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

时间:2023-07-28 17:32: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

第1篇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医疗保健制度也有了更新的理解。尤其是老年患者住院的时候,儿女因为工作繁忙无法顾及时,更希望相关的护理人员能够认真负责,做到有效的护理,对医护人员的素质也有了更高要求[1]。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模式,该模式以病人健康为主导,在骨科患者的治疗、护理、康复过程占据重要地位。由于骨科患者治理过程很长,老年患者的理解配合度差,康复中训练难度很大,因此对健康教育要求更高。 我们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了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加强护士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 健康教育不只是要求护理人员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更要有专业知识、社会知识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因此科室应制定护理人员的培训目标及方法,进行系统培训[2]。

2 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由医生和护士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综合康复训练计划,由护士、患者、家属三方共同监督执行,出院后交给社区护士或陪护监督执行。每月电话随访1~2次,观察期3个月。

3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

3.1 心理辅导 组织患者各自介绍康复的训练情况及成功经验,让患者知道过程虽然辛苦,但是有希望,需要长期坚持。

3.2 健康知识宣教 采取宣传小册加个体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内容包括骨折知识、老年骨折患者卧床并发症的预防,制动和平卧硬板床的时间、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功能训练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3.3 床边功能锻炼指导 根据骨折部位选取相应的锻炼方法,如手指伸展、腕关节背伸、肘关节屈伸、肩关节前屈、屈髋伸膝、伸髋屈膝等训练,3次/天,每次20min。

3.4 提高认知能力、配合理疗 讲解超声波治疗的原理,通过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肌群主动收缩进行功能训练,2次/天,每次30min。

3.5 步行训练指导 3次/天,分早、中、晚,每次30min,步行距离因人而异。

3.6 出院后续训练和复查时间 由社区护士或陪护监督,训练强度视恢复程度而定,电话随访,每月1-2次。

4 讨论

4.1 老年骨科患者多因突发意外致躯体损伤,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好的障碍或瘫痪,其预后直接影响患者日后的生存质量[3]。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促进老年骨折后的运动功能恢复 根据老年患者卧床时间长、心情郁闷和理解接受能力差和记忆力差的特点,利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加健康宣传小册,直观、具体、针对性强、可重复记忆等制作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老年骨折患者恢复时间长,功能锻炼总则是活动量由少到多、负重由小到大、活动时间由短至长进行,视患者的症状、体征及X线照片表现及时调整康复锻炼方法,需在不同时期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指导配合。4.2 个性化健康教育可降低老年骨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老年患者住院时,由于居住环境的改变,易心情不佳、情绪低落,同时又由于对疾病不了解,对于疾病的转归过度担忧,常会忧心忡忡,从而产生焦虑影响疗效。健康教育是通过多种方式、多条途径对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防病技能的普及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以达到自我保护和加强预防疾病的目的。个性化健康教育能从患者的心理、认知能力、功能锻炼、理疗配合、出院指导等多方面出发,使患者更易于接受和掌握。同时,作为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健康教育方法,才能达到健康教育的预期目标[4]。

参考文献:

[1] 赵玉嫦. 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7)144-145.

[2] 何娜,李小雪.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病房工作在的实践与人文价值[J]西部医学杂志,2013,25(9)1410-1414.

第2篇

【关键词】新生儿科 健康教育 模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中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社会各界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愈来愈高。尤其目前国内绝大部分新生儿科是全封闭、无陪人的科室,在长期见不到婴儿的情况下,家属的焦虑及担忧心情可想而知。

健康教育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对病人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新生儿是生命力极其脆弱的个体,需要家庭悉心照顾,这就需要其家人有相关育儿知识支持【1】。

张素珍等[2]人的调查显示,新生儿科的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方式需求主要是护士个别指导与专家集体讲课为主,这与我们科调查的结果一致,所以我科自2011年8月至今开展了系统化与个体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2011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我普通新生儿科共收治新生儿患者623例,,愿意接受系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的家长共468人,选择作为实验组,患儿父亲346 人,母亲54人,(外)祖母37人,(外)祖父5人,其他26人。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在我普通新生儿科共收治新生儿患者536例,全部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选择作为对照组,患儿父亲415 人,母亲85人,(外)祖母17人,(外)祖父3人,其他16人。两组患儿家长在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方面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观察组468例,对照组536例。观察组按系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即入院时简单告知住院规则,出院时进行随机出院指导。

2.1 系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

2.2培训与考核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系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及评价方法,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掌握。

2.3实施

2.3.1系统化健康教育

2.3.1.1专家授课 在患儿入院时,由入院护士告知家长,每周二、五下午科室会有经过系统培训的主管护师以上的人员进行授课。授课内容主要是新生儿喂养、新生儿疾病观察的方法、新生儿沐浴、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新生儿预防接种、抚触等,方式主要是理论讲授和现场示范。并且在课后对家长的掌握情况进行提问并登记,当然授课的语言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态度诚恳,善于利用正反两方面的具体举例,使家长易于接受和掌握,既要使家长思想上高度重视,同时又要注意避免造成心理恐慌。

2.3.1.2文字图画教育 主要是由科室编制,经过医院审核之后,制成简单易懂、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小册子或单张,内容主要有防病育儿指导、住院指南、出院后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疾病病因、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等。因为健康教育小册子则便于携带,阅读受时间和条件限制少,重要的内容便于查找,而且可反复参阅。

2.3.1.3录像 在医院病房的多媒体视频上播放相关的录像。主要内容①安全教育,如防止婴儿跌倒、丢失、坠床等,我院是专科医院,住院的绝大部分是儿童,其次是孕产妇,这两种高危人群的安全都是社会与医院关注的重点,所以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教育是健康教育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②用药教育,自卫生部开展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标准以来,很多病人不理解,所以加强用药知识的宣教,使病人和家属掌握一定的用药知识,也是我们目前健康教育努力的方向。③消防安全,告知病人及家属住院期间万一发生火灾、停电、水浸、地震时应该如何处理等。④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在医患矛盾日益严重的今天,医护人员在做所有治疗和护理的同时,一定要关注病人的知情权及参与权,方能在沟通、协调方面取得主动,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2.3.2个性化健康教育

2.3.2.1入院宣教 入院护士接收患儿后,对病情作初步了解,介绍自己及主管医生,告知亲属探病时间、大概住院天数及费用。视患儿病情让亲属了解各种检查化验知识,如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其他辅助检查如B超、X先等。对其进行医学知识教育,讲解该患儿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可能要给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并给予安慰、鼓励,减轻焦虑情绪。

2.3.2.2住院教育 住院过程中,利用探视时间或是电话沟通,配合医生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儿目前的病情进展,主要的治疗护理措施,辅助检查结果,向家长指导患儿的日常生活护理方法,让家长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量,并咨询住院期间的家属的特殊需求如给婴儿拍照、摄影等,进一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发放费用一日清单,对有疑问的收费项目进行解释, 促进护患沟通,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发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2.3.2.3出院指导 与家长一起给新生儿做体格检查,包括身长、体重、头围的测量方法及各项生理反射等,并告知其代表的意义。告知其出院后注意事项,如小孩发热的处理、用药方法、皮肤、脐部护理、预防接种等,并预约复诊及保健的时间。同时请家长对我们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质量和健康教育方法进行评价、征询改进的方法等。

2.4统计学方法

第3篇

【关键词】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100例消化溃疡的患者中,自愿参加本研究者50例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34~68岁,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或钡餐透视确诊均符合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 1 ]。其中胃溃疡57例,十二指肠溃疡28例,复合性溃疡15例。

2 方法

2.1 健康教育的方法:对2组患者均做到以下宣教内容:消化性溃疡相关知识、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禁烟酒和刺激性强的食物,用药指导、心理指导等教育。健康教育形式:对照组采用以一个病房为小组口头讲解、查房时提问、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观察组在不影响治疗情况下,当日或次日 对每位患者做健康评估。评估内容有身体症状、心理-社会、功能性健康形态[2]。根据根据收集的资料,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病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患者需求的教育内容,因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个体指导,分时段进行健康教育:即入院介绍,住院期间的心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休息活动指导、不良习惯的纠正;出院指导:定期复查、消除有害因素避免复发。给患者提供反馈的机会,在交流中,允许病人有足够的时间自我陈述,鼓励病人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活动。

2.2 评价方法:在病人出院前发调查问卷,统计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效果为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生活习惯、用药方法的掌握率。半年后,通过定期回院复查的方式了解有无复发的情况。

2.3 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3 讨论

3.1 常规的健康教育工作没有针对性,只是对溃疡病笼统地进行健康宣教,护士讲病人听,对发给的资料看不明白,健康宣教效果差。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是按照健康评估、参考病人需求、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再进行健康宣教。病人在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健康知识,就给予什么样的健康宣教。病人能主动参与,所以健康宣教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同时也便于护士及时了解宣教效果,及时修改或补充健教内容。

3.2 对消化溃疡病人实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护士转变了传统的、例行公事的观念,主动学习丰富了专业技能;患者主动参与掌握了治病防病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了更多消化溃疡的发病原因、诱因和防治知识。通过护患的互动式交流。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调查表上可以看出,病人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3.3 健康教育与护理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3]护理人员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各项护理活动中,利用晨晚间护理、巡视病房时间、陪病人检查或治疗前后都是很好的健康教育时机。实施个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同时也能使护理服务最大化[4]。尤其是类似本组的慢性病患者,消化性溃疡复发是可以预防的,但因为忽略了出院的指导内容再次住院。因此出院指导的作用不能忽视。凡是能掌握预防知识:尽量不使用致溃疡药物,合理膳食:三餐按时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少用辛辣调味品;戒烟酒,减少饮用咖啡、可口可乐等饮料;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溃疡复发率很低。实践证明:个体化健康教育是把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可行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J].中华消化杂志, 2008, 7 (28): 418-420.

[2]王治国 健康评估 [M]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01 ;29-30

第4篇

高血压能够使患者出现严重的肾、脑、心并发症,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因此会严重的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在对高血压进行治疗的时候往往很难取得彻底的疗效,因此积极采取健康教育的方式,使患者能够对高血压的危害性具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够使患者能够真正的重视防治高血压的工作,并且使治疗依从性得到有效提升,最终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所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1]。

1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内涵

由于住院患者具有不同的对疾病的认识、不同的职业以及学历,因此有较大的差异存在于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上,所以需要以患者不同的情况为根据对相关的教育内容进行选择。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使患者能够对高血压的危害性具有清晰的了解,并且真正的重视防治高血压的工作,能够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积极的配合,从而对患者的病情的稳定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

2对高血压病人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护理对策

2.1.1对不同的层次进行区分,有针对性的采取健康干预措施

①采用详细的强化教育针对文盲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讲解的时候可以邀请患者家属,做到详细的沟通交流和耐心的讲解,从而能够让患者的家属尽可能的支持医院的工作。在患者就诊的时候,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将病情以及治疗的意义向患者进行反复解释。

②除了采用常规宣教的方式针对较高文化层次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之外,还要以患者的接受能力为根据,适当的针对关于高血压的防治知识进行讲解[2]。

③如果患者的认知功能已经出现了降低的现象,护理人员除了需要针对其本人进行反复教育之外,还要交代患者家属,并且保持电话联系。

2.1.2采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

①采用一对一指导的方式针对初诊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初诊患者能够服从医嘱,并且记录好其每日服用的药物。

②采用资深医生集中授课的方式针对二次以上住院患者进行健康交流与沟通,然后由护理人员将关于高血压的病区设置宣传专栏、健康教育手册以及各种科普资料向患者进行发放。

③要将家属工作耐心的做好,对患者家属进行积极动员,使之能够在对患者的教育当中积极的参与进来,并且能够对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监督[3]。

2.2内容

2.2.1进行血压相关知识的教育

护理人员需要将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常见症状、易患因素以及病因等向患者进行讲解,同时还要使患者了解高血压受到的不良方式的影响、血压控制目标以及治疗原则等各种内容。在对血压进行测量的时候需要将定期测血压的重要性和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并且使患者能够了解降压药的不良反应以及服用降压药的注意事项,这样就能够使患者对预防高血压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

2.2.2调整生活方式

①调整饮食方式;要想对高血压进行预防和控制,应该将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避免出现大吃大喝的现象,保证少食多餐,多食用易消化、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低糖以及低盐的食物,还可以多食用一些含有丰富的钙、钾的水果和蔬菜,避免便秘的现象,同时肥胖者还应该对体重进行有效控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使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并且使患者由于高血压造成的肾、脑以及心并发症得到有效降低[4]。

②坚持合理的运动:大量的研究证实,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就是肥胖或者超重,所以必须要对体重进行有效控制,坚持科学合理的锻炼,这样不仅对减肥十分有利,同时还能够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行有效调节,实现巩固药效的目的。

2.2.3心理干预措施

血压在突然的心理应激下可能会出现升高的情况,因此需要让患者具备良好的心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学会转移注意力、向人倾诉、听音乐,保持广泛的兴趣爱好,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及时的调整,保证一个平衡的心理状态,防止出现血样忽低忽高的现象,保证具有稳定的血压水平。

2.2.4药物指导

除了要将降压药的不良反应以及积极的治疗作用向患者进行讲解之外,还要防止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擅自调换药物、增减剂量以及突然停药的情况,一旦出现任何不适,必须要在医务人员的同意之下针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具有最好的降压效果。

2.2.5出院指导

①在患者出院之前,需要将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交给患者或者家属。

②保证患者能够按照医嘱服药,在小卡片上写上服药方法,并且让患者或家属进行妥善保管。

③要嘱咐患者定期复诊,在出院之后的一到两个月之后进行一次复诊,一旦患者出现视物模糊、呕吐、恶心、头痛以及头晕的情况,就应该随时到医院就诊[5]。

第5篇

【关键词】自我健康教育模式;下肢骨折; 糖尿病; 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146-02

Analyse the effect ofself-health education model on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Pan Lihua Min Guijuan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the effect ofself-health education model onlower limbs fracture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94lower limbs fracture patientswith diabe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8 cases) andobservation group (46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opted self-health education model which is independent and personalized;The control group was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Results:The blood sugar of observation groupwas controlled obviously, and whose complications was reduced significantly after self-health education model was used. Conclusion:In lower limbs fractur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heself-health education model was used activly, the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couldbe prevented effectivly, andthe quality of patients’life was improved.

【Key words】self-health education model; lower limbs fracture patients; diabetes mellitus;effect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根据我国卫生部门统计资料显示[1]中国已成为糖尿病第二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DM 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达到2.0%~3.6%,比10年前高4~5倍,预测到2010年DM 患病率将高达14%。[2]DM一经确诊,往往需要终生治疗,且只能控制病情或延缓发展,不能根治。全面有效地控制DM不仅需要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而且还需要患者主动参与并且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下肢骨折病人长期卧床, 恢复较慢, 易出现并发症,如果再伴有糖尿病,病人因皮肤抵抗力低,更易发生感染及压疮,伤口更不易愈合处理,难度会成倍增加, 轻则增加治疗费用, 重则死亡,给骨科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为更有效地减少下肢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我们实施的健康教育效果。我科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下肢骨折病人560例,其中94例伴有糖尿病,占16.8%。对这94例下肢骨折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自我健康教育模式,即个性化 +自主性教育,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自我健康教育和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现将该组病人健康教育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94例中年龄36~80岁, 平均62岁,男性50人,女性44人。股骨颈骨折31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 股骨干骨折18例, 髌骨骨折6例, 胫腓骨骨折20例 足部骨折7例。工型 糖尿病56例, Ⅱ型糖尿病 38例,高等教育以上 25 人, 初、 中等教育 45人, 初等教育以下 24人; 手术 86 人(91.5%)。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48例, 对照组 46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种、文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采用自我健康教育模式, 即个性化 +自主性教育。

1.2.2 评估患者学习状态, 满足其需求。发给患者健康教育单, 让患者选择需要知道的内容, 作出标记, 文盲者由家属填写, 患者也可主动咨询。健康教育内容见表 1。

项目内容

入院宣教 ①介绍住院环境;②主管医生及护士;③探视陪住制度;④当前血糖评估

术前宣教 ①骨科疾病及手术知识;②手术训练;③床上排便训练;④术前准备内容及意义;⑤麻醉及术中配合;⑥血糖的控制

术后宣教①伤口引流管及切口观察指导;②糖尿病的控制与预后;③糖尿病的诱因和并发症的预防;④常用的血糖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⑤合理用药及其注意事项;⑥营养与饮食知识介绍;⑦活动与休息指导;⑧预防压疮的方法;⑨早期功能锻炼指导

出院指导①糖尿病饮食调配;②糖尿病用药指导;③糖尿病病人运动疗法;④康复锻炼;⑤血糖定期复查

1.2.3 健康宣教: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情绪状态, 每次选择 4~6条内容进行口头教育和床边示教, 直至患者表示完全理解, 然后通过提问,或让患者演示教育内容, 评价掌握程度, 并观察患者的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对需要重复教育的内容记录备案, 患者教育及评价均有专人负责。

1.3 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 即护士从收集到的患者资料中找出护理问题, 确定其健康教育内容, 按计划向患者宣教。

1.4 判定标准。掌握:患者能复述或演示教育内容, 遵守医嘱, 如期执行;基本掌握: 患者能复述或演示教育内容, 但不能很好完成, 漏缺执行医嘱的内容; 未掌握: 患者不能复述或演示教育内容或遵医嘱。

1.5 统计学分析:发放问卷94份, 回收94份, 回收率100%。 统计学处理采用百分比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比较:见表2,实验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2.2 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常见并发症比较,见表3;实验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个体化自主性教育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 患者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舒适的环境, 更需要得到关心、理解与尊重[4]。个体化自主性健康教育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教育方案,对患者已掌握的知识,避免重复教育,对患者无法接受的高深内容,避免强行灌输,防止增加患者压力,对必须知晓的内容则做到教育到位。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糖代谢,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由表 3可见, 实验组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

3.2 护理人员良好的整体素质是健康教育的保障。护士是临床教育的主力军,健康教育也是达到身心健康护理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6]。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护理观念,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护理理论水平,不但要全面掌握本科室的健康教育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科室及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教学技巧,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病人沟通,使病人了解糖尿病发病的隐匿性、 并发症的危害性、 自我监护的重要性、 终身治疗的必要性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等。因此,护理人员只有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才能在现代护理观及健康观指导下真正履行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职责。通过健康教育, 护士自身价值得以体现 ,护士不单是促进患者健康的实施者, 而且是教育者, 和病人交流与沟通, 从而融洽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信赖感 同时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 不断提高和更新业务知识, 以适应工作需要[7]。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Diabetes Atlas[M].2th ed.Brussels: 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2003:3

[2] 陈亚梅,黄金. 再住院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08年,23(23):33

[3] 范丽凤,黄玉荣,李海燕.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 1996,31(10):562

[4] 朱晓平, 丁学易.重视住院病人需求完善护理服务文化[J].护士进修杂志,2002, 15(7):67-81

[5] 曾娇娥,杨泉,瞿鹏.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5,2(3):228

第6篇

【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将274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701%)、药物治疗(715%)、手术治疗的重要性(781%)、术前检查(766%)、个人卫生准备(796%)、心理因素的重要性(701%)、术后康复(737%)、术后饮食(737%)、定期复检的重要性(839%)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能够表达自我感受(920%)、对医护人员医嘱依从的意愿(971%)、寻求术后康复信息的意愿(978%)、接受术后康复锻炼的意愿(949%)等正向态度持有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创口自我护理(854%)、寻求术后活动方式(839%)、按照医嘱定时服药(898%)、选择合适的营养品摄入(869%)、康复与功能锻炼(839%)、定期复检(869%)等健康行为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无焦虑(299%)、轻度焦虑(43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管理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水平、正向态度和健康行为,降低患者的焦虑状态。

【关键词】无缝隙管理模式;耳鼻喉科;健康教育;效果

随着医疗临床路径[1]和外科快速康复理念[2]的引入,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不断缩短。基层医院的耳鼻喉科患者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患者接受能力较差,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因而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存在任务重、在院健康教育时间短的特点。无缝隙管理模式本质是找出医疗服务中存在的缝隙,该模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快速反应、讲究效率、个性化服务等精神,从而保证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和完整性[3]。已经有研究将无缝隙管理模式应用于甲状腺癌患者[4]、血液透析患者[5]等,但是将无缝隙管理模式应用于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应用无缝隙管理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进行评估和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2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住院并治疗的的耳鼻喉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方法1.2.1抽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按照入院时间,选取2015年11—12月收治的137例耳鼻喉科手术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2月收治的137例耳鼻喉科手术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耳鼻喉科计划性手术患者;②患者精神认知、正常,能正常交流;③年龄>18岁;④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入院12h内完成的计划性手术如气道、食管异物手术等;②精神及认知障碍的患者;③伴有可能影响本研究的其他疾病;④患者中途退出手术。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2调查方法参考相关文献[6-7]〗,自行设计问卷,统一培训医护人员对2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保方式、麻醉方式等;②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并发症、药物治疗知识、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术前检查知识、个人卫生准备知识、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术后康复知识、术后饮食知识、定期复检的重要性等知识;③患者的态度:如是否能够表达自我感受、对医护人员医嘱依从的意愿、寻求术后康复信息的意愿、接受术后康复锻炼的意愿等;④患者的健康行为:如术创口自我护理、寻求术后活动方式、按照医嘱定时服药、选择合适的营养品摄入、康复与功能锻炼、定期复检等;⑤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8]。1.2.3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即病区护士、手术室护士、病员服务中心护士分别在患者住院期间、术前访视、出院后3d各自完成各部门的健康教育内容,其中病员服务中心通过电话回访形式完成健康教育,其内容包括:患者康复情况询问、疾病恢复期注意事项、复诊流程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建立由病区、手术室、病员服务中心组成的健康教育合作组,协作完成患者术前访视、住院期间、出院后3d健康教育的内容,健康教育形式同对照组。无缝隙管理模式的建立:①建立健康教育合作组:由病区护士长任组长兼协调员,骨干护理人员3名,手术室护士长任组长,骨干护理人员2名,病员服务中心主任任组长,骨干护理人员2名。②建立多部门合作流程:制定“健康教育记录表”,便于各部门护理人员在实施过程中的记录和交接。③培训和质控: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无缝隙管理模式理念、实施流程和细则的培训,建立二级质控体系,每天召开由组长、骨干成员共同参与的质控会议,保证质控和干预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无缝隙管理模式的实施:①患者入院时,由病区护理人员建立“健康教育记录表”,根据诊疗计划,逐项完成健康教育项目,对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进行记录。②术前1d,手术室护理人员根据“健康教育表”内容,逐项完成对患者的术前访视,对患者的个性化内容及时记录,并与责任护士进行书面交接。③患者出院后,病员服务中心护理人员根据“健康教育记录表”的内容,逐项完成患者出院后3d的电话随访。整个过程充分体现病区护理人员,手术室护理人员,病员服务中心护理人员相互间的严密交接和及时反馈,共同完成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1.2.4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采用知识知晓率评价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知晓率(%)=正确回答的总题数/(每人调查知识题数×被调查总人数)×100%。采用态度持有率评价患者的态度,态度持有率(%)=患者正向态度的总题数/(每人调查态度题数×被调查总人数)×100%。采用行为形成率评价患者的健康行为,行为形成率(%)=具备正确的行为总题数/(每人调查的行为题目数×被调查总人数)×100%。SAS≥50分评价为有焦虑症状,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9]。1.2.5统计分析采用Excel2007软件录入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描述性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274例手术患者,对照组患者男性77例(562%),女性60例(438%),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为(4867±436)岁。初中及以下91例(664%),高中/中专22例(161%),大专及以上24例(175%);观察组患者男性68例(496%),女性69例(504%)。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为(4774±491)岁。初中及以下86例(628%),高中/中专36例(263%),大专及以上15例(109%)。2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保险方式、麻醉方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2.2干预后2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比较干预前,2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701%)、药物治疗(715%)、手术治疗的重要性(781%)、术前检查(766%)、个人卫生准备(796%)、心理因素的重要性(701%)、术后康复(737%)、术后饮食(737%)、定期复检的重要性(839%)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1),见表2。2.3干预后2组患者正向态度比较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能够表达自我感受(920%)、对医护人员医嘱依从的意愿(971%)、寻求术后康复信息的意愿(978%)、接受术后康复锻炼的意愿(949%)等正向态度持有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干预后2组患者健康行为比较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手术创口自我护理(854%)、寻求术后活动方式(839%)、按照医嘱定时服药(898%)、选择合适的营养品摄入(869%)、康复与功能锻炼(839%)、定期复检(869%)等健康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2.5干预后2组患者焦虑程度比较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无焦虑(299%)、轻度焦虑(438%)均高于对照组,中度焦虑(197%)、重度焦虑(66%)均低于对照组(P<005)(χ2=14085,P<001),见表5.

3讨论

目前,基层医院的健康教育缺乏规范化的培训及管理,患者不能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最理想的护理服务。无缝隙管理模式为医院多部门间相互合作,完成患者全程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是医院管理中新出现的重要理念和实践[10]。该模式体现了医护团队间横向合作、健康教育内容合理科学分工,通过“健康教育计划表”整合了病区护理人员的常规健康教育、手术室护理人员以“术前访视”形式完成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病员服务中心护理人员以“电话回访形式”完成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各项内容,各部门间内容无重叠、有交接、有横向联系;通过病区、手术室、病员服务中心三部门合作形成健康教育合作组及二级质控体系的建立,确保了多部门协作健康教育的质量控制,保证健康教育工作高效运转。调查显示,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术后知识,患者知识的缺乏常导致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缺失,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术后康复、术后饮食、定期复检的重要性等知识知晓率均有了明显提高,与刘辉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部分患者的疾病、术后康复相关知识知晓率仍然较低,可能与他们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高从而影响了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有关。在无缝隙管理模式中,护士通过“健康教育记录表”落实了对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对术后康复和遵医的正向态度均有明显提高,使患者树立了积极的态度,获得心理支持,同时患者也形成有益于健康和康复的行为,从而极大限度的提高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和康复的依从性和能动性。有研究表明,对手术患者出院后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可帮助患者更好地获得疾病相关知识和行为技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12]。耳鼻喉科患者多为头面部疾病,感觉器官丰富,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状态,患者的焦虑状态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因而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非常重要。调查显示,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无焦虑、轻度焦虑均高于对照组,与何萍[13]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无缝隙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综上所述,无缝隙管理模式通过多部门的合作,在耳鼻喉科健康教育中,提高了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变了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可能存在住院偏倚和选择偏倚,本次研究的时间不长,未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论的外推上应当慎重。考虑到本研究的实践操作可行性,故本研究设计为非同期对照,可能对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对无缝隙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手术患者中长期的效果评价,可作为后续研究。同时,在该模式实践运用中发现,若能将健康教育计划表电子化自动生成,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达到多部门间资源共享,将更利于各部门护士省时、高效地完成无缝隙管理模式的健康教育,为本研究持续努力的方向。

作者:黄晨燕 许勤 郭榴萍 单玉珍 张静 郁新燕

第7篇

关键词:前置胎盘;孕妇;健康教育

前置胎盘属于妇产科常见并发症,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如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比胎儿的先露部低,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或在临床时发生阴道流血,给临床护理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加强健康教育,使前置胎盘孕妇能够了解相关知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有显著意义。本科室根据前置胎盘病人的具体特点,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 年1月妇产科接治的50名前置胎盘孕妇,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5人,年龄范围22—38岁,平均年龄( 26. 82±8. 74) 岁,初产妇17人,经产妇8人,前置胎盘类型:完全性4 例、部分性16 人、低置或边缘性5人,文化水平:小学3人,初中2人,高中9人,大专及以上11人;观察组25人,年龄范围21—40岁,平均年龄( 27.12±8. 21) 岁,初产妇19人,经产妇6人,前置胎盘类型:完全性5 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5人、低置或边缘性5人,文化水平:小学2人,初中4人,高中7人,大专及以上12人。两组孕妇在年龄、前置胎盘类型、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方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2 方法

2.1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则根据孕妇自身情况定制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其具体流程如下:(1)给每一位孕妇建立档案,登记其各项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孕期、联系电话、家庭住址以及身体状况等。(2)选择健康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因其职业、背景、文化水平以及沟通理解能力因人而异,且各自对健康教育的了解程度不一,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对有文化、易沟通、善理解的病人,主要集中于口头讲解,尽可能地拓宽讲述内容的知识面,提高其深度,使孕妇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对文化低、沟通表达能力差、理解与接受能力弱的病人,则适当予以示范,选择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同时根据孕妇病情以及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适时调整讲解内容和重点。(3)建立专门的小组,成员需包括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定期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以培养其自我护理能力,医生应注意病房巡查,保持与护理人员的良好沟通,及时了解病人临床症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4)给每位孕妇经发放一本日记本,里面写有各科室的联系电话、各项指导、复查时间和注意事项。指导内容包括指导、用药指导、睡眠指导、心理指导、生活指导、观察指导、活动指导以及自数胎动指导等,并嘱咐其每天根据日记本中各项内容做自我监督与观察并填写情况。(5)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随访教育。若孕妇无需住院治疗,则定期进行电话或见面随访,保证2个星期随访一次;若病人断断续续地住院,待其病情稳定后,每个星期进行一次电话随访,直到孕妇出院;若病人需要一直接受住院治疗,在其入院后,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方案,按流程发放健康教育相关资料并予以个性化教育,直至出院,并定期予以回访。

2.2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孕妇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其婴儿窒息、RDS(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以及Apgar评分情况。同时在随访过程中,根据拟定好的自理能力测试问卷表,对该50名前置胎盘孕妇做调查,比较各组病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度、从医性与自理能力。

3 结果

3.1两组孕妇知识掌握度、从医性与自理能力对比

观察组:了解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及其注意事项者22人,占88%,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者18人,占72%,日常生活能够自理者17人,占68%,懂得如何自我观察判定阴道有无出血者23人,占92%,自数胎动者19人,占76%;

对照组:了解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及其注意事项者10人,占40%,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者11人,占44%,日常生活能够自理者12人,占48%,懂得如何自我观察判定阴道有无出血者9人,占36%,自数胎动者8人,占32%。

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度及其从医性与自理能力都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对比

观察组孕妇平均产后出血量为(499.78±92.69)mL;对照组孕妇平均产后出血量为(713.25±124.17)mL,两组病人产后出血量具统计学差异(P

3.3 两组孕妇婴儿围生期状况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发生窒息者3人,占12%,出现RDS者1人,占4%,死亡者0人(0%),Apgar评分平均(9.5±0.6)分;

对照组:新生儿发生窒息者6人,占24%,出现RDS者5人,占8%,死亡者2人(8%),Apgar评分平均(8.1±0.9)分。

对比结果,观察组婴儿围生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窒息率、RDS患病率、死亡率均比对照组低,Apgar评分对对照组高,P

4 讨论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常见并发症,患有此病的孕妇易发生阴道流血,使胎儿发育受阻,引发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等[2]。目前常用期待疗法予以治疗,以减少新生死亡率[3,4]。对前置胎盘孕妇积极采取健康教育,不仅可加强其对期待疗法的了解,改善其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从医性,还能促进临床治疗效果。

随着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不断加深,其自我保护意识愈加强烈,从医性与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良好的心理护理不仅能缓解病人情绪,还有利于使医患关系更融洽,故而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母婴健康[5]。本研究结果显示:(1)观察组孕妇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度及其从医性与自理能力都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对前置胎盘孕妇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可增加孕妇疾病认知度,提高其自我检测与护理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母婴健康,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期待疗法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秀. 对前置胎盘孕妇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13) .

[2]徐中菊, 曾邦兰, 徐梅. 健康教育在中期妊娠合并前置胎盘中的运用[ J] .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 4 ( 11 ) : 1100—1101.

[3]温素兰. 护理干预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的应用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22) .

第8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78

Thinking on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Poor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CHEN Zhiwei

(Changsha Aeronaut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poor students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 important issue. On the statu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po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study the mental health,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were poor students a range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summarized, review and research,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poor student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vided advice and guidance.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po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1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分析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比例也因此逐年上升。由于大众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和性质不是很看好,走入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心态各异,绝大部分高职贫困生觉得自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他们从入学就开始怀疑自己,总认为自己各方面能力都低人一等,自信心严重受挫,以至于入学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适应大学生活,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知道如何给自己合适定位。在这样的情况下,时间一长很容易产生心理不健康问题,直接影响了高职贫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同时高职贫困生面对经济贫困与继续求学深造的局限,一方面希望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另一方面又要面对难以支付的高额学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更加促进了高职贫困生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怀疑,使得许多高职贫困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的甚至还酿成了悲剧。这些贫困生自卑、焦虑、抑郁等日益突显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现今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工作的又一重点。

2 高职贫困生现存的主要心理问题

2.1 强烈的自卑心理,导致人际关系敏感

自卑是指由于不适当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拒绝的心理状态。高职院校贫困生除了经济上的贫困外,最大的特征就是自卑。大部分贫困生分别来自我国经济落后的农村和偏远山区,家庭条件比较贫寒。进入大学后,由于受家庭经济拮据的困扰,高职贫困生面对现今校园里存在的“高大上”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拜金主义”消费观的不良影响和刺激,发现多数同学拥有了较为高端的电子产品和名牌服饰,他们对缺钱的困境比其他同学显得更为强烈和敏感,常常将自己的现状与其他同学作比较,不能正确面对现实,总担心他人瞧不起自己,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由于自卑心理,高职院校贫困生在与老师、同学的相处中常常敏感多疑。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高职院校贫困生在艺术造诣、社交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常常处于一定的劣势,同学们之间常常一句不经意的玩笑就认为是若有所指,认为“别人是瞧不起我”,常常与自己的处境对号入座,认为是自己受到了歧视,过分敏感从而封闭自己。

2.2 持续的焦虑心理

焦虑即指个体预料到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危险出现而自觉难以应付时,由烦恼、紧张、焦急、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由于家庭经济贫困,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极大,他们的精神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有的为解决学习费、生活费而虑;有的为大学生活的各种不适应而虑;有的为家人生活现状而虑,更有的是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和巨大的就业压力而焦虑。具体从就业方面来说,由于大部分的贫困生肩负着父母的期望,他们想通过努力学习找个好的工作来缓解父母的经济负担。然而进入大学后,他们发现部分同学就业存在“拉关系走后门”、“成绩挂科”同样被企事业单位录用的就业怪圈现象,因自身社会关系的劣势担心自己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丧失自信心,不再崇尚“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纷纷进入了“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学习怪圈。在失去学习动力的前提下,他们对学习和未来心存迷茫和失望感,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自己就是一个多余的人”的消极心理暗示。这种消极暗示程度越深,父母的期望与自身的现状缺失的程度就越大,由此形成的焦虑心理也就越严重。另一方面,贫困生争取通过优异成绩以找个好工作来慰藉自己父母的苦心。然而大学校园里“人才济济”、“高手云集”,他们很难做到脱颖而出。由于自身大多来自我国老、少、边、穷地区,他们的言谈举止、形象和风度等方面的缺陷,就业找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更大的压力,这无形中加大了贫困生的焦虑心理。

2.3 长期的抑郁心理

抑郁即指缺乏自尊、自信、希望和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善处境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据学院最近一项调查,众多的贫困生背后大都有一个如父母单亲、多病、残疾或遭受天灾人祸等不幸的家庭,家庭的不幸与打击使他们遭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导致许多贫困生身心俱疲,面对现状他们既无助又无力,时间一长,容易产生抑郁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在大学学习期间贫困生常常存在学习考试、失恋、同学室友人际关系、自我能力提升等各方面的压力,当他们的目标、理想无法达成时,时常会产生莫名的情绪低落,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郁郁寡欢,对未来失去了希望和信心,误认为自己就是所谓的“三最生”,即最差、最笨、最无能,兴趣丧失,终日情绪低迷,从而导致抑郁心理。

3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3.1 强调普及化心理健康教育与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

据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在湖南省所有高职院校贫困生中,大部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属于心理失衡,可以跟随同学们和老师的帮助和积极引导得到正常恢复,只有少数人属于心理失常或心理疾病。针对大部分高职贫困生除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种心理专题讲座、525心理活动月、团体辅导等形式在学院范围内开展心理互助活动,让广大贫困生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卫生基本知识,掌握提升自我心理健康的方法,通过普及化心理健康教育达到预防和消除心理健康问题的目的。另一方面,针对重点个别贫困生的“心理脱贫”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建立个别重点贫困生的个性化心理健康档案、了解重点个别贫困生的心理状况、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并及时关注这些重点贫困生的心理状态、分析其心理、研究其特点、剖析其需求,在考试、求职等关键时期要通过跟踪访谈、及时反馈指导他们调节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特别是对于存在强烈孤独感、自卑感和挫败感的重点贫困生和存在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的个别贫困生,要通过开通24小时热线、非面授等个性化心理咨询方式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给予针对性、个性化关注和指导,进行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帮助重点贫困生及时走出心理误区,强调普及化心理健康教育与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

3.2 有效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创新和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首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广泛阅读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书籍,逐渐从过去的“我教你听”的单一教育教学模式向与学生“共成长、共交流、共进步”的双向交流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变。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第一时间准确了解各个班级贫困生的兴趣爱好及性格特点等,健全世界大学城空间、QQ、E-mail、博客、微博等网络信息化交流平台,能够第一时间解决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其次,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针对高职贫困生群体建立健全“阳光绿色心灵网站”,网站不仅要功能齐全,而且要有完整的栏目、内容作支撑,并每天定期更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网站宣传页定期张贴“贫困生心理脱贫”的典型案例,让同学们针对实事案例在线积极讨论和留言总结,从而形成宝贵经验,授人以渔,帮助贫困生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再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网络自由化和渗透性的特点,构建特色化网络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借助网络平台实施一对一、点对点个性化教育。例如,学院可以定期对心理贫困生提供免费上网服务,并通过非面授即网络的形式开设相应的“阳光绿色心灵套餐”,免除一对一面授的尴尬和心灵封闭,使心理敏感脆弱的贫困生乐于受教,并取得一定的心理教育效果。

3.3 贫困生应树立正确的贫困观,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首先,学院应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自立、自尊、自爱、自强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贫困和人生的价值,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经过艰苦奋斗,改变自己贫困的命运。如针对全校贫困生通过每月举办一期“贫困我要大声说出来”专题心灵励志讲座,树立“我感谢我是贫困生、我贫困但我很努力、我贫困但我有心理资本”等心灵励志口号,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物质贫困是暂时的,然而精神、思想、知识上的贫困才是真正的贫困。其次,学校应大力倡导一种关爱、文明、平等的校风和学风,应充分发挥老师关爱贫困生的隐形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联动作用,如针对贫困生建立“阳光心灵俱乐部”,通过俱乐部开展“励志书籍分享会、励志勤工活动分享会、励志学习分享会”等多元化的心理互助活动,使其在俱乐部校园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树立“贫困也是一种资本、我贫困但我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所以我自信”等积极观念,进一步有效缓解贫困生现存的焦虑、抑郁以及心理,树立正确的贫困观,进一步增强了贫困生的自信心。

目前,随着国家对高职人才的大力需求,国家及社会越来越重视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对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现状进行分析,剖析高职贫困生现存的心理问题,并研究其解决途径,进一步使高职贫困生“心理脱贫”、实现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持续、全面发展的目的。

基金项目: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编号: YC131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周学军.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

[2] 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刘兆军.“博客社区”与高职院校心理教育的改进[D].复旦大学,2010.

[4] 李振江.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 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2(1).

[6] 郑顺爱.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成因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2).

第9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盆腔炎;干预;医学模式;转型

为了了解健康教育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慢性盆腔炎的治愈率,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对妇科门诊接受治疗的51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调查。现将健康教育前后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十堰市人民医院体检保健中心对体检中检出的51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干预组286名,对照组225名。

1.2方法:使用十堰市人民医院体检保健中心设计的“有关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教育的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和随访。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对225名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实施健康教育前对慢性盆腔炎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实施率及对医生治疗的满意率,治疗效果。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对286名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实施健康教育后对慢性盆腔炎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实施率及对医生治疗的满意率,治疗效果。

1.3干预方法

(1)制订健康教育内容:根据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特点,制定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治疗同时的干预措施。包括:①个人性生活卫生保健知识的宣教。②合理膳食。③适当运动④劳逸结合,制定作息时间表。

(2)一对一教育:慢性盆腔炎患者的首次健康教育是采用一对一个性化交流,针对每一个患者的实际病情,拟订治疗方案。帮助矫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治病信心。消除危险因素,促进疾病的康复。

(3)一对多的教育:科内每周由专业医生通知慢性盆腔炎患者参加卫生保健知识讲座,采用讲解卫生保健知识,合理膳食原则,现场观摩健身操并观看录象、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讲课时间相对固定,每周一次,每次20分钟,课后留出时间自我训练,供患者对宣传教育内容进行提问一对多的教育。

2结果

2.1提高了慢性盆腔炎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实施健康教育前,对慢性盆腔炎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知晓率35%,实施健康教育后,对慢性盆腔炎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知晓率89%。

2.2患者学会了配合医生的治疗采用正确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实施率:健康教育的实施,使患者掌握了正确的生活习惯及应对不良生活习惯的措施,从而大大提高了实施率,由实施健康教育前的51%提高到92%。

2.3提高了患者对医生的满意度:实施健康教育后,通过个性化交流,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和依从感。患者的满意度也由实施健康教育前的95%提高到100%。

2.4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由于信任感和依从感的增强,患者个人保健意识的增强,慢性盆腔炎的治愈率由实施健康教育前的75%提高到95%。

2.5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随着患者个人保健意识的增强和良好卫生习惯的逐渐形成,机体抵抗力逐渐增强,慢性盆腔炎的复发率由实施健康教育前的21%下降到5%。

3讨论

健康教育是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一种途径,是一项投资少、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健康教育是一种治疗手段,医学证明,许多疾病与人们的不良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治疗这些疾病,最根本的办法不是靠药物,而是通过健康教育来改变病人的不健康行为,健康教育的突出作用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引导人们改变不健康行为,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从而对临床各种诊疗起到增效作用[1]。在治疗中应用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治愈率,还可以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医学的系统整体观,强调健康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生物遗传、环境、心理、医疗服务、饮食起居等等。 医生治病,除了药物和刀械以外,从古至今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治病手段是语言和人文关怀。因此,健康这个因变量必然是个“高元多次方程”的结果[2]。慢性盆腔炎由于病程长,患者思想压力大,治疗时要根据病变部位和主诉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所以在治疗前采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治疗前的告知,一方面可以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和依从感。另一方面可以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病信心。再者由于慢性盆腔炎疗程长,多数患者不能坚持全程治疗。在慢性病的治疗中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都可以通过健康教育一一修正,有一部分患者过于依赖抗生素治疗,认为使用时间越长,价格越高,剂量越大效果就越好,针对这些错误观念,我们在一周一次的教育中,及时的给予解答。从而避免了滥用抗生素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能正确认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随着患者个人保健意识的增强和良好卫生习惯的逐渐形成,机体抵抗力逐渐增强,慢性盆腔炎的复发率也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第10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住院1周以上的精神病患者121例,条件为精神症状基本得到控制,意识清楚,问答切题,按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强化组。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主要负责施教者为具有年资10年以上及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分别担任责任组长),对照组采取按照健康教育的要求对患者进行常规教育,除出入院教育外,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随机教育,强化组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同阶段存在的不同健康问题和要求,结合医生的诊疗计划,依照护理程序的框架,在护士长的指导下作出教育计划,每天护士根据计划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由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评价签名。再由护士将效果评价与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新的计划第二次再对患者实施,如此循环反复至患者出院。在出院前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评价:(1)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各种检查指导、用药及特殊治疗指导、饮食、康复);(2)遵医行为(包括入院宣教、出院指导);(3)满意度,将所得的数据采用χ2检验,见表1、表2、表3。

1.2.2 采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2]共30项,其内容包括7个方面:(1)社会能力(5项)、(2)社会兴趣(5项)、(3)个人整洁(4项)、(4)激惹(6项)、(5)迟缓(3项)、(6)幻觉幻听(4项)、(7)抑郁(3项),评分有5级,0分=没有,1分=有时有,2分=时常,3分=经常,4分=一直是,其中负性项目为反序计分,计分方法:主要通过护士对患者的观察及交流进行评定,评定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后第六周各一次,每病人由两名护士评分,记分时两名评定者分数相加,计算总分,然后用减分率进行比较。

对照组入组前平均分为106分,干预后平均分为43分,减分率为59%,强化组入组前平均分为112分,干预后平均分为20分,减分率为82%。

2 讨 论

2.1 从表1、表2、表3中可以看出,强化组的健康教育效果从相关知识的掌握、遵医行为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还可以看出,本次被调查者中,所有参加试验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效果均较好,但调查患者对回归社会的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3个方面强化组高于对照组,减分率高出21%,差异有显著性。

2.2 健康教育是有目标、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1],是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3]。本院于1998年开始实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在常规的健康教育中护士通常重视患者的出入院指导,住院期间只会将疾病的知识灌输给患者,出现反馈少,双向交流少,增加了教育的盲目性。在强化组中护士能针对患者的各种情况制定具体措施,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使患者增强自信心,在宣教过程中,患者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反馈,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健康问题不断的表现出来,加快了疾病的转归。

2.3 健康教育的进展增加了患者的自信心,护士通过对患者施行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地解决了患者健康需求,使患者能面对事实,面对疾病,能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提高,护士主动向患者应用系统化、个性化健康教育,增加了护患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是减少医疗纠纷与诉讼的最有效的预防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 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6.

第11篇

我国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儿童可达3%,严重威胁青少年健康[1]。哮喘的发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2]。环境中尘螨、花粉、真菌等过敏原均可导致哮喘,而其中的粉螨变应原是最常见的一种。螨虫的生长和繁殖遵循一定的规律,螨过敏性哮喘的许多防治方法简易、可行。及时、恰当地对患儿及其家长实施相关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螨过敏性哮喘对儿童健康的威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儿科就诊的100例患儿及其家长为对象。100例患儿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4~14岁。105名家长中,男52名,女53名;年龄26~63岁。患儿均符合2003年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3]。所有患儿行皮肤点刺试验和尘螨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需求评估 一经确诊时即建立哮喘患儿档案,对患儿进行评估,询问病情,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性格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结合患儿及家长的知识层次、家庭经济状况,制定合理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确定不同的施教内容及教育方式,并填写健康教育评估表,实施健康教育。

1.2.2 实施措施 (1)解释治疗原则和方法:有针对性的向家长解释本院环境、仪器设备、相关专家,按就诊程序有计划地介绍治疗常用药物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等,帮助患儿及其家长理解、配合治疗方案,减轻患儿的恐惧、不适及其家长的忧虑。(2)介绍除螨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向家长和大龄患儿讲解简单易懂的除螨方法,如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和清洁,有条件的家庭宜使用有高滞留微孔吸尘器和空气离子发生器,清洗空调滤网,卧室内不放盆栽植物,不用地毯、远离花粉,不养宠物,消灭蟑螂,预防上呼吸道感染。(3)示范教育:教会家长必要的治疗护理操作:指导家长及年长患儿使用气雾剂用药技术,强调吸入疗法的优点及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重要性。指导患儿及家长每日记录哮喘相关状况、以自行认识哮喘发作先兆特点、症状规律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和用药时机,加强针对患儿和家长的心理指导,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鼓励患儿及家属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预防、自我治疗。

1.2.3 效果评价 实施健康教育后指导患儿和/或家长填写评估表,对不识字者由护士代其填写。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标准:(1)掌握:疾病防治和护理内容回答正确率≥90%;(2)知晓:疾病防治和护理内容回答正确率60%~89%;(3)了解:疾病防治和护理内容回答正确率

2 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患儿和/或家长对各项防治知识的掌握及知晓率均≥90%,治疗依从性99%。95%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减少。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是防治儿童螨过敏性哮喘的重要措施 螨是一种微小的节肢动物,孳生在床褥、枕头和软垫椅等中,以人及动物的上皮细胞成分和皮脂腺分泌物、角蛋白为养料。螨体各部分,螨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及死亡虫体的裂解产物都是致敏原,均可引起变态反应,形成气道高反应性,使气道立即痉挛、狭窄,诱发哮喘发作[4]。螨过敏在儿童尤为多见,由螨过敏引起的哮喘,一般发病比较早,症状多开始

3.2 健康教育应加强针对性及注重效果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螨过敏性哮喘的健康教育对象涉及患儿与家长,受教者的病情轻重缓急各有不同,理解能力差别极大。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确定不同的施教内容及教育方式,以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以达到满意的预期效果。

螨过敏性哮喘与其它儿科常见疾病比较,其显著特征是:(1)与环境高度相关;(2)与生活行为方式高度相关;(3)病程常迁延日久、反复发作;(4)严重影响患儿心理及其人际交往能力。医护人员需针对以上特征,有重点、分层次的实施健康教育。如:为了减轻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应仔细、耐心的介绍螨生长繁殖特征和各种除螨方法;为了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应及时指导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哮喘的诱发因素,保持个人卫生,注意饮食调节,适当的加强锻炼;通过讲解,使家长认识到该病需长期、规范化的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参与治疗的积极性,才能控制疾病,最终能达临床治愈。一旦出现发病先兆,应掌握好用药时机,及时做出相应处理,以控制哮喘急性发作,防止哮喘持续状态的发生。儿童处于心理发育、人际交往能力成长的关键期,螨过敏性哮喘的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常不同程度的造成沮丧、压抑、自卑等多方面的负面精神刺激,因此需努力做好心理指导,帮助患儿和家长建立和保持愉快的心情,配合治疗,指导患儿学会自我保护的技能,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5]。

综上所述,螨过敏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疾病,医护人员需根据施教对象的病情与理解力的差异,制定合理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同时必须考虑到螨过敏性哮喘与其它儿科疾病比较所具备的不同特点,有重点、分层次的实施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2000年与1990年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率的调查比较.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2):112~116.

2 李宁,蔡晓红,李源,等.家族特应性聚集与儿童哮喘表型关系的研究.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24~27.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华儿科杂,2004,42(2):100~106.

第12篇

【关键词】消化内科;营养知识;需求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82-02

合理健康的饮食和营养不仅对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保护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显著的帮助,也有助人体修复和再生受损组织,提高免疫力,而且还密切关系到患者的康复[1]。医护人员作为患者营养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尽管我们对营养知识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但患者在住院过程中,营养的指导和咨询均不到位,与实际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患者疾病的治疗[2]。所以,我对本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知识需求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需求,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所接受住院治疗的100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1-30岁10例,31-40岁17例,41-50岁20例,51-60岁23例,60岁以上30例,患者文化程度:小学32例,中学31例,大专18例,大专以上19例。患者主要疾病有: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反流性食管以及肠易激综合征等。

1.2方法

采取自愿原则,邀请本次研究对象的100例患者,向患者表明原因的目的后,发放调查问卷,待患者填完问卷收回。共发1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83.33%。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行计数数据进行T和X 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本次调查中了解,大部分患者比较缺乏基本营养知识,多数患者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营养知识方面的培训。从问卷中了解,望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因患者的文化程度而异,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患者希望从专业书刊方面接收营养知识,分别有9、11例,占50%和57.89%;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中学的患者希望医护人员指导来了解营养知识,分别有18、19例,占56.25%和61.29%。患者的详细数据见附表。

3体会

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这项临床活动从1980年开始兴起,主要目的是提倡通过加强人们营养方面的知识来改善营养状况。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因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营养知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患者的指导和繁忙的医护工作,并且职业倦怠显著等原因,导致住院病人营养知识的指导教育工作不到位[3]。

所以,针对上述这种情况笔者提倡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善,如下:

3.1 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营养健康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只有提高教育的重要性,加强营养知识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改变医护人员的传统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现代营养知识健康教育的正确观念;只有让医护人员真正认识到营养知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让他们自觉地,有效的指导教育患者的营养知识,才能让患者较好的掌握营养知识。达到早日康复。

3.2 增强对医护人员的营养健康方面知识的再教育[4]。医护人员做为重要途径,为患者提供指导和咨询相关营养健康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提供医护人员更多的学习和营养健康方面继续教育的机会,从而把握营养教育教学方法。更加科学的、合理的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满足患者对营养健康知识方面的需求。

3.3 实施多手段多途径的创新性营养健康教育方法让患者更好的学习。将对患者营养教育指导的重要内容进行精简和浓缩,让内容更加通俗更加易懂。让医护人员多多与患者沟通,实施多手段多途径的创新性营养健康教育方法可以让患者更好的学习,更加有效的合理的将营养知识传播给患者。

3.4优化精简对患者营养指导教育的流程并进行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育指导。患者望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因其文化程度而异,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日常营养行为和营养态度及需求情况,制定相应的个性化营养计划,针对患者日常膳食治疗膳食等各方面进行个性化的指导[5]。

通过本次调查,还可以看出患者因为文化程度的不同,对营养知识的了解方式也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如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等因素采取个性化可以因人而异且多手段多途径的的教育指导方式,比如通过阅读专业书刊报纸、网络宣传、专家营养知识讲座等各种途径增加患者的营养知识。总而言之,不仅患者要接受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医护人员也应该重视对患者的教育指导,并且接受再教育学习,优化患者的指导流程,两者共同努力,积极应对患者的营养指导和咨询,促进患者的治疗疾病和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 徐宁,王庆华,刘。某三甲医院护士营养学知识、态度和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6):47-48.

[2] 操静,李小妮,魏莹莹,等。临床护士营养护理行为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12 ):7-9.

[3] 王亦萍,陈丰霖。开展营养咨询门诊的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