不断总结答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5.观察生活是学好地理的必要条件

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学好地理,不仅学好书本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特别注意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如果同学们在生活中留意观察这些问题,将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运用到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中去,使所用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深化,那就可以达到知识的灵活运用了。

此外,高中学生还应从心理上重视地理,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树立坚定的信念及良好的意志,使自己争取做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