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32: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产业行业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方面,陈涛(2010)、杜文中等(2012)、赵俊仙等(2012)分别分析了陕西、河北和山西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促进文化产业投融资创新的政策建议。[7-9]此外一些学者还分析了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差异的原因,如袁海(2011)的研究认为要素禀赋、集聚经济与产业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10]综合相关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国外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国内现有研究主要是进行文化产业投融资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如何获得金融支持等。关于我国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相对缺乏,考虑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因素的研究则更为鲜见,因此我们可尝试构建经济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来实证分析各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
二、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体系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我们用各省域文化产业增加值衡量文化产业(C)I的发展,用各省域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股票市价总值和保费收入的合并值衡量金融体系(FS)的发展,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1.文化产业增加值与金融体系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1)Moran指数检验Moran指数主要用来检验经济变量的空间集聚状况,如果经济变量的Moran值为正且越接近1则说明空间正相关性越强,越表现为空间集聚。从表1各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Moran指数表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到2011年各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Moran指数均为正值,全部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了中国各省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空间集聚现象。从表2各省域金融体系的Moran指数我们可以看出,省域金融体系的Moran指数也均为正值,说明中国各省域金融体系同样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空间集聚现象。(2)Moran指数散点图检验Moran指数散点图(见图1和图2)将各省域的文化产业发展集聚分为四个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第一象限HH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被同样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包围;第二象限LH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被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包围;第三象限LL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被同样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包围;第四象限HL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被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包围;其中HH和LL空间关联模式为正的空间相关性,LH和HL空间关联模式为负的空间相关性。金融体系空间集聚的空间关联模式也是如此。从表3可以看出200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HH空间关联模式有12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3个省域,到2011年HH空间关联模式有11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5个省域,说明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空间集聚趋势。从表4可以看出2005年金融体系HH空间关联模式有7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5个省域,到2011年HH空间关联模式有7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7个省域,说明金融体系呈现空间集聚趋势。
2.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体系的LISA分析
我们可进一步运用局域空间关联指标分析不同位置的空间关联模式,检验局部地区高值和低值的空间集聚状况。由2005年、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和金融支持体系的LISA分析图(见图5至图8)可以看出,文化产业与金融体系发展形成两个不同的集聚区域:一个是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浙江在内的长三角高值集聚区;另一个是以新疆为中心包括周边的、青海等省域在内的低值集聚区,从2005年到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体系空间集聚趋势在加强。我们还可发现文化产业增加值高值集聚区域一般也是金融体系高值集聚区域,可以初步做出金融体系可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判断,这可以通过进一步构建经济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来实证分析金融体系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三、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
1.实证模型的建立
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LαKβ,其中Y表示文化产业增加值,L表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K表示文化产业资本投入,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金融体系规模(金融体系又可分为银行业金融BI和证券业金融S)I,两边取对数可以构建以下模型:
2.度量指标与数据说明
美国经济学家Raymond提出用M2/GDP作为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的指标。但相关研究发现中国的M2/GDP自1990年以来明显高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高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按常识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不可能高于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因此我们需选择其他指标衡量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这里用存贷款余额、股票市价总值作为金融资产的变量,其与GDP的比值分别代表银行业(B)I和证券业(S)I金融发展水平。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本文采用的数据样本为2005-2011年的年度数据,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文化产业资本投入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2006-2012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统计年鉴》等,其中2010、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数据来源于SPSS软件的估计。3.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一个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员、资本投入,还需要金融体系的支持,同时还会受到周边地区金融体系的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金融体系的空间集聚增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因此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应该引入空间因素。传统OLS模型估计没有考虑到空间因素,我们可以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SLM模型和SEM模型来分析金融体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1)2011年当期模型OLS分析选择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C)I为被解释变量,2011年文化产业人员投入(L)、文化产业资本投入(K)、银行业发展(B)I和证券业发展(S)I为解释变量的当期模型进行分析。从表5的2011年当期模型的OLS估计结果我们看到Moran指数为1.9042822,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未考虑空间因素的经典OLS模型估计出现误差,对于如何选择具有空间因素的空间滞后模型还是空间误差模型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利用LM和RobustLM的数值来进行,我们看到LM(lag)和RobustLM(lag)比LM(erro)r和RobustLM(erro)r更显著,因此2011年当期模型应该选择SLM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分析。由表6的2011年当期模型的SLM估计结果,我们看到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空间自回归系数为0.0901,说明了我国省域之间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依赖性,省域之间呈现正的溢出效应,邻近省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促进本省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0.09个百分点;银行业支持的回归系数是3.5889,说明当期银行业发展对文化产业有显著的支持作用,银行业发展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3.59个百分点,证券业支持的回归系数是-1.6132,表明证券业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我们还可以发现文化产业人员投入、资本投入对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支持作用,2011年人员投入、资本投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分别支持当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和0.31个百分点。分析结果表明当期模型中银行业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效果最大,人员投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效果高于资金投入,而证券业的发展则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2005-2011年跨期模型分析选择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C)I为被解释变量,2005年文化产业人员投入(L)、文化产业资金投入(K)、银行业发展(B)I和证券业发展(S)I为解释变量的跨期模型进行分析。从表7跨期模型的OLS估计结果我们看到Moran指数为0.5778529,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未考虑空间因素的经典OLS模型估计出现误差,对于如何选择具有空间因素的空间滞后模型还是空间误差模型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利用LM和RobustLM的数值来进行分析,我们看到LM(lag)和RobustLM(lag)比LM(erro)r和RobustLM(erro)r更显著,因此2005-2011年跨期模型应该选择SLM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分析。由表8SLM估计结果,我们看到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空间自回归系数为0.1110,说明我国省域之间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依赖性,省域之间呈现正的溢出效应,邻近省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促进本省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0.11个百分点;银行业的回归系数是1.7264,说明2005年银行业发展对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支持作用,2005年银行业发展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提高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72个百分点,证券业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2005年证券业发展对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难以确定。我们还可以发现文化产业人员投入、资本投入对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支持作用,2005年人员投入、资金投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分别支持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26和0.38个百分点。分析结果表明跨期模型中银行业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效果最大,人员投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效果高于文化产业本身资本投入,而证券业金融发展则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难以确定。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关键词:文化产业 统计指标 存在问题 实施建议
一、文化产业统计的重要意义
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做好文化产业统计,及时掌握和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效益、速度等状况,是规划好“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的需要,是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各级党委宣传部、统计局、省直各有关部门、各文化产业集团要把抓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反映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文化产业和经营活动的发展情况和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分析
1.文化产业分行业的核算指标
文化产业涉及诸多行业,为测算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考核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贡献,必须建立以文化产业分行业增加值的总量和构成为主的核算指标,目的是满足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汇总需要,分析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行业构成,比较各行业的发展总体状况。
2.文化产业单位统计分析指标
文化产业单位统计分析指标的建立是为各产业单位提供一个分析比较的统计标准,力图从产业活动的生存、发展和赢利的角度去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单位的发展情形。设置时按经营条件、效益状况、资产运营、偿债能力、发展前景等五个方面进行。
3.文化产业单位的基础指标
文化产业单位的基础指标是为满足文化产业行业的核算和统计分析的需要而提供基础数据的指标。考虑现行各文化产业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设置时分为三类指标:Ⅰ类(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Ⅱ类(执行商业企业会计制度)、Ⅲ类(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
4.文化产业的相关辅助指标
为了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状况、便于分析对比、国际比较,为预测决策提供较为翔实的相关基础资料,我们尚需设置以下统计指标。
三、文化产业统计任务和力量矛盾突出
1.加强文化产业统计的领导和组织协调
各地方统计局加大文化产业统计的组织和协调力度,加强与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定期汇报和研究文化产业的统计工作,对文化产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安排和部署。各地方部门和统计局要加强组织协调,做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组织实施,促进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2.依法统计,确保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地方经济普查机构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法制观念,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文化产业统计“不出假数”,数据来源真实、可靠、过程科学、结果可信。要坚持依法普查,履行普查中知悉的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认真做好文化产业单位的排查摸底、等级审核和行业编码等关键环节的工作,尤其是要做好非文化产业法人单位附属的文化产业活动单位的登记、准确界定其行业类别,做到单位不重不漏,定性准确。
3.切实抓紧、抓好文化产业单位清查工作
(1)在经济普查单位清查阶段,县、乡普查办科技和文化产业调查组组织相应专业人员。
(2)通过培训后,相关人员直接参加有关文化产业的调查对象登记、编码、审核、确认等工作。
(3)在录入过程中,协助各专业调查人员做好文化产业单位的甄别,全面准确反映开封县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四、加强文化产业统计相关策略分析
1.将文化产业统计纳入国家工作重心
完善文化产业统计, 首先是国家统计系统要破除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流程的传统概念, 将文化产业统计纳入国家统计系统的总体规划。文化产业统计的主要内容应由国家统计系统完成, 而非主要依赖文化部门提供的信息, 这样, 才能保证文化产业数据资料的完整、及时, 保证统计范围涵盖于文化产业的各个门类和部门, 保证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貌。将文化产业统计纳入国家统计系统工作流程的首要任务是完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2.强化价值指标意识
虽然我国现行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包括了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份额, 但是, “文化产业增加值”指标的知名度还很低, 在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时, 也很少有人使用该指标, 这与我国统计年鉴至今还没有公布单独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商品增加值”、“文化服务增加值”不无关系。文化产业增加值作为核心指标,能够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但只靠这一个价值量指标不能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层次来动态反映文化产业的变化趋势,不能够全面客观考核文化产业(单位)的运行业绩。为此, 应以文化产业增加值为中心, 设立系列价值量指标。
3.将文化产业统计调查制度化、规范化
从长期来看, 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最好由统计部门直接收集, 而非间接使用文化部门提供的数据。原因在于, 由统计部门直接收集, 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文化商品纳入文化产业统计范畴, 如果仅依靠文化部门收集数据, 很可能更多地将文化产业统计落在“文化事业”统计的视角。但从目前的情况看, 一步到位地做到这一点也有一定难度。为了弥补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的不足, 可以由统计部门牵头开展文化产业统计专项调查, 以便提供较为全面的文化产业规模、结构、效益等信息资料。
4.依法统计,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依法统计,是确保文化产业统计“不出假数”、“真实可信”的重要保证,也是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的领导及有关人员要进一步加强法制观念,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各文化基层单位要建立、完善统计台帐、统计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使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各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真实、可信。
5.切实加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领导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愈来愈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科学决策都需要质量更高、内容更全面的文化统计数据。文化产业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因此,各级统计部门、各文化产业主管部门要把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来抓,加强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明确一名主要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并确定具体经办人员,同时还要为文化产业统计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要把这次统计当做当前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克服一切困难,切实抓紧抓好。
参考文献:
[1]杨绪忠, 张玉玲, 刘冶.文化产业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教育, 2005,(9)
关键词:文化产业 竞争力 评价指标 体系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1-219-02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知识、信息、娱乐、休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获得了极大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文化产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为重要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表明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原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现实生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天津是我国北方的文化中心之一,以曲艺、戏曲等文艺特色见长,近年来,在原创动漫等领域发展迅猛,文化产业已被确立为天津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含义,明确了天津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选择的原则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天津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含义
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行业的集合,其具有以下特点:一、文化产业是个开放系统;二、文化产业是由核心行业、中间行业和外层行业所构成的一组行业集合;三、这些行业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体现在:一是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正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全面提升国家及地方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地方创意经济的必然要求。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中指出,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得更快,美国为14%,英国为12%。美国由此发出“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的宣言。
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指文化产业通过对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稳定持续地进行生产、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在文化产业中的具体表现。从空间角度看,文化产业竞争力有两个层面:一是国际层面,二是国内层面。前者通常是指特定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即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后者则指一个国家内部特定区域的文化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即区域文化产业的区际竞争力,可简称为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从本质上看,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竞争中,特定区域的文化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表现或地位。
三、天津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选取适当的指标来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能够准确衡量竞争力的合理因素。文化产业竞争力合理因素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产业相关利益体,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当局等。对于产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产业外部使用者而言,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合理因素信息必须是有效的和准确的;对于产业内部的管理者而言,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合理因素信息必须是实用的和易获取的。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应明确如下原则以选择天津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1.相关性。文化产业竞争力合理因素信息必须是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的,对其决策有用。也就是说文化产业竞争力合理因素信息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即决策相关性。
2.可靠性。文化产业竞争力合理因素信息对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及其绩效的反映是有效的、可靠的,是一种真实反映。如果文化产业竞争力合理因素信息与产业绩效没有相关性,那么这样的信息并没有对产业的文化资源进行真实可靠的反映,也就是对产业来说是无用的,因为决策者关心的是产业绩效的驱动因素。
3.可操作性。选取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合理因素信息必须易于衡量、易于理解,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即使设计一套相关性强且可靠性高的知识资本变量也因不能操作而无法得以使用。
4.可比性。文化产业竞争力合理因素信息必须在不同行业之间可以比较,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较。可比性是相关性的具体化要求,有了可比性,才能使文化产业竞争力合理因素信息变得对决策有用,这是因为决策往往需要横向和纵向比较。
5.积存性。文化资本作为对产业绩效有贡献作用的资源,表现为各种知识资产。企业的知识资产具有积累和存储性质。文化产业竞争力合理因素信息也必须具有积存性质。积存性衡量准则要求知识资本变量不应包括表示知识资本变化的增长性变量。知识资本增长性变量,即知识资本流量,是知识资本变量随时间变化的量,是反映知识资本变化的量。有了知识资本积存性变量,即知识资本存量,求其对时间的导数就是流量。因此,知识资本变量应该只包含积存性变量。
总之,文化产业竞争力合理因素信息衡量应尽量使用客观性变量,尽量使用数量型变量,尽量使用积存性变量,同时,还必须考虑天津文化产业的地域特点。
四、天津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为了创造持续的文化竞争优势,使之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同时,文化产业要获得持续的发展能力必须获取相应的利润才能确保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既是一种技术行为,更是一种经济行为。因此,本文所构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既有技术目标的考核,也有经济目标和社会指标的考核。具体来讲,技术指标包括技术和产品、技术与技巧把握程度、传承率、持续创新能力。经济目标包括新艺术品种的开发能力、新艺术品种的市场份额、开拓市场的能力和财务收益。社会指标包括对其他行业的作用程度、对相关行业的促进程度、对社会居民的影响程度等。
1.技术指标分析。
(1)技术与产品。技术是产业的灵魂和立足之本,产品是产业创新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技术和产品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石。对技术与产品,我们应该重点分析技术与产品的核心部分即艺术品种的特色性、新颖性、趣味性、启发性等,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艺术品种水平、获奖情况和该艺术品种的普及率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评价依据:①艺术品种水平,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际独特;二是国内独特、国内先进、平均水平;②获奖情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级各等级奖包括国家、省市、地区的各类奖项;③艺术品种的普及推广情况,艺术品种被同行业采用、使用的范围和程度,被人们熟知的程度等。
(2)技术与技巧把握程度。文化产业中的艺术品种大多数是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的,其具有如下特点:不能够以编码的形式(语言和程序)贮存,如果没有知识创造者的参与和介绍就无法被清楚地表达出来;不能独立于认知主体之外而存在,很难转移和传达交流;通过人类的直觉、经验以及人类的心智模式等形式在“干中学,学中干”中生产出来;离散分布、不易加总,需要依靠认知主体之间高度信任密切合作和自身的体会与感悟才能够获取。因此,技术与技巧把握程度的高低是衡量文化产业创新程度和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评价依据:①每个艺术品种被从业者了解和熟悉的程度;②每个艺术品种被从业者掌握的程度;③每个艺术品种每年演出的次数;④每个艺术品种受观众欢迎的程度。
(3)传承率。传承率是指一项艺术品种代际相传的比例。艺术品种传承率的高低一方面关系着该艺术品种是否被社会大众接受,另一方面也关系着该艺术品种的发扬与继承,因此与其技术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
评价依据:①每个艺术品种招收的学员数量;②每个艺术品种受学员欢迎的程度;③每个艺术品种的历史延续性。
(4)持续创新能力。持续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保持自身技术优势的能力。一个产业只有获得并保持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才能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长期目标是做大、做久、做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对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培养。
评价依据:①基础创新能力;②模仿创新能力;③二次创新能力。
2.经济指标。
(1)新艺术品种开发能力。新艺术品种的开发和新工艺的采用是与艺术品种质量的好坏、生产成本的高低、产业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相联系着的,其直接关系着产业的经济效益。
评价依据:①核心品种的开发能力;②附加品种的开发能力。
(2)新艺术品种的市场份额。一种艺术品种在市场中占多大份额,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在同行业竞争者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最终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多寡。
评价依据:①新艺术品种的销售收入;②新艺术品种的销售收入增长率;③新艺术品种的市场占有率等因素。
(3)新艺术品种开拓市场的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的高低关系着产业传承率的高低,关系着产业的品种和技术能否迅速满足市场的需求,能否顺利实现产业品种的价值。
评价依据:①新艺术品种进入市场的壁垒;②对新市场的了解程度;③能否在原有市场上维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等因素。
(4)新艺术品种财务收益。获取高额利润是产业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产业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标志着产业发展能力的大小和高低。
评价依据:①核心资产的价值;②投资增长的倍数与回报率;③投资报酬率等因素。
3.社会指标。
(1)对其他行业的作用程度。文化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其他行业具有重要的精神和智力支持作用,特别是在文化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环境高度不确定,新的技术以及艺术品种不断更新的新条件下,该产业对社会经济其他产业的支持就显得更为必要。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评价依据:①为其他行业提供的精神支持程度;②为其他行业提供的智力支持程度;③为其他行业提供的经济支持程度。
(2)对相关行业的促进程度。文化产业是由核心行业、中间行业和外层行业所构成的一组行业集合,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这些相关行业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核心行业居于首要地位,代表着文化产业的特色和优势,中间行业处于外层行业与核心行业的中间位置,为核心行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外层行业处于最的位置,为核心行业和中间行业的顺利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因此,当文化产业核心行业的特色和优势获得长足的发展,就会为中间行业和外层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平台,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壮大。
评价依据:①为相关行业提供的经济支持程度;②为相关行业提供的物质支持程度;③与相关行业的协作程度。
(3)对社会居民的影响程度。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的代表,为国家、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动力,它的发展壮大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众多喜闻乐见、多姿多彩的艺术品种和艺术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和文化生活多层次、多样化的追求,不断陶冶人民群众的情操,塑造美好的情愫,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为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评价依据:①满足社会居民的精神生活程度;②对社会居民的精神面貌影响的程度;③对社会居民价值观、认知观的导向作用程度。
五、结论
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是以技术和产品评价为基石,以艺术品种为核心,以获取超额财务收益为目标,既注重对新艺术品种的挖掘与开发,亦注重追求艺术品种的高传承率和持续创新能力的获得和保持,准确衡量产业竞争力的合理因素,为天津市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基金项目: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编号:D1005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09YJA630106)]
参考文献:
1.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雷光华.关于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0(1)
3..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测度分析[J].求索,2007(2)
4.胡惠林.文化产业学-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5.朱春红.促进环渤海经济圈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开放导报,2007(5)
6.王岚.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
长期以来,“数据缺失”是文化产业的一个“软肋”――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形象描述多,实际数据少。这不仅对宏观决策难以提供参考依据,也难以为业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其实,早在2004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国家统计局牵头组成了课题组,提出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此分类标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统计的口径比较接近。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中,也以此为标准,收集了大量文化产业第一手数据资料。
近日,国家统计局对这两次经济普查的数据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权威解读,让我们从这场“数字盛宴”中,了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轨迹,把握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脉搏。
文化产业“盘子”有多大
文化产业到底包括哪些?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统计标准――欧盟的文化产业统计包括了建筑学;加拿大的文化统计包括了建筑和设计;澳大利亚的包括了设计和体育;而美国,文化产业更是“巨无霸”,是包括艺术、休闲和旅游、体育、信息和通信的“大文化”,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能达到50%以上……
那么,中国的文化产业采用怎样的统计口径,整个文化产业的“盘子”有多大?
马京奎(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司长):在经济普查中,国家统计局把“文化及相关产业”简称为“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按此分类,文化产业共有9大类和24个中类,包括国民经济行业中的99个小类。
文化产业的9大类别又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传统意义上文化产业为主的“核心层”,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为主的“层”,三是生产销售文化产品的“相关层”:
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四类;
文化产业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三类;
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两类。
旅游业是否属于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的第六大类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中,有“旅游文化服务”,它包含旅行社、风景名胜区管理、公园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动物观赏服务等。
体育是否属于文化产业?美国体育业被计算在娱乐产业中,而在中国的统计中,体育业没有被包含在文化产业中。
对比2008年和2004年的数据,文化产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对增加就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2004年相比,2008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达到7630亿元,增长121.8%;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由2.15%提高到2.43%,提高了近0.3个百分点。据最新统计,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400亿元左右,比2008年现价增长10%,快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相当于同期GDP的2.5%左右。
2008年的第二次经济普查中,进一步摸清了文化产业的“家底”:
单位数量增多。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共有法人单位46.08万个,与2004年相比,增长近45%;法人单位数增长最多的类别是“核心层”的新闻服务(增长216%)和“层”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增长111%)。
资产总量增加。2008年,法人单位拥有资产总计27487亿元,比2004年增长50%。资产规模扩大显著的类别是网络文化服务(增长157%)和其他文化服务(增长115%)。
发展速度较快。从实现的增加值角度看,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2004-2008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同期GDP的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3.6个百分点。
值得强调的是,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扩大就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中“增加值”和“从业人员”两个指标最能体现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
“增加值”反映的是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和贡献。2004年,文化产业中只有相关层的机制纸及纸板制造这一个行业小类的增加值超过200亿元。而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有10个行业小类的法人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超过200亿元。再从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人均增加值上看,2008年为7.11万元,比2004 年的3.55万元增加一倍。这些都说明,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从业人员”反映的是对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程度和对就业的贡献。文化产业从业总人数不断增加,2008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182万人,比2004年增长18.6%,占全国从业人员(77480万人)的1.53%,占城镇从业人员(30210万人)的3.91%。
据统计,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玩具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文化用品制造四个行业,共计有从业人员339.8万人,占相关层全部就业人数的74.7%,仅玩具制造就创造了90.2万人的就业机会。
文化产业动力哪里来
在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层中,共有45个小行业是从事文化服务业的,这些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从2004年的67.2%提高到2008年的74.5%。
统计显示,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规模扩大。每个行业经营性单位增加值所占比重,反映了这一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也反映了这个行业的活力所在。
那么,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何来?
马京奎:可以看出,文化产业的发展依靠文化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先行改革的行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产业发展进度也相对较快。比如,作为文化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出版发行行业是文化体制改革步伐较快、成效较大的领域,其市场化程度都较高――图书出版84.7%,报纸出版71.7%,期刊出版67.1%,音像制品出版88.0%,电子出版物出版91.2%。在第二届“文化产业30强”中,12家是出版发行业的龙头企业。
这些数据和事实,充分体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果。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所界定的45个文化服务业中,每个行业均有经营性产业活动和公益性事业活动之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核心层、层中的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以及相关层中的所有单位一般都已实现市场性经营。2008年,这45个文化服务业中,经营性单位实现增加值2710.45亿元,公益性单位实现的增加值为928.62亿元,而2004年的经营性单位增加值仅为861.36亿元,公益性单位增加值仅为420.77亿元。这说明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在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方面成效明显。
2008年,我国文化服务业中市场化程度较高(90%以上)的有14个行业,分别为摄影扩印服务、广告业、其他计算机服务、旅行社、知识产权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室内娱乐活动、图书及音像制品出租、休闲健身娱乐活动、会议及展览服务、电子出版物出版、游乐园等。
市场化程度低于20%的有9个行业,分别为专业性社会团体、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人文科学研究、群众文化活动、烈士陵园纪念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广播。这些行业也正是在文化体制改革中需要政府大力扶持,保持其公益性特点的单位。
2008年,文艺创作与表演、艺术表演场馆等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比2004年有所提高,2004年均在20%以下,现在分别为23%和32.7%。这些数据反映了这些行业改革的进展和成效。
相信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这些领域的市场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对相关产业拉动作用会更大。
文化产业效益怎么样
文化产业是“烧钱”还是“挣钱”?文化产业的市场模式能否支撑可持续发展?这些关于文化产业的效益问题,是投资者最关注的,是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风向标”和“指挥棒”。
资本是逐利的,当看到一部《建国大业》就能有超过4亿元的票房收入时,资本显然嗅到了味道。可当看到投入一些文化领域,迟迟不见效益时,资本又开始徘徊了。面对文化产业的多重属性,社会资本是否会碰上“玻璃门”或“弹簧门”?
马京奎:通过利润等指标看,近年来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2008年文化服务企业法人单位的营业利润为981亿元,比2004年增长5倍多。在45个文化服务行业中,营业利润亏损的行业由2004年的17个减少到2008年的2个,营业利润超1亿元的行业有33个,营业利润超10亿元的行业有16个,营业利润超100亿元的行业有3个。
营业利润位列前6名的行业依次是:广告业(260亿元),其他计算机服务(112亿元),旅行社(110亿元),室内娱乐活动(61亿元),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56亿元)和图书出版(48亿元)。这6个行业的营业利润占全部文化服务业营业利润的66%。
当然,文化产业投资也是有风险的。出现经营亏损的单位占全部单位的比重达到五分之一,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产品生产企业的亏损面达到19.5%,规模以下为16.8%;文化服务业企业的亏损面为21.8%;限额以上文化产品批发零售企业的亏损面为19.3%,限额以下为28.6%。
挑战与机会并存,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是一块新的“处女地”,除了憧憬和激情,更需要理性,这样文化产业才会愈行愈健。
(6月16日《光明日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文化产业分类一览
第一部分文化服务
一、新闻服务新闻业
二、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1.书、报、刊出版发行
⑴书、报、刊出版
图书出版 报纸出版 期刊出版 其他出版
⑵书、报、刊制作
书、报、刊印刷 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
⑶书、报、刊发行
图书批发 图书零售 报刊批发 报刊零售
2.音像及电子出版物出版发行
⑴音像制品出版和制作
音像制品出版 音像制作
⑵电子出版物出版和制作
电子出版物出版 电子出版物制作
⑶音像及电子出版物复制
记录媒介的复制 音像制品复制 电子出版物复制
⑷音像及电子出版物发行
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批发 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零售
3.版权服务
知识产权服务 版权服务
三、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1.广播、电视服务
广播电台 其他广播服务 电视台 其他电视服务
2.广播、电视传输
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服务 有线广播、电视接收 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 无线广播、电视接收 卫星传输服务
3.电影服务
电影制片厂服务 电影制作 电影院线发行 其他电影发行 电影院、影剧院 其他电影放映
四、文化艺术服务
1.文艺创作、表演及演出场所
文艺创作与表演 文艺创作服务 文艺表演服务 其他文艺服务 艺术表演场馆
2.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
文物保护服务 文化遗产保护服务 博物馆 烈士陵园、纪念馆 图书馆 档案馆
3.群众文化服务
群众文化馆 其他群众文化活动
4.文化研究与文化社团服务
社会人文科学研究 专业性社会团体 文化社会团体
5.其他文化艺术服务
五、网络文化服务
互联网新闻服务 互联网出版服务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 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
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1.旅游文化服务
旅行社 风景名胜区管理 公园管理 野生动植物保护 其他游览景区管理
2.娱乐文化服务
室内娱乐活动 游乐园 休闲健身娱乐活动 网吧服务 其他娱乐活动
七、其他文化服务
1.文化艺术商务服务
文化艺术经纪 模特服务 演员、艺术家经纪服务 文化活动组织、策划服务
2.文化产品出租与拍卖服务
图书及音像制品出租贸易经纪与艺术品、收藏品拍卖服务
3.广告和会展文化服务
第二部分相关文化服务
八、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
1.文化用品生产
文化用品制造 乐器制造 玩具制造 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制造 机制纸及纸板制造 手工纸制造 信息化学品制造 照相机及器材制造
2.文化设备生产
印刷专用设备制造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电影机械制造 家用视听设备制造 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 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
3.相关文化产品生产
工艺美术品制造 摄影扩印服务 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九、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1.文化用品销售
文具用品批发 文具用品零售 其他文化用品批发 其他文化用品零售
2.文化设备销售
通讯及广播电视设备批发 照相器材零售 家用电器批发 家用电器零售
关键词: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传承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24-01
一、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特点鲜明。庆阳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致使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民俗文化产品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庆阳香包刺绣、庆阳剪纸、环县道情皮影、陇东窑洞文化、红色文化等五大类,民俗文化产品也是种类繁多,既包括庆阳香包,剪纸,皮影,刺绣,泥塑,根雕等为代表的物质形态的,也包括以庆阳皮影道情,陇剧,杂曲,民歌,荷花舞,唢呐艺术,徒手秧歌,社火等为代表的非物质形态的,同时,围绕婚丧嫁娶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民间文化风情也很具有独特性。由于开发程度的差异,庆阳的民俗文化以庆阳香包艺术文化最为典型。
(二)产业规模效益突显、文化产业化之路基本形成。根据庆阳市统计局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4月17日,庆阳文化产业名录库核查入库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法人单位共计423家,其中全市有民俗文化产业公司110多家,正式注册的56家,对外设立营销窗口43个。2012年第10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展出民俗文化产品200余万件,吸引参观人员达10万多人(次),累计销售113万件,销售额达1123万元。2012年庆阳市八县区文化产业投资完成7.9827亿元,从业人员70220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8254亿。
二、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缺乏品牌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主导行业的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主导行业的发展则需要品牌产品的带动。庆阳市虽然提倡以香包为主导产品,但是特色不明显,生产厂商缺乏品牌意识,行业内生产厂商由于涉猎的产品种类繁多,行业内分工层次较低,因此主要产品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不利于产品的品牌化,产业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趋同现象明显 。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是在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该产业发展受到重视的程度较晚,发展的市场化水平较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中没有形成以核心产品为牵引的经营机制,追求全面且简单地发展模式,生产厂商涉猎的产品种类多,但是该行业内不同厂商生产差异化程度很小,生产趋同现象明显。
(三)产业发展市场化水平不高,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尚处于继承传统文化的阶段,整个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全的适应市场化的模式,突出的表现是文化企业的运营模式没有完全地市场化,没有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的补贴和干预行为尤为明显,文化企业发展缺乏市场竞争,活力不足;利用市场手段对于文化企业的调控不够,政府进入和干预的程度过大,导致文化资源配置适当和低效率;文化企业的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待提高,主要是民营资本与国营资本待遇不对等,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积极性受挫,部分民俗文化资源存在国家垄断。
三、庆阳民俗文化产业传承与创新的模式选择
(一)进一步加快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建设步伐。民俗文化产业化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文化的传播,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因此民俗文化产业化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化的发展必须以市场化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是要建立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提供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二是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竞争规则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构筑完备的市场竞争体系;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开放的程度,允许更大范围的民营资本进入。
(二)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产业保护的法制环境和行业准则。构筑完备的法制环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备前提。完备的法制环境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行业的健康发展,极大的保护民俗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正当的经济利益,从而调动企业生产和研发的积极性,特别是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规范准则和规章制度,有效的规范文化企业的行为,从而提高文化企业的运行效率。
(三)创新营销模式,加快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庆阳民俗文化产品营销更多是政府搭建平台,主要以各种艺术节的形式来进行营销,营销的手段和形式单一,除此之外的营销手段都比较简单,利用现代化营销模式较少。因此,应该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营销,搭建快捷全面的营销平台,一方面可以降低营销的成本,提升营销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扩大营销的范围,扩大其影响力。
(四)以项目带动为出发点,提升文化产业层次。产业的发展需要原始积累,在产业原始积累阶段,产业项目的带动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快捷的方式,通过各种项目的带动,可以进一步改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以项目带动为出发点对于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园项目是《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确定的重点文化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建成一处集公共文化服务、民俗文化产品研发交易、文化产业孵化培植及旅游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集聚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的层次将会极大地提升。
参考文献:
[1]石齐;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孙永生.张彦喜;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农业, 2006(03)
[3]黄立群;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1
[4]卢渝.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与对策[J].新华文摘.[5]强双龙;甘肃省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9
[6]中国.庆阳网http:///
关键词: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苏州地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3)04-0068-03
苏州市《加强“十二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苏州要加快构建一支总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发展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针对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供需矛盾突出这一现实紧迫问题,作为市属高校,应切实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水平,为苏州建设文化强市输送大量优秀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探讨如何基于能力本位创新和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必要。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院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包括:
(一)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
文化产业涉及的行业众多[1],包括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图书出版刊行、创意设计文化服务业、文化旅游服务业、网络文化和动漫服务业、文化会展广告服务业等。因涉及和涵盖的内容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脉搏,更不能结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和重点来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关人才;既要求学生掌握各类文化产业行业所涵盖的各类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能全面具备各类职业技能。而专业教师在学生兴趣导向上没有给与准确指导,从而造成了学生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重点不清晰,就业时感觉迷茫,缺乏方向性,很难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产业管理相关的工作岗位,同样,用人单位也招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
(二)师资队伍建设难以跟进
由于文化产业这一新兴行业的迅猛发展,尚未形成具有文化产业专业背景、知识和能力兼备的师资队伍。[2]尽管近几年来,从事文化产业的研究者逐渐增多,但远远不能满足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要求。同时,文化产业专业教师对文化产业性质和规律探讨不够深入,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研究队伍,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研究还处于相对薄弱的阶段,
(三)教学方法缺乏改革创新
鉴于师资队伍的薄弱,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以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远不能满足学生提高职业技能的需要,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收获甚少,势必导致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四)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完善
高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中,课程体系多侧重于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一方面,课程设置缺乏全面系统的实践性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上,一些授课教师偏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职业技能的训练。学生即使走上文化产业相关工作岗位,了解工作流程,但缺乏实
践操作能力,依然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这些困境和难题,必须要围绕转变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与市场接轨,在专业建设中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业、行业(企业)为主导,制定专业标准,将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融入培养体系。要培养具有宽广的文化视野、了解文化产业市场发展规律和运作模式,具有现代管理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苏州市文化产业的振兴输送经营管理和策划的专业人才。
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具备的能力要素分析
结合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向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将培养规格定位为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文化品位和较强的辩证思维、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沟通协调、书面语言表述能力;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企划宣传、文案设计和社区文化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基础应用技能。具体细分,应由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四部分组成:
(一)职业通用能力,即适合于各行业职业的一般通识能力,包括语言沟通能力、英语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必备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二)职业基础能力,即满足文化产业各领域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等工作内容所需要的基础性能力,主要包括礼仪接待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能力、项目策划管理能力、企划宣传能力、广告策划能力等。
(三)职业岗位能力,针对苏州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突出其专业性要求的各子行业具体工作岗位能力,包括文化企业的项目经营运作、文化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研能力、文化审美与品鉴能力、文化活动策划与实施能力、文化产品营销能力等。
(四)职业发展能力,即维持该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
三、建立能力本位的文化产业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能力本位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从事文化产业管理类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出发点,确立能力目标,并围绕工作能力来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改革: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财税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文化产业的概述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创造、生产、流通、销售、分配、储存和提供文化服务的市场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这里的“文化”非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指的是一种产品,以文化为资源、产业为手段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与由政府提供文化公共品的文化事业区别开来,它的主体归属于第三产业,富有现代意义,其范围包括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等9大门类,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范围还可能扩大。
(二)文化产业的功能
文化产业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自不必说,除此之外,还具有经济、政治功能。第一,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文化产业以文化资源为生产要素,其投入引起生产和消费的增加,转化资源为生产要素,其投入引起生产和消费的增加,促进就业。第二,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密集性、创造性等特点,主要依赖智慧创造,资源消耗少,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生力军。第三,文化产业有利于培育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其产品和服务能够教化公民的观念、思想、意识、行为,并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安排。
二、我国现行文化产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1.增值税政策
现行增值税对于劳务行业人仅限于对加工、修理修配征税,而其他绝大部分劳务被排除在增值税征税范围之外。2009年增值税改革后,增值税征收范围变得更小,而大部分文化产业都征收营业税。就文化产业而言会引发一些问题:一是,现行的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文化产业的重复纳税。文化产业与一般的工业比较,其资本的有机构成普遍较高,其资产多表现为知识产权、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的购买和开发过程中的智力投入往往占文化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但是这些投入并不能抵扣,获得增值税抵扣,影响了企业对服务的投入。二是,不对文化产业征税也使得增值税环环抵扣的链条机制发生断裂。对于从文化产业购入服务的生产企业来说,对这部分将不能获得增值税抵扣,影响了生产企业对服务的投入。
2.营业税政策
就目前文化业营业税政策而言,无论是税目设置、税率设计和计税依据,都存在着进一步改进的空间。第一,从税目设置看,营业税对课税对象实行列举法,即不在列举范围内不征税。我国文化业营业税不仅与体育、娱乐业混同设计,而且过于笼统、宽泛,无法适应文化产业多型态、多业态发展的趋势,且与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存在着诸多抵牾。文化产业各行业的鲜明特性决定了营业税政策改革必须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发展态势和长远走向。第二,从税率设计看,营业税税率设计未能充分体现行业差别,未能突出应鼓励的文化产业,当然更不能对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型态作出相应的税收政策应对。
3.所得税政策
国家对文化产业的企业所得税政策主要体现在《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千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两个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11号)及补充通知等。分析以上政策法规和政策实践会发现,我国文化企业所得税政策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税收优惠期限不符合文化产业成长周期,优惠周期过短,容易诱发文化企业短期行为。两个通知文件指出,“对于试点新办文化企业、转制企业实行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但是对于影视业、动漫业的大部分企业来说,其公司的运营周期较长,从创意研究到生产,以及开拓市场大部分至少要 5 年。但税法规定“三减两免”政策在高新技术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是在获利年度开始计算,由于免征期不一样,对企业的扶持和优惠力度差距就相当明显。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一)改革增值税
有步骤、有重点地扩大文化产业增值税征税范围。鉴于文化产业领域增值税征税范围过小,增值税链条断裂、重复征税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建议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呼声越来越高。尽管扩大文化产业领域增值税征税范围,可望达到减轻文化企业税负和公平税负之功效,笔者以为,应有步骤、有重点的扩大征税范围。第二,制定并出台有利于发展文化服务贸易和“走出去”的税收政策,对文化产品出口实行更具激励作用的出口退税政策。运用税收抵免、税收饶让、延期纳税、免税等不同的财税政策,鼓励文化企业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的比例;对进口文化产品继续实行减免税优惠政策。
(二)调整营业税
调整税目。首先,调整和细化文化产业领域相关的营业税目并区分核心行业和外延行业在税目,以克服现行税目划分过粗、过于笼统的弊病制定和细化主次清晰的营业税。其次,扩大和规范文化产业营业税免税范围和领域。涉及营业税免税主要集中在电影拷贝收入、转让电影版权收入、电影发行收入以及在农村取得的电影放映收入、文化企业在境外演出从境外取得的收入和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等环节和领域。为发展小城(集)镇特色文化实体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考虑对其相关主体的经营活动全部实行免征营业税政策,诱导贴近民众、民间的特色文化实体和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新文化;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138-02
文化强大乃国家实力象征,加快发展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完成我国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转变,是“十二五”期间的必要任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但与经济规模还不相称,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对国家财政政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我国财政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
1.财政注资文化产业投资资金
2011年7月6日,第一只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宣布成立。这是历史上中央财政首次注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引起全国上下以及国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在我国提出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下,这只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成立意义深远,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标志着中国财政投资方式和文化投融资改革的一次全新的突破。
2.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除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以外,国家财政还大力扶持具体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漫产业就是一个典型代表。2010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作为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牵头单位,文化部对经认定的重点动漫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并进行了相应的补贴,经认定的重点动漫企业是以后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扶持重点,将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五种税收减免优惠的待遇。
3.财政支持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
为探索财政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策略和合理路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在财政部支持下,2010年6月,由文化部命名设立的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在武汉大学揭牌并正式成立,落户于2010年3月26日成立的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这是继在高校建立首个国家文化创新研究基地(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之后文化产业研究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在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与配套的财政政策的实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需成立专门文化研究机构加以调整和解决,为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理论和学术支持。
二、我国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财政用于文化产业的拨款不足
在中央财政的支持和保障下,“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增长迅速。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78%。可以预测,“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年增加值势必会长驱直入,有望在2016年达到3.1万亿元,占GDP比例将达到5%。但是从现阶段中央财政拨款来看,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从图1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08年进入低谷,只有2.43%,而在2010年达到升到最高,达到2.78%,但是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拨款在全国财政支出里的比重一直处于不到0.5%的低下水平,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也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相符。财政拨款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前进步伐。
图1 “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与财政拨款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7—2011》及《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1》。
2.财政文化投入结构不合理
我国财政对文化的投入主要可以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投入。艺术表演业、公共图书馆业、群众文化业等具有代表性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增加值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如图2所示;近年来国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财政拨款也逐年增加,如图3所示。而它们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贡献,远远不及以电影业、音像业、游戏业、新闻传媒业为代表的文化娱乐业。2010年,我国文化娱乐产业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828亿元;2011年,文化娱乐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85亿元,首次逼近千亿元大关,更好地带动了整个文化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而文化娱乐行业主要是来自金融投资,而不是财政拨款。为了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在文化娱乐行业也应该加大财政拨款支持,并进一步优化财政文化投入结构。
图2 2005—2009年中国文化事业分行业增加值
数据来源:《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6—2010》
图3 2005—2009年中国文化事业分行业财政拨款
数据来源:《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6—2010》
三、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对一些文化报刊和文化杂志,以“政府采购”的方式支持其扩版不加价、免费赠阅、有买有送;在安排“表演下乡”、农村电影放映、农家广播电视村等经费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二是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拨款资金也采用转移支付的方式,以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性转移支付相结合的形式资助。并且转移支付的对象以中西部贫困地区和落后的农村地区为主。三是大幅增加对国家重大文化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保护的投入,加大对革命遗址、红色旅游和少数民族特色风景区的旅游维护和重建的拨款。总之,扩宽财政文化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地位。
2.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针对文化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税收管理,建立灵活的税收支持机制。在文化企业的初创时期,对文化企业在购买无形资产的进项税额允许抵扣。在文化企业发展中期,政府应实施贷款利息优惠政策。在文化企业成熟后期,政府应扶持构建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让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对资金周转出现临时性困难的文化企业,在一定的期限内暂缓应缴税款或者以税收返还的形式设立专项资金,解决文化产业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对文化企业用于再投资的收入,免除其已缴税款;对创新含量高的文化产业,实施减免进口关税。对于中小型文化企业,在增值税方面可适当降低一般纳税人标准,对企业研究创新所获得的奖励,免征或减征个人所得税。
3.调整和优化财政文化投入结构
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应该制定不同的财政资金计划,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必须明确经营性文化产业在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创造价值的核心地位。除注资公益性文化事业外,加大对经营性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尤其是以电影业、音像业、游戏业、新闻传媒业为代表的高产出、高利润娱乐产业,是财政资金需要调整的行业。政府应该和市场合作,共同担负起文化娱乐产业蓬勃发展的重任,推动产业链的发展。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合理界定财政应该支持的文化产业范围,科学权衡各类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
4.重视文化产业投入资金的绩效考评工作
各基层政府和综合部门应该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和正确的绩效观,重视文化产业投入资金的绩效考评工作。绩效考评应该围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核心,因此要加强绩效考评管理和监督工作,特别是要实现监督方式和管理模式向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与事后专项检查相结合转变,而不是传统意识上的集中性、临时性的事后评价。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绩效责任制,利用绩效考评软件的信息化、系统化,提高资金分配使用的透明度和覆盖面。同时要针对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使文化产业投入资金的绩效考评工作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5.改善政府的管理方式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服务型政府。一方面,政府的管理形式从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调控为主,改变对文化企业过度干预的现状,集中精力制定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培育文化产业综合应用性人才和文化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另一方面,完善文化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颁布一些与文化建设、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基本法律,如《广播影视法》、《出版法》、《艺术演出法》、《图书馆法》、《美术馆法》、《博物馆法》等,以及文化产业投融资运行法规、财政税收法规等。
参考文献:
[1] 吴学丽,李秀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0,(2):81-83.
[2] 梁云凤,孙亦军,雷梅青.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J].税务研究,2010,(7):23-26.
[3] 王德高,陈思霞,卢盛峰.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探析[J].学习与实践,2011,(6):105-111.
〔关键词〕 文化业态,内涵,动力,趋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3-0093-05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形式、内容和运行规律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为:文化业态范围的拓展、新兴文化业态的涌现、文化科技的创新、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技术标准的研发制定、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提升等。传统文化产业理论对新兴文化业态演化的解析力下降,迫切需要提出新的理论来回答文化业态理论与实践问题。
当前“文化业态”一词经常出现在政府部门的工作报告中,内容偏重“培育新的文化业态”的政策导向。党的十七大报告着力强调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2009年9月,《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提出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重点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充分关注文化业态课题的研究。熊澄宇从文化形态、文化业态与文化生态三者关系的角度,认为文化业态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成 〔1 〕 ;胡正荣从融合和集群化角度,探讨了新旧媒体的组织结构与业态创新 〔2 〕 (P296-305 );崔保国阐释了中国传媒产业的结构变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3 〕 ;郭鸿雁从具体业态演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传媒文化业态创新历程,认为我国传媒业态创新表现为单一结构、分工结构、模块化结构的替代过程。〔4 〕
总体上看,我国文化业态理论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偏重政策和个案分析,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不足。本文从产业演化角度探讨文化业态的内涵与分类,分析文化业态演化的动力、内容及规律,并总结文化业态演化的趋势,以期为文化业态理论研究尽微薄之力。
二、文化业态的内涵、特征及其分类
研究文化业态演化机理首先必须界定文化业态的内涵、特征及其分类。
(一)文化业态的内涵。文化业态是指文化企业为应对外部环境、市场竞争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组合文化产品价值链不同要素而形成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企业运营形态。文化业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业态与企业商业模式密切相关,是指文化企业的运营形态,如文化产品生产与流通、文化旅游、文化地产等商业模式;广义的文化业态还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是文化行业的组织类型和结构,表现为文化产业的业种、业状和业势。文化业态本质上是对文化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生产效率、企业形态的一种综合描述。从空间角度看,它是对文化产业业种范围的界定,并探讨其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时间角度看,它是对文化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未来演化趋势的揭示,内含业种、业状和业势的多维综合性定义。
(二)文化业态的特征。文化业态包含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交叉融合性。文化业态的交叉融合性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的衍生业态,行业内部、各行业之间交叉渗透形成的业态,以及与其他产业融合产生的新业态。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融合性文化业态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复杂,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二是分工专业化。主要表现在服务外包现象的创意设计、传媒、影视制作等专业服务企业的出现。三是独特性。文化业态演进具有文化产业自身的运行规律。四是动态性。文化产业目前正处在高速成长阶段,其要素构成、产业范围、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等持续演化升级。与此同时,文化业态也在不断地积累与创新。文化业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创新的演化过程。
(三)文化业态的分类。文化业态本身是一个集合概念,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将其严格分类。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件把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上述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既包括提供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和文化休闲娱乐(如游览景区服务、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的活动;也包括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还可以重新组合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产业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从业态功能和效用角度看,文化业态可划分为传媒类、休闲与娱乐类、版权类、创意类四大类,每一类的业态功能不同,其行业门类也不一样(见表1)。
从文化资源类型与技术融入水平两个维度,文化业态可划分为四个象限的内容。如图1所示,高技术融入与历史文化资源融合创新而形成工艺品业、美术业、出版业等;高技术融入与文化智能资源融合创新而形成传媒产业、创意产业、广告业等;低技术融入与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而形成文物保护业、文化旅游业、文化艺术业等;低技术融入与文化智能资源结合而形成文化娱乐业、园林业、体育业等。
随着外部环境不断演化,文化产业与高新信息技术相互融合,文化产业的升级以及与其他产业的交叉融合,呈现出范围日益延展、内涵日趋丰富、业态不断创新的趋势:新文化业态将出现,传统文化业态或存或亡,文化业态类型的划分标准随之改变,划分维度更加多元,划分难度加大。
三、文化业态演化的动力、表现形式及规律
文化业态演化是指文化业态发展变化的动态累积过程,主要包括新业态的产生和业态演化的形式、内容、规律与速度。文化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涌现出新的文化产业形式和内容,产生新的文化业态。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使得文化产业的业态、种类和格局不断演化。
(一)文化业态演化的动力。目前,文化业态演化动力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成果分散且较少。从整体上看,主要有环境理论、制度创新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环境理论认为,文化业态的演化是由经济、政治、法律、技术等环境要素的变化推动的,诠释了不同地域、环境产生差异性的文化组织与业态。制度创新理论认为,文化体制的改革、文化企业制度及相关法律政策的创新促进了新兴文化业态的出现,特别是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多元化繁荣。技术创新理论指出,科学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产生出新兴文化业态,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从外部环境、文化产业、文化企业三个层面分别揭示了文化业态演化的动力机制。
在推进文化业态演化的诸多动力中,既有直接动力、间接动力之分,又有主力与辅力之分。随着时间、地点、演化主体的不同,三个层面的动力交叉演进、相互作用,共同驱动文化业态的演化。
1.外部环境层面。外部环境层面主要包括消费需求变化、技术进步、文化体制改革、制度政策变迁等要素。消费需求是决定文化业态产生与演化的根本动力,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业态的多样性。文化业态的演变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休戚相关,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时间的增长,人们增强了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的变化激发新业态的涌现。同时,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融合运用,推动了不同文化行业之间的融合,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从而创造了新兴文化业态。另外,文化体制改革如企业上市、兼并重组、外资引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多元发展;政府政策措施如投融资政策、财税政策等,推动了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
2.文化产业层面。文化产业层面包括竞争与融合两股力量。竞争包括同业间竞争和异业间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激发了文化企业的变革与创新,推动了文化业态的演化。文化业态初创期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传统业态企业,成熟期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业态内的不同企业。融合包括同业间融合和异业间融合。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文化业态融合的内涵更加复杂,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同业间的融合提升传统业态,如图书馆配、经纪租赁等;异业间的融合产生新兴业态,如文化地产、数字电视、网络电影、电子图书等。文化的竞争与融合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业态的演化,文化业态的演化又反作用于文化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
3.文化企业层面。文化企业层面包括文化企业的学习模仿创新机制、文化企业家及管理者等要素。文化企业作为经营管理组织,其变革与创新必然影响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文化企业的学习模仿与知识积累推动了文化业态的演化,主要体现在学习模仿已有业态并创新生成新的业态。文化企业家具有创新精神,善于发掘和把握市场机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价值观也影响业态演化,如市场营销战略规划有利于业态的细化和差别化。从反向影响看,文化业态的演化也提醒企业要把握未来趋势,增强学习与创新能力,着力发展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业态。
(二)文化业态演化的表现形式。文化业态演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新业态的产生、个体业态演化和业态集体演化三个方面。
1.新业态的产生。新业态是文化业态演化的逻辑起点,但新业态的生成离不开原有业态。对新兴文化业态是否产生的正确判断是文化业态演化研究的重要命题。赵志立将数字内容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产业和数字版权产业等视为新兴文化业态 〔5 〕 ;范玉刚把新兴文化业态的范畴定格为网络文化产品 〔6 〕 ;柏定国认为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应从新载体和新商业模式入手,新业态是先进技术糅合了传统文化艺术因子的产物,文化资源的开发应建立在高新技术的载体平台上,新商业模式应注意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 〔7 〕 ;陈芋润、祁述裕立足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应用判断新兴文化行业,认为新兴文化业态主要是指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推动下不断衍生的新兴文化行业 〔8 〕 。推动新兴文化业态产生的主要动力,一靠技术进步,二靠人类创意与创新,两者互相作用创造出新兴文化业态。文化业态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资源整合式、专业分化式、组织管理创新式、技术融合式等,外部动因促进业态创新从而产生多样的文化业态。赢利模式的恰当运用是文化产业成功实现利润目标的关键。新兴文化业态的赢利模式必须遵循“市场需求先导、文化内容创造”原则;赢利模式成功的奥妙在于文化资源的国际化配置、无形资产投资以及体验式营销。〔9 〕
2.个体业态演化。个体业态演化是文化业态在特定时间、空间内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指文化业态生命周期的演化。文化业态生命周期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文化业态生命周期是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延伸应用。文化业态生命周期相对完整,能较好地体现文化业态的不同时间、空间特征。个体文化业态演化的内容包括演化速度、模式及动因。演化速度是指文化业态演化生命周期的长短以及各阶段的时间跨度变化。一般而言,随着高新技术的进步和环境的变化,文化业态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演化时间变短,整个生命周期缩短。演化模式主要包括螺旋式(正常的一轮接一轮的演化)和突变式(超越某个阶段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两类。
3.业态集体演化。文化业态集体演化是指从文化行业角度去分析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生命周期和各业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化业态集体演化内容包括演化的速度、方式与动因。文化业态集体演化速度主要指整个文化行业生命周期的长短和发展状况,包括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或停滞不前,以及其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变迁。文化业态集体演化方式指业态结构、地位作用的变化,演化的重点以及未来主导业态与从属业态的关系等。随着新兴业态的涌现,新兴文化业态将引领时代潮流,并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文化业态逐渐式微,市场份额下降,必须通过变革创新来提高竞争力,促进自身的转型升级。
(三)文化业态演化的规律。笔者根据文化业态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提出基于从数量与质量的文化业态演化规律和基于产业关联的文化业态演化规律(见图2)。
1.基于数量与质量的文化业态演化规律。文化产业从初级发展到中级,再发展到高级阶段,相应地文化业态数量从少到多、质量从粗糙到精致。从技术融合角度看,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越来越密切,科技进步改变了文化产业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文化业态从技术含量低的传统文化业态,发展到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新兴文化业态。〔10 〕
2.基于产业关联的文化业态演化规律。文化业态从行业内部的衍生整合,逐步扩展到行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再拓展到与其他产业的多维关联。产业关联文化业态遵循以文化资源为主,向以业务、市场为主,再到以技术、资金为主的演化路径。文化业态演化经历了横向拓展、纵向深化以及自我更新的过程。文化业态演化的重心不断地改变:在文化行业内部的衍生整合时期,业态演化的重心是文化资源;在文化行业之间的交叉渗透时期,业态演化的重心是业务和市场;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多维关联时期,业态演化的重心是资金和技术。
总之,目前文化业态的演化处在初级阶段,准确把握文化业态演化的规律难度还很大。随着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新兴文化业态的不断出现,以及大量文化企业成功案例的呈现,才有望正确认识并揭示文化业态演化的内在规律。
四、文化业态演化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提升,我国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文化产业不断涌现,文化业态呈现多样化、专业化、优化升级的态势。基于文化业态演化动力、内容及规律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文化业态演化的趋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兴文化业态引领时代潮流。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迅速上升,最为突出的是动画、漫画、游戏等。不适应需求的传统文化业态逐步被市场淘汰,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业态继续保持活力。新兴文化业态将占据主导地位,各地区纷纷加快发展动漫、网游、数字、传媒等新兴文化业态。
2.文化业态的持续交叉融合。文化业态内部的衍生整合,文化行业之间的交叉渗透,以及与其他产业多维关联发展继续深化,新兴文化业态随着融合的进程不断崛起,如文化地产、数字电视、网络传媒、游戏动漫等。
3.各种文化业态和谐发展。中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差异大,市场消费需求复杂多样,文化业态多元竞争合作发展,文化企业普遍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适应市场需求的传统文化业态仍将保持活力,适应时展要求的新兴文化业态前途无量。各地区选择发展符合实际情况的主导文化产业,形成重点突出、多种业态和谐发展的局面。
4.科技进步强化文化业态演化进程。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广泛融合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业态的创新演化,文化业态演化的周期和方式都将发生改变。科技进步产生新的文化业态,文化业态的演化周期因科技创新周期的缩短而缩短,科技创新主导的文化业态演化将呈现多样化、数字化和融合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熊澄宇.对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若干思考〔EB/OL〕.新华网,2008-01-28.
〔2〕胡正荣,车 辉.文化创意产业核心与发展关键〔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
〔3〕崔保国.2007中国传媒创新报告〔J〕.传媒,2008,(2).
〔4〕郭鸿雁.基于系统观的文化业态创新研究〔J〕.现代传播,2009,(4).
〔5〕赵志立.文化产业发展要重视新兴文化业态〔J〕.成都大学学报,2007,(5).
〔6〕范玉刚.业态创新的文化竞争力〔J〕.瞭望,2008,(4).
〔7〕王 晨.专家热议文化产业新业态〔N〕.中国文化报,2008-05-16.
〔8〕陈芋润,祁述裕.浅议新兴文化产业的未来趋势〔J〕.人民论坛,2006,(11).
一、景宁畲族文化产业标准化建设存在困难
(1)技术的私有性,难以形成共享的财富。长期以来,技术作为民族民间艺人的谋生手段,具有很强的排他性,而标准是要平民化,使其有公开性,这对矛盾的存在,制订标准就有了人为的障碍。既使有制订标准的计划,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2)畲族文化产业不发达。在发达国家,企业是制定、修订标准的主体,我国标准化管理部门也倡导此项原则,但我县畲族文化企业少,规模小,虽需要标准,但没有太多的精力、财力从事标准化工作,很难成为畲族文化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主体。(3)人才缺乏,制约标准化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畲族文化传统技艺被简单作为一门技术来对待,忽视了系统教育和高层次教育,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畲族文化标准化建设缺乏有系统研究的,能将经验上升为理论的高层次人才,加之标准化人才的缺乏,都成了畲族文化产业标准化发展的瓶颈。
二、景宁畲族文化产业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应该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共同参与的关系问题。畲族文化产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的工作,同时也是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因此要特别强调“政府主导”的原则。(2)应该把握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色畲族文化产业标准化工作,既具有一般标准化工作的共性,同时又有其特殊性。推动特色畲族文化产业标准化建设,要将标准化工作的普遍原则与特色文化行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将学习标准化建设较好地区的先进经验与我县县情相结合。(3)澄清一个误解。特色畲族文化产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畲族文化艺术的灵魂是它的个性,怎么能够制定标准呢?”,这是一个十分明显但又根深蒂固的误解。
三、景宁畲族文化产业标准化建设急需开展的工作
(1)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畲族文化标准化建设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文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特色畲族文化标准建设机制,加强畲族文化行业标准化组织的基础建设工作。(2)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要加大公共性的畲族文化系列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经费的财政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有条件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参与制(修)订畲族文化标准。(3)加强文化产业标准化基础建设。推出一批畲族文化标准化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全面推进畲族文化标准体系研究,形成涉及质量、工艺、功能、技术等级评定等畲族文化标准体系。(4)培养文化产业标准化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文化产业标准化专业人才,逐步建立特色畲族文化产业标准人才库。(5)加强特色畲族文化标准化建设的推广宣传。大力加强标准化知识的普及、宣传和加大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全社会各行业的专家学者对特色畲族文化标准化建设的创新。
作者:雷卫军单位:景宁畲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键词:湖南文化;产业集群;产业链;文化改革
所谓“产业集群”,简单来说,就是将传统单一生产经营活动集中起来,最终形成产业化、社会化、集中经营互助大生产的一种新型组织经营模式。产业集群最早出现在美国,由于此种经营方式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带动国家及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现在其已成为全世界产业改革与运作的核心模式。对于湖南而言,文化产业集群化的改革与实施不但有助于湖南省各地区文化领域间产业的交流融合,提高其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资源利用间的综合效益,还对湖南省乃至全国文化创意行业的快速发展有着良好助力,下面就让我们从现实出发,对如何实现湖南文化产业集群改革予以研究。
1湖南文化产业现状
1.1湖南文化产业组织现状分析
湖南省作为我国拥有悠久历史传承的文化大省,自古以来就拥有着很多优秀的文化古迹与浓郁的文化气息,众所周知,一谈及“江南水乡”、“江南才子”,我们首先联想的就是湖南江苏一带的人文与风水气息。据相关数据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整体经济发展有着翻天覆地的巨大改变,2015年湖南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2.9万亿元,人均GDP为43114.65元,比2014年增长了538.62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5%,而根据国际相关数据测算结果来看,“当某地区恩格尔系数低于40%时,其人群消费结构即开始产生质的转变”,简单来说,就是从单一的物质需求向文化、娱乐等精神需求逐渐转变。而在此环境下,湖南文化产业组织结构也有着相应的变动,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湖南省文化产业组织架构来看,目前湖南省已拥有一大批以“长沙晚报”、“广电传媒”、“湖南出版集团”为代表的优秀且成熟的文化传播媒体与企业集团。其次,从产业市场结构来看,湖南省整体文化结构也已形成以影视娱乐、新闻广播、报刊杂志为先导的文化产业整体架构,并与国外发达国家影视文化集团搭建起了良好的互动协作平台。但与国外成熟的文化市场相比,其不论是在市场架构还是组织模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市场结构仍属于垄断竞争型产业。再次,从市场行为来看,由于目前湖南省文化产业仍处于垄断经营阶段,其市场整体竞争环境仍较为封闭,众多新闻广播、影视传媒主要依靠垄断版权、兼并媒体等方式提升市场占有率,其文化市场准入堡垒较为严重,这对于新兴文化媒体的发展有着较为不利的影响。最后,从经营规模来看,由于国家信息与文化行业把控较为严格,外加管理水平落后,目前湖南省多数文化企业规模经济问题较为突出,多数影视媒体公司分布零散,集团化组织模式应用较少,外加政府行为干预,其整体区域的集群规模化经营难以形成。
1.2湖南文化产业形成集群条件
众所周知,一个产业从初始发展直到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集群化规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与磨合。尤其对于文化产业集群而言,不但需要必要的行业生产技术与完善的产业链,在地质人文、投融资环境、当地文化消费水平上也有着很大需求。而就当前湖南省文化行业整体发展现状而言,其文化产业集群已具备初步条件。首先,从人文地质、经济环境因素来看,湖南省地处我国中南部地区,整体人文环境良好,据2010年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湖南人口约为6570.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为3244.53万人,乡村人口为3325.55万人。全省基础设施发展完善,具有良好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几年随着湖南卫视、广电传媒等行业的迅速崛起,政府与国家大力支持湖南省的文化产业,这为湖南省文化产业集群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与法律支持,据统计,2015年湖南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约有853.3万人,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传媒发展大省。其次,就消费群体来看,湖南省自古以来文化传承水平就较为良好,其人均受教育水平普遍较好,2014年湖南城镇居民高收入家庭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类消费支出就高达3214.36元,农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类消费支出为523.6元,整体消费水平在全国排名第二。也正是拥有着如此庞大的文化娱乐消费群体,外加湖南省居民对于文化产品消费质量需求的逐步提升,迫使当前湖南文化产业必须有所突破创新,而唯有实现其省内文化产业集群化改革,才能满足消费者高涨的文化交流需求。最后,从企业组织架构与产业链结构来看,湖南省不但具有一大批老牌实力雄厚的文化教育企业与集团公司,随着国家全民创业号召,各类新型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与市场潜力的中小型娱乐影视教育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崛起。为适应文化行业发展需求,湖南省不但加大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建立起了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文化媒体行业体系,还放宽了传统文化企业贷款融资限制,为其文化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平台,外加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湖南省整体文化产业欣欣向荣,这位其产业进一步集群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界环境,相信只要提供良好的政府导向,湖南文化产业集群定然会取得不错成绩。
2湖南文化产业形成集群发展目标
2.1湖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目标
就当前湖南省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现状而言,湖南文化产业市场虽然较为繁荣但整体市场集中度不高,低端市场垄断性竞争严重,新兴企业准入堡垒明显。为此,要想完成湖南省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目标,必须从其基础市场结构、市场原有竞争体系出发予以改革调整。首先,在市场结构方面,湖南文化消费市场必须打破传统市场结构模式,根据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市场集中度的研究显示,市场集中度是影响市场效率与影响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最佳市场集中度约为40%~65%,如果低于此区间,市场效率明显降低,若高于此区间,就会导致市场垄断行为出现,为此,要想实现湖南文化产业集群最好将其市场集中度维持在40%~65%,这样有助于整体产业结构健康有序发展。其次,在市场行为方面,湖南省文化主管及当地政府应提前制定好相应规范化市场行为准则,对于已经存在或潜在存在的价格垄断行为加以制裁,以此形成“无价格串通、无产品共谋、无恶意竞争”的“三无”型良好市场竞争氛围。这样不但有利于企业间相互良性竞争化改革,还有助于湖南文化产业形成投资融资多元化、多种所有制经营模式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最后,湖南省相关政府还应积极配合当地文化发展需求,积极培养一批具备良好竞争意识的文化企业集团,提高省内文化市场整体资源有效配置与整合水平,通过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双重把控,形成集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全民创新于一体的新型文化产业集群格局。
2.2湖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通过对当前湖南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发展特点了解,并结合西方产业化、集群化发展规律经验,笔者认为要实现湖南文化产业集群,在其发展模式上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采用“自发性文化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两个模式。所谓“自发性文化产业集群”,是指在保持原有产业发展规模的基础上,以特定企业为核心,集中市场资源协同其他企业共同发展,最终形成规模化市场集群的发展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以湖南省当地原有大型文化企业为核心,通过企业合作、兼容并包、委托经营等多种方式,带动周边大批中小型文化企业共同发展,最终在市场调节与政府管理共同影响下,形成功能协助、优势互补的良性文化产业集团。而所谓“产业园区”模式,主要是借鉴当前工业园区发展形式,将其高效、高产化经营方式应用于文化产业的一种大胆尝试。其模式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资金来源上,文化产业园区主要是通过政府招商引资而来,而非依靠当地特色产业个人投资,为此在投资规划与整体布局上具有良好的大局观。第二,文化产业园区内部采用规模化发展方式,其文化产品多样,各生产部门间协同运作,大大降低了同类行业间恶性竞争问题的出现。第三,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政府建设,相对于自发性文化产业集群,园区文化企业间相互联系较为松散,彼此间信任感不强,其之间联系主要依靠政府与相关中介调和。就目前湖南省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态势来看,主要以自发性文化产业集群为主,其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在当前湖南省仍处于探索阶段,例如2010年以长沙晚报报业集团等多家文化公司筹建的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就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之一,其集合了影视创作、文化传媒、旅游休闲、出版印刷、创意设计多种元素为一体,是当前湖南乃至中南地区最具代表性与指导性的文化产业集群标志性园区。
3进一步完善湖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途径
为进一步完善湖南文化产业集群,当地政府与企业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相应改革完善。一方面,在原有集群发展模式下,实行连锁经营模式。对于现已存在的、运营较为成熟的湖南文化传媒公司,可以在资金允许条件下,直接开设连锁文化公司,将其成功的企业管理手段、经营模式、企业文化直接拷贝,不但扩大了文化公司自身运营规模,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其公司间连锁关系更将其文化集群效果发挥得更为良好。另一方面,尝试市场结构中企业产业间的并购联合。对于非显著性规模文化产业公司,湖南省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企业间的联合并购,提高其经济性。以出版印刷行业系统为例,当前湖南省各类出版社多为零散,相关部门可以将分散的出版部门、营销发行部门、印刷部门及物资供应单位整合起来,共同走集团化发展道路。这样不但大大节约了企业不必要的管理成本支出,而且集群化整合还将极大提高其内部联系,这对于其文化公司业务拓展、资金周转与信息交流也有着良好助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湖南文化产业集群品牌的培育和维护单靠文化企业自身是不可行的。只有改变集群博弈规则,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才能使博弈结果实现高效。湖南当地政府或文化行业协会应通过总体战略的规划以及惩罚机制的确立,来引导资源配置和产业集聚,约束集群内文化企业的自利行为,培养其主动发展集群品牌的意识,培育和维护具有湖湘特色的本土文化品牌,以推动湖南文化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荣.对浙江小企业集群模式的评价[J].价格月刊,2014(2).
[2]骆静.发展中国家集群比较分析及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产业;企业管理
1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步伐,现代科学企业管理助益文化产业,尤其是企业文化的科学管理与应用,将大大提高企业竞争软实力,使其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狂潮中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约翰•科特曾表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作用,它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2企业文化与文化产业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在实践经营中长期的沉淀和创造,塑造出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在引导、激励、内在认同等方面发挥着优势。价值观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属于企业文化的外显形式,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等则是其物质承载者。文化产业属于社会文化中的经营性文化部分,是文化的经济属性的集中表现。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坚持创新驱动,促进重点行业全面发展,其中包括演艺业、娱乐业、动漫业、游戏业、创意设计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艺术品业、文化会展业、文化装备制造业等,这些囊括大部分的文化产业内容。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它的研究重点包括文化产业理论、创意产业以及具体的文化产业实践;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但它更多的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与微观企业文化应用上。在针对文化产业与企业文化的研究中,只有一些企业文化在具体文化产业企业管理中的实例,比如易旭明、喻兰淳的《迪士尼传媒企业文化管理研究》,两者相兼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文化产业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企业文化在文化产业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按规模分为大、中、小型企业,其企业文化重视程度不一、管理规划水平参差不齐。3.1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意识与认识。工业企业管理经过长期发展已经系统化,文化产业却是年轻的。文化产业理论与内容的研究和实践已有大量成果,企业文化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却备受忽略,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深入认识和强烈意识。大型企业对企业文化已有一定的意识和认识,但时展会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内涵,这是一个持续过程。中小型企业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多、意识不足,更有甚者缺乏意识或存在错误的认识。3.2企业文化制定与管理。工业企业在其成熟的现代管理中,已经能够对企业文化进行量身制定与科学管理。文化产业内企业文化的制定与管理尚处于“求关注”及“初学中”的状态,水平也参差不齐。文化产业内,大型企业有完整、科学的企业管理系统,企业文化有所建树,但大多缺乏灵活性,并“一劳永逸”;中型企业多关注企业长期生存发展,企业文化制定与管理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小型企业更是为了存活,几乎顾不上考虑企业文化,更别提企业文化构建了。3.3企业文化培训与参与度。企业领导者和高级管理层、企业中层管理者及负责企业文化宣传的部门、企业的普通员工,既是传播主体也是受众。此外,与企业有联系的顾客,以及有可能接触企业的社会普通大众,都是企业文化的受众。然而,大多数企业缺乏企业文化培训,企业文化构建参与程度低、参与面窄。企业员工仅在入职培训中了解企业文化,在工作实践中贯彻企业文化内涵。乐观地说,企业员工及客户通过产品及企业宣传,接受隐性企业文化培训;企业员工及客户通过企业调查研究受众需求,间接参与企业文化构建。
4文化产业内企业文化管理拙见
文化产业内企业文化构建与管理应符合企业发展定位,充分考虑文化产业及企业自身的独特性,发挥行业与创意优势,并能对企业中长期战略发展及短期具体目标具有指导意义。4.1增强意识,增强认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引领文化产业良性发展,并具有引导、激励、内在认同等积极作用。新一代员工,他们的牵绊更少、诉求更纯粹,更加看重企业的组织气氛和企业文化。文化产业内企业客户也非常看重企业文化赋予产品的品牌文化和积极内涵。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提高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避免缺乏认识或错误认识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也应意识到,企业文化具有时代特征,要根据企业长期战略而适时调整企业文化内涵与管理。4.2制订计划,科学管理。企业管理者应提高自身企业文化管理水平,摆脱“求关注”与“初学中”的状态。对企业文化的制定与管理,首先要对企业及企业文化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自身特色价值观。价值观是清晰的、获得广泛接受的,员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组织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他们就能够做出快速应对以解决问题。同时,对文化产业内企业文化的构建,不能只局限在企业或行业本身,要提升到世界格局,构建生态、健康的企业文化。4.3积极培训,全员参与。大多数企业仅将企业文化针对文化产业企业内部员工及客户,这难免局限。企业管理者、企业文化及内部相关部门、企业普通员工、企业客户,以及接触企业的社会大众,都可以是企业文化的受众。对员工及客户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及鼓励参与企业文化构建,是提高员工与客户忠诚度及归属感、避免企业文化流于形式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文化积极作用、培养吸纳相同价值观员工与客户的有效途径。
5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在文化产业企业管理中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文化产业中企业文化的现状,从意识与认识、规划与管理、培训与参与度三个方面谈起,提出企业文化在文化产业企业管理中构建的拙见。
作者:于燕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栾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7(1).
[2]胡晓明,肖春晔.艺术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3]陈致中,王肖莉.企业文化的传播机制分析——基于5W模式的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16(7).