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重难点

初中地理教学重难点

时间:2023-07-28 17:32: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地理教学重难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地理教学重难点

第1篇

1.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中对微课程的应用

所有的微课程指的是以视频为载体,围绕一个知识重点或难点来进行短时间教学,一个微课程一般只包含一个知识点,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微课程,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初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对微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微课程的观看对象是学生,其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来突破一个教学重难点。

首先教师要对地理教学的主题进行设计,也就是确定微课程的主题,例如该微课程可以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中的地理知识进行剖析、讲述一个地理原理或者导入一个地理新课。

其次,教师要对课程时间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微课程短小精悍的优势,5-10分钟的微课程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教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尽管微课程的时间较短,但一个微课程中同样应该包括各个教学环节,例如要有问题导入、教学活动安排、知识点讲解、合作探究等环节。在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时教师应该突出微课程的“微”,应该迅速的切入知识点,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整个微课程应该突出重点,集中讲解主干知识和重、难点。

2.利用微课程优化地理教学过程的具体对策

2.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源

从本质上来说,微课程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学习辅助资源,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辅助。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主学习能力、读图能力、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初中生在自主学习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微课程作为自主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根据自主学习的需要,灵活的选择各个微课程,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作用。例如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将“气候的地区差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3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制作成3个微课程,集中阐释各个知识点,以供学生选择使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应用一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不能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兼顾,微课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为分层教学提供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来实现同一堂课的异步教学,例如可以针对同一个知识点制作几个不同的微课程,按照课程难度将其分为A、B、C三个等级,供学生自行选择。C级微课程为基础微课程,主要是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向学生提供基础级习题,主要供地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使用。B级为可成为一般为课程,在C级微课程的基础上相应地压缩了知识点讲解的内容和时间,增加了习题的数量,提高了习题的难度。A级微课程为补充微课程,供地理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使用,在本堂课知识点的基础上补充相关的地理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2在微课程中突出教学重、难点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程有利于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这也是微课程的一个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将微课程作为一种教学演示资源,运用图片、三维立体图等形式来呈现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初中学生逐步形成地理空间概念。例如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这一章,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仅凭教师的讲解和板书难以让所有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而在微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动态图进行直观的三维演示,并搭配教师的相关解说,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接受情况对微课程进行调整,如有必要还可以采取慢放、回放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2.3在不同的课堂环节中运用微课程

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一个微课程既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教学过程,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个辅助工具。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将微课程作为学生的课前自学资源,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微课程,并完成微课程中的习题测试。同时可以将微课程作为新授课中的导入环节,运用微课程进行导入。也可以将微课程作为课堂讲解环节中的辅助工具,用微课程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课堂讨论活动环节,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观看视频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对微课程中习题的完成情况,提出核心讨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第2篇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地理 微课教学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大家的注意力越来越倾向于教育工具的使用和教育理念的创新,这就使得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微课就是在这样得一个背景下产生的,并且在不同阶段的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这一概念源自于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提出的短时在线教学方式。戴维教授指出:微课其实可以短到仅有1分钟,它将教学中冗长的措辞和细节精简下来,用来突出教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和内容。国内的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或是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的活功。它是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化而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它将教学的知识点进行细化,制作成生动有趣的、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微课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微课丰富了地理授课形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综合纳入考虑范围,依据教材大纲要求,将新旧知识衔接点制作成微课,可以达到课前预习的效果;结合新知识的重难点,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设计导入型微课,以便顺利讲解新课知识;对于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可以借助典型例题来制作微课,以便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2.微课可以让学生更便捷地开展自主学习。如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从技术层面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地理微课时间较短,内容较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学生自学有着较大的帮助。同时,不同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差异化水平,对视频快慢进行控制,可以结合需求对视频反复播放,以便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借助微课,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统筹考虑,异步教学得到实现,支持分层教学的开展。

3.微课促进教师的成长。地理教师是微课应用的核心,结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制作微课,涵盖问题分析和解决过程,有着较强的实用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不断反思,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深入研究课题和教学内容,精心策划教学设计,那么教师的专业素养自然能够得到提升。

三、微课的一般制作流程

地理微课要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制作,主要是通过选择微课内容、进行微课设计及对微课的具体制作来进行微课教学实践:(1)确定微课的课题内容。对于初中地理的微课教学,首先要确定好微课的教学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全面地筛选地理课本中的各个知识点,把握好课本中的重难点和教学任务,把握好学生对每个地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针对此选择并确定有哪些知识点可以制作成微课的内容,在上课的时候讲解。(2)进行微课设计。教师在确定了微课的选题之后,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就需要对微课进行设计,设计的内容要直观形象,使学生在学习地理课本中的某个知识点时记住并掌握该知识点。(3)进行微课制作。最后是进行微课的制作,微课制作是微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微课的制作要新颖有趣,画面要清晰,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轻松掌握知识点。

四、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导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地理教学导课很多是利用简单的图片、文字或者新闻甚至视频进行,这种导课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大的就是对于教师素质的体现还不够充分,谁都能用的图片和视频不能体现出专业地理教师的人格魅力。如果有一个专业制作的地理微课就截然不同,学生在感受大量与时俱进、贴近他们生活、趣味性强、启发性强的信息资料后,也能深刻感受到站在他们讲台上一颗专业地理教师的心。“亲其师、信其道”,最起码在情感分上,你已经胜出一筹,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对某些复杂地理现象的形象描述,此类型的微课可采用动画制作。比如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讲解起来干巴巴的。如何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掌握和了解这一内容,这是专业地理教师要进一步思考的,动画制作的微课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利用微课诠释重难点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讲解比较抽象的重难点问题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生涩的知识点难以理解;如果在教学中加入形象生动的微课,较易让课堂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微课教学视频的运用,以其声、光、形、色等多种功能,化抽象为直观,把动态、连续的过程真实地再现,协同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要求,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地球运动”是非常抽象的知识,地球运动产生的意义较难理解,所以可在微课中借助地球运动的Flas,在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二分二至日”的位置时,逐一讲解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发生的地点、获得光热的多少等知识点。通过微课的直观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具体,让课堂生动活泼,充满生机,教学深入浅出,化繁为易,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学习和记忆。

3.利用微课提高解题技巧与答题能力,提高复习有效性。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形成独立的答题体系及掌握解题技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利用微课对中考地理试题进行全面的整理,归纳常见题型,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题型时迅速抓住解题的关键,提高解题速度与解题准确度。其次,利用微课对既往疑难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相应题型常见的思维误区并掌握易错点,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解题错误率。最后,利用微课让学生熟悉中考地理题型,消除学生在临近考试时的紧张心理。

参考文献:

[1]周玉贞.巧用微课提升初中地理课堂质量[J].新课程,2016.3.

第3篇

【关键词】微课;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微课是在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理想效果。在现代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微课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运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及水平,使地理教学得以优化。所以,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对该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并且要对其进行合理有效应用,从而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促进初中地理教学进一步发展。

一、初中地理微课特点分析

对于初中地理微课而言,其能够使地理学科特点得以充分体现,即人文性、区域性以及综合性与生活性特点。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于地理教学也提出椎憷砟睿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就是学习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在终生发展中均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的地理知识,将地理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改变。对于初中地理微课而言,其主要就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且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此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通过课堂教学前播放微课视频可有效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所具备价值及功能逐渐有所了解,并且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创设合理情境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学生的信息接受水平而言,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信息组合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产生影响,任何单一信息传播方式均无法达到最优化效果,在优化整合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基础上,才能够使学生更快更好接受信息。而初中地理微课也应当符合这一原则,通过各种形式在较短时间之内将容量比较大的一些地理信息进行优化整合,从而使信息传播力度及效率能够得以较大程度提升。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微课应用分析

2.1应用微课合理进行课堂导入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属于地理课堂教学能够得以较好开展的基础。在初中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微课较好进行课堂导入,这样能够更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较好融入新课程学习,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新知识奠定理想基础。比如,在对《青藏高原》这一内容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微视频向学生播放青藏高原地域风貌,同时可将视频与《青藏高原》这一歌曲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倾听歌曲及观察观看视频过程中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并且这种方式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兴趣及积极性,可激发其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较好实现课堂导入,为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2.2应用微课实施分层教学

在初中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其地理基础知识及水平均存在一定差异,选择传统教学方式,很难使每个学生均能够进行较好学习。因此,为能够使每个学生地理知识水平及能力均得以较好提升,教师可利用微课实施分层学习,具体而言就是依据不同学生层次水平,利用微课向其讲授不同知识内容,对于层次较高学生,可使其利用微课学习更层次知识;而对于基础比较差的一些学生,教师可通过微课使其学习一些基础知识,从而可使所有学生能力及水平均得到有效提升。

2.3使用微课展开重难点讲解,解决教学的难点

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教学中的难题,如何结合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创新来转变重难点教学的现状一直都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开展教学的阶段,有必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分析研究,关注学生的基本状态,并结合微课的制作,引导学生以较为直观的方式深入理解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通过使用微课这种教学方式,更加契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年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教学的基本知识,促进教学的高效展开。

如,在学习地球运动的时候,抽象的知识为学生理解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导入的阶段,笔者将地球运动的基本情况做成Flash,然后通过动画的制作将地球所处位置与运动变化等等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在微课导入的过程中,学习注意力被微课视频吸引,课堂的氛围被动画的内容调动,教学的实效性也在这个阶段得到显著的提升。

2.4使用微课进行课程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初中地理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初级阶段,在初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结合微课的引导更加深入的了解地理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微课为学生进行课外延伸。在学习一个章节时候,老师可以结合内容的的延伸和教学实践的拓展分析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促进教学实效性的开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找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在教学之后,老师可以准备丰厚的微视频,帮助学生认识知识的内容,帮助学生在微课中不断提升自我。

如,在学习完认识大洲之后,地理老师可以结合各个大洲的特点,分别制作不同的微课,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也得到显著的发展。学生在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气候之后,学习地理的兴趣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显著提升。

2.5使用微课引导学生复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学习知识以后进行复习和巩固是学习中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运用微课展开复习,不仅能够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还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的内容。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分析研究,找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点科学引导教学。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微课展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并结合不同的教学过程的渗透和教学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的重要性。此外,还有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结合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的参与到微课学习当中,以确保在信息化的现阶段,学生能够依靠微课自主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微课;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今天,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不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网络技术都有所渗透,在教学领域也有各种网络技术的应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运用网络技术发展地理教学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有着巨大的优势,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地理教学的发展。

一、“互联网+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1.短小精悍,针对性强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采取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些视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微小,一个视频只有几分钟。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师45分钟的教学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课堂显得沉闷呆板,而微课使知识教学更加清晰明确,学生从中理解地理知识的时候针对性强,一些教学难点也更容易掌握。

2.不受时间和地域等因素的限制

互联网教学与传统课堂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学生的学习不再受课堂的限制,只要学生愿意,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这种新型学习方法为地理探究性学习带来了便利,而且通过互联网,教师还可以搭建专业的地理网络教学平台,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地理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互联网+微课”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地理是一T十分有趣的学科,许多知识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例如,一些复杂多变的地图,在一些学生眼中就是他们学习的重难点,而且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以考试要求为主,缺乏趣味性。这种教学现状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而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联网+微课”这种新技术,使得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看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技术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注意力。

2.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点

初中地理长期以来被大部分教师认为是一门“副课”,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也不高,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重视这门课程,更为严重的学校,连专业的地理教师也较为缺乏,这些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导致学生在理解地理知识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是在教学时应用“互联网+微课”的教学技术,则可以将平面的地理知识立体化,使知识点更为集中,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互联网+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在地图学习中应用“互联网+微课”教学

初中地理中的地图教学可以说是教学的一大重点,由于在小学时,学生没有接触过地理方面的知识,导致许多学生对于地理这门课程比较陌生,也给地理教学增加了几分神秘感。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例如,在学习《世界的地形》这一课时,不可避免地就会涉及地形图的知识。地形图中的许多地形都是学生没有见过的,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才能理解,这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互联网+微课”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通过微课让学生观看视频,将平面的地图知识变得更加形象,而且这种信息技术还可以模拟不同类型的地形差异,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它们之间的变化,使得教学内容更加清晰。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不同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传统的地理课堂上,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地理知识的时候,由于班级的人数比较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难以兼顾到每一个学

生,他们的学习需要也不能得到有效满足。但是,运用了“互联网+微课”技术以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不同的地理知识。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学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学会运用微课进行适当的知识扩展,让学生学会运用新技术探索更多的地理知识;而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则不能给学生讲解过多的知识,应以基础学习为主,针对他们的微课,应当相对简单一点,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保障他们的学习。通过有选择性地应用微课技术,可以使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能收获地理知识,降低他们的厌学情绪。

总之,虽然在很多学生和教师的眼里初中地理可能只是一门副课,但是地理所讲解的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地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地理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衔接紧密,教师在教学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欲望,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教学

引言

读图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图文并重,索理于文,索像于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产发生巨大转变。首先,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日常教学的侧重点;其次,强调学生们对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深度培养,更加重视学生对地理实践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拓展;最后,注重地理学习整个过程的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的综合效应。综上所述很容易发现,在新形势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加注重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正确读图的方法

在日常教授地理课程时,要注意针对不同课堂的要点来正确引导学生运用不同读图方法进行读图能力培养,最为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中心突破法、形状观察法、暗射图再现法、对比归纳法等。首先,中心突破: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迅速找到并且牢记地图上的关键点,且将之作为日后解读地图的突破口。其次,形状观察:教师让学生们去仔细研究地图的基本形状、轮廓,然后与生活实践进行结合,寻找相关记忆点,使得学生可以十分轻松地进行图形的判断,进而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再者,暗射图再现:课前可以拿出一些暗射地图让学生靠着记忆标注地图上的代表性地名、山脉、公路、河流、湖泊等,提升自身的读图能力,帮助其进行地理知识的积累。第四,对比归纳:地理图有时会存在相似性,教学中要将这些相似性进行有机的联系,学生通过相似图形的对比,找到地图上的异同,掌握同类型地图的对应解读方法。

二、努力培养学生观察地图的兴趣性

兴趣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老师要做到正确引导学生,促使他们喜爱上地图,Φ赝疾生浓厚兴趣。为此,教学时适时提出一些能够有效激发同学们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如在绪言课上让同学们看地图册找出,亚洲在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中国又在亚洲的哪一部分,中国的地图形状象什么,是否能够找出同学们自己的家乡。通过这些简单的查阅,进一步拉近了地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意在引起同学们对阅读地图的兴趣。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一节后,我将出示一张等高线的地形图,让学生们通过所学知识在图中标出爬山的具体路线、攀岩的路线、野炊的地点和可能形成瀑布的区域,这样做学生们的兴致会很高涨。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让地图教学动态化、简明化

现如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的技术手段,具有形象、生动、动态、直观的等诸多的优势,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利用多媒体的图片与视频,能够非常好地弥补语言、文字描述的局限性,促进学生得推理与想象,把书本中的文字进行转化成为动感显现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相关的地理信息、现象和地理原理,增大课堂教学容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经线和纬线”、“地球的运动”“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最难学的一部分地理知识,也是很多学生最为头疼、最不喜欢的教学难点。在讲述这类知识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通过对书本上地图的讲解,学生也很难在脑海中建立起立体空间模型,很难去想象、体验地理事物的运动过程,结果会导致一大部分学生学得一头雾水,甚至产生畏学心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地球的经纬线一目了然,简明易懂,地球的公转与自转运动生动直观,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教与学难度,优化教学效果。

四、动手动脑指图绘图,构建学生头脑中的地图

地理与地图是密切相关的。运用地图教学可以说是地理学科的标志之一。没有地图的地理课是不成功的。实际教学中,除了运用好书本的地图外,我平时更注重在黑板上画地图,这样可以让地理课更直观。如,在讲述“新疆地形区”的特点内容时,我提前进入班级画地图做课前准备,无意中发现在我画地图时竟然旁边站了三个学生跟着我在黑板上一起画。此时,我故意将画地图的速度放慢,三位学生画得很认真,模仿我的一招一式,一笔一画,那个认真劲使全班的课间十分钟都顿时安静了下来。上课铃声响起,四幅新疆地形图全部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兴奋的情绪充满了整个教室,大家讨论他们中谁画的最好,给他们打分。这节课的开场就这样无意间被更改了原有的版本。正在大家情绪高涨中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课后要求全体学生在作业本上用简笔画勾绘出新疆的主要山脉、盆地的空间相对位置等画出来。不但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无限精彩,而且也培养了他们手脑并用的能力。

综上所述,将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为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将地图的作用和地位放在提高学生地理读图能力上。切记,在实际教学中,一定不要强迫学生为应付考试去背诵地理知识,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这样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对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帮助不大,而且方法不当还会引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厌倦情绪。所以,教师必须结合初中生的实际,重视地理图表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让学生都能在地图的帮助下灵活掌握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包万珍,敖特根.探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地图[J]. 赤子(上中旬). 2015(07)

[2]程 岩.初中学生地图学习能力的培养[J]. 理科考试研究. 2015(04)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微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114

初中地理传统教学模式导致教学实践的固定性,学生不能自由地选择学习地理的时间以及内容,在重复学习地理知识方面也有一定的难度。微课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微课,可有效提高地理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地理知识基础等情况,合理地选择微课,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缩小。微课教学背景下,学生能够获取有效的地理知识,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因此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一、通过微课解释重点难点,对学生思维给予启发

教师对相对抽象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时,倘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出现学生难以理解生涩知识点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把生动形象的微课加入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富有感染力的课堂中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微课视频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时,主要是通过色、形、光、声等方面的功能,以直观的方式表现抽象的知识,且真实地体现抽象知识连续、动态的过程,对学生各感官起到协同的作用,与学生心理要求、年龄要求相符合,确保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例如,《地球的运动》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该章节的知识相对抽象,学生在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觉得难度较大,因此,可以通过微课录制Flas直接演示地球运动。在地球运动直到“二分二至日”公转轨道的位置时,教师将获得的光热、极昼极夜发生地点、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改变、太阳直射点位置等方面的知识点详细地告知学生。这样既有地球运动的动态演示,又有教师的详细讲解。在课堂上通过嵌入地理微课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具体、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充满生机、生动活泼的课堂内学习,对学生思维有所启发,对加强学生记忆力有所帮助,也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再如,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录成微课,以动态的形式边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边讲解绘制的方法。学生边听讲解边看动态演示,能有效地降低学习难度,起到启迪地理思维的效果。

二、通过微课导入新知识,使学习积极性得以激发

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新知之前要设计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开场白,或者采用以旧引新、抒发激情、创设情境、提出疑问等方式,确保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中国的行政区划》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幻灯制作的行政区划记忆法来导入新课,同时可以播放筷子兄弟的歌曲《小苹果》。由于学生对《小苹果》比较熟悉,通过改编《小苹果》歌词的方式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特征以及位置详细告知学生,能让学生以轻松的状态学习地理知识。利用地理微课学习中国行政区划的记忆法有5种,主要包含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故事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方位记忆法等。通过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新课时全面了解该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初中地理课堂上通过合理导入地理微课的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满足,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三、通过微课复习知识,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通过微课能使学生自觉校正以及练习,以达到巩固地理知识的目的。例如,在《中国

的行政区划》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仅有40分钟,学生要想全面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简称、全称、轮廓、位置等知识点有着较大的难度,若让学生通过相关资料或者课本插图复习课文知识,则会让学生出现厌倦感以及疲倦感。因此,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应该通过微课辅助采用Flash拼图游戏的方式制作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复习点,让学生在课后通过电脑多次完成拼图游戏,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复习、不断巩固课堂知识点。又如,在《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的复习中,教师可以分别制作《一道地球公转的试题讲解》《地球公转的重难点》《地球自转的题目讲解以及重难点》等微课。由于在复习课文时学生已经基本了解课堂中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可让学生观看地球公转以及地球自转的微课视频。看完微课视频后,剩下的时间需要帮助学生进行学案整理。教师可让学生对文件包的学案答案进行对照后,根据微课内容对自己的问题给予纠正。若对该问题不理解,可以通过再次观看微课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复习,达到理解重难点知识和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由于微课已经清晰地讲解了课文内容,若学生出现不理解的情况,可以让组长或者教师解答。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还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第7篇

【关键词】: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问题 ;思考

新课程改革要求地理课程转变教育观念,着眼现代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对地理教师来说是一次挑战。新课改的兴起,让农村中学也在地理教学方面掀起课程改革的浪潮。结合笔者自己的教研工作及多年的教学实际,对当前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初中地理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少,专职教师也很有限。中考中地理分值从四十分降至三十分,更加导致部分学校对地理教学不够重视,大部分学校只能保证九年级有一至两名专职地理教师,其余年级都是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之所以兼地理教学的原因也是为了凑足课时。这些老师的地理专业基础都相对薄弱,对教材不熟悉,很多就只是照本宣科,念完课本了事。更不用提抓知识点和处理教材的重难点了。

(二)、初中地理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学校地理教学资源相当缺乏,课堂辅助教学单一,没有相关资料、图片、教具、更谈不上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显得单调。曾在调研时听16节课中带地球仪上课的有三位老师,上课利用地图辅助教学的只有两位老师,而只有一位老师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农村学校基本就一间多媒体教室,安排不过来。还有在很多学校没有完整配套的地理教学所需的教学挂图、地球仪等基本教学工具,其它地理教学期刊之类的更加无从谈起,给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很大障碍。

(三)、地理教师缺少交流平台。本就不多的业务进修、教学交流、观摩学习机会一般只能用于“主课”教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理老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与老师交流中他们提到很想有出去外面学习和观摩的机会。目前学校一般就九年级地理是专职的老师所以地理的教研活动也仅限于这一两个九年级的地理老师。人数少而没有自己单独的教研组,这门综合性质强的学科有的学校归类为政史地,有的归为生地,有的就在综合组。这就造成教研活动次数少,人数少,交流少,无法正常的有效的开展。

(四)、地理课堂形式单一,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陈旧。

1、教学方法还是灌输式、填鸭式、注入式,讲授法占主导的教学方式在这些学校中存在的比例相当高。在调研工作中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可能是存在两种,一种是体现三维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思想,与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接近的课堂教学模式,另一种则是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某中学老师的《地图》课基本就是依照参考书上的顺序照念,学生除了做练习外没有其它活动。而有的老师在上“地形与地势”一节内容时,一整节课没有出现一副图片,没有一张地图。笔者认为讲述四大高原时,课本呈现不同景观图片,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就应当配合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高原的畜牧业、青藏高原的牦牛和云贵高原的梯田这些图片启发学生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和生活不同影响,以及人类是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协调发展。

2、忽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特殊的一种语言,很多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是通过地图上表现出来的,但我们的地理教师就是一本课本,一支粉笔就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把重点放在了基础知识点中“文字”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课后去背,去记,忽视地理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五)、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基础年级较多的兼职教师忽视地理基础年级的重要性,仅有的几位专职教师每年都放在了九年级他们感到压力大任务重。而兼课教师没有“安全感”,有教师说到自己今年安排上地理可能明年就要改行上语文,所以没有安全感缺乏积极主动钻研的动力。小学科评优评先的机会少,导致学科教师没有激励的方向。

那么如何更好的改变地理教学现状,提高我们地理教学,使学生更为有趣的主动的学习地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材的顺序,调整教材的内容难度,增删教材的知识点,形成一套符合学情、符合自己的新教材。比如在《天气与气候》的复习课上,把天气、气温、降水结合在一起讲解,罗列出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整合成自己的一套“新”教材。层层递进的设计,没有脱离教材,但又不完全依照教材。八年级第一节《中国位置》内容课上,可以先把七年级上册的知识做一个复习,如半球的划分,中低高纬度的划分,温度带的划分,然后结合这些知识点再进入中国位置的介绍和评价。

二、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三板”能力。课堂教学中的板书、板图、板画,往往是一个优秀地理教师手中营造地理教学情境的一种“武器”。一堂好的地理课,往往也是与充满“地理味”的板书、板图、板画相联系的。在以黑板为主要载体的一般教学条件下,“三板”教学技能水平与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直接相关。即使在现代化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装备条件迅速改善的形势下,“三板”教学在地理教学中仍然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教师要不断的养成和形成绘图的习惯这不仅会让知识更加形象化也会在无形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素养。我们的一线教师总是强调绘图能力差而不愿意在学生面前画,不敢在黑板上画。而这一点大塘中学李叶青老师的课堂上做得比较好。

三、课堂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 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不可淡化“双基”,同时注重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会用地理知识分析我们周边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1、注重学习地理方法的引导。初中地理,着眼点是不给学生传授系统的地理学,而应该是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及地理观点,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学习能力及现代公民基本的地理素养。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从看懂地图到熟悉地图,再由熟悉地图到能分析、运用地图,逐步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这一过程对于地理形象思维和地理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掌握独立运用地图册和课本地图的技能,培养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识记,并根据地图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中还要注意先“果”后“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的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如探索板块构造学说和两大火山地震带,我们可以先通过展示玉树、汶川、青海的地震图片和事件设问---学生思考---师生共同探究这样一个过程来完成。但往往我们的老师是先告诉学生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再用让学生记住事例用来考试。这样学生下次碰到其它地方的地震可能就没有不知道如何分析。

2、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每个知识点的教学中要思考有没有好的导入设计,这是让学生进入思考的关键,也是各个知识点间的衔接过渡。在“34个省级行政区”内容及“大洲和大洋”内容上,大部分教师反复地记忆中国有哪34个行政区及其省会、简称和哪几大洲、大洋的名称,反复记忆大洲、大洋的大小顺序,而忽略了通过各种活动、问题设计,让学生完成教学内容。比如让学生观察其轮廓形状,根据重要经纬线、拼图、组图、甚至是画图,可以小组竞赛、抢答、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掌握其位置包括相对位置。

四、丰富地理课堂资源。地理课程资源包括旨在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和条件。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地理教学资源。可以自己设计教学资源,如在地球仪的设计中教师指导学生用桔子和筷子制作小地球仪,在等高线的学习中,可以指导学生用土豆切片来帮助想象。既弥补了课堂教具的不足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可以结合热点新闻与教学内容整合提出探究性地理问题。例如,利用新闻报道的“美国遭遇飓风”进入美国及美国气候的探究,“中日间问题”可以进入日本及板块的运动的探究,“中东冲突、伊拉克战争”可以成为西亚的探究导入。教师要善于观察身边的新闻和事件,结合地理知识深入分析。地理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及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关注学情及个体差异,丰富地理课堂,利用各种直观和现代化的手段来解决课程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活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 初中地理教学 能力培养、

伴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它已经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地理教学中,它能将许多客观抽象、学生不易察觉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通过多彩的图、文、声、像及动画等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刺激下,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优化了地理教学的过程,提高了效率,增强了效果。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成功地上好一节课,必须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在创设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景、气氛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在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八年级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一节的课前2分钟,可以让学生先欣赏一段香港繁荣的影视片段或景观图片,以《东方之珠》音乐作背景。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可使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来。用这样一段影视片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巧设问题:“便捷的海陆交通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怎样便利的条件”,从而突出了“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现代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七年级上册《海陆的变迁》一节中的“大陆漂移假说”,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怎样解决这一重难点呢?首先,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用动画的形式展示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故事中知道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过程及内容,随后将书中的插图,用多媒体移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同时提出问题:“拼和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为什么会有古老地层上相似,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为什么分布在南美洲和非洲?”多媒体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讲八年级上册《河流和湖泊》一节有关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时,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片,再用动画来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它的成因,原来是由于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又多,再加上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教学手段,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第9篇

关键词:多媒体 地理教学

一.农村地理教学的基本情况

1.师生基本素质有待提高。

以我校为例,目前在农村初中地理学科里,教研组的人数都比较少,多的5-6个,少的2-3个,教学任务重。一方面老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多数年龄偏大,对于信息技术的基本运用不熟练。另一方面多数学生小学阶段接触到的地理知识几乎为零,常识缺乏,基本素质不高,底子薄的学生更加不能适应抽象的讲解,这些都导致如今初中地理教学的低效恶性循环。

2.有效教学信息相对闭塞。

当前农村地理教学信息的获取还只是停留在兄弟学校相互间的交流层面,教师的时间基本被繁杂的教学、事务性工作所消解。学校教研组工作流于一般事务性的上传下达,至于研讨、交流等活动基本流于形式,不能落实,真正增进实效性的工作基本无暇涉及。

3.多数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在很多农村学校,教研组开展活动都很“正常”,每学期期初都有计划、期末有总结。但是,过程开展极为草率,甚至是走过场,可以说只有“开幕式”,也有“闭幕式”,就是没有“比赛”。最后只要是证明某位老师确实开课了,至于其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则被基本淡化。这种现状下,如今的地理教研活动内容也就较单一,一般都是安排本组几位老师轮流听课、评课,后期没有深入归纳、探究。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1.基础设施配备还不到位。

农村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设施正处在普及阶段,有部分学校设施较为完备,但也有部分学校设施落后,还未能实现多媒体设施全面进课堂的程度。农村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所需常规教学媒体的配备没有形成初步规模,而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有少数的学校配备了多媒体一体机、视频展示台等信息化教学媒体。

2.教师使用普及面不广泛。

在具备硬件条件的学校,部分年纪较大的老师不能够操作常规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还停留在推广普及阶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课前准备相关图文,将图片与地理知识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现实课堂中,又要将应考能力融入课堂教学,所以时间上不充裕。忙于日常教学,有着备考压力的老师很难沉下心来求得两者的融合。

3.学生喜爱程度普遍提高。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平时接触到的生活知识中也有许多地理元素,但他们缺乏将认识转化为知识的能力,还只是停留在认知表层。多媒体教学手段用于地理教学后,抽象的空间知识变为形象的图片和视频等,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学科的距离,学习兴趣明显提升,效果明显。

三.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好处

1.丰富了教学形式。

原来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课堂教学,现在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视讯等多种媒体,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能充分地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丰富了教学形式,提升了教学实效。

2.强化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变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提升了教研水平。

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及时将它们整合到地理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要考虑如何根据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条件来调整教学内容。新课改的要求极大地整合媒体教研资源,推动教研水平的提升。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微课;辅助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5-0112-01

“微课”指的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利用视频的形式记录教师对知识点录制的教学过程。微课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它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微课不受时间限制,有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初中地理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因此,在复习地理知识时,难度较大,而微课能有效提高地理教学的全面性与灵活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缩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在微课的背景下,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习成绩自然就会进步。

一、利用微课解析重点,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在讲解重难点时,把生动形象的微课融入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利用微课中色彩、形状、光度、声音等方面的功能,将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简单、生动、有趣。同时,在课堂上,微课能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与记忆力,比如,当课文中的内容较为抽象时,教师就可以把这一部分制作成微课,用动态的画面对难点进行讲解,也可以讲解与绘制同时进行,学生能够一边听讲一边观看动画演示,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利用微课导入新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对新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动画演示、提出疑问等方式,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对于结构性比较强的课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幻灯片制作的方式来导入新课程,同时,可以将一些流行歌曲插入到幻灯片中,对于歌曲的选择最好是选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可以将课本中的内容巧妙地编入歌曲中,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将内容编写到歌曲中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重点知识,而且能调动起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三、利用微课复习重点,达到巩固效果

微课可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复习课上学到的知识,达到巩固效果。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想要全面掌握知识点并不容易,所以,就需要教师的讲解和微课的辅助,比如,可以用拼图的方式对地理中各个地区进行组合,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复习地理知识,让学生基本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制作一些与课文类似的微课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对课文复习的作用。由于微课中已经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情况可以及时找教师解答,从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

四、利用微课整合技能,实现分层教学

初中地理教师应通过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制作与课程相吻合的地理微课,并且仔细深入地讲解地理内容,让学生牢牢掌握知识要点。应用微课后,学生不但可以在课上时间学习知识,还能利用闲暇时间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同时,利用微课还可以解决图形类的知识点,确保学生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微课视频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地质变化、气候温度,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五、利用微课渗透情感,做到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让学生用最充分的情感去学习新的知识。在一些与地理相关的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大量的谚语、成语加入到微课教学中,比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对南极洲冰层进行的说明,还有人们通常所说的“山水相依”指的就是我国与日本处于近邻的关系。不仅如此,在微课教学中还能用漫画的方式进行演示。通过微课的方式,可以了解更多的自然地理与自己村庄的知识。通过融入情感教育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来自地理的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利用微课还能培养学生独立答题与解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遇到比较难的题型时,能找到解题的方法和答题的关键。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形式,利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要学习的知识,并且可以反复播放来巩固知识,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该多应用微课形式,重视微课主题内容与素材的选择,从而使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希望未来的微课能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出最大价值,让我们步入微课的教学时代。

参考文献:

[1]陈世琴.我的微教学时代:谈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6):28-29.

[2]李巧云.数字化学习视域下的初中地理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174-175.

[3]李娟玲.乡土地理微课设计与开发:以《野外定向》为例[J].城市地理,2015(16):247-248.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利用地图

1 引言

随着社会对待初中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的科目开始并入到中考,学生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随之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增大不少。初中地理是在学生初一时开始学习的,初二时又相继加入物理科目等,这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不少学习阻力,特别是那些要不断重复记忆的知识,更加让学生感到难度很大。因为我国长期的升学教育的观念一直影响着人们,而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也仍有着不尽满意的地方。地理教学应当遵循“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的理念,立足在地理的实践教学。要做到教学时遵循“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的理念,就要立足在地理的实践教学,强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建构高效的地理学习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提升课堂地下教学效益的目标。

2 地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

2.1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力

教师运用地图来给学生讲解地理知识中的实物现象,并在讲课的进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地图,并尝试推论出相应的地理方面的事物发展和运动定律,这样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地理事物中的内在定律,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

2.2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地图时,将地图里的各种图形符号形象化,并将观察的和地理事物的现象联系一起,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相互关联,通过这种对地理规律的认识、探索,强化学生直觉思维的产生,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2.3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教学是将图文分离开,地理中大量的文字说明只能是让学生觉得无趣味,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但将图文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运用形象生动的地图给学生讲解,不仅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而且这种方法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课堂的记忆,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3 实际的地理教学中的重点

3.1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点

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重将课文和地图的结合,对于部分出现的问题可以使用地图不断的深入讲解,但是要考虑到地理教学的侧重点,运用地图充分的阐述地理的教学知识点,讲解时注意主次分明。地图作为地理科目中仅次于汉字的第二语言,它不仅可以形象化、生动化地理的知识点,还能够强化学生对地理内容的记忆,地理的很多内容都是用地图的形式将知识点加以诠释。

3.2重视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时,要注意转变地理教学的手法,还要注意变化地理教学的理念,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是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领悟度,讲解时要循序渐进,做到层次分明。要明确的划分好地理教学的步骤和计划好该教学的主要内容,精心地准备教学问题,认真的加以筛选。教学时把教材的内容和地图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将教学的内容适当扩充,从而让学生正确的理解所学的内容。比如:初一下册的地理知识,大多学生都觉得记忆的知识点多且乱就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但是只要稍作思考就能理清内容的思路。思路如:在初一下册的第一章第一节里有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课后还进行了地图相关的活动来向学生展示亚洲的各个分区(如下图),

这就已经运用地图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学习地理的蓝图。放眼一望,本书册的后面有俄罗斯、日本、印度、东南亚等章节,这些都得运用这张图。其顺序是从东亚(日本)东南亚南亚(印度)北亚(俄罗斯),如果学生想知道各个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也可以借用地图来了解,利用学过的地图如“亚洲地形图”与“亚洲气候图”,就可以推断出各个国家的地形和气候等环境要素。

3.3教学知识与地图的实际结合

运用地图时应注重将教学的实际联系起来,并注重地理教学中的学习重点和难点,重视讲解地图类型的不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功能,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识图能力和想象能力,就能更好地使用地图去解答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地图运用到教材中去,能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从某些细节来说,如果学习的内容是个地区或者国家,学生可以在地图确定好南、北回归线以及南、北极圈,从而确定其所在的是什么温度带。

4 结语

构建初中的地理教学课堂是一门艺术,教师如果想要将这门艺术淋漓尽致的发挥,就需要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到地理教学的设计中,并不断的探索课堂上的教学,不断地进行创新,提高且弘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汤成文.试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刊,2011,(33)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 地理 教学 创造性 地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之为地理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与地理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新课标地理课程教学中,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外,更加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只有认识到地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科学、巧妙地运用地图教学,才能使学生既学习了地理知识又发展了空间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一、巧妙地利用图片、地图模型、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在地理教学中离不开地图。然而,由于学生刚进入初中阶段就面对诸如经纬网、地球的运动、板块学说等以前从未接触的知识,使得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大受影响。那么,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诸多困惑呢?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人们去探索。”“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那么,该如何巧妙利用地图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首先,要上好第一节地理课。第一节地理课重点不在于地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此,教师可制作一些幻灯片,富含我国的名山、大江大河、旅游胜地……学生通过简短的视觉刺激可形成对地理学科的较高兴趣,也能够简单了解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

其次,将教材上的插图和漫画辅助于地理教学。插图和漫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艺术性、吸引性,学生在翻看地理课本时易受各种插图的吸引,教师要瞅准时机,巧妙利用插图。比如,在讲授我国的水资源时,关于水污染的原因,教材上呈现了《就地取“材”》这幅漫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漫画便了解了水资源短缺及被污染的严重状况,并了解了水污染的原因,无需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已自然而然地体会其中的内容。再比如,在讲授我国的土地资源时,教材活动题呈现了《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和《飞来的山峰》,通过形象的漫画即可呈现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如果再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小鸟、小草),则更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真正的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使得学生接受了人地协调观的洗礼,真正的接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习了对学生本人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并初步具备了地理的思维。

第三,将立体地图引入课堂。立体地图具有直观性、逼真性、可触摸性的优点。通过立体地图模具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领会;在学习等值线这一难点问题时,通过学生观察地形图模具上展现的不同的地形部位与等值线的变化特点,并让学生临摹等值线变化可将复杂难懂的知识简单形象化。除此之外,利用Google Earth软件辅助教学。这个软件展现的地图具有立体化、形象化的优点,可在学习《地球》《陆地和海洋》《中国的行政区划》等章节使用,由于使用方便,立体形象直观,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地将板图板画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板图板画是以黑板为地理图像信息的载体,具有使用频率高,容量大,连续性强,适应广,简洁易读和远视效果好等优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课堂上边讲边绘,讲绘结合,既密切配合教材内容,又能补充地图册、挂图、课本插图等的不足,对充分利用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理清教材知识体系,建立空间概念,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充当着骨架的作用。地理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时刻应用地图教学,然而由于教材上呈现的地图拥有过多的繁杂知识点,学生在读图时往往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直接应用教材上的地图教学显得比较困难,而且学生很难掌握,这时就需要发挥地理教师的板图板画技能。板图板画是地理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凭借记忆以简练的笔画、最少的线条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及其规律,呈现出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使学生获得具体的地理观念,形成明确的地理概念,解决课堂中的教学重点、难点。例如,学习中国的地形,在讲述山脉、各种地形区的分布时,教师通过简练的笔画、线条即可将各条山脉、各大地形区的相对位置关系呈现出来。通过简单的板图呈现即可使学生一目了然。

2. 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能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地图是地理知识文字的载体,图文并用的记忆与理解能够使学生真正地学会地理。离开了地图而单纯地记忆文字会使地理课丧失了特色而变得枯燥无味,也容易使学生对地理课产生厌倦。学生即使把文字知识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却不懂得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中去,从而使得刚记下的知识容易遗忘,还使得学生的读图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从而偏离了新课标中关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

3. 教师板图板画能够培养学生的绘图意识和绘图能力。教师在板演时,很容易使学生凝聚精神,并且因教师的板图板画技能产生对教师敬畏之意,使得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模仿着绘图。而学生的绘图这一基本行为正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新课标要求下的“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新课改所要求的“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教师的板图教学和学生的绘图这一互动使得地图教学的功效得到最佳呈现,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三、巧妙地将乡土地理地图引入地理课堂

乡土地理是指省区以下较小地区的综合地理。内容包括本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改造自然的成就和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人民生活情况等。

由于人教版地理教材的编写针对全国各地学生,再加上各种情况的限制,所涉及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客观化、大众化、普通化。这种编写特点就给广大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还是将学生感兴趣的乡土地理引入课堂?答案显然是后者。适当地将乡土地理引入课堂教学显得尤为必要,而在教学的同时必然离不开乡土地理地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图》这一章节时,需要理解本节的重难点,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即让学生掌握读图、析图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学习到对个人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很明显,本节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会读图、用图。那么如何让学生领会并掌握这一基本技能呢?那就是巧妙地将乡土地理地图引入课堂。我们都知道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图例、比例尺;单纯的解释这几个术语学生很难领会。于是,我把学校所在乡镇的乡土地图引入课堂。通过学生找自己的村子在学校的什么方向、离学校有多远、骑自行车先走什么方向再走什么方向、家乡的河流是什么流向、不同的地图计算比例尺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交给学生探讨,学生参与很积极,而且自然而然中就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达到了“真会”;这样的一节课会让学生终生难忘。再比如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时,将乡土地图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关系探讨如何为本村、镇发展经济出谋划策;教师只需简单地引导便可将知识连同能力传授给学生,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总的来看,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地图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读图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只有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地图教学才能使我们敢于承担并完成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并让学生具备地理的思维。

【参考文献】

[1]李田秀.对启发式教学思想的认识[J].科教文汇,2008(9):73.

[2]董次元.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0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