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31: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 地理 有效性 教学
引言
高中地理是现代高中教学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理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涵养,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与培养。现代高中地理教学一部分还处于中低等水平,不仅仅使学生对地理学习缺少兴趣,而且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比较差,说明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都存在问题,所以导致了地理教学工作发展受到了阻碍,长期停留在一个水平下,甚至由于受到W生和教学者的忽视使地理教学质量更加低下。所以,地理教学应该重新找到适合的方法和途径,重新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改善和提高各方面技能和水平,使地理教学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事业中重要的学科教育。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高中地理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成绩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地进一步教育,地理教材中也包含大量地思想政治的内容,通过教师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对现代文化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形成现代观念,例如,在教学中展现我国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地理资源,能够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以及能够开发利用的资源,从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未来的学业规划和工作等安排能够基于这些基础之上做出合理的选择,能够有效利用我国的优势促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地理对高中生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科目,即使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与地理学科关系不大,但是日后的生活中也会充分展现出自己学识渊博的优势。
二、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策略
1.做好课前准备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仅需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师也应该完成全面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包括技能与知识、过程与方法以及价值取向与情感态度三个部分,技能与知识主要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其中技能包括地理图表分析技能、调查技能、计算技能等,而知识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内容中的概念、理论、规律等;过程与方法主要是指科学教学的过程与方法,需要学生充分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实际的过程,所以,过程与方法是重点培养学生能力的学习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价值取向与情感态度主要是指对自己、他人、国家、社会、大自然等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取向,同时也包括做事情应该持有地科学精神和态度,这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其次,需要将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同时结合班级学生的水平和特点进行规划地理教学目标,并且编制具体化教学内容;最后还需要选取合适地教材以及教学方式,通过不同教材与教学方式的比对,选取最优的地理教材与教学方式。
2.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有效性
将地理教学的内容进行问题化,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性和对问题进行思考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主动接受知识,因为地理知识不仅仅是熟记像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等固定的内容,还需要一定的逻辑计算能力,只有主动参与学,才能够发散思维和开发潜力。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更加民主和公平的进行,保持良好的态度,温和的语气,与学生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和朋友一样交流学习成果和经验,尊重学生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应该添加和组织有利于学习的活动,使全员都能够参与其中,例如地理知识比赛,学生分成相应的几组,然后老师将题目发给每组的学生,作为向对方组提问的内容,答对者加分,最后表现突出的团队给予奖励,这样学生将基本知识更加能够熟记于心,同时也愿意去学习地理这门学科,当然还可以组织其他的具有逻辑性的现场演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地理问题。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不是为了知识而教学,而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力而教学。
地理教师在课后需要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同时对获得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总结和反思内容一般包括学生表现情况、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师个人在课堂中出现的行为是否符合教师的职业要求等等,只有做好总结和反思,才能够督促教师自己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方式,制定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促进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更加高效。同时,教师也需要重新整理教学内容,对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以及难点都做系统地总结。
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地理教学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从自身的教学角度出发,开始逐渐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热情逐渐增大,并且能够热衷于地理方面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本文为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地理知识奠定了基础,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帮助与经验,是我国地理文化能够不断地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苏丽宏.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08.
[2] 迟明霞. 高中区域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及实证分析[D]. 鲁东大学,2014.
[3] 易桂芳. 高中自然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 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实现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政府也提出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实现有效教学就是题中之义。
一、高中地理有效地理课堂教学的概述
随着优质有效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有效教学带来的收益已经凸现出来,使其观念深入人心,并且已经成为目前衡量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杆。目前关于有效教学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其界定都表露了有效的教学应该是花费最少精力、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学习内容,并且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应该是有效教学思想在地理教学课堂上的有效运用,通过老师精心的课前准备、课堂发挥和课后反思,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突出以老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实现有效课堂的对策探究
高中地理教学要想实现有效课堂就必须认真研究学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做好指导工作,认真备课,创新教学方法,不断的开创教育教学的新格局。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夯实有效课堂的基础工程
就目前的教学来看,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出现了多样性,除了教师因素和学生自身的因素之外,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所处的学习环境也成为了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学情的变化,学生的主人公意识逐渐增强,他们的学习意识也不断提升,他们希望能与老师成为良师益友,渴望民主、开放与和谐的课堂,如果教师还是以往的专制,不可一世,那学生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在一线教学的过程中,地理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实现双向交流,多采取一些亲切的亲生的教学模式,如合作探究式、情境创设式及自主参与式,努力构建和谐融洽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教”与“学”的完美整合。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如果把高中地理有效课堂分解的话就是有效的“教”与“学”,在课堂上教师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教师要做好新课的导入,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课程的导入手段多样,教师一定要认真的分析学情并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导入方式。常见的导入方式有影视作品、漫画图片、课程图片资源、问题设疑、 生活实景等。其次,地理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探究意识得到激发,总而言之,一定要扭转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是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呈现。在授课中一定要把知识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构建情景教学、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后,地理教学要做到教学的及时反思和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工作,依据这些收集到的内容,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所学知识。在进行课堂总结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框架学习意识,切记死记硬背,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的了解所学知识,做到理解性记忆。
(三)分清主次,开展直观教学
有效的地理教学不是教师在规定的时间里面讲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和掌握了多少知识。为此,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要想实现优质有效教学,就要考虑学情,分清主次,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直观教学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有效,并且简单易行。教学过程形象生动有趣,而且教学内容深刻,易于理解,也可以强化记忆。
(四)针对学习内容,布置有效作业
优质有效的地理课堂还需要善始善终,在最后给学生布置有效的作业练习。地理作业的作用就是通过练习来帮助学生消化和掌握新知识,能对学生的学习给出相应的检测,并有效的根据作业情况,教师和学生都自动的调整自身的教学和学习行为,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准备。需要强调的是高中地理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精简精炼,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需要地理知识去解决的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基础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学生只有掌握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才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有效教学并无定法,贵在得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学一定要依据学情的变化和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问题;策略
G633.55
一、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概念和内涵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是指结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运用现有的地理教学措施,尽可能少时间少精力地去完成地理教学内容。有效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有没有进步和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标准,希望能够用有效教学的理念指导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
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只是希望给学生传递更多的地理知识,但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随着教学课程的改革,地理有效教学在课堂上开始体现出来。为此,新课改中有效教学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再加上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尤其重要的是,采用学生喜欢和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兴趣,死记硬背
尽管高中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总结能力有明显提升,但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学习方式仍然占据学生学习的主要地位,由于地理学科特有的特点,多数学生选择考试前加班加点地背。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对地理没有兴趣,当然,只为考试而死记硬背更是违背新课改的要求的。这样的学习理念只会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匮乏,自主探究式学习更是可望不可及。
2.缺乏合作性学习
新课改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然而,现在高中的现状是有将近一半的高中生喜欢独自一个人学习,固步自封,不爱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还有很多学生仅仅在课堂上听讲,课前从不预习,课后更不复习。这样的学习,怎能进步?长此以往,学生更加不重视合作性学习,从而导致学习交流的能力欠缺,不利于人格的发展。
3.学生两级分化
很多教师已经注意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也会经常组织一些合作性学习或是自主探究式活动。笔者认为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不同的,对待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很照顾,相反对待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自然也是爱理不理。因为教师对待的不平等,导致有些学生越学越爱学,从而成绩更加优异;另一部分学生则产生很强的厌学情绪,导致学生的成绩两级分化严重。
4.教师固步自封
现代教学强调师生平等,教师的教学态度也日渐平和,很少出现教师强势的情况出现。但是教师过于亲民会导致学生难以控制,可能会发生课堂上的混乱,教师与学生以朋友共处,失去其本身的指导作用。还有一些教师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固步自封,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师不能以新知识武装自己,就意味着即将被淘汰。
三、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目标。积极转换教学思路,注重学习与实际相结合,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地理学习的重点、难点,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合理组织学生有效学习地理知识,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和利用学习资源,对待学生要宽容、尊重和理解。在课堂上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能力的超水平发挥。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平等互助的学习地理知识,真正地做学习的主人。
2.教学内容丰富化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明显减少,就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利用教学时间,把握教学重点,同时根据教学适当地进行改革,充实教材内容,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手段进行交互性的学习,还可以开展各类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相辅相成,全面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整体地理水平。
3.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所学到的知识连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全面思考问题,做到统筹兼顾。将学习的地理知识整理归纳,衔接有序,从而避免知识的重复,更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在将来的学习中才能更容易掌握重点难点,为将来深入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4.注重每个学生发展
为了避免学生的两极分化,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表现,采用多种课堂互动手段,对每个学生做到面面俱到。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优生注重广度与深度的教育,对差生注重教学重点的掌握,从而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
5.探究性合作学习
为了完成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探究性学习无疑是较好的学习方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得学习过程富有生动活泼性,合作性学习必不可少。教师可以有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合作、全班合作等方式来共同解答地理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学生之间互补合作,既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适应了学生未来自身发展的需求。
6.教师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
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和结构与之前的地理教材有很大不同,对学生的思维层次要求变高。新教材内容就像压缩饼干,尽管内容较少,但其实深入的问题反而增多了,很多学生找不到学习的重点。教师自身知识难免会过时、老旧,教师知识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的时候不断学习新的地理知识以充实自己。所以在地理教学时,教师在把握新教材的同时,要不断补充地理知识,构建与时俱进的知识结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当代合格的地理教师,应该在实践中反思并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还要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学术指导,让学生感受学习地理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泽伦,魏超贤.高中地理新课改引发的思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136
一、树立新的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目标就是改变过去强迫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风,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不能只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
二、教师方面
1.课前认真备课
备课要“五备”也就是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练习、备学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部分教师不深入了解学生,没有考虑老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导致老师讲课脱离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不好。因此,我们必须研究自己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2.课堂运用科学方法
(1)调动学习地理兴趣。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兴趣,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设计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练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创新意识。组织学生体验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刺激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2)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加强课堂教学的信息反馈,对于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大作用。(3)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使每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探究、合作、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中懂得了学习,学会了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灵动的、有效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不要老师,相反整个课堂是在教师的策划导演下学生自主有序地进行的。教师的工夫不仅在课堂的点拨上,更在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巩固。
3.课后反馈练习
高中地理新课标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除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教与学之外,目前最直接的反馈就来源于作业练习。通过作业,不仅可以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加强课后反思
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认为一个教师不经常反思,他的水平只能停留在原地。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问题,教师要及时“反思”———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深入的思考,通过思考、发现并将成熟的经验运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三、学生方面
1.合理安排时间
要学习好,首先要安排好时间,这就要求学生制订好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用以指导自己学习。规律性的学习往往是取得好成绩的指路明灯。
2.预习、听讲、复习
课前预习可以利用练习册的基础知识填空,了解本课的大致内容,把自己弄不懂的问题作好记号,提醒自己。上课专心听讲,不仅要把预习中的问题与老师讲解的内容比较,而且要记好老师板书在黑板上的内容;复习时要独立完成作业,抓住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3.收集信息、理论与实践结合
一、研究课标及教材,寻找和乡土地理所对应的切入口
在研读新课程标准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对能力的要求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往往也是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关注的部分。新课程标准主要涉及地理概念及地理事物基本特征、地理最基本的原理及其规律、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实际生产及生活、对图表文字等信息的判读和填绘及有效信息抓取、基本地理计算等。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Ⅱ中关于乡土地理方面的教学资源约11处,有的需要学生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加以调查了解、对当地产业活动提出可行性建议、对当地商业网点布局及商业活动类型进行调查并作简要评价等。教师在开展教学前需参考教学参考书,就教材中所展示的乡土地理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在课程标准要求、教材之间寻找对应的切入口。
如在学习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中的人口增长模式内容时,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活动要求查找当地的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填写表格后做出曲线图(主要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三率),结合以上材料进而判断出当地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此时,教师可搜索更多与本学习内容密切关联的资料供学生分析,以便于他们更好地解决教材中活动题所提出的问题。在学生们将自己所填写的表格、绘制的曲线图展示后,教师还可将判断区域人口是否进入老龄化的数据标准告知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人口老龄化相关的信息,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去深入剖析人口老龄化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教师还可介绍关于“人口红利”及“人口窗口期”等新概念,展示人口专家针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对的主要策略建议。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思考自己家庭中组成成员的年龄结构,预测未来其家庭应人口年龄比例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教师还可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曾经和近期所推行的人口增长政策的原因及可能影响。整个课堂教师应尽量减少自己集中讲授的时间,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去发现、思考,鼓励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展示自己的所得,教师最后进行小结,通过多媒体课件加以展示,引导学生将相对完善的获得记载下来。这种对新获得的信息的思考与分析过程可以便于学生在新的学习情境下顺利迁移,这种学习不仅仅具有现实意义,更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一旦学生发现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是有用的,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一定更为浓烈。
二、精巧教学设计,引领学生思维走向深入
很多时候,教师们会发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乡土地理后特别容易浅尝辄止,学生往往觉得意犹未尽,适当留白自然很好,但学生的思维未达到理想的状况未尝不是一种遗憾。
存在这种问题的课堂自然和教师的备课仓促、粗糙关系较大。笔者在课堂教学时绝不会因对教材的以往印象而懈怠,面临新的学情和新的时代变换,必须重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线必须是更好的便于学生的思维打开和走向深入。
如在学习区域产业活动这一内容时,笔者根据湘教版教材中这一内容相对较为单一的现状,结合其它版本新教材及原人教版老教材中这一教学内容并引入乡土地理加以有效整合。引导学生利用假期了解家乡所在地农业生产类型,分析其主要生产特点。在多次比对并合理整合的基础上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更为顺畅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从农业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依据不同分类依据)着手并结合导学案填写,要求学生回顾学校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思考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帮助学生思考分析区域产业活动区位条件(区位因素)的角度(自然、社会经济、有利、不利等),还可以渗透关于生长期、生长周期、无霜期等概念。教师可结合教材中所列举的案例要求学生通过这些配套训练巩固新学内容。在学习完水稻种植业这一重要农业地域内容后,还可结合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建议,进而思考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商品粮地位下降的原因。依据高中生的喜欢新鲜事物的性格特点笔者还有意识的引入了新闻媒体中出现的较为新颖的关于农业的概念如新农业、规模化农业、石油农业、订单农业、高效农业、处方农业等,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对这些新词语的理解,教师最后加以小结。根据当前我国农村出现的众多经济合作社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试图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可能方向。
这种基于教材并体现整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思维的层层递进,学生在逐级思考的过程中动力不断,教师及时介入并加以纠偏可以确保学生的思维顺利打开并得到拓展和深入。整个课堂学习充满了原生态的生成氛围,地理学习会极具乐趣且教学效果得以最大程度放大。
三、强化反思,及时弥补教学缺憾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学效果更优的最佳路径正成为众多高中地理教师的共R。在高中地理课堂引入乡土地理时极容易因众多突发状况而存在一些缺憾。教师应在自己的备课笔记上留出了专门的空间进行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中闪光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及时加以记载,每次在备课前必须研读上一年这一内容教学时的设计及反思以扬长避短。高中地理教师往往任教班级较多,每次上课后及时进行反思还可以使得下一课更加娴熟完美。
如在进行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城市与环境”内容学习时,在第一个班级教学时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城市空间结构内容的理解不是很清晰,利用午休时间笔者及时对多媒体课件加以修正,增加了从网络上所搜集到的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多个图片及配套典型例题。在教学时侧重要求学生留意身边,根据教师所展示的图形去思考城市基本功能区的主要分布位置、基本特点。教师结合实例加以分析,接下来的教学效果自然也因此得以优化。笔者在这一教学内容结束后也及时加以反思记录,为下一年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打下基础。
一、SWOT模式介绍
SWOT分析法,又叫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并应用于企业的战略管理,主要是通过分析企业内部的竞争优势(Strengths)、竞争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机会和威胁)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现在其应用范围已经从企业的战略管理延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巨大作用。
二、高中青年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SWOT分析
青年教师是相对于中老年教师而言的,是指刚从大学毕业,已完成本科及以上专业学位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本文所指的高中青年地理教师是特指教龄在三年以内的,从事高中地理教学与教研任务的教师。下面就结合SWOT模式具体分析高中青年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
1.优势(Strengths)分析
(1)高学历,年轻化,学习、创新能力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对青年教师的选择更加严格,近几年进入高中的青年教师基本都具备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其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等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对与本专业相关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且,近几年进入高中的青年教师年龄普遍在三十岁以下,相对于中老年教师,青年教师更加年轻,更富生机朝气,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理念。因此,高中青年教师的学习、创新能力更强,能够更快、更好地学习有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2)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较强。高中地理教师运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地理学习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个高校的地理专业都开设了如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技术、遥感应用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青年地理教师在本科及研究生学习阶段,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掌握了较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可以更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
(3)入职时间短,工作热情高。本文所指的高中青年地理教师是指教龄在三年以内的教师,这些教师进入教师职业的时间较短,处于职业生涯的初级阶段,拥有较高的工作热情,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得到学生、同事、社会的认可。因此,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师职业,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化发展。
2.劣势(Weaknesses)分析
(1)经验不足,实践能力差。青年地理教师明显存在经验不足,实践能力差的特点,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青年地理教师刚完成由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职业还未完全适应,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不够,教学和组织课堂能力较差。第二,现今的大学教育对地理师范生的培养,仍是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缺乏有效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第三,大多数青年地理教师是在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中任教,任教前教育教学经历很短,甚至无教育教学经历。因此,在进入高中任教后表现出明显的不足。
(2)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认识不足。高中青年教师进入学校任教的时间较短,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更多的是在本科生或研究生阶段从教育学、课程教学论等书本上习得,而大学课本上关于教师职业的理论知识缺乏在实践教学中的检验,导致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认识不足,严重阻碍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教育改革关注教师团队的教育质量,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青年教师代表着学校发展的希望,也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因此,国家教育改革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通过政策保障、在职培训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4.威胁(Threats)分析
(1)学校不够重视地理学科的发展。高中地理学科经常被视为“小科”“副科”,不能够引起学校的重视,学校的地理教学和教研条件都较差,有的学校连地理教学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教具都相当匮乏,不利于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且,对于刚刚进入高中任教的地理教师,学校往往会分配大量的教学任务,只关注教学效果如何,忽视青年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大部分青年地理教师忙于应对课堂教学,无暇顾及专业发展,导致高中青年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缓慢。
(2)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低,影响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的青年教师,与其他年龄段教师相比,工作满意度和经济收入是最低的[1]。而青年教师不仅处在事业起步阶段,而且面临着住房、婚姻、儿女的出生、父母的赡养等问题,压力增大,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专业化发展当中,严重威胁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
三、高中青年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1.国家方面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政策的保障是十分重要的,完善与教师教育发展和专业化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另外,国家要完善中学教师的工资福利制度,提高中学教师的工资水平,减小青年教师的压力,使青年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学校方面
(1)健全青年教师的管理和评价体制。
青年教师在学校中是弱势群体,大部分学校对这一弱势群体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具体的政策和制度对青年教师进行监督和管理[3]。健全针对青年教师的管理体制,可以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规范其行为,使其朝着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的道路发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健全针对青年教师的评价机制,使青年教师对自身的优缺点、长短处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并迅速矫正自身不足,促进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2)给予地理学科同等的发展机会。现阶段,地理学科明显在高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学校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明显逊于其他学科。学校应重视地理学科,给予地理学科同等的发展机会,使高中青年地理教师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地理教育事业当中。为此,学校可以搭建利于青年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如学习平台、展示平台、教研平台等,让更多的青年地理教师通过有效的平台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实现专业化发展。
(3)加强对青年地理教师的培训。教师培训是使高中青年地理教师快速成长最有效、快速的方式。借助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培训课程,进一步完善青年地理教师知识结构体系,掌握现代教育科学技术和新方法,为满足新课改对地理教师多方面需求创造良好条件[4]。对青年地理教师的培训,应将校外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但由于校外培训名额有限,需时间和经费,而青年地理教师授课任务繁重,因此,应以校本培训为主,校外培训为辅。校本培训可采用师徒式教学、专家讲座、课例研究、反思性教学、科研论文交流等方式,增强培训效果。
3.高中青年地理教师自身方面
(1)端正地理教学态度。由于地理学科在高中不受重视,许多地理教师自身也对地理教学失去希望,每天教学都采取应付的态度,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忽略自身的专业成长。刚进入学校任职的青年地理教师难免也会受此思想的影响,不能够端正地理教学态度,这将严重阻碍青年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青年地理教师自身要端正教学态度,真正热爱地理教学,要相信做地理教师也是有前途、有希望的,也是能够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的。
(2)教学与教科研相结合。青年地理教师要想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将教学与教科研相结合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青年地理教师要充分把握和利用各种机会,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不断地改进教学,朝着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
【关键词】新课程目标;教材观;备课方式;教学方法
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基础教育课程是确定的:统一内容,统一考试,材、教参,统一标准。全国同年级同学科的课堂相差无几,教师较多的依赖于教科书和参考书,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掩盖了教师的不同专业水平。此次课程改革就需要广大教师通过行动研究,把课程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教师的专业乃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课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作为一线地理教师在今年高一地理新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地理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有了较真切的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认识新课程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地理教材的依据,各种版本的教材无一不是围绕课程标准编写的。我们觉得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变相地加重了教师负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要求凸显掌握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比较、概括等地理培养。过程与方法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地理教材出现了“一个标准,多个版本”的局面,我们所选用的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在新课程理念下编写的新教材面前,我们要不断改变以往那些偏激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1)教材突出以学生“学”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教材的编写是围绕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展开的,因此新教材从形式和内容上都生动活泼,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看、喜欢学,以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要、注重学生参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为宗旨,如景观图、图表、立体示意图,案例、活动的设置等。
(2)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标准
教材既是教师教的材料,更是学生学的材料,它是知识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标准,“一个标准,多个版本”鲜明地证明了这一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选择不同的版本内容,控制难易度,也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顺序,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的需要。
三、更新备课方式
1、从强调“共性”,转变为 “共性”和教师 “个性”的统一。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争辩和交流,而发挥集体的智慧,从而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以便拓展教学思路。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的四位教师,利用每周五的时间备课,共同讨论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学的过程等。其他时间遇到问题就集体及时解决。
2、从强调“集中”转变为“集中”和平时 “交流”的统一。
由于每个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背景、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各有差异,因而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关注点应该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富有个性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因此就要求在备课的形式上追求多样化,应该把“集中”备课和平时“交流”完好地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在讲影响聚落的形成因素上,就可以针对来自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学生进行设题。
3、从强调“课前”转变为“课前”和课后“反思”的统一。
在新课程中,我们都很重视课前备课这一环节,因此在集体备课时,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来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能够根据要求合理划分课时,使地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和能力密度大致均衡。
由于课堂是动态变化,而不是静态固定的空间系统。因此,课后的教学反思应该说是课前备课的补充、延伸和升华,新课程认为教师是研究者,要求教师要反思、会反思、常反思、善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写好地理后记是捕捉教学“灵感”的有效方法。在地理教学设计中产生“灵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善于捕捉”灵感”,并应用于地理教学中。
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新课程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怎样实施地理探究课,需要地理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
1、正确认识探究式学习的涵义
探究即探讨的研究之意,就是通常所指的“深入探讨”、“反复研究”。探究式学习可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即探究法的两种模式。接受式探究,是学生通过向他人询问和搜集资料,得到现成的信息,以获得知识的方法。发现式探究则不然,它是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研讨等活动,得到非现成的信息,再通过整理、分析等活动得出问题的,以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我们人教版高中地理中很多的“问题研究”都融入了探究法的两种模式。
2、地理探究课的实施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地理新教材有些问题是教材直接提出的,而有些则是需要发现的,问题的发现应由学生完成,教师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常探究问题来自教材,教师课前要认真考虑,做到心中有数,并应写在教案中,这样才发挥指导作用,做到游刃有余地组织课堂,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根据问题、查询问题
信息可以从教材中查找,也可以从其他参考书、报刊或网络中查询,也可询问教师和同学,获得信息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3)分析资料,寻求问题结论
对资料的分析,学生可以自主进行,也可以采用分组交流、与教师交流等方式,以寻求探究问题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是一个组织引导者和参与者,在必要时给以点拔和解疑或启发讲解,当然教师也要更多倾听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以取得问题的结论,提高课堂效率。
(4)交流和展示探究成果
关键词:GIS软件;高中地理;空间认知教学
1GIS软件辅助地理空间认知教学的方案
1.1教学情境构建
GIS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在前期构建辅教学情境,具体来说需要完成以下工作:(1)教师团队的组建。应组建分工合理的教师团队,团队中应有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负责各类GIS软件的教授;还应有地理课程专业教师,负责基于GIS软件下地理空间认知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践。(2)课堂情境的创设。在授课班级课堂内,教师应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例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GIS软件应用培训,让他们建立起基本的GIS学习认知。(3)评价指标的编订。针对学情、教情,编订可操作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课程教学的效果进行过程性评价。
1.2教学设计组织
当前期的情境创设工作顺利完成后,教师便可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的环节都应围绕GIS软件展开,目前可选择的GIS地理空间认知教学软件十分众多,例如:谷歌地球、MapInfo、MapGIS等,每种软件都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缺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在此基础上,通过创设GIS三维空间影像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地理空间认知教学的氛围中,值得一提的是,GIS是一种辅助教学软件,教师切不可完全依靠它进行教学,需要通过“软件建模-引导探究-反思总结”的教学流程,以GIS软件所能提供的丰富多元的地理空间三维建模影像效果为基础,设计和组织教学流程,同时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探究点拨。
1.3评价总结分享
当基本的课堂教学流程完成后,教师可通过发放问卷、课堂测试的方式,根据前期编订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评。与传统的地理空间认知教学考评所不同的是,基于GIS软件的教学评价,应体现出“实践性”、“过程性”、“分享性”的特色,实践性即:检验学生操作GIS软件,进行空间认知建模的能力;过程性即:考评应以模块化展开,围绕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分享性即:教师应挑选优秀的学生实践作品,分享给其他班级进行相互交流,在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之间建立起GIS地理教学的统一认知。
2《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2.1课前
课前环节中,教师团队对授课班级学生进行了分期分批的GIS软件认知教学,在具体的实施中以谷歌地球GIS软件为例,从软件安装、界面认知、基本应用等几个方面入手,通过1-2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谷歌地球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授课教师制定好具体的教学计划,包含:教学内容、设计过程、总结方法等。例如,教学内容主要为:利用谷歌地球GIS软件,模拟地球自转过程的视图,并观察特定点地球运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2.2课中
课中环节中,教师根据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利用GIS软件谷歌地球开展教学,具体的教学过程为:(1)利用谷歌地球的“录制浏览功能”,录制三段视频,分别为“地球侧视自转”、“北极上空俯视自转”、“南极上空俯视自转”视频,三段视频动态、立体,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赏地球自转的全息画面;(2)教师利用谷歌地球的“地标添加”功能,在软件地球三维模型图上,标出A、B、C三个点,引导学生分析地球自转时三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规律地球自转时不同位置速度的变化规律;(3)再次应用谷歌地球中的“阳光显示功能”,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南极洲、北京、上海、深圳四个区域光照的变化情况,并拖动时间轴控制柄,观察昼夜长短变化,引导学生归纳出自转公转时,上述四个区域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4)当演示和理论归纳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机房,指导学生应用谷歌地球软件,通过变换地理坐标、昼夜实践轴等方式,自主操作用软件演示地球运动的过程。
2.3课后
课后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实践操作完成的地球运动作品打包发送到“地理空间认知教学微博平台上”,教师则根据学生提交的谷歌地球演示作品进行在线评价,评价完成后通过@特定人的形式,将结果反馈给每一位学生,而学生亦可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机登录微博平台,查看老师的评价反馈,并可与老师进行在线沟通。整个作业提交和评价流程实现了“无纸化”操作,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能够完全不拘泥于课堂,教学效率比较高。更为重要的是,基于谷歌地球这一GIS构建的地理空间认知教学情境,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直观性更强,演示功能更好,且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操作,培养了他们理论和实践认知两方面技能。
3结语
总而言之,利用GIS软件辅助高中地理空间认知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尝试,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动态感。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自我的GIS软件应用学习,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GIS地理空间认知教学方案。同时,各级中学还应加大GIS教学硬件的投入,建设功能完善,专属的GIS地理教学信息化教室,如此一来,才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恒稳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涛玲,汤国安,杨秀萍.中学GIS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地理教学,2012(24).
[2]薛万蓉,何佳,许辉熙.中学地理GIS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S1).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行知”理念 翻转课堂 以生为本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攀升,一位拥有国际性视野与高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宠儿。然而,高中地理是向学生介绍世界各个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以及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良好的地理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而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又是良好教育的保证。
一、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形式受高考升学压力与传统教学方式束缚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得不太乐观,首先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下,教学设计完全以考试重点为核心,以教师的喜好为基础对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未将有趣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设计其中,学生自然而然就缺少课堂活力,课内基本被听课和记笔记两件事占满,教师很少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更多表达和思考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越来越习惯接受式学习,待到教师抛出一些需要思考的题目时往往不知所措,那是因为学生已经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戕害下渐渐缺乏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散失。课堂中往往表现为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点,学生在下面易走神,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二、巧用“行知”理念翻转地理课堂之策略
“行知”教育理念认为:“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然而,“翻转课堂”就是把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交接到学生手中,通过将课堂内外任务相转换的方式,在课外获取知识,在课内巩固知识,这样在课堂中,学生就可以更积极主动地深入理解知识,这意味着学生要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的工作。自主学习的形式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大体上以在互联网上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为主,还可以观看视频讲座、阅读电子书、在专门的网络平台上与同学老师讨论问题、利用谷歌地球对地理有更直观的了解等。课后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时间有规划地进行相关学习工作,但要注意内容,把握学习节奏,教师则需要关注自身的协助工作,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更真实地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个性化学习方式。翻转课堂将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糅合成混合式学习,其目的是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病,也是对依赖印刷书本的传统课堂教学流程教学的一次颠覆。
1.教师要以教育变革为信念
人的行动受观念的支配。所以教师的一系列教育行为都以教育观念为基础。高中生压力大,高中教师的压力也大,教师不仅承担着学校的压力,而且肩负着家长的期盼,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迫不得已各自锤炼出一套针对性极强的本领,所以固定的教学范式怪圈也就很难跳出。要将“翻转课堂”贯彻落实并不容易,教师必须从自己开始,放弃以往教学方式与教育环境的平衡态,这时内心往往处于无把握的动荡状态,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加以支撑,那么教育改革有可能胎死腹中,永远只是一种念想。
2.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
知识经济型社会对教师知识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信息时代的电子产品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利用好则可以好好引导学生。但教师与学生相比,接触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年龄较晚,由此对网络化学习方式的巨大潜力有所忽视。信息化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编制教学视频并熟练地应用电脑等相关知识技能,否则要推动“翻转课堂”的进行将困难重重。另外,教师还要不断学习,进行自我完善,以良好的知识素养教育学生及利用积极的精神风貌感染学生。
3.紧抓“翻转课堂”的关键要点
如果教师选择把自己主要的精力放在视频的编制上,那么将会进入对“翻转课堂”理解的误区。课堂仍然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如何在课内合理地将时间与学习内容合理分配是“翻转课堂”的关键。在课内师生间的对话及生生间的讨论过程中,需要教师细致观察、处处留心教学效果。“翻转课堂”的特色就在于此,课内讨论是让学生“吸收内化”的巩固与升华。
除此以外,教师要把握学科的个性特性,例如地理这门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熟练地运用地理方法,而且需要培养相关地理素养:地理观点、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和地理情感等。况且目前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愈来愈高涨,人们对地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4.教育工作者要做好角色的转换
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是由教育灌输者转变为教育的引导者,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要不断突出,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否则“翻转课堂”的实现将困难重重,所以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理解新型教育方式并积极主动地思考乐于实践的操作。
5.教育要以真心换真心
“行知”教育理念认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所以教学中教师要以愉悦的心情与以诚相待的真心感染学生,“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同样是“行知”教育理念的关键,教师与学生之间增进友谊,以真心关爱他们,并尽可能地在学习与生活中帮助学生。教师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关注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之间不同的性格差异和自身需要,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利用他们的表现欲鼓励其抛开顾虑进行创新,同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审视。
总之,“翻转课堂”的新型教育模式改革及培养学生相关的学科素养是一项复杂工程。教师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与教学水平,并将“行知”教育的理念融合其中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实践,最后不断反思总结,从而使得教学活动充满时代气息与旺盛生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原创试题 地理教师 教学评价 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A
原创地理试题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对地理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学业水平的检测和查漏补缺,也是对自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全方位的提升。考试试题,尤其是高考试题,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侧重点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原创试题,应不仅具有正确的引导性,还应具有新颖性、扩张性、开放性等特点,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避免陈旧、重复。对于更擅长课堂教学的教师而言,命制原创试题是相对薄弱的技能。了解高中地理教师命制原创地理试题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有的放矢,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1地理教师培养命制原创试题能力的必要性
(1)培养命制原创试题能力是地理教师顺应新课改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新课改实施以来,新的地理教学理念逐渐被普及和落实。地理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课程目标也着重地理知识指导实践的价值,关注培养学生地理能力。在地理教学方面,“地理教学生活化”、“把社会实际引入课堂”的呼声越来越大。在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方面,作为对高中生来说最为重要的常模参照考试――高考,也不断地把地理学术研究的成果,社会的时事热点引入考试之中,从而以新颖的内容,考察学生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地理原创试题以其新颖、热门、实际等优点,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调查问卷,60%的教师认为高考地理试题主要是考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高考的考察意图相契合。在教学过程中,84%的教师在课堂都注重把热门地理问题引入课堂,在备课,上课,评价(设计考试题目)、反思这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中,32%(仅次于教学反思)的教师认为他们能力最薄弱的方面是命制原创试题(包括课后练习题),学生的课后作业和阶段性考试题还是陈旧的、基础性的题目为主。不难发现,新课程目标在教学评价这一环节严重脱离目标轨道。在命制原创地理试题的主要环节中,58%的教师认为最难的部分是对试题命制思想的把握,也即教师对命制试题的指导思想,价值观导向,考察的意图不明确,缺乏深入认识。教师过多地研究高考的考试意图,而忽视了地理教学的最高指挥棒――新课程改革目标。
(2)命制原创地理试题是地理教师深化拓展专业知识,全面发展专业技能的必然要求。试题命制能力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教师在对地理教学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大量分析优秀地理试题,把握命题技巧和方法,广泛涉猎地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关注地理时事热点,领悟命题思想,将命题技巧、方法、思想和地理知识有机结合,并且能够灵活熟练地使用各种制图绘图软件,这也是一个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整合过程。在整个命题过程中,教师地理专业知识不断拓展,认识不断深化,教学评价能力更强,同时,也能熟练地利用各种计算机软件和资源,不断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通过教师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只有5%的地理教师所在的学校地理试题是由教师原创,30%(最多选项)是对以往的考题进行选择和组合。对以往的考题进行组合的这种方法能够方便快捷地从众多优秀试题中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试题,既能节省教师时间,也能较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同时,教师很容易对这种省时省力的方法产生依赖,致使其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受到消极影响,不利于地理教师全方面的成长。这种简单易行的命题方式对学生也会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在学生问卷中,18%的学生在地理考试中经常遇见原题,46%的学生偶尔遇见原题。对于原题的出现,32%的学生认为他们会因此而采取题海战术,大量做题,以求遇见原题;22%的学生认为这样的考试不能很好的发挥教学评价的真正作用,使考试意义不大。在评价教师提供的地理考题方面,34%(最多选项)的学生反映,题目的难度不能较好的反映学习水平,也即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评价内容。以上问题和不足长期存在,必然使得地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大打折扣。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不断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地理教师命制原创试题,于己于学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3)地理原创试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原创试题最大的优点是创新性和与时俱进性。这些试题多源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结合地理学知识,考察学生对这些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运用所学,提出问题的解决措施的能力。足球地理,新闻地理,媒介地理等等这些都是对课本知识的验证和延伸,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思维、眼界的引导,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学生问卷中,34%(最多选项)的学生认为学习地理的主要意义是学会运用地理知识,指导实际生活,82%的学生认为将地理时事热点引入地理试题和课后题中,能够扩充课外知识,增加见闻,学以致用。34%的学生认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建立在教师为他们展现丰富多彩的地理世界,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学习地理的用处。
以上,我们分析了地理教师培养命制原创地理试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确了命制原创地理试题的必要性。对于地理教师而言,掌握命制地理原创试题的方法比领悟其必要性更难。以下,从试题命制的各个环节进行概述。
2命制地理原创试题的主要环节
(1)明确试题命制的指导思想、价值观。新课标地理课程改革的总要求是地理试题命制的最高指挥。分析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从中解读的主要价值观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聚焦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高考试题,为地理原创试题命制提供了一条关键线索和正确导向。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能够从中把握考试内容、命题形式,以及答案组织,从深层次领悟高考试题的价值导向,并以此为借鉴。因此,分析新课程目标要求以及近年来高考试题是我们把握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的重要途径。
(2)广泛搜集资料。通过对近年来高考试题来源进行分析,我们就能从中发现,命题一部分来源于地理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并且渗透着地理专业研究内容和思维方法;另一部分源于地理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还有一部分是对一些优秀试题,根据社会变化进行改编的。从高考试题来源中,我们不难发现高考地理试题的一个特点就是创新,基本上都是原创。我们不妨将高考试题这个高中阶段最权威,意义最重大的试题的命制思想、方法引入到日常的测验、阶段性考试题中,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精创试题,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运用能力,这些能力是高三阶段一时很难突击形成的。
(3)选取、处理、组合资料,形成试题。纷繁复杂的资料库中,最有价值的资料是与学科知识联系密切,能有效验证说明学科知识的正确性,并且能对学科知识进行拓展延伸的资料。地理试题主要有两部分构成:题目和参考答案。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是地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读图、判图和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因此,地理试题题目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文字材料;另一部分是插图。对于文字材料的组织,可将选取的资料进行精简,保留客观事实的主要部分,并与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建立紧密的联系,保证试题的梯度性、新颖性、开放性和扩张性。插图部分,可对搜集的图片进行裁剪、修改,也可利用底图重新绘制新的底图。对于比较简易的模拟图或示意图,也可徒手绘画。这三种方法是比较便宜的插图制作方法。插图部分对教师的制图、修图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教师灵活地操作Word、Excel、Gis以及Photoshop等相关的软件。通过对心理测量学分析和近三年来高考试题答案组织的优缺点的分析研究,答案组织的方法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考试思维习惯和心理,这是有效反映学生自身学习水平的基础;第二,体现学科特征,避免过于专业或学科特征不明显的现象,这是保证试卷质量的关键;第三,逻辑严谨,避免重复或不全面,这是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全面考察;第四,突出要点,同时保证适当的开放性,对于主观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这实际上是主流思维与非主流思维的平衡。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有效课堂 构建策略
高中地理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既有理科的严密和逻辑思维性,也有文科的灵动与活泼,其空间广阔,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在教学中一直被认为是较难的学科之一。然而地理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趣的学科。在新课改明确提出的培养学生形成“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如何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发现地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它不仅包含对知识收获的成就感,也包括学习过程的快乐感。快乐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精神振奋,积极性高,极大的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历程中获得知识。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轻松学习。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数让学生在课堂上临时预习几分钟,然后提出相关问题让大家思考,但是往往突如其来的难题让学生心生惶恐,担心教师抽问到自己回答不出觉得难堪,这些细节往往会击溃学生想要学好地理的决心。所以教师应该创设有效的问题,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逐步的提出与教程同步的问题。比如给出一道图,先让学生说说对该地区的了解,然后问问大家从图中能看出什么,进而引导学生对该地区的建设、经济发展等进行分析。这种渐进的问题提出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整个教学气氛也显得轻松自然。
其次,通过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高中地理不同于初中地理,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很多,涉及广泛,这注定地理学科不是枯燥无味的,也不是大家想象中地理就是简单的看图与读图。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把自己身边的事情与地理联系起来,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增加地理的趣味性。比如让学生养成看天气预报的习惯,从主持人的播报中联想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多看看与地理相关的节目,在了解自己祖国山河的同时,增长自己的阅历;也可以让大家联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太阳的东升西落,联系大家学过的季节的昼夜更替以及时间的长短,根据夜晚云的多少判断夜间温度等,这些无一不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神秘,进而促进学生探索的兴趣。
二、提出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构建
新课改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而实际教学中,很多知识单靠教师的讲解,也很难真正让学生领悟到知识,因此需要学生亲身的参与、探究和实践才能逐一被学生吸收。如教学《月相变化的规律》章节时,教师的讲述是枯燥乏味的,而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之后,才能被学生真正的掌握,这种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开展探究式的学习,需要教师重视问题的导入和提出,开启学生探究的动力。
地理的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主动的运用自己的思维进行问题的探索,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热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地理水平,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例如世界洋流部分的学习向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可以结合学生在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尝试着画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再和教材上的图标相对比,创设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合作式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思维互补,是学生获得的概念更清晰,得到的结论更严谨准确。
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意想不到的错误来提出问题,因为在具体教学中,学生往往会禁锢自己的思维,从而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提出的一些错误见解来引导大家探究学习。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引起大气运动,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都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变化。但是很多学生就会认为地球上受热多的地区,其近地面是低压,而受热少的地区则是高压。这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在纬度为30°的地区和纬度为60°的地区,两者的环境温度相比是怎样的?它们的近地面的高压带和低压带的分布如何?再从热力和动力成因方面去也提示学生,让学生自己深入探究。
三、课后拓展应用,促进技能提升
综合而言,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依然是围绕高考做准备,只有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才能让大家讲知识内化以应对高考,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和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于课后的指导和辅助依然非常重要,学生的每一个学习环节,教师都要清楚的知道,以便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对于课后习题的练习或者与生活的联系,应该以一定的规范来要求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查出自己知识的空缺点,努力突破知识的盲点,经常的反思和请教同学或者老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地理知识结构。
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思考方向上和探讨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的纠正,比如读图的习惯,对问题的理解程度,都要加以及时的评价,而且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想法,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保持饱满的热情,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以问题为引导,促进合作探究,加强拓展应用,让学生从知识学习向知识应用发展,这样的地理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发展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赵生龙,张海亮: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如何学好地理――以人教版高中地理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
我们经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可见,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素质极其重要的表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部分地理教师对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过分依赖使课堂重形式轻内容,背离了教学的宗旨,导致了一批低效课堂的产生。因此,进行有效教学是当前地理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地理教学,高效课堂,朴实教学
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开放灵活,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样。然而金无足赤,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各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相互推行,与此同时对传统的优秀教学经验继承不够,对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过分依赖,对学科基本知识讲解不到位,大有形式冲淡内容,甚至是大于内容的趋势。部分年轻教师在课堂一味地追求热闹,动辄就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课件、漫无目的的小组合作讨论。这就是教学的“华而不实”。所以地理教学急需回归朴实,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地理教学回归朴实的必要性
(一)学生的学习需要朴实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所以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以学生为原点,只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起到促进的作用,否则盲目地把学生当作教学机器中的一个被加工品,只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现代学生的一大特征就是学习能力普遍增强,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对学生的期望值比较高,这也滋长了部分学生骄傲自满的学习态度,对教材的研读浅尝辄止,对课后练习的解答与反思也不甚了了。从而产生了“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样一种畸形的现象,这也就是很多家长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孩子很聪明,反应也很快,为什么成绩总是上不去的原因。
(二)教师的教学需要朴实
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常言道:“良师育英才,名师出高徒”。所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应该先于学生,只有教师的知识、技能、理论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才能引导、启发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部分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存在一些问题。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课堂形式花哨,地理内容被淡化。教者一会儿让学生欣赏动画,一会儿做游戏……让人应接不暇。一节课下来,表面看来光鲜亮丽,精彩动人,实则是流于形式的低效表演。
(三)地理学科的特殊性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结合地理学的特征,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是: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近年来,对部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错误理解,弱化了地理的味道。在这种形势下,地理课堂十分热闹,情境、讨论、游戏,甚至是话剧,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地理,或者地理成为了活动的背景,好像活动才是最重要的。在学科综合教学的道路上,我们的地理课也走了很多弯路。一些教师没有把握好学科综合教学的内涵,从而把地理课上成了“四不像”。
二、地理教学如何回归朴实
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都可以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四个阶段,规划对教师来说就是一个所谓的备课过程,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教学亦然。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只有既吃透课本又吃透学生,并且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进行地理教学活动。执行是具体落实,也是教学的灵魂,无论是教学手段的利用还是教学程序的设计,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活动不是纸上谈兵,只有通过真实的课堂才能将起到传递知识的作用;反思是对一次教学活动的总结,教师通过反思,及时的发现问题,从而在今后做出更有效、更理想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回归朴实教学,既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我们既要发扬优良教学传统,又要融合各种教学创新手段,将规范的课堂要求与发挥教学个性有效地整合,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作者:胡润润 单位:安徽省淮南市舜耕西路淮南一中
参考文献
[1]南阳.教至朴实品自高[J].教育文汇,2010(3).
[2]白絮飞.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徐辉.现代西方教育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4]丁来瑞.不可不防的“时尚”课堂[J].天津教育,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