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3-07-28 17:31: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20

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开始系统的接触学习语文。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的指导,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不容易入门,这样对他们接下来的语文学习是很不利的,所以教师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语文的时候就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解小学生的成长特性,根据他们的心理成长特点进行教学。现在的教育提倡创新教学,以前的授课模式采用满堂灌,满堂讲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课堂了,教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快乐,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一个板块,需要教师多花心思在这上面,小学语文阅读注重基础性,很多答案都可以在文章中找到,教师可能觉得很简单,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小学生刚接触语文,对一切都是陌生的,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也不深,所以需要教师仔细讲解,在不断地讲解和练习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方式技巧呢?教师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我的教学实践反思,在此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分析学生的特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W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在成长,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的感知能力发展的非常快,所以教师选择教学方式时要注意学生的发展特点,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对学生有很好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如果教师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只顾创新,不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就会造成学生学不懂所讲内容,他们的各方面也不会得到提高,也会阻碍学生的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成熟,逻辑思维也没有发展成熟,每个学生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擅长的方面也不一样,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会不同的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到更多的信息,让他们锻炼自己的思维,慢慢的学会自学。

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不断的积累,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但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每个人喜欢的阅读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除了必要的阅读资料要求学生阅读外,其他学生的阅读不应该强加干涉,而是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就被培养出来了,这对学习语文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语文的感染作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感受语文的美,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评价能力,这些都要求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这关系到学生取得怎么样的学习效果,正确合适的教学方式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内课外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要想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光是教材的知识是不行的,这样学生的阅读量就太少了,肯定是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所以教师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本知识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再让他们把这种方法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去。在教授新课的时候,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转变自己的主体角色,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解决文中的难题,然后还可以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不同见解,最后再由教师统一讲解其中的重要部分和学生不理解的部分。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以及难点,也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其他同学的优点,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当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时,对课文的理解就会变得容易很多。以前的注入式教学,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多时候都没主动的思考,这样学到的知识不全面也不深刻,过一段时间学生就很容易忘记。而通过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的方式,学生自己融入到了学习的氛围中,让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激发自己的学习心理,因为小学生的虚荣心较强,希望自己比别人优秀,当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时,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超越别人。

通过在课堂中让学生集体讨论阅读的方式,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阅读量完全不够,他们就会从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用来增加自己的阅读量,这样他们的阅读面也才能得到提高。在平常的学习中,教师也应该要去学生多阅读,多思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机会,告诉他们可以在哪里阅读,也要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及时推荐给他们。现在是科技社会,阅读其实很方便,阅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网络、书店等,教师要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在家里监督学生的学习,也要让家长了解哪些是必读书籍。

三、读写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阅读理解不光是要读,也要学会写,写是阅读的进一步提高,阅读的目的之一就是把读到的知识变成写的知识,能把阅读的知识运用到写中来也可以证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提高。小学低年级要求写句子,中年级要求写片段,到了高年级以后,学生就要学会写人物事情,这些都需要日复一日地锻炼和积累才能把写作能力提高。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需要老师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教会他们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逐渐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程度的不断加深、教学范畴的进一步扩大,新课程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显得意义十足。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的基础。通过归纳和分析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现在及问题,从中寻找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策略的制定。

一、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观念落后与陈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教学方法的创新。尽管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得到一定改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大的创新问题[1]。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考核依据,从而忽视了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如此一来,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应试教育特点突出。从某种层面来讲,教师一味追求和重视学生考试成绩,学校一味追求学生升学率,从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和制约到学生扩散性思维的塑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不利于学生学习压力的缓解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小学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简单、机械、重复的教学方法,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只参与被动的学习,这种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到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主动性。与此同时,由于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不浓,表现出死气沉沉、死板不灵活的现象[2]。另外,过于简单、单一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未采取积极、有效、正确的教学方法,直接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产生负面影响。

(三)教学评价方式欠科学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欠科学、不合理,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和固定性。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对学生考核评价过程中,以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通常以激励和表彰先进学生为主,对学习倒退者和后进者没有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在教学方法设计过程中,教师以整体为原则,并未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忽视学生之间的潜在差异,缺乏统筹兼顾、因材施教的科学评价模式和教学理念。

(四)基础教学物资的匮乏

受到教学环境和物资条件的制约,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用于学习和借鉴的经验较少,加之教学任务相对繁重,教师可用于创新的时间较少。同时,由于学校教育经费相对匮乏,所以能够被用于教学方法创新和科学研究的经费严重不足。如此一来,教师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缺乏积极、主动性,最终直接影响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需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改变和创新传统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要积极研究和创新,运用科技手段和科学方法,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加深对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技巧,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和提升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主动性,最终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3]。

(二)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而且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正确引导学生参与语文课程的学习和语文教学内容的掌握,帮助学生建立扩散性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融入感彩,塑造文明礼貌形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灵活运用。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要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紧密相结合,实现课堂与课外相互联动、共同促进。

(三)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为评价依据,学校以学生的升学率为评价标准,这种教学评价模式,只注重教学成果,不重视教学过程。基于此,学校需要加大教学评价体系创新力度,结合小学生语文课程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科学、可行、合理的评价方法,确保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完整性。此外,教师在激励和表扬成绩优异学生的同时,还需要对后进者和倒退者给予适当的激励和支持,以此来增强他们自信心,提升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最终达到语文课程预期教学目标[4]。

(四)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离不开充足的物资保障。教育教学基础设施、设备配备不齐全,势必会给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形成负面影响。因此,广大小学要争取更多的教学方法创新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学方法创新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实践证明,唯有充足的物资保障,才能激发教师创新潜力,方可实现教学方法的科学创新,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普遍面临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以及基础物资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基于此,要加大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和基A物资保障力度,进而为广大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提供科学保障和有力依据,为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科学创新及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淑艳.刍议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6).

[2]乔浩.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2(02).

[3]王宪华.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创新[J].求知导刊,2015(07).

第3篇

关键字:小学语文 作文先导式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的“作文先导式”教学方法,从开始出现到现在已经得到了教育学领域以及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这一教学方法的倡导者最先将“作文先导式”教学定位在,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指导,对小学生的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了解小学生的词语运用和语言的逻辑水平,并以此为最基础的教学资源,利用科学教学法整合得到适合小学生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简而言之,“作文先导式”教学方法可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另外,语文作为一门口头表达与书面语言结合的科学,小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之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而针对小学生进行的“作文”教育,就是引导小学生实现语言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化。在这一教学模式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学习环境,将“作文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词语、句子、阅读内容的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及时的记录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化,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动态控制,还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

一、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策略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能够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作文先导式”教学的硬件支持。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将知识转化为媒体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的计算机能够很容易的实现文字及其对应拼音的输入与输出,并以文字、图片、声音等媒体形式展现出来。根据“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作文体验、语言表达与阅读水平等基本要素入手,组织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以“说文”、“作文”为指导,进行低年级小学作文教育。“说文”对小学生的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要求较低,因此“说文”可以作为“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检验要素,在教学中逐渐提高小学生的汉语拼音读写能力。教师在这一教学活动中不但充当组织者的角色,还要对小学生的“作品”进行详细的评价,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使小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得到提高。

这种教学方式,在传统的知识传授以及词语训练等教学方式上作出了较大的突破,并变传统教学方式为以学生知识构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能够保证小学生的词语掌握与语言运用的学习效果。“作为先导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摒弃了原来字-词-句-章-篇的教学顺序,而是通过对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来反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语言运用的逻辑能力。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方法的另一种教学应用就是对学习情境的创设,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文字再现的培养,使学生从听觉、视觉、感觉的角度,感受语言的魅力。这样在进行作文学习时,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家长在小学生“作文先导式”教学应用中的辅助作用

小学生最初的口头语言表达来源于父母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虽然是小学生教育的主要引导者,但是对于意识形态尚未形成的儿童而言,仍然会受到家长的重要影响。因此,在语言情境的引导教学中,家长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一定的试听设备,另小学生在反复的试听中掌握情境中的所有内容,以锻炼小学生最初的记叙文素养。

三、小学生“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评估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的口语语言文学与书面语言文学具有较大的非相关度。例如,通常能够用三到四百字描述的一段口语,如果用书面形式来表达同样的含义,可能至少要使用五至六百的汉字。在“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方法中,主要运用了“说文”与“写作”这两种形式。在进行这两种形式同时训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两种方式可能产生结果进行评估,即对小学生进行口语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明确,使小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两者的不同,以及两者适合运用的具体情境。另外,口语语言和书面语言具有较大的思维差异,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说文”训练之后,要注意对训练结果进行分析,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至“作文”的训练之上。避免学生形成两者之间的转化隔膜,最终出现适得其反的后果。

四、结语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方式,无疑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突破,无论是从其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中,都表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此种教学模式将会成为新型小学语文教育的新出路。

参考文献:

[1]陈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方法创新

引言

现阶段从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整体情况看,其中依旧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教学脱离生活实际,过于重视成绩,应付考试,死记硬板,照搬照抄,等等。这些问题不可能短时间内同时消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积极创新研究,正视教学客观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实际出发,努力克服和解决,从而促进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从作文教学这个方面看,教师大篇幅理论性的教育,使得写作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及陌生的写作课程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抵触心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本无法了解写作的意义,也体会不到写作的乐趣,严重制约能力的发展。

从小学阶段的写作特点看,在初级习作教学阶段,学生所进行的写作训练基本都是记叙文,其中也会有少量说明文,那么教师针对这样的教学内容,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叙事性文字的写作特点和要求,记叙文要讲究真情实感,学生只有亲身感受到事件的情况,才能够形象、生动地进行描写,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并没有关注学生在这方面的体验,大部分的写作练习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

从小学阶段写作教学的结果看,虽然说在初级写作阶段学生进行佳文段落的背诵对于他们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但是过于机械化,模式化的结果就是学生的文章脱离实际,属于空中楼阁。教师应该明确一点,合理的借鉴和背诵要建立在与实际相符的基础上,要根据作文要求,秉持适度原则,小学生写作初期根本无法掌握要领,因此教师的引导和教育非常重要。教师一旦采取了错误的教学方式,学生必然会在开始就建立错误的写作观念,认为写作就是背诵,就是抄袭,完全不懂得如何联系生活,如何运用情感写作,这样的教育方式严重制约学生发展。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分析

1.结合自然,联系生活。

为了能够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写作教学必须求新,求变,但是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管如何变化,都不能够脱离生活实际这条主线,小学阶段的写作类型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的特点就是真情实感,学生写作要符合逻辑,要融入情感,不能够架空在生活实际之上,要打稳根基。基于这个根本,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体验法、情境创建法,开展作文教学,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提问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妙,只有亲自体验,才能够写出真情实感,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释放,思路会更开阔,对于写作也会更加热爱。

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进行课外活动,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观赏花朵和蜜蜂,然后回到课堂上教师将蜜蜂采蜜的过程,用说明文、或者是记叙文的方式描绘出来,再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文章阅读赏析,了解写作的脉络,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利用牛羊或者是各种植物的观赏和写作,进行作文及阅读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了地区的资源,打破了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兴趣。

2.举一反三,释放情感。

写作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情感的注入,在作文创新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情感这个角度入手,通过小组合作、朗读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让他们能够从写作中获得乐趣,并了解到情感的重要性,针对这个方面积极进行引导和帮助,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联想能力。

例如,在《我的家乡》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举一反三,先进行《我的校园》这个题目的描写,学生对于自己的学校都非常熟悉,能够写的内容也会更多。教师要求学生认真感受和思考,将自己对学校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写作段落,融入真实感受,这样的文章会更具感染力。最后教师通过朗读比赛的形势,让学生将自己的文章朗读出来,以投票为准,哪个学生票数最多,哪个学生就会得到奖励,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记录生活,重视积累。

小学阶段学写日记也是写作教学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写日记,记录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虽然写作教学需要不断创新,但是记录日记这个教学内容,应该给予保留。教师鼓励学生写日记,定期进行评阅,中肯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的一个“阅”字就应付过去。学生在日记这个小天地里与教师交流,感受到课堂之外教师给予他们的鼓励和关怀,对于学习和写作的信心会更强,久而久之也会养成“记录”的好习惯。他们不仅会记录自己的心情,而且会将好的文字和自己的体会统统记录下来,这样积少成多,学生的词汇量会不断增加,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结语

创新小学作文教学,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联系实际的能力作为重点,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全面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小学作文创新教学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因此我们需要加倍努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法创新研究

1 引言

任何事物的进步和发展都依赖于改革和创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使事物在原有的水平上逐步提高,没有改革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小学教育的对象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的接班人。小学义务教育的质量关系到能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加班人。所以提高小学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更多地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新人”。在这个方面,小学的教学法还是离不开传统的小学教学的教学思想,但是需要更多的教学法的创新和教学法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体制下义务教育水平的提升,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实际上,小学的语文教育是从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提升,需要更多的开放,更加优化和有效。我们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上的效率和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来使得小学语文的教育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可是怎么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呢?下面我们就具体的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2 创新教学方式,倡导自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本领。如果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的课题。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不光光是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点,更加关键的一点,要教会学生怎么学习,怎么自学,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本领,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寻求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的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小学教学的非常重要的目的。古人也有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授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培养出这样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终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自学模式的教育,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向学生介绍这节课的具体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内容,也就是让他们指导他们要学什么。第二步就是要学生进行自学了,基于老师的知道学生们可以依据课后问题和课文的提纲进行自己独立学习,可以先让学生先进行默读课文,然后依次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大概了解到学生最课文的了解程度,然后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再返回文章中,一边读一边思考,然后在文中找到问题答案出现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尽量多地去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这个过程完成后,就可以对问题进行继续深化自学,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培养学生在围绕具体的问题大家进行学习交流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进行学生和老师,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形式可以多样,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他们都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不断的讨论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以上几个环节的自学进行更深一步的升华,也就是时候,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来回答课后问题,对每个问题进行引导式的回答和分析,并且对重点的问题进行各个击破的回答和解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启迪。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点拨式的学习启发学生,让学生一步一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寻找答案,互相谈论提炼答案,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中介结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给出自己的结论。

在最后的环节,作为老师要对整篇课文进行总结和解读,给出学生答案,这个阶段老师是主导,通过黑板板书,老师和学生一起寻找作者的思维方式的轨迹,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使得学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同时,老师还可以找一些和课文风格相近的文章,给学生进行自学的练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这样要求老师也要选择好要学习的课文和内容,并且提出恰当的学习内容。使这样自学的学习模式得到锻炼和巩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自己更加充实,发展也更加全面,为以后更高级别的学习奠定基础。

3 通过情景教学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情景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提高课堂教育的手段,老师和学生可以达到共通过对一个事物或者故事达到一定程度的共鸣。情景教学首先要设计和创造一个学习或者生活的情景然后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入情景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效率。首先进行恰当的课前的兴趣引,展示学习的目标,交代学习的内容布置预习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提出问题,点出有趣的地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用情感来感受课文中的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道理思想和其他,让他们逐渐进入情境,进入感情中,对学生动以情,晓以理,和作者的思维达到一定程度的共鸣,这样也就很快的理解了作者的初衷了。

4 总结

小学教育是人生中的启蒙教育,是培养人的思想的起步。对整个人的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教育的质量将会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迅猛发展,义务教育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对于小学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教学还存在一些实际的问题。本文就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法的一些创新的探索,希望能够为同行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2]杨道麟.试论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观[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12):8-9.

第6篇

小学阶段是夯实语文积累的关键时期,根基是否牢固,扎实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作文水平的高低。古语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因此,我们应开创多种途径,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搭设平台合作探究,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积累知识、经验和好的学习习惯、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积累,牢固树立积累观念,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兴趣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以期同大家交流学习。

1.讲故事,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给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积累语言、素材、经验等方面的故事,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我国唐代诗人李贺,经常背着破旧的锦囊,骑驴出门,听人谈话,观赏风景,吟诵诗句,随时把想到的好句子记在纸条上,投入锦囊中。

2.赠名言,促认识

名言既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思想智慧的瑰宝,总是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给人启迪。在我国的不少文献中,就有许多蕴含着积累思想的名言。最为突出的是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语,形象而深刻地阐述了积累的重要思想。

3.指范围,导操作

首先,让学生明白该积累些什么。①积累字、词、短语;②积累名句、名诗、名词、名段、名篇以及一些谚语、歇后语、双关语、谜语、名联、歌谣、美妙的比喻,等等;③积累自己学校生活中或家庭生活中的一些有意义的事以及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中报道的一些突出事例;④积累大自然中、日常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小常识等;⑤积累学习实践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⑥积累学习语文的一些良好行为习惯。

其次,介绍方法,让学生明白怎样做好积累。①记在笔记本里。先把自己觉得有必要记录的内容分成大致的类,编一个大致的目录,每一类留出一定的空白,今后遇到值得积累的东西,就按所分类别抄写在里面。②勤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只有语汇越丰富,我们在表达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写出优美的文章。③勤写日记。坚持把自己在学习中,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认真地记下来,为自己建立一个丰富的素材库。④前报。先准备好一个本子,编好目录,然后剪裁报纸中有用的东西粘贴在里面。⑤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如学校及家庭中的义务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知识竞赛活动等等。⑥多读一些优美的文章和文学作品,特别是要多读那些文学名著。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⑦坚持写读书笔记,读后感……

4.活训练,促运用

灵活运用教材中的基本练习题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或合作策划一些活动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口头作文、想像作文、讲故事、编演课本剧、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猜谜语等等。促进、引导学生把积累到的知识、材料运用到实际训练中,从而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5.展成果,促交流

定期组织“展成果,促交流”的专题活动,让学生们展示在积累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劳动成果,如一些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并予以交流,特别是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讨论、交流心得体会。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代社会上哪些人像苹果、石榴似的,又有哪些人像落花生似的?你想做哪种人?经过一阵激烈地争论后,学生们发表了不同意见。有的说,我想做落花生式默默无闻的人,像雷锋叔叔一样从不炫耀自己,但无时无刻都为别人着想;有的说,我想像苹果、石榴那样把自己展示出去,让世人知道我是一个人才,我将来要当科学家;还有的说要成为有名的工程师、教师等等。通过争论,大家对落花生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不拘泥于课本所说的只做默默无闻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6.重总结,树观念

在积累实践活动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们已有了一定的感性知识后,教师有必要及时给予总结,让大家明白积累的目的、方法。必须指出的是,积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显性的,即能查看的资料,如笔记、日记、剪报等文字、图片之类的东西,即狭义的积累;另一种是隐性的,即对生活、社会、自然等方面的逐步认识及实践运用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逐渐形成、发展,等等,这也就是广义的积累。积沙成塔,厚积薄发,引导学生多听、多读、多背、多说、多写,让适时积累成为学生的习惯,为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文化底蕴的丰厚奠定坚实的基石。

7.精心设计作业,体验学习乐趣

(1)作业设计要求富有趣味性。以往的语文作业要求往往都比较一目了然,抄写词语就是抄词,连线就是连线。现在的学生都喜欢一些新鲜的事物,在他们的口中常常能听到一些新鲜词语,所以我们可以把“抄词”说成“模仿不走样”;“连线题”说成“手拉手”……这样的作业就能适应学生的心理,还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作业设计内容要求丰富。作业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反馈,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因此,新课标下的语文作业不应该是一些简单的应答式作业,而更应侧重于一些任务式作业。

(3)小学语文学生作业应多样化。语文作业不应该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第7篇

关键词:认知规律;个体差异;定期抽查;读写结写

一、让学生熟读成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意也。”朱熹的这句话给我们指出诵读对于理解文意的重要性。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诵读这一重要环节,重点培养学生要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先对应背篇目熟读成诵,这样,在接下来的理解文意环节,学生就轻松多了。

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

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开发学生的记忆。在古诗词背诵这一环节上,不必要求每个学生都弄懂诗词大意。对那+些语文学习兴趣浓、基础好的学生,可适当给其限定较短的时间,加大背诵量,而且要求他们尽量掌握诗词背景及其大意。先背诵一定的篇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慢慢地会从记忆中拾起那些曾经积累下的名句名篇,七岁时背过的诗词,可能到八九岁时才对起意思明白八九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有目标、有计划,定期抽查,温故知新

教师应给学生制订一个近期目标,让学生按计划完成诵读任务。教师还应定期抽查,背诵新篇目的时候要求学生随时复习已背过的篇目,这样,可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而不至于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抓了这个,丢了那个。

四、读写结合,强化记忆

古人强调,学习要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就是说只有多读还达不到积累古诗词的目的,在读的同时还必须勤动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古诗词教学中,每首古诗词应尽量让大部分学生能及时默写下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用古诗词来陶冶情操的目的。

第8篇

关键词:语文;词语;方法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也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往学习理解词义常常是照本宣科,不重视学生独特的感情。近两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在加强字、词、句、篇章的教学方面,除识字之外,词语教学比句子、篇章的教学积累的经验要丰富得多。但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对词语教学的目的要求还不够十分明确,表现在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上还不够一致。

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受约束,学生才能海阔天空,侃侃而谈。他们回答问题时也不像从前那样模式化了,相反,时常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热情更加高涨。其实,学生是很具有潜力的,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根本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因此,哪怕学生仅能说出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也是好的,最起码能说明他们读书时专心了,有一定语感了。我们教了那么多的课文,学生真正能够运用的有多少?这样学习所得的知识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命力,它不能被运用产生新知识,只能是死知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个词语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讲解主导词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一句、一段或全篇的关键性的词语,就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起主导作用的词。通过主导词的讲解,可使学生理解一句、一段或全篇的内容;反过来在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基础上,又可进一步领会词义。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高小语文第三册)总攻击一段中的“震动山谷”“千钧一发”“奋不顾身”这三个词语,正揭示了这段内容的三层意思,必须结合上下文去讲。讲“震动山谷”应结合前文冲锋号响起,说明是“枪声、喊杀声”震动山谷,使学生体会我军向敌人进攻的浩大声势。讲“千钧一发”除了按字义讲清原义,“一根头发负担千钧(一钧30斤)重担”之外,还应从前文“第一突击队刚刚冲到桥的中间,西城门的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具体说明这个成语所比喻的“形势万分危急”的意义。再结合下文,恰在此时,传来党的呼唤。这样,学生一面领会了这个成语的含义,一面也体会到夺桥时危急的形势和党的英明领导。讲“奋不顾身”更要结合下文,“箭一般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这一句去讲,才能揭示“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类似这样的词语,若抽出来讲,不仅讲不透,课文内容也落空了。

二、互换词语理解词义

阅读时,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语言的独到功夫。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换词训练。学生把“飞舞”换成“飘落”,然后通过比较,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飞舞”的落叶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三、创设情境理解词语

词语理解最容易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例如演示实验,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词义。指名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 稍带红色或蓝色)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就是“慢慢地”的意思。还可以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可以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便于他们准确地理解。

四、加强词语练习

目前在教学中,词语练习是较前重视了,练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默词、填词、组词、辨词、造句,等等。尤其是注意了词的辨析练习,这就有利于克服乱用词语的毛病。但也有一些问题,主要是基本练习多于综合练习,巩固词的练习多于运用词的练习,例如孤立地进行词义辨析多于在具体语言中的词义辨析。这样是不够好的。进行适当的词义辨析是很必要的,这可以使学生确切地掌握词义,但有的教师过多地追求这种练习,而忽视词的运用就不对了。因为有的学生尽管能把词义、近义、反义词列出一串,但在造句、作文中仍不会运用,这种情况说明教师对词语练习的目的还不够明确。

第9篇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这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我们要不断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影响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可见,教师的评价语言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语精当,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就一定能够激励学生满怀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堂评价语,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如对问题的回答等,所进行的语言评价。恰当的课堂评价语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呵护学生的求知欲,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欲望。因此,我们要使用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评价语,以获得课堂的最佳效应。

一、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充分发展、张扬个性,燃烧起创新的火花。我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1、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角色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在课堂上做到亲切、温和,课下多与学生谈心,使学生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学生就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2、充分尊重学生。我在教学中,不但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不讽刺、挖苦学生。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如同鸡蛋孵化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创新的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

有批判才有创新,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不断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一节语文课中,我板书“告诉”的“诉”字时少写了一点,当时我没有注意到,这时,一个叫小妹的学生举手了,我请她起来,她说:“老师,你写的”诉“字错了。”我一愣,定睛一看,果然错了。再一想,这正好是训练学生敢于批判的好时机,于是,我没有故意说我是想考考大家的眼力或者轻描淡写地给它加上一笔就完了,我郑重其事地对同学们说:“老师今天非常高兴,因为小妹同学给老师指出了一个错误,我非常感谢他及时让老师改正了错误。”说完,我还向小妹鞠了一个躬。这时,同学们都鼓起掌来。从此,我班的学生渐渐地敢于向老师质疑、向书本质疑了。

三、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主要形式,我善于抓住时机,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

例如,教学《我的战友》这一课时,讲到烈火在他身上燃烧,生命危在旦夕,这时,我问到:“为什么一动也不动?”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有的说:“为了不暴露目标”,有的说:“遵守战地纪律……”,有的说:“是真正的英雄。”只要他们说出了充足的理由,我对他们大胆积极的设想都给予了肯定。

另外,我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合教师意愿的看法,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讨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上《假如我会克隆》作文课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想克隆点什么?”很多学生都说诸如“我会克隆人、动物”之类的话。可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假如我会克隆,我会克隆您。”这个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是马上否定他的看法,继续我的教学呢?还是抓住这一时机,进行探讨呢?我选择了后者,引导学生针对“为什么要克隆我?”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您爱护我们。”有的说:“您关心我们。”有的说:“您比我们的父母还好……”,你看,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每一种见解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四、大胆挖掘教材空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我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求知欲望。如在教完《我的战友》这一课后,我启发学生:战斗胜利后,战友们会对怎样呢?你来为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学生们顿时兴致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有从战友角度说的,有从朝鲜人角度说的,还有从亲人角度说的……多么丰富鲜活的想象呀!在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补充中,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感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尊重、热爱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意识;问题

主体意识是指主体的自我意识,它是人对自身的作用、价值和功能的一种自觉认识,是人产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动力和依据。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培养必须提早入手,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加以实施。语文作为小学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鉴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职责。

一、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存在的问题

鉴于以上小学语文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诸多必要性,我们有必要做好小学语文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这项工作。但当前这项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语文教学方法上,它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1.灌输式教学仍然存在

尽管我们强调改革教学方法已经多年,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法在很多语文课中仍然常见。语文教学应该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互动式教学,灌输的方式只能让学生“左耳听、右耳冒”,无法真正唤起学生的思考。另外,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滔滔讲述,从根本意义上来讲也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性。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效果也打了很大的折扣。

2.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充分扮演好主导角色,同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存在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很多语文教师都力争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绝对权威的形象,只要教师讲出的话和做出的事都是绝对正确的,不容学生质疑。长此以往,众多的小学生都惟教师马首是瞻,不敢也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其不利。

3.挤占学生的自主空间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能够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我空间和时间。尽管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很多学校和教师一直以学生分数为导向,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能够得高分,能够顺利升学的目的。受这种错误导向的影响,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为了能够让学生增长考试的本领,就给学生不间断地布置越来越多的作业。很多小学生无论是在课后还是在节假日根本就没有连续休息的时间,更谈不上能够发展自我爱好和兴趣了。学生这种自我空间狭窄的现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4.对学生的鼓励程度不够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儿童在取得成绩的时候更加喜欢受到表扬,因此很多教师都喜欢用激励这一手段来强化学生的学习。但我发现,很多语文教师主要习惯于在学生考取高分、踊跃回答问题、遵守课堂纪律等时候表扬学生,在学生提出不同于主流或公认见解时,语文教师往往会采取“纠偏”的说教方式来教育学生,而且也不会对学生进行表扬,学生的思维扩展因此而停滞,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二、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的建议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是当前提高教育成效的基本形式。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1.多种教学形式的综合运用

改变灌输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增强他们的认识,进而提高自我主体意识。小学语文课互动式教学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参与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实地调查式教学等等。小学生在语文课中通过积极参与,能够充分调动头脑中的各种想法,进而产生操控意识,有助于培养主体意识。另外,情景模拟式教学和实地调查式教学同样可以产生上述效果。

2.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小学生的自我创造性是自我主体意识的基础,没有创造性的良好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只能是一纸空谈。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要允许学生质疑。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打破“一言堂”的旧有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表达出自我观点和想法。学生只有在充分表达自我想法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产生更多思考的动力,也才容易具有更高水平的创造性。

3.帮助学生拓展自我空间

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必要帮助学生拓展自我空间。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实现课堂作业与学生业余生活很好的结合。比如说,可以布置描写花草的作文,让学生课余时间既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同时又能提高描写事物的本领。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减少硬性作业的布置,增加柔性活动的安排。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安排一些柔性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4.积极鼓励学生发展主体意识

激励理论告诉我们,激励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时有时无的,而是要努力坚持的。小学语文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发展主体意识,不但要对学生主体意识下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同时还要对学生错误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主体意识作出肯定和赞赏。学生在不断接受外来刺激的同时,不但能够对发展自我主体意识树立充分的信心,同时还能够将已有的主体意识提升到新的高度。

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当前小学语文课教学中对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相信,只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卓有成效地创新教学方式,必然能极大地提高这项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覃兵.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2).

第11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现状;展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习方式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富有个性的、主动的和生动活泼的过程,学生除接受学习外,还应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很好地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对于这一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在现有教学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呢?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1.合作教学模式贯彻不彻底

新课改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关注越来越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重点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小学生懂得“热爱自然,学会善待自己与他人,学会必要的处事能力”。但是到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贯彻还不彻底,学生往往不能科学地学习。

2.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不成熟

传统教学下,课堂上往往以教师作为主体,教师通过“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机械式记忆知识,被动学习,且合作学习自从诞生以来也未能完全脱离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语文学习中,如果只是以教为主体,而忽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是不符合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真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这一教学特性去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使教学能够真正适应学生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教师对于合作学习认识不清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总认为学生不能够独立学习知识,下意识地认为将学生凑在一起,学生就只会玩耍。但是这一点经笔者研究是存在偏差的。笔者认为,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只有让其健康成长,国家才能有美好的未来。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要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这样的教学才具有生命力,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合作学习法无疑是一项绝佳的选择。因为小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提升自身的能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非常方便有效的资源,必须重视并加以利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展望

1.选择合适的内容

合作学习需要老师对于所教授的知识有整体的把握,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课程,而且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考虑操作的可行性。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时,笔者在教学设计上首先为学生设立了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结成小组,让他们分别选择角色,再进行课堂表演,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并且学生对故事本身就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省去很多麻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正确合理的分组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势必会对学生进行分组,而在分组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学生自身的感受,也要考虑整体教学的效果。如果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忽视那些学得慢的学生,由于他们没有学习上的优势,很多学生就不愿和他们结成小组。为此,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措施,例如实行“一帮一”等活动,在班级里结成互帮互助小组,在分组的过程中尽量兼顾,让学生互帮互助。

3.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评价是合作学习的核心部分,教师必须在实施合作学习前,设计好合适的评价标准,这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利的。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教学应该采用“鼓励进步”的评价方式。例如,在合作学习中若某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要高于其他的小组,那么对于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加分;对那些小组内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教师应该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鼓励他们发表意见,进而促进他们努力学习。

教师的责任在于育人,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也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是重要的,教师在对这一教学模式现状有较为清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课程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新时代 小学语文 教学反思 教学策略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但是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表现在教学方法上有如下问题:一是教学偏离学生真实生活世界,学生学习语文没有目标,教学条件、教学策略上具有局限性,还沿用着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中心,语文课堂缺乏真情实感;二是语文课堂是为了完成课文教学而展开的教学,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间缺乏互动合作,教学形式不丰富,难以体现出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三是语文教学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较严重,教师一味强调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限制了学生的物理和精神学习空间。结合新时代背景进行分析,这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采取科学、正确的语文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课堂,释放学生的精神压力,让学生在自主活动探究中,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提升语文素养。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发现趣味

可以说,生活与语文是分不开的。生活中需要运用语文表达、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想法。语文离不开生活,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素材,丰富语文内容。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发现生活中的奥秘,探索科学知识,并运用语文解决生活问题。或者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炼出课题,展开趣味研究,以此丰富语文课堂。

如《云雀的心愿》讲述了森林沙漠化对鸟类的危害,其实,沙漠化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会影响我们的生存。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地球妈妈被破坏的照片,引发学生共鸣,森林被砍伐,到处扔的垃圾,随意排放的有毒气体,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威胁到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献计献策,提出环保型生活计划,鼓励每位学生实施,并向家人、朋友宣传。

二、关注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兴趣的挖掘,枯燥的课堂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从学生兴趣出发,实施科学教学。可以引入游戏、活动、综合实践课题等,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还可以与美术、音乐等课程相结合,构建综合性课堂,或者选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组织话题辩论、演讲等活动。

如《维生素C的故事》学习完成后,很多学生惊讶于维生素竟然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对维生素产生了好奇。当教师告诉学生,不同食物中含有不同的维生素,维生素种类不同,作用也就不同时,学生似懂非懂,但是很好奇地看着教师。如此,组织了一次“维生素的奥秘”小组学习活动,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引导学生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与家长长辈交流,了解维生素的奥秘。并制作手抄报,提出科学健康饮食的策略。学生在自主活动学习模式下,兴致勃勃,好奇心满满,最后成功完成了小组合作任务。

三、强化学生地位,确保以生为本

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标的最新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实践能力提升。语文课堂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人性化的教学原则和理念,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如学习《黄果树瀑布》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出真实的黄果树瀑布的画面,让学生感受瀑布的汹涌澎湃,美不胜收。在学生兴致盎然时,进入语文文字的学习。引导学生收集其中比喻句,并展开小组合作交流,哪些属于比喻句,哪些不属于?试着找出其中明喻、借喻、暗喻,并归纳总结这些不同类型比喻句的特点。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学生开放思维,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总结后,教师再给予点评和最终的总结,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架构。另外,教师可以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模仿其中的比喻句,仿写一些句子。通过自主讨论、仿写与思考,引导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提升语文素养。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合作能力、创新素养为目标,践行以人为本、以学为本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积极思考、互动合作、实践提升。语文教学是知识与方法的教学,也是语文素养培养过程的教学。新时代下,要加强对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从学生兴趣出发,贴近学生实际,选取新型教学技术、教学设备与辅助手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奠定未来生活与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