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32: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
一、农村经济的定义
农村经济是所有关于农村区域的一切经济活动,或者与所有经济体相关联的一切农业生产活动,所以农村经济关系代表着农村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自从我们经济腾飞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也得到了相应提高,特别是以小区域的农村经济体,数量之多,奠定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在最近一些年,农村城镇化建设也在不断的加快,初步统计已经发展到了19060多个。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急速增长时期。深思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农村城镇的特点是级别低,数量多,它围绕着城市的边缘,作为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纽带。农村城镇化使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发展,从而达到了农村与城镇人口的比例相互平衡,这对经济平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样一来使农产品的销售更加畅销,也极大增加了农业人口的收入。所以促进农村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探究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农产品质量太次随着贸易在信息时代的影响变得国际化,我国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涨幅达到几倍。但是由于我们地域广阔,农业产品分布较为分散,直接导致农产品供应不及时,从而造成产品滞销。又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品众多,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的生产技术和技术设施相对比与国际水平还是远远落后,这就暴露了我们农业品质量问题,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失去了竞争力,这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现代社会,人民越来越注重健康,所以质量问题至关重要,农产品质量不达标,就难以被消费者认可,这直接断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道路。(二)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长期不足农村的经济投资力度不够,这直接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自身资金有限,另一方面是引入资金不够。由于农村生活竞争力相对城市比较低,所以产生的压力并不是很大,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间接地使农民安于现状,这样大大的降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积极性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占有特别重要的因素。(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我国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落后,农业的经济结构生产不合理,缺乏有特色的主产品,农产品基本都是自产自销,小农思想,很难发展农村特色,在向外拓展农产品市场存在很多阻碍。
三、对于改善农村经济的建议
要想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合理的制定方案,来改善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具体有以下几点:(一)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我国的农产品在质量方面还是比较落后,如果依然使用陈旧的方法和设施,那么质量是不会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因此要积极学习国际化先进技术,引入高科技设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于质量的要求,这样才不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尽量做到供需平衡,看清市场,使得农产品不滞销,物有所用。(二)改善农村思想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首先要增强农民的思想素质,改善农民的思维方式,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政府要积极做好配合工作,调动农民努力搞好农业生产,让农民都具备一定的团队感。要多传授于农村人员农业技术,可以多组织农业培训课,不断促进农村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为建设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以及科技意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快速有效,让人人都为农村经济尽一份力,建设社会新农村,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要求也随时增多,要随时掌握市场经济需求,根据市场供需,制定对应方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得农产品生产多元化,充分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满足市场所需,生产链才能保持良好的活力。(四)对农村发展制定优惠政策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减免农民各种税收,增加扶持政策。如今物价飞速上涨,农业生产成本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翻了很多倍,以往的对农扶持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因此政府应该投入一定的扶持资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产负担,这也间接地促进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度。只有从扶持农业这个切入点入手,才能彻底打开农村经济翻天覆地的改变。国家只有把经济基础做牢靠了,人民生活水平太能达到新高峰。
四、结语
随着社会现代化飞速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生产也需要和国际化接轨,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也逐渐转变为商业经济,农村产品也逐步走向多元化。我国农业在中国经济中才有一定重要比例,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有极大的比率,加快农村经济的步伐,可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巩固农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国民人均收入。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投入力度,改变农村卫生条件落后的难题,积极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推动农村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打下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孔令辉,阿茹娜.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应用与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6(7).
[2]孙良媛.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挑战、机遇与出路———“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2(5):48-51.
[3]林毅夫.农业产业化与“山东经验”[J].城乡桥,2007(9).
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84亿吨,在2004年增产3877万吨的基础上又增产1455万吨;粮食亩产309.5公斤,再创历史新高。“十五”期间,主要经济作物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畜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和平稳发展态势,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渔业保持快速发展,2005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比2000年增加827万吨,年均递增3.6%。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格局趋于稳定。
2.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效经济作物、畜牧业、渔业保持较快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得到优化,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已现雏型。“十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2000年的30%提高到45%。
3.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集贸市场为基础、直销配送和超市连锁为重要补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逐步形成。大中城市消费鲜活农产品的80%通过批发市场提供。农业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方式日趋多样,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贸易大幅度增长,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欧盟、日本的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贸易国。以远洋渔业和境外土地开发为代表的境外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
4.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比2000年增加1002元,扭转了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近年来,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收入构成发生积极变化,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明显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3209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2365万人。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民生活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5.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取得突破。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减免了农业税,取消了牧业税和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实行了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这是农业政策的重大突破。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完善,依法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农村土地使用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系列制约因素的存在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要求,具体如下:
1.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耕地质量在一些地区持续下降;水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和效益低下并存;部分地区农村能源短缺,可再生能源开发不足;农业资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环境依然脆弱。这就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加大耕地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治理力度,注重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农业投入不足,欠账太多,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较差,支撑体系不强,短期内难以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这就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更加注重政策的扶持,加大政策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夯实农业的基础,增强农业抗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3.市场竞争压力加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外农产品进口压力加大,农产品出口面临的贸易摩擦增多,技术壁垒增强。与此同时,我国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保护农民权益的机制和体系还不健全,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这就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加大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4.农民增收的难度增加。目前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比较效益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难度较大。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消除,转移就业增收任务艰巨。这就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农民增收,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大力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三、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
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国情,提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如下:
1.坚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和区域优势,不断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加强关键领域和重大技术的研究,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扎实抓好农民科技培训,真正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已成为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要深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
2.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进一步开辟农村内部就业和增收领域;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就业技能和本领,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和增收渠道。
3.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不断推进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构建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体制环境,充分体现农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产业转移,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增强促进发展的能力,在农业国际化的进程中保护好发展好我国农业。
4.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深化农业投资体制改革,改善农村融资制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强化约束机制,把支农效果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标准,不断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农机化装备和生产结构,稳步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加快农机化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
关键词:农村经济;小城镇建设;措施
引言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基础设施有了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农业结构在优化调整中日趋合理;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然而,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薄弱、农民观念转变不够、经济效益低下、政府财政扶持不够等原因,在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缺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尤为缓慢,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此,我们必须着力转变思想观念,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正确扶持引导,不断地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小城镇现状
虽然我国农村小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小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较起来更为明显。如果按照按国民收入基数计算,1952 至1978 年,我国农村小城镇化比率只提高了5.4 个百分点,而同期工业化率上升了26.7 个百分点,非农化率上升了22.4 个百分点,这表明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农村小城镇化比率上升力度是非常低下的。虽然1978 年至1998 年的20 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上升了12.5 个百分点,但是仍然落后于工业化与非农业化的水平[1]。
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相比,我国的小城镇化率非常滞后也是表现的非常清晰。以1999 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为例;197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17.4%,1980 年为19.9%,1997 年为29.9%,分别落后于当时世界上的平均水平,即35%、40%、46%,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70%以上相比,更是望尘莫及[2]。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率有所提升,进一步缩小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3]。
目前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万人。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已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的中心[4]。
2.农村经济发展分析
2.1 农村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2.1.1 居民经济生活意识
居民经济生活意识是指居民对自己经济生活的规划,以及对待生活中经济活动的态度,主要包括其消费价值观、理财意识、对农村市场机遇的把握能力和认知能力等。农村居民传统的生活意识相对保守:在消费上,往往表现得较为不喜消费,除基本生活消费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消费,也有部分居民仍没有能力进行过多的其他消费;在理财方面,农村居民较多的是重视财产的保存即存款,害怕投资害怕蚀本,造成大量的农村经济滞留,资金流动性小;在对市场的认知上,往往由于自身知识能力较低,导致其对市场规律把握不到位,农民眼中的市场犹如一潭深水。
2.1.2 区域性经济结构
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地域广阔人数分散、地势偏远等原因,造成其区域性经济结构失调。主要表现在:①农村市场畸形,农村市场上出现的商品普遍质量较低,农民能够出售的商品也多是廉价的初级原料,农村市场管理漏洞较大,农民消费得不到保障;②农村产业结构失衡、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深加工力量不足;③农村信息网络不完善,特别是信息网络方面,由于其地域广阔,人员分布不均衡等原因,以目前的经济实力不能做到“家家通”。上述问题直接将农村变成一个封闭、滞后、独立的空间,农村经济脱离与外界市场的联系,活力较低,因此发展缓慢。
2.2 农村经济发展优劣势分析
2.2.1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城市支持农村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村镇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使广大农村面貌有了农民人均可支明显的变化,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增加值、配收入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呈现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加大农民非农收入的方式。
2.2.1.1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广大农村有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不仅给城市带来了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且还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向外流动,向城市和城镇集中,对发展现代农业是相辅相成的。这样可使在农村闲置的劳动力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减轻耕地和草原上人口的承载压力,并促使农村土地的流转集中,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2.2.1.2促进养殖业发展
广大农村有广阔空旷的养殖场所,农民可以进行养 猪、养羊、养兔、养鸡、养鸭等,投资少见效快利于管理,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老孺都可以进行管理。发展水产养殖业,农村有丰富的水资源,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只需少许资金和技术便可进行养殖。
2.2.1.3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发展农村旅游大有可为。应当充分利用农村自然风光及农业观光资源、乡土民风习俗、乡村饮食文化、开办农家饭店、农家旅馆开发农村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农村生态、人文旅游休闲项目,提高住宿、餐饮、接待氛围,展现特色的服务活动。吸引城里人到乡下看看,去休闲、去享受、放松心情、呼吸大自然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参观农村的山水、果园、鱼塘、大棚等,感受农村生活、品尝农家菜。
2.2.1.4加快运输产业的发展
我国70%以上都是农民,住在农村,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都相对比较麻烦,首先需要把自己的农产品卖出去,是否都能买回自己所需物品呢?然并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丰富的劳动力能把自己农产品顺利的卖出去,随着联合集体经营的深入,拥有一个庞大的运输队是大势所趋。这样不仅有利于农民把自己的农产品和蔬菜瓜果更快更好的高价买到城里,而且还可以买到城里相对便宜的商品。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农民收入。
2.3.1农村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2.3.1.1农产品质量跟不上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地区性和阶段性的过剩。我国农产品产量增长趋势过快,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发展滞后,人均资源匮乏,导致产品质量没有跟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大量产品处于积压状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质量提高迫在眉睫,但我国对农业的科技投资存在着严重不足,导致农业技术进步受阻,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3.1.2 农业生产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投资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受到资金的限制,另一方面投资动力相对缺乏、缺乏优越的投资“技术”,投资引诱也严重不足。过度安逸的农村生活使得农民缺乏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从而导致其抗风险能力不高,因此农民通过投资来进行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的动力相对缺乏。主要是由于农业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过长,规模较大、风险较高,而且盈利水平还相对较低,缺乏对市场资本吸引力,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去农村投资。
2.3.1.3 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相当大比例的薄弱村集体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高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使党支部缺乏履行领导职能,缺少为群众提供多种服务的能力,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得不到更好地服务,因此他们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因素,从而导致农村经济不能持续、稳定、全面发展。
3.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小城镇地处城市之尾, 农村之首, 是城乡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 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小城镇建设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从我国各地的实践看, 这种带动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3.1 依托小城镇建设,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需要进行电力、交通、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又需要进行住宅、学校、医院、娱乐等生活设施建设。这将有力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专家调查测算,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平均每km2 需要投资1亿~2 亿元, 以全国每年新建600 个小城镇( 每个小城镇以3km2 计算) ,投资规模达1800 亿~3600 亿元, 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2~3个百分点。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环保等行业的发展, 而且可以给农村劳动力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并通过建设资金转化为消费资金, 从而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3.2 依托小城镇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 传统的思路是提价减赋, 但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达到国际市场的水平, 而且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 国家有限的财力根本无力对农业进行过多的保护, 这意味着通过农产品提价来使农民增收致富办法已达到极限。因此, 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 有步骤地将一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促使一部分农民放弃原有的土地, 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农业经营单位只有达到一定单体规模时, 才能发挥农业机械和现代化种植方式的作用, 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也才能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必将大幅度上升, 有利于解决当前农产品的需求不旺, 农副产品“卖出难”、“买价低”等问题, 这对扩大产品市场容量, 稳定农产品价格, 增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促进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延长农村产业链, 增加农民收入等可起到重要作用。
3.3 依托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农村经济要快速发展, 农村工业化是必由之路。农村工业化的主要手段是发展乡镇企业。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 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 为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 目前, 我国乡镇企业“村村点火, 户户冒烟”的情况大量存在, 布局过于分散。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表明, 乡镇企业办在村里的仍占92%, 办在镇上的只占7%, 办在县城里仅占1%, 这样, 不仅增加了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降低了乡镇企业的竞争力, 而且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 导致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影响了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 使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 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 还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可见, 只有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发展才能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反过来, 小城镇的发展又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如采购原材料、推销工业品、筹集资金、雇佣劳动力等, 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小城镇的发展将日益成为乡镇企业的载体, 成为农村城镇化的推动力量[6]。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农村小城镇化建设较为滞后,已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带来一定的挑战。农村经济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和将来的一项重要问题,必须要解决好,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富强,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然而,解决农村经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的正确方针政策,到底该怎样解决农村经济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还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进行研究和实践。有国家的重视和那么多农村经济学者们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的农村经济问题是能较快解决的。让我们期待和祝福我们的农村经济早日走出困境,实现真正的繁荣与富强!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发展报告[R]. 世界银行.1994,222 - 2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110-111 .
[3]孟德明,李慧. 浅谈农村小城镇建设现状及有关问题[J]. 农民致富之友 ,2013,16:31-32.
[4]陶红英. 谈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外资, 2013,20:85-86.
【关键词】农村经济 农村教育 原因分析 对策措施
谈到发展,我们必须先了解何为农村经济?所谓农村经济是存在并发展于农村中的经济体,包括农业经济和农村中的非农业经济。农村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以农村中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必要补充,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因素。综上所述,农村经济是农村中各种经济经营模式的综合,是国民经济及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后方保障。
农村经济关系国计民生,因此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显得十分重要。在此背景下,分析发展农村经济对策,更具现实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教育角度分析经济的发展,尤其对农村经济发展更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从农村教育角度分析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具有意义。
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形成了单一的全日制普通学校教育结构,忽视了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农村教育的内容和学科设置脱离农村实际。接受教育的毕业生回去后缺乏实际的生产能力,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农村人才呈现出“三少”的特点: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规模比较薄弱,缺少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基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不协调性,严重限制着农村教育本身的长远发展。
农村教育可以影响农村人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的发展,会促进农村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促进农民少生优生。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人口过多,农村土地偏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
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要发展,必然需要促进传统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而要发展现代农业,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需要大量的农村人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首先,大部分农民沿袭的仍是传统的耕作思想和技术经验,几乎没有科学技术方面的学习和投入:其次,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思想仍然严重,封建迷信活动泛滥:最后,农民法制意识淡薄,有的农村干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损害群众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民却不知道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些现象,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要顺利解决这些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和矛盾,既要靠党和政府的政策帮扶,又离不开农村基础教育的渗透和影响。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通过农村基础教育更好地改变农民思想,提高农民素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安定、和谐、健康地发展,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于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增加政府投入,积极探索筹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新路子,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努力解决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增加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是缓解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的关键所在。国家可以向经济困难的农村中小学生提供义务教育补贴,减免学杂费,帮助其完成学业,充分履行政府应尽的法定义务教育责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师资管理。一方面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特别是贫困和边远农村地区教师工资待遇,对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吸引合格师资到农村任教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和质量关,建立合理的农村师资输入与交流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教育差距扩大的原因,其根本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种制度安排的不合理。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和农村在教育方面的公共服务差别很大。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存量。
总而言之,国家必须深刻认识到,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舒马赫著.小的就是美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秦庆武,徐锦英等.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与出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3]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4]邱共华.农业剩余劳动力难解[J].当代经济,2005,(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2.057
Abstract: The influences of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the peasants' income growth in Hubei province were analyzed, the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policies were put forwor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easants' income growth in Hubei province.
Key words: Hubei province; rural finance; peasants’ income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之一,其中农民收入的增长更是关乎国计民生。农民收入的增长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必然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1-3]。但是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普遍面临着市场失灵、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传统的信贷方式不愿意将农业和农民纳入理想的融资对象等困境[4-5]。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筹集更多地需要通过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市场来获取。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对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实现农业产值迅速增长、农民快速增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7]。
1 湖北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由于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高、资金回流缓慢、信贷风险大,使得很多的金融机构不愿意涉足于农村金融市场;另外,立足于农村经济市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逐渐将目标集中于农村的企业和少数富裕的农民,大部分急需资金的农民却得不到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这进一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同时也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发展。
表1显示,湖北省农业贷款和农村贷款不仅绝对值偏低,而在湖北省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相当低。2005-2014年,湖北省农业贷款总额为74.0~90.8亿元,2009年湖北省农业贷款总额最高,为90.8亿元,而2010-2014年湖北省农业贷款总额与2005-2009年相比下降趋势。2005-2014年,湖北省农村贷款总额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340.1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 310.2亿元,但在湖北省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仅为5.03%~7.24%。2005-2014年,湖北省农业贷款在湖北省农村贷款中所占的比例由2005年的5.81%下降到2014年的5.43%。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并不乐观。
2 湖北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湖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其农村土地幅员辽阔,农村中小型企业以及农民的分布比较分散,这将会增加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资产的管理成本。同时,农村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农民对资金的单次需求额度小、次数多,导致金融机构的管理成本较高。此外,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的收入低、有价值的可抵押资产几乎没有,同时,农业易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极大地增加了金融贷款的风险,导致很多金融机构甚至是专业的农村金融机构都不愿意向农民和农村中小型企业贷款。
目前,湖北农村金融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且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竞争秩序,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严格控制维护了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减少了竞争,却不利于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的改善,农村金融市场上单一的金融机构和单一的金融产品不能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了一批非正规金融组织机构。非正规金融组织借贷操作简单、合同内容简单且实用,同时对于借贷参与者的素质要求也不是特别高;非正规金融组织由于其自身的规模小、组织灵活、借贷时间比较易于掌握,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成本较低而且其借贷机制灵活也吸引了很多的农民及农村中小企业的青睐。但是,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特征十分明显,内部管理机制非常不规范,其相应的风险管理与制约机制很不健全,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风险。
3 湖北省农村人均收入现状
湖北省拥有66.1%的农村人口。农业仍然属于弱质产业,基础设施薄弱。从图1可知,2009-2013年湖北省农村人均收入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省农民人均收入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浙江省的差距较大, 2014年湖北省和浙江省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为9 892元和19 400元,2009-2014年湖北省农村人均收入是浙江省的50.99%~54.40%。2009-2014年湖北省农村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为16.64%,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为13.95%,浙江省农村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为14.21%,湖北省农村人均收入年增长率高于浙江省和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年增长率。
4 湖北省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分析
湖北农村金融不能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快速增长的需求。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占整个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量的份额并不是很大,2005年底湖北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仅占湖北金融机构总资产额的19.7%,与全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程度相比,湖北农村的金融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农业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和改善迫切需要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持。
关键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金融发展指标;地区差距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南京财经大学课题(C0706)资助。
作者简介:刘敏楼(1974-),男,江苏泗阳人,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研究;宗颖(1976-),女,江台人,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流通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9;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3-0095-04 收稿日期:2008-03-02
一、引言
国内在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方面已积累了相当多的文献,其中对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反思更是多有力作(谢平,2001;张杰,2004;周立,2007)。但是,关于农村金融的具体发展状况却缺少系统总结的文献。姚耀军(2006)对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衡量,并从总体上总结了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四个特点:其一,农村货币化程度加深,同时,农村货币化程度区域差异明显;其二,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不佳;其三,农村信贷市场已属于极高寡占型,而农村信用社处于垄断地位;其四,金融的储蓄运用的中介功能微弱,并且正规金融体系在中介功能上正逐渐被非正规金融所替代。且在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这种替代更加明显。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区际、省际、甚至省内发展差距都极不平衡的大国,经济、金融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周立、胡鞍钢(2002)认为,由于金融问题的外部性很强,其发展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关系密切,从关注经济发展差距、社会发展差距甚至政治问题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应当关注国内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依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所提供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从省际层面上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别进行衡量和比较,以提供一个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的新视角。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指标
麦金农(1973)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问题时,提出用货币化指标来衡量一国的金融增长。他认为“货币负债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向政府和私人部门提供银行资金的镜子――看来是经济中货币体系的重要性和‘实际规模’的最简单标尺”。一般地,它被简化为M2与GDP之比,以衡量一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由于金融发展首先是货币化程度的加深,并且经济货币化是金融深化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因此,金融发展的第一个也是基础性的衡量指标应该是货币化程度(彭兴韵,2002)。对于中国的农村经济来说,货币化可能更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同时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比率。但是,比较遗憾的是,农村M2的数据难以收集,也难以较为精确地衡量。
另一个衡量金融发展规模的指标是金融相关比率。戈德史密斯(1969)在研究金融发展和结构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是金融相关比率(FIR)。金融相关比率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含有重复计算部分)与国民财富――实物资产总额加上对外净资产――之比”。一般地,它被简化为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以衡量一国的经济金融化程度。
在作金融地区差距的比较时,由于中国缺乏各地农村金融资产和M2的统计数据,无法直接使用戈氏和麦氏指标。因此,本文利用存贷款的数据作为金融资产的一个窄的衡量指标,去揭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因为我们知道,在农村地区,金融资产主要表现为金融中介的资产,其他工具并不多,所以利用存贷款的数据,基本可以揭示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状况。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结构指标
对于金融资产的内部结构,我们参考周立、胡鞍钢(2002)的方法,通过收入比指标(IR)来揭示一个农村地区的相对储蓄能力。具体的比值,以该地区的存款占GDP的比率,反映单位国民收入形成的存款额数量,来考察该区域的储蓄动员力以及经济剩余。
第二个指标是存贷差(DLS),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农村地区内的存款额与贷款额的差额。它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该区域的信贷资金的净流出与流入情况。如果DLS为正,称之为存差;如果为负,称之为贷差。它反映该区域使用外来银行贷款或向外输出银行贷款的绝对数额。
第三个指标是存贷比(DLR)。存贷比是一个农村地区一定时期贷款额与存款额的比率。它反映该区域信贷资金的自给程度,是一个相对值。如果比值小于1,说明信贷资金完全来自于内部的积累,并且有余,可能对外输出资金;如果比值大于1,表示本地资金自给不足,需要来自外部的补给;如果正好等于1,说明本地的信贷正好等于本地的资金积累。
三、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一)以各地区农村存贷款为替代指标的1998年~2004年农村金融发展总体状况
从图1可以看出,1998年我国农村金融相关比率为0.6972,1999年大幅增加到1.0012,其后直到2004年,基本稳定在1左右。如果按照Goldsmith(1969)以金融相关率为标准,把金融结构划分为三类的方法,即FIR在20%到50%之间的金融结构属于初级阶段,高级阶段的金融结构其FIR约在1左右,那么从1998年至2004年的情况来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已经越过初级阶段,接近或达到高级阶段。
1998年,最高的北京的FIR高达2.81,比最低的内蒙古的0.23高出10倍多;除了三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之外,还有广东和山西的比值超过1;在全国均值与1之间的省区有河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6个;而低于全国水平的则多达20个省区,其中,内蒙古、福建、湖北、湖南低于0.4。到2004年,全国平均的农村金融发展指标FIR达到0.9955,比1998年增长了143%;其中最高的北京的FIR为2.9273,最低的为0.3616,相差8倍,比1998年缩小了不少。如果不考虑的话,则北京的FIR与福建的差距仅为6倍多,不到1998年的一半。超过1的除了开始的3个直辖市、山西和广东外,加上了重庆和西部4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而新疆也达到了0.9921。低于0.6的有内蒙古、辽宁、江苏、福建、湖北、等6省区。
(二)结构指标
1.收入比(IR)
从表1可以看出,总体上,全国农村的收入比从1998年
的0.40上升到2004年的0.54,增加了14个百分点,经济剩余的动员能力有很大增加。其中超过0.5的仍然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广东5省区。2004年,河北、黑龙江、重庆、云南以及西部5省区都超过了0.5,说明金融机构在组织和动员经济剩余的能力方面有所增强;同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剩余,资本的来源增加。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收入比在地区之间的对比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例如,江苏、浙江、福建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FIR一样,并没有表现出比较高的或与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入比。这里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这些地方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私营与集体经济发展较快,农村居民的资金并不一定会存入金融机构,他们可能有更好的投资去向。因此,衡量机构角度的农村金融发展,还需要看下面的指标。
2.存贷差与存贷比
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地区除了1999年至2001年表现贷差外,其他年份都是存差,农村资金仍然是净流出,不过在有些年份也表现为流入,波动比较大的原因在于农业银行农贷的变化比较剧烈。其中,历年中,河北、江苏、广东等,即使在全国净流入的年份,也表现为资金的净流出,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些地区农村经济发达,经济的剩余比较多。从全国范围看,农村资金的自给率在1998、2002、2003、2004年在70%至80%之间,其余3年表现为超贷,但是与全国存贷比比较,并不严重,刚刚超过1。地区之间,1998年,存贷比的地区差距不明显,最高的海南为0.94,最低的北京为0.52,不超过1倍。1999年这种差距扩大,最高的青海3.49,比北京的0.73高出近5倍。其后,地区差距比较稳定,高值和低值之差保持在3倍多。
四、农村金融发展差距的地区比较分析
(一)农村金融发展差距的地区比较特征
1.金融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代表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指标FIR从1998年的0.69到其后几年中稳定在1左右,虽然说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已经越过初级阶段,正在达到高级阶段,但从1999年之后,就没有多大的提升,与全国FIR水平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根据周立(2004)的计算,1998年,我国的FIR已经达到了1.70,东部的北京、深圳、海南、上海、广东5省市是全国金融相关比率最高的地区,1999年都高于300%。中部省区的金融相关比率最低,湖南、安徽、湖北、江西、河南5省区1999年金融相关比率还不足200%,西部省区多在200%~300%之间。
从地区差距指标看,FIR从1998年的0.6567变化到2004年的0.506,说明地区间的农村金融发展差距在缩小,与农村人均GDP的差距呈不同的变化。农村人均GDP的差异系数从1998年的0.64上升到2004年的0.88,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与全国金融发展显著不平衡,金融差距要大于经济差距和财政差距相比(周立等,2004),这是农村金融发展好的方面。同时,人均存款和人均贷款的差异系数略有上升。
2.金融发展与农村地区人均GDP的关系。为了评价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们以农村人均GDP为解释变量,分别对各年的金融发展指标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
可以看出,在所有各年中,人均存款和人均贷款都与人均GDP高度相关(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与经济理论相符合,即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带来较多的经济剩余存款和较高的资金需求贷款。而金融发展相关比率与人均GDP的关系,在我们研究的区间内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其余年份为正相关关系;但是无论相关程度的正负,在统计意义上都没有表现出显著性,这与理论不符。因为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应该引起金融的增长,因为金融的发展首先要有经济的剩余,从而推进商品化的发展,才可能有金融供给和需求的产生。
而金融结构的指标存贷差与农村人均GDP的系数历年都比较稳定,处于0.01至0.02之间,并且统计上在5%以上的程度上显著,说明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存贷差会逐渐增加,但数值比较小,在经济意义上不太显著。存贷比的数据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即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存贷差有缩小的趋势。 3.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发展的另一个特点:非效率的配置原则。公认的农村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江苏、浙江和福建地区,无论是FIR指标、收入比指标,还是存贷比指标的排名都比较靠后,而农村经济发展不尽人意的西北5省区。相关的指标却比较高,尤其是近年,如2004年,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的FIR和存贷比的指标分别为1.0948和0.9654、1.3564和0.8313、1.0861和1.1594、1.4943和1.8725、2.08194和1.1426、0.9921和0.7944,基本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意味着资金在这些地区的配置从宏观上看不符合经济效率的原则。
(二)可能的原因解释
1.从农村金融发展的特点可以看出农村经济发展的部分特征。上海、北京、天津、重庆以及广东等直辖市和地区,总体金融发展水平比较高。直辖市由于行政区位特征,农村经济更容易受到城市的辐射。比如现在处于城市郊区的农村,一大批由快速的公共交通和市中心联系在一起的新农村正在崛起。许多居民白天在城市上班,晚上和休息日就在这种新农村中居住。随着更多大城市郊区捷运系统的出现,这种主要为大城市居民提供居住地服务的新农村会越来越多。这些交通便利的城市郊区,还有可能吸引一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进来,利用这里的低成本和接近自然的环境,雇佣本地劳动力,组建电讯服务中心、动漫游戏制作中心、网络公司等高科技企业。而珠江三角洲等地较早出现的工业新村,则以某几家企业或一个工业开发区为中心,为他们的企业和员工提供生产和生活上的服务。这些工业新村一般都靠近沿海港口和工业区,在交通、劳动力成本和工业配套方面,都能获得竞争优势(黄朝翰等,2006),这使得金融发展与之相配。
2.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省区,如江、浙、闽等地,农村金融发展指标比较低的问题,也可以认为与该地区经济发展较好有关。因为当地的民间金融比较活跃,资金的融通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行的。同时,农村工业化特征比较明显和加快发展的情况下,金融的结构也比较合理,规模较大和发展较好的乡镇企业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例如,截止2007年底,江苏和浙江分别有29家和30家乡镇企业(以注册地址作为乡镇企业的标准)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这不仅可以募集到资金,对于企业治理水平也是一种推进。
3.金融的发展(FIR)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体现出明显的统计上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尤其是近年来,在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却比较高。这是因为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仍然处于抑制状态,正规金融的资金主要是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配置。另外,政府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2000年之后,西部各省区的金融发展指标增速比较明显,是因为受政府控制的正规金融加大了对西部的政策支持。
4・我们同时注意到,山西作为一个特别的地区,历年的金融发展指标都比较高。1998年至2004年分别为1.1150、1.3650、1.4725、1.6395、1.5257、1.5872、1.4644,比全国水平平均高50%以上。山西并不是西部开发列定的地区,而长期有着比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这提醒我们,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意志,传统的习俗、社会资本等可能也对其有相当的解释能力,因为山西在历史上有比较浓厚的商业和金融文化传统。
五、基本结论
我们在文章中采用金融相关比率、收入比、存贷差和存贷比等金融发展变量对我国各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衡量和分析,基本的结论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自1998年以来,农村金融发展总体处于越过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水平,但在1999年有比较大的增长后,总体水平在其后的几年中就没有大的变化。
第二,农村金融发展的地区不平衡虽然显著,但从几个金融发展指标的地区相对差异系数可以看出,与全国总体金融发展相比,地区差距要小得多。
第三,农村金融在资源配置上没有体现出效率的原则,说明农村金融的发展目前仍然处于比较明显的抑制状态,体现了政府的意志。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投入产出基础设施投入农村教育
新农村建设投入产出的影响因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含内容很广,农村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本文拟从投入产出角度研究各种因素投入对于新农村建设产出的影响,主要因素分为两个部分,即投入方面因素和产出方面因素。
(一)新农村建设投入方面
首先,农村教育主要是农民教育,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需要。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仅为48%,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左右。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万名农村人口中有4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而我国仅有1.7名。据有关组织对15个发达国家综合评估,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生产谷物25吨,生产肉类3-4吨,分别相当于我国平均水平的20倍和14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生产率只相当于加拿大的1/108。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离不开教育,因为它是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对国家的生存竞争和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教育投资形成人力资本的积累,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性因素。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可以产生“知识效应”和“非知识效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森运用道格拉斯函数对美国1929-1957年间GDP增长所作的分析表明,在年均约2.93%的增长率中,“普及知识”的贡献率为0.67%,几乎占整个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1.57%的一半。
据20世纪80年代数据统计显示,市场经济工业化国家义务教育的社会收益率为15%,高于中等和高等教育的11%;发展中国家义务教育的社会收益率为28%,高于中等教育的17%和14%。因此,公共财政的投入范围主要是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教育,如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1992-2006年我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见表1)。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水平。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包括交通、水利、信息等方面的投入。
交通方面。交通条件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国公路投资情况(见表2)。
农村水利状况方面,特别是基础水利设施状况。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据2005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农村水利方面,全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32亿元,基本解决179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水电方面,全国水利系统新增水电装机54万千瓦。
农村信息状况方面。目前,我国农村现代信息获取渠道狭窄,在我国一些农村,农民看书难、上网难,赌博、封建迷信等现象仍普遍存在。建设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府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这就要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另外,可以通过开展农村远程教育,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以适应现代农村发展的需要。我国信息发展状况(见表3)。
(二)新农村建设产出方面
在产出方面,本文选择农村经济总收入这个指标来衡量经过各种投入后的产出。农村经济总收入指统计范围内的,各生产经营单位当年经营的收入中,可以用于抵偿本年开支并可在国家、集体、农民及有关单位之间进行分配的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项经营收入和利息、租金等非生产性收入。不包括那些不能用来分配、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如贷款收入、预购定金、国家投资、农民投资、救灾救济等。国家事业单位在农村兴办的属于集体性质的实体,如果土地所有权仍归乡、村集体所有,当地农民参加生产劳动,其全部收入都应统计在内;如果土地已征用,所有权已转移,则只统计农民参加劳动应分得的那部分收入。总收入中,乡村集体企业收入按各行业的全部收入计算,包括经营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和其它收入等;家庭经营中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按当年收获的主副产品计算收入,包括已出售、自食自用和储存的主副产品。
总收入应按当年价格核算,也就是按当年经济活动发生时的现行价格进行核算。具体核算方法是:各种主产品、副产品出售部分按实际出售价格计算;自食自用和储存的农副产品,按出售全部该产品(包括出售给国家和在市场上出售的)的综合平均价格计算。由于全国市场价格差别较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一制定本地区的综合平均价。
选择这个指标,原因在于现在我国农村发展已经形成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齐头并进的局面,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不能仅仅用一个产业、一个指标。我国农村经济总收入情况(见表4)。
说明:由于没有专门的数据表明农村水利投资,且水利投资具有很强的城乡共享性,水利投资主要用于农村,因此用全国人均水利投资额;交通设施投资方面,考虑到农村交通以公路为主,因此用农村人均交通投资额代替;教育投资方面,根据舒尔茨研究结果,小学的投资回报率大于中学投资回报率,考虑到我国农村广大地区受教育年限普遍不超过8年,因此用农村小学生人均年教育经费和农村初中生人均年教育经费两个指标进行。
新农村建设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
由上述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经过计算,得出农村经济总收入与水利投入之间的关系模型如下:
Y=24000+152.3908X1(1)
其中,Y表示农村经济总收入,X1表示水利投入(单位:元)。
由式(1)可以看出,农村经济总收入与水利投入呈现紧密的线性关系,增加农村水利的投入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因此必须加大对于农村水利设施的投入。
农村经济总收入与交通投入、通信投入之间的关系模型为:
Y=60000+5.9431X2
+12.4253X3(2)
其中,Y表示农村经济总收入,X2、X3分别表示交通投入和通信投入。
由式(2)可以看出,农村经济总收入与农村交通投入、通信投入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加大交通和通信的投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总收入与教育投入、科技投入的关系模型如下:
Y=4000+10.0953X4+20.0082X5(3)
其中,Y表示农村经济总收入,X4和X5分别表示教育投入和科技投入。
由式(3)可以看出,农村经济总收入与农村教育投入和科技投入之间呈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增加农村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这应该是政府决策时应该重点考虑的方向。
我国新农村建设投入策略
综上所述,我国新农村建设应采取以下投入策略: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上述研究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想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顺利推进,必须大力加强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要在农村教育、科技、交通、通信、水利方面不断加大投入,这样才能使得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关键词】农民收入 农村经济 经济转型 发展方向 收入结构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一直以来倍受关注。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不断地进行着发展模式转型的探索。其大体可以概括为:1978~2003年,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2004年以后,以科学发展观重构农村发展新模式。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实践中总结和形成的中国农村经济四大发展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晋江模式,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发展完善,并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现状
自2004年以来,中国开始尝试实行农村发展新模式,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开始逐渐进入由农业支持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和由城乡分割向城市带动农村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转型携着农民生活共同经历了一个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农民收入也伴随着农村经济转型在数值、增速和结构上显著变化。
图1 2008年~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增长,农村经济转型大势所趋。通过对中国农民2008年~2012年人均纯收入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见图1),中国农民人均收入由2008年的4761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7917元,5年间增长了31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在总体上的不断提高,正是中国不断尝试农村经济转型的成功表现。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缓慢,农村经济转型任重而道远。然而,通过对中国2008年~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进行分析,又能够发现(见图2),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由2008年的8%持续快速增长到2011年的11.4%以后,又下降到了2012年10.7%。
图2 2008年~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
中国2008年~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整体上相对缓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纯务农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运来在国新办新闻会上指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回落主要是由农产品价格增速放缓,部分农产品价格甚至出现了下降所带来的。”2012年的上半年,我国农产品生产价格虽然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个百分点,但是增长趋势明显回落,致使农民在生产经营收入中的获利减少了将近10%。其中,减少幅度比较大的是生猪价格以及养猪给农民带来的收益,这一态势使得畜牧业现金收入同比下降了将近3个百分点;第二,“入世”使我国农村经济走出去,我国农产品面临到了趋于市场化、国际化的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使得农民收入也受到了其农产品有无市场竞争力的影响;第三,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使得很多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投入方面力不从心,以致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农村市场陷入启而不动的被动局面;第四,我国经济的新转型时期也是我国农村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越来越要求科技辅助农村经济向信息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而在当下,由于农民素质的欠缺,造成了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供求失衡。总之,由上述因素可见,农村经济转型和加快促进农民增收的态势不容乐观。
农村经济转型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结构趋向多元化。2008年以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较高,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0年,农民家庭的工资性收入甚至超过了家庭经营收入。与此同时,在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约占家庭经营收入的78%~82%。这其中,种植收入约占第一产业收入的20%~40%,养殖收入约占第一产业收入的12%~35%。相对应地,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只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18%~22%。
概括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可以发现,第一,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在工资性收入中,来自外出务工的收入约达到45%。由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仅仅靠农作物收成无法维持生活,因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农村青壮年选择了放弃土地经营而外出务工,举家外出的农村家庭也比比皆是。据统计,近几年来,农村80%的青壮年以外出打工为主,以种地为辅;第二,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国家大力实施一些惠农政策,继续提高稻谷、小麦等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土地资源的利用,使得农村第一产业始终占据农业主导地位的同时,直接提升了农民家庭的经营性收入。另一方面,我国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这又间接地提升了农民家庭的经营性收入;第三,财产、转移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2013年中央1号文件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指示,这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提供了坚实保障。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国家对于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则为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增长奠定了稳固基础。
总而言之,中国农村经济转型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整体趋势呈持续稳步增长态势,农民收入的内部结构也得到了一定优化。但是应该说,这其中仍然存在一些潜伏性的问题,在当前,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障碍,关键就在于农村经济转型仍然存在问题。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农村经济转型正处在重要的关键期。
农村经济转型的未来方向
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全面拉动经济。资源型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是指因地制宜,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本村内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森林、牧场、湿地等等,从而带动与该资源相关的行业的发展,发挥辐射作用,全面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贵州省六盘水市是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素有“江南煤都”之称。该市盘县红果镇的煤炭探明储量为7亿吨,而且红果镇的煤质量高、品种齐全,开采难度较低。这使得红果镇成为了国家大型国有工业企业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机关的所在地。1995年,红果镇被国家体改委等11个部委批准为全国57个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与此同时,红果镇享有国家、省级多项优惠政策。1999年4月29日,红果镇成为盘县政府办公地,遂成为盘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4年,红果镇财政总收入完成5243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完成2327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316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47元;2009年,红果镇全镇财政总收入完成4.6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22元。
以区位优势为根基,辅助支持经济。区位优势型农村,是指靠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的农村,其经济发展模式一般有如下特点:能够为大城市提供辅配套支持;能够从大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得到发展机遇;能够利用到大城市的陆路、水陆等交通优势。
贾家山村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辛家沟镇的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城郊村,距青宁高速公路入口处3公里,佳吴公路贯通全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是吴堡县典型的人多地多的黄土高坡村。贾家山村深入挖掘城郊区位优势,主动接受城市辐射,积极服务城市消费,努力将区位优势升华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和对项目的吸引力。借助于区位优势,该村积极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利用土地广、退耕还林面积大的优势,着力发展养殖产业;其次,改造原有低产枣园,新增加种植核桃园、大棚种菜,建设小杂粮基地;再次,发展小杂粮基地和发展运输业两者齐头并进。据统计,目前全村有运输业大户80户,有大型车辆50辆,每年可创收700余万元。通过以区位优势为根基,该村真正做到了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2010年,该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9113元。目前,全村更是已经形成了“养殖业、种植业、运输业”三大特色产业构成的产业体系,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实现了增收致富的发展目标。
以企业为龙头,放眼民营经济。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以企业为龙头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以本地区历史上的从商传统为基础,借着改革开放后国家及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传承并充分发展这种从商的传统,形成民营经济占主体地位的一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温州农村“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资源稀缺,国家投资很少,因此要取得发展,只有靠自身的努力。由此,温州农村产生了一种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而不依赖国家投资的重商不重农的经济发展道路。民营经济是温州农村的顶梁柱,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比重高、贡献大是温州农村经济的重要特点。特别是在电商企业飞速发展的时代,温州农村结合现代市场的需要,适时地引入了网络技术,家家户户做起了网上买卖,形成了著名的淘宝村。到2007年,温州农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48元,温州农村的民营经济增长方式基本完成了向质量型、集约型的转变;到2012年,温州农民的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8526元,同比增长11.5%。
以市场为导向,狠抓特色经济。所谓“特色”,就是优势和专长,就是市场竞争力。农村经济发展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对于不同的农村地区来说,畜牧业、养殖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旅游业等等都可能成为特色产业。
一是畜牧业特色经济。“一户两头牛,日子不用愁;一户三头牛,一年一层楼。”这是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平甸乡肉牛养殖专业村—者甸丫口村的著名顺口溜。多年来,该村以调整结构为主线发展畜牧业,逐渐打破了“养鸡为买盐、养猪为过年、养羊为零用”的传统观念。截止到目前,该村5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有18户,100头以上的养羊大户有16户,万只以上规模的蛋鸡养殖户有3户,土鸡存栏10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有6户,畜牧业已成为该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主导产业,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12年,该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2.2万元,畜牧业人均收入达356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
二是生态农业特色经济。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它从系统理论思想出发,在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辅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因地制宜,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农业生产。这种农业生产模式把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充分结合起来,顺应自然,运用生态学的原则来管理和建立一个在生态上能够实现自我维持,在低输入的经济上具有可行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小陈庄村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吕河乡的东南部,是河南省的生态农业示范村,截至2008年,该村共有耕地面积282亩。10年以前,小陈庄村从养猪起步,逐步建立起养猪—沼气—种菜、种果、种粮—养鱼—养猪的生态循环链。到2008年底,小陈庄村用于养猪建圈的固定资产投入达到230万元,建猪舍500余间,年存栏、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产值达到420万元,实现利润70万元。而猪粪便用作沼气和农家肥,可使全村年节约能源和化肥费用33672元。该村创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占耕地面积的36.15%,人均蔬菜纯收入达3037.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1.43%。截至2004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农业示范村。
三是旅游业特色经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白楼乡许楼村是天下第一陵“太昊陵”的所在地。许楼村最大的优势就是旅游资源丰富。许楼村把旅游作为优先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强力实施“旅游立村”战略。全村把旅游行业作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并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仅专卖泥泥狗和布老虎,还增加了一些其他商品,花样繁多、琳琅满目。而且,该村所销售的商品在种类、数量和质量等方面不断得到改善,既有胡辣汤料、汝阳刘毛笔等具有周口特色的商品,又有地方特产、儿童玩具及保健用品等旅游产品。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该村旅游商品的生产,开办了泥人制作工厂和泥泥狗加工企业。而在加工方面素有“活化石”之称的泥泥狗,已然成为了该村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2008年,以加工泥泥狗为主业的农户占全村总农户的68%,通过加工和销售泥泥狗实现年收入390万元,同比增长27%。2009年,太昊陵一个月的门票收入就突破了2000万元。
关键词:农业中间投入;农村经济;面板数据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极为关注、致力解决的问题,其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集中于金融财政领域,例如丁志国等(2012)通过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能一概而论。赵洪丹,朱显平(2015)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逐步显现,且作用的力度不断增强。白全民等(2012)另辟蹊径,提出现阶段增加农业中间投入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受此启发,探究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试图为西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弯道超车提出建设性建议。按照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的标准,农林牧渔业中间投入或中间消耗(以下简称农业中间投入)是指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包括用种、肥料、农药、小农具等物质产品消耗和畜禽防疫医疗费、科研费、金融保险服务费等非物质消耗。一方面,农业中间投入的多少,体现着当地农业的发展情况,例如精耕细作程度,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程度。另一方面,随着其投入比重的增加,意味着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农业生产率将大幅提高。另外,农业中间投入能够延长农业产业链,为农民提供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从而带动当地商业的发展。根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测算,西南地区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占农村实际GDP的62%,人均农业中间投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59.24%,由此可见,农业中间投入是西南地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极为重要和活跃的一部分。西南地区受制于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特征,耕地质量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对于传统意义的农业发展先天不足,却很有利于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关注的绿色农业的发展。绿色农业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主要包括良种繁育、施肥、病虫害防治、养殖技术和农业经营管理等,由此可以得出农业中间投入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通过研究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能够为推动西南地区农业发展乃至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现状分析
1.西南地区与东北、东部、中部地区相比农业中间投入特征分析本文选取全国18个典型省市分组代表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西南地区,分别为东北地区(黑、吉、辽),东部地区(京、冀、鲁、苏、浙),中部地区(晋、皖、豫、湘、鄂),西南地区(云、贵、川、渝、桂)。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2014年农林牧渔业中间投入数据测算,可得表1。东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占比始终处于较高位置,且呈逐年增加之势,与其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机械化水平密不可分。东部地区由2000年占比最高波浪式下降至第二的位置,主要由于相比较临近城市的务工收入、农业收入相对低,减少了对农业的投入。中部地区农业中间投入数量少、规模小、增长慢,因为中部地区是传统的粮食大省,生产方式传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也并不高。西南地区该比重长年排名最后,而标准差排名第一,原因是西南地区长期以来受资源、科技等因素限制,农业发展落后,经济欠发达,农业中间投入少;近年来国家重视、政策支持,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不断发展,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持续增加。 2.西南地区内部农业中间投入特征分析近年来,西南地区围绕农业现代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得西南地区整体农业中间投入持续增加,但由于各省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定位目标的不同,各省之间差别较大。2000—2014年农业中间投入占总产值比重排名中,四川省涨幅最大,增速最快,源于四川省较高的经济水平和政策的大力支持;贵州省增长速度仅次于四川省,由于长久以来贵州省经济水平较低,农业基础差,近年来贵州省将山地现代高效农业作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农业中间投入持续增加;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该比重波动上升,属于常规态势;重庆市农业中间投入波动大且总体下降,是由于重庆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撂荒严重。由于重庆市的农业发展不符合西南地区整体趋势,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以云、贵、川、桂四地区代表西南地区进行进一步分析。
二、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1.数据来源农业中间投入(消耗)来自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农村GDP采用农村人口乘以人均纯收入,并以2000年为基期算出实际农村总产值。根据前文分析,提出以下理论假设:农业中间投入与农村总产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农业中间投入的增长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2.实证分析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与农村GDP为面板数据,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两个变量的水平值是非平稳的,农业中间投入(I)一阶差分后p值为0.0044,农村实际GDP(Y)一阶差分后p值为0.0216,说明一阶同阶平稳,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接下来进行协整检验,采用Kao检验方法,P值在1%水平下显著,通过检验,说明农村实际GDP与农业中间投入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假设方程:LnY=μLnX+C+ع,其中,Y为农业增加值,X为农业中间投入,ع为随机误差项。进行面板数据回归,解释变量与常数项均通过检验,R平方的值为0.901,F统计量的值为526.4786,农业中间投入弹性系数为0.7627,常数项系数为2.10,农业中间投入的增长对农村经济的增长有正向且较为显著的影响,具体数据见图1。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前部分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近年来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量不断增长,但与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第二,西南地区农业中间投入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的活跃要素,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大农业中间投入将会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比较有效率的方式,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加大农业中间投入。农业发展离不开土地、资金与劳动力,西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与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之大量外流的劳动力,要在农业方面实现后发赶超就必须走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道路,需要更多的农业中间投入,而目前的农业中间投入明显不足,必须进一步引起重视。其次,改善农业中间投入结构。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就是广泛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提高良种使用面积、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等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这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农业产量,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活跃农村市场,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增加农业中间投入中的非物质性投入。第三,因地制宜地进行多元化的投资。西南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农业产业发展侧重各有不同,各地区应该根据自身自然、社会、经济基础来确定农业中间投入规模与结构,从而更加科学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志国,徐德财,赵晶.农村金融有效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吗[J].农业经济问题,2012(9):55-57.
[2]赵洪丹,朱显平.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15(05):96-10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 农村商业银行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其发展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未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表现在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突出,其中农村金融较为薄弱。因此,在实践与科学发展时期,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协调城乡金融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
我国城乡金融发展不协调,其薄弱方面是农村金融。从总体上看,农村金融机构在改革和发展中竞争力不断增强,经营活力日渐提升,金融服务进一步改进。
1、资金需求缺口大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为5万亿元左右,在未来15年内,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为3500元至10000元,如果按8亿农民计算,全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在33600―109200亿元之间。可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缺口较大。同时在市场经济下,商业银行网点大量从农村撤出,覆盖率低。金融机构网点总数大幅减少,金融机构从农村地区退出力度加大。比如2007年至2008年,重庆市国有银行县以下机构就减少1507个。同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邮政储蓄分流和农村信用社资金运用“非农化”形成三大“抽水机”,引致农村资金外流。
2、金融结构不合理
现有农村商业银行主要是存款与信贷,缺少保险、投资、担保、租赁、信托等;正规金融机构占主导地位,缺少中小商业银行、区域性银行和互助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市场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商业。而其他形式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则不受政府政策上的保护,农村信用社就成为了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唯一正规金融组织,其他金融组织并不对农村信用社产生竞争,农村信用社之间也缺乏竞争的空间和条件,这种组织结构上的缺陷,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虽然现在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多种形式金融组织,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3、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
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内功能弱化,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功能上的缺陷,导致了正规金融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了空间,而民间金融的活跃却缺乏必要的规范和保护,民间金融的存在,是农村金融机构失衡、金融二元性的重要表现。功能缺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功能错位,金融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政府干预将资金带给效率低的企业而形成大量呆账,可能出现私人金融物品对公共金融物品的排挤,农产品收购资金将被挤占,严重制约农村金融的发展。
4、农业企业贷款难
当前有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贷款仅占农村资金需求的25%,仍有大部分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只能通过民间金融渠道,农户借贷行为约60%是通过民间借贷发生的,而农户放款行为的90%都是在亲朋好友之间进行的。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数量减少,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供给越来越少。另外,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分散化规模的贷款成本要高于其收益,大部分农村非公有经济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增长不足,农村信用社独自难当支农重任。
二、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原因
1、思想因素
当前我国本身的大城市大农村的特点决定了不能忽视农村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城市较为薄弱,相伴而生的是人的思想观念的落后,落后的思想观念减弱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动力,限制了农村金融资源在本区域内的有效转化。正是由于思想认识的错位,导致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城乡金融发展差距逐年加大的恶果。
2、区位因素
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年平均收入之比为3.9:1。我们知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直接影响金融交易成本。金融企业从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角度出发,更愿意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高的城市。农村企业主要依托当地资源,一般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收益稳定性差。农村金融体制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县域经济以中小企业、农户为主,点多面广和竞争性强是县域经济的突出特点,但从县域金融组织结构看,组织形式单一、网点少、服务面缩窄是其突出特点。由此产生金融产品价格扭曲,金融创新不足,经营管理方式滞后,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不高。因此,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下,低收入决定了农民的金融意识薄弱,造成储蓄率、投资率低下,进而影响了本地区的金融总体水平的发展。
3、制度因素
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内部管理制度安排看,商业银行县支行除存单质押和一个人消费贷款外,没有贷款审批权,需逐级上报地市分行、省分行审批,有的贷款项目甚至报总行审批。在资金配置政策上向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倾斜,对县域机构贷款营销的激励不够,控制过度,加剧了县域金融供给的不足。从外部管理制度安排看,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尤其是缺乏引导金融企业和业务进人农村的配套政策措施。对民间融资重视不够,缺乏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的政策和法律依据。致使融资成本普偏高,民间借贷活跃。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一些企业和个人转向民间融资市场,承担了更高的利息成本。
4、政策因素
关于农村贷款抵押的政策落实不够。由于农村和农业投资项目变化较大,为规避政策风险,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项目更加谨慎,对于其贷款抵押要求严格,其农民的房屋不作为抵押贷款范围之内,因此很多农户因没有抵押物而无法取得贷款。再加上财政和金融部门沟通不够,也没有创新的融资平台,很多投资项目因为资金不到位难以发挥效用。对农村企业财务制度管理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很多农村企业没有完整的账表,使银行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价贷款申请和发放贷款。农村企业、个人信用信息还未纳入征信管理体系。农村企业信息分散在人行、工商、税务、银监、环保、经贸等多个部门,且各自为政,封闭运行,缺乏必要的信用资源整合。由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难以对信贷交易对象做出准确的判断,致使农村金融机构不愿贷、也不敢贷款。
三、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1、总体思路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市场体系,改善城乡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支持开展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
2、措施
(1)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的目标是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农民的存款和贷款及汇兑等方面的金融需求,这是解决农民贷款难、打击农村高利贷问题的关键。在农村商业银行方面,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吸储能力,深入农村动员和吸收储蓄存款,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体系,使之成为为“三农”服务的银行,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比如由原重庆市信用联社和39个区县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组建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建立了股份制银行的治理结构。该次的资产重组,吸收了近150亿的不良资产。
(2)加强农村金融机制建设
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农户和中小企业,依法治理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形成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扶持农村金融的长效机制的目的在于为商业金融降低成本和风险,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吸引它们从事农村金融。形成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建议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一个家庭或若干个家庭组合担当主体;将市场机制引入土地承包制,推行社会化竞争承包制,加速农业规模化进程,提高土地利用率;探索以土地作为资本入股,取得其应有的股权和红利收入。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和服务,在符合信贷政策的前提下,为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提供积极的信贷支持,在农村的融资担保平台应把参与规模经营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纳入服务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规模经营主体利用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方式直接融资。加强农村金融监管,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应采取相关政策和措施化解现有金融风险。
(3)构建城乡统筹银行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为统筹城乡发展服务的专门银行,统筹城乡发展领域存在金融空白点,特别是解决统筹城乡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高技术产业中无形资产融资、创意产业金融支持、农村农民和城镇居民个体创业和中小企业、微型企业资本支持。城乡统筹发展银行是为缩小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专为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议创立的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主要功能设计为向农村、农民、农业“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也是为城乡土地流转、开发、利用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又称为“土地银行”。
(4)完善金融所有制结构
通过前面分析,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缺口较大,因此在我国要增加农村商业银行网点,其最终目的是加快资金回流,把农村地区的资金主要留在农村,把农村以外的资金吸引到农村。具体措施是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县域吸收的存款,应有75%的资金运用于县域经济,其他存款类银行机构在县域吸收的存款,应有60%的资金运用于县域经济。利用邮政的网络资源,支持邮政储蓄参与农村商品流通的资金结算,为农村商品流通提供资金“绿色通道”。
总之,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现在需要是探索创造符合农民需求、适合现阶段农村发展水平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审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米建国、李建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4).
[2] 李刚: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财经科学,2005(4).
[3] 邓莉、冉光和:重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8).
[关键词] 信息消费 农村经济 农村信息化 影响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各类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探讨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的关系,对于制定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落实好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决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就农村信息消费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一探讨。
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在我国,信息消费渐成时尚,已是人们随着生活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在满足温饱型的衣食消费后,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必然。在农村,通过信息消费获取农业生产产前的生产决策信息,产中的生产技术信息,产后的加工和市场信息,已经逐渐成为农民的一种意识。农村信息化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不行,没有技术支撑不行,没有高效畅通的信息网络不行,而没有农民的信息消费需求则寸步难行。
当前在理论界,研究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热潮不断高涨,笔者仅通过维普数据库检索发现:研究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文章就有3733篇,其中涉及农村经济的文章有174篇,这些文章中研究农业或农村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影响的文章只有4篇,如张鸿、张权同志从农村信息化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农业经济产出、农村信息化、农业劳动力投入与农业资本投入的相关分析以及农业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合理支配农业资本的使用用途三个可行性的策略;王永香、王永路同志通过分析农业信息网络发展的现状,从定性的角度论述了网络信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文献检索表明,研究农村信息消费对农村经济影响的文章尚未发现。笔者试图用现代统计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一、数据
本文涉及的数据主要是两方面的数据:一是农村经济方面的数据;二是农村信息消费的数据。
农村经济数据笔者选用中国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的1990至2009年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代表。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即农业总产值增加值,也就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这应该能够代表农村经济的发展规模。
农村信息消费数据选用中国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的1990至2009年农村家庭人均交通邮电服务消费支出作为代表。事实上农村信息消费应该还包括广播电视服务支出,科技培训及信息服务支出,报纸杂志消费支出,以及其他信息消费支出,但由于这些信息消费相对交通邮电服务支出,“块头”很小,且缺乏延续的统计数据,故不能列入。表1列出了这两项统计指标。
二、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设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为Y;信息消费,即农业总产值增加值为X。为了使数据趋于平稳,需要对Y和X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在这里采用对数变换的形式进行,Y的对数形式记为LY,X的对数形式记为LX。
1.平稳性检验
利用著名的Eviews软件对LY和LX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按照AIC最小原则选择检验形式。检验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LY和LX的ADF的统计量分别为-2.9989和 -1.9137,均分别大于其5%的临界值-,因此认为在95%的置信水平下不能拒绝原假设,序列LY和LX均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后序列LY和LX的ADF的统计量分为-4.2714和-3.2153,均小于其5%的临界值,因此认为系列LY和LX在95%的置信水平下可以拒绝原假设,表明两系列不存在单位根,系列是平稳的。检验了平稳性,现在再看看农村信息消费与农村经济的因果关系。
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笔者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Y和X及LY和LX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如表3
分析上述结果,可以看出:
(1)滞后期为1年(99%的置信水平)、2年(99%的置信水平)、3年(95%置信水平)和4年(90%置信水平)时,从Y到X不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而从X到Y则均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也就是农村信息消费是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村经济带动农村信息消费的作用不明显;
(2)数据标准化处理后,LY与LX之间从1至4期除第1期两者均不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外,其余3期均存在从X到Y的单向因果关系,而从Y到X不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农村信息消费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村经济带动农村信息消费则缺乏统计支持。
以上说明无论是在近期、中期和长期,农村信息消费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后,既削弱了格兰杰因果分析的力度,又凸现了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在中、长期均表现出农村信息消费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农村信息消费应该成为农村经济的解释变量之一。
3. 协整检验
检验了两变量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还必须检验两变量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上述平稳性检验可以看出,LY和LX都是同阶单整,即为Ⅰ(1)序列。协整检验采用E-G两步法:
首先进行协整回归。建立LY和LX的回归模型如下:
LY = 2.3023 + 1.3091*LX
(23.4713) (59.7573) DW=1.1410
括号中的数字为相关变量的T统计量。上述拟合方程中的LX的T统计量是59.7573,在99%的置信水平下是有意义的。
其次是检验残差。上述估计是否有意义,还需对残差系列ET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形式为(N,N,0),经ADF检验,在99%的置信水平下,不存在单位根,残差系列是平稳的。ET的T统计量为-3.6839,即EG= -3.6839,查EG检验的临界值表,变量N=2,样本容量T=20,在95%的置信水平下,其临界值为-3.59,而EG= -3.6839
4.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通过对变量的协整分析,得出了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这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得到各变量在短期波动中偏离他们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
根据前述协整方程,运用Eviews6.0软件,得到LY受LX影响的短期波动误差修正模型为:
Δ(LY) = 1.2094*Δ(LX) - 0.4021*ET(-1)
(9.9232) (-1.5284) DW=1.6225
上述模型中括号中的数字是相关变量的T统计量。方程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上述修正模型来看,农村信息消费的变动对农村经济Y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短期调整系数为1.2094。误差修正项ET(-1)反映了变量短期波动偏离他们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及短期调整方向,修正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农村信息消费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原因,即农村信息消费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是长期协整的。从回归结果来看,农村信息消费每变动1%,则农村经济指标同向变动1.3091%。农村经济不是农村信息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即农村经济对农村信息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建议在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善于培育、引导农民的信息需求。要创新信息服务模式,疏通信息传送渠道;要开发简单傻瓜化的信息服务终端,方便用户使用;要大力开发信息资源,使信息能够贴近生产、贴近实际,使效果放大;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努力增强农民的信息吸纳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激发农民的信息需求欲,才能促进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发展和繁荣,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张 鸿 张 权:农村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12):100
关键词:农村经济;职业教育;人力资本;农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15201
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的支撑,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力资源的数量及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经济要想获得快四的发展,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其充分必要条件。舒尔茨教授认为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一个关键因素是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对农民的技能及知识进行教育投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可以提高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本水平,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1.1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要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行现代化农业是一条途径。在实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的农民。这些高素质的农民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能够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也许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与竞争意识。这些都需要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现代农业的一个客观要求。
1.2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问题包含农村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产品流通不畅,需要对农村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而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对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不能够再简单的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与技能,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有利于农民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
1.3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可以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使得他们可以快速掌握农业的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他们应用先进技术的意识,也有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农民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就增加了他们致富的本领,有利于他们提高自身的收入。
1.4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据统计,我国农村现有劳动力的占全国劳动力的比例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我国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我国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影响着劳动力转移的层次、规模与质量。由于大量的农民缺乏专业技能,这使得他们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所以,必须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质量与规模,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与农民经济的发展。
2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现实中,我国的农村职业技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主要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2.1 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偏见,不够重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普遍重视普通教育忽视职业教育,人们认为孩子上学就需要上大学,职业技术学校被认为是三流学校,家长不愿意孩子上职业技术学校。孩子上职业学校往往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对农村职业技术的偏见,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教育的招生工作,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2.2 农村职业教育布局不合理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布局小而散、专业设置单一、专业布局重复无序、培养目标狭窄等问题十分严重。这种布局的不合理导致了有限的农村职业教育资源不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农村职业教育要在市场经济中获得发展,必须打破隶属关系,对区域内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2.3 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的农村职业学校很多是由农村的普通中学改制而成,这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很多教学设备陈旧,缺乏必要的教学实习基地,导致很多课程的学习只能纸上谈兵,学生无法直接接触与学习。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具有专业技能的老师缺乏,很多老师从高校毕业直接到学校任教,他们缺乏实践经验,这样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2.4 我国对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
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教育要想获得发展,需要加大教育的投入。现实中,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制约着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投入,但是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太少,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与高等教育相比,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严重不足,经费的不足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5 农村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难
近年来,我国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很多单位对于他们存在着歧视。
另外,从我国毕业生的分布来看,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回家务农的比例也在下降。毕业生希望毕业之后能够留在城市,摆脱农村,他们学非所用,这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3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着很多的不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比有优势也有劣势,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很多技能与知识,这些技能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上应用性很强,上大学比上农村职业教育出路好的片面认识需要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新型的农民,毕业生学到先进的技术需要回到农村去致富,让他们成为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与发展现代化农业的生力军,不断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2 政府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引导企业与社会投资
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政府应该意识到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所需的资金。同时,应该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扩大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来源,要鼓励社会资本兴办职业学校与培训机构,对于他们的行为给予财政补贴、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府还可以鼓励与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投入,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职业教育事业之中。
3.3 进一步改革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与办学模式
农村职业教育需要进行改革,使其向着为农民服务的方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打破常规,可以长短学制结合,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进行结合,技术教育与理论教学结合,使得农民方便接受教育。农村职业学校要为农民提供学习与培训的场所,同时,学校要努力成为当地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基地,提高农民对于农村职业学校的评价。在办学的过程中,要坚持实用、实效的原则,与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当地自然资源的优势,与当地的经济建设相结合,更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4 全面提高农村职业学校师资水平
专业老师的水平度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真正的帮助学生学到先进的技术。农村职业学校可以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老师。广大的农村职业学校的老师在学习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西奥多.W.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3]王贤.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促关系[J].职教论坛,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