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方向

经济发展方向

时间:2023-07-28 17:31: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方向

第1篇

l研究方法、变蕞选取和数据处理

1.1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问的关系进行分析,所采用的主要计量方法:(1)首先,采用ADF方法对农业科技资源即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农业技术人员、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经济增长四个时问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以确实其单整阶数。(2)其次,如果ADF检验结果表明四个序列具有同阶肇整性,利用E—G两步法来检验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3)在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条件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二者之I.日J的短期动态关系。(4)最后,利用Grange因果关系检验来考察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

1.2变量选取

1,农业科技资源。农业科技资源是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农业科技物力资源及农业科技信息资源要素的总和,是由农业科技资源各要素及其子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系统。本文中的农业科技资源的度量主要由农业技术人员(H)、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RD)、农业机械总动力(肘)来体现。

农业技术人员:指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从事农业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农业科技人员数量最能代表农村科技人力资源的状况。

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研究与开发机构的R&D活动增强了我国农业领域的竞争能力,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对促进我国农村科技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状况则更能真实地体现科技活动经费的实际投入与使用状况。因此,选择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指标来代表农村科技财力资源。

农业机械总动力:主要指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一定程度反映了农业科技物力资源的水平。

2.农业经济增长(y):该指标用农业总产值来表示,即农林牧渔总产值(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农林牧渔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代表性。

1.3数据来源与处理

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数据分别来自1990—2008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对于个别指标所缺失的数据采用插值法进行了修补。

由于对数变换并不影响原始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而且对数变换往往可以消除异方差现象,所以对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等4个变量分别取自然对数,可得到对数变换后的新变量记为LNY、LNRD、LNH和LNM。

分析软件采用的是Eviews5.1。

2实证分析结果

如果直接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有可能出现“谬误回归”的情况,导致不可靠的推论,并且只有当变量序列都为同阶单整序列时才可进行协整分析,所以在协整分析前,有必要先检验LNH、LNM、LNRD和LNY四个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2.1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常用的方法是DF检验以及它的扩展形式ADF检验,后者带有变量滞后项,以消除自相关的影响。研究采用ADF方法对变量原始序列、一阶差分序列和二阶差分序列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见表1),原始序列LNY、LNH、LNM、LNRD在10%的显著水平下,均不能拒绝存在单位跟的假设,因此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序列ALNH、ALNM、ALNRD、ALNY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是非平稳的,而ALNRD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非平稳的。但二阶差分后的变量A2LNH、A2LNM、A2LNRD和A2LNY在l%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因此是平稳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LNH—I(2)、LNM—I(2)、LNRD—I(2)和LNY—l(2),均为二阶单整序列。

2.2协整检验与协整方程

上述单位根检验表明变量LNY、LNH、LNM、LNRD都是二阶单整变量,所以可以进行协整分析以验证LNY与LNH、LNM、LNRD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的方法,目前主流的方法有两种:(Engle—Granger)E—G两步检验法和Johansen检验法。

本研究首先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选择序列有确实性线性趋势,但协整方程只有截距项,滞后阶数为1,得出检验结果(见表2)。迹检验和最大特征根检验均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LNY、LNH、LNM、LN肋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其次,将农业经济增长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业科技资源作为解释变量运用普通最dx_-乘法(OLS)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3,得到如下回归方程:LNY=一11.733+2.743×LNH一1.279×LNM+1.0915×LN兄D(1)t值=(一6.43)(5.41)(一2.89)(5.52)R2=0.9766F=209.2018DW=1.006根据各统计量的精确显著性水平,可知各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高度显著,模型的拟合优度达到0.9766,调整后的拟合优度R2=o.972,说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很好,且F统计值为209.2018,模型整体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令E表示上述回归模型残差,根据E=LNY+11.73298552—2.742980416×LN日+1.279462888×LNM—1.095938477×LNRD得出残差序列,并对残差稳定性进行检验。表4为E的ADF检验结果,由于ADF统计量为一3.叭l794,小于显著性水平0.01时的临界值一2.728252,可认为残差序列E为平稳序列¨1,进而再次验证序列LNY和LNH、LNM、LNRD具有协整关系,式l即为协整方程。#p#分页标题#e#

由式(1)可以看到:在样本期内,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弹性分别为2.74、1.09和一1.28,且高度显著,其经济含义为: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每增加1%,则农业总产值分别增加2.74%、1.09%,这充分说明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投入的增加会有力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发展的弹性为一1.28,说明农业机械的利用效率不高,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即农机总动力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显著的负值,这显然与事实不相符合,笔者认为在当时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低且主要集中在某几个省份的状况下,将农机总动力引入模型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偏差,结果很可能使得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科技经费投入的效果被高估了,故该模型有待进一步改进。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Ⅱr能是因为农业机械分布不均衡,地块细碎化、土地类型差异导致不适宜机械化而且使用机械成本过高。

2.3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无法得知这些变量偏离它们共同的随机趋势时的调整速度,误差修正模型(ErrorCorrectionModel)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目的在于研究因变量在短期波动中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

根据Grange表述定理(Grangerrepresentationtheory):如果变量X与Y是协整的,则它们间的短期非均衡关系总能由一个误差修正模型表述。误差修正模型既能反映不同的时间序列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又能反映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修正的机制。

通过上述的JJ协整检验,我们得出四个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对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其短期动态均衡情况,增强结果的可信度。下面利用E—c两步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建立如下误差修正模型:ALNY=2.317×ALNH一0.066×ALNM+0.542×ALNRD一0.595×E(一1)(2)t值=(2.892)(一0.116)(3.119)(一3.257)R2=O.512,DW=1.080.AIC=一4.060,Loglikelihood=40.54。

式(2)各t统计值均在5%水平上显著,F统计量显著,LM检验也表明不存在自相关,模型整体效果比较好。

误差项的系数为负数,说明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当短期偏离均衡时,将会以59.5%的幅度被调整到均衡状态。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的短期产出弹性分别为2.32、0.54和一0.07,即短期内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加1%,农业经济增长分别为2.32%、0.54%,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使农业经济产值变动一0.07%。通过长期与短期弹性的对比发现,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其促使农业经济发展的效果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农业机械的短期产出弹性大于长期弹性,即农业机械的功能在短期内就可以体现出来。

2.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和Sims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可确定一个变量能否有助于预测另一个变量。Granger和Sims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法的基本思想如下:如果变量x有助于预测变量Y,即根据Y的过去值对Y进行自回归时,如果再加上x的过去值,能显著地增强回归的解释能力,则称x是Y的Grange原因;否则,称为非Grange原因。同时,Granger指出,如果变量之间是协整的,则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Granger原因;在非协整情况下,任何原因的推断将都是无效的。Grange检验结果见表5,表中的第一列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零假设,第_-歹ul数据为F统计量的数值,第三列的数据为F统计量在零假设成立时的概率显著性水平,第四列为滞后阶数。由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的阶数非常敏感,本文采用AIC最小原则来确定滞后阶数。

在10%显著性水平下,我们认为农业技术人员(LNH)是农业经济增长(LNY)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经济增长(LNY)不是农业技术人员(LNH)投入变动的影响因素,二者之间存在着单向Grange因果关系,农业技术人员(LNH)投入的提高或降低必然引起农业经济发展(LNY)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第三、第四个原假设,即农业机械总动力(LNM)与农业经济发展(LNY)呈双向Grange因果关系;同理,在5%显著性水平下,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LNRD)是农业经济发展(LNY)的格兰杰原因,这与姜涛(2008)的研究结论一致|9。,而农业经济发展则不是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Grange原因,也一定程度反映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还存在深层次问题。3结论与建议本文选取了能够代表农业科技资源投入的关键变量,展开了农业研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到如以下结论:(1)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序列与农业科技资源序列都是二阶单整序列,即LNH—I(2)、LNM—I(2)、LNRD—I(2)和LNY—I(2)。

(2)农业经济增长序列与农业科技资源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

(3)农业经济增长序列与农业科技资源序列之间也存在短期动态关系,误差修正方程的误差修正系数均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农业科技资源对短期偏离均衡的调整力度为59.5%。

(4)Grange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存在从农业R&D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农业技术人员到农业经济发展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反向关系得不到实证支持。但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

针对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证结果,我们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注重农业经济运行中的增长质量和效益,即实现农业的粗放型(外延型)增长向集约型(内涵型)经济增长转变。具体建议如:(1)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并高效利用。农业科技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真正对农业生产发展有用的科技成果缺失¨…。同时,应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支撑作用¨“,着力对水、土、气和生物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农业污染防治、生态恢复与重建、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与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逐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并为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2)构建农业R&D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虽然近几年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但各级地方政府的农业科技投入的短期行为比较明显,且仍沿袭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以致农业科技投入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力度不大,持续性不强,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从长远看,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将会产生持续的正向拉动作用,因此,我国在采用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p#分页标题#e#

第2篇

关键词:兴文县;成黔快铁;旅游经济;现状问题;建议对策

一、背景介绍

2009年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带动作用,促进旅游产业加快恢复振兴,加速建设旅游经济强市,四川省兴文县推出一些列措施促进旅游经济恢复与发展。且随着成贵快铁于2010年12月31日正式开工,预计工期为3-5年,届时将以点串线连成四川的高速铁路网络,从成都出发到达兴文县的时间将从7个小时缩短至1小时30分钟。与此同时,成渝、成西、成贵、成兰铁路建成后,成都6小时可达北京、广州,8小时内可达上海、沈阳。这将成为解决兴文县旅游业发展交通不变,客源地狭窄的重大脱破口。

二、兴文县旅游业的基本概况

从自然资源方面看,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结合部,历史悠久,自然资源特别是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兴文县已开发的旅游产品有石海洞乡风景区和王山风景区。其中以石海洞乡旅游区为主,且前者开发较早,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较为成熟。兴文石海景区面积70平方公里,以岩溶地貌为特色,以石林、溶洞为基础构景,地表奇峰林立,千姿百态地下溶洞交错,洞中有洞,如谜宫仙境,并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城西20公里的王山镇,植被葱翠,均海茫茫,清幽静雅;山门沟谷溪流、瀑布湖潭、洞穴奇石等自然景观字熔宙冶,浑然天成。主要有飞雾谷、道洞、黑帽顶、寿山湖等片区。王山自古即为名山。昔名石头大寨、轮缚大囤,又名南春山。自宋代起,这里便是都掌族(即族)的生息之地。至今,山上还保存着人所建大、小寨门、古城墙、古城堡等战场遗迹。2000年2月,王山正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从人文领域看:兴文县作为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县,兴文有苗族同胞3.6万人,园区内苗族风情浓郁,到苗寒文化中心一游,穿一回艳丽的苗家服饰,喝过十二道拦路酒,和苗人一起配以芦笙、牛角号吹奏,一起载歌载舞,或过一过丰富多彩的苗家节目,让人留恋往返。景区苗寨文化中心每晚举办苗族风情表演篝火晚会,苗族每年民族活动有“踩山节”、“赶苗场”、“芦笙会”、跳花节、高桩戏;景区每年春节举办“川南苗族风情节”,三四月举行“苗族花山节”。此外兴文县还曾是族聚居地,族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距今已消失500余年。但公园内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人的遗物遗迹。洞内外保存完好的岩画、七星灶、滤硝池、石城堡等遗迹,神奇独特,扑朔迷离,记录着一段段苗历史。人后裔每年农历9月初9前后9天举办盛大的“人赛神节”活动,以祀先祖。

三、兴文县旅游业发展的不足

由于交通制约等因素,以及缺乏有效的旅游市场营销机制,缺乏与周边相关旅游产品的衔接,导致了兴文县旅游者规模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与兴文县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景区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根据资料显示,旅游者在兴文县的停留时间短,不过夜的旅游者占51%,停留一夜的旅游者占38%,过境观光游的特征十分明显。主要原因是四川省和重庆市是兴文县的主要客源地,其中成都、重庆、宜宾、泸州、自贡、绵阳的旅游者占旅游总人数的68%以上。此外兴文县省外旅游者的比例与周边蜀南竹海等旅游景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国内远程市场及区域联动市场的潜力巨大。海外市场方面,兴文县近2年的入境旅游者人数都在2000人次左右,多为港澳台的旅游者,海外旅游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兴文县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第一,大力开发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在走访中发现,除了现有的石海风景区和王山风景区,具有开发价值的还有凌霄城和九丝城遗址等。特别是凌霄城海拔1001.1米,孤峰高耸、除有一陡峭的石梯与山下相通外,其余都是悬崖绝壁。南宋筑城抗元,明为都掌人据点,民国时川南革命军据守数月。主要景点有晕素井、凌霄城遗址,宋代石刻,山下有14个乳花洞,可与龙塘沟、飞虹沟组合开发。这里是川南游击纵队的根据地,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是一个红色革命纪念地。且2009年兴文县被批准给革命老区县,开发红色旅游对兴文县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第二,设立专项资金,对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同时开发新的旅游形式。如从2009年开始,兴文县每年从财政资金中拨出200万作为旅游发展资金,主要用于重大旅游发展项目,乡村旅游以及组合市场营销。

第三,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商品是一个很能创造经济价值的商品。游客在旅游地都很希望买到一个具有该地区特色的小商品,以作纪念。在走访中发现,风景区的旅游商品缺乏特色,特别是与蜀南竹海的旅游小商品非常类似,替代性很强,很难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

第四,进一步打造旅游区的民族特色文化。兴文县是一个苗族比较集聚的区域,苗族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深入打造苗族文化使其魅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兴文县也是人文化遗址集中区,深入研究古人文化,丰富文化内容,提高其文化的吸引力。进而增加兴文县的旅游业活力。

第3篇

一、河北省产业经济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

总体来看,河北省产业经济发展的方向主要受到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全球化浪潮下的国际市场竞争及其主导形成的区域分工趋势;二是国内经济环境及其引导下的区域经济责任界定;三是省际资源和经济利益竞争及其导引下的区域经济分工格局;四是区域自身资源禀赋特征及其牵引下的区域产业集群导向;五是政府经济政策取向以及社会理念氛围下的产业支撑力状况;六是加入WTO必将加快由外向型向开放型转变的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将逐渐转变为:对内依靠宏观调控的手段,保证经济总量平衡,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社会劳动就业水平;依靠手段,制订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创造平等竞争的经济环境。对外运用WTO法律与规则,最大限度保护本国经贸利益和扶持本国进入国际市场。(2)国内市场经济逐步走向规范。我国经济将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一个具有社会信用体系支撑的规范市场经济将逐渐形成。国内企业(包括民营)和外资企业享受和承担WTO规则赋予的同等权利与义务,在市场中进行自主经营和平等竞争。(3)形成国内、国外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双向开放;市场将进一步成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体,资源将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流动与组合。(4)出现新一轮资产重组与企业购并。基金、证券等现代第三产业的虚拟经济业态大量进入各类市场,国际资本转移、跨国并购力度明显加大。曾被认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电信、、运输、电力、公共设施等领域,逐步被纳入开放市场,成为并购的主角。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随着加入世贸,正逐渐与世界经济接轨,并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世界经济发展的节奏和脉搏,全球经济的各种变化会更直接和迅速地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经过20年高增长和3年短暂的调整后,将会以结构调整为源动力,依靠高、新技术推动第二产业的结构升级,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最终表现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这两条主线构成了新一轮经济高增长的通道。

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河北经济发展将表现出两大主要特征:其一,纵向优势上我省在国内的经济分工有可能得以固化。即当立足于国内市场的经济分工在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加速之际,受外部经济力量的市场导向型的推动,省际间的经济分工不但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反而会将原有的优势型分工予以深化,使各省份在区域经济利益分配上基本能够维持原有格局。但由于横向优势的存在,某些省份的经济分工有可能在这种固化力量下产生边缘化倾向,例如我省产业经济的偏重结构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份额和相关产业的竞争实力。其二,外部力量的介入,将改造和提升现有产业经济水平,同时也将创造新产业经济业态不断涌现的机遇和条件。而这则和各省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人文环境、社会氛围紧密相关。

二、河北省未来重点产业选择

根据上述分析,我省未来产业经济的重点将是在大力发展基础产业的同时,在努力改变偏重结构的进程中培育和发展具有河北特色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

1.基础产业

21世纪初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基础产业的发展速度、规模、水平,将对河北省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关键性作用。也就是说,河北要快速发展,离不开基础产业的强力支撑。据统计资料,目前基础产业在我省国民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已达30%以上,“九五”期间基础产业投资对我省GDP增长贡献率在30%以上。预计今后需要突出发展的基础产业包括:

——能源产业。重点是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按照“稳煤、扩电、保油、增气”的思路,发展清洁高效能源,提高洁净优质能源比重,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心内容是加大电力供应能力。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20年,我省电力需求量有可能增加达3500亿千瓦时,考虑到西电东输、全国电力联网的因素,初步预测要满足上述需求,我省发电机组容量至少要比2000年增加1600万千瓦,输变电容量则至少要比2000年增加6000万伏安。因此,继续抓好电力项目建设也是基础产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现代交通。一是公路建设实现化、标准化、高速化;二是铁路建设要配合中央铁路的建设与发展使车站布局与规模合理化、现代化,地方铁路合理布局、力争实现电气化;三是积极推进水路和港口建设,大幅增加水运能力和吞吐能力;四是合理布局机场建设,拓展国内国际航线;五是大中型城市交通种类实现结构合理化,轻轨铁路、地铁、无轨电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得到合理发展,外环路、立交桥、高架桥地得到合理建设,交通管理实现智能化,大力改善交通状况。

——通信业。围绕提高网络规模和网络传输的安全性,增加长途传输网带宽和互联网传输带宽,扩大覆盖范围,开发增值业务。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2003年至2005年3年间,将安排新增光缆3.7万公里、交换机容量1850门、通信用户1700万户,实现95%以上的村通电话;新增移动通信基站和信道2469个和31.2万个,平原地区和景点移动覆盖率达98%以上,其他地区95%以上。因此,河北省通信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一是要形成覆盖全省、功能完善的通信及信息传输能力;二是以数字化、光纤化、宽带化为目标,形成通信及信息传输的超大容量、高速便捷、高级高质;三是实现各种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四是建设为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服务提供高效保证的通信及信息传输平台。完成上述任务,在加强通信业技术创新、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重点抓好固定电话通信网、移动通信网、ATM宽带多媒体网和数据通信网、网络融合等四大工程。

——水利设施。主要是按照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共举的方针,重点搞好南水北调工程、病险水库和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大中型灌区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骨干河道治理、城镇供排水设施建设、海水淡化等节水和水资源开发项目。此外,围绕水资源培育和保护,加大生态环境改造,重点实施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工程。

——城镇基础设施。重点是在加强公路、公交建设的同时,增加园林绿化、供热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电网改造等项目,完善城镇功能。

——其它。抓好科教、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消费热点。

2.主导产业

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快增长速度,对其他产业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的产业或部门。他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强调未来的长期发展和创新,在产业的生命周期中处于初创期到成长期阶段。在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主导产业通常不是现实的优势产业,但其发展目标是成为未来的优势产业。从目前的发展趋势和目标看,我省的主导产业包括:

——信息产业。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提高机及网络普及程度,加快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步伐,坚持电子政务先行,加速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抓好基础地理、市场信息、信息、政务信息和公共数据等五大数据库建设;加快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三大网络改造升级;振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加快建设石家庄、廊坊、保定、秦皇岛和唐山市的信息产业基地和项目;发挥电真空、液晶、光电显示器件和电子材料等优势,加快发展微电子、网络通信和软件产品。

——高新技术产业。突出河北半导体材料、软件、石家庄国家医药等三大重点产业基地,培育生物工程与现代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电子信息等产业群体,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抓紧启动高纯度光纤用石英材料、纳米测量及控制仪器、大直径低氧碳硅单晶及硅晶片、告诉高识别率中文信息处理系统、液晶显示材料及器件等一批新项目。 3.优势产业

优势产业是在当前的总量中占有一定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置基本合理,资本运营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很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产业。与主导产业不同,在产业寿命周期曲线中,优势产业出于中后期到成熟期这一区间。优势产业强调资源的天然禀赋、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经济的运行状态。只有当他们都得到了较好的结合,才有可能形成优势产业。结合我省产业实际,冶金、医药、建材、化工、机械、纺织、食品为主要优势产业。但就各产业实力观察,均存在产业范围过宽、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的,因此,其今后的方向总体上是收缩战线、突出重点环节,以效益、效率和规模为中心不断发展壮大。

——冶金。我省冶金具有良好的资源和条件,但热轧盘条、棒材、型材是主导产品,说明我省的该产业尚处于较低层次。今后的发展任务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提升规模实力,逐步提升产业层次,主导产品随之转向以目前高进口依存度的高质量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汽车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工业用高质量冷轧板材、不锈钢板等为主。

——医药。我省医药目前是以青霉素、维生素、土霉素等化学原料药为主体,这些产品的市场寿命较长、需求较大,在技术和规模上的优势也较为突出,产品本身还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因此将成为该产业发展的一个稳定方向。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半合成抗生素和生物技术药物,但其品种、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并将受到来自于入世后的国际竞争对手的冲击,发展的难度正在加大。

——建材。我省建材产业主导产品目前位普通水泥及其制品、平板玻璃及玻璃制品、非金属矿物等,今后除继续扩大其市场规模外,技术升级、品种更新、质量求进也是这些产品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建筑陶瓷技术、环保型建筑材料等。

——化工。该产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之一,产品涉及化肥、农药、制碱、轮胎、涂料及染料、感光材料、PVC树脂等多个方面,但生产规模大多偏小,且技术进步缓慢,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将面临国际市场的较大冲击。因此,在该产业内部尽快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重组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在产品的选择上也将以比较优势原则进行新一轮优胜劣汰。

——机械。我省的机械工业主要集中的中小电机、手用或机用工具、电扇、台钻、普通金属标准件、普通轴承、集装箱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档客货车、拖拉机、农用车、重型载重汽车、电线电缆、推土机、装载机、部分输变电设备等产品上,而在核心工业产品及机床制造、各种高中档通用专用机械、成套设备领域几乎毫无竞争力可言,随着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介入这一领域的难度空前增大。因此,我省机械产业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局和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结构调整,已生产规模、技术规模打造拳头产品。

——纺织。我省的纺织产业来来是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该产业的低级化特征开始显现。多年来,该产业产品大部分是棉纱、坯布、化纤以及低档次服装和少量的丝绸及针织品,印染布和高档成衣几为空白。要想在今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该产业的活力,就必须抓住入世准备期所剩不多的时间,利用合资合作、技术创新、产品转型等手段,力争在原低层次产品基础上,在高层次产品领域获得一席之地。

——食品。目前,全省已形成粮油、屠宰、肉类、饮料、乳制品、调味品、水产加工、罐头、饮料酒、卷烟、制盐等四大门类21种类的食品工业体系,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大力推进名牌战略,集中资源优势,形成更大的市场和生产规模。

三、推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的经济结构调整

未来产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主线。而经济结构的调整进程,则又在一定程度上着未来产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效率。可以说,二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1.产业结构调整

(1)农业结构调整。紧紧围绕“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手段,充分依靠技术,在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创汇农业,提高专业化生产程度,促进农业由数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建设现代农业。一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壮大畜牧、蔬菜和果品三大支柱,尽快形成“粮食——经济——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适当调减粮食种植面积,稳定油料和蔬菜面积,积极发展牧草、花卉、食用菌、甘薯、果品等产业;大力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牧业、远洋渔业、水产品养殖加工业等。二是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和信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示范园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三是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重点是抓好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加工等技术的、引进和推广。

(2)工业结构调整。产业经济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结构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重型制造业的发展快于轻型制造业,并且要先后经历重化学工业、高加工度化、技术集约化等几个阶段。与此相较,河北省产业结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河北省比重上升较快的主要是轻型制造业和原材料等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一些技术密集型行业、新兴行业增长不快甚至比重下降,而加工能力过剩、发展潜力不大的行业占比变化不大,说明河北省工业结构仍未摆脱传统格局,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级化状态没有得到有效根治。为此,要在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压缩淘汰落后工业,努力构筑“高效轻工、精深重工”的工业经济格局。

(3)服务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民资、外资兴办旅游项目和企业;深化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在改造提高传统流通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发展会展经济,培育区域性商贸中心;拓展面向一般居民家庭和个人的社区服务;支持房地产、、保险、、律师、咨询等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体系。

需要指出的事,产品结构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是贯穿于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之中的。也就是说,要通过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扩大现有名牌拳头产品生产规模,培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的“四高”产品体系,努力提高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加快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的方向发展,增强产业载体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2.所有制结构调整

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部委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改善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集中力量,加强重点,加速国有资本优化重组和国企改革。重点是,除涉及国家安全和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中的个别重要骨干企业,可由国有资本继续控制外,国有资本要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尽快退出。

——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除少数企业按国家要求实行国有独资外,其他大中型国有企业都应通过多种形式改组为股份制企业,但国有独资集团的子公司也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与此同时,引导民间资本发展,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经济。

——鼓励、引导、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在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领域的基础上,鼓励其积极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外资进入国有经济退出的行业领域,特别是进入河北省的主导和优势产业;对于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政府要采取参股、贴息等方式予以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培育一批个体私营企业组建集团,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和规模经济效益。

3.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构建新的经济产业带。以中心城市为节点、以区位优势为平台,以产业基础为载体,促进不同特色产业在空间上的持续集聚。除依托11市形成的传统经济区之外,可以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探索构建三大新兴产业带:一是近环京津高新技术和外向产业带,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通过培育壮大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大量吸引省外资进来次创业。二是沿海经济带,借助沿海港口和产业基础优势,通过有序、有效的生产力要素合理东移,促进沿海经济、海洋经济开发,形成以临港工业为主体的河北省新的产业生长点。三是沿路经济带,即沿京广、京九、京秦高速公路进行特色经济开发,基本设想是京广沿线重点发展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和电子、通信、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设施农业;京九沿线立足产业结构的轻型化和高级化,着重体现县域经济特色,生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京秦沿线则积极寻求与京津产业对接和承载京津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努力营造经济冀一体化发展的“示范”空间,形成外向型经济的“孵化器”和“辐射源”。

第4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1

农村相较于城市的发展来说较为滞后,整体的经济水平也较低,所以,为了能够激发农村的发展,就必须通过城市来带动农村的发展,建立我国新农村。通过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我国农村的经济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进步,甚至有些农村的经济水平已经逐渐超越了城市。那么,面对今天农村的发展脚步,我们要怎样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呢?本人将在本文中进行简单解析。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农村,基本上都地处偏僻,交通不方便,文化及科技水平不高,这就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跟不上城市的发展脚步。但伴随着我国政府对农村经济重视度的提高,我国农村经济水平也已经得到了提升。

(一)农村经济体制不健全。由于我国农村所处地势比较偏僻,在经济交流上存在较大的难度且文化水平也不高,具有良好经济能力水平的人才也不多,在经济发展中并没有一个坚实的发展基础,这就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稳固。而且,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涉入经济市场的时间并不长,经济发展受到了地域及当地文化、科技水平的制约使得其经济发展体制并不健全,而且,农村的产品交易主要集中于农产品之间的交易,交易方式较为单一,并没有发挥出货币的流通职能,而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经营组织建立不完善。为了能够全面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政府开始在农村建立一定数量的经营组织,例如农村合作信用社等,通过这些合作社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团结农村中具有经营意识的农民们参与到经济交流当中,从而激发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农村经营组织的建立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这就使得农村经营组织的建立并不完善,并没有发挥出其经济推动的最大潜力。

(三)城乡互助体系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展。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就放在了城市之上,这样是为了能够通过先富带动后富,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做到城乡互助,这样就无法发挥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导致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经济水平,造成农村经济现状。

(四)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我国农村的经济交流主要是依靠于农产品的交易,这样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对于激发农村的经济多样化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也并没有较大的推动性。而且,由于农村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其在经济上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较大,一旦产业链上出现金融问题将造成较大的经济风险。

面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我们一定要能够掌握好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好农村经济发展的脚步,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农村的经济水平的提升。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探讨

在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我们解决,只有改善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才能够看清其经济发展的方向,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农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我们要能够有效地利用农业发展来全面带动我国农村经济的进步,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利用农业来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之一。通过将农业产业化,能够将我国农村的小农经济相互结合起来,从而将其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链,并建立起一个连锁产业和农产品生产链,这样能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高的效益,激发经济的发展。

(二)完善农村金融性机构建立的发展方向。为了能够促进我国农村的经济流动和货币交流,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提升农村人民的经济意识,我国政府建立起了一定的农村金融性机构,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对于金融性行业的认识不足,对相应的金融性机构的信任度不足,这就无法全面推动金融性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所以,全面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性机构的建立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那么,政府要能够重新界定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提高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投资,从而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农村文化教育发展方向。文化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充足的文化和先进的科技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发展。那么,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能够加大农村文化教育的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文化方向上的开展。所谓“知识改变命运”,通过加大农村文化教育的力度能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金融性人才,全面提高农村人民的知识素养以及经济能力,提高他们对经济发展的认知,从而让他们能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全面建立我国新农村。

(四)经济发展科技化方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掌握了高端的生产水平才能够提高产品产量,才能够有效地提升经济效益。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要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科技化发展,通过技术对我国农业的武装,提升农村生产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量。

(五)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市场程度较低,难以适应于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脚步,导致其滞后于城市的发展。所以,为了能够全面提升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我们要能够提高农村经济的市场程度,向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提倡农村经济的自由贸易,加大农村资金、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优化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提升农村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发展。

全面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促进我国综合实力提高的重要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全面推动其经济水平的提升,从而建设更加美好、和谐的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申颜芳,赵琳.应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河南农业,2010(03).

[2]戴玉.农业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第5篇

1.宏观调控,健全煤炭经济管理机制

宏观调控是国家政府干预煤炭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于健全煤炭经济管理机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这一点呢?首先,应建立严格的煤炭经济交易准则,在规范准则的约束下有效监控煤炭经济的发展行为,竭力实现煤炭经济交易的公平、公正;其次,要着手完善福利制度,切实加强对煤炭行业各个阶层工作人员的关怀,留住人才、促进发展,实现煤炭经济内部管理的稳健运行;再次,需降低煤炭产业税率成本,实现对煤炭经济发展的全方位补贴;最后,加大对非法违规小煤窑的惩处力度,杜绝非法违规开采煤炭资源的行为,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

2.善于改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从我国各类自然矿产资源的储藏量角度来看,煤炭资源居于首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煤炭资源是发展社会经济支撑性能源。为了更好地利用煤炭资源、更好地发展煤炭经济,我国必须跟进时代潮流,善于改进发展方向,将未来煤炭发展方向对准现代化,冲破传统发展的瓶颈,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此同时,还须时刻灵活调整煤炭经济发展方向,制定一套利于煤炭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策略,从而实现跨越式经济的发展。

3.革新理念,推进煤炭经济持续发展

要想有效革新煤炭经济发展理念,就必须大力倡导资源的持续利用、循环利用,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有效推进煤炭经济的持续发展。持续经济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利用率高、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排放量较低,这样的优势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可以建立出煤炭与电力相结合的一体化发展产业链,这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煤炭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功用价值。

4.重视基建,构建生态保护完整体系

此处的“基建”,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缩写,发展煤炭经济之所以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对于开发地区周边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平衡都会带来一定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出生态保护完整体系。所以,政府应加大煤炭经济投资力度,大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在政策方面给予煤炭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还可以建立环境保护基金,以此鼓动各大煤炭企业进行污染物、废弃物的治理研究,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规避煤炭开发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恶劣影响。

二、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管理;管理变革

前言

低碳经济是现阶段各国都在进行关注的内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然需要面对世界普遍开始重视自然环境保护的阶段性内容,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方式,从而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状况,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针对社会范围内的低碳经济要求,低碳经济的社会背景,企业在进行生产和管理时,及时调整管理方式,使得企业的发展状况能够更加适应低碳经济社会的要求,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障社会效益,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国家整体的环境保护,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理论,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之一,它需要在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式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体可以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或其他的手段,尽可能地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够双赢[1]。低碳经济的要求更近似于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经济发展形态,它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要求,并且以我国的科技发展方向和进度而言,具体的实现方面,尚存有一定难度。

二、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的变革的方向性

(一)企业文化变革

一个企业的文化发展方向,也就意味着企业本身以及其员工的价值观取向。因此,企业管理需要变革时,首先需要对企业的文化进行变革。首先是物质文化层面,需要企业在建筑、广告、产品的外包装以及设计等环节中体现出低碳经济的理念,其次是企业的行为文化层面,需要企业员工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体现出低碳经济的理念,以此来促使企业发展体现出低碳经济的理念。另外也需要在制度文化中强调低碳经济的理念,企业领导和管理层在进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等活动中,就能够体现出低碳经济的意识。最后则需要在精神文化方面进行加强,使低碳经济的意识贯穿企业整体文化中。

(二)战略管理变革

另外,也需要在战略管理方面进行变革。企业的发展战略本身,需要体现出企业的低碳经济意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引导消费者的需求向低碳化转变,企业的战略理念从利用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企业的使命也同样需要向低碳社会发展[2]。企业不再单纯的关注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而是关注低碳生活,不断推动企业的传统战略管理方式向低碳经济的战略管理方式变化。

(三)职能管理变革

最后,企业为迎合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也需要推动企业职能的变革。企业职能大致包括对人力资源、财务和营销模式的变革,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权责制度和考核机制;财务管理的会计、审计和投资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更加关注社会和环境的整理利益;在营销模式方面企业的关注点增加自然环境,营销模式的核心向人类社会全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转变。

三、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变革的措施

(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在面对低碳经济的要求,进行企业管理变革的具体措施方面,首先需要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与消费者交流的主要部分,企业形象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某一个企业的印象。而企业的形象,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企业文化所影响的,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能够令消费者提高对企业的信任感,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中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令企业的工作人员认识到企业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改变管理方式的重要性,进而能够更加轻松地推动管理变革在企业中的贯彻实行。

(二)树立绿色生产理念

其次,需要树立起绿色生产的理念,并将绿色生产的理念贯穿到生产过程的整体环节中。企业的传统生产方式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污染环境的产物,而受限于我国的科技发展状况,对生产过程中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净化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为达成低碳经济的要求,需要企业树立起绿色生产的理念,增加能够保证绿色生产的技术方面的投入。尤其是某些会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企业,更需要提高对能源资源的高效率利用,不断降低废气废水的排放,保证企业管理能够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3]。

(三)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最后,为迎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同时也应该不断加强对管理体制的变革。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对企业管理的体制进行全面的变更和优化。这种管理体制总体来说包括多个方面,不仅需要对财务管理模式和企业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不断修正企业的营销模式和发展方向,最重要的在于对企业的人事管理问题进行调整。低碳经济也同样意味着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会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激发出工作人员全方面的能力。通过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推动企业管理向低碳经济方面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社会的整体发展情况所影响。现阶段我国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比较大,因此,在低碳经济的要求和影响下,企业的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自然也需要围绕低碳经济的要求而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和变革。本次研究指出为与低碳经济的要求相适应,企业在进行管理模式变革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企业文化、企业的战略管理以及企业的职能管理进行深入的变革。而企业进行管理变革的措施方面,则需要企业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绿色生产理念,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以此来不断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管理方式,能够更加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蓉.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变革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4(08):32.

[2]王素云.试析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变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8(07):167-168.

第7篇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的选定,不但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因素的作用,而且需要有足够的“弹性”,即对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调整、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政策措施的修正和变更要有适应性,城市发展用地的选择受自然与现状条件的约束较大。因此在选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尤其要注意协调好以下关系: 一是把握好城区发展与未来城市规模大小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变与升级,城市不但要满足产业置换和产业转移对空间转换的需要而且要满足产业升级对城市空间延伸的需要,城市规模的扩大,不但要占用土地,而且给城市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增加了难度,这就需要我们从长远的目标出发,科学预测城市的规模,合理控制城市空间发展的速度。二是城市空间发展与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城市空间布局决定人货流、信息流,从而决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是诱发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重要的基础设施往往又成为城市空间的伸展轴或生长点,对城市空间的发展起着诱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时,运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三是城市空间发展与保护区的关系。临潼应注重城市发展与保护区的协调发展,创造紧凑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形态,并保持适度的城市规模,从而保证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妨碍下代人的需要,给城市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发展方向保护区侵蚀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城市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城市用地的选择不但要考虑近期建设的需要,更要注重远景的发展。在近期内,城市发展规模有限,城市主要的发展方向可能并没有明显的凸现。而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必须从城市整体发展的利益出发进行考虑,为城市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必须以城市持续发展为原则。因此,选择城市的发展方向,必须基于对城市未来命运的把握和设想的基础之上。

(一)选择发展方向的原则

1.考虑城市近期发展和长远利益的结合,城市发展方向要利于启动和形成规模,并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

2.有利于城镇之间的紧密联系,交通联系便捷,城市内外交通衔接良好。

3.经济发展是基础,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要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

5.有利于城市与文物保护区的协调发展。

(二)城市发展方向选择

城区未来的发展必然要跨越某个方向或者某几个方向的门槛,从而才能确定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依据现有条件的限制和发展规模的需要,可以看出城市发展方向的趋势。首先,由于目前临潼城区用地不足,临潼自身已经向东发展,已有部分建设侵蚀到保护区范围之内。其次,临潼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自身能力有限,没有条件跨越交通线、冲沟和骊山,所以只有向东发展的可能性。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向东发展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城市与保护区更好的协调发展——是侵蚀还是隔离?

(三)城市发展方向比较

临潼的发展首先要确定的是发展的方向,由于西侧受三条大的冲沟制约,南侧受骊山的阻挡,所以发展方向基本可以确定为向东或向北发展。

1.向东发展

a.往东发展符合居民的传统认知及情感的延续,便于规划的实施,同时在认知基础上城市的文脉也可以往东延续,体现出城区发展的历时传承性。

b.城区往东发展,不背离城市性质,符合旅游城市的特征,使整个旅游景点更好的形成体系。

c.城区的建设目前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基础设施的配套已经初步形成。现有的水、电、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为以后的发展打好了基础,可减少投资总量,便于规划的实施。

d.更好的服务于临潼整个区域,强化往东的辐射,进而与新丰、代王合为一体。

2.向北发展

a.从用地条件上来说,向北发展比向东发展具有更好的用地拓展条件:地势开阔,远离文物保护区。

b.虽然城区向北发展会增加启动资金的巨大投入,但是新建城区跳出老城区的束缚,可以在用地开阔的区域进行完整的规划和建设,有利于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加快发展的步伐。

c.往北发展更容易塑造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的整体形象,河流从新城区的穿越,有利于营造亲水的环境氛围。

下面这个表格主要是针对临潼向东、北两个方向发展的优缺点比较:

其实,在关于临潼向北发展还是向东发展,该怎样发展,最实质的问题就是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在决定一个已长期存在的城市区域的未来发展方针时,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在于决定应该依据何种原则,有意识地保留整个地区,在何种代价下,到何种程度,这种保留才能适应改变的需要。

而对于临潼,应该如何对待秦陵保护区,是保护性的建设还是建设性的保护,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应该有一个判断。现在秦陵保护区已经被硬性的划定,不允许建设,可是城市是要发展的,现在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保护区已经在被慢慢的一点一点侵蚀,如果我们还没有给出一个好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方向,未来临潼必定会肆意的侵蚀保护区,而这种侵蚀是无序的、混乱的,因为临潼自身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约,他只有在自己能力与可见范围内建设,怎么方便、怎么省钱,怎么来建设,到时的场景就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所以说,我们要以建设性保护来规划临潼,要变被动为主动,避免建设的混乱而导致土地的无序占有,在城市建设中,我们不能想干就去干,而是要想好了才去干,城市建设是一个宠大而又十分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民的切身利益。它不仅要适应当前的发展,而且还要适合未来长远的发展。

(四)城市发展方向确定

通过以上分析,城区往东发展在近期存在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城区在基础设施、经济基础、生态环境等方面都非常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启动与推进,随着城市发展的迈进,由于城市往东发展容量的限制,在规划的远期临潼势必会侵蚀保护区或向北发展。在比较多种因素的结论上再结合规划发展的空间构想,将临潼区近期发展方向确定为: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围绕秦陵保护区呈环状包围式发展。

结论:

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是历史的产物,它影响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绝对马虎不得。世界上许多错误都是可以弥补和纠正的,但要改正城市建设上的失误,则要付出巨大的补偿,甚至无法补偿。所以城市建设的一些事情,今天看来是要做的,但暂时又不具备条件,我们就得规划好、保护好,等以后具备条件再去做,给后代留下城市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第8篇

经济的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国家的相关法律、政府的经济政策、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国际政治形势,等等。在当今时代,我国充分利用良好的国际国内局势全力发展经济,并且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但是国际市场所带来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国若想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再上新的台阶,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这个提高的过程与工商管理有着很大的关系。从现实情况来看,工商管理作为现代化管理手段之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推动经济良性发展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工商管理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

二、工商管理概述

工商管理的产生与经济行为的出现有关。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出于维护政权的目的,统治阶层都会以一定的形式对经济行为加以管控,而这种管控行为就是工商管理最初的表现形式。我国封建社会有重农抑商的传统,而这种对商业发展的限制促使国家政权制定相关的政策并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而到了现代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商业发展表现出极高的重视,同时对商业的管理也逐渐向科学化和现代化靠拢。在这种形势下,工商管理就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而被加以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工商管理体现出以下几种职能:第一,工商管理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因而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其加以改进与完善。工商管理就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它为市场经济的规范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监督各行各业的经济行为,并对将要进入市场的主体进行严格的审核。第二,工商管理作为桥梁而积极沟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国家基础性建设。我国工商管理部门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部分,其下属的部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沟通其他领域的建设。第三,工商管理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工商管理的职能发挥对象主要是企业,所以其职能也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中。当前形势下,各大小企业所面临着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随时都会遭遇淘汰,而工商管理则给这些企业指出正确的发展方向,使企业不至于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迷失。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商管理发挥的作用

1.工商管理能够引导经济发展方向

我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经济制度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国家的宏观调控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工商管理就是一种很重要的宏观调节手段。国家和市场的共同调控,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近些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市场对经济的调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宏观调控最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是不会因此消失。国家总的经济性质以及经济的发展方向等等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来予以保证,而工商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进行引导。

从过去我们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思想等以及政府给与企业自主权的增多,导致我国的很多企业都将经济效益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很少考虑人民的真正需求,从而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国家作为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力量,这时候必须发挥作用,通过工商管理的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使经济的发展迈入正确的轨道。当世界经济危机到来时,政府也要履行好其职能,通过工商管理的措施,将拉动内需为努力的方向,使经济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

工商管理的作用固然很重要,但是相关的监管部分需要注意到工商管理作为一种宏观调控的手段,其作用仅限于起到监管作用,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不是工商管理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监管部门对于企业经济的实际运作并不需要进行控制。在引导企业发展时还要注意使用恰当的方法,不能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而应该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鼓励企业开发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方案,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2.工商管理能够维护经济的发展秩序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其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的调节,这也是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无序性,这个特点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无序和混乱,如果没有相应的调节机制进行调节,就会导致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系的混乱,进而引发经济危机。纵观过去的发展来看,在每一次的经济危机中我国仍然能够比较好的发展,其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合理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工商管理的合理使用。把握市场主体的入门关卡是工商管理的主要职能,这也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有序性,一方面,它提高了企业入市的门槛,保障所有入市的企业都是合法的,也是合理诚信的,另外一方面,入市的企业都受到良好的约束和监管。一旦市场中出现不和谐的因素,工商管理还可以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来进行整治,以确保我国经济在一个公平、合理的环境中不断发展。

除此之外,工商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它始终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积极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积极的解决市场上出现的违法行为,坚决的打击伪劣、假冒产品。因此,工商管理部门在维护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同时,还能保障消费者能有一个诚信、有序的消费环境。近些年来,相关的监管部门经常性的进行打假活动,这是工商管理部门不断加强对消费

者权益保护的有力措施。

3.工商管理能够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任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分配方式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改变,工商管理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体制的流通体制改革方面一直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企业主要是由国家掌握,从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市场经济在我国逐渐的发展起来,我国的企业也从之前的主要由国家控制逐步发展为民营、私营以及跨国企业并存的形式,使我国的经济类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时也促使着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发生。工商管理的主要职能不是一层不变的,而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进行革新,不断的促进我国分配制度和流通制度的多元化改革。从一方面来看,我国的经济主体仍然是社会主义,这就决定了工商管理在保障多种经济并存和发展的同时还要起到监管作用,各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必须在法律框架下才能进行。另外一方面,国家体制外企业的优秀发展经验和成果也需要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学习研究,并将其运用到我国的其他企业中去,保障我国企业的整体发展。但是需要工商管理部门注意的是,无论如何改革现有的经济体制,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不能够被动摇的,面对多元化的经济形势,不能够全都吸收,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始终保持研究和学习的心态。对于企业的发展,要尽量的减少干预,让其自主经营和发展,减少他们的依赖性,增强它们的自主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4.工商管理能够控制经济发展的风险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因素,而竞争的出现必然会带来风险。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企业结构发生着重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驻我国,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就业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外资企业的增加也带来了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大的市场风险性。所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化,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工商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采取措施加强控制经济社会中的风险。在 2008 年的经济危机中,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来减少经济危机对我国的伤害,使我国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而其中工商管理职能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帮助我国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对国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四、结语

第9篇

1大力发展低碳农业

首先,应加大低碳农业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强化农民群众对低碳农业和绿色消费的认识,让其充分认识到由先进生产技术、资源利用技术、共生链接技术以及“零排放”技术等支撑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巨大潜力和带来经济社会价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参与到低碳农业发展、构建和谐生态家园的建设中。解决好土地使用制度以及经营体制,让农民成为土地资源开发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其次,创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运行模式,积极引进资源节约型、固碳增汇型、环境友好型以及生态文明型技术在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立足于资源的高效开发、合理循环、减排降污,发展农林复合、农牧结合、农畜配置等新型低碳经济,促进资源的优势互补,统筹规划。最后,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多种农业结构融合。面对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特点,确定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朝着组织化经营、园区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的发展轨迹,朝向品牌化竞争、标示化管理以及法制化监督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向迈进。积极引导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向着低碳农业与绿色、有机农业融合、低碳农业与循环农业结合、低碳农业与高效农业融合以及农业产业化融合的多种农业结构有机结合,提升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性。

2推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包括农业土地用地以及住宅用地两个方面,其中农业土地开发和利用需要实现由市场经济引导下的自由流转。一方面农业土地开发与利用的自由流转可以帮助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和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促进农民就业帮助农民增收创收,同时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住宅用地的流转具有多方面的效益,是落实低碳经济理念的重要措施。促进农村村内住宅用地的整治,使其朝向集约化、房屋迁建集中化以及迁村并居社区化的方向改进,实现农村住宅土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镇(乡)带村发展低碳经济

解决乡镇企业发展进程中规模性、分散且资源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合理规划乡镇企业布局,建立乡镇工业园区,以镇带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上,借助低糖经济发展理念,促进乡镇企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使其朝着节约资源、降低成的方向自然发展,利用乡镇企业的经济辐射作用,发挥其示范效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对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引导。坚决淘汰资源消耗好、生产效益低、社会价值低的乡镇企业,坚持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为前提,促进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引导乡镇企业向着循环利用、低度污染的产业发展。政府应积极出台政策等相关扶持措施,培育农村消费群体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判别,引导和鼓励绿色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现有乡镇企业投入资金和力量用于企业购买新技术、新设备,升级陈旧生产工艺设施设备,推广新能源、清洁技术在乡镇企业的应用。

4结论

总而言之,结合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现状,低碳经济以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引导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重要理念,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福恩单位:吉林省双辽市柳条乡国土资源所

第10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 职业教育 价值定位

社会转型这一话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所探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因为社会转型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在各个领域中的行业也经受着这一转型所带来的变化。在转型后的社会中,更加重视人的发展,重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这一状况中,职业教育所产生的主要变化为价值定位问题,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上都没有正确的认识到正确的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在这时职业教育该怎样去定位呢?

一、职业教育价值简论

职业教育一直都是一项目的明确的价值活动,职业教育在人类全面发展和进步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价值体现了职业教育活动的主体对这种职业教育活动的理想和追求”,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人们的观念中都是次等教育,地位一直都处于低下的位置,但是,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状况。职业教育价值的判断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判定,第一,人力资源的提供。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期间,我国市场经济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这种职业教育就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型人才,同时,一定程度上还缓解了我国青年就业压力。第二,提高了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虽然职业教育并不是普通高校教育,但是,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其在专业技能素质上就要优于普通高校学生,同时,职业教育的开展,为很多青年人以及少年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就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职业教育在狭义上是指在学校所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就是说,“通过对学校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便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职业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来说具有一定的优点,职业教育能够重视传统教育所忽视的社会对行业和职业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职业教育是适应时展而产生的,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所以,社会上的结构变化、经济发展方向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变化,也决定了其应该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系统性。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价值定位

面对着社会转型的浪潮,职业教育价值又该有怎样重新的定位呢,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要满足社会价值需求

当前,在我国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就业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取代的高速发展时代,职业教育要积极为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满足社会价值需求,当前,职业教育自身要想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首先就应该满足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要以服务社会为发展中心,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受训人员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而就业,才能够适时地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我国从各种政策规章中对职业教育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是需要自身的力量,在这种经济发展前卫和思想观念落后的夹缝中生存的职业教育只有把自身的价值定位在推动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上,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身,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逐渐让大众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二)要满足企业价值需求

“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随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实施并不断的完善就要求企业要独立发展,要积极参与到激烈竞争的市场互动中,企业就成为了市场活动中的决策、执行、利益等主体,所以,如果企业想要寻求发展,就需要从技术、人员素质、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提高企业发展的科学水平,同时,要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而生产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为此,企业就需要大量的专业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就是为社会输送专业型人才的一种培训方式,为此,其应该以满足企业价值需求为发展过程中的目标,要不断提高受训者的能力和素质,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三)要满足职业教育价值需求

职业教育的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第一,职业教育是一种促进就业教育。就目前情况来看,职业教育已经集职业技能、文化基础、职业素质等教育为一身的教育,只有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受训者才能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不但能够适应企业的需要,还能够满足自身创业需要。第二,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这种职业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职业技能范围的扩大、训练综合能力、基础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教授、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化等方面来着手。

(四)要满足个人价值需求

个人的价值需求很简单,一种是谋求自身生存,另一种是求得自身发展。而其中,自身生存的标准和条件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职业教育要对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有所掌握,而自身发展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目标,发展的方向也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发展方向为何种,职业教育都要积极为受训者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结束语

在新形势之下,职业教育的价值定位是需要根据社会价值需求、企业价值需求、职业教育价值需求、个人价值需求等多个方面内容来确定的,职业教育只有满足了以上的各种需求,才能够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这是职业教育价值定位的基础根据,也是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11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未来发展

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指的是机械制造企业在先进技术的辅助下,将机械制造、加工的对象进行连续作业。自动化模式下的机械制造是保证机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而就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来看,自动化模式下的机械设计也将是提高企业利润的关键。作为现代机械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对于促进制造业的蓬勃意义重大。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的结合是与社会发展科学化、现代化节奏的良好融合,也是各学科交叉发展的新方向。为此,要加强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的研究步伐,这将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论述,希望能为自动化设计在机械设计中发展的未来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的优势

1.1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机械设计自动化主要是为了实现作业流程中的自动化处理和控制。在优质的自动化设计下机械制造产品能够更加精确、灵敏,而整个操作过程中的流程设计也都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指标进行。由于整个操作流程都能按照既定的数据加以控制,加上不会存在主观因素的制约,使得操作流程越发趋于有序,而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也都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1.2劳动条件得到提高

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发展的结合是机械设计自动化出现的关键,这种工作模式下,劳动人员的工作负担能够得到大幅度降低,劳动力能够从繁重的作业任务中被释放出来,这一切都归功于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此外,机械制造行业的的工作环境以及劳动条件也都由此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整个制造业的办公速度都有了质的飞跃。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也是保证四个现代化目标在生产行业得以的实现的重要前提。

1.3提高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

监视自动化、报警自动化、系统维护自动化等都是机械制造自动化所涵盖的内容。部分设备在生产中由于电压故障常常引发作业流水线的瘫痪,而自动化模式中采取的保护措施和控制手段,都能够有效地减少由于设备故障而造成的伤害,同时也对设备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提供了可靠保障。此外,因为自动化设备中大多数使用的是电子元件,这就大大降低了由于设备元件的磨损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在不断发展着的生产力的推动下,我国的制造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如果从全球角度来看,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部分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未来,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将沿着以下几个方向不断前进。

2.1智能化发展方向

实现生产作业过程的智能化将是未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的首要内容。所谓智能化,从机械制造的角度来看,就是对计算机技术、社会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融合,然后将其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制造之中,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有利于新思维、新方法在智能化系统中的发展。从模拟人工智能角度来看,所谓智能化就是利用机器来模拟人的行为,让其具有人类的思维和判断能力。这将是未来自动化操作发展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追求。

2.2机电一体化发展方向

就目前科技发展来看,传统的单一学科的发展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未来将是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就科学建设角度来看,机电一体化将是未来机械设计行业发展的潮流。即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内容相结合,将机械设计所需的理念和技术进行归纳、整合,并运用于自动化操作中。只有本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才能够实现机械行业的蓬勃发展。

2.3网络化发展方向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互联网就成了主导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机械设计理念中的产品更新换代等都将与互联网的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联系。云计算数据的处理、局域网技术的发展等都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运行平台。由此我们得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将向着网络化方向不断前进。

2.4模块化发展方向

由于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产品研发过程十分复杂,其涉及到的产品规格和种类也千差万别,就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来看,想要实现各种接口的标准化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模块化的处理方式将是对机械设计过程进行简化的的主要方法。模块化的发展模式下,人们可以通过设计标准单元,对产品的开发速度予以控制,从而实现扩大生产规模的目的。模块化将是简化机械设计流程的最优方法。

2.5绿色化发展方向

人们的生产生活在现代工业的发展下受益颇多,在物质水平和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改善。但是随着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进行,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峻的威胁,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等都是工业发展带来的巨大代价。为此,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机械设计的自动化发展,就要以绿色环保为主题,走节能化道路,发展绿色工业将是保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环节。

3.总结

作为现代机械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对于促进制造业的蓬勃意义重大。自动化模式下的机械制造是保证机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而就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来看,自动化模式下的机械设计也将是提高企业利润的关键。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的结合是与社会发展科学化、现代化节奏的良好融合,也是各学科交叉发展的新方向。本着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够提供更加先进的服务、快捷的工作,在不断的吸收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保证设计出更多性能的自动化产品。

【参考文献】

[1]于婷.开启新的里程――自动化物流系统案例展示 全景展望:自动化物流系统在中国――专访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院长陆大明[J].中国储运,2012,(7):63-65.

第12篇

关键词:新时期;房产税改革; 重点;发展方向

引言

房地产税是在房地产的保有环节对拥有房产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开征的一种财产税,以评估价格为计税依据。房地产税改革,进一步贯彻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贯彻公平、合理的税负原则,一方面可以科学完善房地产税制,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步发展;另一方面,也帮助地方财政确立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增加地方税的收入比重。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的改革设想,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2010年,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获得国务院的同意。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我们应顺应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切实履行科技兴国战略,以科技手段逐步推进房地产税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一、房产税改革的重点

(一)扩大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现行房产税存在的弊端其一是:征收范围有限,仅限于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产,而不包括农村房产;其二,房产税的征收有失公允,像政府机关、军队组织、事业团体、个人居住房等都在征税范围以外,被列为免税对象。然而,我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市场环境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税制完善角度看,扩大房产税征税范围代表了改革的趋势。从我国各大城市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如:北京出台的“限购”政策,重庆出台的提高土地增值税预征率政策,以及最近引起激烈讨论的上海酝酿已久房产税等政策推论,将事业单位和非经营性住房纳入房产税征收范围可能是未来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至于具体对哪些住宅进行征收,则需要国家根据地方细则统筹规划。

(二)计税依据以科学的市场评估为基础

目前,我国的计税依据为依价计征和依租计征。这两种计税依据有其明显的缺陷:一是影响和削弱了房地产税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二是违背了公平税负的原则。因此,急需通过房地产税改革,对不科学的计税依据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发达国家,将房地产市场评估值的一定比例作为房地产税计税依据已成功融入和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实际操作时,根据不同房地产对应的不同等级的土地市值和房产市值,可在综合核算市场评估值后给予一定的折扣。事实证明,真实、合理且体现“公平负担”的原则,按市场评估值为计税依据,不仅是科学完善房地产税改革的重要一步,也能使税收与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和消费水平同步增长、和谐共存。

(三)根据国家宏观税负水平采取差别税基

不同房地产,处于不同的城市,其在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收益是也不同的,所能接受和承受的税负能力也是不同的。如商场、写字楼、工厂等房地产所能承受的税负能力就远高于其它如住宅类型的房地产。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应该选择幅度比例税率。因此,建议根据国家宏观税负水平采取差别税率,即不同房地产的类型科学设置不同的税率。在这方面,地方政府也应当被赋予一定的自主权限,在国家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税率和计税价值比例进行适当调整。

二、房产税改革的发展方向

  (一)精简税种,统一内外税制

目前,我国在房产税方面实行的内外两套税制,已严重影响了“公平税收”的原则,不利于正确处理税和费的关系。因此,我国首先应针对不动产把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三个税种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房地产税,开征全国统一房地产税。利好在于能促进企业的公平合理竞争、促进科学规范计税依据,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以市场房地产评估值为计税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会对商业用房和住房等不动产进行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而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资产价值评估和资产实际价值也可能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评估价格背离供求关系认可的交易价格,以当时大环境下房地产市场的房地产评估值为计税依据,也是一种必要选择。

  (三)开征房地产税应采用低税率

根据我国各阶层、各类型房地产的宏观税负水平,同时综合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等因素,房产税税负不宜偏高。因此,我国在制定税率时应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发展程度的高低不同,采用低税率、宽税基的税收思路,确保房地产税收入的稳步增长。同时适当放权地方政府在国家规定的税率幅度内自行决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适用税率。

三、结语

综上,房地产税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改革必会引起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变革,它的成功也必将历经一段磨难。但从国家的整体发展环境考量,房地产税的统筹规划改革必会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国税制结构。因此,我们应以房地产税改革为契机,抓紧建设和完善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财税制度,促进和谐市场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吴道锦.浅谈我国房地产税制的改革方向[J].经济学家.2010,(5).

[2]蒋媛,唐丰利,毕雯. 调节我国收入分配的房产税制改革建议[J]. 大众商务, 2010,(16) . [3]李伟. 对我国房地产税征收的几点思考[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24).

[4]刘明慧. 物业税功能定位与税制要素设计[J]. 税务研究, 20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