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措施

三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措施

时间:2023-07-28 17:32: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三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措施

第1篇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370-01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使学生在课堂后能够有更多的收益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起探讨。

1.造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明显落差的原因

1.1从学校领导方面来看。过去强调抓两头带中间,认为低年级是"基础"要加强,高年级是"关键"应把好质量关,三年级则无所谓,可以"慢慢来",因而对三年级的教学工作抓得不够。

1.2从教师力量配备来看。由于领导上存在上述思想,有经验的教师被安排到基础班、毕业班去了,三年级教师则新手多,教学有困难的多,力量相对薄弱。

1.3从学生心理特征来看。三年级处于儿童期向少年期的发展时期,学生心理特征有明显变化。他们不象低年级儿童那样听话,专心学习,表现得比较好动贪玩,注意力易分散,但他们的求知欲在增强,抽象思维逐步发展。而教师往往不注意三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不仅思想教育跟不上,教学方法也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要么照套低年级的老教法,学生感到厌烦,要么硬搬高年级那一套,学生感到玄乎,教学效果不好。

2.改进的措施

2.1以理服人。教材选编的课文,特别是三年级的课文中很多是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客观事实。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为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更方便、更直接的资料。如何运用教材揭示的客观事实教育学生?俗话说:"眼见为实!"让事实说话,学生更愿意接受。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由于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先观看课件演示用眼目睹这个村庄怎样消失。再让学生认真读课文用心感受这个村庄怎样消失。最后让学生说说现实生活熟悉的镜头用口说说这个村庄怎样消失。学生在学习了课文后,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他们能自然地认识到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让学生自觉地思考环境和生存的联系,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意识,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2.2发挥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材中刻画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如,《她是我的朋友》《掌声》等文章中的主人公均为学生树立了榜样。针对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教师要能借助教材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为学生树立楷模,充分发挥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的榜样作用。如《灰雀》中,当列宁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列宁问一只不会说话的鸟是有他的用意的。可以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列宁为什么不直接问小男孩?"引导学生思考"没有直接问"的各种原因,学生设想了多种可能。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列宁关心他人的高尚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列宁爱护少年儿童的伟大形象,逐渐树立在学生的心中,使学生更加敬仰列宁,产生一种向列宁学习,得到别人的敬爱与尊重的愿望。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人也令自己敬佩。这样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更有真实感。通过典型事例影响学生,激励他们向这样的人物看齐,在他们的心中树立了健康的偶像。

3.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必须制定了详细的让学生自主预习的预习要求,让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能够在初读的时候学生字,组词,读顺课文,摘抄课文当中的好词好句,做到课前的自主学习。小语修订版大纲认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而,"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学习。

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互动性的教学环节。再者多问一些有创建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老师本身也在提问方面下苦功夫去研究,哪些问题是可以问的,如何问?学生会有哪些答案,是否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都要充分的考虑。

4.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他们多读多看,同时开设小小读书交流会或是让他们写读书笔记。一能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向同伴介绍自己看过的书;二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三年级的新增内容作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的论断。言尽之意就是说"名师出高徒"。当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学生素质的提高对老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的内容更是从古到今,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在学生眼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无事无物不晓。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平时应该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更要重视新教材中参考资料的学习,因为这与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联系。渊博的知识,是每一位老师教好书的关键所在。

5.注重朗诵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跃"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有规定的需要学生背诵的课文,这些文章都是些经典片段,是有美好的语境描写,语言的运用也是极妙,期思维表达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语感的提升有几大帮助的,让学生在课堂上行朗诵这些课文时培养孩子语文功底的最佳方式之一。为了使这些出色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但是,因为课堂教学时光的有限,在短短几十分钟内教师无法将课文中的出色之处各个让学生感悟。因此,我们在教学生阅读时应该抓重点,引导学生在对文字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够尽快悟出语言的抽象内涵,意义内涵,感情内涵等。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高高在上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弥补空缺。如我们在进行《李时珍》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最好这样引导学生这样点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挑选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学生就能充分表述他们的实在感触感染,有的说:"文中第一和终尾自然段中的'有名'、'药'、'立志学医''一边行医、一边采药''编写本草目纲'这几个词就把李时珍的情形特色及优良质量都引见给我们听了,她不愧是我邦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我为他深感自豪。"这样引导学生挑选自己阅读感悟的精髓,进行详细表述,进一步升华认识。

6.器重丰盛少彩的语文理论运动

如:学习《春天》后,组织学生来郊外一行,寻觅大自然的脚印,发详大自然的风度,摸索大自然的奥秘。 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自不同角度,采取没有同的道路取得学问才能。 道集中识字后的三年级阅读教学语文论文要念充足施展集中识字的劣势,为四、五、六年级读写教授教养奠定良好的基本,抓佳集中识字为根基的三年 级浏览学学是非常主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倩.情境教学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软件导刊,2009年11月

第2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细化目标;分层;主体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很多新形势和挑战,如何在教学中达到效果,真正培养小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而实际教学中,无论对教学持什么态度、采取什么方式,最终还要落实在教学设计上才能使成果得以体现,因此有必要对教学设计重点考查和分析总结,从中发现带有普遍规律性的东西,以期更有效地指导小学语文教学。

一、每节课都设定细化目标以最终能够落实

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预先设置几个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学富有针对性,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实际情况设定几个细化目标,这几个目标必须是经过教学基本可以达到的、能够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有具体的教学举措支撑的。比如对于识字教学来说,就要设定每课时学习多少个字,这些字的音、形、义都应该教哪些等。总之,细化的目标一定要有可行性、方便落实。

二、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对总目标分层落实

语言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求学生必须从点滴出发,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因此不能贪多求快。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求在低年级或者低层次阶段,比如三年级以下,只要掌握词句的简单搭配应用就可,高年级或者较高阶段,比如四五年级,就要对句群和段落等概念有所理解和简单应用,只有循序渐进才能最终积跬步以致千里。

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虽然知识基础较差,但是普遍存在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钻研劲头足等特点,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地让他们在体验、乐趣中掌握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沟通桥梁,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文本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

要有效地利用图片、录像等直观表现方式进行教学,在课件制作上注重语文双基的落实、文本重难点的凸显,力求通过最先进的技术紧跟时代潮流发展,吸引学生注意和兴趣,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2]骆舒洪.有效教学的理念、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07(9).

第3篇

一、读写结合,抓好学生起步作文

本学期我们组的研究课题是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指导策略,围绕起步作文,我主要通过引导和训练学生从写话成段、再到写段成篇过渡。具体途径:1、课堂小练笔。在教学课文内容时,及时利用课后的拓展内容进行想象写话或仿写的小练笔,如我们根据课文《荷花》,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2、手绘书。为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我会以手绘书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完成习作,如本学期我们在练习写人物的时候,分发精美的硬卡纸,在习作的旁边配上精美的人物画像,装订成册,作为班级藏物。3、童话故事创编比赛。三年级学生读过很多童话故事,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创编童话故事对他们来说并不难,我以比赛的形式吸引孩子写作的注意力,效果很好,最终的作品成果也展示在班级里。4、认真评价。作文不厌百回改,老师的及时评价和反馈对于提高学生习作水平非常重要。本学期八篇习作,每当习作完成,我都会单独利用一节课评价学生作文草稿,并当堂让学生修改,其中优秀作文进行学生范读,最后再誊写在习作本上。

二、语文学科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转折期,和一二年级有所区别,尤其是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学习素质,相应地我们要养成新的语文学科学习习惯。本学期针对三年级学科特点,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新的学习习惯。

1、认真练写钢笔字,合理使用钢笔和墨囊,不弄脏学习环境。 

2、审题认真,能准确地提取信息,使用圈划重点词语的方法明确题目要求。 

3、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生字词的习惯。

4、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采用多种方法(文字、图画、批注)随时记录下学习时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5、阅读积累,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积累好词好句,做好读书笔记,并运用到学习或写作中。

三、存在的不足:

1、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学习意识和反思能力等,还有很多不足,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实现自身的岗位价值,仍旧还需要努力。

2、后进生的问题一直是困绕我们班级的难点问题,他们的成绩仍旧不尽人意,努力提高他们的成绩,是我这学期的奋斗目标。

四、 下一步工作的四点措施:

1、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努力提高我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2、严格抓好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古语“教不严,师之惰”,以此相互勉励。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三年级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计划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27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5人。从整体看,本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一定的基础,当然也避免不了好坏之分。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仍然以学习板块的形式组元。全册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暗含主题,但不单一,比较宽泛,内容的信息量大。每单元四篇课文,全册32篇课文。 每单元由课文、课后题、语文乐园三部分组成,各部分间互相联系,具有整体性。课后题内容以阅读积累为主,同时也注意设计结合课文和儿童生活的思考拓展型题目。课后安排的“我的词语库”,继续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习惯。有的课文后增加了一个“信息窗”,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课文。“语文乐园”仍分三大板块,“语海拾贝”是语文基础知识整合与训练,本册加强了词语句子的积累与拓展;“阅读欣赏”在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增加了词语积累的内容;“语文生活”继续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动脑、动手、动口、动笔相结合,旨在语文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习作能力,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口语交际。

3、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327个词语,按要求积累其他关键词语,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学习在方格书写各种结构大字。要求认真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学习用钢笔描红,继续培养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学过的句子会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本册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句式,继续积累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2、听人说话能抓住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在交谈中注意听清别人的肆意,对不明白的地方,会提出询问。

3、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说话练习中能说连贯的话,能具体讲述故事,能简要转述别人讲话的大意,能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

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动唇,不出声,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能复述课文大意,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熟记教材展示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断。

5、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6、继续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学习观察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继续学写日记、观察作文、看图作文、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顺,学习使用标点符号,作文练习由大作文、课内片断和课外小练笔组成。

3、能学会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书写规范、整洁。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五、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加大教研、教改力度,继续深入开展主题化系列教研活动,以“教学大比武”为契机,着力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探索“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的教学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深入开展学习《走进新课程》和《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为主的研训一体化活动,做到主题明确,人人参与。

      2、加强组内的日常交流性听课,执教教师课后要进行说课,课后要上交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听课教师都要进行认真地评课,做好记录。主评老师能及早了解教材,在评论时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进行“主题式评课”,为“教学大比武”做好准备。

      3、经常学习各类业务刊物,勤做摘记。充分发挥学校在师资、网络教学上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有机整合,积极引进各种成功的优秀科研成果,提高教学效率。

      4、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评价。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5、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推行每周一诗等训练;加强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的背诵、积累及平时的小练笔指导,提倡学生写日记,鼓励学生向《奉化日报》、《宁波晚报》等积极投稿,争取发表。

       6、利用课外辅导时间,两天补优两天补差,形式多样,对差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对优生主要拓展其阅读面。本着“考核不光看分数,评估重在看素质”的原则,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定,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讲究练习质量。

       7、自觉投身基本功训练及自身业务学习。在市教研室、校教导处的组织领导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各种方法的观摩学习、老教师的传、帮、带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三、分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组织教师集体讨论修改教研组计划,为搞好教研活动献计献策

2、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功能、结构、内容,明确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让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头脑

3、语文研训一体化活动(实验小学)

4、听课周(一)

十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反馈 

2、征集学科教学论文 

3、听课周(二) 

4、一年级拼音过关测试 

十一月份 

1、期中教学常规检查、反馈 

2、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3、听课周(三) 

4、二至六年级朗读竞赛 

十二月份 一月份

1、全街道学科论文评比

2、复习迎考

3、教学质量测试

4、总结、交流

 

四、附录:

 

教学研讨活动安排

 

周次教研主题上课教师主评教师

第5周    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丁朝女       胡世浩徐治英       王优娜

第8周周钢营       孙志达袁吉飞       孙颐芬

第10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探讨(1)卢丹丹       宋  燕 王璞莹       范明春

第13周林静娜       唐炎朝 丁朝女       范明春

第15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探讨(2)王璞莹       朱  磊竺叶儿       王优娜

 注: 教学研讨课教研主题、执教时间、执教者如有改动以通知为准。

 

一年级拼音过关安排:

出卷:丁朝女

测评:徐治英    林静娜     宋燕

 

二——六年级朗读测试员安排

王璞莹(二年级)     胡世浩(三年级)     丁朝女(四年级)

范明春(五年级)     孙志达(六年级)

 

 

 

 

第6篇

【关键词】生态作文;基本主张;教学策略;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13-03

【作者简介】刘恩樵,江苏省昆山国际学校(江苏昆山,215300)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

生态写作教学就是在语文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写作学的基本规律以及学生写作自主实践等规律的自然融通中,以随笔、日记写作为抓手,以大阅读与微课程作为写作的基座,以自由表达作为策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凸显激发兴趣与培养习惯,淡化序列化与技巧化训练,以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旨归,努力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写作、写好作文,着眼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作文教学新境界。

一、“二八律”:生态作文教学的基本主张

生态作文重在消除功利,尊重学生的写作本能,主张自由、自主写作,从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与形成写作习惯入手,努力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写作的实践中,我渐渐形成“二八律”的作文教学基本主张。

1.训练路径:二分课堂,八分课外。

语文教学不仅要落实第一课堂,更要强化第二课堂。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作文教学不可能靠“窝”在课堂里来完成,大量的功夫必须用在充分地整合课外资源,拓展课外作文训练的渠道,以完善作文教学的训练结构,形成“二分”在课堂核心训练与“八分”在课外大量实践互补的作文训练结构。生态作文课堂核心训练主要落实在如下三方面:一是作文基本知识运用的指导;二是对学生作文的评讲;三是基于作文训练的交流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等。

2.教学策略:二分薄发,八分积累。

生态作文教学坚守“二分薄发,八分积累”的原则,将积累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将积累化为具体的实施措施,给积累以充分的时间。生态作文的积累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时间的积累,要让学生有充足的练习写作的时间总量。生态作文实践在初一至初二的四个学期中,要求学生每周写随笔或日记,即使是寒暑假也不例外。二是写作字数总量的积累。有了时间的保证,学生的写作总量自然得到保证。三是思想与情感的积累。在班级设置图书馆,举行“今天我开讲”、语文雅集活动等等,让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四是“写作感”的积累,经常性的写作无疑能让学生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角度等等形成一定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只有在坚持不懈的写作中才能形成。

3.教学心态:二分精彩,八分寻常。

生态作文坚持“二分精彩,八分寻常”的意识,要耐得住“八分”的寻常,方才可以获得“二分”的精彩,而有了“二分”的精彩,以此为新的起点,就可以延展为“十分精彩”。我们要能够欣赏佳作,更要能够欣赏差作。这里的所谓“欣赏”,一方面是指能够看到差作中的闪光点,另一方面是要能够容忍差作的不足点,要从寻常中去培育精彩。生态作文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觉得写作的过程有安全感,有自由感,有宽松感。

4.评价原则:二分评判,八分激励。

作文评价虽处于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的末端,但是,在生B作文的理解中,它应该是下一个过程的起点。在整个的作文教学中,评价就是连接作文训练过程的重要环节。好的评价就是学生作文能力持续提升的动力。换句话说,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坚持“二分评判,八分激励”的原则,评价的“风正”,才可以让学生的作文之舟“一帆悬”。所谓的“二分评判”,就是只需要在期中、期末的检测中给出分数等第的评判,所谓的“八分激励”,就是期中、期末检测之外的所有写作训练中评价均要大量地、合理地使用激励。

5.训练重点:二分技巧,八分思想。

写作是需要知识和技巧的,但在知识、技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层面,那就是思维与思想情感。因此,作文训练重点只需用二分之力于训练技巧,而要用八分之力于训练思维与提升思想。技巧是小技,思维与思想才是大巧,是作文教学的根,是学生作文能够可持续提升的重要保证。

6.写作状态:二分规范,八分自由。

生态作文特别注重学生自由、自主地写作。这就必须给学生写作以极大的自由,写什么、怎么写、何时写、写多少等等,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甚至有的时候不在状态不想写,那也是可以的。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激励与引导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其能够保持持续写作的状态。在生态作文看来,坚持“二分规范”即可,要用“八分自由”为学生提供极为宽松的写作时空与写作安全感。

7.目标追求:二分特长,八分合格。

生态作文认为作文教学的目的有三个层面:一是让学生都能形成写作的习惯,让人人成为写作者;二是要让所有人具备写作的基本技能,能够写出文从字顺、表情达意的文章来;三是对写作有着一定特长的学生要加以鼓励与指导,让他们在写作上展示个人的特长与魅力。因此,就写作教学的目标而言,我们需要发现与培养少数有写作天赋的学生,更多的是要面向绝大多数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培养他们写作的基本能力,让其合格以适应未来人生发展的需要。

8.教学保障:二分学生,八分教师。

写作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而且,学生自然是写作活动的主体,一切的教学行为,都要作用于学生,靠学生来实现教学行为的目标。但是,作为教学行为的发端,教师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师正确的理念、正确的策略与正确的方法,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写作的能力等就无法提升。就这一点来说,“二分学生,八分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三三三工程”:生态作文的教学策略

生态作文教学策略可以概述为“333工程”(见图1)。

第一个“3”,即“3个层级”,指这个训练工程是着眼于初中三个年级的整体规划。第二个“3”,即“3个目标”,指初一年级作文训练的目标重在“自由写作”,初二年级作文训练的目标重在“技法训练”,初三年级作文训练的目标重在“品位提升”。第三个“3”,即“3个维度”,指每一个年级的每一个训练目标主要从三个维度来展开:初一年级主要从“生活、习惯、兴趣”三个维度来展开与落实;初二年级主要从“构思、语言、结构”三个维度来展开与落实;初三年级主要从“思维、思想、风格”三个维度来展开与落实。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三个层级的三个目标不是独立、单一的,而是相融的,只不过是各有侧重而已。

1.初一年级是以强化生活、兴趣与习惯为主的自由写作。

在生态作文教学中,生活重于教材,兴趣重于技巧,习惯重于辅导。因此,学生进入初一,不要给学生的写作限制条条框框,不要每写作文必命题,要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将“我手写我心”切实地落到实处。在初一起始年级,教师要将兴趣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写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这是作文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2.初二年级是以强调规范表达为主的自由写作。

在初一大量写作的基础上,进入初二年级之后,有意识地注重作文技法的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引导学生在行文构思、语言运用以及结构安排等方面进行技法的微格训练。当然,作文技法指导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初二年级。即使是初二年级,也多以自由写作为主。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写作生态的自由与灵动,又不失规范的约束与引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3.初三年级是以关注品位为主的自由写作。

经过初一初二作文训练中量的积累,到初三年级就有必要提升学生作文的品位了,主要从提升作文思维品质,提升思想认识能力以及形成个体作文风格几方面着力。生态作文的主要策略是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事情。一是引导学生多做时事评论。让学生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二是通过写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个体进行深度阅读,在阅读与写作的互相促进中提升思想,从而反过来更好地促进阅读与写作。三是倡导个性风格的写作。到了初三,已经有不少学生表现出自己的写作倾向,或者是内容或者是形式等,都会有一些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对于一些有写作个性的学生,我们要给予指导,一方面防止剑走偏锋,另一方面指导扬其特长。四是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带有研究性的、论文式的文章,以促进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发展。

三、“三个大量”:生态作文教学的实践路径

1.大量阅读,为写作孕育思想生长的能量。

“大量阅读”的“大”有三层含义:一是阅读要广,在以文学类书籍为主的基础上,要广泛涉猎人文书籍,包括历史、科学、艺术类的书籍。二是阅读要多,要尽量挤出时间,让学生每学期多读几本书。三是阅读要精,是在阅读过程中要做用心人,要带着思考的脑子、带着赏析的眼光、带着动笔的习惯来读,在自己阅读的书中,选择一两本读得仔细些,让眼、脑、手并用。

生态作文实践者的主要做法是:(1)班班设立班级图书馆,保证学生在教室里就可以拥有大量可读的书籍;(2)保证学生在校有“法定”的阅读时间;(3)每学期共读一至两本书;(4)每学期举行读书报告会;(5)坚持每周写读书笔记;(6)每人都有一本“阅读存折”,记录自己的阅读书目,形成自己的阅读史。

2.大量写作,让写作的过程、经历与体验看得见。

生态作文实践“日写作”的活动。“日写作”中的“日”不只是“日记”的形式,更含有“勤奋”“坚持”“成长”的意义。“日写作”旨在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培养写作的兴趣,有利于激活写作思维,丰富思想认识,最终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生态作文实践者的主要做法是:每周完成一定量的随笔或日记;创建班级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及时学生的优秀习作;每班都有班级语文报纸,刊登学生的优秀习作;经常给学生做作文技法系列的微讲座;每学年将全体学生的随笔或优秀日记汇集成盒装书;为有写作特长的学生编辑个人作品专辑;每学期举行“写作之星”的评选。

3.大量活动,给写作添加兴奋剂与催化剂。

第7篇

关键词:书写现状;个人拙见

汉字书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基本的学习技能,也是一名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方法,所以,在新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字有明确的要求:一、二年级学生要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把字写正确,写端正;从三年级开始练习写毛笔字,到五、六年级能用硬笔规范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本人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对于各年级学生的写字情况都有所接触和了解,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现阶段学生的写字现状

1.随着年级的升高书写质量逐渐降低

笔者对我校六个年级的写字作业进行了整体对比和分析,发现,低年级中90%的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能够做到笔画规范、干净工整、书写正确,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写字的质量却发生了下滑的趋势。三年级作为写字的转折期,从铅笔字向钢笔字转变,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书写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到了下半学期,就应该有一个新的起色,但实际并非如此。到了四、五年级,学生的书写问题已相当严重。

2.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不当

通过观察,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写字姿势,他们往往会因为方便或是舒服,趴在桌子上写字。走进教室,总能看见贴在桌边、弓着腰、弯着背、低着头、斜着身子奋笔疾书的学生。对此绝大多数家长表示堪忧。因为写字的姿势不仅关系到能否把字写好,而且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3.学生对写字的态度不够端正

大多学生在学校、在教室、在教师的监督下能够认真写字,做到书写工整、干净整洁、正确无误。但是,当他们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书写状况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书写混乱、字迹潦草、字形怪异。比如:这学期,学校举行了一次“硬笔书法大赛”,当把他们的作品收上来进行筛选时,竟然发现他们的字能写那么好,让我大吃一惊。就连我们班平时写字最难看的同学竟也将字写得那么工整、干净、规范,和他平时的作业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可见,书写态度会直接影响书写的质量。

综合以上现状,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见解,望能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注。

二、提高学生书写质量的对策

对策一:提高认识,在思想上加以重视

1.抓好写字教学,关键在于教育部门、学校领导的重视。造成当前小学生书写现状令人忧虑的局面,其主要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学校领导、教师只重视了教学的成绩,而对写字教学严重忽视。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把写字教学提高到育人的高度来认识。

2.从写字教学的意义上讲,我们要把学生的书写质量作为衡量学生素质发展的一个指标,将写字教学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

3.要使写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要保证写字课的时间不被挤占,保证每周一节写字课,并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同时在教材上也应给予保证和落实。

对策二:以身示范,苦练基本功

1.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指导学生写好字,老师必须要写得一手好字,真正使范字对学生起到言教身教的作用。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写字范例,课上指导学生写字,教师要照着课本(或字帖)里的范字一笔一画地认真写,使学生看了范字,便产生一种“老师写的字多好啊”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用心模仿书写范字的主动性。

2.加强专业写字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要让书法老师加强理论学习,不仅要认真写好每个字,还要知道怎样写好每个字,“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对策三:科学训练,循序渐进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因此,写字教学要进行切实科学地训练,循序渐进。

1.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在开始教学写生字时,要通过讲授、示范,不厌其烦地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并要做到严格训练和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和及时纠正。

2.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教师要在讲清要领的基础上细致地做示范,让学生亲眼看到怎样起笔,怎样行笔,怎样收笔,每教一个字都应先让学生先观察,然后才执笔书写,逐步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笔顺规则。

3.指导学生书写训练。写字课,是写字教学的主战场。上好写字课,首先必须落实两项保证:一是时间保证,保证每周有一节写字课,有重点、有要点、循序渐进练习;二是人员保证,写字课最好由擅长写字指导的老师担任。其次,练字要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长时间、多空间的各种内容和形式的训练活动;最后,讲评要实,对于学生的写字作业,检查一定要及时,讲评要实在。既要在数量上保证天天练,又要在质量上要求练得到位,以达到提笔即练字的效果。

对策四:规范管理,客观评价

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开展自评、互评、点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

自评可在学生仿写的过程中进行,互评可在仿写后同桌进行。点评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兴趣,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念。所以,当学生的字写得好时,教师就应该当着他的面,真诚地对他说:“你的字写得真漂亮。”有时也可以给学生贴上一些可爱的图章,或是在班上传阅、张贴……

对策五:家校统一,齐抓共管

写字教学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要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贵在持之以恒,这不仅需要教师的热情,也需要全体家长的积极配合。学校、家长应统一认识,保持写字教学的一致性,才能使之从学校延伸至课外,从而形成开放的、全方位的写字教学环境,让学生从一而终的写好字,将写字贯穿于自己的学习生活。

总之,写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写字教育不容忽视,需要社会、学校、家庭、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共同关注,更需要教育部门的大力扶持。我相信,只要广大教师能正视教学现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加之教改工作的全面深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一定能改变目前写字教学质量不高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知识;素养;兴趣

不久前,北京市出台了新的高考方案,决定从2016年起,提高语文在高考中的分值,将原来的150分增加到180分。此决定出台后,不少省市也纷纷表示,为了增加汉语作为母语的重要地位,也将会在今后的中高考中提高语文的分值。因此,可以说,随着今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这门学科在教育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但由于语文知识的累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自下而上逐步提升的过程,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一定要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小学语文就是构起语文知识整座大厦中最基础的部分,所谓基础不稳,地动山摇,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一项迫待解决的问题。

不过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当前小学生对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普遍兴趣不高,每个年级段的各科成绩测试,语文成绩往往落后于其他学科的成绩。通过与其他语文教师及广大学生的交流,笔者认为,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广大语文教师思想上不重视,教法上不灵活等,从而使本该生动活泼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仅仅是传递语文知识的平台,下面笔者对这些原因逐一进行简单分析。

一、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

1.语文教师思想上不重视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认为,由于汉语是我们日常生活都使用的语言,因而,小学生在使用中就会自热而然地学到语文知识,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因而不需要在教学中花费太多工夫;还有的教师认为,语文就是教几个字,写几篇作文罢了,只要给学生布置好作业,学生通过练习就能自行掌握,因而不用教师予以高度关注。

2.语文教师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吸引学生兴趣

有的语文教师,不注意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学习,仍在遵循老旧的教学方法,将识记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采取让学生重复书写的方法以达到记忆的目的,因此,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有的教师授课时,不注意使用丰富的态势语言来不断唤起学生的兴趣,整堂课都像在“念经”,一个腔调到底,因而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习成绩不高也就在所难免了。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要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最关键的还是要从提升他们的兴趣入手,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常常十分有限,因而,需要在课堂上不断采取各种措施,以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1.高度重视小学语文基础课的重要地位

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小学语文课在基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要改变过去语文教学只是简单“识字”的落后观念,而应将之当做一门提升学生综合性能力的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生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知识和素养的形成和提升,培养他们熟练使用语言进行读写、口语交际的能力。要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只有掌握充足的语言文字知识,才能深入其他课程的学习之中,获取技能和审美体验。

2.紧密切合学生特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积累和阅历体验都十分贫乏,因而对于他们来说,要想在课堂上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单靠干巴巴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必须要认真了解他们的认知规律和特点,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才能引起他们听讲的兴趣。如小学生大都对声音和图像比较感兴趣,因而在上课前,教师最好制作一些带有图像和声音的课件,如人教版三年级第五课《翠鸟》,由于现在生活环境的改变,大多数小学生都从未见过翠鸟,所以,教师可以在讲课前,收集一些翠鸟的图片、声音等制作成课件,这样在讲课的时候,向学生播放有翠鸟的画面,立刻就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小学生大都对富有变化的声音和动作比较感兴趣,因而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势语言,通过丰富的动作和语调上的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兴趣,力避一个声调说到底,要注意声调的起伏变化,如果发现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还要做适当的停顿,以引起该生的注意。再者,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及时地设置一些情景,通过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小学语文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他们获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乃至建立对其他学科的兴趣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法,端正自己的思想认识,从小学生的兴趣提升入手,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9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学习 调查分析 对策

[作者简介]蔡文秀(1971- ),女,河北霸州人,廊坊卫生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安婧(1970- ),女,河北廊坊人,廊坊卫生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河北 廊坊 065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91-02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问卷调查对象为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廊坊东方卫生职业学院及北京东方研修学院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调查采取不记名抽样调查的方式,内容涉及学习动机、态度、方法、水平、习惯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10份,有效问卷591份,有效率90.9%。其中女生占67.2%,男生占32.8%;一年级学生占45.1%,二年级学生占30.8%,三年级学生占24.1%;涉及园林、财会、中西结合、临床、护理、口腔等六个专业。访谈对象包括教授语文课的教师7人、笔者所在教学班的成绩居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13名。课堂观察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在2013年9~11月对笔者所教的一年级一个班、二年级两个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观察;二是到一、二、三年级的班级随机听课20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

1.学习动机。调查发现,52.6%的学生进入高职学校学习语文是为将来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71.4%的学生希望获得更高学历,其中一年级学生占23.3%,二年级学生占35.1%,三年级学生占41.6%,说明随着高职学习时间的加长,更多学生渴望成才,求知进取,这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70.4%的学生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48.3%的学生学语文是为了获得毕业证;30.5%的学生学语文是为了不甘人后,表明部分学生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2.学习情感态度。调查可看出, 84.6%的学生认为获得好成绩能为自己带来成就感,表明学生渴望成功。72.4%的学生喜欢语文;70.1%的学生觉得学习语文很快乐;19.8%的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对语文学习感到厌倦的占6.6%;24.6%的学生在所有学科中最喜欢语文;17.6%的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可以说,高职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但造成学生厌烦学习语文的原因不应忽视。

3.学习过程与方法。调查结果表明,36.4%的学生上课时能聚精会神听老师讲课。听课时,13.8%的学生会特别注意老师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21.9%的人边听课边做笔记边思考;大部分学生学习方式陈旧,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存在缺陷,只能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较差。63.6%的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与老师、同学交流,其中一年级学生占16.6%,二年级学生占35.5%,三年级学生占47.9%。值得注意的是,10.7%的学生在学习中不与老师、同学交流,27.9%的学生对教师讲解的疑难之处偶尔提问,问题处理能力较差,甚至对困难听之任之。上语文课时,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占0.86%,总感到疲倦、没精神的占7.2%,这说明多数学生还能认真上课。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中,34.7%的学生能顺利完成,47.1%的学生有时能顺利完成,18.2%不能顺利完成,表明学生的听课效果并不是太好,这应该归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

4.学习习惯。只有9.2%的学生坚持每次课前预习,32.7%的学生有时间就预习,56.1%的学生从不预习,这表明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用于课后做语文作业的时间上,选择30分钟以上的占62.3%;不做作业的占6.4%;还有31.3%的学生用约15分钟的时间写作业,但这部分学生大多会抄作业。能独立完成作业有37.6%,自己做与抄袭别人都有的占18.9%,偶尔不交作业占7.5%,经常抄袭作业的有29.4%,可以说抄袭是学生不愿学习的一个重要体现。有41.6%的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时间大约1小时,有38.3%的学生不花时间进行课外语文学习,这个数字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5.学习水平。67.4%的学生在问卷中承认自己经常写错别字、病句,说明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阅读文章时从不提问题的学生占21.6%,想提问题,却提不出的占70.7%,表明学生的阅读与评价能力较差。对语文学习有时感到困难的占50.2%,经常感到困难的占16.5%。大多数学生存在学习困难问题,这与学生的基础密切相关。会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占21.4%,说明这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强,学习基础较好;有时或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占78.6%,说明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差,不会学习,应是教师关注的重点。

(二)课堂观察

1.听课情况。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课,少数学生边听课边做笔记。每班均有说话、睡觉、玩手机、看与课本无关书籍的现象,迟到、旷课现象也比较普遍。

2.课堂练习情况。教师安排课堂练习时,约有一半的学生会拿出纸笔记录,有的学生向别人借用笔纸,还有少量学生不知要做什么。那些认真听课的学生基本能顺利完成课堂练习;少数学生请教老师或与同学商量后完成;有的学生不做练习,在教师的督促下才寻找笔纸。

3.回答问题、参加讨论情况。少数学生主动举手发言;大多数学生要等教师点名才发言,有的学生甚至站起来一言不发。参加讨论时,气氛较热烈,但往往持续时间不长,很快就转向闲聊、闲谈了。

(三)个别访谈

现今多数高职生目标远大,社会责任心强,思维活跃、独特,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多数学生在访谈中谈到,感觉语文比其他学科好学,但成绩总不见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不足。最怕写作文,总觉得没材料可写,提笔忘字,语不成句,绞尽脑汁写出的作文连自己都不满意。在高职学习中,语文不再是主科,即使喜欢语文,但学生认为学得好坏对将来就业的影响不大,应付过去就可以。如果语文老师特别要求预习或将要考试,才会在课外时间看语文。课外阅读语文书籍的学生很少,内容主要是电视剧翻拍的历史或文学书籍。只有少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意识强,兴趣高,而这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往往也比较好。

三、对策与建议

从以上调查结果与分析来看,高职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两大特点:不愿学、不会学。因此,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认清语文的重要作用,树立语文教学素质观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天生重要。”语文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教育学科,它的重要性是由其特点决定的。第一,它具有工具性,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位有文化素养的青年,学会并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是最起码的要求。第二,语文具有思想性,学习语文可接受中外思想文化的熏陶。通过作品学习,学生可从中吸取多方面的营养,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改善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等各方面,语文课发挥的巨大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门课程无法替代的。

(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学习能力是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独立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是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自我求知、做事、发展的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学习能力是生存能力的表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竞争力的高低。高职教育如果不能教给学生正规及非正规环境下的学习能力,这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语文能力,直接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统一的。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引导学生去领悟、判断、表达,对语文有一个从不懂、少知到多知,从没兴趣到感兴趣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思维能力,逐渐学会独立学习,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三)改革教学内容,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

多数学生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中考、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种教学方式造成学生知识面相对偏窄,语言文字基础和人际沟通能力相对不足。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及学生专业化的学习需求决定了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选择教学内容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技巧和能力。教师要花最少的时间,精选最实用的教学内容,进行最有效的教学。例如,在教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针对学生人际交往和就业的需要,开展各种朗诵、讲演等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听说能力发展,提高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四)改革教学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如果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会束缚学生学习语文的头脑,让学生感到乏味,教学效率低下,严重影响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可以改变以讲授为主辅以少量练习的授课方式,改为练习为主或边讲边练的授课方式,增加讨论课、交流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特别是专项练习,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从而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专项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采用现代化的授课方式,如借助有关声像资料辅助能力训练、进行文学鉴赏教学等,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五)改革评价方式,变单一评价为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

目前的评价方式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考试成绩也是学校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这种考试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略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核。教师可以将测验化整为零,根据每学期的课程内容安排不少于两次的阶段性课堂测验。每次测验设一个专题,或考查某一能力或检测某方面知识。口试和笔试相结合,开卷闭卷形式相结合。每学期末安排一次综合考试,试题包括开卷和闭卷两部分,开卷为主,闭卷为辅。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读书笔记的完成情况、阶段测验成绩、期末综合考试成绩由教师评价;学期末要求学生将听课笔记在学习小组内自评,就自己本学期语文学习的综合表现做一次自评。总评成绩应是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其中以平时成绩为主。这样一来,在减轻学生考试压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对教师来说,减轻了单纯追求及格率的压力,主导性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采用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发掘教师与学生的教育潜力,充分释放教师与学生对语文教育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比忠梅.关于加快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

[2](美)加里・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第10篇

二、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

1.凸显趣味性

儿童文学是充满童趣的作品,其文辞简练而富含生趣,这样的特点是吸引学生“玄门所在”。针对此特点,小学语文日常教育也应该突出儿童文学的趣味性。然而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虽然知晓儿童文学的童趣特征,但在实际教学中却难以将文章的趣味性充分展露出来,严重降低教学实效。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在于,教师主体性过强,缺乏对儿童心理的准确拿捏,无论是在朗读课文还是在讲解课文时,教学主观意识凌驾于儿童文学本质之上,难以突出其趣味性。部分教师甚至认为儿童文学“幼稚”“别扭”“矫揉造作”,教学中难以启齿,并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而儿童文学主要功能是启发儿童心智,其言辞语气自然要契合儿童认知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应该积极转变角色,摆正“教学育人”的姿态,凸显儿童文学的“童趣”。

譬如《狐狸与乌鸦》一课则是讲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在故事中乌鸦最终被狡猾的狐狸骗走了嘴里的肉,诸多学生学习此篇课文时都被逗得捧腹大笑。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儿童文学的趣味性,并在朗读过程充分展露出那份“童真”。例如在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一边读一边即兴表演,主要是将“狐狸”的狡猾,以及“乌鸦”的傲慢和之后的“得意忘形”充分展示出来。如此一来,课文的真实趣味则被展示得淋漓尽致,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还能够提高知识内化效率。

2.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科普性最为儿童文学重要特征之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小学语文教学之中,科普教学却始终缺位抑或说“不够完备”。诸多教师仅仅认识到儿童文学的趣味性,也善于利用其特征激发学生兴趣。但对于科普文章的讲解则显得黔驴技穷,其主要原因是科普文章的抽象性、理论性特征容易导致学生疲乏,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眼球。根据儿童心理特征而言,科普性文章的趣味性确实稍逊于故事、寓言等文体。但实际上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情是足够的,在实际教学之中只是需要将其“激活”,这首先需要将科学知识的抽象化特征直观化体现。想要达到上述要求,教师则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建构其直观可视的教学情景。以此突破学生主观性不强之教学瓶颈,同时也能够有效凸显科普文章的趣味性。

譬如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教师应该正视学生科学知识求索诉求。在教学之中,首先应该充分挖掘课文的内在价值,充分透析金字塔的性质(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其主要特征(由巨型石块堆积而成、体积庞大等),探索其谜团(金字塔究竟是如何建造的)。并且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知识内化效率,教师则应该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作,搜索金字塔的有关探究视频,在直观可视的教学情景下,文章的趣味自然显露,学生的学习情趣也将极大提升。

3.引导学生实践

儿童文学的最终效用是启发儿童智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作为儿童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在日常教学中需着重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正视学生主体性,并引导学生积极实践。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理论并推动理论发展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并积极引导其进行必要实践训练。

譬如在教学《负荆请罪》时,课文的体裁则是戏剧脚本,根据这样的特点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探究课文,并深入理解其内涵。而表演的形式以及服装道具则由学生自主创新。最后通过学生投票选出表演最好以及课文理解最到位的小组,教师将给予其一定的褒奖。通过这样的自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创新能力也将有效激发。

结束语

第11篇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并领导了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在我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活教育运动。由此观之,一流的教育理念领航教育思潮的深刻变革,一流的教育学者引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世纪,面对我国教育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一位蜚声国内外的著名教育技术学家长期关注我国的基础教育,他对我国传统语文和英语教学中的弊端痛心疾首,他对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儿童的教育问题殚精竭虑,他虽已年过七旬,仍常年在祖国各地最需要他的地方奋斗着。他淡泊名利,在国外留学时婉拒了美国大公司的盛情邀请;他不爱忙于各种社会应酬,但谈起教育来,总会神情激动、滔滔不绝。他就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教授何克抗。何教授担任北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东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长期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育应用研究);已培养博士20多名,指导在读博士生12名;先后出版专著6部,主编教材12种,在国内外100多篇;自1978年以来,先后8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其别奖1次,二等奖5次,三等奖2次,一次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金奖,拥有发明专利1项;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1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1994年7月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23卷;1997年成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何教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教授”,然而,作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的主持人和负责人,他一心扑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育改革上,与各位校长和教师打成一片。跨越式教育从2000年开始,每到项目学校,何教授便不顾旅途的劳累与奔波,深入课堂听课,然后与教师评课,与教师一块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宁夏海原县的一所中心小学调研时,该校的校长深情地说:“做教育工作,就要像傻子一样,需要朝爹①的精神。”教育工作需要的正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而何克抗教授,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颇有建树,而且以坚韧、执著的精神进行着跨越式教育试验,被西部的教师称为“当代的陶行知”。

为有“创新”多壮志,敢让“教育”换新天

2001年,我国政府通过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意味着我国开始了第8次全国范围内的课程改革。然而,课程改革总是伴随着纷争与坎坷。在理论层面,一时之间,“一股轻视知识的思潮”“食洋不化、水土不服”“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实施走样”的争论充斥于学术界;在实践层面,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新课程改革充满了城市主义倾向――对课程资源贫乏与师资薄弱的偏远农村地区来说,新课程中提出的综合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等无异于天方夜谭,加上农村留守儿童偏多、学校布局调整、农村学生寄宿制问题等,教育公平受到严重拷问。正如吴康宁教授指出,中国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世所罕见,理念与利益、文件与文化、前台与后台、官方与民间、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与矛盾是导致中国教育改革步履艰难的重要原因。[1]

我国教育理论界向来不乏理论的喧嚣,舶来的、闭门造车的、兜售的、自主建构的……然而,理论的繁荣却遭遇着实践贫瘠的尴尬境遇。面对如此多的教育理论,我们的教育实践者仍然有些迷惘、无所适从。目前,我国语文教育主要还是依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这一理论已经根深蒂固。该理论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0~2岁为感知运算阶段,2~7岁为前运算阶段,7~12岁为具体运算阶段,12岁至成人为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顺序不可改变,因此,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在一二年级主要进行识字教学,从三年级开始进行写作教学。在皮亚杰的经典理论支配下,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实际效果总是成为众矢之的,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总是受到质疑。不少作家与语文教育家纷纷“炮轰”我国语文教育。著名编剧叶开说:“垃圾教材危害胜三聚氰胺!”少女作家蒋方舟说面对高考作文试题,自己也写不出来。由此观之,我们的语文教育已经“病了”,并且病入肌理。语文教育的症结主要集中在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第二,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而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三,过分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2]

在步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今天,皮亚杰在19世纪提出的理论仍能适应今天的教育吗?凯洛夫主张的“复习―导入―讲授―巩固―练习”的五步法教学模式仍旧能机械、僵化地套用吗?②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压榨了多少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面对诸多的问题,何克抗教授通过严密的教育心理试验,提出了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该理论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电视、电脑、图书等各种媒体,因此,儿童在学习自己的母语――语文时,不是零基础,而是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语言和表象。而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依据外语教学的方式,按照“字―词―句―段―篇―中心”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肢解了语文的整体美,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

面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诸多弊端,何克抗教授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儿童创造性思维理论和儿童语觉论。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是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批判地继承皮亚杰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为大幅提升我国语文教学的质量(也为大幅提升任一民族母语教学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觉论是大幅提升语文和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理论支撑,依据这两项理论进行的教学,儿童的语文和英语成绩得到了质的飞跃:很多试验班的小学生掌握的生字量比同年级的学生要多3 000个,阅读量也有了大幅度提升;不仅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让教师倍感惊喜。在宁夏官桥中心小学调研中,一位小学生写下了如此感人而充满想象力的文字:“我画了个有爱心的太阳,送给玉树的小朋友,让他们重建家园。我画了个透明的翅膀,送给水珠,让它更透明。我画了个笑脸的太阳,送给老师,让老师工作省力。我画了个黑黑的太阳,送给奶奶,让奶奶的白发变黑。”看了这段文字,我不仅被孩子们的丰富想象力所感动,更因为孩子们真挚感情的流露而眼眶湿润。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同样地,在教育领域中,我们更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这样,我们的才能一扫教育的阴霾与种种异化现象,让教育焕发勃勃生机,为儿童的成长培植一份乐土,源源不断地培养大量的栋梁之才。

墙内开花墙外香――一项鲜为人知的教育试验

从2000年9月在深圳市南山试验学校开始进行“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至今已经将近11年,目前试验学校已经发展到全国220多所,其中有国内或省内比较著名的小学,也有生源和办学条件都很差的学校。不仅在北京、广东、浙江等沿海省市,而且在甘肃、宁夏、新疆等边远地区,跨越式教育都已生根开花了。跨越式教育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宁夏调研中,我们通过听课,发现很多教师基本都能灵活运用“211”教学模式和“三说两听”教学模式。

跨越式教育在中国的传播真正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借鉴了何克抗教授的跨越式教育试验模式,他们称之为“十分华文”。调研中,我得知新加坡教育部在2007年派代表团到北京和广东实地考察了何教授的语文跨越式教育试验,并邀请何教授到新加坡对当地的教师进行培训。2008年,新加坡有22个班级参与了跨越式教育试验;2009年,有44个班级参与了跨越式教育试验;2010年,有100多个班级参与了跨越式教育试验;至今,新加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跨越式教育。我们还电话采访了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助理司长黄利发,他说新加坡的华文教育之所以开展得如此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政府的重视,另一方面是源于树立典型,对教师采取激励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由于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等长期的社会和经济原因,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偏远地区的孩子和大城市的孩子在教育起点公平方面还存在巨大差异。

何克抗教授主持跨越式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我国广大地区的儿童接受优质的教育,实现全面的发展。然而,跨越式教育在推广的时候,总是遇到诸多观念、体制、团队力量和经费方面的问题。首先,不少教育工作者在刚接触到跨越式教育的时候,囿于传统,总是认为搞教育应该“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认为搞“跨越式”教育就是揠苗助长,违背了教育规律,是不可取的,因此总是拒斥跨越式教育。其次,不少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认为,面对我国目前的中考和高考制度,跨越式教育不仅会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调研中我们发现,跨越式教育主要在小学一、二、三年级等低年级进行,在高年级,跨越式教育已然销声匿迹,让位于小升初等各类名目繁多的摸底考试和会考。③这是跨越式教育在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推行遭遇的制度。再次,跨越式教育团队主要依托的是何克抗教授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因此,跨越式教育团队的成员大都是何教授的同事和他的研究生,总共20多人。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育试验项目,并且经常需要到祖国西部一些偏远的地区进行教育试验,他们的人员力量太薄弱,而且每年都有团队成员因为毕业而退出了跨越式教育试验。调研中,一位教师说,何教授有时就像搞“推销”的人员一样,总是跑来跑去,到处推销他的跨越式教育试验。最后,跨越式教育试验,不仅需要一定的教学多媒体设备,还需要配备《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扩展阅读材料》、教学视频等材料,而这些都需要经费支持。因为教材和阅读材料的有限,学生们不得在放学后将教材和阅读材料交到教师那里,以防止丢失,同时,这些教材还会循环使用,一级一级地传下去。跨越式教育团队在去西部项目试验学校调研的过程中,不仅要自己承担差旅费,而且常常是在火车或汽车上解决自己的午餐或晚餐。跨越式教育团队堪称是“一个奋斗在祖国最偏远地区的教育研究团队”。

从“书斋”到“田野”――关键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曾说,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关键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想何克抗教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不仅解释了世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被誉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何教授以淡泊名利、一心扑在教育上的精神,不仅在教育理论方面颇有建树,而且在教育实践层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何教授没有做“书斋式”的学者或正统的“学院派”,他以自己对偏远地区学生美好生活的憧憬,对跨越式教育的执著,身体力行地为儿童人生的跨越搭建了一座桥梁。跨越式教育还在进行,希望有更多的探索者、实践者投身于跨越式教育,给孩子们一个快乐成长的乐园、一个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注释:

①“朝爹”是当地的方言,意思是傻、固执的意思。

②笔者在此质疑的不是凯洛夫“五步教学法”的合理性,而是质疑教师不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机械、僵化地运用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这样,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变成了一种呆板的、扼杀学生生命力与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③在与宁夏和河北的教师进行访谈中,教师向我们反映现在很多学校还有小升初考试,即使取消了“小升初”的名称,也会变相地以其他考试代替小升初考试。

参考文献:

[1]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第12篇

一、试题分析:

本试卷充分依据新课标精神,注重体现新课程评价的特点,尊重教材,以学生为本,兼顾了各类学生的差异;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板块结构合理,题型设计新颖,容量适宜,难易适度。通过检测,不仅考查了学生的掌握的情况,更主要的是导向了以后的教学。

二、试卷完成情况与分析

1、答卷情况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对于一些较规范的题目答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学生积累课内知识,积累语言的情况还是较为可喜的。

但是对于一些普遍易错的字词,学生掌握还是比较差。如第一大部分的第一题,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得分率只有55%。如“幅”、“氛”、“潜”、“栽”这几个字的读音,都是容易读错的。虽然在平时的生字训了中也有强调,但是还是有些疏忽了,学生掌握不扎实。而“背”和“兴”是多音字,在平时接触较多,错误比较少。

对于要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知识的题,这些题也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如积累运用的第四题:按要求写词语,分别写出和情谊有关的、含有故事的、和学习有关的、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有积累,掌握的还好,只是有出现写错字的现象。第九题要求根据意思天上合适的诗句或者名言,学生对此掌握的还比较不错,平时在古诗学习中都有讲过,学生应运能力还行。

阅读题有两个题目,即课文片段和一短文,题不难,但是可以看出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极为薄弱,如阅读题里,要求写一个能概括故事的成语,全班只有两个学生完全写对,知道是“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其实,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是完全应该了解过该成语的,可是却出现了多数不会的情况,不得不令我反思此类情况。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基础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试题缺乏独立分析

(3)想象能力欠佳

本次作文为想象性的作文,要求看图编一个通话故事,看谁的想象力丰富,编的最有趣。从完卷情况来看,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基本功不够扎实,所写的话只能反映图意而已,趣味性不强,表达欠生动。可见在这方面,我班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加强对学生想象力和语言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我班学生的书写情况还不容乐观,有些学生书写不够规范。

三、改进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3、要树立大语文观,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必须靠语文教师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发掘才会更有收获。

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二)

一、看拼音、写词语

总体来看,要写的这几个词语的笔画都比较多,学生写起来不太容易,如“擒、慈、蓬”等字,学生要么忘记部分笔画,要么就是出现别字。平时教学中应加强这些笔画多的字的练习。

二、补充词语

本题要求学生正确地书写出四字词语中的某个字,由于学生的粗心在书写时出现许多错字、别字,如“精妙绝伦”中的“妙”字,有的学生写成了“秒”,“文思敏捷”的“敏”字写成了“民”。平时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能力的训练,不但要会写,还要求写正确。

三、按要求写词句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所学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训练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但通过试卷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同学的概括能力、书写能力不强,尤其是第4小题“学习了《鹬蚌相争》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说的不全面,只说了一部分意思,“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有的学生说成“做事要把握好时机,否则将一事无成”,有的学生出现很多的错字。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课文总结概括的能力。

五、重新排列下面一段话,把正确序号填在括号里

本题要求学生对所列出的几句话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成一段话。本题失分严重,学生对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分不清楚,不知谁在前谁在后,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分不清。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短文的理解概括能力,能过试卷不难发现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不是很强,尤其是第6小题:学习了这篇短文,你想说些什么?要求学生写出学习齐大师勤于观察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即可,学生普遍说的都不好,甚至有的学生说的和短文没任何关系,因此教学中应加大学生的对课外短文的理解概括能力。

七、习作

题目要求学生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水果进行写作,要写出它的形状、颜色、味道、吃法等等或选一件你最有趣的事写下来,要写清事情的经过,人物的对话等。学生在写作时没有看清要求(或没有按要求去写),写的不全面,有的仅仅是写了自己如何喜欢某种水果,没有实际价值。最有趣的事也没能写完整,不像一件完整的事。有的句子不通顺,出现较多的错字。没有得到理想的分值。

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三)

为检验课改实施水平,了解新课程下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达成情况,进一步引导教师反思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我们于6月28日对全县三年级进行了语文调研测试,现对测试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基本情况

全县三年级应参考3484人,实参考3473人,参考率99、7%。总均分85、8分,总及格率98%。整体情况较为良好。

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由阳城县教研室统一命题,本试卷分为“按要求写字词句”、“联系课文内容填空”、“阅读理解”、“习作”四大板块。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本次测试从总体上看,适合新课标理念,难易程度适中,内容全面,注重能力培养,体现了知识综合,较好地体现了人文性。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卷面分析

第一题按要求写字词句,这是我们常见的考查学生对一类生字掌握、词语的积累、句子的运用情况的传统训练形式。绝大部分词语学生填写的正确率高,只有个别词语出错。

第二题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旨在考查学生对要求背诵课文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课外积累情况。整体情况良好。但第5小题默写一首课外积累的写景的古诗,由于学生课外积累有限,对课外积累写景古诗不熟悉,有的同学虽能背下来,但出现了一些错别字,以致失分。

第三题阅读理解,主要分课内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考查的是课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片段的理解情况,答题情况较好,主要是第2小题中“仿照例句写一个比喻句:——-是———”,一些学生不太理解“是”是个比喻词,平时见到的比喻词大多是“好像”“仿佛”,看到“是”有些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这也说明我们平时对比喻句的讲解不够透彻。

第四题习作,要求任选几种动物为主人公,想象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编一个童话故事。学生大都能大胆想象,创编故事,情节合理,并能通过这小小的故事让我们从中受到教育或懂得一些科学知识。而一些学生情节简单,不够生动具体,书写不认真、乱涂乱改、错别字百出。

思考和建议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考试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