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区别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区别

时间:2023-07-28 17:32: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区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区别

第1篇

关键词: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裂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74-01

“衔接,指事物相连接。”中学语文课程体系的设计,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初高中语文教学密不可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实现其有效衔接,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裂缝问题

现阶段,教学裂缝现象突出。“小学里不知道幼儿园里干了什么,初中里不知小学干了什么,高中时不知初中时干了什么,这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情况是不被允许的。”

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初高中教学裂缝问题已日益突出。高一新生正处于花季的年龄,他们对新阶段的语文学习充满了热情与憧憬,有着新的目标,朝气磅礴,渴望在新的舞台彰显个性、展示才华。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表现出种种不同程度的“裂缝”――学生基础知识单薄,学习力不从心;学生沉溺在过去的思维定势和学习方法中,学习效率低,茫然不知所措……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裂缝成因

是什么原因使得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出现裂缝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差异

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不同,使得教学目标和要求有所差异,也就决定着两者之间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差异。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较之初中语文,高中语文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性。但在具体语文教学中,对多数教师而言,难处理好两者关系,容易出现偏差,如片面强调语言形式的训练或感悟等。

2、教材难度的差异

较之初中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有了新的变化,教学内容拓宽加深,新教材编排方式等完全区别于传统教材。初中教材侧重于学生平面、基础的学习,而高中教材则倾向于学生立体、全面深入的学习。

“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教材从重基础的培养向能力型的转化要求,使学生学习上存在极大的不适应性。

3、教学方法的差异

多数高中语文教师,从未教过初中,甚至对初中教学知之甚少。初高中各自为阵,目光短浅,缺乏整体长效观念,教学缺乏连贯性。教学趋于片面性,重视知识掌握,却轻能力培养,教学缺乏系统性;衔接简单随意,缺乏固定安排和有效教材,教师衔接意识不强,具体操作随或跳过;忽视学生个性,工作单调,甚至妄图用盲目的超前或华丽的掩饰来填补缺口。

4、学生适应性的差异

初入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心理、思维方式、教材知识的螺旋式上升、学法教法、学习环境等系列变化。初高中学生的适应性问题,表现尤为突出:

伴随课程难度陡然提升,其倍感学习吃力;考试试题多按高考模式出题,考点多为高考要求内容,严重脱离教材,使得学生茫然无措,部分学生失去兴趣。

学习任务加多,尤其是理科学生,理科作业繁重,自我支配时间不够,在强压下难认真投入语文学习。甚至,为完成教师检查,多抄袭答案或他人作业,学习任务无法落到实处。

课堂上,学生接受内容较多,但课外投入较少,缺乏有效的吸收与巩固;因多习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难以做到勤于总结、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其多不适应新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囿于初中学习模式的他们,难以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魅力高低,也是能否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因素。

三、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策略

1、教学衔接教学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学不躐等也”[6],“ 不凌节而施”[7]。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可接受性原则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语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表现为是其能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努力才能掌握。

2、教学衔接教学途径

(1)针对教材编排体例,可结合高一教材“编者致学生的话”,了解高中教材编排特点及学习特点,以便有的放矢;加深对学生感知的认识,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掌控教学难度,摈弃过多出题或多出难题等错误做法;立足于初中基础,稳健有序地拓宽加深,如教学内容和作业布置上精心准备,培养其举一反三、迁移思考的能力;

(2)在教学中,应逐步引导学生实现从加强记忆到分析、解决问题的转变,从细节做起,帮助其从思维方式上适应高中语文教学;教学方法、方式上,应避免讲读等单一方式,课堂上多运用讨论、启发式教学,并注意加强课本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应着力改变以往一味依赖教师等不良习惯,引导其形成科学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创新能力;教师应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在目标、教学上多过渡衔接,并加强心理、性格等方面指导,调动其学习兴趣与热情,提升语文能力。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直面问题,锐意进取,着力清除因跨越学段所带来的学习瓶颈,真正实现其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 曹明海编《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4]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150-01

在整个的中学阶段,初中的知识和高中的知识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理应在教学中初高中应该保持着相通性,实现层递性。但是如今在实际教学操作中,高中和初中却没有太大的联系,甚至彼此各自研究,似乎互不相干。这样就使得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和高中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差别,而这也是导致我们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较为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下面,我将就初中高中语文教学中的 “表达与交流”这方面的评价差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来做个简单分析。

我们先来看看初、高中语文表达与交流能力培养的级差比较:

从上面的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所谓的表达与交流其实指的就是我们的语文写作教学。而通过对图表的认真分析,加上调查分析,我发现初高中作文教学不衔接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对《课程标准》的研究意识比较淡薄。根据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高中教师基本上不了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初中教师有少部分是懂得高中语文的《课程标准》,但是并没有具体去了解。像我校高完中式的学校情况好一点。但是无论是高中语文教师还是初中语文教师大多数都没有做到各自地把各册教材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进行过梳理。因此绝大部分的教师都没能够根据课标的基本要求去教学目标真正地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所以学生的写作思维就处于随意性状态了。加之初高中的教师缺乏应有的教学交流,哪怕是像我们同时拥有初、高中教学的学校,在平常的教研会上也是初、高中分开来探讨,这样就导致了初高中的各自独立。而本来由初中浅易的作文教学到高中深入的提升这样一个由易到难的阶梯也就过渡不起来了。

第二、不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文章的习惯和能力。在初中基本的写作水平要求里,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养成学会修改文章的习惯”。而我们教师也都知道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而根据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反映在初中时老师基本上没有说到有这方面的要求,对于这个规定还是第一次听到。在平时习作时教师有叫学生构思润色好再写,但实际上在升学压力下,老师往往不太轻易放手“浪费”过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专门训练。有不少老师做过让学生自行批改作文,或者是相互批改,可是这样的次数也只是一个学期一两次罢了。有些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只打个分数,鲜少评语更谈不上一对一的指点。这样学生对于写过的作文,即使知道写得不好,但是由于得不到老师的指点,所以也不知道如何进行修改。这样学生就习惯于完成写作文的任务罢了,修改的习惯就这样被忽略了,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了。

第三、没有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初中的考试内容跟课本有着非常大的联系,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以课本为主,课外的知识很少讲到。课程安排上有要求每个星期一节语文阅读课,可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这一节课往往成了一门“装饰”课。在调查中发现,乡下的学校基本不上这一节阅读课,县城的学校情况好一点但也多是让学生自由阅读。而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乡下,学生的整体上的知识面过窄。而在高中考察的是能力型的,尤其是写作,是对语言的一种综合考查,如果平时不留心积累,没有深厚的知识加以储备和深入的探究思考做基础的话,这肯定会给高中作文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可是我们乡镇型学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算得高,叫他们去买多一点有关写作素材的书,他是不听的。所以到目前为止,我校学生手上写作素材书除了老师要求买的《高考满分作文》之外基本上就没有了。这样,每次叫他们写的作文所举的例子都惊人相似!如果哪次限制他们不得用此书中的例子,他们就会感到脑子一片空白,觉得“无话可说”“无例要举”,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是“干巴巴”的了。

第四、没能形成良好地使用正规语言的氛围。其实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跟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调查中发现能说会道的学生一般写的作文不会差到哪里去,而相对木讷的学生写作时经常有打不开思路的情况出现。而在这一次写作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严重的现象。很多老师指出在学生的作文当中出现有大量的口语,甚至是方言。而这些都跟平时没有形成良好的使用正规的语言有关。深入调查的结果是:在初中,虽然上课时老师使用普通话,可是在平时的交流当中相当多的师生都是用本地话进行交流!而在我校,学校是规定使用标准普通话来上课和交流了,平时师生之间也是用普通话来沟通,可是学生们在以往所形成的生活学习习惯很难一下子便改过来,所以私底下大部分学生还是惯用方言进行交流。这就大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初高中课程标准有所不同,所以,初高中在教学和教法上都有一定的区别,可是二者相通起来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完成我们的教学工作,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但这需要我们教师做出恰当的分析后,才能自然的把它们给衔接起来。

第3篇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的重要板块,我们在阅读和讲授文言文时最大的难点就在于词汇,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古代的字义和词义,所以,训诂学对文言文的教学至关重要,下面试着从四个方面谈谈训诂学对文言文教学的作用。

一、运用形训,建立词义和字形的联系,直观其形象

形训,是训诂的重要方法,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这种训诂方法是根据汉字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

汉字是一种以象形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其形体和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造字时字的基本意义往往可以从字形的分析中显示出来。而且古代汉语以单音节为主,用汉字记载的古代汉语书面语言,基本上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因此,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的词,除了有音、义两个要素外,还有一个“形”的外在要素,这就是形训的理论根据。例如: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元”字,在这里是“脑袋”之义,这个字的古字形是“”,本义是头,下面是个人形,上面的圆形指示人的头部。“丧其元”就是丢脑袋。这一字形形象而生动,令人过目不忘。

(二)文言文中的常见词“及”。“及”字的古字形是“”,整个字形像一支手把人抓住,其本义是“追赶上”,引申为“达到”,再引申为“到那个时候”、“趁这个时候”、“趁着”,再引申为“涉及”、“到”、“与”等等。

(三)苏教版高中语文《孟子·粱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是“跑”,这里应解释为“逃跑”,很多学生往往受今义的影响理解为“行走”。“走”古字形作“”,像人跑时两手大幅度摆动,与现在的“行走”义不同。而“行”的古文字形作“”,本义是“道路”。“行”供人行走,因而引申为“行走、行进”。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如果能展示出“走”和“行”的古字形,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并加以区别这两个字的古义了。

二、运用声训,建立词义和字音之间的联系,有效掌握通假现象

声训,又称音训、因声求义,是通过汉字声音线索的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被释词与用来解释的词之间往往音同或音近,或双声或叠韵。中学文言文中通假现象普遍存在,辨识通假字历来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声训帮助掌握通假现象。例如:

(一)《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归”通“馈”,赠送。“归”与“馈”韵部相同,声母相近,是叠韵通假关系。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课文未给“借”字作注,其他古文选本也未注。我们通常的理解就把“借”理解为普遍的“借进”义,联系语境,归有光为什么要把借来的书装满自己的书架呢?细细想来不合情理。《诗经·大雅·抑》:“借日未知。”《汉书·霍光传》引《诗》作“籍”,“籍”的本义是古代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垫物。《说文》:“藉,祭藉也。”如《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藉萋萋之纤草。”李善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1]“借”上古属铎部精纽,“籍”上古属铎部从纽,“借”与“藉”为叠韵通假。“借书满架”就是“置放的书排满了书架”。

三、运用训诂学的知识可以订正中学文言文教材中错误的注释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初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始终将字词教学确立为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对字词理解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有时会直接影响到对整个句子乃至全篇的认识和理解。中学课本里的文言文注释绝大多数是正确可靠的,但仍有一些地方需要加以订正。例如:

(一)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课文解释“县官”为“官府”。这种解释显然不准确,据考察,“县官”一词出自汉代,最初是对天子的称呼。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县官,谓天子也。所以谓国家为县官者,《夏官》王畿内县即国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曰县官也。”又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后来也泛称朝廷,如《史记·景帝本纪》:“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2]《汉书·食货志》中晁错的《论贵粟疏》:“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3]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举手长劳劳”课文注释:“举手告别,忧伤不止。”[4]注释将“举手”就理解为今天所说的“举手”,对吗?《汉语大词典》解释“手”其中一个义项是通“首”。《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陈知其罪,授手于我。”洪亮吉诂:“惠栋曰:‘手,古首字。’……今案《家语》作‘授手于我。’”由此可知这里的“举手”应是“举首”,就是“抬头”。

四、运用训诂学知识可以指导我们弄清文言文中词语的确切含义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词汇和词义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中学文言文课文中,某些注释虽无大错,但仔细推敲起来却总觉勉强,利用训诂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弄清课文中词语的确切含义。例如: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课文注释为:“小路,名词作状语,从小路。”[5]《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怀其宝,间行已去。”司马贞《史记索引》:“间行,犹微行也。”《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乃屏人间语。”《史记》中的“间”用在动词前面常作“暗中、秘密”的意思。所以“间至”译为“暗中回到”更好。

(二)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师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襄”课本注释为:“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向他学过弹琴。”[6]这个注释不是很准确,按这样的注释,学生很容易认为“师襄”是姓“师”名“襄”的人。这里的“师”应该是乐官的称谓,翻译为“一个叫襄的乐师”。在这篇课文中提到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春秋时期,“师”原指“乐官”,例如《太平广记·王子年拾遗记》中提到的“师延”、“师旷”、“师涓”等,这三位都是当时的乐官,但他们都不姓“师”。这里注释应该注明这种特殊身份,以免引起学生的误解。

注释: 

[1]李善等.六臣注文选[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2]司马迁.史记·孝景帝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2:448. 

[3]班固.汉书·食货志[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第4篇

在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发现作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时候,我悟到,当“发现”c“语文”相遇,便会产生一种极其奇妙的化学反应――通常意义上的“语文”不再是相对稳固的语文知识与能力体系,而是学习者通过语文与周围世界的相遇,是一种基于多元、多维发现的观照与选择,是无数多重、多向可能的碰撞与变化。

成尚荣先生认为,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三个儿童的相遇:文本中的儿童、教室里的儿童以及作为教师的儿童。[1]对这一观点,我表示赞同。然而,就语文教学而言,“儿童”的指向远不止于此。不管在文本中,还是在教室里,抑或是作为他者,“儿童”都是依托、存在于某一环境或身份中。事实上,儿童并不因为教学语文而存在,不仅仅是(甚至可以不是)作为教育者、学习者的儿童,而是一个天生的、自在的、不断发生改变的“真正的儿童”。

一些任课教师、教材编写者乃至教育事业的顶层设计者,希望在语文教学及其周边发掘儿童的本质、潜能与发展力,促使儿童抵达理想的境界,而“真正的儿童”反而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甚至被概念化、简单化地对待,更不要说从“儿童发现”的角度进行研究与实践了。对此,我深深地警惕,要求自己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发现“真正的儿童”,并让“真正的儿童”在学习、实践中“真正地发现”自己与所在的世界。

在我看来,发现儿童应该与儿童发现相结合,将成人对儿童的发现与儿童的自我发现相互融通,共同构建基于发现的语文课程与教学。

一、“发现语文”的内涵

“发现语文”的核心概念主要有五个。

1.发现

什么是“发现”?其涵义大致包括四种,一是发觉,二是经过人的感官看到或感觉到以前没有感觉到的事物或规律,三是寻找主观上要找的通晓的对象,对象被找到了,也可叫被发现,四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2]但从教育学、语文学的角度来看,发现不仅是一个点,还是一条线、一个面,甚至是一个庞大的意义群。

我们“发现语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认为,从表象看,人们所理解的“发现”,并不是科学家在自身研究的本领域进行的“原发现”,而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再发现”。

不过,课题组核心成员邢晔、戴继华等人对“再发现”实质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分歧。邢晔认为“再发现”的本质是直观、外联、内省、综合与“再认识”,是“点发现”“持续发现”与“系统发现”的个性化、差异化体现。对戴继华认同的布鲁纳的“直觉”说,他表示,“再发现”并不一定指向“领悟”,也可能是通过对有关对象的观察和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形成有别于自我原先认知的新的信息、信息集合与意义群,既可以是复杂的、高深的、多维的,也可以是简单的、粗浅的、线性的。当然,“再发现”的理想境界是“持续发现”“系统发现”,并由此展开新的“重构性发现”,通往认识世界、重构“我世界”的自由之境。戴继华则更加侧重于向布鲁纳靠拢,认为直觉“是指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而掌握问题或情境的意义、重要性或结构性的行为”,无论是表象还是本质,这种“再发现”都需要一种重构,一种从课程角度进行的再编制,这种编制通常包括“缩短”“平坡”“精简”等形式。

我则认为,“再发现”不仅是从“元认知”到“意义重构”的发现,更是从“他者”的发现到“自我”的发现。从教育学、教学论、学习论的角度看,意味着从“发现儿童”到“儿童发现”的根本性区别。谁的发现、因为什么的发现、通过什么发现、发现了什么、发现之后怎样?这个完整的过程,让原始的“发现”拥有了多个方向、多重意义的可能性,从简到繁,进而通过学习的选择、删减、深化,又从繁到简,由众多的可能与混乱变为定向的所指与可控,实现基于宏观视野的精准学习。其中,核心是学习主体――儿童的参与、配合、实施乃至最终的主导、自为。

2.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简言之,就是基于发现的学习,即在教师与环境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的结构、结论和规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等。“发现学习”源于多种情境,具有多种特点,其共同点是“有意义”。“发现学习”的“有意义”一般包括“意欲发现的问题有意义”“学习的动机有意义”“发现的路径有意义”“构建的过程有意义”“发现的结果有意义”等若干层次内涵。但这些若干“有意义”的要素,并不一定能够构成“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在他之前,卢梭、斯宾塞等都提倡过“发现教学法”。杜威将“发现教学法”进行了较为完备的阐述。布鲁纳则将“发现教学法”明确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和理论,并加入了心理学的支撑,匹配了相应的课程结构。他认为,学生的心智发展,是遵循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因此,他大力提倡使用“发现学习”“发现教学”的方法。[3]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直觉思维、内在动机、信息提取”,但没有对“自然环境”“人造环境”“重构情境”做出更为深刻的阐述,而这些恰恰是“发现学习”的必不可少的要件。

3.发现语文

关于“发现语文”,戴继华将其称为“语文发现教学”,认为它是语文教师基于“发现”和“发现学习”的教学,是植根汉语言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根本特点,以 “发现”为过程和方式,运用发现理论协调语文教学中种种关系和矛盾,实施语文课程教学,推动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升的教学方法。但这一提法,与我和邢晔的观点存在较大的偏差。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4]而“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5]显然,“语文”与“教学”词性不同、内涵不同、意义不同,即使以“发现”为桥梁或主干,二者也不应混为一谈。尤其是,戴继华认为“发现语文”是语文教师基于“发现”和“发现学习”的教学,这种仅限于教师视角的立场,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及其意义,甚至可以说是“漠视”乃至“无视”。

在我看来,“发现语文”是基于发现的语文教学科目,这种发现是教师发现教学、学生发现学习与环境催生发现的总和。从语文教学主张的维度解读,“发现语文”基于人类本能与行为,着眼个体内在、外在交流与创生,它倡导“心眼手合一”,强调自我发现、关注世界、体验运思与自主创新,营造积极的阅读与写作氛围,解放儿童的身心,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阅读与写作的同时,对世界和自我进行深入的追问,寻求内在和外在世界的连接点与生长点。[6]这一教学主张着眼于学生审美敏感、认知水平与表达能力的同步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反思、长于创新的综合素质。

在“发现语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我将内容设定为:发现语文的要素、规律、机制,阅读、言语、写作能力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生成、提高,其显性结构和本质内涵等。其研究方向,包括从有意注意、积极体验、丰富感受到个性表达的整个过程的状态、思维与行为的研究,特别注重自我发现、发现自我、创造自我的机制与规律。

事实上,一个成长中的儿童,应该也必须逐步提升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能力与权力――他(她)学习、实践的语文,至少是自己想要听、说、读、写的,并有权力与能力为了自己的发展成长,做出增、删、调、改的决定与行动。他(她)并不完全被动地等着语文、语文教师来发现,而是可以主动地发现语文、世界和自我――尽管在一个被“他者”操弄的评价体系中,儿童的自我发现往往体现为消极、拒绝与自我封闭。

4.发现语文课程

“发现语文课程”就是基于发现的语文教学科目的相关课程。

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显然,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7]

问题来了。这一语文实践的主体是谁?当然是学生。既然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语文实践的主体是学生,而且“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那么,“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就必须落实在“不同”的语文课程上,具体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应该也必须在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之下,拥有个性化的目标、差异化的体现。

对此,国家课程标准给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建议:“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放什么?除了“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最重要的,是开放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开放儿童对课程的参与时间、领域与实施权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语文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很少有人真正关切学生反应的“多元”、学生体验的“独特”。

我和我的课题组成员希望,“发现语文课程”能够对此做出一定的反正:完整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真正关注儿童发展实际,充分尊重儿童身心需求,站在儿童的立场,和儿童共同构建一个“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的语文课程,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社会有需要的课程学习中,自主、自在、自力、自强,通过独立思考、积极作为、协同行动,更好地发现世界、发现自我,从而更好地建设世界、建设自我。

5.发现语文教学

到底是“发现语文教学”,还是“语文发现教学”?是“发现语文”的教学,“发现”的语文教学,抑或语文的“发现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我们课题组内部也有不同的追求。

发现语文教学,首先是“发现语文”的教学。这是由“发现语文”的立场决定的。发现语文教学,当然可以是“发现”的语文教学,也可以是语文的“发现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奥苏贝尔创造性地吸收了同时代心理学家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同化理论和结构论思想,提出了有意义的接受W习、同化、先行组织者等学习论思想。在教育领域,合理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历来是有争议的问题。奥苏贝尔等人坚持,“就个人的正式教育来说,教育机构主要是传授现成的概念、分类和命题,而发现教学法几乎不能成为一种高效的传授学科内容的基本方法。”奥苏贝尔几乎将“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对立起来。他认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各自在智力发展和功能上所起的主要作用也是有差别的,大量的教材知识多半是通过接受学习而获得的,反之,日常的生活问题则是通过发现学习来解决的。[8]

在我看来,“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并不矛盾。当前的语文课程整体体现着国家意志,语文教学更多地体现了教师指向,语文学习则可以充分张扬学习者的个性精神。发现与接受,并不处于非此即彼的敌对状态。在接受中发现,在发现中接受,应该是学习的常态,也应该融为一体。就语文而言,发现与接受体现在所有的听、说、读、写之中。听是接受,又何尝不是发现?读是在接受中发现,说和写则是表达接受之后的发现。

其中,是接受的比例重一些,还是发现的应用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无论如何,一切都是指向儿童的发现世界与自我发现,而所有这些,都处在不断发生的改变之中。

二、“发现语文”的立意

1.相遇

教育,是生命与世界的一次次相遇。每一个儿童,都在期望老师的导游,引领他(她)与世界美妙地遇见。在我看来,“发现语文”就是生命与世界之间那条充满情趣的路径。这条路,正在儿童随心、尽意的行走中,而每一个儿童,他们的路都不尽相同。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在诗中写到的那样,“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

2.发现

教学是一种智慧与情感的发现。缺少智慧,则教学无价值;没有情感,则教学无意义。教师的任务,就是引领和激发儿童去相遇智慧,丰富情感,进而在智慧的照耀下培育情感,在情感的抚触下激发智慧。

语文教学尤其需要发现。原初的发现,基于人类的本能与行为;关于语文教学的发现,则是外部世界对个体的要求和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渴望的相互适应与改变。在语文阅读方面,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曾提出“引导―发现”的模式。在作文教学中,另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管建刚则表示:“写作的乐趣就在于发现和表现生活的美。”而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发现―引导―自我发现”可能更加切合人的身心实际与发展需求,更能加强“我”与世界的良好互动与美好生成。

3.情趣

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技能的培训,更是一种生命培育(包括自我培育与修正)的过程。要寻找一个情感、智慧与趣味的切合点,让我们显现出作为教师存在的生命价值、作为儿童存在的人生意义,更好地发现生活,热爱生活,建设生活。

教师上课,需要构思课的结构与流程,更要做到“课随情动,文随智行,意随趣生”。除了既定的知识架构及构成元素外,我们应该调动儿童的潜意识、记忆群、兴奋度和表现欲,帮助儿童搭建个性化的观照与认知体系,使之更富有新鲜感、存在感、获得感和创生感。

情趣,是发现语文的核心特质,也是学生热爱阅读的身心基础、热爱体验的现实因素、热爱写作的内在动力。情趣源于发现,长于交流,兴于体验,盛于创造,是改变自我、改善生活、改良环境的起点与目标,最终达成自我与世界的和谐统一、良性互动。

作为教师,我们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注重教学情趣,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阅读、理解、写作、综合实践等方面,引领、呵护、激励、催生学生的情趣,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启迪智慧、表述心灵的有效教学。这个“有效”,指的不仅是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是情感与趣味的持续生长。

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文本解读,文本情趣要素与生活情趣是相辅相成的,甚至互为镜像与因果。文本反映的往往是人类的心灵史,生活表现的则是现在时与进行时。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时代文化的变迁,文本情趣要素与生活情趣之间并不完全一一对应,而有赖不同读者的不同发现与个性解读。全面深入地分析文本、理解生活,才能实现语文教学启迪灵性、发展智慧的功能。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的轻松解读与思想的深度触摸,让教学旅程在无痕与畅快的碰撞中快乐地开始。

发现语文不但传授知识,更重情感的交流,以情导行,以情启智。我们要引领和激发儿童学会知情识趣,情趣融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孩子们触景生情,入境忘情,主动地走上生活、文本、心灵的三维基础,师生共同打造情智趣三维空间,深入生活与内心,去聆听、体验、感悟,从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塑造完美的人格。

基于发现的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带着儿童,用心与世界相遇。其核心与指向,是智慧与情感的发现,是情趣与意义的表达。

通^“发现语文”,促进“语文发现”;通过师生合作、校社协同,真正发现儿童,同时让儿童真正地发现,发现世界,发现自我,发现美好与改变的可能。这样,就让儿童发展拥有了坚定、现实的基础,儿童生命通向了真实、崭新的发现。

参考文献:

[1]邢晔.让学生在“发现”中写作[J].江苏教育,2016(6).

[2]于非群.优雅地读书,幸福地写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2(2).

[3][8]郅庭瑾.从发现学习到研究性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

[4]谢晋.初高中语文学习比较分析[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4).

[5]郑纪英,彭庆锋.科研与教学的整合思想探究[J].文教资料,2015(11).

[6]宋晓丽.发现语文:让情趣与世界相遇[J].教育视界,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