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绿色经济发展前景

绿色经济发展前景

时间:2023-07-28 17:31: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绿色经济发展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绿色经济发展前景

第1篇

【关键词】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前景

绿色农业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式,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出现的必然趋势,是市场需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创造的产物。对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能够找到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才能在其今后的发展中做到扬长避短,也就有助于促进绿色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绿色农业经济以传统农业经济为基础,将市场发展作为导向,以期能够实现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目的,是可持续额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农业生产行业中的具体表现。就目前来说,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大部分农业地区还是继续实行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这就导致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还缺乏集约化与规模化。[1]受到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此就使得绿色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有三点:首先,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使得企业用地与房地产用地面积不断增多,大大减少了耕地使用面积,随着耕地的流失,导致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次,市场适应能力不高,虽然我国粮食产量逐渐增加,但这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这是因为农业生产耗费了较高的成本,而产品质量却不高,因而就致使在销售农产品上存在着许多困难。最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追求短期效益为主,造成我国农业用地的质量不断下降,这也就使得农业生产的成本进一步加大,对绿色农业经济的集团化、集约化发展十分不利。

二、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前景分析

绿色农业经济在未来的发展势必会将产业化的经营与合理的规划、先进的技术结合在一起,能够与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适应。在产业模式上,绿色农业经济能够发挥出带头的模范作用,将生产、加工、销售等形成一条产业链,绿色农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将会不断增强。[2]在技术上,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以环保型、科技型的技术为基础,通过提高队伍的技术含量来提高绿色农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在总体规划上,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在设置布局时以因地制宜原则为指导,使各个区域的优势与特色能够体现出来,对可用的农业生产资源做到充分利用,将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不断生产健康、环保、有机的绿色食品,推动绿色农业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

三、推动绿色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实现绿色农业经济的生态环保发展

在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时候,必须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采取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式,最大程度地保护好农业的生态系统,将农业经济发展的可用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充分利用。

(二)做到科学布局与统筹规划,将土地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我国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出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领头作用,结合我国耕地的实际分布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从总体上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科学设计与规划,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再根据各个区域所拥有的不同资源特色以及生态环境来合理布局绿色农业产业。各级政府要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向农户宣传先进的生产观念,激发农户生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3]

(三)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在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时,不仅要由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与生产技术来支撑,同时还需要有政策的扶持。我国要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还要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出在信贷、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政策的扶持作用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人们的生活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从政策、观念、技术布局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其实现又好又快的稳定发展,从而为我国的综合发展做出更大贡献。[4]

【参考文献】

[1]高永强.关于绿色农业经济支撑条件分析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0,08:17.

[2]陈露,江禹奉,覃兰秋,程伟东,周锦国,谭贤杰.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6189-6191+6194.

[3]胡雪萍,董红涛.构建绿色农业投融资机制须破解的难题及路径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6:152-158.

第2篇

1.现状。

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必须在相应的政策扶持下进行,而绿色建筑所采用的工艺材料往往需要较高的费用,所以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就会阻碍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在绿色建筑方面没有经济利益的趋势,势必会导致绿色建筑发展迟滞不前。与此同时,我国在节能减排技术和经验方面的交流平台严重缺乏,过分注重技术与设备的摆设,而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践,绿色建筑必须是通风采光的合理设计,方能实现建筑节能的减排成效,尤其是当前一些企业利用高能耗建筑打着绿色建筑的旗号来获得经济利益,而这势必会导致绿色建筑经济泡沫的出现,从而加剧了对绿色建筑的误解。

2.面临的问题。

未来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同时也在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未来建筑投资商势必会严格按照建筑节能标准才能建造成绿色建筑,而这就会导致其初期成本加大,在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下,即使房价一直保持高位态势,但很多建筑投资商也不愿意加大投资力度而提高自身的风险,再从消费者的层面分析,绿色建筑比一般建筑的性价比更高,加上我国很多民众的节能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因而绿色建筑发展不容乐观,所以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必须经过漫长的实践才能体现出来,即使能够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和保护环境,但对于唯利是图的建筑投资商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使得这成为未来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

3.从绿色建筑的外部对其经济效果进行评价的标准。

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而采取措施是否具有有效性,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标准对其进行检验。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经济成效的检验,应分别从外部其经济效益进行检验,从而为促进绿色建筑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提供相应的思路。对绿色建筑外部经济效果的评价,实际就是对绿色建筑“绿色”效果的评价,采取工程经济学对其进行分析,因而其外部效果的分析实际就是对国民经济的评价,对建筑消耗的社会资源及其为社会带来的价值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建筑项目是否具有经济性和合理性,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应采用以下标准对绿色建筑外部经济效果进行评价:首先绿色建筑建设的规模是否适当,各地纷纷竟先建设绿色建筑的话,势必会导致投资成本与效益的增加,加上其机械化程度较低,势必会导致经济效果低,因而难以确保工程质量;其次是绿色建筑建设所采用的高新技术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有助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再次是是否遵循了节能减排的理念;最后是是否能节省更多的资源等方面对其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1.致力于绿色建筑外部效果成本的降低。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其具有一定的优势,而降低绿色建筑外部效果的成本,就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找出绿色建筑外部效果发展的优势,才能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始终遵循节能减排的基本原则,即尽可能地将绿色建筑的能耗降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对排放物的处理,切实做好保护环境是工作,以此打造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最终实现建筑质量和功能与节能减排的高度统一。二是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充分意识到绿色建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引导和指导工作,加大政策扶植力度,为投资商提供更多税金的补贴,想法设法降低投资商前期资金的投入,使其觉得有利可图才能更好地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进而将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体现出来,提高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效果。

2.致力于绿色建筑外部成本的降低。

一是从提高土地质量入手,这是因为绿色建筑对土地质量的要求较高,通常绿色建筑对土地的要求应具有良好的日照效果、较强的自然通风能力和良好的空气质量,只有在这样地段上的土地才适合绿色建筑的建筑,而这就会降低绿色建筑投资风险,从而更好地发挥绿色建筑的经济效果,因此,从这方面来说,绿色建筑虽然对土地的质量要求高,但其所取得的成效也较大,因此通过提高土地质量有助于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升。二是稳操胜券,降低建设成本。绿色建筑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的进行,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投资商的引导,对于确定的任何一项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必须采取正规的招投标方式进行,在实际过程中,可以先采取试点的方式,并对其未来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在建设时,不仅要减少建设规模,还要借鉴发达国家有关绿色建筑的标准,结合我国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最大化的减少建设成本。

三、对未来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展望

在全球碳排放激增、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因此我国应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进行调整,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未来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必然成为未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流,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人们环保意识会不断提升,绿色建筑也会得到广大投资商、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前景

Abstract:Currently, China’s economy is fast develop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is exceptionally rapid. It’s very important to promote green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o as to relie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green architecture, discuss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green architecture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green architecture.

Keywords:green architecture;development;prospect

中图分类号:TU-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071-02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却逐渐恶化。资源的缺乏、能源的衰竭、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已经突出成为人类的生存隐患。研究证明,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的有害物质中,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竟占过半,其中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就占了能源消耗总值的35%。中国建筑业的粗放式发展已经对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重挑战,因为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消耗水、能源、土地和原材料等大量的自然资源,也经常会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提出绿色建筑理念的目的,就是要寻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2.1对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即可持续的生态建筑理念,最早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概念就是指建筑在其全部的寿命周期内,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这样的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我们便称之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真正地实现了人与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既满足了人们对舒适生活空间的追求,又很好的保护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2 绿色建筑的具体特点

与一般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不仅具有资源利用效率高、可循环可再生、节能环保、健康舒适、低二氧化碳排放等优点,还可以迎合建筑市场中消费者潜在的环保消费需求,同时也符合低成本、资源消耗低的经济需求,可以将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具体说来,绿色建筑的特点体现在完整性、地域性以及综合性三个方面:

(1)具有完整的寿命周期:降低能源消耗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从时间的角度来说,绿色建筑节能的特点都能够在建筑全部的寿命周期中得以体现。建筑的环保,并不仅仅是表现在使用过程中,而是要渗透到从施工建设到拆迁改造的所有环节。也就是说,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不仅仅是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而且要把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考虑进去,把设计、建造、使用这三个环节紧密的联系起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2)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人类是设计的核心主体,更是建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所以,绿色建筑的根本还是以人为本,因为只有切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从人们健康舒适的使用需求出发来进行设计,那么绿色建筑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价值。绿色建筑的设计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建筑的构造与色彩风格往往要考虑当地习俗,参照当地的技术与环境条件,尽可能地使建筑成为整个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绿色建筑设计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统筹思考,遵循生态平衡和整体有序的原则,注重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融合与再造。

(3)综合发展,统筹兼顾: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具有十分强烈的综合性。绿色建筑一旦发展起来,将影响到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制造、建筑设备、管理、装修、能源供给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其所影响到的各行业,又分别会影响到更广泛的学科门类,所以发展绿色建筑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3我国的现状及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分析

3.1我国的现状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绿色建筑概念引入得较晚,起步也较晚,同时我们的人均资源又十分匮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很难为绿色建筑的发展界定统一的评判标准。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特殊的,我们是从农业经济跳过工业经济直接向知识经济发展,这当中便夹杂着复杂的社会问题与利益分配。我们的发展模式是独特的,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特殊的,所以我们不可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发展经验,只能依照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而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与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似乎又总是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发展绿色节能建筑需要更多投资,周期较长,并且短时间内难以看到回报;而增加的投资由于具有长期性和公益性,因而普遍不易被业主所接受,也难于获得开发商的青睐。

3.2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分析

建设施工过程所伴随的必然是能源消耗过程,以及环境污染的过程。因此,传统的高消耗发展模式必然要向高效的环保型发展模式转变,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必由之路,也符合现今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的潮流。

3.2.1要走低能耗,以科技为先导的精细化设计之路

低能耗就是要求我们在生产建设全过程中做减法。树立正确的观念,竭力避免浪费,同时注意投资分配的合理性,将投资转到提高建筑节能品质和节约资源的技术上,使得建筑工程总造价增量较少,甚至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时间里持续保持低能耗,从策划、选址、规划、设计、施工、维护运营,一直到拆除的全过程中都应该贯彻绿色建筑的低能耗理念。

建筑设计在建设过程中一直都是最关键的环节,尤其是在目前的中国国情之下,建筑设计对绿色建筑能否顺利推行至关重要。那些不合实际的巨大尺度,夸张的结构造型设计都会增加建筑的能耗,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建筑师需要改变创作理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反复推敲,让建筑设计精细化。只有经过严谨的定性分析和科学的定量验证,才能勾勒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定性分析判断是建筑的创作方向,科学定量是建筑施工低能耗的保证,这样反复推演出来的设计成果才是最终能够使建筑满足绿色环保需求的保障。如何将环保概念渗透到整个建筑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师的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3.2.2要不断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理念,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鼓励市民使用建筑节能产品(如在房屋装修时尽可能使用新型节能材料等),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来尝试。而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应该倡导企业研究新技术,推广新技术。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比如为了使公众对绿色建筑能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英国的建筑研究组织(BRE)设计了绿色住宅样板房供人参观(图1)。该建筑采用了可遥控的百叶窗,室内门窗还设置有可调节的通风口,房屋的坡屋顶是架空的玻璃幕墙,顶面开设有天窗并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在屋顶两端的天沟设置有雨水集中处理管道,把雨水回收之后通过水循环系统实现二次利用。建筑物的地基上采用的是可再生骨料,而包括房间地板与建筑外墙在内的建筑材料,则全部是采用回收所得的工业废料;在墙体内部,则利用由回收的废纸再加工制成的纤维制品来充当墙体保温材料。据测算,该示范建筑,可比传统节能建筑节能50%,节水1/3,其太阳能热水装置可提供60%供热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大范围地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的概念,BRE建筑研究组织甚至还搭建了自己的绿色建筑公园(图2)。公园面向公众开放,并且有不定期的集体活动,BRE在这里用最直接最亲切的展示方式让人们体验绿色科技的益处,为人们勾勒出绿色生活的构想。

4结语

绿色建筑已经在欧美各国得到大力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绿色建筑会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下,不断的走向完善和成熟。人类理应回归自然,而城市建筑的绿色设计、住宅的生态化设计恰恰是人类回归自然的必经之路。绿色建筑是一个新起的,动态的,需要不断发展探索的建筑理念,随着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绿色建筑在我国应用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第4篇

演讲/乔润令 整理/金梦媛

乔润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

城镇化已经成为下一个阶段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我认为城镇化并不是新问题。我们前十年、前三十年一直都在推进,如果继续走老路,城镇化不一定能够成为我们的最大红利,还有可能产生风险。如果延续以往的路子,由快速城镇化所导致的高房价、农民工不公平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就会进一步涌现。由于缺乏透明造成的金融风险也会带来,由于建筑能耗高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土地污染、河流水源污染问题也会有风险。由于城市扩张模式占用大量的耕地,我们的粮食也有风险。如果继续走老路,风险非常大。二战以来的经验表明,除了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成功进行了城镇化并实现了现代化之外,在很多的国家和地区,城镇化虽然很高,农民也大量进城,不仅没有促进经济发展,反而陷入了中等收入的陷阱。

所以说,我们的城镇化一定是新型的。这新型是指不能走老路,一定要转型升级。根据我的理解,城镇化应该有4个重点:第一,新型城镇化一定是一个体制变革的过程,比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改革;第二,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改变过去人口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过度积聚的现象,是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过程;第三,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过程,由过去的粗放发展、污染发展向绿色、低碳、智慧的方向发展;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城镇化一定是一个包容式、分享的过程,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是城镇化的重中之重。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房地产业存在哪些机遇?

接二连三产业综合体 和二产接着又和三产连着,不仅仅是生产业,还包括小型的科技公司、创意集团、文化产业、旅游公司等,这在中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过去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主要处于产业链的中间,就是搞生产。产业链前端的高附加值部分,从设计和策划开始,全部是在国外。现在要搞中国版的产业升级城市,就是将这个产业作全面发展,需要做文化、创意、科技、培训以及人力资源的提升。这一块我们需要大力解决,首先需要闯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我把它概括为接二连三,二产接着,连着三产。

健康产业、养老产业、绿色产业 这是未来的新型产业,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以健康产业为例,健康地产在中国基本上没有。谁如果能解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在京沪看病的问题,把商业地产开到某个地方,人们不再集中北京、上海看病,你这个产业不就做成了吗?麦肯锡咨询公司有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我国医疗市场价值预计高达1万亿美元。我国的医疗市场是全世界增长最为强劲的市场,所以说健康地产、养老地产,发展前景广阔,需要房地产投入。

以健康养老、绿色产业相关的小城镇建设 中国现在根本不缺大城市,不缺钢铁城市,不缺石油城市,就是缺青山绿水,缺土地没有污染、蔬菜新鲜的居住型小区。逆城市化已经在相当大一批城市的有钱人和高档的白领当中开始出现,对绿色、健康、生态小城镇的需求非常大,这是一个市场空白,需要开发。另外,中国的交通已经不存在问题了,网络的发展可以完全忽略距离,因此此类绿色、生态小城镇,不是要做大,而要做精、做美、做特,这也是下一阶段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本文由乔润令先生在“2013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会暨第十届中国房地产品牌发展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第5篇

关键词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建议;发展前景;河南灵宝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190-02

1 灵宝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1.1 林业资源

灵宝市国土总面积29.99万hm2,林业用地面积19.61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2.08万hm2,全市森林覆盖率43.6%。林业用地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为6.54万hm2,占全市林地面积的33.3%。

1.2 林下经济现状

自2008年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实施以来,随着林权制度改革步伐的推进,灵宝市不断探索林业发展新路子,林下经济生机盎然。目前,全市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已达4.71万hm2,年产值达21.43万元。全市各地利用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迅速增加的有林地面积,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探索林菌、林禽、林畜、林菜、林药、林草、森林旅游等复合经营模式,形成了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林农牧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2 灵宝市林下经济的主要类型

2.1 林下种植

一是林药间作模式。目前,全市林下种植柴胡、血参、茱苓等中药材1 240 hm2,年产量6 300 t,年产值1 932.9万元。二是林草间作模式。目前,全市林下种植苜蓿3 466.67 hm2,年产值2 160万元。三是林菌间作模式。主要以发展林下夏季香菇为主,林农在已郁闭成林的杨树、桐树等树种的林下空地,充分利用林分良好的遮荫效果及充足的温度、湿度等有利条件发展香菇产业。至2011年全市林下香菇产业利用林地面积154.4 hm2,发展香菇1 600万袋,产值1.8亿元。

2.2 林下养殖

主要以林禽、林下野猪养殖为主。全市持有野猪、山鸡、孔雀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10家,其中林下养殖5家。共发展林下鸡、鹅6.8万只,林下野猪1 500头,年产值389.5万元。其中,某农户在川口乡南朝村养殖野猪1 500头,年出栏500头,收入50万元。

2.3 森林旅游

全市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森林公园2处,湿地和森林自然保护区2处。其中,燕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朱阳镇佛山省级森林公园、故县镇汉山省级森林公园、娘娘山地质公园、西阎鼎湖湾湿地公园游览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生态环境、旅游景观得到极大改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森林旅游贡献产值1 179.4万元。

3 灵宝市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林下经济模式和品种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二是资金不足。农户在发展林下种养等方面,需要资金投入,但是目前金融部门对农户在发展林业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限制条件较多。三是林下经济规模总量较小,缺乏龙头带动,难以形成集约化生产,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四是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具体表现为:管理技术水平低、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五是基础设施条件差,如水、电、路等配套不完善,制约了林下经济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1-2]。

4 灵宝市林下经济发展建议

4.1 政策保障

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林下经济发展意见,制订出台具体的当地林下经济发展意见,制订优惠政策,创造优良环境,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引导农民积极投入于林下经济建设,林下经济发展才能健康有序。

4.2 资金保障

发展林下经济,对农户来说前期投资是关键。据调查,多数农户经济基础普遍较差,而发展林下经济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因此,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林业、农业、果品、菌办等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持一批有效益、有规模、前景广阔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的模范带动作用,促使林下经济蓬勃发展[3]。

4.3 科技支撑保障

林下经济是一项新型产业,农户技术薄弱,必须邀请、聘请农林院校的专家、教授,结合当地林下经济发展特色,传授新技术、新方法。多方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科技协会,定期培训和业务指导,帮助林农进行集体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减少经营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和经营收入[4]。

5 发展林下经济的前景

5.1 发展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带动

近年来,灵宝市在发展林菌、林畜、林草、林药、林下养殖、旅游开发等林下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已涌现出了一批林业经济发展龙头企业。“全国新农村产业化养殖先进人物”席孝杰林下养殖野猪,创建了以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绿色有机食品野猪肉为主的“灵宝市宝杰绿野特养有限责任公司”。林下养殖面积133.33 hm2,年存栏野猪2 000头,年出栏商品野猪800头。朱阳镇经济能人王周海承包林地3 333.33 hm2,投资逾1 000万元,形成了森林旅游、林下药、林下菌、林下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性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基地。

5.2 发展林下经济,森林资源丰富

灵宝市有林地面积12.08万hm2,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为6.54万hm2,占全市林地面积的33.3%。目前,灵宝市已对林下经济发展做出了“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市林下经济面积将由现在的4.71万hm2会发展到5.21万hm2。

5.3 林下经济是一种良性循环经济

发展林下经济,能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相互结合,大大增强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林下经济,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使林下大量闲置土地得以充分利用,同时收益期较短。它依托林地资源,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既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又可以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5]。

6 参考文献

[1] 李瑞盟,韦彦,刘朝霞.关于广西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1):21-25.

[2] 郜晓蓉.山西省林下经济发展前景探讨[J].山西林业,2012(1):13-14.

[3] 闫忠奎,赖庆奎.荥经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南方农业,2012,6(2):51-52.

第6篇

[关键字] 煤矿开采 绿色技术 工艺 前景

[中图分类号] TD8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70-1

近年来,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逐渐深化。煤矿作为国家生产建设的核心能源,也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发展对于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煤矿资源开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资源匮乏问题的严峻使得绿色开采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我国整个煤矿产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

1 我国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

就我国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来看,风力充填、离层区注浆、水砂充填、条带开采、村庄搬迁等手段的应用使得煤矿开采活动的具体实施面临着产出率低、实施难度大等困难,严重阻碍着煤矿产业的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必须深化研究、创新开采技术,将固体废弃物利用与采动破坏以及地表沉陷控制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解决目前煤矿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降低地表破坏程度、减少废弃物排放,以提高煤矿资源的利用率。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是以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为依据,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作为核心目标的新型煤矿开采技术,主要涉及到煤炭、瓦斯和水等可利用资源,对于实现资源开采的高效性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已得到了极大发展,并逐渐推广应用到了煤矿开采的具体实施中。根据我国煤矿绿色开采的实际实施现状来看,我国充填开采技术、离层注浆技术以及条带式开采技术等绿色开采技术已较为成熟。其中,充填开采技术对于控制地表下沉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2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特点及工艺分析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在我国煤矿实际开采中的应用使得煤矿资源开采逐渐实现了高产和高效,极大地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较为成熟的充填开采技术为例,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特点和工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超高水材料充填技术

超高水材料充填工艺采用水力泵送挂包充填,基于充填材料的特点,充填工艺系统不需要复杂的前期材料加工与准备等环节,只需要管路、搅拌与泵送等系统就可以形成完整的充填系统。

(2)似膏体自流充填技术

似膏体自流充填技术充填骨料为破碎后的煤矸石,胶凝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管道输送性能改良剂为粉煤灰和减水剂。似膏体自流充填技术工艺具有利用固体废料煤矸石作为骨料,并添加水泥、粉煤灰、减水剂,形成似膏体管道自流充填置换保安煤柱、仰斜充填采空区的大规模工业利用的特点。

(3)矸石充填技术

矸石充填技术工艺简单、费用低、易操作、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能够减少地表下沉量,减少地表塌陷,实现原生矸石不升井,减少环境污染。就工艺特点来看,长壁综采充填采煤技术充填系统相对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充填效果好,可处理的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量大。因此,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井下采矿行业领域。

3 煤矿绿色开采的作用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因为煤炭长期开采而导致的岩层松动、农田塌陷以及建筑物损害,还能够对岩层移动引起的瓦斯流动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有效地降低煤矿瓦斯引发事故的概率,随着绿色开采技术的不断开发,一定会从根本上消除煤矿内瓦斯气体带来的安全隐患,进而大幅度降低煤矿开采对空气造成的环境污染。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可以有效地阻止矸石山的自燃问题,阻止其在自燃过程当中,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4 我国煤矿绿色开采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国内的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尽管,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还处于初期阶段,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例如:要对不同的煤矿特点进行清晰区分,选择适当的绿色开采方式进行实际开采。高瓦斯矿井须将有一定甲烷含量的瓦斯视为资源,变害为利,实现煤与瓦斯共开采。瓦斯是一种新能源,既可以用来发电,也可用作工业燃料、化工原料和居民生活燃料。因此在开采高瓦斯煤层的同时,利用岩层运动的特点将煤层气开采出来将是我国煤层气开发的一条重要途径,减少巷道内的瓦斯含量,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5 结语

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化的今天,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发展核心理念和根本要求。煤矿行业绿色化生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推广。目前,我国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要求必须制定相关政策、推广技术水平、鼓励技术创新和现实化技术研究应用,从而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重点探索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巍,王庆义,邓成伟. 减轻煤炭开采中地表沉陷的技术浅析[J]. 科技信息. 2008(28).

[2] 朱荣杰,李涛. 变频调速和CST在带式输送机的比较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5).

[3] 刘广利,刘丹. 煤矿采空区膏体充填技术概述[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6).

[4] 张灵华,张国枢. 平煤十矿煤与瓦斯突出特点及其控制因素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3).

[5] 师天华. 煤炭资源绿色开采高效利用技术和政策建议[J]. 国土资源情报. 2010(09).

第7篇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262-01

前言:机械自动化技术以其高效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出错率成为我国加工型产业和农业生产中必备的应用选择。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的进步速度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对提高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有着突出的贡献。现阶段,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水平较之发达国家相比,应用领域和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由此,研究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提高应用效率,是制造产业和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提高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技术水平和应用前景的要求。

一、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技术的应用有了更高的需求。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使得相关的机械自动化技术顺利引入国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加工型产业、机械制造产业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飞速发展,无论是机械自动化产品的生产还是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现阶段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1]。

首先,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起步晚,起点低。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虽然从引进到应用再到自主研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及国际先进的机械自动化技术相比,仍处于落后的局面,急需自主研发和创新发展的推动使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得以提高。其次,传统的生产模式不利于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阶段我国加工型产业中,中小企业是一支大军,占很大比重,这部分中小企业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引进机械自动化技术,依旧采用传统的手工作业的生产方式,给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推广带来阻碍。最后,我国的机械自动化理念水平低,管理思想和技术进步缺少积极动力。在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理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加之生产管理的理念落后,使得本就水平不高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更是难以进步发展[2]。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急于求成,要稳步的提高技术水平,学习技术精髓,创新技术应用,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我国机械自动化生产的目标。

二、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领域分析

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从大体上来看主要是工业生产上的应用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其中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是主要的应用领域,所占比重较大。

1、工业生产领域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

随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步,在工业生产领域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些机械自动化技术包括生产自动化、装配输送自动化、信息化的自动生产流程、高标准的自动化检测等。例如:机械自动化生产线。在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中,从原材料的添加,到个技术工序的处理,再到最后的完结工序及质量检测工序等都由专业的自动化技术及机械完成,较为突出的例子为自动化食品加工生产线,只要提供充足的原材,生产线就会从加工到生产再到包装装箱等一次完成,只要做好最后的质量抽检工作就能满足食用需求[3]。

2、农业生产领域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

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中,主要以大型的播种、收割机为代表,同时涵盖了农作物大棚种植的自动化管理、温度、灌溉的自动化调节等细化应用。典型的代表为我国东北的农业主产区,广阔的东北平原上各类型的大型自动化器械完成了从播种到撒药到收割90%以上的生产作业,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规模大大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精细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也得以大力开展,例如:蔬菜种植大棚。棚内采用机械自动化的技术,能够通过自动化的技术进行实时的温度、湿度调节,及时灌溉,自动化的遮阳及保温幕布能够保证充足的采光和棚内的温度适宜,保证棚内作物的高产丰收,保证农民经济效益。

我国的机械自动户技术除了在工业和农业中广泛应用外,在服务型的第三产业等也开始了应用。如物流运输中的自动整理装配,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保证物品的安全[4]。

三、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有效策略

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前景良好,应用领域待开发区域较多,因此,要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理念上进行重视,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加强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自主创新,在应用的过程中注意绿色环保的应用理念,使我过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规模得以高质量的提升。

1、提升理念,全面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

要推动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首先从理念上就要进行革新。破除旧的传统理念,充分认识机械自动化技术对生产、管理、人工成本节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同时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应该是全面的,不能片面的强调工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应在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进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这样才能全面的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收益,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

2、保证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适用和价值

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保证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实际生产需求相适应。不能盲目的进行自动化技术的引用和设备的引进,避免不符合实际需求的浪费,节约社会资源。只有科学合理的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生产,才能保证机械自动化对价值创造的提升[5]。

3、加强自主创新自动化技术应用

自主创新是我国近年来各行各业发展的热门,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要根据我国产业的现状和需求进行自主创新,保证自动化机械的核心技术不断更新完善,缩小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自动化机械的技术含量,为我国的实际生产需求提供适用性强的自动化机械及技术。

4、注意应用的绿色环保,保证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绿色环保的意识已经得到广泛的认识和认可。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过程中,应注意这一方面的要求。保证机械自动化应用的绿色环保,不因生产加工的机械自动化给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造成压力和破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总之,以一名高中生的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前景良好,带开发的领域较多。在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中,要积极的进行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同时要全面的开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提高生产的效率,降低社会成本,节约社会资源,使机械自动化应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英. 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J]. 科技传播,2015,24:40+6.

[2]董玫.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的探索[J]. 机械设计c制造工程,2013,02:81-83.

[3]赵红,烟承梅,严纪兰. 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展望[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5:59-61.

第8篇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3.045

Thoughts on Development of Green Farms and Green Economy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of Farms in Qinhuangdao Region

LIU Rong-jia1a,1b, YE Bing1a, ZHANG Di2

(1.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a.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Policy and Information; b.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 China; 2.Qinhuangdao City Qinglong County Dawulan Town Chentaizi Village Party Branch Committee, Qinhuangdao 066500, Hebei,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green agriculture and green economy, a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were carried out in Jiacheng plantation cooperative, Xinji town, Changli county in Qinhuangdao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developing green economy and improving green farms in Hebei Province. On this basis,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farms in Hebei province and most of China.

Key words: green economy; green agriculture; diversified green fa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近年?恚?“绿色经济”、“绿色农场”等词汇在社会广为流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对食品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的需求不断提高,发展绿色农业成为社会的一种主流驱动,其绿色理念深入人心。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技术落后、农场单一化和绿色经济发展曲折不前等问题。为了解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学习绿色无公害食品的种植技术以及大力宣传绿色农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应对国内农业发展问题,通过对秦皇岛市昌黎地区绿色农场的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分析,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和改善绿色农场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河北省及国内大部分地区建立和发展绿色农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日益显著,人民对生活也提出健康、舒适的高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绿色经济出现如雨后春笋,且受到了全国乃至全球的青睐。绿色农庄、生态牧场和生态园等模式均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现有的绿色农业只有少数集绿色环境与住宿、餐饮、观光、温泉养生、休闲、娱乐、商务等于一体[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绿色农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传统绿色经济的基础上,更具创新概念的绿色科技及绿色多元化农场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和更持久的发展前景。

1 绿色农业和绿色经济

现代农业的观念是强调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在提高经济功能效应的同时,着力发挥其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作用[2]。而绿色农业是指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依靠自然生态生产力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3],是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部分。现今,中国农业的生产总值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显得至关重要。早在201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就提出未来20年深化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倡导绿色经济[4]。2011年联合国环境署提出,绿色经济不仅能够实现财富的增长,而且还会产生更高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绿色农场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经济休闲农场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是一种深度开发农业资源的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的新途径[6]。

随着党的十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与普及,中国加速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绿色农场和绿色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户和企业收入也有所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绿色经济的较快发展功不可没。但是,在绿色经济较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首先,近年来,绿色经济发展陷入了瓶颈期,科技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现有的科技手段无法使绿色经济得到质的提升;第二,作为绿色经济重要的一环,绿色农场单一化的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绿色农场的多元化发展亟待普及;第三,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政府对于农户与企业财政与制度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绿色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第四,绿色经济本应秉承因地制宜、低碳成本、低碳生产和低碳排放的理念,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却产生了有违初衷的利益为先,对绿色环保型经济发展形成阻力。

2 调研地概况与调研方法

2.1 调研地概况

2.1.1 自然条件 调研地为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新集镇嘉诚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嘉诚合作社”),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地区。针对绿色农场的发展状况对嘉诚合作社的农场进行了为期5 d的考察。秦皇岛属于河北省地级市,环境良好,风景优美,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秦皇岛市气候属暖温带,地处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秦皇岛市农业资源种类众多,林果资源丰富,葡萄栽培与种植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昌黎有着“中国葡萄之乡”、“中国干红葡萄酒城”之称;卢龙被称为“中国甘薯之乡”;山海关区是“中国樱桃之乡”,适合建设绿色多元化农场[7-9]。

2.1.2 社会条件 秦皇岛市所属的河北省是毗邻首都的大省之一,是重要的农业大省。近年来,“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发展”的提出引起热议,政府提出在首都北京周边的大小城市结合生态补偿,建构绿色环境,为秦皇岛市发展绿色经济创造了良好社会条件,也是该地区的优势所在。同时,河北省也面临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且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等诸多问题。

2.2 调研方法

对相关农业人员进行访谈,共调查100人次;拟定调查问卷请相关的种植农户、企业员工和市场商人等作答,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7份。调研内容包括了解农业人员在生产、销售及加工等环节的情况;问卷内容涉及填表人类型、各地区种植作物的分类、其对绿色农业与经济相结合认知度以及对牲畜排泄物处理方法等。针对昌黎县部分地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大多是种植农户、企业员工和市场商人。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与分析,阐明了嘉诚合作社绿色农场发展的进步性及弊端,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可行性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 政府投入不够

据统计,约64%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地政府对发展绿色农业的投入不够。而谈到家乡发展绿色农业为哪种类型时,仅有3%的人选择了政府引导,其中乡村合作组织和个人自发的类型不相上下,分别占样本总数的25%和43%,其余则为少数的企业引导和填表者对这项问题的不太了解。张红艳[10]研究指出,黄家沟村农场规划项目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已形成以农耕体验为特色,集现代设施农业、农业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于一体的都市农业项目,可见政府投入在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政府部门对当地绿色农业发展不够重视有3个原因:第一,很多地区的领导部门没有充分利用地理、气候等有利条件,引导广大人农民投身发展绿色农业;第二,宣传力度不够,农业发展地方标准的制定实施尚处在起步阶段,农民普遍还没有绿色农业的意识;第三,很多助农、惠农等有关政策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11]。

3.2 龙头企业较少,绿色农产品不突出

问卷调查显示,在发展产品销售渠道中,选择企业统一收购的比重约占31%。这说明在城市和乡镇中,企业及合作社仍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但由于龙头企业较少,绿色农产品不突出,很多企业功能不够完善,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尚达不到优质绿色农产品标准,深加工少,这也在普通农户心中尚未形成一个典范[12]。因此,还需长期加强企业合作社对当地整体绿色农业的带动作用。

3.3 经济水平较低,科技手段滞后

农民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主体人群,他们面临诸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2%的农民是种植蔬菜、水果,少部分则种植水稻、油料、花卉及药材等。其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部分靠外出打工或在本村做工,少数饲养家禽和从事其他[13]。由于农村资金有限,很多农户生产靠手工劳作。近几年,政府加强新农村建设,很多机械化作业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约35%的农户采用了机械化生产手段,但由于经济与文化水平较低,能够运用高新技术生产的仅占6%,这足以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还需更大的普及力度,让千万农户也走上科技兴农之路。62%的农户表明,其家庭附近有绿色农产品,其中有40%的人参与到当地农业发展,其产品主要是蔬菜、水果、玉米、板栗等。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当地经济发展是缓慢而稳定的,这是一个保守的回答,农业本是中国发展根本,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它的发展理应是持久稳定。科学发展更顺应时代潮流,当下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的创新,经济水平低成了农户们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阻力[14]。同时,农民普遍文化水平有限、消息闭塞、信息来源少,这些因素也加大了农民提高收入的困难。即便82%的人对绿色农业发展前景看好,50%的人对发展绿色农业持积极态度,但绿色农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的人希望政府能颁布有利政策;32%希望能有资金注入,筹集资金;相当的人数希望有劳动技能培训;少部分则希望有产品?_发等项目。

3.4 农户环保与可持续利用意识薄弱

问卷调查中涉及到关于农户对于人畜粪便及污水如何处理的问题。25%的人认为可以随意堆放,回答将其放入沼气池资源化与制作有机肥分别占32%和22%,用其他处理方法的则占21%。而对养殖厂禽畜粪便及污水的处理,大部分人则建议入沼气池资源化和制作有机肥,赞成随意堆放的占16%。由此看来,当地农民对采用科学、环保方式处理粪便及污水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大多数农户选择随意堆放肥料是为了日后使用更方便。

4 对策与建议

4.1 政府部门加大工作落实与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的领导者与决策者应切实将工作落到实处,加大宣传和引导农户积极投身到绿色建设中去。可通过下乡举办绿色主题的文化演出,也可以书面要求的形式向各乡镇下达通知,鼓励农户因地制宜将绿色农业在自家实现。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药、化肥以及绿色产品的监管力度,以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和影响人类健康为基准,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善于发现重用新型人才,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以此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5]。

4.2 加强中小型企业及合作社对农户的引导作用

除政府外,中小型企业及合作社对农户的引导作用也非常重要。企业、合作社拥有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硬件设备,经济实力相对雄厚,凭借有利条件走在发展绿色农业的最前端。如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把关每一种蔬菜和水果的质量,绿色生活要远离激素与农药,希望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研制出抗病抗倒伏的优良品种,并扩大生产将种子推广到市面上,让普通农民也以全天然无公害方法种植。规模化治理也是企业发展一个重要优势,与企业的正面引导作用相辅相成,规模化治理也成为企业引导农户避免生产风险的有效途径。

4.3 提高农户绿色意识和生产技术水平

经济收益是农户最看重的问题,发展绿色经济的最终目的在于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政府的惠民政策和有效的绿色意识宣传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户对经济收益的追求目的。培养作为绿色经济主体农户的绿色意识非常有必要,他们也是希望以绿色为理念提高经济收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很多农户受教育水平有限,但现在有很多大学生人才返乡,将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理论落实到实践,并采用机械化手段发展提高工作效率。

4.4 推进社会、经济、自然“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

推进社会、经济、自然“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需要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相对独立又对外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16,17]。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要促进“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还需要营造氛围,加大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力度;从点到面,逐步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制。

第9篇

关键词 结构调整 木薯干 支柱性货种 手段

近期镇江港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传统支柱性货种铁矿石、煤炭作业量持续下滑,而木薯干海轮严重压港,集团公司应紧跟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步伐,将木薯干货种作为新的支柱性货种进行培育,如此将巩固镇江港木薯干既有作业优势,使镇江港成为国家级木薯干中转龙头口岸。

一、镇江港支柱性货种的发展前景展望

(1)铁矿石。与铁矿石对应的钢铁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决定了钢铁行业必须进入由钢铁产能和产量不断增长转为钢铁生产总量趋于稳定、基本不再增长,产能不再增加、过剩产能逐步化解,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将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

(2)煤炭。煤炭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库存增加、价格下滑、效益下降,一方面,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主要耗煤行业的产品产量增幅都在下降;另一方面,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煤炭消费的“版图”也在逐步收紧。国家能源局等部委提出,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要控制在62%以内,而据估算,2014年,这一比重已从66%降至64%。今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了《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鲁4省市累计煤炭消费量减少8300万吨;产煤大省山西决定,2020年前原则上不再新配置煤炭资源,除关小上大、减量置换外,不再审批建设新的煤矿项目,严格控制煤炭产能。从全球来看,中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大的国家,2011年煤炭产量32.4亿吨,占世界比例高达48.3%。其次是美国,占世界产量比例为14.8%;而中国煤炭储存总量仅列世界第三,不足美国储存总量的一半。事实已经证明大量使用煤炭已使中国环境严重污染。因此,从国家能源战略角度考虑,应该相当谨慎地使用煤炭资源,尽可能使能源来源分散化和能源消费结构合理化。

(3)木薯干。木薯干主要作为制造酒精的非谷物原料。酒精的用途非常多,在国防工业、医疗卫生、有机合成、食品加工、工农业生产和科研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木薯淀粉是一种基础的原料,在食品制造、纺织、饲料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接近2000种的产品在生产中都需要应用到淀粉,其中木薯淀粉占接近五分之一。现在,以淀粉为原料生产的新技术在发展,所以,木薯淀粉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我国在使用木薯淀粉的时候,一般是用来加工粉丝,我国的木薯淀粉现在还是以进口为主的,尽管近年来木薯淀粉的生产量在不断地上升,但是,其使用量也在不断地上升。

木薯酒精是化工企业常用的原料,在医学和化工行业应用是最广泛的,而且在制酒业也得到了广泛地使用,在一些燃料领域,尤其是可再生的燃料中应用是比较广泛的,近几年,国务院也大力宣扬运用乙醇汽油,能够起到良好的环保效果,乙醇汽油现在已经作为一种清洁型的燃料被人们看好。现在,我国每年使用的汽油大概在4000万吨左右,那么,就需要运用400万吨的酒精,但是,我国的酒精生产能力只有每年200万吨,所以,酒精的供应量是不足的,木薯酒精在以后的酒精行业中还是具有较好的前景的。

优质食用酒精是新型白酒的主要原料,我国既是产酒大国,也是酒类消费大国。酒精进一步加工后,可以和一定比例的汽油混合开成乙醇汽油,已在我国多个省份推广和使用,乙醇汽油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总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酒精的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广泛,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为满足国家能源需求和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以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积极鼓励发展和使用以非粮食生物质为原料所制造的生物液体燃料。木薯干主要自东南亚国家进口,近年来中国-东盟贸易持续增长,今年双边合作有望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预计年底完成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计划年底完成谈判,“一带一路”区域经贸战略的发展将推动双边合作,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预计今年双边贸易增速将超过10%。预期在国策大力扶持下,木薯资源今后数年可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长线发展前景乐观。

二、如何做大做强木薯干货种的一些对策

近年来集团公司码头木薯干进口量持续大幅攀升,从2010年到2014年,5年时间进口量增长了470%,2014年港口进口量已接近全国总量的一半,镇江港已经成为该货种的龙头中转口岸。因生产资源的制约,集团公司木薯干作业已到瓶颈期,海轮压港现象严重,港口作业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长江下游港口中太仓、靖江、泰州、南京等口岸均已涉足该货种的作业,在木薯干进口量逐年增长的市场情况下,如何保持住市场份额、扩大作业能力,笔者认为应做好下列工作:

(1)培育稳定的木薯干劳动力队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稳定的作业人员是港口进行装卸作业的基本保证。

(2)改进木薯干作业工艺,提高作业效率,满足环保作业要求。木薯干作业时扬尘大,应更新装卸设备,技术创新,降低粉尘污染,港口企业提高货种装卸效率是化解生产矛盾最有效的方法,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作业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将益发严格。

(3)改善库场堆存设施,满足木薯干仓储条件,保证货运质量。木薯干怕雨防潮,受潮后容易霉变,温度过高时易产生异味。

(4)增加作业泊位。今后港口应能达到4艘木薯干海轮同时作业的能力,以满足木薯干进口量不断增长的作业要求。

(5)提高商务营销队伍素质。坚持诚实守信、公平公正、长期共赢的合作原则,与大客户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稳定货源。

三、总结

经济规律显示,一种产品的寿命一般要经历由试制、成长、成熟和衰退直至被其他新产品所替代这样一种循环过程,经济社会现象往往也存在相应的循环变动,认识和掌握事物循环变动的规律,预见下一个循环周期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充分利用有利的时机,对港口生产作业组织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中,企业的良性发展就是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附加值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国家鼓励、扶持的作业货种方面,集团公司应抓住历史机遇,转型发展,利用既有优势将木薯干货种做大做强,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其他港口无法复制的国内龙头中转港。

(作者单位为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轮驳分公司)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同时互联网技术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机械设计和生产也逐渐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在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融合了多项技术,所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机械工业自身的技术结构予以充分的调整,这样也可以很好的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其也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这和我国经济发展规律是相符的。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概述与特点

1.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概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它所研究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主要有机械装备和机电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制造管理等多个环节,在对机械设计制造不断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综合多项技术,这样也就逐渐的形成了自动化综合技术。机械自动化简单来说就是使用自动化技术完成机械的生产和制造,机械设计和制造方式的变革带动了我国的工业发展,提高了生产的连续性,这样一来也就大大的提升了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从而也就使得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这样也就给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技术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1.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的人性化和智能化,同时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对很多种资源进行重新的整合,这种生产方式和传统的机械生产制造方式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的,在这些差别当中,最本质上的差别就是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两个特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单独的概念,所以其整体性非常强,其主要包含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等等。机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在技术上是存在着一定的瓶颈的,所以要根据其功能的要求对其予以设计,产品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做出一定的调整,它并不是多项技术的堆砌,而是将多项技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将其构成一个整体,这样一来也就形成了机械制造的自动化功能。

2 机械设计制造机其自动化发展前景

2.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智能化通常就是模仿人类的智力和功能对机器人进行适当的完善和改进,从而使得机器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增强,这样也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其判断能力和决断的能力,这样也就使得控制目标更加的人性化。智能控制系统通常就是人机一体化的一种表现,它是人和智能机器的结合体,智能化能够很好的保证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智能活动,人和智能机器能够相互合作,这样一来也使得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2.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数字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数字化也是以后机械自动化生产技术的一个关键的发展趋势,在我国,网络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普及,机械制造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就是要实现数字化,数字化制造主要是将各种信息按照数字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还要对知识数据和图形以及技能等用数字化的技术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在制造企业的内部网络当中得以展现和共享。为了能够在这一过程中给市场以积极的反应,一定要对信息予以分析和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会接触到多媒体技术、制造技术等等。数字化制造技术是将制造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制造商在这一过程中要机械产品的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还可以建立一支战略联盟,这样就可以一起协作,完成机械产品的生产。

2.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虚拟化

传统机械设计与制造都是靠图纸进行的,事先设计好图纸,再根据图纸进行制造出成品,通过试验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完成成品。传统机械设计延长了设计与制造周期,并且浪费大量时间,半成品的检验完善同时也会浪费很多材料,此外,还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加大制造经济成本支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互联网技术也日趋成熟。人们运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设备可以进行模拟操作,并且模拟次数不限,还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对数据进行传输,使产品制造设计的相关工作方进行及时沟通交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虚拟化能够加快设计制造进程,缩减成本,加强双方合作。所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虚拟化在未来必不可少。

2.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微型化

回望机械发展历史,在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生产工具由大到小,产品越来越精致并且功能强大,如电脑的发展,一间屋子大小逐渐成笔记本或pad。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微型化并不是突发奇想,早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萌生了微型机械的想法。由于机械产品的原材料供给及机械制造产品的各个部件的精密制作等出现难题,机械微型制造才发展比较慢。改造机械的内部构造,选用更精密的零部件,减小机械产品的面积大小,减少能耗,提高机械运作效率以及简化操作,这些都是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热门话题与研究重点。未来,微型化机械产品指日可待。

2.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绿色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资源大量减少,环境污染加重,人们呼吁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倡导绿色环保,绿色产品应运而生。经济发展讲究和谐,追求各种资源的平衡,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人类无论从事哪一种活动,都不能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机械设计制造同样如此。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无不体现绿色化,设计构思、设计、制造、销售、使用与维护、回收及再制造这些阶段都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绿色产品旨在保护环境,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绿色机械自动化产品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融合了多种技术,满足了生产的需要,提高了生产效率,方便了机械业生产活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正不断向智能化、虚拟化、数字化、模块化、微型化和绿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J].中国科技投资,2013(11).

[2]农应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3(2).

第11篇

3月30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举办的第六届可持续发展新趋势报告会上指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行动,努力将经济复苏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寻找推动经济新一轮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3月30日, 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CBCSD) 2010年会员大会暨第六届可持续发展新趋势报告会在北京召开。本届报告会以后经济危机时代的战略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探讨低碳经济、绿色发展,交流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展示可持续发展前景,以坚定的信心、全球的视野、战略的思维和务实的行动坚持扩大改革开放,带动更多的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行动,努力将经济复苏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寻找推动经济新一轮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企业联合会(CEC)会长王忠禹在大会上表示,与传统的经济模式相比较,低碳经济是未来大有希望的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可以为所有国家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大量机会。

他指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导力量的广大企业,不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需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承担起自身的责任。首先,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超前部署,把低碳经济理念贯彻到企业经营发展的整个过程;其次,要继续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围绕节能减排开展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第三,制定并实施绿色行动计划,打造绿色供应链。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大会上也表示,发展低碳产业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则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对于我国面对的严峻形势,苏伟说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应围绕如何实现2020年控制二氧化碳排放行动目标来开展,重点应放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强度;二是以节能降耗为抓手,控制化石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积极推进低碳消费;三是大力发展非石化能源,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四是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大力促进低碳技术创新。

面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空间,BP亚洲烯烃及衍生品业务总裁、上海赛科化工公司董事长江瑾和帝斯曼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蒋惟明分别发言表示,未来将会更加注重中国市场,积极寻找在低碳经济方面的发展机会。

第12篇

[关键词] 辽西地区 小杂粮 现状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S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042-01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辽西地区的小杂粮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在具体的生产实践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所以时下对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从而制定合理发展计划和高效的解决措施,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现状

辽西多属丘陵山区,是典型的半干旱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温高降雨少、日照充足等等,为小杂粮农作物生长的提供良好条件。不仅种类繁多、种植广泛,而且品质优良,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目前,辽西地区的小杂粮耕种面积数万亩,将近占主要耕地面积的一半。谷子的种植量最大,占小杂粮的80%以上;其次为绿豆、小豆等豆类;黍子、其次是葵花、大豆、芝麻、绿豆等、芝麻、向日葵种植面积较少;向日葵主要以油葵为主。目前,辽西地区最主要的油料来源就是芝麻和向日葵。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向日葵食用油得到大力推广和食用。

2 小杂粮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用和社会效应

2.1 小杂粮种植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小杂粮种植具有抗干旱耐贫瘠,易于耕种、便于管理的特性,使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播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小杂粮是当地最主要的农作物,在辽西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作用重大。

2.2 小杂粮种植为畜牧养殖业发展提供条件

辽西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无疑需要大量的饲养材料,小杂粮农作物为其提供丰富资源。粮草兼收,大大提升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小杂粮的种植生产为畜牧养殖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保障。

2.3 具有绿色纯天然品质,易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因为小杂粮生产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病虫害的发生率很低,实施的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农药的使用量小,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比如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重要作用,药用价值很高,是消夏解暑的必备品。

2.4 独特的生长习性,成为避灾救灾的重要物资

由于辽西地区常年干旱少雨,自然灾害比较严重。小杂粮生长周期短,小杂粮作物只要在“芒种”之前播种即可成熟。并且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所以种植小杂粮常常被用作避灾救灾的必备物资,弥补粮食不足,提高经济效率。

3 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多代利用,品种老化

辽西地区的小杂粮种植多数为农户自产自用,多代种植,品种质量出现严重退化、老化、混杂现象,品种更新换代形势迫切。

3.2 思想观念陈旧、生产条件落后

辽西地处偏远地区,经济贫困,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应用较慢。农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能力差,受传统种植习惯和陈旧小农思想观念的影响,小杂粮种植技术落后,管理模式粗放,导致农作物产量不高,经济收入微薄,小杂粮产品多数为自产自销。

3.3 缺乏品牌意识和营销理念

辽西地区虽然具有小杂粮生产资源优势,但是在加工销售过程中缺乏品牌引领。经营者对品牌营销理念认识不足,品牌经营势力较弱,缺乏专业品牌的深度开发。

3.4 深加工规模不完善,龙头企业缺失

小杂粮农产品多为原粮销售,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设备落后、不足现象严重。虽然目前辽西地区粮食加工企业众多,但是能够带动农户形成产业链的龙头企业犹如凤毛麟角。

4 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策略

4.1 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小杂粮产业战略性发展理念

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科学发展为引导,转变思想,创新发展;重视发展小杂粮生产的作用,调整小杂粮产业发展的地位,制定有利的发展措施;发挥地域优势,优化产品种植结构,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促使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步入稳固发展的快车道。

4.2 提高种植水平,优化品种质量

加大经济投入,培植销售市场好、高产、优质的小杂粮品种,并强化推广种植 ,提高小杂粮种植技术水平,实现小杂粮种植现代化、科学化,确保产品的高产、质优,满足市场需求。

4.3 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小杂粮产业现代化发展

世贸组织的加入,为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借助有利商机和自身资源优势,科学组织、多方入手,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的知名度,拓宽产业销售渠道,进一步推进小杂粮生产、开发快速发展。

4.4 注重品牌建设,构建科学的生产链条

不断创新发展,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致力于高端产品、优质产品的生产、开发, 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生产设备,促使小杂粮加工、包装质量和品位的提高,打造独树一帜的品牌产品。

4.5 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小杂粮产业发展

辽西地区小杂粮加工销售企业普遍规模小、发展慢、效益低,很难带动产业的发展,对小杂粮种植户的经济收入造成很大影响。目前,小杂粮产业经营优势得以发挥的关键是加大对小杂粮产业的扶持力度,快速提高加工量和销售量。龙头企业的建立是促进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5 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前景

温度和光照是小杂粮生长的基础条件,辽西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成为我国小杂粮生产基地。这里的小杂粮产品绿色自然,籽粒饱满,市场销售形势好。辽西地区小杂粮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种植小杂粮农作物不仅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农户经济效益,改善消费者的食品质量,增加了创汇增效能力。由此可见,小杂粮在辽西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部门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加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建立长效机制,对于推动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发展作用重大。

参考文献

[1]郑清理,高瑶琨,陈玉成,孙桂玲.辽宁省小杂粮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杂粮作物,2005,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