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时间:2023-07-28 17:31: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景区规划设计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第1篇

夏邵刚自2002 年到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以下简称“林勘院”)参加工作以来,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在三湘大地上留下了越来越多的印记,包括张家界绿地系统规划(2010-2030),中华茶祖文化产业园设计,冷水江市大湾滨江休闲公园景观工程,长沙市沙坪湘绣商业街新街规划设计,桂阳烟草公园规划设计……作为一名副总工程师,看到设计的方案一步步实施,打造的作品一件件呈现,让自己对建筑的执著与坚守得到了心灵的慰藉。

“带着感情做设计”

詹天佑用“人”字形的设计方案完成了北京至张家口铁路规划,这是当时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的。这篇小学课本上的课文在夏邵刚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做建筑师的种子,多年的坚持与努力,于他而言其实是对梦想的一种细心浇灌。一直以来,夏邵刚都致力于认真做好每一个项目,“孜孜不倦地做设计,就好似孕育小孩,对每一个细节都赋予了最深的感情。”

如果说梦想的起源是詹天佑的设计方案,那多年来支持夏邵刚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和对设计作品的精益求精就源于对的崇敬。书柜中最显眼的《全集》他都通读了一遍,常感叹“的自省精神,我们无法超越和比拟,他是大海,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自我的约束,让夏邵刚在设计理念中一直有一种“不管做什么建筑设计,首先我自己要满意”的偏执。即便是甲方同意的设计方案,他也要更进一步深思,从自己专业的角度考虑出于安全的综合效果,做相应的完善。在蔡锷故居规划设计项目上,夏邵刚就被同事评价为“自找麻烦”。

他多处考察调研后,在结合蔡锷故居周边环境、广泛搜集蔡锷相关历史文物的基础上,和团队匠心独运的进行景区的设计和规划,很快就完成了包括蔡锷纪念馆、铜像广场、护国将军门楼、军神塔等核心景区的规划设计,甲方对方案也非常满意,双方很快就签订了合作协议。

但交完设计稿之后的夏邵刚一直对护国将军门楼念念不忘,虽然设计的将军门楼在尺度和体量上都与整体规划非常协调,但作为景区的门脸,夏邵刚觉得这是一个缺乏视觉冲击力的门楼设计,“虽然说已经是合格的设计,但却并不能够让人心潮澎湃。”

偶然的机会,夏邵刚参观了厦门的陈嘉庚故居,当欣赏到陈嘉庚纪念馆采用的三重檐端部歇山顶的特殊结构形式,夏邵刚茅塞顿开,之前的设计太单薄,他需要增加建筑物的震撼感。回到长沙后他立马组织团队成员,经过半年时间,近百余次的反复修改,终于完成门楼与牌楼重叠建造的设计方案。当夏邵刚再次交出修改方案时,对方既惊叹于设计的新颖别致又感动于设计院的尽职尽责,当即主动提出追加设计费作为补偿。

“从学校开始到现在参与或主持完成了100 多个项目,专业的东西好像已经跟血液结合在一起,无法分开。还好建筑设计师有着在建筑中融入自我意识的本能,我便将感情用在这点‘私心’上,不断的敦促自己精益求精。”

“顺应自然,返璞归真”

当代艺术家艾未未说,贫穷的建筑可以很美,甚至临时建筑、城乡结合的建筑都存在美学。夏邵刚也是这样的美学主张者,他每每下乡,看到自由耕种状态下的农田草绿花黄会感慨自然之美,看到未经修饰雕琢的建筑外墙会赞叹农民的智慧。在他看来,最好的设计就应该像苏州园林那样的自然流畅,当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夏邵刚作为林勘院的专业带头人,与同行一道从生态的视角出发,综合城市规划的系统思想,发挥专业领域的优势来规划建设美丽乡村。通过10 多年的不懈努力,林勘院在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度假农庄等设计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返璞归真就是生态”的规划道路,形成了自身的亮点与特色。

夏邵刚坦言自己近年来越来越崇尚老子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无为而治”的道学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特别是新农村规划设计就应该对自然满怀的敬畏之情。

夏邵刚做规划的最高境界在于“无为胜有为”,这一点他在故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规划下的故里没有大拆大建,而是重点突出民族特色和原生态,让乡村道路沿河岸自然舒展,确保美丽乡村饱含着浓浓的乡愁。

在返璞归真的理念下,近年来夏邵刚主持完成的《邵阳蔡锷故里规划设计》、《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龙头片区新农村总体规划》等设计成果获得了同行专家及业主部门的一致认同与高度认可。

同他所欣赏的建筑学家梁思成一样,夏邵刚也是一个古建筑的捍卫者,古老的建筑是传统文化的结晶,是自然洗礼下的馈赠,应完好地保留。近期正致力于仿古建筑研究的夏邵刚希望在今后的作品中更多地添加一些仿古建筑的元素,将传统文化做更好的传承。

“我只是朝着自己目标不断努力罢了”谈到印象最深的工作经历,夏邵刚回忆起了2010 年投标湖南赤山监狱项目时的情形。彼时刚刚投入到市场激烈竞争洪流中的生态环境与规划设计分院在前两个投标方案均以第二名的成绩败北,他们迫切需要这场成功来振奋士气。

但监狱因其特殊属性,建筑结构向来讳莫如深。从没有进行过监狱系统项目规划设计的夏邵刚对监狱内部的组成结构、设计要求一概不知,加上当时团队仅有3 人,又仅有1 个月的准备时间,即便如此,夏邵刚还是决定破釜沉舟,奋力一试。

经过多番资料收集,到监狱周边了解情况,最终夏邵刚确定了两个规划重点:一是强调安全防范,在设计中注重监狱围墙四周视线通透性;二是合理规划处理场地,改陡坡为环道,降低坡度方便物资运输,同时增加活动空间。

确定规划思路后,夏邵刚立马着手,最终在招标截稿前连续熬了3个通宵完成设计方案。带着投标成稿进到打印室,夏邵刚如释重负,将方案成稿交由同事处理后,自己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

第2篇

关键词:野三坡,旅游资源,新民居建设

 

涞水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省市大力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这一有利时机,把农村新民居建设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科学决策,涞水的新民居建设须和野三坡旅游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景区农民开发旅游改造老房子的强烈愿望。

调查中发现,随着野三坡旅游设施的逐步完善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地的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旅游服务业,通过开办农家院,让旅客住农家旅馆,吃农家饭,当地的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近几年涌现出了刘家河、苟各庄、上庄、大龙门、下庄等20多个农家游专业村。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目前农民居住现状、卫生设施、厨房设施、通讯条件等相对落后,老房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村干部反映当初农民盖房没有规划,不临街的房子大多是70年代以前建的旧房,同时路窄进不去车。广大农民更是强烈要求拆旧建新,彻底改善农家院的接待条件。三坡镇刘家河村依山傍水,距离百里峡这一王牌景点仅一公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为这个只有152户的山村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旅游相关的营生,经营家庭旅馆开办农家院的村民占到三成以上,群众反映就是因为房子旧条件差,游客不愿住,影响了收入。农村新民居建设为破解困扰群众的这一难题提供了契机。

二、总体规划,统一标准,体现特色。

示范村确定以后,首要任务是制订规划,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特别强调,新民居建设规划不但要符合省委提出的“三新六有”建设标准,还要符合野三坡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紧密结合村情,高标准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设计施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县城乡规划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测绘、勘查、制图、汇总等几个小组,深入乡村逐村作业,广泛征求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充分借鉴河北省燕赵新民居建设方案的户型、风格和外观等设计方案,县里还从保定聘请有资质的多维规划设计院专家协助指导。规划别注重野三坡风景与当地民俗相结合,与开办农家院相结合。为了给风景区添新风景、新亮点,每个村集中建设,统一标准,县新民居建设办公室按规划设计和“三新六有”标准统一验收,使新民居建设和野三坡旅游风景区相得益彰,互为衬托。

三、因村制宜,分类创建。

在2009年的4个省级示范村新民居建设中,我县根据不同村的情况实行因村制宜,分类实施。三坡镇刘家河、松树口两个村,地处通往百里峡景区的旅游公路两侧,该村村民要求建别墅式小楼的愿望强烈,所以县里在旅游路旁集中规划120多亩新址用于村民集中建设新居,统一三层标准,三档一排,分户施工。施工前由村委会出资统一办电,铺设上下水管道、修建入户道路、规划出绿化用地,为了达到旅游景区污水排放的要求,两个村还联合投资建污水处理厂一座,村委会的优质服务,给各农户新民居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施工过程中县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等单位严格按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给予质量监督。建成后按照“三新六有”标准县委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联合验收。免费论文参考网。

苟各庄村地处百里峡景区之内,由于该村农户参与旅游服务时间长,在2009年之前村内就陆续盖起了212栋2—3层小楼。该村被定为示范村后,村委会经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要让这些设施条件差、服务功能不全、接待旅客质量低下的旧楼改变面貌。一是整体刷新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全部重新装修。二是健全功能、完善上下水通道安装太阳能洗浴设施,宽带入户。现在这个村的旧楼全部焕然一新,家家是冲水卫生间,厨房换上了新厨具,家庭旅馆换上席梦思,有的还使用上了沼气。另外,苟各庄村委会还为没有盖上楼房的30多户在村对面山角下规划一块35亩新址,让这些有能力建新居的农户统一标准在此建设新居。

通过新民居建设不仅提升农家游服务档次和水平,还为野三坡景区增添亮点和新的风景。免费论文参考网。

四、展望未来前景广阔。

通过2009年一年的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实验证明,涞水县委县政府把农村新民居建设与野三坡旅游紧密结合的做法完全符合县情实际,顺应了广大农民的心愿。现在景区各村干部群众对建设新民居的热情非常高涨。2010年我们将继续把新民居建设做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按上级要求狠抓不放。免费论文参考网。2010年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已经确定,还是把重点放在野三坡景区之内,放在为旅游提供服务多、贡献大的村。通过新民居建设真正使更多的农家院提高档次和质量,让更多农民得到实惠,通过改善居住条件、优质服务游客,达到生活舒适、增加收入的目的。

第3篇

关键词:主题;规划设计;城市;发展趋势

森林公园,就是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

1 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当地森林公园的建设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经过整合,这些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主题不突出

主题是森林公园灵魂,主题是森林公园的符号。主题往往是森林公园优势风景资源或垄断资源或地域文化的升华。森林公园主题要与公园提供的旅游产品或服务配套吻合。森林公园主题要与附近其他风景区主题相互补充。问题表现一,主题不明确,不明晰,主题雷同;问题表现二,主题与附近其他风景区主题完全重叠,游览项目重叠;问题表现三,主题不符合现代游客的游览诉求。

1.2 特色不明显

特色是森林公园的生命力,特色是对优势风景资源或垄断资源或地域文化的强化和升华。问题表现一,没有森林公园特色(绿色、自然、生态、野趣);问题表现二,缺少本森林公园的优势风景资源或垄断资源或地域文化;问题表现三,建设项目设置雷同;问题表现四;景点建设和建设项目风格缺泛地域性或民族性特色。

1.3 旅游功能定位不明晰

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主要有:观光游览、休闲游憩、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问题表现一,不切实际的占全旅游功能,吃、住、行、游、娱、购占全,功能设置雷同;问题表现二,重视观光游览、休闲游憩、休闲度假功能,轻视科普功能;问题表现三,旅游功能与附近其他风景区重叠。

1.4 规范性问题

森林公园现有规程、规范、标准尚未形成体系化、专业化,导致规划设计的随意性较强,规划设计成果不规范。规划设计成果专业性不强,规划设计深度不一致,规划设计方案基本不考虑投资回报,规划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建设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单位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轻视详细规划,一是造成建设方案未能落实总体规划,二是浪费建设资金。

2 总体规划工作

从实际工作的步骤来看,森林公园规划工作分为资源调查分析、编制可行性研究文件、总体规划、方案决策、管理实施规划编制五个阶段。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该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妥善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游览、生产、服务等诸方面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合理地利用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森林公园的多种功能需求,使各功能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 森林公园专项规划

3.1 森林公园景观系统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山峰、水流、林地等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采用特殊的设计方式,突出森林景观的优美。因此在进行森林景观规划时,首要的问题是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林木植被资源,对现有林木进行合理地改造和加工,使原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适应森林游憩的需求,突出其森林景观。

3.2 森林公园游览系统

森林公园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该配有适当规模的游戏设施,比如结合当地森林公园的基本景观特点开展森林野营、野餐、森林浴等项目,满足城镇居民的娱乐需求。当然也要考虑本地投入的资金多少,森林公园面积的大小,选择合适并且可行的游憩项目,为森林公园带来最大效益。

4 森林公园道路交通系统

森林公园除了主要客源建立在便捷的外部交通联系外,其内部道路交通必须满足森林旅游、护林防火、环境保护、以及森林公园职工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森林公园道路系统规划中,要考虑到游客游览道路的选线、走向和引导作用,开发符合大众的道路。还可以结合森林公园的具体环境特点,开发独具情调和特色的交通工具。以下是经过资料查询到的我国大部分森林公园规划中道路规划的要求:

1)主干道是森林公园与国家或地方公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以及森林公园内的环行主道。其宽度为5~7m,纵坡不得大于9%,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m。

2)次路是森林公园内通往各功能区、景区的道路。宽度为3~5m,纵坡不得大于13%,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15m。

3)游步道是森林公园内通往景点、景物供游人步行游览观光的道路,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宽度为1~3m,纵坡宜小于18%。

5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系统

森林公园内的水、电、通信、燃气等布置,不得破坏、影响景观,同时应符合安全、卫生、节约和便于维修的要求。电气、上下水工程的配套设施应设在隐蔽的地带。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工程应尽量与附近城镇联网,如经论证确有困难,可部分联网或自成体系,并为今后联网创造条件。

6 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系统规划

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系统主要包括餐饮、住宿、购物、医疗、导游标志等。休憩、服务性建筑的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等应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统一协调。建筑高度应服从景观需要,一般以不越过林木高度为宜,休憩服务性建筑用地不应超过森林公园陆地面积的2%.宾馆、饭店,休、疗养院,游乐场等大型永久性建筑,必须建立在游览观光区的地带,不得破坏、影响景观。

7 发展趋势

7.1 突出森林公园的特色和功能

重点保护哪些风景资源,重点保护哪些脆弱环境,突出观光游览、休闲游憩、休闲度假、科普中的哪些功能,弘扬森林文化中的哪部分文化。

7.2 强调风景资源的原生性和生态环境的自然性

让游客能够在森林公园内,体验到风景资源的“本底性、无人为干扰状态的本来面貌”。维护好风景资源的原生性和生态环境的自然性,森林公园才能真正可持续性经营,才能真正突出野趣,才能真正形成人与自然谐共处的场境。

7.3 提高便捷性和安全性

强调便捷性和安全性,是人性关怀的具体体现。针对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的特点,森林公园需要做到能够快进快出。

7.4 总体规划的法律效力在增强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现行条文规定和发展趋势,赋予总体规划更强的法律效力。

第4篇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千岛湖镇、汾口镇、威坪镇、姜家镇、临岐镇、大墅镇建城区管理范围内停车场(库)的规划和建设。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停车场(库)指道路以外机动车停车场(库),包括自行式停车场(库)、机械式停车场(库),广场式、地下式和多层式停车场(库);公共停车场(库)指为社会车辆提供服务的,根据停车场(库)专项规划独立选址的、为公共建筑配套建设的或通过临时占用闲置土地设置的,供机动车辆停放的场所;配建停车场(库)指建筑物规划配套建设的,供机动车辆停放的场所。

第四条县规划局、建设局、交通局应加强对停车场(库)规划、建设工作的引导。

(一)制定停车场(库)发展和鼓励政策,引导停车场(库)规划和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制定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加强停车场(库)与公共交通之间的衔接,鼓励和引导市民换乘公共交通出行,减轻道路交通压力。

停车场(库)的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资建设、经营停车场(库)。

第五条相关部门职责明确如下:

县规划局负责停车场(库)的规划管理工作。

县建设局负责停车场(库)的建设管理工作。

县交通局、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工商局、物价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人防办、各中心镇政府等有关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规划局会同建设局、交警大队、有关镇政府等相关单位,根据淳安县县域总体规划和交通需求状况,编制停车场(库)专项规划,按规定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经批准的停车场(库)专项规划是停车场(库)建设管理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第七条公共停车场(库)依照停车场(库)专项规划,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停车泊位达200个以上的,应编制交通影响评价分析报告,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应当与设计方案同步进行。

公共停车场(库)或单建的地下停车场(库)或建设在敏感区位、风景区、港区(含规划区岸线)、车站附近、公路两侧、公园和公共绿地的停车场(库),建设单位在上报设计方案前,应当先征求相关主管部门意见,依法办理相关行政许可。

第八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必须按照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城市建筑和道路交通工程停车库(场)设计设置规则》、《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试行)》等规范要求配建或增建停车场(库)。配建或增建停车场(库)以规划设计条件为准,停车设施应设置在批准的用地红线范围内,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交付使用。配套建设的停车场(库),其设计方案由建设单位在组织编制主体工程设计方案时统一规划、统一报批。

第九条停车场(库)设计方案通过审核后,由县规划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公示。

第十条县建设局、发改局、财政局、有关镇政府应当根据停车场(库)专项规划,将公共停车场(库)建设纳入年度建设计划,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建设局负责组织实施。政府投资的公共停车场(库)建设由政府确定的代建单位承建。

第十一条停车场(库)原则上不得异地补建;特殊情况下,老城区范围内同一控规单元内异地补建停车位的总数不得超过该单元内公共停车位总数的20%,且不得跨控规单元安排停车位的异地补建。县规划局在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审批时必须明确异地补建的停车位个数。

城镇规划要求建设的停车场(库)应当按照规划定点予以实施。停车场(库)必须用作停车,不得移作他用。已经移作他用的,应责令限期恢复,对老城区范围内因特殊情况确无法恢复的,经县政府批准,补交异地补建资金。

老城区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以及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的建筑,建设单位配足停车泊位确有困难,经县规划局、建设局、交警大队同意,可以适当减少停车场(库)的面积,减少的停车泊位数不得超过应配建总数的20%,减少部分应缴纳异地补建资金。

需缴纳异地补建资金的,在项目建设前一次缴清后方可动工建设。异地补建资金标准根据项目所处的分区(在停车场〈库〉专项规划中予以明确四类分区范围),按照分区地下停车场(库)建安标准的4倍、3倍、2倍、1倍测算。具体实施细则由县物价局、财政局、规划局、建设局制定,县财政设立专户,由县建设局统一收取异地补建资金。

异地补建资金原则上用于公共停车场(库)建设。

第5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脱胎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最初设定的工艺美术范畴的室内装饰专业,伴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和市场化的进程,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各方面日趋发展,室内装饰专业逐渐融入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人机工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成为一门内涵深广边缘综合的新型学科。目前,国内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艺术类招生的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也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渐扩大而显得异常火热,但是在这种大的背景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却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局面,归根结底,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够深入和缺乏实践训练,这最终导致毕业生在进入行业后,面临真实的设计项目时缺乏经验,而不知所措。据了解,目前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环节教学中,大多数的实践平台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只能使项目设计停留在方案阶段,使其不能客观地指导设计工作。而概念创意设计教学着重强化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通过概念创意的创新设计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设计思维与工作方法,其结果未必能够实现,但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性思考和理性策划的能力,为其留有进入专业领域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立足当下,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内涵深广边缘综合、实践性强”的专业特性,来寻求学科发展的方向与需求。

二、结合毕业设计的实践性教学课题研究

(一)课题概述。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的最后专业训练课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知识和技能并针对性地补充和学习实际项目所涉及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项目设计的过程和要求。湖北文理学院作为保康县歇马镇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援助单位,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接受了歇马镇政府的邀请,承担了所在镇的21个村庄进行规划设计,课题组团队成员由带2011届毕业班的专业辅导教师组成,团队结合本次课题纳入了毕业设计的实践性课程,结合学生毕业考察和毕业设计进行展开,学生通过这一毕业课题的学习和训练,了解和掌握项目设计的基本运作,并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原则、现行政策法规以及新农村规划设计相关政策和方法规范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树立对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价值观,有利于今后参与同类项目实践,提高专业设计素养和实战水平。

(二)课题的目标与要求。每年毕业设计课题都因项目而有所不同,往年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大都以虚拟训练课题为主,设计目标和对象比较模糊,设计要求也不太明确,本次的毕业设计课题作为真实项目进行开展,目标明确,并要负担责任,因此对课题设计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对较高。

1.课题项目背景分析。本课题名称为“保康县歇马镇新农村规划设计”,歇马镇地处保康南部,驻足沮水河畔,背依荆山腹地,大小山头418个,其中标名大山头37座,山峦重迭,沟河纵横。东与两峪乡的大岭交界,南与兴山榛子乡的黄家垭接壤,西与马桥镇的高桥河相连,北与后坪镇大石脑毗邻。属山区热带季风气候,因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差异较大,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歇马镇地域较广,地形条件复杂,海拔较高,其旅游资源丰富,产业目前以烟叶为主,以后着力发展以九路寨为中心的旅游产业,但是21个村庄的规划各有特色。

2.设计内容和要求如下。第一,以设计村庄的自身产业特色和村庄形态特色为入手点,对所在村庄的地块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对地质地貌、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条件、民居建筑的历史、形制、风格、使用状况及周边环境作进一步现场调查和资料查证,并参考国内外相关实例的成功经验,完成调研报告。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保康县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年)等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歇马镇提供的规划资料及有关建设意见,提出对所规划村庄的具体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如下内容:村庄产业、基础设施、居民点等规划设计方案;居民点详细规划设计方案;风景区沿线的景点规划设计;近期环境改造方案(包括环境和旧建筑的改造);新建居民点的户型和效果图方案;规划编制说明。第三,以本课题为基础,挖掘和整理农村民居建筑的历史人文价值和风格特点,以探索如何通过改造使新旧结合,重新彰显出其历史风采和地域特色为命题,完成毕业论文的创作,并结题。

三、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法的创新与特色

毕业设计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或继续深造前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因此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及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是把握这门课程的两个关键要素,也是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的特色所在。

(一)创新特色一: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解决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选题常常困扰着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选题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自2003年课题组申报了鄂西北新农村民居建筑模块设计的省级科研课题,课题组成员一直关注新农村建设和规划设计,自2007年开始课题组就将每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与新农村建设进行结合,课题逐步由虚拟性转向真实性,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2009年课题组参与第一个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针对保康县城关镇的9个村庄进行设计实践,并关注农村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再生话题,与湖北襄阳所处的鄂西北大环境发展的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工程实践紧密联系起来。2007~2010年历年毕业设计选题都采用真题真做的方式,确保课题的时效性和挑战性。一是教学的介入必须在项目进行前,使学生能了解村庄现状的真实情况:课题组成员的教师带领毕业班学生进入保康项目所在地,并驻扎在所在村庄,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从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现状、村居建筑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并形成调研报告;二是选择历史价值深厚或有突破性利用的区域和乡镇为课题对象,对所在项目区域的地域特色、民俗民风、民居特色等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有所重点地进行研究,特别是景区村庄形成的历史风貌,人文特点等作了更为详实的考证,使课题的深度和高度有所加强。三是村庄及其环境规模宜小巧适中,以便学生能集中精力深化设计,在实践过程中,选择难度较小、特色相对不明显的村庄让学生全程参与并完成规划方案的设计实践,鼓励学生组成课题小团队独立完成项目。

(二)创新特色二: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项目进行前或早期是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的最好时机,这样学生可以针对村庄的基本现状做实地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到现场了解许多真实的村庄现状以及实施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并且联系县镇的政府代表、规划局、旅游局和相关技术负责人等在现场或其他同类项目带领参观和技术讲解,使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印象深刻,对他们日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通过以上谨慎的选题和现场的指导,使学生在乡镇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建筑保护利用等方面逐步建立起批判性视野,启发他们去思考新旧对话与共生问题。通过产学研的互动,不断建立一个将历史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三)毕业设计实践性课题研究的体会。一是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性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围绕教学中针对设计创意、设计逻辑等问题展开研究,注重拓展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二是利用专题性、实践性较强的环境艺术教学课题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是以跨学科为启发点、依托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密切的综合课题,引导学生作出基于对建筑造型艺术、技术、文化、生活经验等多维因素综合思考的创新设计结果。四是通过本项目,组建一批观念活泼、创造力旺盛的教研团队,以教师为表率迸发出设计原创爆发力来影响学生。利用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针对同一课题,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全面系统地满足专业教学。

四、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景观、设计

一、 环境概况

虾公山位于东莞市企石镇铁岗村东面,山脉绵延起伏,山体南北走向,主峰海拔127米,是企石境内最高的山岭,占地约120多公顷。它雄峙在东江边,状似大虾,故名虾公山。山上林木环抱,构成一幅自然优美的乡村风景画。

二、设计思想与原则

虾公山森林公园以原生态设计理念进行规划,本着“以人为本,保护自然”原则,利用现有优越条件,规划建成一个以健康、休闲为主的公园。尊重原生态体系,这包括地形、地貌、动植物、水土等自然条件,就地取材,保留原有的人工荔枝林和次生松树林,仅选择几个风景优美且影响不大的地方规划人工观赏景区,塑造切合地方自然环境特征的整体景观格局。

三、景观布局

1、功能分区

规划分为下列功能区:入口景区、上庙景区、半山景区、山顶景区、鱼塘景区及鸿发山庄。

入口景区为公园的主入口,规划在环镇路和建塘大道交接处。此处平坦开阔,以一座古朴粗犷的塔楼作标志,两边是功能服务区的建筑群,粉墙蓝瓦、错落有致,与塔楼相互构成简洁大方的入口主题。结合入口广场左侧做成林荫停车场,占地约2600平方米,将可容纳近百停车位。

上庙景区主要根据有识人士提出方案,当地村民自发募捐而筹建落成,选在原址重建。上庙背靠虾公山余脉,面对银屏山,周围古木参天,庙旁江水滔滔东去,成为公园内重要景点。庙前低洼水田蓄水成明漪湖,作为庙之明堂。湖内养殖七彩锦鲤,种植各色荷花,湖周建知鱼亭、芙蓉榭,同乐廊,飞虹桥等,既增添湖面生气,又赏鱼品花的妙处。

半山景区靠近公园北入口,山上建造一座揽翠亭,此处是俯览上庙景区的最佳处,两者形成对景。半山坡上,栽植大量春夏开花的灌木和地被,如玉叶金花、龙船花、春花、杜鹃花和勒杜鹃等,开花时节,山花烂漫、漫山遍野。

山顶景区建一座重檐八角亭,突出靠山,亭子面临东江是观赏日出的佳处,故名沐日亭,做为东江一个视觉焦点。山的最高峰牙鹰咀设置天坛平台,供游人登高望远,抒怀。“无限风光在顶峰”,远可鸟瞰企石、桥头、石排各镇的美景,近可感受东江的波光浩渺,公园的林木苍苍,湖光山色尽揽眼底。

另外于西面的鱼塘景区和西南面的鸿发山庄属私人场所,暂时保留现有景观。背面靠近鱼塘区的半山坡平坦处设放数围石桌凳,供游人歇息停留观景。

鸿发山庄周边驳岸多栽植水边植物,其余不作大的改造。

2、道路系统布局

公园在几条城市主道将设置出入口,有石山路、水泥车道以及停车场平台等,石山路总长约3500米。沿着半山腰铺设一条主要的环山车道,穿越南北,沿着山脊和山谷纵横盘旋,将各大景区连接,形成聚散有序,富有节奏感的游赏路线。

东北面的村口,利用现在低洼的农田与虾公山山谷衔接做成一个湖岸曲线流畅柔美的人工湖,南北以跨湖的九孔桥连接,北面蜿蜒伸入山谷,引入遐思。

四、园建设计

园建重点工程是上庙遗址重建,临水设台、拾级而上,青砖灰瓦,掩映于古树中,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沿着湖岸,规划一系列的亭廊水榭,如:芙蓉榭、知鱼亭、同乐廊和飞虹桥等,红花绿树,倒影湖中,摇曳生姿。上庙在建筑形式上,基本按原样重建,条石墙基、实木梁架、古式木窗、麻石台阶和阶砖地面,力图重现当年风采,体现传统建筑的艺术性。

主入口停车场的彩叶广场和亲水平台,半山腰的揽翠亭,山顶高处的重檐八角亭,均是颇具传统岭南特色的园林建筑。沿着黄色岩石铺成的登山小路游玩,时而设小休息平台、石凳,频添野趣。

该方案还有两项特色设计――公园招牌和“化石”山路。该招牌依着东莞本土文化、体现原生态,用“三合土”制作而成。“三合土”是利用石灰、沙子、红泥三种材料经过配制、夯实而得的一种建筑材料,特色招牌使得公园更有乡土风情。

虾公山部分区域多年前是采石场,我们从山上采下的这些岩石被称作为“沉积岩”,不少岩石上还有一些树桩、树枝的图案,因植物长期积压在石头上,所以又称之为“植物化石”。负责该园总规划的设计总监欧应田高级工程师预计利用这些黄色的“化石”铺设整园的山路,更能体现原生态,并将大大降低施工成本。施工队采下岩石将其磨平,就地取材铺在路上,制作出特别的“化石”生态山路。

五、植物配置

为了充分体现原生态植物,专门构思“山花烂漫”效果,设计方案采用自然的野花去装饰,如桃金娘、马樱丹、春花、杜鹃花、勒杜鹃等,漫山遍野,节省不少养护成本。我们还将对山上植物进行部分林分改造,增加开花的乔灌木,如春天开花的木棉、紫荆等;夏天开花的凤凰木、紫薇等;增加杜英、杉树、松树等叶色浓绿的风景树;还增加一些荷木、粗康柴等等。

养护管理方面则增加山体的肥力,在前期施薄绿肥,这措施将令虾公山的植物品种更丰富,多样化,生长更茂盛,四季植物景观更宜人。临东江的林带多因采石成为光秃的石山峭壁,这部分考虑保留为特色景观,只在山体易滑坡处栽植防护林,其他的山石点缀几丛山花修竹即可。

第7篇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和县城规划区、建制镇规划区内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逐年增加对园林绿化的投资,并按照标准拨付城市绿化管理、养护费用。

第四条各单位应加强单位内部的园林绿化建设,鼓励创建花园式单位、庭院。

第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城市工程项目的绿化用地面积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按规划设计规范标准新建的居住区、居住小区,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不符合规划设计规范标准的,地处城区的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地处郊区的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二)旧居信区、居住小区的改建,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但改建前绿地率已达到百分之三十的,改建时不得低于原有标准。(三)新建区道路的主干道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次干道不得低于百分之十五;旧城改造区扩建道路的主干道不得低于百分之十五、次干道不得低于百分之十。(四)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项目等,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经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生产有害气体及有害污染的新建企业,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六)学校、医疗休养院(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单位,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五;有独立庭院的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等成人高等院校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以及走读制的高等院校,地处城区的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地处郊区的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七)除市政府确定的危房改造区、一般配套建设的小型公共建筑设施的绿地,由市规划局会同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外,其他建设工程的绿地比率,地处城区的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地处郊区的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

第六条符合规划设计规范标准的居住区、居住小区的公共绿地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新建居住区,人均不得低于一点五平方米,居住小区人均不得低于一平方米。(二)旧居住区、居住小区改建,人均一般不得低于一平方米;但改建前居住区人均已达到一点五平方米的改建时不得低于原有标准。配套建设的商业、服务业等公共设施的绿地面积,与居住区、居住小区统一计算;非配套建设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建设工程设计的绿地面积,按下列规定计算:(一)成片绿化的项目,按其设计的实际范围计算,但非园林设施的占地除外;(二)庭院绿化项目,按其设计中可用于绿化的实际用地计算,但距建筑外墙一点五米和道路边线一米以内的占地除外;(三)两个以上单位共有的绿化项目,按各自的建筑面积比例分别计算;(四)道路的绿化项目,按其设计中的绿化设计面积计算;(五)乔木株行距在六乘六米以下的,计算为绿地面积。

第八条建设工程的绿地比率或公共绿地的面积,因特殊情况达不到第五条、第六条规定标准的,应经建筑工程审批机关的同级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缴纳少建绿地补偿费后,方可持批准文件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九条项目建设单位应在项目可行性论证后,持下列材料报有关部门审批;(一)上级主管部门审定的规划设计条件;(二)反映周围环境的规划位置图;(三)1:1000的建设工程总平面图;(四)1:500的景区建设设计图(包括建筑小品、道路、构筑物及各种设施和平面、立面的设计图);(五)1:200的绿化种植设计图;(六)园林建筑设计图(包括1:1000的总平面图,1:100的平面、立体、剖面图,1:50的特殊位置图)。(七)技术经济指标,包括:1、用地总面积(公顷)及不同功能用地的分类和百分比;2、建筑总面积(平方米)及不同使用性质的分类和百分比,层数、建筑基底面积;3、绿化苗木明细表;4、建筑工程项目的概算;(八)规划设计说明书。

第十条市内区、开发区的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按下列程序报批;(一)新建市级公园,风景林地,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大型旅游、体育及文化娱乐场所的附属绿化工程,经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审核、市规划局同意后,按有关规定报批;(二)园林绿地内的建筑工程,经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审核后,由市规划局审批;(三)列入城市园林绿化投资计划的公共绿地(含区属和居住区、居住小区的公园)、城市道路绿化、沿主干道或重点地区的大型工程的附属绿地,必须有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参加审批;(四)新建、改建居住区、居住小区、城市联片改建区、城市重要建设工程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按基本建设程序报批时,必须有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参加审查;(五)其他园林绿化项目,由所在区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方案,由该单位负责,单位可以在规定绿地面积内,决定绿化布局。县(市)、矿区的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报所在地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缴纳少数绿地补偿费,按下列公式计算少建绿地面积;新建工程少建绿地面积=建设用地总面积X规定绿地比率-设计绿地面积已建工程少建绿地面积=建设用地总面积X规定绿地比率一实有绿地面积。

第十二条除单位附属绿地的设计、施工外的其他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有相应园林绿化设计、施工资格的单位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

第十三条设计方案一经审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照实施,不得随意改变。园林绿化工程竣工后,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验收。引进外省的花草树林品种,应报植物检疫部门检疫。

第十四条严禁伐移树木或占用园林绿地。临时占用园林绿地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因城市建设或其他特殊需要伐移树木或临时占用园林绿地的,按以下程序办理审批手续;(一)申请单位应填写伐移树木、临时占用绿地的申请表,持绿化平面图、基建工程开工审批表和其它文件资料,向所在地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申报;(二)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按到伐移树木申请材料之日起十日内、临时占用园林绿地申请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按规定权限审批或上报;(三)经批准的,应按规定缴纳有关费用,并核发伐称树木、临时占用绿地的《许可证》。《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三个月,过期应重新申报办理。

第十五条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适时对树木进行修剪,在管线下新栽树木应选择合适的树种,避免因树木正常生长影响城市管线安全。树木结管线安全构成妨碍时,管线管理部门可以向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及时组织修剪。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可组织有关管线管理部门,每年对管线与树木交叉地段进行巡视,商定修剪树木方案,并有计划地组织修剪。修剪方案应明确修剪时限。

第十六条经批准砍伐城市树木和临时占用园林绿地的,应按照下列规定缴纳有关费用:(一)临时占用园林绿地的,不论其所有权归属,均须按管辖范围向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缴纳临时占用费;(二)砍伐树木的,按标准向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缴纳补栽保证金,并提出计划,补栽砍伐数量三倍的树木,补栽树木成活后经检查验收合格退回保证金。损毁植物和绿化设施的,按市物价局规定的标准,向具有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缴纳植物和绿化设施补偿费。

第十七条树木和其他植物及绿化设施所有权的确认,可按《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执行;临街绿地实行了临街单位包投资、包栽植、包管护绿化责任制的,所有权归责任单位。

第十八条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按规定办理《收费许可证》,使用财政部门规定的票据;所收费用统一上缴同级财政,列入城市园林绿化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具体使用计划,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财政部门监督使用。

第十九条对违反《条例》及本办法应当给予处罚的,由县级以上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其贪污委托的组织在其委托范围内,按照本办法实施。实施行政处罚,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第二十条单位或居住区、居住小区现有绿地低于规定标准,尚有空地要以绿化而不按照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通知要求进行绿化,闲置两年以上的,对责任单位处以每平方米二十元至三十元的罚款,并责令其限期绿化。

第二十一条建设工程绿地比率因特殊情况达不到规定标准又拒不缴纳少建绿地补偿费的,处以应缴款额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的罚款,并责令其限期补缴。

第二十二条委托无相应有效资质证书的设计或施工单位设计绿化工程方案或施工的,处以该工程设计费或承包价款总额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的罚款,并责令其限期改正。

第二十三条城市工程建设项目交付使用后一个半月内,未拆除绿化用地范围内的临时设施或未按要求清理建筑垃圾的,对建设单位处以所占绿化用地每平方米五元的罚款,并责令其限期完成。

第二十四条在主体工程竣工后的第二个绿化季节内,建设单位未完成园林绿化建设的,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处以未完成绿化建设面积应投资额二倍的罚款,并责令其限期完成,或者按实需费用的一至二倍征收绿化延误费,并代为绿化。

第8篇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设计;规划

abstract:at present, in the middle of the garden plants, selection of plant species will eventually produced by directly affects its efficiency. For ascending garden benefit only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design to achieve the desired purpose. Nex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key words: ecological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园林设计是一门历史非常悠久的学科,同样又具备新颖的特点。说其悠久是由于我们在园林建造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历经了几千年,有一批在世界上堪称绝佳的传统园林范例和理论;说其新颖是因为园林设计学科在现实的工程施工及历史变化当中逐渐与当代化先进技术相融合,又是近几十年的事,20世纪80年代之前,园林规划设计业内人士很少,加上国力有限,除了出现过个别优秀作品外,总体上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一般地讲,轴线、景区、山水绿地加上传统的或革新式的园林符号,成为园林设计的普遍模式。人们心目中的公园形象,基本上是绿荫下的亭台。90年代以来,发展了,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全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繁荣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成为提升城市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追求的必然途径,城市园林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减灾避险的功能定位逐步被业内认同,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郊一体化的大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观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领域也在拓宽。设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结合国情,在继续从传统文脉中吸取营养的基础上,吸纳国外的一些新思潮、新理念,顺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一批较好的作品,风景园林师不仅主导着园林规划设计,还参与城市总体规划,介入城市设计,从更大更宽的层面上发挥着作用。

一 建设生态园林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

二 园林规划设计

2.1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

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还是街道绿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

2.2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品味

高品味的园林绿化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2.3应有内涵

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人造景点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情操及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

2.4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

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2.5树种选择的论证

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我们见过用小叶黄杨作马尼拉草坪镶边最后全被吃掉,小叶女贞绿化草甲壳虫大暴发难以根除,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2.6科学估算园林绿化的建设及费用

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有的草坪被杂草挤占,绿化带太多难以很好修剪,蛀茎害虫易危害难以防治等,很多中小城市的运动场也按高标准建植草坪,不管是建坪费用还是将来维护费用都跟不上,最后仍达不到高水平运动场地的要求。我们近几年的经验是既发展一部分高档次、管理要求高的绿化景点,也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不断推广,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三 园林设计的可更改性

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并非十全十美,或无可辩驳不可更改的,应该留有选择余地,同时尽管原理相同,不同人的风格也不同,形式也有差异,都有可行之处。自己的设计尽管经过论证,亦难免有忽视或不当之处,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论证拿出来供建设单位及同行研究,对其进行修改、补充、删除,吸收别人合理的意见,最后尽可能地完善设计方案,在实施中还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这既给别人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用单位能一目了然各项指标要求,也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得到提高。

总之,对园林设计论证应加强其管理,规范其内容,使其制度化,与设计一同受到重视,相互结合,有效地对设计形成补充,完善设计工作,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结束语:

总的来讲,园林设计跟其他的非生物性建设设计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园林道路、土方、休息除外的很多东西都是带有生命体的植物,植物会在自然环境中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下而得以生存。为此,园林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需要兼顾到来自外界很多方面的因素,这是需要我们的园林设计师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以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建设、生态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其实,园林设计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早在几千年前在我国就出现了一批堪称绝佳的园林范例以及理论。虽然如此,园林设计在我国也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为这门学科是在这几十年内才刚刚起步,在实践中发展和演变,逐渐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在20实际30年代前,园林规划设计在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初级的水平,专业人员稀缺,再加上国力悠闲,除了有极个别优秀的作品以外,基本没什么进展。园林的普遍模式局限于轴线、景区以及山水绿地,再加上传统的或者是革新式的园林建筑符号。人们心目中公园的形象,基本上就是绿荫下的亭台。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全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繁荣。而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公园、生态廊道、以及绿化广场和市郊风景区逐渐成为了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同事也成为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以及满足文化追求的重要途径。

从建设生态园林的角度来看,目前,园林设计的中心目标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是向着人文化、森林化、自然化的方向发展的。只有意识到了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才能够促使生态园林设计形成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思想并且迅速发展扩张。

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建设生态园林成为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所谓的生态园林指的是以生态学远离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这个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的分配安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之间相互协调,有符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各得其所,可以充分的利用阳光和空气、养分和水分以及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形成了一种和谐稳定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一个人、动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

从园林设计的角度来看,首先,不论是厂区绿化还是校园绿化,或者是公园绿化,又或者是街道绿化,他们的主要功能都是不同的,所以,园林绿化应当要考虑绿化的功能。其次,好的园林绿化不仅要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需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才能形成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成为巧夺天宫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令人感觉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再次,人造景点应当注意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嫩否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的环境或者其他方面相协调,并且符合大众的审美,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需要经过充分的论证才有说服力。所以,景点应当有历史文化内涵,并且容易被大众接受,不宜过多。另外,对于短期、中期、长期的各项绿化指标都需要进行认真的计算,包括绿化里概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以及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以及灰尘、还有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等都需要计算,只有这样才能够决定到底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从而避免盲目的追求草坪的现象。当然,对于以什么树种作为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是有讲究的。不同的植物配置在一起,不仅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以及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还要考虑病虫害的交叉性,而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以及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和耐湿耐早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最后,由于设计方案的不同,建设成本以及维护管理的费用也不尽相同,原本很好的规划设计方案,因为成本与维护管理的费用超出经济承受力,最后效果大打折扣。我们既要发展部分高档的、管理要求较高的绿化景点,也要积极探索一些大众化的、低成本低维护的绿化方法,所以,在设计时对我们应当科学的估算园林绿化的建设成本以及维护管理费用,有利于绿化效果的提高。

再从城市居住区的角度来看,住宅小气的绿化规划应当坚持以方便、安全、整洁、环保为原则,从改善城市小气候,充分发挥小区功能的角度出发,通过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绿化空间环境,建设一个集舒适、美观、休闲于一体的有益于身心健康并充满活力的生态景观。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对树种选择既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还要考虑一下几点:1.植物群落是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而植物景观是绿色的主体,所以,绿化配置应以植物群落为主,兼顾草坪。于是,科研人员从园林植物的改善环境功能和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入手,换算出了城市绿化最佳效益结构是乔+灌木+草。这种种植结构可创造最佳生态效益,既节省土地,又在环境生态效益上产生最佳效果。2.由于人类有安全和交往的需要,所以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更应该注重居民的交流、运动、休息。于是在规划设计时就要考虑集中的中心绿地,用于组织一些有益的户外活动,从而丰富居民的生活,但是,过度集中的中信绿地环境会感觉空旷,人员密集复杂,在实际生活中也带来许多不便。所以,在绿化设计中,绿化布局的集中于分散要控制好,不仅要考虑集中的中心绿地,还需要考虑设计一些分散的团块绿地。避免影响到住户的休息和生活,从而解决这一矛盾。3.住宅小区域公园设计不同,相对来说更注重绿化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在景观效果的表达上,需要结合人文内涵,创设出充满情趣的生活空间,而在规划设计中,则需要充分的考虑居民的要求,既要满足孩童嬉戏,又要满足老年人的活动、品茶、下棋或者锻炼、健身等要求。为了提高城市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水平,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住宅小区绿地种类多,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并与城市整个自然绿化要保持统一。2. 小区园林绿化植物在选择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再进行品种选择与搭配,品种选择要考虑植物色彩、花果期及时序,植物配植要有层次感,宜将修剪整洁的植物配植在边际与,以构成多层次种植结构。3. 因地制宜是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适地造林,借景寓情才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少动土方,并适当保留原有的树木,还可适当选用 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以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4. 小区绿地是居民游憩、锻炼身体、休闲、交流的良好场所,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布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5. 如今,人们对住宅小区绿化的要求不再只是一两块草地,三四个花坛,而是要求高标准、高质量的绿化景观。总之,城市住宅小区的园绿化设计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要营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使居家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在城市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时要不断创新,设计出真正人性化、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园林景观。

当然,园林设计是具有可更改性的,即使是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不同的设计者设计出的方案,风格、形式也存在差异,各有所长。即便是经过论证,也难免有忽略或者不当的地方,如果能够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和论证展示给同事或同行分析研究,吸取别人的意见,对方案进行补充修改完善,既给了别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在实施中应该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曾一莲 艾晓晖 构建和谐的生态廊道试分析 [J] 中国园林 2010(4)

第10篇

“数字地球”是空间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概念。“数字地球”的构想是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提出的,其实质是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库与计算机构成的数字化地理虚拟系统,目的是使人们能够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自由地链接、调用地理信息。“数字地球”的核心是3S集成技术。3S包括GPS、RS和GIS。GPS即全球定位系统,可通过坐标系统进行全天候精确定位、定性和定时,在导航、测绘、军事、农业、考古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RS即遥感技术,各类卫星遥感能够全天候对地表实时监测,深入、准确地监测地表景观的状态。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各类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集成数据库平台,能够进行各类空间分析、演变分析与三维成像。GIS、RS与GPS所采用的数据格式具有共通性,能够达到无缝连接,极大地拓展了风景园林中分析、规划与设计的一体化能力。

二、空间信息技术促进风景园林专业技能变革

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大幅促进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技能的变革。主要的变化包括空间数据、景观的监测与分析、工作效率化方面。风景园林研究、规划和设计均涉及各类空间数据。对于规划设计人员来说,获取、处理有效的数据是重要的专业技能。针对基础数据内容庞杂、种类繁多且尺度不一的特点,我国已经着手建设地图数据库、测绘档案等数据基础设施。各类商业遥感影像也是重要的数据源,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有针对性的调取。规划设计人员能够在GIS平台上,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掌握基地的地表状况,提高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地貌景观进行广域、实时、高精度的监测,并通过GIS进行定量化分析;通过RS和GIS技术,规划师可以定量地掌握绿地植被分布状态,在GIS中可以进行时间序列演变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热岛分析、空间分析(包括网络分析、可达性分析、叠加分析等)、景观指数分析等,为绿地规划、城乡与区域规划提供基本的依据。引入数字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空间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3S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促进了数据与软件的无缝兼容,推动了园林设计的自动化进程。设计自动化包括办公流程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输入输出自动化、分析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办公电子设备与软件集成化发展提高了数据传输与处理的效率,国家大力推动的数据标准化与共享化也有力提升了规划设计人员采集、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三、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

(一)加强对空间数据的理解

风景园林专业的规划设计课程涉及到空间数据的处理。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实际上是围绕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而展开的。目前学生普遍缺乏对空间数据的理解,对于空间数据的基本属性、数据的格式与转换、数据的来源缺少科学的认知。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各类空间数据的特征、理解数据的含义和表达、了解数据的来源途径和获取方法,熟练运用不同的空间数据格式转换技能,为识别有效数据、处理数据奠定基础。

(二)掌握空间数据的获取能力

空间数据来源广泛、质量混杂,初学者往往难以理清数据的来源渠道。比如有学生在课题中利用遥感图像进行绿化地解析,所采用的数据为网络下载的栅格数据,这类数据失真性较大,并不能用于绿地定量研究。出现这种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了解有效数据的获取途径。教学中应使学生了解国际、国家和省市等相关机构和商业公司的各类空间数据范围及其特性,以及这些数据对于风景园林专业的用途,使学生具有识别有效数据,掌握有效数据获取途径的能力。

(三)掌握基本的空间分析方法

深入、正确的空间分析是获得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的前提,也是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的基础。因此,应使园林专业学生了解、掌握利用GIS软件处理空间数据和进行空间分析的方法。GIS平台中的空间分析模块包括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可达性分析、距离分析、表面分析、计量统计等功能,可进行时间序列演变与空间格局的量化分析,也可以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各类景观指数的演算,并制作相应的主题图,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四)掌握数据库能力

数据库是对各类工作数据的管理平台。对于景观规划、园林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应用方向的学生来说,需要收集、管理各类园林资源、植物和地理空间数据。而现实状况中,这些数据往往数量庞大、来源复杂、格式多样,如何管理好这些数据成为影响工作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数据库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方法。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应使学生获得数据库构建技能,进一步提升其管理数据、使用数据的能力与效率,对其将来的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课程设置

风景园林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紧密。而空间信息技术本身是系统性的科学,因此需要以风景园林专业特点为中心进行知识点提炼,建立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教学体系。风景园林专业课程包括理论与设计两大类型,成系列的规划设计课程为教学体系的中心,相关理论知识点是围绕提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这个目标来设置的。因此,空间信息技术课程也应以园林规划设计为中心,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空间数据处理技能达到提高规划设计能力的目的。一般来说,高校园林专业所设置的园林规划设计系列课程包括园林设计与园林规划两大内容。园林设计是针对中小尺度的场地,包括庭园设计、专类公园设计、综合公园设计、广场设计、居住区绿地设计、街旁绿地设计、带状公园设计等课程,园林规划是在大尺度的场地上实施的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区规划、度假区景观规划、滨水区景观规划等。设计的尺度越大,与城市、社区以及自然环境的关系越复杂,就越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并能够掌握、应用一定的空间分析方法。笔者认为,针对园林专业课程内容和技能要求,可将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模块,每个模块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目的,且与相应的园林教学课程相对应。三个模块包括基础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空间分析模块,基础模块是理论教学,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模块是实践教学。基础模块以学生认知空间数据为基本目的,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的格式与分类、空间数据的作用与意义、地理坐标系统与地图学基本知识、3S技术原理、数据库基础、数据基础设施与常用空间数据源等教学内容。数据处理模块与园林设计课程相对应,以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正确获取、处理基地环境数据为目的,教学内容包括DEM高程数据处理、GPS数据获取与转换、CAD文件格式转换、RS地物分析等。空间分析模块与园林规划课程相对应,以学生在规划过程中能够进行科学地空间分析为根本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可达性分析、距离分析等,并使学生能够制作主题图,作为规划的依据。基础模块、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三个模块教学内容应依次进行,只有掌握前一个模块内容,方能进行下一个模块的教学。基础模块必须开设独立的课程,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模块既可以是独立的课程,也可以作为园林设计课程中的组成单元,或者采用连续性的讲座形式。

五、难点与展望

第11篇

本文以鞍山市玉佛山风景名胜区绿道系统规划设计方案为例,结合目前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手法,阐述了玉佛山风景名胜区绿道网络的规划设计内容。

关键词:绿道;玉佛山;城市;连接

中图分类号:N945.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19世纪的城市公园运动和20世纪的开敞空间规划浪潮之后,美国建成了大量的公园和开敞空间。然而,这些绿地之间相互独立、分散,缺少系统性的连接和更为宏观的有机规划。因此,美国在20世纪后半期开始进行将这些分散的绿色空间进行连通的工作,形成综合性的绿色通道网络,简称绿道网络。由于认识到了绿道网络在环境保护、经济利益、美学上的巨大价值,继美国之后,在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也纷纷进行了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如今在国内,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绿道建设的重要性,开始进行绿道建设的研究与尝试。

2、绿道概念

“绿道”内涵很广,它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对这一概念的定义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可以引用查理斯.莱托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Greenway for American)中所下的定义: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从地方层次上讲,就是指某些被认为是公园路(parkway)或绿带(greenbelt)的条状或线型公园。

3、规划背景

鞍山市区虽然已建成一部分的城市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同时也拥有一定量的自然、人文景区景点,但缺乏系统的绿地系统规划,公园、绿地、景区景点间独立分散,缺乏有机的联系,导致现有的绿地、景区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未能很好地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因此绿道系统规划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更好的向市民普及绿道的概念,选取了玉佛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进行绿道示范设计。

4、景区概况

玉佛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鞍山市城区东部,东至忠新堡,南接营城子,西临园林路(城市主路)、北至山嘴子,现规划面积20.21平方公里,由玉佛苑、二一九公园、东山风景区、动物园、游乐园等组成。景区依山旁水,风景秀丽,是集观赏、健身、购物、娱乐、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景区。景区地貌为自西向东倾斜,海拔高度在45.7至206米之间。东部为低山丘陵地带,23座山峰连绵起伏,逶迤蜿蜒,植被茂密。景区西部为变化多端的的山脚平原过渡带,自然形成的五个大小不等、高低不同的、湖岛相依的27公顷湖区。景区中部为品种繁多的观赏植物、动物和游乐设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赏。国家“4A”级旅游景点玉佛苑座落在东部山区和西部湖区的交汇处。景区绿化覆盖率达93.3%。

5、规划目标和设计原则

为实现在景区内建设一个充满生机的绿道网络系统的目标,就要在“合理联通”上做文章。通过绿道系统建设,使游客和居民能自由地进入城市公园和开敞空间,即拓展了景区游览和健身功能,提升风景区的游览质量,也为鞍山市绿道系统的建设开启良好的开端。因此,要实现建设一个充满生机的绿道网络系统的目标,必须正确处理自然生态景观与景区人工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合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规划设计要遵循“自然保护”、“游憩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使用”的原则。

6、规划设计内容

6.1总体布局

玉佛山风景名胜区绿道系统规划设计在总体布局中突出便捷游憩、休闲健身、森林消防功能以及景观效果。合理利用整个景区的山林、密林、湖泊、湖滨、沟壑、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做游憩活动的游乐园、城市公园、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根据形成条件与功能不同,总体布局分为以下4种类型:

生态型绿道

生态型绿道位于玉佛山风景区,以一条宽3.5米的防火通道为基础,通过修建完善的慢行系统,加设一系列游憩场所,实现使用者休闲、运动、健身等功能需求。全长约6.1公里。生态型绿道具体做法:现状消防通道用彩色沥青装饰路面,标示里程。同时全线加设宽1.8-2m木栈道,以缓解现状人流压力。根据现场条件设置在道路任意一侧,或紧贴主路或离开主路距离50m范围内。木栈道布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6.1.1.1、在坡度小于5%的地方贴主路一侧加设木栈道,并在沿线设置小平台及休息座椅等。根据现场地势需要于栈道外侧设木质护栏,其中3%-5%坡度地段在护栏内壁设防滑扶手。

6.1.1.2、在坡度大于5%的地方栈道设在距主路1-2米处,中间用地被植物分开,宽度为1.8-2m,并在沿线设置出入口。

6.1.1.3、当主路两侧条件有限,限无法架设木栈道的路段,采取木栈道偏离主路的做法,根据现状条件或下沉或抬高,穿梭于林间,并在沿路设置小平台及座椅。

6.1.2、游憩型绿道

游憩型绿道位于219公园。包括一条穿过219公园的快速游览路线;部分为公园内靠近绿化街南侧,架设于绿地木栈道,以方便市民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连接公园道路和山体的游憩型绿道。全长约2.7公里。游憩型绿道具体做法:一是穿过公园内绿道加设2.0m彩色塑胶慢跑道,并作标识。二是绿化街南侧公园绿地内设置1.8-2.0m宽木栈道。

6.1.3、通过型绿道

通过型绿道包括园林路玉佛山景区段,是连接连接景区与城市的重要通道,为城市绿道系统的连接体系。全长约2.2公里。重点对其自行车道、人行道进行改造,设置绿道标识。

6.1.4、联通小路

联通小路是连接生态绿道和景区市政道路、居住区的山间小路。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现场条件,从生态绿道引出的若干小路,用来分流上、下山游览人群,方便游人健身游览。全长约6.3公里。联通小路具体做法:一是石铺路:采用凿毛花岗岩台阶、水泥砂浆、混凝土垫层、碎石垫层、素土夯实逐层铺设。二是枕木石板路:采用50厚青石板、粗砂垫层、素土夯实逐层铺设。

6.2游览环路系统分析

为使绿道系统内部相互贯通,玉佛山景区的玉佛苑、二一九公园、东山风景区、动物园、游乐园等五个组成部分进行了整体区域性的规划,确定绿道网络在景区层次上的总体框架,形成6条景观游览环路系统。环一:以219公园北门为起始点,从千山中路北侧上山至瞭美塔,沿绿道半圈后从玉佛苑东侧下山。全长6.5公里。环二:从三十五中学东侧南上山至绿道,从西侧国际酒店下山后沿园林路往北。全长3.6公里。环三:从深沟寺七区西侧上山,沿绿道往东至瞭美塔广场后下山回到社区东侧。全长3.8公里。环四:从汇芳园北侧往西上山至瞭美塔广场,自汇芳园南侧下山。全长3公里。环五:从嘉宝翠苑北侧进入219公园,沿绿道至公园正门环岛路口往东至玉佛苑,沿玉佛苑南侧道路回到绿化街。全长3公里。环六:从嘉宝翠苑沿绿道上山,从围墙东侧路口往西下山至太阳城公寓。全长3.5公里。

6.3绿道网络节点设计

6.3.1 换乘节点

为方便绿地系统内相互贯通,对景区的二一九公园、玉佛山进行了整体区域性的规划,选择了其中4个重要的节点作为停靠及交通接驳点设计,即二一九公园正门、二一九公园东南门、玉佛山牌楼门、玉佛山环翠门。在这些节点处设置公交换乘点,提供机动车停放等服务,实现绿道与城市交通网络的有机连接;并通过设置自行车租赁、停靠、加气、维修等服务,实现便捷的出行。

6.3.2 游憩节点

为便于游客和市民的休闲健身,在二一九公园、山体间选择了其中的十一个节点作为游憩节点设计, 主要为游人提供休息停留及观赏、交谈的场所。游憩节点设置有观景木平台、休憩木平台、悬挑木平台、双亭平台、下沉木平台、登山木栈道等形式,并配置休息廊架、坐凳、观景亭、健身器材等设施。

第12篇

1对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思考

任何专业的发展都依托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社会对风景园林人才的需求来制定培养目标,从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的实际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精髓,大胆借鉴西方景观规划设计的先进之处,合理定位风景园林人才培养的目标。据调查,目前社会对桂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人才的需求,主要在三大方面:一是园林规划与设计;二是景观工程与管理;三是旅游景观规划。因此,该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围绕这三个方向设置课程,根据该校的特点、以及所在地区对风景园林人才不同层次的需要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桂林理工大学的风景园林是旅游学院新设置的专业,依托旅游学、管理学等学科优势,利用地处著名的风景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的平台,突出区域性景观规划设计特点,创建立足于区域经济特色的校、政、企、研一体化风景园林学科建设模式,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风景名胜、城乡绿化、城乡规划、环境和生态保护、旅游发展、景观设计等各类风景园林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2对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考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设置,不仅让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体系,也可以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设置桂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中,紧密围绕人才培养方向来制定。根据该校风景园林毕业生将从事的三大类工作,如园林规划设计、景观工程与管理、旅游景观规划等,制定风景园林学科主要的知识体系,由公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构成。专业基础课群主要设置三个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园林技术模块和设计基础模块。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点建设专业方向,合理设置风景园林的专业课程结构:①园林规划设计,主要从事各种户外景观和绿色空间的设计,其专业课主要设置是园林初步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原理+种植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②景观工程与管理,主要从事景观工程建设和管理,其专业课主要设置是园林植物学+观景工程与技术+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园林经济管理;③旅游景观规划,主要为旅游风景区提供科学而合理的规划,其专业课主要设置是旅游景观规划原理+景观游憩学+旅游策划学+旅游景观规划。

3对学科特点与学校学科优势的思考

我国地域辽阔,受经济条件、地理差别、文化特点、民风民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各高校发展历史和所依托的学科不同,风景园林专业建设也不尽相同。各校根据自身特点,办出各自的特色,为地方培养不同要求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桂林理工大学的旅游管理系是我国成立较早的旅游高等院系,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厚实的研究基础。新成立风景园林专业,依托旅游学院的学科优势,学习和借鉴其成功经验,利用桂林丰富的景观资源,突出地域性园林规划设计特点;应用当地多样性的植物和建筑材料,恢复和营造园林生态景观;融入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拓展思路,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环境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4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风景园林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要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更感性、更直接地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社会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要求为基准,把实践教学作为贯通有关专业知识、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对实践教育做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教学形式多样化,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教学成果。①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优点,特别适合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特点。在教学中增加大量直观的图片、实例、影像等资料,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讲的理论知识。②加强案例典型教学。在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尤其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将优秀的园林规划设计项目进行剖析,让学生了解设计流程、理念和内容,并在实验设计中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③增强实地实景教学。在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现场教学。例如园林工程施工的教学,应该把学生带到施工现场,学习园路的铺设、驳岸的修建、植物的配置等等,让学生亲身体景观工程施工的过程。在各种实习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到各类城市绿地中实测与调查,强化空间感及空间分析能力,注重领会项目中解决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设计思想。④采取互动式教学。在风景园林专业的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独立和完整地表达设计构想,并用精练的文字表达设计理念,将设计方案用流利的语言进行表述。经过与老师、同学们一起讨论、讲评,形成互动式的教学。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设计素质,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5结语

中国的风景园林在近十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风景园林专业教学要做的是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园林,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发展之路。风景园林学科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根据社会需要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地设置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风景园林人才。

作者:黄莹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