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如何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如何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时间:2023-07-28 17:31: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何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第1篇

高职院校 语文教学 质量提升

大学语文课程开设至今已走过了90多年的风雨历程,它因其鲜明独特的个性、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和魅力,已经成为全国各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是在一些高职院校,它的教育现状却处境尴尬、形势严峻,被学生讥讽为“高四”语文,地位与专业课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大学语文边缘化的状况,除了课程本身的弱点,如课程地位模糊,教材不够新颖、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囿于传统应试教育的范畴,僵化陈旧等,笔者认为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队伍的不合理,导致教学质量不佳。那么,大学语文教师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才能提升教学水平,使学生乐于上大学语文课呢?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的人才。尽管语文这门课程是公共基础学科,可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并能够促进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提升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不管学生学习任何的专业知识,都不能保障学生的终身。学生需要学会一些学习的能力。而学生学习能力的具备决定于学生的各种素质,如谦虚的品质、良好的文学修养、美好的道德素质……高职语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这些目标。因此,高职语文教师需要坚持为学生服务终身的教学思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一般来讲,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都是比较差的,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常常由于基础比较差而变得比较困难。比如,大部分学生在写实习报告的时候,都是从网上找资料;学生在考试当中出现的错别字比较多,答题的逻辑性比较差。因此,高职语文教学不但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还需要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作用。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工具作用来。

二、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1.创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由于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是比较特殊的,它所牵涉到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多的。因此,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系统、完整的语文专业知识;能够深刻理解本民族的人文精神;具备一定的审美表达水平与鉴赏能力;了解先人的审美情趣、人格品质、思想感情,尽可能地使自身成为专业的教师。此外,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哲学、美学、文化、经济、政治、地理和历史知识,高职院校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语文教师不但要做到“广博”,而且还要做到既要“精深”,不但要具备“书本知识”,而且还要具备“生活经验”。为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学历层次,应鼓励年轻教师进修硕士、博士学位,学历进修可以采用脱产与不脱产两种方式。此外,还可以把学历进修和短期交流结合起来,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进行安排,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参加骨干教师进修班、短期研讨班,这些活动时间短,讨论的问题针对性强,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是很有帮助的。同行之间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潜心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笔,就会逐步具备更高能力与素质。

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是综合素质很高的人才。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应做到兼收并蓄、触类旁通。既要“精深”,又要有“广博”。既要有“书本知识”,又要有“生活经验”。要保持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主动去贴近当代生活,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只要加强对相关教材的深掘和对时事的感悟,讲课时才会底气十足、风采动人。

2.改革教学模式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一味地“教”,而学生一味地“学”,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是比较差的。而互动教学法能够冲破旧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该教学法讲求探究、合作,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当中学习语文知识。互动式教学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本立足点,增强了学生的判断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模式当中,教师的地位是具有权威性的,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学生学习知识变得比较被动,不能够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被扼杀。而互动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需要转变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地实施语文实践课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由于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安排是比较少的,要想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需要教师应用辩论法、设置情景法和绪论导入法等多种教学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借助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播放一些语文知识讲座和电视片等,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3.实施模块化教学

教师在进行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现代高职教育的特点,实施模块化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可以划分为写作能力、沟通和交流能力、书写能力三个模块实施教学,并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在写作方面,通过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学会应用文的写作技巧;在沟通和交流方面,应用礼仪练习、辩论、演讲和有声语言等方式,通过练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在书写方面,通过教学练习,让学生写出一手美观、清楚与正确的字。

4.具体专业和语文教学相统一

在教学实践当中,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跟学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距离。对任何学生来讲,语文这门公共基础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技巧、书写和人文素养的责任。因此,任何学生在学习高职院校语文这门学科上都是具有共性的。然而,不同专业对语文知识的要求存在着差别,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的时候应当要有针对性。比如,对具体产品的宣传和说明、专业教科文件的编制、产品的文字表达,等等。只有使具体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语文教学统一起来,才可以使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满足学生与社会的发展要求,才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效果。

5.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应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当中,都是教师一人在教授,学生缺少参与。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差的,应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借助一定的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比如,教师在教授《包身工》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让几个学生扮演课文当中的一些人物,并走上讲台表演,不进行表演的学生是是观众,并且要评出表演最理想的学生。表演课堂结束之后,所有的学生都兴高采烈,学生们的表演淋漓尽致地把对日本资本家的“恨”体现出来,而“芦柴棒”的遭遇让学生感叹不已,甚至落泪。为了更好地表演好课文当中的角色,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文章,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印象。其次,应用参与教学的方法。在高职语文课文当中有不少知识具有实践性,这是由于学生从高职院校毕业之后需要踏入社会进行工作,需要面对各种现实问题,因此在教材当中有不少应用文的练习,如采访、辩论和演讲等。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次辩论赛,题目是:大学生的学业和打工的关系通过激烈的辩论,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由于全体学生的参与,因此十分了解辩论赛的注意事项与流程。最后,应用灵活的教学法。现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就是喜欢多样化,不喜欢模式化。即使教学方法是长期有效的,学生也会感觉到厌烦。因此,高职语文教师需要灵活地应用教学法,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类型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需要大胆取舍,大胆地舍弃掉这篇课文当中关于服饰的描写文字,重点探究这篇课文当中的人物语言,从而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在讲解《天山景物记》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自己当成一名导游,使学生与教师一同进入那富饶美丽的天山,去观赏那美丽绽放的鲜花,清澈的小溪,高大的山峰。

6.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

教师在教授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都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所有的语文学习活动都需要有语文习惯作为支撑,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一生来讲,在高职院校当中学习语文的时间是比较短暂的,而当学生离开校园,在工作与生活当中学习语文知识,则是学生终身所需。

另外,为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学历层次,应鼓励年轻教师进修硕士、博士学位,学历进修可以采用脱产与不脱产两种方式。此外,还可以把学历进修和短期交流结合起来,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进行安排,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参加骨干教师进修班、短期研讨班,这些活动时间短,讨论的问题针对性强,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是很有帮助的。同行之间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潜心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笔,就会逐步具备更高能力与素质

在高职院校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语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沟通和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应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语文的重大作用,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施一些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在于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优质的教育应当是通过对学生某方面知识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引领学生行成优质的价值观,并最终在学生成才道路上充当好一个引路人的角色。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些年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存在很多或大或小的问题,这些问题偏负面的影响着学生对于学习,人生应有的态度。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改革要深入,相应的也要紧抓教学内容。如何针对新课改目前存在的问题,优化我们的高中语文课程教育,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认真主动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定位不明。具体说来即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明确定位,即明确教师对教育的定位,对教学的定位以及对师生关系的定位。下面笔者将会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教育最大目的在于培养人,而不在于教化人。培养和教化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培养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在教育中承担着翘翘板的角色,当你对学生做出足够的投入,压下学习的砝码时,相应的会收获一定的教育产出,学生会在教师实施教育的一朝一夕中改变提升。而教化是教师在付出的过程中单方面地影响学生,侧重于对学生的知识运输思想运输。在教育的环节中,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教师的传声筒,教师的声音通过“教化”传播,然而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听力水平不一,因此不能很好的评估教师教学的实际反响。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对教育的定位偏向“教化”,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传统高中语文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

第二,对教学的地位不明确。教育需要规矩,需要制度,但也需要变化。传统高中语文教育过于制度化,一味追求教学大纲的落实,而忽略了依据当前中国中学教育的实情对高中教学任务及时做出调整。教学大纲对教师而言应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教学参考,而不应被视为教师教学的单一依据。因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依赖教学大纲,致使学生学习模式化,不能对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做准确把握。

第三,师生关系定位不明确也是影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一大因素。教师在传统高中语文教育中往往把自己的位置居于学生之上,以“教师”的身份教育学生,领导学生,而非以平等,自由的前提和学生进行交流。这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然而教学本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项合作,当师生不默契,学生不配合时,无疑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偏移无疑制约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就如何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可行性措施分析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文学类学科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高中生而言,优秀高效的语文学习不仅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一大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高考的敲门砖。教师应跟上新课改的大潮,为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做贡献。

(一)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不应盲目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目标,忽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逻辑、习惯等方面的培养。高中生直面高考,即将步入大学,需要的不仅是一份高成绩的证明,更是一种有利于其日后生存与发展下能力。教育是一个普遍的概念,但涉及具体实践。教师应在完成教学大纲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比如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如在作文教学中,不应单纯教授学生作文模板,高分技巧,更应不同程度地锻炼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名师风流的欣赏力,提升学生对于时代热点的敏感度。

(二)提升课程有效性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学的核心;课堂内容,是教学的灵魂。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潮流以提供给学生有新意,有内涵的课堂。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并根据规划良好归置课程内容,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在有效利用时间的前提下深化课程内容并联系及时社会大事积极拓展课外内容。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比如记录课堂收获,分享生活趣事来锻炼学生的文笔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磨炼学生的思维。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充分解读文本、深层开挖教学要点,在要点的基础上进行引申,比如找出文言文中的某句话,不仅分析其一般知识中的词语释义、句型句式,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找出其与之前时代与后世的联系。

(三)搭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发现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和能力。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尽力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迫感,搭建师生之间平等自由的对话关系,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原则,尊重学生心理,在不断提升自身技能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不仅做学生的“好老师”也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促进师生之间思维与情感的碰撞。教师要努力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对于授课老师的想法。教师还应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现不同学生学习模式差异,因材施教,并为学习方面有问题的同学家及时解疑答问。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新课程改革己经明确提出,学生一直都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必须要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激发,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培养,进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自身个体的差异,鼓励小学生选择一个适合自身进行学习的方式方法,学生语言能力、心理以及生理发展都具有自身阶段性特征,不同的内容教育教学也具有各自规律。所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必须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特点以及不同教学内容进行结合,采取一个适合教育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对新课程理念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进行探究。

一、新课程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要培养学生积极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一直都面临着全新的课程改革,为了对更高水平以及更高层次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品质进行追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解放自身思想,将自身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就能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所具有的乐趣,使得小学语文能够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想要将这一目标实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当今时展的形势进行顺应,伴随着当今社会不断改革以及进步,进而对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来实施严格的创新。

笔者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过程中,只注重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小学生一定会觉得十分辛苦和痛苦,从本质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如果小学语文教师真正能够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适当变通,将小学知识很好融入到教学情节之中,使得小学生能够成为语文教育教学故事中主人,这样小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十分感兴趣,与此同时,加深小学生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以及探索,进而实现快乐学习语文这一效果以及目标。

二、新课程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要多举例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提升举例子的频率,这样能够使得小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来说至关重要,语文知识不容易被学生理解,所以,如何才能够使小学生能够将语文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就必须要举例子,在语文教师举例子过程中,必须要对当前文学热点的问题进行结合,引出其他学科的内容和知识,这样不仅仅能够对校学生思维进行激发,更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满足小学生自身所特有的好奇心。在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举例子的过程中,要注重将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以及地理知识进行相互结合,使得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和开展语文课程的过程中,拓展其自身知识面,再通过自身的知识面来促进学习语文课程,这样不仅仅能够符合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自身所提出来的要求,更加能够使得小学生对语文课程所具有的有用性进行真正体会。

三、新课程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要完善备课

近些年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一直都面临着全新基础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为了追求更高水平以及更高层次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品质,要求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解放自身的思想,将自身教育教学的观念进行转变,想要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除了要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行提升以外,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完善备课,做好实施小学语文课堂开始之前以及小学语文课堂结束以后的工作,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实施有效备课的工作,备课必须要按照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课程标准以及教材这样两个基本的环节来进行实施,每一个课程标准都必须要从本质上来帮我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体系、教材知识以及教材深度和广度进行了解。

小学语文教师备教材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和语文教材各个知识点、各个单元、结构体系、教学内容以及写作意图的关系进行掌握,所以,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自身实施备课的过程中,多举例子,多选时事,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小学语文教师备课的同时还要对课后作业进行准备,小学生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知识必须要和社会实践以及生活实践进行相互结合,这样能够使小学生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灵活。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树立大语文观要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开始

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有人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第一生产力。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什么样的师资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所以,树立大语文观,首先是要将教师的素质提升上去,只有高素质的师资才是高质量教学的有效保证。教师要在教学理论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认真阅读和探析当代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探析教学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有理论武装起来的教学实践才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价值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新课改教学理论、各地区优秀的、先进的教学经验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学习和借鉴的理论。教学理论就好比海上的灯塔,指引着教师的教学之舟继续前进。

二、教师的教学要具备大语文的视野

语文学科的教学要具备大的语文观,教师要具备一种高屋建瓴式的教学视野。不仅能看到本节课教学的目标,也要兼顾本单元和本册教材的全部内容,甚至是整个高中阶段的课程体系。教师的教学视角和教学高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大语文观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宽的教学视野、知识视野,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核心和资本,也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当前的教改形式,了解先进的教改动向,能够引用他山之石。同时教师要博览群书,艺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从各个方面给学生做出表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进步。高中语文教学涉及高考,教师的教学要紧跟高考改革的步伐,这样才能利用自己的教学工作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三、树立大语文观要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上下功夫

1.想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改变老师在语文授课过程中使用语言的观念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使用的语言应该是鼓励和赞美多于批评。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才能积极参加语文课堂的活动。尤其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语言使用的观念应该与时俱进,有些网络词语可以比较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同样可以使用。

2.改变老师和学生的课堂对话方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语言的要求是很高的。在新时期,语文教学语言必须进行改变,尤其是和学生的交流也需要改变。比如,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主要是告诉学生世间的事物是没有唯一答案的。老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对学生提出比较现实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事物的不同答案。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3.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改变语文教学的方式和内容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习语文是为了感受和学习语文在生活中的用处以及语言的美妙之处。但是,生硬古板的语文教学,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都磨灭了。自然,语文的成绩就不是很高。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方式和内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学语言上改变语文教学的形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

四、大语文观视角下的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

第5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教学 质量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间接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仅仅只重视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进行训练,因此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为黑板和粉笔,课堂氛围枯燥无味,甚至十分呆板,无法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1]。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不仅推动了教学手段的发展,同时还给学生提供新颖的立体感受,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弥补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缺陷,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学校需要重视给教师提供信息技术培训机会

教师及学生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充分将信息技术的产品及技术优势发挥出来,是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因此,通过培训,全面提升教师及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含量以及素养,是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助力提升教学质量的重点内容。

为此,学校应用做到以下两点:(1)使教师提升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根据认知心理内容可以知道,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明显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学校需要大力提倡教师在日常生活及科研中树立强烈的应用信息技术意识,并且将信息技术的信息当做各种传媒中的重点内容。比如,学校领导可以要求教师每天在网上浏览一个小时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可以是政府的信息、也可以是某些地区的教学现状,帮助教师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又比如学校可以不定期举办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辩论赛,让教师辩论信息技术是否需要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来提升教师的意识。(2)站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角度进行分析,学校需要给教师提供信息技术培训机会,使其掌握及应用信息技术产品的程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帮助教师学会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

二、有机结合信息技术的优点及语文教学特征

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优势及特长很多,但其并不是万能的,存在的缺陷也不少,因此,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需要将其优点与初中语文教学特征相结合才可见信息技术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2]。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这是因为有些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更佳明显,而有些教学内容则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更佳明显。比如说像作文写作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直接给学生讲解的效果更好;像诗歌内容,则是教师通过多媒体从网上下载诗歌视频给学生欣赏,能使学生更加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从另外一个意思来说,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高效原则,适合使用信息技术的内容才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而不适合使用信息技术的内容,则应用传统教学方法。

三、学校应该增强信息技术教学的软硬件条件

具备良好的软硬件条件是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前提,也只有这样才能牢固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物质条件。站在初中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学校应该为课堂配备电子阅览室以及语音室等等,如此才能达到对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以及交际能力进行锻炼的效果[3]。此外,学校还需要对学校现有的信息技术产品进行多次使用,比如说学校可以将机房开放给学生,为学生增加一个学习途径。当然,学校还应该适当构建一个和谐的经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课堂的气氛,这是因为和谐的气氛,可以积极调动教师及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进而使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使用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比如说,学校可以多给教师及学生宣传信息技术的优势,让他们懂得该技术的长处,进而不排斥甚至喜欢上信息技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语文教材的内容通过更加丰富的方式表现出来,进而帮助学生更加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其情感体验,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教师还是需要注意,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初中语文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在授课过程中应用该技术,反而应该是将信息技术、教师、学生以及教材内容四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积极主动学习语文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7):115-116.

第6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教学反思;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农村小学教育水平也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但分析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教学现状发现,部分教师受教学观念、自身素质的影响,教学质量不高。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反思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视阈出发,对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制定检测表,反思语文教学过程

教学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总结与反思的重要性,应善于通过反思与总结发现问题,提高能力,从而不断进步。但什么样的反思策略有效呢?对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通过制定行为检测表,以反思自身教学过程。

以小学语文“《春晓》《村居》”这两首古诗教学为例。教学前,教师应做好教学准备并制定检测表。如,首先,教师应深入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罗列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其次,教师可以设想教学环节、步骤,课堂气氛,学生的活跃度以及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然后,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课堂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计划作出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情况。教学后,教师可以根据制定的检测表检测自己的教学过程,看看自己哪些环节完成了,哪些环节中还存在不足。根据这些不足进行反思,找出解决策略并及时调整,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写反思日记,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相较于城市小学,大部分农村小学学校知识获取渠道单一,导致语文教学素材相对不多。故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可以撰写反思日记,将自己日常教学过程与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从而进行自我教学水平的提升。

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回忆课堂教学情况,记录学生课堂学习氛围、参与热情与反馈情况,反思自身教W中的优点与不足,然后以反思日记的形式将自己的课堂总结与反思记录下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反思:(1)自身教学中的优点,以增加自我成就感,同时可以为之后的教学活动提供教学经验。(2)分析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思考解决方案,提高教学质量。(3)回顾教学过程,思考创新方法。(4)记录学生提出的疑难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疑。(5)根据本节课程写出教学感悟与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观点、见解等,并在之后的实践教学中验证效果,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反馈进行教学反思,如,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对教师教学中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及时调整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制定反思标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思想可以为行动提供动力。因此,在当前小学农村教育中,相关学校应重视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积极帮助教师树立教学反思意识。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地对自身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并在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促进相关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针对学校自身条件、教师差异、学生自身特点等,为学校教师制定相关的反思标准,以供教师参考。学校制定的标准应帮助教师明确自身反思方向,提供相关的反思方法,并指导教师如何改善自身教学质量,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学生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另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关注社会热点、重视与其他教师的互动、交流,互相汲取教学经验,了解彼此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课程中的教学需要、学校实际特点与小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各门课程的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为学生之后的学习与发展创造一个和谐、自由且民主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对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意义。因此,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对自己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改进创新、与时俱进,从而使农村小学生可以接受更高效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敬思.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6(17):70.

第7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一、小学生易于接受的课外活动方式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教育中也逐渐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当的拓展课外活动,采用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受到小学生们的喜爱。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很大作用。

1.教材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承

引入的课外活动形式,最好采用与教材有一定联系的,较为直观易于感知的,不要搞环节较多的。因为小学教学的内容较为简单,大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对景物、事情、人物的描写也不复杂,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所以采用的课外活动形式,也一定与这些生活场景相接近,以此来加深小学生的印象,更好的利于小学生的学习。

2.转换思路,开展多元化教学

教学方式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给小学生带来新鲜感。在活动的内容方面,可以拓宽一下思路,不单单局限在课文内容之中,可以把教学内容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往往教学效果会更好,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例如学习书信方面的课文时,可以在学生学习了书信基本要素的情况下,组织学生给妈妈写一封信活动,并在课堂上朗读,老师对此进行指导,学生不仅学习了如何写信,还表达了对妈妈的爱,这样会有助于教学质量的飞跃。

3.如何拓展语文课外活动

(1)明确教学内容,开展竞赛型教学

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作为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原则,在组织活动的同时一定要由教学配套设施出发,完善并补充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成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根据教学进度的不同进行多类型的学科竞赛。如写字竞赛、朗读比赛等,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一些学生基础不扎实的可在每单元结束后,开展识字游戏或是默写的比赛,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进行朗读等,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把握教学基准,开展情境化教学

为了可以切实提升教学的质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不可单单依靠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在教学组织内容与环节当中,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则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对于这种现象,在课外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应该要主动创设情境,对过程进行理解、深化。

二、分析课外拓展活动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积极意义

1.引入课外活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

开展课外活动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的完全以课堂内书本内容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下学生的要求,所以要积极引入课外活动,进行育教娱乐一体式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易于接受,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有效对课堂内容进行延深,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语文知识,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2.引入课外活动是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必经之路

由于旧有教学体制和考试制度的原因,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式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语文的学习谈不上兴趣,只是当做一个任务来学习。引入课外活动后,会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会在实践中逐渐引导学生去主动地学习,把学习的知识放到实际生活中去体会。并能够提出一些问题,锻炼学生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加强对事物的探究能力,从各方面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真正把被动性语文教育变成主动性语文教育。

3.引入课外活动是促进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所谓的知识有很多,除了课本内的知识,走出课本放眼看去很多都是我们不知道的,所以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增加课外学习体验,可以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然后,再与课本内的知识相对照和联系,互相可以相辅相承,互相补充,让学生认识问题更加全面。增长见识的同时,对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也会起到很大作用,更利于培养一个综合素质优秀的小学生。

三、结束语

小学生语文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只有创新了才会发展,只有教学方法发展了,教学质量才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积极拓展小学语文的课外活动,正是在这种新的教育环境下,蕴育出来的新型教学形式,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学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只有开展灵活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才能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教学质量才有可能发生一个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质量;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只有保证教学质量,才能改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怎样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加强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度,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培养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激情,只有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进行教案设计的创新,改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而对于兴趣的培养,语文的课堂氛围就很重要。首先,在课堂上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多提一些问题,如《四季》的学习,可以提问学生每一个季节都有什么特点,都可做什么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踊跃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其次,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些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拼音游戏――金手指,可以锻炼学生对单韵母和复韵母的认读;再如,识字游戏――运球识字接力赛,可以使学生进行生字的认读与组词的学习。最后,可以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又通过语文的学习掌握生活常识。

三、重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小学语文的内容又比较广泛,作为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对学生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和表扬,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称赞,对于一些犯错误的学生也要以鼓励为主,注重言语的表达。对一些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给予一些物质的奖励,如一支铅笔、一个本子等,这样不仅增添了好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也促使了其他学生好好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的语文知识,还应该掌握科学合理并具有创新价值的教学手段,为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激励性语言;小学语文教学;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88-01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身体与心理皆处于形成过程,还未形成学习的观念,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相对枯燥乏味,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之中,这种情况下,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无法提升。本文根据对小学生的个性分析,发现对于性格乖张自我的小学生来说,对其采用激励性语言,能够满足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本文亦做出了详细分析。

一、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个性拐杖,自我中心意识强,个性争强好胜。激励性语言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才能够将语文学习当做个人兴趣去发展。其次,语文作为我国母语科目教学,其学习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并不能短期内显示出显著的成绩,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学生不能在日后的语文学习中,获得更高的造诣。在此情况下使用激励性语言,自信心不强的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对他的期望,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通过激励性语言,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在教师的期许下,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优点,将缺点最小化,提升语文知识的学习效果。

二、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新课改制度下,激励性语言已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然而,虽然各小学回应了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但是,却并真正掌握激励性语言的教学理念,使得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些许问题。

首先,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激励性语言,具有言不由衷的心理。教师对小学生的激励与鼓励,一定程度上仅仅是回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进行鼓励与激励,缺乏诚恳的态度。不论学生表现如何,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都是统一的赞扬,如“你真棒”。学生本就增强好胜,学生A知道学生B、C、D在教师眼中都是一样时,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负面心理。

其次,教师在对小学生激励性评价时,其语言过于笼统,缺乏具体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往往是“你真棒”、“非常好”等笼统性的表扬。然而,学生“哪里棒”、“哪里好”,教师却从未向学生详细阐述。这种行为,无法对学生进行直观性的引导,容易使学生迷失前进与努力的方向。

三、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方法

1、激励性语言要因人而异

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小学语文课堂中使用激励性语言,也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激励性语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在使用激励性语言之前,对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不同的表扬方式和激烈方法,以免学生对教师的激励性语言丧失信心,甚至产生质疑,怀疑教师的同时,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教师如何实现了解学生的个性与习惯呢,其实方法很多。教师可以通过测试、与学生谈话、与其他教师沟通、与家长交流等多种渠道,对学生全面了解。其次,教师要根据平时收集的学生资料,以及自己对学生观察做出相应的个性评价,将此信息全部归档总结。通过学生信息归档总结,可以将学生个性的优缺点进行区分,在进行激励性语言教学时,才能做到因人而异。

2、激励性语言要发自内心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使用激励性语言时,要充分发挥自身个人魅力,由内而外的,以独特的激励教育方式对学生使用激励性语言。面对众多学生,教师如何做到发自内心的激励性语言呢?首先,教师自身需要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其次,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究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应对自身的教学素养进行进修。良好的教学素养,不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方得体的言行举止,也是教师独具一格教学风格、个人魅力的重要体现。并且,良好的教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演化而成。最后,教师在进行激励性语言时,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而使用夸大其词的激励性语言。例如,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与成绩较差的学生,应给与不同程度的激励性语言,就算学生有微妙的小进步,教师应将其进步放大,促进学生更大的进步空间。

四、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语文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激励性语言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不仅是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均有较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使用激励性语言的方法,科学合理的使用激励性语言。

参考文献:

[1] 李美叶.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教学研究.2014.10.29.

第10篇

摘要: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成为所有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问题,这关系到高中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在高考中语文成绩的提高。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呈现众彩纷呈的景象,高中语文教师都具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各不相同,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其中几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 高中 语文

一、明确教学目标,力求有的放矢

任何一堂课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点,并且每个教学点必须要有具体清楚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学之初,不要急于讲新课,应利用足够的时间交待语文学习的大致范围、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了解哪些地方是需了解的,哪些地方是需理解的,哪些地方是必须掌握的,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然后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到教学中来,参与课堂的一切活动,做到动脑、动眼、动口、动手相结合,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实践,强化训练。教学点缺漏或者模糊,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点的确定,必须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基础精心设计。教学点一是知识点,教学中应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二是能力点,主要指应用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三是非智力因素点。以上各点必须明确、到位。每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清楚、切实可行,对课堂的教法、教学活动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直接引导教学环节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创造出一堂堂既充满活力又学有所用的优质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手段

很多学生有厌学情绪,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都存在,感觉学习起来很枯燥乏味,尤其是需要记忆、背诵、理解时。这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理论讲解之间存在距离,让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不好,教学质量不明显,因此,”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尾”的教学现象需要改革,要注入新的教学元素,提高教学质量。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符合认知规律,可有效与语文学科整合,提高教学质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结构上几乎分为结构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大脑左半部分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即所谓的抽象的学术学习部分。大脑右半部分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即所谓的感性的创造性活动。大脑的这两个部分将抽象的、整体的图像与具体的、逻辑的信息连接起来。我们的教学通常是理论的说教,学生思维比较抽象,属于左脑的发挥,却忽略了右脑的活动。多媒体集音乐、图画、声音、视频等功能于一身,将知识用具体、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强化了右脑的感性认知。将两者结合起来可开发学生大脑智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多媒体网络的信息资源和人机互动优势,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大量的教学信息,补充课外资料,进行适当的改编,以适合自己的教学为准绳,去丰富自己的教学情境。另一方面学生自主进行网上学习,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练习,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学习方式更加灵活,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多角度地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是对未讲授的课进行自学,所以它首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课前预习对教师来说有很大作用,使教师的教学有了针对性,避免了讲课内容的重复;对学生本身也不乏重要意义,通过预习,自己动手动脑,明白了什么已懂,什么不懂,增强了听课的有效性,同时学生有了收获,便会产生成功的,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其次,在上课时,如果事先预习,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和提问就会有更多更快的反应,这种先于他人的反应会增进听课的兴趣。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2.课堂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阅读主要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一是要求学生注意题文的关系,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或选材内容;二是阅读前要求学生留意课文的注释和练习题,阅读后自己解答,初步领会文章内容,攫取大意;三是按文章的纵式和横式结构理解课文内容,认真阅读几次,把佳句和疑难的词句按规定符号标示,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脉络层次,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3.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课堂课内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课外则有广阔的学习天地,进行恰当有效的延伸,才能使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发挥聪明才智。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课外阅读训练,以课内阅读为龙头,以课外阅读为补充,达到触类旁通、熟能生巧的效果。课外阅读时还要备好读书笔记,以备随时记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只有这样课内外结合,才能更好地消化、巩固、丰富和延伸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

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遇到了瓶颈状况,需要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共同研究、探讨,所以说,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的创新与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以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高中语文的教学,才能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最主要的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能有一个综合的提高,进而能在高考和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陈菊玲:《教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教书育人》,2011,(10).

[2]姜夕耀:《重视农村孩子补差,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论坛》,2009,(08).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策略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打基础的时刻,是学生接受教育最关键的时刻,所以,教好初中课程是每一位初中教师所必须尽力的。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是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学会思考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全面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这也就对老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那么,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从而为学生提供更高的教学水平呢?本人在此就该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进入初中后,课程逐渐增多,学生的学习精力逐渐分散,英语、数学逐渐成为了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面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则显得极为随意,并不会放较多精力在语文学习上,这就使得语文教学水平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1.学生不够重视语文学习,使得语文教学水平不高

面对语文学习,很多初中生并不在乎,他们认为“数学、英语都学不过来,哪有时间学语文”,而且,许多学生认为语文课程只要认识字,会写作文就可以了,没什么好认真学习的。正是学生的这种态度,使得语文教学的开展面临困境。

2.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传统,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即“老师讲,学生记”的方式,在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上课不会自主地思考,只会不断地记下老师所讲的内容,这样只会让学生觉得语文课程乏味无聊,难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

3.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思维不够活跃

在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思维比较死板,不够活跃,即使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也难以激活课堂气氛,因为他们只会生搬硬套,不会进行模式的改良,使其适应于本班教学,这样就很难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程教学当中,带动全班的学习气氛,无法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课程,是我国设置的基础课程之一。所以,我们抓好语文教学是学生基础建立的一大要求。那么,我们要怎样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呢?本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采用创新方式,全面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学生学习当中,兴趣占据了极大的部分,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从而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那么,我们就应该多了解一些有效的、创新的教学方式,将其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对语文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采用相应的多媒体技术,将课文制作成视频或者是一张张图片,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直接、主观地了解到相应教学内容所表达的含义,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排演话剧的形式,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的时候,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自行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话剧的排演,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2.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语文课本中“口语交际”则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板块,而且通过口语交际板块的学习,可以将语文的各个知识点相互融合、渗透,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牢固的语文基础知识,通过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与人进行正确的交流,就比如如何邀请别人参加自己的生日聚会、如何与广播人员对话,进行节目点播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语文用途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3.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的自身素质将会极大地影响到语文教学水平。一个语文老师的自身素质,将会表现在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渗透上,所以,语文老师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地让自己接受新的知识与内容,并将其与相关的语文知识相互融合与渗透,这样既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一个教学水平,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以人为本”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老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将自己作为一个参与者来看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活跃课堂氛围。

总之,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是初中老师的责任与义务,更是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基本要求。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够让学生都深深地爱上语文这门课,为他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学生作用;主体功能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以及让学生快乐学习已经成为重要的目标,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说,小学生如何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这不仅是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而且也是促进教师、学生两个主体互动、合作的重要模式,因而一定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就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出发,对其重要性特别是r值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小学语文教学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价值

作为上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基础性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课改”下,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将学生作为重要的主体,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同时还要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进而能够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锻炼。从这一点来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以及小学生自身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这将使小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当中,特别是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方面,一定要让小学生参与到方方面面中来,除了参与课堂以外,还应该学会互动,这将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特别是对于让小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促进教学模式创新。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更多的是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讲”的成分较多,而学生很少参与到教学中来。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使教学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不仅学生可以参与教学过程中,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有效的对接和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多进行探讨甚至可以开展一些互助学习活动,这将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形成全新的、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保证学生长远发展。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应当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由于其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因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更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元化水平,特别是小学生能够进行更多的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这对于未来小学生学习语文仍然其它学科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保证学生长远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策略

“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学生才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因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是“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对此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深入研究,总结升华,形成理论,进而能够更好的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取得更好成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一定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通过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的方式,让小学生逐步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提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1.要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要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进行突破,小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自然而然的就会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会更强。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和方法,比如可以多开展一些情感教学,让小学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语文课;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多设置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教学情景,小学生极易投入到学习当,自身的主体作用同样能够得到发挥。

2.要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要高度重视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更是如何。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本“趣味性”更浓的优势和特点,让小学生的想象空间更加宽广,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小学生融入到课本内容当中,这样能够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还要高度重视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引导,语文教师除了加强课本教学之外,还要引导小学生多读课外读物,并且要让学生学会思考。

3.要实行开放式语文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由于其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宽泛,要想更好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一定要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将课堂交给小学生,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生龙活虎,教师则重点要在把握课堂教学纪律、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方面下功夫。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课堂教学,使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比如可以利有20分钟讲解,剩下的20分钟交给学生。此外还要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参观游览、课外活动、社会公益等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写一些感想,哪怕只是一条也会让小学生得到锻炼。

4.要强化教学模式的互动。作为重要的创新性教学模式,互动教学的作用十分明显,这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模式。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将互动教学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小学生分成若干组,针对设计好的教案让小学生进行讨论互动;再比如还可以让小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语文知识。总之,一定要将互动教学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当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是重要的主体,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更有利于保证学生长远发展,因而一定要积极探索。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模式,重点要在提升兴趣、培养能力、开放教学、互动教学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真正将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在“两个主体”的共同作用下,最大限度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光.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