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业文化的功能

商业文化的功能

时间:2023-07-28 17:32: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文化的功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商业文化的功能

第1篇

关键词: 校园高层;空间复合;功能多义;融合

1.城市商业区内的校园建筑问题研究

1.1忽略对外的商业空间

城市中心区用地紧张,处于这种环境中的校园用地也是如此,采用高层的建筑形式是最理想的模式之一,既节约了用地,也体现了学校不同的建筑属性,更好的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特色。而商业繁华区又为学校招商引资,很好的融入了周围环境,延续了周围的商业界线,使城市商业轮廓线整体连续。所以在不同的时展背景下,要做出符合当下情况的建筑模式,能让学校内部与外部商业环境达到双赢。而现在校园与外环境基本采用隔离模式,更注重保护内部环境,从外环境的角度看,会造成一定的空间用地浪费。

1.2功能定位单一

现在存在的校园高层多为宿舍楼、教师家属楼或者教师工作办公楼,从属性上来说更满足对内部的需求。对于地处新规划大学城或者郊区新校区的学校,这样的功能分布很合理,但是对于繁华商业区的学校高层来说,没有对各部分人流做出明确分析,使建筑内部业态结构短缺,功能结构过于单一,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功能多义性和空间效益最大化。

1.3从内到外在职能定位上的自然衔接

校园建筑本不该具有商业用途,但处于城市中心商业区的校园高层建筑比较特殊,它至少应该满足对校园内和商业区外部的两方面需求,才能做到对城市用地的全效化利用。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空间,各自所达成的目的也不相同,内部的使用人群为师生,外部的使用人群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流,有购物、旅游、休闲或者来学校观摩等等。如何才能做到在不干扰校园内部环境的同时能保证对外使用效益,既能相互独立有能很好的融合,是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2 案例研究

2.1 文化大厦的基地环境:

西安音乐学院文化大厦位于西安城市南北主干道长安路与二环路交叉路的西南部,在陕西省文化、体育、科技中心建筑群体的正南方。大型十字路口的地段具有一定特殊性,再加上其校园建筑内向性的特质,使其在路口退后形成一个转角小广场与城市步行道。

基地南侧是西安市第二大中心商业区,位于城市南北主轴线上的的小寨商业中心。具有人流量大、功能业态复杂、交通拥堵等特点。而一个文化性质的建筑群在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不能发挥出该用地的最大效益,而周围杂乱的、动态的空间特点也破坏了学校安静、内向性的特点。而文化大厦建成后属于商业酒店与文化演艺大厅为一体的模式,校园将彻底与外部联通。

2.1 文化大厦的概况:

西安音乐学院文化大厦是属于小寨商业中心的大学老校区,位于十字路口,目前有学生和老师在办公,使用人数较少。但屈服于紧张的用地和外部商业环境,在校园内部修建高层建筑,但都是教师集资家属楼,随着时展,为了与周围环境更好的融合,利用外部商业带来的效益,采用了建设高层建筑,对外开放。文化大厦作为学校出资修建,采用内外融合互通的模式,对内外部人员共同开放。总建筑面积约为35,000平方米,包括底部裙房――演艺大厅和1幢26层高,塔式的音乐文化大厦,带有单层高的地下室,设有:一到二十六层为酒店,地下室,设备用房和车库等。外形一体化设计,波浪形的外表皮与屋顶合为一体,具有流动感与韵律美,体现了音乐――文化的艺术性质;大厦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钢条玻璃幕墙外表皮,处处透露出时代与艺术气息。

3.解决策略

3.1功能复合化、空间集约化策略

功能多样化,复合化是现代建筑的特点,城市综合体就是这样一种模式,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更方便,效率更高。在用地资源紧缺的城市商业区,人流复杂,需求日益产生变化,过去单一的购物生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新的需求。校园建筑主要是教育功能定位,结构单一,没有考虑到外部商业氛围,如果单纯内部功能定位上来说,不光要利用高空和地下空间,还有考虑到周围的人流需求,使得功能设置多样化,复合化,多种业态模式并存,利用周围不同环境设置不同特色功能区,提升城市与校园的活力,达到该空间应有的效益。使城市方与校方都有优势,达成双赢。

3.2利用文化功能与形象设计来提升文化品质

西安音乐学院文化大厦,利用裙房的的演艺大厅与文化建筑独有的艺术外形整体化设计,保持了从校内到校外的空间延续。首先从功能上产生延续,能让内部和外部的人流共同使用这个空间,也就是说高层内部至少应该有俩种功能,一种是学校的文化性质功能,可以不对外;一种是对外的商业功能,但同时也能对内使用。再者,从外形上来说,不同种类的建筑会有独特的文化属性。校园高层建筑具有校园建筑的特性,比如教室会有其独特的大玻璃窗,连廊、活动平台;而住宅建筑则表现出飘窗或者阳台的外立面;艺术中心的设计更加艺术化;商业高层一般有商住集合模式,商办结合模式,酒店旅馆等,表现出不同的外立面。如果外立面能一体化设计,表现出从学校向外部延伸,过渡更加自然衔接。

3.3支持商业区校园高层开放策略,实现效益最大化

城市用地空间紧张,客观来说算是学校占用商业用地,这不是先后问题,而是谁更适合,谁在这片空间氛围中发展的更好,但是现实状况不能改变,后发展起来的商业区不能让学校迁走,工程量太庞大,那就只能互相退让,互相融合。支持校园高层对外开放,引入商机,达到不管对学校还是对城市商圈效益最大化的理性状态。

4.结语

文章通过对商业区的校园高层进行分析,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功能定位的空间应该配以相符的功能属性。节约城市用地、使得空间发挥出最大化的效益,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时也认识到高层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模式,要合理利用空间,功能复合化、空间集约化是节约空间的有效模式。文章也适用于与不同空间环境相联系校园高层,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卢泳 高层建筑楼层空间的内容聚合-有关高层建筑的思考与实践 [M].天津

第2篇

关键词:城市商业系统;消费需求;规划;分析

中图分类号: F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商业发展和布局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形成不同特征,当前急需探寻新消费需求下的商业规划具体指引。传统规划体系对于商业发展指引的空缺,导致了许多传统规划商业中心与现实发展的错位和脱节;纯粹市场开发导向的商业规划对于区域的整体发展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需要对在市场经济和消费时代特色特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商业布局的战略性通盘考虑。

当前阶段我国城市商业系统规划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以消费促进城市商业化规模的形成,是商业规划的主要依据。但目前我国城市商业区域规划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商业资源在城市配置不合理,使得商业区无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

城市商业系统规划布局缺乏整体性

我国城市化进程在进入新时期以来,城市人口在近期内激增,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原有的老城区功能结构定位就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就使得城市原来的商业区经济覆盖面减小;另一方面,新城区建设会通过新建商业区等方法,对城市商业区进行扩展,但这种商业规划方法使很多商业网点形成孤立的单一商业地点,使各个功能区的商业点之间无法形成直接的联系,从而无法从根本上促进城市的商业消费。

城市商业功能区的组成要素众多,其中包括商业点、商业机构以及商业服务场所,商业区域的布局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其他功能区配合与协调的因素,商业区域的规划与发展需要大量消费者的经济力进行承载与支持,因此商业规划布局必须与城市其他功能区的规划相协调。我国现阶段大多数城市的商业规划布局都比较混乱,商业布局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商业区域规划无法通过其他功能区的经济消费状况来带动商业功能区域发展模式的提升,而商业功能区无法从城市功能定位中获得充分的商业价值,也无法带动城市经济的活跃。

城市商业系统规划理念不健全

城市商业系统规划需要遵循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我国城市发展的模式表现比较不均衡,尤其是城市发展过快导致的城市功能区发展不健全,城市规模单方面仅仅追求速度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商业配套设施与社会购买力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城市商业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城市的消费变化情况进行参考,以社会购买力作为发展城市商业的重要标准,可以说,城市在承担相应的商业消费水平的情况下,才能决定商业功能区的范围,以及商业功能区的消费情况,通过对消费、商业化的循环运作,能够使城市商业功能结构以正常的循环水平发展。

缺乏对新兴消费背景的关注与应对

真正从城市整体角度关注的商业规划开始于商业网点规划,编制主体通常是经委、商务局等商业主管部门。由于掌握了主要招商和市场信息,这类规划大多基于项目导向,形成等级状的“商业结构”,目标在于现有项目的具体落位,偏重的是“布点”。虽然对于项目引导具有较好的落地效果,但由于其与城市空间规划缺乏沟通与整合,与周边居住、公共等用地的互动关系鲜有研究,从整体上来说,网点规划对用地空间关系考虑不足;从单个项目来说,又缺乏从市场需求、适用人群、消费习惯等消费行为角度的分析和引导。

消费时代城市商业规划的探索

关注消费时代背景下的需求

消费时代,单一化的消费模式开始向个性化转变,多元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开始产生。人们不再注重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消费模式,而是更注重自身感受的满足。于是符号消费、体验消费、时间消费、空闲消费等一系列新兴而多样化的需求开始出现。注重身份象征和文化认同,注重亲身体验与精神满足,注重时间安排与一体化行为过程,注重空闲利用与时间紧凑衔接安排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商业业态类型及布局的特点

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与市场化的建设主体,使得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个性化商业业态形式,如:①以“符号消费”为导向形成了酒吧街、小资弄堂、文化艺术商业街区;②以“体验消费”为导向的游乐场所,度假街区等;③以“时间消费”为导向的一体化商业综合体、大型HOPSCA等商业业态;④以及以“空闲消费”为导向的诸如空港经济区、沿路商业街区以及郊区商公园等。

多样化的商业业态布局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城市中心,地区也开始受到了商业发展的广泛青睐。城市中心区,尤其是老城中心,通常强调场所的品味营造,面向步行者的文化型商业空间兴起,例如上海的新天地、田子坊等。新城或者新区中心则强调特色化、综合化,结合交通枢纽与景观环境的特色商业综合体和街区成为主要特征,如苏州圆融广场、英国的米尔顿凯恩斯购物广场等。郊区则更多形成专业化、专门化的商业商贸中心,如奥特莱斯等。

充分把握现代商业规划的发展特点

城市商业规划发展需要根据城市商业条件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商业网点的形成。发展以及商业区域的整合进行分析,商业网点的形成是通过商业个体对区域面积形成商业辐射的带动作用下,逐渐使多个商业点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从而成为商业网点的统一整体。在城市商业系统规划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把握商业功能区的级别和类型,合理规划商业区对城市产生的经济辐射效应。当前城市现代化商业网点配置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城市功能区域的消费能力设置商业规划的级别,如城市商业网点密集的地方可以联系成商业中心,商业点辐射范围重合的地方可以联结为商业网点,商业化建设必须优先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以城市商业功能区的层次性建设来促进城市商业水平的均衡发展。

不同结构等级、规模的商业中心往往根据区位、服务人群和服务重点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模式类别。城市级或地区级商业中心,既要充分满足本地人的购物、休闲消费需求,又要通过特色打造,吸引区域内人群的目的性消费;组团或次区级商业中心,主要满足组团内部商业需求,以本地服务为主,用地功能相对混合,商业用地比重大于50%,功能构成相对综合化,时尚消费结合日常消费;片区或社区级商业中心日常消费为主,通常结合传统居住区或是新兴交通节点,形成混合式的商业布局;特色级商业中心主要服务区域型人群,需要充分结合高速公路交通、文化、景观等特色资源要素布局。

重视文化传承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商业,商业的兴盛决定城市的繁荣。城市商业系统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依据城市的过去、现在,对城市未来的经济、文化予以谋划。而传承是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传承观念就是重视文化对城市商业的影响,赋予商业规划以文化特色,体现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商业规划的有机结合。在我国,各城市大多有非常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都是本地区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的重要支撑。不仅如此,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最终落脚点是适应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消费需要,包括居民文化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需要。

综上所述,在现代消费背景下,注重不同情景差别化引导是城市规划视角下商业系统规划操作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郭璨.城市商业规划应彰显人文关怀——访北京首商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曹伟[J].城乡建设,2011(5):38-39.

第3篇

一、研究思路

益阳市地处湖南省中北部,处于长株潭“3+5”城市圈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圈交汇处,在“长沙1小时交通圈”内。城市形象为和谐宜居的山水新城。人口规模2015年中心城区约63万,全市总人口约490万。益阳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处于工业城市发展快速增长阶段。经过对益阳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分析,城市土地存在以下问题:土地利用以居住、工业用地为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相对低,工业沿主要道路布置,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混杂,居住环境品质不高,资江两岸大量土地被城中村、工业占用,滨水土地未得到有效利用,未重视一江两岸的空间特色塑造,梓山湖周边地区用地布局分散,以居住用地为主,缺乏旅游休闲用地,土地利用率不高,老城区用地未延续传统空间肌理,缺少绿地、广场,环境品质较差。

经过研究用地权属,梳理出现状可开发用地类型和分布情况:现状可开发利用类型为中心区、沿江及会龙山地区工业用地、棚户区、弃置地,现状可开发发展用地布局在会龙山地区、资江沿岸、益阳大道和金山路交叉口、益阳大道和桃花仑路交叉口、益阳大道和罗溪路交叉口,沿道路可开发用地布局在益阳大道、金山北路、桃花仑路、罗溪路、银城大道。现状道路交通网呈现“两环两快、三纵四横”的网格状结构,路网体系不完善,缺少城市支路和跨河桥梁,新老城区联系不便;尚未形成丘陵城市特色的道路网格局;现状主干道较宽,缺少城市生活性主干道。城市公共设施主要由酒店、文化、教育、医疗、公园绿地构成,缺少城市、社区级设施,公共设施配套不健全,缺少市民休闲配套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商业配套设施沿城市交通性主干道线性分布,未形成中心化的购物商圈,商业网点遍布,但缺乏规模集中、业态丰富的城市级商业综合体。现状已建、在建综合体共有15个,主要包括华天城市广场、雄森国际广场、银城大市场等,现有综合体类型以分散的超市、百货商场、大型商贸为主,类型模式单一,缺乏规模集中、业态丰富的城市级商业综合体。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文化内涵的挖掘,缺少城区型、近郊型市民文化休闲旅游项目。城市拥有丘陵型山水资源,但不重视对梓山湖和资江两岸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混杂,缺乏山水城市的环境品质和风貌特色。总体来说,城市建设框架已拉开,易于彰显山水格局,地形地貌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展迅速,可拉动城市建设,滨江资源丰富,利于塑造特色。

二、城市综合体的认识

城市综合体规划不是单一的商业节点布局的专项规划,而是关系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项目招商三个方面的综合规划。关系到对城市山水景观、空间资源的整合、影响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关系到对城市各项公共设施和功能的整合,影响城市功能节点布局结构的规划;关系到对项目设置、商业业态、开发模式的引导,影响项目招商引资的规划。通过城市综合体布局规划的编制,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空间结构,明确城市中心,完善商业商务、商贸服务、体育休闲、文化娱乐、会议会展、创意产业、旅游服务等功能,实现城市功能的丰富多样和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有利于塑造城市特色,依托优秀的山水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自然资源与城市功能进行融合和提升,塑造山水城市风貌特色;有利于提升城市品质,通过优化、完善功能和公共设施集聚人气,提升老城区商业区域的活力品质,通过综合体设施,改善城市形象,塑造特色风貌,最终实现城市整体环境品质的提升。

(一)技术路线通过对城市的背景、现状、项目认识、技术特点、编制意义的综合研究,对城市空间演变、总体规划解读的空间发展研究,提出在规划原则、空间结构、整体布局方面的综合体布局规划,进行分类规划引导和实施管理。

(二)布局规划1.规划原则。将益阳市综合体发展定位为全面承担国家战略,承担国家休闲旅游、全民健身、文化强国战略,做好休闲、体育、文化三大文章,增加市民休闲、体育运动、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等功能型城市综合体。结合城市发展需求,建立市级、区级、社区级的三级综合体体系结构,形成城市生活型、休闲旅游型、城市产业型的三类综合体。通过城市功能和旅游功能的组合以及商业、商务、体育、文化、物流、会展等功能的组合,实现城市综合体功能的多样性和集聚性。统筹旅游资源,高度重视“一湖(梓山湖)、一山(会龙山)、一江(资江)、一洲(青龙洲)”的城市功能和旅游功能的开发利用。2.空间结构。将益阳市的发展轴规划为十字发展轴:益阳大道城市发展轴、金山路—康富路城市发展轴;规划三个城市中心:中央商务区、会龙山生态文化旅游中心、梓山湖体育休闲中心;规划三条特色风貌轴带:桃花仑路城市发展轴带、银城大道城市发展轴带、资江都市休闲风光带。3.整体布局。充分整合城市文化、自然、旅游资源,建立整体开发的旅游综合体;对历史街区进行成片保护与开发,建设休闲街区型旅游综合体;在重要的城市发展中心节点,打造商业商务型综合体;沿城市发展轴带和城市交通集散中心节点布局商贸物流型综合体;整合同类同质资源和功能,建设主题型综合体(如文化休闲综合体、健康医疗综合体、酒店会展综合体、体育运动综合体)。整体形成46个综合体。

三、综合体类别

将46个综合体分为城市生活型、休闲旅游型、城市产业型3大类别,10小类。

(一)城市生活型通过深入分析益阳市公共设施分布特点,重点研究地域文化特色,全面探寻市民生活特点,依托中心城区成熟的商业氛围和旺盛的人气,以社区为单元,就近居住社区、城市公共设施、主要道路布置5大类城市生活型综合体:商业商务型、酒店会展型、文化休闲型、体育运动型、健康医疗型,总计26个。通过打造五类城市生活型综合体,营造中心城区丰富的生活氛围。商业商务型综合体如益阳中央生活广场,利用湖南城市学院老校区已出让土地,结合现有商业氛围打造成为城市新地标,最具人气的生活平台、最具品质的活力街区,具备商业购物、休闲娱乐、商务办公、主题餐饮、生活服务、文化体验、高尚居住的功能。酒店会展型如梓山湖酒店会展综合体,位于梓山湖东北侧,益阳大道以南,集风情商业、会议会展、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满足市民和游客的购物、旅游、休闲娱乐需求的酒店会展综合体。文化休闲型如迎宾路文化休闲综合于梓山湖南侧,迎宾路北侧,整合规划的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展览馆、科技馆、职工文体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功能,增加青少年户外运动和拓展训练活动场地,打造成集文化娱乐、科普教育、时尚运动、休闲旅游、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市级文化休闲综合体。体育运动型如奥林匹克体育休闲综合体,现已是成熟的体育中心,包括综合体育场、综合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跳水馆、体育局等,增加商业功能和市民休闲活动场地,发展成为集旅游观光、运动健身、会展演出、体育赛事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育主题公园。健康医疗型如康雅医院健康医疗综合体,依托湖南益康达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康雅医院、养护院为核心,共享医疗资源和配套设施,通过增加教育、康体、休闲功能,打造成集医护服务、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体休闲、健康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健康乐园。

(二)休闲旅游型在城市功能基础上,注入休闲旅游功能,将益阳打造成为长沙1小时交通圈近郊型的旅游目的地,同时面向长株潭城市群和环洞庭湖,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完善旅游产品,建设区域性的旅游服务中心城市。结合益阳市现状旅游资源,布置三大类型旅游型综合体:文化主题型(会龙山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江南古城文化休闲综合体、兔子山遗址公园综合体、羊舞岭古窑址生态民俗文化园总综合体)、生态休闲型(青龙洲生态休闲综合体、梓山湖生态休闲综合体)、休闲街区型(大码头休闲街区综合体、东门口休闲综合体),共8个。

(三)城市产业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经济转型发展,工业办公园区大量出现,受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和城市空间布局特点影响,工业办公园区出现功能单一、职住不平衡、生活钟摆式等问题,而随着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空间格局调整,在新的发展形势、产业需求和政策引导下,“产城融合”成为发展潮流,因此,功能完善、空间复合、环境优美的城市产业型综合体应运而生。通过深入分析益阳市经济发展阶段,重点研究城市产业格局和特点,依托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整合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与居住生活空间,沿现状工业集聚区和主要交通性道路布置两大类型产业型综合体:产业新城型(云雾山产业综合体)、商贸物流型,总计12个。通过打造两类城市产业型综合体,更好的达到“以产促城、产城融合”的目标,实现从单一以工业办公、工业生产为主的传统工业办公园区转变为集工业生产、办公研发、科技教育、体育休闲、文化娱乐、高档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新城。

四、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通过对城市的解读,结合综合体发展布局,对益阳市城市的空间形态做出了以下建议:现状城市空间发展主要为沿主要道路东东南带状发展,即城市交通功能主导下的城市发展,需要转变为向西、向南集中紧凑发展,城市环境品质主导下的城市发展。将原规划的空间结构“一轴三带、一城一区”,优化为“一个十字轴带、三个城市中心、三条特色风貌轴带、五个片区生活中心”;将原城市发展方向“东接为主,南调北拓为辅”,建议为“西延、中优、北控、东抑、南跨”。将原规划路网结构“两环两快、四纵五横”,优化为“向西跨志溪河打通3条道路,延伸长春路,跨将接外环快速路,增设2座桥梁,调整一条道路”。将原总规土地利用规划做如下优化:优化会龙山组团用地,增加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同时打造志溪河风情港湾,增加商业服务设施用地,优化资江一江两岸用地,增加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同时打造青龙洲生态休闲公园,增加少量旅游服务用地;优化梓山湖周边用地,增加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和商住用地;整合湖南城市学院老校区周边用地,调整为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商住用地、居住用地,增加绿地和广场用地,集中打造益阳中央城市生活广场。

五、结语

第4篇

西城功能街区定位各具特色

功能街区是实现城市职能的载体,也是实现相关社会资源空间聚集、有效发挥某种特定城市功能的有效形式。北京西城区是首都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街是北京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之一。为了实现城市空间配置效率,2009年北京市批准设立西城区功能街区产业发展促进局,这是北京市所有区县中唯一的以功能街区为模式的产业促进机构;并随后将西城区的空间范围划分为十个功能街区,分别是金融街、西单商业区、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阜景历史文化街区、大栅栏传统商业区、琉璃厂艺术品交易中心、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天桥演艺区、德胜科技园和广安产业园。包括了金融、商务、旅游、文化创意、科技、现代服务业等多项城市高端产业。

十个功能街区各具特色,从已经定位的功能总体结构上来说,基本符合多样化的功能区组合特点。金融街是国家级金融中心、北京市金融主中心区、北京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西城区的核心功能区。德胜科技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部分,享受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政策,在发展中形成了研发设计、金融后台、文化创意和高端交易四大支柱产业,是西城区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增长极。广安产业园是“十一五”时期推出并重点发展的园区之一。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是北京最大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也是传统文化体现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已成为极具知名度和关注度的城市品牌。阜景文化旅游街区汇集了皇家经典文化、中外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文化和名人故居文化,有历代帝王庙、妙应寺白塔、广济寺、民国四合院以及鲁迅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等众多文化场所。琉璃厂艺术品交易中心区是现代文化艺术品高端交易中心。天桥演艺区是文化特色突出、演艺聚集明显、展示活动丰富、休闲旅游联动的文化区域。西单商业区与王府井、大栅栏并称为北京三大传统商业区。大栅栏传统商业区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的传统商业街市之一,是北京传统文化与传统商业融合之地。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是以茶叶经销、茶贸易、茶文化展示为主的特色商业街区,被誉为“京城茶叶第一街”。

功能街区的作用分析

北京市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现代服务业成为其主导产业,其中西城区作为北京市的核心功能区,是这个阶段特征的集中反映。表1显示了2010年北京市和西城区的产业组成。

表1显示,在第三产业中,北京市和西城区2010年产值最大的两个行业都分别是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这说明,西城区的金融和商业不但是西城的主要经济支柱,也是北京市的主要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主要分布在十个功能街区中,金融和商业突出的特点主要通过功能街区得到了体现(见图1)。

注:德胜科技园数据为2011年1-9月数据,其他为2011年1-8月数据,数据单位为亿元,下同。

图1显示,西城区十大功能街区的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远远超出其他行业,成为西城的重要的经济来源。

从各街区内部的产业结构来看,各功能街区定位明确,但主导产业雷同(见表2)。

表2显示,十个功能街区各自的主导产业分别是:金融街以金融业为主,天桥的社会福利事业比例较高,其他所有街区的批发零售都占较高比例。其中,金融街、广安产业园、什刹海、阜景、琉璃厂、天桥、西单、马连道等八个功能街区主导产业占各自街区全部产业的比例都超过了一半,而且大多数超过了70%;只有德胜科技园和大栅栏两个街区的主导产业占全部产业的比例不到一半。除了金融街和天桥外,其它街区都以商业服务业占明显优势。这说明,尽管西城各功能街区各自定位不同,但他们的主导产业雷同,优势不突出。尤其是,除了金融街的金融产业定位与实际相符外,其他街区的主导产业与定位不相符。因此,总体来看,西城的各功能街区尚未形成明显的功能优势产业。

金融业是西城区的主导行业,也是各功能区建设的基础。以西城区2004-201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模型,结果见表3。

表3 西城区金融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

表3的关联度显示,所有产业与金融业关联度都比较大。其中,与金融业关联度最大的是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次之,接下来依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工业和教育。这说明,“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型产业对西城区的金融业贡献最大,其次是商业,商务服务、计算机等信息服务业。因此,要实现以金融为主导的城市核心功能,需要各功能区之间在城市基础设施、商务服务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大力配合。

功能区合理匹配的空间构架

确定主导功能和辅助功能,形成功能体系。首先,以金融商务为核心产业,将金融街建设成为以大型金融机构为核心,以高端商务服务为主要产业,通过为高端服务为目的的商业、居住、文化娱乐、休闲和旅游,为金融的各项生产、交流和员工生活服务,以及参观人员的体验服务提供保障。其次,其它功能街区则通过不同行业与金融业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形成以金融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服务体系。

处理好功能关系。一是处理好主要功能与次要功能的关系。尽管西城各功能街区各自都有鲜明的特色,但是它们在功能体系中,承担着不同角色。次要功能需要围绕为主要功能服务,在支持和补充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发挥特色功能。西城作为北京的金融商务服务中心,显然金融商务服务是其主要功能,其余九个功能区需要围绕为金融服务的同时,发挥各自在科技、后台服务、商务、旅游、休闲等方面作为金融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金融商务服务功能。二是处理好经济与非经济区关系。功能区的分类标准有很多,根据经济发展的而需要,分为非经济功能区和经济功能区。非经济功能区是指行政区、居住区等与产业活动无直接关系的聚集区域,它们的活动直接或间接为经济功能区服务。经济功能区是一个区域的核心发展能力所在。经济功能区有自己的主导产业,有较强的发展能力、经济控制能力和聚集扩散能力。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功能区不仅要满足本城市的功能需求,而且会在更大区域的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满足区域乃至全球化不同经济功能的需求。西城区正是以金融为核心,以旅游、文化、科技和商务为支撑的综合经济区。因此,休闲、商业、科技、文化等活动并非经济核心竞争力,它们需要通过为金融服务才能产生经济效益。

建设连通通道,构建空间一体化。由于目前西城区的主要功能街区分布较为分散,为了增进各街区之间的联系,应该在公共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和商务服务等方面建立联系通道。首先,在各功能区之间增设交通线路,专门用于员工和前来办事人员在各地区之间来往通行。尤其针对工作时间的办事和交流用途,采用专线交通和专线联络等方式,增加各街区之间的可通达性。其次,在必要的地段设置公共服务走廊,在提供公开的通知通告、公共政策等信息咨询的同时,开设文化艺术欣赏区,通过各种设施引导人流通过特定地段,在各街区之间进行合理流动。再次,在通往各街区的主要地段,设立用于商务休闲、商务娱乐和商务谈判等目的的餐饮、表演、娱乐等专区,通过公共商务服务,既解决金融街等空间紧张问题,又提供了不同街区人员之间相互交流的场所,增进各街区产业和人员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从而实现各功能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匹配。

第5篇

关键词:商业广告 社会教育功能社会监督

广告可分为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所谓商业广告,即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直接或间接介绍所推销的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广告。商业广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传递商品信息;二是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即通过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

提到“社会教育功能”,我们往往首先想到“公益广告”,诚然。公益广告因其“公益性”而极易亲近受众,也因此在社会教育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相比之下。商业广告似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其推销商品的本质如司马昭之心。

可事实上,现代社会的商业广告已不是简单的叫卖行为。它在传递商品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加之其数量庞大并具有播出的“反复性”,因此商业广告能使其影响蔓延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从而对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

商业广告的社会教育功能分析

虽然商业广告具有社会教育功能,但在现实生活中,这项功能发挥得并不尽如人意,不和谐因素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商业广告社会教育功能的分析,探讨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与缺失。

具体来说,商业广告的社会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弘扬民族情感。

民族情感,包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及自豪感,是一个民族的情感纽带。如今商业广告强调以“情感”替代“自夸”。民族情感容易使各阶层的受众产生共鸣,因此,不论是从商业的角度还是从艺术的角度或是从人文的角度,商业广告无疑能够成为民族情感的重要传递媒介。如阿迪达斯奥运广告胡佳篇,在广告中有无数双手托起了运动员。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迎奥运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我国运动员的坚定支持。

可事有例外。在商业广告作品中也不乏有伤害民族情感的案例出现。如立邦漆广告之“龙篇”,画面以中国古亭为场景。其中一根柱子因涂了立邦漆而光滑鲜艳。导致柱上的龙跌落在地。龙对中国而言寓意深刻,中华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文化标志。该广告无疑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可悲的是,该广告的创意队伍竟全是中国人。立邦漆广告的失败让我们看到,不尊重民族情感的商业广告就无立足之地。

传承传统文化。

“一个广告是由形象、语言文字、声音或其他要素组成的,每个方面都深受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而形成了这个国家的广告风格和气派。”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培爱曾指出,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特别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历史和审美观念等对商业广告的制作产生着深远影响。正因如此,商业广告必然能够承担起在社会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

我们常看到一些商业广告制作者通过运用古典音乐、优美诗词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因素,使广告显得高雅并独具风格。如江南古坊酒广告――红灯笼、舞狮队、小桥流水、乐曲《茉莉花》以及船夫行舟的画面,在广告中融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景,体现出儒家和谐、圆融、天人合一的意境,使人不禁向往在江南古坊中品味人生、享受生活、抒感。

然而,与传统文化相违背的广告作品也并不鲜见。如丰田汽车“霸道”广告:一辆丰田“霸道”汽车和两头石狮,一头石狮呈俯首状,另一头石狮做敬礼状,广告语为:“霸道,你不得不尊敬。”关于如何获得他人“尊敬”。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以德服人,而非霸道,这则出自中国制作人之手的“霸道”广告明显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扭曲。

传播价值观念。

商业广告传播价值观念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其广告理念能够影响受众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进取观、享乐观等;二、它体现的文化、观念等,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人们的社会美德。

如三菱汽车广告回家篇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展示了“家”的理念:一、女儿回忆自己童年被父亲接送的场景;二、女儿工作后开车回家,父亲依然在路口等她,望着父亲的背影。女儿感动地说:“原来父亲害怕我忘了回家的路。”该广告以父女间的亲情为出发点,震撼着每一个因生活忙碌而忽视父母、家庭的人。唤醒他们对家庭应有的关爱与责任感。

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传播不良价值观的商业广告。如我们一再强调反腐败,可有些广告偏要“逆水行舟”,公然以“送礼”为由头,推销自己的产品。最典型的莫过于脑白金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事实上,商业广告的影响是一把剑,不论其好坏,都极其锋利。因此,对其社会教育功能实现成败的因素分析就尤为重要,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商业广告社会教育功能缺失的原因

广告主体素质不高。广告主体是广告活动的提议者、策划者、创意者、实施者。由于商业广告作品的“付费性”,使其思想性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广告主体的价值观、审美观、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即商业广告的社会教育功能能否充分发挥,从根本来说取决于广告主体。如广告主体以奢靡为追求目标,他会以豪门生活来标榜自己产品的优秀。所以当广告主体的品位、学识、对问题的看法出现偏差时,就会制作或认同一些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的不良广告。

广告监管力度不够。商业广告是一种需要管理、监督的传播。现在,我国的广告法规还不健全,一些细节问题缺乏详细规定。同时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强,这种情况导致了广告行业缺乏自律,监管部门形同虚设的结果,成为滋生不良商业广告的土壤。因此我们必须对商业广告传播活动实行有效控制,从法律法规的角度确保其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

境外广告冲击传统价值观。网络使信息资源实现共享,于是很多境外广告成为我们借鉴、学习的对象,但在现实中,各国的价值观、道德观差异较大,有些内容甚至是针锋相对的。加之网络的无选择性,导致其提供的资源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广告主体容易出现迷失自我,不辨是非,走极端的情况。

关于完善商业广告社会教育功能的几点建议

首先,定期考核广告从业者。正确的道德观是人们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广告活动也不例外。广告从业者应该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职业观,正确认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在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坚守原则。因此,广告从业者应不断完善、充实自己,这种充实一方面靠广告从业者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外力督促。笔者认为可对广告从业者建立合理的定期考核制度。考核内容集中在对其职业观的塑造方面,教育是目的,考核是手段。

其次,商业广告大赛评委多元化。面对境外商业广告涌入,境内不良商业广告出现的局面,笔者认为应多举办各类型的商业广告作品大赛,其评委可多元化选择:不单纯包括广告界的专业人士,也囊括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甚至是普通受众等。既然商业广告面向的是普通大众,其评委也必然需要“杂家”会合,这样可以从专家、学者、受众等多重角度去规范商业广告的发展。

再次,对广告受众进行市场调查。商业广告面向受众,其商业影响、社会教育影响的实施对象也是受众,因此,重视受众反馈既能协助广告从业者创新广告作品,也能使其完成社会教育责任,可谓一举多得。对广告受众进行市场调查的工作可由广告公司、媒体或专业调查公司承担,其目的无外乎使广告主体了解市场需求,为社会发展呈上优秀的商业广告作品。

最后,强化社会监督体系的作用。优化社会监督体系对于规范商业广告,使其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是不可或缺的。实施外部监督,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加强消费者监督。即通过消费者组织或个人行使监督的权利和责任。第二,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即将消费者监督与媒体舆论监督相结合,对不良商业广告进行批判和控制。第三,加强政府监督。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规建设,确保广告市场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严格落实有关法律。严肃处理违法与不良广告,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作为有着经济、文化、社会多重角色的商业广告,有责任利用其家喻户晓的特点,在宣传产品的过程中,弘扬社会公德、唤醒良知、及时规劝消费者调整自己的社会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商业广告只有坚持真善美,与当代的社会精神风貌、道德风尚以及社会心理保持一致,才能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也才能有恒久的生命力。

第6篇

关键词:体验经济 安化黑茶 商业空间营造

中图分类号:TU23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117-03

1 体验经济概述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提升,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信息化的快速传递和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追求不再只是物质的满足和产品的品牌性、功能性的理性选择,追求的更是精神上的一种满足和享受(包括价值体现、品位、欲望、情感的满足、品质的感觉和令人羡慕的虚荣心享受)。美国学者约瑟夫・派因与詹姆斯.吉尔摩合作撰写的《体验经济》――书指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已逐渐成为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体验经济的核心是创造难忘的经验,而消费者将为这种经验付费。体验经济下要求顾客的“身”与“心”都能够得到满足,并且,当这种体验活动赋予或带给顾客良好的心理感受的时候,他们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就会有所下降,也就是说,顾客往往愿意花费一些额外的费用来购买一份“好心情”,或是“好经验”。

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享受的一种经济形式。在体验经济中,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商品或服务,而是为消费者提供最终体验,并给消费者留下深刻而难以忘却的愉快记忆;消费者消费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在消费过程中的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精神上,智力上的体验。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学说,人最高的需要是自我实现,而体验经济的产生正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综上所述,在设计中强调体验性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点文化课题。

2 体验经济对黑茶商业空间的影响

2.1 体验经济的特征

2.1.1 互动性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是卖方经济。它们所有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顾客之外,不与顾客发生关系。而体验经济则与之不同,因为任何―种体验都是人们的个体身心状态与那些产品或服务之间互动作用的结果,顾客将亲身体验这些产品或服务。如果没有顾客的参与,体验将不可能发生。

2.1.2 不可替代性

体验经济为其经济提供物――体验的需求要素是突出情绪和感觉,这种情绪和感觉是个性化的,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体验与体验之间有着根本上的区隔,因为没有哪两个个体能够得到完全一样的体验经历。

2.1.3 高增进性

在体验经济时代,高质量的体验是顾客更为看重的部分,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顾客愿意付出较高的价格。而对于服务提供方而言,需要创造策划出一些更独特的商品或服务,那么就能够通过他们所提供服务的独特性收取更高的费用。

2.2 黑茶商业空间内涵

黑茶商业空间指的是集展示黑茶、饮茶、品茶,以及接待贵宾等功能为一体的商业空间。在中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契机下,大众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黑茶商业空间这种集形象展示、沟通交流、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专卖店服务模式,是在原来专柜宣传模式的基础上其功能的具体地拓展和延伸,黑茶商业空间的建立对销量的提升、品牌形象的塑造、消费者的吸引,企业文化的宣传,产品陈列和推广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重视专卖店与商家利润之间的关联。

黑茶商业空间的设计已逐步从“向顾客展示、销售商品的场所”这种简单的思维中解脱出来,转向注重“是否更加吸引顾客关注商品、有利于促进商品销售”。黑茶商业空间蕴涵着巨大的潜力资源,它所具备的动力系统对品牌具有重大意义,无论是产品的陈列方式,灯光、色彩的运用,空间功能的划分,店内装饰品的选择,甚至宣传海报的设计和员工的统一着装等。因此,所有的设计要素都应该围绕品牌的定位和经营理念展开。

2.3 黑茶商业空间独特的体验功能

2.3.1 展示体验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黑茶商业空间从单一贩卖茶叶的功能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顾客开始会在黑茶商业空间中休闲、逗留,因此在设计和展示上带来了新的展示方面的要求。

在体验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很多顾客走进商铺并不只是关注简单的商品本身,他们还会注重审美的体验,因此就催生了黑茶商业空间的展示体验功能,黑茶产品的包装,陈设、色彩等都能够给顾客展示出美的体验,增加逗留时间,从而增加顾客购买商品的机会。

2.3.2 品茶体验功能

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休闲的体验,希望能够寻得一片心灵的净土,现在的文人雅士往往选择在一些装潢考究、情调高雅的茶楼、咖啡厅内,三五知己聚在一起,叫上一壶茶、聊聊天、叙叙旧,在宁静的氛围中洗涤、调养身心。

黑茶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其饮茶风俗和茶叶的冲泡方法各有特色,既可泡饮,也可以煮饮,既适合清饮,也适合制作奶茶,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除了传统的功夫茶,还有融入地方特色的擂茶等,顾客可以在黑茶商业空间中聆听有关黑茶的风俗和故事,亲身参与黑茶冲泡制作过程,品茶汤,吃茶点,在品茶,赏茶,识茶的氛围中感受茶文化的洗礼。

2.3.3 茶耕体验功能

体验经济时代下真正的顾客不是匆匆过客,他们是为满足审美与体验的需求而来。黑茶在种植、制作、运输等过程中都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顾客在黑茶商业空间中可以体验到整个“茶耕”过程,了解黑茶的历史沿革、种植环境、采摘过程、制作工艺以及茶业运输等有关“茶耕”的资讯,更加充分了解黑茶,感受黑茶的历史文化,从而增加购买欲望。

3 体验经济下安化地区黑茶商业空间设计对策

3.1 材料与空间

在黑茶商业空间的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用应因地制宜,采用当地木材或石材,不但能够体现地域性特色,也减少了造价的成本。安化地区黑茶商业空间的设计可采用当地木材或石材,达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材料的使用不仅因地取出,又是地域性的一种直接、有效的体现,保证了其经济实惠。黑茶商业空间是黑茶茶艺文化的橱窗,是艺术的综合体,表达形式应有尽有,呈现多元化的立体空间,而现代化的黑茶商业空间有着许多随时代潮流而演变来的诸多功能,因此可在黑茶商业空间的设计中将安化地区的材料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将古典的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与现代的材料表现出来。(图卜图4)

3.2 陈设与空间

黑茶商业空间本身就是一个立体商业空间,不应只有茶品,很多顾客是想把饮茶的生活方式带回家。因此可在黑茶商业空间中陈设各种古玩,文物,茶配套产品(泡茶工具、茶装饰画等),让每件产品都能够变成商品,让店内用品变为可出售的商品,把家居建材饰品、古玩市场的生意做到茶商业空间里头,既能烘托黑茶商业空间的文化氛围,又能全方位利用这些元素,以期实现黑茶商业场所经营利润最大化目标。如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的凯元茶业,在专卖店铺中陈列了-系列从各处搜罗来的各种古玩摆设,从而提高了整个店铺的档次,增强顾客对于文化氛围的体验。(图5,图6)

3.3 照明与空间

3.3.1 基本照明

为保持店内能见度,方便顾客选购黑茶商品,体验丰富多样的黑茶商品,可采用吊灯,吸顶灯和壁灯的组合,设计原则是灯光不宜平均分布,要突出重点,突出黑茶商品陈列,照明度要达到一定要求。

由于基本照明面积很大,对商业空间形象、顾客的心理影响、环境气氛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天棚照明可采用均匀布灯,也可将天棚做成一定的照明图案,能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照明方式可选择嵌入式、吊灯式、吸顶式、反射式以及筒灯照明灯具。(图7)

3.3.2 特殊照明

特殊照明能美化空间,是一种观赏照明。特殊照明不同于基本照明,其目的是活跃商业空间内的气氛。特殊照明手法经常采用装饰性强,外形美观的灯具。如吊灯、灯带、彩灯、彩色标志灯、壁灯等照明方案,以达到引入入胜的境界。

在黑茶商业空间中,为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可采用定向灯光照射,突出黑茶商品,也可采用底灯,背景灯突出商品的线条轮廊。(图8,图9)

3.4 色彩与空间

安化地区的黑茶商业空间是运用安化黑茶这种特有的文化元素作为设计的因子,那么其体现的应该是安化地区传统文化风格。因此可将安化地区古朴、神秘的色彩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将古典的色彩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手法与现代材料表现出来。

室内色彩主要以暖色为主,让人在品茶的同时能够有温馨的感觉,从而让顾客感觉到轻松。室内空间的搭配色调上,可以木质色、白色为主,并缀以灰色装饰,表达出雅致优美的意境。可从精神上作为切入点,利用室内外的阳光、阴影等,组织顾客的精神活动,引人入胜,带来精神的擢升。这样的空间环境,既能使顾客在工作学习的压力下得到舒缓宁静,又能令心灵得以修炼和升华,充分显示出当地的特色。把来自黑茶的文化运用到现代商业空间中,并使之通达人的心灵,以空间氛围的整体营造去体现安化地区特有的黑茶文化。

黑茶文化显示出一种崇尚自然、注重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所以色彩对于空间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比如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的利源隆茶业,在其黑茶体验中心就体现出了这一设计原则,整体感觉古朴大气,色彩统一,桌椅家具的摆放张弛有度,从色彩方面刺激顾客的感官,从而在美好的意境中产生更多美好的体验。(图10~图13)

第7篇

关键词: 特色商业区; 规划; 构想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is gathering downtown business district related service enterprise, forming characteristics, a certain scale and strong radiation leading role, for a certain area provides the special trade service and related business services industry gathering are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agons have puyang city business distric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puyang city dragons have the basic idea of characteristic business district.

Keywords: characteristic business district; Planning; idea

中图分类号:F71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特色商业区的概念

为推动河南省服务业集聚发展,增强城市“载体功能、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力,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构建中原经济区支撑体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2012年河南省省政府做出了发展特色商业区的重大战略部署。

特色商业区是集聚相关服务业企业,形成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为一定区域提供特色商贸服务和相关商务服务的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特色商业区符合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的趋势和规律,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需要,是促进产业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需要,是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互动的需要。

二、濮阳市龙都特色商业区现状

濮阳市龙都特色商业区位于濮阳市商贸中心区的核心区。东起玉门路,西至马颊河东路,北至中原路,南至江汉路,占地面积约1.81平方公里。是《濮阳市商业网点规划(2007-2020)》中确定了一处市级商业中心。近年来, 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住楼、写字楼、大型酒店、百货商场高楼林立;区内商贸流通、休闲娱乐、商务办公、金融服务等多种服务业蓬勃发展,多家规模较大的服务业项目云集其中。截止2011年,龙都特色商业区累计入驻各种服务业项目196家,占据了濮阳市10000平方米以上商业项目的90%,营业收入近25亿元、税收过亿。有了一定的商业气候, 形成了特色商业区的雏形。

目前东西向城市主干道中原路、黄河路横穿龙都特色商业区;南北向城市主干道长庆路、次干道玉门路纵贯龙都特色商业区南北。长庆路向北通向马庄桥片区、向南通向古城片区;黄河路向西通向中心城区的行政文化区、向东通向文教与油田服务区。在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中, 龙都特色商业区位于商贸中心区的核心区。它处于城市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的枢纽位置,这种区位优势有利于聚集大量经济资源, 发挥特色商业区的集散功能。

同时该区域市政管网设施齐全, 供水、排水、电力、热力、电讯、燃气等各种管网铺设基础远远超过了其他区域。

三、发展策略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濮阳市迎来了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时期,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 必须冷静而理智地研究特色商业区的发展策略, 使龙都特色商业区建设成为城市发展、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动力, 并提高城市中心区的环境质量和运行效率, 建设富有特色的空间形象。为此, 我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凸显特色、优化布局的原则

结合濮阳市特有的龙文化、杂技文化和油田文化,在结构形态上凸显文化特色,在功能上凸显商业中心特征,重点提升商贸、餐饮酒店、休闲娱乐等功能,适当控制居住功能,结合交通、自然要素、现状业态分布等条件,对规划范围内的集中商业区、特色街区、休闲娱乐区、商务办公等功能区布局进行优化。充分体现功能复合、高效综合的特色。

(二)、完善业态、整体提升的原则

改变现状商业规模小,布局分散,经营方式简单粗放的特点,提升传统商业规模、层次和竞争力,实现规模效益,突显商业特色;以星级酒店餐饮、休闲娱乐功能提升区域活力,增强商业辅助带动能力。充分体现商业区业态多元化、功能复合化、街区综合化的特色。

(三)、梳理交通、提高效率的原则

结合空间结构发展要求,合理规划内部道路、社会公共停车场,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优化区域及内部道路交通系统,提高片区整体运行效率。

(四)、完善配套、和谐发展的原则

完善龙都特色商业区的配套服务设施,注重商业信息服务、绿化广场、交通附属设施、市政设施等配套支撑建设,保证区域商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和谐共赢。

(五)、合理改造、分期建设的原则

按照市场机制和政府服务相结合发展模式, 对规划区进行分期、分区建设的实施策略。注重前期的投资引导,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改造,减少改造资金的压力,保证改造建设的顺利实施。结合大型项目建设,推动片区的改造,实现良性滚动式发展,推动龙都特色商业区的全面发展建设实施。

四、规划结构设想

根据龙都特色商业区的布局现状, 结合濮阳市总体规划, 建议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建设发展, 以丽都广场为中心,任丘路、黄河路为主要商业轴线向两边扩展形成龙都特色商业区。

(一)功能布局: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合理调整优化布局,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具体功能结构为“一带、四区”。

“一带”: 马颊河生态景观带。马颊河为龙都特色商业区难得的自然资源,应充分利用以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观。

“四区”——四个功能区。“商贸流通功能区”:位于长庆路以西,马颊河东路以东,江汉路以北,丽都广场以南,为商业区的发展打造基础平台。“酒店餐饮服务功能区”:位于中原路以南,丽都广场以北,马颊河东路以东、长庆路以西,为商业区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休闲娱乐功能区”: 位于乐业街以南、江汉路以北的长庆中路西侧,为商业区的商业消费品质打造品牌。商业配套服务功能区:位于中原路以南,江汉路以北,长庆中路以东,玉门路以西,为商业区快速全面发展提供功能及业态支持。

(二)道路系统:

龙都特色商业区的对外交通主要是依靠南北向的长庆路来加强龙都特色商业区与外部地区的联系,以东西向的黄河路、中原路加强与行政文化区、文教及油田服务区等的联系。

规划道路分为三个等级,即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主干道:黄河路、中原路是龙都特色商业区与行政文化区、文教及油田服务区等联系的主要城市干道,黄河路是主要的景观大道,长庆路既是城市的主要干道,又是主要的商业活动发生轴,主干道主要疏散龙都特色商业区对外交通。次干道:次干道道路结构为“三横二纵一环”。南北向的公园南路、玉门路与东西向的任丘路、江汉路以及规划环一路形成一个完善的次干道网络。次干道主要疏散商业区内部各功能区间的交通。支路:在龙都特色商业区次干道路网的基础上,结合商业区用地的布局合理设置支路,与干道路网相结合为龙都特色商业区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支路主要疏散各功能区内部的交通。

(三)绿化系统:

以人为本, 加大绿化和广场环境, 用公交车解决交通问题, 绿化上通过点、线、面结合, 使之

北有花园广场(丽都广场), 南有绿化休闲公园(杂技公园) 。同时形成中原路、黄河路绿化景观带,恢复西部马颊河的生态, 河流两边通过绿化和建设局部广场创造美丽的景观, 给商业活动带来舒适的环境。同时强调组团开放式绿化节点, 使之与整体的绿化系统, 构成商业区的环境之重, 成为繁华闹市中市民的休闲、娱乐之地, 同时能消除周边高层建筑的压抑, 缓和城市空间的拥挤。

(四)建造城市综合体:

在丽都广场四周建城市综合体, 集商贸、休闲、金融、文化、娱乐为一体, 再现商贸中心, 并以此为依托带动商业区的商业文化氛围, 使之成为商业区的胞核中心。

第8篇

关键词:商业改造;旧工业建筑;商业氛围;历史文化;空間布局

中图分类号:TU-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1-0069-03

1 旧工业建筑商业改造定义及其发展状况

“旧工业建筑”是指那些仍在建筑的使用年限内,却因为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的调整,造成建筑原有的功能、形象不适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或者由于管理经营不善而被弃之不用的工业建筑。而商业改造则是指以提供进行商品交换包括文化、饮食、娱乐、购物等活动的商业空間为目的的改造行为。

国内旧工业建筑商业改造的实践活动起步较晚,最早实施的案例为北京双安商场,双安商场的成功也拉开了国内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序幕。国内的旧工业建筑商业改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摸索阶段:包括早期双安商场、798等。这一阶段的改造主要是由民間力量和投资者自发组织起来的,因而,这一阶段的改造相对较少,而且完全处于摸索阶段。

第二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包括政府、投资方、原建筑产权所有者等联合参与或独立进行改造再更新,使得大量的改造活动在全国大量的展开,据不完全统计,以北京、上海、武汉、沈阳、深圳、南京、天津等城市为例,就有旧工业建筑商业改造案例数十处。

与国外同类改造活动相比,国内相关的研究滞后,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办公loft、文化产业园、博物馆的营造上,较少从商业的角度来对旧工业建筑进行研究,这也使得相关实践缺乏理论指导,商业改造水平参差不齐,因而急切需要对旧工业建筑的商业改造进行系统的研究。

2 商业改造的分类

2.1商业街

这类改造主要是通过保留原有旧工业建筑以及街景,形成具有历史时代特性的商业街。商业街的改造模式注重历史原貌的还原,商业多以中高端餐饮、娱乐以及特色专卖店为主。

2.2购物中心

以购物中心为改造目的的旧工业建筑多位于城市较繁华地段,交通便利,而且有着比较大的体量,能够包容各式各样的商业业态。

2.3复合型商业

复合型商业主要是指改造后的工业厂房功能多样化、复合化,不只包括商业方向的改造,而且包含博物馆、城市公共空間、loft办公等方向的改造,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呈现,形成复合的建筑空間。这种类型的商业改造对建筑的结构要求较小,功能的组成上也比较灵活,改造后的适应性很强,因而成为目前国内最常见的改造形式。

3 影响商业改造的因素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商业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项目本身的背景和规模、项目的周边环境、项目在城市的地理位置、项目的规划及定位、后期管理等都对旧工业建筑的商业改造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1背景和规模

根据建筑的历史背景不同,商业的组织形式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历史悠久或建筑风格独特的旧工业建筑,适合改造成与旅游相结合的商业,上海1933老厂坊就属于这种改造形式(图1);而对于一般性的旧工业建筑,这些建筑有着一定的历史内涵,这类的厂房可以进行适当的保留而形成艺术区或者产业园,商业以附属型商业的形态存在;另外还有些改革开放后的厂房,这类建筑的价值不高,改造的尺度可以比较大,可以做商业卖场等。

同样,旧工业建筑的规模对商业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商业组织对商业的规模有着不同的要求,因而,较小规模的旧工业建筑商业改造项目中,商业多组织成商业街或者复合型商业的模式,只有当规模达到足够大,才考虑商业中心的商业模式。

3.2周边环境

改造项目的周边环境直接影响改造型商业的形成,不同的周边环境意味着不同的人群结构、交通状况,针对这些社会因素,会制定相应的商业策略和商业目标,其商业的构成、商业的定位、和商业的比重也会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如上海创意,幸福湾中的商业受周边商圈的影响,普通的商业模式已经达到饱和,但另一方面区域内商业餐饮存在一定的空白,因而以此为突破口,整个项目定位为餐饮为主、娱乐为辅的商业策略,这样,通过商业的互补性避开了和周边商业的竞争,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图2)。

3.3地理位置

旧工业建筑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对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商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地理位置分为两种,一种是位于市区中心地带,周边经济比较发达,消费水准比较高,商业的形成较快,容易营造出比较成熟的商业氛围。另一种是位于城市的次中心区,周边的城市居民密度较低,经济水平不高,周边的商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未形成规模。如上海半岛1919,商业只占整体很好的一部分,虽然招商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間,但商业发展依旧很缓慢,这与所处的城市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联(图3)。

3.4整体的定位

在改造之前设计方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或基于政府统一规划的前提,明确项目的实施方向,对整个项目有个基本的定位。整体的定位和规划对改造型商业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商业的类型、组织形式、规模大小也直接受到项目定位的影响。不同的定位其中的商业会有着很大的差别。如上海域市雕塑艺术中心(图4)和上海复地四季广场(图5),两者分别定位为文化产业基地和商业综合体,两者的商业组织完全不同,前者商业少,规模小,项目主要功能为艺术展示,商业辅助存在,而后者商业多,规模较大,项目以商业为主。

4 商业改造的空間布局

商业空間对商业位置的选择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便捷地可达性和良好的视野,能够让顾客方便、快捷的进入。由于旧工业建筑改造呈多元化形态,改造后的建筑功能往往不只是商业,还包括办公、博物馆,甚至公寓等,因而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商业的空間分布。在实际的改造活动中,商业的空間布局有几种情况。

4.1“点”式布局

“点”式布局是指在以旧工业建筑群为改造目标的案例中,由于项目的定位为办公、艺术中心、城市游览空間等时,商业不作为项目的主体来进行设计,只是对建筑群中的一栋或者几栋建筑甚至是某栋建筑的一个小的部分来进行商业改造,以满足基地整体的需求。这类商业布局比较零散,但一般占据项目的交通便捷处或者是人流密集处,如上海八号桥案例中,商业位于基地的临街面和入口处(图6)。

4.2“线”式布局

“线”式布局多出现在以商业街为商业组织形式的改造项目中,商业沿着人流较多的市政道路布置,呈“线”型分布。这种布局可以形成较清晰的商业动向,也有着较好的商业氛围。如上海沃弗1864中商业以线性布置,沿街展开(图7)。

4.3“面”式布局

“面”式布局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型的独栋多层工业厂房,当商业与其它功能复合时,建筑的地面首层或下部几层改造成商业,而建筑上部多用作其他功能,这种布局使得建筑的功能分区比较明确,但这也使得交通的组织更加复杂化;另外一种则是改造对象为大型的工业区时,商业成片区分布,与其它的功能区分开来,如前身为金陵机械制造局的南京的1865园区,总占地21万m2,建筑面积10万m2,划分为科技创意研发区、山顶花园酒店商务区、科技创意博览区、工艺美术创作区和时尚商业休闲区五个功能区(图8)。

4.4“立体”式布局

在以综合性商业为改造目标的多层旧工业建筑改造案例中,商业作为唯一功能占据建筑的所有楼层。如由南京丝织厂和南京微分电机厂改造而来的南京恒鑫大厦,综合性餐饮商业分布在整个建筑内(图9)。

5 商业改造的建议

5.1人性化

人性化的设计就是指以人为本,注重人在空間中的感觉。之所以强调人性化的设计,是因为原有的工业建筑是以生产为主要目的,无论是从空間的尺度上还是从各项配套设施上都不是为人服务的,忽略了人在其中的感觉。而现代商业建筑服务的对象是人,更加强调人在商业建筑中的感觉,因而需要根据商业空間的功能与需求进行适度的改造。此外,还需要考虑无障碍设计。

5.2个性化

为了吸引消费者,营造独特的商业环境,现代商业需要有个性。不同的商业由于不同的商品和服务内容,对空間环境也有着不同的追求。因而,在进行内部空間改造时,应该根据各自的品牌文化特点,赋予空間以个性魅力。

5.3历史人文性

注重历史文化的延续。现代商业强调空間的内涵性、人文特色性。而旧的工业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名片,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是城市的人文精神所在和魅力源泉,所以在保护工业文化的前提下来进行商业改造,对营造商业空間是非常有益的。

第9篇

关键词:商业老街 发展现状 问题 建议

在中国众多的商业街中,商业老街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商业街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方面的作用也愈发显著。

2013年11月3日,“第9届中国零售论坛暨中国商业老街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来自社会各界的多位专家认为,商业老街上的老建筑、老字号承载着中国商业史的丰富内容,都是商业历史文物遗产。但是,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些地方和城市胡乱规划商业街区、无休止地改造扩张老街,使商业老街遭受了消失或者被破坏的命运。

我国各地有众多商业老街,其中上海的商业老街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繁华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经过岁月的洗礼,曾经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上海商业老街现在发展得怎么样?如何让这些商业老街发扬光大?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对上海商业老街进行了调研,期望通过了解上海商业老街的现状,引起人们对老街的关注,从而找到一条适合商业老街的发展之路。

一、上海商业老街发展现状

上海商业老街发展现状整体乐观,在各区分布有数十个商业老街,节假日平均客流量可达十余万人次,南京路的单日客流量甚至能达到千万人次。多数商业老街交通发达,商店林立,功能比较齐全。街道两侧既有大型商场酒店,茶馆咖啡厅,又有银行、医院等配套,也有特色小店和快餐店。与此同时,也存在各个商业老街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目前上海商业老街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类型:

1.繁荣现代型

上海著名的繁华型商业老街有南京路,淮海路,新天地和四川北路,这些曾经的商业老街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周边已形成大型商圈,往来车辆和行人川流不息。

南京路步行街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东起外滩、西迄延安西路,全长5.5公里,分为东西两段,南京东路主要是平价商业区和旅游区;而南京西路则是中国商铺租金最高、也是全上海最奢华的时尚商业街区。南京路是集吃、穿、用、住、行、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街,改革开放20余年,南京路商业特色逐渐形成规模和系列化。两侧商厦鳞次栉比,繁华异常,商厦群内名品荟萃、琳琅满目。各地的名、特、优、新产品,以及进口的名牌商品和奢侈品,不下数十万种。几家老字号特色商店的商品,品牌效应尤为卓著。像新雅饭店的广帮,燕云楼的京帮,浙江茶叶店的龙井,海达、万象的衬衫和羊毛衫,亨达利的钟表,老凤祥的金银饰品,朵云轩的字画,茂昌、吴良材的眼镜等。南京路上还有海内外闻名的国际、和平、东亚、金门等大饭店。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为这条百年老街增添了别样的魅力,这里是万商云集的宝地,是上海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国内外购物者的天堂。

南京路的繁荣昌盛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南京路濒临黄浦江,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租界建立后,西方文化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使南京路大踏步走在社会的前列,工部局也在南京路上陆续建造高楼大厦。1875年,房地产巨子哈同斥资60万两白银,使南京路成为远东最华贵的道路,附近的地价扶摇直上。同时,工部局十分重视南京路的市政建设和环境保护。据《沪游日记》载,当时南京路“其平如砥”;马路“终久异常洁净”;十里长街“两旁所植,葱郁成林,洵堪入画”。这一切使租界与华界形成截然不同的两个天地,促进了南京路商业街的高速发展。

上海新天地也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为基础,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是集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漫步新天地,有如置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带你体验独特的老上海风情,但跨进每个建筑内部,则非常现代和时尚。真正体现出“继承与开发同步,传统与现代同步”。

2.保留传统型

尽管上海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在全国来看都是比较迅速的,仍有一些商业老街保留着它的传统风貌,如七宝老街,上海老街,朱家角,田子坊等。这些老街置身于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中,凭借独特的老街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旅游经济为主导,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巧妙融合。

七宝老街位于上海市西南郊,是七宝古镇的中心,人口约14万,占地21.3平方公里。历史上,七宝镇在繁盛时期规模较大,令许多当地人引以为豪。七宝中心广场是其标志性设施,还有钟楼广场、蒲溪广场、古戏院等文化活动场所,复古的老街广场气度不凡。七宝老街分为南北两大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北大街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七宝镇抓住了房产开发的机遇,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依托传统商业街有“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的美誉。整条街上有丰富的特色小吃,以及古香古色的老式建筑,成为集“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繁华街市。这里还建有艺术研究和成品展示的设施,自然也成了中外雕塑家们神往的艺术创造新天地。

上海老街,西起河南南路,东至人民路,全长825米。由西到东的建筑风格展示了老上海从明清向民国直至西方文化涌入这段历史文化的演变。上海老街历史上曾以庙前大街为名,汇集了上海最早的钱庄、金店、银楼、茶馆、戏楼、商行,一直是连接十六浦和城隍庙、豫园地区的人流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沿街人文景观,使上海老街拥有丰富的商业文化魅力,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3.没落衰败型

在上海部分商业老街走在时代前列的同时,有些老街却逐渐走向没落,比如娄塘老街,横沔老街,它们曾经都是古镇老街,也曾热闹非凡,如今却成了落寞之地。

嘉定区娄塘老街,在喻晓的190条老街名录中被归为古镇老街,还是其中最为典型的老街之一。这里,留有上海最后的较为完整的“弹硌路”。嘉定娄塘百年前曾是个商业重地,如今繁华与规模不再,只有街巷格局基本留存下来,当地以“娄塘街,条条歪,七曲八弯十七八个天井堂”形容其独特建筑格局。

横沔老街位于川周公路、横沔港交汇处,与迪士尼乐园隔着高速公路相望。清宣统元年建横沔乡,1959年成立横沔,1984年改为乡,1994年撤乡建镇。后镇政府东迁,这里逐衰落。这是座寂寞的废镇,但也因废弃而更多地保留了本真。

商业老街没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发展重心的改变:发展重心的变化必然会导致相关政策以及资源的变化,使商业老街失去区发展的重要保障。

(2)人口流向的改变,随着人口的逐渐的流出而失去原有活力,从而导致衰落。

(3)商业的多元化:因为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划逐渐从单核向多核转变,以前一个城市可能只有一个主要的商圈,但现在一般会有多个商圈,随着商圈以及商业体的不断出现,消费者被不断的分流,而消费者往往是喜新厌旧的,导致很多老街区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向没落。

(4)历史文化生态的破坏或缺失:很多老街区的形成都有特定的历史因素或文化底蕴,相应的历史文化因素消失或减弱,老街区也就随之没落。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拆大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很多老街的文化生态遭到严重摧残,逐渐走向没落。

二、上海商业老街现存的主要问题

商业老街的重要性和历史分量不容置疑,必须采取措施予以保护,挖掘其生存的新条件。片区现状虽未见有很大的破坏,但城市的发展趋势给老街区带来的威胁令人担忧。

1.外界威胁

从区位因素来看,部分商业老街受现代化建设的影响非常大。有些老街区(如南京东路、淮海路)处于上海市的黄金位置,而目前城市更新和发展的速度相当快,这无疑对老街区的保护产生了极大地压力,必然会威胁到此区域的里分住宅和历史建筑的生存。

2.内部缺陷

(1)功能布局混乱:以四川北路为例,规划不齐,小吃店服装店洗浴中心都在一起;

(2)部分街区卫生较差,特别是像七宝这样的传统老街,巷子比较窄,小吃比较多,缺少垃圾桶等基础设施,有些游客乱扔垃圾,路面看起来不够整洁;

(3)交通拥堵,路边指示信息不明确,常有游客需要多次问路;

(4)公共设施缺乏:以四川北路为例,没有休息处,垃圾桶较少,晚上灯光也不够;

(5)比起一般商场和电商,商品价格偏高;

(6)资源利用较差,以四川北路为例,紧邻多伦路文化街,却没有好好利用这一优势;

(7)民居建筑老化衰败,居住环境较差。

除了上述问题,上海商业老街目前最大的短板是缺乏特色。即使是繁华万千的南京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有些专业特色店在承包经营中急于追求高额利润,任意扩大经营范围,导致专业不专,特色不特,经营商品一般化的现象。

在我们的调查中,随机采访了30位行人,发现很少有人能很快说出去过的老街有什么特点,甚至有些外地游客表达了失望之情。这些问题的存在质疑了老街区存在的必要性,严重威胁了老街区的发展。

三、商业老街发展出路

在城市快速发展和更新的现实背景下,商业老街何去何从?

在我们的调查走访中,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商业老街的未来发展,需要依靠政府支持、文化渲染、完善服务体系、开发特色产品、结合现代商业模式。

1.在商业老街的传承和发展中,政府居首要地位

从宏观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特别是历史建筑,以及传统美食,传统手工艺等;科学编制规划,调整功能布局,完善交通路网。

具体措施有:

立体化交通和生活模式:由于老城的更新发展,新兴城市功能体不断入住,造成用地紧张。立体化交通和生活模式可以更好的利用非低层空间资源,缓解老街区的空间压力,为老街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舒适的外部环境。

(2)针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保护和改善的最好策略是功能置换,而这个新功能还要有一定的公共性。这样历史建筑所承载的文化才能传递开来。有些历史建筑没法再继续使用,可以作为纯粹的艺术品供大家欣赏;有些历史建筑需要修缮,才能保持存原有形象,修缮原则是尊重历史建筑的原有部分,修缮用的材料最好区别于原有建筑,以便区分;建筑的空间也是文物,对于空间,更好的保存方法应该是多媒体,通过电影,或记录片或三录像来记录空间并永久保存,对任何建筑都适用,不能进入的历史建筑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记录。虽然没有亲身体验那么完美,但相信技术会让虚拟空间感觉越来越真实。

2.加强宣传广告

利用电视书刊、旅游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加强对商业老街的宣传。在信息和节奏高速加快的今天,“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过去,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老街,如召稼楼,许多人表示没有听过,要让顾客或游客光临,首先要让大家了解,要提升知名度。

3.完善配套设施

商业老街应增加休闲、餐饮、住宿场所,以及垃圾桶、指示牌等基础设施。

4.特色是核心竞争力

商业老街应努力体现独特文化。老街商家要开发设计属于自己的特色产品,比如做小吃,就要有独特的味道;经营纪念品,就要达到“别处买不到”的效果。归根结底,有特色才有发展动力。

总之,商业老街需要要保护,城市现代化建设也要推进,我们要依靠政府和商家等多方力量,根据不同街区的地理位置、文化氛围和现阶段情况,调整商业老街的功能结构,发挥老街特色,使其成为与新物种和谐相处的、表面苍老而活力无限的多元化的老街现代生活区、老街历史文化旅游区或其他有利于老城保护的多元新兴功能模式。

参考文献:

[1]保护老街历史文化探寻老街发展途径[N].中国商报,2013-11-15(011).

[2]梁仁志.区域交通_地域商人与商业老街之发展_以黄山屯溪老街为中心的考察[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01).

[3]伍振.上海老街:传统与现代并行[J].科学之友,2015(11).

[4]郭红解.上海老街[J].上海档案,1999(04).

[5]独臂老宋.老虹口弄堂的印记[J].旅游纵览,2014(02).

[6]留鱼儿.走走逛逛上海的老街[J].中国信用卡,2014(02).

第10篇

关键词: 步行商业街 ,景观

Abstract: our modern city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has many function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modern commercial walk street will change with, so that more can adapt to the modern urban residents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living needs. The authors of the commercial walk street study found that China's commercial walk street design has some problems.

Keywords: commercial walk street,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商业活动。其功能的多样化不但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现代都市活动,而且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及环境观念的现代化要求。步行商业街作为城市环境设计的一种方式,既满足了市民生活的需求,也作为休闲和娱乐区,使附近的环境得到充分的优化改善,城市历史得到了保护,而且还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1步行商业街景观主要现存问题

1.1抛弃传统文化

依托历史遗存形成传统商业街,是今天最常见的城市空间开发形式之一。中国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走向现代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就是传统文化的丧失。我国大部分步行商业街都是在历史上商业街的基础上改建来的,在进行步行化改造时自然就涉及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问题。对商业街的改造文化丧失现象严重,如肆意拆毁古建,破坏了城市历史文化氛围;高强度的开发威胁城市历史风貌的延续;大量外迁原居民,损害了城市社区的原有面貌。这种现象的产生究其根本原因是没考虑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最终设计出来的作品没有文化的支撑,失去了魅力,严重破坏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

1.2景观设计互不相干

步行商业街的景观设计与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它涉及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内容,是经济、文化、社会、心理、交通、美学、生态、建筑、园林等多学科的复合集成,牵涉到整个城市规划决策、实施、管理等很多方面,造成了在景观设计或建设过程中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冲突,因为不同学科对景观的理解与定义是不同的,所以,建设出来的景观没有统一的风格与特点,表现出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现象,比如街道小品、铺装、建筑立面、照明、公厕、公共电话亭及必要的休息空间等街道设施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整体性较差,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1.3软质景观过于稀少

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都地处繁华的城市中心。首先城市商业中心地价昂贵,就迫使建筑向空中发展,以求在单位土地面积上获得最大的建筑面积,楼宇一座比一座建得更高。纵观国内步行商业街,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少绿化和水景,软质景观所占比例越来越少,有很多街道更是在改造中将原有的乔木统统砍掉或换掉,而新栽树木,难以承担生态调节功能。在炎热的夏季,由于高楼密集,热量淤积,水泥地面聚热放热使人难以忍受。

1.4景观设计呆板无创意

景观雷同,沿街建筑形式杂乱无章,两侧建筑的色彩、材料等方面过于雷同,缺乏可识

别性,不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特别是大量广告的狂轰乱炸,使步行商业街的立面景观损失殆尽。街道上的设施更是缺乏艺术感,常常是只停留在考虑其功能的使用上,而忽视了它们也能同时起到装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1.5景观与意境脱节

尽管我国目前的一些步行商业街在建筑立面的处理上,小品、雕塑的设置上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和财力,可是作品缺乏内涵,显得乏味、孤立,与周围环境毫不相关,缺乏活力。好的景观能够打动人们,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情感的沟通。雕塑小品如果缺乏与人与环境的互动性,表现形式过于直白,就起不到好的效果。

1.6无障碍设计不完善甚至没有

在体现对特殊人群的关照方面,很多步行街缺乏为残疾人、老人、儿童等提供方便的无障碍设计,最普通的盲道都没有铺设,对步行商业街来说也没有多大好转,有的虽设置了盲道,但设置的也不够合理,导致其利用率低。有的步行街虽设置了无障碍坡道,但坡道坡度过大,给人们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无障碍设计不应只局限于街道上,还包括街道两边的建筑入口处,满足特殊人群的购物、休闲、娱乐需要。有些步行商业街虽在其主街道上设置了盲道和坡道,但在建筑物入口处却只设置了台阶,这在当前国内步行商业街的建设中极为普遍,这些都给特殊人群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步行商业街景观问题成因分析

综合来看,我国步行商业街在现代意义上的景观基本上还处在发展初期阶段,无论从景观质量还是步行商业街的数量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在建设中只重视人工环境而忽视自然景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当前步行商业街缺乏绿色、缺乏水景、缺乏生气,致使步行商业街整体生态效益低下,另外,一些景观小品的设计水平也是比较低的,往往只重功能而忽视其艺术性的表达。这些问题在我国步行商业街建设与改造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对这些现存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是必要的,希望能对我国步行商业街的景观状况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了解,找出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理论高度认识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定位不够合理

我国建设步行商业街首先遇到的是功能调整问题,我国步行商业街大都是在旧商业街基础上重建的。首要问题是定位问题。步行商业街的定位,关系到发展方向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生命力。具体可以从市场定位和设计定位两方面考虑。市场定位就是要与城市经济、城市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设计定位则应与城市规划、城市景观、城市文化等相联系,发挥步行商业街在经济竞争和美化城市环境方面的潜力。步行商业街的定位要根据当地商业氛围以及城市特点、消费水平、人文特点等情况,比如在功能上就不能只满足单纯的购物功能,还要考虑餐饮、娱乐、休闲、游览等其它功能。、

2.2设计水平欠佳

目前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的水平不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有些改造或建设工程不进行真正的设计招标,优秀的设计单位被拒之门外,有的是进行了设计招标,但缺乏正确的设计定位,导致建成后的景观不尽如人意。没有高水平的设计做支撑,再加上建设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最终导致步行商业街的建设可能与设计时的效果相差很大,这也是现在很难看到有情感、有内涵、有文化品位的景观的原因了。

2.3缺乏合理规划

规划管理是政府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和加强市场建设与监督来实现对步行街的控制的,规划管理在步行街的早期开发中尤为重要。对步行商业街的规模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在节假日人流过于拥挤,环境小品等设施过于匾乏的现象,对商业结构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步行商业街零售业比重过大,文化娱乐等相对不足。这种缺乏合理规划的商业结构也不利于步行商业街综合效益的发挥,对步行商业街的活力也产生消极的影响。步行商业街的开发建设应从市场需求来确定步行商业街的适度规模,采用分段建设,滚动开发的开发策略。

本文主要是对步行商业街景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由于我国的国情所限,步行商业街在景观建设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整体景观水平偏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强烈,对自然景观的重视不够,对特殊人群的考虑不够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简单的忽视,还有一些深层次的背后原因。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找出使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恢复步行商业街景观的活力,使步行商业街真正成为人们向往的、自由的、安全的、活泼的城市空间场所。

1.张洪波,徐苏宁.从健康城市看我国城市步行环境营建[J]. 华中建筑. 2009(02)

第11篇

【关键词】旅游商业街区;设计;园林;景观

1 引言

旅游商业街区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和“名片”,它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它不仅创造了一种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同时给城市的现代化带来了新的理念从而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因而成为城市商业形态的重要模式。如知名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北京王府井步行街等。旅游商业街是通过两边的商铺和街道围合成线形空间,融传统文化景观和现代商业气氛于一体,对市民和外来游客都具有吸引力,是市民和游客集中的场所。它既是市民体验性购物场所,也是游客感受当地文化、体验风味小吃和购买地方旅游纪念品的最佳场所。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主要由园路与铺装、置石与水景、园林小品、植物绿化及其他功能设施等构成,是旅游商业街文脉的表现载体。本文以婺源老城区仿古步行街方案为例对旅游商业街区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2 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的特点

2.1 展现地域文化 游客希望看到的是与自己生活、居住所在的地域不同的文化展现。为此,在商业街景观建设时应该充分把旅游所在地域最本质的文化通过园林景观元素表现出来。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古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婺源老城区仿古步行街设计方案中对马头墙和徽州建筑飞檐戗角的理解并对徽派建筑风格的延续,其展示了当地的地域文化,产生了良好的旅游效应。

2.2 浓厚的地方特色 商业街园林景观建设时都力图把能够代表本地区最突出的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推销给观赏者。老城区仿古步行街承袭婺源传统的城市文化和建筑文化,吸收江南建筑典型的雕塑、牌坊、街道、溪流等景观元素,基本保留了徽派民居传统风格,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气息。

2.3 与游憩、商业相结合 商业街园林景观建设的目的是将园林景观与游览、休闲、购物、娱乐结合在一起,给游客以可赏、可游、可乐的高质量的体验,以起到群体环境综合效应。老城区仿古步行街的功能、色彩、大小、风格等与周围的游憩、商业环境融为一体,为老城区创造优美的旅游环境与商业环境。

3 旅游商业街具有吸引力的四要素

要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商业街,有位置、主题、业态和空间四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3.1 位置——定角色 直接决定了旅游商业街的人气。吸引足够的人气是保证商业存活和发展的基础,这对于本质为商业体的旅游商业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占据良好的地段就是达到保证人气目的的基础,商业体所处的地段位置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其承担的角色。加之旅游商业街功能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因此,通常旅游商业街都位于主要景点所在的地方或游客必经之路上。

3.2 主题——塑气质 旅游商业街与一般商业街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客户群以游客为主,其功能以旅游观光、休闲或服务为主。商业之外的旅游吸引力也是衡量旅游商业街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旅游商业街的气质就是主题,不一样的主题塑造不一样的气质。

3.3 业态——丰内涵 旅游商业街的主题化可以通过特色业态来表现,但业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其科学合理的业态选择和结构配比,吸引游客更长时间的停留并促使其更多的消费,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更丰富和更深入的体验,一方面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就像美女的气质终究还是源于其内在涵养的外在呈现,有合理业态的旅游商业街才会是成功的旅游商业街。

3.4 空间——造氛围 旅游商业街有了良好的位置、明确的主题和合理的业态之后,还需要一个人性化的空间,给游客以愉悦的感受,使得游客乐意在此停留、体验、消费和享受。要营造这样的空间,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体量控制。有研究表明,在完全人工条件下,比较有魅力的商业街长度最长约达1500米,步行20分钟;一般而言,商业街的有效长度为600米。要使游客感觉舒适,一般而言,商业街的宽与高之比控制在1左右(0.5-2之间)较为理想,这时游客在此空间中不会感觉压抑也不至于空旷。为了方便游客穿越、停驻、进出旅游商业街两边的店铺,街道宽度一般不小于6米;但也不宜过宽,一般以20-30米为宜,否则人们往返于街的两侧将耗费很多体力,甚至由于街道太宽而放弃另一侧,造成人气分配明显不均。第二,节奏把握。游览一条旅游商业街,也正如欣赏一首乐曲,有前奏、序曲、和尾声。当然,整个过程不可能如此按部就班,此处的关键在于节奏性,旅游商业街良好的节奏性能避免游览过程的平淡单一,引导游客心理丰富的变化,使其带着愉悦的心情游玩和消费。而这些节奏的把握可以通过特色节点、开敞空间、休憩场所和系列景观等来实现。

4 婺源老城区仿古步行街案例

4.1 项目概况

婺源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境内林木葱郁、峰峦叠嶂、溪流潺、空气纯净,生态环境甚为优越,数十个原始古朴、颇具徽派建筑风格的美丽村镇,散落在风光旖旎的青山碧水间。婺源自然风光秀美且人文景观众多,青林古木之间处处掩映着飞檐翘角、规模气派、雕刻精美的明清古宅,更有无数古祠、驿道、廊桥,无不充满丰厚而悠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婺源的故乡野村寨颇有钟灵毓秀之气,它们或隐现于青翠山间,或倒映在清溪湖面,让人饱领那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美妙意境,因而有中国最美的乡村的美誉。

4.2、风格定位及总图布局

在建筑分布和风格方面,重点考虑与徽文化的结合,突出徽派建筑的高低错落、飞檐戗角,精致的马头墙使建筑效果更加明显。建筑整体布局满足商业的连续性,通过建筑体量的大小不一和骑楼的设计,使建筑所围和的空间更加丰富,中心下沉广场和文化墙图腾柱的设计使广场空间更加情趣,同时使该建筑更加具有徽文化的特征。

第12篇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中心区的内涵

功能特征:城市中心区一般是指城市经挤、政治、文化等功能的核心区域,它不仅是城市的中心,而且是区域的中心。城市中心区有不同的类型,一般有Downtown、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RD (Central Retail District)以及根据规划建设需要而划定的在城市中居于中间位置或是有中心的区域。Downtown一般多指中小城市的商业中心,不象CBD 那样集中和专业化。

对于城市中心区的研究和理解,国内外学者也是见仁见智,国外学者在CBD方面的研究较多,如: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E.W.Burgess)在研究芝加哥的城市空间结构之后,于1925年正式提出同心圆带状理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城市由中心向形成圈屡结构,第一层为中心圈,就是中心商务区(CBD),由CBD 向依次为过渡地带、工人住宅区、高级公寓住宅区、通勤区,CBD 是货物和服务零售的主要中心,包括金融、商业行号和事务所。

二、国外城市中心区的发展与借鉴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虽不具备严格类似的对应关系,但通过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对我国城市中心区发展有所启示 下文列举了美国、法国巴黎拉・德方斯区、东京、纽约的例子。

1.美国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历程

美国城市中心区的发展经历工业化前期、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的演进。在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初期,城市中心区出现了极度的繁荣。20世纪60~70年代,伴随居住、工业、商业等郊区化现象的出现,城市中心区也出现衰败景象:商业活动减少,环境恶化,犯罪率升高,交通拥挤,周末和夜晚成为“死城”。7O年代以后,美国兴起了城市中心区的复兴运动,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完善和发展步行系统,建设大量室内购物中心,提高中心区环境质量,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加强历史地段的保护,积极进行滨水地带的建设。 美国城市中心区的演化是从混合功能发展到单一功能,再向混合功能迈进的过程;交通工具演化是由公共交通演化到私人交通,再恢复公共交通;总的历程是由繁荣到衰败再到复兴的曲折过程”。

2.法国巴黎拉・德方斯区(La Deferise)

巴黎城市中心区的发展也经历了繁荣一衰落一复兴的过程。拉・德芳斯是巴黎新的商业和商务集聚区,是一成功的新区开发典范,也是现代西方市区建筑和现代文化艺术的结晶。整个区域从60年代开始建设,一直到l987年左右才收回成本,1987以后发展更为迅速,现已成为欧洲最大的商务园区,并且居住了3.5万人,每天约有2O万人在此上班。拉・德方斯成功的经验主要有:(1)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各项公共设施的配套;(2)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 位于巴黎城市中轴线上和首都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位置;(3)高级花园住宅的规划建设吸引了众多的市区市民;(4)集商业、办公、居住、文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

3.从用地结构看国外城市中心区的职能特点。

东京和纽约是国际大都市,通过东京都市中心区与曼哈顿的用地结构,可以发现国外城市中心区的职能特点:

(1)城市中心区的职能是以商业金融、行政办公、教育文化服务为主。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公共系统和商业系统)所占的比重高,东京中心区为35% ,曼哈顿为22.8% 。

(2)居住功能占有一定地位,居住用地东京中心区占22 %、曼哈顿占1 3.9 %。并且有城市发展研究较多的商业居住综合性建筑,其中曼哈顿商业居住建筑用地占10 %。

(3)交通功能突出,交通用地曼哈顿占42.5% ,东京占25.7% 。

(4)工业用地比重极小,东京中心区仅占2.2 %、曼哈顿占3.6 %,表明城市中心区工业职能很弱。

(5)公园和运动场等公共活动空间较多,曼哈顿达到14.2% 。

三、国内城市中心区的特征

由于长时期的城市土地无偿使用等原因,我国的城市较少出现芝加哥等城市圈层结构分层现象,城市中心区功能混杂,环境质量差,交通拥挤,市民公共活动场所较少绿化空间缺乏。城市中心区的用地结构往往表现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占的比重过大,绿化用地、商业金融等用地和交通用地比重过小。如1995年常州市、扬州市、连云港市的中心区居住用地所占比重为28.7% 、39.2% 、37% 。南京城市中心区(城墙内)的用地是较为典型。随着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推行,土地级差效益得到显现,许多城市加大旧城改造的步伐,实行“退二进三” 战略,将中心区中的工业外迁,让位于土地利用效益更为集约的第三产业,如上海在规划中施行主城区的空城计划等。在中心区的改造复兴过程中,步行街(区)在较多城市的中心兴起,以满足人们购物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并形成热闹的交往空间,城市传统商业文化中心交融着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气息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中心区的现代景观。

四、现代城市中心区的基本功能特征

现代城市中心区虽然具有不同的类型,但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城市与区域的集散中心。城市中心区是城市功能的主要集中地,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因此城市中心区不仅是城市的核心,同时也是区域的核心。

(2)第三产业集聚中心。城市中心区集中着商业、金融、贸易、信息、文化娱乐等多门类的第三产业,要求具有较高的通达性、高质量的环境,使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从而产生巨大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3)地价峰值区域。城市中心区是城市峰值地价所在,商业、金融、保险等一系列服务性机构在较小的空间内将创造极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引发地价的凸起。相应地,由城市中心区往扩散,地价呈现下降趋势 但是城市中心区的地价峰值区不一定呈面状分布,往往和交通路网、交通节点相对应,有时存在条带状和岛状的现象。

(4)交通汇合区域。城市中心区具有城市中最发达的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联系,保证城市中心区相对区域快速、高效地运作由于人流和车流的高度聚集,交通拥挤现象也时有发生。

(5)城市特色与风貌的集中表现区域。城市中心区由于第三产业集中,地价较高,往往集中了较多的高层建筑,一般是城市冠形的制高点所在。承载第三产业的建筑类型多样,各具特色,体现城市的特色。由于城市中心区往往具有较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也集中反映城市的文脉和特色。

(6)内部逐渐分化出不同类型的功能中心。由于城市中心区内部不同的要素具有自身的集聚功能,形成商业商务中心、文化中

心、信息中心、娱乐中心、体育活动中心、科技中心等不同职能类型中心。

(7)人文关怀主要显现区域。在现代城市中心区越来越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思想,塑造出交通便捷、游憩舒适、购物方便、景观宜人的优质环境,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要求。

(8)精神核心功能是信息时代城市中心的最大优势。城市走到了今天,城市的规模、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是那些已经深埋于地下的远古前辈们所无法想象的。小汽车的普及、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交通方式和时空观念的变革,城市开始出现难以遏制的扩散趋势,城市的密度开始持续下降,城市中心功能开始离散。

城市中心在相继失去了物质的优势、信息的优势之后,它在文化和精神领域的绝对领导力量却从未受到任何挑战。反而,在交通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建成之后,这种优势和影响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被放大了,其中某些城市中心甚至超越了区域和国家的概念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和精神活动中心。犹如城市刚刚形成时的圣祠一样,那些拥有精神含义的历史遗存、文化核心在物质世界经过人的改造成了具有精神感召力的圣物― ― 当然这种改造不仅仅是在物质形态上的,更是用文化的和精神世界的手段赋予它以社会性的含义,人们在精神世界里对那个人的怀念,亦或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追忆的物质表达。物质形体被精神化了,而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被物质化了。

五、国内外城市中心区建设的例证以及现代城市中心区的功能特征对我国城市中心区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1)现代城市中心区的商业、商务、文化、信息等功能有相对集中的趋势,在我国多数城市需要形成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商务中心、信息中心,以满足其功能相对集中的要求。

(2)城市中心区的建设是一个历史动态的过程,尤其是新区的开发,周期较长,矛盾复杂,投入产出的效益应着眼于未来

(3)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城市中心区建设的前提,新区开发需要较大的投人。

(4)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应发掘自身的特色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

(5)优越的区位条件、舒适的人居环境是城市中心区成功建设的重要条件。

(6)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来城市中心区的功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分散,但是目前我国城市还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趋势是功能的集中占主导地位。城市中心建设中要注重文化的留存与集聚。

参考文献

[1] 陈伯中著.都市地理学.三民书局印行.1990年第三版

[2] R~ymond E.Murp and hrues E V~nce.Delimiting the CBD.Economic Geegrahy.1954,Z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