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绿化分析

城市绿化分析

时间:2023-07-28 17:31: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绿化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绿化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绿化建设

城市生态绿化通俗的讲就是把森林引入城市,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防治环境污染,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所以,发展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的拟森林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主要内容。树、花、草是城市绿化中的三要素,均是城市绿化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但要因地制宜采用相应手段,获得最佳生态效益。

一、城市绿化基本概念和内涵

城市绿化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的生态空间和稳定的绿地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特点和演替规律,以植物群落为绿化基本单元,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从城市绿地系统角度,绿地的布局、规模应重视城市景观结构脆弱和薄弱环节的弥补,考虑功能区、人口密度、绿地服务半径、生态环境状况和防灾等需求进行布局,按需建绿和扩绿,并从市民生存空间和自然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出发,重视绿地的镶嵌性和廊道的贯通性,将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整合成绿色生态网络;从绿地群落角度,应顺应自然规律,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构建层次多、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以下作用:净化城市空气、水分、土壤,保护人民健康;改善城市环境,创造舒适的小气候;提高城市景色美感和质量;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精神生活。城市绿化功能的优劣是以单位土地面积的植物叶片总面积为主要标志,因此增加叶面积,也就是增加了城市绿化的生态作用。针对在一些地方的城市绿化中“草坪热”的流行,须树立城市绿化的生态意识。绿化、美化、香化、果化,须同步并进,乔、灌、草混种,形成自然的、功能完备的植物群落,既能体现美感又能带来最佳的生态效益和功能,这是城市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当前城市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环境效能低下。这是当前我区城市绿化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多个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一:由于我区设区较晚,绿化建设基础薄弱,虽然近几年大开发大建设使城市建设步入了快车道,新修改造了19条城市道路,并相应进行了绿化,新建成了青鸾湖公园、湿地公园、多岛海景区等大批绿化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目前的39.7% ,绿地率达38.6%,城市公共绿化面积已达360多万平方米,但是绿化整体效果与生态城市要求还相差甚远。 其二:城市绿地因在规划设计阶段未考虑生态效益指标的量化控制,只在其美化功能上做文章,过度追求“好看”,强调平面效果。结果是建成后的城市绿地植物品种单一,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发挥不了。其三:当前我们城市绿化中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布局分散、生态结构简单脆弱,环境效能低下。城市绿量严重不足,没有形成合理的绿化模式及立体空间的绿色网络和乔灌草合理搭配形成的生态效益。(2)绿色城市观念没有在市民意识中形成。有的单位集体或个人的绿化意识淡薄,存有侥幸心理、依赖心理,不主动地搞好自己的绿化,指望别人去绿化自己去享用;有的单位为完成指标把自己的绿色圈围起来自己享用,这样的结果是绿地率低下。保护生态、提高城市绿化水平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绿化建设是个相当广泛的概念.从家庭养花到大范围植被建设都属于绿化建设范围,上至决策者,下至群众百姓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为城市绿化出点力。

三、城市绿化应把握的要点

(1)改变观念,精心设计。这一点对城市绿化建设来说相当重要。分析当前城市绿化的现状,最大的误区是为了美观而种树,随处可见在水泥板的包围中种一棵树,建一花坛等,给人一种造作的感觉。要走出误区,就得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将森林引入城市。从设计上把关,抛弃陈旧思路,参考当地的生态特点,大胆地、大手笔地把森林生态建设设计到城市绿化建设当中,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佳的效用。而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且不可把设计仅仅当成是在图纸上作画,更不能只重视“艺术性”而忽落了其他的功能性。也不要为了迎合少数人的心理去做违心的设计。(2)合理选择树种。城市绿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因此不应仅仅追求美观,甚至只要能种活就好。应考虑的是让其发挥最佳生态功能,所以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尽可能地以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辅以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外来树种。使乔、灌、草相结合的人工植物群落模式形成最和谐的生态关系,能达到理想的绿化、美化、净化效果。(3)乔、灌、草合理搭配。合理进行植物种植结构的有效配置,是实现绿化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基本手段。通过多年的实践,这种绿化方式无论从景观、植物配置或生态效益上,都得到了认可。植物种植结构的有效配置与植物自身的生理特性及种植地点的自然特性是紧密相关的,能够形成植物合理有效的配置,会使绿地整体长势良好,发挥理想的生态效益,同时更会节约维护费用。(4)努力营造接近自然的生态。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自身的新陈代谢和能量循环的功能和规律,最接近自然的生态才是最好的生态。因而要努力营造接近当地自然的生态,尽可能减少人为破坏,改变以往总是把杂草除尽,把地扫得干干净净的做法,适当保留杂草与落叶,让森林自我调节,这样既营养了森林,又丰富了植物种类多样性。同时也增强了森林的抗灾和抗破坏能力。(5)加强城市绿化设计的规范化管理。长期以来城市绿化设计对绿地的生态效益基本不予考虑,只重视单一的景观效果。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设计入手,在提供设计条件时就要对生态效益的设计提出明确的要求。城市绿化生态效益量化分析研究的是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性和生态适应性。生态适应性包括耐阴、抗寒、耐盐碱、抗污、耐旱涝、抗病虫害能力、自肥能力、植物群落中各种植物之间的相互适应性等。(6)执法管理和资金投入要加大。加强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建设,明确管理职责,在人员、车辆、设备等方面要合理配备,在绿化养护资金方面要加大投入,树立精品意识,精细化管理,对每块绿地、每棵树都要实行全天候专人管理,努力提高管理养护水平。

第2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建设;城市绿化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绿化现状与不足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化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整个生命之网的一部分,在这个生命网中,植物和大地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植物和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的给人类和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目前我国各地市已经加强道路、广场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但是不可盲目乐观,与党和国家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我们用科学的态度,专业的观点去分析,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老城区存在公共绿化地面积严重不足的现象。这是由于老城区的建设期较长,居住人口众多,分布较密集,相同的绿化面积下,老城区人均享受的绿化面积必然不足。再者一些城市绿化决策者与管理单位没能对绿地的均匀分布重要性给予充分的重视,他们更热衷于在城市新开发的地区种植树木、花草,从而在绿化总量上达标,然则实际的绿化分布却极其不均,严重阻碍了城市绿地建设的功效发挥,导致新老城区绿地分布呈现两极分化的不良现象。

其次,各单位的绿化建设也逐步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学校、军队、新居住区的绿化率较高,而仓库、工厂、企业、商业区的绿化率则较低,而且没有相应的后期管理费。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绿化的步伐也迅速提升,一些城市大力引进多品种的种植树种进行配种与栽植,意图通过绿化数量的增加、达到满足绿化标准、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建管单位却忽略了必要的养护与协调配比,舍近求远的引进、盲目的栽种,密集的分布导致种植树种水土不服、相互抑制、争抢阳光和肥料,易受到病虫害的大面积侵袭,反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另外,一些发展中城市,由于没有成立统一的监管部门,在自管自制的绿化管理之下,易受地方行政和其他方面的干预和影响,很难对绿地的建设和管理起到实时的监控,很难有充足的养护资金,仅栽种却不管理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使在发达城市,也同样存在绿地长期无人管护的重规划、轻养护管理的不良现象。高温干旱的天气绿化植物得不到水分的补给、寒风凛冽中植物得不到有效的抗寒防护,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城市绿化管理建设的恶性循环,以为不养护就可以节省投入建设费用的片面思想制约了绿化建设的持续发展,通常后期对绿地进行的大面积重建投入要比及时养护产生的费用大出数倍。

同时也看到,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出现不少毁绿建房,填湖造城,绿地变车场等现象,使城市生态系统脆弱一不堪内涝、二不堪干旱、三不堪污染。

最后行业自身先天性不强,投资目的不明确,设计艺术性还不高、施工不规范、监理权限不明、管理较薄弱、费用不透明等反而约束园林行业进一步发展。

对此我们应从当前城市化园林绿化的自身特点、意义、发展方向进行全局思考:

注重城市园林绿化的自身特点

当前生态需求是人们的主导需求,而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向生态、绿色、环保型发展,城市绿化成为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1、实施对象大部分是活体

城市绿化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各种彩叶植物的配置,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净化空气,吸尘降温,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空间。

2、养护管理的长期性

只有长期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和良好长势,否则,难以达到生态城市绿化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城市绿化建成后必须提供长期的管护计划和必要的资金投入。

3、营造绿化的艺术美

城市园林绿化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等方面更讲究艺术性,其景观效果要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给园林绿化技术人员提出了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和对于城市绿化艺术美的特殊要求。

三.提高认识城市绿化建设的意义[这句话有点拗口。]

城市园林绿化不是单纯种种树、铺些草,增加绿地面积,还应该对城市具有较强的美化效果,体现赏心悦目的美学功能。城市绿化是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所在。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绿化环境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户外空间,它不仅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并有一定的艺术性。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美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绿化建设的绿化意义包括以下几方面:

1、改善气候条件,净化空气质量

绿色环境有降温增湿、改善光照、净化大气污染物、杀菌等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效应和作用。

2、绿化建设加快了旧城改造进程

随着市中心大型绿地的建设,众多长期居住在拥挤环境中。受到没有卫生设备,没有煤气困扰的市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结合旧城改造建设绿地改善生态环境,对政府、对市民来说是"双赢"的好事。

3、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作用,最显著的是由其公益性特性所产生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从绿化建设的成效来看,得益最大的是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的城市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广大市民,这完全符合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时,由绿化建设带动起来的旧城改造、房地产业相关产业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绿化环境的改善对吸引国内外企业到我国城市投资产生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花钱发展的园林绿化,最终将反馈于经济的发展。这种由"绿化经济链"引起的互动效应,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起到长远而有效的推进作用。

四.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方向

1、重视发展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能充分利用了土地和空间,在短期内形成绿化效果,美化了环境,还可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墙面绿化可保护墙体结构和保持室内适宜温度、湿度,增加空气负离子,减少粉尘和噪声。

2、增加乔、灌木层绿化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草坪发展越来越快,甚至大有以草代树之势,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草坪和乔、灌木相比,草坪层厚度非常小,其绿量少,生态功能弱、种植及维护费用高,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茂密森林层厚度非常高,绿量差别明显。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时,只在很有必要的地方如广场等才单独种植草坪,其他地方应多造乔木混交林和乔、灌、草混交复层林,改善植物空间结构,向立体空间要绿量和生态效益。

强化管理促进城市绿化建设

美观的种植、和谐的搭配、面积的平衡离不开养护的强化支持。持续高效的养护是城市绿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是绿化功能长效体现的必要保证。为了使绿化建设得以延续我们必须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用制度化的建设、规范化的管理、科学化的编制明确养护管理方式,确保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另外我们还应加强对引进树种的合理控制干预、深入分析可能引起植物病虫害的危及因素,并展开深入的防治研究。

兼顾平衡丰富城市绿化建设

单一的绿化种植既无法体现城市绿化的艺术性美感,同时又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平衡,因此为了构建完整、统一、丰富多样的城市绿化体系,我们必须从丰富城市绿化景观建设入手,在强化基本绿化功能的同时,使城市绿化发挥最完美的生态功能。同时,在绿化设计时,我们应严格遵循美观适用、生态平衡的原则,通过对栽种环境的深入考察、区域温度的平衡考量、栽种树种的习性调查,合理的进行栽配种的选择,避免植物之间产生相克的抑制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可首选栽种适应性强、易于成活的树种,辅助栽种一些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及土质特点的引进树种,同时使乔、灌、花、草等栽种形式协调平衡、错落有致,从而达到功能完备、美观和谐、净化持续的显著绿化效果。

加强园林行业自身建设。

园林绿化应该得到行业、政府、学术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充分认可、全方位的支持和全面繁荣发展。这需要行业加强自身建设,去急功近利之心,不要追求一时成效和短期最大利润,把目光放长远些,脚踏实地,扬善去恶,兼容并收,必须建立科学、规范、合理、有序的园林行业模式,建设和管理出各方面均满意的、可以影响数十载园林精品工程。

第3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管理;问题;原因

1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问题

1.1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上还未消除计划经济时代管理的运行痕迹和框框,政府在发展占有主导地位。目前,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体制。另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督机制薄弱,监督制度本身具有缺陷和信息不完全透明是客观事实。

1.2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缺乏长远性与科学性

城市环境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绿化的质量,以及绿化规划的设计。我国城市绿化现在基本还停留在主观和概括描述的阶段。主观决断比较多,量化分析比较少,容易造成决策失误,目前,我国的城市绿化面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此情况下,更需要充分发挥每一片绿地的效益,谨慎决策,合理布局。

1.3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制不完备

有法不依,管理者法制观念不强,在执法上存在着执法不严或某种程度的谋私问题;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以罚代管和以罚代法的倾向, 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园林绿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亟待健全。

1.4 城市园林绿化意识普遍不高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迟缓的严峻局面,许多城市政府对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总体建设不协调,绿地预留面积比例不足,大面积、大手笔、高质量、高标准的绿化景观很少,过分强调草坪,缺乏高大乔木。

2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问题探索

2.1 体制原因

这主要是追求政绩、短期效益所造成的。城市管理和决策者,急于通过城市形象的改变来显示政绩。在城市建设方面,如果真正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难免耗资巨大且见效缓慢,城市建设决策者欲在短期内迅速改变城市面貌,显示实力的目标驱使下,城市的中心地段和最引人注目的关键地段建设了一系列形象工程,还建设了一些所谓的生态城市等,但生态城市的建设也要尊重科学规律。

2.2 社会原因

这主要是实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造成的。在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建设缓慢,造成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活动场地、城市绿地建设十分落后,大多数城市中脏、乱、差的情况非常严重。

2.3 缺乏整体考虑

对于绿地系统的格局缺乏整体的系统考虑,建筑优先、绿地填空的现象非常严重,绿地往往是在填补建筑间不适合建筑用地空隙,而缺乏对绿地系统本身的结构和系统性的考虑,因此,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基本上是块状的绿地布局,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状况没有明显效果。

2.4 专业知识和审美取向的局限

城市的决策者和专业人员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深入到西方现代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在实地考察中,看到的建筑大多数是百年以前规划设计思潮的产物,被错误作为先进榜样加以学习。

3 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对策

3.1 完善城市绿化规划

根据城市发展现状,并结合城市现有的景观风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公共绿地的应急避难功能,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明确近期发展目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城市与自然共存”的原则,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城市组团之间、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建设高标准的区域型绿化隔离带,突出各区的独立性。城乡一体,共同发展。

3.2 积极探索屋顶绿化发展途径

由于屋顶绿化建设的投入大大高于平地绿化,且后期养护费用也高于平地绿化;因此,首先在政策上明确关于开发屋顶绿化的强制性指标要求,其次,建立计入绿地率的鼓励性条文规定来调动开发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建立若干政府开发建设示范项目。

3.3 因地制宜,优化绿化设计

根据城市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绿化设计,突出城市文化底蕴和内涵。集中力量在城市主要路口和繁华街头,营造一批人文景观,结合城市绿化布置有特色的城市雕塑、建筑小品和游憩设施,展现城市的乡土风情,提升城市品位。新城区以大面积的绿化种植为主;而老城区由于绿地面积有限,其绿化建设应以改造为主,结合城市居民活动休闲的需要做精做细,营造不同的城市绿化风格。

3.4 作好绿化养护的保障工作

现行的养护操作模式还很简易原始,主要是拔拔草、浇浇水、喷喷药,忽视了修剪的艺术性、施肥、病虫害的预防等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到绿化的景观效果,造成乔木长势不佳、灌木整形单一,因此,在抓好绿化施工质量的同时,抓好养护的质量也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园林绿化水平高低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象征,是人居环境的美化者和调节者。它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同时,还满足人类对景观的审美需要,使人心理和精神上怡和、舒畅,实现心理和精神的满足和享受。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绿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已被政府和市民所共识。但城市绿化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充分认识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绿化养护工作已成为城市绿化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在这里分析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主要环节,并针对这些环节探讨了具体养护管理措施。

1 城市绿化养护特点的分析

1.1 城市绿化和道路建设都属于市政的范畴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主要的区别在于城市绿化是有生命的,而且其生长周期和地域特征都十分明显;由于植被的种类存在差异,所以生长特点也完全不同。但是道路建设却没有这么多的特性,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就是道路养护制度相对成熟,绿化养护可以参考道路养护制度。

1.2 城市绿化养护和施工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

城市绿化养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维持城市的绿化效果是工作目标和核心,因为植被每天都在生长,所以这是不能通过短期突击来做到的。但是相反绿化施工却可以经过短时间的努力来美化城市的市容和环境。当然,城市绿化养护和绿化建设有紧密且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先要完成绿化建设才能够实施绿化养护,而且很多绿化建设技术也都可以直接应用在绿化养护上。

1.3 市政道路绿化和园林景观绿化之间的比较

通常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市政道路绿化品种不如园林绿化品种多,而更加显著的一个区分点是:市政道路的绿化大多造型简单,绿化效果整齐而有层次;而园林景观绿化种类自然是多种多样,其景观效果更加强调个性、特色和与众不同的美感。综上所述,把握绿化养护自身的特点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的养护制度。

2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建立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只是有一些地方性的养护管理标准,还没有整体统一的绿化养护制度,所以未来需要一套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绿化养护制度,这需要养护管理部门逐步实施和建立,在制定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提升其可操作性,所以建议采用模块化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把制度系统分成多个模块然后进行编写,但需要强调的是模块本身一定要自成体系,而且相互之间能很好的衔接。

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长速度有所下降,枯叶枯茎逐年增多,在高温多湿的季节易发生根腐病,秋冬易受地志虎(剃枝虫)为害,工作重点,注意防治病虫为害。据观察,台湾草连续渍水三天开始烂根,排干渍水后仍有生机,连续渍水七天,90%以上烂根,几乎无生机,需重新贴草皮。渍水1-2天烂根虽少,但排水后遇高温多湿有利病菌繁殖,导致根腐病发生。用托布津或多菌灵800-1000倍,喷施病区2-3次(2-10天喷一次),防治根腐病效果好。高龄地老虎(剃技虫)在地表把草的基部剪断,形成块状干枯,面积逐日扩大,为害迅速,造成大片干枯。检查时需拨开草丛才能发现幼虫。要及早发现及时在幼虫低龄用药,一般用甲胺硫磷或速扑杀800倍泼施,为害处增加药液,三天后清掉为害处的枯草,并补施尿素液,一周后开始恢复生长。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长阶段,观赏草地以绿化为主,所以重在保绿。水分管理,翻开草茎,客土干而不白,湿而不渍,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湿为原则。施肥轻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两头多,每次剪草后亩用2-4斤尿素。旺长季节,以控肥控水控制长速,否则剪草次数增加,养护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剪草次数多少和剪草质量的好坏与草地退化和养护成本有关。剪草次数一年控制在8-10次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剪草技术要求:一是,草高最佳观赏为6-10厘米,超过10厘米可剪,大于15厘米时,会起“草墩”,局部呈勾瘩状,此时必剪。二是,剪前准备,检查剪草机动力要正常,草刀锋利无缺损,同时检净草地细石杂物。三是,剪草机操作,调整刀距,离地2-4厘米(旺长季节低剪,秋冬高剪),匀速推进,剪幅每次相交3-5厘米,不漏剪。四是,剪后及时清净草叶,并保湿施肥。

3 制定绿化养护管理办法应解决的问题

3.1 规范术语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就是各种植物都用俗名不利于沟通,所以要规范植物的俗名形成统一的养护术语,这样,就避免了承包双方对合同的理解有歧义,自然在之后的考核时也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为不同地区的相互交流学习提供了方便。

3.2 养护分级管理

当前存在的一个客观因素,是绿化往往因为区位不同而有不同的重点。所以,有必要把养护等级区分开来,这样不但能集中力量把主要矛盾抓住,同时还能够降低因人员和经费不足而造成的能耗。但是,务必要谨记不要划分过多的绿化等级,建议以三级为好。下面对一二三级养护的质量标准列举如下:一级养护适用于城市广场或者是街头绿地等一些重要的地段;三级养护一般适用于那些位置稍偏且人流量少的地方;二级养护则通常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3.3 绿化养护标准的确定

这在整个制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比较严肃的。因为标准如果过低了,显然不会真正达到绿化的效果;但如果定的标准过高的话,又难免会造成资源和资金的双重浪费。所以对其标准的可行度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去周详地考虑,使制定出的标准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而不要成为一纸空文。

3.4 分类制定办法

在这里建议把绿化分成行道树、灌木丛、草坪、树林、花坛等不同类别,加以区分,以便在制定相应标准时方便区分。为了真正落到实处还可以把各大类分出若干个小类,例如:草坪就可以分为观赏草坪和非观赏草坪。这样不仅利于编制,也方便日后的查询和更新。

3.5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由于绿化养护整体是重视效果,所以对于一些考核指标就可以不必细化,但在制定的时候务必遵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将本模块命名为“办法”而不是“标准”的根本原因。

3.6 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不要过早拔掉种植时的固定拴护杆,以免引起树杆弯曲。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园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椎桩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 “狮子滚球”,“孔雀开屏”等让灌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不管乔木灌木要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对大王椰、假槟榔等观茎树,要保证树干笔直干净,叶鞘大、干枯后不易自然脱落,要人工及时清除。

3.7提高设计水平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要突出城市的个性美,全面提稿园林绿化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素质。同时,努力加大园林绿化管理力度,完善城市风景林地系统建设,下大力气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准和大环境绿化水平。如图:

4 结语

总之,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整个绿化工程是功不可没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作为一项生态工程,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虽然目前我国的园林养护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相信通过社会相关职能部门和人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使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快速提升,使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成熟,创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李庆书.我国园林绿化养护的基本技术措施[J].民营科技,2009(10)

第5篇

园林管理作为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所在,其绿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人民居住环境的优化发展,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是与时俱进,紧跟生态建设和绿色环保发展的内在需求。完善的园林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但就目前我国园林管理现状来看,还远远没有达到此目标,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即以此为研究重点,详细分析了我国园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对我国园林管理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应探索,以此推动我国园林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

1我国园林管理的发展现状

加强园林绿化管理、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园林管理的步伐,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园林建设整体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以及园林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成效。

1.1园林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我国,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园林绿化建设起步要比发达国家晚很多,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了有关园林建设技术标准等,并相应的制定和了有关的园林建设管理标准,例如1991年建设部出台的《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技术标准体系表》、《园林设计规范》、《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等等,这都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提供了有效依据,也促进了园林管理的初步发展;而后相关部门又相继公布了《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并就其实施规范进行细化分类,以此推动了我国园林管理的规范化、统一化和多元化发展,同时,也为完善管理方法,提升管理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由此看来,我国园林管理也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不规范到规范的渐进发展过程,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在不断完善中继续向前发展。

1.2城市生态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

城市园林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不仅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意识,更是加快了我国城市生态建设进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山清水秀、碧海蓝天、气候宜居,生态环境和谐而美好发展的既定目标,更是凸显了科学发展的城市生态建设规划的新理念,也让城市生态建设不仅关注于花草树木下的视觉美感的绿化建设,还将视野拓展到园林生态的整体协调搭配、统一发展的统筹规划中。在此科学规划管理基础上,城市环境污染得以改善,城市生态格局得以合理构建,由此所形成的和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有效的推动了“生态城市”目标的更快实现。

2我国园林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餐式发展,城市环境污染也成为了首要问题,尤其是在园林绿化和生态保护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化发展下,园林管理不能紧跟新形势发展,许多管理问题更是愈加明显,存在着园林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理念陈旧、重园林建设、轻视园林养护管理等“短板”,这都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的实现,具体问题如下分析:

2.1科学、完善的园林管理体系尚未形成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园林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整体管理水平还有待加强。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态建设的不断加强,国家也加大了园林绿化发展的与投资和管理力度,但是取得的成绩有限,仍然存在管理标准化程度低、管理体系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发展水平不平衡等现实问题,这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园林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现存的管理制度标准中,关于园林管理的规定很少,即使有相关规定,但也严重失衡,大多集中部分领域,例如关于花卉种植领域标准化管理规定较多,但是却对于园林绿化验收标准和管户方法的规定却少之又少,这势必造成园林管理的制度缺失,从而最终影响管理成效。

2.2欠缺园林管理的系统评价标准

园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生态环境的建设,更是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有必要的评价、衡量标准来对园林管理效果进行分析、评判,以便明确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督促园林管理的科学化发展,但是就目前我国园林管理现状来看,其评价标准严重缺失,没有纳入相关规制当中去,这就致使园林管理毫无“规矩”可言,不受任何标准拘束,肆意妄为,最终阻碍园林管理的进步和发展。

3我国园林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加快我国园林管理的科学化、系统进程,成为了当前最为迫切之举。

3.1生态环境建设是现代园林管理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社会科学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必要前提,由此,必需将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发展作为我国园林未来发展的主题。生态环境建设是以改善环境污染,绿化园林建设、美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根本目的,城市园林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以此为基础,在尊重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推进园林建设与养护的有机结合,逐步完善城市绿化,推进城市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2现代化、高科技化的发展是园林管理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各层面的变革,而园林管理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要受其影响。目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升级、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个性化发展也不断增强,城市园林管理必须紧跟现代化发展方向,拓宽管理思路,更新管理观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推进和完善园林管理的现代化和高科技化的进程,以此实现园林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4结语

第6篇

[关键词]高分辨率 遥感技术 制图 城市规划 监测

[中图分类号] P23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251-1

我国正处于城市高速发展时期,逐渐从农业大国走向以城市为主的新历史阶段。而数字城市则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它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有助于获取大量基础性数据,绘制相应的地图,辅助城市建设决策。

1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概述

学界将卫星影像图的空间分辨率在10m内的遥感技术成为高分辨率遥感技术,早期的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被应用到军事领域,到20世纪90年代,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开始进入商业化进程,开始在工程测量、城市规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这时的高分辨率遥感技术才开始进入繁荣发展时期。当前,我国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应用上,多采用美国发射的IKONOS高分辨率卫星。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进入到市场经济发展中后,其强大的空间分辨率、丰富的信息量都使得其与传统遥感技术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关注。在1m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图上,城市的地表资源、环境、经济等内容都可清晰可见,故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在数字城市规划中得到大力应用。

与传统遥感技术相比,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单幅遥感影像图中的数据更多,是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图数据量的100倍以上;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图的单色波段光谱分辨率大,用户可以准确判断出地物的类别、属性,地物的纹理信息和几何结构信息非常明显,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对这些影像图进行相应的图像处理,得出想要的图件。而传统的遥感影像分辨率有限,很难看到一些较小地物的纹理、结构等细节信息。

2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数字城市空间布局规划中的应用

2.1运用遥感资料制图

运用遥感技术制图前获取遥感资料的常见作业方法有三种:航空摄影测量:包括像片控制点测量和像片调绘等外业工作内容和影像扫描、数字空三加密、定向建模和数据采集等内业内容,所需数据源包括航摄资料、大地测量资料、地形图资料、专题资料等。航天遥感测量:包括正射纠正、数据采集、核查补调等作业流程,所需数据源包括卫星遥感影像或其正射影像数据、比例尺成图比例尺相同的地形图或DRG数据等。地形图扫描矢量化:包括扫描定向纠正、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编辑以及图幅接边等作业流程,所需数据源包括出版年代最新的、比例尺与成图比例尺相同或更大的地形图、最新的DOM数据、专题资料等。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获取的影像图与一般的影像图不同,其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方法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其包括图像的预处理和信息提取两大部分,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将图像数据读入进行预处理,包括几何校正、去噪、增强效果等,当影像图有三维立体图像时,可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纸质正射影像DOM。其次进行景观地物的边缘检测和分割;再次,利用专家知识系统和先验模型确定各个类型特征的描述参数,提取出需要的信息,并进行分类;最后输出结果。

第一,地形图绘制。地形图是数字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需要的最基本的地图,按照往年的经验,地形图的更新周期为1-3年。在数字城市规划中,应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可大大缩短地形图更新周期,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精确的影像图,然后借助相关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影像图的处理,绘制出不同类型的地形图。

第二,正射影像图绘制。正射影像图是一种具有地物标记、图画可量测性、丰富直观影像信息的地图。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合适覆盖范围内的最新图像信息,然后利用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进行校正、增强、镶嵌等处理,借助大比例尺地形图,对影像图进行变换和几何纠正,确保图像信息的精准度,将地形图中的城市、居民点、山脉、河流、公路等典型地物信息和名称标注出来,进行相应的装饰,制作出数字正射影像图。正射影像图在数字城市规划中应用的最大优点就是周期短、成本低。

2.2 建设城市规划数据库

数字城市规划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持,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可获得高质量的卫星影像图,丰富数字城市规划的信息系统,帮助用户了解城市建设的相关情况,帮助其作出科学的决策。数字城市的规划以城市建设现状为入手点,这其中就涉及到大量基础地形数据、规划控制数据、现状数据、属性数据等资料。现状数据主要包括拨地数据、用地现状数据等。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可获取丰富的地形数据资料,且数据的更新也非常简单。

2.3 城市内部用地结构分析

在数字城市规划中,城市各功能单元及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城市用地变化与建设格局分析。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土地开发问题越来越多,这不利于数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顺利进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数字城市规划中用地规划的关键。将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遥感影像图综合起来分析,了解城市用地变化情况,并用统计方法进行城市中心移动、离散度、紧凑度等的分析评价,预测城市时空变化,发现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又如:绿地景观是城市的重要生态系统,可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进行城市绿地景观基本布局、占地面积、所处位置、苗木种植情况等数据资料的获取,然后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得出最为直观的影像图,进而进行合理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

利用高分辨率技术以及高光谱遥感数据,实现地物的精确分类和识别,从定性化的高光谱遥感数据走向定量计算,更好发挥遥感数据的优势。在数字城市建设中,根据实际需求利用高分辨率技术和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城市定量遥感的分析。总的来说,高空间分辨率技术在数字城市中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如图2所示。

3 城市发展动态监测

动态监测是数字城市规划的重点之一,为数字城市规划奠定基础,帮助用户了解城市发展动态。一般来说,城市发展动态监测包括城镇扩张现象、市容管理、城市绿化、地震灾害、环境保护、城市交通规划、数字交通建设等方面的监测和评价。下面就简单介绍其中的城市绿化、地震灾害两个方面的监测和评价。

第一,城市绿化的动态监测。应用多时相遥感数据,对比分析测区不同时期的绿化状态,了解其绿化变化和空间分布情况,实现对城市绿化的动态监测。通过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获取一系列专题性的城市绿化分类图、树种分布图、草地分布图等,进行城市绿化的动态监测。如:2003年北京重点实验室的“基于IKONOS遥感影像的北京城市公园湿地资源调查”项目将1m空间分辨率的全色影像几何形状数据与4m彩色影像数据融合,解析水系植被等的遥感影像特征信息,了解近年来的公园水面面积、植被面积、水系植物类型等变化数据。

第二,地震灾害监测。地震预防是各个国家和城市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地震灾害的监测有助于减轻地震危害。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震灾害的监测,扩展人们获取地球信息的能力,减轻地震灾害对城市建设带来的危害。如:2004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开展的“IKONOS卫星影像在城市防震减灾及震害评价中的应用研究”项目中,在IKONOS卫星影像图中可清楚分辨出防震减灾工作中需要的基本要素,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影响资料进行信息的提取,提取地物形状、方位、属性等信息,大大节约时间和人力。且IKONOS卫星影像的更新速度快,能满足城市地震灾害评价对影像图的需求。

4结束语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以及影像图的处理和信息提取技术越来越成熟,是数字城市规划的关键技术之一,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保护生态资源,合理规划城市交通、教育、绿化、市政管理等,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宏,李俊,刘敬.高分辨率遥感在城市发展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1):105-109.

[2]肖洲,张海涛,虞欣.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展望[A].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271-273.

第7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种植;施工;养护管理

前言:

园林绿化工作必将涉及到园林的养护,因此我们还应当对园林绿化的养护进行深入分析,强化现代园林绿化管理养护水平,提升园林绿化质量。

1 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的要点

1.1 强化施工组织

强化施工组织是指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进入到施工场地亲身实践勘察,并且仔细分析工程设计的有关要求,制定出符合工程施工特点的组织结构和施工计划。要具体落实定制好的施工进度计划表,固定查看施工进度,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和现实因素的变化合理地调整工程计划表,有条不紊地安排施工,尽量缩短工程工期,这点对于那些具有较大的工程量,并且需要较长工程周期的大型工程非常重要。特别的园林工程的实施在引入招投标制度之后,要更加注重对加强施工组织结构的设计。施工组织结构主要是为了将大工程拆分为几个小工程,明确哪些工程由哪些工程组来完成,各工程组的所属关系,各小工程的负责人员,以及领队人员的权利与任务等问题。

1.2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

绿化工程施工时要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有技术地栽种植物并确保最大的成活率,使植物景观发挥绿化和观赏的作用。有了好的设计,还必须要有好的施工单位将其完整的建造出来,将白纸上的图画变成实际的景观,这就是施工单位的核心任务。因此,施工单位要让施工人员与设计单位直接进行接触,交流和把握设计的核心理念和要点,并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不能任意改变和偷工减料,否则就会歪曲整个设计理念,影响最终的美观度和观赏效果。

2 园林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技术支持是施工管理过程中最大的问题

技术支持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很难使园林景观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园林景观的技术主要体现在园林样板设计、资金预算和竣工验收这些方面。而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技术却是很缺乏的,样板设计的完美,也还需要施工人员拥有一定的技术去完成,才能制造出实用、美观的园林景观。

2.2 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绿化意识淡薄

园林景观对员工的专业素质要求是很高的,种植的树木、花草,在一定的时期需要进行修剪、造型设计。但是目前的绿化施工人员素质并不高,良莠不齐,很难将园林设计的理念体现出来,甚至有的施工人员认为园林绿化只是简单的铺草种树,绿化的意识淡薄,不能真正理解园林设计者的意图,给管理工作增添了难度,同时还给环境造成破坏。

2.3园林绿化的重视度不够

人们对于园林绿化的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建设的步伐要快于园林建设的步伐。很多城市的政府部门对园林绿化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城市都响应国家号召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生态城市,在追求实际利益的过程中却忽视了环境生态中重要的环节园林绿化。园林绿化的预期收益有着很强的特殊性存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显著的成效和较大经济利益。所以人们对于它的关注程度相应的也不是很高。

3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优化分析

3.1 提高人们对于园林绿化的认识

人们相对地提高对我国园林绿化的保护意识,政府大的资金注入扶持,这两项工作做好了,能将我国园林绿化水平提升一大步。园林工程的建设和保护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制定“园林绿化系统规划,保护绿化率。对城市绿化做出长久并合理的规划,并坚持按计划执行。争取建设出绿化总面积适宜、布局合理、种类繁多、景色宜人、独具一格的城市绿化体系。

3.2 综合运用绿化植物种类

我们国家的城市绿化运用的植被往往单一,需要使用更多的符合环境的植物,使园林绿化的结构层次更加合理。植物要选用本地的植物,对规划地的植物加以利用。适时的栽植一些外来的植物,使植物变的多种多样。要多选用大青类的植物,增加四季的绿色覆盖率,构建层次合理、种类多样的丰富园林景观。

3.3 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

园林工程从业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所在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水平。一个好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符合周围环境的生态,给人以美的感受,而这些标准的体现需要由一个良好的设计师构想出来。施工队伍从园林绿化设计到施工,要以技术为指导,对员工的专业水平进行培训,让施工人员对于绿化植物的布局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创新,在高水平的设计、合理的施工、良好的技术管理中提高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

3.4 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园林绿化管理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完善管理制度,在监管部门有力保障的基础下,更好的维护园林工程的完整性。推行合理的植物保护方法,向广大市民宣讲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对园林绿化工人的专业培训要同时展开,提高工作责任心,把园林绿化工作当成一种长期的坚守任务来做,使得城市绿化效果的作用更加突出,稳步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

4加强绿化养护管理的具体措施

4.1 灌水管理

灌水也不是盲目的对所有的树木和花草统一浇灌,这其中是有很多讲究的。例如,不同树木栽植的年限,灌水量就不同,新栽的树苗要连续灌水 3~4 次,还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和间距;不同树木的生长期,灌水量就不同,北方的树木抗旱,秋冬和早春是北方树木的休眠期,在这个时候灌水,非常有利于树木的生长;树木品种不同,灌水量就不同,不同的树种即使种植在同一片土地上,它的需水量也会因习性的不同而不同,花灌木需水量比较大,抗干旱的树木需水量比较小;依据气候对树木进行灌水,南方和北方的气候是不同的,南方的雨季比较长,北方的雨季比较短,南方 4~6 月为雨季,而北方则为旱季,因此北方的树木应在旱季进行大量的灌水,而南方的树木则不需要灌水。

4.2 树木的修剪

树木的生长和树叶是离不开的。树叶的光合作用给树木提供必要的能量,在修剪树叶的过程中,树叶如果修剪的过多,会给树木造成严重的损害,还会让外界的细菌乘虚而入;树叶如果修剪的过少,树木的营养就会供给不足,妨碍树木茁壮成长,因此,在修剪树叶的时候要把握好其中的度,为园林景观价值的体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及时进行树木病虫的防治

树木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树木是绿化养护的重要途径,树木的天敌是病虫,一旦被病虫侵入,树木就会命不久矣。在养护管理的时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地应对,及时防治病虫,例如,蚜虫、小蠹虫、金龟子等是树木的主要害虫,要将常规杀虫和化学农药的使用相结合,同时开展物理、生物防治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树木病虫的防治。

4.4 施肥管理

树木的生长是离不开肥料的,树木只有吸收了足够的磷元素,才能长的枝繁叶茂,因此,绿化养护人员在进行树木养护的时候,要做好施肥工作,在树木最需要营养的时候施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这些养护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能维持生态系统地平衡,净化城市的空气,给忙碌的城市生活带来绿色的生机。

结束语

园林景观施工与绿化养护管理是分不开的,只有后期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做得好,才能使园林景观达到实用、美观的效果,在绿化养护管理的时候要做好灌水管理,修剪树木,树木病虫的防治,施肥管理等工作,园林景观的价值才会得以体现,才能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形象,提高人们生存、生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力.探讨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性[J].吉林农业,2012(6)

[2]黄传涛.园林绿化养护监管过程及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2013(09)

第8篇

环境工程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少部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等,对环境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污染。而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水平不均衡,一些相对落后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相对落后,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不足,无法进行集中处理,污水的处理率偏低。城市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控制不足。工业生产排放的气体未经处理造成了大气污染,城市汽车尾气排放超标直接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加剧,一些正在建设施工城市,空气中灰尘含量很大,以及这些问题带来的噪音污染问题[3]。目前相应的政策和举措已经对环境工程建设起到了良好的配合作用,但是在与城市的发展欲望和现状想平衡方面还有待完善。城市绿化分布不均衡,一些城区的绿地覆盖率偏低。一些城市因忽略绿化,土质沙化的现象逐年加重,城市生态整体失衡、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较严重,这无疑加重了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矛盾。

城市环境工程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视地区不同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也不同,部分地区政府对环境工程重视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为了追求发展,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工程建设。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基层工作人员执行力度不够,相关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使得环境工程建设工作开展缓慢。环境工程建设也需要资金支持,环境工程建设的资金短缺和技术水平的落后,这也是导致环境工程建设工作进展缓慢的直接原因。环境保护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样需要大家一起来建设,创造良好的和谐的生存环境人人有责。公众的环保意识不足,再加上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够,每个人没有良好的环保意识,也阻碍了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

加强环境工程建设对策

相关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对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制定相应完善的政策措施,坚持执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只有政府机构以及各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环境工程建设,城市的环境工程建设才能够顺利的开展。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完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积极推动政策的实施,加强环境工程建设。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环境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积极完善多元化投资建设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外来资本等积极参与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当中来。积极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提高环境工程建设的质量。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利用全新的宣传媒体向广大公众宣传环保知识,逐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大力倡导环境保护,让环境保护成为时尚和公众的自觉行为;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大幅度曝光污染严重的企业和单位,大篇章报道环境保护典型事例,为企业发展和公众生活树立榜样,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进行舆论监督。加强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加大城市绿化力度,加强城市公园建设,出台节能配套措施和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开发、生产和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污染和环境问题的出现,为实现良好的环境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

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环境工程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从长远利益出发,关注整体利益。我们既要注重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加强环境工程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要想发展,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尽管目前我国的环境工程建设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也遇到不少的困难,但这不能成为我们踏步不前的理由,只有我们充分发挥智慧,加强对环境工程建设的足够重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本文作者:张贵北 单位:湖北省松滋市)

第9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公园;公共管理

收稿日期:2011-04-08

作者简介:钟子杰(1981―),男,广东兴宁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公园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144-02

1 引言

自2004年1月6日广州市政府正式向国家环保总局提出“创模”申请以来,广州借鉴了许多国内外生态绿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大力度实施“青山绿地”工程,着力构建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为了逐步形成由生态圈、交通绿化走廊、城市绿化景观和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组成的网络化、立体化、群落化的生态绿地格局,向“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理想目标大步迈进。园林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精神创造,表达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和物质文化风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是园林管理项目建设的核心,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在人们对生态环境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城市绿化建设的步伐随之不断加快,园林绿化对保证公园管理的又创了新的成绩。

2 公园管理措施分析

2.1 做好组建项目部门的工作

组建项目部门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前提。园林绿化工程涉及面广,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园林绿化工程中包含着土建部分,还与市政、亮化及其他建设部门协同作业日趋增多,园林绿化工程还涉及美学、艺术、文学等相关领域,此外还具有施工方法不一,质量要求不一,因而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程项目的质量更难以控制,搞好施工之前的组织设计是搞好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关键。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在接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任务后,要及时形成园林绿化工程项目部门,选配具有改革开拓的精神,施工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精干高效的人才进人项目部。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城区绿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城区绿化工作与当前正在推进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干部作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在“两个率先”中实现生态文明目标,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进一步加大园林绿化投入,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全方位植绿扩绿,用硬作风攻硬任务完成硬指标,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整体水平。

在绿化工作中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出实招、鼓实劲、用实功、干实事,把任务进行量化、细化,确保绿化资金到位、绿地面积达标。各建设单位要按照“精细、精致、精美”的要求,对绿化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施工,全面提升绿化养护水平,集中新建一批精品工程。有关部门要及时对施工图进行汇审,确定图纸的正确性与适用性。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地形地貌、地下管线、施工条件等有关资料,结合工程特点、地区环境和施工条件,从施工的全局和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遵循施工工艺的要求,科学地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对质量、工期、效益目标做出规划,进行目标管理。

各级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齐心协力抓好落实,避免出现绿化死角。要建立健全检查制度、定期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综合运用群众评议、条块评估、组织评定“三位一体”的考核办法,把整个城区绿化活动置于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之下。各新闻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城市园林绿化法规,宣传先进典型,在全市形成社会办园林、人人参与园林建设的良好局面,迅速掀起全民绿化的新。

2.2 严格控制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合理,提高工程质量。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做好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监控。对每一道工序质量都必须严格检查,当上一道工序质量不合格时,决不允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检渊手段和方法及监控措施,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得到落实。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要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各种原材料、产品、半成品、构配件、机械设备、土方、苗木、草坪、支架等工程材料,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入材料的质量,如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各种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严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对投入材料的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均应进行全面控制,从组织货源到使用认证,要做到层层把关,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合理,安全文明施工,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2.3 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园林绿化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一系统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施工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信息,通过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促使施工项目系统内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标运行,使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能够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尽可能的降低材料成本和施工管理费用,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机械设备利用率,组织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实现,而成本核算又是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又对下一个施工项目成本预测和决策提供基础的目标和重要手段。

2.4 强化园林绿化工程的监理人员素质

园林工作靠的是“三分种七分管”,只有进行不间断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有高的成活率和良好的长势,否则,就难以达到生态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它需要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注重感观效果和生态效应,园林绿化监理人员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要做到全过程跟踪,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每个环节不出问题,从而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另外,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与进度、成本、安全控制之间既存在着相互对立,又存在着相互统一的关系。只有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工程各方面良性循环,质量合格,进度符合合同要求,投资成本合理,安全文明施工。对于如何实现园林绿化工程土建部份的质量把关,作为工程监理人员不仅停留于一般的熟悉图纸,还必须深刻领会设计意图,熟悉与掌握土建部份的施工规范,具备园林绿化或风景园林专业知识并且同时具有丰富的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经验,认真把好艺术关,力求达到最好的环境艺术效果。熟悉并掌握施工合同,以便更好地监督和管理施工单位,更好地控制工程质量。

要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工作,作为园林监理工作人员要发扬不怕艰苦的团队精神。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园林监理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室外气候环境较为恶劣,这就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发扬吃苦耐劳、相互协作的精神,才能够圆满完成监理任务。同时加强对《建设工程监理规范》重要意义的宣传;举办对《规范》内容的学习培训;结合实际进行重点指导,以求从根本上提高对《规范》执行的自觉性,力促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行为的规范化。同时,还必须坚持“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监理原则,坚持强化公司内部管理,坚持树立牢固的服务宗旨,坚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坚持发扬不怕艰苦的团队精神,不断提高监理队伍的素质。

2.5 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与后期养护工作

竣工验收是施工阶段的最后环节,是提高质量水平的最后一道关口,要严格对园林绿化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评定时,一定要坚持标准,严格检查,避免出现判断错误,每一分项工程检查验收时不可降低标准工程质量等级不符合标准,分项工程、单位工程的质量不可评为合格。发现质量隐患及时以书面通知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如园路、亭、廊、花架、亲水平台等的基础。通过竣工验收,全面综合考察工程质量,保证竣工项目符合设计标准、规范等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竣工验收必须有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项目经理部必须重视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确保工程圆满结束,质量合格。

3 结语

在行业市场化的进程中,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园是城市公共设施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进行了公园的园林绿化研究,挖掘城市综合公园应有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城市综合公园的3大效益,并协调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以生态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为基础,社会效益为目的,互为影响、作用,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使得公园整体综合效益的发挥符合城市尺度和风貌。

参考文献:

[1] 石 涛,沙文兵.城市经营中的筹资问题:思路与建议[J].经济经纬,2006(6):26~27.

[2] 蔡永进.如何吸引在外温州人回乡创业[N].温州日报,2005-06-11(7).

[3] 顾承东.大型国际机场多元化融资模式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

[4]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第10篇

关键词:公园广场;精细化管理;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F12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公园广场管理是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公园广场精细化管理,是公园广场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必然要求。随着武汉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公园广场管理工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绿化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行公园广场精细化管理,加快形成“指挥有力、运转协调、指标精准、处置有措、反应迅速”2的公园广场新格局,提高公园广场管理效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公园广场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要求

精细化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源于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5公园广场精细化管理,就是将企业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公园广场管理中,综合运用现代化管理理论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并建立与精细化管理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实现公园广场管理的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公园广场精细化管理是城市绿化管理精细化的必然结果,它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精、做细、做准。“精”指的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将管理工作做得更加精致。

1、公园广场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是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按照相应的流程规范运作。规范化的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让管理工作有迹可循,能够做到根据实际情况改良管理体系,实现管理工作的动态控制,增强管理的适应性。二是制度化。变“人管人”为“制度管人”,增强管理工作的公平、公开性,赏罚分明,提高管理工作效力,提高被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三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依靠的是先进的管理手段、科学的调研、科学的环节及流程设计,从而使管理更加切合系统的运作实际和发展要求。四是精细化。重视管理流程的优化和细节管理,追求高效率和高质量。

2、公园广场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是管理对象精细化。公园广场的管理对象包括广场、植物、游人、商铺、广场设施等。对管理对象进行科学的调研,弄清楚管理对象的底数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结合精确的数字,对管理对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分类,按照实际情况和预测管理难度对管理对象进行细化分类,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标准和人力投入计划,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发挥分类管理的优势。二是管理制度精细化。在确定管理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对管理对象的细化分类,制定细化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促进工作中各个环节紧密配合,促进管理方式的转变,以此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三是管理措施精细化。对不同种类和级别的管理对象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进行预测,对风险进行评估,科学的应对,以实现管理工作的动态控制和前置管理。四是管理职责精细化。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各管理和工作岗位的基本职责,从工作内容、标准、时限、记录、交接等方面进行细化、量化、固化,使各项管理工作有迹可循,有据可依,责任落实到个人,形成基本职责清晰,岗位职责明确的责任落实体系。五是考核测评精细化。根据不同管理对象的特性,结合管理目标,制定相适应的的公园广场绩效考核体系。运用考核、奖惩、处罚、责任追究的手段,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以精细化管理促进公园广场养护管理的“六大提升”

1、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

环卫保洁工作是公园广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公园广场景观效果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公园广场的洁净与否直接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5所以我们在研究环卫保洁的工作对象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公园广场中游人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做好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在对公园广场的垃圾进行风险控制。一是对公园广场中的垃圾进行分类,按照垃圾的成因,我们可以将垃圾分为自然垃圾和人为垃圾两大类。二是摸清楚各类垃圾的底数,自然垃圾的数量和分布与公园广场中的植物分布和季节有着密切关系,其数量有一定规律,精细化管理的难度较小。而人为垃圾受游人的行为主导,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的垃圾数量都不相同,其精细化管理的难度大,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调查人为垃圾的底数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时段、不同节假日、公园广场不同部位的垃圾分布情况和游人分布情况。进而通过研究游人的行为习惯来掌握垃圾的分布规律。三是根据垃圾底数,制定公园广场的风险量分布动态图,进而合理安排保洁人员。目前,公园广场环卫人员,是按照每人负责一定面积来安排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我们可以将公园广场的环卫保洁工作进行风险量评估。按照垃圾对公园广场景观的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明确公园广场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垃圾风险等级,以此为指导科学安排和适时调整环卫人员的分布,达到公园广场景观效益的最大化。

表1公园广场垃圾风险等级评估表

2、植物和设施养护精细化管理

随着技术的革新,农业信息化和精准化已经得以实现,其中很多信息化技术可以用于城市公园广场园林植物养护。例如,利用光谱对植物的叶片进行实时监控7,获取植物的生长情况,以达更为快速和精准的对植物生长进行调控的目的。对植物进行条码化管理1,以利对单株植物实现精细化养护。从我市的园林工作实际出发,笔者认为做好植物和设施养护的精细化管理除了引进先进技术外,更重要的是做好养护目标的动态控制。因此在养护实施过程中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养护目标的动态控制。一是要明确公园广场植物及设施精细化养护的工作目标,保持全年的植物和设施的完好不缺失。二是将全年的工作进行分解,以确定每个项目在不同时间内的计划值。三是养护过程中,对养护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收集养护目标的实际值,定期进行养护目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如有偏差,则采取纠偏措施进行纠偏。

3、人员管理精细化管理

人员管理的对象是广场活动人员。6公园广场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口流动管理难度大,其中广场工作人员和在广场搞活动的人员可以通过相关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其行为8;市民和游人的行为规律性小,管理难度较大。笔者认为对这类人员的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事前控制,即事前分析可能导致管理目标偏离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在公园广场中安设提示牌和警示牌、“游客须知”和cd短片3,可以提高游人的文明礼貌程度,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对公园广场景观的破坏。所以要提前调整管理人员的分布情况,提高公园广场人员管理的反应速度。

4、检查考核精细化

实行精细化检查考核,进而对工作人员进行奖惩,可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以精细化的检查考核做为指挥棒可以提高精细化养护管理的水平。精细化检查考核的考核对象是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精细化考核的基础是考核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一是考核标准的公平性,如在考核公园广场保洁人员的时候,不应粗略的制定某个单一的问题数对人员进行考核,而是应该综合考虑其管理区域的难度系数、面积系数、风险等级,制定有差异的问题控制性指标,确保考核的公平性。二是考核方式的公平性,如在不同考核区域内,考核人员的考核仔细程度应做到一致,其仔细程度可量化为单位时间人员的考核面积。

5、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的搭建

基层管理单位由于种种限制,在建立基层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工作上存在较大难度,没有能力制作“绿化养护管理信息化”网站。对此,我们可以转换思想,将“平台”的定义进行扩展,利用现存能够掌握的工具,搭建其他载体的信息交流平台,以达到从发现问题到整改问题的全过程信息化指挥。例如,运用QQ软件和手机QQ及群发照片功能,搭建“绿化问题整改平台”。

基层园林局和各级养护单位,甚至是各养护班组都可以运用类似的通讯工具,实现“平台”搭建,作为市园林局绿化养护平台的补充,形成全面的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系统。

第11篇

关键词: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12-02

1 引言

近几年,很多城市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城市”,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工作。“三分种,七分养”一直是营造园林的头号准则,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解决绿地养护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管理较粗放、缺少精品意识等问题,笔者按照精细化管理理念,从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构建培训体系和考核机制等方面着手,对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2 精细化管理的概述

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源于发达国家,它是社会分工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精”是精益求精,抓住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是不忽视细节,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化”是作为一种规范的流程。普遍推广的意思。精细化管理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细化考核。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对执行的管理,发力点在于抓落实,做到事事有标准,事事有考核。精细化管理有三大原则,即注重细节、立足专业、科学量化[3]。精细化管理是在规范化的基础上,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进而追求个性化[1]。

3 绿地养护中常见的问题

3.1 绿地养护分级管理有待规范

很多地区将所有绿地只按面积计算,或者按照群众关注度划分几个等级,没有将绿地内的植物细化分解。而乔灌花草比例不一样,其养护成本也有差异,因此只按照面积或关注度划分是不规范的,有待改进。

3.2 绿地的养护标准需完善

目前绿地养护操作技术大多采用传统方式,养护质量标准科学含量不高,养护停留在粗放管理上,没有形成标准化和系统性。

3.3 绿地管理的考核标准需健全

很多地区对植物的考核要求是“植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考核标准比较笼统。绿色植物养护效果的好坏应考虑植物本身的特性是否充分发挥,考核标准应依据当地气候、环境条件来确定。

3.4 行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需加强

园林养护公司往往重建轻养,对养护工人技能要求不高,绿地养护工人流动性较大,导致养护工作缺经验、缺技术,致使绿地景观效果不尽人意。

4 绿地B护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4.1 规范绿地养护分级管理标准

绿地养护分级管理标准是完成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绿地分级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当地绿地功能、面积、植物群落结构、园林设施及重要性定位等因素。不同等级的绿地,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同,养护费用和管理标准也不同。

4.2 制定绿地养护周年管理计划和操作规程

一个地区的立地条件基本不变,因此将良好的养护经验规范化、制度化,列出周年管理计划和操作规程是指导绿地管理的纲领,不仅可以指导实践,还可以作为监督检查的依据。通过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调整、总结、分析,使养护作业计划更全面、细致,更具操作性。同时,使日常养护如补植、施肥、修剪、浇水、病虫害防治、除杂草、防寒、应急处置等具体内容有规范的技术指导和标准的操作流程,以便进行更加专业、规范的绿化维护[2]。

4.3 完善养护考核标准

考核是制度措施落实到位的关键,多由行业监管部门实施。考核标准应结合实际制定质量目标与细则,通过检查记录――问题反馈――限期整改――跟踪验证,监督养护单位落实好绿地养护标准。

4.4 以人为本构建绿化养护人员的培训体系

建立例会制度,加强行业内部交流,相互借鉴和分享养护经验;通过基层班组定期点评,总结分析问题,合理调整计划方案;构建绿化养护人员的培训体系,根据管理者、技术人员、绿化工等不同参与者,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绿化管理者要加强对管理方法、模式及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技术人员要加强对质量管理培训和新技术的应用培训;绿化工要加强对养护各环节的技术操作培训[3]。

参考文献:

[1]刘 晖.精细化管理的涵义及其操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4):15~16.

第12篇

关键词:城镇园林;创新;文化

一、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现状

园林绿化在城市中起到了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美化城市的作用。由于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期,城市日建高楼,月辟新厦,各种园林绿地多被挤占,商业服务、交通通讯设施蜂涌而起,加之单位厂矿圈围占地、乱搭乱盖。自然生态已被极大地破坏,生物物种已十分匮乏,在这样的城市空间中,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虽已得到极大发展,但受经济发展、体制功能、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园林绿化规划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六大类绿地中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绿地、公园绿地、单位绿地等方面,尚未摆脱旧有园林绿地的框架。如:节日的人工花坛摆设、公园过度侧重花坛布置、人工修剪,园林规划上盲目引进外来树种,一种形式、同一种类一哄而上,“长官意志”代替规划设计等,而最为关键的是未能将生态的观点、维护生物多样性、地方文化特色与造园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对极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应有的破坏。

二、面向未来的城市园林绿化创新的任务与目标

城市建设的特殊性使其环境对生物多样性与物种生存竞争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城市的兴建, 使环境生态系统恶化, 使适应性差的物种减少或毁灭, 但同时环境的选择压力以及在自然选择基础上增加的人工引进、驯化、选择, 经过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 使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都会有一定的增加。80 年代以来, 我国大力提倡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美化城市环境, 为人为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 因此国家将“园林绿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作为城市园林事业和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

城市环境园林绿化创新的任务: ①对城市建设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污染进行规划治理; ②对现存自然条件尽可能地加以保护, 并辅以人工手段输入自然因素, 提高生态系统和绿地质量, 达到必要的生态效益, 尽力构筑城市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绿地系统; 尽力通过自然山川的绿地系统, 形成城市良性气流循环, 改善城市小气候, 最终缓解或消除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人类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 为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以世界园林绿地发展趋势为主线, 根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的原则, 应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 遵从“生态位”和“互惠共生”的宗旨, 科学配置、协调植物种群间的关系; 保持物种多样性, 模拟自然群落结构的生态学原理, 结合园林绿化设计的原则, 合理布局, 创建园林绿化精品。通过对园内外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的考察和技术产品的引进、开发、技术应用的研究, 以期解决: ①建立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统计绿量的回归模型; ②推荐具有当地自然及文化特色的骨干树种、引进具有异域特色、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新树种; ③区域性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定时评价, 提供主要绿地类型、植物配置模式的差异比较及量化分析结果。最终为在区域内建立符合世界园林绿化发展趋势,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园林绿化生态系统。

三、发挥想象,构造美的世界

城市的园绿化建设既是一项务实的、日渐积累的劳动,又是一项充满想象的创造性的工作。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发展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我们必须大胆地创造更多更美的绿化种植形式,创造更加多姿多彩的绿化美化风格,而不是停留在传统的挖穴种树、平地铺草上。垂直绿化可以使呆板的灰色的墙面变成一条绿化的长廊;屋顶绿化,可在增加人们活动空间的同时,扩大城市有限平面绿化用地;邮票式绿地绿化,可以使街区死角变成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小岛,并有效地降低城市的漂尘;破墙造绿可扩大绿地空间,增加城市美观,促进庭院绿化,是一石三鸟的好办法。总之,立体绿化能使平板、单调的建筑单体和各种硬质构筑物以及门窗栅栏等,变成具有自然清新、赏心悦目的绿化景观,并起到良好的保护、降温和减噪作用。精致的植物造型造景,更能增加人们观赏的情趣,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艺术层次和水平。至于人行道绿化种植,开辟大面积的公共绿地等传统的城市绿化形式,都在改善城市环境建设的整体质量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发挥想象的同时,要开阔思路。我们孜孜以求创造“宛若天成”的自然园林景观,为什么不纵身投进自然的怀抱呢(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是一个大环境、大规划的建设,在自然的山水条件面前,我们决不能本末倒置。要充分地利用自然给定的优势条件,把人为的建设与大自然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映衬。只有如此,我们的想象和活动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美的创造。

四、构筑绿色的“巢”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大环境、“大家庭”,居屋、庭院则是人们生活学习的小环境、小空间。与城市的大环境、大空间相比,住家庭院则更能展示人们精神的品格、文化的情趣体现个性的差异和需要。人们在这个温馨、和谐、怡然自得的人性化的“巢”中,实现人的个人自尊和层次不同的满足。单调乏味的家庭环境,是一种潜在的精神性格危机的诱因,这一点早已被心理学家所证实。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需要和健康的情趣格调的人,必然会对这种绿色家庭文化的兴起,产生极大热情。生活在自己创造的“自然”环境中的乐趣,这本身这是一种人的现代意识的展现。构筑绿色的“巢”,既是城市多元化园林绿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家庭发展的趋势。

由此看来,家庭绿化已不再是一种向往,而是一种现实的可能。它将成为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丰富动人的组成部分,走向我们每一个家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在创造城市环境绿化的同时,为什么偏偏忽视了这种更为重要的与人们朝夕相处的“温馨之巢”的建设呢?筑绿色的“巢”也许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需要想象和决心,需要果敢的行动,还需来自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要在城市的小区和公寓设计上认真考虑发展家庭和庭院绿化上的可能性和条件,在阳台、室内等细部的设计上,充分地展开想象,留有绿化余地。同时,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在城市中看到一支热心的富有创造性的筑“巢”队伍组建和成长起来,他们在为不断高涨的绿色家庭建设热潮中,为群众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样一支队伍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它的市场潜力,都不亚于现有的城市园林机构。为适应今后绿色家庭建设的普及和发展,我们的苗木花卉种植单位,要选择和培养更多的适宜的品种,并为热心于绿色家庭建设的人们提供种植和养护技术。

五、创造绿色的文化

在城市文化的发展中,绿色文化正悄然兴起。它已成为城市人民精神和物质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然,绿色文化决不是一个简单的静止的概念,它是一种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中,人们自觉地热心地富有想象和创造性地投入建设,并真正构建出一种多姿多彩的城市绿色景观的动态的发展活动。人们对绿色的渴望,对绿化美化的不懈的追求和努力,并对这一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活动意义的深刻认识,这才是城市绿色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我们的政府和职能部门,要为城市绿色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加以积极的支持和引导,使这一来自于城市建设需要和群众精神生活需要的建树活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创造高质量高水平的行道绿化、公共绿地、小区绿化、庭院绿化、家庭绿化,创造更多更富有想象力的垂直绿化、平面绿化、立体绿化、屋顶绿化等多姿多彩的形式。用绿化、美化、香化、果化来极大地丰富城市的环境景观。这一城市建构的现实景观,将是城市绿色文化成熟的标志,也是城市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建设思路和方法,已难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和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要探索一条开放的多元化的城市园林绿化发展之路,创造出一种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的城市绿化文化,这是我们二十一世纪园林建设者肩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