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31: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摘 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提高了对旅游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要求。采用问卷调查方和层次分析法对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职业能力构成中权重由高到低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能、个性心理素质、社会能力、基本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社会能力较高,基本能力和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差,学生职业能力不能满足企业需要。
关键词 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高等教育教学项目“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TDGJ1319)。
作者简介:马丽霞(1980—),女,甘肃酒泉人,硕士,讲师,从事旅游管理教学工作。
0 引言
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可以为社会提供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和素质高的管理人才,所以用人单位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能力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正确认识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水平和现状,有利于针对性地提升旅游管理本科学生职业能力。新疆的旅游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动下必将迅速发展,尤其南疆的旅游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本区旅游专业人才数量缺乏,质量更有待提高,塔里木大学作为南疆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将成为新疆各大旅游企业选拔旅游人才的首选之地,自2006年招收旅游管理本科生以来,共有6届毕业生。对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学生职业能力的优势和不足,为学校培养目标提出建议,令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学术界对职业能力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不同领域不同学者对职业能力的构成有不同看法,认为职业能力是有效完成某项活动比较稳定的本领[1],也是顺利完成职业活动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2-4],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本文认同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而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旅游管理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能力以及旅游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相关能力,这几方面的能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已有研究从旅游职业能力的不同构成上进行评价[5-9],多是在定性评价基础上提出建议和对策,本文从基本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个性心理素质以及社会能力这几方面出发,凭借定性定量分析对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本科生进行职业能力调查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层次分析法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本科生进行职业能力评价。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将对决策层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10]。层次分析法一般分为 5 个基本步骤: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1.2 问卷调查法
向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相关人员发放问卷,以便了解学生本人对自身职业能力的认识,以及教师和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能力高低的评价。首先依据旅游管理职业能力构成以及本地区特点编制问卷,其次对塔里木大学教师、用人单位管理人员、本校大三、大四以及部分毕业生三方面进行数据收集。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32份,其中有效问卷121份,有效率91.67%。
2 结果与分析
2.1 评价体系构建
本文将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个性心理素质、社会能力4方面指标构成综合评价体系(如表1)。
职业能力各级评级指标的权重值确定是通过教师及学生赋分所得,先算出各指标层的层次单排序权重值,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A-B矩阵的检验,一致性比率CR=0.0110,最大特征根λmax=4.0292,通过一致性检验;B-C各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如表2)。在此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教师、用人单位和本校大三、大四以及部分毕业生三方面进行数据调查,结合各项权重得出综合得分(如表3)。
从表2可看出,在二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是专业知识与技能,最低的是基本能力,个性心理素质与社会能力居中,在权重总排序中服各因子得分排序依次为:服务操作能力、管理能力、诚信度、沟通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应变能力、旅游规划能力、计算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力、判断推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写作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进取精神,说明服务操作能力在工作中是最重要的,其中管理能力、诚信度、沟通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得分排在前五,说明在工作中这几项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能力,而进取精神、英语应用能力,写作能力相比其他能力在工作的重要性不突出。
3.2 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综合得分
3.3 数据分析
3.3.1 基本能力分析
基本能力是从事各种职业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总排序权重值0.1578,在四项基本能力中处于最后位置。在基本能力中,权重值最高的是计算机能力,说明科技快速发展,计算机能力已成为从事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其次是判断推理能力和写作能力。
从表3看,基本能力评价方面,用人单位打分最高,学生本人打分最低,其中教师对判断推理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比用人单位打分高,说明教师认为学生这两项能力在学校表现比计算机能力和写作能力要好,而用人单位则认为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好,说明学生在学校运用判断推理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较多,在单位运用计算机和写作能力较多,导致两者评价有差别,而学生打分均比前两者低,说明这些能力还没有达到学生本人的预期能力。
3.3.2 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
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也是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核心能力,权重为0.3662,是四项职业能力中权重值最高的。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中,权重最高的是服务操作能力,说明服务操作能力与另外三项能力相比,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其次是管理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
从最表3看,专业知识与技能评价方面,教师打分最高,学生本人打分最低,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和服务操作能力教师打分高于用人单位,说明学生在学校的专业理论知识在老师看来是较好的,同时教师认为学生的服务操作能力也较好,但通过实践,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没有预期的好,相反认为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旅游规划能力比另两项能力要好,说明学生没有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正确的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影响到服务操作能力,导致教师和用人单位打分出现差距,专业知识与技能中的四项能力学生打分均低于前两者,说明在实践中学生同样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不满意。
3.3.3 个性心理素质分析
个性心理素质的权重值仅低于专业知识与技能,其中的诚信度和自我认知能力权重较大,说明在职业活动中,认清自我,与人交往讲究信用都是很重要的。
从表3看,个性心理素质评价方面,教师打分最高,学生打分最低,单位打分居中,个性心理素质中各项能力教师和用人单位打分较一致,但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较高,用人单位满意度较低,说明学生在校时个性心理素质的各要素表现差距不明显。
3.3.4 社会能力分析
社会能力的权重大于基本能力,其中权重较大的依次是沟通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从表3看,社会能力评价方面,教师打分最高,其次是用人单位,学生本人打分最低,虽然教师打分稍比用人单位高,但教师和用人单位打分差距非常小,说明教师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社会能力评价基本一致,学生本人打分同样均比前两者要低,说明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能力满意度没有教师和用人单位高。
从总分看,教师、用人单位打分差距较小,趋于一致,前两者和学生打分差距较大,但教师对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最好,学生本人评价最低,企业打分居中,教师打分仅有写作能力、计算机能力、管理能力和旅游规划能力比用人单位打分低,且差距都非常小,其他得分均比用人单位高,所以教师打分总分要比用人单位高,而学生打分仅有环境适应能力和诚信度高于用人单位打分,其他能力得分均比用人单位低,所以最后得分最低。
4 结论
从权重看,基本能力是职业活动中的基础能力,重要程度不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是职业活动中的核心能力,尤其是服务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个性心理素质是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社会能力是职业活动的重要能力。
从综合得分看,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本科生社会能力较高,基本能力和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差,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教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最好,学生评价最低,用人单位评价居中,教师、用人单位评价差距较小,说明这两者评价较为客观。学生评价与两者差距稍大,说明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学生本人看来,并没有达到本身对自己的要求,也可能学生不自信或对自己评价较谨慎,导致评价与前两者有差距。
参考文献
[1]张洪峰.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2.
[2]赵光忠.职业能力概念及相关问题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09,41(4):25-16.
[3]杨菊.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12.
[4]于淑艳.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能力构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11.
[5]冯波,苏建军.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构成与测评分析[J].运城学院学报,2014,32(1):102.
[6]秦远好,干婷,郭利华.旅游管理本科学生能力构成及其认知差异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5):114.
[7]杨艳丽.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53-154.
[8]李丽.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9.
[9]韦褔巍,黄荣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大众科技,2014,16(179):163-164.
【关键词】中职旅游管理就业
一、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特点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管理类学科,在中职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不是单纯的学习旅游这一学科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管理学、地理学、市场学、文化学等,因此,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
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就业选择方向多样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方向呈现出了多元化。一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学习,进修大专、本科学历,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当下的就业压力。另一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创业,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就业岗位急剧减少,毕业后选择轻创业的学生不在少数,而学校也会通过专业讲座和创业知识的培训帮助毕业生创业路上少走弯路。最后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层次虽然参差不齐,但大都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学校也会在就业来临之际给予学生就业指导,为学生的就业保驾护航。
(二)就业信息渠道的畅通
信息时代的发展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多便利条件,就业信息渠道也展示出了其多元性和畅通性。第一,对互联网的充分利用,学校利用互联网在学校网站为学生召开就业专题讲座与建议,帮助学生在就业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给予指导和建议,同时学校甄选出适合本校学生的就业信息并及时。第二、学校定期举办小型就业见面会,并邀请上海、苏州有名的旅行社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招聘并给出建议和指导。第三,毕业生积极参与大型招聘会,就业意向强的学生除了参与学校组织的招聘会,还可以参加其他省市的大型人才招聘会并及时投递简历。第四,学校主动运用自身关系开拓就业市场,学校老师利用自己校友、行业优秀人士开通更大的就业市场,为高素质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以上方式都说明了就业信息的多元化和畅通性。
(三)就业指导的有力性
学校成立就业指导小组,就业指导小组人员有责任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同时邀请业界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就业意见处理并分析当下人才招聘的策略和要求,真正帮助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好地展示自己并取得心仪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学校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学习,考取更高的学历,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以便后期更好的就业。
三、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供需落差大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供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首先,旅游管理人才不足,尤其在一些旅游大省更是如此,部分毕业生就业时虽然选择了旅游行业,但一旦有其他就业机会就不会再选择旅游行业,真正长期留在旅游行业的毕业生占少数。其次,高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足,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知识内容相对较窄,真正能够承担项目策划且对旅游市场运作敏感的人才不多,以上两点导致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就业供需错位。
(二)就业率较低
数据显示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有約50%的学生在非旅游专业就业,也就是说中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在其他领域就业成为了热门,旅游工作比较辛苦,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相比本科生不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体系,在专业领域内就业感觉压力很大。另外,近两年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尤其中职院校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工作中付出的劳动和薪水不成正比,那么学习旅游专业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三)就业失衡
中职旅游专业就业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毕业生对于就业城市的选择,大部分毕业生因志向高远而选择了一线城市,这就给就业市场带来一些困惑,就业市场与人才需求也产生了矛盾。其次,就业去向失衡,部分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会选择继续深造学习,考取更高的学历,加之部分学生选择了非旅游业,真正留在旅游业的只有少数。
四、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改善对策
(一)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完善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探讨,首先是培养理念的更新和课程设置的完善,在教学中应当多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性并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同时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不能让学生停留在理论层面,应当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能力强、服务意识强、应用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
(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待提高
课程是教学的基础,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同时也影响着人才培养规格,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就是说它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那么在课程设置时需要考虑不同内容的比重,力争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效融合并发挥最大作用。
(三)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教师是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我们需要打造一支更加专业的教师队伍。首先,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和作战经验。其次,要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考察,设立科学的考察机制,使教师各方面的专业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最后,科研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通过科研讲座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最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五、结语
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找到相应对策并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波.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2):58-59.
[2]王淑芳,孙怡,谷慧敏.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旅游学刊,2005(S1):162‐167.
一、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人才定位
所谓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就是不仅拥有一定的专业管理水平,而且具备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要具备较快的反应能力、一定的团结精神、较强的适应能力。根据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市场定位,旅游管理类学生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而且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旅游市场需要的是兼备专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一)增加实践课程在课程教学中的比重,创新实训项目
学校在制定年度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计划时,应该删除那些与专业技能操作无关的课程,缩减理论课的课时,增加实践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上完理论课之后,也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实训活动,例如: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模拟实习、项目设计等等,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深入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快地自我纠正,不断提升。
(二)依照实践教学的具体需求,合理安排实践课程的顺序
在安排教学课程时,应遵循科学合理的顺序:一般来说,在学生刚入校时,大多数课程是专业基础类课程,以确保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充分了解,为日后的学习与实践奠定基础;接下来,应该将适当的专业理论课程与相关的实践类课程相结合,并为学生创造适量的实践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应该安排专业实习活动和毕业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实践,又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机遇。
(三)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可以被划分出三个层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学习不同模块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可以将旅游管理类专业划分成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针对每一个专业方向,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方案,合理安排教学工作,从而落实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工作。
(四)建设多层次的实习基地
学校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该为学生创造大量的实习机会,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在校内,学校可以建设校内实习基地,比如旅游规划实训室、模拟酒吧实训室、模拟客房实训室、迷你旅行社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等等,学校应为其配备专业的配套设施,以提高学生实训实验的顺利进行。在校外,学校可以加强与相关星级酒店、旅行社、景区的合作,为学生争取更多校外实训的就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
学校应制定严格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按照实践教学的考核大纲,制定合理的考核表,对全体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全面考核,从而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六)组建“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学校在组建教师团队时,可以考虑“双师型”师资队伍,即选派专业教师去相关企业进行实践,校外的专家到校内进行授课。这种互动协作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校企之间的友好合作,促进学校与专业人士间的学习与交流,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三、结语
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许多院校都未重视该专业的课程安排设置,其教学目的也不明确,只知道一味的追随市场发展需求来开设相关课程,这也是导致许多院校的课程设置安排不合理现象的重要原因,其课程教学设备也未得到相应的完善,使得学生在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过程中,只学习到了较为表面的理论课程知识,对于现实实践还缺乏相关培训,对此,本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相关研究[2]。
1.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
1.1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
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教师要明确的知道人才的培养方向,针对旅游管理其专业的特征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并能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熟悉旅游管理内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领导能力、人员管理能力等。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与目标,确保学生将来在就业道路上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成为全能型人才[3]。
1.2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素质培养
根据我国目前旅游事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其社会所需求人才与专业型人才需要具备以下专业知识与素质。1.2.1职业素质培养在旅游管理专业上,学生要明确了解国家相关法律与政策,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热爱自己的专业,在品德上要做到诚实守信、关心集体、责任意识等良好品德,在一个团体中,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带领团队能力。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项与运动息息相关的专业,其学校应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对每位学生进行定期体检,确保学生身体素质良好,并开设相关的体育课程,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全面锻炼,确保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将来职业当中能够发挥作用。在学生的心理素质上,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其在工作行业上主要管理对象是管理游客,因此,学校还应开设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课程,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相关培养,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与较强的耐心,对学生的意志力与环境适应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让学生在将来岗位上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区域,并且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有顽强的意志力,其次,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开朗、阳光的性格,对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状况加以关注,针对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并让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1.2.2基础知识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项综合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在课程上,应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全面性与需求来进行培养,开设相应的文化传统知识课程、计算机应用课程、语言课程、法律知识课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等实际应用强的课程,这些课程在学生未来岗位上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其与该旅游管理专业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注重其课程内容的设置。
2.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向
2.1课程内容设置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教师要注重课程设置是否具有科学性。为了使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跟上时代的步伐,其在专业课程内容上应及时进行更新,跟随旅游时代的进步来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使得旅游管理人才所学知识能够应对现代市场需求,因此,教师可开设旅游信息课程、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等能与时代接轨的课程内容。
2.2开设区域性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项较为自由的专业,其涉及地理位置区域也较为广泛。我国地域位置繁多,在不同城市的旅游区域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与历史渊源,因此,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应开设相应的区域性课程,对不同地域的旅游景点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能够熟悉各个旅游景点的文化与特色。在语言要求上,教师应重视语言课程的教学,语言作为人们沟通的重要方式,是旅游管理专业缺一不可的重要课程,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语言设立严格的要求,让学生在未来专业岗位上能够无阻碍沟通交流。
3.结束语
关键词:旅游英语;教学;特征;问题;策略
一、旅游英语课程的特点
1.实践性强
无论是导游还是饭店管理、服务人员,在工作中都需要与外国人接触,并与之面对面的交谈,同时他们的工作通常贯穿于游客的整个活动之中,从机场接待到结束送别,都需要旅游人才的服务。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是与外国人接触的第一批人,因此,旅游人才服务质量的好坏影响了国外人员对我国的旅游印象的好坏,同时旅游服务对商务旅游的成功与否也至关重要。因而,旅游英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求他们达到能够阅读外文文件,与外国游人熟练交谈,并能提供优良的业务服务。
2.专业性强
勿庸置疑,旅游英语必然涉及到深厚的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如旅游资源、 旅游规划、饭店、旅行社、旅游景点、旅游交通等各个部门的知识,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如果开设相关的旅游专业课程,对加深理解专业英语本的内容有很好的帮助,这些说明了旅游英语首先是旅游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3.综合性强
旅游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旅游英语也不例外,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历史、地理、风俗、文学、宗教、地质、烹饪、建筑等多学科知识。因此,旅游英语的教学应通过各种方式,把各方面的知识介绍给学生,最大程度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扩大学生视野。
二、目前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在教学资源以及师资需要提高
师资力量不足,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旅游管理专业学校本身英语老师数量就比较少,他们很难抽出足够的老师去教学生英语,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自己无法讲英语基础知识学好。受过专业如何将旅游行业与英语这样的教学教好的训练,较专业水平的英语老师不足,满足不了现代旅游行业对于英语实用性的要求的教学。
2.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方法上创新性严重不足
教学内容大多数过于注重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讲解,而没有学以致用地训练实际运用,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王瑞英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就是主题教学模式,属于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
3.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的考核方式的不合理
旅游行业的英语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且他们语言基础很薄弱,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对的要求更加的突出,需要在掌握大量的前提下,专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指导。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受到教师教学方式和旅游专业英语水平的要求,现有已经开英语课的学校大多选择单一的教学模式或者用汉语教学的方式。
4.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没有完好的将英语和旅游专业知识相结合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与期望是要为了旅游相关服务的,自然有本身行业严格的适应性与要求,并且,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英语的学习在现在的旅游业界,相对而言,对于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的要求也日益迫切,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提升为题自然就变得尤其重要,也就成为了旅游院校重点重视的内容。
三、提高旅游英语教学效果策略
1.优化课程设置,科学设置旅游英语教学体系
旅游行业的直接服务对象是游客,大多数旅游从业者给客人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因此,对国际旅游人才来说,对目标语言的熟练掌握是基本要求。高校是培养高端国际旅游人才的摇篮,他们应花大力气培养旅游专业的学生。学校应重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设计合理的课程规划,选择优秀的教材。聘请优秀的教师和一线优秀旅游从业人员教学,让他们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和拥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除了安排理论课程,鉴于旅游工作的实践性,学校还应适当安排一些实践课程,如亲自安排学生去旅行社、酒店、高尔夫球场观摩。学校应重视并安排一些有关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课程,应尽可能采用英语来教学。
2.培养能力目标方案的具体实施实施导向型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要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特色,其教学内容应当与工作岗位挂钩,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使英语教学和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以适应学生未来工作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采用多种授课形式,将本地区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融入教学当中,通过课堂上营造实景模拟和到酒店、公园等地的真实情景两种手段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老师的启发、必要的情景营造和学生对于角色的模拟,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真正置身于未来的环境当中,进行积极、主动、有效、创新的实践操作活动。
3.注重过程教学,改革评价体系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课堂教学既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更是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实践过程。因此,要把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要重于期末试卷评价。充分创造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总之,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应突出其实践运用中的实效性,因为评价我们教育成功与否,不是高学分和印制精美的毕业证而是我们的学子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很好地服务社会,并积极投身于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因此,我们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模拟实训为教学环境、借助于网络信息平台,采用导向型旅游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旅游英语课程有着实践性强,专业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但是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在教学资源以及师资需要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方法上创新性严重不足,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的考核方式的不合理,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没有完好的将英语和旅游专业知识相结合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学设置旅游英语教学体系,培养能力目标方案的具体实施实施导向型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教学改革评价体系来加强旅游英语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旅游作为一项活动,早在古代就出现了,它是伴随着商业,冒险,宗教和文化交流的活动。旅游业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旅游要想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只有更为迅速的移动才可以。所以交通运输的改善,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1825,第一条铁路在英国修建,1841年,库克和铁路公司已经签署了一份合同,利用火车旅行成功组织团体出游。同时,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的增长,个人支付能力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旅游业在人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利用大型公路建设,不仅缩短了旅行时间,还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和愉快的旅程。同时,在付费假期逐渐增多,旅游活动也变得越来越流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世界许多国家,已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我们都知道,国际经济目前趋向于一体化,而且我国也早已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旅游经济和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中进步较快的一部分。旅游管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观念改变而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在未来多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能力和潜力,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更加繁荣,因此,管理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虽然旅游管理专业出现不到20年,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关系走向见好,中国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更迫切地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这些专业人才需要具有专业的地理和经济知识。在此背景下的旅游管理学科人才,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旅游管理专业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管理发展旅游产业,并且培养工作在旅游管理各方面的高级专业人员。学生学习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且在旅行社管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方面加强基本训练。在得当、科学的训练模式下,学生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并且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同样精彩的工作。
现代旅游管理,培训和支持方向都必须符合旅游业发展的形势,适应生产,管理必须符合道德,具有专业的知识。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应该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能够游刃有余地在旅行社,旅游景点,旅游商店,和其他领域实际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结合商业管理理论与现代旅游、旅游企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管理、先进的教学和研究的专业知识创业适合当下的管理人才。
旅游管理学科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旅游路线及方案的研究工作、旅游设施及地域的开发工作、旅游市场上的导向与营销工作、会展旅游行业等方面。旅游资源和服务是为旅游者提供多种服务,在劳动和经济领域实现经济效益。在管理方面也要考虑周全。
旅游管理这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之中,有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分别是旅游规划和旅游营销。
旅游规划:旅游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区域发展目标和整体部署过程的实现。旅游业规划需要相关政府批准,是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基础。因此,旅游规划是顾及整体状况的远景规划,为旅游业提供指引。
旅游营销:包括旅游的导向性营销,目的地文化及产品营销,旅游企业营销等。目的地营销体系从现代空间运动分析的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市场进行分析,根据管理的综合分析,并研究开发针对性的区域旅游营销策略、营销策划和营销方案。
旅游,还分为国际和国内的旅游,由于不同的主体对象管理方式是不同的,但它们的性质和作用,基本上是相同的。旅游经济发达国家,一般从国内旅游逐渐开始走向国际旅游。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对外交流,大多由国际旅游业开始带动发展。国内外自由开放的旅游项目和管理方式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通过旅游可以使人们身心健康,改善健康状况,拓宽视野,增加知识,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国家经济和旅游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相关部门,如促进贸易、餐饮和酒店业、民用航空,铁路,公路,电信,轻工,工艺品,园林等的日常发展,促进各行各业继续完善设施,提高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发展国际旅游,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家科技文化交流,开辟新的渠道,创造条件,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为国际旅游循环的发展和扩张创造了物质基础和管理经验,增加了资本积累,改善了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带薪休假的增加,这些优良条件将继续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世界上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在第二十一世纪,国内外游客人数达到30亿一年的旅游业有望成为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结束语:
旅游和休闲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旅游管理和商务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点、旅游企业、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主题公园、旅游规划机构;旅游和休闲产业企业。旅游管理的就业前景十分广泛,凡是涉及到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进行策划或者执行。在蒸蒸日上的旅游产业的大背景下,旅游管理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必将拥有更多更广的发展,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为旅游管理产业输送优质的管理人才,为旅游管理产业带来发展上的明媚春天。
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意义是突出的。本文分析了情境教学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作用和意义,并分析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效果,实现教育创新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旅游管理;情景教学法;应用
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突出实践环节,要能使学生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对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理论进行理解、吸收消化和应用。如果缺乏实际应用,学生就很难真正学好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把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融入到所设计的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提升使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一、情景教学法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意义
1、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方式应用中,教学的形象感极强,具体生动的情景可以对学生形成一种感官刺激,这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为了在活动中表现的更为出色,学生会积极编写导游词,会积极掌握相关导游解说方面的知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能够被有效调动起来,学生的会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
2、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求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能够使学生通过准确的表达有效开展旅游方面的工作。而传统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听讲,看教师表演,学生参与课堂表达的机会很少,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也很少,这种传统教学方法,不仅制约了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生发,同时,学生的口语表达交流能力培养也是缺失的。而情景教学法应用,教师需要应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的情境,在这种情景中,学生需要就专业知识点进行分析交流,需要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需要就某一个景点进行讲解,需要与游客会话,为游客提供相关的服务。在这种情景表演过程中,学生始终要保持积极服务的热情,要能够认真倾听,认真回答游客问题,耐心对游客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更多,在实践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3、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实践性极强,在教育中,教师要能够积极培养学生面对游客进行景点导游解说的能力,要能够培养学生应对各种问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职业素养才能得到显著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从而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采用情景教学法,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这样,在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时候,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应变能力会得到有效培养。
二、情景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应用步骤
1、创设情景进行角色分配。创设情景,进行角色分配是情景教学法应用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旅游管理教学大纲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确定教学主题,根据每一个主题目标要求的不同,选择设计适合主题内容的教学情景,根据内容的量,具体设计一到两个情景。在情景设计之后,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分配好角色,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方式,开展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角色分配中,要使学生意识到情景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是可能会出现的,是必须要解决好的。以此方式提升学生分析解决情景问题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情景,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用生动的实例对问题进行阐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进入到角色扮演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情景教学法应用效果如何,与课前准备工作做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要能够在教学活动开展自检,就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在课前准备环节中,教师需要分析情景需要的材料,情景场所,积极做好场景布置工作。然后,教师对情景主题和任务进行进一步明确,对情景过程中,对学生角色扮演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研究,寻找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之后,教师要要求学生按照自己所选择的角色做表演前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对角色和情景进行研究,对自己在情景中需要需要说的话,做得动作及表情做好设计。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角色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学生在情景表演中,才能完全适应自己的角色,融入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情景教学法才能按照预先设定的方向正常运行,教学才能得到预期的目的。
3、开展角色表演活动。角色表演活动是情景教学的主体部分,在整个环节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演情况,对学生在表演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随时的记录,如果学生在表演中出现问题,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提醒,使学生能够将表演活动进行下去,完成任务。比如,在模拟导游内容教学中,教师要求一个学生能够扮演导游,要求另外一些学生能够扮演游客,以此方式开展情景表演,在表演中,导游手持导游旗,用准确清晰的语言为游客进行景点介绍,而其他同学扮演游客,需要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问题,在导游与游客相互交流中,完成这个部分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导游遇到一些问题是难以回答的,教师要能够及时参与进来,就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保证活动能够进行下去。通过这种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不能要求每一个角色扮演者在整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应对不同的问题,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问题具有突发性,即使学生准备的非常充分,也会有一些问题是学生难以回答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能够走出打破尴尬,活跃气氛,使活动能够进行下去。在角色表演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角色体验,通过体验不同的角色,这样,学生对旅游管理各种知识和技能要求会有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全面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4、重视对课堂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在学生的表演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能够与学生一起对课堂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对相关情况进行汇总。通过课堂分析总结,能够积极发现情景教学法应用的问题,并能够进一步完善的情景设计,完善角色扮演活动,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效果的提升。在学生评价之后,教师要对学角色扮演活动情况做进一步总结,明确出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关键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况,明确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并能够与学生一起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表演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问题较多的地方,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要通过课堂分析与总结,能够发现情景教学法应用于旅游管理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进一步解决问题,完善这种教育方式的应用过程。
三、情境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育中有效应用的条件
1、学校支持教育创新。情景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有效应用离不开学校的支持,比如,在教学场地设置上,需要学校能够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设置教学场地,安置情景教学所需要用到的桌椅及相关器材。在师资力量上,学校也需要能够做好安排。学校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多对情景教学法认识不清,在应用上就会存在困难,因此,学校需要能够聘请一些专业人员到学校上示范课,对教师进行指导,以提升教师应用情景教学法的能力和素养。这样,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这种教学方式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2、情景创设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多缺乏进行情景表演与情景锻炼的能力,学生对情景教学法的认识是不足的。作为教师要能够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情景设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学习模式应用的畏难心理,才能增加学生参与情景活动表演的积极性。在学生适应这种角色之后,能够大胆面对众人致欢迎辞职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设置较长的导游词,里面包括欢迎词,导游解说词等,引导学生在设计之后,进行表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设计表演的积极性,消除学生畏难心理。
3、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情景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有效应用,作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要高,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关方面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素养,同时教师的实践能力要强。作为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到企业中参与实践锻炼,到相关企业中挂职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素养,在实践中,教师重视收集实践素材,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有效的情景,才能对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进行有效解决,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参与表演活动,促进学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作者:陶小沙 单位:江西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管理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管理人才成为紧缺资源。这对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各大高校已经开始了对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探究。本文对实践型教学模式的内涵、现状以及其内容进行了浅层次的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以及行业指向性非常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丰富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但是这些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上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高层次的需求。为了减少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国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大高校也开始使用实践型的教学模式。
但是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却遭到了质疑和漠视。据统计,全国拥有138家各级各类的旅游学院、学校,他们分布于全国30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但是大部分院校都还没意识到实践教学模式在教育与培育学生中的重要性,仍在沿用着原有的纯理论式的教学模式。还有些院校虽然意识到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但具体的教学实践,却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并没有从学生的真实需求角度出发,没有紧密联系相关专业学生就业紧迫的实际情况。另外,从学生本身来讲。学生自身不求上进,认为实践能力只有在真正工作实践后经过慢慢锻炼和培养才会得到增强和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趋势分析
旅游业成为大部分国家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行业发展中最迅速的一个。据预测,世界旅游业的旅游人次量到2020年将升至15亿。蒸蒸日上的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对市场上的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竞争优秀生源,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各大高校也必将对实践教学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实践教学模式的严格实施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行动中势在必行。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建设一个学生实习的校内小平台,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这种校内模拟平台可以让学生大胆探索与实践,在减少学校培训费用的同时锻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二)建设校外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战场所。在实现学生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企业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对旅游人才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自我提高。在实习学生在模拟锻炼的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的激发下,旅游企业也可以实现创新。
(三)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基础知识
知识是对一切实践活动的一种总结。只有掌握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才能避免学生在就业后犯一些低级错误,也能减少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成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建议各大院校建立比较稳定的知识学习基地 ,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举办各种竞赛以及知识创意活动。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学生在运用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四)各院校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是俗语,但也是真理。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考核制度进行督促和诱导,各种模式在运作的过程中很可能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各个院校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在突出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强对课程性质进行分阶段、分步骤的量化考核。例如对于顾客的讲话态度、微笑方式,摆台的程序、学生对实验事件模拟训练的各种细节等等各种问题制定比较完善的考核制度和标准。
(五)分工合作,明确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责任
为了使各种制度以及考核标准实施的更加顺利,各个院校在实施实践教学时,一定要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把责任与任务分配到个人,并要明确实践教学管理的岗位职责等相关内容。此外,实践教学要及时吸收科研教学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向。
另外,在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各个院校也应该从各个方面制定好应对措施。首先,旅游业是一种服务性非常强的行业,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于大自然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所以在实施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满足现代企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的一种要求。其次,要定期召开专题交流讲座。现代社会正在飞速的发展,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师生要紧紧的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和开阔眼界。在定期召开的交流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及时调整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向,以保证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和有益性。再次,要在考生入学时就注意加强入学面试考核。目前很多学校注重只有分数,却忽视了面试这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的是操作能力强、应变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人才,而不单单是分数高的学生。所以各个高校要严把面试考核关,录取一些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
结束语:
市场在不断的变化,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作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机构,都应该时刻把握时代脉搏,不断的进行模式创新,并将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为学生,不断优化学校实践教学环境。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很强的旅游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龚绍方。旅游规划与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
[2]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前景广阔。另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入境旅游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国,届时将会需要更多更专业的旅游管理和旅游接待人员。然而,与蓬勃发展的旅游行业趋势相比。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明显不足,特别是涉外旅游人才更显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我们迫切需要一大批既具备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功底,又熟练掌握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通英语、专旅游、懂管理、精技能”的高技能型旅游英语专门人才,所以我们很有必要通过教学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向社会提供高技能的旅游英语人才,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地理和历史文化,能在各大涉外宾馆、旅行社从事翻译、导游,胜任涉外业务与管理工作的应用性人才,以迎合我国旅游业发展需要。这是旅游行业,尤其是涉外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
就目前来看,旅管专业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偏低。学生的五种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能力僵化,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专业词汇(旅游英语、酒店英语、会展英语等)也比较薄弱。所以,我们的学生往往面临的是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能工作中处理涉外工作事务的导游、翻译、领队、旅行社管理及涉外管理人员的旅游行业就业形势,一方面却是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是专家分析的旅游管理专业的美好就业前景,一边却是该专业毕业生求职发展中遭遇的各种尴尬和无奈。为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优势,校方、教师和学生三方应该共同努力。
一、校方宏观调控
(一)制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国际商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面向社会,面向人才市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强化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突出技术应用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突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开展以“职业性”和“应用性”为特色的课程建设与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不同于大学英语,大学英语课程比较注重的是词汇、语法和分析篇章结构,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也是以讲授为主。而旅游管理专业英语的的突出特色就是“职业性、应用性”,尤其是“应用性”。这就要求我们课堂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尝试一种“任务导向+项目驱动+情景模拟”的新型教学模式,采用现场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和案例分析分
转贴于
析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深化校企结合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充分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校内外专业人士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明确各方面知识所占的比例,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并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同时,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分量,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依托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为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资格或岗位培训与考核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深入企业结合实际,真刀真枪的进行顶岗实习。
(四)加强专业师资团队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旅游英语专业师资团队建设,可结合课程建设需要和教师本人专长及其薄弱环节,制定旅游英语专业师资建设规划;有计划、有针对性选派专业教师外出学习,下企业锻炼实践;建立固定校外专家资源库。打造一支知识复合、视野开阔、研究能力强的师资团队,以确保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顺利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二、教师与时俱进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5-0158-02
1 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探析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它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一些边缘、交叉性学科的掌握也有一定要求,比如,对基础的美学、心理学、营销学、管理学等都有要求,甚至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的知识修养。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1 应用性强
旅游管理不仅仅是大众通常理解层面上的“出去玩”,或者是稍微深层次一点的“出游”等。一次完整的旅行活动承载的是从旅游开始之前的资源开发与规划、路线设计、旅游营销、产品采购、配备人员、途中服务、售后跟踪等一系列的过程,确切地说,一次成功的旅游活动是旅游管理过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完美结合。所以,旅游业对其从业人员从熟练基本的操作到运用完美的整个过程中的各个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此外,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旅游业的大力发展还有赖于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因此,在现代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们利用高科技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们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和旅游营销的思维等。未来的旅游业要获得大的发展必要也必须依赖科学技术,而这些知识仅仅靠理论上的讲授是很难全部完成的。
1.2 综合性强
旅游管理的六大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旅游活动失败。所以,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每次旅游活动,把各项旅游资源的采购、线路设计、服务等综合好。培养的人才要具备大的格局观,俗话说“没有淡季的营销,只有淡季的观念”。作为未来旅游行业的建设者,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可以不是非常精深,但必须有一定涉猎,并且不断地与时俱进,随时掌握社会发展的动向,具备综合这些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旅游服务才能跟上顾客的思想,才能针对不同的旅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2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完成了从政治型接待事业到服务型经济行业、再到产业化发展的转型升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截至目前,全国开办高等旅游管理教育的院校发展到了400多所,形成了从高职、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层次的晚辈的教育体系,出现了旅游管理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可喜局面。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程较多而实践性课程较少,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还是停留在原始的“教师教,学生听”阶段,教师大多数都是采用的传统教学方式授课,以至于很难提起学生学习兴趣,更不用提课堂上的互动和课后的创新了。
3 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探讨
教学方法主要研究的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它主要有三个层面:老师(How:如何授课――方法)、教学内容(What)、学生(Why:为什么上课――目的)。传统的教学都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一般较差。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有效的教学方法:
3.1 高科技教学手段的应用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其授课过程中必须结合相应的声、影资料,才能把相关知识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学生,缺一不可。而这个传递过程需要一定的载体才能完成,在现有的教学手段中,一般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可以通过旅游景点的宣传资料、电视台的相关纪录片以及旅游景点做的旅游营销广告灯等资料来展示所要讲授的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
3.2 恰当运用实地教学法
高科技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实际情况是,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能为教师提供多媒体。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条件不允许的地方可以适当运用实地教学方法。由老师带领学生到近的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介绍、演示等,然后由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反思其成功与不足之处。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印象,也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3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锻炼。通过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积极主动,教师由讲授变为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降低教师工作强度。现实中,不少老师采用的分组讨论、课堂提问、主动发言等方法,都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实际体现。
3.4 结合相关案例教学
这种方法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法学院拟定实践的。他们要求学生在实习结束之后,由指导教师结合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情况以及学生的实践报告,对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进行评估总结,后来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在旅游管理的教学中,适当地穿插相关案例进行讲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如何更好更快地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相关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张均兵.双主体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 教育探索,2005(7).
[2]钟杏云.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吸引力[J]. 技术经济管理与研究,2005(10).
旅游管理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在不断增加,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应用和创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一大批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明、专业特色不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信阳师范学院是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起始于1992年信阳师范学院设置的旅游学系, 1998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8年旅游管理专业被正式批准为河南省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拥有学校首个国家级 “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6家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在校本科生近900人,迄今为止已为河南省及周边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20多年的专业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和社会声誉,在省内外高校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一、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没有特色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需要职业经理人、旅游策划、外联营销、电子商务、会展旅游等高层次管理人员、应用性人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其他类型高校(如“985”、“211”高校等具有全国性影响的高校)基本雷同,没有形成自己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培养目标一般都定位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定位和其他高校的定位趋同,没有与地方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没有突出地方特色,是的培养目标宽泛,成为没有目标的空目标。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陈旧
地方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十几年如一日不变,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实行讲授为主,没有随着行业、社会的发展进行更新与改革。例如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方向开设教学内容,并且以《旅游心理学》、《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前厅与客房管理》、《饭店管理原理》作为主干课程,教材采用南开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等出版的教材十几年没有进行更新或者升级。在教学方法上过于陈旧,例如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满堂灌现象突出;并且重理论轻实践,有的地方高校甚至没有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室,旅游管理专业和其他非应用型专业一样实行课堂传授理论知识,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3)师资队伍单一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主要是以校内的硕士、博士为主,并且随着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一大批没有实践经验的年轻的硕士和博士进入地方高校从事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师资队伍单一化严重。例如地方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新进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对于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没有要求,这样的学历和科研门槛把许多优秀的旅游管理行业的人才和精英拒之门外,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越来越单一和同质化,不利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4)校企合作形式化
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地方高校也开始了校企合作的历程,但是校企合作形式大于内容,许多地方高校为了应对各种考核、评估和检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有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一纸协议上,有的合作开始不久就停滞不前。例如教育主管部门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对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专门设定指标和分值,地方高校就针对指标体系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举行实习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其他的具体合作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学校和企业都没有积极性来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二、地方高校旅游管理
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路径――信阳师范学院为例 我校积极推动专业集群转型,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批准信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与工商管理专业集群转型,工商管理学院围绕专业转型开展了积极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改革研究对象,2015年获得学校首批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 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此为契机,学院增强主动适应行业发展和培养行业高素质管理人才的意识,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在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束缚,创新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积极推进校政、校企互动开放合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
目前国内旅游企业所招聘的旅游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对新入职的大学生仍需要在教育培训上花费巨大代价;此外,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工作后由于各种原因而选择离职或进入其他行业,促使旅游企业的大学生员工流动率较高。大量旅游专业毕业生非本行业就业,对学生而言,是对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浪费;对高校而言,是教育资源的损耗;对旅游企业而言,增加了技术培训成本;对社会而言,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此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目前国内高校旅游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需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现有旅游行业需求之间的严重失衡。
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脱节的原因分析
(一)国内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教育上普遍存在定位“过高”的问题,而旅游业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行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眼高手低,不愿从事基层的服务工作。
(二)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
国内较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是“以教师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实践操作能力差,能力并不能满足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三)高校旅游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部分都隶属于管理类或经济类的二级学科,专业教师大多数都来自于经济、管理、外语等专业,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基础及实践操作能力都相对薄弱,而在实践教学方面,大部分高校缺乏旅游专业的各类模拟实验室,致使教学活动脱离实际,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学人才严重不足,这些教学资源配置直接导致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旅游企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从而大幅度降低学生的行业竞争力。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研究
(一)科学定位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色
高校应根据学校生源特点、专业特长进行专业设置,增加特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专业任课教师必须深入旅游企业一线实践,了解不同岗位对所需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融合;同时,对本校旅游管理专业历届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收集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内容、对企业用人标准等方面的相关建议及各类反馈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课程设计,特别是针对社会紧缺岗位设置的特色课程,课程设置上应重视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和实际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来设置专业课程,增强学生特殊技能培训,在就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加大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首先需要在校内建立各类专业模拟实验室,通过场景模拟、多媒体设备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动手能力相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强调强调专业知识的扎实性,同时又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其次,大力开拓校外实践基地。选择能够代表学校所在区域旅游行业水平先进的经营实体,建立与学生专业方向一致的实践基地,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了解旅游企业的具体运作过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目的性;
(三)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开拓订单式培养方案
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是学校创新培养高效人才模式的需要。开拓定向培养方案,不但能提前指引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还能将企业的实践培训课程在学校期间完成,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再次培训的时间。加强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校内加大使用专业实验室授课的同时优化校外实践教学环境,构建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如定期举办专家讲座,邀请行业内管理人员走进校园进行讲座,此外,通过与旅游企业确定订单式培养计划,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提供更多行业知识的同时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培养职业精神
1、学校应鼓励教师继续进修,鼓励现有的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知名旅游院校进修或进入旅游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训,积累他们所教授学科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