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31: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今天,我们召开由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和农业特色产业带头人参加的特色产业发展大会,其目的就是要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采取得力措施,掀起一个发展特色产业的新,力争把特色优势做到最大化,早日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讨论的意见,我讲四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发展特色产业?
我市既是一个农业大市,又是一个农业弱市。加快陇南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没有农民和农村的富裕,陇南的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实现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必须从陇南的实际出发,必须充分认识陇南加快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现实依据,必须把光热水土资源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可以说,发展特色产业是陇南的优势所在,出路所在,也是必然选择。
首先,陇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鲜明优势。发挥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依据。发展经济必须深入地研究比较优势,科学地把握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到陇南工作几个月来,陇南给我最深刻的影响就是独特的自然条件。陇南既有山高沟深,立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严酷的一面,又有光热水资源丰富,海拔低,全省无人能比的陇上江南一面。复杂的自然禀赋构成了资源的多样性,天然地构成了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陇南是甘肃唯一的产茶区,在全省具有唯一性,又是全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在全国具有唯一性,陇南的花椒色泽之艳品质之优,同样无人可比。因此,在我看来,陇南满眼都是特色和优势,到处都是财富和潜力。无论是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还是光热资源、生物资源来看,陇南发展特色产业的条件在全省独一无二,无人能及,在全国也是得天独厚,优势明显。发展陇南经济就必须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规律,依据比较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特色产业做到最大化。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陇南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穷的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长期位列全省十四个市州之末,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00多元,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实现这一愿望,不仅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巩固,是对我们的执政能力、发展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考验。在几个月的工作中,所到之处,我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群众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而且已经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形成了如*碧口镇李子坝村、礼县雷王乡山坪村、康县阳坝镇宋沟村、武都区城郊乡渭子沟村、成县陈院镇大垭村、**镇、武都区马街镇等一批依靠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的典型。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大发展。千百年种粮贫穷依旧,但发展特色产业,才实现脱贫致富,这个道理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面对陇南落后的现实,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面对资源优势和特色,作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担负起发展特色产业的组织领导责任,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我们抓特色产业的决心和信心,转化为抓好特色产业的政策和措施,转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行动。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要有这样一种认识,不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一方山水,不会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自己的岗位,特色产业发展不起来,我们就愧对一方百姓。
第三、发展特色产业符合陇南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快陇南科学发展,建设生态陇南、和谐陇南、富庶陇南,是我市最硬的道理,最大的政治和最根本的任务。加快陇南科学发展,集中地体现为发展特色产业.
首先,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陇南,发展特色产业,既是经济建设,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又是生态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再造陇南秀美山川;同时又是人文建设,可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发展之路,是“多赢”的发展之策。
其次,特色产业开发,体现了陇南全面发展的要求。特色产业开发,县县有优势,县县有特色,不仅各县区、乡镇、村社可以搞,而且人人都可以搞。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带动陇南的全面发展。
再次,农业特色产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市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经济,全市工业的50强中其中有36户是矿业企业。就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而农业特色产业资源,只要处理好建基地、强龙头、深加工、创品牌的关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就可循环利用,永续利用。所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
二、用什么样的思维指导特色产业的发展?
陇南特色产业发展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全市农业基础条件最好的区块并不一定是特色产业发展最好的地方,倒是一些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得好,农民收入增加得快。经济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贫穷,观念上的贫穷和发展能力水平上的贫穷,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要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投资等客观性要素,更重要的是发展模式、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思维方式,最根本的就是正确把握陇南的基本市情,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使我们的特色优势与两个市场对接,形成大项目、大产业、大市场、大园区。把自身优势最大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和生产方法,从背着“粮食包袱”抓农业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延长产业链条,把“三农”这个绕不过的“难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化成为陇南快速崛起的“亮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把农业这个安天下的产业,转变成富天下的产业,把陇南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买成钱,转化为财富。
具体到发展特色产业方面,确立新的思维就是要从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上实现六个转变。
一是由高山平川种植冬小麦一种模式,向顺应天时地利、发展特色经济片带转变。就是要彻底打破千百年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打消害怕没粮吃的思想顾虑,从全球全国的市场来看,有钱就有粮;从陇南的实际来看,种小麦产量低,效益差,且锈病严重,退出小麦生产不仅不会影响国家的粮食生产,而且是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从特色产业发展得好的一些茶叶专业村、蔬菜专业村的发展实践看,改变了种粮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问题。
二是由低产低效粗放式的传统产业模式向高产高效的优势产业转变,就是要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增强农业的比较效益。
三是由小而杂、小而弱的模式向一县一品或数县一品转变,向一个县就是一个大园区转变,向大基地、大产业、大项目转变,不断扩张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一县为主,跨县辐射,建成若干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产业聚集度较高的特色经济片带,为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四是由千百年来以粮为主的农耕模式向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农业转变,向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转变,掌握驾驭市场经济的主动权。
五是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实现由农向工的互动转变,就是要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消费需求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品牌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造高效益。
六是由自产自食向出口创汇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提高转变。在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上下功夫,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川水地都要实现万元田,山地实现双千元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商品率。全市不宜种粮食的山坡地块要全部退下来,种植特色经济,我们优势在山,特色是水,就是要做水的文章,发山的财,不能愧对这样一方山水。
三、发展特色产业的任务目标是什么?
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也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措施、具体的办法上。实现最大化就是规模的最大化、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讲,就是“十百千万”的奋斗目标,即建成十个百万亩工程,树立百面发展旗帜,实施五个千人到村,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示范户。
1、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壮大产业规模。特色产业发展是规模和效益的共同体,规模和效益相辅相成,但规模是前提和基础。没有规模就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就不能主动地调节市场,增强竞争能力,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效益、较高的效益。因此,发展特色产业第一位的是把产业规模做大。“十一五”时期,我们要着力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即300万亩核桃,200万亩花椒,100万亩中药材,200万亩马铃薯,140万亩区域特色产业(30万亩油橄榄,30万亩银杏,20万亩茶叶,10万亩蚕桑,50万亩优质苹果),新增生态林120万亩,出栏商品猪100万头,牛羊饲养量100万头(只),鸡饲养量达到500万只,蔬菜达到50万亩。三江一水沿岸及有水资源条件的乡村都要大力发展水产业。使适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县、乡、村整体覆盖,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最大化。康县、成县要建成全国核桃大县,武都要建成全国花椒大县,陇南要尽快建成全国核桃第一大市,全国花椒第一大市。
2、树立百面旗帜,加强分类指导。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丘陵盆地地区、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提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总结和树立一百个发展特色产业的乡镇和典型村,作为旗帜和样板,让典型说话,见贤思齐。提出诸如茶叶专业村的*李子坝模式,康县宋沟村模式,蔬菜专业村的**镇田家坝村模式,两当县杨店乡豆坪村模式,组织农民宣讲团,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鲜活的发展经验,启迪全市农民的智慧。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断培育特色产业新的增长点。
3、实施“五个千人(户)到村”,提升服务水平。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在帮助指导,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具体来讲,就是要组织好“五个千人(户)到村”,把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扶持服务落到实处。
一是千所农民科技学校创办到村。要依托现有的职业教育、社会教育资源,创办不少于1000所农民技术学校,根据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对农民进行大规模、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是千名科技人员服务到村。要转换农业科技部门的职能,按照产业配置资源,把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人员全部配置到特色产业第一线去,作为科技特派员,每人定点到一个村,一定五年不变。把科技人员的报酬与产业的效益挂起勾来,实施双向承包,实现合作双赢。同时要聘请院士、博导等顶尖级专家担任我市特色产业顾问,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联系,借助外力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三是千名干部帮助指导到村。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农口各部门全体干部、乡镇全体干部都要定点联系一个村,帮助指导村委会理清发展思路,争取项目资金,把帮助和指导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四是千名科技能人培养到村。要分产业、按区域,确定不少于1000户科技示范户,培养一批科技能人,使之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样板户,成为壮大特色产业的带头人。
五是千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到村。要认真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探索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到“十一五”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00家,基本覆盖各个特色产业,覆盖各个区域和生产、加工、营销各个环节,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
4、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特色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能人经济,种植养殖业如此,营销加工环节更是如此。要按照特色产业的规划布局,分产业、分区域、分年度,着力培育一批发展特色产业的能人,在全市建成一万个发展特色产业的重点户、示范户。这些示范户既要有种植业的示范户,养殖业的示范户,也要有加工业和营销的能人大户,通过重点户示范户的成长壮大,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能人大户集中,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5、搞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是核心和关键,它能够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能够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避免市场风险,提升产业竞争力。要树立抓特色产业首先是抓龙头的意识,通过发展龙头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要围绕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大,大力兴办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改变目前龙头企业“低、小、散、弱”的状况,促进龙头企业向“大、高、外、强”的方向发展,切实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农村种养业和其它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开拓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办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进大企业独资经营,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启动民资民智,扶持培育当地能人大户,依托民营经济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区要尽快兴办至少三到五户龙头加工或出口创汇企业,要有出口产品,取得自营进出口权,提升我市特色产品的等次和质量,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取得突破。
6、做好特色产品认证注册,加强标准化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新的需求。要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积极制定花椒、核桃等特色产品质量标准,使我们不但成为标准的执行者,而且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陇南名牌产品。
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认证体系。高度重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原产地域保护认证、gap认证、gmp认证工作,使更多的特色产品获取市场通行证。各县每年至少完成三到五个农产品的绿色或有机认证,注册三个以上农产品商标。通过农产品注册认证,争创品牌,打开市场通道,为农产品的大范围流通和加工增值创造条件。
7、完善市场体系,搞活特色产品流通。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搞活流通、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要依托全市的特色农产品,统筹发展城乡农产品专业市场,以陇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现货交易、期货定单、网上拍卖、物流配送等现代化功能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增强集散能力,为农产品销售打开通道。参加广交会、杨陵农业高科技博览会、北京农业博览会等“节会”,打通销售渠道,建立外销网络。同时,我们要立足花椒、核桃等产品举办大型节会,把各方面的物资和生产要素“请进来”,激活物资交易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将陇南建设成为特色产业的富市,绿色食品工业的强市。
四、如何加强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要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举实招,出硬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1、把“五个一”责任制落到实处。实现特色产业最大化,我们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关键是要各级干部来抓,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干。要按照确定一名领导干部挂帅,成立一个专门班子,选好一个法人代表,拿出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案,制定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责任制,把抓特色产业的任务落实到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身上,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身上。市上成立特色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特色产业开发。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由一名市级领导主抓,由一个或几个部门配合。县、乡两级也要按照“五个一”责任制的要求,组建抓产业的班子,明确领导的分工和责任,领导干部抓特色产业的责任、任务、目标要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干部抓产业的成效,要通过行政考核和技术考核两项考核进行检查监督,奖优罚劣,形成鲜明的导向。
2、把分类指导具体化。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主要是宕昌县沙湾以下到武都区、*、康县)、丘陵盆地地区(主要是徽县、成县、两当县)、和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主要是西和、礼县、宕昌县)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向人大副主任严波同志学习,像严波同志抓核桃产业一样,扑下身子,深入乡镇村社、田间地头,和农民一道去研究,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和帮助。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同片带、不同区域要根据气候特点确定主导产业;川坝河谷如何抓,土石山区如何抓,要有具体措施;富裕乡镇如何做,贫困乡村、民族乡村如何做,都要有不同办法。根据各个产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进行指导,抓住关键,抓住要害,促进发展。
3、把各类资金整合起来。由于我市财政困难,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方面的投资比重偏小,与加快特色产业开发很不适应,今后必须在如何加大投入、以大投入拉动大发展方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把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两州一地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业项目和其它方面资金等七项资金有效地整合起来,向特色产业开发集中,形成合力,加快发展。对整合资金问题,市政府要拿出一个具体办法,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原则,以加快特色产业为目标,采取各显神通、各尽其责、各计其功的办法,形成集中使用与提高效益并重的整合方式。各县(区)、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下定决心狠抓特色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以大局为重,事业为重,尽其所能,服务和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
一、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青禾村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调整农业结构的主攻方向。调整农业结构,是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之一。青禾村利用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农业特色产品,培植农业特色产业带和产业群,以实现农业资源的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发利用,满足多样化、优质化、商品化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促进青禾村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二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2014年,青禾村有农业人口7399人,占镇总农业人口数的14.7%,人均纯收入4407元,低于全镇6055元的平均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通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化农业产品基地,带动加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有利于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转移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收入增收。
三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可以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青禾自然鼻尖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具有显著效益的特色农产品,又要调动农民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青禾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财政支持,青禾村结合当地的资源特点、土质特性、气候特征,本着产量高、品质优、特色强的产业定位原则,采取突破重点、带动农户、辐射周边的发展思路,加快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步伐。
一是花卉产业初具规模。青禾村的青禾村小组不同程度地发展户玫瑰鲜切花种植户,种植面积多的达亩,少的也有亩,产品畅销昆明呈贡斗南。
二是畜禽产业初见成效。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基地,目前已有佳旺辰养殖场为代表的大型养殖场4家,发展以肉牛、肉羊和蛋鸡养殖为主的畜禽产业。
三是经果产业起步良好。利用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青禾村大力发菜了水果等经济林木,高原梨、红梨、杨梅、葡萄。
四是蔬菜产业发展迅速。青禾村充分发挥石泸二级公路、三(河)舞(街)公路的交通优势和自然气候条件,以土地流转方式,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创下了较好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全村的粮油产业、劳务产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青禾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特色产业既是朝阳产业,也是弱质产业,对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和现代农业园区的标准,我们也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特色产业化水平不高,结构单一,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市场开拓力度不够,缺少品牌, 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组织形式尚未形成。
二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农民的科技、创新意识还很不够,增收致富的手段不多,增收的路径还比较窄。
三是农产品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和农户缺乏对市场信息进行快捷了解把握的渠道和平台,成产存在盲目性,个别市场存在管理滞后,给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四是畜禽业发展多注重疫病防治和食品安全,忽视产业发展,畜产品深加工发展较为滞后,商品效益不高,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低。
四、深化特色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建议
一是建议再进一步做好青禾村特色农产业开发的规划,突出优质区划,做到发展有目标、开发有针对性,措施有操作性,在规划中建议青禾村的畜禽产业、优质水果、花卉产业列入全镇重点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
二是建议下达经费或相应扶持时充分考虑政策性、项目性和应急性的综合作用。
三是加强农产品市场机制建设,努力为企业和农户创建方便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和平台,建设安全畅通、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网络体系。
四是加快农技体系建设步伐,使农技人员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中大显才能,为农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是出台政策要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兼顾边远贫困地区和立体性强的山区,以特为主,不要过分强调规模经济,同时,制定政策要细,使干实事的单位和人员用得上资金,干得了实事。在特产品种、技术研究、基地建设、企业创建、农业经济组织发展、品牌创新、产地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关键词】维西县 特色农业 金融 路径
一、维西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州西南端,“三江并流”腹地。全县总人口15万多人,有傈僳、汉、纳西、白、藏等民族。辖10个乡(镇)3个居委会、79个行政村,农村人口占91%。境内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4座,平均海拔2340米;有河流263条,高山雪融湖28个;气候冬长无夏,春秋相连,仅有冷暖、干湿和大小雨季之分,年平均气温11.4℃。高低悬殊的海拔,分布不均匀的光、温、降水,形成了特殊的立体气候,适合各种植物生长。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傈僳族农户积极开发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一)药材产业发展初成规模
近几年来,维西县按照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要求,结合境内地貌和气候特点,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引导、扶持农民发展药材产业,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截止9月末,维西信用社向137户药材种植户累计发放638万元,余额588万元,农行向药材种植户发放贷款24万元。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00元增加到2700元,个别基地还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协会,通过“农户+公司”形式,一方面解决销了路难问题,一方面将规模做大。
(二)冰葡萄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葡萄种植是一项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技术要求比较高。叶枝镇政府将美国高产葡萄引入叶枝,同时塔城引入了冰葡萄,并建立了葡萄种植示范基地,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发展葡萄种植。维西县金融机构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截至9月末,向95户葡萄种植户累计发放269万元,余额254万元。到目前已有72户种植冰葡萄470亩,亩均收入2800余元,现库存总苗木价值达70余万元。叶枝镇梓里村目前种植面积达320多亩,年产葡萄32万多斤,亩均收入2900余元。
(三)核桃产业发展取得成效
为切实加快核桃基地建设步伐,截止2012年9月末,信用社辖内11个网点累计办理金碧惠农卡80张,发放小额信用贷款120万元,县农行向核桃种植户发放贷款18万元。较好的解决了农户难找保证人的情况,解决了农户的资金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塔城信用社的大理支持下,哈达村大力发展泡核桃种植,全村共推广种植100多亩,并建设了苗圃基地30余亩,目前已完成泡核桃苗的嫁接移栽32亩50万株。同时哈达农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通过从漾濞县引进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泡核桃苗的嫁接移栽,目前储备有价值170余万株的苗木,总价值达到30余万元。
二、维西县特色农业发展产生的效应简述
一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特色产业的发展,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增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二是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特色农业的发展,农民由过去的单一经营收入向现在的多种经营收入转变,收入渠道不断增多,收入不断提高;三是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从哈达村民小组、梓里村民小组的情况看,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全村涌现出了一批致富带头人,他们在自身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全村百姓的增收致富;四是特色农业的发展,直接带来百姓思想观念的转变。百姓在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传统的思想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商品意识、科技意识增强,劳动者的技能得到提升。
三、维西县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产规模小,产业化起步晚,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由于企业还处于创业初期,受生产技术、资金、市场等因素影响,短期内难以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在市场上难以占领优势地位、未形成规模效益。经营方式以粗放型为主,生产较为分散,水准参差不齐。生产加工工艺落后,新产品、新品种研发不足,影响市场竞争力和特色资源的有效开发。二是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因从事特色农业主体缺乏自身资金、技术含量不高、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和银行对其资信把握不足。同时,特色农业本身招商引资项目少,造成政府投入有限,信贷投放力度小,融资渠道不畅。三是市场观念差,产业经营者商品意识、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率低,经营者对市场需求预测不准、市场营销观念不强,仍摆脱不了小作坊式的思维模式。四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不发达,一定程度上制约产品的销路。维西县大部分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不少山区,虽然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地理条件较好,但受交通等因素制约,增产不增收。据调查,今年,由于德维二级公路的修建,导致交通不畅,出产的葡萄因为不能及时出售大部分腐烂在果地,种植葡萄的农户全部亏损,大部分农户连日常的家庭开支都成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叶枝信用社、塔城信用社立即组织人员为全部受灾农户办理贷款展期,切实解决了果农的困难,随着二级公路的完工,两处葡萄基地已经开始走上正轨,果农经济收入也一步步在增加。五是金融机构对特色农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不够。维西特色农业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实力不足,难以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特色化、市场化,银行对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不能完全满足其资金需求。银行对特色贷款也存在一定的顾虑,据调查了解,2004年维登乡、白济汛乡在政府的推广下种植重楼,农户与公司合作,信用社累计向农户发放贷款45万余元,但经过一年的实践,由于政府与合作公司的问题,导致药材公司解除合作合同,农户种出的重楼找不到销路,所有投入全盘亏损,无力偿还信用社债务,信用社经过长时间催收,只收回部分借款,其余28万多元全部成为不良贷款,为信用社业务发展造成了重大的阻碍。虽然2012年上半年政府财政资金帮助信用社社消化了该28万余元的历史包袱,但信用社社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依然贷款存在一定的顾虑。
四、维西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路径
维西县特色产业的发展,政府引导是关键,龙头带动是重点,金融支持是后盾,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使特色农业产业出效益,就必须走规模化、品牌化的道路,集中人力、财力、资源优势,把“特色”做大、做强。
政府引导是关键。特色农业产业分布面广泛、涉及面复杂、参与面众多等因素,要想这一产业得以稳步的发展,没有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引导与扶持,实难成为支柱!一方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现有基地为依托,积极发挥基地的引导示范作用,对特色农产品开发加工的企业进行改造,以招商引资、个人独资等形式,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搞合作扩大规模。目前,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县供销合作社指导成立了维西品贵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美洛村360户农户中,有136户加入了合作社,共种植35亩虫娄、150亩玛咖、100亩秦艽、100多亩木香。全县供销合作社已发展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个,入社农户2000多户,带动农户9337户,约占全县农户的1/4,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9300亩,年产值9825万元。下一步,政府应多组织农户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几年时间,有计划地对农户开展培训工程,使农户掌握了3至5项实用技术或技能,提高整体素质。要进一步加大对资源优势强,产业特色浓、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使之成为产业辐射面广,能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重点产业。
龙头带动是重点。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国内外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具有引导生产、开拓市场、深化加工、提供服务的综合功能,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功能。而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已经严重制约了维西特色农业的发展,是目前维西县乃至全州发展特色农业的桎梏。应树立品牌意识,加大特色产品研发,通过产品深加工、改进包装、丰富品种、提高质量、增加附加值,把具有维西特色的各种品牌真正树起来。龙头企业应加强企业合作和宣传力度,利用每年一度的阔时节、火把节等县内重大节日进行宣传,提高维西特色优质产品的知名度。鼓励多种经济主体投资特色产业,对示范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培育成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关键词]河南省;特色产业;产业集聚;主导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4.018
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拉动增长、优化结构、增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努力增强载体功能”。这不仅奠定了产业集聚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其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特色产业作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集聚区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也成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所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未来的产业集聚发展研究中,关注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并探寻其有效发展路径,已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鉴于此,本文拟在分析目前河南省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所取得成就的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以此为据,提出未来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以促进河南省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
一、河南省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河南省为农业大省,特色农业在河南省获得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其主导产业。与此同时,河南省在工业与服务业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成就,特色工业产业集聚和特色文化、服务业产业集聚也逐渐成为河南省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亮点。特别是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河南省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1.特色农业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区借助优越的地理优势、优惠的政策和广阔的出路迅速发展起来,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形成了各类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区。以新郑红枣产业园区为例,园区以河南省特色美食新郑红枣为原料,在特色红枣产业的基础上,结合红枣的生长、发育、食用价值等特点,以及红枣生产、加工的特色,逐步形成了配套设施齐备的大型综合服务区,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枣文化的需求,也实现了红枣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河南省在特色农业发展中还重视对于区域内不同特色农产品的搭配,实现不同产品生产之间的有序衔接,形成完整的生产链条,满足不同环节生产及发展的需要。这种形式不仅能够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而且对当地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特色产业优化组合较为突出的是三门峡市。三门峡市拥有农业生产的优厚资源,对这一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其逐步形成了果、牧、林、烟、菜、菌、药、蚕等优势产业,利用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2.新老工业产业协作共存
河南省在重视传统重工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开发新的工业领域,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工业协同发展的局面。在新型工业发展过程中,集聚区紧跟时代需求,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和生产方式,形成了特色产业园区。如淅川县产业集聚区作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形成了以食品、机械、中医药制造为主导产业,兼有居住、仓储物流和商业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集聚区,不仅满足了现代社会对于环保的需要,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2013年,淅川县产业集聚区产值达到307.6亿元,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减震器生产基地。
河南省除了重视新型工业产业发展外,也非常重视传统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在传统工业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传统工业企业以原有工业生产为基础,不断提升生产及管理效率,实现传统特色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如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洛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有深厚的底蕴,面对新型工业产业集聚的迅速发展,该集聚区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主导产业不断完善,以动力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现代农机装备、工程机械制造产业,在国内外颇具名气。
3.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异军突起
在重视工业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河南省加大对文化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区域。这种特色文化产业集聚是对以往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河南省在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也将企业生产与经营理念纳入旅游文化产业之中,使得旅游和消费相得益彰,不仅创新了文化旅游的形式,而且也使与旅游文化相关的企业得到了广泛宣传,实现了旅游业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发展。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河南省涌现了大量成功的案例,比如南阳玉文化产业、许昌三国文化产业、赊店商埠文化产业等,这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不仅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创新,引领了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
二、河南省特色产业集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河南省的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其发展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特色产业集聚区内产业链不够完整、单纯依靠政府扶持等,这使其未来面临着诸多挑战。
1.标准化水平有限,产业链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河南省特色产业集聚由于实施时间不长,在实施过程中标准化水平不高,从而造成了在特色产业集聚区内多为同类之间简单的扎堆,彼此之间没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与协调机构,不同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同构现象。以新郑红枣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为例,在集聚区内,虽然形成了红枣加工的规模化生产,但是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企业之间的关联并不大,企业生产同构现象十分严重,且存在较为严重的低水平竞争。这不仅影响了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严重的内耗也降低了其生产效率和改革创新。同时,由于产业集聚区内部企业各自为政,所形成的产业链窄而短,产品的精、深加工环节很少,能够提业配套服务如营销、运输等的企业和机构较少,使得产业集聚的标准化水平有限,产业链难以实现完整的链接,对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的发挥造成了阻碍。
2.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内部企业互动不足
当前,河南省特色产业集聚的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约型发展。一方面,企业过于追求生产数量的增长,关注以规模生产占据市场份额,但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关注不足,或者说目前的技术水平难以满足企业集约发展的要求。这种情况的存在,势必造成资源浪费。这种以规模化抢占市场的策略,也可能导致库存量大大增加,影响企业资本顺畅流动,对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阻碍。另一方面,特色产业集聚区内管理与中介服务机制缺乏,企业之间的互动不足,整个集聚区管理较为散乱。具体表现为:一是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内部企业同质化竞争激烈,难以形成分工协作;二是产业“拼盘式”集聚明显;三是以“堆”代“群”等问题较为突出。
3.生产经营对政府的依赖性明显,市场导向机制不够健全
在现有集群发展的过程中,生产经营过程对于政府的依赖性较为明显。这种依赖性表现在多个方面,如相关政策依赖、资金依赖等,其中一个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在目前产业集聚区选址和企业选择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政府人为地或行政约束地划定产业集聚区,并为集聚区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推动集聚区的发展。这种模式虽然确保企业能够规避多重风险,但是这种依赖性也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不断成长,尤其是在目前市场机制或者市场导向在企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的情况下,这种不健全的市场导向机制,有可能造成企业难以通过自身的主动性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和扩大生产,也可能造成政府要为企业生产的产品过多地埋单。这样不仅加重了政府的负担,也可能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迅速走向滑坡。
4.集群化水平不高,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集聚并非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集群才是其发展的方向。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河南省特色产业显然并未达到这一层次,而是处于产业集群的低级形态。这种状态表现在多方面,首先,产业集群内企业数量虽较多,但当初选择的整体思考不足,很多产业集聚区的产生是依据区域的相近性和产业的相关性进行自由组合,这就造成了产业集群内部产业链建设不够完善,难以达到供应商与销售商的利益共享。其次,目前产业集聚区管理机制并不完善,政府难以实现对产业集聚发展的整体调度,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盲目投资、缺乏整体规划的问题,影响了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发展。
三、河南省发展特色产业集聚的有效路径
河南省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特色产业集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河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阻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探索产业集聚区有效发展路径,就成为河南省特色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应针对现存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推动河南省特色产业集聚的持续健康发展。
1.实现主导产业引领,完善内部产业链条
主导产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这不仅因为其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增长点,而且还意味着该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产业集聚的发展方向。就目前河南省特色产业发展而言,特色产业园区不断发展所欠缺的正是主导产业的带动及引导,以及由此形成的产业链。也就是说,发挥主导产业的导向功能,逐步完善产业链条,应成为未来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路径选择中的重要方面。
要在产业集聚区内部实现主导产业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应重视主导产业的培育与扶持,进一步集中要素资源配置,对特色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集群优先落实用地、优先协调贷款,帮助特色产业集聚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应关注企业对于主导产业引领作用的认同度,使企业愿意在主导产业的引领之下,实现自身的发展。为此,政府应在关注主导产业引领作用的同时,关注企业自身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引导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并依靠市场引导和主导产业引领,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只有企业在主导产业引领下不断获得发展与收益,主导产业的引领作用才可能走得更远。当企业普遍接受主导产业的引领、愿意配合主导产业发展时,产业集聚区内部产业链条的逐步完善也就水到渠成了。
2.树立忧患意识,实现内部企业深层合作
产业集聚发展不是一次性决策,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它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还在于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绩效,因此,特色产业集聚区要树立忧患意识,通过团结协作的方式,不断提升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集聚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于特色产业集聚区内部的企业而言,合作决不是一次性的,伴随着产业集聚的逐步完善,企业之间的频繁合作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集聚区内部企业有必要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内部联合,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首先应重视企业忧患意识的培养,及时让企业掌握市场动向与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完成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其创新能力,改变以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形成节约型生产模式,以创新型产品逐步取代资源消耗型产品,以适应市场及未来经济发展需要。
其次,应关注集聚区内企业的内部联合。在特色产业集聚区最初构建的过程中,多看重各企业之间的地理位置相近性、产品关联度、企业参与意愿等因素,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企业在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产业集群内部实现合作就显得较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硬性要求具有不同企业文化和生产理念的企业进行合作,往往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和企业之间的内耗,影响产业集聚区整体的发展壮大。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由政府主导,使集群内企业之间按照自愿原则形成战略联盟,在战略联盟中,不同企业根据共同利益点进行深层次合作,这不仅能激发企业间合作的自主性,而且能确保合作的效果。
3.优化发展模式,走创新发展之路
特色产业集聚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鉴于此,特色产业集聚区需要不断改变以往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坚持市场经济发展导向,逐渐将政府在集聚区发展中的中介协调作用转化为市场经济导向作用。这就要求在现有特色产业集聚区管理过程中,坚持体制创新,逐步实现集聚发展模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从企业与政府两方面着手。从企业发展层面来讲,需要不断强化集聚区内企业自身的主体作用,弱化政府资金投入,给予企业更多自,让企业能够通过自身的优势实现产业链的完善。从政府层面讲,一方面作为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推动者,政府应在环境舆论造势、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不断提供便利,推动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政府应发挥政策引领作用,通过在产业集聚区内部树立“特色产业集聚区示范园”“标杆企业”等示范典型,为集聚区内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引领新的特色产业集聚格局的形成,以实现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
4.加强管理协调,提高集群化水平
目前,河南省特色产业发展集群化水平并不高,究其原因,除内在创新因素不足外,最重要的还在于目前产业集聚区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在产业集聚区内部有必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定管理目标,明确方向,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管理机制的逐步健全,有助于提升产业集群化水平,使得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凝聚力不断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
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对于产业集聚区管理协调能力的开发与完善,可以从垂直关系网络和平行关系网络两个方面分析。在垂直关系网络中,产业集聚发展要注意协调好产业集群供应商与营销商的关系,采用一定的优惠政策,确保企业愿意配合,并逐步打破企业原有定制,形成新的规模较大的供应与营销渠道,建立大型产业链,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在平行关系网络中,产业集群可以尝试升级产业链,完善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在节约企业成本的同时,实现资源的顺畅流动,达到产业集聚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目的。
另外,政府在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同时,还需要监督管理制度的落实,依据管理细则,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细化不同企业管理责任,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赵培华.河南省产业集聚发展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3):192.
[2]胡源.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路径研究[J].经济论坛,2010(10):73.
一、因地因时,突出特色,科学动态地确定和培育主导产业
特色型现代农业必须立足一个“特”字,因为特色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可能也不应该有任何规定性模式。培育、发展和壮大县域特色经济,应根据自然资源、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目前,贫困山区县在抓特色产业建设时存在“跟风”效仿,盲目培植主导产业,结果一个县有七、八个主导产业,个别乡镇也有三、四个主导产业,造成特色不明显,商品优势不突出。为此,在特色产业培育中,要突出当地的特色,把握好规模、市场、效益、品牌四个标准,因时因地、实事求是地大胆扬弃,科学动态地确定和培育特色产业,避免建设上的“平面推进”。如永顺县就要充分利用“长官、王村柑橘出口基地”,“湘西州最大的猕猴桃基地县”,“全国第一个莓茶原产地保护县”的优势,加大对农产品尤其是松柏生态香米、溪洲莓茶精深加工的研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扶持柑橘、猕猴桃、优质米产业发展。经过筛选确定的特色产业项目,要制定好具体发展规划,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措施,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二、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不断拓展特色产业发展空间
要根据区域、特色合理准确地定位,按照特色产业优先发展的原则,整合现有资源做到“精、准、新”,集中抓好2-3个产业或产品,齐心协力地优化产业布局,努力建设具有优势的特色基地,及时认真地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防止低层次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不能处处点火,处处冒烟、做到规划一个、实施一个、完善一个、贮备一个,保证产业按照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快速发展。要搞好引进试验,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激励,调动农民参与特色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尊重农民愿意,适度发展,不搞命令式、一刀切,更不能违背市场规律,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全盘上马,一哄而起。
三、扶持企业,建好基地,不断壮大特色产业规模
要依托龙头企业,建好基地,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一是企业产品定位要“准一点”。产品要农民能生产,适宜本地条件,企业能加工,有市场,由抓生产转向抓加工、保鲜、销售,帮助企业创建品牌,引进具有领先水平的技术、设备,并从政策、信息多方面给予扶持,尽快显现“龙头”优势。二是基地建设技术含量“高一点”。现代农业是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农业科技的创新,就不会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不断更新和改良品种,大力实施优质种苗工程,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推进农业标准化,像生产工业品那样按标准组织生产,向降耗增效、绿色环保发展。三是产业化模式要“新一点”。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如目前的公司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都有较好的产业带动效果,应该大力扶持培育,使农村专业协会和中介流通组织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四、加大投入,精心培育,不断增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线长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切实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贫困山区县特色产业做不大,一个重要的症结在于基础薄弱,财政扶持力度不够,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乏力。一是要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加大争资立项和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源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增强发展后劲。二是完善农业保险,防范农业风险。要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促使农业保险融入社会化保险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探索产业发展基金的储备及应用机制,努力提高农业抵御市场、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三是稳定和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理顺管理体制,走农科教结合的路子。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食品安全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新型农民培训范围,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打造品牌,提升档次,着力提高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
特色产业的竞争力要通过企业实现,而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产品之争、质量之争和品牌之争。品牌是企业的招牌、产品的名片,是构筑特色产业的基础。就永顺县而言,一是加强推进品牌战略的组织领导,加强宏观指导、政策扶持,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推进”的格局。二是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努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打造强势产品,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对获得国家、省、市名牌产品的龙头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优先列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计划,以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健全市场体系,发展物流产业。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必须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为主线,以培育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产业富民,产业强村,通过政府引导、政府支持、示范带动,激发农民发展生产、振兴农业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加速我镇经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目标任务
目前我镇主导产业是优质稻、蘑菇、烟叶、蚕桑、加工橙以及三黄鸡。今年我镇将继续在全镇推广优质稻种植。对樟树、樟坑、鱼青、山车等地理环境因素较好的四个山村,每村年内优质稻种植面积要求达到1000亩,全镇总面积达到1.9万亩。蘑菇作为我镇规模化效应最好,实现增收最明显的优势产业,我们将不遗余力地鼓励更多农户参与,并统一规划以形成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今年我镇的蘑菇总种植面积将实现120万平方米的目标。三黄鸡养殖方面,在做好禽流感防控的同时,我镇将大力促黄鸡产业的发展。实现全镇黄鸡年总出产500万羽,规模养殖达2万羽的产业基地10个。同时发展以真君堂、大岭背等千亩烟叶基地。
除以上四大主导产业,我镇还将因地制宜地发展其他特色产业。在赖坊、、真君堂、大岭背等村各发展席草300亩,全镇席草总种植面积达1500亩以上;开发新圩、栗山大坪三个村实现千亩以上果业。扩大烟叶种植面,主要集中在赖坊、大岭背、旱脑和真君堂四个村,总面积为1200亩;继续稳固和扩大在旱脑、法沙、水枞等村的种桑养蚕,年内扩种200亩;同时以法沙、中江等村的甜玉米种植基地,力争秋季种植200亩以上;另外,我镇还将进一步做大做优果子园、青树、上南等村千亩商品蔬菜,大岭背200亩水稻制种,以及黄岗300亩荸荠等传统产业。
围绕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镇政府将花大力气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并引导农户成立合作组织,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强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年内基本实现每村都有一个以上特色产业,使之成为我镇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柱产业。形成农业产业的发展格局。
三、工作措施
1.抓住时机,早做宣传发动
我镇根据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势,大力实施“产业富民”的战略,组织召开了党政班子会和镇村二级干部大会,研究部署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一是文字宣传。要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将农业产业化政策、农业服务指导的做法进行广泛宣传,各村要写一条以上永久性标语;二是会议宣传。要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群众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口头鼓动,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解答群众的思想疑难,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三是上户宣传。镇村干部必须用下村工作时间,利用农业书籍,农业技术图画走村串户,逐户宣讲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势和政策。同时要组织群众到农业产业示范点察看,做到眼见为实。通过发动宣传,激发群众从发展传统农业转为大力发展新经济产业的积极性。
2.强抓培训,加快科技推广
实用技术培训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科技素质及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今年,我镇围绕农民知识化工程,着力建设以蘑菇、蚕桑、脐橙、三黄鸡为主体的4个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年内计划聘请省、市、县农业专家来基地授课,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示范引导等服务活动,达到“学一技,带一批,促一村,兴一片”的效果。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实用技术水平,促进我镇的农业产业格局更上新的台阶。
3.筹措资金,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的指导思想,继续执行“扶大、扶优、扶强”原则,镇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3万元农业产业发展专项经费,同时捆绑涉农项目资金,在不改变使用用途的前提下,重点用于扶持龙头产业。今年,我镇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蘑菇、三黄鸡、蚕桑、烟叶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对蘑菇的扶持,继续保持每平方米30元贴息信贷的政策。同时充分利用本地人才和资源优势,激活民间资本,引导和鼓励本地能人兴办农业经济实体,促进我镇特色产业上规模、增效益。
4.完善机制,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一方面继续贯彻“先运行,后规范”的原则,围绕我镇的主导产业,积极指导筹建合作组织,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产业为纽带组建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扩大群众参合面,让更多的农民从参合中收益,实现“办一个协会,带一项产业,兴一方经济,富一帮群众”。另一方面坚持“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制定制度,强化管理,规范行为,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效应。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逐步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蘑菇专业合作社、三黄鸡流通协会及蔬菜协会等经济组织的作用。
5.强化服务,加强督查考核机制
一是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和措施,落实工作责任,要求镇班子成员所驻村必须抓出一项特色产业,同时对各村农业产业工作列入年终目标考评。严格奖惩制度,班子成员与第13个月工资挂钩,村委负责人与全年浮动工资挂钩,所驻村的干部与年终奖挂钩,实行严格督查,奖惩分明。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组织领导
1.成立机构。为加强领导,便于落实责任,我镇成立了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领导同志担任,成员由镇产业办和现代农业办公室工作人员组成。具体各村的产业发展由镇驻村领导和驻村干部具体抓落实。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农村土地流转
一、宁夏农业特色产业及农地流转现状
(1)宁夏农业特色产业现状。宁夏是我国回族主要聚居区,地处西北黄河中上游,全区现有耕地110.02万公顷,人均0.2公顷,居全国第2位,是全国8个宜农荒地较多的省区之一。按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宁夏分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三大区域,农业产业具有明显区域性特色。目前宁夏农业特色产业十四个,分别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牛、马铃薯、瓜菜5个;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优质粮食(水稻、小麦、玉米)、淡水鱼、葡萄、红枣、优质牧草、农作物制种6个;地方性特色产业:苹果和甘草2个。(2)宁夏农村土地流转现状。2012年6月底,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186.6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16.5%,比2011年底增加31.7万亩,增长20.5%;涉及农户21.5万户,占家庭承包农户的24.8%,比上年底增加3.3万户,增长17.9%。如今我区土地利用情况如下:
表1 宁夏农用地土地利用情况(单位:万公顷)
注:数据来源于宁夏2012年统计年鉴。
二、宁夏典型土地流转及其产业发展
1.西吉农业产业化及土地流转情况。宁夏华林公司在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建设出口型蔬菜基地,该基地是在土地用途和农民承包经营权不变前提下,将分散的农民承包经营权集中建成。公司与合作社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即“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华林公司负责基地土地耕作、良种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支撑以及蔬菜加工销售,并按协议向土地流转合作社支付土地使用权租赁费。2008至今,共有930多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基地辐射带动周边8个乡镇36个村,已建成兴隆玉桥、单北、吉强万崖、团结4个蔬菜种植基地共5000亩,其中兴隆镇基地2580亩,吉强镇种植基地2420亩。
2.中粮集团农业产业发展土地流转情况。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企业,其番茄酱生产占全世界销量的四分之一。2008年9月22日,中粮集团的20万亩农业种植基地和日处理1万吨番茄加工项目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落户,石嘴山市惠农区地处宁夏北部引黄灌区,项目使用土地为土地经营权出租形式获得,共计3.65万亩,涉及3个乡镇、8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3600户农户、
11517名农民、8145名劳动力。流转的土地主要用于种植中粮屯河近年来培育和引进国内外的优良品种番茄,分早中晚熟三大类品种。
3.惠农区蔬菜脱水加工企业流转土地。惠农地处宁夏北部引黄灌区,区域面积12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万亩,农业人口5.6万人,农户总数1.5万户。2003年,区内3家脱水菜加工企业以每亩380元的价格,在庙台乡东永固村租赁农民土地286亩,建立脱水菜原料基地,通过一年实践,实现了农民与企业的“双赢”。截至2010年,惠农区共计有18家蔬菜脱水加工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土地1.75万亩,土地租金每亩400元至650元,农民出租土地后,在保证土地基本收益基础上,给企业打工,每天务工工资50~70元,每年大约打工90天,增收4500~6300元。
4.贺兰的“稻田全程机械化托管”现状。宁夏贺兰县金贵优质稻麦产销合作社等7个全程机械化合作组织,通过土地托管契约将分散的单个农户组织起来,把农户的土地集中连片统一耕种,统一收购,建立“合作社+农户+基地”运作模式。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及收购协议书》,每亩收取180元机械作业及服务费,稻田由合作社代耕,保证亩产600公斤,以高于市场平均价收购加工,实行整地、品种、育秧、插秧、技术服务、收割、收购加工等“七统一”生产模式,实现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目前,该合作社规模达到1.2万亩。农户增收350元以上,土地生产效率提高50%;合作社通过提高精米及稻草加工附加值,每亩地获得利润140元。
三、基于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农地流转问题
1.农地流转虽初具规模,但和特色产业关联度低。从以上几个实例可以看出,我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农村土地流转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仔细研究会发现这些农地流转和我区倡导的主导产业关联度不是很大,经营项目的选择多是企业和市场行为的结果,除了有限的农地流转是基于特色产业化进行,比如西吉马铃薯、贺兰水稻,多数农地流转与自治区所倡导的农业特色产业的宏观战略没有必然的联系,如何把企业经营项目、农地流转和农业特色产业化经营进行协同,还存在着问题。
2.特色农产产业化发展问题导致农地流转不活跃。目前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企业对品牌战略认识不足,特色农业产业产品物流渠道不畅,特色农产品产业创新意识低以及缺乏相应的创业人才等。这些问题阻碍着宁夏地区特色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阻碍了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的这些实质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谈下一步的相应的农地流转,无异于水中观花,井中捞月,基于特色农业产的农地流转市场没有基础和契机。
3.农地流转供需双方的沟通交流平台建设不足。通过调查得知,我区尚缺乏规范统一的农地流转市场,农地流转供需双方的沟通交流的平台建设不足,供需双方的信息不能及时沟通,存在“要转的转不出去,要租的租不到”的情况。农户反映,大部分农地流转信息主要是从村委会不定期广播中得知,或者是通过别人告知以及亲戚主动找上门询问等。农地流转信息的传播范围大大受限,一般不会超出所在村的范围。农民在流转土地时一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甚至很多农民在流转完自己的土地后仍旧不清楚流转出去的土地要用来做什么。政府也往往致力于引进企业而忽略了当地的农业需求,对本地的特色农业产业忽视。
4.大规模农地流转较难实现。初期,宁夏各村土地是按土地的远近、好坏、种类、大小、多少等搭配按人口平均到户,这种平均分配导致土地过于零碎和分散。多地块、小面积的土地经营现状使得通过租赁土地实现规模经营的农户或企业要同多个农户谈判和签约,交易成本高,大规模农地流转难以实现。此外,较分散的地块在采用互换、转包和转让形式在亲友、本村村民间流转时,又由于流转面积小,转让金额不足造成无法给转出户充足生活保障的问题。
四、基于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农村土地流转建议
1.打造宁夏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发展,引导农地流转。遵从适宜性原则充分发挥城郊乡镇地理优势,依据产业特色,引导农户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有偿转让土地经营权,壮大特色产业规模;积极鼓励外出务工又不愿放弃土地的农民,采取各种形式依法把承包地流转到种养大户手中。根据特色产业发展程度,加快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为主体的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同村同组农户以互换形式加快土地连片集中,改变目前土地布局过小、过散、过乱的问题,切实提高耕种效率。
2.建立健全政府管理,实现特色农业产业信息化服务。强化管理服务,完善农业数据库,及时更新农业信息,为宁夏特色产业提供信息服务,实现乡与乡之间,乡与县之间,县与县之间,县与市之间等等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产品信息交流。建立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绿色通道”,建立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向中粮这样的大型企业,提升宁夏特色产业的发展市场及竞争力,为农地流转打好基础。
3.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县级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乡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乡镇土地承包管理机构应帮助指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建立土地流转档案,逐步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证金制度,并及时调解土地流转纠纷;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镇乡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监督与管理。
4.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属,增加农户的流转权限,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保障农民权益;建立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对于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补助,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对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显著的乡镇和行政村给予适当奖励;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并能切实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进行重奖,并从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
5.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开放、竞争、公平、有序、有度、规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发展土地使用权交易中介组织,如资产评估、委托、法律咨询、土地投资、土地融资和土地保险机构等,通过这些机构规范交易行为,减少土地流转成本。在此基础上,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信息、咨询、预测和评估等服务系统形成服务专业化、社会化,解决“我想转包,谁要”和“我想承包,谁有”的土地使用供求矛盾和土地撂荒问题,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
宁夏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现象上看是一个地区农业发展问题,实质上是西部和全国的问题。通过对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和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研究发现,宁夏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一样都面临着如何挖掘民族地区特色产品、如何保持其特色、如何实现规模化经营以及如何将特色产品进行规模化种植和养殖等这些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问题。宁夏应立足区域资源优势,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在政策上倾斜宁夏特色农业产业的土地流转行为,促进宁夏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韦云风.基于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关于广西富川农村土地流转实践的调查[J].农村经济.2009(8)
[2]马绍国,哈金华.宁夏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理论与实践[M],2011
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1、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发展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是迈向农业现代化的“高速公路”,是加快实施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点,近年来,我镇坚持用现念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因地制宜、优势开发、示范带动、扩大规模”的思路,主动对接县里确定的四大产业集群,加快烟叶、木薯、红豆杉、林竹和绿色食品等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稻、烟叶、林竹、红豆杉为重点的产业特色。20*年,全镇落实粮食播种面积7万亩,粮食总产预计可达2.6万吨;种植烟叶10050亩,种植木薯1505亩;种植红豆杉719亩;新植、垦复毛竹和小径竹1500亩,种植芳香樟1380亩。
2、特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全镇有1个农业服务中心、3个技术推广站,在编在岗专业技术人员44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稳定。并成立了农业“155”和沼气服务中心,随时接受农民来电来访。配齐配强村级农技员、兽医员、林业员,烟技员等,与新农村建设其他“五员”合属成立“六大员”办公室,共同为“三农”服务。形成县、镇、村三级推广网络。
3、特色农业发展前景看好。一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镇里制定了发展特色产业有关优惠政策和补助办法,特别是对种养大户提供技术服务、帮助解决资金等,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较好。近年来,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土地整理建设项目、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受益耕地面积近2万亩,有效提高了盖洋镇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有差距。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有的干部职工认为农业生产各级组织不必多管,任农户自由种植,自由调整,在产业发展上缺少正确的引导和统一的规划,在落实产业结构调整中,怕担责任,有畏难情绪,致使办法措施不多,工作力度不大,带头作用发挥不好,影响了特色产业发展。农民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组织程度、传统观念等自身条件的局限和资金、技术、流通、市场等外部条件的约束,广大农民对发展特色产业还有许多的担忧,对特色产业种植有后顾之忧,对此信心不足,大多是“凭着自我感觉抓生产,跟在别人后面搞调整”,致使市场波动带来的负效应时有出现。
2、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特色产业种养规模小而分散,集约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不明显,比较效益不突出。特别是特色产业缺乏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的支撑,企业、农户和市场之间衔接不够紧密,产、供、销严重脱节,致使许多特色农产品有优无势,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地转换成市场优势。
3、农业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在新品种、优良品种的引进上力度不大,品种不多,新技术推广应用比较慢,在特色产业发展上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种养技术,仍处于粗放型生产技术层面上。加之缺少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的监督机制,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不高,使用新技术的能力还比较弱,导致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竞争力,市场占有份额小。即使有一些实用技术,也是覆盖面小、科技含量低、粗放经营,带来的只能是高成本运行,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4、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由于镇财力薄弱,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要项目的发展。招商引资难度大且进展慢,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方面的项目比较缺乏,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很有限,使有特色的产业形不成规模,有规模的产业又缺乏特色,从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发展特色农业打造生态品牌的对策建议
1、以生态为引领,形成发展特色农业的整体合力。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走生态农业之路。因此,各基层组织及广大干部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把加快发展生态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长期任务来抓。要树立以产业抓农业、以龙头带产业的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结合盖洋实际,制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导向作用,鼓励企业、协会、互助合作社、大户参与农产品基地建设。在此基础上,结合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把县委制定的有关发展持色产业的各项政策,学习好,宣传好,并认真抓好落实。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放开手脚,积极投身到产业结构调整中来,形成发展生态农业的整体合力。
2、以生态为引领,发展规模农业。一是建立万亩优质稻基地。盖洋是我县粮食的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县1/3,当地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米质优良,“温庄大米”名杨在外。因此,一方面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基础上,建立一批面积和地点相对稳定、农田设施完备、管理操作规范、投入机制健全、稳产高产的优质米生产基地,加快水稻良种及新技术推广,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型农机具,开展“化肥、农药双减增效”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和单季晚稻优质高产示范,20*年建立超级稻示范片1000亩、试种台湾香米100亩。另一方面以现有优质米加工企业为龙头,逐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粮食产业模式,做好产、收、贮、加、销等环节有机结合,提高粮食加工的附加值。争取到2010年,在包括温庄、杨地、湾内、湖上等村在内的优质稻种植示范区内建立优质稻基地20000亩,年产优质稻谷10000吨,优质稻精加工率90%。二是建立万亩烤烟基地。烟叶生产,是盖洋镇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全镇烟叶产量约占全县烟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目前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农村种植业产业结构的重要项目,因此,继续统筹规划好烟叶生产有重要的意义,要积极推行“科技兴烟”战略,加快烟田改造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服务质量,建立高产示范片,在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上下功夫,使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0亩左右,并且烟农的收入有明显增加。
3、以生态为引领,发展“四大支柱”产业。按照“县办龙头,镇村建基地”的发展思路,主动对接县里四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红豆杉、木薯、林竹、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依托福建南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种植大户,并鼓励农民在房前屋后、路边、竹林套种、荒坡地等“四旁”种植红豆杉,力争通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建成万亩红豆杉基地。依托百事达变性淀粉厂,在地理条件较优越公路沿线的几个村大力发展木薯种植,鼓励规模连片种植,种植面积争取达3000亩以上。依托利科生物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天然药用原料种植,尽快建成镇域内中药材基地,力争通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努力,芳香樟、石蒜、山苍籽等药用植物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0亩。大力发展林竹产业,搞好林竹种植是发展特色农业打造生态品牌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镇域农业经济的主体,因此,一手抓好资源培育保护,扩大种植面积、加强竹山管理、建立示范片、推广竹山喷灌和深翻施肥,形成支柱产业。一手抓好集约经营,创新经营模式,实现竹笋和毛竹双丰收,提高单位面积产品收益率,为木材、竹材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材料。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以茶叶、食用菌、瓜果、蔬菜等作为绿色有机食品为主。盖洋镇海拔多在400-800米之间,空气清新,云雾缭绕,山地坡度大部分在15度以下,生态条件十分优越,非常适宜茶叶生长的基础条件和自然优势。盖洋可以依托县里已有的茶叶生产各个平台,在改造老茶园的基础上,选择地势较好的几个村重点发展,争取到2015年,建设高标准生态有机茶园2000亩。
4、以生态为引领,发展科技农业。一要广引进。加大科技应用推广力度,按照发展“三品”农业的目标,积极推进品种更新,品质提升,品牌创新。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联系合作,积极引进适合本镇生态环境的农作物和畜牧业优质新品种,同时引进先进的高新种养技术,培育优势产业,打响做亮品牌,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价值和市场占有率。二要强优势。从我镇有特色、有优势、有潜力的产业抓起,以水果类、蔬菜瓜果类、茶叶类、畜禽养殖类、笋竹类、水产类为重点,通过科学种(养),科技示范推广,逐步把优势做大、做强。重点抓好葫芦形洋地际蛋鸭养殖基地、林桂水密桃种植基地、温庄蔬菜基地、湾内茶叶基地建设,形成“一片一品”或“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三要巧布局。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环境、气候、传统名品等区域比较优势,以“特色+规模+优质”为取向,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在盖洋形成产业布局明晰、比较优势明显的农业区域化生产新格局。四要抓示范。实施“科技入户”、“星火计划”、“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依托龙头企业、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农村基层组织等平台,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开型农机具的普及应用。大力推广“烟-稻-菜”等生产模式,开展“粮-钱”丰收竞赛活动,建立超级稻示范片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五要树品牌,着力解决目前有商品无品牌和有品牌无企业的问题,鼓励特色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申报、认证,进一步扶持“溪禾香“绿色品牌的创建力度,发挥品牌效应作用,实现规模化经营。
5、以生态为引领,发展外向农业。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千方百计消灭市场空白点,先期抢占周边县市市场,然后逐步扩大,最终打入大中城市市场,扩大对外贸易,扭转主攻本地市场的局限;不断拓展闽台农业合作领域,进一步深化与农友、嘉农等台资企的合作,积级引进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和管理经验、经营模式,继续扶持嘉信果蔬发展,该公司2006年3月份开始动工建设,在桂林村试种日本甜柿150亩,经过三年努力种植日本甜柿达到450亩,新植台湾高山茶30亩。引进三明嘉农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推广种植台湾香米和黄金瓜等优质蔬菜品种6个。引进福建安野(明溪)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在盖洋动工建设茶叶种植和加工项目,计划投资600万美元,建立以茶叶开发、生猪养殖、生物有机肥生产为主,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和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立体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并与省茶科所签订了优质铁观音、台湾高山茶繁育基地成果对接合同。目前已在湾内村开始动工建设,通过湾内茶叶加工基地,带动周边村发展茶叶种植,逐步形成产业特色。
城镇化的发展与产业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和根本保障。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集聚性差等问题,导致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集聚以及科技创新等发展路径,从而为新型城镇化有效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优化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市民化进程滞后、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鬼城现象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关键在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缺乏良性的产业优化路径。本文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对产业发展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产业发展问题,提出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下的产业发展要求
产业发展会带来就业数量和空间,从而吸引大量农业劳动力,并实现其市民化身份的转变,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其“新”体现在由过去的追求城镇规模、空间的“数量扩张型”模式转化为更注重产业质量,人本主义的“质量集约型”模式,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特征不同于以往城镇化下的产业发展[1]。但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又需要相应的产业支撑来作为其发展动力。因此,如何寻找一个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否则,新型城镇化发展只是美好的愿景。第一,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以人为本,既要实现农村人口生活空间的转移,也要促进农村人口就业空间的转移和就业方式的转变。因此产业的发展要能保证不断吸收农业人口,拓展就业空间和方式,并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因此一方面不断加强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解放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城镇中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规模、结构和质量,注重产业发展的集聚性,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聚。此外,新型城镇化下人们的精神层次和文化层次需求会显著增多,因此需要一个多样化的现代服务业来予以支撑。第二,新型城镇化需要一个有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来支撑其长期稳定发展。因此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生产现代化,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改造和提升,并强调各产业的聚集、关联和协调发展[2]。第三,新型城镇化是“生态”的城镇化,强调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适应,注重生态文明理念,重视提高土地资源要素集约利用、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高效利用[3]。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强调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生态化来实现用较少的资源要素消耗获取最大的效益。第四,新型城镇化是特色的城镇化,更强调地区发展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产业发展要充分立足于当地的特色和比较优势,要培育城镇特色鲜明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走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4]。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产业问题
尽管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动力,但当前城镇化中所存在的产业问题依然深深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第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相差108年、与英国相比相差150年;就我国国内状况而言,我国工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是我国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的10倍左右,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我国国家现代化水平低10%左右。这种滞后性在客观上制约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具体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落后、家庭承包责任制导致的分散化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等。第二,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都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资源环境恶化,难以实施绿色生态与城镇和谐发展格局。工业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不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人力资源优势也没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导致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工业整体效益不高,也影响了城镇化的良性发展。第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发展缓慢:我国目前服务业总体发展缓慢,而且传统服务业比重偏大,现代服务业发育明显不足,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很低。服务业规模较为分散,大型服务企业难以发挥引导和示范的作用,缺少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仍然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下,难以对就业形成较强的拉动率。服务业专业人才缺乏,难以支撑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第四,产业过于分散,缺乏集聚效应:总体上我国各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低、集聚效应不明显,难以有效发挥产业集聚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城镇规模偏小,缺乏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或者文化基础相适应的主导产业,产业集聚力和产业竞争力缺失。产业集聚区在城镇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突出。我国城镇化的产业集聚区主要表现为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偏重招商引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厂房建设,忽视相关产业能力的培育和产业链建设,尤其是忽视了培植适合本地环境的原生产业和特色产业,缺少引进与升级配套的产业链的,忽视产业研发和技术进步[5]。没有带来相应的集聚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和协调功能,从而很难形成对城镇长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第五,城镇缺少特色和文化内涵,城镇同面和产业同质现象严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城镇化缺少与产业规划协调的科学的城镇总体规划,忽视了自身优势、条件和特点,没有从当地实际出发,简单地照搬其他地区城镇的建设模式;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千镇一面”,缺少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这些地区城镇化没有将地域特色和文化融入本地产业与城镇发展之中,不重视城镇文化产业发展和产业的文化品质提升,使得城镇同面和产业同质现象严重,一些城镇缺少甚至没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6]。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下的产业优化路径
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增强城镇的产业基础和提高城镇的产业支撑能力,协调产业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实现产业与城镇的互动和协调发展,以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产业发展路径。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将新型城镇化与农村非农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强新型城镇化的现代农业支持能力。提高农业技术与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现代化,适时推行配套的农业科技政策。重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它们的技术示范和扩散效应来改造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现代农业的融合性,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同时配套发展农业生产业,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的农业生产业,如农业仓储物流、互联网信息业、生产保险发展。切实保障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同步,以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筑牢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基础。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高效的现代工业支撑。坚定不移地走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提高工业化发展的质量,将工业化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水平之上,并以新型工业化来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通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对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改造,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并把信息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促进信息产业渗透到各个产业中,调整优化城镇工业结构,提高城镇工业发展质量。并积极协调城镇现有传统工业与新型工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关系,处理好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关系。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现代服务业支撑。应将工业化、信息化、经济服务化结合起来,以工业化、信息化为中心推进经济服务化,将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产业。推进生产业和生活业发展,引导以技术研发与推广、生产设施服务、服务资源开发、信息服务、物流、中小企业融资、财产保险等生产业围绕城镇工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来发展,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形成城镇化、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在新型城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信息产业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产业,增强城镇的信息扩散功能和集聚功能。同时加快农村地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网络订单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引导产业集聚,降低新型城镇化成本,走产业集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据新型城镇化的集约要求,依托城镇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经济循环”思路进行城镇建设和发展规划;根据“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要求,建设产业园区与城镇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同互动、融合发展的城镇经济体系。以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带动人口集中,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因时选择差异化的支柱产业,走特色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受自然要素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等条件的影响,我国各地区城镇化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因此各地区城镇产业应该以突显出地方自然资源特色或文化内涵的特色产业为主,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应因地制宜地形成不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走多样化的特色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道路。突破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度障碍,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包括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通过制定财税金融优惠政策等促使、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同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促进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化发展,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曾冰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2]李晓斌.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求实,2015(2):59-64.
[3]陈晓春,蒋道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3(4):123-127.
[4]黄勤,杨爽.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经济纵横,2014(1):44-47.
关键词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贵州纳雍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324-02
纳雍县地处贵州高原喀斯特地貌山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多地少,属于几不延的内陆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纳雍县创新发展机制,立足资源优势,逐步发展特色产业,如草地生态畜牧业、特色经果林、高效特色蔬菜、高山生态有机茶、优势中药材等,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纳雍县也由此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纳雍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理念,采取资金扶持、政策引导、技术服务等多种措施,建设发展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推动该县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1.1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增强
全县已培育地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通过QS认证企业8家。在组织建设多元并举的条件下,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企业与农户建立了稳定的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带动生产基地建设,且特色基地不断扩大,帮助农民融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极大促进了畜牧、经果林、茶叶、蔬菜等产业的发展。因此,不断涌现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主要带动力量。
1.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全县已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15个,拥有成员3 825个,注册资产23 411.47万元。涵盖多个行业,如蔬菜、茶叶、中药材、粮食、畜牧经果等,形成了县、乡、村多级组织网络,技术服务领域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各个方面。纳雍县农业特色产业化经营已经进入了提升层次、加快发展和重点突破的新阶段。
1.3 产业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
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塑造“高山生态有机茶”品牌,“贵茗翠剑”、“府茗香翠龙”、“康苠银针”等茶叶产品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姑箐牌”、“府茗香牌”、“康苠牌”先后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玛瑙红樱桃”享誉省内外;沙包“布朗李”、“凹梳核桃”深受消费者青睐;纳雍“糯谷猪”、“黑山羊”、“牛肉干”等产品销售前景看好;反季节蔬菜、纳雍辣椒、脱毒马铃薯、旱半夏等在省内外占有一席市场。具有纳雍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逐渐凸显。
1.4 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
全县25个乡镇均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合理引导土地流转面积8 053.33 hm2,其中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2 633.33 hm2,“四荒”土地流转面积5 420 hm2,合同签订率达70%以上,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土地支撑。
2 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农业产业投入不足,产业基地标准化程度较低
纳雍县是国扶贫困县,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地方财政相对困难,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十分有限,特色产业名优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还不大,个别区域品种老化,商品性能差,严重影响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和农业效益。此外,产品科技含量和档次低,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2.2 特色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较弱
农业龙头企业虽有很大发展,但缺乏产品覆盖面大、市场知名度高的大规模企业,总体表现为数量和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在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不显著,“基地大、企业少,生产多、加工少”。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尤其是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就马铃薯来说,种植面积达到3.33万hm2,但是无加工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较弱,未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
2.3 特色产品品牌培育不够,企业与农户间缺乏有效连接
特色农产品种植比较分散,集约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知名度较低,品牌效应不明显。中介组织发展相对滞后,规模不大、覆盖面较小、凝聚力较弱,没有与广大农户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生产大多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尚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比较松散。
2.4 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不够完善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这是特色农业产业的薄弱环节。农村生产要素包括农、林、水和土地等,其经营权的市场化流转机制滞后,有待改革,农业产业化领域在激活民间资本、吸引工商资本、促进农村金融改革等方面进展缓慢。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上多数仍属于松散型,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
3 对策
3.1 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
纳雍县特色产业总体标准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影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议上级政府和部门加大项目扶持、扩大扶持补助范围,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集约化育苗,通过改造和扩大特色产业现有规模,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种植科技含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突出科技先导,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1-2]。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广体系和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引进、推广和转化力度。
3.2 加大龙头企业资金投入,配套落实优惠政策
资金不足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最大难题,化解资金瓶颈,必须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融资体系。建议省、市加大农产品贮藏保鲜库及加工企业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整合捆绑使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贴息等农业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协调和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加工业。简化贷款抵押、担保手续,降低评估费用,扩大授信额度,实行优惠利率。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已经出台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着力营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精深加工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突出做强龙头,着力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推进产业化关键是要引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按照“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带动强”的原则,采取政府扶持、招商引资等措施,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一是引进与培育并重,不断壮大龙头企业群体;二是提升素质,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实力;三是发挥作用,带动农民收入增长。通过龙头企业发展来带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产业发展。
3.3 健全完善市场体系,拓展农产品流通网络
纳雍县农产品销售网络还不够健全,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建议贵州省加大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对产地批发市场、农贸交易市场进行扶持,重点用于配备检测设备,完善市场交易功能。扶持在终端市场设立营销窗口,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3.4 强化农民专业组织建设,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
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完善产业链条,并且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3-4]。充分发挥纳雍县生态优势,突出生态特色,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不断提升传统农产品品质,打响纳雍县特色农业品牌。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尤其做好机制创新、规范运作、典型带动等方面的工作。
3.5 突出品牌带动,提高市场开拓水平
品牌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十分重要的措施。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围绕“质量塑造品牌,品牌开拓市场”的思路,做好、做响、做大品牌。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二是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纳雍县良好的生态优势,打响生态高山品牌。三是加快拓展农产品市场。四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 参考文献
[1] 袁久和,祁春节.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成长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60.
[2] 刘继华.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步伐[J].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1(8):15-16.
近年来,____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产业强镇。
____镇位于县城以西45公里处,距____________高速路口仅30华里,因____发源于此而得名,为____、____、____、____四县交界地。全镇辖14个行政村,135个村民小组,4582户,17756人,区域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近年来,该镇依托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壮大传统产业,扶持开发新兴产业,狠抓特色产业强势发展。规范壮大传统特色产业,如西洋参、豆腐干等。在黑章村大力发展中药材西洋参种植,实行“种、加、销”一条龙模式,生产有礼品参、西洋参粉、西洋参酒、西洋参贷泡茶、西洋参饮片等六个系列产品,产品内销____、____、____、____等省市,远及新加坡、____等国家和地区。特产豆腐干远近闻名,形成了____街、__x林四个豆腐干生产专业村,成立了了兴隆、品誉等10家豆腐干加工厂,目前发展豆腐干生产加工户200多户,户均年收入万余元,建成规范化豆腐干作坊20个,产品远销____、____、____、等地。该镇还结合境内的丰富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旅游产业,以____等景区为重点,实现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____源头休闲避暑观光游。在西洽会上,成功推介了秦岭____源休闲避暑项目,引来了多家投资商,达成了巨大的投资意向。“西洋参、豆腐干、旅游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为____经济的快速迅猛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____镇的特色产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在发展中也存在和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旅游资源结构单一,没有进行有效开发;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骨干企业少;第三产业层次较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效益差,缺乏特色和竞争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产品仅限于初加工,产业链需要进一步延伸;宣传力度不够大,没有响亮的品牌;上级特色产业政策和资金的帮扶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等等。
今后,我镇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富民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针对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做好四篇文章,努力促使全镇特色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按照产业市场化规律,延长产业链条,挖掘产业深加工,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不遗余力做大做强产业,必须按照市场化运作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重点要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支柱,以产业基地为基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努力形成“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格局。同时,进行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二)整合资源,建大产业园区,着力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 我镇特色产业总体来说分布不均,小而散,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气候,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应该根据实际,进行规范化的资源整合,实行产业大联合,大力建设特色产业园区,重拳出击,打造品牌,规模经营,连片开发,经济专业合作社引领,龙头企业带动,科学管理推动,努力打造叫得响的特色产业品牌,实现品牌效应。
(三)结合区位优势,加快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滚动式发展。 充分发挥我镇区位、交通优势,积极挖掘镇内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以龙潭、草链岭、龙凤山、张坪水库等景区为重点,实现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____源头休闲避暑观光游。同时,突出特色,强化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重点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生活条件,使建设的总体水平有新的提高,同时因势利导,启动民资、外资,大力发展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推动经济滚动式发展。
(四)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加大品牌创意投入,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要想在市场中占据地位,产品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除了要求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还要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上下功夫,加大创意产品的投入。同时,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以及在各种公共场所大力进行宣传推介,努力打造叫得响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品牌。
关键词:SWOT模型分析;县域经济;农业特色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053-02
猕猴桃产业是陕西省眉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扶植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攀升,猕猴桃公共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产品特色品牌,推动农产品产业转型发展,成为当前眉县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眉县猕猴桃产业SWOT分析
(一)产业发展优势
1.资源优势
眉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四季冷暖干湿分明,雨量丰沛,土壤肥沃且有机质含量高,境内水源充足,灌溉条件便利,是中国猕猴桃最佳优生区的核心区域,2011年被列为国家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拥有“中国猕猴桃之乡”的美誉。目前,眉县拥有包括秦美、徐香、翠香在内的近30余个猕猴桃品种,果品结构丰富,质量优越。
2.区位交通便利
眉县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国西南、西北的要道,是第二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交通枢纽,陇海、宝中、宝成等铁路,连霍、法汤高速,310国道、关中环线等贯穿县境,地理区域位置优越,交通运输网络便利。
3.人才资源丰富
眉县县委县政府先后实施了“十百千”人才计划、科技入户等工程,已初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校为依托、本土人才为主体、乡土人才为支撑的猕猴桃生产技术专业团队,其中本土专家157人,分布在眉县果业、农技、农机、植保等相关部门。
4.科研技术支持
眉县主动依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优势资源,先后成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猕猴桃专家大院等研究机构,对果种育苗、测土配肥、果园管理等进行专题研究。
5.产业化规模初步形成
目前,眉县猕猴桃种植总面积29.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5%以上,总产量45万吨,实现总产值25.01亿元。建有国家级现代猕猴桃产业园区1个,3个万亩连片产业带;猕猴桃冷藏储存库2 000多间,储藏能力17万吨。全县果业合作社120多家,其中国家级专业合作社5户,注册猕猴桃商标20余个。在国内30多个城市设有眉县猕猴桃形象店,覆盖国内80%的主要城市,初步形成了一条种植、储藏、加工、销售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6.政府专项扶植
猕猴桃是眉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实施“农业富县”战略,积极申请国家建设项目、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拨付专项发展资金,先后印发了《强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确保猕猴桃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决定》等文件,每年划拨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支持猕猴桃产业发展。
7.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0年,眉县猕猴桃通过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14年,“眉县猕猴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成功,并以此为基础,策划包装猕猴桃公共品牌,县域内所有企业品牌全部纳入为公共品牌的子品牌,实施单一品牌营销战略。目前,已注册“齐峰缘・奇异果”、“第五村”、“秦美源”等猕猴桃果品商标21个。同时,通过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合作,拍摄“眉县猕猴桃”和果业企业专题宣传片进行宣传推介。
(二)产业发展劣势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眉县猕猴桃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
1.品种结构布局不合理
受产量、效益等因素影响,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主要以秦美等晚熟产品为主,早中熟产品种植比例过低;新品、优品猕猴桃种植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后续升级换代产品尚未推出,因此品种结构不够丰富;猕猴桃种植仍以农户自主种植为主,果品不能按照优生区区域集中发展,规模化效应不强。
2.产业链水平较低
一是产品深加工比例过低。2015年,眉县猕猴桃年产量45万吨,其中80%的产量都用于鲜果销售。全县有5家猕猴桃加工企业,年加工量仅占猕猴桃年总产量的10%左右。二是深加工产品附加值过低。目前,果品深加工主要以果脯、果汁等初级加工产品为主,果酒、果籽油、保健品等附加值加高的深加工产品过少。
3.供销渠道不畅
猕猴桃鲜果采摘后不易储藏,运输要求较高。目前的销售渠道,一是由收购商贩入园统一收购,这就会出现收购商贩错过猕猴桃采摘的最佳时机,或由于收购量有限,部分果农成熟的猕猴桃销售不出去等情况。二是果农通过货运物流自行销售。由于猕猴桃成熟时间比较集中,散户销售基本采取物流、快递等渠道进行,但县级物流的运输能力都比较有限,因此会出现销售停滞、物流快递爆仓等现象,并且在运输过程中难以保证鲜果质量。
(三)产业发展机遇
农业发展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是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十三五”期间,国家政策和陕西省农业强省目标的提出,都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Ю戳酥卮蠡遇。
1.“一带一路”战略助推产业
“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深化,陕西省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内重点圈定城市,提出要将陕西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桥头堡。截止目前,陕西已经围绕丝绸之路成功举办丝路博览会、农业品牌建设会、投资洽谈会等活动,并依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一带一路”战略为陕西省农业互通合作以及农业产业“走出去”带来了历史发展机遇。
2.各级政府支持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猕猴桃产量全国第一。《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特色板块发展,打造眉县、富平、定边等一批现代农业强县。《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现代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扎实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要支持眉县猕猴桃批发交易市场开展商业化运营。《宝鸡市“十三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0)》等也提出,要重点支持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眉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已受到各级政府的重点支持。
3.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更加注重食品的绿色和有机成分。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被誉为“维C之王”。因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受到消费者广泛喜爱。近年来,全国猕猴桃市场消费量逐年扩大,2014年,全国猕猴桃市场消费量达到130万吨,市场规模达66.55亿元。
(四)产业发展威胁
猕猴桃产业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但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行业潜力巨大。2010-2014年全国猕猴桃产量从87.7万吨增长到119.5万吨。而国内猕猴桃种植主要有五大产区:陕西、河南、贵州、广东、四川。各地区均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扶植政策,并各自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同时,随着贸易合作和对外交流更加便利密切,猕猴桃进口量近年来也逐年增大,2013年我国猕猴桃进口量4 824吨,2014年进口量6 282吨,呈递增趋势。并且根据市场价格来看,进口猕猴桃(奇异果)单价在4.5―5.5元/个,而国产猕猴桃单价仅为4.5―5.5元/斤,这对国内猕猴桃市场也是一个冲击。
二、眉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策略
结合目前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内外分析,眉县猕猴桃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1.优化猕猴桃结构布局
一是加快猕猴桃新品种的研发和培育,丰富现有果品体系;二是通过技术研发优化现有猕猴桃品种,加快升级换代速度,提高产量和质量;三是根据农户分布和行政区划,制定猕猴桃种植规划,使猕猴桃种植形成规模化。
2.延伸猕猴桃产业链
猕猴桃鲜果不利于保存,贮藏和运输成本高,因此对果品进行深加工是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和趋势。要结合市场需求,除了生产果脯、果干、果汁、水果罐头等较低附加值的产品外,更需要根据绿色、健康、有机的理念,研发猕猴桃果酒、果茶、果醋、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
3.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眉县不仅农产品丰富,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国家5A级景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森林公园、西部兰花生态园、张载祠等。近年来,县政府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提出将旅游业与猕猴桃产业相结合,通过旅游业带动猕猴桃产业,让猕猴桃成为旅游特色产品和纪念品;同时,利用猕猴桃产业反哺旅游业,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通过生态观光园、产品加工园、休闲采摘园、种植体验园等形式,丰富生态旅游资源。
4.扩大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
好的产品需要好的宣传,品牌就是产业形象,因此,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多渠道进行产业宣传;政府要搭建交流推广平台,开展产业推介会,主动实施“走出去”;同时,要放宽产业发展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和加工企业注册有特色、高质量的品牌商标,并给与产业发展支持资金,在全国范围内铺设产业直销店和形象店,建立销售窗口。
5.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县域产业发展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使电商销售成为新亮点。截至2016年,眉县猕猴桃参与网络销售的经营主体达34家,个体商户260家,农户中60%通过微信等平台参与销售。2015―2016果季,眉县猕猴桃电商销售占总销售的45%。下一步,眉县可以通过引进投资,合作共建等方式引进更多的电子商务企业进驻,并筹建国家级电子交易中心,建设电商园区、培育个体网店,开设公共宣传平台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县域鹊缱由涛衿教ǎ打造产业经营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沈东珍.关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