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32: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学科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人们在满足于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的同时,对于实际的课堂教学实际效果给予了越来越高的关注。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广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以往相比,都得到了加强。那么,什么叫做“课堂教学实效性”呢?我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认为“课堂教学实效性”可以归纳为“在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在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之下,学生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地理课堂教学具有着其自身的学科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之中,要能够从实际出发,要结合学科特征、学生特征进行深入的探索。探索我国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策略,首先要对于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对于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合理的策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目前我国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地理学科教学自身特征
地理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具有着显著差异。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地理学科属于文理兼融的学科,而不像其他学科具有着显著的文科性与理科性。例如,数学学科,充满了大量的数字、公式、算法,而语文学科则充斥着大量的字、词、句、段。地理学科既涉及到了部分数字运算,又涉及了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文科知识的记忆。这种地理学科教学特征,直接影响到了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突出表现是,许多学生过早的希望自己学习文科或理科,进而过早偏科。地理学科需要学生具有着一定的文科基础与理科思维,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学生在课堂听讲时,由于文理学科的偏向性,使得其在接受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之中,很难理解地理教学之中的许多考点与难点。这直接影响到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由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教育者应当加强对于地理学科自身特征的研究,同时,还需要对于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进行反思。加强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之中的综合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成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之中对于地理学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反思,进而提升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二、充分利用教材,不拘泥教材
从目前我国地理教材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与传统的教材有了较大的差别。但是,教材编写、印刷、更新周期性长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这使得我们传授的地理知识与社会的发展具有着一定差异性,长期以来的知识性传输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较大差异使得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具有着一定的陈腐性。笔者认为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的教学,应当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教材。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习者均应当能够在汲取教材营养的同时,将目光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新需要。“开眼看世界”与扎实的地理学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统一——地理课堂教学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当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地理教材以及现实社会,未来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充分的利用教材,但是,不拘泥于教材。只有树立了这种教育新观念,才能够真正在地理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更新自己的教育课堂。进而使学生的地理学习达到一个较高的层面。
三、加强多样性教学形式
从地理专业角度来看待整个地理教学,可以发现地理学科是一个较为复杂、琐碎的学科。大量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进行记忆。虽然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之中提出了大量的教学方法,例如“快乐记忆”“快乐学习”,而在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之中,笔者发现采用1、2种方法进行地理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是,如果能够将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进行嫁接则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将启发式教学与小组教学相结合、将地理教学之中的计算与直观教学相结合,等等。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将地理课堂教学之中的较为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相对容易,也会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闫德智,查书平,胡峰训.新课程下地理课堂教师教学有效性的调查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0(10).
[2]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下)[J].人民教育,2001(07) .
[3]褚旭.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 综合能力 研究性学习
地理科学的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决定了地理科学的学科特点,地理学科不仅知识性很强,而且地理知识与社会、人文联系特别的紧密,即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突出体现在学生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正确的认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及其人地关系。同时地理知识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这就要求地理教学结构与形式向灵活性和多样性发展,教学方法向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有利于培养学生智力的方向变化,所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人人参与动手实践是地理教学的需要,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地理科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需要一种能使学生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全新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通过对地理学科特点和研究性学习的分析,我们看到地理教学中所需要的正是研究性学习所能够提供的效果。很多地理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的把握和学习。地理学的很多知识就是社会客观现实,是客观存在的具体的事物,如果能在实践中进行学习,效果会更佳,研究性学习就是这样的一种学习过程和方法。那么地理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研究性学习有何关系呢?
一、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地理学科综合能力的运用
1.搜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独立自主地去研究课题,几乎没有或很少有现成的资料,学生会根据需要接触各种信启、资料,从中去查询自己所需数据、事实和实例等。各类信息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面对众多的信息,如何筛选整理取决于学生搜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表达能力是地理思维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经常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探讨或征询与研究性课题有关的问题。如何恰到好处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语言表达能力就尤为重要。
3.读图和图文转换能力。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具有直观、简洁的特点,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和重要工具。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用到各种地图,如何将图中的知识和各种信息提取、深入挖掘和灵活运用,完全由学生的读图能力决定。在读懂图的基础上还需要具有将图中的图形符号转变为文字表述的能力,也就是图文转换能力。如对柱状图、地形图、农业分布图、矿产资源分布图等的读取图文转换。
4.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区域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有关区位的问题已引起世人的关注,此类课题也是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经常涉及的问题。如工业区位的选择、农业的区位因素、商品产地与运输和销售市场之间的区域联系等,所有这些都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开展这些课题的研究,学生必需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5.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重在应用,研究性学习就是一改以往“读死书、死读书”的误区,突出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在研究性学习中,需要学生学以致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应用农业区位理论,调查研究当地发展某种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应用城市区位理论,实地考察、分析形成的区位因素等。
6.团结协作的能力。学生实践活动多是以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进行,人际交往面大大增加,团结协作的机会也远大于平时。即使是个人活动也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合作,从这一点来看,研究成果应说是大家团结协作的结晶。
7.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分析把地理事物分解成各部分和各组成要素,然后再运用比较、归纳、综合等能力,把各部分和各要素连接成一个整体,从中考察各部分、各要素间的联系进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使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地理学科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1. 发挥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功能,有利于培养综合感知能力
学习是从感性知识开始的,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感知材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在教学中提供更加丰富、更加真实的感知材料,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如讲述大气的热力作用这一抽象的物理过程时,可从夏季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引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从睛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引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从学生都很熟悉的大棚蔬菜的种植,引伸到大气的温室效应等等,并密切联系初中物理讲过的热对流的条件、热辐射的原理、水的三态变化等知识,从多方面来帮助学生加深认识。为了让学生正确地感知月相的变化,在教学中我注意运用多种媒体,同时将我国古代优美的诗词引入其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2.发挥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功能,有利于培养综合理解能力
在感知的基础上实现对学习材料的理解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中心环节。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借助思维使知识不断“内化”的过程。这就需要通过对感知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以实现知识质的飞跃。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加宽、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
3. 发挥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功能,有利于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学科哲学与地理学科素养
学科哲学就是从哲学视角重新认识学科――把握学科核心素养。
素养即学科的本质。爱因斯坦:把老师教的具体知识内容都遗忘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即学科的本质东西即素养。只有触及学科的本质,教学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只有触及学科的本质,去芜存菁,教学才能达到一种简约的境界。
地理学科哲学就是从哲学角度认识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地理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其自身发展――素养形成――的内因(根据);教师的教是外因(条件)。地理学科哲学就是地理学科的本质,是地理学科素养形成的基础和关键。
地理学科素养指从地理学科的视角观察现象、认识问题,用地理观点分析问题,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这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为观念、形成能力的过程。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地理学习而形成的、具有地理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哲学要素,渗透学科哲学
高中地理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哲学要素如:①大气、岩石、河流、森林等地理事物存在反映了世界的物质性观点;②地球、大气、海水的运动、水循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区域经济的发展等反映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观点;③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纬度变化,和东西的差异反映地域分异表现为普遍性,而地理环境内部由受海陆、地形、地形、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又出现非地带性分布。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共性,学生掌握了这种规律性,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地理教材中的哲学素材体现地理哲学规律,要求我们在分析地理问题时引导学生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善于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条件,多角度、全面地审视地理问题并把握问题重点,依据地理问题情境的变化做出具体的分析,从而寻求解决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锻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三、高考试题中学科哲学的体现,关注地理素养
近年来全国高考地理试卷的素材选取以新的文字材料、新的图表信息融入“新情境”,突出“新角度”,但无论怎么“新”和“变”,都注重思维考查,渗透情感凸显素养。
试题选取并围绕考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探究新问题,主要涉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城市、农业、交通、等值线及经纬线等知识板块的核心内容,凸显“培养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
高考试题关注的是分析思路和方法,即如何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分析论证,解决地理问题,重视地理学科素养能力的考查。命题以中国或世界某重点区域为载体创设情境,从自然地理主干知识入手,考查区域地理特征,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围绕区域分析的“在哪里”、“怎么样”、“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设计问题,注重问题的开放性;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论证、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36(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在哪里?――解决地理学科的位置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怎么样?为什么?大盐湖及周边地理特征及原因分析――解决地理学科的特征问题,培养学生的差异观念;(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围绕区域发展设问有什么?怎么了?――解决地理学科的成因问题,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探讨、论证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地理学科中人地关系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生态观念;试题选取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社会重大问题的素材,通过创设新颖的情境,考查考生运用地理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评价探究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同时更突出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
开放性试题更注重限度,在保证效度的前提下,给予考生一定的答题空间,答题的结果更能真实反映或表现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鉴别考生的地理思维品质,关注地理学科素养。
四、多方位的培养地理学科素养
新课标对地理素养的要求:在知识与方法之间,课改更强调方法,追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在学习目标上,重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关注知识量和知识系统,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终极目标。
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标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教科书则在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方面做了努力,创设了很多探究性的场景和活动。老师在教学中会采用实验、讨论、辩论、游戏、实地考察等方式多角度、多形式组织大家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地理素养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读图析图绘图能力、国家意识、全球意识、地理美感等对个体的终身发展有用;野外实践和实地考察是养成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个体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自然界的和谐、感受各种生态问题,从而获得大量丰富的真实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进而加深个体对自然界的理解、人地和谐的认同及对各种生态问题的感悟。
在教师引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辨析地理事物想象和本质,探究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在传授知识、技巧、经验、方法、思想、行为的过程中,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扎实的学科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想做、能做、会做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学科方法、学科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课堂逻辑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养成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任熠.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试题讲解.
[2]课标框架下的地理素养培养.
一、遵循教无定法的原则,多种教学方法穿插运用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理论的同时,适当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搜集整理资料、ppt制作、团队协作能力,逐步形成一边理论探讨,一边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
(一)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1.课程导入时的讨论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从“破冰”开始,“破冰课”指的就是这门课程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即第一堂课。所谓破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感,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二是消除学生与课程教学之间的陌生感,通过采取有效的手段与方法,解决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破冰课”的效果怎么样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顺利与否以及今后的教学效果,因此能不能上好第一堂课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破冰课”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取决于该课程学科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课程性质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等。本人通过几轮的探索与实践,确立较为有效的“破冰课”模式,根据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人文地理学课是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而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形成了班级学习风气、课堂氛围,这些情况要求教师在开学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本专业本班级的各种情况,即备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文地理学地域性学科特点,讲授绪论时,采用以生源地为单位的小组讨论的方式,如讨论自己家乡的农业、工业、、人口密集程度及其原因、民风民俗、旅游开况后派代表发言,轻松实现预期目标:一是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假期生活引到课堂上来;二是通过同乡之间聊家乡、在全班讨论,轻松交代人文地理学学什么和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其实人文地理学和我们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2.教学过程中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主要有:对于国内外时事热点,运用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进行讨论,运用聚落地理学知识,从我国城市化进程角度分析土地城市化与人的城市化之间的矛盾;谈家乡的民俗民风、产业结构、资源特色、区位优势,分析家乡城市地域格局和前景;分小组讨论分析家乡的地名及其由来,从而掌握地名景观这一内容;上网搜集逆城市化现象资料,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等。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既能避免教师传授知识陈旧,又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通过鼓励调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在讨论步骤上,先由同学们分组讨论,后由每小组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对参与积极性高的、有自己观点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刺激同学们讨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其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培养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及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内容。教学又是“教”与“学”的结合,在“教”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思维训练、利用ppt讲解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议论纷纷。人文地理学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实际上就是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根据实践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如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上讲台讲解民俗;从自然、资源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区位差异等方面,查阅城市规划资料,分析并解释呼和浩特市城市向东南发展的合理性;调查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的开发,分析客源市场的特点,总结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中心思想和传播方式,分析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调查内蒙古地区工业布局特点及其原因等实践教学的形式有演讲、讲课、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中还要求有ppt、文档,必须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并展示,引导学生从人文地理学视角思考当前的很多社会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如果仅仅依靠课堂理论教学,缺少适当时间、适当内容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不但不能突出人文地理学应用性,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难以落到实处。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三年制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而言,人文地理学教学中专业的外业实习不可能像地理学专业的人文地理学一样进行较系统的野外实践,但是在当下,光凭传统的讲授与板书结合的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很难吸引学生。而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并茂又可以借助影音文件的优势,直接影响学生感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费实现野外实践的不足。例如在讲述宗教景观、不同区域民居的比较、旅游景观等教学内容时就得利用影音和图片结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生动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二、探索和建构新的考核模式,促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近几年,各高校都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应用性人才,各高校、各课程的考核都改革了期末一卷定成绩的考核办法,人文地理学的考核也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考核体系。一是课堂出勤、平时作业、笔记、讲稿,按其质量和一定比例计入总分。二是实训即实践课成绩,按小组调查、实践作业、成果展示、ppt质量以一定比例计入总分。三是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成绩按比例计入总分。这样的考核方式既重视了理论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重视了笔试答题思维、思路的培养。
作者:哈斯其木格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基础教育系
关键词:地理;试卷;设计与命题;要求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90-1
地理学科知识点多、图表多,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要出好一份好的地理试卷,确实很不容易,它的设计与命题的要求很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突出基础,体现课改理念
地理试题设计要以地理课程主干知识为基础,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以地理思维方法运用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多角度地考查地理知识及其运用能力,把相关知识进行重组、迁移,挖掘其内在的联系,要求学生根据设问,提取、加工、整合多种信息,现场学习,解决问题,有效评价不同层次的地理能力和思维水平,体现新课改理念。
在地理学科的阅卷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回答综合题时,往往是挂一漏万,很难做到答题的全面。比如,请从“自然”或“经济”的角度分析,好多学生不知道“自然”或“经济”究竟有哪些内容,这就表明学生的地理思维模型还不够成熟。再如,“请谈谈北冰洋竞争日益激烈的缘由”,很多学生就只知道“资源”一个方面,思维非常狭隘。这里表面上涉及到的是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题的习惯问题,而实际上正反映了学生的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脆弱不堪,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到多少就写多少。从学生的答题中出现的错误,可以清晰的看出学生基础知识的匮乏。所以在地理学科测试的命题时,就必须多进行这些知识的训练,训练得多了,学生自然而然也就能掌握了。我认为一份好的地理试卷要有70%的基础题,学生只有基础题训练多了,才能解决相对难度较大的联系实际的现实题,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得到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才能得到培养。
二、重视图表,凸显学科特色
图表是地理试卷中常见的载体,图表的判读是地理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地理学科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地理图表有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等值线图,教师要求学生依据图表运用地理规律、原理进行判断、计算、理论阐释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归纳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揭示其空间变化、空间运动的规律,反应了学生应具备的地理素养,凸显了鲜明的地理学科特色。命地理图表题时,教师要出一些难度较低的,只要学生认真读图、掌握读图的方法,就可直接从图中获取信息而得分的题目,也要出一些难度稍大点的,从图表中读取信息后还需结合地理基础知识才能做对的题目,这种题目能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表也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的特点是将“空间概念”和“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加强文图转换、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练习,构建心理地图是一个高中生学好地理的必要素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图表题的训练。一份好的地理试卷,图表题的分值要占到80%以上,图表一般也在20幅以上。地理学科离开了图,就不能称之为地理。学生也只有掌握了读图和析图的能力,也才能算是学好了地理。
三、关注生活,注重联系实际
关注新问题、关注热点问题是地理学科的命题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注重新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收集,在命题中也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经济文化建设、全球发展态势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规律,形成新的理念,来判断、分析、阐释、评价某一地区的地理特征以及现实存在的地理问题、地理现象,探讨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甚至提出创新的见解。当然热点问题很多,而且变化较快,教师要因时而变。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不变的重点、重要问题,如重点自然灾害、重要工程建设、国际矛盾与冲突、重要活动以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等,更应该得到老师和学生的关注。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程与新课程地理对学生的共同要求。从试卷的设计来看,要处处透露着生活、生产的气息,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非常有实用性,如“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题目的设计都要有具体生活和生产背景,这就体现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杜绝死读书的现象的要求。当然,所有的生活、生产场景都仅是命题者的切入口,是表面的“虚像”,学生一定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才能体现出地理学习的有用性和有效性。
一、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开拓
1.跨学科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通对文学现象中的道德、伦理、思想、宗教、地理、经济等多种社会价值标准进行评判,并通过比较研究区分审美与艺术形式,使得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更紧密联系在一起。武汉大学张荣翼教授在发言中提到了西方正盛兴的“生态批评”,即把文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强调该领域研究具有跨学科和全球性视角的同时,认为我国学者研究生态批评应具有自己的视野和更客观的角度。正如文学反应的任何一个社会侧面一样,环保绝不是一个单纯孤立的概念,它牵涉到诸多的政治和社会因素,蕴含集团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武汉大学张箭飞教授则以“比较文学之外———略谈风景学的范围和重点”为题阐述了兼容或跨越地方研究(placestudies)、空间研究(spacestudies)、环境研究或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三支貌似独立的学科的风景学(landscapestudies)。比较文学的风景学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其研究对象锁定在其与文学、艺术和美学交叠的范围之内。近年以来西方学界围绕风景的定义、风景引发的诸如文化民族主义、地方感、身份认同、自我意识、人与环境等重大议题曾展开争论。中国学者的研究有必要在厘清诸家学说的承继或扬弃关系的基础上,对许多问题进行重新界定从而确立学术走向。邹建军教授在题为“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反思与构建”的发言中,反思了国内学者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他认为中国现有研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对西方空间批评的翻译和介绍、文学的历史地图描绘、文学中心的地理变迁、作家作品的地理分布;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比较文学地理学批评进行建构:对重要概念术语(如地理基因、地理建构、地理影像、地理叙事)进行定义,使其具有方法论意义,在文学地理学的框架下来重新梳理文学史,探讨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并可援引其指导其他一些研究。武汉大学张晶通过《山楂树之恋》及《唐山大地震》所引起的反响谈到文学通过影视艺术的嫁接、传播及文化的透视所引起的思考,由此比较文学研究应可涉及文学与艺术、文学与传播学、文学与文化等多个方面。中南民族大学尹锐则以“人文地理学与英语后殖民文学的关系”为题提出了将人文主义地理学与后殖民文学进行结合研究的倡议,他认为后殖民文学在当今是热点,人文主义地理学至少可以从风景与创伤、风景与权力、地理与逃避等三个方面切入研究。
2.比较文学研究实例。除了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理论探讨,与会学者也对自己在本领域所进行的一些实例研究进行了交流。惠州学院外语系汤富华教授首先以“论翻译之颠覆力与重塑力量———重思中国新诗的发生”发言,利用大量文学史料论证了翻译在中国新诗的产生过程中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武汉纺织大学谭燕保教授则以“他者镜像中的他者———看《女勇士》和《最蓝的眼睛》中的女性书写”为题,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分析了汤亭亭和托尼?莫瑞森在女性书写方式角度上的表层相似,但深层书写方式的巨大不同。通过对比二者去追溯主体的身份诉求便可明显看出其差异,进而推知同为美国少数族裔的华裔和黑人在美国的生存状况。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蒋金运则以“北美华人诗歌中的生态伦理中国想象”为题,通过生态伦理想象模式、策略及内容的研究透视了北美华人作为主流文化边缘体的心理图式。安徽大学刘云以“《庄子?齐物论》与《盗梦空间》的互文性解读”为题,从互文性视角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两部作品中的“梦”的异同,从而昭示了东方文化的务虚和西方文化的务实。武汉纺织大学刘慧则以“生态伦理视域下杨克的悲剧”为题,对奥尼尔戏剧“毛猿”中的珠宝店、皮货店场景、人与猩猩的握手细节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细节的精心设置显示剧作家强烈的生态伦理意识和人文关怀。湖北警官学院张友文教授谈了自己对公安文学的研究。武汉大学博士生韦照周和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杜雪琴分别关注了“羊皮纸效应”和易卜生创作中的地理诗学问题。
二、比较文学研究原则的坚守
比较文学自诞生百余年来,可以说一直是危机重重,质疑不断。中南民族大学叶绪民教授通过对比较文学学科肌理的再思考,在承认比较文学不断吸纳新方法、新角度的创新意识的同时,道出了比较文学的核心何在之疑惑。他认为比较文学研究应谨防过宽,应注重比较本体及本体的文化角色,在文学流通中去进行比较研究。如果说比较文学研究以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来分,本学科应以内部研究为主,且在外部研究中注重文学性这个关键所在。武汉大学赵小琪教授则认为比较文学就是在质疑声中显示其生命力,其研究吸纳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化用,应谓之顺理成章。同时,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在于主体间性,主要表现在研究主体与研究主体间性、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主体间性、研究对象主体与研究对象主体间性等方面。这种学科特征决定了比较文学主要研究不同国别文学的间性关系、不同诗学的间性关系、文学与文化理论的间性关系、文学与其他学科的间性关系。胡亚敏教授对比较文学提出了三点思考:其一,比较文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拓展应让我们更加清醒认识本学科所受到的理论冲击、文化冲击及与政治的结合。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与文化冲击,使得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而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使得本学科担负着对强势文化反叛的使命。其二,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应清楚,比较文学应有自己的坚守。应当把比较文学定位为跨文化的文学关系研究。比较文学既要开放又要保守,要有自己的阵地,要有助于文学的发展。其三,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民族性坚守。当今的中国需要研究民族文学,民族文学与他国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而湖北省比较文学的特点,在于中文与外语两支学术队伍的融合和互借,及身处中国腹地的包容胸襟。综上所述,此次研讨会不仅关注学科理论构建,也重视具体案例研究。这昭示着,比较文学的发展不仅要吸纳各种新思潮和新观点,更要有自己的学科坚守和发展原则。
一、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有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利的一面,但在实施过程中和评价机制上,有一些方面使教师无所适从,产生困惑:
(一)对教材的困惑
教材从体系方面作了较大改变,如《世界的地形》一节,“学看地图”部分,包括学看等高线地形图和辨别五大地形,在前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中明显渗透着地形的内容,如果按顺序进行,前面的教学就会有障碍。再如,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主要由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体现出来。学习一个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特征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个学习方法:了解某个区域的地理特征需要了解其地形、气候和河流等。新教材在自然地理部分,只出现气候部分,地形、河流部分将在区域地理中出现,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对教师的困惑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新的理念、知识的更新换代,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年轻教师对这种转变能够较快地适应,比较得心应手;对中老年教师,无论是新的理念,还是知识的更新换代,甚至是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这种转变较大,短时间很难转变过来,那么,对他们课改该如何进行?
(三)对评价机制的困惑
各地初中学校的地理学科不让参加中考,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还是处于“小儿科”的地位。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突出表现了地理课的“庐山真面目”,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性越来越强。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使得家长和学校不免也就顺其自然了。所以,多年来学生地理的成绩都不高。
二、对策和办法
初中地理学科要想走出困境,目前只能从自身做起,从课堂抓起,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及《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导下,教师应以新课标、新环境、高要求进行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育教学中,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地图化”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牵涉各种各样的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这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这也是最具有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很难成为一位好的地理教师。而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所以,地理教师还要努力学习和运用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教学手段,才能符合新形势下的地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二)“情感”教育,“角色” 转变
有的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一些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都充满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诙谐与幽默的语言、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三)转变评价机制
初中地理学科应成为升高中的科目,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展。客观评价中应重视能力化,作为“教”与“学”的评价。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就初中地理学科而言,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本学科与高中学习有什么联系,因为到初二就结业了,并且不算中考成绩,更加使学生误认为学习地理无用,所以就不学了,可是升入高中后发现地理还是很重要的学科,还得参加高考,就会后悔莫及。地理学科如果参加中考,学生就会很重视,教师教学积极性也会很高。同时更能与高中的地理知识相衔接。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有效使用地图和资料,掌握学习地理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重视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和应用环节,注重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强调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减少纯机械记忆的方式给学生灌输概念、原理;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处境及其特点,是我们地理教师成长需要明确的首要问题。针对学科特点,结合课改要求,新时期的地理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化修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初中地理学科的处境和特点
初中地理学科在初中基础教育阶段受重视程度低。不作为中考科目,学校、家长重视程度低,学生上课积极性低,学习的动力不足导致地理教学举步维艰。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科处在边缘化的境地。具体的处境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小学科,边缘化。(2)知识的衔接:薄弱的区域地理,高要求的系统地理难以衔接。(3)教研难成气候。学校为完成中考升学任务而压缩课程,教研活动较少。尽管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处在不被重视的境地,但是换个角度想问题,我们会发现地理学科是“小学科,大自在。”例如:远离学校工作重心,时间相对充裕,教学科研更有学科和时间优势;非工具学科,贴近生活,
二、新时期初中地理教师的成长之路
在同样一个教育发展水平的大环境中,教师自身的成长关键是要抓紧机遇,自主成长。
1.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全新地理教学的教育理念
只有把教书育人当做事业来追求,我们才会由从业到敬业,最终乐业,才会从追求教学技能到追求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境界;才会由匠师成长为能师,最终成为人师。
而作为新时期的初中地理教师,要正确认识地理学科,培养学生强烈的学科兴趣。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能解决实际问题,释疑解惑,这就是兴趣和动力的源泉。
2.完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的核心特征。要想成为一名符合新世纪时代特征的中学地理教师,必须结合学科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我在实际教学中常使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如利用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等,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又如,长江一节要求记忆的东西特别多,有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注入的海洋,编成顺口溜即: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人东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
3.终身学习,更新、拓宽知识
在这信息社会,教师不可能一定比学生懂得很多,要求师生互教互学,共同成长。但是教师仍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懂得多的教师一定是更受学生欢迎的。中学地理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博览群书。阅读有关杂志、书籍与报纸,如,订阅《地理教学》等。(2)网上猎取。例如“北京科普之窗”的“高科技前沿”非常有益于中学地理教学。(3)进修培训。可以通过参加地理学科教育的进修等扩大知识面,提高水平。(4)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发现与地理教学有关的实际生活的例子,课堂上巧妙地让地理走进生活,服务生活。
4.加强与同行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交流在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公开课后的教学点评,使地理教师不仅了解执教者外显的课堂教学行为,更了解执教者内涵的设计理念。这样观摩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操作与智慧的双丰收中获得了专业发展。地理教师的交流还可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同时参与各种教学论坛的探讨。例如,刚刚通过的“国培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
一、自我效能感的心理特征
1.学习动机不足。不少高中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明显缺乏学习热情,基本处于一种学与不学都无所谓的学习状态。
2.学习自信心缺乏。不少学生在初中时期经历了几次甚至多次学业上的失败,逐渐缺乏对学习的自信心,认为自己即使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下,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不能改变自己的现状。
3.学业自卑感强烈。不少高中生由于不善于挖掘自己的优点,从而引发一系列学习上的困扰、人际关系上的障碍、行为上的偏差,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二、自我效能感的行为特征
1.选择学习任务消极被动。不少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选择简单的任务,对稍难的任务则采取逃避的态度。学生如果在简单任务的情况下仍然失败,则其下一次选择的学习任务难度将更低,也越来越消极、被动。
2.学习目标不明确。不少高中学生学习目标的设置过低,既不利于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自我效能的提高。有些则设置的目标太大或过于抽象,在付出了努力后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降低学习自我效能感。
3.学业行为缺乏自我调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普遍持怀疑态度,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回避回答问题,即使回答也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二是在课前不愿进行预习,从而加大了后继学习的难度。三是在课后不愿意自主完成作业,或者通过抄袭作业来逃避老师的批评,甚至干脆不做作业。四是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因担心失败而不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式,普遍采用机械、呆板的学习方式。
三、培养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必要性
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有很大影响,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1.影响学生对地理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目标的设定是顺利进行地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学习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学生,学习目标设置的合理性要明显高于学习自我效能感中、低水平的学生。
2.影响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态度。地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对自己的地理学习能力充满信心,在进行地理学习时也往往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对学什么心中有数、怎样学胸有成竹,遇到困难时敢于正视,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而地理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同学,对地理学习往往表现出自信心不足,在学习中精神萎靡不振,一遇到困难就放弃。
3.影响学生对地理学业成就现状的归因。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往往把自己的学习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从而敢于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把失败归因为技巧的缺乏、粗心大意、不够努力等,在面对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努力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同学常常把失败归因为自己能力的不足,把成功归因其他外部的因素,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时常常选择逃避。
4.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高中生地理学习兴趣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地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兴趣有显著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学生其学习兴趣水平也比较高。
四、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1.为学生创造获得体验成功的机会。班杜拉认为实践的成败体验是形成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重要的来源,增强个体的成功体验,可以有效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让学生不断获得他人认同,包括父母、老师、同学及朋友等的肯定。这就需要地理老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并与家长及时沟通,让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第二,在地理教学中,老师的及时表扬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最为重要。地理老师应该利用多种机会对学生的任何优秀的表现与进步及时加以肯定,不要小看了在课堂上一句表扬,作业本上一句欣赏的批语,考试过后的一句鼓励。
第三,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地理教学中,给学生多创造表现的机会,如引导学生制作地球仪、黄赤交角模型等学习用具。
第四,加强地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觉得地理就在身边,可以使地理更加通俗易懂。
2.转变地理教学观念,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素质教育推行缓慢,应试教育观念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的今天,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填鸭式”教学手段者不在少数。通过增加课堂的容量,甚至挤占体育、电脑等课程的课时,不顾学生的感受,认为自己多讲点学生总能多听进去一些。课后作业的布置采用“题海战术”,试图让学生高强度的反复机械训练来提高成绩。这一做法花费了师生大量体力,但收效甚微,学生地理学业状况事与愿违。学生花费大量精力,而不能取得成功,便产生沮丧与焦虑,致使学习自我效能感受挫,对地理学习产生厌恶情绪。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心理和地理学科特点来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具体做好以下三点:一是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把握好教学内容难度,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不断进步。二是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把握好教学内容密度,给学生回味、“反刍”、消化的机会。三是精心设计课外作业,控制数量与难度,精练精讲。
3.引导学生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对于学生取得的好学业成绩有重要作用。不少同学地理成绩差,是由于目标设置不当,有些同学设置的目标太高,自己经过几次努力还是没有实现,然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质疑,逐渐丧失学习动机。也有一些同学设置的目标太低,不用努力就可以实现,同样缺乏努力学习的动机。地理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跳一跳能摘到苹果”原则帮助学生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这需要地理老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设定不同阶段可行的学习目标,达到学生在确立目标、实现目标、再确立、再实现的过程中增强学习地理的信心,提高学习地理的自我效能感的目的。
首先,要让学生对地理学科和自己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后设定合理的目标。每个学生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有的同学对地理学科非常有兴趣,且学习能力较强,要引导这些学生设置高一些的目标,有的学生对地理兴趣较弱且学习能力较差,对这部分学生首先是要引导他们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学习能力,目标就要低一些。
其次,引导学生设定具体的目标。目标定得太远,学生的努力得不到及时反馈。目标太泛化、不具体,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行动。没有挑战性的目标会使学生矮化自己,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制定的目标要是具体的、近期的、有挑战性的,让学生通过近期的努力,感受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又可以促进学生为自己设定下一步更高的目标,形成良性循环。在地理教学中,给学生在地理学业上设置目标时,根据学生情况把目标分成若干步,小步子前进。对于学习习惯的纠正也是采用这样办法,而非一步到位。持之以恒,学生的成绩会不断的提高,不良学习习惯会得到纠正。学生进步了,学习自我效能感会不断增强。
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归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诊断,寻找学习困难及得与失的原因。积极的学习归因能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能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有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促进自己不断进步。消极的归因会让学生不断逃避问题,怨天尤人,最后学无所成。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对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十分重要。当地理学业目标出现问题时,当学生碰到学习困难或考试失误时,应及时帮助学生去寻找原因,养成先从自身查找原因,而不是寻找客观因素,推却自己的责任。
【关键词】学科整合;作用;误区;对策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信息技术已经悄无声息的走进了高中地理课堂。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给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笔者从事地理教学工作多年,现就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经验进行总结。
一、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作用
1.通过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可大大促进教师学习掌握新理论、新教学方式,丰富和发展新课改理论,指导教学工作。
2.有利于地理教师深入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的重要作用,把握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方式,形成较完整的地理教学理论素质。
3.有利于地理课程改革实践,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与时俱进,改变“一本课本,一张嘴,一块黑板,一只粉笔”的授课模式,实现多种呈现方式教学,优化教学结构。
4.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问题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式转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效率。
5.有利于地理课程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素养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地理教师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精通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教师要通过深挖教材内容,精选教学素材,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实现地理资源的有效整合,从地理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例如:“常见的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首先设计为展示冷、暖锋的形成过程,然后通过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冷、暖锋是如何形成的?形成过程有何异同点?”在学生理解了冷、暖锋的基础上,接着教师提问“锋面气旋是如何形成的?”最后展示锋面气旋在我国的移动情况视频,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出锋面气旋在经过我国时不同地区出现的不同天气。
2.创设教学情境,培养观察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地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地理教师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多样性、丰富性特点、多媒体直观呈现、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地理事物,探求地理特征、原因、规律;要借助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求索的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合作精神;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观点和思想,形成观点和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学生信息加工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自我评价、反馈能力。
3.激发学生情感,突破教学重点
以多媒体所具有的特点,强调本课学习的重点、突破难点。以丰富多彩的画面、动画展示形象、引起学生的注意。应用多媒体展现地理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事物的直观形象、建立地理表象,理解地理概念。通过幻灯片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地理事实、确立起地理经验。出示地理范例、为学生提供正确操作的案例。拓展视野、激活思维、拓宽思路。
例如,在讲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的内容时,本节的教学重点是:
1.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了加剧作用。
2.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并探讨这一问题的办法。
教学难点是: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
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笔者并没有照本宣科进行讲解,而是通过多媒体将大量的影响全球变暖的人类活动的图片以及视频呈现给学生,如工厂废气的无节制排放,汽车尾气的大量产生,南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逐年上升……这些触目惊心的图片或视频不仅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环境危机,更激发了学生地理探究的欲望。结合学生自学与师生讨论,能够很好的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
三、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的整合误区
1.目标定位不准,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最终目的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许多教师对课程整合的认识仅停留在“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就是整合”这种肤浅的层次上,主要表现在目标定位不准确,其整合目标是为整合而整合,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等。甚至有些教师过分地追求多媒体效果,把一些不该“动”的文字和图片放到课件中,结果适得其反,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其教学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2.忽略学科特点,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强调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服务学科教学,不能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抹杀地理学科教学的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把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时尚标志”,盲目地把重点放在制作精美的课件上,而放弃了深入研究教材,忽略学科特点。例如地理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结合时,应重视地理现象的分析和地理规律的总结,以及地理问题的探究、解决。
3.教学设计不当,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
教师不能完全依靠信息技术,而无所适从。如果教学设计不当,教师只是把板演或讲解的内容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代替,由学生的看“演示”代替学生的主动思考,将传统的“人灌”变为“机灌”,学生的地理思维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
总之,当今地理课堂教学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加大课堂信息,提高课堂效率,让地理教学更贴近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主体,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这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宗旨和目标,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信息技术,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地理课堂教学,正是我们地理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努力去研究实践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地理;比较法;合作;兴趣;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颁布与实施,高中地理教学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及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也是当前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基本理念。而高中地理比较法是一种简单明了,对比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教学核心是对知识概念的梳理和整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书本知识内容,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至此,本文就依据高中地理课程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教学标准,将地理比较法合理地应用于高中地理所要注意的问题中,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1.地理比较法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高中地理是一门逻辑性、综合性、多样性、复杂性、区域性较强的自然学科。要让学生全面了解地理学知识就要全面地对地理概念进行总结整合,有效地引入地理比较教学方法就十分重要。介于高中地理学科内容知识的多样性,地理比较法也十分多样化,包括类比法、借比法、纵比法、中心内容比较法、横比法和综合比较法六大类。这几种比较法可以很好地将地理知识进行梳理整合,简单明了地展示给学生。各种地理比较法应用于高中地理中的数据统计比例如表所示。
而多样性的地理比较方法可以将两种不同的地理概念知识之间的相关性与区别性很好表示出来,并在日常教学中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强调。将生活中的实例更合理地引入到课堂中,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熟练地将地理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分析生活中地理现象。同时,这种引入多素材、多资源的对比教学方法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地理比较法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1)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增加课堂的枯燥性,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即使地理比较教学方法有很多优点,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在应用地理比较法时就要灵活地结合其他地理逻辑方法,增加教学模式的多元性,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我们学习高中地理(鲁教版)“水圈和水循环”课时,教师可以借助书本知识对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进行讲解。然后引入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进而让学生总结洋流对渔场的影响。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地理比较方法,对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进行分析。然后将四大渔场的地理所在图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的地理位置分别在东格陵兰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处、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秘鲁寒流的上升补偿流处。这种比较方法就可以直观地再现这几大渔场的共性,进而总结出四大渔场的分布特征和洋流的关系,得出洋流对海洋产业的影响规律。但是,仅仅借助比较法将各种渔场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还不能全面地再现其规律。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再现各种渔场的地理特征环境。然后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围绕学生认知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知道,高中生已经接近成年,有自己的判断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展开教学互动时,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教学知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课时,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时,学生可能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对比我国很多地区的环境破坏程度。但是,很多城市的学生对于环境的破坏意识不强。他们大多时候都在城市生活,对于水资源及土地环境的泛滥砍伐意识不够强烈。而农村的孩子对于环境的破坏意识更强。因为当前农村很多地区存在乱砍、土地资源荒废、河流污染的现象,对农畜牧及人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所以,教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借助多媒体的形式,结合具体的数据图表直观地将环境破坏前后的影响展示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交叉分组,认知水平均衡。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
3.总结
综上可知,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地理教学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及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特点,引入地理比较法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设计推广;围绕学生认知特点来展开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宗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
一、对教材、《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研究,准确把握高考的知识范围和难度
文综考试中的地理考试一般主要考查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即对理解地理原理有用的基本知识,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具有明显迁移和应用价值的地理知识等。因此,备课和编制练习题时,对考查的知识内容范围和难度都应有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其主要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新课改要求“一标”多本,重庆目前有三种版本的教材,教师应对三种版本的教材进行研究,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合理地取舍、增删教材内容,用好教材,把握好主干知识。
二、强调基础,重视能力要求
基础知识为常见的多用的知识,高考中无论难度如何的题都离不开基础,包括能力较强的试题也多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牢固的基础是提高分数的前提。要想突破考查能力的难题,平时就得培养能力。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不再是老师的“独角戏”可以替代的。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脑”思考;“动手”构建知识体系、归纳总结;“动嘴”讨论、交流、回答,从而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性。
三、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地理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要学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知识的堆砌。同时学生要关心身边的事物,关心时事,对事物要有好奇心,不要局限在书本,这样的学生才会把书读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创新,以不变应万变。
四、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地理方法与技能
地理考试中每题都有图,不仅图量大,而且类型多样,包括地理统计图表、等值线图、经纬网图、分布图等。地图的综合性强,对学生的分析、理解、应用能力较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措施:一是在组织教学中,尽量使用地图,并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册。培养学生读图、记图、填图、画图、析图的习惯,并将相关知识落实到图中。二是准确掌握几条重要的经纬线和地点。如中国四至点、世界区域地理中经常容易出现的地区的经纬度、南北回归线经过区域等等。三是教给学生图文变化方法,这种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精心挑选和设计读图题,培养学生图文变换能力。
五、让学生建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
在读教材时,要思考所读内容高考题可能如何呈现(即从教材中读出试题来,将教材试题化);在做题时要知道该题是考查教材中什么地方的什么知识(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将试题教材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个新的案例,应指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寻找教材中相似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在后期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克服“只见试题不见书本”的倾向。
六、适当关注热点问题及热点地区,从地理角度把握热点问题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热点问题几乎是每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必考内容,因而热点问题的教学复习也是高三地理教学复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热问题很多,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确定属于当年考试范围内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热点问题,并做好相关的资料收集工作。一是时间概念。时事地理是指发生在上年5月至本年4月的重大地理事件、工程。如与克里米亚及邻近地区有关的地理问题。二是学科特色。例如:当今人类共同关注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中东问题、中国的四大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涉及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热点问题应倍受关注。如去年冬季我国中东部地区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与天气、气候、大气污染等相关问题应引起重视。
在准确判断哪些属于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热点问题基础上,分析它们有哪些考点或从地理角度应掌握哪些与之相关的内容是把握热点问题的关键。从地理角度对热点问题进行考点剖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区域概况,对于涉及具体发生地区的热点问题,要了解相关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区域地理概况。主要从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人文地理特征(人地关系、经济、交通、城市等)角度去把握。二是相关原理,对于涉及地理学科相关原理的热点问题,要能运用本学科相关原理解释这些热点问题或现象的变化过程和成因。三是影响意义,对事件、大型工程、重大活动等热点问题,还要从地理角度掌握其影响意义,这些往往不是书本现成知识,需要教会学生基本思路和方法。
七、注意答题技巧和规范性训练
可以通过对于地理试题中常见的原因分析和条件罗列进行梳理,建立答题的模式,作为学生必要的答题示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组织答案的能力;通过精练精讲,把答题的步骤、答题的技巧、答题的策略、审题和检查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逐步形成答题方法和习惯。
八、针对学生出现较多的错误进行训练,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