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品采购管理细则

商品采购管理细则

时间:2023-07-28 17:31: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品采购管理细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商品采购管理细则

第1篇

物资采购与管理不健全;目前物资管理、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由一个职能部门来完成,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控制机制;由于大部分的采购操作和与供应商的谈判是通过电话或网络来完成,采购信息和供应商信息由每个业务人员单独垄断,信息没有共享,任务的执行绩效取决于人,人员的岗位变动对业务的影响大。从一些企业采购的情况看,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

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不完善。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在企业采购实施之前,应配套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但距离科学规范的制度差距较大。

操作过程中存在随意性,不能严格按招标采购的程序执行,产生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的行为,这样势必产生暗箱操作,容易发生营私舞弊,甚至变“分散腐败”为“集中腐败”。

采购主管机构与采购执行机构的职责不清,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容易产生效率低现象。

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品质、知识、能力、身体等四个方面的素质。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发展,要求采购人员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加强业务能力,掌握采购产品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加强采购工作的岗位职业教育更为重要。但目前很多企业只重视效率,而忽视防范采购工作的岗位职业教育,大多采用经济手段进行奖惩采购人员,使采购人员对自己的要求逐渐降低。

二、加强采购管理的必要性

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成本的降低的要求。降低成本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二是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采购价格。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解决降低生产消耗的问题,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挖潜是很有限的;采购过程由于市场随时在变,采购过程中的降低成本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加强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规范性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采购行为增加难度,企业必须对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方式、信誉等方面加以比较选择,这就要求企业要切实加强采购管理;另外,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返利、回扣、提成等方法来推销产品,如果没有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加以规范和监督,就会产生、腐败,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三、企业采购管理对策

(一)用健全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物资采购管理

明确物资采购机构的职能范围。弄清企业采购业务的工作职责,对物资采购的实施、质量的检验、资金的动态管理、采购的监督控制、综合考核等职能进行划分,明确这些职能的主管部门和他们应负的职责。做到机构到位、职能到位、管理到位。实现采购权、验收权、保管权的分立。

遵循物资采购的四条原则,即质量第一,价格最优,服务最好,信誉最佳的原则。

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制定价格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和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

根据所需物资的特点确定采购方式。实行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协商询价采购。

对新供应商进入应建立严密的准入制度和定期评估制度。按照ISO 9000标准,安全认证、强制认证、生产许可等要求进行资格审查,为已经建立联系的供应商建立档案,根据其履行合同情况及时分析其所供物资的质量、价格、信誉等情况,进行合格供应商的评估。

物资采购的监督检查。财务、审计等部门应参与物资采购的全过程,并通过审查账簿、定期盘点,对材料计划的执行情况、质量、价格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指导。

(二)科学合理地选择物资采购方式

设立计算机采购、验收台账,建立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材料采购、供应、审计等部门要将本企业所需物资按品种分类,将价格质量标准、验收、领用情况及供应厂商资料输人计算机,建立局域网。这样,既可随时了解材料需求、质量、价格等情况,节省人力物力,又可防止人工操作的不规范。

大型工程及大额采购宜采用公开招标采购制度。由于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时效性强,物资需用量大,质量要求高,要根据采购部门材料计划编制集中采购方案,按照招标程序,制定严密的招标实施措施。采用公开对外招标.选择实力相当的竞标供应商更符合企业采购实际,既可以保证质优、价低.又能满足工程时效性的要求。

对技术含量有特别要求或不可预见的急需采购宜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实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拟购商品的品牌、数量、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情况进行多次谈判,最终买到符合预期要求,甚至超出用户预期的商品。但是必须保证谈判程序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竞争、保密和采购实施部门按照制度履行职责,如此就会给企业创造巨大效益。工程项目的发包绝大多数都可采取招标方式,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用物资的招标采购比例可以达到近一半;较大金额的不适于招标采购物资可由企业组织相应的谈判组和供应商进行谈判。这样,就可以基本上避免物资采购过程中的暗箱操作现象,降低企业成本。

第2篇

二、负责市场调研,提供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名单,建立合格分供方档案。

三、执行询价、比价、议价制度,努力降低采购成本。

四、对商务谈判、采购进度、质量检验等全过程负责,按时完成采购任务,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五、办理部分需要现金采购物资的个人借款和采购货款的结算手续。

六、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理。

七、对采购业务进行汇总、分析,需要时向管理层提供采购报告。

八、负责供应商的管理,与供应商维持健康、良好的商业合作关系;协助公司法律顾问处理与供应商的各种纠纷。

九、参与合同评审,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报价、采购成本、交货期方面的方案。十、参与设计评审,配合研发部门开发新产品供应商。

十一、完成总经理(番禺总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

十二、虚心接受监督,努力使采购工作公开、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1、认真贯彻执行公司采购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努力提高自身采购业务水平。

2、按时按量按质完成采购供应计划指标,积极开拓货源市场,货(价)比三家,选择物美价平的物资材料,完成下达的降低采购购成本的责任指标。

3、负责与客户签订采购购合同,督促合同正常如期的履行,并催讨所欠、退货或索赔款项。

4、严把采购质量关,选择样品供领导审核定样,对购进物料均须附有质保书或当场(委托)检验。协助有关部门妥善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负责办理物料验收、运输入库、清点交接等手续。

6、收集一线商品供货信息,对公司采购策略、产品原料结构调整改进,对新产品开发提出参考意见。

7、填写有关采购表格,提交采购分析和总结报告。

第3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采购;管理

我们所说的政府采购在西方国家也被叫做公共采购,其含义与我国一样,主要是指用招标的形式在各级政府财政监督下对国内、国际市场上所需要的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进行购买。2003年我国顺利实施了《政府采购法》,不仅扩大了采购规模而且还扩大了采购的范围,在采购工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通常来说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必须要在严格遵守《政府采购法》的前提下进行。然而,在不断深入发展改革开放的今天,采购工作的这些成就已经不能使当前社会需求得到满足了,而从我国最近的政府采购实践来看,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和不规范的现象在政府采购中,其中包括:不规范的采购预算,较低的采购效率,采购人员素质较低以及政府采购监督不力,不完善的采购法律法规等等。

一、政府采购的相关概述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利用财政资金,为满足政务和公共服务的需求,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与私人采购不同的是,政府采购具有节约财政资金、加强宏观调控、保护民族产业等作用。随着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颁布,政府采购的规模越来越大,政府采购的管理越来越规范,政府和人民的着眼点渐渐由简单的支出规模和资金节约率转向政府采购的监管和效益上去。

2016年10月,财政部公告,进一步明确政府采购监督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细则,对“谁来查”“谁被查”“怎么查”等问题作出规定。然而,由于政府监督机制不够系统完善,政府采购仍然存在透明度不高、权责不明晰以及由此带来的滋生腐败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笔者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并结合我国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现状,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政府采购体系。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政府采购管理的途径

(一)合理制定政府采购预算,强化政府支出管理

由于如果存在不合理的财政预算,就会出现过大的财政压力,进而导致降低政府采购的效率,所以非常有必要对政府采购预算进行合理的制定,首先,政府采购的首要任务就是工程、服务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然后以此为中心进行采购范围的拓展服务,当然政府采购的范文应该包含培训、会有、接待以及政府购买劳务等,我们需要在预算中对政府采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避免浪费,使资源采购共享得以实现。与此同时,还要对政府的管理和约束进行不断的加强,在进行采购工作时必须以政府采购计划为依据,并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除此之外,在政府采购方面我们要求必须对采购项目的预算编制进行细化,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后再将合理有效的采购计划制定出来。

(二)建立一支专业的政府采购队伍

我国的政府采购队伍从2003年以来建立以来大体上都比较完善,但是在社会和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其规模和专业能力都还不能很好的适应,绝大部分采购人员都来自财政部门,而对于政府采购工作来说平,不仅仅只局限于财政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招投标、合同管理等更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掌握,因此,我们建立的政府采购队伍必须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采购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从对市场的了解开始,准确、细致的熟悉商品和劳务管理,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主要是对工作人员市场敏感度的培养,还要意识到政府采购的重要性,能够对现阶段制定的采购计划提出自己合理的意见,另外,还要对工作人员在采购中遇到纠纷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培养。最后,对于采购工作人员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责任感。

(三)政府采购信息透明化建设

要建设好政府采购信息的透明化,就应该公开采购信息,让人民群众都能清楚了解,从而实现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购,在03年颁布实施的《政府采购法》中,供应商被赋予了多种基本权利,知情权理所应当的成为首要权利,这说明政府对采购信息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以及询价采购等一系列工作做到无条件公布,为了确保供应商实现公平竞争,就需要政府使供应商的知情权得到保证。那么,要想保证采购信息公布的有效性,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慎重选择媒体,政府要对媒体进行合适的选择,对目标受众的阅读取向要全面掌握;(2)推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采购信息时可以选择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杂志、报刊及网络论坛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缩短时间,提高信息的效率。政府采购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保证自身的诚信和信用度,一旦协议达成,就必须按期执行政府采购,通过政府采购的指导去使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济得以建立。

(四)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的政府采购制度必须是健全完善的,我国是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有较大的漏洞存在于政府采购中,就将会有很多腐败现象随之出现。如果政府采购制度足够健全,那么就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让原本分散的政府采购活动变得有序进行,并且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采购预算进行不断细化,加强政府部门监督各种采购资金,只有如此健全的财政制度,才能将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提供给企业,不仅如此,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言,政府采购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使国家垄断资本的可能性降低,采购商品和服务更加透明化,产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也会降低,非常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政府采购目前还处在不断发展成长的过程中,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但是,在政府采购的基础工作方面相关工作人员正努力全面进行夯实,并且积极推进电子化进程的加快,对采购模式不断进行创新,所以,在不久的将来相信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局面被开启。

参考文献:

[1]邵成伟.我国政府采购管理问题及对策[D].宁波大学,2012.

[2]肖孟华.浅谈如何规范完善政府采购工程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3,09:93-94.

第4篇

大型土木工程中的采购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工程采购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购买有所不同,工程采购是指通过努力以各种方式从工程组织外部获得货物和服务,它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是工程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大型土木工程采购按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货物采购、工程采购和咨询服务采购(如图1所示),其中货物采购和工程采购为有形采购,咨询服务采购为无形采购。本文主要研究货物采购和工程采购的管理。货物采购包括机器、设备、仪器、建筑材料等,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安装、测试、维修、培训等服务。工程采购是指通过招标或者其他形式选择合格的承包单位来完成项目的施工任务,并包括与之相关的人员培训和维修等服务。目前,我国大型土木工程的物流采购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为实现土木工程的高效益,需采用现代化物流管理技术,细化完善土木工程系统的材料设备采购管理机制。

1.1细化材料设备品种分类的采购管理

土木工程架构庞大、细目众多,所涉及的材料设备的品种浩繁,所以相对应的采购管理方式也可谓林林总总,具体到部门环节的管理核算途径模式也不尽相同。主要进行的采购流程包括材料设备造价编制、物资品类统筹、运输装卸费用支出等关键环节,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务必在相关主管部门的规章细则指导下,分阶段、多渠道、细途径地进行采购成本的总体核算,尤其是对于材料设备的收发登记、帐表账册记录整理,都需要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基本操作。而伴随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适配,使得之前普遍通行的原材料设备进场模式逐渐衍变为现阶段的成品、半成品采购模式,这种新阶段下的新态势也直接增加了材料设备采购作业的难度系数,特别是对于成本核算部门的作业结构调整、操作手法改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求相关采购管理人员立足企业实际,反复参照对比,有针对性地制定契合实效的物资采购与成本核算机制。

1.2拓宽纵深材料分类管理方法的途径模式

一方面加强对钢材、水泥、混凝土等工程消耗量大、适用范围广、成本投入多的A类材料设备的重点管理,尤其是在采购分类上,需要单独列出造价采编清单;另一方面,需要同时兼顾砖石、砂料、土灰等种类繁多、小项细碎的B类材料设备的具体分类、针对归纳,做到管理细目详细清晰。这种突出重点、兼顾细节的灵活多样的分类管理方式,不仅在宏观整体上保障了基本导向的正确,而且可以实现实时监控、针对改进、有序调节,从而快速有效的提升分类管理的总体效能。在进行工程施工项目的预算定额编制作业之时,相关人员需要秉持指标性限额管理的基本原则,组件式、系统化、时效性地对工程项目所需材料设备的种类、造价、装运等关键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对应备录,在严格依照采购物资预算定额分析总量的基本原则导向下进行合理实际的供应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过量供应导致的货币消耗与效益损失。

1.3贯彻落实公开平等的材料设备采购投标

相关决策管理人员务必保障土木工程材料设备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导向,严格规范采购招标的操作流程,并积极主动地配合相关监督部门的监督审核,确保“阳光投标、阳光报价”机制的稳定有效铺展。工程项目的采购部门务必依照本项目的预算总量与工程实际进度规划制定具体细化的采购方针计划,在进行公开招标之时,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必须邀请三家以上的相关竞标单位参与全程投标竞价。而相关主管领导、采购管理部门以及工程项目管理部门也务必参与旁听监理,从而增加采购投标的透明度,有效地保障竞标单位以及工程项目的利益。

2提升土木工程仓储作业水平

2.1夯实物资入库检验基础

由于运送至仓库的待入物资的运输流程可能会受到外部因素制约,相关采购人员务必在到仓前1至2天通知库管人员,以便让其统筹安排物资到库后的安放储存位置。而在物资到库进行仓检之时,相关库管人员应当协同物资采购人员、技术督导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以及施工监理单位代表人员共同进行实地实时、逐一比照的开箱验收,依照合同条款的细则条目,详细反复地对入库物资的数量、规格、质量进行检验,同时也要对重点物资进行随机清点、抽样核实,对于数量短缺、规格不符、质量低劣的物资要坚决不予入库,从而确保物资整体质量的良好稳定。而在确认物资的整体检查结果符合相关定之后,参验的相关人员需要进行开箱验收单据的签字核对,然后将到库的物资有序入库安放,最终完成一整套严密规整的流程操作。

2.2科学集约地进行物资储存安置

鉴于在工程运转高峰期的物资入库流程繁杂、种类繁多,尤其是一些质量体积大、应用范围广的大宗物资需要根据施工作业需求随时调拨、反复调换,所以科学有序、规范集约的物资储存放置就显得至关重要。针对这一情况,相关库管人员可以采取班组结合、分工负责,即将常用的水机设备、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物资等都交由专职专业的管理员进行统一管理、实时监理,并具体划分明确权责归属,杜绝班组作业安排上的人员交叉重复,做好分区、分架存放及时迅速,明码标识规范严格。而在具体细致的流程性操作中,相关库管人员首先需要进行仓储区货物设备的整体化分区摆放安置,力求类别了然、标识醒目、台帐明晰;其次货物设备一经检测合格准予入库后,分类管理的相关人员务必及时迅速地进行货物设备的类别规格、型号标识、数量质量、分类别排放安置的条码标贴,以便于相关人员的查找调拨,并做到定时盘查、实时排查、随机抽查,最大限度保障货物设备基本信息的准确全面。

2.3严格细化物资出库的操作程序

物资出库是土木工程物资供应链条上的最后一道流程,也是必要而关键的决定性组件。严格实施规范细致的物资出库手续,预防控制冒领、误领以及领后补办手续等现象的发生,是物资出库管理作业的核心环节。在进行物资出库操作时,一方面出库手续务必要具备施工方领用人、施工单位物资负责人、仓库管理人员以及公司仓库主管部门负责人四方签字确认后方可出库,对于一些签字部门不全、签字不明确的不合规范的提交手续,坚决不予出库;另一方面,严格把关物资出库的货物设备对应调拨,最大限度地降低冒领、误领、领后补办相关手续等现象的发生频度,明确划分相关手续经办人员的权属责任,加强其职业道德塑造与实践技能锻炼,形成认真踏实、切实沉稳的管理氛围。

3优化土木工程系统物资配送体系

首先,相关人员需要立足企业整体实际,切实合理地选择经济实用的配送中心规划理念与组建模式,基于生产集约化、流通专业化、效益最优化的原则导向,合理统筹规划、切合实际确定规模,避免重复浪费规划建设,立足工程系统现有的仓储运输的基础设施,及时有效地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车库库区改造、运输车辆更新换代、运输人员技能培训等适配措施的全面升级,进一步拓宽配送业务的渠道,从而在整合优化物流配送组件配置的基础上形成高效专业的物流配送运营机制。其次,系统的领导决策层应当选择高效灵活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科学集约的运营机制。首当其冲的是建立铺设结构严整、人员充足、调运迅速的配送管理中心,从而确保配送作业的物资采购输送、物资调度划拨、信息数据管理的迅捷高效;其次需要突出转运中心的辅助效用,有效担负配送中心运转职能分化适配,加强进货提运以及内部分送的作业效率与管理力度;最后要巩固加工中心的物资加工、类别分装、装运配组,做到协调同步、迅速高效。

第5篇

我国近年不断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目前全国各地基本上实现了政府采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纪检监察干部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希望能为反腐倡廉大局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一、政府采购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落实不得力。政府采购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部门的既得利益,部门的负责同志如果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对政府采购的认识模糊会影响采购制度的推进。比如,一些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采取先斩后奏甚至是斩而不奏的方式,把应进行集中采购的项目自行采购,不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或采购机构。还有的单位不从实际出发,自行提高采购标准,采购的商品都要高档配置,浪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从而使政府采购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二)制度不健全。由于政府采购工作在我国还是一个新事物,虽然国外已有较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但要建立适应我国的国情的政府采购制度,还需要不断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出台后,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但太多侧重于政府采购的实现,而监督制约方面还不是很健全,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漏洞,从而滋生一些腐败行为。并且从目前我国有些地区实行政府采购的情况来看,政府采购工作基本上是由采购中心包办,使采购中心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从而容易引发一些腐败行为。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看起来有很多部门都可以进行监督,但反而导致没有一个部门能有效监督,往往无法将监督落到实处。

(三)信息不够透明。制度公开透明是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原则,是达到采购效果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有效限制权力滥用的必要手段,能保证政府采购工作达到预期目标。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地区和部门政府采购中存在“暗箱操作”现象。比如,应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的政府采购项目不招标,而采取其他采购方式;采购信息不在指定媒介,人为缩小受众媒介的范围;对有投标机会的信息故意加以限制,使供应商不能平等获取;对机密的竞争信息向特定的供应商提供等等。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力度。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政府采购工作是一项牵涉面很广的工作,涉及到许多部门关系的协调,如果这些部门的负责同志对政府采购的认识模糊,不愿甚至抵制政府采购,或者不明白政府采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就会影响到采购制度的推行。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领导层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尤其要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宣传,使他们明白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所在和必要性,以及政府采购的严肃性。另一方面要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他们停留在“政府买什么、怎么买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的消极态度,而是通过视、听等多种宣传方式使他们自觉地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参与到政府采购中来。二是要加大对不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单位和个人的惩处力度。对于应纳入政府采购而由单位部门自行采购的,要严肃处理,对于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要追究责任,如果涉及违法违纪的,要从重从严处理。

(二)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首先,要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一是建立政府采购的三个当事主体即管理者、操作者、使用者相分离制度。管理者是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政府采购政策,编制政府采购计划,监督政府采购活动;操作者是采购中心或社会中介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招投标事宜;使用者是各行政事业单位,负责货物的验收及管理使用。

二是建立招标人、使用人与定标人相分离制度。招标人是采购中心或社会招标中介机构,使用人是各行政事业单位;定标人是由一部分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由专家独立评标,公正定标。

三是建立采购、付款、验收三分离制度。招标人负责采购,使用单位负责验收,财政部门则根据采购合同和验收签单直接向供应商支付货款。通过以上三项制度,逐步形成有关各方内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制衡机制。

第6篇

[关键词]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审计;绩效

我国政府采购始于1985年,迄今已有20多年的实践。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暴露出不少问题。为维护公平、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打击腐败行为,防止各种漏洞的发生,必须加强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本文旨在探究政府采购审计的新思路,并求教于读者。

一、政府采购审计概述

1.对政府采购单位的审计。对政府采购单位的采购事项进行审计,是财政预算支出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和对其他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一并进行,审计机关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审计或审计调查。其审计内容包括:①政府采购单位是否按规定编制年度政府采购计划,政府采购计划是否及时向社会公布,采购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了解政府采购单位年度政府采购的商品类型、采购品目、数量、价格,是否存在应通过政府采购的支出而未实行的现象。②审计采购机构的内控制度,审查政府采购单位采购资金来源、使用及账务处理情况,主要包括预算资金、财政专户资金和单位自筹资金三个方面,看其采购资金来源是否合规,有无擅自扩大采购规模,提高采购标准,挤占、挪用其他财政专项资金的问题;是否存在支付政府采购经费的问题。③审查政府采购的商品是否经验收合格并按规定及时登记入账;采购物品的使用、报废等有无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问题;是否符合政府采购执行部门的工作需要,价格是否合理,质量如何,时效如何。④采购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合规,特别是招投标中是否存在预先内定中标者或者向投标者泄露标底等违规行为;采购合同签订、资金支付及合同的履行情况;资金运作规模、资金管理方式和管理情况;采购活动是否存在违规营利的情况;采购的后续管理等情况。

2.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审计。依法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审计,是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再监督。其审计内容包括:①审查政府采购年度预算编制是否遵循法定程序,是否进行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科学预测和可行性分析,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②审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是否按采购预算要求采购单位编制采购计划,是否按规定审核采购单位提交的采购清单并汇总。③审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是否按规定审查政府采购机构报送的拨款申请书及有关文件。④审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是否按规定处理政府采购过程中的投诉事项。⑤采购范围、规模、数量、品种、金额是否合理;是否对行政事业单位现有财产进行清查登记,是否加强对新增固定资产的管理等。

3.对政府采购机构的审计。政府采购机构是政府采购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项政府采购活动。因此,政府采购机构是否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组织政府采购,是政府采购审计的核心。对政府采购机构的审计,主要是围绕政府采购机构是否按规定办理政府采购相关事项及自身的财务收支情况。

4.对采购人的审计。对应纳入采购机构集中采购的项目,主要审计:采购项目立项情况;采购计划有无事先未作详细预测和安排,随意性较大的情况;采购项目使用、管理情况;采购资金的来源、管理和采购预算执行情况;收到由采购机构分配来的物资后是否适用,不适用是否及时向采购机构申请调剂,是否及时正确建账登账,是否自行处置、调剂、变卖或报废等等。

二、政府采购审计实施

(一)政府采购审计重点与方法

1.对政府采购的预算和计划的编制情况进行审计。主要审查财政部门采购资金筹集和供应的年度预算是否合理,具体实行采购的各部门是否按规定编制年度政府采购计划,是否将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都按规定报送集中采购机关统一采购,有无未经批准自行采购的问题。

2.审计采购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情况。主要审查采购单位的采购资金来源是否合规,有无擅自扩大采购规模,提高采购标准,挤占、挪用其他财政专项资金的问题。

3.审计政府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审查选择的政府采购方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应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的项目采用询价方式进行;公开招标采购中参与招投标的市场供应商是否具备资格、竞争资格,有无违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问题;实行招标方式进行采购的,招标文件的编制和招投标程序是否符合规定。从查阅档案人手,实施事后审计,从招标文件的编制方面获取比较全面完整的审计证据,依此作出专业判断。

4.审查采购合同的履行情况。采购价格是否低于市场零售价,商品质量是否过硬,售后服务是否完善;采购机关是否认真履行采购合同及不履行采购合同的原因;采购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

(二)政府采购审计现状与难点

1.政府采购监督体制不完善。《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政府采购法》同时规定,集中采购机构为采购机构,它的职能是根据采购人的委托,以人的身份办理政府采购事务,并以非营利事业法人资格的身份对其采购活动承担风险和责任。现实中虽然一些招标活动也有纪检、监察、审计、工商和公证机关参与监督,但受专业知识和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局限,有效监督机制还未形成,外部监督并不十分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有的地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与采购机构没有单独设立,或者虽然分设,但职责界定不明确。

2.政府采购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

(1)采购管理配套规章制度不健全。一些单位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未能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采购管理实施细则、采购机构议事规则和操作规程、采购人员岗位职责等配套规章制度,导致采购管理和运行缺乏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指引。

(2)未建立政府采购运行评估制度。许多单位未按规定建立评估制度,也未开展采购运行评估工作,导致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采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许多采购管理机构成员多是兼职,年底都忙于各自分内的事务,无暇顾及采购活动的总结和评估工作。

(3)采购管理的内审监督机制没有形成。许多单位没有制定采购管理内审监督规程,实际运行中内审部门往往直接派人参与具体采购事务,既是采购当事人又是监督者,既实施采购事务又履行监督职责,失去了内审的独立性和超脱性,不但起不到监督作用,还给事后审计留下了难题。

(4)采购的基础管理工作不规范。一是缺乏采购台账管理制度。二是缺乏采购档案管理制度。三是采购会计账务处理不规范。3.政府采购基础工作不到位。政府采购制度还不够完善,经验不足,招标采购中的评标办法不十分具体,采购手段落后,供应商的范围窄,并且缺乏受托开展各类物品采购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才。我国政府采购的范围目前仅涉及有限的一些品目,而财政资金投入较大的服务类和工程建设类项目还没有大面积的开展政府采购,这些都不同程度的限制了政府采购的规模。政府采购制度还不够完善,经验不足,招标采购中的评标办法不十分具体,采购手段落后,供应商的范围窄,并且缺乏受托开展各类物品采购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才。从采购的品目看,目前主要是对部分货物的采购,基建工程因涉及现行的基建程序,服务项目难度较大,多数尚未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4.政府采购程序不规范。在中央和地方的政府采购活动中,仍存在分割市场、歧视供应商的现象。有些地方通过地区封锁、部门垄断等方式排斥其他供应商参与竞标,同时还存在暗箱操作及其他不规范的问题,而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公开、公正与公平。

5.政府采购的效能不高。一是采购缺乏弹性。政府采购的合同期一般较长,而采购价格在合同中一经确定,不能随市场价格变动,对于价格的市场波动目前在政府采购中仍缺乏适应机制,从而也使政府采购的整体效果有所下降。二是采购时间较长,效率不高。在实际实施中由于采购程序复杂、采购时间过长、厂商送货不及时等原因而不能满足采购人急需之用。三是政府采购需要资源整合。各地在信息库的建设中重复投入,使政府采购的整体成本加大,形成资源浪费,而且由于各地资源有限与分散,导致资源不足,进而影响到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政府采购和政府采购审计制度及规范已基本形成,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推进我国政府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澳大利亚政府采购审计的特点

1.澳大利亚政府采购,制度健全且行之有效。澳大利亚建国不到100周年,但却拥有比较健全的法制和执法体系,政府采购活动也不例外。1998年澳大利亚制定了新的政府采购准则,名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采购指南(核心政策和原则)》。《财政管理和负责条例》也对政府采购作了规定。澳大利亚政府采购准则以公开、有效竞争为中心原则,用法律手段防止私相授受;采购法律、政策、行为、信息及程序必须公开,杜绝偏见和偏袒;并且推行责任制和报告制度等,保证了政府采购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且行之有效。健全的法制也为澳大利亚审计部门顺利开展政府采购审计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法规依据。

2.澳大利亚政府采购审计,绩效测评程序规范,重点明确。澳大利亚国家审计主要包括绩效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两方面内容。联邦审计署审计准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审计实施目标、人员配备、执行程序、质量标准以及取证模式、审计结论和报告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审计属于绩效审计范围,审计部门以政府采购准则为主要依据,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开展政府采购审计。

(二)澳大利亚的经验对推进我国政府采购审计的思考

1.注重政府采购审计重要环节。实施审计时,应严格以《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合同监督暂行办法》等规定为依据,注意抓住关键环节,开展有效审计。审计的重点环节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政府采购计划、预算环节审计。

(2)政府采购组织、实施环节审计。

(3)资金支付环节审计。

(4)采购结果环节审计。

(5)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审计。

2.借鉴澳大利亚审计经验应关注的几点内容

(1)严格以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为依据。

(2)需要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

(3)借鉴国外绩效审计的成熟经验。

(4)严格执行审计结论回访制度,保证审计效果。

四、政府采购审计的前景及工作思路

(一)前景。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产物,政府采购机构的全面成立、政府采购市场的不断扩展,使政府采购审计工作有着广泛的前景。

1.政府采购能够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公平竞争、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优化资源配置、抑制腐败等。其操作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特点与市场经济相吻合。因此,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都非常重视政府采购这项工作,积极推动它向前发展。

2.中央政府的重视。《政府采购法》颁布之后,政府采购审计的法律依据变得更加充分。在《政府采购法》尚未出台前,政府采购主要依据一些暂行办法,全国性的有《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合同监督暂行办法》、《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政府采购运行规程暂行规定》等。

3.由于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及必要性,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政府采购审计人员的不足,正加紧培训政府采购审计人员。

(二)工作思路

1.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审计队伍。要求从事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比较高的素质,具有坚定不移地政治立场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工作中廉洁奉公,坚持原则,敢于监督,善于监督;除了掌握审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外,还必须熟悉有关法律政策,不仅懂技术,还要通过电子网络和建立采购信息库来了解市场。

2.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长效机制。①组织、人事等部门把政府采购审计监管工作与行政首长工作业绩考核制度相结合,也就是将审计机关对各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评价,作为考核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工作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确保政府采购制度的贯彻执行。②审计机关把政府采购审计作为财政审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重要内容,对当年政府预算内外资金采购情况作出总体审计评价,作为年度向人大提出的财政审计工作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建立“三结合”的审计模式。加入WTO后,我国政府采购审计监督体系也应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这可参照西方国家政府采购审计制度,探索建立采购审计和管理审计相结合、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相结合、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

参考文献:

[1]郭彩云.关于政府采购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政府审计,2004,(3).

[2]艾广青,马妍.政府采购制度对我国的借鉴[J].财经论坛,2003,(8).

[3]楼继伟.政府采购[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第7篇

第14届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世界大会将于2005年9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采购聚焦中国”,这是在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国际盛会。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前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采购额尚不足100亿美元,而2003年则高达550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额的13%。仅在深圳一地,就密布着多家跨国零售企业的地区性总部、采购中心和配送中心。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最新研究显示:到2009年,72%的公司将会从中国采购原材料,远大于他们从加拿大、墨西哥和西欧的采购数量,而在1999年,只有30%的公司会这么做,这项在275个跨国公司展开的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大、最广泛的全球采购调查。

为推动全球采购,加快发展我国制造业,商务部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外商在华采购出口的政策,允许外商在部分地区兴办独资的出口采购中心,从事采购中国境内产品出口的业务及相关配套服务。上海、天津、青岛等市政府相继成立了跨国采购促进中心。

而面对日趋频繁的跨国公司全球采购,国内许多企业缺乏与全球采购系统对接的经验,不知该如何将产品通过全球采购平台打入国际市场。很多企业频繁奔波于各地组织的全球采购订货会之间,却空手而归,不得其门而入。针对我国企业在认识与实践中的误区,我想提三点建议:

一、从战略角度认识采购

采购在跨国公司中的作用不同于我们的一般理解,根据科尔尼公司的调查,有三分之二受访的跨国公司在执行管理团队中包含了至少一名高级采购执行官,CEO们将采购视为一种越来越重要和战略化的能力,并且希望采购部门在企业中创造出成本削减之外的价值。

目前跨国公司的采购管理有几个特点:一是企业采购管理模式的转换,就是从为库存而采购转变为为订单而采购,减少库存,加快流转速度;二是从对采购商品的管理转变为对供应商的管理,建立战略联盟,形成供应链管理;三是从传统的采购方式转变为现代采购方式,以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降低采购成本;四是采购管理从企业的一般问题提升为提高企业应变力与竞争力的战略问题;五是优化企业管理资源,实行流程再造,设立统一的采购部门,配备精明的采购总监。

采购已超越单纯的买卖,成为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提升供应链竞争能力的战略问题。我国企业只有深刻认识到采购在跨国公司之中的战略作用,才能理解全球采购过程中许多好象不近人情的规定,才能自觉遵守严格的全球采购评估要求。

二、用实力获得全球采购商的尊重

市场竞争是实力的竞争,在全球采购中没有人会因为同情你而下订单,国际买手更不会与你进行“灰色交易”,我国企业必须要凭实力赢得全球采购商的尊重。

英国Tesco环球采购董事罗素先生说:在国际供应链的环节中,谁能做到更专业,更精细,谁就能拥有更多的发言权。罗兰贝格的中国区总裁朱伟认为,为跨国公司供货,企业必须进行相应的改进,包括增强开发能力和生产能力,实行质量和流程控制,使成本清晰透明。国际采购联盟专家汉斯.布朗斯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提升业务水准,以达到跨国公司在全球其他市场的要求,我们建议中国企业要充分了解它们的客户在各自的行业是怎样生产经营的,这样才能符合客户的专业领域的产品质量标准和要求。

沃尔玛全球采办上海分部总经理李以昌叙述了一段与中国服装企业合作的经历:这家企业有很大的标准化厂房、最先进的流水线,产品也非常好,我们当即就下了10张订单,但最后作废了9张。原因是他们企业没有一个懂外语、能和我们用电子邮件沟通的跟单员。沃尔玛对合作伙伴的要求有以下6点:1.有效率经营;2.有设计、创新、研发能力,能提供系列产品;3.有品质观念,在生产过程中能从事自我质检;4.有生产规模,对本行业有中长期规划;5.累计一定外销经验,熟悉外销规则及国际理赔惯例;6.文化认同:尊重个人、服务客户、追求完美、诚实正直。另外还有加分条件:有良好的客户群;在进口国有分公司、发货仓库、销售渠道、能提供增值服务。

我国企业加入全球采购供应链,当前主要瓶颈在于产品创新能力、售后配套服务以及对国际市场信息的掌握速度。世界第一大家电连锁公司百思买亚洲区副总裁吕维民在分析目前跨国公司全球采购趋势时说,当前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由间接采购转向直接采购,并且更愿意与供应商分享生产和市场信息,使合作伙伴能作出合理的管理决策以适应国际市场变化。

我认为只有为要求最严格的全球采购商供货,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机会。这是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机遇,谁抓住了,谁就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三、精益求精,打造七大体系

要进入全球采购供应链,了解全球采购程序至关重要。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一般分为七个步骤:

1、查找供应商。供应商可分为交易型供应商、合作型供应商、全球战略型供应商;

2、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

3、供应商管理体系认证:如ISO9000、ISO1400等;

4、产品质量认证:UL认证、CE认证等;

5、试生产;

6、合同谈判;

7、供应商考核管理。

其中,对供应商的评估认证是最重要的环节。跨国公司要评估企业七大体系,即品质保障体系、交货供应体系、采购价格体系、外贸流通体系、环保认证体系、电子商务应用体系、安全品质体系等。要进入全球采购商的供应链,必须符合其评估标准,全球采购正在重塑我国企业的商业模式。而细节决定成败,全球采购对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一个严格的考验,我国企业要根据评估要求细则,精益求精,相应地建立这七大体系。

如何做好全球采购评估的准备工作,青岛跨国采购促进中心以食品行业为例提出以下建议:

1、编写完整的质量手册,并要中英文对照。全球采购商对企业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公司的文件,文件的科学性、缜密性、说服性、可考究性显得极其重要。同时要做到“言行一致”。即文件中规定要执行的必须执行,而且必须做好准确、完整的原始记录。

2、安全性是国外客户评价一种产品可否食用的最重要标准。必须让产品有可追溯性,即产品必须有准确的序号,任何产品都能溯源到哪天在哪条生产线上,由谁加工的,原料是哪家的。万一出现质量问题,要有一套科学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3、所有记录必须有条理性和易检索性,每个部门都要将自己所负责的文件归档,并在客户需要时能在3—5分钟内将其全部摆在他面前。

4、强化员工培训。新员工的厂级培训、车间培训、岗前培训,都不可或缺,在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上都必须保证,而且有详实的记录。对老员工,最好每年能进行一次培训,包括企业文化、工艺操作规程、厂规厂纪等内容的培训,并做好记录。

第8篇

【关键词】成品油;增值税

一、增值税的定义和纳税范畴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但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因此,我国也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则。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销售和进口货物,提供加工及修理修配劳务。我国成品油销售企业主要经营范围有: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天然气、沥青、工业蜡等油气产品,兼营业务有:各种非主营业务的商品销售,包括烟酒、饮料、食品、百货、农用物资、汽车美容等业务。这些业务内容基本上都是征收增值税的应税商品或劳务。外部取得的各种商品、劳务、原材料、修理修配业务都属增值税核算的范畴,可以说增值税管理贯穿了整个成品油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

二、增值税业务处理常见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外部业务取得增值税发票不规范,进项税不能抵扣。成品油销售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采购业务多数应开具增值税发票,如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维修材料等采购业务,运输、水、电、液化气等费用的结算,机器设备维修等服务,基本上都需要开具规范的增值税专用票据进行结算。实务中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取得规范的增值税发票,造成了该抵扣的进项税无法抵扣,增加了税收成本。尤其是销售企业加油站管理和油库管理普遍采用费用承包管理的方式,员工自觉取得增值税发票的意识淡薄,加上管理的原因,油库、加油站的水费电费缴纳、修理修配等业务的结算普遍存在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结算的现象,造成该抵扣的进项税额无法抵扣,增加企业税收负担。

(二)销售折扣折让开票不规范,虚增应纳税销售额,造成多计销项税。成品油销售企业为了竞争客户、稳定客户、增加市份额、提高市占有率等目的,往往以各种优惠的方式让利客户,由于基层员工的税务知识贫乏和管理不够精细等原因。工作中销售折让业务开具发票不规范,未在同一张发票上同时注明开具销售商品金额和折扣折让金额,造成多计应税销售额(折扣折让部分一并计入),多计提缴纳增值税销项税。

(三)成品销售企业自用油品核算不规范,未正确利用税收政策,多计销项税额。实务中,成品油销售企业拥有自己配送车辆及办公用车辆,加油站、油库拥用自备发电设备,这些自有设备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自用油耗用量金额较大,销售企业在日常核算此类业务中,未正确利用税收政策,多数以开具自有普通发票列支成本费用,造成多计增值税销项税额。

(四)成品油存货超定额损耗,造成进项税不能抵扣。由于油气资源易爆、易燃、易挥发的特点,在运输、保管、销售等环节中,成品销售企业油品损耗量较大,加之管理粗放,容易出现超损耗现象,造成存货的非正常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已抵扣的要求转出。这部分损耗的进项税不能抵扣,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不仅包括存货成本还包括转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五)主营兼营业务未正确分别核算,不同销售商品税率适用错误,增加了纳税成本。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成品油销售企业经营项目已出现多元趋势,除成品油销售传统业务外又增加了便利店销售、汽车美容、快餐食品、租赁经营等业务,所涉及的应税项目越来越复杂,兼营和不同税率应税商品或劳务核算已成为工作中的难点。工作中由于人员素质和管理的原因,造成销售商品税率未单独核算,部分选择高税率计算应税销售额的现象。部分兼营业务未实行分别核算,属于缴纳营业税范畴的业务错误的按增值税业务计算缴纳税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增加了企业的税收支出。

(六)销售退回的税务处理不正确,造成税收风险的存在。成品油销售企业销售货物后,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发生全部退货、部分退货事项。开具发票后,如发生销货退回需开红字发票的,必须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或取得对方有效证明;发生销售折让的,在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后,重新开具销售发票。实务中由于种种原因,未及时进行规范处理,形成潜在的税务风险。

三、处理增值税业务常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取得增值税进项税发票的范围,合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一是规范物资采购管理,从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采购物资,统一取得增值税发票。即使对部分外包工程,如加油机修理、标识维护等业务,使用的通用材料,也要实行统一采购,及时足额抵扣进项税款。二是对实行定额管理的费用进一步精细化管理,费用项目属于应取得增值税发票的,如水费、电费的结算,要求责任人以规范的增值税发票核销,节约的费用可以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奖励。三是对外采购业务实行送货制。尤其是成品油、油、复合肥、便利店商品等大宗采购业务,一方面可以增加进项税抵扣额,降低税收成本,一方面运杂费进入相关采购成本,更好的实现科学核算成本、费用项目支出规范。

(二)规范销售折扣折让业务,折扣销售一张票。现金折扣直接增加财务费用,同时该部分现金折扣虚增了应税销售额,多计增值税销项税额,要规范销售折扣折让业务的审批。实务中部分成品油销售企业采用IC卡折让销售,要想正确开具销售发票,必须要做好折让数据的后台处理,优惠台账的登记,并且销售折扣折让同在一张发票上开具。

(三)规范核算自用油,合理利用好相关税收政策。根据《成品油零售加油站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2002]2号)规定,符合该规定或当地税务部门相关规定并经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的加油站自用车辆用油等,不作为视同销售处理,不需计算销项税额。会计处理:借方记销售费用-物料消耗-车辆办公用油,货方记库存商品-自用油(台账)。

(四)加强油品计量管理,减少非正常损失发生。为减少商品或物资的非正常损失,物流的各个管理环节,既要有严格的考核数据,同时在核算时,应尽量减少由于内部计量标准不一而产生某些物流环节超常损失的现象,避免不必要的进项税转出而增加税收成本。

(五)正确选择兼营业务税种,准确细分不同税率的核算内容。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因此要求成品油企业要按照兼营业务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的税种,计提缴纳税金。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应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成品油销售企业要强化加油站基层核算人员的素质,分别如实记帐,严格按照不同应税商品的税率分别核算销售额,正确计提销项税,减少企业的税收成本。

(六)规范销售退回业务的会计处理,做好销售退回业务税务管理的操作流程。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成品油销货企业可按如下方法进行销售退货税务处理。(1)企业在收到购买方退回的原发票联和税款抵扣联时,可直接扣减当期销项税额;(2)企业在仅收到购买方退回的税款抵扣联时,可根据按规定开具的红字专用发票扣减当期销项税额;(3)企业未能收到购买方退回的原发票联和税款抵扣联时,应在取得购买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后,才可根据退回货物的数量、价款或折让金额向购买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并据此扣减当期销项税额。

参考文献

[1]《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

[2]《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2号.

[3]《成品油零售加油站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2002年2号).

第9篇

当有人询问李嘉诚成功的秘诀时,他回答道:“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大的战略决策,而在于做好细致工作的韧劲。”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细节管理越来越被企业重视。

那么,什么是细节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细节管理强调的是一个系统,是说每个岗位每位员工都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想方设法去完成任务。“现代企业强调分工合作,强调团队合作,一个人在管队中如果不把自己的小事做好,对工作流程,对团队的损害可能就非常大。”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汪中求如是说。

细节管理的成功与失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命运。因为“我们的企业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而对于竞争异常激烈的传统零售业企业来说,注重细节,抓好细节管理,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作为中国境内的大型外资超市,大润发与沃尔玛、家乐福等综合型大卖场相比,大润发与它们在业态构成、商品品类、经营模式上并无区别。而它在近几年如同黑马般杀出,赢得业界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专注细节管理。

低价的购物体验

每天一大早,当上海大润发杨浦店还没有开门营业时,门外就早早守候了许多手中拎着菜篮子、购物袋的老年消费者。每到超市大门一开,他们就如年轻人般身手矫健地跑进卖场,直奔超市的鱼虾、蔬菜和水果等生鲜食品,因为他们知道那里的生鲜产品不仅新鲜,而且便宜。

而每天让安徽大润发合肥店日配课长和干杂课长既头疼又兴奋的,是排队买鸡蛋和大米的长长队伍。一方面,价格低廉的鸡蛋大米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每天数以吨计的销量带来了不断增长的门店业绩和绩效工资,这让课长们欣喜;而另一方面,安抚那些没有买到鸡蛋大米的大爷大妈,又让这些课长费尽口舌。

排队抢购某种商品的情况,在华东地区的大润发其他门店里也很常见。同是大型知名超市,华东地区家乐福的各个门店很少见到老年人一早排队等待购物的情况,也很少见到争抢鸡蛋大米的情况。

常去大润发和家乐福这两家大卖场的顾客不难发现,在同一座城市相距不远的两家超市里,大润发的大多数商品价格要比家乐福低10%到20%,鸡蛋和大米的价格不仅低于家乐福,甚至“比附近的农贸市场还便宜一到两毛钱”,常光顾大润发的李女士如是说。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卖场数万种商品中,大米、牛奶、鸡蛋、卫生纸等被称为价格敏感商品,由于消费者对这些商品反复购买、使用,因此特别在意它们的零售价格。为了吸引消费者,各大卖场纷纷采用降价这个杀手锏吸引消费者,其中大润发对于此类商品以低价甚至负毛利销售。有专家认为,“尽管所有的大卖场巨头都声称是最低价,但是在具体形象树立方面,大润发却是最成功的。”

对于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来说,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当然更倾向选择更低的价格,而已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物美价廉印象的大润发凭借这个优势获得了众多消费者。

低价背后的细节管理

低价的背后,是两家企业对细节的重视不同所产生的差异。

在大润发内部,高管们将零售业的精髓概括为细节管理,其竞争力源于“细节的被执行”。 在价格的制定上,为了让商品低于主要竞争者家乐福,大润发赋予各门店弹性调整价格的权力,门店根据市调家乐福、沃尔玛等同类卖场的结果可以即时变价跟价,使门店价格与竞争者持平或更低。

一位大润发内部人士透露,通常在大润发的每个门店里,都会设立ALC(后勤管理部),这个部门中有六七个人组成的一个团队,专门负责稽查竞争门店的同品类商品价格,他们会根据当日的要求抽出一定数量的顾客常购品项,针对门店方圆五公里内的竞争对手做市场调查并将最新价格反馈给门店,保证门店随时变价。

而根据家乐福业务流程操作细则规定,家乐福门店变价分为临时变价和家电抵用券变价两种,最常用的是临时变价,这种变价的做法是由门店导购员和顾客谈好成交价后,门店收钱后给顾客开提货单。然后,由门店主管给采购发邮件要求变价,采购收到邮件后在系统里临时变价,这种变价一般需要至少两天时间。

在变价的及时性上,家乐福显然稍逊一筹。而这与对细节的管理不无关系。

成功的低价策略能够顺利实行,不仅在于门店的即时变价,还与采购模式密切相关。

在采购方面,大润发实行“营采分离”的模式,采购由总部统一负责。大润发的采购体系分为全国采购与华东、华北、东北、华中、华南五大分区区域采购。全国采购负责系统合同的签订,区域采购则负责单品维护、销售订单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对于采购权,大润发的区域总部和全国总部都拥有。

而家乐福实行“营采合一”的运营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采取分散采购。分散采购模式是指超市总部根据自身的情况将采购权完全下放给各分店,由各分店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实施采购。它最大的优点是灵活,能对顾客的需求做出有效响应。在家乐福进入中国的早期,由于其单店规模巨大,分散采购也带来了相当的效益。

然而,这种采购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最大弊端在于细节上的控管不到位,比如不能发挥规模采购的优势,不利于压低价格,不利于控制采购,因此家乐福也逐渐向集中采购模式转变。

进入到2000年后,家乐福逐渐意识到集中采购的重要性,于是在大中华先后建立了5个采购中心,对于区域差别不大的商品实施集中采购。但同时对各个店又授予了一定的采购权限,可以根据地方文化特色进行自由组合,公司再通过严格的目标控制和绩效考核来约束采购人员。

虽然,在采购模式上两家日益趋近,但在采购的细节问题上,两家还是差异明显。

在大润发采购部,每一个商品品类被划分得更细致。通常我们理解的牛奶是一个大的品类,而在大润发,单牛奶的采购就被细分为常温牛奶、低温牛奶和乳酸菌/奶酪三条采购线,每条线由不同的采购和助理负责维护。而这三条采购线的人员合起来又构成了乳品采购团队,这个团队了解各类牛奶的特点、生产成本、竞争的优势与劣势所在,在和一个既生产常温牛奶又生产低温奶的厂商谈判时,可以发挥团队集体的力量,获得谈判的优势。

在家乐福,奶品统属一个采购管理维护,因此往往只关注品牌、进价、供应商实力等。

大润发细节的胜出不仅限于此。

2007年,家乐福开始尝试“农民直供”的采购模式。“农民直供”由家乐福直接向农民采购农产品,从而减少传统的中间流通环节,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而大润发,更是将这种直接向农民采购的模式发挥到极致。

第10篇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已从单纯的财政支出管理手段上升为国家宏观调整的政策工具

作为国家重要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政府采购制度在探索中走过了12个春秋。在这12年里,我国政府采购制度逐步完善,成效显著;同时,问题与矛盾仍然存在,距离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大考”,以及加入《政府采购协议》、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强大的外部压力,如何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创新,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己任,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我国从1996年开始试行政府采购制度,经过各级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和集中采购机构以及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政府采购活动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运行轨道。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不统一,导致公共工程还“游离”于政府采购范围之外,不利于集中采购规模的扩大,政府采购保护民族产业、支持中小企业、支持自主创新、支持绿色环保等政策功能无法得到有力的落实。二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采管分离”不彻底,未能完全赋予集中采购机构代表政府依法行使采购的权力,使得目前近八成政府采购活动由社会中介完成。三是采购手段严重落后,效率低,成本高。

目前,中央和地方的数十万亿元公共投资救市计划对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和执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政府采购制度和以财政性支出为边界的体制,已经明显不能承担用好公共资源、落实公共投资监管的职责。并且,我国已经启动《WTO政府采购协议》谈判。因此,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积极推动现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完善的公共采购制度已是刻不容缓。

公共采购是相对于公共支出或是公共投资而言,强调的是公共利益,突出服务于社会和大众的政策功能,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相一致。公共采购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近20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出现了以强化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公共改革浪潮,公共采购以其购买行为和购买资金的公共性,购买过程的高度组织性,对市场秩序建设的导向性及交易的巨大规模性,成为这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加强政府对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公共采购的范围延伸到了包括公共交通、公共医疗、公共教育等在内的所有公共部门,只要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项目,无论资金来源是财政预算还是私人投资,也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国家控股企业或者私人企业,都必须实行公共采购。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政府采购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与财税、金融手段并列提出,表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也已从单纯的财政支出管理手段上升为国家实现宏观经济和社会目标的公共政策工具,具备实质意义上的公共采购性质。同时,目前受《招标投标法》管理的大量公共工程采购,在本质上亦属于公共采购的范围。因此,在目前国家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所带动的大量公共投资的背景下,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完善我国的公共采购制度,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要在借鉴国际公共采购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协调统一《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出台《公共采购法》及其实施细则,明确公共采购活动当事人的权利和责任。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曹富国在《公共采购法视野下“两法”关系之协调监管论与区别立法问题》一文中指出,在“两法”关系问题上,为数不多的讨论都在试图用一个法包含另一个法,或者讨论哪个法是程序法或实体法。他认为应以统一政府采购法或公共采购法的概念来看待“两法”关系,即它们都是实质意义上的公共采购法。从我国政府采购法立法史或是从法律关于监管权的分配来看,适用范围上的冲突与部门之间监管权的分配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监管权冲突所造成的。因此,一种协调“两法”关系的思路是协调部门之间关于监管权的冲突,从而使对法律的解释和适用达到统一与和谐。

其次,要建立全国自上而下统一的公共采购行政管理体系;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建立职责明晰、协调有序的公共采购运行机制。明确集中采购机构代表政府依法行使采购权的法定采购人地位,赋予其相应的行政权力。从世界各地实践来看,公共采购管理体制分为委员会制和部门管理制。委员会制的优点在于吸纳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公共采购的管理,便于协调各部门政策,化解部门之间矛盾,有利于公共采购制度的建立和推行,但其弱点在于众多职能部门之间不同目标的协同难度较大。部门管理制的优点在于职责明确,避免多头管理,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各种矛盾和冲突集中某一部门,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可考虑先行建立公共采购专业委员会,作为全国公共采购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机构。

同时,要推进公共采购信息化建设,搭建全国统一的电子化公共采购平台,形成统一的采购大市场。电子化公共采购是全球公共采购发展的必然趋势,韩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电子化公共采购系统已建设得十分完善,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报道,目前韩国已有3万个公共机构、20万公务员和11万个注册供应商在使用电子公共采购系统,每年完成430亿美元交易额。我国公共采购电子化的建设,应改变目前这种“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的局面,这就需要先行统一数据、统一标准、统一商品库、供应商库、专家库等资源、统一安全机制等。在更高层面上做到统一,实现各级政府采购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使公共采购数据最终成为国家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从源头上抑制腐败和建设阳光政府提供措施保障。

第11篇

摘要:武警部队的物资采购工作从武警部队建立伊始便逐渐展开了,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武警部队电子化采购体系的构建过程当中必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只有对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全面的分析,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武警部队电子化采购体系。本文对应提出了建立健全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统一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信息平台,加强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安全建设,建立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专业人才队伍以及学习借鉴外军先进的电子化采购经验等方面具备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以期对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制约因素

全球公共物资采购正呈现出电子商务化的趋势。依靠信息技术实现零库存的物资采购,扩大物资集中采购的范围,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已经成为现实。信息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物资采购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地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物资采购效率、降低了物资采购成本、提高了物资采购质量,同时使物资采购程序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子化采购改革已经进行了近十年。在新军革的环境下,武警部队物资采购作为武警部队后勤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其电子化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武警部队物资采购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构建信息化采购平台毕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制约着它的发展,我们还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改进,最终达到完善。

第一章 现阶段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制约因素分析

目前,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很多工作还在摸索试验的过程中。现阶段制约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法律依据不够完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不完善、标准不统一,物资采购电子化安全保密措施不够完善以及物资采购队伍素质不够高、专业化人才匮乏四个方面。

1.1法律依据不够完善

电子化采购是一种全新的数字虚拟化交易模式,通过网络上数字化的虚拟市场实现交易。为适应物资采购电子化的需要,我国已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网上物资采购的法律法规。随着物资采购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军队先后出台了《军队物资采购管理规定》、《总后勤部关于深化军队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改革总体方案》等十三个法规制度。武警部队也出台了相应的《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管理规定》、《武警部队物资采购实施细则》、《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操作规程》三个法规。这些法规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物资采购工作。但是,在军队和武警部队的相关法律法规中,规范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的领域还是一片空白,急待补充和完善。

1.2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不完善、标准不统一

数据库是武警部队物资采购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包括专家信息、供应商信息、采购目录、采购机构信息、配送企业数据信息、物资采购项目数据信息、应急物资采购数据信息、物资采购合同数据信息等。目前,武警部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信息数据库。但是,基础数据库还不够规范和完整,仍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1.3物资采购电子化安全保密措施不够完善

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使得物资采购的信息获取更加容易、信息交换更加方便、信息处理更加快捷, 但同时也给军事安全带来了更大的隐患。现在,正处于武警部队机密资料无纸化存储的发展时期,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网络系统作为武警部队的一个内部系统,其安全保密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武警部队物资采购部门在推进物资采购电子化时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有核心技术依赖进口、数据传输容易造成失泄密、电子化安全认证机制不完善三个方面:

1.4物资采购队伍素质不够高、专业化人才匮乏

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涉及面很广,包括招标、定标、履约管理、仲裁等许多环节,是一项技术性、法律性都很强的事务,对武警部队物资采购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要求都很高。尤其是现在正处于武警部队物资采购信息化改革的过程中,武警部队物资采购从业人员不仅要精通物资采购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操作技术,掌握学科的最新成果,了解各种市场信息,还必须对网络经济、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只有同时具备物资采购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在信息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目前,武警部队中物资采购人员的知识结构老化、专业对口率低的情况普遍存在。很多懂技术懂政策的专业物资采购人员还不能熟练地利用网络平台工作,而掌握信息技术运用的人才又对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的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不太了解。缺乏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的发展进程。

第二章 推进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发展的对策

要解决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的制约因素,可以从建立健全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立与完善统一的基础数据库,建立规范的认证机制,建立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专业人才队伍等方面着手。

2.1建立健全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电子化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来管理和约束。武警部队应该以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条文为基础,结合自身物资采购的特点,在相关法规中就电子注册、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电子支付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为武警部队网上物资采购的全面推行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切实保障武警部队物资采购部门在网上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合法地位。

2.2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基础数据库

要建立起标准统一的信息化物资采购平台,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武警部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一是要建立科学、权威的专家信息库,为武警部队物资采购咨询和评审提供专业服务;二是要建立供应商信息库、配送企业数据库和商品信息数据库,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全面、准确地反映供应商和武警部队物资采购产品的市场变化情况,为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提供决策支持;三是要建立应急物资采购数据库,充分发挥武警部队物资采购在反恐、处突和维稳任务中的作用,确保物资的应急保障;四是要对各类数据信息库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护,实行数据库的实时动态管理。

2.3建立规范的认证机制,保证物资采购活动的安全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集中采购;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1

引言:集中采购可以有效杜绝暗箱操控、等问题,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采购成本过多,浪费贿赂等问题.在企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采用集中采购的模式,并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采购方法,丰富采购经验,这样才能提高采购工作成效,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当前企业集中采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度执行不得力

良好的制度能够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对于集中采购工作也是如此,强化制度执行力度,才能够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引导人们的行为。但是现阶段,在一些企业中,集中采购规范执行得并不彻底,个别的部门还是会自行采购物资,总是会找出各种理由逃避集中采购。还有一部分企业,在谈判与决策分离制度方面,不能够有效执行,或者受到利益的驱使,将采购限额与标准提高,导致企业资金严重浪费。

2.操作程序不规范

在执行集中采购单采购的过程中,操作程序不正确、不规范,都会导致成本增加。另外,采购策划不细致,临时性采购不断增多,从而导致原有的计划被打乱,不仅影响了采购进度,也增加了很多花销。在公开招投标的过程中,投标单位不足,公开竞争条件不足,咨询价格的过程比较简答,不严谨,进行采购活动的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违反工作纪律等问题也比价普遍。

3.监督管理不到位

在集中采购的过程中,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也比较普遍。一部分企业都是通过内部会议通报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基本无法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另外,采购部门与会计、纪检缺乏沟通,在监督过程中,监督管理的作用体现不出来,监督合力被削弱。最后,集中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对纪检、内审相关部门检查规定,检查的方法缺乏合理性,监督管理不到位。

4.基础信息工作薄弱

一些供应商对信息收集工作不关注、不重视,因此并没有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即便是建立了,也没有进行相关的实地考察,没有建立一对一的供应商准入标准、办法,供应商生产过程不明确。现有的商品信息库,信息不完全,供应商的生产过程,信息查询不到,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采购质量。一些企业在采购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完善,档案信息采集缺乏,比如通知书、定标文件以及补充合同等资料,这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采购质量。

5.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集中采购工作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把握采购流程和采购质量。如对货物、工程、服务等方面的采购标准了解,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对企业管理规定的了解。

二、企业进一步完善集中采购工作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几点采购对策:

1.健全制度体系,保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运行

完善企业集中采购机制,首先需要针对现有的采购制度进行梳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完善现有管理机制,修订管理细则与相关工作流程,提升现有采购机制的可行性与规范性。修订完善之后的采购机制,将作为采购人员,采购行为的约束和准则,并能够切实减少各种采购风险与违规行为。然后,构建完整的组织架构,采购人员之间必须要秉持相互合作,相互监督的原则,从而达到权利分流,切断贿赂的源头。最后,针对集中采购的项目范围,限额标准等方面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统一规范采购文件,健全采购内容,提高集中采购管理力度,规范采购行为。

2.规范集中采购工作程序

严格一句科学、合理、严禁的工作原则纪念性采购。首先,要做到相对集中,相同的采购项目必须要进行统一的筹划和安排,减少重复次啊狗的问题,优化采购成本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收益。要细致规划招标内容,定制相关规定,在招标顺序、内容以及相关合同放ian,要严格制定严格的标准。超标的供应商要严格控制,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商家的竞争意识,提高采购质量。构建完善的采购商品信息库,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方法,与企业所规定的相关法律保持一致。最大限度解决企业资本,包括人力、物力与时间,提升物资采购效率。

3.加强监督管理,堵塞商业贿赂的产生渠道

集中采购工作是一项涉钱管物的重要工作,规范这项工作,必须建立集中采购长效监督制约机制,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监督上要将人与岗、岗与事、事与责、责与利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各个环节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监督制约机制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监督与社会外部监督。内部监督首先是建立和完善采购工作的考评制度。年初计划时将采购工作的监督检查结果与年度目标考核结合起来,对集中采购活动中发生的违规违纪和不廉洁行为要严肃处理,将责任落到实处。其次是加强监督检查,内审部门对集中采购工作事中事后可以开展专项审计,纪检部门要加强对集中采购的全程监督,可以开展效能监察,重视采购中投诉反映的问题。外部监督主要是向社会公开集中采购信息。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形式,不断拓宽集中采购的民主监督渠道和范围,广泛接受社会和职工的监督。通过内外部监督,达到对某一项目在采购执行全过程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有效监督,将商业贿赂等腐败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使集中采购成为真正的“阳光工程”,彻底杜绝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结束语

在企业中,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是企业节约采购成本,提升采购质量的有效手段。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集中采购的优势,企业管理者应该客观分析当前存在于企业集中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制定更加完善,更加富有针对性的采购标准、采购制度,提升监督管理效力,确保集中采购的可行性与规范性。

参考文献:

[1]宋光君,张伟伟.集中采购成本分析[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