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时间:2023-07-28 17:3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第1篇

在通常意义上,教学策略理解为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包括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应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一、构建新课标下的新课堂

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阵地上得以实现,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课标下的新课堂。姚海荣在《构建新课标下的新课堂———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策略》一文中提出:(1)语文教学重心要转移。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2)语文教学策略要改变。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的学;重感悟、重积累、重语感训练;引导学生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方法、悟方法。所以,语文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精神生活乐园。

二、语文教学应讲究艺术性

周桂青在《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中提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应讲究艺术性,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要进行开放性的语文教学;要用情感去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语文教学应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所以说,笔者认为学好语文是一种人生境界的飞跃,一种人格的铸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语文的艺术特性,讲究艺术性教学。

三、个性化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注入了语文教育新的理念,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这样明确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段话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语文学习过程,是人的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必须要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多样性,为每一个学生设计语文课程。张栋在《新课程理念下个性化语文教学策略初探》的文章中从教学目标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人本化、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四方面入手,讨论了如何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语文教学。

四、“以变求发展”的语文教学策略

陈维民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策略:以变求发展》中提出要改变课程观,实行开放式教学;转换教师角色,推行教学民主;变革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互动合作;改变训练方式,构建新的训练体系;变革教学评价,实现教学评价多元化。

五、“结构——建构”的语文教学策略

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本课题中主要指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知识内容结构是由学科基本概念为核心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它揭示了学科基本概念内在的逻辑联系。掌握良好的知识内容结构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升华为智慧的基础。要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还必须掌握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即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程序结构。只有以知识内容结构为核心,以方法程序结构为策略,才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式方法。

建构:本课题中的建构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即以学习模块为基础,创设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任务情景,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主动获得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积累基本经验和体验情感的统一过程。

“结构—建构”语文教学策略:是以系统科学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原理为指导,以语文学科素养生成为目标,以帮助学生掌握呈结构性的知识和能力为载体,对语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整体设计。

总之,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的实行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关于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通过整理相关材料,笔者发现对于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大都还停留在理论研究上,对于这些教学策略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上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效果的研究还很少。希望笔者对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的整理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帮助。

第2篇

论文摘要: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创新教学需要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小学语文学科也不例外。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不仅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积极影响,而且对于小学老师提高语文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尽管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仍有些问题学要提出与解决。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

小学既是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巩固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的兴趣,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瞬息万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适时地作出调整,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先进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营造生动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加强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2、坚持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原则。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都非常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会学习死知识,而无法将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这样的语文教学方法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更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强大魅力,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3、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使学生的管理者,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挥,对于学生的个性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现代教育应该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价值,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改进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1、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秉承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例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了学生课堂参与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挥了主体地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大家进行讨论学习,这是区别于学生个体学习的集体学习方式。

2、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现实的教学过程当中,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引进多媒体的教学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原来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还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元素相融合,使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有效地改善了语文教学的环境,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3、采用提问式与鼓励式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问式的教学策略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合理地设置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并且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能够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理解。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欣赏。赏识与鼓励能让学生信心百倍,导致成功,而抱怨往往会让学生自暴自弃,导致失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抱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和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激发其创新兴趣,发散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从而更加有效开展创新教学。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不仅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积极影响,而且对于小学老师提高语文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仍有些问题学要提出与解决。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房贞政. 更新教育观念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S1)

第3篇

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学科,初中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提出创新性教学策略,对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大有帮助。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情况下依然沿袭着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是语文课堂的主人,学生只是语文课堂的配角,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尊重,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权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缺乏上语文课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状况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更好开展是极其不利的。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没有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素质教育的意识相对薄弱。面对这样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探寻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落脚点,下大力气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更好地开展。

二、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1.创新相对落后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多的是关注考试,课堂教学的开展也以考试作为教学的指挥棒,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施缺乏对学生素质提升的关注,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引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机械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气氛压抑,课堂效率低下,面对这一现实,必须改变原有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创新性教学理念指引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实施。

2.创设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每一节语文课的开课中,教师都要精心设计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学新课之前,就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创设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情境,要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阻碍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提出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策略,希望以此能更好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第4篇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趣味化 教学策略

将趣味化教学策略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中,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充满自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趣味化教学的重要性,并采用趣味化教学策略,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下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阐述。

1.趣味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每位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息息相关。语文学习远远不仅是为了达到认识几个汉字的目的,而且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学生长远发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如下: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师也对中职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将无法充分实现学习目标,更无法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水平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采用趣味化教学策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中职教师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任务和内容的需要,采用多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施教工作[2],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完成相关知识的掌握,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2.趣味化教学策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元化教学形式、启发性教学方式及组织学生演讲和辩论等策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在中职教育阶段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2.1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激趣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一旦存在厌烦心理,将极大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避免学生排斥语文学习。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势在必行。

例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日出》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学生表演的形式进行,要求几个有表演天赋的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教师应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完成表演,将原本毫无生机的文字课文变成活灵活现的趣味短剧。既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掌握了语文内容,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开阔了视野,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地逐步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就所提问题积极思考、讨论及发言[3]。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采用此种教学方式可以分散难点,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的被动式学习变成主动式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非常有利。

例如:教学前,教师可事先设计三到五个具有针对性、开放性、趣味性、合理性的问题。随后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再将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反馈给教师,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加以纠正和进一步讲解,使学生深层次理解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从而达到趣味性教学的目的,确保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2.3组织学生演讲及辩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演讲及辩论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同时,组织学生演讲及辩论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和表现自我的机会[4]。无论是演讲还是辩论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是教师对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种强化式训练。在演讲和辩论中既强化了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有分歧,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课堂变成小型辩论现场,开展一场辩论比赛,要求学生尽量使用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语言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清晰、简单的阐述。教师应在学生完成辩论之后,进行归纳性的总结,并提出正确观点,有助于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至最高[5]。

语文属于工具性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将趣味化教学策略进行有效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确保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良.关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J].科普童话,2016(02).

[2]杨玉芝.关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4(02).

[3]陈小蕊.中职语文教学的改进方向[J].卫生职业教育,2014(01).

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新课程改革 教学困境

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思路等不断得到转变和提升,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不断实现创新和突破,这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力”,进一步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教学形势、教学要求的变化,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尤其是部分教师由于学习能力不足、教学观念未及时更新、对新课标的学习未能深入等原因,导致自身未能及时跟上学科改革的步伐,出现教学观念传统落后、教学方式刻板单一、教学方法低效高耗等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严重掣肘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此,有必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并针对问题及困境提出相应的突围策略,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改革成效。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部分教师观念守旧,教学思想落后。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摸索阶段,大部分教师做到认真学习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并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实施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教师未能有效摆脱传统落后教学观念的束缚,面对教学的新形势,仍旧采取传统的一套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而导致其在教学思路、方法、手段等方面不仅创新性不足,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而且滞后于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步伐,导致课程教学高耗低效,严重影响和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二)盲目追求教学形式化。

纵观我国各地小学在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情况,一些发达城市的部分教师已经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既能够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又能够大胆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形式丰富多元,教学过程生动有趣。但是另一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贯彻却陷入误区,教学只重形式而轻实效,过于盲目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最终导致多种教学形式杂糅一堂,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只是由传统的内容堆砌转变为形式堆砌,削弱教学改革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成效不高。

教学成效不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突出问题。特别是教师在完成新课教学后,未能及时地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的复习和巩固,致使一些教学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难以被学生及时地消化和吸收,削弱语文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困境的致因分析

造成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上述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层面的主观因素。作为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教师无疑身处教育改革的“第一线”,起着主导教学的作用。然而,由于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能力不高,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够深入,未能真正实现教学观念和理论的转变,这就导致其在面临教学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时容易出现“力不从心”、“手足无措”等问题。另一方面则在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层面的客观原因,如学校对小学语文课程编排不够合理,教学资源较为匮乏,社会未能提供充足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场所,家长对小学语文学科重视不足、认识不深刻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实践带来负面影响,从而致使语文教学困境的出现。

三、小学语文教学困境的突围策略

(一)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实践的先导,要破解小学语文教学目前面临的困局,首先就要从教师主观层面入手,促进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掌握丰富的教学理论,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实现自我业务素质和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能同时达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高效教学的目的。

(二)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在不同的教学模式、方法主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其最终获得的教学成效明显不同。为此,教师要不断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方法等,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角度出发,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尽可能地多添加一些学生感兴趣且助于课堂活跃的教学元素,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促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最终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和语文成绩“双获得”的良好局面。

(三)积极改进教学策略。

衡量一节语文课教学是否有效,重要的不是在于这节课上教师讲授了多少语文知识,而在于教师是否将教学主体讲透、讲明,即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应当重质而非重量,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实质,也是破解小学语文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教师目前要做的是在课堂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启发式教育,重视对学生主观思想和主体性思维的培养和发挥,同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沉醉在语文教学课堂之中,不自觉地学习、理解并有效掌握课堂所教知识。长此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必然得到增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目的必能快速达到。

四、结语

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境,造成困境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教师主观层面及家庭、社会、学校等客观层面。针对困境,找寻突围之策是重点。对此,笔者分别从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及积极改进教学策略三个方面提出突围的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实现有效教学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教学效率 合作探究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建设具有开放、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它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满足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要求。

一、自主求知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应用

自主求知是合作探究的首要环节,是合作探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采取的初步内容。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是小学语文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仅仅是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指导者与帮助者,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语文的学习,让学生自主的听、说、读、写,在听的过程中做到认真、仔细,在说的过程中做到通畅、流利,在读的过程中做到边读边思考,在写的过程中做到真情实感,在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自主地去体悟学习内容,主动的探究学习知识,依靠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共同实现自主求知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求知一方面要确保学生拥有自主求知的时间与空间,避免教师的讲解占据学生自我感悟、自我体验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感知来引导学生质疑、讨论、评价相关的知识内容,将学习的权利真正的还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与能力,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课堂学习等详细明了的方法解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效率。

二、互动合作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应用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主要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与分工,形成相互之间的互动学习,它是合作探究的一种基本形式与路径。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要综合考虑三方面的内容。

其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这决定了小学生接受语文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如果小学语文教的内容与方法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则这种教学必将是一种失败的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学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其二,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目标。小学语文的教材编写都是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它有着一定的课程目标,教师需要仔细的研读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将抽象化的目标具体化为不同的子目标,实现目标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明了小学语文所要传递的内容与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表达语文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对于小学语文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

其三,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也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考虑到自己教学的特点。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活泼开放的教学风格更易于学生接受,因此,教师要将学生的特点与自身的教学风格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地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要科学地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实现合作学习的目的,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在讨论与合作中获得知识,在相互帮助获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潜能的挖掘与发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质疑探究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应用

探究性学习是合作探究教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基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或者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中选择合适的专题内容进行探索,通过小组学习合作的方式来讨论、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知识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让学生中在合作探究中不断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节课时,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谁在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到的天有多大?为什么要用坐井观天作为题目?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边阅读边思考,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合作,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是让学生具有质疑的精神,教师要鼓励学会对语文教学中的内容进行积极的质疑,对于不懂、不会抑或不能理解的问题及时反映,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与合作来回答学生在语文内容方面出现的质疑,做到让学生能够全面的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中的方法与技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合作探究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时要充分的考虑学生、教材及教师等各方面的问题,使得合作探究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效果,既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又能够满足小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要求,做到教学与学习之间的双向满足。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169-01

游戏是小学生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此,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一直在研究如何将游戏作为教学手段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游戏化教学的实质就是自由轻松愉快地学习,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众所周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于尊重学生的天性和人格。目前,游戏化教学已广泛被小学语文教师所接受,他们为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1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界定

1.1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的实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天性和心理特征,充分利用游戏中的教育功能,采用各种教学策略使教学具有趣味性、参与性和情境性三大特点,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教学形式。从定义上来看,游戏化教学是借游戏手段来承载教学内容,并与教学环节达到情境交融。因此,游戏化教学既能保留趣味性,又能优化教学策略,实现知识探究与游戏任务的统一。

1.2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是指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将教学活动与游戏精神统一于教学内容中,经游戏化加工,使学生能在游戏化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开展语文学习。人们都能看到游戏中的巨大教育价值,从学术界到教育实践界均在探讨游戏化教学,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实现生活经验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统一。

2 当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2.1教育界虽然看到了游戏的教育价值,但在教学观念上对游戏化教学不予认同

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教育一线的教师均认识到游戏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但从教育观念上来看,上至教育行政部门,下到普通的教师都认为游戏化教学操作难度大,如若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学生游戏成瘾,因此,教师们对游戏化教学认同度还不够一致。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多数语文老师认为课堂教学是严肃的活动,虽然游戏能适当地调节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但一定不能与教学混为一谈,导致玩没玩好,学没学成的结果产生。

2.2相比常规教学,游戏化教学策略单一

常规教学模式是经过多年实践教学论证过的教育模式,拥有众多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的性质灵活地选择,游戏化教学虽然提出已经多年,但真正实施在教学中,还是近些年的事情,游戏化教学策略过于单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一些游戏化教学策略很难与教学目标、授课内容有效融合。在大多数情况下,游戏化教学仅仅被用来作为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来使用。当然也有些教师将其作为教学任务结束后而课堂时间富余情况下的游戏奖励来使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上常用的策略只有学生表演节目和讲故事等。这远远不能适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2.3教师游戏化教学的能力有限

前面已经论述了游戏化教学操作难度大,课堂实施要求高,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教育学术界仅从理论上论证了游戏化教学的价值,但对于如何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并非进行深入的研究。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较低,课堂游戏组织能力也不强,他们习惯了规范理论教学模式。师资水平跟不上,也是游戏化教学实施的一大障碍。有近半数教师反映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课堂秩序很难控制。

3 提高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质量的对策

3.1充分重视小学语游戏化教学的功用

愉快教学的主旨就是寓教于乐,游戏化教学也是以这一效果为目的的。在很多情况下,游戏化教学只是作为愉快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作为新型教育理念来贯彻。当前课改主趋势就是要将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主流理念来执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其教育功用,结合小学生身心特征和创新思维水平,以体验式来感知语文知识,养成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要改变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师要挖掘游戏教学的功用,借鉴传统教学理念中的精髓部分,引入新型教学理念,让自己走出游戏化教学认识的误区。

3.2营造和谐的游戏教学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更需要融洽的氛围,游戏化教学一定要立足游戏精神的真谛,发掘其教育功用,激活小学语文课堂活力,构筑拓展小学生思维的高效教学模式。比如在讲授《番茄太阳》一课时,一定要选择一个暖暖的晴天,将教学的场地由教室改为操场,让小学生在在暖暖的阳光下,轻松地走进课文,大家都能沉浸在课文描述的意境。在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参与到课堂中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3.3多途径实施游戏教学策略

一堂高效的游戏化教学,不可能只有一个实施途径,一定要采取“多方式、多途径、全方位”的模式实施。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实质就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常用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有角色扮演、成语接龙、朗读游戏和猜谜等。这些教学策略都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的,因为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模仿欲望和创造潜能。

3.4对游戏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游戏化教学策略,一定要有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作业要以参与性话题作业为主,在评价时要兼顾个别评价、整体评价和作业精品展读三种形式。评价结果也要定时向在班上公布。成绩好的学生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表现一般的学生,也会知耻而后勇,给自己敲响警钟。

参考文献:

[1]张金磊,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

[2]杨九民,张锐,蒋玲,黄磊.基于博客提升师范生反思能力的策略及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 .

第8篇

一、情趣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1.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情趣教学策略是能够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在教师讲课过程中紧跟教师思路,积极踊跃地回答教师在课堂中所提出来的相关问题,并与同学之间进行良好的讨论,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最终提高自身语文学习能力。2.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使用情趣教学策略时能够使学生产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全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二、实施情趣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增加师生互动,拉近师生关系。

要想让初中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就应该重视到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增加师生互动,使学生能够将语文教师作为自己的朋友,更乐于学习语文知识。

1.多关心学生生活,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将语文教师作为自己的朋友;2.教师可以利用下课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3.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想法和看法,通过与学生进行更多深入的交流,从而发现学生兴趣,为学生讲授更多有用的知识。

(二)活用教材,创设真实生活情境

由于初中生年龄相对较小,因此要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环境中,教师就要活用教材,从而为学生创设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真实教学情境。在使用该方法是教师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全面分析教材内容,保证能够将知识更好地渗透给学生。二是深入了解学生生活情况,并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到语文知识,从而激发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授今年七年级上册《我的老师》一课时,教师就要活用教材,由于该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我的老师”,因此可以为学生创设普通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从而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完成该节课程的学习。

(三)尊重学生,营造适合学生情趣的学习氛围

只有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情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做好以下追矫婀ぷ鳎阂皇侨面深入地分析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准备更多与学生兴趣有关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该背景下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积极融入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更加尊重学生个体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趣,营造出适合的氛围。例如,教师在讲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一课时,教师就应该结合该诗篇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出北方冬天时的情境,并结合学生兴趣,询问班级学生对北方冬天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主体,融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

(四)重视教师教学用语提炼,吸引学生注意力

第9篇

关键字:新课改;语文教学;策略

新课标中指出,教学是学生多向、开放以及动态的对话和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老师只是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学的过程不应该是沉闷和四班的,而要求具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具体来讲,老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 转变观念,优化教学方式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教学需求,因此必须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逐步优化教学策略。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第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教室的教学理念中,不能够存在好坏学生之分,对于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每个学生都应该是自己的关注对象,而关注的实质是关心、尊重、牵挂,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方式,牵挂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说,关注的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关注学生。

第二,关注学生人格的形成。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并使其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片面的追求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对学生情感和人格的培养,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工作不仅要传授学生课堂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修养,帮助其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 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认真钻研教材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够盲目传授知识,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到最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这就要下功夫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在于日常的积累,因此学习中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能够帮助其理解新知识,进而构建起新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过程要素,学生认知结构的构成,需要以语言作为依托,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利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拓宽和引申,使其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点,积累更多的语文素材。

第二.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并以此为突破口开展教学活动。尽管语文在于课外积累,但是课本中的知识点往往是最经典的,学到课本中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更好的积累语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学工作要以课本为中心,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教学活动需要源于课本并高于课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好教材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当前认知结构和教材知识结构的匹配程度,在处理教材内容的时候,也需要把握好教材结构的层次感和整体性,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

第三,优化教学结构的设计。在教学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从学生出发的思想,并促进学生自主的构建起完善的认知结构。通常情况下,要先通过复习旧知识,帮助学生回忆自己已有的知识构成,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接着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和教学设计,讲解和已有知识相关联的新知识,引发学生的思考,刺激学生的探索欲望,更好的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想学好语文,单纯的课堂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逐步实现认知结构的新发展,同时,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引导其通过对比、分析、重组的方式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并通过多变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 正确把握课堂结构要素,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课堂体系是一个具有多种层次结构的复杂体系,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正确把握好这些体系结构要素,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一般来讲,课堂中存在着三种机构,即教材知识结构、学生认知结构以及课堂教学结构,教学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三种结构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可以说,教材的认知结构,是形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必要前提,而课堂的教学结构则是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间的纽带和桥梁,课堂教学结构合理,教学工作完成的好,那么学生就能够充分的掌握教材知识结构,也就能够更好的完善自身的认知机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必须要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根据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而是徐彤学生和老师之间不停的进行磨合,找到最佳的教学方式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充分的关注学生的反馈,并利用提问、练习以及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知识。课后的联系也十分必要,要通过阅读的形式增加课外积累。

结束语: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授课的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教学的需求,因此老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找到适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策略。本文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从三个主要方面对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工作的具体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元菊 吕庆平 转变观念,加强作文指导的时效性―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作文教学策略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第1期

[2] 吕星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

[3] 肖红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4年第11期

第10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思路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30-01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语文教育领域具有重要位置和作用。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三者相互结合,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探索出一套全新的、科学的、合理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重点。

1.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全新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工作者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由于一些初中因地域、经济、资源等因素的制约,新课程改革理念难以深入人心,使语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没有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目标,教学效率比较低。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老师在课堂教育中往往过于追求营造课堂气氛,在语文课堂上对一些话题的铺垫和延伸过于繁多,因而出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混乱现象,从而忽视了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

1.2没有一套合适的有效教学改革策略。受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的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没办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性。在教学中没有制定和完善有效的教学策略,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偏离。

1.3没有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固然重要,但是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许多语文老师对“以生为本”的认识不够到位,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太少,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对知识的接受学习程度来推进课程,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也比较低。

2.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创新的必要性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切断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工作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片面强调智力因素,忽视对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能力、思想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略了初中生活跃灵动的思想及创造性思维方式。另外,初中语文教育改革虽然势在必行,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一些中学在进行语文教育改革时往往比较盲目,没有明确的教育改革目标,改革的成果也不明显。因此,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状况的发生,就要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推动改革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中对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以及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比较重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往往容易忽视对教学新理念的指导或提炼,缺乏新意和创意,因而收效甚微。

3.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创新的策略

3.1树立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明确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题预先明确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实现的、利用现有的技术方法可以测量的教学结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是老师的教学改革目标不够明确,就势必会导致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低下,因此,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改革目标是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前提。教学目标要按照课程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使其难易程度合理,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3.2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律,合理的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是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同时也要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整体的有效性。

3.3重视语文教材的创新,促进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教材是语文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是语文教学的理论依据,要重视语文教材的创新,建设一套高质量的语文教材,不仅要有一定的语文知识的理论高度,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与个性特征,要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逻辑性,使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有据可依,从而进一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复杂性的过程,要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性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不仅要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目标,还要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并且坚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充分的利用语文教学教材,以及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全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规范性、可行性和实效性,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进一步的提高,使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景森.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改进研究[J]. 新课程(教师). 2010(05):120-122.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教师;创新能力;创新教学行为

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思想上依旧比较保守,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创新语文教学没有足够的认识,对新技术和新理论掌握得不深,很多固有的错误观念没有得到及时的改正,很多教师虽然有创新的意识,但是在创新的实践中却表现得差强人意。

一、要培养语文教师正确的创新能力培养观念

如果教师没有创新能力的话,那么其培养的学生可能也不会有创新的意识。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以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前提,影响教师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但是作为行动的指导和引领,观念将会直接影响着教学行为水平的高低。在目前的语文教师队伍中,大部分人对创新能力持有积极的态度,创新能力培养观念基本上是乐观的、可接受的,但是这并和科学、全面的创新能力培养观念之间还是有差距的,有些教师对科学的创新能力培养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在策略执行上海不够科学。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教师创新教学行为的实施和调整,那么培养出来的也只能是技巧型的教师,这样教师也只能称之为匠人,而不是一名传递科学的创新思想的灵魂指导者。广大的语文教师应该坚持用理论支持来辨明模糊的观念,实施错误观念的纠正,从而进一步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观念明晰。

第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训,让教师增强自我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将学习和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创新的特征、方法相关的概念还说不清、道不明,对于正确的培养观念和创新观念是如何指导创新行为的机制还比较陌生。据此,我们可以明确中学语文教师创新能力的匮乏和缺乏创新理论知识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加强理论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要对教师已经形成的错误认识进行针对性的修正。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学科间、学校间和区域间的语文学科专业交流会,比如说进行优秀教学论文的宣读,或者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教师进行半方桌形式的读书活动,或者在特定领域内开展校本培训活动,针对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创新动机的激发因素和创新能力与语文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惑答疑,让教师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消除一直以来的错误认识,为系统性的理论学习扫清障碍和路障。

二、加强指导和培训语文创新性教学策略

第一,对教师的培训应该将重点放在对语文教师教学技能方法上的指导,提升他们的学科授课能力。实践证明了加强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指导是提升其创新教学能力的基础,培养学教师的教学艺术和课堂管理艺术在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上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学方法的指导和培训让教师意识到创新教学行为本身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自己的教学潜能具有无限挖掘的可能性。这样的指导和培训对于增强教师教学自信具有积极的作用,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增加的话,那么教师创新教学行为的水平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创新语文教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反思的过程称为教师教学行为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二,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开展不同的教师培训模式,从而让语文教师感受到不同的教学策略的操作方式和方法。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一些教师认为多听一些优秀教师的指导课和公开课能够让他们有机会从优秀教师的身上找到创新教学行为的灵感和火花。教学策略具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教师能够才能够从优秀的教学课例中找到操作要领,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状况和语文学科的特色来挖掘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培训方式让我们意识到组织校内、学区内的公开课观摩活动或者城区教师送课下乡活动是提升语文教师创新行为的有效路径。

第三,对教师的培训方式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培训应该采取院校培养模式和校本培训模式结合的培训方式,实施多种形式的创新型语文教师培训活动,使得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在针对语文教师团体进行调查研究的时候,大部分语文教师认为目前比较盛行的请进来和走出去培训策略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交流学习的过程也是共同寻求创新教学策略的过程,也是教师反思和了解自我最深刻的过程。

三、改善教育环境,给语文教师创新创造契机

第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进行观念的更新。关注语文教师在教育创新中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通过制度的创新、评选评优活动、提升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等措施来为广大的语文教师创造创新的氛围,在语文学科质量评价中贯彻创新、质量和特色的理念和机制,以科学的评价方法来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促进功能;另外,要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引领、督促和引导的作用,努力提升语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比如说和人事办公室共同努力推进年度语文学科教学出国内心人物的评选,激励广大语文教师提升语文教学创新的动力。

第二,学校的各级管理者应该重视创新意识的提升,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应该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给语文教师维持良好的创新动机创造健康、民主和宽松的学校环境,学校应该做好制度建设,用科学的、合理的管理制度作为发展教师内部创新动机的保障;建立公平、公正的评选保障机制,从而促进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将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兴趣维持较高的水准上。

第三,社会上的力量应该积极地发挥对语文教学的献言献策的重要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应该对教育的健康、持续和优质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动力支持,语文教学应该得到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时刻关注教育的发展形势,发挥共同参与开发语文教育的能力,为教育的科学发展出谋划策,另外社会群体力量应该建立良性互动的反馈机制,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和顺畅,对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情况进行反馈,帮助语文教师及时实现对教学行为的创新,维持语文教师良好的工作动机。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基本上对提升自身的语文教学创新能力有积极的、适当的认识,但是其对语文教学创新中某些问题的含义认识还不够清晰,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创新理念、构筑创新性教学策略、改善教学环境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教学行为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汉东.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第12篇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互动模式;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过分依赖教材内容,主要是开展单向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互动性严重不足,不利于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和语文素质的系统培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上,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教师没有放低姿态,经常的批评学生,甚至侮辱犯错误的学生,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差距,使得很多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初中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精力投入。因此,打破传统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互动教学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保持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学生语文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一、营造平等、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为了保证互助教学模式的构建效果,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放低个人姿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多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使双方能够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平等的对话,构建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能跟教师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促进师生之间进行深入的互动与交流,增强互动教学的成效。同时,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互动环节,教师必须重视同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这是因为初中语文教学是相对感性的,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对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2013年人教版新增课文《秋天的怀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单向的知识灌输未必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通过平等、和谐、互动教学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结合自身对秋天的观察,发表对秋天的看法,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的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二、积极构建生本课堂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与实施,要求教师必须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做到以学生为本。互动模式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同样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设计等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尊重初中生的学龄特点、学习基础和个性化素质,更好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语文课堂的互动环节都能够实现相应的进步与提高。对此,在构建生本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偏好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根据每个小组的特点和课堂教学内容,给每个小组设定不同的互动话题,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最后再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小组之间的互动与讨论,这时往往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分组让学生分别寻找文中的顶针、比喻、夸张、反问、借代等修辞方法;也可以分组让学生总结花木兰勇敢、善良、孝顺、爱国的优良品质,这样更容易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做到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的同时,实现了更好的互动效果。

三、打造开放性的语文课堂

互动模式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具有足够的开放性,这样才可以使语文课堂拥有足够的互动空间。同时,对于初中语文课程而言,很多问题或题目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一定要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采取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的自和探究空间,教师只是发挥引导性的作用,通过教学情境设置、提问问题等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质疑和求知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续写任务,如皇帝在知道自己没有穿衣服后,是怎样参加完游行典礼的?皇帝在日后会怎样对待那两个骗子和说实话的小女孩?如此以来,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全文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四、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有效互动,需要有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作支撑,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可能更好的迎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偏好,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启发性”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为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开展互动讨论留足空间,使学生能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互动探索,最后在积极思考和互动的过程中顺其自然地获取问题的答案;游戏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使语文课堂充满快乐元素,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情感体现,提高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将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真正落到实处;多媒体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保持好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扩大学生的互动空间,调动学生的互动热情。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沁园春・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给学生的互动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大家想象一下北国雪景、壮丽河山的景象,然后再将画面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现,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的游戏,引导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联想和讨论。实践证明,全体师生在互动模式下的积极交流和探索,往往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基于以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是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对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互动教学的积极作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生为本,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互动空间,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华莉.走出互动教学的误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07)

[2]丁秀莹.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的思索[J].文学教育(下).2010.(08)

[3]罗向民.谈语文课堂教学应具备的几个要素[J].中小学电教(下).2010.(08)

[4]杨开贵.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语文教学三维日标[J].教育教学论坛,2012.(37)

[5]冉启蒙.高效语文课堂学习的三个维度[J].现代交际.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