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32: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问题的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补充图片,图解环境问题的概念
教材解析:“环境问题的概念”部分,教材呈现两幅景观图(图41 大气污染、图42固体垃圾污染)。图片虽然直观,但对概念的理解帮助不大,可补充图1“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用图说明:人类社会是地理环境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对地理环境施加各种影响。具体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从(自然)地理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社会在发展的同时向(自然)地理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环境问题是(人类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超过环境再生能量或者(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从而使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并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该图使学生在了解人类社会和环境关系的基础上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有利于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环境问题的分类和产生原因。
二、加工图片,剖析环境问题的类型
教材解析:“环境问题的类型”部分,教材以“树状结构图”的形式呈现。该图很好地呈现出环境问题的四大类型,但该图对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提出环境问题治理的措施”知识点没有提供恰当的延伸契机。故可在原图的基础上加工(如图2)。
用图说明:加工后的树状结构图明确了某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到底是“索取大于再生”还是“排放超过自净”,有利于学生在探讨环境问题治理措施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思路。针对“索取大于再生”这类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根本思路是:减少索取,促进再生。针对“排放超过自净”这类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根本思路是:减少排放,加强自净。
三、以图为媒,探究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材解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部分的教学目标为:根据相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师可结合《选修6》对本节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基本思路为:某环境问题的概念―产生原因―治理措施。以案例教学模式为主,详细分析一个案例,让学生在掌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其它案例。现以“大气污染”为例,探讨具体实施过程。
1.利用景观图直击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指洁净大气被有害气体和悬浮物质微粒污染的现象。本环节利用教材图41“大气污染”、“雾霾中的天安门”(如图3)这两幅景观图片加以诠释。
用图说明:大气污染是学生身边的案例,采用景观图加以展示即可。与其它类型图片相比,景观图更直观、更能带来视觉冲击。
2.巧用活动图探究大气污染成因
通过教材图41“大气污染”、图47 “煤燃烧过程的生成物”、图48“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引导学生找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生活用煤产生的烟尘。在此基础上总结:大气污染成因的分析应从污染源和自净途径两方面入手(如图4)。
用图说明:教材用图能让学生深入了解煤和汽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的化学成分,了解导致大气污染的化学物质。补充图4可为探索环境问题治理措施提供思路。
3.运用结构图总结治理措施
在成因探究的基础上,明确治理途径应“兵分两路”。一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为增强自净能力。该部分可设置学生探究环节,探究目标:针对大气污染产生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可利用树状结构图加以总结(如图5)。
图5大气污染治理
【关键词】 建设新农村;环境问题;保护措施
新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五大建设内容之一。因而处理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出以下几点分析和探讨。
一、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前很多农村的水体正遭受严重的污染,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农药和肥料的残留物渗入地下水,从而使其硝酸盐含量大大增加,进行污染水质,导致水质难以净化。二是碳铵和尿素的使用,导致水体中的氮含量增加,进而导致耕地退化,加上一些毒害性强的农药的使用导致植物与土壤的品质受到破坏;三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村中的生活污染问题也正逐步凸显出来,例如生活垃圾量的不断增长,城市垃圾向农村蔓延,加上农村缺乏相应的处理措施,使得农村的生活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上述三点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环境问题,也是最难治理的问题,要想彻底根治这些环境问题,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就必须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就笔者经验来看,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相应考核机制的不完善,广大农民朋友的环保意识较低和法制观念的淡薄,以牺牲环境而换取经济利益的情况还较为普遍,亟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当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较为粗放,虽然我国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但很多地方还没有高效的运行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使得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仍属于资源消耗型和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各种破坏环境而谋求经济效益的现象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三是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体系和组织机构,在乡镇、村等基层,环境保护大都缺乏机构与人员,职能缺位、管理弱化的问题十分突出,加上农村环保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管和适当的处罚措施,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控和管理惩治体系;四是农村环境保护科技支撑较为薄弱。国家对农村环保适应技术研究和推广较少,在畜禽污染、生活垃圾污染、水污染等非常严峻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上尚无认定的成熟技术和治理模式。适用性和实效性技术的缺失,严重制约着农村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成效。
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应对环境问题的几点保护措施
(一)不断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能
为更好的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应不断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能。农村环境保护部门主要有林业、农业和环保部门,这些部门都具有一定的审批与调配资源的权利,因而必须对这些部门科学的划定职责,实现权责利统一,并建立相应的具有强制性质的协调机制,例如,可以由农村所在县市的环保部门带头拟定相关的农村环保规划,并对涉及农村环保相关的部门审批必须实行环保备案机制。这样就能从根本上确保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加快农村基层环保团队的建设
为加快新农的建设,将各种环境问题尽快的解决,应在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部门职能的同时还应加快农村基层环保团队的建设,例如可以在中心镇区建立农村环保站,若条件允许,也可以一镇一站,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聘请有经验的环保人士为环保协管员,与当地的社工团体联系,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相关环保知识讲座,将环保知识宣传进农村,以不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三)健全农村环境执法,确保农民环境权益
作为直接管辖农村环境的县市环保部门,应把农村环境执法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调配人力物力财力,加大执法力度,亦可与具有审批、执法、调配资金权利的相关部门进行联合综合执法,加大对农村饮用水资源保护、畜牧水产养殖业、自然保护区、乡镇企业的环境执法力度,在确保农民环境权益的同时保证农村人畜的饮用水安全。
(四)加大农村环保宣教力度
环保部门应结合农村特点与需求,制定针对性宣传培训计划,加强农村环保知识义务教育,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工作方法,力求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环境保护意识,真正让环保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进村入户,让广大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积极配合乡镇各级政府的工作,并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以不断加快新农村环境保护的步伐。
三、结束语
总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问题的分析,不断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能,加快农村基层环保团队的建设,健全农村环境执法,确保农民环境权益,加大农村环保宣教力度,确保环境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惠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和对策[J].应用能源技术,2011,(09)
[2]于一凡,李继军,岳宜宝.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规划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2008,(06)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环境教育 渗透 整合
地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相关学者对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环境教育的概念。地理课程的内容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电影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工作经验,将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与整合进行议论。
一、环境教育的概念
环境教育是近年来新引入的概念,因此大多数教育者对于其所涵盖的内容并不了解。随着环境问题的恶化,有的学者对于环境教育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做了相关报道。笔者通过文献查阅了解到,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总结为以下三点:①对环境保护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介绍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类型,提出珍贵资源的保护措施及合理利用资源的方法。②对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进行探讨,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③对环境的监管与控制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介绍环境质量的检测方法。环境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对环境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并能积极加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
二、将环境教育渗透和整合到地理教学的技巧
1.将环境教育融入理论教学中
由于地理课堂的主要授课方式为理论教学,因此将环境教育融入课堂理论教学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例如,讲到地形地貌的问题时,教师可对土地沙漠化的问题展开讨论,将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后果和治理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措施等进行介绍,并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土地沙漠化的情况。同时,呼吁学生积极参与到植树活动中,降低我国土地沙漠化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既能够让学生对于地形地貌的成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又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对学生进行教育
随着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多媒体被应用到地理教学中,为教师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很多环境问题,教师通过语言很难将其形象生动表达,但有了多媒体,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例如,沙尘暴、雾霾和白色污染等,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会达到更加触目惊心的效果。教师可一边播放一边向学生讲解,引发学生的深思。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教师便可将相关地理知识引入课堂,探讨环境问题与相关地理知识的联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环境教育
小组讨论是现代教学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探讨,教师作为讨论活动的组织者,应为学生确定讨论话题,主导课堂的有序进行,保证课堂的有效讨论。例如,在讲到酸雨的成因时,教师可让学生讨论,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治理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等,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最后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将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1.树立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首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的理论认识,让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有所了解。其次,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环保措施的了解程度,让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相关对策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自己在生活中能够做到的环保工作有哪些,并从自己做起。最后,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环保工作的热情。经过相关环境教育的影响,学生会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了解环境被破坏和被污染之后,人类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加入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更高。
2.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将环境问题渗透和整合到地理教学中,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环境问题是一个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将环境问题引入课堂能够很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听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小组讨论等方法展开教学,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消除纯理论课堂给学生带来的烦躁心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该种方式能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具有持久性。
3.让学生原有的知识得到有效迁移
环境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学生对于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在地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关联性较小,很难吸引学生。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将环境问题与地理课程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将学生原有的对环境问题相关的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强化地理课程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趋严重,环境教育得到更大的重视,广大地理教师应对环境教育相关知识进行钻研,了解其与地理课程的相关性,并积极将环境教育渗透和整合到地理教学中,强化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还可对该种教学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民.论环境意识的组成[J].地理教育,2002(03).
环境问题已成为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如何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从理论到实践、从政治到经济和科技、从政府到企业等都在探讨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应该看到环境问题是发展中的产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环境问题也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在发展中来解决。笔者认为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
认识与行为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紧密相关。就人为因素而言,与认识程度密切相联,人对环境的影响,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而每一面当中都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两种情况,组织和人对环境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提高后将会把更多的无意识行为变为有意识行为,把不友好的行为变为友好的行为。
宣传与教育
环境宣传是为了提高认识,解决的是想环保、要环保的问题。因此,要在向全民宣传的基础上实施重点宣传,重点宣传的对象:一是各级有决策权、决定权的人,这些决策决定对今天的环境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二是青少年,这是未来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抓住了青少年就抓住了未来,所以环保工作要从幼儿园抓起。
环境与发展
环境与发展始终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则双赢,处理得不好则双输。环境问题是发展中的产物,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过程中旧的环境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环境问题。就目前而言,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共有四种模式:一是环境与发展之间相协调、相和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经济得到了暂时的发展,但环境却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三是环境得到了保护,但经济却没有发展。四是环境与发展之间相互冲突,两败俱伤,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政绩与考核
我国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加剧与国家对各级组织和干部政绩考核的不全面性、不科学性有很大关系,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只注重考核GDP,这样就必然导致组织和干部重点关注GDP,而不注重其他。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下、特定的区域内、特定的产品生产中短期是可以的,但就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而言,这样的发展只能是不和谐的发展、不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对地区、组织、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必须进行全面修订,使之更有利于双赢和多赢的发展。
成本与核算
环境作为一种稀有资源,长期以来没有进入生产和消费成本,这是政策上的缺陷,这种缺陷直接导致人们拼命地向环境索取,而不向环境回报,这样才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作为一种稀有资源应按照时间价值、区域价值、总量价值而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成本,实行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通过货币把环境的价值体现出来,各种环境的价值到底应该是多少,国家应该通过综合研究后确定。
体制与管理
体制和管理是解决现阶段环境问题的重要环节,就目前我国环保管理体制和管理现状而言要进行如下改革,将会更有利于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和谐。一是环保系统实行全国垂直领导;二是排污费的征收不能下硬性指标,更不能一刀切的要求每年增加;三是认真解决基层环保系统人员超编问题;四是提高环保系统人员素质问题;五是解决真管与假管问题,对环境问题只有真管真抓才能真见效;六是解决区域排污总量和环境容量科学确定的问题;七是解决好从环保部门单独作战到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问题,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八是解决好体制和管理不断创新问题。
产权与归宿
环境作为一种资源,这种资源的产权归谁所有应该明确,产权归宿明确后可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进行产权交易,在交易中把环境的价值通过市场价格充分体现出来,这样就会通过环境的改善和环境容量的增加来创造更大的财富,起到一种示范效应,让组织和人都会感到环境改善也能带来财富。同时,非产权拥有者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就是一种侵权行为,从《物权法》的角度对拥有者保护,对侵权者处罚并要求赔偿。
现在与未来
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现在与未来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中既要考虑局部,更要考虑全局;既要考虑个体利益,更要考虑整体利益;既要考虑当前,更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经济,更要考虑环境。也就是解决好健康、生命与经济之间到底谁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要钱还是要命的问题,只有妥善处理好这些关系,也就是处理好现在与未来的关系,才能真正解决好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科技与进步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环境问题始终存在,旧的环境问题解决了,新的环境问题又会出现,要在始终不断地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同时也应看到科技的进步也会带来环境问题,但最终科技及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法律与追究
以色列1999年部分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
1.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以色列的农业应重点发展( )
A. 粮食种植业 B. 乳畜业
C. 园艺业 D. 家禽饲养业
2. 从虚拟水角度看,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 )
①大量引入水密集型的产品 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③大量生产水密集型的产品 ④大规模引用高山融雪水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 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
A. 人口数量的下降
B. 环境质量的改善
C. 科技创新与进步
D. 资源质量的提高
4. 图中四个阶段中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时代与人地矛盾最为激化时代分别是( )
A. 狩猎文明时代 工业文明时代
B. 生态文明时代 工业文明时代
C. 生态文明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
D. 工业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时代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开采挖掘出的及选洗时排出的含碳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据此完成5~7题。
5. 我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与此同时“产”出非常多的煤矸石
B. 我国煤矸石储量丰富
C. 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碳成分少
D. 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
6. 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带来的危害不正确的是( )
A. 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
B. 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
C. 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 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不会诱发灾害
7. 煤矸石的转化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利用方式最适合的是( )
A. 矿区复垦回填矿坑
B. 用作铺路石,修建道路
C. 生产煤矸石砖
D. 对煤矸石进行选洗,采出其中的含岩成分
读某地区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8~9题。
8. 图中不能揭示该地( )
A. 环境问题的表现
B.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C.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D.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产生的环境问题
9. 该地产生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
A. 人口问题 B. 粮食问题
C. 资源问题 D. 发展问题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0~11题。
A. a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B. a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C. b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b带是多民族聚居区
11.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③轮作套种 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2.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实线单位是米,虚线表示某时段大气中SO2的当量浓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主要消费的能源可能是______;图中①、②、③三地中,最有可能为城市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区域内最有可能产生的大气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①②两地中,该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是 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
(3)当地为了根治上述大气环境问题,你认为应采取哪些工程措施?
13.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保护性耕作法”是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
材料二 下表中的数据是图中M地区已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末实行时的土壤、大气在春、冬季时平均情况统计资料。
[(1)填出图中两个地形区的名称:M______;N______。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
(2)“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措施是______;材料2显示,此耕作方法保护了土壤中的______和______,使大气中______减少,______增加。
关键词:贸易与环境 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 解决措施
贸易与环境间存在的问题一直都是国际上的热门话题。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的降低和消除,各国对外贸易得到迅猛发展,然而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贸易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因而,人们认为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将环境问题加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在此后的三四十年间,贸易与环境问题成了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话题。的确,贸易与环境间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影响,有时二者的关系并不协调。但不能笼统的认为是贸易活动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贸易与环境之间总是相互影响着的,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其相互间的正面影响是最主要、最基本的,然而贸易与环境间的负面影响就成了贸易与环境间所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抑制贸易与环境间的负面影响,保证贸易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贸易与环境间所存在问题
环境贸易是指以环境物品与服务为内容的贸易活动,而物品是从环境中汲取而来,贸易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贸易与环境关系得不到协调,随着贸易与环境的不断发展,两者间所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难以协调,其中最关键原因就是两者存在的冲突性。
1、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国需追求最大限度的贸易自由,而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又需对某些国际贸易进行限制或者禁止,这就使得两者间存在冲突。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限制影响。世界各国为了自身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使本国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力求得到最大限度的贸易自由。虽然贸易自由化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在实现贸易自由化过程中需采取各种方式去排除各种贸易障碍。由于贸易是建立在对环境资源利用的基础上,要想实现贸易自由,就必须大量开发环境资源。如果对环境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使环境资源遭到肆无忌惮的掠夺,就会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从而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二是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制约。在世界各国追求最大限度贸易自由的同时,贸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引起了各国的重视,纷纷制定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然而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就必须对与环境有关的贸易进行限制或禁止。随着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增多,环境保护措施日趋多样化,极大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实质
解决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性问题,首先要明晰其实质所在。其实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益的冲突。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只是表面上的问题,其实质上是世界各国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世界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有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分,不发达国家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往往对自然环境资源大量开发利用,导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有些不发达国家为了经济的发展,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其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相关环境保护政策不完善,加上国家经济水平落后,难以抑制环境的恶化,缺乏改善环境的能力,其综合经济利益无法得到保障。而对于那些发达国家,由于其经济水平的发达,使之有能力加强关于环境保护各项制度的完善,公众环境保护意识高,在各项事务中都时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环境的破坏,保证了环境的良好性,使得自身经济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二是规则的冲突,因贸易与环境冲突引起的国际争端案例时有发生,在各方争论中,其自身制定的规则成为各自阵营辩论的基础。而由于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政策上,以及规则的制定上有所不同,在争论中双方往往利用规则的差异寻找对方的漏洞为己方进行辩解,相互间难以协调,导致各国间争端日趋激烈,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
二、解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措施
为了协调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应解决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间存在的冲突性是非常必要的。以下从经济学角度深入分析,提出一系列的协调途径。
1、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本
贸易与环境保护问题的矛盾在不发达国家尤为突出。各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根据本国国情采取切实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扶持环境保护技术的利用,加大环境无害技术的开发,坚持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本的策略,采用环保工业技术,加大环保产品的生产,这样即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又协调了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各不发达国家应加强彼此间的团结合作,共同制定相关的经济与环境保护政策,相互间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不发达国家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汲取其开发经验,并将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引进至本国,针对本国事情进一步开发利用,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加协调。
2、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相应的贸易机制,通常包括国际分工、国际协议及惯例和贸易规则等。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由于没有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导致金融危机和环境危机等国际领域的矛盾更加深化,并造成国际贸易冲突频繁发生,各国间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更加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因此推动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日趋迫切。世界各国应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发达国家应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不发达国家自身的发展,不发达国家应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促进本国的发展。在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中,世界各国都应积极参与有关环境贸易政策制定的过程,共同制定基于各国平等的环境贸易政策。只有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调整现行多边国际贸易制度与多变环境条约之间的关系,从而协调贸易与环境保护关系,才能最终实现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3、尊重各自的国情
由于世界各国间存在经济水平的差异,各国国情各有不同。有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分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经济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经济能力去发展各方面事业。而不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的落后,制约着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导致发达国家变得更加发达,并在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比不发达国家先进。贸易是建立在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当经济贸易不断得到发展时,环境问题就会出现,而要想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就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当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时,发达国家能够减缓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侧重于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去控制和改善环境问题。但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要想舍弃经济的发展而去解决环境问题显得很难。在许多不发达国家中,认定经济发展是国家最基本国情,从而忽视了环境的问题,导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在世界各国共同协调贸易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同时,需尊重各国国情,从各自国情出发,解决贸易与环境保护存在的冲突。
4、进一步完善基于环保的国际贸易机制
各国应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诸如碳排放交易的基于环境保护的国际贸易机制,使经济发展的收益与环境消费的成本挂起钩来。一方面,促使基于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贸易效率更高,对环境的影响更低,从而,降低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国际贸易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使环境保护措施的成本从国际贸易中得到补偿,推动各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由此,建立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促进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琴,张志辉.国际贸易与环境相关假说的评述[J].国际贸易问题,2005,(9):73-76
[2]刘力.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及相关研究综述[J].国际经贸探索,2005,(1):20-23
[3]沈荣珊,任荣明.贸易自由环境效应的应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7):66-70
[关键词]河流 水资源 水环境 生态环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TV1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067-01
水利工程的兴建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重大活动,在工程的兴建过程中和建成后能够发挥出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如防洪、发电、供水、排灌、航运、养殖、旅游等,从而充分体现了水资源为人类造福的多重作用。这也正是人们在兴建水利工程、充分利用河流水资源方面迄今为止一直保持高度积极热忱的重要动因。总之,水资源利用的效益是非常显著的,这一点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是无可非议的。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的由河流蓄水所带来的环境、泥沙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开始调查分析和研究河流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方面的许多负面影响。到了70年代初,有关这方面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经验交流和国际学术会议迅速增多起来,并且逐步引起了政府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更为可喜的是,进人21世纪后。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更为高度的重视,特别是近两年更加加大了各方面的监管力度,对突出影响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利用项目给予了曝光、停工或者要求重新论证,如四川的田湾河水电站、杨柳湖水电站等。故此,本文拟对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作一些探讨。
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具有渐近性、综合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复杂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河流蓄水引起水量损失,枢纽下游水质恶化,污染混合能力减弱,对无脊椎动物的危害,库区淹没与移民以及引起库区内小气候改变等等。
1. 1河流蓄水对无脊椎动物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水库蓄水运行后,由于水的蒸发量、渗透量、降雨量的改变,继而引起水流流态的改变,而这一改变造成了无脊椎动物的不适应,一些适应性差的无脊椎动物逐步走向稀少或灭绝。其次,水库对水温具有调节作用,同样也改变了某些生物完成其生命循环的周期规律,给无脊椎动物的生存环境带来变异。第3,由于下游河道的冲淤,河床质变化,改变了无脊椎动物生存所伴随和依赖的微生物环境。第4,水位(或水深)变化和河道冲淤,将造成滩地等浅水区扩大,引起细菌、蚊蝇、蝗虫、螺等生物繁殖,传播病疫,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在无脊椎动物受到影响的过程中,由于动物对河流原有的水深、流速、流态、温度等环境早已习惯,因此,最先反映的是不适应,随之是难以生存,或迁徙,或减少繁殖,最后,造成无脊椎动物种群减少。
1. 2蓄水淹没与移民
河流蓄水必然导致上游的淹没,其淹没面积的大小取决于蓄水的高程。显然,平原型河流蓄水淹没的影响要比山区型河流严重。由于蓄水淹没,使得淹没区内的居民要搬迁,耕地要放弃,文物古迹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淹没区内的生态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在这些变化中,居民迁移是影响程度较深、范围较广、历时较长的问题之一,因为它所牵涉的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问题,而是一系列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包括搬迁、补偿、安置就业、新区建设等。如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所建设的一些水利工程中,有的工程的移民问题长期难以彻底解决,影响期长达30余年。由此可见,蓄水淹没与移民问题必须在工程投人兴建后尽快得到妥善解决,否则,将给后几代人留下遗难。
1. 3蓄水对库区小气候的影响
由于河流蓄水后形成了比蓄水前要大得多的库区水域,通过大水面的吸热调温作用,将会引起一定的库区小气候的改变。这些变化有如温度改变、湿度改变、降雨、雾气等,其变化方式有如增降、滞后、延时等等。显然,库区小气候的变化会给库区周围的植物生长、动物活动和人们生活等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
2相应对策
针对前文所分析的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学科体系,开展理论研究;在高度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基础上,采取得力工程措施解决已有问题;加强科研攻关,对已有问题和可能出现的新问 。
2. 1开展理论研究,建立学科体系
进行河流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过去,我们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所依据和遵循的是一门《水利学》,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大多是充分地突出其有利的一面,从而很少或几乎看不到其将会带来的问题或危害。加之,水资源的利用往往在最初几十年内,的确是利大于弊,并且的确为人类造了福。然而,经过数10年甚至更长时间运行后,其问题、弊端甚至是危害便逐渐显露出来,这时人们对这方面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许多专家学者在进一步拓展水利的同时开始关注”水害”,中国工程院潘家铮院士率先提出建立《水害学》就是其中的典型例证。
2. 2采取得力工程措施,保护水资源
采取工程措施,可以对上述河流水资源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有效地防止或减轻。
在减少水量损失方面,一方面可采取措施减小资源水向大气水的转化,即减少蒸发损失。这些措施有加强库区绿化,保护植被,发展水库渔业、水生动物养殖业、库岸水面植物种植业及开发运营水上旅游景点等,这些不仅能遮挡水面,减小蒸发面积,降低蒸发率系数,进而减少蒸发水量,维护库区生态,而且还能向市场提供水产品,获得社会及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则采取措施减小渗漏损失,如防止库岸水土流失,保护植被等,以减小渗漏面积和渗透系数,降低渗漏损失。
2. 3加强科研攻关,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新途径
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已开始得到人们的认识,但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增长,对问题的认识将会不断加深,且随着时间向前推移,新的问题还将出现。因此,加强科研攻关,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新途径十分重要。首先,是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流域生态环境模式或水利工程自身的水库生态环境模型,在建模中产生并提出一系列重点攻关课题,以供研究。如怎样进一步减少水量损失,保障河流水质,构筑无脊推动物的模拟生态,做好移民安置等等。其次,是通过科研攻关活动的连续不断开展,推动解决河流水资源利用中生态环境问题工作的不断向前,开创新思路,寻求新途径。同时,通过科研攻关,提出生态环境的改良或再造措施,不断引导生态环境从不利向良性转化。
3结语
河流水资源利用是一项效益显著的公益事业,是为子孙万代造福的事业,但在发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水量损失,水质影响,生态改变,淹没与移民等。随着水资源利用和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必将得到更广泛深人的揭示。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制定,通过工程措施、科学研究和全民意识,使各项对策得到真正落实。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下,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一定能得到有效的协调和解决,进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地位;作用
针对如何改善环境问题,曾采取过一系列措施手段,但是,这些措施手段却未曾彻底改善环境隐患之中的问题因素,源于其问题因素众多,而现阶段环境检测技术仅能提出一部分策略,而其它隐患却无法在措施的实施下得到弥补。因此,研究人员针对问题的严峻性,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技术应用模式,在这一全新应用模式之下,环境问题得到良好控制。其技术原理基于传统环境监测技术,并将其逐步演变为具备多样性的检测技术。
一、由环境监测所引起的环境管制问题隐患
1、监测技术实施缺乏动力因素
环境已逐渐面向经济方向发展,经济产业体制建设离不开环境,其中,工业的经济产值最为优异,但是,在飞速发展阶段却致使环保举措失效。因而,环境监测技术模式得以正确实施,其应用方案基于当下环境的众多因素展开,环境因素包括侧面问题因素,以及环境控制因素。在双项因素同时开展的情境下,监测模式得以正确姿态引入生态环境。监测的目的在于环保措施的应用规范化,理性环保,而非口头措施运用。但其中难免出现适应性缺乏严峻的地理环境,针对这类地域应用简单的检测法已无法满足,应结合多种环保措施,才可改善其地理固有隐患因素。环境监测应用技术处于待发展阶段,其内部还存在一些不稳定成分,这些成分将环境问题加深,令相关人员对环境问题无法准确掌握,最终致使人员对监测实施缺乏动力。
2、环境监测相关体制建设存在不稳定因素
环境监测技术的实施共分两面,针对环境的一面,以发展环境为优先,对环境隐患问题给予关注。但却忽视最为根本的加强地理建设,地理作为影响生态的重要部分,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对环境也会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的好坏水准近乎均衡,但又存在一定的偏差。这部分因素源于检测体制或机构建设不完善所导致,而改善这一问题的方式可依据加强现有环境监测系统的基本模式展开,使环境监测工作逐步迈向环保行列,并向大众倾诉,仅有重视环境监测技术,才可治理现阶段生态环境的隐患处境。其次,就是体制监管人员体系建设中所存在弊端,针对这一问题,应从根本着手,分析其问题产生根本原因,首先,就是致使监测体系不完善的根基原因,不重视监测,引发监测模式不正规,监测方式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然而,却一切感觉不到责任。稳定环境间测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其技术体制的不断完善,仅有长期累积相关经验,才能达到环境监测的最终目的。
3、相关监测体系人员稀少致使能力未正常发挥
环境监测的主要工作量是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完成各项指令性监测任务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污染源不断产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临时性、突发性监测任务越来越繁重,监测人员、技术、设备跟不上,经常加班加点,忙于应低监测工作处于闷头苦干、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局面。
4、设备、仪器等资源的匹配制度不完善
环境监测一方面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资源配置手续、制度不健全而造成的严重浪贪基层监测站的仪器采购没有计划、预案,尤其对大型仪器的质量、性能、灵敏度、稳定性及供应方的售后服务技术培训等方面市场调研不够,也不征求使用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二、完竣环境监测体系,增设环境监管能力的相应举措及方法
1、设立环境监测架构体系相应认可制度
抬高市场准入门槛,对监测机构实行严格的资质认可评审制度若监测能力下降,不按规定或规范提供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则取消其监测资质,以保证环境监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这样也打破环保系统监测机构对环境监测市场的垄断,发挥其他行业部门和企业环境监测站的作用,使环境监测市场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提高核心竞争九同时引入竞争机制。
2、增设人员培训机构及培养人员基本素质
培养人才、提高队伍素质和保持技术骨干队伍的稳定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和根本性措施在监测能力中,人才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完成好艰巨的监测任务,进行工作创新,要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监测站要从环境管理的需要出发,制定环境监测人才培养规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环境监测人才。
3、规范部门机构的质量标准,加强人员监管力度
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的生命线,是监测管理的监测站应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加强领导,明确岗位职责,制订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加强过程监督、^程控制,实行考核持证上岗,抓好质量基础工作,积极参加能力验证试验,认真组织内审和管理评审,综合评价质量保证措施。
4、加深考核内容审查,逐步建立领导责任
为了避免制度成为“纸上谈兵”,内部监督流于形式,环境监测系统应建立完整的外部监督机制。不定期突击检查,抽查操作程序、交接流程质量记录数据处.,监测报告、日常监督记录等各个环节是否规范、全面准确,在此过程中若查出重大质量事故或考核不合格。
三、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环境管理的基石土。随着我国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日趋法制化定量化、科学化,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依靠科学的、有权威的监测数据实施各项环境执法管理,体现了环境管理的公开、公正、公系。环境监测作为执行环境保护法的技术仲裁,为环境管理决策、环境规划、排污收费、环境指标考核、环境工程验收服务具体表现在。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限期治理验收、环境影响。
结论:生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环境监测技术的实施,检测技术种类繁多,但是,环境问题却依旧为得完善。针对现有环境问题展开分析,其问题侧面在于人员管制的缺失,而正面则是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隐患问题。这些问题都极大的影响了生态衍生,在不断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的前提下,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得以实现,并且弥补诸多环境隐患问题,这部分问题因其极大危害生态环境,而被人们所重视。在今后的生态建设发展中,全面维护环境管制工作,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一、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物资,包括农药、化肥、地膜等的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土壤污染。有关资料显示,农药直接作用于作物和害虫的仅5%左右,约80%左右的农药残留进入环境。土壤污染除了引起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减少、品质低劣外,同时更为恐怖的是土壤对污染物的富集作用,这会导致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聚集到农作物中,进而引发人或牲畜食用后的中毒。二是乡镇工业排放的废水以及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所造成的水污染。我国农村每天约有1.2亿t生活垃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水环境的破坏易导致疾病的产生和传播,极大地危害了我国农民的身体健康,我国的癌症村等都让人触目惊心。同时,污水的灌溉和养殖对我国农业会造成巨大破坏,污水灌溉所造成的各种损失难以估算。三是农村焚烧的垃圾以及乡镇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严重危害了农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影响农村植物的生长,尤其是引发农作物的抗病抗虫能力降低,影响农作物的数量与质量。
造成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环保意识整体性不高。长期以来,政府“重经济、轻环境”、“重城市、轻农村”,在政策、制度等方面都向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保护方面倾斜,造成对农村环境的忽视和农村环保宣传的不足,公众从各相关部门及组织所举办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中获得的环境保护知识信息的比例较低,其中政府部门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只占了13.5%。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不合理。我国一直都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这些基础产业大多是石化、钢铁、交通运输等污染较重的行业,高污染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是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一个刚性因素和历史性原因。同时为了加快地区发展,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往往不考虑环境因素,导致一些重污染的企业进驻农村;再加上有些地区城市污染向农村的转移等等,都是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原因。三是农村环保资金缺乏“资金”是农村环境问题的最大瓶颈。近几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解决了少数农村基层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能力解决的环境问题,然而,大多数农村仍然没有提供环保的配套资金;农村环保中除一些示范试点和创建活动有少量的资金投入外几乎没有其他资金投入,这就导致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二、地方政府承担农村环境治理责任的必要性
第一,环境治理本质上是一种公共产品。所以,环境治理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特征,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环保所带来的利益。另外,环境治理还具有非竞争性,在一定程度其未达饱和范围内,社会成员对环保收益享用的增加并不会带来相应环保成本的上升。环境保护的公共产品性质,就决定了政府不可替代地扮演环境保护这一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角色,政府在环境保护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农村环境治理具有外部性,外部性可以划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农村的环境污染不仅会破坏农村的田地、河流等,同时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农村环境问题是一个典型的负外部性问题。负外部性仅仅靠市场机制是很难解决的,还需要政府干预环境治理来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三,政府具有环境保护治理的职能。我国政府职能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四大方面,而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是其社会职能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第十六条指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应采取措施改善本辖区的环境质量。”
第四,我国政府间的关系特征决定了地方政府必须承担农村环境治理的责任。我国政府间的关系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从纵向上看,地方政府隶属于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地方政府负责实施本辖区的具体工作。所以,农村的环境治理的重任需要地方政府来承担。从横向上看,主要是指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的利益存在激烈的竞争;同时,现在很多问题都带有区域性,仅靠一个地方政府的能力是很难解决的,于是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又存在横向合作。农村环境问题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加强合作来共同承担这一责任。
三、完善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治理责任的措施
(一)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立法。因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制定出台一系列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对农村的有关防治畜禽污染,农村化肥、农药、农膜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作出专门性规定。对农村污染源问题的预防、治理以及实施污染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等问题,作出全方位的规定。
另外,针对我国目前环境立法内容滞后、惩戒力度小等问题,主要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责任主体要进行界定。不仅仅要包括农村乡镇企业,还应当把农民以及地方政府也纳入责任主体的范畴,增强其环境责任意识。其次,修改我国相关立法,加大环境污染惩治力度。特别是针对地方乡镇企业,在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后,地方政府往往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对污染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企业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地实施污染。因此,有必要加大对企业环境污染的惩治力度,改变目前企业守法成本远远高于违法成本的怪异现象,从根本上抑制乡镇企业的污染问题。
(二)普及宣传农村生态环保知识
地方政府必须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把农村环境问题纳入基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实现“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城乡干部群众生态观念,形成全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第一,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必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绿色生态屏障作为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积极开展生态环境警示教育系列活动,利用举办展览,发放环保书籍和宣传画等多种形式,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促进农民更新观念,不断从自身做起,保护身边环境。可以通过环境警示教育这一有效形式,用身边的反面案例,使广大干部群众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和教育。
(三)努力发展生态农业
要通过发展农村生态平衡、农村生产发展、农村环境条件三者的有机结合建立良性农村生态环境。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抓紧编制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规划,为全面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法治和科学依据;把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领域。具体措施有: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加大作物秸杆再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建立秸杆粉碎还田、秸杆气化综合利用、减少化肥的使用。二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大力扶持生产并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养殖业的发展,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推广养殖模式和养殖小区污染集中治理模式。三是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快集乡镇建设和旧村庄改造、改水改厕进程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减少分散居住给周边环境带来的生活污染。同时尽快将城郊结合部的市容、环保等纳入城市管理范围,在农村逐步推行乡镇、村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切实改善、提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四)建立多渠道集资形式,加大资金投入
资金的缺乏一直是阻碍农村环境治理的大难题,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依照“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原则,逐步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农村环境治理投人机制。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投入机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在坚持城乡公平的原则下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把农村环保放在重要位置,每年给农村环保提供一定的资金,为农村环境治理提供合理的国家财政支持。二是农村环境治理集资应该适应当今的市场体制,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多渠道投资市场机制,通过当地政府环保政策的积极引导,调动一切因素尽可能的吸纳多方社会资金来治理农村环境。广开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环保财政分配体制,逐渐形成政府主导、多方投资、大众参与的农村环保资金市场运行机制,使农村环境治理逐步步入市场化的大道。具体做法有:设立政府农村环境治理专项基金,落实农村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污染防治资金,严格依法足额征收企业的排污费,落实各项农村环保财政、信贷、税收优惠政策等等。
(五)加快环保科技进步,建立农村环境科技发展机制
关键词: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 出路
一、当代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中国现如今的经济已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国民在为国家的富强而欢欣雀跃之时,也为因经济的发展而付出的环境代价而唏嘘不已。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十分严重的,亟需人们来解决,不然国家的经济会受到影响,甚至是人们的生存也受到严重的威胁。当前中国的环境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世界上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的资源小国之一。人口持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供水能力紧张,能源紧缺愈加深重,矿产资源不足,后备资源基础薄弱,资源总需求迅速扩大,各类资源供应长期紧缺,是我国人口与资源、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矛盾的基本格局,资源短缺将长期成为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环境破坏与资源开发的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急剧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以矿产资源为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量将成倍的增加,我国煤炭资源作为所占比例最大的能源,所占比率达75%左右,并且在21世纪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但矿产开发,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在给国家提供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巨大的能源保障的同时,却给矿区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在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地区,矿藏的开采、洗选、冶炼等过程都需要大量的用水,因此,会排放出大量的污水、废水,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并且严重威胁到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健康,甚至在将来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合理发展。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是来自工业的排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巨大,废气、废水与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加。
二、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以他的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自然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统一性,说明了社会发展的“自然的历史的过程”,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实际上表现为人化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的“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然并非指与人无关的纯粹自然界即自在自然,而是与人建立起了对象性关系的自然,即已经进入人的认识领域和实践领域的自然界。”[1]
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存在的,人本身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所以说,人是自然存在物。由于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因此自然的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它是人类不可改变的。就算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的提高,都无法打破自然自身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提出的生态文明观强调发展变化,同时也强调人、社会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类如果片面追求人的发展而造成自然界的异化,这样会带来一系列的恶果,那也只能由人类自身来承受。因此,我们不能割裂人与自然的联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寻求人类的发展。可是,人类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切,人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适应自然,继而改造自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寻求更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条件,人类化被动为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把外在的自然变成了人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人的能动的实践造就了人化的自然界。”[2]马克思的生态文明观是唯物主义的,它既强调自然的客观规律性,又重视人的主体能动性。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社会和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不能以牺牲一方来成全另一方的发展,否则这种发展是短暂的。我们要学会和谐共处,形成共存共发展的局面。
三、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出路
十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针对我国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提出的。它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主张也是符合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的,要遵循自然运行的固有规律,也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永续生存与发展。
为解决中国的环境困境,首先,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例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制度,等等。有了制度作保障,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才能得到切实的贯彻和落实。其次,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通过大力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当下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紧迫性。这样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最后,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环境问题并不是我国一国存在的问题,世界上每个国家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携手共同解决。虽然各国有体制制度上的差别,有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别,有环境问题严重程度的差别,但是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而且我们只有这一个家园。各国都参与其中,我们可以交换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以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这有利于加快环境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可以避免本国走别国曾因发展经济而致使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老路,这也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赵成.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与现实,2009,(2).
关键词:采石场;环境问题;措施
1概述
采石场诱发的矿山环境问题愈发严重[1-2],某采场开采几十余年,为当地城镇和道路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在过去的大规模采石时期重开采、轻保护的粗放式经营思想指导下,为了尽可能多的为地方建设提供急需的石料资源,只求产量而忽视了地质环境保护,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对采区自身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破坏,在采区及周边产生了诸多地质环境问题。废弃采坑、废渣石的排放破坏了采区的地貌景观。的废渣、废弃的采坑使采区(公园)上空经常尘土飞扬,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再次,采区内废渣堆大多未经整治,荒芜的渣堆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2采石场诱发环境问题分析
2.1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危害
治理区范围内的采坑边坡高度为1-50m,边坡坡面角一般为30°-85°,出露岩性为侏罗系上统安山岩,稳定性较差,在大气降水、风化及震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高边坡段已发生了岩体崩塌地质灾害,发生边体崩塌的采坑的危岩体体积为1600m3,发生崩塌地质灾害的规模较小,发生崩塌地质灾害所危害的对象主要为临近的天然牧草地,造成的损失约20万元,因此,危害程度小,影响程度较轻。
2.2矿业开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
建筑用石的开采,土地资源的产生挖损破坏;影响程度严重;根据现场调查,整个治理区由2个大采坑和1个废渣堆组成,破坏土地面积为39223m2。废渣堆废弃废石土约2500m3,破坏土地类型为天然牧草地和采矿用地,对当地矿山地质环境产生影响。
2.3废渣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早年,查布干山开采产生的废渣较多,露天开采造成地表,对土壤产生扰动,易发生扬尘和水土流失,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3采石场环境问题分析治理措施
3.1边坡治理措施
边坡治理主要是清除危岩体。采用人工方法清除危岩体,局部位置采用挖掘机开挖,根据边坡情况放缓坡度。工程量计算,采用Qx=n×L×v,式中:n为清理系数,根据本矿山开采的特点,对照同类矿山的开采经验,清理系数取30%,Qx为清理土石方量(m3);L为边坡长度(m);v为单位坡长清理土石方量。共计清理危岩体2554.02m3。清理后进行覆土,覆土来源于查干山北侧的制砖厂的剥离土,为地表腐植土,存量约3.5万m3,运距约7.5km。覆土厚度为0.3m,覆土后进行人工平整,覆土量为7283.96m3。平整后进行恢复植被,撒播草籽。草籽选择择羊草,草籽单位用量为50kg/hm2。
3.2坡底场地治理措施
坡底场地治理主要是平整、覆土、植树、种草。坡底场地平整,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的方式将凹凸不平的场地随形就势、削高填低进行平整,采用三角网法对各个地块进行土方计算,场地平整面积共计13702.9m2,平整土方共计18487m3。
3.3废渣堆平台治理措施
废渣堆平台治理主要是平整、覆土、植树、种草。废渣堆平台平整,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的方式将凹凸不平的场地随形就势、削高填低进行平整,采用三角网法对场地进行土方计算,场地平整面积共计1240.5m2,平整土方共计1525m3。
3.4网围栏防护工程
为防止人畜误入,在北部边坡建设网围栏,建设网围栏长446.98m。网围栏设计:用水泥柱和5道钢丝网片(网片及钢丝网片规格7×90×60型,高度1.05m,刺丝高度1.25m,水泥桩用12号铁丝将网片及刺丝固定在预留挂勾上。)进行围封,每隔10m栽1根水泥柱,高1.80m。大门撑桩在安装网围栏前预留好,门宽在3.0m左右,门桩用内斜撑支持,竖桩规格0.12×0.24×1.80m,斜撑规格0.10×0.10×2.20m,角度45°。每隔10m栽一水泥锚拉桩,规格0.1×0.1×1.8m,埋桩深度50cm,栽桩后检查各桩是否一条线,使支持网片与桩面保持一个平面,最后将桩坑踩实。
4结论
探索了采石场导致采区采坑、固体废弃物(废渣)等地质环境问题造成的影响和治理方法,提出了边坡治理处理措施、坡底场地处理措施、废渣堆平台治理措施和网围栏防护工程,研究结果将为矿山环境提供有效的处理措施,对其他工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金润.来安县采石场环境综合治理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论文关键词:国际合作原则;国际环境合作;途径;主权
一、国际合作原则的依据及有关规定
国际合作原则的依据是《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和《里约宣言》。
《联合国》的序言宣布各成员国为促成社会进步和改善民生,要“力行宽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第一条死三款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为“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人类环境宣言》第7条规定:“种类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因为它们在范围上是地区性或全球性的,或者因为它们影响共同的国际领域,将要求国与国之间广泛合作和国际组织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此条款尤其强调为实现环境目的,需要共同的努力,即“为筹措资金以支援发展中国家完成它们这方面的责任所需要进行的国际合作”。第22、24、25条都有关于这一原则的规定。
《里约宣言》中,有9项原则规定了加强磋商、合作的内容。其中有的是重申《人类环境宣言》的有关内容,是它的具体化。如原则24,关于战争破坏问题,规定各国“应遵守国际法关于在武装冲突期间保护环境的规定,并按必要情况合作”最后一项原则明确规定:“各国和人民应诚意地本着伙伴精神合作”,将这一基本原则概括升华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国际合作原则的必然性
首先,国际环境问题的特点决定了各国必须合作,国际环境问题的特点包括全方位,全因子,整体问题与局部问题交叉和互相促进,既有当前症状又有滞后效应等。环境问题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解决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能单独胜任的。
其次,国际社会由于在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不同国家所组成这一基本事实决定了各国必须合作。这些差异导致了各国之间存在很多利益冲突,尤其是经济和正式利益的冲突,这就反感了各国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协调行动。各国唯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克服这些利益上的冲突,共同致力于国际环境的保护。
最后,国际环境立法和国际环境法的实施要求各国进行合作。国际合作是国际环境立法和国际环境法的实施的必要条件。唯有通过国际合作,各国才能克服利益冲突,制定表现为各国之间的协调意志的国际环境法规则。所有国际环境法律文件的形成过程都是国际合作或经过斗争达到合作的过程。在合作的前提下,各国才能克服利益冲突和政治、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有效的实施国际环境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在这一背景下,国际关系呈现两种趋势。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增强,加之危机意识的增强、安全概念的扩展,使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权利分配问题敏感而又复杂,体现出一种无法形成“合力”的“离心”倾向,各国均有意强化政府职能,扞卫主权独立;另一方面,全球化导致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增多,而由此引发的公共问题——无论是金融危机、跨国犯罪、瘟疫流行、环境问题,都使国界形同虚设。这些问题单凭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努力是不能解决的,无论他们有多么强的实力。为了生存,国家之间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这些问题,他们由此产生一种“合力”。
三、国际合作原则的实施现状
(一)在环境问题上采取自扫门前雪的态度许多国家和地区不关心其他区域或其他国家的环境整治只关心自己领域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和地区有可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环境治理上来,这样就导致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缓和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这样全球和地区性的环境问题与矛盾也就往往通过发达和不发达区域显示出来。
(二)南北双方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方面存在重大分歧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发展中排放了大量污染物,最终酿成了当今世界的重大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都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发达国家利用地球资源的人均数量高出发展中国家几十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发达国家理应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提供资金和技术。然而,多数发达国家非但没有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反而回避和推卸责任,甚至利用环境保护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就形成了南北之间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三)南北双方环境权益的斗争异常尖锐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一直是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一种不公正、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分工、国际金融贸易等方面的斗争,特别是关于环境权益的斗争非常激烈。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片面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将环境与发展割裂开来;利用环境保护干涉别国内政,要求各自放弃一些主权,尤其是在国家对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国际环境合作上缺乏诚意。发达国家在上述问题上采取的立场观点是与发展中国家对立的,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对此,发展中国家从促进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及有效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出发,在一系列原则性问题上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
四、推进国际合作原则实施的途径
(一)推动全球环境法制化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的影响正在逐步加深,环境问题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国际冲突。面对环境安全对国际政治的深刻影响,国际社会已认识到环境问题不能停留在各种论坛上的一般性讨论,必须寻求制定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确保各国加强合作,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国际立法是一种强制性手段,无论哪一国家加入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他就在法律上承担了相关的义务与责任;否则,就要在政治上外交上蒙受国际社会的压力,或在国际贸易上处于不利地位。近年来,新的全球性、区域性和双边环境保护条约不断出台,领域不断扩大。国际环境法的迅速发展增强了国际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强制性,同时也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深刻影响。
(二)开展环境问题上的南北对话和东西协商我们共享同一个地球,任何一个局部地区的环境恶化都会对全球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而,不发达国家在改善环境时遭遇到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障碍时,发达国家基于历史和未来的考虑,应给予大力帮助。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环境治理基点的不同,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投资的边际成本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可见,从全球来看,环境保护和投资的重点应放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应支持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的各种努力。尽管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始终存在争议,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环境保护领域特有原则的最终确立,使国际环境合作具有了更加灵活的实现方式。这一原则号召各国积极应对环境危机,克服环境合作中的分歧与困难以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